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区县档案服务社会化体系的建设
区县档案服务社会化之我见
南京市鼓楼区档案局吴向松
近年来档案领域内关于档案中介服务的研究和探索日趋热烈,档案服务社会化趋势逐渐明显,在一些大城市和发达地区,陆续出现了一些档案事务所、档案咨询服务中心、档案文件管理有限公司等档案中介服务组织,浙江省还出台了一部专门的省级档案中介服务规章。但就目前而言,档案中介服务还仅仅局限于个别地区和国家、省、市级档案部门。笔者作为一名区县档案部门工作人员,从区县档案工作角度来看,发展档案中介服务还为时尚早,现在只能说逐步推进区县档案服务社会化。
所谓档案服务社会化,就是将目前完全由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单位档案工作人员承担的档案业务工作分离出来一部分,例如档案整理与寄存、档案价值鉴定与评估、档案信息咨询与加工、档案干部培训等,由专门的社会组织或专业人员来承接,从而促使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加强履行监督管理的职能。档案服务社会化重要形式就是发展档案中介服务。
区县范围内之所以只提档案服务社会化,而不说发展档案中介服务,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是区域限制,再加上社会档案意识不是很强,对于档案中介服务关注和认同性还不是很高,1
发展空间小。其次,区县档案部门对于档案中介服务的管理基本上还是空白,既缺乏理论认识也没有可参照的实践经验,起不到推动和引导作用,甚至还会认为与本身业务开展有冲突加以限制。第三点,缺乏合格的档案中介服务专业人才,这不仅是指专门的业务人员,还包括优秀的管理人才,尤其是有志于投身档案中介服务的管理人才,这在区县范围内还很少。以上因素决定了目前区县范围内档案服务社会化还不能以中介组织的形式开展,只能局限于个体分散的状态。
目前,区县档案社会化服务主要体现在为机关、企业档案代整理方面,由档案部门或相关单位邀请一些从事过档案工作的退休下岗人员,帮助整理单位档案,按月计酬。近年来,由于档案管理系统的普遍应用,不少单位有大量的档案实体和目录需要扫描录入,通过档案部门或劳动力市场招聘人员进行扫描录入,按件(条)或按月计酬,这也成为目前区县档案服务社会化的一项重要业务。这些个体行为,技术含量低,业务空间窄,既没有组织,又缺乏相应的职业规范,相互之间也没有密切的联系,无法形成整体力量,而档案部门由于缺乏相应的法规指导和管理经验,仅仅只起到联系指导的作用,对他们也无法进行相应的组织监督管理,这就使得区县档案服务社会化发展目标不明确,发展进程不规范,发展速度也很缓慢。
随着我国档案事业的不断发展,区县档案服务社会化的春天正在到来。首先是全社会的档案意识不断增强,各级各类组织以及个人对档案工作越来越重视,对于档案的重要价值和作用逐渐得到全社会的认同,这是档案服务社会化得以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其次,新的服务领域不断开辟,从服务范围来讲,越来越多的民营私企、社会组织甚至民间个人都有档案服务需求,从服务方向来讲,不少服务需求已远远突破档案整理、扫描录入等范围,要求提供档案编研、档案咨询、业务培训、档案数字化建设等服务内容,这为档案服务社会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另外,根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必将从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从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从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向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并重,逐步从目前的“运动员”向“裁判员”转换。这就进一步畅通了档案服务社会化的业务发展和规范管理的瓶颈。最后,随着档案专业教育的推广和档案服务社会化发展前景逐渐明朗,有志于投身档案服务行业的专业人员逐渐增多,技术水平不断增强,能够适应档案服务社会化的需要。
结合目前现状和发展前景,区县档案服务社会化必须要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扶持和指导下进行。一方面,现有档案服务从业人员基本上是依附档案部门介绍推荐开展服务的,其个
体的能力还不为社会认同和了解。另一方面,档案服务社会化的发展背景包括档案宣传、档案管理制度、档案工作发展目标等等都需要档案部门去营造出台,档案服务社会化必然要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设定的框架内发展。因此,要推动区县档案服务社会化,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必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增强意识,拓宽服务领域 档案服务社会化的前提是社会档案意识浓厚,档案服务需求旺盛,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这就需要档案部门加大档案宣传力度,让社会了解档案,让档案走进社会,从而激发起社会组织和个人对于档案服务的需求欲望。档案部门还要突破目前档案业务工作范围,积极开拓档案服务新领域,为档案服务社会化开拓发展空间,开辟更多的业务范围和业务方向。
二、组织队伍,优化人员,加强培训,提高专业水平档案服务社会化要发展必须要有一个相对固定的专业队伍,由于目前成立正规的中介服务组织条件还不成熟,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可以用档案工作协会的名义将手头上掌握的从业人员组织起来,组成一个管理宽松但联系紧密的专业队伍,在档案部门的直接指导下开展业务。现有的档案服务从业人员基本上都是退休下岗人员,年龄结构老化、知识水平不高,从事业
务单一,不能完全适应档案工作发展的要求,因此,要不断进行人员优化,提升从业门槛,及时吸收新鲜血液,同时要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的档案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
