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俗文化与语文教学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民俗文化与语文教学
作者:蒋红梅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8年第07期
我国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是语文教学的宝贵资源。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好民俗资源,无论是丰富课程内容,激发学习兴趣,提升人文素养,拓展知识面,陶冶情操和审美情趣,还是了解国情,传承传统文化,培养爱国主义精神,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民俗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借助民俗文化,解读语文课文
民俗文化是解读课文的一个重要视角。借助民俗文化,能有效地消除学生的认知断层,从文化氛围中去领会作者的思想和创作意图。有些课文内容本身难以讲清,如果从民俗的角度切入,则可迎刃而解。先秦诸子名篇以哲理性强而著称,但这些文章往往深奥难解。其实,从民间文化角度来阐释就容易理解其中的思想,因诸子学说源于民间,是文人文学与民间文学相结合的结晶。曹雪芹、鲁迅、老舍、沈从文、赵树理等的作品涉及大量民俗生活描写,语言风格带有浓郁的地域色彩,惟有了解民俗背景,才能揭示主题思想,领会到独特的形象性格、风貌气派。如果忽视民俗文化的解读视角,仅从相关时代背景和政治背景的套路教学,就很难品味到文章独特的个性风采和深邃的价值意蕴。中学语文中与民俗相关的课文相当多,涉及内容广泛,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很大的解读空间,它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存在。
2.增添趣味性,提高教学效果
我国民俗文化斑斓多姿,民间习俗和传统节日等民俗事象趣味盎然,魅力四射,穿插一些民俗文化知识,同学们将随作者一起身临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感受不同民俗的妙趣,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古代社会中对图腾的崇拜、禁忌等引发的礼仪、祝福等民俗,节令习俗中的咏元旦、闹元宵、清明祭奠、端午纪念、重阳登高等,以及现当代的礼节习俗,这些风俗礼仪内容丰富,描写生动,妙趣横生,上课时只要稍加点拨即可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
3.陶冶道德情操,提高人文素养
文化具有熏陶作用,民俗文化是陶冶道德情操、提升人文素养的一个台阶。民俗中蕴含着中华民族自然淳朴的优秀美德,祭祖扫墓的清明、包粽子祭屈原的端午、大年三十的守岁等等,表达出美好的民族情感,能够滋润学生的心灵。课文中有对节日风俗的描绘,有信仰、婚姻、祭祀等习俗的叙述,反映出人们健康的生活情状心态、美好的理想和人际关系的准则。这些风俗历经风霜已成为一种美的风范,善的追求,真的指归,是全社会共同的精神财富,对学
生的陶冶教育是不可低估的。用这些传统美德来教育和规范学生的言行,可以培养学生感知有品味的文化,陶冶健康的文化趣味,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积极向上的追求。
4.利用民风民俗,渗透思想教育
民风民俗是渗透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语文课中涉及的一些民俗民情,真实地记录了民族的发展史,包括民族斗争史、民族屈辱史和人民的苦难史。通过这些内容的讲解,可以让学生了解国情民情,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深厚的民族、国家情感,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潜移默化的良好影响。屈原和流传至今并发扬光大的端午节即是一个很好的题材,这样的题材不胜枚举。像《故都的秋》《茶馆》等一系列京韵十足的文章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民俗文化的生活美,从而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爱,呼唤出对祖国的爱,对民族的爱。
5.体认民俗文化,传承文化传统
