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某区街道残疾人生存状况的调查和思考
近年来,在上级残联的正确领导和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重视、关心和支持下,解放街道残联通过结对帮扶、培训就业、政策保障、创业引导等多种途径和措施,使得残疾人的基本生活、教育、就业、康复等方面有了明显改善,残疾人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受自身条件和各种因素的制约,一部分残疾人的生存条件、环境仍不够理想,生活、就业、康复等存在诸多困难,应
当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对这一弱势群体的高度关注,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切实加以改善和解决。近日,解放街道残联利用工作检查、问卷调查和家庭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对街道7个社区268户334名(占街道总人口1.1%)残疾人(其中,肢体残163人,脊柱残疾4人,精神残疾47人,听力残疾30人,语言残疾5人,智力残疾34人,低视力残疾46人,盲残疾5人)的生存状况进行了调查。
一、基本状况
(一)生活状况明显改善,但仍处于基本生活线上。由于残疾功能障碍影响了生产劳动,使许多家庭因残致贫。通过几年来的扶贫攻坚,“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残疾人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街道334名残疾人中,有 33人被纳入了低保,占总数的25%。部分残疾人自强、自立,通过自身扶持或外界援助,逐步摆脱贫困,生存状况有明显好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如秀城桥社区的兰平根,自己开了个小型印刷厂,年收入不菲,同时吸收了多个残疾人就业,带动大家一起脱贫。菜花泾社区的祁秀兰今年58岁,丧偶多年,因类风湿关节炎致四肢残疾,长期瘫痪在床。在街道帮助下进了托老所,每月还享受政府特困残疾补贴,生活无忧,使其在部队的儿子能够安心服役。但调查中发现,有不少残疾人的生活仍处于困境。如有的残疾人家庭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不足10平方米;有的残疾人如果不计算政府补助,一年几乎没有收入;有的残疾人家里没有彩色电视机、冰箱、电脑;少数残疾人家庭还未装电话,生活和信息现代化仍处在较低的水平,大部分残疾人家庭生活在社会平均线以下。
(二)社会保障逐步提高,但仍处于较低水准点上。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共同努力下,采取结对帮困、救济扶助、收养安置等多种渠道和方式,残疾人社会保障有了明显改善。据统计,街道334名残疾人中,有7人与市委,区委进行了贫困结对,有110 人参加了医疗、养老、失业等各种保险,占 12.3%。有33人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占25%。有4人领取《特困残疾人优惠证》,4人享受重度特困残疾人补贴。但调查同时发现,有35 人没有参加任何社会保险,占0.1%。作为城镇残疾人生活的主要场所,社区的一些功能没有很好地得到挖掘和发挥,其服务水准较低,还无法满足残疾人基本生活、医疗康复和文化活动的需求。调查表明,许多残疾人没有参加过一种社区康复医疗文化活动,这说明残疾人的社区康复训练工作还比较缺乏。
(三)扶残环境正在形成,但仍处于较弱关注度上。近年来通过各级不懈的努力,特别是通过每年开展的“助残日”等重点活动,呼吁引导全社会关心理解帮助残疾人,使扶残助残的风气在社会上逐渐形成。街道广泛开展与贫困残疾人家庭“一对一”的结对帮扶活动,将贫困残疾人家庭列入政府帮扶活动的重中之重。组织“青年志愿者助残行动”、节假日走访慰问和捐助,赠送轮椅、拐杖、助听器等残疾人用品,开展法律援助,从不同侧面、不同渠道、不同方式为贫困残疾人办实事、做好事,为残疾人家庭排忧解难,不仅解决了残疾人的一些实际困难,也极大改善了残疾人的社会地位。但客观分析这些帮扶行动,社会对残疾人这一弱势群体的总体关注度还远远不够,主要表现在:经常性制度性的宣传少,临时性应急性的宣传多;社会自觉主动扶助的少,政府组织推动的多;根本性长期性的帮扶脱贫少,象征性短期性应急救急多。
二、主要原因
(一)自身素质相对偏低。由于受自身身体残疾和外界条件如经济能力、家庭变故等因素的影响,残疾人受教育的程度普遍较低。根据统计,334名残疾人中有不到50%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一部分人因各种原因不是中途退学就是根本没有上过学。尽管如此,但他们渴望生活,想通过自己有限的能力来养育自己,不愿成为社会的负担,但因为身体功能限制和学识能力偏低,在当今总体就业形势紧张和用工技术条件提高的情况下,残疾人就业变得更加困难,即使能够找到工作,绝大部分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和服务性工作,工资水平普遍较低,仅能维持日常基本生活开支。由此带来的另一问题是残疾人的婚姻状况不尽如意。有的即使结了婚,往往因为经济能力、住房条件、生理因素(残疾)、双方性格等原因状态不佳。有的只能终身未婚。同时在一部分残疾人中也存在着依赖思想,他们不充分利用自己特长和优势,不注重发挥自己尚有的能力,总想依靠社会救济,有“等、靠、要”的思想,年复一年地盼着政府的救济,形成了只输血,不能造血的状况。
(二)社会助残尚有差距。在少部分单位和一部分人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关心残
第二篇:失地农民生存状况调查和分析
失地农民的生存状况和社会保障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范围不断扩大,被征地农民也在不断的增加,被征地农民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也是非常值得社会关注的一个群体,如何解决他们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要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
