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植物保护简介
植物保护简介
植物保护主干学科:生物学、作物学、植物保护学?植物保护主要课程:普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植物化学保护植物保护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科研训练、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一般安排不少于30周。植物保护主要专业实验:植物病原物主要属的鉴别、分离与培养实验、主要作物病害诊断、测报与防治;农业昆虫重要目及科的鉴别实验、常见害虫识别、测报与防治;农药常用剂型的加工制备和物理性状测定,农药分析与毒性测定、药害试验等。本专业分为植物病理学、昆虫学和农药植检三个方向。水产技术检验检疫、行政管理、水产养殖业的相关部门。可应职于各级植保站、植检站、植物病虫测报站、环保站、农药检测、农药生产、农业销售部门等,从事植物病虫害测报、有害生物防治、农药推广与营销、农业生产技术与服务和经营管理等工作。植物保护专业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以为“三农”服务为宗旨,走工学结合的道路,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在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分别安排学生到农药生产、营销、农作物生产等单位进行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学生提前进入社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和就业能力,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工资待遇较高,报考我院植物保护专业是您改善家庭经济的首选专业之一。我院植物保护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良好,目前我院已有的三届高职植保专业毕业生,平均一次就业率高达97%以上。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实施绿色植保和公共植保计划,全面构建新型植保体系。广西在“十一五”期间实施植物“有害生物无害化防治”和“从农田到餐桌”农产品安全生产计划,需要数千具有植保知识的专业人员,预计5年内高职植保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高达98%以上。植物保护专业是我院少数几个全国招生的专业,毕业生可在全国范围内工作。主要有考研和就业两个就业渠道,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各级植保植检部门、农技推广站、海关及农药、食品加工企业等,每年有65%左右的同学考入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众多高校及科研院所攻读硕士学位,其他同学的初次就业率也高达90%以上,最终就业率均为100%。
第二篇:植物保护学总结[范文]
植物保护学:
1昆虫纲成虫期的基本特征?
①体躯分为头胸腹②头部有1对触角和3对口器,通常还有复眼和单眼,是感觉和取食的器官③胸部有3对足,2对翅,是运动的中心④腹部9-11个体节,含有大部分的内脏和生殖系统,是代谢和生殖的中心⑤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变态。
2.变态:从卵中孵化出来的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通常要经过一系列形态上和内部器官的变化,致使成虫和幼虫显著不同。
3.昆虫的头式分为:下口式、前口式、后口式。
4.昆虫的触角分为柄节、梗节、鞭节。几种特殊触角:念珠状-白蚁、膝状-蜜蜂、球杆状-蝶类、羽毛状-蛾类雄虫、环毛状-蚊类雄虫、巨芒状-蝇类、鳃状-金龟子。
5.口器:咀嚼式口器、虹吸式口器、刺吸式口器、挫吸式口器、舔吸式口器。
6.胸足: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前跗节。几种特殊胸足:携粉足-蜜蜂后足、游泳足-雄龙虱后足、捕捉足-螳螂前足、跳跃足-蝗虫后足、开掘足-蝼跍。
7.翅的类型:膜翅、缨翅、毛翅、鳞翅、复翅、半翅、鞘翅、平衡棒。
8.昆虫的繁殖方式:两性生殖、孤雌生殖、卵胎生、多胚生殖。
9.虫龄计算:幼虫为第1龄,第一次蜕皮后为第2龄。
10.世代:昆虫从卵离开母体发育到成虫性成熟并开始产生后代的个体发育史。
11.年生活史:生活周期,是指在一年中昆虫个体发育的全过程。
12.休眠与滞育:昆虫在不良环境条件下(如高温、低温、一定的日照等),暂时停止活动,呈静止或昏迷状态,以安全渡过不良环境,这种停育现象是物种得以保存的一种重要适应性。(一)休眠是由不良环境条件直接引起的,当不良环境条件消除时,便可恢复生长发育。(二)滞育是昆虫长期适应不良环境而形成的种的遗传性。在自然情况下,当不良环境到来之前,生理上已经有所准备,即已进入滞育。一旦进入滞育必需经过一定的物理或化学的刺激,否则恢复到适宜环境也不进行生长发育。滞育性越冬和越夏的昆虫有固定的滞育虫态。滞育又可区分为专性滞育和兼性滞育两种类型。
13.种群:指在一个生活环境内,占有一定的空间,进行生殖繁殖的同种个体的总和。是一个自动调节的系统,通过自动调节使其能在生态系统中维持自身的稳定性,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单位。
14.有效积温:昆虫完成一定发育阶段需要一定的温度积累,亦即发育所需时间与该时间的温度乘积理论上是一个常数。K=NT
15.计算有效积温:K=N(T-C)[C为发育起点温度]
16.昆虫各目的特征
植物病理学:
1.非侵染性病害:由于植物自身的生理缺陷或遗传性疾病或由于在生长环境中有不适宜的物理化学因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一类病害。特征:没有病原物的侵染植物个体间不传播,个体的发病是均匀一致的。
