第一篇:南疆林果业发展情况
南疆林果业发展情况
摘要: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特色林果业是南疆三地州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市场前景广阔的产业。南疆三地州、行署高度重视特色林果业发展,一直把发展特色林果业作为农民增收,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之
一、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力推进。在继续抓好传统林果业生产销售的同时,突出抓好优势和特色林果业的生产,林果业占农民收入的比重逐年上升,特色林果业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本文主要阐述了南疆三地州特色林果业资源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南疆林果产业健康、快速、高效的发展提供参考。
中国论文网 http:///1/view-3163687.htm
关键词:南疆三地州 特色林果业 资源现状 发展对策
南疆三地州地跨天山南麓, 坐落于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它指南疆的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总面积约 4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区总面积的 28 %, 周边与多国接壤。南疆三地州总人口 610万人, 约占自治区总人口的 29.8 %。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 93.1 % ,占全区少数民族总人口的 45.9 %。维吾尔族是当地的主要民族,另有柯尔克孜、塔吉克族等 20余个少数民族。
南疆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是新疆少数民族集中居住区。由于其特殊的地形结构和地理位置,南疆三地州形成了严酷的荒漠环境,气候干旱,植被稀少,风沙频繁,生态十分脆弱。近年来,三地州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以及国家、自治区诸多扶持政策支持大力发展林果业,林果业面积快速增加,生产供应能力逐年增强,走出一条富有地方特色的林果产品开发利用之路。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坚持把建设特色林果基地作为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大力推动,实现了林果基地规模的快速扩张。2000年以后,林果业一直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林果业产业化经营的迅速起步和发展,极大地带动了果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等相关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优势特色林果产品产业带逐步形成,使新疆步入了由传统林果业向现代林果业跨越的新阶段,目前在新疆林果主产区的一些地方,林果业已经成为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新疆的特色林果业已经成为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的重点、加速农村经济发展的热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亮点,成为新疆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柱产业。使新疆林果业有了蓬勃的发展,林果加工产业是提升林果业产业化水平的中心环节,与林果种植业相比,林果加工产业建设具有更大的经济效益。
1、南疆三地州特色林果业的现状
南疆三地州林果业种植面积自2001年以来一直以50万亩/年的速度快速增长,2004年总面积达到200万亩。特别是2005年自治区确立“四大基地”建设,提出建设西北地区重要的特色林果产品基地以后,三地州林果面积增长势头更加凸显,到2009年底,“一村一品”格局逐渐形成,产业集聚初显成效。
喀什地处南疆,阳光充足,气候适宜,为瓜果生产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但是干旱缺水、资金短缺等困难制约着林果业特色产业化的发展。喀什地区因地制宜合理搭配生产要素,优化生产力布局,克服了种种困难,种植林果面积已达500多万亩,实现了农村人均两亩的目标,其中挂果面积293万亩,果品产量132万吨。形成了以核桃、杏、石榴、红枣、巴旦姆为主的南疆林果主产区。各县市打造出“一县一品,一乡一品”的区域化特色林果产业带,特色林果的区域性规模优势也越来越明显,核桃、杏子、红枣、巴旦姆等种植面积均超过了100万亩,基本形成了区域性生产基地。使喀什地区特色林果产业发展规模居全疆之首。
和田人多地少,风沙严重,确定地区经济定位:以林为主,林牧农结合,大力发展优质林
果,特别是核桃、杏、石榴等特色林果。立足地方产业优势,大力发展林果业,力争尽快将林果业发展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经济增长的突破口。林果业是和田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和田又是发展林果业最适宜的区域之一。和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宜发展果业生产,适合多种喜光作物和果树的生长。由于气候干燥,病虫害少,无农药污染、工业污染和生物污染,具有生产无公害产品的自然条件,而且和田有悠久的种植林果业的传统,果品品种多,品质佳,具有发展林果业及其产业开发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林果业累计种植面积达181万亩,实现了农村人均1亩林果的发展目标。现有各类果树17种,品种300多个。主要树种有核桃、杏、葡萄、石榴、无花果、桃、红枣、苹果、梨等。和田地区林果经济建设,一方面调整了农村经济结构,同时也改善了和田地区的生态环境,减轻了干旱、风沙、盐碱等自然灾害,保障了农牧业的稳产、高产,改善了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品种优势,特别是气候优势,光照时间长,热量充足,造就了木纳格葡萄、无花果、巴仁杏等地方特色林果品种。截止目前,全州林果业定植面积达到40万亩,其中木纳格葡萄10万亩,巴仁杏28万亩,核桃、红枣、无花果、石榴等果树面积2万亩。现有鲜果种植面积38.71万亩,占总面积的96.6%,挂果面积23万亩,占总面积的57.5%;总产量达到20.3万吨(其中木纳格葡萄8万吨、巴仁杏11.3万吨,其他1万吨),贮藏保鲜3万吨,加工量4万吨,产品商品率达46%以上。
2、南疆三地州特色林果业资源地域分布情况
南疆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是新疆少数民族集中居住区。由于其特殊的地形结构和地理位置,南疆三地州形成了严酷的荒漠环境,气候干旱,植被稀少,风沙频繁,生态十分脆弱。近年来,三地州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以及国家、自治区诸多扶持政策支持大力发展林果业,林果业面积快速增加,生产供应能力逐年增强,走出一条富有地方特色的林果产品开发利用之路。
南疆三地州特色林果业资源的生产面积随着各个地域都不同,这里所说的特色林果业资源包括,苹果,红枣,石榴,杏子,葡萄,桃子等。表2-1南疆三地州特色林果产品产量情况来看,南疆三地州苹果产品的产量高于其他林果产品的产量。喀什地区林果产品的产量较高,其次和田地区特色林果产品产量高,再次克州特色林果产品的产量高。总体情况来看,喀什地区的特色林果业较发达。
资料来源:2011年新疆统计年鉴
从图2-1可以看出南疆三地州特色林果业种植面积情况,总体情况来看比其他区喀什地区特色林果业种植面积较大,苹果,香梨,桃子,石榴,杏子主要集中在喀什地区,葡萄,无核葡桃,红枣主要集中在和田地区,克州特色林果业种植面积基本上都没有普及。除此之外其他林果产品的种植面积较广。
图2-1南疆三地州2010年特色林果业种植面积情况
资料来源:2011年新疆统计年鉴
3、南疆三地州特色林果业存在的问题
3.1林果业科技管理水平较低