一、我国部分地区失地农民的状况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城市化建设的速度加快,在北京的周边,我们可以见到日益凸起的一幢幢高楼,一片片小区;从北京城里的二环、三环、四环,到五环、六环,城市越来越大了,一片片的农田不见了,随之而来的就是原来居住在这里的农民失去了土地。我家住在朝阳区酒仙桥地区,这是在建国初期建起来的老工业区,又是城乡结合部,多少年来,这里居住着许多农民,他们有大片的粮田,还有不少的菜地和家畜,农民以农为主,并将家里多余的房屋出租,或是从事餐饮业、服务业,这里的农民生活是比较富裕的,一点也不比这里的城市居民差。近几年来,随着商品房的建设,大量的农村土地被占用,这里基本上已经看不到农田,农民的房屋被大量拆迁,据了解这里在拆迁的时候给农民以合理的补偿,有些房产多的人家得到了上百万的货币补偿,有的甚至几百万,应该说北京城八区的农民是幸运的,由于占用土地得到了应有的补偿,他们的生活是有保证的,最起码这一代人不会为他们的衣食犯愁,但是,这里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是否得到了妥善的处理,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我国广大的农村不会是这样的幸运,据有关材料报道,从1993年至今,河北省非农建设征地达80万亩,形成被征地农民40万人。衡水市桃城区,是河北省近年来征用农用地数量较大的地区。该区现有人口44万,其中农业人口20万。全区耕地面积34634公顷,人均占地1.18亩。近年来,该区被征用土地达7115亩,被征地农民为6998人,主要集中在城区周边各乡镇。随着城区规模不断扩大,今后几年该区被征用土地的农民数量还将呈上升趋势。
根据《土地管理法》,国家建设征用土地要给予经济补偿,并妥善安置被征地人员。国家支付的征地补偿费包括三部分,即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其中,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按土地被征用时发生的实际损失确定,土地补偿费按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3至6倍支付,安置补助费最高不超过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10倍。部分地区的安置补助费经省级政府批准可适当提高,但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两项之和不得超过前述标准的20倍。
现行《土地管理法》是1986年颁布的。这一法律确立的征地补偿办法,包括补偿费的构成、标准等从那时起一直延用到今年。但《土地管理法》颁布后的近2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长期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带动土地价格一再上飏,对被征地人员的安置成本也大幅上升。按照前述方法计算的征地补偿费,不仅不能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而且严重脱离土地的市场价格,使广大被征地农民产生极大的被剥夺感,加上部分地区征地工作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由此引发的矛盾十分集中和突出。此外,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尚属有效的划地安置、就业安置等安置办法,受我国人均耕地面积锐减、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等因素影响,现在已经不再适用。而其他安置措施,如货币安置、入股分红、社保安置等,由于缺乏必要的资金,在很多地区实际上根本无法操作。2004年11月,国土资源部调高了部分地区的征地补偿标准,规定最高可达到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30倍,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征地补偿费偏低的矛盾,但仍然不能满足妥善安置被征地农民的需要。
从河北省的情况看,粮食产量较高的地区,正常年景每亩地一年可收入800元左右。按此计算,征一亩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合计可达8000-12800元,即使按30倍的标准从高计算,也仅为24000元。少数地区如城市近郊区、部分矿区等,因为土地价格较高,征地补偿费也相应较高。如石家庄市郊区,征用一亩地的补偿费可达10-20万元,但这样的地区毕竟只是少数,大部分地区的征地补偿要低得多。据河北省对255个被征地的纯农户进行的典型调查,他们于2002年获得的征地补偿,按当地物价水平计算,仅能维持2年6个月的基本生活。目前,河北省被征地农民中,除少数得到有效安置外,大多数成为务农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人员”。他们失去了土地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和生活来源,但同时却又享受不到政府和社会提供的制度性的就业扶持和社会保障,不少人主要靠着有限的征地补偿费维持生活,结果是坐吃山空,当前生活水平下降。
二、河北省以养老保险为重点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主要做法
据资料报道,河北省被征地农民已经成为一个人数颇为可观的特殊社会群体,不少人被征地后得不到妥善安置。群体性上访事件频繁发生,对社会稳定产生不利影响。为了缓解因征地引发的各种矛盾,在缺乏全省统一政策的情况下,河北省的一些地市制定、出台了一些保障被征地农民生活的临时性措施。其中有代表性的,包括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允许被征地农民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组织、鼓励被征地农民参加商业保险,建立社区式的农民退休制度等几种做法。
