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云南省地方税务局 云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开展养老保险费欠费清理检查工作的通知
云南省地方税务局 云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开展养老保险费欠费清理检
查工作的通知
云地税规字[2001]4号
2001年10月29日
各地、州、市地方税务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大理、个旧市地方税务局,省地税局直属征 收分局:根据国务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费征缴监督 检查办法》的规定,按照《云南省地方税务局关于进一步做好社会保险费征管工作的通知》(云地税规字[2001]2号)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大对养老保险费的征缴力度,切实做到社会保险费应收尽收,确保社会保险费收入稳定增长,以保证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的需要,经研究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欠费清理检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领导
(一)省地税局和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联合成立全省养老保险费欠费清理检查领导小 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检查工作。
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省地方税务局某副局长
副组长:鲍憬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
成员:李红省地税局规费处副处长
杨赵全省机关事业社保中心主任
兼社保局副局长
办公室成员:
李红云南省地方税务局规费处副处长
徐慰明云南省地方税务局规费处副处长
杨赵全省机关事业社保中心主任兼社保局副局长
乔秀雯省社保局养老保险科科长
联系电话:
省地税局规费处3347691,3381522
省社保局3612271,3613650
(二)各地、州、市由地税部门和劳动保障部门联合组成欠费清理检查办公室,负责 组织、实施清理检查工作。
二、检查内容
1、凡在2001年10月前已在我省参加养老保险缴费登记并在缴费中发生欠费行为的 各缴费单位均为清理对象。
2、重点清理2001年10月份以前应缴而未缴清养老保险费的欠费企业,特别对累计欠费额在5 0万元以上的欠费大户要逐户清查。
3、对欠费企业的欠费分别归类为新欠、陈欠、死欠,对这三类不同性质的欠费在追 缴的基础上,要逐户进行清理检查登记,并分别提出不同的处理方法和意见。
三、检查要求
1、各级地税部门要与劳动保障部门密切配合,认真做好养老保险费清理检查的宣传 工作,认真研究并积极依靠当地党委和政府开展工作。
2、在检查工作中,要适时将检查情况及检查结果向当地政府报告。
3、对缴费认识不高,长期拖欠,并经多次做工作无效,仍然拒绝缴纳欠费的单位,要依据《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八条和《社会保险费征缴监督检查办法》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的规定进行处罚。
4、对累计欠费额在50万元以上的欠费大户,各地、州、市地税局和劳动保障局要 联合签署处理意见,并分别报送地方政府和省欠费清理检查办公室。
三、时间安排
清理检查工作自2001年11月1日起至11月30日结束。
清理检查工作的书面总结及欠费大户附表(累计欠费额在50万元以上)于2001年12 月15日前送交省欠费清理检查办公室。
第二篇:安徽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安徽省财政厅、安徽省地方税务局、安徽
【发布单位】安徽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安徽省财政厅、安徽省地方税务局、安徽省审计厅、安徽省监察厅、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 【发布文号】劳社〔2006〕17号 【发布日期】2006-02-13 【生效日期】2006-02-1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安徽省
安徽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安徽省财政厅、安徽省地方税务局、安徽省审计厅、安徽省监察厅、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关于进一步做好社保基金协同监管工作的意见
(劳社〔2006〕17号)
各市劳动保障局、财政局、地税局、审计局、监察局、人民银行各支行:
近年来,在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全省社会保险基金收支规模逐年扩大,基金监管工作不断得到加强,国家和省出台的各项社会保障政策得到了较好落实。但是,一些地区由于部门管理责任不明确,相互配合不紧密,基金管理不规范,导致挤占挪用社保基金等问题时有发生。为切实加强对社保基金业务经办、专户、征收和支付环节的监督管理,确保基金安全完整,现就进一步做好社会保险基金协同监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请结合本地区和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一、进一步落实部门监管责任
各地要认真落实省政府办公厅《转发劳动保障部等七部门关于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皖政办〔2002〕64号)精神,严格执行社保基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确保基金安全完整。各级社保基金管理部门、监督部门以及经办机构必须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加强对以下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
(一)业务经办环节。各级社保经办机构应严格执行社会保障基金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加强各险种之间的协调。同时要建立健全社保基金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基金使用管理行为,禁止任何形式的挤占挪用,禁止不同险种基金调剂使用。要定期对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人员身份进行确认,防止虚报冒领待遇行为的发生。