三、制定规范,加强管理,积极引导,促进规模发展 档案服务社会化要发展,必须要有相应的法规制度予以保障,例如档案服务社会化发展规划、从业人员职业规范和管理条例等,从区县一级来说,既没有自行制定法规制度的权利,也缺乏引导档案服务社会化规范发展的认识和信心。为解决此问题,区县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首先要统一认识,明确目标,制定计划,积极向上级档案部门建议出台相应政策,为档案服务社会化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同时要将从业人员的管理规范起来,其职业要求、道德素质、福利待遇、监督检查等都要一一明确细化。同时还要加强日常管理,对于从业人员的服务态度、服务水平、服务效果等都要积极跟踪检查,对于好的方面及时总结推广,不足的方面要认真追查纠正,影响特别坏的要取消其从业资格,确保档案服务社会化的良性发展。目前,区县档案服务社会化虽然还处于“游击队”状态,但从发展前景来看,必然要向“正规军”过渡,档案中介服务这种规模化的档案服务社会化方式也必将会在区县范围内产生发展。区县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学习借鉴上级档案部门和其他地区关于引导管
理档案中介服务的法规经验,统一思想,提高理论认识。在业务方面,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不断将一些具有市场发展潜力的档案服务业务,如档案编研(家谱、族谱、企业发展沿革的编写)、档案数字化建设、档案信息咨询等转给社会服务从业人员承接,为区县档案服务社会化的规模发展提供必要的发展空间。
2005年4月29日
第二篇:关于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公益体系建设的提案
关于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公益体系建设的提案
摘要: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提案第2088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案 由:关于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公益体系建设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办理 提 案 人:赵显人
主 题 词:农业,农业服务业 提案形式:个人提案 内 容:
我国农业的家庭经营规模较小,新技术对农户的吸引力不强,兼业化现象比较普遍;农村青壮年大量进城务工,农业劳动力老化问题突出;土地流转规模加大,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生产经营专业化、组织化、规模化进程加快。所有这一切,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当前,农业社会化服务从总体上看,存在公共产品总量不足,各类服务主体之间缺乏协调,专业服务不到位等问题,无法满足需要。经验表明,扩大农业服务供给,既要坚持政府主导,又要避免由政府包办,要充分发挥企事业及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在坚持市场化运作的同时,培育公益服务主体,以现代服务业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近年来,供销合作社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依托系统资源打造运营网络,围绕农民需求提供各种服务,取得明显成效。据2012年底统计,全系统共发展了集日用品销售、农资供应、农产品购销、科技服务、信息交流、文体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村综合服务社27.5万个,庄稼医院4万多家,覆盖全国40%以上的行政村。综合服务社通过向农民提供综合性、社区式服务,解决农民物质文化生活需求问题,对提高农村流通水平、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重要作用。庄稼医院从事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咨询和培训、试验示范田建设等科技服务,成为农村科技服务的重要平台。
这些带有较强公益性和专业性组织作用的发挥,有效贯通农业社会化服务渠道,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但是,从全国的情况看,在农业社会化服务公益体系建设中还存在政策不到位、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等问题。
根据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发展庄稼医院等服务模式、整合资源建设乡村综合服务社和服务中心的要求,建议:
一、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农业社会化服务公益体系建设,坚持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方向,加强统筹协调,建立政府扶持、金融支持、公益和效益并重的运作机制。
二、发展改革、农业、财政等部门制定相应政策,采取政府采购、定向委托、奖励补助、招投标等方式,为社会组织参与公益性服务创造条件。
三、中央财政安排一定规模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公益项目资金,重点用于支持村级综合服务社及庄稼医院设施建设、人员培训和专业技术服务,加快培养农业社会化服务骨干力量。
来源:中国政协网
第三篇:宜都市养老服务社会化体系建设情况汇报2(定稿)
宜都市养老服务社会化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我市目前人口39.4万,60岁以上老年人口6.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18.16%,比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高出4和4.4个百分点。近年来,我局立足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为目标,将保障城镇三无老人、农村五保老人、低保老人、高龄老人基本生活作为重点,着力构建以公办养老福利机构为示范、以社会力量多元化投资为主体、以社区服务为依托、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的养老服务社会化体系,现将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狠抓管理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公办养老福利机构示范作用