近年来,河北省被征地农民人数急剧增加,他们被征地后的补偿和安置涉及的问题、矛盾很多,成为各级政府关心的热点问题。从2002年开始,河北省开始在廊坊、邯郸、唐山等地试点,探索建立适合被征地农民特点的生活保障制度,以解决他们最为关心的老有所养的问题,以此作为建立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的长效机制的突破口。他们的具体做法是:
1、被国家依法征地后,人均农业用地不足以维持基本生活的农民,经村民代表大
会讨论通过后可参保。被征地时已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可一次性交足养老保险费用,并按月享受养老保险待遇。被征地时已达到法定就业年龄尚未达到退休年龄的人员,应一次性或逐年交足养老保险费用,待达到退休年龄后按月享受养老保险待遇。被征地时未达到法定就业年龄的人员,帐户资金不足时,由风险基金弥补。
2、按照国家、集体、个人三方分担的原则筹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费。其中,个人负担部分不超过30%,从个人获得的征地安置补助费中抵缴;集体补助部分不低于40%,从土地补偿费中列支;政府承担部分不低于30%,从土地出让金中列支。
参保人员个人缴纳部分和集体补助部分记入个人帐户,政府承担部分形成社会统筹基金。参保人员迁往外地或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其个人帐户基金本息余额一次性退还本人。参保人员死亡的,个人帐户基金可以继承。参保人员享受的养老保险金按基金筹集比例从个人帐户和统筹帐户中支付。
3、各级政府从土地出让金中,按不低于5%的比例提取养老保险风险基金,用于应付养老金支付标准上调等不确定因素导致的支出风险。风险基金实行专户存储。个人帐户和统筹
4、达到退休年龄的参保人员,养老保险金待遇按不低于当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定。参保缴费时尚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年龄每相差一岁,达到退休年龄时,养老金发放标准增加2.5%。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前已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员,原个人帐户不变,达到退休年龄后,其相应的养老金领取额可与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金合并领取。
河北省制定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在全国较早地在一省范围内统一了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政策,在很多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对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和完善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
1、人民网、新浪网
2、《土地管理法》
第三篇:关于残疾人生存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南阳镇残疾人生存状况的调查报告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黄均毅 测绘08-1 3080208103作为一个大学生,我有义务和责任为自己的家乡做出一点贡献,人人都知道随着人口的增加,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这些人,行动不方便,比较难以容入社会,他们就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注。
生存情况
这些人中,大多数是待在家,没有收入,如果是老人残疾的,叹一叹气也就过去了,而对于年轻人来说是无比痛苦的事,第一就业歧视是相当公开直接的。在问到“目前就业领域存在就业歧视吗”时,残疾被访者认为自己因为残疾而遭到用人单位拒绝;没有受过教育学历。总之就业歧视相当普遍且严重。
其次,生活质量底下,没有保障,大多数残疾老人是无儿无女的,大都是贫困家庭。
第三,他们的生活很寂寞,很无聊,缺少了生活的乐趣。
第四,他们都很担心生老病死时没人在身边照顾。
第五,当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威胁时,他们没有能力去寻求合法的途径,以至于,无能保护自己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第六,有志向想要自己做生意的残疾人,却没有可做为成本的基金,人们也畏怯把钱借给残疾人,以至于有抱负去无用武之地。
总之,残疾人的生存状况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社会和国家更应该关心他们,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下面,我有几点可行的建议。
对策和建议
一、制定权益保障政策,建立残疾人权益保障的长效机制。应该出台并实施一系列涉及残疾人权益保障的政策性文件,使残疾人权益保障的内容从单纯的生活保障向生产生活、康复医疗、教育培训、就业扶贫、法律援助等方面拓展,权益保障的方式由临时行为向经常化、制度化转变,初步建立残疾人权益保障的长效机制。
二、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落实低保和特困残疾人优惠政策。如在对已经纳入政府低保救助的残疾人,对生活不能自理或一户多残的特困残疾人在低保的基础上,还能享受了由市或县(区)残联给予的每月的额外补助。
三、保障残疾人就业权益,积极为残疾人就业创造条件。要坚持政策扶持和权益保障相协调,集中就业与分散就业相结合的方针,采取有效措施,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安排残疾人就业。如、为促进残疾人自谋职业,要建立了残疾人就业信息网络,健全就业服务与援助措施,为用人单位与残疾人提供了双向互动择业平台。把均得到了相关的税费减免。这样,残疾人就能很好的发挥自己,为自己谋出路。
