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大国博弈时事解读

时间:2019-05-13 18:29: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年大国博弈时事解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年大国博弈时事解读》。

第一篇:2014年大国博弈时事解读

2014年大国博弈时事解读

1、欧洲目前的策略是:如果与美合作能达成共利,则合作,如果只是单利,只有美获得利益,欧洲没好处时欧洲是不配合的。更不用说损害欧洲利益换来的是美国的单向利益。在制裁俄国的问题上,乌克兰局势上,如果强力配合美制裁俄国,那么未来乌克兰局势深度恶化后,万一出现俄全面介入,而欧洲被动卷入(欧洲被战争)后果是不堪设想的。美一方面在东欧有限的口头加强部署军事给欧洲打气,给波兰打气,鼓动欧洲介入,自己在临界军事碰撞面前选择的是退缩,在乌克兰上玩的两面手腕,作乱欧洲,为祸欧洲的意图下欧洲怎么可能全面配合?因此,只要俄不出大昏招,欧洲与美在乌克兰问题上,在制裁俄问题上就是穿的两条裤子。

2、中国的作为,目前既然与中国交恶为主轴,我们也少谈和谐。但中国策略不要扒整个西方的祖坟,只针对美对中国的政策进行反击,不将矛盾扩大化,与欧洲目前利用可能的合作机会进行经济金融贸易方面的合作。目前美在贸易问题上小动作不断,是想起“示范”作用,给欧洲做姿态,中国要注意欧洲借这个事向中国要利。沟通工作一定要做好。南海问题上,我的观点还是不给越南擦屁股,不要听有些大仙什么战争论。只要给越南的共产党以足够的提醒:越共利益集团只要想执政,不想被颜色,就要选择与中国合作,你不合作丢失政权,与中国无鸟关系。现在竟然到一国总理选择与其它党派合作,且到与境外势力合作的地步,颜色越南之用心已经昭然若揭了,现在越共还不清醒?因此,越共现利益集团只要不想上断头台,就由他们。中国要将他们的后路堵死,一旦出现当年罗马尼亚的齐奥塞斯库的局面,中国绝对不会收留他们。这个要私下点明,但如果他们清理门户,需要中国做些支持,或是安全保证,中国是可以给的。前提是不得损害中国利益。目前,越南是与中国消耗中,那就消耗吧,看谁消耗得过谁。如果越南党军队都控制不了了,那中国崛起第一战就顺理成章了。呵呵,相信越南党是清醒的。

3、美在波斯核问题上的作为,再次将美的实用主义暴露的一览无遗。我昨天说的,美是两点出击,东西出击,中总支撑的策略,通过美与波斯今天的核会谈,证明我的猜测是正确的,这就有工作好做了。相信俄不会闲着。

第二篇:2014年大国博弈时事解读

2014年大国博弈时事解读

1、欧洲目前的策略是:如果与美合作能达成共利,则合作,如果只是单利,只有美获得利益,欧洲没好处时欧洲是不配合的。更不用说损害欧洲利益换来的是美国的单向利益。在制裁俄国的问题上,乌克兰局势上,如果强力配合美制裁俄国,那么未来乌克兰局势深度恶化后,万一出现俄全面介入,而欧洲被动卷入(欧洲被战争)后果是不堪设想的。美一方面在东欧有限的口头加强部署军事给欧洲打气,给波兰打气,鼓动欧洲介入,自己在临界军事碰撞面前选择的是退缩,在乌克兰上玩的两面手腕,作乱欧洲,为祸欧洲的意图下欧洲怎么可能全面配合?因此,只要俄不出大昏招,欧洲与美在乌克兰问题上,在制裁俄问题上就是穿的两条裤子。

2、中国的作为,目前既然与中国交恶为主轴,我们也少谈和谐。但中国策略不要扒整个西方的祖坟,只针对美对中国的政策进行反击,不将矛盾扩大化,与欧洲目前利用可能的合作机会进行经济金融贸易方面的合作。目前美在贸易问题上小动作不断,是想起“示范”作用,给欧洲做姿态,中国要注意欧洲借这个事向中国要利。沟通工作一定要做好。南海问题上,我的观点还是不给越南擦屁股,不要听有些大仙什么战争论。只要给越南的共产党以足够的提醒:越共利益集团只要想执政,不想被颜色,就要选择与中国合作,你不合作丢失政权,与中国无鸟关系。现在竟然到一国总理选择与其它党派合作,且到与境外势力合作的地步,颜色越南之用心已经昭然若揭了,现在越共还不清醒?因此,越共现利益集团只要不想上断头台,就由他们。中国要将他们的后路堵死,一旦出现当年罗马尼亚的齐奥塞斯库的局面,中国绝对不会收留他们。这个要私下点明,但如果他们清理门户,需要中国做些支持,或是安全保证,中国是可以给的。前提是不得损害中国利益。目前,越南是与中国消耗中,那就消耗吧,看谁消耗得过谁。如果越南党军队都控制不了了,那中国崛起第一战就顺理成章了。呵呵,相信越南党是清醒的。

3、美在波斯核问题上的作为,再次将美的实用主义暴露的一览无遗。我昨天说的,美是两点出击,东西出击,中总支撑的策略,通过美与波斯今天的核会谈,证明我的猜测是正确的,这就有工作好做了。相信俄不会闲着。

4、俄罗斯在两场选举表露出向西方实质性妥协的苗头,中国没有提前拿出对俄的实质性支撑从而避免了中俄双双被持续消耗,并继续夯实占领南海和解决日本的战略准备,中俄战略合作也没有出现大的问题,出于对中国两种战略准备的忌惮,西方的下一步动作就是继续套住俄罗斯并彻底解决俄罗斯问题,如果俄罗斯将对西方的实质性妥协进一步走实,西方再下一个动作就是:在对俄罗斯进行经济特别是金融实质性制裁的威慑下,不惜一切手段,迫使同情伊朗的伊拉克、黎巴嫩、阿曼、叙利亚等中东国家与西方微调后中东战略保持一致!