目前我区林果基地建设在科技管理方面还处在一个较为粗放、低端的阶段,反映出的问题主要为:一是良种基地建设滞后,优质苗圃、采穗圃少,市场化程度低,一些大宗苗木如红枣等外调量过大,品种混杂,质量难以保证。二是栽培管理比较粗放,在有害生物防治、修剪、施肥、浇水等标准和技术的执行和使用过程中操作不到位,一些果园产量较低、质量较差,效益不高。三是各级林果科研和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力量薄弱,林果技术推广人员和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管理的农民缺乏,林果技能培训力度不够,从事林果生产的农民素质偏低。四是林果标准
化的栽培、产品的分级、包装,直接导致商品率低,体现不出应有的价值。五是林果机械化作业水平低,手段落后,难以满足林果业发展的需求。这些都直接制约着我区林果业的产业化发展。
3.2林果产业结构不合理
从整体上看,新疆果品品种结构不合理,表现为:大众品种如红枣、杏、葡萄、梨所占比例偏高, 而名优稀新产品不足,树种、品种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失衡,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早、中、晚熟品种比例失调,普遍存在着早熟品种短缺、中熟品种不足、晚熟品种过剩的现象,造成产期过于集中;鲜食与加工品种比例不协调,适于加工的品种严重短缺,不能满足加工企业对原料的要求;干(坚)果、鲜果比例失衡,干(坚)果比例偏小,不能满足人们的干果消费需求。在实际生产中,林果良种使用率不高,尤其是干果类果树农家品种所占比例高,品种配置不是根据栽培目的和栽培模式而定,加上技术部门把关不严,大量以次充好,嫁接的品种苗木被使用,导致品种混乱,品种单
一、雷同,果品总体质量较差,缺乏竞争优势。
3.3林果产品市场分散、市场营销能力弱
从营销组织方面看,一方面,由于果园多为个体经营,市场信息缺乏,多数果农销售方式极为被动。另一方面,政府对果品流通缺乏政策支持和行政干预,尤其是运力局限影响国内外果品营销渠道的通畅。目前南疆三地州林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基本上相互独立,果品销售除了果品公司、供销社等机构外,其他流通企业普遍规模小,销售分散,加之多数果农对市场变化不适应,缺乏供求信息的引导,难以预测产销趋势;果农各自为政,无序竞争,无法与国际大市场接轨。因此,导致市场信息不灵,渠道不畅,果农生产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市场风险较大等一系列问题。
3.4优质果品率低,知名品牌少
品牌是农产品走向市场的“绿卡”,是综合实力的标志。南疆三地州特色林果业目前还处于传统的以农户为单位的零散种植和经营的模式,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影响了品种质量的提升和新技术的推广。
4、南疆三地州特色林果业发展的对策
4.1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认真落实城乡规划,抓好城镇垃圾处理,污水处理,供水供气管网扩建,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改善城镇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三地州棚户区改造进度,确保在三年内全部完成改造任务,提高城镇经营和管理水平,提升城镇品位。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小城镇道路,供排水,供热,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小城镇功能,不断增长小城镇的吸引力。完善邮政,通讯,广播电视,远程教育网络等信息基础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特色林果业的发展营造更和谐的文化环境。
4.2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深入推进天然林,荒漠植被保护和平原绿化等生态工程建设,争取将三地州主要河流流域列入国家湿地保护区,加大人工增水力度,有效增加地表径流量。进一步加大重点防护林,退耕还林及天然林保护等工程建设,继续实施围栏封育,退牧换草等草原生态工程。严格环境准入制度,绝不能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加强环境污染治理,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生态文明,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使原生产总值能耗逐年下降。使三地州林果业在生态建设方面发挥作用的同时,创造更多的生产总值,惠及当地果农增收。
4.3要抓住时机,加快引进一批龙头企业
要把林果业产品加工业纳入新型工业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重点推动。强化政府服务意识,社会诚实意识,宽松的政策环境意识,加大对林果业加工营销生产的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千方百计为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创造有利条件。进一步扩大对内外开放,立足三地州丰富的土地资源,林果资源优势,广泛吸引国内外资本投资特色林果产品开发,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加工营销企业。乡镇企业要积极参与林果产品加工营销工业。加强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技术设备,管理模式,营销策略和经营理念,提升三地州林果业产品加工,贮运,保鲜业和市场营销,建设一批有特色,有效益,有市场潜力的加工企业群体,延长产业链,形成林果产业集群优势
4.4在引进和培育一批龙头企业的同时积极实施林果产品品牌发展战略
对现有产品实施品牌战略,统一标识,提高品牌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发展精品林果,提升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水平。积极开展木纳格葡萄,制干杏原产地域保护认证,加大保护力度。从优势特色产品入手,加快木纳格葡萄,制干杏,红枣,巴旦杏,核桃,石榴,无花果等主要特色林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建立县市两级林果产品质量标准检验检测机构,加强林果生产,加工,分级,包装,营销全过程质量监控,严把质量关,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一律不准出境投入市场,努力打造名牌产品,凭借名牌优势,占领国内外市场。各级政府要优化环境,创造条件,支持培育品牌,扶持和鼓励各种媒体和现代手段,加大对林果产品的广告宣传力度,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
4.5在实施特色林果产品品牌战略的基础上,制度技术标准,完善林果科技人员管理机制,加快精品园建设
林果业标准化生产是将要推行原产地保护的基础,也是果品生产与国际贸易接轨的前提条件。因此,加快申报果树品种审定的同时,近年要组织农民,技术监督部门的专家,着重对杏树,石榴,核桃,无花果四个树种,制定出符合三地州地区实际的生产技术标准,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从科技三项费用中划拨一定资金,改善其生活和工作条件,鼓励林果科技人员带着明确的任务到生产第一线,并同各级领导一起抓精品示范园建设,尽快实践林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生产中的科技含量,正确引导农民,全面普及标准化生产,提升果品品质,增加商品率。
与此同时,抓好低产劣质果园改造。充分挖掘潜力把低产劣质果园的改造,完善,提高作为基地建设的一个重点,纳入总体规划,加快推进。要运用新技术,新的生产方式。对传统林果园进行调整更新,采用优良品种,加快嫁接改造,推广配方施肥,节水灌,果实套袋和无公害生产为重点标准化栽培模式,提高单产和品质,彻底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粗放经营模式,提升果园的集约化经营水平。