四、维护残疾人康复医疗权益,实施残疾人“人人享受康复服务”的目标。设残疾人社区康复指导站和康复站,实施为低保残疾人免费、其他残疾人减费的康复服务政策,实施特困残疾人零起点医疗救助,免收了残疾人就医挂号、诊疗、注射等费用,贫困残疾人享受所有优惠待遇,残疾人合作医疗参将保率大大提高。
五、注重残疾人教育培训。对义务教育和高中段教育的残疾学生及低保残疾人家庭子女全面实行免费,低保边缘残疾人家庭子女给予适当减免或补助;对残疾人或贫困残疾人(含低保)子女中的大中专学生给予每人每年2500元补助;对参加自学考试获得学历证书的残疾学生给予奖励。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和残联应该组织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
六切实加强残疾人合法权益的保障。通过法律咨询、法律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宣传保障残疾人权益方面的法律知识,促进了残疾人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的加强,提高了全社会对残疾人维权工作的关注度。为使残疾人维权有一条便捷通道,各级残联应该聘请法律顾问积极协调残疾人法律援助案件,提供法律服务。
七、贫困残疾人的调查摸底和分类统计,开展贫困残疾人的调查摸底和分类统计,全面、准确地掌握贫困残疾人状况,是残疾人扶贫攻坚的首要环节。因此,应做好以下几点,加强领导,统一部署。成立调查工作领导小组,与扶贫办、统计及民政等部门合理分工,密切配合,开展培训。使调查人员掌握贫困残疾人的标准、入户调查及统计汇总等方法。
入户调查,登记造册。县级残联按照中国残联统一印制的《残疾人贫困户调查表》,以乡、镇为单位组织调查摸底,对残疾人贫困户逐户、逐人进行登记,摸清残疾人数及贫困状况,确定扶贫对象,建档立卡,登记造册。统计汇总。乡(镇)、县、市及省级残联按照中国残联统一印制的《残疾人贫困户汇总表》,逐级填写并报当地政府、扶贫办及上一级残疾人联合会。
入户跟踪调查。扶持残疾人脱贫解困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准确掌握解决温饱人数及尚待扶持的对象情况,是做好下一步工作的基础。因此,各级残联在首次调查工作结束后,仍须按照《残疾人扶贫攻坚计划》的要求,每年进行跟踪调查、汇总,准确掌握扶贫的进展情况,并填报《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统计表》,为进一步开展扶贫解困工作提供依据。
八、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加强残疾人权益保障的宣传教育。以完善保障体系为基础,优先提高残疾人的救助水平。以查漏补缺为手段, 认真落实残疾人保障政策。以完善工作机制为重点,强化残疾人保障工作的督查。
九、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我们应该适时的监督有关部门的工作,针对残疾人保障工作涉及面广,协调难度大,工作落实困难多等问题,必须从完善工作机制上下功夫。一是强化残工委的统一领导。要充分发挥市、县(区)两级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的作用,经常研究部署工作,全面协调解决问题,指导督促各成员单位切实履行职责,形成合力,避免残工委虚化、残联弱化的现象发生。二是实施残疾人工作目标考核。在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的基础上,制定具体工作目标和任务,分解细化到各成员单位,每年组织考核检查,并将考核结果纳入政府对部门总体考核之中。三是组织开展专项治理整改。可针对社会上存在的突出问题,组织相关部门和行业开展专项治理整改活动,并由残工委成员单位组成专项督查组进行督查,确保残疾人权益保障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四是增强残联的维权监督效能。要加强各级残联自身建设,提高残联的社会地位,适当增加残疾人工作者和残疾人中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数量,确立残联对残疾人政策法规落实的监督权,为残疾人提供更多的参政议政平台。要加强残联维权部的建设,继续发挥残疾人维权法律顾问、维权示范岗的作用,积极为残疾人实施法律援助,切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总而言之,残疾人的状况我们可不能袖手旁观,我们应该注重我们的道德水平,更要增加我们爱心的份量,残疾人的内心世界已经不言而喻了,我们在也不能让他们在社会中缺少我们大家的关怀,在承受外在的痛苦,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人献出一点爱,残疾人的明天就会更加美好。
第四篇:关于塌陷区治理的调查和思考[范文模版]
关于加快煤矿塌陷区治理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调查与思考
王友华
新型农村社区是在农村区域按照土地利用规划和新农村建设布局规划所建设的,居住方式与产业发展相协调,具备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的现代化农民聚居区。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服务农民、依靠农民,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农村社区建设,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工作要求,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指明了方向。禹州市作为一个煤炭大市,煤炭开采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矿区地质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特别是一些煤矿在村庄下开采,造成地面塌陷、房屋裂缝、设施受损,严重制约了新农村建设进程。如何将煤矿塌陷区治理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结合起来,通过整村搬迁的模式,走出一条塌陷区治理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协同发展、相互促进的路子,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的一个重要课题。