5、2014年6月13日伊拉克局势突变,全球油价大涨,引诱俄获利,打击中国经济同时告诉世人我还是老大。6月10日中俄两国向裁军谈判会议共同提交“外空条约”新草案。这是一件重大事件。同时,四架俄战略轰炸机集体逼近美国领空,美F22紧急拦截。测试美国(更多是美国国家利益这一制约西方资本的制约因子)对伊拉克局势13日突然变幻(西方利益-西方资本利、准确地讲、是欧洲利益-西方资本)的真实态度。

6、中国务必要避免局势走到西方资本全面兼并南方经济,转而拿这些被控制的南方实体经济去不计成本地消耗中国实体经济,并用西方控制下的全球金融防火墙去窒息中国经济活力的这一步。手握两种战略准备的中国,务必要在局势走到这一步之前(如果俄罗斯最终选择将对西方的实质性妥协进一步走实、而不是断然反击的话),伺机进行“半渡而击”!我们继续期望俄罗斯能果断回头,伊拉克局势13日突变这一最新发展之后我们不妨顺水推舟尽快地将伊拉克之乱的局势导向必然的、且也必将公开支持伊拉克之乱的沙特阿拉伯等海湾国家。(对沙特阿拉伯这类的中东国家,中国应该阶段性地放弃幻想,直到伊核问题有个明

确走向为止,这至少要到7月20日)。从而以三种方式之一的中东大乱,或之

二、之三的手段去实质性打断西方微调后中东战略,终止,至少是实质性干扰西方资本的复杂转进进程,从而为重新撕裂欧美利益制造机会!在俄罗斯进一步态度没有明确之前中国要保持一定耐心等待:更加坚定且加速必要时绝对控制南海、必要时提前解决日本问题的进程!如:不理会日本(美日军事同盟、美韩军事同盟)要求与中国建立军事热线以防东海(其实是整个东北亚)擦枪走火的企图心,对越南开始加载实质性压力、发布“香港一国两制之实践”白皮书等动作。

7、莫斯科消息:据俄罗斯之声6月12日报道,维基解密网站日前曝光了两份美国外交电报,称乌克兰新当选总统彼得·波罗申科(PetrPoroshenko)曾为美国国务院线人。在前美国驻乌克兰大使2006年4月29日送出的一份绝密情报中,曾两度提及这位如今世界闻名的巧克力大亨。

8、

第三篇:气候变化与大国博弈【教案】

气候变化与大国博弈

吕艳君

气候变化问题是近年来国际社会一直关注的热点,从联合国到各式非政府组织,从多边舞台双边关系,从政府到企业、普通个人,无不津津乐道,尤其是2009年底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暨《京都议定书》第五次缔约方会议,将人们对气候问题的关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在这场全球瞩目的关乎地球、人类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前途命运的大会中,充分暴露出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这一问题上的严重分歧,与此同时也将中国置于这场争议的风口浪尖中。本教学专题就是围绕气候变化问题的严峻性、国际关系中的气候变化问题和中国在气候谈判问题上的机遇挑战三个问题进行分析,以使同学清晰了解国际关系中的气候变化问题,了解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立场、观点和对策,充分认识到气候变化问题的严峻性,认识到低碳经济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认识大学生在低碳生活中的角色作用。

一、气候变化问题的严峻性

教学安排:首先看视频:美国气候灾难片《后天》,对气候变化可能产生的后果有一个感性认识;

其次看视频:央视新闻调查《面对气候变化》,对气候变化对中

国产生的影响有一个现实感受。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值和离差值两者中的一个或两 者同时随时间出现了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变化。《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一款中,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尤其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了过量的二氧化 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过高,从而在全球平均气温基础上产生了以增温为主要特征的全球范围的气候变化现象。全球变暖指的是在一段时间中,地球的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根据IPCC的气候模型预测,到2100年为止,全球气温估计将上升大约1.4-5.8℃。

将更多的二氧化碳和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中所造成的危害,谁也无法确切地说明将来会有多严重。科学家正在估算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危害,但事实总是超出人们的预期。按目前的技术水平计算,真正理解这一切要到2050年。显然,科学家和政治家都不会等到进一步的结果出来才采取防治措施,现在的观察和研究成果应该都让公众了解,才不至于使人们不得不在50年后自咽苦果。全球海平面上升: 由全球变暖,近百年来全球海平面已上升了10-20厘米。如果海平面上升多1米,一些岛国,比如马尔代夫便会被淹没。而IPCC在2007年的报告中预测到2100年全球海平面将上升18-59厘米

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全球气候变暖使大陆地区,尤其是中高纬度地区降水增加,非洲等一些地区降水减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的频率与强度增加 两极冰川融化:北极的地区暖化情况比全球平均高出1至3倍。科学家预测最早在2030年,北冰洋将迎来第一个无冰的夏天。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南极。如果两极冰盖全部融化殆尽,将使全球海平面上升约70米。

大量物种灭绝:英国一份研究表明,地球历史上的四次物种灭绝都与温室效应有关。如果全球变暖继续加剧,将会导致地球一半的物种灭绝。首当其冲的将是北极熊,目前世上仅存的2万只北极熊被预计将在2050年灭绝

淡水资源流失:如果世界几大山脉上的冰盖不断消褪,山下居民将面临淡水资源危机。其中源于青藏高原的江河流域影响涉及到世界1/3的人口。另外,非洲乞力马扎罗山的“赤道雪峰”也将在10年内消失

农作物减产:全球气温变化直接影响全球的水循环,使某些地区出现反常的旱灾或洪灾现象,导致农作物减产,且温度过高也不利于种子生长

疾病肆虐:气候变暖将使西尼罗病毒、疟疾、黄热病等热带疾病将向较冷的地区传播。另外,全球气温上升令北极冰层溶化,被冰封十几万年的史前致命病毒可能会重见天日,导致全球陷入疫症恐慌

造成新的冰河期:由北极冰原融化,降雨量增加,以及风的类型的不断改变,大量淡水正汇入北西洋,从而对墨西哥湾暖流造成破坏。而墨西哥暖流一旦因全球变暖被切断后,欧洲西北部温度可能会下降5-8℃之多。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世界各地,地球甚至可能面临一次新的冰河时代!

气候是公共物品,气候变化问题是温室气体排放带来的外部性。温室气体排放者没有承担其排放成本,而是将其成本转嫁给全社会和未来。除非实施有效的政策干预,市场无法纠正外部性。气候又是均质流动的,气候危害产生的后果是全世界的,因此对气候变化的治理也必须是全世界的。面对气候变化有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世界各国必须行动起来,共同应对这一危机。

二、国际关系中的气候变化问题

(一)气候变化问题国际博弈

1、力量结构:一个地球两大阵营三足鼎立

所谓“两大阵营”,指的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它们之间的互动也就是国际政治上俗称的“南北关系”。两大阵营在气候政治中的博弈始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简称《公约》)谈判启动之时,博弈的重要结果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成为《公约》框架下的首要合作原则。三足鼎立则形成于《京都议定书》谈判时期,指的是欧盟、伞形集团以及七十七国集团加中国这三大集团共同作用影响国际气候政治进程的格局。欧盟。欧盟当然不是为国际气候政治所建的集团,而是地区经济一体化的产物。欧盟《公约》生效之初,欧盟仅有12个成员国,1995年扩大到15个。在《京都议定书》中,欧盟15国集体性承诺到2012年前将温室气体减少到比1990年低8%的水平。随着地区一体化进程的深入,欧盟迄今已发展为27个成员国。多年来,欧盟一直是全球气候合作的推动者,并自称为领导者。