4.6要加大林果业技术培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提高林果业生产者知识化、专业化、技能化是实现林果业产品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经营产业化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掌握高技能的果农,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果品,也就不可能实现现代林果业。一是要完善培训体系,扩大培训覆盖面,让更多的干部和群众掌握基本的生产经营技术。二是丰富培训内容,挖掘培训的深度。三是加强高技术,高水平,高品位的林果业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吸引高校林果业人才,另一方面依托农林高校和科研部门,对现有的林果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和提高。四是,对林果业经营技术加以提炼,总结,对核心技术要进行组合配套,是林果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既有先进的生产核心技术,也有先进的市场经营理念,进而强化林果业发展的技术支撑。五是努力开拓技术市场,依靠技术市场的力量,大力推进三地州林果业技术不断提升和普及
本文摘自中国论文网,原文地址:http:///1/view-3163687.htm
第二篇:关于南疆林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南疆林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南疆现代农业指导小组自4月16日成立以来,先后用一个月的时间,对南疆五地州的24个县市、兵团四个师的9个团场紧紧围绕如何推动现代农业进程、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农民可持续增收问题进行了调研,涉及的问题比较广泛,其中,重点是对林果业的发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研分析。总的来看,南疆林果业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正在由分散生产经营向产加销一体的产业化经营转变,由规模扩张向高产优质高效的目标转变,由处于辅助地位的传统林果业向处于支柱地位的现代林果产业转变,整体发展势头强劲,效果明显。实践证明,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林果业的决策是正确的,是具有战略意义的。
一、南疆林果业发展已初见成效,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___林果业生产已具有相当规模。经过南疆各族干部群众的多年努力,目前,南疆各具特色的林果面积已达1300万亩(其中地方1194万亩,新疆兵团106万亩)。喀什地区加快建设500万亩特色林果业基地,目前,林果业累计面积达512万亩,比上年增加128万亩,初步实现了农村人均两亩林果的发展目标。阿克苏地区狠抓以核桃、红枣、苹果为主的林果业生产,目前,林果业累计面积达342万亩,比上年增加59万亩,实现了农村人均接近3亩林果的发展目标。和田地区加速林果业发展,目前,林果业累计面积达181万亩,实现了农村人均1亩林果的发展目标。巴州加快香梨、葡萄、红枣、杏四大特色林果基地发展,目前,林果业累计面积达119万亩,实现了农村人均两亩林果的发展目标。即便是农区耕地面积较少的克州,农村人均林果面积也达到1亩多。综合分析预计,今后两年,仅南疆各地林果业面积将会突破1500万亩,为将新疆建成重要的林果产品基地和林果产业大区奠定坚实的基础。
___林果业产品产量和品质都具有明显的市场竞争优势。由于南疆气候条件独特,光热资源丰富,同类果品如南疆红枣、核桃、苹果和葡萄等,无论是在果品的单产,还是品质上都优于内地。阿克苏地区果品总产达66.4万吨,红枣、核桃、苹果、葡萄等被评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同类产品一、二等奖,特别是“冰糖心”苹果被奥运会评为指定产品。和田地区建成特色林果精品园59万亩,果品总产35万吨。另外,南疆特有的果品,如巴旦杏、开心果和库尔勒香梨,通过采取新的技术措施,产量与品质大幅提升,形成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格局,不仅国内市场行情好,而且还出口创汇,极大地提升了南疆林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___林果业收入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据统计,2007年,南疆林果总产值已达40多亿元。今年南疆各地进入结果期的面积已达460万亩,占林果总面积的35%。今后,随着进入结果期和盛果期面积的不断增加,林果业产值在农民人均收入中的比重将会有大幅度的增长。具有典型意义的若羌县,地处偏远,全县总人口3.2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3万人),2002年还在为争取贫困县的优惠政策而奔波,通过实施“一县一品”发展战略,加快“楼兰红枣”产业的发展,仅用了五年的时间,到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就突破了6000元,其中,红枣收入在农民人均收入中占65%,成为南疆唯一进入全疆农民人均纯收入前十名的县。
___林果业综合效益更加凸现。南疆一千多万亩的林果地,有在现有农田上实行果粮间作和连片建园的模式,也有在戈壁荒滩或沙漠边缘定植建园的模式,不仅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也产生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如温宿县城以北的生态园建设工程,已开发形成十几万亩经济林与防护林,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相统一。克州阿图什市北面山坡的万亩防护林、经济林,南面的生态林和万亩葡萄园,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还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英吉沙县人多地少,全县20万人口,只有30万亩耕地,人均占地仅1.5亩,经过多年来的艰苦努力,在戈壁荒滩上积极发展林果业,形成了林果全覆盖的县,目前,林果面积达到32.5万亩,其中杏子就有29.5万亩,占林果面积的90%以上,而且大部分刚刚进入结果期,在农民人均纯收入2320元中已占25%,有力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又有明显的生态效益。农十四师224团已在沙漠开辟了15.7万亩的林果地,形成了一片小绿洲,对于防风固沙、改善自然条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经验在发展中不断丰富
南疆各地应用科学发展的理念指导林果业发展,在生产实践中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涌现出一大批示范典型,总结出一些具有指导意义的经验和做法,较好地解决了林果业发展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和矛盾,促进了林果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坚持以农业结构调整优化为主线,推动林果业的快速发展。针对南疆农林牧结构仍不尽合理,需要进一步优化,种植业内部结构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需要进行调整,坚持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把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把大力发展林果业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可持续增收的一个突破口。在调研中发现,各地基于对上述形势的认识,对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紧迫感比较强烈,能够认真贯彻自治区关于大力发展林果业的决策部署,在实践中,各地探索出多种有效途径,较好解决了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
1、采用果粮间作的方式,促进农业内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南疆各地在核桃、红枣、杏子等果树下,种植小麦和复播玉米,促进了林果业的发展,又确保了粮食生产,还解决了畜牧业饲草料的问题,而畜牧业的发展又为林果业和粮食生产提供了肥力支持,形成了农林牧良性循环发展的格局。和田地区从改变耕作制度入手,改善耕作方式和耕作技术,在核桃和石榴树下间作小麦面积达64.78万亩,小麦亩产达250-300公斤,核桃和石榴的收入不断增加,出栏牲畜324万头(只),达到了人均两头牲畜的目标。加之,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使农民收入持续增收又多了一层保障。轮台县3万亩杏粮间作田,鲜杏单产1200余公斤,冬小麦单产370公斤,复播玉米单产356公斤,亩纯收益达2745元,在收入增加的基础上,还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饲草料。
