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不容忽视的段落写作训练
不容忽视的段落写作训练
张则桥
(山东省郯城县第一中学,山东 郯城 276100)
一、段落写作训练的价值
在中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许多初学写作者甚至是高中学生,其作文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段落凌乱、文章结构松散、文体特征模糊等问题。笔者认为,产生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没有整体的计划性,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训练缺乏层递性,尤其是对段落的写作训练关注不够。
段落是文章的基本构成单位,是由词句转向篇章的重要环节。一篇文章就是根据思想表达的大小层次连句成段,缀段成篇,最终完成全篇的中心思想的表达任务的。张志公先生曾说:“一段是一篇的具体而微。”“几乎可以断言,能够写好一段,一定能够写好一篇。反之,连一段话都说不利落,一整篇就必然夹缠不清了。”[1]一个人在语段组织方面的基本训练没有过关,就不可能有布局谋篇的坚实基础;纵使在遣词造句的基本训练上花了不少力气,一进入成段、成篇的思想表达,还是不能达到预期的表达目的。
从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的实践看,加强段落写作训练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第一,从学习运用语言上看,遣词造句是基础,连句成段则是实现从练习造句到快速成篇的关键性步骤。第二,从阅读上看,一段的意思是全篇内涵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看不懂一段的层次、表述的主要意思、运用的方法,那就很难把握全篇的中心意思和写作特色。第三,从写作上看,无论哪种体裁的文章的构成都离不开段,不会写段也就难以成篇。初学写作首先应该练习写段。把一个大的话题或意旨切分成多个既有内在联系又各具独立性的段落来写,既可以增强学生写作的信心,提高练习的效果,又能够使文章结构清晰,脉络分明。第四,从实际应用的价值看,现代社会的信息交流要求高效率快节奏,段的使用频率较高,研究、掌握段,具有实际意义。第五,从教学上看,一段之内,涉及文字、词汇、语法、修辞、逻辑等方面的知识,也涉及中心、选材、结构、表述方法等方面的问题。以段作为语言运用教学的一级单位,优点在于:一是指导方便,详可逐句分析讨论,略可几段综合比较;二是费时较少,段落教学基本上与阅读课、写作课结合进行,不用另占很多课时;三是见效较快,一课之内,讲了就练,或练了再讲,把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训练结合进行;四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
二、段落写作训练的策略
(一)让学生理解段的概念,掌握构段的基本能力
首先,必须为学生搭建“段”的概念框架。一般说来,一个表述完整而意思丰富的段落的构
成大致包括三个部分:(1)起始部分──—概括地提出本段的内容或中心,确定全段涉及的范围或主要意思(常以话题句或中心句的形式出现);(2)展开部分──—围绕起始部分确定的中心,提供实例、细节或理由,使主要内容充实可信;(3)终结部分──—由展开部分引出一个合乎逻辑的结果,重申主要意思而避免用语雷同,它的作用在于明确、深化段的中心思想。[2]通过搭建“段”的概念框架,使学生明确段的概念,认识段的意义,掌握段的起始、展开、终结的方式与方法,打好由句到段的坚实基础。
其次,创设情境,进行段的写作练习。教师有意识地选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用简明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巧妙地创设写作情境,把学生带入一个热情饱满、意兴盎然的写作氛围中去,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段落写作练习。训练可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理解、模仿,也就是学习、模仿例段,学会怎样写;第二步,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或者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对所写的段落互相评论,做结构和写法上的审视,认识为什么要这样写,写得好不好;第三步,让学生根据一定的表达要求,独立地进行段的写作。
为保证段落训练的生动、丰富和灵活,教师要注意加强段落写作训练的有序性和计划性。可以尝试为学生设计这样一个段落写作计划,要求学生在高
一、高二两年时间内以“日记”或“小作文”的形式,间周一段,与成篇训练穿插完成:[3](1)写一段话,通过一件小事写出人物的个性;(2)写一段话,写出自己生活中某个瞬间的感受;(3)写一段话,通过联想写出自己对生活的某种认识;(4)写一段话,运用想象描写自然景物;(5)写一段话,描写一处风景,寓情于景;(6)给出一篇记叙文,要求续写一个结尾,让结尾与全文构成反差,出人意料;(7)写一段话,描写一处景观,将大笔勾勒与工笔细描结合起来;(8)写一个表现人物连续动作行为的段落,要求用词贴切;(9)写一段话,针对一则新闻,表明自己的看法和情感;(10)写一段话,用“首先……其次……第三……”的格式支撑论点;(11)写一段话,对某一现象作辩证分析;(12)写一个总分结构的议论段;(13)写一个由现象到本质揭示事理的段落;(14)写一个演绎推理论证的段落;(15)写一个比喻论证的段落;(16)写一个用排比举例论证的段落;(17)写一个用排比抒情的段落;(18)写一段话,由一则新闻引出一个论点;(19)写一个并列式支撑句说明事理的段落;(20)写一个层进式支撑句说明事理的段落;(21)写一个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介绍建筑物的段落;(22)写一个移步换景介绍事物的段落;(23)写一段话,说明一个事物,在说明中透露作者对这一事物的好恶;(24)写一段话,用“××的自述”的形式介绍一种动物、植物或物品;(25)写一个今人(古人)看待古代(现代)社会的段落;(26)写一段话,用典雅的语言,描写一处古代建筑;(27)写一段话,用热情的语言,描写一次青年聚会;