伞形集团。伞形集团形成于1997年,由9个国家构成,即: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挪威、冰岛、俄罗斯和乌克兰。“伞形集团”这一名称从何而来,至今尚无定论,该集团也从未对此发表声明或解释。但一般的说法是,伞形集团国家在地图上的位置用线条连起来就像是一把伞,故此得名。伞形集团成立的初衷是反对在京都议定书》中制定雄心勃勃的减排目标,其自议定书达成以来的所言所行也从未违背其成立初衷。

七十七国集团加中国。七十七国集团成立于1964年,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集团,目前有130个成员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与七十七国集团长期以来拥有良好的合作。作为一个大的谈判集团,“七十七国集团加中国”并非创建于国际气候政治领域,而是开始于国际贸易领域,该集团在世界贸易组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国际气候谈判问题上,七十七国集团加中国自《公约》生效以来就一直代表着广泛发展中国家的立场,要求发达国家承担应有的减排责任,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在《京都议定书》谈判过程中,伞形集团、欧盟以及七十七国集团加中国的三足鼎立格局对进程的作用相对而言是积极的,它直接推动了《京都议定书》的生成。进入哥本哈根谈判阶段,“两大阵营、三足鼎立”的格局依然延续。

2.博弈新舞台:哥本哈根会议

国际社会希望哥本哈根会议能够落实于2007年12月通过的《巴厘行动计划》,即:达成一个气候协定,就2050年的长远目标有一个共同愿景;发达国家在202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水平相对于1990年下降25%-40%;发展中国家采取可测量、可报告和可核查的减缓行动;发达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帮助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毁林。然而,哥本哈根会议从一开始就充满了火药味,两大阵营围绕在多个问题上争执不下。归纳起来,博弈的焦点集中在谈判机制、减排问题和资金供给三大方面。

(1)谈判机制:单轨 VS 双轨

根据“巴厘路线图”安排,哥本哈根谈判是一种“双轨”谈判机制,即《公约》框架下的长期合作谈判与《京都议定书》框架下的后期承诺谈判。这种机制安排的好处是,既能将美国纳入谈判进程,又可以维持各阶段承诺的连续性与可比性。令人遗憾的是,在哥本哈根会议伊始,发达国家就主张将谈判并轨,仅保留《公约》框架下的谈判,企图扼杀《京都议定书》,以否认它们在京都第一承诺期所作的减排承诺。发展中国家坚持双轨制谈判,坚持《京都议定书》。迫于发展中国家的压力,会议同意继续进行《京都议定书》特设工作组的谈判。

(2)减排问题:北方 VS 南方 减排问题是气候谈判的首要问题。在哥本哈根会议中,代表北方的发达国家和代表南方的发展中国家就减排问题分歧很大,在多个方面均有角力。首先,全球和发达国家长期减排目标。IPCC报告主张将气温上升限制在比前工业化时期高2℃的水平之内,全球排放量到2050年至少应比2000年水平减少50%,其中发达国家到2050年比1990年水平减少80%,温室气体浓度维持在450ppm。在“丹麦草案”中,发达国家虽为自身设定到2050年减排80%的目标,却没有提及到2050年的全球长期减排总目标,反而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分别制订了2050年人均排放目标。其中,发达国家人均碳排放量为2.67吨,而发展中国家则为1.44吨以下。这种毫无公平基础,无视发展中国家发展需求的行为遭到发展中国家的震怒。发达国家的减排承诺表现出以下特征:①远期目标明确,中期目标模糊,意在要求发展中国家做出远期减排承诺;②中期目标与其长远目标并不匹配,并不能满足其长远目标要求;③承诺不仅留有余地,而且以他国、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减排承诺为条件。

最后,发展中国家行动。发展中国家减缓气候变化的行动是《巴厘行动计划》的

一个重要安排,是哥本哈根谈判的重要内容。但是,包括《公约》、《京都议定书》和 “巴厘路线图”在内的所有政治协议都没有要求发展中国家做出有约束性的量化减排承 诺。这是分阶段性谈判的一种制度安排。

哥本哈根会议前夕,巴西、中国、印度和南非等主要发展中国家相继提出了到2020 年的各自自主减排目标。这些举措大幅提高了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得到了 包括大部分发达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然而,一些发达国家在承认发展中国 家减排承诺力度很大的同时,在自身没有任何新的积极承诺或让步的前提下又要求主要 发展中国家做出进一步的减排承诺。除此之外,发达国家还提出发展中国家所承诺的减 排目标要接受“三可(可衡量、可报告和可核实)”的国际监督。美方表示,如果发展中 大国拒绝接受“三可”,根据美国国会刚刚公布的应对气候变化框架性文件,在遵守世 界贸易组织规则的前提下,美国可能采取措施,以防这些贸易竞争对手逃避履行碳减排 义务。

对于发达国家这种采取双重标准和违反“巴厘路线图”授权的做法,发展中国家坚

决反对。解振华表示,中国自主采取的减缓行动是公开透明的,有法律保障,有统计考 核体系和问责制度,要向社会和世界公布,但决不接受国际“三可”。发展中国家的减 排目标是自主自愿的行动。只有那些在获得的技术和资金支持情况下采取的行动,才应 接受“三可”监督。

(3)资金供给:供方 VS 需方-71-资金问题是《巴厘行动计划》授权谈判的四个支柱内容之一。由于发达国家的保

守,资金问题成为哥本哈根会议中争议最大的问题之一,供资方和需资方就资金供应的 大小问题展开了激烈的博弈。

在“丹麦草案”中,发达国家仅提出2010年至2012年间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 亿美元的应对气候变化基金,且这笔资金只向草案所列附件C发展中国家供应;草案还 主张将应对气候变化的融资拨款大权交给世界银行管理。对于发达国家这种既保守又试 图破坏发展中国家团结的做法,发展中国家予以嘲讽和抵制。一些发展中国家指出,100亿美元平均到全球,人均不到2美元,连买棺材板都不够。世界银行的最新统计指 出,发展中国家仅在减缓气候变化影响这项工作上,每年就需要至少4000亿美元。为发 泄不满情绪,一些发展中国家甚至要求发达国家每年拿出GDP的1.5%,也就是4500亿 美元帮助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供资承诺离《公约》要求还相去甚远。