2.侵染性病害:由微生物侵染而引起的病害。特征:。。。
3.有性繁殖:要经过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结合经过质配核配减数分裂过程的繁殖方式。(休眠孢子、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
4.真菌生活史:是指真菌从一种孢子开始,经过一定的生长发育阶段,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为止的经历过程。真菌典型生活史是从有性孢子萌发开始长成菌丝体,然后继续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就从营养阶段过渡到繁殖阶段;先进行无性繁殖,产生无性孢子,无性繁殖在适宜条件下可重复产生,直到最后进行有性繁殖,产生有性孢子为止。
5.无性繁殖:没有经过性细胞或性器官结合直接由菌丝产生或由菌丝分化形成的产孢结构上产生孢子的繁殖方式。
6.病害的理化特征(致死温度和稀释终点、体外保毒期【概念】)
7.半寄生和全寄生(概念)
8.抗病类型:小种专化抗病性和非小种专化抗病性(概念)
9.生理小种概念
10.植物性病害的病程概念
11.侵染途径:伤口、自然孔口、微伤口、直接侵入
12.病害循环和病程的区别
13.多循环病害与单循环病害的概念
14.新病害或疑难病害的诊断-柯赫氏法则(过程)
15.病害循环概念
第三篇:植物保护学实习报告书
植物保护学实习报告书
实习目的:
选择学校周边地区的主要大田农作物及果树为对象,联系课堂上所学理论,采用实地考察采样制作标本以及老师现场讲解的方法,对目前主要蔬菜及其他作物上的病虫害的发生及发展状况进行初步了解。培养实际调研能力,尝试检验所学知识,并从实际中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学习了解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新方式新方法。
实习方式:
采用实地调研的方式,具体采用了实地采样与标本制作、老师现场讲解和参观学习考察的方式。出动全组成员合理分工,每人负责不同侧面的内容,协同合作,调查后集体讨论分析,并总结出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2011年5月24日-2011年5月27日
实习地点:菏泽市牡丹区小留镇李丁庄、菏泽学院西校区试验田及菏泽市东明县几个典型西瓜栽培基地。
实习步骤:
一、前期准备工作1、5月24日上午8:00:听老师介绍本次实习的基本情况与安排。2、5月24日上午10:00:在实验室制作和分发实习所需工具及材料。
二、开展实习活动1、5月24日下午至5月25日上午:以之前所分的小组为单位,到学校试验田及周围采集植物病虫害标本。
2、5月25日下午:各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将采集的昆虫与病害样品制作成标本。3、5月26日,走访调查李丁庄蔬菜的病虫害发生情况。
4、5月27日,参观、调查东明县西瓜种植基地的病虫害发生与发展状况。
三、后期总结工作
5月28日至5月29日收集并整理资料,分析总结本次实习并写出实习报告书。实习内容:
(一)实习准备工作
5月24日上午我组在明确了这次实习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后。从摄影、记录、安全保障、撰稿方面进行了详细周密的部署,确定了实习方式、调查对象,并拟定了实习计划。
(二)实地调查
5月24日下午我组开始寻找调查对象,按照预定的方案两人一小组分别采集昆虫成虫、幼虫及病害样本。经过一个下午和一个上午的努力工作,我组不仅顺利采集了老师要求采集的几种病虫害样本,还抓到了一些不曾了解过的地下害虫。5月25日下午经过我组成员的精诚合作,在规定时间内将采集到的病虫害样品制作成标本。5月26日我们来到小留镇李丁庄实地参观考察当地蔬菜的病虫害发生与发展情
况,在那老师为我们现场讲解了十多种典型蔬菜病虫害的判断症状及防治方法,如大葱紫斑病、葱蓟马、黄瓜霜霉病、黄瓜白粉病等等。我们还与当地菜农亲切交谈,互相学习交流蔬菜病虫害防治措施。
5月27日我们乘车到了东明县,并有幸请到了东明县农业局科教科的王科长,王科长首先为我们介绍了一下东明县西瓜栽培的历史、现状及趋势,其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着,王科长带我们实地参观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各种西瓜栽培模式种植基地,在基地,与瓜农交流非常愉快。
(三)实习调查感想
经过近一周的实习,我收获了很多。走出美丽的象牙塔,感受外面的世界,才真正体会到我们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如不经过实践是站不住脚的。曾经的我们如井底蛙、笼中鸟,丝毫感受不到植物保护工作的复杂与艰辛。在大学校园里有的同学还过着空虚、无聊的生活,现在想想真不应该。我们学到的知识本来就很少,再加上没有实际操作经验和技能,书本上的理论和知识与现实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植物保护虽是一个传统产业,但仍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就业前景非常可观。但是,它又是一种对实际操作技术性要求较高的行业,社会上需求的不仅是有文化有素质有道德的大学毕业生,需要更多的是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因此,在大学期间我们除了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应该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特别是本专业的实习实训活动,以培养我们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这对我们今后的就业与深造都将会非常有帮助。志当存高远,事应求卓越。既然前途一片光明,我们为什么不为之努力拼搏呢?