(二)基金预算和财政专户管理环节。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对社保基金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提高预算的执行率,切实将财政供给事业单位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纳入财政预算。要进一步规范社保基金财政专户管理,按照《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的规定,要分别按险种设立财政专户,及时将征缴入库的社会保险费划入财政专户,保证专款专用,并按月向经办机构提供专户收支票据合法复印件并与其对帐。要进一步规范财政转移支付专项资金的管理,各级财政应及时将专项资金全额拨付到财政专户。
(三)征收和入库环节。各级地税部门要依法征收社会保险费。对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费的征收,应由现行的分票征收尽快过渡到一票征收。征收的基金应直接缴入国库,不得设立过渡性帐户,不得滞留、截留各项社会保险费。
各级国库应确保社会保险费及时入库,并将社会保险专用票据有关联次及时反馈给地税、财政和社保经办机构。要分险种编制日报表,按月与财政、地税、经办机构对帐,确保入库数字准确一致。
(四)支付管理环节。各商业银行应根据社保经办机构支付凭证,按时足额发放社会保险金,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代发各项社会保险待遇,不得从发放的社会保险金中扣除汇费、手续费和卡证费等费用。
各级审计部门依法实施社会保障基金审计工作。审计终结后,审计机关应当出具审计报告,并对需要依法进行处理、处罚的违纪违规问题出具审计决定书。被审计单位应当根据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书积极组织整改,并及时将整改情况反馈给审计部门。
各级监察机关依法对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法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调查处理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违反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法规的行为。
二、建立社保基金协同监管工作机制
为了加强各有关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省成立由劳动保障厅牵头,财政厅、地税局、审计厅、监察厅、人民银行共同参加的社保基金协同监管指导小组。主要任务是:
(一)建立部门责任追究制度。各级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构、征收机构、发放机构、基金管理运营机构以及开户银行,均应认真落实社保基金目标管理责任,建立自我约束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及时查处挤占挪用社保基金行为,严肃追究违规单位和个人的责任。
违规行为发生在哪个责任单位,由该责任单位上级主管部门负责查处,并将查处、整改情况及时通报协同监管指导小组。对于本级或本部门无法制止的违规行为,应当立即将违规事实和处理建议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二)协调开展专项检查。指导小组每年协调各部门对全省社保基金收支管理情况进行一次专项检查。检查主要采取现场监督检查的方式进行,其中市级现场监督检查面不得低于50%。检查结果逐级汇总上报。
(三)定期交流基金管理情况。指导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碰头会,听取各成员单位基金管理情况汇报,协商解决基金监管中存在的问题,督促整改违纪违规问题,研究制定加强基金管理的具体措施。
(四)逐步实现监管手段信息化。各责任单位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社保基金管理部门之间的网络互联,做到信息互通、数据共享。各地要力争用2年左右的时间,建成以社保经办机构、财政、地税、国库和银行等环节流转资金为监督对象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信息系统,实现对基金的全程动态监管。
三、奖罚并举,加大违纪违规查处力度
各级劳动保障、财政、地税、审计、监察、人民银行等部门,应在积极开展监管工作的同时,奖励执法严谨,成绩突出的单位。同时,加大对违规违纪使用社保基金行为的查处力度,并严肃追究个人责任。
(一)各地应定期在系统内通报各项社保基金征缴、使用和管理情况,尤其要结合社保基金专项检查和审计检查,对违纪违规问题进行通报,并将整改查处情况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二)实行奖罚并举。凡发生挤占挪用社保基金行为的,必须限期追回全部基金。逾期未追回的,应相应扣减该地区社会保险专项补助资金;对实名举报违规使用社保基金,并经查证属实的,给予举报人一定奖励,具体奖励办法由各统筹地区确定。对严格执行社保基金管理规章制度,监管工作成绩突出的地区,予以通报表扬,并在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中予以倾斜。
(三)加大查处工作力度。对单位、个人挪用社保基金情况一经查实,除追回被挪用的社保基金,还要没收其违法所得,并入社保基金;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建议地方政府对直接负责的领导人和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纪律处分。
安徽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安徽省财政厅
安徽省地方税务局
安徽省审计厅
安徽省监察厅
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
二○○六年二月十三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云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调整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待遇的通知
云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调整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待遇的通知
(云劳社办[2006]183号)
各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各有关行业单位:
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贯彻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办法〉的通知》(云政发〔2003〕185号),为切实保障企业工伤人员和工亡职工供养亲属基本生活,决定从2006年1月1日起,增加企业工伤职工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及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标准。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调整范围