为缓解发展中国家不满,发达国家相继提出一些新的供资承诺。11日,欧盟宣布

2010年至2012年间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24亿欧元的援助资金。14日,美国能源部部长 朱棣文提出美国将提供8500万美元在未来5年内帮助发展中国家尽快掌握可再生能源技 术和提高能效的技术。15日,日本宣布在2010年至2012年出资约100亿美元。16日,日 本又提出,如果哥本哈根会议能达成强有力的协议,未来3年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资金 将提高至约150亿美元。但这些资金数目依然是杯水车薪,七十七国集团主席卢蒙巴指 出,对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供资不应与官方发展援助资金混为一谈,因为这不是 “施舍”,而是义务。

在双方预期相差巨大的形势下,谈判裹足不前,全球目光都聚集在哥本哈根,聚焦 在发达国家身上。17日,在强大的国际压力下,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突破性”地提出了 发达国家的供资新目标:美国将和其他国家一起到2020年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每 年筹集1000亿美元。这一目标虽然离《公约》的要求还有些距离,也没有阐述资金的具 体来源,更没有说明美国将会出资多少,但它基本上也算得上是发达国家的一个重大让 步和会议的重大进展。需要提及的是,希拉里提出的新供资承诺也并非无条件的,前提 是所有主要经济体所采取的减排行动都必须是透明的。这被发展中国家认为是“颠倒逻 辑”,违背《公约》和“巴厘路线图”的规定。代表欧盟谈判的瑞典环境大臣卡尔格伦 也责怪美国提出的这项建议为时太晚。3.哥本哈根会议结果

作为规模空前的一次气候谈判,来自世界194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国际组织、非

政府组织、学术团体和企业界的4万3千名代表参与了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包括119个国 家首脑。然而,这次被形容为拯救地球的会议,却没能在“童话之国”编织令人欣慰的 童话。在谈判机制、减排目标、资金供给等诸多问题无法达成共识的情况下,经过13天 马拉松式谈判的哥本哈根会议在全球期待却无奈的心情中落幕。在这个“希望”之城,会议唯一留给世界的是一份没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哥本哈根协议》。-72-尽管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从正面对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做出积极评价,但国际 社会普遍表示了失望情绪,尤其是那些满腔热情、风尘仆仆、忍冻耐寒却难以进入会场 的非政府谈判代表。《哥本哈根协议》是在谈判最胶着状态下,18日由美国、中国、印 度、巴西和南非五国讨论提出的。根据规则要求,任何协议都须经所有缔约方,也就是 192个国家一致通过后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哥本哈根协议》在19日的表决中仅得到了 部分国家的通过,各国只是注意到有这样一份协议,可自愿决定是否签署。

《哥本哈根协议》的关键内容可归纳为三点:一是长期行动目标方面,维持了将

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比前工业化时期不超过2℃的此前共识。二是减排承诺方面,《公 约》附件一缔约方在2010年1月31日前提交2020年的量化减排目标;非《公约》附件一 缔约方在2010年1月31日前提交减缓行动措施,仅供文件汇编用途。三是资金供给方 面,在有意义的减缓行动和透明的背景下,发达国家到2020年每年共同筹集1000亿美元 以满足发展中国家的减排需要;在2010年至2012年间发达国家提供300亿美元额外资金 帮助发展中国家减少因毁林和森林退化造成的排放;上述供资大部分均由新设立的“哥 本哈根气候绿色基金”管理。

正所谓“期望越高,失望越大”。除了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之外,国际社会对《哥本 哈根协议》最大失望莫过于未能就发达国家2020年的减排目标作出规定,即便是给出相 应的数字。

回顾哥本哈根会议,期间不时出现一些插曲。先是发达国家爆出“气候门”事件,质疑气候变化数据的可靠性,混淆视听,动摇人心;接着发达国家密谋的“丹麦草案” 又被曝光,试探发展中国家底线,同时利用岛国忧心“水淹”的焦虑,离间发展中国 家;会议期间欧盟、日本大力鼓噪“中美对峙”、“美中共治”,企图推卸责任;会议 临近最后,大会主席换人,康妮·赫泽高辞职,由丹麦首相拉斯穆森接替,又引发来诸 多猜测。实质上,这些插曲都是气候博弈的表现形式。

人们有理由对此次会议感到失望,但还不至于绝望。《哥本哈根协议》维护了《公

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同时就发达国家实行强制 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缓行动做出了安排,并就全球长期目标、资金和技术支持、透明度等焦点问题达成广泛共识。至少,各国都亮出来底牌,也学会放弃一些不切实际 的幻想和不合理预期,这会为后续谈判奠定一定的基础。哥本哈根已逝,后续谈判更难。关注点将集中在温升2℃目标与减排幅度的关联、发达国家的中期减排目标的量化明确、发展中国家“适当的减缓行动”的具体化、测量、报告和核查的技术细节与安排等。

第四篇:叙利亚问题-叙利亚问题起因及大国之间博弈

叙利亚问题-叙利亚问题起因及大国

之间博弈

初探叙利亚问题及大国之间博弈

“阿拉伯之春”是指自2016年12月阿拉伯世界一些国家民众纷纷走上街头,要求推翻本国的专制政体的行动。而叙利亚动荡不安也被称为“阿拉伯之春中的又一春”。

直接引发叙利亚动荡不安的导火线是在2016年1月下旬,叙利亚警方扣押了德拉的小学生。因为他们在墙上涂写了一些自己听到的反政权标语。而这些学生的家长们走上街头,抗议自己的孩子被捕。最终,这场抗议浪潮变成一场对总统巴沙尔!阿萨德政权积怨已久 的起义。但引起叙利亚今天结果的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叙利亚公民权利缺失,叙利亚人的自由遭到严格限制。军队、复兴党及官僚机构牢牢稳固着阿萨德政权,其统治通过对社会团体的控制和渗透延伸到社会基层,叙利亚人的自由遭到严格限制。直到去年4月19日叙利亚政府才通过法案,废除实施48年之久的紧急状态法

其次,叙利亚经济困境,并且石油面临枯竭 失业率节节攀高。巴沙尔在执政后,重视国内经济建设,推动现代化进程。但由于缺乏完整的改革方案、对改革国有经济缺乏政治决心以及国际环境不佳,叙利亚的经济改革难以深入,使人均收入徘徊在阿盟成员国的中后位。

再者,官员贪污腐败,整个叙利亚几乎变成总统的家族企业。政府部门腐败问题严重,工作效率低下,官僚作风盛行。巴沙尔的弟弟马希尔的贪污腐败

问题一直都为社会所熟知。他的叔伯兄弟等都掌控着叙利亚的垄断行业和要害部门,不同程度地涉嫌贪污腐败,对巴沙尔总统的威信造成负面影响

另外,教派矛盾也是造成该国不稳定的因素之一。该国逊尼派、什叶派和库尔德人矛盾交织,68%的叙利亚人是逊尼派,但他们被占全国人口20%的什叶派所统治,各个民族之间矛盾不断,教派间利益此消彼长。