第四篇:植物保护专业概论
植物保护专业概论
一、什么是植物保护
说起植物保护,很多人认为这个专业是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的。最初,我也是这个想法。读了这个专业后,才对这个专业有了本质的认识。这个专业到底是做什么的呢?打个比方,人生病了需要去医院看医生,医生会对患者的病症作出诊断治疗,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植物与人类一样也会生病,同样也需要一个“医生”来给它看病。植物保护专业就是一个培养植物“医生”的专业,当然,这里所说的植物主要是指与农业息息相关的各种农作物。
植物生病大多是由自然因素及生物因素引起的。自然因素最常见的有旱涝灾害、土壤贫瘠等;生物因素则包括致病微生物(病原菌、病毒、真菌)、有害昆虫(蝗虫、螨类、稻飞虱等)、杂草(田旋花、打碗花、看麦娘等)、鼠害几个方面。就像人类的不同致病因素引起不同的疾病一样,植物的各种致病因素也会引起植物不同的疾病,表现出不同的症状。
通俗地说,植物保护所学的就是如何运用各种措施预防植物生病并治愈患病植物,这些措施包括农业措施、物理措施、化学防治等。农业措施与物理措施是最常规的方法。平时我们说的作物轮作及人工除草就分别属于这些措施。化学防治是应用化学农药来防治害虫、病原物、杂草以及鼠类等有害生物,是目前应用最普遍也最有效的防治措施。学习植物保护,同学们可以掌握农业生物科学、农业生态科学、农业病虫草鼠生物学及其致害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够鉴定、识别、监测和防治各类病虫草鼠。
二、有哪些专业方向
植物保护是农学门类中的一个一级学科,下面分设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药学三个二级学科,下面我分别详细地介绍一下这三个学科。
1.植物病理学科
今年年初,由于天气干旱,造成全国麦田大面积缺水,间接导致部分地区小麦条锈病的暴发流行,这种病是由真菌侵染引起的,是一种我国小麦生产上分布广、传播快,危害面积大的重要病害。小麦条? 锈病的病原、发病症状、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防治方法就属于植物病理学的研究范围。简言之,这门学科培养的是能够识别并防治农作物主要常见病害的人才,主要的研究内容有植物病原物的生物学、生理、遗传、系统分类的理论和技术,形态和结构、分类和鉴定,各类病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寄主植物和病原物的相互作用,病原物的致病机制及寄主植物的抗病机理,病害发生和流行的规律和机理,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抗病作物的育种,植物检验检疫等等。
2.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2005年,水稻重要害虫稻飞虱在我国南方大发生,给我国的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而诸如稻飞虱之类的农业害虫及其防治就属于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它主要是研究农业昆虫和其他有害动物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控制理论和技术。研究方向包括昆虫的生态学,昆虫的生理机能、机制以及分类,昆虫病理学和生物防治,昆虫行为及化学生态学,昆虫遗传学与分子生物
学,昆虫药理学,城市与储藏昆虫学,资源昆虫学,农业昆虫(蛹)与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作物抗虫性原理及应用,有害生物检验检疫等,通过本学科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危害农作物的主要害虫及其他有害动物的鉴定、监测及防治办法,从而指导农业生产。
3.农药学
人生病了要吃药,同样的道理,植物病了也需要“吃药”,这个药指的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农药。农药学这门学科有的院校如中国农业大学等将其设置为理学学位,偏重于农药的创制、加工以及与之相关的农药作用机理、农药残留、抗药性原理、环境毒理以及在生物体内的代谢方式等理论与技术,有的院校如华中农业大学等将其设置为农学学位,偏重于农药的应用技术方面。通俗地讲,这门学科就是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设计、生产并使用农药,这也是目前植保学科里比较热门的一个分支学科。