2005年12月31日前按月领取伤残津贴(原称伤残抚恤金)、生活护理费、供养亲属抚恤金的一至六级工伤人员及供养亲属。
二、调整标准
(一)工伤1-4级伤残津贴:每人每月增加150元。
(二)生活护理费:每人每月增加80元。
(三)工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每人每月增加100元。
三、按月领取伤残津贴的五级和六级工伤职工,由用人单位以其原领取的伤残津贴为基数,按照本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随在职职工工资增长同步提高其伤残津贴。企业平均工资负增长的,伤残津贴不降低。
四、资金渠道
本次调整待遇的所需资金,与其原领取待遇的资金渠道一致。即参加工伤保险后发生工伤的1-4级人员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工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5-6级人员伤残津贴、未参加工伤保险或参加工伤保险前发生工伤的1-4级人员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及工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由用人单位支付。
五、各州、市劳动保障局、各有关行业单位要按照本通知精神,认真贯彻执行。
二○○六年九月三十日
发布部门:云南省其他机构 发布日期:2006年09月30日 实施日期:2006年09月30日(地方法规)
第四篇:云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加强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所(站)建设的通知
云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加强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所(站)建设的通知(云劳
社发[2008324号)
2008-11-06
各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完善社会管理,扩大公共服务,夯实基层劳动保障基础,进一步推动我省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现就加强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所(站)建设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所(站)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所(站)是劳动保障部门重要的基层工作平台,是开展劳动保障事务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前沿阵地。加强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所(站)建设,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实施《劳动法》《劳动台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客观需要,是建立覆盖城乡的劳动保障工作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强化基层劳动保障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迫切需要。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积极行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我省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所(站)建设,提高劳动保障基层工作能力,充分发挥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所(站)的在统筹城乡就业、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城乡劳动者合法权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我省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所(站)建设工作的目标任务
(一)目标。
以健全机构、完善职能,扩大服务为突破口,把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所(站)建成设施完备、制度健全、职责明确、运行正常、服务到位、作用明显的劳动保障工作服务平台达到“2113116”的标准。即:配备2名以上专职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人员,有1套办公室、1间档案室、3台办公
设备(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1个服务窗口、1辆执法监察车,履行6项工作职责。
(二)任务。
2008年,50%的乡镇(街道)要完成劳动保障所(站)建设工作;2009年,90%的乡镇(街道)要完成劳动保障所(站)建设工作;2010年,全部乡镇(街道)要实现机构、人员、经费、制度、场地、工作“六到位”,建设完成乡镇服务网络和工作平台,使城乡居民获得全面、及时、便捷、高效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
三、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所(站)建设标准
(一)机构设置。
在乡镇(街道)统一设立劳动保障所(站),负责辖区内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业务工作,指导社区、村委会开展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
(二)工作职责。
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所(站)的主要工作职责是:
1.法制宣传。认真宣传《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
2.职业介绍。开展城镇新增劳动力、失业人员和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求职登记、创业指导、就业援助,咨询服务等工作。
3.劳务输出。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为促进就业和返乡创业的劳动者提供服务,引导城乡劳动力合理流动。
4.社会保险。做好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和农村社会保险的咨询、登记、管理等服务工作,督促和指导辖区内各类企业、个体劳动者、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按有关政策规定参加社会保险。接收和管理企业退休人员档案,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组织企业退休人员开展文体娱乐活动。