如此众多内因外因,导致了叙利亚这个一直都不太平的国家再度进入水深火热的战争中,变成了东西方大国博弈的一盘棋局。

目前,在叙利亚问题上,东、西多方正在进行激烈博弈,呈现出拉锯战的状况。由于中、俄这次在对叙问题上做出了不同于上次应对西方干预利比亚的举措,使得霸权国家颠覆叙政权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在阿盟看来应当对叙利亚实施制裁。阿盟的大部分成员国都是逊尼派组

成的政府,所以意识形态有所不同,而且,近年来中东地区战乱不断,严重影响了中东地区国家的和平与发展。阿盟并不愿意看到外来势力总是干涉自己”地盘”上的事务,也不想让阿拉伯的声音淹没在各方喧嚣之中。所以,自从叙利亚问题出现以来,阿盟反对巴沙尔政府的态度逐步升级。先是谴责武力事件,后是终止叙利亚的成员资格,并对其实施严厉的经济与政治制裁,再后来,就是讨论承认反对派,并要求在联合国讨论叙利亚局势。希望通过联合国干涉,促使叙利亚问题快速解决。

同样是支持制裁叙利亚,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则心怀不轨。就以美国与法国为例。在美国眼里,叙利亚是中东地区的“眼中钉”。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就把叙利亚列为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在以色列问题上,叙利亚向来高举反以大旗,直接干扰了美国在中东实现改造的战略。美国一直用武力威胁、经济制裁和外交孤立等手段对叙利亚步步

紧逼。法国与叙利亚在黎巴嫩问题上一直不和,甚至对立。自叙局势发生动荡以来,法国反复谴责叙当局的行动,但也多次表示不主张武力干涉叙局势,而应通过制裁来迫使叙政府就范。

与上述国家唱反调的主要是俄罗斯与伊朗,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重要盟友之一就是叙利亚。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依然保留在叙利亚塔尔图斯的海军基地。叙利亚是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维护其国家利益的重要一环。俄罗斯要抑制北约东扩对其战略空间的挤压,必须维护在中东的利益。所以,俄罗斯在叙利亚问题上态度鲜明,主张通过对话和平解决叙危机,反对外部势力干预叙利亚国家内政,偏袒叙反对派并向反对派提供武器。叙利亚和伊朗均为伊斯兰教什叶派掌权。两伊战争时期,叙利亚是唯一反对伊拉克入侵伊朗的阿拉伯国家。在反对以色列的立场上,两国始终站在一起。所以,伊朗会力挺叙利亚政府。

中国与俄罗斯投反对票否决联合

国制裁叙利亚的草案,在中国坚持主权大于人权的意识形态下,反对霸权国家干预叙利亚内政。中国坚持通过和平、对话和政治方式解决问题的原则立推动叙利亚问题和平解决,促进中东地区局势逐步走向稳定。体现了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世界和平的高度责任感。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和平希望,就必须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让叙利亚人民自己选择他们国家的政府,这样做才最真正对叙利亚人民负责。

在叙利亚问题上,明显体现出了世界走向多极化。各国之间的博弈在国家利益的驱使下愈演愈烈。但我们都希望看到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在世界舞台上消失,这样才能促进世界长期和平与稳定发展。

第五篇:Cyygdia_a大国博弈:中美新能源竞合

、|

!_ 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这么忘记了..大国博弈:中美新能源竞合

导读: 而美国的新能源战略,最终将在那些进军中国市场的美国新能源企业身上现实地逐一体现。在中美新能源合作大幕即将拉开之前,从已经深入中国市场的美国光伏巨头First Solar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它在中国市场的野心和困顿。

 2011年1月,在中国贸易代表团访美之行中,中美在新能源领域达成的一系列合作,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此间,中美两国政府与企业签署了多项协议,总额逾230亿美元,其中仅清洁能源领域就超过200亿美元,范围涉及核电、风电、太阳能、水电、智能电网等多个领域。

“中美新能源合作空间巨大,并且在推动各自经济发展和改善环境方面都有极大好处。”近日,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赵玉文表示,新兴可再生能源是世界关注的焦点,也是社会转型的关键,中美双方应当共同促进这一市场的发展。赵玉文参加了第二届中美清洁能源务实合作战略论坛,这也是此次中国贸易代表团访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能源领域,中美双方的合作,已经开始从框架性协议进入到具体项目。”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一系列具体项目的签订,标志着中美新能源合作开始正式进入实质性领域。

不过,在看好中美在新能源领域合作前景的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一战略领域,中美亦是直接的竞争对手。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能源消费国,在全球新能源市场谋求话语权,对于中美两国来说,均具有极其重大的战略意义。

近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于宏源撰文称,“我们仍需要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美国政府把中国看成最强劲的经济竞争对手,随着中国在新能源领域日益领跑世界,中美新能源领域的合作潜力可能有限,新能源可能成为未来双方竞争和冲突的新领域”,“美国不会容忍中国在新能源革命中领跑世界,它势必从战略、贸易和技术标准等方面对中国的新能源发展进行遏制。”

而美国的新能源战略,最终将在那些进军中国市场的美国新能源企业身上现实地逐一体现。在中美新能源合作大幕即将拉开之前,从已经深入中国市场的美国光伏巨头First Solar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它在中国市场的野心和困顿。

新能源大单背后

中美签订新能源合作大单,一个不可忽视的背景是,2010年10月,美国政府曾发动了一场针对中国清洁能源产业的301贸易反垄断调查。

当时,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称,中国政府为其风能、太阳能、电池及节能汽车等产品提供了不公平的支持,导致美国相关企业的利益受到损害、美国的贸易逆差增大、美国在此类行业的就业机会减少。

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列举的中国“违规”罪状包括“出口限制、歧视外国公司”,以及“商品进口要求技术转让、补贴国内公司”等等。美方还称,中国政府自2007年起对光伏产业实施了多个扶持政策,中国政府还给电池生产企业提供了很广泛的支持,包括津贴、减税、优惠贷款、土地及其他补贴。

显然,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一个副作用便是贸易争端日益增加。商务部副部长钟山在近期召开的2011年全国贸促工作会议上表示,2010年全年中国遭遇贸易摩擦64起,涉案金额约70亿美元。