三、培养什么人
植物保护专业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随着我国这几年对农业政策的倾斜及投入力度的加大,该学科表现出了很强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包括可持续农业、食品安全生产、植物检疫、农产品贸易等各方面迫切需要植物保护人才。另外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仿生学等高科技领域也需要此类高级人才,这也对植物保护专业人才的素质提出了要求。那么植物保护具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呢?作为一个合格的植保人才,首先必须掌握植物保护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其中就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生物科学(植物生理生化、分支生物科学等等)和农业科学的基本知识,有害生物鉴定、识别、监测和控制的方法及技能。根据所从事的工作,各种要求也不尽相同。比如从事科研工作,则还应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系统的理论基础、专业技能、外语水平及与本专业有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从事植保生产、推广、销售、管理等工作,还需要深厚的社会经验及交际能力。一般来说,植物保护专业的学生就业范围十分广泛,可在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和技术推广部门从事信息咨询和管理及技术推广工作,在科研单位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到农药化工企事业单位从事农药研发、销售及管理工作,此外还可以到海关动植物检疫部门、环境保护部门等单位从事相关工作。
四、开设哪些课程
本科阶段主要是学习植保一些基础的理论和知识,如基本的数学、化学、生物学等知识及其在植物保护领域的应用。植物保护所要保护的对象主要是农作物,涉及植物学、作物栽培学、植物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作物育种学方面的知识;对农业生产产生危害的因素有自然因素与病虫草鼠等生物因素,涉及农业气象学、生物学、普通植物病理学、农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农业昆虫学、杂草科学等学科;对有害生物的监测涉及植物检疫、植物病害流行学、昆虫生态与测报等学科;对有害生物的防治涉及化学、农药学、统计学等学科。植物保护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衍生出许多交叉学科,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色。
五、毕业后做什么
这个专业主要是培养从事植物保护与生物技术的研究与设计、推广与开发、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可以简单地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农药化工企业。大部分选择就业的植保毕业生都流向了农药化工企业。这几年随着国家建立现代化农业政策的确立及对农业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农资行情不断看涨,增长势头越来越猛。与农业行业息息相关的农药行业在国内处于市场扩张阶段,竞争相对较少,人才缺口比例很大,特别是有经验的销售人员。其实要是能吃苦的话,这一工作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在一些跨国大公司如先正达、拜尔、杜邦、陶氏益农等,当然也不一定非要做销售工作,也可以做农药产品的研发、登记、生产、管理等工作。
国内动植物检疫部门及海关进出口检验检疫局、环境保护部门。植物保护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这些专业对口单位,每年都有不少学生被录取。
地方基层农业局、植保站、农技推广中心等。现在基层农业单位的领导大部分是学植保出身的,这也是植保专业的传统职业。但是近年来的毕业生都去跑农药销售了,很少有去这些地方的。有志于从政的同学可以考虑一下。
进入大、中专院校从事教学、管理工作。现在必须是硕士学历才能当助教或者留校做辅导员。
