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原创:信息时代高校校报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高校校报面临的挑战
中国论文网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随着网络媒体的迅速崛起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报纸在经历了广播、电视等音画传媒的挑战后,又面临着网络新媒体立体式的挑战。校报也是如此,随着高校校园网的健全和校园新闻网的发展,校报日益面临着时效性差、可读性不强、信息量小、发行覆盖面窄等挑战。
时效性差。网络新闻可以实时更新,更新一条新闻仅需几秒钟。而目前高校校报出版周期最短的不过是周报,所刊登的消息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旧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少校报面临着时效性差的窘境,有的校报甚至被称为“网络版校报”。
可读性不强。由于受报纸版面限制,加上缺乏专业化办报队伍、采编人员不固定等因素,造成采编队伍匮乏、水平不高,导致校报可读性不强。
信息量小。一般的校报为四开四版或对开四版,每个版面字数是固定的,所刊登内容受到版面容量的严格限制。而网络有着海量存储空间,不受容量限制。
发行覆盖面窄。目前,一般校报的发行覆盖面为本校师生,发行量一般在万份以下。而网络新闻只需一根网线、一台电脑,便可阅读浏览,校内除了覆盖到学校教学区、生活区的所有楼台场馆,还可进入教工家里,而且校外也可以访问。
高校校报自身的优势
虽然报纸不断面临着广播、电视、网络等新兴媒体的挑战,但是纸媒却比过去更加繁荣,除了纸媒不断革新之外,与其他三种媒体相比,纸媒也有其自身的优势。
权威性和可信度。校报是党委喉舌,代表党委的声音,担负着舆论引导的重要职责,其稿件的选用和刊登,经过编辑、编辑部主任、宣传部领导、校领导层层把关,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信息精要和报道厚重。报纸因受版面限制,在刊登信息时会精挑细选、精心修改,显得简明扼要、要而不烦;报纸不但刊登消息,而且经常开设专栏,刊登深度报道和言论,报道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取得的重大成就,与校园网络新闻仅单一地刊登消息相比,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方便阅读和易于保存。纸质媒体的一大优点是可以随身携带,方便阅读,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而要阅读校园网络新闻,网络和电脑是必备条件,阅读浏览成本相对较高。与校园网络新闻易受到攻击、信息容易丢失相比,校报又有着容易保存的优势,可以作为历史档案保存。
新闻组合的独特与版面设计的美观。报纸版面编辑是一门学问,每期报纸版面都经过编辑和美编的精心设计,主次分明、图文并茂、标线合理,给人赏心悦目、阅读舒服的感觉,具有美学教育意义。
高校校报应对网络冲击的对策
随着网络的迅速普及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新闻的便捷化、开放性、交互性大大地抢占了报纸的读者群。为了自身发展,报纸不断创新,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和创新措施不断稳定、扩大读者群和发行量。就校报而言,其面临网络的冲击是一样的,不少高校校报解放思想、锐意创新,借鉴社会媒体的成功经验,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尝试,取得了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综合而言,各高校校报大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改革:
推进机构建制创新,实行党委领导的总编负责制,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功能。2005年6月15日,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报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社政
[2005]13号)文件,对校报的性质、作用、指导思想、办报方针、工作目标,以及体制、机制和领导职责等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性意见,指出“高校校报是高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是高校校园内占主导地位的媒体”①,“校报编辑部应是校党委直接领导下的独立机构,实行党
凤凰平台 iyd
委领导下的总编辑负责制”②。
为加强校报舆论引导功能,各高校根据各自校情,不断推进校报机构建制创新。校报机构建制创新分为两种:一是校报编辑部升格为报社,建制多数为正处级,少数是副处级,或直接将校报编辑部升格为正处级或副处级单位;二是以校报为主体,组建新闻中心。校报编辑部升格为报社的有,1999年,长春中医学院校报编辑部更名为长春中医学院报社;2002年,山东农业大学党委作出《关于成立山东农大报社的决定》,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总编负责制;2004年,山东师大报社成立;随后,山东大学报社、中国海洋大学报社等相继成立,山东省大部分高校都成立了报社。以校报为主体组建新闻中心的有,2003年,江西师范大学在《江西师大报》的基础上组建成立新闻中心,实现报纸、电视、广播、网络新闻宣传一体化;2008年,贵州师范大学探索“报网合一”模式,将学校新闻中心正式挂牌在校报编辑部。
推动工作内容创新,探索多种办报模式,凸显信息服务功能。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各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校报作为一张报纸,其信息服务功能日益面临着与学校快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窘境。为此,不少学校探索多种办报模式,借鉴国内外校报先进办报经验,有的甚至走出校门,面向社会。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校报《Daily Tar Heel》,发行范围覆盖3个邻近的郡,日发行量达到1.8万份。③山东农大报社借鉴其先进的办报经验,2005年,与东营市农业科技信息协会合作,出版《山东农大报?百姓科技》专刊,每年24期,向东营市及周边25个县的农村发行6万份,成为全国第一家走出校门、面向农村的大学校报。《浙江大学报》在办好主报的同时,大力向子报拓展,通过借人办报、借资办报、借智办报,先后与学工部、研工部、校团委、就业中心、保卫部、发展联络处等部门联合创办《浙大学生工作》、《今日学生宿舍》、《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浙大国防生》、《浙大研究生》、《浙大校友》、《平安校园》,形成一主报七子报、主报子报共生共荣的格局。具体到笔者所在的河南省,《河南大学报》、《新乡医学院报》也进行了初步探索。《新乡医学院报》每期8个版,开辟有“咨询专版”,刊登医学、就业、教育等信息,受到学生欢迎。