现状:塌陷损失触目惊心 治理成效初步显现
禹州是全国15个重点产煤县(市)之一,已累计查明煤炭资源储量约16亿吨,保有煤炭资源储量约10亿吨。上世纪末,煤矿最多时有500多处,全市26个乡镇(办)中,15个乡镇有 煤田分布。经过多轮关闭整合,现仍有煤矿90余处。煤矿的持续开采,已使全市13个乡镇的49个行政村不同程度地出现地面塌陷,塌陷区达86处,塌陷总面积30多平方公里。因煤矿塌陷,全市有1.5万亩耕地、4万多间房屋、6.5公里公路受损,涉及群众1万多户、人口5万多人,直接经济损失2亿多元。以目前的开采能力测算,到2015年,全市煤矿塌陷区将新增18平方公里,村庄搬迁治理任务异常繁重。
2002年以来,禹州市结合新农村建设,陆续对部分煤矿塌陷区村庄实施了搬迁治理。截止目前,已搬迁村庄15个,正在搬迁的4个,涉及群众6000多人。通过搬迁治理,像磨街乡陈庄村、磨街村、孙庄村,文殊镇马寨村、枣园村,鸠山镇唐庄村,方山镇庄沟村、上庄村等一批村庄,建成了干净整洁的新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面貌焕然一新,取得了较好成效。一是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搬迁前,大部分村民居住在低矮的瓦房或平房内,村庄缺乏统一规划,道路、排水等基础设施匮乏,环境条件较差,特别是一些位于山区的村庄,生产生活很不便利。搬迁后,群众大都住进了宽敞明亮的两层楼房,新村内道路、排水、绿化、健身、卫生、学校等基础设施齐备,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二是推动了土地集约利用。搬迁前,群众居住分散,宅基地占用了大量土地。搬迁后,实现了相对集中居住,节省了建设用地,原村址通过复垦,还可补充耕地数量。通过搬迁治理,目前全市已复垦土地2300多亩。三是促进了矿区和谐稳定。采矿区塌陷后,许多村民的 房屋出现裂缝,有的甚至倒塌,群众无处安身,引发了大量矿群纠纷和信访矛盾。新村建成后,群众的损失得到了合理赔偿,居住条件大为改善,思想逐渐稳定,矿群纠纷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四是引领了新农村建设进程。搬迁后的村庄,基础设施齐全,环境整洁卫生,产业发展稳定,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样板村,打消了其他村庄群众在搬迁建设方面的思想顾虑。先行村庄的成功经验,也为其他村庄的搬迁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问题:规划选址难 资金筹措难 群众安置难
煤矿塌陷区村庄搬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近年来,禹州市虽然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上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如何按照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标准,把这项工作深入推进下去,还有许多难题亟待破解:
一是相关规划缺乏衔接。煤矿塌陷村庄搬迁工作涉及乡镇政府和国土、建设等多个职能部门,但目前搬迁安臵整体规划还较为滞后,与村镇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间存在脱节,一些村庄的搬迁安臵用地没有纳入建设用地计划,报批周期过长,影响了新村建设的顺利实施。
二是新村选址难以确定。许多有煤矿的村庄特别是占压煤炭资源的村庄,出现塌陷区后,本村可供搬迁安臵的土地基本上所剩无几,即使找到了合适的位臵,又往往受到基本农田保护的限制而无法选址。如梁北镇的箕阿、铁李等村,村庄下面 基本上都是煤田,面临无址可选的境地,需要跨区域搬迁。
三是建设资金缺口较大。煤矿企业对群众的赔偿金额是按照现有受损房屋的种类和面积确定的,而实施搬迁后,住宅建设的标准提高,面积也可能适当增大,造价要远远超出煤矿企业的赔偿数额。比如文殊镇马寨村,按照现行补偿标准,煤矿对群众受损房屋最高仅补偿310元/平方米,而新建两层楼房的造价在却500元/平方米左右,缺口部分需要群众自行筹措。
四是群众安置任务繁重。一些煤矿企业虽然对塌陷村庄的群众进行了赔偿,但由于新村建设周期较长,大量群众需要临时安臵;加之原村庄的许多耕地无法耕种,群众生活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生存和发展存在后顾之忧,由此产生大量信访矛盾,地方政府的维稳压力较大。
思路:科学规划 综合施治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按照省、许昌市关于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整体部署,结合工作实际,禹州市将把煤矿塌陷区搬迁治理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结合起来,按照“规划先行、就业为本、量力而行、群众自愿”的原则,坚持农村向城镇靠近、城镇向农村延伸,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服务,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向农村延伸,促进土地节约利用、农业规模经营、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就近就业,使新型 农村社区成为农业、工业、服务业发展的有效载体。