而大规模商业采购,或许被视为国际贸易争端的缓冲剂。此前两个月,中国签署的经贸大单就已经近千亿美元。

2010年12月15日至19日,中国与印度和巴基斯坦大约签署了45项总价值超过200亿美元的协议,涉及电力和医药等领域。2011年1月4日至12日,中国与西班牙、德国、英国分别签署了75亿美元、87亿美元、47亿美元的经贸协议。

在赵玉文看来,在某种意义上,中美新能源合作,亦可视为缓解中美贸易争端的重要手段,“在第二届中美清洁能源务实合作战略论坛上,签订的主要是对美国新能源的投资协议。”公开资料显示,在中国贸易代表团访美期间,中美签订了超过200亿美元的新能源合作协议。

“新能源虽然总体量不大,但却是引起广泛关注并且可以实现双赢的合作领域。”林伯强称,对于美国而言,中国有世界最大风能市场,而且太阳能市场也极具潜力,因此,中美合作能给美国新能源厂商带来大量的订单和利润,而对于

中国而言,美国有世界最先进的新能源技术,因此,中美合作能快速提升中国新能源产业的技术水平。

奥巴马的“国策”

早在2009年9月,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之初,其便将“新能源战略”提升至了美国国策的高度。

奥巴马上任后,在国会发表首次演讲时,就呼吁加强对清洁能源的投资,并重申将在3年内使美国的新能源产量翻一番。当时,奥巴马称,要想使美国的经济真正转型、维护美国的国家安全并使地球免遭气候变化之苦,生产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势在必行,掌握新能源的国家将领导21世纪。

而在奥巴马政府公布的预算中,风能、太阳能、生物燃料以及清洁煤技术等每年将从中获得150亿美元的投资,10年共计1500亿美元。

当时,奥巴马的新能源战略更多的被视为美国政府振兴经济、低于全球金融危机之举。但在于宏源看来,美国政府寄望于通过新能源战略,“维持其全球经济领袖的地位”,“发展低碳核心竞争力、新能源和低碳经济,对美国未来经济竞争力和国际地位影响重大。美国推动气候变化和绿色壁垒可以保护其竞争力,同时削弱中国等竞争对手的竞争力”。

于宏源指出,“奥巴马政府通过绿色新政建设清洁能源结构和减少石油依赖,强调将技术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途径,采取‘限额与交易’等减缓行动,加强低碳能源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强化包括生物燃料、风能、太阳能、氢能、碳捕集和封存等新能源及核能利用带来的长期机遇和竞争力。”

在他看来,美国之所以在2010年10月对中国的清洁能源行业进行301贸易反垄断调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2010年,美国对太阳能的需求增长了41%,但美国本土产量只增加7%,而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太阳能电池却实现了翻番”,并且,“4家美国主要生产商损失了580个就业岗位”,“正因如此,奥巴马政府开始推动边界碳关税协调,刻意把中国出口与美国的失业率联系起来,对包括中国清洁能源行业采取各种贸易保护措施”。

 全方位进军中国

目前,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费国。2010年,中国有10%的能源消耗来自可再生能源,而2020年,这一比例可能将达到15%。对于试图

主导全球能源新秩序的美国来说,中国市场显然是最重要的海外市场。更何况,中国还可能是其最主要的新能源竞争对手。

“在新能源领域,美国什么都想卖给中国。”林伯强称,美国极其渴望在中国新能源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而在合作方式上,“美国最希望通过做项目来卖产品和技术”。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美国已经是中国最主要的新能源设备供应商,以美国太阳能设备供应商GTsolart应用材料为例,其绝大部分订单来自中国,而且,中国也是美国太阳能级多晶硅的主要采购商。

而在风电领域,美国通用电气2005年向中国出口的风机达8万千瓦,2009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向中国出口的风机达34万千瓦,增加了四倍。在这5年间,美国累计向中国出口113万千瓦风机,而中国仅向美国出口了3台风机,不到1万千瓦。

不过,在新能源产品领域,中国企业正在迅速追赶。目前,风电设备的国产化已基本完成,并开始大举出口,而在太阳能领域,赵玉文称,中国现已基本可提供全套太阳能生产设备,制约中国太阳能产业发展的太阳能电池原材料多晶硅,也实现从无到有,现已占据中国市场的半壁江山。

“只要掌握了技术,中国企业就能快速打败国外企业,占领市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新能源产业人士称,中国新能源产业与中国其它产业类似,“模仿复制能力特别强,中国需要的是技术”。

虽然海外企业严控技术外流,但中国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已让它们的国际竞争对手不得不改变策略。林伯强看来,随着中国新能源企业的快速崛起,国外企业比较现实的方式是把技术卖一个好价钱,“单纯的技术转让,收益不佳,比较好的方式是,以技术入股合资企业,组建合资企业,然后从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中获得持续的高收益”。

事实上,这种模式目前正在日益成为主流。比如,全球最大风能电机生产商之一Vestas、GE等,都在中国设立了合资企业。

First Solar的野心

“当然,美国新能源企业最希望的,还是能直接接触终端市场,做项目,即建设新能源项目,但现在,这样做基本赚不到钱。”林伯强称。

通过直接兴建太阳能发电站,美国新能源企业将能够将其整条产业链引入中国市场。不过,这种项目,也最能反映美国新能源厂商在中国的机遇与困顿。

谈到大型新能源项目,最为著名的莫过于美国太阳能厂商First Solar准备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建设的全球最大的光伏电站项目。公开资料显示,鄂尔多斯日照时间非常长,每年平均有3000到3200小时之多,年照射量也高达140至160千瓦/平方米,被称为中国太阳能的“新金三角”。

2009年9月,世界按产能计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商First Solar宣布,将在鄂尔多斯沙漠中建设2GW级(200万千瓦)大型太阳能发电厂,并与中方签订了相关备忘录。

据First Solar提供的资料显示,整个项目分为四期进行,其中第一期30MW,于2010年6月1日开始建设,并在条件许可的条件下尽快完成,二期、三期分别是100MW和870MW,计划于2014年建成,并将于2019年建成第四期1GW。

据赵玉文统计,2009年中国太阳能电池的产量为4GW左右,这个电站所需的太阳能电池,将相当于2009年中国太阳能电池产量的一半。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目前虽然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产地,但与其相比,国内的太阳能发电能力,却微乎其微。2010年,国内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仅为70万千瓦,而2011年的目标也不过120万千瓦。也就是说,如果First Solar最终完成这一项目,其发电能力将相当于2010年中国已有发电能力的接近3倍。

不过,中国国内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商,可能并不会从鄂尔多斯项目中获得多少机会。因为,First Solar本身就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商之一。

在与中国政府签订的备忘录中,First Solar还承诺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考查在鄂尔多斯投资设厂生产太阳能电池的可行性。First Solar首席执行官迈克·埃亨(Mike Ahearn)称,“公司兴建这一项目,在于看到中国政府实施了积极的能源政策,此外公司也对太阳能发电成本控制有信心,并计划在中国拓展供应链,以满足薄膜太阳能光伏模块的生产和回收利用”。

更为重要的是,First Solar还有望通过这一项目在中国确立一个全新的技术标准。与国内太阳能电池生产商普遍生产的“多晶硅电池”不同,First Solar的核心技术是“碲化镉薄膜电池”。目前,它是全球最重要的碲化镉薄膜光伏模

块制造商,与传统的晶硅技术相比,使用碲化镉专利技术的太阳能电池发电量更大,并拥有更低廉的生产成本。

显而易见,First Solar的目标是,将整个“光伏产业链”引入中国市场。在该项目公布后,First Solar的股价从9月8日的134.64美元上涨到了10月20日的156美元。

 令人艳羡的机会?