拓展发行渠道,扩大校报覆盖面,让党委声音传达到每位师生。报纸的发行关系到传播效果,报纸印刷出来之后,发行显得尤为重要。一般而言,校报发行不外乎本校师生,这样的发行覆盖,远远达不到校报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在校报发行方面,部分高校走在了前列。中国石油大学报社将校报发行覆盖至青岛、东营两个校区,同时校报走进教职工家里,使教工家属也能及时了解到学校大事小情;《新乡医学院报》则将报纸发行到学生家长,在学生家长和学校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河南大学报》则将校报发行扩大到知名校友,使校友能及时了解到母校的信息。一般而言,高校校报发行量都在2000份到6000份之间,发行量达到或超过1万份就算发行大报了。就省内来看,发行量最大的是《河南大学报》,每期2.5万份。将校报发行覆盖至机关处室、各科级机构和教研室、学生宿舍、教工家庭乃至知名校友、学生家长,从面上大大增强了党委声音的传播效果。
加强内涵建设,坚持报纸新闻性,以“可读性”吸引每一位读者。作为校党委、校行政的喉舌,校报担负着引导舆论、交流信息、推动工作、促进发展、弘扬新风的重要使命。同时,校报还是一张新闻性极强的报纸,需要按照新闻规律办报,在新闻性和可读性上下足工夫,以吸引每一位读者。
第一,缩短出版周期,增强时效性。新闻是易碎品,构成新闻的事实必须在时间上有时效性。通常情况下新闻事件发生与传播之间的时间越短,新闻价值就越大。报纸要按新闻规律进行报道,要力求反映社会生活的新动态、新变化、新成就,给受众提供新闻而不是旧闻。此外,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信息日渐增多,师生对信息的阅读需求日益增强,因此,尽量缩短出版周期已经成为国内高校校报界的共识。目前,北大、清华、浙大、南大、复旦等211重点高校校报大部分为周报,山东大部分校报为周报,郑州大学三校合并后,校
报由旬报改为周报,成为河南省高校第一张周报。周报不但缩短了出版周期,而且从一定意义上扩大了容量,能够更及时地传达党委的声音,报道学校大事、要事,从而更好地满足受众需求。
第二,坚持“三贴近”、“三深入”原则,树立“做活新闻”意识。“三贴近”,即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三深入”,即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校报记者要抱着对新闻事业的无限热忱和对学校事业的无限热爱,深入到学校教学、科研第一线,深入到师生当中,获取第一手资料,以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新闻做“活”。通过开设专栏,报道学校各项事业取得的成就和各条战线上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以激励师生努力工作,刻苦学习。在这方面最为突出的是中国石油大学报社,该报社一是注重报纸内容的丰富和宣传报道的力度,挖掘新闻事件的报道深度、拓宽报道的角度、灵活报道形式,不断适应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宣传重点,保持新闻的新鲜活力,把最精彩的新闻作品呈现给读者。二是开辟了一系列特色专栏,“荟萃视点”用生动活泼的照片和简洁精练的文字传达校园热点新闻;“本周评论”、“青春放言”等评论专栏对学校当前工作重点和普遍关注的问题起到舆论引导作用。
第三,坚持报纸的新闻性,树立“新闻精品”意识。报纸受版面限制,无论怎么扩容,在信息量上都无法与网络相比。因此,报纸必须树立“新闻精品”意识,校报也是如此。所谓“新闻精品”,意即高质量、高水准的新闻作品,也就是俗称的好新闻,包括好消息、好通讯、好言论、好版面、好栏目、好专题、好图片等。校报要出新闻精品,办成精品校报,编辑、记者首先要提高写作能力,在做到语言流畅、文字优美之外,篇幅尽量短、信息含量高;其次要有足够的新闻敏感性和逻辑思维能力,善于分析新闻事件、选取原始材料,并切中新闻事实本质;再次要学会新闻策划,为采写精品新闻做好充分准备。
高校会议、领导讲话相对较多,常规新闻比较多,很多高校校报受制于各种因素,缺乏“新闻精品”意识。在这方面,山东科大报社、中国石油大学报社等做得比较好。走“新闻精品”路线,压缩常规报道篇幅,突出新闻事实的“实”,不仅提高了报纸办报质量,而且增大了校报的信息量。
第四,加强业务学习,树立“专兼结合”意识。专职人员严重缺编是目前国内高校校报界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这方面山东省做得比较好,山东高校报社一般都设有编辑部、记者部,有的还有广告发行部。以青岛大学报社为例,报社共有10名专职编辑和记者,其中总编辑1名,副总编辑2名,编辑部4人,记者部3人。河南省高校校报中,人数最多的是郑州大学,校报编辑部有7名专职工作人员;其次是河南大学,校报有5名专职工作人员。但就大多数高校而言,校报编辑记者队伍是捉襟见肘的。为了充实队伍,所以不少高校聘任校内具有采编业务能力的老师作为兼职编辑、记者,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员不足的压力。
高校校报界还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编辑、记者大部分不是科班出身,缺乏相应的报纸编辑、新闻采写、出版发行管理等方面的业务知识与能力。因此,大部分高校校报都很重视业务学习:一是加强业务理论学习;二是学习先进高校校报办报经验;三是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
综上所述,校报作为校园占主导地位的媒体,作为党委的喉舌,其作用不仅仅在舆论引导,还在于传承弘扬校园文化、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因此,校报要把校党委的声音尽最大可能向深度和广度传播,尽最大可能为师生提供信息交流平台,尽最大可能发挥一张报纸传
承弘扬文化、培育文明新风的作用,以新闻的力量为高等教育发展摇旗呐喊、加油鼓劲。注 释:
①②教育部社政司:《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报工作的若干意见》,[2005]13号。
③陈凯:《百年校报,尽领风骚――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校报Daily Tar Heel考察》,《新闻记者》,2010(8)。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编校:赵 亮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第二篇:信息时代工商管理的挑战与对策
信息时代工商管理的挑战与对策
提纲:
一、信息网络化发展乃大势所趋
二、转变观念、适应时代、加快工商业务与信息系统的磨合
三、过好“八道关”,解决“八大难题”,在实践中加快信息系统的成熟
1、重复建设、投资浪费的现象急需遏制
2、提倡开源、重视合作的思路急需理顺
3、政府
采购、硬化国货的立场急需明确
4、重管理轻服务、重电子轻政务的现状急需改变
5、信息孤岛、交流死角的现象急需消除
6、人员编制、福利待遇的倾抖急需兑现
7、全体重视、全员使用的环境急需形成8、自主开发、自主维护的体系急需建立.主题:
近年的陕西工商信息系统建设不仅有效的整合了业务流程和系统数据资源,提高了工作水平,并且锻炼了一支队伍,改善了工作作风,营造了外部形象,同时也获得了日常工作中所不能获得的宝贵的组织技能和管理经验。随着工商行政管理的管理思想、职能定位、组织方式、管理模式和工作方法等不断推陈出新。要适应新时期市场监管的需要,更重要的方面就是要适应网络经济发展对市场监管工作提出的挑战。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高科技、多媒体手段在商品流通领域的日益广泛运用无疑己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大市场内涵和外延,要实现对这个庞大而富于变化的大市场的有效管理,只有加快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进程,以高科技手段促进管理的变革,才能肩负起历史的使命。