2、调减棉花面积,增强农民可持续增收的能力。南疆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对新疆造林实行的特殊政策,抓住了退耕还林政策、放宽退耕还林林种比例、全面取消农林特产税的有利时机,并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出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优惠政策,激发了广大农民发展林果业的热情。巴楚、麦盖提、阿瓦提等一些植棉大县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积极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改棉田为果棉间作,小麦、玉米或豆类做到一年两熟,当年的效益就不低于棉花,随着进入结果期面积的不断增加,优势将进一步显现。农一师6团和10团把棉花工作重心放在主攻单产、增加总产上,积极发展苹果和红枣产业,着力建立了5万亩优质果园生产基地和4万亩红枣精品园,并妥善处理好团场与农工之间的利益分配,促进了农场职工收入的持续增长。
3、既大力发展林果业,又推动了其它方面的工作。林果业生产周期长、见效较慢,这是客观事实,在大力发展林果业上,又要保证农民持续增收和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南疆各地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办法,他们大力发展多种养殖业、加大推行设施农业建设和一年多熟制,以及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工作,凡此这些增收见效快的措施,为林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同时,也为这些方面工作水平的提升打开了新局面。如喀什地区仅2007年发展多熟高效作物78万亩,创造农业产值29亿元,今年种植面积较上年翻了一番,达到158万亩,有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可为农民人均增收400元。
(二)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力推广林果业先进适用技术。南疆各地创造性地开展苗木培育、定植方式、修剪整枝定干成形、灌溉管理等先进适应技术,取得了明显突破。
1、农业先进技术的应用,加快提升林果业发展水平。阿克苏红旗坡农场园艺十一分场占地40余亩的16个大棚引进科学营养钵工厂化育苗技术,节约成本105.6万元,而且成活率高,成园快,当年育苗,当年定植,提前半年至一年进入见效期。新和县实施水利信息监控系统,推广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2.4万亩,基本覆盖了全县耕地面积,水利化的雏形已初步显现。
2、采用间作套种、矮密早等多元化的种植方式,为林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今年,温宿县采用酸枣直播嫁接与棉花间作技术,完成红枣面积5万亩,成活率达95%以上。农一师阿拉尔市采取红枣矮密早的方式,新建精品园2.3万亩,第一年定植,第二年见效,亩收入就与棉花收入基本持平。
3、地下水开发和高效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林果业发展提供了保证。水的开发利用和治理是影响南疆发展的关键之一。南疆总体缺水时空分布不均。这些年来,在加强控制性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对地下水开发和高效节水技术的推广也有一定的发展。目前,南疆各地从实际出发,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面积达300万亩,新打机井1231眼。巴州推广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36万亩,比上年增加36万亩,占全州耕地面积307万亩的44%。阿克苏地区新打机井693眼,喀什地区新打机井316眼。南疆也有不少县市利用泵房和移动首部,大力推广高效节水技术,如莎车县2008年招标采购移动首部268架,推广移动首部果棉间作膜下滴灌10万亩,全部平均滴水10次以上,预计亩产籽棉400公斤,亩均收入2400元,实现了节水增效。
(三)坚持实施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战略,进一步延伸产业链。
1、创建一批知名品牌和驰名商标,进一步开拓市场空间。南疆各地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积极发展各具特色的林果产品。目前,和田的核桃、皮雅曼石榴,克州的木纳格葡萄、巴仁杏,阿克苏的红枣、核桃、苹果,库尔勒的香梨,若羌的红枣以及喀什的巴旦木、开心果、无花果等特色林果产品,已经在广大消费者中赢得了声誉,市场前景非常广阔。2007年,南疆各地果品总产达245万吨,基本以较好的价格销售到国内外市场。据测算,每年需外运瓜果蔬菜400万吨。喀什地区培育农产品出口基地59个,国家原产地保护地理标识3个,国家命名的名优特果品之乡4个,认证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31个,2007年生产的105万吨果品以较好的价格销售一空。阿克苏地区成功申请注册了“阿克苏红枣”、“阿克苏核桃”、“阿克苏苹果”等12个地理标志注册商标,有许多经营商主动上门收购阿克苏的红枣,每公斤鲜枣收购价平均在15元以上。阿克苏市“狄夏特”公司充分发挥品牌优势,使苹果亩收益提高到0.8—1.2万元。
2、积极培育扶持龙头企业,进一步加强林果产业体系建设。一批龙头企业落户南疆,提升了农村经济的整体水平,促进了农产品加工业、流通服务业的发展,形成了一、二、三产业联动的可喜局面,进一步推动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各类龙头企业在布局上也更加趋于合理,不仅在城市周围建立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而且在靠近原料基地的偏远乡镇也开始建立。目前,南疆各地已有一定规模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1970家,其中: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69家,带动农户45万户。巴州在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方面起步较早,保鲜储运和深度加工生产能力有很大提高,一批有实力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纷纷前来落户,发展势头非常强劲,有望成为巴州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亮点。喀什地区的龙头企业也有自己的特点,通用的机械设备可以加工多种果品,延长了生产周期,使企业和农民都增加了选择权,达到了双赢目的。目前,有果蔬加工企业10家,年加工能力30多万吨,建立5000吨以上保鲜库达14家,全部投入使用后保鲜能力超过10万吨。阿克苏地区果品保鲜、加工企业24家,年保鲜加工能力达19.44万吨,占果品总产量的29%。轮台县大德恒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开发杏子系列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了产业链,安排就业岗位100个,季节性农民工和扶贫用工累计500人。冠农股份有限公司、中法合资乡都酒业有限公司、皮雅曼石榴加工企业等一批区内外龙头企业,不断延伸林果业产业链,增加林果产品附加值,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
3、扶持和指导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协会,起到了较好的带动作用。目前,南疆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625个,农民经纪人队伍发展到4.4万人。喀什地区积极培育农村专业合作组织180个,2007年,通过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销售瓜果蔬菜216万吨,销售额达68亿元。