至少在当时,First Solar能够在中国兴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站,曾经被外界视为是一个令人艳羡的机会。

从这一项目最初的设想来看,First Solar似乎找到了一个中美新能源电站项目合作的多赢共同点。“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First Solar,都可以从这个项目中获得极大收益。”一位接近这一项目的人士称,据测算,这一项目的总投资额将达到40亿到60亿美元,内蒙古及鄂尔多斯政府可以从项目建设中获得可观的GDP,更何况,First Solar还准备在鄂尔多斯新建一个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

而对于First Solar自身来说,其将提供该电站所需的电池片,也就是为它自己在中国第一家的工厂找到一个稳定的客户。并且,“这也是一个极好的广告,在中国这个极有前景的太阳能市场建了一个世界最大的太阳能电站”,将帮助它“紧紧抓住中国这个新能源发展最为迅速的市场”。

事实上,在当时看来,First Solar的机会是如此令人艳慕。2009年8月,中国刚刚结束第一次敦煌市10MW(1万千瓦)太阳能项目的招标,当时,新建太阳能电站项目还处在严控阶段,而规模高达2GW(200万千瓦)的项目,更是前所未有。当时,甚至有知情人士称,“这一项目不是通过公开招标,而是通过特殊渠道进入中国的”。

2009年11月,First Solar与鄂尔多斯政府正式举行合作框架协议签字仪式,并再次确认,鄂尔多斯电站第一阶段30MW项目将于2010年6月1日开建。

中国市场的门槛

但时至今日,First Solar的鄂尔多斯2GW项目,进展得并不顺利。至2010年9月,鄂尔多斯项目的第一期才获得前期可行性研究的许可,而按First Solar公布的计划,2010年6月1日应开始建设。

知情人士称,阻碍鄂尔多斯2GW项目的关键是上网电价,“First Solar一直无法获得满意的上网电价”。

在电站建设运营中,出售电力给电网是电站最为重要的收入来源,而所谓的“上网电价”是指,太阳能发电站以一个特定价格,将电力出售给电网,对于电站来说,较高的上网电价是项目取得经济效益的关键。不过,与传统的火力、水力和核能发电相比,目前,太阳能发电的成本要高出许多,在市场上并无竞争力,其间的差价需要政府进行补贴。所以,能够获得多少补贴,是国内光伏电站项目能否盈利的关键。

政府补贴方式有多种,如建设补贴、产品补贴、电价补贴等,但在全世界较为主流的是电价补贴,即规定一个太阳能、风能电力上网电价,政府补贴水力发电、火力发电与太阳能、风能发电之差的差价。

比如一个地区主要的火电上网价格为0.5元/千瓦时,而太阳能电力上网电价为1.5元/千瓦时,即太阳能电站每发一千瓦时电力,国家向它补贴1元,电网支付0.5元。

在2009年8月的新闻稿件中,First Solar即称,鄂尔多斯的2GW项目将获得政府补贴的上网电价。迈克·埃亨也称,政府电价补贴是打开光伏电站市场并与传统电源竞争的必要手段。

不过,“First Solar原来以为,在政府的支持下,可以解决这个美国新能源企业在中国投资的最大问题,但现在看来还是很难。”上述知情人士称。

目前,与风力发电已经明确上网电价不同,中国太阳能发电的上网电价的确定,还在探索过程之中,具体方式为,通过对太阳能电站项目进行公开招标竞价,希望通过市场公开竞价确定太阳能电站上网电价。

2009年7月,发改委主持的第一次太阳能电站甘肃省敦煌市10MW太阳能项目招标落下帷幕,由江苏百世德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中广核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广核”)以及比利时太阳能开发商Enfinity联合中标,中标的上网电价为1.09元/千瓦时。

不过,在First Solar看来,这个价格是不可接受的。上述知情人士称,鄂尔多斯项目要求1.8-2元/千瓦时的上网电价,但国家发改委认为,只能按此前敦煌太阳能项目招标电价1.09元/千瓦时给予批准。

事实上,在敦煌项目招标价公布后,国内不少光伏企业人士均认为“招标价格太低”,中国太阳能电池按产量计最大的生产商无锡尚德电力CEO施正荣就认为,中国太阳能电站项目没法做,“起码民营企业做不了”。

当上述知情人士称,发改委认为,如果敦煌项目1.09元/千瓦时可以做,那鄂尔多斯项目也应该可以做,而First Solar要求的与敦煌项目近一倍差距的上网电价,令鄂尔多斯项目陷入困境。

并且,可能让First Solar更为惊异的是,2010年9月,发改委公布的第二轮总共280MW的多个光伏电站特许权项目招标结果显示,内蒙古国电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分别以0.8847元/千瓦时和0.8444元/千瓦时的上网电价,中标了内蒙古阿拉善和巴彦淖尔项目。

这位知情人士称,在第二轮招标之后,发改委认为,鄂尔多斯的项目也只能给予接近阿拉善和巴彦淖尔项目的上网电价,而且,“未来的招标上网电价可能更低”。

 与国企的合作

“First Solar看懂了一些地方,但它没想到中国市场如此复杂。”上述知情人士认为,而2011年First Solar与中广核的合作,或许意味着它开始真正摸懂中国市场的门道。

当这家美国光伏巨头试图将整个产业链引入中国市场,并在中国直接运营太阳能电站时,它遭遇了来自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国国有企业的有力竞争。最终,它转向了与中国国企合作。

2011年1月5日,就鄂尔多斯项目第一阶段的30MW项目,First Solar与中广核旗下中广核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签订谅解备忘录,中广核成为鄂尔多斯项目第一阶段30MW项目的建设者、拥有者和运营方。而First Solar则退居二线,成为中广核的供应商,主要提供太阳能电池组件。