引言:
笔者解过对陕西工商行政系统中几个网络信息化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地区进行了解,特别对宝鸡地区进行详细了解,虽说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网络化普及程度也不一样,但有一个共通之处,就是一把手对这项工作相当关注。“领导重视”是我在总结这一成功经验的第一条,但对网络建设的关注,似又不同以往。不同之处在于领导者本人若不深得“网络三昧”,想重视也无从着手。网络建设好比盖房子,所谓土木之工,一旦架子搭起来,想再改就不容易了;特别网络又是一个飞速发展的产业,没有任何一种成型的样板。而“领导者的重视呀民大程度上就是规划框架,拍板投资,因此领导者若不能较深入地了解这一行当,拍板的手可真要犹豫再三了。
正文:
据了解近年来,陕西工商系管理统按照国家工商总局的部署在构建本系统信息网络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实践使他们认识到,网络经济的发展,将从根本上改变政府行政方式和政府治理内涵,工商行政管理只有加快信息化建设,才能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站稳脚跟,把握制胜的先机。
一、信息网络化发展乃大势所趋
伴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全球性的信息网络化发展,正以其令人惊叹的威力,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推进政府部门办公自动化、网络化,实现全面信息共享己是大势所趋。近年来,欧美日等为提高其国际竞争优势,相继推出国家信息基础建设计划,并规划用网络构建“电子化政府”或“连线政府”,以之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和改善政府机关形象。以通过网络取用政府信息和中请相关服务,取代传统的层层书式审查的作业方式;以电子化渠道相互沟通,取代繁冗的文犊往来,这既是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更是政府再造的理性选择。
中国在电子化政府的构建方而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差距并不太大,英国是19%年底才推出“电子政府”计划,到1997年法国也只有60多个政府机构的网站。1998年3月,重庆市政府在网上设立市长电子信箱,奏}}向了中国政府上网的序曲。1999年1月,“中国政府上网工程”实施以来,政府部门上网从国家级机关到以下的省、市、县各级政府呈几何级递曾。
陕西工商管理局也于2002年投巨资,历时2年整终于建成,于2003年 全省11个直属工商局、113个县局、1593个基层工商所将全部测试、调试完毕,并且联网开通运行。陕西工商信息系统主要构成可以概括为“:三网三库一中心”。“三网”,即内部业务网、对外协作网、信息服务网。内部业务网是工商部门完成日常工作,进行业务信息的采集及相关的分析、处理、决策与共享的系统;对外协作网是工商部门实现与财政、税务、统计、金融、海关、质监以及其他相关政府机构沟通的系统;信息服务网是向社会提供政务公示、办事公开、网上查询、企业登记信息和监管信息的系统。“三库”,即业务管理数据库、共享信息数据库、多功能信息数据分别为内部业务网、对外协作网、信息服务网提供相关的数据汇总,利用丰富的数据资料,可以进行统计、分析,从而为领导决策和部门工作,以及为企业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一中心’是陕西省企业电子身份ca)认证中心,它的作用是为企业提供数字证书,作为企业的电子营业执照,为网络经济环境下的企业提供身份认证、数字签名、信息加密和安全传输,促进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的安全开展。
二、转变观念、适应时代、加
第三篇:信息时代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信息时代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不仅给档案管理员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使他们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档案管理员要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加快档案管理的网络化与数字化,做好新形势下的档案管理工作。
关键词:信息时代;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对策
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经济飞速发展,各种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经济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时代的标志就是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加高效,信息量不断增大,导致知识的大爆炸。在信息时代,档案管理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及时采用现代化的档案管理系统,提升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在进行现代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时,经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困扰,出现了诸多的问题。信息时代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中,管理的档案大都是以纸质的形式存在为主。管理方式严重滞后,且工作量较大,给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阻碍。为了减少和避免在日常的管理和保存工作中出现档案受潮、被虫子侵蛀以及火灾事故的发生而导致档案资料的损毁,确保各种档案资料的安全和使用,档案管理部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除了保管的不易之外,纸质的档案资料在查阅方面难度更大,各种资料浩如大海且无法备份,使用起来十分不便。在进入信息时代之后,因现代信息技术的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档案管理逐渐走向现代化,变成了档案信息化管理,纸质档案转变为电子档案,这种转变,既能有效地解决各?N档案资料的保存问题,提高了安全性,还极大地方便了档案资料的查找,充分地发挥了档案资料的作用,方便了人们的使用。由此可见,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信息时代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
2.1 管理软件缺少通用性
随着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不断推进,各个档案管理部门都积极与现代信息技术部门接触,结合自身的特点,研制了自己的管理软件,实现了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但从整体的档案管理工作角度而言,同一部门在不同类别的档案管理软件都不相同,只适合单一类型的档案管理工作,与其他类型的档案软件无法兼容,无法做到档案资料的共享,人们在上网查找资料时,往往要查一个问题就要登录好几个网站才能获得,对查找工作不利,也对我国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发展不利。