(一)因村制宜,选准搬迁模式。禹州市煤矿分布较广,有的位于丘陵山区,有的位于平原地区,加之各乡镇之间、村与村之间在人口、经济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实施村庄搬迁时,应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因村制宜,采用合适的模式,确保取得最大的治理效益。参考外地市先进经验,有四种模式可供选择:
一是城郊社区型。即对主城区附近塌陷的村庄,根据农民意愿,在城郊规划特定区域,采取建设农民公寓的方式,按城市居民住宅小区标准建设新型社区,把农民纳入城市居民管理,把失地农民纳入城市居民社保范畴,以提高土地集约化程度和土地利用率,加快城镇化进程。
二是依镇建村型。即充分利用小城镇的基础设施资源和公共事业资源,把塌陷村庄向小城镇集中迁建,在城镇附近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实现失地农民城镇化管理,推进小城镇人口集聚和规模扩张,同时大力发展小城镇二、三产业,有效解决搬迁农民的就业问题。
三是矿村结合型。即依托大中型煤矿的基础设施,把塌陷村庄向矿区集中搬迁,充分利用矿区的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以及医院、学校等社会资源,建设新型社区。煤矿企业要与地方政府充分协商,认真制定村庄搬迁方案,对有关村庄实施搬迁整合,实现矿群和谐发展。
四是中心集聚型。即打破行政区划,依托中心村划定搬迁 区域,小村并大村,强村带弱村,对塌陷村庄集中搬迁,有效配臵资源,促使各类资源效益最大化。按照“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整洁、村居秀美”的要求,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分步实施,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有效改变农村“脏、乱、差”环境。
(二)把握原则,科学规划建设。为避免治理搬迁留下后遗症,应遵循科学的指导原则,确保治理成效。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科学制定采煤塌陷村庄搬迁新村用地规划和老村址治理规划,处理好近期规划与长远规划、局部治理与总体布局的关系。研究规划好村庄内部的学校、卫生、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并严格执行。同时,把采煤塌陷村庄搬迁专项规划与土地复垦整理专项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城市建设规划、小城镇建设规划结合起来,在城镇规划指导下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使其符合城市发展和规划的要求。
二是坚持综合治理的原则。将煤矿塌陷区治理与新农村建设、土地复垦整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交通、水利等相关工程结合起来,依据相关规划,根据各村实际,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村则村,实行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引导塌陷区居民向集中居住区集中,传统农业向多元产业方向发展,有效保护耕地,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三是坚持节约用地的原则。根据各村实际情况,或整村搬迁,集中在一处建设以二、三层楼房为主的新型社区;或鼓励 有条件的村民出村进城,变村民为市民,以最大限度地集约利用土地。实行整村搬迁的,应从严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新村建设选址尽可能在未利用地安排,并通过推进村庄改造,提高耕地质量,为发展农业提供有利条件。
四是坚持中心集聚的原则。按照小城镇发展要求,统筹规划,完善布局,加强乡镇驻地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大力引导农民向乡镇驻地集聚,并充分利用各种公共设施,实现资源共享,建设一定规模的新型农村社区。同时,选择原有自然生态环境保持较好、交通便利、农民居住集聚度较高的村落,因村制宜,充分体现乡土特色和当地人文、自然资源特征,合理定位布局,统筹规划,完善道路、水电、通信、有线电视以及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推进农户建房集聚,建设新型社区。
(三)拓宽渠道,保证资金投入。采用企业主体、政策扶持、社会参与的办法,多渠道筹措型新型社区建设资金,最大限度地减少群众投资负担。一是落实企业赔偿资金。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造成地面塌陷的煤矿企业承担村庄治理任务。对拒不承担赔偿责任或有意逃避责任的企业,依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加大执法力度,确保赔偿资金及时到位。同时,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有实力的煤矿企业全额出资承担村庄搬迁建设任务。二是整合政策性资金。上级财政安排的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补助等项目资金,按政策要求向塌陷区治理搬迁倾斜。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支持,用于计划经济时期煤矿开采塌陷区以及历史遗留矿山塌陷区村庄的治理。同时,争取上级批准建立煤矿塌陷区综合治理基金,专项用于煤矿塌陷区的综合整治,包括环境修复和生态补偿、塌陷区失地农民保障以及因采煤引起的相关社会问题。三是积极吸纳社会资金。搭建投资平台,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依据“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努力激活民间资金,积极吸收社会闲散资金,为新型社区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四)抓好复垦,促进持续发展。以土地复垦为手段,综合治理塌陷地,恢复塌陷地的生产力水平,促使采矿业和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探索适用模式。针对平原区域,采用“耕地+养殖用地”模式,以复垦还耕为主、养殖用地为辅,缓解矿区日益突出的人地矛盾,有效地补充耕地数量。针对塌陷区深度较大、排水困难的塌陷地,采取“建设用地+养殖用地”的模式,复垦后作为各类建设用地和渔业养殖用地。针对山岗地区,采取“养殖用地+林地”模式,通过生态复垦,有效地消除因采煤塌陷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提高复垦土地的利用效益。