语文教学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平台。在社会转型期,民俗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文化认同遭遇危机。中学生对传统文化普遍陌生,知之甚少,对时髦新潮的洋节日、洋文化则趋之若鹜。文化兴亡,匹夫有责。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语文教学责无旁贷。民俗资源是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好素材,开掘和运用民俗文化资源,才能让教育在多元文化冲击的环境中保持本土文化,在强势文化面前永不丧失民族文化特色。民俗文化资源的有效运用,有利于学生体认民族生活方式和文化形态,了解民族文化精髓和审美艺术,提高文化修养,扩大文化视野,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传统文化,明辨精华与糟粕、先进与落后,否则,难免会对民俗文化产生误解。我们应加强文化引导,弘扬先进,摒弃落后,让学生能正确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学生只有真正懂得民俗文化,才能发自内心地热爱民族的语言文化,在“韩流日风”“欧风美雨”的文化大潮中树起民族文化的旗帜。
6.了解民俗文化,开拓知识视野
民俗文化是帮助学生开拓知识视野的一条渠道。民俗是人民生活的反映,蕴藏着大量的文化科学知识,把民俗结合到语文教学中去,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语言文字、礼节禁忌、历法地理等知识,从而“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比如,借助民俗了解语言文字。“杨柳”本为树名,一涉民俗,那就意蕴深沉。“柳”“留”谐音,折“柳”相赠以示相思,用“杨柳”表离愁别绪,故而柳永有“杨柳岸,晓风残月”,《诗经》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借助民俗了解礼仪习俗。在生活中,人们讲究避讳,了解避讳常识,能使学生自觉地注意说话场合和方式,做到文明礼貌。民俗还涉及大量的地理知识。“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可以延伸出长沙和武昌两地的地理风物。总之,民俗文化包罗万象,举凡生产劳动、游艺竞技、岁时节日、礼仪制度、社会组织、民间艺术等,关涉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语文教学中挖掘民俗资源,有助于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
7.挖掘民俗文化,构建课外资源
现代课程论将课程资源分为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教学资源,民俗文化不仅在课堂教学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它还是构建语文课外资源的重要源泉。语文课程建设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忽视民俗文化的深度挖掘,就容易使课程建设受到局限。传统的课程仅仅归结为教材,缺乏教材的延伸,语文课程被窄化了,失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特征,失去了飞扬的灵性和鲜活的生命力。新课程改革倡导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由此看来,挖掘民俗文化,可以有效地丰富和延伸语文教学,构建出富有地方特色的课外资源。
二、利用民俗文化,促进语文教学
1.增强教师利用民俗文化的意识
课程文化的建构,首先是教师素质的建构。语文教师应从课程建设的层面,充分重视民俗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资源价值,增强利用民俗文化的意识,积累民俗文化知识,提高民俗文化素养和鉴别力,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如果我们不重视民俗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缺乏民俗文化修养和鉴别力,就难以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开掘民俗文化资源。
2.导入民俗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在利用民俗文化的过程中,可从四个环节着力:一是新课导入环节,二是教学过程中的穿插环节,三是作业布置环节,四是课外延伸。如何导入新课文的学习,是教师需要解决的重要环节。民俗事象因其趣味性,可利用它在导入上作文章,在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上多运用民俗知识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讲授《芦花荡》时可以用壮族歌王刘三姐智斗大财主的故事导入,刘三姐的故事极富趣味性,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寻找课文中与民俗有关的知识,进行穿插,娓娓道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布置课外作业,巩固教学效果
在作业布置中,为引导学生了解和欣赏民俗文化,可布置实践性探究型作业,提出一系列与课文有关的饶有趣味的问题,让学生利用图书馆和网络搜集这些民俗资料,如时间允许也可以开展小范围内的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制作资料卡片,培养学生收集、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资料的能力。在课堂上或课后开展交流和讨论,谈一谈自己在收集过程中的体会,并将优秀作业在黑板报上展览。这样的作业,有助于巩固教学效果。