2.2 档案信息化管理标准不规范
档案信息化管理应该施行统一的管理规范,注重档案的信息化和实用化,才能实现其本身的作用最大化。但是从眼下的档案管理工作来看,因其受各种内外因素的束缚,明显存在着管理不规范,没有统一标准的问题。除此以外,相关部门也没有制定统一的、规范的管理标准,阻碍了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
2.3 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安全性、保密性较差
各个地方使用的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大都是使用用户登录验证和密码登录这种双重保护来进行系统的安全防范,这种管理系统过于简陋,虽然能方便工作人员办公,却容易造成密码泄露,导致不法分子利用黑客技术肆意进入系统,蓄意仿造或攥改原始的档案电子版资料,造成资料信息的失真,或是散布恶性病毒,这两方面都严重地威胁到了电子档案资料的安全使用,也会给相关的企业或部门造成巨大的损失。
2.4 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
从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针对档案管理方面制定并颁布了不少的法律法规,但这些大都是应对传统的纸质时代的档案管理工作,针对新形势下的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法律法规还没有进一步的完善,因此,有关部门要加强这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建设,及早制定并颁布详细的、完善的法律法规,为新时期新形势下的现代化档案管理工作提供相应的法律依据。应对信息时代档案管理工作问题的对策
3.1 更新软件程序,实现软件的兼容
在信息时代,档案管理部门要及时联系信息部门,加强双方的合作,采用最新的信息技术,即使对档案管理软件进行更新换代,进一步优化和加强档案管理软件的程序,实现与其他软件的兼容,从而达到档案资源共享的目的,彻底实现档案资料、资源在相关企业和部门中的价值最大化。所以,档案管理部门必须加强自身的建设,及时与信息部门联系,引进当前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对本单位的档案管理软件进行更新换代,达到软件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从根本上提高档案信息、资料查找的效率。比如,档案管理部门在保管档案资料和信息时,可以利用现代信息管理系统、CAD/CAM系统、资源管理系统以及ERP系统等,优化本部门的管理软件,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自动识别档案的类别,将其分为文字类和图像类,分别存储到对应的信息库里,实现软件之间的兼容,然后在通过网络平台把各种档案资料、信息传输到云端信息库保管,从而实现档案资源、信息的长距离、无障碍共享,提高查找的效率。
3.2 统一档案信息化管理标准
在实际工作中,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不断进步,以及档案的管理方法不断更新、完善与各单位各部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必须统一档案信息化的管理标准,建立健全与其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统一制定并贯彻落实档案管理的相关细则,从而实现我国档案信息化管理标准的统一。
3.3 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使用权限的安全性、保密性
从古自今,我国保存完好的信息资源多种多样,尤其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在国家的大力倡导下,各种信息资源更是浩如繁星,数不胜数,这些信息资料对我国十分重要。而作为信息资源重要组成部分的档案资料,对我国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和发展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信息时代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必须要提升档案管理权限的保密性和安全性,以免权限丢失,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相关部门必须联合现代信息技术高手,想方设法提升档案信息化管理人员在使用的权限方面的安全性,尽量做到隔离计算机的内网和外网,促使本单位网络独立化。同时,管理人员本身也必须及时更新自身的管理观念,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加强自身权限的保密性,避免不法分子借用自身的权限入侵系统,恶意篡改和窃取电脑中的档案信息。另外,上级管理部门也要加强监管,强化对管理人员的用户名登录和密码钥匙的验证监管,随时可以通过监控计算机的网络系统,查看、检验登陆人员的信息,以此来确保管理权限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此外,档案管理部门还应做好档案资料、信息的备份工作,并定期对其检查、更新,以防止档案信息资料在来回使用中不小心被格式化,提高使用的安全。尽量隔离计算机的内网和外网。
3.4 建立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
在当前,建立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档案管理方面的完善的法律和法规,能够保障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安全性能,提升档案的合理利用率。所以,有关部门应尽快建立健全信息时代的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为我国的档案管理现代化、信息化提供相应的法律依据,以满足新时期新形势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结语
在当前,档案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和发展,随着我国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时代的档案管理部门应该及时转变自身的管理观念,联手现代信息部门,加强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制定统一的信息时代档案管理标准,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在使用权限上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从而实现我国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
参考文献
[1]张在奎.信息时代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 2017(12).[2]向雯.信息时代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卷宗2017(2).