(28)写一段话,用调侃的语言,描写一次市侩争利的场面……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外练笔本上设置“人物素描”“我与家庭”“校园故事”“学科随笔”“心灵轨迹”“世事五味”“四季风情”“影视观感”“放眼全球”“美与丑”“乐与悲”“爱与恨”等栏目,随时充实“小段子”,不断积累。
通过清晰、系统的“小段子”写作序列训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段的基本展开方法,在头脑中建立“言之有序”和“根据事物事理灵活考虑表述方法”的观念,提高段落写作能力。
(二)以名家名篇为例文品析感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信心
例文不仅给学生以示范性,还有印证性、拓展性等功效,很受学生欢迎。鲁迅先生说:“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该怎么写‟。只是读者很不容易看出,也不能领悟。”[4]于漪老师在总结自己的语文教学经验时也非常强调学习例文对学生写作的重要性,她说:“让学生进行一定数量不同类型范文的篇章结构的剖析,对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很有好
处。”[5]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围绕写作能力训练重点,精心选择有启发指导作用的例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感悟文章的结构生成特点。
文章的生成具有迁移性的特点,即大多数文章的段与段、层与层之间从生成上讲都是可以迁移的,而在内容上又不是完全重复的,后一段的写作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是前一段写作方法的“照搬”和“借用”,小层次的结构方法可以是大层次结构方法的“照搬”和“重演”。中小学教材中所选的鲁迅、茅盾、朱自清、叶圣陶、冰心、聂华苓、王谷岩等人的许多作品都具有这一特点。
通过引导学生对名家名篇由段落到篇章生成的例文品析感悟,学生逐渐认识到,“段”原来如此重要,作文原来如此“简单”!连名家的文章都是由段“垒”出来的,自己也一样可以做到。在段落写作能力基本形成后,他们自然要超越这个层次向更高层次的写作水平攀升。
(三)使学生的认知结构进一步系统化,提高作文成篇能力
从段落到篇章,既是层次上由少到多,篇幅上由单薄到丰厚,更是内容上逐渐丰富和完善,意旨上逐渐丰满和深刻的过程。在提高学生作文成篇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至少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引领。
1.引领学生在作文过程中学会打开写作思路。这主要依靠三个训练:联想想象训练、思维训练和写作意识训练。由此及彼的联想训练、由虚到实的再造想象训练和由无生有的创造想象训练,可以使学生的写作思路迅速生发和打开;思维训练包括正向思维、反向思维、因果思维、多向思维、类比思维等多方面的训练,这些训练可以使学生的认识由现象到本质、由肤浅到深刻、由片面到全面、由静止到发展、由陈旧到新颖、由单一到多元,或者使记叙描写由抽象到具象、由平面到立体、由刻板到生动,使说明准确、全面、条理,化深奥为浅易、化枯燥为生动;写作意识训练主要是指教师引领学生作文要与时代、与现实生活同步律动,引导学生养成自觉关注世界、关注国家、关注社会生活、关注人的需求和发展、以我手写我心的良好的观察习惯、思考习惯和写作习惯。
2.引领学生依据写作思路和文体要求确定组织文章的方法。不同文体往往有不同的结构方法。记叙描写类文章常常以时间、空间,事物、事件的不同分类或感情变化来逐步展开;说明类文章多以说明对象的逻辑分类(例如,总说和分说、重要和次要、事理发展过程、物品生产或制作过程等)来展开;议论类文章则常常紧扣中心论点,按照引论、本论、结论或以总分、并列、对照、层进等方式来结构。总之,教师就是要引导学生在段落写作的基础上,学会运用段落重演、并列、对照、层递等比较容易迁移、容易操作的方法提高作文成篇能力。
综上所述,段落写作对于还处于基础性语言表达能力学习阶段的中小学生的作文训练而言具有实实在在的可操作性意义。它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和表达欲望,绝大部分学生因此变得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敢于说话,敢于作文,而且还能“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需要强调的是,加强“段落写作训练”,要按照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的要求,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设置作文训练的序列,有台阶、有梯度,善启善诱,循序渐进,在引导学生“悟法”的同时,要进一步使之夯实生活和思想情感的“底子”,实现写作技能训练和生活积累同步发展。参考文献:
[1]张志公:《〈段落教学〉序》,《中学语文教学》1987年第5期。