First Solar总裁宋博思(Bruce Sohn)改口称,其在欧洲和北美的类似项目,也都是由其它的公司进行建设和运营,而与中广核的合作,实际上是其在世界其他地方典型做法的延伸。

“与国有企业合作,将是国外新能源企业进入中国的主要方式。”林伯强称,此前出于保护自有技术等考虑,国外新能源企业希望在中国独立开展业务,但

“这种模式风险很大,往往非常容易失败,在现实运作中也是越来越少了。选择有实力的国有企业进行合作、合资,将是主要潮流”。

“上网电价太低,国有企业拥有特殊的资源可以做(电站),但民营企业不行。”此前,施正荣公开称,低价竞标光伏项目的国有企业,表面是亏的,但深层次可能是获利的,而“民营企业没有这样的获利能力”。

而对于中国的国有能源企业来说,进军新能源,账面收益并不是唯一的考虑因素。事实上,对它们来说,拥有一定比例的新能源资产,是一个刚性需求。

根据2007年发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10年和2020年,对权益发电装机总容量超过500万千瓦的投资者,所拥有的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发电权益装机总容量应分别达到其权益发电装机总容量的3%和8%以上。

由于达不到目标将会受到处罚,所以,国有电力企业作为国内主要电力投资者纷纷投资非水电可再生能源,而这一定程度上,造成国有电力企业低价围猎新能源项目。

“目前,无论是国内的风能电站还是太阳能电站,中标的主要还是国有企业。”林伯强称,在现行中国电力市场定价体系里,民企和外企,尚无法从新能源电站的定价中获得足够的收益。

而在洞悉了中国新能源市场的这一玄机之后,First Solar 或许将找到一条新的道路。“国外新能源企业通过与国有企业进行合作合资,在国企中标后,利用中标企业的合作关系向中标项目出售设备,从而赚取稳定的收益。”

虽然,这与First Solar最初的期待尚有差距,不过,这家美国新能源企业仍有望实现其最为重要的目标:从中国的新能源扶持政策中分一杯羹,在保证稳定收益的前提下,扩大市场份额,并逐步推广其技术标准。

电力体制困扰

“中美应共同促进,各自启动光伏市场。”赵玉文称,中国光伏市场已成为制约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最大阻碍。据能源局的数据,虽然我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光伏组件生产国,但其80%以上的市场均在国外。

中国为推动光伏市场的发展,正在进行两方面的努力,一直是补贴上网电价,比如光伏并网发电特许权项目招标,另一是一次性补贴光伏系统建设,比如,金太阳及建筑一体化工程。

在上海市太阳能学会理事长崔容强看来,国内光伏并网发电特许权招标,并不是解决国内光伏市场的办法,关键还是要树立“标杆并网电价”,国内可以参照国外光伏并网的成熟标准,“更复杂的风电都能出台标杆电价,光伏应该更容易”。

不过,即使在设立标杆电价的风能领域,虽然据国家能源局统计风电装机量当年新增1600万千瓦,风电装机总容量达4182.7万千瓦,跃居全球第一,但弃风现象却时有发生,最著名的莫过于,“风电三峡”之一的内蒙古,据报道,在夜晚用电低谷期,因电力无法消化,约80%的风机不得不弃风停转。

而相对于传统电力,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比如,太阳能必须在白天有阳光时才能发电,风能则需要风力才能发电,并且发电强度受光照、风力强度影响。

前述了解鄂尔多斯项目的人士还称,电网调配能力的限制,也阻碍了中国新能源的发展。在他看来,国外新能源发展较好的国家,如德国,无论是谁都可以安装新能源发电设备,并就近上网。

但在中国,新能源并网一直是一个难题,上海电力学院太阳能研究所所长赵春江遭遇的“双向收费”问题,便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赵春江在自家屋顶上安装3kW的光伏发电装置,但当其将富余电力向其家庭所连接的电网输电时,其所装电表却显示正在用电,即无论是用电还是输电,电表均看做用电。

前述知情人士称,目前,新能源发电采取“集中发电、远距离输电”的传统电力模式,这反而增加了其不稳定性——“电力强弱差被放大”,“新能源应是分布式能源,通过强大的电网减少甚至消除新能源的不稳定性,从而实现大规模部署,并最终快速降低产品制造与应用成本,实现平价上网”,但是,“现在的电力体系中,电网的单位资产输电量并不是核心指标,因此,电网也就没有动力去推动分布式能源的发展”。

并且,根据《可再生能源法》,“建设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应当依照法律和国务院的规定取得行政许可或者报送备案”。而上网电价均由国家确定,在此情况下,或许正如林伯强所言,“在现有电力市场体系下,美国新能源企业与国有电力企业合作将是最好的方式”。

2011-02-17 17:50:00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下载2014年大国博弈时事解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年大国博弈时事解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考思想政治时事 彰显大国地位

    中考思想政治时事:彰显大国地位 命题视点一:习近平、李克强出访、接见活动 材料1:10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21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题为《发挥亚太引领......

    解读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迅速发展的新兴大国,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也是实力最强的守成大国。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和最复杂的双边关系,也是最具代......

    大国的无声博弈成昆铁路与贝阿铁路

    大国的无声博弈成昆铁路与贝阿铁路 郑 宏 20世纪60年代,风云动荡的年代。 华人民共和国刚刚走出饥饿困境,又面临沉重的国际压力。中苏已经反目成仇,两国交恶,互相攻击;美国全......

    大国崛起观后感之详细解读

    对于日本,或许很多热血的中国青年都会想起中国被其欺压凌辱的那段不堪回首历史,为何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人民勤劳智慧的中国会被一个只有弹丸之地、曾经蒙昧落后的日本欺压半......

    博弈生存

    浅谈生活中的“大智若愚” 引言: 博弈论本身就是一门大智若愚的学问,在各种各样的社会交往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博弈,一个睿智的善用策略行动的人,既要能有自知之明,更要能利用......

    营销博弈浅谈

    营销博弈浅谈—-客户心里在想什么 你是否经常关注打折信息,然后按海报上的促销去买东西,结果发现自己并没有少花钱,反而多花了好多钱。你会为了少花7块钱去另一家需要15分钟路......

    就业博弈

    看就业形势根据教育部提供的数据,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114万人;2003年,第一批扩招本科生进入就业市场后高校毕业生成倍增长,逾212万;2006年和2007年的高校毕业生各增长到413......

    博弈读书笔记

    《博弈:关于策略的63个有趣话题》读后感 这本书主要叙述的是生活艺术的表现需要把握细节细节虽小,却构成了生活的全部关注细节就是关注生活讲究细节就是讲究生活的质量和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