第四篇: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早在2013年,总书记就曾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我们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意识形态领域斗争要敢于亮剑。历史经验和现实教训也都证明,党和国家在意识形态文化安全工作上不得有丝毫懈怠。未来我们要在意识形态文化安全领域推广更多富有针对性的对策:针对西方各种民主思潮展开批判、对互联网上各种言论传播进行净化整顿、出台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牢牢把握意识形态文化安全的主导权,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发展前进的社会主义方向。
一、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意识形态安全是确保政权稳定的重要防线
2013年8月19日,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讲话中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一定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历史经验和现实教训也都证明,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关乎政权安全、政治稳定。
苏联沉痛的历史教训给我们敲响警钟。苏共后期,戈尔巴乔夫上台,苏共掌管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人物雅科夫列夫对社会主义失去信心,对资本主义却是赞不绝口,对诋毁苏共、丑化苏联领袖的思潮及其代表人物放任自由,任由西方民主思潮在苏联泛滥。这种捍卫意识形态文化安全工作的失职成为导致苏联亡党亡国悲剧一大诱因。近年来,中东北非国家的政权更迭,叙利亚的战火燃烧、“伊斯兰国”的异军突起,隐藏其后的外部因素都有美国及其他西方资本主义大国推行的新干涉主义。现实的惨痛教训诱人深思,如果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没有抓好,最终必然会出大问题,必然会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
二、意识形态安全面临国内外的挑战
当前抓紧意识形态文化安全工作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正如马克思所说:“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2页)。意识形态的斗争归根结底都是经济斗争的结果。近年来,欧美国家还在经济危机中缓慢复苏,而中国不仅没有陷入2008年美国经济危机波及的经济停滞,反而积极调整政策,在步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中重新定位自身,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中国经济延续改革三十多年的腾飞。2014年3月27日,总书记作为国家主席出席在巴黎举行的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指出:“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这是何等的霸气与谦卑,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秉承着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奉行的永不称霸的外交政策原则,中国梦同时是奉献世界的和平梦。但这些都没有打消西方资本主义强国对中国崛起的恐慌,西方资本主义强国把中国崛起视为对其价值观和制度模式的挑战,加紧通过互联网等各种新兴渠道对中国进行渗透分化。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取得巨大经济成就的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和对外交往的扩大,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叠加凸显。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地区发展不平衡,还存在一定的贫富差距。社会上价值思想观念多元化,一些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思想道德滑坡,还有一些人醉心于借助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兴自媒体平台制造传播错误观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项基本原则、党史国史、改革开放等都被拿来质疑、曲解甚至否定。2014年国内外爆发的一系列事情,不管是中东的炮火,还是乌克兰的内乱,甚至香港的“占中”,背后都有西方资本主义大国的干涉势力身影。我们虽然远离中东的战乱,也不必忧虑乌克兰的危机,但香港“占中”事件着实需要我们细细梳理,认真总结。香港“占中”指的是2014年在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发生的“占领中环”非法集会,“占中”于2013年3月27日发起,至2014年9月28日正式启动。香港“占中”事件背后的西方势力,一直以来如鬼魅般随形。一些西方媒体欣喜若狂,它们毫不掩饰地公开称赞香港“占中”事件是一次“颜色革命”,美联社更是以“雨伞革命在香港扩散”为题加以报道。而在国内也有不少学者积极跟进,香港“占中”事件从表面上看,是要寻求“真正的民主”,实质正是西方国家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土上大规模搞“颜色革命”的预演。
总而言之,意识形态文化安全领域的斗争和较量是紧迫的、严峻的,也是复杂的、长期的,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这紧迫性、复杂性在过去的一年中尤其明显,我们必须为防止意识形态文化安全领域冲突的升级采取一些具体的行动,全面占领意识形态文化安全领域的“高地”。
三、巩固意识形态安全的对策
面对国内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文化安全的冲击,我们不仅要继续深化改革发展经济的同时,还应该积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对策。针对西方各种民主思潮展开批判、对互联网进行净化整顿、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保障我国意识形态文化安全,从容应对中国意识形态文化安全的各种新挑战。
(一)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
当前批判西方各种社会思潮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线,西方各种社会思潮如新自由主义、宪政民主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公民社会等等在中国的影响力巨大。各种思潮在国内都有公共知识分子为代表人物,他们通过各种媒介载体对中国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曲意批判和无端指责,最终的落脚点都集中攻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体制。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在专家学者、青年学生中广为流传,并且逐步渗透到社会生活领域的各部门。
西方各种思潮诸如普世价值、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等等在中国大行其道,然而主流官方和媒体对于这些思潮却没有作出及时的、正面的回应,大部分知识分子对于这些错误思潮处于集体失语的局面。能够积极对这些思潮作出深刻分析和有力回击的学者值得鼓励,诚如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王伟光在《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并不输理》一文中积极批判西方民主宪政思潮,为当代中国学者做出典范。
不能否认,苏东剧变后,东欧各国工人阶级和共产党在思想和理论上失去了指南,他们的影响也日渐衰弱。当经济危机真正发生时,工人阶级和共产党不足以掀起十月革命那样大的高潮来。正如列宁所说,没有革命的理论,便不会有革命的运动。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既要向中国人民说明“另一个社会主义的世界是可能的”,又要描述“另一个社会主义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还要带领全世界人民探索走向这一世界的路径。我们坚信“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二)敢抓敢管、敢于亮剑