[2]姚德垚:《我和段落教学》,见张彬福编:《北京市中小学优秀教师教育思想与教学艺术评介丛书──—语文卷》,北京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13~114页。
[3]张国东:《段落训练──—作文训练的轻骑兵》,《语文教学之友》2004年第12期。[4]鲁迅:《不应该那么写》,见刘国正、陶伯英编:《中国近现代名家作文论》,文心出版社1992年版,第79页。
[5]于漪:《于漪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546页。
第二篇:剑桥商务英语(BEC)段落写作训练(五)
剑桥商务英语(BEC)段落写作训练
(五)14)ON MAKING FRIENDS
As a human being, one can hardly do without friend.It is because one is not only an individual, but also a social being as well.There are times when one needs to turn to someone for help or comfort.It is because life is full of disappointment, sorrow, loneliness and sorrows.In today's competitive society, no one can cope everything by himself.There are many kinds of friends.Some are just our playmates, some for show-off, but true friends are those you can count on when faced with difficulties.There is a well-known saying “Friend in need is friend indeed”.If your friends turn a cold shoulder to you or even turn against you when you are having troubles, he/she is not your genuine friend.Therefore, I prefer staying with those friends who are helpful, trusting, encouraging and loyal.Being selective and knowing that they can stay by my side when I need them is the most important principle in friend-choosing.15)As technology has greatly excelled, the mobile phone market is getting larger and larger.According to a survey, as high as 40% people in a coast city in China have already owned mobile phones.There are certain reasons why people prefer mobile phones.As shown in the chart, nearly over 95% people put convenience in the first place.Following that, about 80% of people state that a mobile phone is most helpful in emergency situations.It is true that mobile phones have brought much convenience to people's daily life.It makes life much easier.You don't have to wait around for a phone call, you can contact people wherever you are, and thus it can be more productive.It may help you or even save your life in emergency cases.Of course, there are many other advantages too...Honestly, there are certain hazards by using mobile phones.Many people have realized some of them.It is shown that nearly over 95% people admit that they have to spend much of their money on it's bills.Thus, if used improperly, it can increase some people's economical burden.Apart from that, over 60% people state that it may do harm to people's health.However, not many people, only about 20%, have realized that the wasted batteries would be harmful to the environment.Mobile phones, in my opinion, will continue to be seen and will only be seen more and more as technology advances.When they are appropriately used, the benefits will be greater, more helpful and more important.