六、升学率及就业流向
升学:考取研究生比例为37.98%。
就业流向:国有企业就业为4.72%;其他企业21.57%;三资企业7.19%;其他灵活就业2.02%:机关1.53%;其他事业单位1.80%;出国及退学1.12%;自由职业6.29%。
就业率:89.89%。
第五篇:园林植物保护学课件资料
《园林植物保护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病原:引起园林植物病害发病的直接原因。
2、病原菌:在生物性病原中,真菌和细菌称为病原菌
3、非侵染性病害 :由非生物性病原所引起不具传染性的园林植物病害。
4、侵染性病害:由生物性病原所引起的具传染性的园林植物病害。
5、症状:寄主植物受病原侵染后所表现出的形式,是病症和病状的总称。
6、病症 :病原物在受害植物上所表现出的结构特征
7、生物性病原 :指以园林植物为寄生对象的一些有害生物。
8、子实体:着生真菌孢子的组织和结构
9、锁状联合:担子菌菌丝为保持双核性而形成的一种钩状结构
10、病毒:为一类不具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和核酸为主成份的体积极小的专性寄生物。
11、病害流行:植物病害在一定地区或一定时间内发生普遍而严重称为病害流行;
12、致病性:病原物使寄主植物致病受害的能力;
13、侵染过程 :从病原物同寄主接触开始,到寄主呈现症状的整个过程;
14、侵染循环:指从前一个生长季节发病,到下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
15、隐症现象 : 病原物侵入寄主后,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可以长期或永远不表现症状
16、潜伏侵染:当病原物侵入寄主植物后,由于寄主和环境条件的限制,暂时停止生长活动,寄主植物不表现症状,这称为潜伏侵染。
17、诱发抗病性:寄主受侵染后所诱导出的限制病菌扩展的特性;
18、下口式 :指头部纵轴与身体纵轴近似于直角关系的一种昆虫头式如蝗虫的形状。
19、昆虫年生活史:昆虫在一年内的发育史,确定地说由当年的越冬虫态开始活动起,到第二年越冬结束止的发育经过叫年生活史。20、跗
肢:昆虫体成对分节的外长物。
21、多胚生殖:昆虫的一个卵形成多个胚胎,发育为个体新的生殖方式。
22、补充营养:成虫期为性细胞发育成熟进行的取食。
23、龄期 :幼虫两次脱皮之间所经历的时间。
24、单寄生:指在一个寄主体上只寄生1头寄生昆虫的现象。
25、植物检疫:一个国家或地区用法律或法令形式,禁止某些危险的病虫、杂草人为地传入 1 或传出,或对已发生及传入的危险病虫、杂草,采取限制其继续扩展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26、孤雌生殖:又称单性生殖,是指卵不经受精,也能发育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7、耐害性:指植物受害后,有很强的增殖或恢复能力,可以显著减轻被害的损失。
28、生物防治:利用一切生物手段防治病虫害;
29、长日照型昆虫:长日照下不滞育的昆虫;
30、纵
脉:由翅的基部伸向翅的边缘的翅脉如径肪,中脉等。
31、后口式:口器向后,头部和体躯纵轴成锐角的一种口式;
32、昆虫的世代:昆虫自卵期的胚胎发育开始,经过幼虫、蛹直至成虫性成熟的整个阶段,称为 1个世代。
33、滞育:主要受光周期的控制,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同种昆虫的大部或全部个体中止发育的现象。
34、恢复营养 :有些成虫期很长的昆虫,多次反复进行补充营养,每一次补充营养之后,就有一批卵发育成熟,这种取食,称为恢复营养。
三、简要回答
1.简述杀虫烟剂的施放条件
答:存在逆温现象时,林分郁闭度﹥0。7,无风或微风,安全。
因为逆温存在时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林冠层是温度最低的地方,因此烟雾在上升至林冠时即被封锁,烟可在林内滞留才能达到好的效果,而逆温只在晴天的日落之后到第二天日出之前,所以烟只能在夜晚至日出前放(晴天时),郁闭度不够封锁效果不好,烟可以林窗逸出,风大会将烟吹散,微风可帮助烟的扩散,但要注意放烟的方向,安全检查是所有防治工作中都要注意的问题,放烟亦不例外,造成人畜伤亡之事在林业病虫防治中已属有发生)2.简述天牛类害虫的防治方法
答:(1)加强抚育管理,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虫能力。
(2)物理防治(成、幼虫的人工捕杀)(3)化学防治(4)树干涂白
3.幼苗立枯病大发生的条件及其防治措施