5.执法监察。对辖区内用人单位开展劳动保障执法监察组织好日常巡查和年审工作,督促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
6.争议调解。对本级受理及仲裁委员会委托的劳动争议案件组织调解,督促双方当事人履行调解协议,建立和完善调解工作制度。
(三)人员配备。
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所(站)配备2名以上工作人员(兼任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各州市可根据乡镇(街道)实际情况适当增加人数。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所(站)的工作人员应加强劳动保障专业知识的培训与学习,进行业务考核,考核不合格者应予调换。
(四)工作制度。
建立完善《工作职责》《服务项目》《服务规范》《工作流程》《工作台帐》《工作考核制度》等工作制度,实现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所(站)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高效化。
(五)办公场地。
有1套办公室、1间档案室、1个具备就业服务,社会保险-社台化管理服务功能的“一站式”服务窗口。服务窗口有服务柜台,有政策宣传栏、信息公告栏
(六)设施设备。
办公设备有l台计算机、1台打印机、1部传真机,并与县以上劳动保障部门联网工作,有1辆劳动保障执法监察车,有基本的执法取证工具。
四、建设资金安排
(一)建设资金按照“省级补助、分级负担、重点扶持”的原则筹措安排。具体是:劳动保障执法监察车由省、州市、县三级共同负责;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由省、州市两级共同负责;工作场地、办公桌椅,服务柜台、执法取证工具由县、乡两级共同负责。
(二)人员工资、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由各地承担,专款专用。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协调。
各州、市劳动保障部门要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努力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积极协调人事、财政、编办等部门的支持。应明确一位领导同志具体负责协调解决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所(站)建设与工作运转中的有关问题,按照标准认真组织实施,做到早启动、早实施、早见效。
(二)制定工作方案。
各州,市劳动保障部门要针对各地实际,及时拟定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所(站)建设工作方案,并报省厅备案。
(三)认真组织实施。
按照建设目标及标准,组织实施好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所(站)建设工作,每季度上报一次建设实施情况。
(四)组织检查验收。
2008年底,省厅将对各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所(站)的建设情况进行抽查、检查及考核。2009年将组织一次全面的检查验收工作,确保全省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所(站)建设任务的全面完成。
第五篇:云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企业职工办理退休办法
云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企业职工办理退休办法(试行)
云南劳动保障厅公告第4号
各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中央、省属行业管理单位: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留部分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的通知‣(国办发„2004‟62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06‟139号)精神,现就我省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员(以下简称“参保人员”)退休审批作如下规定:
一、提前退休审批
(一)从2007年1月1日起,参保人员提前退休全部由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统一审批。
(二)审批对象
1、根据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和原国家劳动总局•关于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的若干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草案)‣规定,在全民所有制及集体所有制企业从事高空或特别繁重体力劳动工作累计满10年;从事井下或高温工作累计满9年;从事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累计满8年(以下简称“特殊工种”),且男55周岁以上、女在管理(技术)岗位50周岁以上或在生产(工勤)岗位45周岁以上的职工。
2、原在全民所有制及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从事特殊工种工作已达到规定年限,现到其他类型企业工作或从事个体工商户、自谋职业人员以及采取各种灵活方式就业且符合国家和省规定退休条件的人员。3、2000年12月31日前安臵到国有企业(含国有控股企业)工作且现在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即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或长期严重亏损,在岗职工的实际收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男55周岁以上、女在管理(技术)岗位50周岁以上或在生产(工勤)岗位45周岁以上的军转干部(包括在岗、下岗、解除劳动关系人员)和符合相关文 件规定条件且现仍在职的复退军人(含内退、协议托管人员)。
4、因病或非因工致残并经州、市级或省级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且符合国家和省规定退休条件的人员。
5、符合国有企业破产提前退休政策的国有企业职工。
6、符合国家和省可以办理提前退休有关规定的人员。
(三)审批程序
1、对符合提前退休的参保人员,达到提前退休条件时需本人提出书面申请。