第三篇:精彩段落写作
精彩段落的写作
【疑难问题】
高考作文是由段落构成的。高中作文教学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段落教学与训练就十分必需与必要。段落分扣题段、事例段,按修辞分类还包括比喻段、排比段、设问段、反问段;按表达技巧分类还包括描写段、叙述段、议论段、抒情段等。如何进行精彩段落的写作?
精彩排比段的写作
排比段大体有如下形式:
一是事例式排比段;二是比喻式排比段;三是引言式排比段;
四是抒情式排比段;五是人物式排比段。
在高考阅卷中,如果考生能够恰当地运用排比段,作文一定会锦上添花。请看如下的排比精彩段落。
父母对孩子有着割不断的牵挂,哪位父母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可是,父母爱孩子,最重要、最起码的是让孩子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真正的爱,是雏鹰学飞时,老鹰冷漠的目光;真正的爱,是孟母择邻时的殷殷期盼;真正的爱,是岳母刺字时的点点泪花;真正的爱,是大海航行中的一叶指南;真正的爱,是孤舟漂泊后的一片港湾;真正的爱,不是让孩子去享受,而是要告诉孩子如何去生活!
——《说说“父母之爱”》
拜伦曾说:“逆境是达到真理的一条道路。”这是一条磨炼人意志的路,是砥砺人品格的路,更是考验人毅力的路。在这条特别的路上,孔子走过来了,以乐天知命事在人为的豁达和弟子们“陋巷箪食而不改其乐”;华罗庚走过来了,以排难攻坚孜孜以求的信念笑对“平生三劫”;袁和走过来了,以羸弱的身体和超人的勇气挑战死神,给人类上了“关于勇气的一课”。他们把不幸视为人生必不可少的财富,用行动证明:逃避、怯懦、沉沦只会在绝望中自戕,只有走过去,才能领略到碧空的清澈,采撷到最鲜美的花朵!
——《为第三只青蛙喝彩》
牵挂是一种美,却也是一份辛劳,天地间担起这份辛劳的,都是心中充满着爱的人。父母牵挂着远方的游子,新婚的军嫂牵挂着戍边的丈夫,学业有成的弟子牵挂着白发苍苍的老师,德高望重的将军牵挂着未曾脱贫的老区。牵挂是流沙河笔下那夜夜歌唱的蟋蟀,牵挂是余光中心中那等待启航的客船,牵挂是“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的询问,牵挂是“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的凝望,牵挂是那封抵万金的家书,牵挂是那声共婵娟的祝福。牵挂是连接亲情的纽带,牵挂是沟通友情的桥梁,牵挂是贯穿爱情的红线,牵挂是人间至爱的升华。
——《牵挂》
排比段往往会提升考试的分数,在语言发展项上高人一筹。这四段文字各有特色:
第一段文字,用了四个“真正的爱”,涉及到了自然的爱与人类的爱;第二段文字,写了三个人物,孔子、华罗庚、袁和,突出了砥砺人品的风范;第三段文字则是围绕“牵挂”,写了人之情感,也用了比喻来衬托。
精彩比喻段的写作
每年在高考中,都会发现不少考生使用比喻,并形成比喻精彩段,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比喻句是最富有文采的。比喻句是最富有联想的。
联想的事物有哪些?自然之物:风、雨、雷、电、雾、云、霜、雪、太阳、月亮、星星等;梅、松、竹、杏花、牡丹、荷花、玫瑰等;山川湖泊、大路小道、溪流与江海、山尖与沟底等;大鹏、雄鹰、百灵等鸟类。
请看下面几段比喻文字:
尝试是什么?尝试是乌云蔽日时能上云霄的那种最勇敢的鸟;尝试是大浪迭起的海面上勇往直前的一叶扁舟,对于勇敢者,尝试是一条崭新的生活之路;对于懦弱者,那迫不得已的尝试是一堵高筑的墙。十八个春秋,风风雨雨。回顾往事,我无悔无憾;展望未来,我信心百倍。我勇敢的面对生活,因为生活教会了我勇于尝试。
——《尝试》
哦,幸福,幸福又是什么?幸福是老爷爷手中的旱烟袋,是老奶奶忙着的针线活,是小伙子最爱喝的高粱酒,是姑娘们脸上的一抹红晕„„那份恬静的情怀,那相濡以沫的携手相伴,不正是幸福的缩影?也许你会说,幸福是一杯世上最醇美的酒,它是由满天的星雨调成的,是在时间的酒窖里发酵的,是用生命的酒杯盛载的,我们好比技艺高超的调酒师,调进雨露风雪的四季,也调进人世变幻的咏叹,还有炽热的信仰、高昂的意志、缤纷的思想、飞扬的灵魂„„全在酒杯里交错相融,旋转成一个斑斓的世界。喝下它,我们便可与李太白“对影成三人”,便可与老人出海与风暴搏斗,便可登上泰山“一览众山小”,喊出我们的青春宣言!是的,年轻,多么幸福!