为充分发挥公办养老福利机构在养老服务社会化体系建设中的示范作用,我们通过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狠抓管理服务水平来促使公办养老福利机构发挥其在养老服务行业中的引领效应。加大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累计投资960余万元对市社会福利院进行了基础设施改造升级。新建两栋院民住宿楼,一栋综合服务楼,对院民食堂进行了改造,现正对三栋院民住宿楼进行维修改造。目前,市社会福利院总建筑面积达8697.2平方米,院容院貌得到了极大改善,服务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同时,我们在农村福利院大力开展提档升级活动,今年对王家畈乡、姚家店镇和五眼泉镇等九个乡镇的农村福利院进行了重新整
合和改造。我市潘家湾乡福利院荣获“全国模范敬老院”称号,高坝洲镇福利院荣获“湖北省模范福利院”称号。
多管齐下,狠抓管理服务水平。建立公办养老福利机构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定期学习考核制度,注重人员素质的提高和知识的更新;积极鼓励和支持服务人员参加专业服务技能知识竞赛,通过对比找差距;注重搭建本地养老福利机构与兄弟县市养老福利机构之间的沟通平台,借他山之石促本地服务提升;围绕知足感恩、爱国爱院、遵纪守法、勤俭自强、互帮互助等方面在全市公办养老福利机构中大力开展文化建设,以文化氛围提升来促管理效能提升。
我市公办养老福利机构已初步形成城市福利院规模化发展、农村福利院特色化发展的态势,现有城市福利院2家,床位310张,农村福利院15家,床位1722张,共为1237名老人提供养护服务,较好地发挥了公办养老福利机构的示范作用。
二、完善服务措施,落实监管责任,促进民办养老福利机构稳步发展
民办养老福利机构作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支撑,我们采取了积极扶持,优化服务,重点培育、严格监管的措施来稳步推进。
完善服务措施,提供贴心服务。定期对民办养老福利机构提供政策咨询、业务辅导、形势宣讲、客户推荐、组织参观等服务,增强投资者发展养老福利机构的信心,降低投资者兴办养老福利
机构的风险。我局正研究制定社会力量兴办养老福利机构方面的优惠政策,进一步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养老福利机构。
落实监管责任,规范运营机制。对于民办养老福利机构,严格做到监管规范化。定期开展民办福利机构安全检查,发放安全服务记录本,制作安全隐患排查整改书;不定期开展民办福利机构管理人员碰头会,及时传达各级文件精神,严格要求民办养老福利机构规范化运营,切实做到对院民负责,对投资者负责。
我市现有民办养老福利机构四家,总计床位210张。今年我们重点培育了一家投资500余万元,建筑面积2500余平方米,床位100张的民办养老院。来年,我局会加快推进出台扶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福利机构的相关优惠政策,进一步完善服务措施,为社会力量打造兴办养老福利机构的优良投资平台。
三、整合多方资源,完善服务流程,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城市社区是老年人的主要聚集地,社区养老服务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社区的发展。我们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采取了整合多方资源,着力完善服务流程的方式扶助和引导社区设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整合多方资源,打造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整合社区家政服务公司、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等资源,建立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上门为社区老人提供助餐、助医、助行、助购、助洁等服务。充分发挥社区“星光老年之家”的服务功能,使老年人走进社区
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学习交流、健身娱乐、日间照料等服务。
完善服务流程,确保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通过打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联系网络,设立服务对象台账,建立服务回访制度,公开服务申请流程,制作服务工作日志,明确服务价格,统一服务标识等方式对其所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实施全方位的跟踪,确保为服务对象提供及时、优质的服务。
我市有三个城市社区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正有序展开,下一步,我们将在强化居家养老服务宣传,完善服务项目和流程,提升服务人员素质上做文章,培植一至二个品牌化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让老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养老服务。
四、积极搭建平台,实行自主管理,探索建立农村互助养老模式
解决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是推动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的重要课题。我们通过搭建平台,加强引导,实行自主管理和自我服务,探索建立农村互助养老模式。