(四)坚持行政领导与技术服务相结合的强力推动措施,确保了林果业生产又好又快发展。
1、南疆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林果业发展。许多地方成立了领导小组,领导分工合作,明确责任目标。南疆各地都建立领导干部示范园,落实领导干部与技术员“捆绑式”管理目标,并纳入年终目标考核的内容。通过各级领导干部建立的林果业科技示范点和示范园,真正起到了推动和示范作用。
2、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在和田、喀什实行科技有偿服务创收制度,从山东、自治区农科院、林科院等科研院所以及当地农林推广单位聘请多名专家和科技人员,长期在生产一线进行技术指导,使林果业育苗、定植、嫁接改造等先进技术推广步伐加快。阿克苏地区从当地农林推广部门聘请三名首席专家,任命为科技副县长,采取行政与技术相结合的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各地还采取县、乡技术人员入村包户的办法,把技术指导服务落实到了地块。
3、强化培训,不断提高基层干部群众的科技素质。南疆各地紧紧围绕农业生产,以农村致富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按照“实用、管用、够用”原则,实施“一年一户一人一技”致富技能培训工程,大力加强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基层干部群众的科技素质,着力培养出了一批土专家和典型示范户。喀什、和田地区统一编制了果品管理工作历和关键技术措施,利用冬闲及林果业管理的关键时期,采取课堂授课、现场实习、召开现场会、制作科教专题片等有效形式,积极开展了林果业科学管理、适用实效技术培训工作。
三、林果业发展中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建议
当前,南疆林果业正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关于建立林果业生产标准化技术规程和有害生物防治体系的问题。针对当前南疆林果业存在多种果树、多样品种、多种种植模式的现状,以及冻害和病虫害也时有发生的问题。建议自治区建立林果业生产标准化技术规程和有害生物防治体系。
1、总结南疆各地发展林果业的种植模式,借鉴内地经验,按照林果产品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经营产业化和专业化的要求,尽快制定出核桃、红枣、苹果、葡萄、香梨、杏、巴旦木等不同果树、不同品种统一的标准化丰产栽培技术规程和质量监督体系,促进林果业生产基地上档次、上水平,逐步形成林果业集中连片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新格局。
2、面向国内外市场,积极推广无公害果品、绿色果品和有机果品生产新技术。针对不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面向大众消费者,以发展无公害果品为重点,大力推行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的栽培管理新技术。同时,还要面向高层次消费者和国际市场,积极发展A级和AA级绿色果品以及有机果品,以增加出口创汇,提高南疆林果业的市场发展空间。
3、加快建立林果业有害生物防治体系,防患于未然。及时成立林果业有害生物防治体系工作领导小组,南疆各地也应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建立灾害性天气和林果业病虫害预警预报体系,制定应急预案,设立林果有害生物监测点,健全种苗检验检疫制度,加强统防统治专业机防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县、乡(镇)、村三级林果病虫害预测预报防治网络体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制定不同林果业病虫综合防治方略,利用植物源性、矿物源性、生物农药防治林果病虫害,降低果品重金属、农药残留含量,保证食品安全。
(二)关于推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问题。长期以来,南疆农业灌溉主要依靠河水,农业用水高峰时,河道来水少,农业用水矛盾十分突出。近几年,南疆各地在抓好河水灌溉的同时,地下水的开发和利用也在按照自治区的部署顺利进行,关于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问题,也取得一定成效。为进一步加大这些工作的力度,建议:
1、加快南疆现有农田渠系配套建设,实现干、支、斗三级渠道防渗,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现有水资源,在发展林果业面积上大力推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2、对南疆各地实行以滴灌、低压管道灌为主的高效节水灌溉农田,自治区财政应该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力争每年推广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00万亩以上。
3、改革灌溉制度,实行引水总量和定额灌溉制度,制定鼓励高效节水技术推广的奖励措施,对推广实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好的地州师给予一定的表彰奖励,对推广较差的地州师给予相应的一些处罚和批评。
(三)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粮棉畜果生产结构的问题。目前,南疆农业结构调整中面临着一些问题,棉花面积仍然过大,比较效益相对较低,正在发展的林果业缺乏肥力支持,具有潜力的农区畜牧业发展较慢。因此,建议自治区进一步加大调整优化粮棉畜果生产结构,促进农林牧发展的良性循环。
1、种植业要围绕林果业调整优化结构。坚决退出非宜棉区和次宜棉区,宜棉区也应防止结构过于单一,调整部分耕地发展果粮间作,既提高林果业在农业结构中的比重,又为畜牧业发展创造更多条件。
2、加大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力度,着力抓好优质高产林果基地建设。努力实现不同区域的不同特色,每个县市都应有自己的主打产品,积极引导优势树种向优势产区集中,避免目前个别地方出现的林果业结构趋同和同一块地方品种过多过杂的问题。
3、大力推广果粮间作技术。凡是有条件的地方都要大面积推广果粮间作技术,既能确保粮食安全生产,又为畜牧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四)关于加快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建立金融支持体系的问题。当前,南疆林果产品加工企业大多生产周期短、加工能力弱,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较少,迅速兴起的林果业需要有加工转化和贮运保鲜业的相应发展。另外,龙头企业和农民贷款难的现象还比较严重,这对林果业的发展,特别是产业链的延伸将产生不利影响。建议自治区构筑起有龙头企业带动、有品牌支撑,产加销相互衔接的林果产业体系。
1、以市场为导向,以林果产品加工转化和贮运保鲜业为重点,加快引进和培育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在基础设施比较配套,条件较好的城市或郊区,建立高标准、高起点的林果产品加工企业,逐步形成林果产业集群。
2、充分利用区内外科研院所和有实力的大企业优势,着力开发深度加工的系列产品,进一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对林果产品现有品牌适时进行必要的整合,把优势做大,品牌做强。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模式,并立足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强化对外营销网络建设,建立林果主产地和重要集散地的批发市场。
4、自治区金融机构要针对果品加工企业和农户的实际情况,适当放宽条件,简化手续,进一步扩大面向果品加工企业和农户的贷款额度。积极探索建立不同果树的保险制度,鼓励和支持商业性保险机构开展林果业保险业务,提高林果业保险覆盖面,增强林果业抵御市场风险、病虫危害和自然灾害的能力。
5、是否可以考虑,在适当的时机向国家申请新疆环塔里木盆地1500万亩高效节水林果业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的立项工作。
第三篇:林果业发展情况汇报
喀拉布拉乡林果业发展情况汇报
尊敬的李书记、尊敬的毛州长及各位领导,大家下午好!