——《幸福》
精彩假设段的写作
假设语段,在论述文中,展示着理性的光芒。近几年在高考作文中屡见此种用法。假设句如运用得当,既可增强文章的说理性、可信性,又可增强文章的语势文采,从而提高学生的得分档次。
如何写好假设段呢?
(1)假设句包含的是条件与结果的关系,如把条件称为A,结果称为B,其表达式就是:如果没有A,那么就不可能有B。如“如果没有欧立希一次次失败后的坚持,那么就不会有新药“606”的诞生”。
(2)假设句与例证句在内容上截然相反,如果事例是正面的,假设句则应从反面下笔;事例是反面的,假设句则应从正面下笔。事例与假设句可正反结合形成鲜明对比。
(3)从句式上看,假设的内容常用排比句、反问句表达,不但增强文章的说理力度,而且能增强文章的气势。
(一)正反假如式:从正反对比的层面,来论证结果。例:其实,历史已不止一次向人们鸣响了警钟,假如当初蔡桓公听信了扁他又怎能遗恨街亭而伏诛于武侯麾下?话又说回来,如果当初秦孝公不听取商鞅之谏而变法,何以能称雄于六国?如果我们共产党人不听取李鼎铭先生的意见而精兵简政,又何以变成贵州的“小老虎”而吃掉庞然大物的“东洋驴”呢?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善纳人言者,昌;不纳人言者,亡!
(二)层进假设式:采用一个事例,层进假设的形式,效果也十分好。
例:欧立希为发明一种新药,坚持进行试验,失败了,总结教训再干,一直试验了606次方获得成功,制出了以试验次数命名的新药“606”,新药的问世是
坚持的结果。试想,如果欧立希仅仅试验一两次,失败后就撒手不干,那么,新药又怎能问世?如果他试验了一二百次都以失败而告终,他若认为成功的希望已经渺茫,甚至怀疑了原来的设想,因此而偃旗息鼓,自甘暴弃,不另辟蹊径,那么“606”自然不会诞生。即使他试验了605次,又失败了,如果他这时丧失了信心,希望之火熄灭了,那么,他也会功亏一篑,功败垂成,同样,也决不会有“606”的诞生。正因为他坚持下去了,最后,他终于获得了胜利,可见,坚持就是胜利。
(三)排比假设式:用三个事例,形成排比假设句式。
例:在艰险与安逸之间选择后者吗?诚然,如此坐在井下,不必风餐露宿,不必经风历雨,好不惬意!然而,头顶天空终究只有井口之大:所作所为终究只是庸庸碌碌!那么你还愿做这井底蛙选择安逸吗?如果选择安逸,生于富贵的巴金,又怎能痛彻人生,挥毫著就“激流三部曲”;如果选择安逸,身陷残疾的张海迪,怎会把自己绑在轮椅上长时间练习射击,为中华树起“自强不息的大旗”;如果选择安逸,古稀之年的谈迁,又怎会毅然重著一部浩浩《国榷》。孟老夫子云:“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朋友,当你选择了人生之旅的坦途,请莫忘“机遇与艰险同在”。
(四)说理假设式:一个事例,用较长的文字说理,怎么办?就是使用“假如”句式来剖析。
例:在这类问题上出差错,诸葛亮并非第一次。赤壁大战后,他明知关羽与曹操有知遇之恩,曹操若经华容道,关羽必然放他过去,但他在关羽一番慷慨陈词,立下军令状之后,就“留这人情”,让他移兵拦守。结果,关羽果然让曹操逃之夭夭。假如当初诸葛亮不留人情,而是派其他可靠的将领去拦守华容道,那么,可能曹操会被擒拿;又假如从那次吸取教训,这一次秉公办事,不管马谡怎样拍胸脯,下保证,不合适就不用,那么就有可能避免失街亭的悲剧。而事实恰恰相反,诸葛亮并未从第一次失策中吸取经验教训,而是在重蹈覆辙后,才“深恨自己之不明”,流涕斩了马谡。可是,这只能是明乎法而已了,对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大业的实现,都无可奈何了。可见,与其执法如山在后,还不如任人唯贤在前。
精彩引言段的写作
引用名人名言是一种智慧。引言段不凡如下:一是展示了自己的文化底蕴;二是展示了自己的文采;三是展示了自己的文化视野,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使读者迅速敬服你的文化底蕴,这样你就有了比较大的得分把握。
[精彩段落例示]