积极搭建平台,设立农村互助养老服务中心。以政府为主导,以中心户为依托,充分尊重农村老年人的传统生活习惯,建立农村互助养老服务中心,在中心内设立阅览室、科普知识长廊、饮食生活、健身娱乐等四大功能区,组织老年人开展互帮互助、以老助老等活动。
落实资金保障,确保阵地正常运转。农村互助养老服务中心
建设,主要是结合各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取不同方式筹措资金,为活动阵地提供基本保障。主要采取镇、村按一定比例出资和企业捐赠两种方式筹措启动资金和运行经费。并按每年3000元标准解决因开展活动衍生的用水、用电、燃气等费用。
开展多种活动,鼓励和引导老年人参与。通过举办老年人健康知识讲座、腰鼓队表演、棋牌比赛、医疗义诊等形式营造活动氛围;利用宣传栏、宣传画等橱窗、展牌进行尊老、敬老、助老宣传。通过活动的开展,吸引更多老年人到互助中心来,逐步形成了老年人自觉、自愿到互助中心开展活动的习惯,推动互助中心活动经常化。
通过农村互助养老服务活动开展,方便了老人之间互助交流,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减轻了子女的负担和压力,构建和谐的代际关系,促进了邻里之间团结,家庭的和睦,老年人的生活圈未被打破,受到了农村老年人的欢迎,被他们称为“家门口的敬老院”。
我们在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做了一定的工作,获取了宝贵经验,但诸多方面还不够完善。一是关于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尚未出台。我们将进一步研究论证,争取尽快出台《关于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的实施意见》。二是社区居家养老发展不够平衡。有的社区机制健全,活动经常,有的还处于建设中,需要加快进度。我们将针对存在问题,逐步改进,早日完善我市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
第四篇:四措并举 加强养老服务社会化体系建设
宜都着力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体系建设
近年来,市民政局立足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积极开展以公办养老福利机构为示范、以社会力量多元化投资为主体、以社区服务为依托、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的养老服务社会化体系建设,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为打造祥和安定、殷实富足的幸福宜都积极创造条件。
一、公办养老福利机构示范作用发挥明显
为充分发挥公办养老福利机构在养老服务社会化体系建设中的示范作用,通过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狠抓管理服务水平来促使公办养老福利机构发挥其在养老服务行业中的引领效应。近年来,累计投资960余万元对市社会福利院进行了基础设施改造升级。新建两栋院民住宿楼,一栋综合服务楼,对院民食堂进行了改造,市社会福利院总建筑面积达8697.2平方米,院容院貌得到了极大改善,服务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同时,我们在农村福利院大力开展提档升级活动,今年
对王家畈乡、姚家店镇和五眼泉镇等九个乡镇的农村福利院进行了重新整合和改造。我市潘家湾乡福利院荣获“全国模范敬老院”称号,高坝洲镇福利院荣获“湖北省模范福利院”称号。通过加强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素质的提高和知识的更新,促本地服务提升。围绕知足感恩、爱国爱院、遵纪守法、勤俭自强、互帮互助等方面在全市公办养老福利机构中大力开展文化建设,以文化氛围提升来促管理效能提升。
我市公办养老福利机构已初步形成城市福利院规模化发展、农村福利院特色化发展的态势,现有城市福利院2家,床位310张,农村福利院15家,床位1722张,共为1237名老人提供养护服务,较好地发挥了公办养老福利机构的示范作用。
二、民办养老福利机构稳步发展
民办养老福利机构作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支撑,采取积极扶持,优化服务,重点培育、严格监管的措施来稳步推进。一是完善服务措施,提供贴心服务。定期对民办养老福利机构提供政策咨询、业务辅导、形势宣讲、客户推荐、组织参观等服务,增强投资者发展养老福利机构的信心,降低投资者兴办养老福利机构的风险。二是落实监管责任,规范运营机制。定期开展民办福利机构安全检查,发放安全服务记录本,制作安全隐患排查整改书;不定期开展民办福利机构管理人员碰头会,及时传达各级文件精神,严格要求民办养老福利机构规范化运营,切实做到对院民负责,对投资者负责。
我市现有民办养老福利机构四家,总计床位210张。今年我们重点培育了一家投资500余万元,建筑面积2500余平方米,床位100张的民办养老院。
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功能凸显
城市社区是老年人的主要聚集地,社区养老服务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社区的发展。我们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采取了整合多方资源,着力完善服务流程的方式扶助和引导社区设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一是整合社区家政服务公司、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等资源,建立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上门为社区老人提供助餐、助医、助行、助购、助洁等服务。充分发挥社区“星光老年之家”的服务功能,使老年人走进社区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学习交流、健身娱乐、日间照料等服务。二是通过打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联系网络,设立服务对象台账,建立服务回访制度,公开服务申请流程,制作服务工作日志,明确服务价格,统一服务标识等方式对其所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实施