答:(1)苗木出土后一个月内,幼苗未木质化;苗颈幼嫩,易造成侵染
(2)高温高湿的环境因素:有利于病菌的生长繁殖,不利于种芽和幼苗的呼吸和生长;
(3)病菌繁殖体的积累:由于该病的病程短,每次病程后残体中的病菌能大量积累作 为爆发性病害的侵染来源。
(4)圃地管理:包括苗圃选择(考虑前作物)、细至整地,合理施肥,目的在于,不利于病菌的生长 繁殖,有利于幼苗的生长,增强其抗病性;
(5)土壤消毒:消灭侵染来源;
(6)及时播种:种子发芽顺利,在苗木木质化前错过高温高湿的气候;
(7)药剂防治:幼苗发病后,病程短,来势快,阻止其蔓延及病菌积累。常作药剂有:70%敌克松、波尔多液
4.影响园林植物病害流行的因素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1)病原物:涉及病原物毒力小种出现、病原物数量;
(2)寄主:易感病寄主植物存在、并且集中成片;
(3)环境条件:出现有利于病原的环境,特别是温度、湿度降水是影响病害流行的主要环境条件。5.害虫生物防治的途径
答:(1)以虫治虫(2)以菌治虫
(3)以鸟治虫
(4)以激素治虫 6.比较昆虫真菌病、细菌病、病毒病的症状:
答:(1)真菌病:虫尸僵硬,可见病症(各种颜色的菌丝成孢子);(2)细菌病:虫尸软化,体液浑浊,恶臭;
(3)病毒病:虫尸软化,体液清泽无臭。7.松疱锈病为例说明锈菌的生活史
答:引起松疱锈病的锈菌需顺序经历5个不同的发育阶段,产生5种类型的孢子,并需转主寄主才能完成全部发育过程。
(1)性孢子和性孢子器阶段(0):单核单倍体阶段(2)锈孢子和锈孢子器阶段(Ⅰ):双核(3)夏孢子和夏孢子堆阶段(Ⅱ):双核
(4)冬孢子和冬孢子堆阶段(Ⅲ):双核→单核双倍体(5)担孢子和担子阶段(Ⅳ):单核单倍体
0、Ⅰ阶段在松上,Ⅱ、Ⅲ、Ⅳ、在茶 子成马先蒿上
8.幼苗立枯病症状的主要类型
答:(1)种芽烂型:种芽出土前,病菌侵入,破坏种芽的组织引起腐烂,地面表现缺苗。
(2)茎叶腐烂型:幼苗出土前,病菌侵染,茎叶腐烂。
(3)幼菌猝倒型:幼菌出土后,扎根叶期,茎部未木质化,病菌白根茎侵入,破坏苗颈组织,幼菌迅速倒状,引起典型的猝倒症状。
(4)苗木立枯病:苗木茎部木质化后,病菌难从根茎侵入,而从根部侵染。根不腐烂,病苗枯死,但不倒状,故称立枯病。
9、比较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昆虫的特征
答:(1)不完全变态:三个虫期,卵期,幼虫期,成虫期,幼虫与成虫外表相似;(2)全变态:四个虫期, 卵期,幼虫期,蛹期,成虫期,幼虫与成虫外表差异大.10、有效积温法则的应用
答::(1)推测一种昆虫在不同地区可能发生的世代,N= K1/K ;(2)预测昆虫地理分布的界限;(3)预测昆虫的发生期;(4)控制昆虫发育进度;(5)推算昆虫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数值.11、锈菌的侵染特点及其所致病害的防治途径
答:(1)重叠侵染:一是锈菌的生活史期,锈菌每年都产生,二是夏孢子的重复侵染;
(2)转主寄生:松疱锈病的侵染循环需在两个寄主上才能完成。
以上两个侵染循环特点导致松疱锈病防治难度大,需采取相应的策略才能预防和控制其病害的发生发展。
(3)检疫:由疫区输出苗木要检疫,在病区附近不设松类苗辅。
(4)铲除中间寄主:切断侵染循环链。
(5)营林措施:修枝、间伐、抚育。
(6)化学治疗:松蕉油原液和不脱酚洗油于或300ppm内疗素注射皮部.12、真菌病害的侵染循环与病害防治的关系 答:(1)越冬结构、场所——消灭侵染原
(2)传播距离和方式——防治范围、防治方法
(3)初次侵染时间——防治时机
(4)再次侵染有或无——防治次数
13、苗木紫纹羽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答:症状:(1)根系:---紫红色丝网状物---;(2)地上部分:叶形短小、发黄、皱缩卷曲。防治方法:(1)选用健康苗木栽植(2)可凝苗木进行消毒处理;(3)肥水适宜,促进苗木健康生长;(4)清除病残体,土壤消毒;(4)贵重观赏树木实行外科治疗。
14、园林植物病毒病的防治方法
答:(1)铲除一切侵染源;(2)防止介体传染;(3)茎尖组织培养脱毒
(四)热处理和冷处理;
(五)弱毒疫苗的应用;(6)药物处理。
15、袋蛾类的防治方法
答:
1、物理机械防治(人工摘除护囊):
2、化学防治:
3、生物防治:
16、苗圃害虫蝼蛄类的防治方法
答:(1)园林技术:施用厩肥、堆肥等有机肥料要充分腐熟,可以减少蝼蛄产卵;(2)灯光诱杀成虫。(3)毒饵诱杀;(4)鲜马粪或鲜草诱杀。
17、园林植物白粉病菌的特点及所致病害的防治方法
答:特点:(1)专性寄生菌;(2)分生孢子产生、萌发较快,再侵染次数多;(3)耐干旱。
防治方法:(1)清除病残株;(2)防止苗木贪青徒长,合理密植。(3)化学防治。