2、对次年符合提前退休条件且本人申请提前退休的参保人员,经参保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初审(属职工的须由用人单位提前在单位张榜公告相关资料)、州(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复审后,由州(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于每年12月20日前将•云南省参保人员提前退休公示表‣报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养老保险处(电子版,邮箱:gongshi@ynl.gov.cn),在•云南劳动保障网‣上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10天。
3、公示后无群众举报或提出异议的,职工由用人单位,城镇个体工商户、自谋职业人员以及采取各种灵活方式就业人员由代管人事档案的机构填写•云南省参保人员提前退休审批表‣(一式三份)、•云南省企业参保人员退休证发放花名册‣(一式五份),经分管领导签字加盖公章后,报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审批。中央和省属行业在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参保的,由行业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审批。
4、经审查批准退休且符合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人员,由州、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给退休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月发放基本养老金。
5、一次性支付基本养老金的人员不发退休证,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给•云南省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通知书‣。
(四)审批要求
1、用人单位或代管人事档案的机构为参保人员申报提前退休时,须带本人书面退休申请、装订成册的人事档案、养老保险缴费记载资 料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城镇个体工商户、自谋职业人员以及采取各种灵活方式就业人员应提供•户口簿‣(复印件),其中属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还须提供解除劳动关系的相关资料。
2、国有企业因破产申报职工提前退休时,须提供有关部门同意破产批复、人民法院受理企业破产公告、职工安臵方案审核意见书、一次性缴纳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费凭证等相关资料;破产前欠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应提供缴纳记入个人账户部分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凭证。
3、根据劳动保障部•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1999‟8号)规定,特殊工种只能按国家劳动保障部及1985年3月4日至1993年7月3日之间国务院各部委下发的特殊工种文件认定的名录范围执行,不得跨行业(部门)参照执行。
4、参保人员人事档案中存在从事特殊工种记载不全、被涂改等问题或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档案记载内容有疑义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通知有关单位补充原始资料,资料补充完备后方可按特殊工种办理退休。
5、参保人员在职时从事过2个以上特殊工种类别的,应以其从事过的特殊工种中规定年限最高的一个作为从事特殊工种时间的计算标准。
6、因病或非因工致残人员申请办理提前退休时,须提供州、市级或省级劳动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及相关的病历资料,鉴定结论与病历资料不相符或鉴定结论不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不得提前退休。
7、根据云劳社„2006‟11号文件精神,企业不得与距退休年龄5年内的职工解除劳动关系,企业须按有关规定继续为这部分人员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男50周岁以上、女在管理(技术)岗位45周岁以上或在生产(工勤)岗位40周岁以上的职工,本人提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并重新就业的(含按城镇个体工商户、自谋职业人员 以及灵活方式就业),须继续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满5年方可申请按本办法第一条第二款的规定办理提前退休(国家和省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正常退休发证
(一)对职工正常退休,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实行审批,由县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规定核发退休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审核和计发基本养老金。
(二)发证对象
1、男年满60周岁,女在管理(技术)岗位年满55周岁或在生产(工勤)岗位年满50周岁的职工。
2、参保的城镇个体工商户、自谋职业人员以及灵活方式就业人员,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国家和省政策另有规定的按规定办理)。
(三)发证程序
1、用人单位和代管人事档案的机构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发证时,应提供养老保险缴费记载资料、•云南省企业参保人员退休证发放花名册‣(一式二份)、•云南省企业参保人员退休登记表‣(一式三份)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具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员还应提供装订成册的人事档案;城镇个体工商户、自谋职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还应提供•户口簿‣(复印件)。
2、符合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人员由同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核发退休证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月发放基本养老金。
(四)发证要求