①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天下为公”的美好理想,就有“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凛然正气,就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高风亮节,就有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豪情,就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气魄,就有重整山河再造日月的雄心„„
②痛苦中不仅孕育着快乐,而且孕育着创造。我国有句古谚:蚌病成珠。价值昂贵的珍珠,恰是牡蛎体内痛苦的产物。德国诗人海涅曾发问:“诗之于人是否如同珠之于牡蛎?”法国福楼拜则说的更明确:“珍珠是牡蛎生病所结,作者的文笔却是更深沉的痛苦的流露。”我国历史上,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许多传世的优秀之作,都是诗人在巨大痛苦中写就。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不朽诗句,饱含了他亡国之痛的血泪;岳飞报国无门的痛苦,为后世留下了“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的华章《满江红》。痛苦之中分明闪耀着创造的光辉,关键看你是否珍惜这份痛苦,在痛苦中奋起。痛苦是昨日的遗产,同时也是今天的起点,你又何必为一次失败而颓丧不堪!
——《请珍惜你的痛苦》
③翻开历史画卷,从古到今,凡是有所作为的人,都是把自己的志向与国家、民族利益紧紧地连在一起的。屈原“吾将上下而求索”,杜甫“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鲁迅“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周恩来“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这些铿锵有力的诗句都说明了一个问题,一个人的志向只有植根于国家、民族的土壤中,才能成长为参天大树,开出灿烂之花。
④书是我的精神食粮,它重塑了我的灵魂。当《简·爱》说:“我们是平等的,我不是无感情的机器”,我懂得了作为女性的自尊;当裴多菲说:“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我懂得了作为人的价值;当鲁迅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我懂得了人应具有的反抗精神;当白郎宁说:“拿走爱,世界将变成一座坟墓”,我懂得了为他人奉献爱心是多么重要。
⑤心是一快风动石,只要心不褪色,不沉沦,不苍老,捧卷在手便有一种居高临下满目青山的大气。你可以在“桃花源”里流连,在“赤壁赋”里沉醉,也可以在“岳阳楼”下凝思,在“滕王阁”前遐想,你可以领略“秦时明月汉时关”的悠远,也可以体会“大漠孤烟”的悲壮。
第四篇:《不容忽视的光污染》阅读训练
不容忽视的光污染
①你知道吗一个小型广告灯箱一年可以吸引并杀死35万只昆虫这是奥地利科
学家在一个研究项目中的最新发现
②其实,很多其它动物也套因为城市的照明而受害。大规模的人造光常常使迁徙中的鸟类迷失方向,美国芝加哥有一幢高楼每年都会“杀死”1000_—2000只候鸟。在2001年的小海龟出生期,人们在犬西洋沿岸发现了很多死去的小海龟。据分析,刚出生的小海龟是根据月亮和星星在海水中的倒影而游往海洋的。大西洋沿岸城市灯火通明,使月光和星光黯然失色,导致那些小海龟误把陆地当成海洋,最终因缺水而殒命。
③在夜晚,地球大气层会散射城市的灯光,维持较高的亮度。动物们受到光线的刺激,就会精神十
足,而原本用于繁殖、自卫和觅食的精力便会无端消耗掉。④环境学家还发现,紧靠强光源的树木存活时间短,而且光合作用能力弱,氧气释放量少。
⑤以上人造光对动植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可以称为“光污染”。其实,对人类而言,光污染的危害也不小。