18、园林植物细菌病害的侵染循环特点及防治途径
答:侵染循环:(1)侵入途径(伤口,自然孔口);(2)传播途径和侵染来源
防治途径:(1)园林技术防治;(2)抗生素治疗;(3)防止造成伤口和及时保护伤口。
19、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发生特点
答:(1)具有咀嚼式口器,往往以幼虫(膜翅目、鳞翅目)或成虫、幼虫(鞘翅目、直翅目)为害健康的植株,从而使植株生长衰弱,为天牛、小蠹等蛀干害虫侵入提供适宜条件。(2)这类害虫大多数营裸露生活(少数卷叶、营巢),因此受环境因子影响较大,表现为虫口消长明显。
(3)繁殖量大,且往往具主动迁移、迅速扩大危害能力。(4)某些害虫发生具周期性。20、刺蛾类的防治方法
答:(1)园林技术防治:(2)物理防治:(3)化学防治:(4)生物防治
21、锈菌的特点及其所致病害的防治途径
(1)专性寄生菌;(2)多态型现象;(3)转主寄生现象;(4)植物检疫;(5)铲除中间寄主;(6)化学防治;(7)抗病育种。
22、比较昆虫咀嚼式口器、刺吸式口器结构及危害特点
(1)咀嚼式口器:原始口器类型,由上鹗、下鹗、上唇、下唇,舌组成;造成植物各种形 式的机械损伤;
(2)刺吸式口器:与咀嚼式口器相比,有很大的特化,其不同点在于:一唇很短,下唇延伸成分节的喙,有保护口器的作用,上、下鹗变成细长的口针。能刺入植物组织吸取汁液,常使植株呈现褪色的斑点,卷曲、皱缩、枯萎或变为畸形。
23、比较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昆虫的特征
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差别大; 不完全变态: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差别小;
24、病原菌致病机制与园林植物的抗病机理
致病机制:(1)酶,(2)毒素;(3)生长调节物质 抗病机理:(1)固有抗病性;(2)诱发抗病性
25、生理病变、组织病变、形态病变的关系
答:生理病变是动力,组织病变是基础,形态病变是外在表现。
26、细菌病害的防治方法
答:(1)消灭侵染来源;(2)防止造成伤口和及时保护伤口;(3)抗生素治疗
27、全变态昆虫的幼虫类型
答:(1)不完全变态昆虫;(2)完全变态昆虫
28、食叶害虫的发生特点
答:(1)食叶害虫具咀嚼式口器,往往以幼虫(膜翅目、鳞翅目)或成虫、幼虫(鞘翅目、直翅目)为害健康植株,从而使植株生长衰弱,为蛀干害虫(天牛、小蠹虫)侵入提供适宜条件,因此,常称为初期性害虫。
(2)食叶害虫大多营裸露生活(少数卷叶、营巢),因此受环境影响较大,表现为虫口消长明显
(3)食叶害虫繁殖量大,往往具主动迁移、迅速扩大危害的能力。
(4)某些种类大发生常呈现阶段性(初始阶段、增殖阶段、猖獗阶段、衰退阶段)及周期性(上述阶段性发生过程,往往“重复”出现且呈现一定的周期性,这种周期性出现的间隔期及每一“重复”持续的时间,因虫种及当时的有关因素而异)。
29、半知菌亚门的特点
答:(1)营养体:有隔菌丝,常产生变态体;
(2)无性繁殖: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座,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器。(3)有性繁殖无或尚未发现。30、病毒病的主要特点
答:(1)症状类型(无病症表现);(2)隐症现象和潜伏侵染;(3)交叉保护;(4)系统侵染(全株性病害,种子和花粉带毒)
31、刺吸式害虫的发生特点
答:(1)除少数蚜虫、螨类等形成虫瘿在植物组织中危害外,多聚集为害树木或花卉的嫩梢、枝、叶、果等部位;
(2)成虫或若虫以刺吸式口器吸取植物营养,造成幼叶卷叶、枝叶丛生,枝叶枯萎,甚至整株枯死。
(3)刺吸类害虫首先点片发生、虫口密集、繁殖迅速,扩展蔓延快,但多因个体小,发生初期往往被害状不明显,在防治时如果不抓住有利时机,采取综合防治的方法,很难达到满意效果。
(4)刺吸类害虫可给某些蛀干害虫的侵害创造有利条件,可诱发煤烟病,并是病毒病的传播媒介。
三、论述题
1、举例说明如何根据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制定防治措施
答:(1)制定害虫的防治措施,必须以害虫的生物特性为依据,才能有敌放矢,事半功倍;(2)举例说明:应举出4组“生物学特性→防治措施”的对应关系(可以是一种害虫的,亦可分别从不同害虫中列举)、(上一题是最好的例证:①产卵场所选择性→人工挖卵;②喜食尿味食物→毒饵诱杀;③雌成虫产卵前行动迟缓→人工捕杀;④1、2龄 跳蝻在小竹杂草上取食→撒粉防治;⑤3-4龄在大竹为害→烟剂熏杀)。
2、举例说明园林植物症状表现的特点及其在诊断上的应用