我是新源县喀拉布拉乡党委书记马健,我代表喀拉布拉乡党委、政府及广大农牧民群众对各位代表到我乡观摩特色林果业表示热烈欢迎!下面我将我乡特色林果业发展情况给大家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喀拉布拉乡地处新源县最西端,距新源县城65公里,国道218线和省道316线贯穿全乡,交通十分便利。全乡辖1个国营农牧场(马场总支)和8个行政村,全乡耕地6.9万亩,草场50万亩,总人口2.23万人,是一个以农为主、农林牧并举的乡。2009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603元。通过近几年的努力,特色林果业总面积达到3.5万亩,挂果面积近6000亩,产量达3000吨。
二、林果业发展特点
近年来,喀拉布拉乡党委、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和业务部门的指导下,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林果业,使林果业初具规模并逐渐成为我乡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我们主要通过“三抓”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
(一)抓管理
1、抓老果园改造:2006年以前栽植的果园,由于重栽轻管而导致果品质量和产量低,我们及时进行整形修枝、疏花疏果,加大有机肥施肥量和加强病虫害防治的措施,提高了果实品质,实现了果树质量和产量的明显提高。老果园园的经济效益由不足1000元达到5000余元,从低产园变为示范园。
2、抓幼树管理:我们坚持将特色林果业建设做为一项民心工程,本着“能种下、能成活、见效益”的原则,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取得了特色林果业成活率达到85%、保存率达到90%的良好
成效。近年来,全乡口粮田内栽植的特色林果面积达到2.5万亩,占全乡特色林果总面积的72%,涉及农户1216户。(其中2007年栽植1520亩,2008年栽植6481亩,2009年栽植6148亩,今年栽植10200亩。)这几年栽植的果树都属于幼树,我们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管理。
一是抓好苗木管理。对购买苗木从起苗、杀菌、分类包装、装运等几个环节严把苗木质量关。运回后,立即指派专人进行假植管理,确保苗木成活率。
二是抓好定植管理。在定植时,严格按技术要求进行定植,定植后,及时定杆,适时浇水,切实打牢果苗萌发时的基础。
三是抓好水肥管理。根据果苗在各个时期的需求量,督促农牧民严格按照技术人员的要求,及时浇水,追肥。确保果苗长势阶段的养分和水分。
四是抓好病虫害防治管理。在病虫害易发生的各个时期,组织技术力量到果农家中,按照无公害要求,帮助配制药剂,指导打药。
五是抓好修枝管理。根据树的生长状况四季修剪,同时综合采用环割与强拉枝技术,及时进行抹芽、捋枝、摘心。
六是抓好花果管理。在果树开花挂果时,适时疏花疏果。
(二)抓示范
通过,选拔一些懂技术、有经验的栽植大户为示范种植户,同时邀请林果业专家、技术人员现场指导,不断提高示范栽植户的科技应用能力,建立了优质经济林科技示范基地,使基地的示范作用得到了很好的发挥,目前,全乡建成经济林示范园8个,育苗基地1个,申报特色林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专业合作社和经济林示范园的传、帮、带和良好的示范效应,带动了农牧民种植经济林的积极性,使农户转变了观念,从不愿意种植经济林走上了主动种植经济林的道路,为做大做强经济林林果业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全乡优质特色林果面积达到80%。
现在大家所观摩的示范园是我乡开买阿吾孜村特色林果示范园。该示范园总面积1200亩,其中挂果面积800亩,涉及农户40户。主栽品种均为红富士,授粉品种为嘎拉和藤木一号,搭配比例为5:1,株行距为3×5米。该示范园的生产目标是4年挂果、6年丰产、亩产商品果2500公斤以上。该示范园将老果园改造和新植园的标准模式化管理融为一体,为全乡果农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提供了一个实用性的样板示范园。其主要做法是:
一是重修剪。通过整形修剪,同时配合疏花疏果,提高了果实品质,单果重量提高到350克以上,并在今年完成苹果套袋贴字30万个,实现了果树产量和质量的明显提高。
二是施足有机肥。该园每亩施用有机肥量达到3吨,为果树生长提供了足够的养份。
三是加强病虫害防治。充分发挥乡林业站有害生物监测站的作用,结合秋季清园、春季喷施石硫合剂等保护剂的方法,做到病虫害的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确保果品质量和效益,丰产示范园每亩收入达到6000元。
四是充分发挥龙口林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对合作社成员种植的果园统一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并严格按照出口果品基地建设的具体要求,强化田间管理。龙口林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林果面积6100亩。
特色林果业快速发展,逐渐成为我乡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经测算,今年我乡人均纯收入达到6618元,人均增收1015元,其中第一产业人均增收564元,林果业人均增收就达到191元。
(三)抓保障:
一是加强人力、物力保障。我们将乡村两级干部与经济林种植户结成帮扶对子,责任到人。积极协调县机关干部、技术员和驻乡学校、站所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帮助种植户栽植经济林,近三年,总投入6万余人次,出动机械1万余台次,确保了经济林的顺利栽植。
二是加强技术保障。紧紧围绕林业产业需求,建立州、县、乡三级技术员为主导力量的技术队伍。同时,乡财政每年出资10万元用于从山东、陕西等地聘请林业专家,常年为果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系列技术服务,随时解决果农在生产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外出观摩学习、实地操作、学习实用技术资料等形式,使全乡经济林栽植户不同程度地掌握了病虫害防治、套袋、贴字、四季管理、修剪等科学的种植管理新技术。近年来,开展特色林果业培训班200余期,培训果农8000余人次。目前,当地林果技术员达到150余人。
三是加强政策保障。在县委、政府和业务部门的支持下,加大对特色林果业政策补贴,县财政每亩补贴250元,乡财政补贴50元。每年发放补贴资金在30万元以上;其次为种植户提供每亩500元的长期低息贷款,其中100元的贷款利息由乡里承担,截至目前,乡农村信用社累计为693户果农提供738万元贷款,我乡财政每年贴息近10万余元。
三、今后的目标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优化林果业产业结构,不断增强果品竞争力,扩大优势林果面积,争取到2012年,全乡林果业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各类果树品种搭配布局进一步合理,结构进一步优化,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到“十二五”末基本实现“3个5”目标,即:果品产量达到5万吨,果品贮藏保鲜率达到50%,林果业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达到50%,初步建成比较完善的特色林果业产业体系。实现“林果强乡”的目标。
最后,祝尊敬的李书记、尊敬的毛州长及各位领导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下面,请大家品尝我乡的产品。
谢谢大家!