4.民俗文化的课外延伸
课堂讲授和作业布置能获得不少的民俗知识,但毕竟是有限的,要获得更多的民俗知识,不妨将学生引向课外,让学生挖掘身边的民俗,感受民俗文化的丰富多彩。课外延伸包括:
(1)课外阅读活动。向学生推荐与民俗有关的课外阅读篇目,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简单的书评,或者仿写和创作文化散文。(2)课外民俗调查。利用过节的机会,进行社会调查,记
录过节习俗,追溯传统节日的缘起、发展和流变,然后通过演讲、征文、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等形式把学生的亲身实践成果展示出来。(3)开展主题活动。尤其是民俗礼仪和语言禁忌,作为一个主题活动,可以一举数得,有着重要的主题开展价值。(4)举办专题讲座。为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和调查活动,辨析民俗的精华与糟粕,可举办民俗文化鉴赏讲座,讲座者可以是专家,是教师,也可以是在老师指导下有准备的学生。
5.让地域文化走进校本课程
开掘民俗文化资源,不仅可以利用教材已有的内容,还可以编写乡土教材。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文化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在选修课的设置中,还列入了“民俗文化专题”。可见,将民俗文化、地域文化引入语文课内课外,是落实语文教育改革中所提出的“大语文”理念,将学生引向社会和生活的必然之举。在这方面,云南丽江将纳西族的东巴文化、西双版纳将傣族的贝叶文化中的民风民俗编写成双语文教材和扫盲读物,受到好评。乡土教材突出了乡土特色和地域文化,包容自然资源和当地方言土语、衣食住行等习俗,更容易被认同和接纳,是别具特色的语文课程资源。
参考文献
[1]陈孟云.利用民俗文化资源,丰富课程文化内涵.教学月刊:中学版,2004(6)
[2]郑伟荣.民俗:语文教学崭新视角.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3,16(4)
[3]黄玫.挖掘民俗文化资源,构建特色语文教学.中学语文,2007(9)
[4]傅阿循.民俗文化传承与中专语文教学.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3(3)
[5]李春香,唐明哲.中学语文教学应重视民俗文化鉴赏.湖南教育,2003(11)
[6]王萍.关于新疆民俗文化的语文课程资源建设.昌吉学院学报,2006(3)
蒋红梅,语文教师,现居广西全州。本文编校:晓苏
第二篇:民俗文化与语文教学
用民俗文化烛耀学生的心灵
--------略论“五步教学法”中民俗文化的渗透
靖边县第八中学----------景宏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传统文化智慧。”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离不开语文。在西方文化不断冲击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今天,我们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历史使命,探寻语文教学的新思路、新渠道,深入研究民俗文化,丰富语文教学,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让学生的传统民俗文化得以光大。
当前的教育,拜金主义盛行,这严重影响了正在成长发育期的初中学生,学生不愿受苦,铺张浪费现象严重,他们以个人为中心,缺乏集体观念,只求索取,道德意识浅薄,正所谓“关乎人文,天下化成”,文以载道是中华文化的宝贵传统。教育注重在融物细无声之中教化育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该架起传统民俗文化的桥梁,带领学生在民俗文化的海洋中遨游,新《课标》的中学语文教材主要通过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文学作品,向我们展示各时期不同民俗所表现的特殊的社会历史发展形态。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很少把民俗文化视为重要教学内容,经常将课堂演变成纯粹的民俗文化介绍课,或者变为语文知识的罗列课。这种授课方式使民俗文化教学的文化味和语文味无法有机融合,严重割裂了二者相互连结、相互促进的关系,降低了语文教学的质量,同时导致学生的文学素养不均衡。
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如何渗透民俗文化,如何在课堂中烛耀学生的心灵,现就我微薄的教学经验加之我校课堂“五步教学法”做一个简单的探讨,并以策略示出,以供各位同仁参考,不足之处得以指正。
2011年,我校在滑坡之时迎来了新的领导班子,他的到来,全力以赴的是教育教学的改革。经过多所学校的考察,最后制定了我校的“五步教学法”。即:
一、目标引领。
二、学案导学。
三、差异作业。
四、小组合作。
五、教后反思。
新的教育教学方法的颁布,课堂教学模式不得不有新的改变。面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又面临的是一次彻底的思考。该怎样改革呢?教育在改革,教学内容在改革,我们何不借着这次改革的春风去尝试一下呢?于是我也就放手的去一搏了。
昔日的课堂教学趋向于教师的讲授,现在的教学模式是注重学生的展示,何不借此东风去发展学生呢?于是、我有了新的遐想,但、但这是不成功的尝试。
就结合我当时的班级及班级的水准,我开始尝试了。现就我最近的几篇课文的讲授做一个简单的探讨,《端午的鸭蛋》自我浅谈。
《端午的鸭蛋》是中国传统的端午风俗、颇具高邮特色的地方风俗与写作技巧、表达方式的完美结合。学习时,对于“导入部分”,我们往往会创设情景,或出示端午风俗的图片资料,或请学生谈谈自己所了解的端午风俗,从而引入课文。学生可能会听得很惬意,也可能会说得很热闹,但热闹的背后其实已经脱离了“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初衷。此时,就需要教师花巧妙的心思寻找到文本与学生之间的“共鸣点”,打破学生与文本间的隔膜,让学生主动到课本中去探究,带着很强的目标性去阅读课文、寻找答案。该用怎样的方式帮助学生解读这些信息,达到民俗文化散文教学“语文味”与“文化味”的融合呢?我们想到的办法是打破常规思路——倒着解读。即由端午的鸭蛋和关于鸭蛋的游戏人手,引导学生解读出作者留恋美好童年的情感。再从描述家乡鸭蛋的语言中领悟作者寄托的乡土深情。最后,从“有人说这篇文章有瑕疵,开头一大段端午的风俗与故乡和童年毫无关系,只是在啰嗦地历数端午的风俗,不如去掉”这个逆向思考的问题中,引发学生的辩证思维,得出结论:这些民间风俗的机械罗列其实隐藏着作者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作者是想借此唤起读者对民间风俗、民族文化的重视。
我校“五步教学法”中的第一个环节就是“目标引领”。在教学目标出示的前提下,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由学生组织,由学生自编的一首歌曲导入,新颖、独特。学生兴趣高涨,表现积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民俗文化教学,不能脱离作家的创作文本。我们必须以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为依据,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对文学作品中蕴藏的民俗文化以及地域文化进行深度发掘.正确引导学生发现文章中包含的丰富民俗文化,传承民俗文化的精髓。
面对教学中“文化味”与“语文味”严重割裂的现状,我们在学习时必须将风俗和语文结合。《端午的鸭蛋》一文中,作者将风俗内容与语文知识技巧运用得相当巧妙娴熟。文章主题写端午节的咸鸭蛋,但作者并不直接入题,而是“兜”了一个大大的圈子,重笔谈及家乡端午节的种种风俗: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等。开篇运用大量的篇幅介绍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节日风俗,为下文描写咸鸭蛋作了情感上的铺垫,也烘托出端午咸鸭蛋至淳至浓的乡土气息。这样浓墨重彩的一一罗列,还从深度上传达出作者对民间风俗和民族文化的深情。同时,作者也想借鸭蛋来抒发内心深处对生活、对家乡深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最后,作者说到端午鸭蛋时,将“挂鸭蛋络子”“做蛋壳装萤”“说古代囊萤”等情节一一陈述,表明了作者对美好童年的怀念。
3.语言风格是课堂“语文味”的重要体现点和吸了I点,在教学中必须予以强调。而民俗“文化味”的体现之一就是其独特的语言风格。汪曾祺在谈到自己对语言的追求时就曾说:“力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体现作品的地方特色,体现淡淡的幽默。”因此,遵循文本语言本身的风格特点,巧妙地引导学生进行品味,是民俗文化散文课堂融合“语文味”和“文化味”的有效策略之一。
一篇课文的讲解最重要的是语言的赏析,《端午的鸭蛋》也不例外。我们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来品味语言,即替换法:解读做鸭蛋络子;朗读法:找出蕴涵着作者丰富思想感情的句子,读一读并说一说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删减比较法。通过对《端午的鸭蛋》语言特色的细致分析,我们不但可以在乐趣中学到民俗文化,而且可以领悟到语言文字的强大力量,是“文化昧”与“语文味”的完美融合。这些环节都是在我校“五步教学法”的课堂展示中进行。
巧拓展延伸,理解文本言外之意也是本文的一个重点。
一堂充满语文味的成功的语文课,追求“语文味”是过程,获得“文化味”是结果,教师要做的就是添加“催化剂”,让两者推导的过程显得自然流畅、水到渠成,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形成积淀,也就是巧妙地运用拓展延伸方法,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人文感悟。