全方位的跟踪,确保为服务对象提供及时、优质的服务。
我市有三个城市社区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积极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
四、积极探索农村养老模式
解决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是推动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的重要课题。我们通过搭建平台,加强引导,实行自主管理和自我服务,探索建立农村互助养老模式。以中心户为依托,充分尊重农村老年人的传统生活习惯,建立农村互助养老服务中心,在中心内设立阅览室、科普知识长廊、饮食生活、健身娱乐等四大功能区,组织老年人开展互帮互助、以老助老等活动。
通过农村互助养老服务活动开展,方便了老人之间互助交流,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减轻了子女的负担和压力,构建和谐的代际关系,促进了邻里之间团结,家庭的和睦,老年人的生活圈未被打破,受到了农村老年人的欢迎,被他们称为“家门口的敬老院”。
第五篇:市社会化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实施方案
市社会化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实施方
案
市社会化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实施方案 为加快我市社会化养老服务业的改革步伐,规范社会化养老服务的发展,特制订如下市社会化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统领,以满足老年人高标准养老服务需求为目标,以桂林作为社会化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为动力,改革原有养老服务业发展模式,积极培育社会化养老服务主体,规范社会化养老服务行业发展标准,壮大社会化养老服务行业队伍,探索我市社会化养
老服务行业发展新路子。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老人至上原则。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的基础建设、制度建设、服务内容等等都要体现“以人为本,老人至上”的原则,在建筑设计上做到安全性、便利性、无障碍性,在生活居住上做到舒适性、体贴性,处处为老人着想,处处为老人服务。
2、坚持政府扶持,社会化发展原则。探索“政府扶持、社会化投资、市场化运作”的投融资模式,鼓励社会资本进行社会化养老投资,发展社会化养老专业公司,扶持一批社会化养老龙头企业,带动相关专业服务公司加快发展。
3、坚持养老服务高要求、高标准原则。为满足现代社会老人高标准的养老服务需求,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探索制定养老服务各项内容的高要求、高标准,引领社会化养老服务行业的高起点、高速发展。
4、坚持改革开放,持续发展原则。随
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老人对养老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地变化之中,要不断地完善养老服务的投入机制、服务规范、建设标准、评价体系,促进信息化建设,加快养老服务专业化队伍建设,确保养老服务机构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三、主要内容
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硬件设施的标准。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建筑设计应符合《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50340、《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122、《老年养护院建设标准》和《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的有关规定。
1、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应根据失能老年人的特点和各项设施的功能要求,进行总体布局,合理分区。应单独设置老年人生活区,居住设施宜与卫生保健、康复、娱乐、社会工作服务等设施贯连,但也应作必要的分隔,避免相互干扰。建筑密度不应大于30%,容积率不宜大于
2、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内应配备符合
资质的医疗设施和医务人员,建立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结算点,便于异地退休人员医疗保障异地结算。
3、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建筑外观应做到色调温馨、简洁大方、自然和谐;内部装修在满足老年人在生活照料、保健康复、精神慰藉方面的基本需要基础上,达到宾馆酒店三星级以上标准要求,更能让老人养身、养心、养性、养情。
4、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应配备监控、定位、无线呼叫、计算机及网络、摄录相机等监控管理设备,并做到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
社会化养老服务的内容和标准。
社会化养老服务内容包括个人生活照料服务、老年人护理服务、心理/精神支持服务、安全保护服务、环境卫生服务、休闲娱乐服务、协助医疗护理服务和医疗保健服务等服务体系。
1、个人生活照料服务。
养老服务机构为入住的老年人提供持续性照顾,以确保老年人享有舒适、清
洁的日常生活为目的。范围包括老年人个人清洁卫生、穿衣、修饰、饮食起居、入厕、口腔清洁、皮肤清洁护理、褥疮预防、便溺护理等。
2、老年护理服务。
养老服务机构老年护理服务以满足入住机构的老年人健康和医疗照护需求为目。老年护理服务管理应根据养老服务机构的性质、入住老年人整体评估结果,对其实行分类管理,根据老年人的护理问题,开展护理服务,采取护理措施,达到护理目标。