⑥近年来,很多高大建筑的玻璃幕墙造成了光污染。在夏季阳光的照射下,玻璃幕墙非常令人不适。
除了建筑物的玻璃幕墙外,室内墙壁的颜色如果太亮也会引起视觉不舒服。非常光滑的白墙的光反射系数高达90%,比草地、森林或毛面装饰物高10倍左右。所以粉刷墙壁的时候,最好使用“生态颜色”。所谓生态颜色,就是柔和的自然色彩,而不是那种明亮刺眼的颜色。
⑦研究表明,光污染可对人眼的角膜和虹膜造成危害,抑制视网膜感光细胞的功能,从而引起视觉
疲劳和视力下降。如果长期在光污染严重的条件下工作或生活,就会头昏心烦,甚至产生失眠、食欲卞降、情绪低落、身体乏力等精神衰弱的症状。
(8)光污染对人体的影响,在短时间内不易被觉察.这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警惕。
1.本文中,“光污染”是指 _“生态颜色”是指
2、画“”的句子在全文中起()的作用。
3、“光污染”对动物造成的危害表现在那几个方面。
4、短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列举两例即可。)
5、请给第一自然段的空白加上合适的标点。
第五篇:四级段落翻译训练
Passage 3
中国的传统节庆膳食是节日必不可少的伴侣。例如,我国的端午节(the Dragon Boat Festival)是纪念古代诗人屈原的日子。那一天,人们通常要赛龙舟、吃粽子(zongzi)。中秋节是观赏满月的日子。圆圆的月亮象征着圆满,象征着家庭团聚。因此,中秋节的特制食品是一种圆形的月饼。春节是中国的农历新年(the Chinese lunar New Year),除了常见的肉类、海鲜之外,人们还要按各自的地方习俗烹制传统食物,如饺子。
Passage 4
端午节,又叫龙舟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是一位忠诚和受人敬仰的大臣(minister),他给国家带来了和平和繁荣。但最后因为受到诽谤(vilify)而最终投河自尽。人们撑船到他自尽的地方,抛下粽子,希望鱼儿吃粽子,不要吃屈原的身躯。几千年来,端午节的特色在于吃粽子(glutinous dumplings)和赛龙舟,尤其是在一些河湖密布的南方省份。
Passage 5
徐霞客是我国古代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写了著名的《徐霞客游记》,一生周游考察了十六个省,足迹几乎遍及全国。他在考察的过程中,从来不盲目迷信书本上的结论。他发现前人研究地理的记载有许多很不可靠的地方。为了进行真实细致的考察,他很少乘车坐船,几乎全靠双脚翻山越岭,长途跋涉;为了弄清大自然的真相,他总是挑选道路艰险的山区,人迹稀少的森林进行考察,发现了许多奇山秀景。
Passage 6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努力,特别是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迈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新阶段。但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实现自身发展的道路依然艰苦而漫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迄今为止,中国有56个民族。与汉族相比,其他55个民族人口相对较少,因此他们在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1990年中国进行了第四次人口普查,据统计,在全国总人口中,汉族人口约占92%,少数民族人口占8%。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的各族人民经过融合和迁移,形成了今天的分布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