二十一世纪是互联网的时代,中国凭借着强大的网民数量成为“网络大国”,却还不是“网络强国”。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兴自媒体微博、微信等平台的兴起,网络意识形态的斗争就日趋激烈。当前,我国网络环境中一些抹黑国家、虚无历史、解构伟人的各种段子、谣言肆意传播。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并明确要求,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完善网络信息服务、网络安全保护、网络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规范网络行为。
面对网络意识形态文化安全领域咄咄逼人的严峻形势,我们决不能置之不理、听之任之,更不能闪烁其词、步步退却。要像重视先进科学信息技术安全一样,重视网络意识形态文化安全工作。我们的意识形态文化宣传部门应该积极创新网络语言,积极引领网络舆论潮流,而不能落后或盲目跟风于网络自发的舆论潮流,从而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文化安全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以马克思主义、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正面的声音引领多元多样多变的网上舆论,善于、敢于同网络上各种错误思潮进行交锋,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三)“打铁还需自身硬”
应对各种思想文化渗透,我们需要先把自身问题解决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部分新兴富裕起来的人正在积极争取话语权,而现实生活中侵犯人民群众利益的案例也时有发生,社会两极分化的趋势还有待缓解成为我们不能回避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版,第111页)我们要坚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毛泽东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32页)马克思主义者应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文化安全工作只能依靠人民群众,只有让人民过上共同富裕的好日子,人民群众才会自觉地抵制西方腐朽的思想冲击,自觉地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共产党的领导。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处于改革的攻坚期和发展的深水区,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必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文化安全的主导权,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引社会主义方向。
第五篇:人大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人大组织制度从1954年我国正式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来,经过4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不断发展完善,已经形成了一套与我国政治体制相适应、较为完整有效的人大组织体系。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民主化法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人大工作的深入开展,人大组织建设也日益面临着许多新情况与新问题。认真分析研究和着力解决这些新情况与新问题,不仅关系到能否从组织上充分保证和推动人大工作的创新发展,而且决定着人大组织制度功能进一步发挥的程度。人大组织体系的构成与特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大组织体系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认识和正确把握人大组织体系的构成及其特点,对于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进一步加深对人大组织制度的理解,丰富和促进人大的组织建设工作,更好地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人大组织体系的构成 人大组织体系与人大制度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根据我国宪法、地方组织法、选举法和代表法的有关规定,人大制度实际上是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和人大常委会自身的性质、地位、职权、作用等方面的一系列法律规范所构成的制度系统,主要包括人大组织制度、人大选举制度、人大代表制度和人大活动制度等方面的内容。它不同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涉及人大及其常委会与国家行政、审判、检察机关的关系。另一方面,人大组织体系是人大制度系统赖以运行的组织基础,从内容上看,它主要由组织机构和组织成员两个部分构成。人大选举制度和人大代表制度贯穿在这两个部分之中,或者说是这两个部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因而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作是人大组织体系的应有内容。人大的组织机构主要有五种形式。一是人民代表大会,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二是人大常委会,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人大常委会是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大部分职权;三是专门委员会。专门委员会是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工作机构,受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领导,大会闭会期间受本级人大常委会的领导;四是委员长会议或主任会议。由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或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和秘书长组成,负责处理常委会的重要日常工作;五是工作机构,包括工作委员会、办公厅、研究室等。此外,还有大会主席团和主席团会议、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等临时性组织以及代表小组等非正规组织形式。人大组织成员是人大组织机构的主体,主要由三方面的人员构成。一是人大代表。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通过直接或间接选举的方式依法产生。其中,全国人大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乡镇的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二是人大常委会委员。人大常委会委员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在代表中选举产生,并通过选举的方式进入专门委员会或工作委员会担负一定的职务与职责;三是人大机关干部。机关干部是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工作机构人员,其领导成员一般通过任命、选举或竞争上岗的方式产生。人大机关干部是人大组织成员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人大组织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empirenews.page--]
(二)人大组织体系的主要特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民主制度,人大组织体系作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性质上与其他组织形式存在着很大差别,在组织构成和组织形式上也有着自己的显著特点。具体地说,人大组织体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民性。人大及其常委会是我国人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基本组织形式。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大常委会和人大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等人大行使职权的重要组织机构,都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并可以依法罢免其成员。民主选举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大组织体系人民性特点的直接而具体的体现。人民性是人大组织的本质性特点。第二,国家性。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和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既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具体组织形式,又是国家机器的重要代表和标志。