答:(1)特异性(2)阶段性(3)相似性(4)差异性
3、真菌病害的侵染循环与病害防治的关系 答:(1)越冬结构、场所——消灭侵染原
(2)传播距离和方式——防治范围、防治方法
(3)初次侵染时间——防治时机
(4)再次侵染有或无——防治次数
4、举例说明蚜虫的防治方法
(1)园林技术防治:注意检疫虫情,抓紧早期防治。盆栽花卉上零星发生时,可用毛笔蘸水刷掉,并及时处理干净,以防蔓延;木本花卉上的蚜虫,可在早春刮除老树皮及剪除枝条,消灭越冬卵。
(2)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常见的有瓢虫、草蛉、食蚜蝇、蚜茧蜂、蚜小蜂等。(3)化学防治:蚜虫发生量大时,可喷40%氧化乐果、乐果、50%马拉硫磷乳剂或40%乙酰甲胺磷1000-1500倍液。或喷鱼藤精1000-2000倍液。
发生在球茎上(郁金香、百合、唐菖蒲、番红花)的蚜虫,可在栽培前,将受害球茎浸泡在含有湿润剂的林丹(25g/L)药液中15分钟;或用尼古丁或林丹作烟雾剂,进行熏蒸防治。(4)物理机械防治:利用色板诱杀,在花卉栽培地或温室内,可放置黄色粘胶板,诱粘有翅蚜虫。还可采用银白锡纸反光,拒栖迁飞蚜虫。
5、举例说明害虫生物防治的途径
答:(1)以菌治虫;(2)以虫治虫;(3)以激素治虫;(4)以鸟治虫
6、病原菌的致病机理和园林植物的抗病机制。
答:致病机理:(1)酶的作用;(2)毒素的作用;(3)激素
抗病机制:(1)固有抗病性;(2)诱发抗病性
7、举例说明病害流行的因素。
答:(1)病原因素;(2)寄主因素;(3)环境因素。
8、概述蚧壳虫的防治方法:
(1)检疫措施:在自然情况下,蚧虫是不活泼或不活动的种类,其自身传播扩散能力有限,但由于其本身特点,极易随苗木、果品、花卉的调运与交换传播各地,因此,必须加强植物检疫,消灭或封锁在局部地区发生严重的蚧虫,对国内或国际间调运的花木要严格检疫手续,如发现有严重的蚧虫,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经过认真防治后,才能调运。否则,要集中烧毁。
(2)园艺防治:主要通过园林技术措施来改变和创造不利于蚧虫发生的环境条件不仅有直接防治的作用,还有积极预防的作用。如;(1)选育抗虫品种;(2)实行轮作;(3)合理施肥,清洁花圃,合理确定植株密度。
(3)化学防治:(1)消灭越冬代雌虫:冬季可喷施1次10-15倍的松脂合剂或40-50倍的机油乳剂。(2)消灭越冬代若虫:冬季和春季发芽前,喷波美3-5度石硫合剂或3-5%柴油 乳剂。(3)若虫期防治:对出土的初孵若虫,早春可在树根周围土面喷撒杀虫剂,可用50%西维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对植株上的若虫,抓住孵化盛期喷药,此时介壳未增厚,药剂容易渗透。(4)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
(1)瓢虫的利用:澳洲瓢虫可捕食吹绵蚧;大红瓢虫和红缘黑瓢虫可捕食草履蚧;红点唇瓢虫可捕食褐叶圆蚧、紫薇绒蚧等多种蚧虫。(2)小蜂的利用:蚜小蜂、跳小蜂、缨小蜂----寄生盾蚧;(3)鸟:一些鸟能啄食体型较大、活动性较强的蚧虫。
9、举例说明真菌病害的侵染循环 答:(1)侵染循环的概念
(2)实例:如松疱锈病或杨树烂皮病
10、举例说明以菌治虫的生物防治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答:(1)以菌治虫的概念
(2)白僵菌的应用(3)病毒的应用(4)细菌的应用
11、举例说明如何根据园林植物害虫的生物防治的途径
(1)以菌治虫:白僵菌防治松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治鳞翅目害虫(2)以虫治虫:肿腿蜂防治天牛;赤眼蜂防治松毛虫;瓢虫防治吹绵蚧
12、举例分析园林植物病害流行的因素
(1)病原因素:新的小种出现或病原物的大量积累,如幼苗猝倒病(2)寄主因素:苗木未木质化前(幼苗猝倒病)(3)环境因素:高温高湿(幼苗猝倒病)
13、举例说明柯赫假定(人工诱发试验)答:(1)分离:从病植株分离纯化可疑病原物;
(2)接种:将可疑病菌接种到健康植株上,观察发病情况,并与原发病株比较;(3)再分离:从接种后发病植株上分离的病原物,是否为接种病原。
14、举例说明侵染过程
答:(1)接触期;(2)侵入期;(3)潜育期;(4)发病期
15、举例说明园林植物苗圃害虫的防治方法 答:以蝼蛄为例:
(1)园林技术防治;(2)灯光诱杀成虫;(3)毒饵诱杀;(4)鲜马粪或鲜草诱杀。
16、园林植物抗虫机理 答:抗虫性是指材具有影响昆虫为害程度的遗传特性。主要表现为:(1)不选择性;(2)抗生性;(3)耐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