第四篇:县林果业发展情况汇报
**县林果业发展情况汇报各位领导:首先,我代表**县委、县人民政府向自治区林业局的各位领导和和专家来我县调研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按照调研组的调研内容和要求,我就**县林果业发展情况作以下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县位于天山北麓东端,准噶尔盆地东南缘,东经88°30′-89°30′,北纬43°30′-45°,扼居南北疆与东疆交汇地带,东同奇台县为邻,西与阜康市接壤,北越卡拉麦里岭和富蕴相连,南以博格达山分水岭同吐鲁番、乌鲁木齐二县为界。县城西距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160公里,距昌吉回族自治州首府昌吉市206公里。全县总面积8848平方公里,下辖5乡4镇,170个行政村,境内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2个团场,有汉族、回、哈、维吾尔、蒙等13个民族,总人口13.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29%。**县气候条件独特,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6.5℃,平原地区无霜期170天,山区无霜期145天,年平均降雨量212毫米,可利用水资源量4.4亿立方米,现有可耕地64.14万亩、各类草场1020.9万亩、林地53.7万亩。生物资源丰富而独具特色。南部山区倚靠天山,北有低山丘陵阻隔,冬暖夏凉,光照充足,为天山北坡独有的逆温带气候,年日照时数2848小时,≥10℃有效积温2000—3400℃,年均气温4℃左右,最高气温29℃,最低气温—28℃,年降水量355mm左右,无霜期145天左右,冬季处于逆温带层中,冻害轻,发展经济林的气候条件得天独厚。
二、林业组织机构及技术人员情况**县林业局下设县林业站、林业生态试验站、林业派出所等单位,各乡镇下设九个乡镇林业站。我县现在林业技术人员60名,其中:林业高级工程师2名,工程师8名,助理工程师15名,林业技术人员6名,高级工9名,中级工15名,初级工5名。多年来,我县十分重视对林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根据林业持续发展需求,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林业技术人员进行长期和短期培训,同时在每年组织继续教育的基础上,聘请区、州专家讲课,加大林业技术应用,实用技术推广力度,不断提高林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培养了一支综合素质较高、业务技术过硬的林业专业技术队伍,为我县林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技术支持。
三、林果业发展现状
(一)认真分析,找准切入点。由于我县山区特有气候优势,山区的农民历来就有栽植杏树的传统,而且也从外地引进栽培各种林果树种。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我县就倡导发展林果业,主要试栽品种有仁用杏、黑加仑、鲜食杏、桃、李、苹果等,虽然早期也走过一些弯路,但山区独特地理位置使栽植的经济林成熟较晚,一般在8、9月份成熟,这时恰好赶上南北疆市场林果产品空白期,有些晚熟品种在9月底方能成熟,具有一定的季节差优势,加之生产的林果产品属无污染的绿色果品,倍受消费者青睐,市场潜力很大,经济效益可观。比如大有乡小份子村胡根堂种植的鲜食杏张公园,在渭户沟旅游景点,按个卖到1元钱,创下了鲜食杏产业的记录。大有乡韭菜园子村张国存种植2.5亩蟠桃,在90年代后期,每公斤7元在自家园内销售一空,亩产值约4000元。
(二)准确定位,理清发展思路。2001年县委、人民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立足我县经济林发展实际,结合经济林发展的经验教训和林业总体规划,经过多次的研究和论证,提出了发展万亩林果业的新思路,制定了《**县林果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把林果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有效措施,逐步扩大种植规模,形成产业优势,增加农民收入。一是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实行区域布局。在山区建设高效优质林果产业基地,重点发展高效优质鲜食杏、黑加仑、海棠、桃、文冠果、沙棘等;在平原区发展以乡村品牌为重点的庭院经济林,重点发展黑加仑、葡萄、海棠、桃、李子等鲜食果品。二是结合防沙治沙,大力发展沙生产业。我县人工接种肉苁蓉科研项目的试验成功,为我县发展沙生产业开辟新路,为加大成果转化力度,在我县研究制定了肉苁蓉发展规划,大力推广人工大芸接种技术,并将其作为一项产业狠抓不放,从土地、栽培技术服务和种子纸供应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积极引导农民发展肉苁蓉人工栽培,切实增强了农民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意识,同时兼顾了农民经济收入的问题,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的目的。三是制定优惠政策,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我县相继制定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在“四荒”地拍卖中规定,确定林权70年不变,可以合法转让、租赁、继承,造林地水资源与耕地同等对待,适当减免水费等优惠政策,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提高了农民发展林果业的积极性,为林果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是完善保障措施,切实加快林果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大林果业资金投入,扶持林果业的发展;依据各地的具体实际,选择林果业基地条件较好的村为重点村、重点户,从种苗供应和技术服务上加大扶持力度,并聘请我县林业专家进行跟踪服务,充分发挥典型的辐射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推动林果产业的发展;依托退耕还林工程,加快林果业基地建设,努力提高经济林在工程建设中的比例,使林果业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推广。
(三)立足实际,狠抓落实。我县2001年开始实施万亩林果业基地建设项目,重点在宣传动员、组织教育培训和培养重点种植户方面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2002年开始以工程造林为依托,大面积推广林果业和改良过去的林果业品种。2005年是全州“经济林发展年”,明确提出以鲜食杏为重点,大力发展东三县前山逆温带林果产业的发展思路。我县根据本地实际,把鲜食杏和海棠作为重点发展品种。首先,聘请州林业局、州林科所的专家教授,对全县林业技术员、种植户及广大农牧民群众,进行全面的教育培训,有效提高了经济林发展管理技术。其次,派专业技术人员到甘肃外调优质鲜食杏接穗3万棵和种苗6万株,以及海棠种苗8万株,并及时将种苗分发到各乡镇。今年春季全县栽植优质鲜食杏张公园1486亩,野山杏5350亩,海棠2297亩、黑加仑395亩,5000多亩的野山杏以备明后两年嫁接改造。自5月1日起,聘请专业嫁接队和下派10名专业技术人员对山区乡镇的老杏树进行高接换头,对前几年利用工程造林栽植的野山杏进行换种嫁接。第三,确定泉子街镇桦树园子村和新地乡六户地村为经济林发展的重点村,无偿为他们提供张公园种苗2万多株,并派技术员按技术要求及时指导栽种,从资金和技术服务上给于大力扶持,力争建成山区林果业发展的典范。目前,我县林果业尚处在基地建设阶段,现有林果业20452亩,已投产挂果面积4386.8亩,品种比较齐全,主要有鲜食杏、黑加仑、海棠、苹果、桃、李子、沙棘、文冠果等。由于大多数近几年来栽植品质优良的经济林,挂果投产面积还较小,经济效益还未充分显现。博林公司、三台酒业和小浆果协会等林果产品加工企业,虽然加工的果汁、果酱、果酒和果干等产品市场销售良好,但加工规模小,产品技术含量低,市场的占有率和拉动能力还较低。
四、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一)林果业发展要经过科学论证,不违背科学发展规律,确定具体实施的可行性和发展的连续性,不随便更换改变,避免急功近利思想,确定目标,合理布局,逐年实施。
(二)积极争取国家立项资金,加大基础建设投入,制定林果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建立高标准示范园,重点扶持,以点带面,为林果业实现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