立法是国家权力机关的主要职责之一,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将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愿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转化为法律法规,从而规范和指导人们的行动。人大组织体系中的其他组织形式和组织活动也都具有某种国家公共权力的色彩,而不是一种私人现象。国家性是人大组织区别于其他许多组织的一个重要属性。第三,法定性。人大各级各类组织的性质、职权、组成和活动方式等具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人民代表大会、人大常委会和人大专门委员会都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严格依法选举产生。地方组织法对人大工作机构的设置虽然没有作详细的规定,但是明确要求人大常委会根据工作需要,设立办事机构和其他工作机构。各级人大常委会成立的办公厅、研究室、法制工作室等工作机构,都是这一法律精神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法定性是人大组织的一个显在特征。第四,权威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我国国家政权体系中处于基础和主导地位,享有崇高的权威。其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审判和检察机关是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它们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的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和选举任免权等,都是代表国家和人民的意志进行的,具有不容置疑的法律效力和极大的权威。权威性是人大组织相对于其他国家组织的一个重要特性。人大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人大组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凝结和反映着几十年来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大组织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与进展。在取得这些成就的同时,人大组织建设由于受体制、文化观念和事物发展客观进程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也遇到了许多亟待研究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机构的设置不规范,科学性原则体现不够 人大组织机构的设置经过不断调整已经逐步趋于健全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或主任会议、专门委员会以及工作机构、办事机构等,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人大组织结构体系,但是其规范性、科学性和合理性程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一是机构名称不统一。地方人大设立的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和办事机构,不仅各地之间在名称上存在着差异,而且即使是同一个地方人大,其组织机构的名称也数次变化,缺乏稳定性。二是机构设置的数量不等。有的地方人大既设有专门委员会,又设有工作委员会,有的则只设有工作委员会,数量从1至8个不等。三是专业领域划分过宽。地方人大设立的专门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表面上看,具有专业性,实际上涵盖的领域很广。如教科文卫委员会,涉及教育、科学、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诸多方面,完全按照这些领域来开展工作,力不从心。四是职责范围交叉重叠。一些专业领域交叉或相关的委员会之间,如财经委员会与城建委员会之间等,在开展立法、监督等方面工作时,如果协调配合不够,就会在工作中产生扯皮推委现象,影响工作的效率。[!--empirenews.page--][1][2][3]下一页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法律的有关规定过于模糊、原则,导致了在执行法律规定时自由裁量权过大。
(二)组织机构的人员结构不合理,力量配置不平衡 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人大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人大代表和常委会委员的结构与素质初步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常委会组成人员中专职委员的比例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促进了人大工作的发展。但是,在组织机构人员的构成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有的还比较突出。一是代表和委员的知识结构不合理。代表和委员中法律、经济等方面的专业人员比较少,在行使立法、监督等职权过程中,难以提出有质量的意见和建议。二是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平均年龄偏高。大部分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是从党政系统转过来的老同志,中青年委员很少,形不成比较合理的年龄梯次结构。老同志经验丰富,有能力,但年龄偏大,工作精力有限,影响人大工作的效率,不利于保持人大工作的连续性。三是专职委员的比例较低。近几届来,常委会专职委员的比例有所提高,但一般都不足一半,不能满足常委会工作的发展需要。四代表的数量偏多。我国各级人大代表有300多万人,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但代表数量过多,不便于经常开展活动,活动的质量与效率也受到很大影响。五是领导干部代表过多。担任领导职务的代表由于工作繁忙,很难保证参加代表活动的时间,影响代表职责的履行和代表作用的发挥。由于有些代表既是执行机关的领导,又是权力机关的成员,其双重身份带来了监督工作中的矛盾。六是人大机关干部编制偏少。在新形势下,人大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但人大机关干部编制少,工作人员力量不足,这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人大工作的开展。
(三)组织制度创新不足,组织机构缺乏应有的权威 人大各个层次的组织机构都是依据宪法、法律的有关规定设置的,具有法定的职权与权威。从法律上和理论上说,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分别是国家权力机关和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在本级国家机关系统中居于最上的位置,其他国家机关都要受权力机关的支配、监督与制约。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掌握和使用着具体、直接的权力,因而容易造成执行权超越于权力机关的立法权和决定权之上,或变成游离于立法权和决定权之外的不受监督的权力。这种状况在人大组织制度以及其他方面制度创新滞后的情况下,难以得到彻底改变,进而在事实上降低了国家权力机关的法律地位与权威。就主要之点说,一是立法机构主导性作用发挥不够到位。常委会审议的法律案很大部分都由政府方面提出并草拟,常委会经过审议予以搁置或否决的例子不多。人大法制工作机构对政府部门起草的法律案实行提前介入,但对内容综合把关的能力与水平也还不能满足人大立法工作的需要。立法权是省级以上权力机关最重要的权力,立法主导性不强是对权力机关法律地位与权威的最大挑战。二是关键性或者说实质性的监督机构缺失。监督权是权力机关的又一项主要职权,人大的监督权具有特定的法律效力和权威,使用好这项职权直接关系到社会对人大权威的认同,也是保证国家公共权力按照党和人民的意志依法行使的根本性举措之一。人大监督工作的薄弱,不仅是因为缺少一部专门规范、指导监督工作的监督法,而且也是由于一些实质性监督组织机构的缺失。比如宪法监督机构、预算监督机构的设立以及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的组成等。人大监督工作的实践也证明,权力只有与一定的组织形式结合起来,才能够得到更有效的使用与发挥。[!