1、参保人员人事档案存在资料不全、被涂改等问题以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档案记载内容有疑义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要求用人单位或本人补充相关资料,资料补充完备后方可给予登记。
2、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退休登记工作要加强监督和检查,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抽查制度。
3、一次性支付基本养老金的人员不发退休证,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给•云南省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通知书‣。
三、参保人员人事档案审查
(一)视同缴费起始时间认定
1、面向社会招收的人员视同缴费起始时间认定:(1)有招工表的按招工表确定;(2)招工表已无法查找的,按转正或定级表确定;(3)以上两表都没有的,由用人单位负责查找招工时的原始资料(如公安部门的户口迁移资料、参加工作当年工资发放表等)后再上报。
2、依照劳动部(56)中劳配字第342号、国务院国发„1978‟104号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社厅函„2002‟323号等文件的规定,1986年9月30日以前单位招收的临时工,应提供劳动人事等部门批准同意招收为临时工的原始依据,视同缴费年限以批准招收为临时工之日起计算;未经批准的属于计划外用工,视同缴费年限应以劳动人事部门正式批准招收录用之日起计算。
3、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复转军人、下乡知青、60年代精简、退职等人员的视同缴费年限认定按相关政策执行。
4、从业人员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中断过的,按“去中间,接两头”的办法去掉中断缴费时间,把前后缴费年限累计相加往后类推,以类推出的作为享受退休待遇(含退休后调整待遇)的起算时间。
(二)出生年月认定
按劳社部发„1999‟8号文件规定,出生年月以本人档案盖有公章的第一张记载出生年月表格为准(体格检查表除外);第一张表格只记载了出生年份或年龄,但人事档案的其它资料所记载的出生年月与第一张表格是一致的,可按明确的出生年月认定;若人事档案的其它资料出现多个出生年月的,应由用人单位或代管人事档案的机构到公安部门查找其第一张表格之前的户口登记资料;查找不到户口登记资料的,其出生年月以第一张表格出生年份的12月份认定。
(三)岗位变动认定
职工的岗位发生变动时,用人单位应按有关规定办理劳动合同变更、鉴证和备案手续,其从事新岗位的时间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鉴证之日起计算。
(四)从事特殊工种工作年限认定
职工人事档案中记载从事特殊工种工作经历的两个表格时间间隔超过三年以上的,须补充相关原始资料后,方可认定此时段已从事特殊工种工作。
四、其他有关事项
(一)根据国务院国发„1981‟164号和中央组织部中组发„1988‟9号文件精神,用人单位或人事档案代管机构应认真清理参保人员人事档案,及时为达到退休年龄(含经批准延长退休年龄和延伸缴费后年龄)的参保人员办理退休手续。参保人员超过退休年龄后无论是否缴纳养老保险费均不再继续计算为缴费年限;超过退休年龄后仍缴纳养老保险费的,个人缴费部份可退还本人。
(二)因用人单位原因造成职工未能按时办理退休手续的,按•关于贯彻†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意见‡细则‣第二条规定执行;城镇个体工商户、自谋职业人员以及采取各种灵活方式就业人员未及时申请退休的,责任由本人承担。
(三)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用人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和省的退休政策,因用人单位或个人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供虚假资料办理了退休手续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通报批评;对直接责任人员由用人单位或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用人单位或个人冒领的基本养老金除如数追回外,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对用人单位及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罚。
(四)劳动保障部门工作人员在审批、登记参保人员退休或发放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及鉴证劳动合同时,若有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收受贿赂、滥用职权等行为的,由所在用人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州(市)、县(区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严格按政策审核职工退休资格,对不按国家和省的相关规定审查职工提前退休资格或违反政策办理参保人员退休的,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将在各类考评、养老保险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等方面作相应处理。
(六)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每月10日至20日审批退休,对提前退休人数较多的州、市或行业,在公示时间届满后,可由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采取上门服务的方式集中审批。州(市)、县(区市)对达到正常退休年龄人员的退休登记时间由各地自行确定。
(七)用人单位和代管人事档案机构填写•云南省参保人员提前退休审批表‣、•云南省企业参保人员退休登记表‣时,参保人员的姓名应与本人身份证一致,因更改姓名导致人事档案姓名与本人身份证不一致的,本人应提供公安机关同意更改姓名证明材料。
(八)参保人员退休时间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或登记之月起计算,次月享受退休待遇。
(九)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将参保人员有关信息录入数据库时,应按规定审查相关资料。对已入在职人员数据库后批准退休的,应于次月将有关数据转移到退休人员数据库。
(十)本办法自2007年1月1日起执行,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规范企业职工退休审批制度的通知‣(云劳社„2002‟64号)同时废止。以前的退休审批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按本办法执行。
颁布日期:2007-3-21
http://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