老年护理服务范围包括老年社区护理、基础护理、老年专科疾病护理、老年心理护理、老年康复指导、老年期健康教育、健康咨询、护理技术操作、院内感染控制、临终护理等工作。
老年社区护理包括老年人健康管理、老年健康生活方式指导、老年人自我防护、老年人慢性病的防治。
基础护理包括老年人的清洁护理、饮食护理、排泄护理和基础护理技术。
老年专科护理包括老年专科疾病护理及技术操作。
老年心理护理包括老年人心理卫生教育、老年人心理问题评估、实施老年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老年康复指导包括传授老年期自我护理技术、老年病并发症康复预防和指导如何使用康复治疗技术。
老年期健康教育包括传授老年期健康知识、矫正不良健康行为。健康咨询包括老年病的预防、康复,老年期的营养、心理卫生和社会活动等咨询服务。
院内感染控制包括采取预防性措施、监测及控制传染病的爆发流行。
护理技术操作包括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老年专科护理技术操作、急救技术操作。临终护理包括解除临终期老年人的疼痛和困难、提高临终期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做好临终期老年人的心理护理、死亡教育和家属的心理精神支持。
养老服务机构中提供老年护理服务管
理、老年护理服务的人员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护士和取得养老护理员职业证书的养老护理员担任。
提供老年护理服务的注册护士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第四章规定执行。
提供老年护理服务的养老服务机构应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配备必要的护理服务设备。
养老服务机构应制定老年护理服务的服务流程或程序及保障安全护理服务的防护措施,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保障安全护理服务的防护设备。
养老服务机构应与老年人或监护人确认需要提供老年护理服务的内容,并按《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执行,为老年人提供护理服务。注册护士应按。
8、医疗保健服务。
养老服务机构内的医疗保健服务应以满足入住老年人基本医疗需求为目的。
包括为入住的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杜区保健、健康咨询、康复指导、预防保健工作。
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包括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提供老年专科医疗保健,维持或改善老年人身心状态,减轻病痛,做好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院前急救工作和转院工作,为临终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
养老服务机构中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人员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执业医师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第二章第十六条和第三章规定执行。养老服务机构应符合《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方能提供医疗保健服务或与社区医疗机构建立服务合同由社区医疗机构提供医疗保健服务。
养老服务机构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按。
执业医师实施医疗保健服务按《医药卫生档案管理暂行办法》中第四章执行,保留服务提供文件、处方及记录。
执业医师实施医疗保健服务前应得到老年人或监护人的确认,并定期与老年人或监护人沟通,以确保老年人医疗保健服务需求得到满足并有记录。
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应配备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建有专业化的服务团队,实现养老服务人员的职业化、专业化。护理型养老应不低于1:5的比例配备医护人员。医护人员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对入住的老人个人信息、健康状况、日常护理、兴趣爱好等建立档案并实行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
养老服务机构应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制定实施各种服务内容的服务流程或程序,并向老年人及监护人用文字或图片说明提供各种服务的须知,应保留提供各种服务的文件或记录,以保证服务质
量。
四、政策保障
1、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应建立健全养生食品监督检验机制,提高食品安全性;实行医护人员劳动准入制度,提高专业工作者队伍的质量和服务水平。
2、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实行限制性条件用地政策,在土地登记时应免收或减收土地权属调查费、征地管理费、人防工程建设费等规费,其他收费按最低标准收取。
3、新建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在建设资金上给予一定的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的支持。
4、新建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可减免部分城市建设和房屋建设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免交煤气、水、电增容费和供排水设施使用费;
5、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在用电、用水、勇气价格实行按居民生活价格标准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