--empirenews.page--]健全和完善人大组织体系的思路与任务重点 人大组织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与新挑战给人大工作和人大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加强新形势下的人大组织建设,必须立足于现实,着眼于未来,切实增强问题意识,从问题和矛盾的焦点入手,深入分析问题的原因,以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新的思路与办法,使人大组织体系更好地顺应人大工作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向前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充分认识人大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合理确定人大组织建设的目标要求 人大组织制度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决定了加强人大组织建设对于人大工作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遭受了前所未有的严重破坏,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人大的组织体系和组织制度不健全、不完善,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新型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失去了抗击风险的应有能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人大工作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在实践探索中不断取得重大成就,人大组织建设伴随这一进程也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历史与现实充分表明,人大组织建设是我国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健全和不断完善人大的组织体系,不仅对于人大本身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建设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更有力地抵制西方敌对势力的政治渗透,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人大的组织建设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加强人大的组织建设,必须从我国整个政治系统的高度思考问题和对策。进一步说,就是要紧紧围绕和服务于人大工作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客观需要,以改革、发展、完善为主题,以科学化、规范化、有效性为标准,坚持人大组织建设有利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对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有利于维护国家权力机关的权威,有利于保证人民充分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等四个方面的原则要求。通过不断健全和完善人大的组织结构与组织制度,促进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建设,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充分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责,推动人大工作的发展,巩固人大工作和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提升人大组织建设的制度文明水平,进一步发挥人大组织制度的潜能。
(二)加大理论创新和观念创新的力度,积极推进人大组织建设的制度创新 理论创新和观念创新是人大工作发展进步的不竭精神动力。人大组织建设中面临的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为人大工作方面的理论和观念创新提供了很大的机遇和空间,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认真分析研究这些新情况与新问题,形成一批理论和观念创新的成果,加快实现理论创新和观念创新的成果向制度创新与工作创新的转变。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与长期性。要通过制度创新,不断改进和完善人大的组织体系,以形成一套更为科学合理的人大组织制度。这是人大组织建设和人大工作发展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人大组织制度创新大体包括法律性组织制度创新和非法律性组织制度创新两个方面,其中,法律性组织制度创新是主要的、主导的方面,非法律性组织制度创新是次要的、从属的方面。就目前人大组织体系的现状而言,要着重强调从两个方面加强人大的法律性组织制度创新。[!--empirenews.page--]第一,要加强全局性的法律性组织制度创新。这项组织制度是以前不具备的,具有创制性;同时又不是零碎、局部的,具有宏观性与根本性。如设立宪法监督机构和预算监督机构的问题、实行人大及其常委会会议会期制的问题等,都是人大组织制度建设中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影响的重大政治决策和举措。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冲在《关于健全人大机关工作和机构的报告》中就已经明确提到,有些同志建议全国人大增设宪法委员会。此后,尤其是党上一页[1][2][3]下一页 的十五大以后,专家学者和人大工作的同志对这个问题以及建立预算监督体制问题都作了大量的理论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建议。实行会期制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相信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依法治国进程的不断推进,这些问题将会得到妥善的解决。第二,要加强局部性的法律性组织制度创新。这项组织制度不具有全局性和根本性,只是一些单项性的或部分法律规范的创设。它一般通过对过去已有的一些法律规定的修订和完善,来达到组织制度创新的目的。也有的是在制定其他方面的法律制度时,附带创设一项有关组织方面的法律规范。立法法对地方人大设立法制委员会的规定,以及地方人大在一些地方性法规中关于工作机构和办事机构的增设或对原有组织机构职能的重新定位等都属于这种情况。由于地方人大无权创设国家职权范围内的基础性、全局性、根本性和长远性的法律制度,局部的法律性组织制度创新在地方人大的组织制度建设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发挥着主体性的作用。
(三)正确区分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科学破解人大组织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全面研究解决人大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取决于多方面的条件和因素,需要做长期艰巨的努力和精心筹划。在现阶段,非常关键的一条,就是要正确分析和权衡各种矛盾和问题的轻重主次,着力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锲而不舍地逐步破解人大组织建设中的重点矛盾和突出问题。综合分析比较当前人大组织建设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从人的因素来说,归结到一点就是组织成员的数量与素质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最主要的是要从两个方面加以展开。一方面,要在科学测算和严密论证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各级人大代表和常委会委员的人数,逐步实现县级以上人大代表和常委会委员的专职化。建立在合适人数基础上的专职化是提高代表和委员素质的治本之策,其他途径如优化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的结构、扩大代表选举的差额数、改进代表候选人的提名与介绍方式、加强对代表的培训等,只有与合适人数的代表与委员专职制这一条件相结合,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代表和委员的人数经科学确定以后,除非发生重大人口变动,否则应保持相对稳定。从长远的眼光看,还需要研究考虑最终实现县级以上人大代表和常委会委员的并轨合一,以彻底避免代表和委员专职化以后,两者之间出现的不必要的法律地位差异甚至冲突。另一方面,要加快建立培养一支面向未来,富有效率,充满活力,充分体现民主、法治和科学精神,知识与年龄结构合理,爱岗敬业,作风优良,人员编制适中,具有较高水平的人大机关干部队伍。尤其是要抓紧研究制定和实施人大机关干部队伍建设的人才战略和能力战略。在与党政部门取得一致的基础上,要通过双向交流、挂职锻炼、竞争上岗、招考招录、改善待遇等多种方式,为人大机关干部的成长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地方人大要重点从提高机关工作人员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领导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等五个方面着手,全方位加强机关干部队伍的能力建设,为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创造坚实的组织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