(三)依靠科技带动发展。首先要加大科技宣传面,特别是加大林业实用技术推广力度,引导农民应用科技实现增收,提高科技转化率;其次要狠抓技术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技术人员综合业务水平,强化服务宗旨;第三要出台和完善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服务优惠政策,鼓励技术人员到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服务,引入能上能下人才竞争机制,把农民增收与技术人员的切身利益相挂钩,并建立林果业发展的长效监督机制。
(四)加大乡镇林业站建设力度,充分发挥乡镇林业站技术服务功能,通过稳定技术队伍、加大培训力度,夯实林果业发展的基础。
(五)充分发挥专业协会的作用,提高林果产品市场竞争力。建立经济林苗木基地,保证特色经济林发展的苗木需求。积极引进培育龙头企业,推动林果业发展,坚持资源优势的转化,走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企业带发展的路子。
五、存在的问题
(一)广大农民对发展林果业认识不足,思想还比较保守,观念还需进一步转变。山区部分经济林往往种植在贫瘠的荒地中,把它当作副业来发展,并没有作为增加经济收入的基础产业而发展,加上后期管理不到位,造成了经济林无经济效益的结果。
(二)耕地向经济林地转化困难。林果业发展需要土壤肥力较高的耕地,而往往这种耕地属基本农田保护范围,土地管理部门依据有关规定予以阻止,肥力低的土地栽植经济林周期长、效益低,无法突出林果业显著经济效益。
(三)林业技术力量薄弱。林果业发展需要较高的技术队伍和大批农村林业技术能人,虽然我县通过各种形式和手段,加大对技术队伍和农牧民的培训,但整体技术能力提高较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林果业的快速发展。
第五篇:县林果业发展情况汇报
**县林果业发展情况汇报各位领导:首先,我代表**县委、县人民政府向自治区林业局的各位领导和和专家来我县调研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按照调研组的调研内容和要求,我就**县林果业发展情况作以下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县位于天山北麓东端,准噶尔盆地东南缘,东经88°30′-89°30′,北纬43°30′-45°,扼居南北疆与东疆交汇地带,东同奇台县为邻,西与阜康市接壤,北越卡拉麦里岭和富蕴相连,南以博格达山分水岭同吐鲁番、乌鲁木齐二县为界。县城西距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160公里,距昌吉回族自治州首府昌吉市206公里。全县总面积8848平方公里,下辖5乡4镇,170个行政村,境内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2个团场,有汉族、回、哈、维吾尔、蒙等13个民族,总人口13.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29%。**县气候条件独特,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6.5℃,平原地区无霜期170天,山区无霜期145天,年平均降雨量212毫米,可利用水资源量4.4亿立方米,现有可耕地64.14万亩、各类草场1020.9万亩、林地53.7万亩。生物资源丰富而独具特色。南部山区倚靠天山,北有低山丘陵阻隔,冬暖夏凉,光照充足,为天山北坡独有的逆温带气候,年日照时数2848小时,≥10℃有效积温2000—3400℃,年均气温4℃左右,最高气温29℃,最低气温—28℃,年降水量355mm左右,无霜期145天左右,冬季处于逆温带层中,冻害轻,发展经济林的气候条件得天独厚。
二、林业组织机构及技术人员情况**县林业局下设县林业站、林业生态试验站、林业派出所等单位,各乡镇下设九个乡镇林业站。我县现在林业技术人员60名,其中:林业高级工程师2名,工程师8名,助理工程师15名,林业技术人员6名,高级工9名,中级工15名,初级工5名。多年来,我县十分重视对林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根据林业持续发展需求,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林业技术人员进行长期和短期培训,同时在每年组织继续教育的基础上,聘请区、州专家讲课,加大林业技术应用,实用技术推广力度,不断提高林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培养了一支综合素质较高、业务技术过硬的林业专业技术队伍,为我县林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技术支持。
三、林果业发展现状
(一)认真分析,找准切入点。由于我县山区特有气候优势,山区的农民历来就有栽植杏树的传统,而且也从外地引进栽培各种林果树种。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我县就倡导发展林果业,主要试栽品种有仁用杏、黑加仑、鲜食杏、桃、李、苹果等,虽然早期也走过一些弯路,但山区独特地理位置使栽植的经济林成熟较晚,一般在8、9月份成熟,这时恰好赶上南北疆市场林果产品空白期,有些晚熟品种在9月底方能成熟,具有一定的季节差优势,加之生产的林果产品属无污染的绿色果品,倍受消费者青睐,市场潜力很大,经济效益可观。比如大有乡小份子村胡根堂种植的鲜食杏张公园,在渭户沟旅游景点,按个卖到1元钱,创下了鲜食杏产业的记录。大有乡韭菜园子村张国存种植2.5亩蟠桃,在90年代后期,每公斤7元在自家园内销售一空,亩产值约4000元。
(二)准确定位,理清发展思路。2001年县委、人民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立足我县经济林发展实际,结合经济林发展的经验教训和林业总体规划,经过多次的研究和论证,提出了发展万亩林果业的新思路,制定了《**县林果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把林果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有效措施,逐步扩大种植规模,形成产业优势,增加农民收入。一是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实行区域布局。在山区建设高效优质林果产业基地,重点发展高效优质鲜食杏、黑加仑、海棠、桃、文冠果、沙棘等;在平原区发展以乡村品牌为重点的庭院经济林,重点发展黑加仑、葡萄、海棠、桃、李子等鲜食果品。二是结合防沙治沙,大力发展沙生产业。我县人工接种肉苁蓉科研项目的试验成功,为我县发展沙生产业开辟新路,为加大成果转化力度,在我县研究制定了肉苁蓉发展规划,大力推广人工大芸接种技术,并将其作为一项产业狠抓不放,从土地、栽培技术服务和种子纸供应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积极引导农民发展肉苁蓉人工栽培,切实增强了农民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意识,同时兼顾了农民经济收入的问题,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的目的。三是制定优惠政策,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我县相继制定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在“四荒”地拍卖中规定,确定林权70年不变,可以合法转让、租赁、继承,造林地水资源与耕地同等对待,适当减免水费等优惠政策,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提高了农民发展林果业的积极性,为林果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是完善保障措施,切实加快林果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大林果业资金投入,扶持林果业的发展;依据各地的具体实际,选择林果业基地条件较好的村为重点村、重点户,从种苗供应和技术服务上加大扶持力度,并聘请我县林业专家进行跟踪服务,充分发挥典型的辐射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推动林果产业的发展;依托退耕还林工程,加快林果业基地建设,努力提高经济林在工程建设中的比例,使林果业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推广。
(三)立足实际,狠抓落实。我县2001年开始实施万亩林果业基地建设项目,重点在宣传动员、组织教育培训和培养重点种植户方面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2002年开始以工程造林为依托,大面积推广林果业和改良过去的林果业品种。2005年是全州“经济林发展年”,明确提出以鲜食杏为重点,大力发展东三县前山逆温带林果产业的发展思路。我县根据本地实际,把鲜食杏和海棠作为重点发展品种。首先,聘请州林业局、州林科所的专家教授,对全县林业技术员、种植户及广大农牧民群众,进行全面的教育培训,有效提高了经济林发展管理技术。其次,派专业技术人员到甘肃外调优质鲜食杏接穗3万棵和种苗6万株,以及海棠种苗8万株,并及时将种苗分发到各乡镇。今年春季全县栽植优质鲜食杏张公园1486亩,野山杏5350亩,海棠2297亩、黑加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