二是选用科学方法。近年来,神火集团创造出了原地复垦法、废弃物充填法、超前复垦法等一整套先进的塌陷地复垦方法,很值得借鉴。原地复垦法,即将一定区域内高低不平的地面挖补平整,保持整个塌陷区海拔村高基本一致,使土地变得规整,便于耕种。固体废物充填法,即先将塌陷地的熟土层和生土层取走堆放,再用煤矸石、灰渣或生活垃圾充填到一定高度,最后将取走的生土层和熟土层分别覆盖在上面,平整深犁 后还田于民。超前复垦法,即根据地下煤层的赋存厚度,科学预测出某一地块各个部位的塌陷深度,然后在地下煤层尚未开采之前就结合实际采取以上两种方法对土地进行预复垦。这样在地下煤层开采期间和开采塌陷后,都不影响土地正常耕种。
三是发挥多方作用。按照“谁破坏、谁复垦”、“谁复垦、谁受益”的原则,各煤矿企业作为塌陷地复垦主体之一,应积极投入资金有计划的进行复垦;地方政府投资主体之一,组织对区域内的塌陷地开展研究和复垦,制定科学合理规划和实施计划;同时,积极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土地复垦工作,采取多种方式筹措资金,形成由国土部门组织土方施工、农业综合开发部门负责田间配套、各级政府负责协调、矿方积极参与的工作局面。
(五)稳定就业,繁荣农村经济。建设农村新型社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为此,必须坚持产业为基、就业为本,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一是以土地流转促规模经营。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体系,鼓励和支持农民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以转包、出租、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二是以结构调整促产业转型。以优惠政策和适当补贴鼓励农民利用改造塌陷地,实行农林结合、种养结合,养猪、养鸡、种植结合的生态利用,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依托小城镇和中心村,鼓励农民创办二、三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强 自身造血功能和就业吸纳能力。三是以市场运作促效益提升。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和各类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发展种粮大户、农业生产性公司和品牌农业,通过龙头带动、龙头企业+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以及反租倒包等多种形式,培育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四是以产业集聚促产城融合。按照集群发展的理念,引导农村二三产业向中心社区集聚、向小城镇集聚,加快形成地方特色主导产业集群,增强新型社区和小城镇的产业支撑能力。同时,实行异地建设、税收分享,对村集体引入市产业集聚区的项目,按比例返还税收收入。五是以劳务培训促就业转移。整合各种培训资源,加大对塌陷区劳动力的就业培训和转移输出力度,引导农民离土就业、自主创业。塌陷区土地复垦工程的实施,尽量由塌陷地区的农民进行,使暂时失去土地的农民有事可做。
(六)示范带动,稳妥推进实施。塌陷区搬迁治理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既要坚持政府引导、强力推动,又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考虑当地的经济基础和群众承受能力。一是搞好宣传发动。大力宣传已建成新型社区的建设成效,组织干部、群众参观学习,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新型社区的优越性,打消思想顾虑,凝聚工作合力。同时,认真履行村务决策程序,只有在绝大部分群众愿意的情况下,才正式启动建设。二是坚持分类施策。要突出重点,先易后难,从物质基础较好、基层班子较强的地方入手,凡具备条件的,优先启动合村并点建设集中居住 社区,同步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和社区服务中心,一步到位实现农村变社区;暂不具备条件的,按照合村并点规划,先启动中心村建设,同时把面向各村的服务资源整合起来,建设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社区服务中心,为逐步搬迁合并创造条件;暂未列入治理计划的村庄,先从基础工作抓起,搞好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民必需的配套服务。三是延伸工作领域。在搞好塌陷区村庄治理的同时,适时启动压煤村庄的搬迁任务,对压煤村庄,按照“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尊重群众、方便生活,节约用地、避免重建”的思路,先期实施搬迁与整合,并监督采煤企业严格落实“先搬迁、后开采”的规定,切实保护矿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避免再走“先塌陷、后治理”的老路。
第五篇:关于大民镇残疾人生存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民镇残疾人生存状况的调查报告
残疾人专职委员 郭XX 今年夏季,参加了龙沙区残疾人基本情况调查工作,在调查工作的过程中,残疾人的生存状况深深触动了我,我感到有责任有义务把我的所见所闻和所感记录下来反映给有关部门,以此引起社会各界对残疾人生存状况的重视。
残疾人的现实生存状况
全镇共有各类残疾人758人,大部分是一户一残(712人),少部分是一户多残(46人)。
在这些残疾人当中有510人丧失劳动能力,只有248人具有部分劳动能力,他们只能从事轻体力劳动,能给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只有20几人。
残疾人的居住条件也十分堪忧,三分之一的残疾人没有自己的住房,靠寄宿父母家或兄弟姊妹家,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残疾人住在他人家的厢房了,采光十分不好。全镇残疾人无房户达214人。
参加养老保险的只有24人,其他残疾人都没有参加养老保险。老有所养成了这些残疾人的一大奢望。
残疾人家庭大都生活设施简陋,能对付的就对付,绝大部分都没有冰箱彩电和摩托车,家用电器少得可怜就是简单的电饭锅和烧火用的吹风机。以此就可以看出他们日常的生活状况了。
同时肢残、体残、白内障等因素严重地影响了这些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困扰了他们的劳动出行等活动,使他们的生活圈子局限在自家的庭院内。加之社会对残疾人的歧视又无形地抬高了残疾人就业的门槛。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单调的生活让残疾人的身心受到了一定的“摧残”。
综合起来残疾人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和后顾之忧。
一、家境状况普遍不好,生活质量普遍低下,甚至有的家庭吃了上顿没下顿。他们大都是贫困家庭。
二、生老病死对残疾人来说更是难以逾越的一个坎。高额的医疗费用和巨额的火化费用让他们病不起更死不起啊。
三、生理的缺陷和意外创伤,使一些残疾人自卑情绪上升,他们不愿意与外界有更多的接触,整日把自己封闭在自家的庭院内,寂寞、孤独、无聊的烦恼困扰着自己,他们缺少了生活的乐趣。
四、日常生活中残疾人与外界外人发生冲突时,残疾人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残疾人往往是势单力薄,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五、面对社会对残疾人的歧视,身体的缺陷和较低的文凭使残疾人就业难问题始终困扰着残疾人的就业问题。就业难使得众多残疾人难以就业,残疾人就不了业就没有了收入,没有了收入残疾人的生活可想而知。
六、少数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其实也想干一番事业,怎奈资金难于解决,没有资产作抵押,缺少人脉作担保,各个银行基本上是不给残疾人放贷的。所以即便是有志向的残疾人也没有用武之地。
七、无聊、寂寞、孤独、无助,无情地摧残着残疾人的精神世界,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循环着自己的无奈的生活。
破解残疾人现状的对策和建议
一、深入开展“尊重残疾人,重视残疾人,爱护残疾人”活动,广泛开展宣传保障残疾人权益的教育活动,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契机,不断完善残疾人保障体系,提高残疾人的救助水平,落实残疾人保障政策,完善残疾人工作机制,严格查处侵害残疾人权益的事件。
二、重视残疾人的教育和培训。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残疾学生和低保残疾人家庭非残疾子女学生全面实行免费,并对贫困家庭给予生活补助,每人每年不少于2300元的最低生活保障线。
政府免费培训提高残疾人就业技能;对参加自学考试获得学历证书的残疾学生给予奖励,建立残疾人创业奖励基金鼓励残疾人自立、自强。
三、建立和完善残疾人权益保障的长效机制。全社会不仅在生活上关心残疾人,在生产上也要为残疾人施展应在氛围,让残疾人有用武之地。建立残疾人保障政策,使残疾人权益保障的内容从单纯的生活保障向生产生活、康复医疗、教育培训、就业扶贫、法律援助等方面拓展,权益保障的方式由临时行为向经常化、制度化转变,初步建立残疾人权益保障的长效机制。用制度和规章保障长效机制的运行。
四、全面实施残疾人康复医疗服务。让残疾人“人人享受康复服务”的目标得以实现。建立残疾人社区康复指导站,配齐康复设备,免费为残疾人康复服务;实施特困残疾人群免费医疗救助制度,免收残疾人就医挂号、诊疗、注射等费用,贫困残疾人享有所有贫困人口的所有优惠政策,残疾人合作医疗参保率要达到全覆盖。
五、消除歧视,积极为残疾人就业创造条件。各级残联要坚决地承担起责任来,要本着政府(残联)协调企业扶持的原则,政府对残疾人进行岗前培训,然后介绍给用工企业,企业要负责任地接受残疾人。
采取集中就业与分散就业相结合的方针,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地安排残疾人就业。如政府利用小额贷款激励残疾人自主创业,鼓励残疾人自谋职业等。在对残疾人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了残疾人就业信息档案并通过网络对外发布,建立就业服务与援助措施,搭建残疾人与用人单位双向互动平台。为残疾人就业提供经常性的服务和援助。
六、建立残疾人档案。充分利用龙沙区前段残疾人调查资料建立残疾人档案,必要时可以重新入户摸底,掌握第一手内容详尽的残疾人资料,归档入卷,为基层残疾人组织更好地服务和惠及残疾人提供详实的客观依据。
七、建立、完善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关乎残疾人这个弱势群体的生存和健康发展,关乎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因此建立和完善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是党和政府能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立和完善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是当前也是今后残疾人事业当务之急的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