在解读《端午的鸭蛋》中游戏的意义时,我们连续提出三个问题:(1)为什么汪曾祺年老之后如此念念不忘儿时的游戏?(2)像这样留恋快乐童年的文章我们还学到过哪些?(3)为什么这些鼎鼎大名的作家会在成年之后再三地回忆起自己的童年?通过学生的思考、展示,最终,学生能够在开了中懂得,童年的美好记忆使汪曾祺对生活充满了乐观和感恩,使他关注生活中的小事、用自己的作品构建了一个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界。这样学生就受到了别具一番的效果。
《吆喝》中的自我浅谈。
开篇围绕我校的教学法之一:目标引领。
在课前出示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对吆喝的品味分析。2:体会吆喝的浓郁的地方特色。3活动、展示,拓展学生的视野。
课堂教学注重学生的理解与表现,面对形势、面对八中的“五步教学法”,课堂展示未免特别重要。结合实际,导课时,结合学生特点,结合地域特色,让学生用标准的靖边方言朗读课文。加之普通话的有关知识给予学生教育。强调普通话的重要性,但也不能忘本,忘掉自己的故乡的语言(因为在我们中间有这样的人存在)。
“学案导学”质在引导,学案的印发都是教师的精心设计。结合本课的教育教学观点,引发本课知识的重点。督学、促学、帮学,都是在学生的自主作业下完成。就本课而言,要求学生主要了解,民俗文化与语文课堂的联系。如何在语文课堂中体现民俗教学这一环节。在老师的点拨下,大部分学生完成较好。
就这样在学生的欢呼声中进入了课堂。放手学生,给予给自己减负学生在课堂上表演积极。有相声,有小品、有快板等等。
课堂展示贵在真切、活跃、以情感人。
首先在课堂的导入上别出心裁,课的一开始,就引导和组织学生以我们浓郁的陕北方言结合大街小巷的“吆喝”声导入,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高涨了。“课堂展示”是我校教学模式的关键所在。结合课文的时代背景及地方特色,在学案中要求学生收集大量的有关我们陕北的地方特色,在课堂中汇聚成各种形式,给学生充分的展示空间。课堂山,在学生中组织者和引导者的引领下,学生个个表现积极。有歌曲、有小品、相声、快板等、形式各样异彩纷呈,充分的体现了我校的教育教学模式,也更进一步再现了我们陕北的民俗特色。对于地方文化学生是耳目渲染。继续的延伸我想二者会更有机的结合起来,更能体现我们地方的教育教学模式,更能符合学生的心理,这样课堂教学就会有序的进行下去。
教学反思深刻、透彻。就本课反思,最突出的亮点应该是结合我们民俗的各种表演,及表演的方式方法和技巧,不足之处应该是个别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赋予形式,没有收到真正的实效,应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加以弥补。
总之,在多元文化和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丰富的地域民俗及文化的传承,正日益面临着急剧变迁、转型、重构和文化融合,甚至有的直接面临着流失、破坏和亟待抢救、保护的情况下,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保护和利用,已经是语文课程建设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民俗文化资源博大精深,这也是语文课程建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源泉。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语文课程,必须让优良的民俗文化走进教材,走进课堂。
第三篇:民俗文化与旅游
民俗与旅游文化
[日期:2008-03-13] 来源:旅游系作者:旅游 [字体:大 中 小]
(1)教师简介
刘慧,讲师,旅游文化硕士。
(2)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通过对中国各地的民俗和其他相关旅游文化的概述,系统地介绍民俗旅游的概念、种类、基本理论和架构,详细阐述了民俗与旅游之间的密切关系,力争从民俗的深层文化内涵出发,揭示民俗文化与旅游文化之间的本质联系,为深入探索旅游文化活动的特征及其发展规律奠定基础。使学生既能对中国的民俗有所了解,又能根据旅游文化学的基本原理对众多民俗现象进行分析和理解,为从事旅游相关专业工作及学好后续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3)预备知识
历史学、地理学、旅游学、文化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4)学习目标
民俗与旅游文化是一门为本科生开设的以中国民俗和中国旅游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公共选修课课,它是以社会民间风俗习惯为对象进行系统研究的人文科学,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丰富的知识性,通过民俗和旅游的有机结合,将各地区的民俗呈现给学生。其目的就在于通过理论上的学习和方法训练,特别是通过对中国民俗文化的学习和感受及必要的教学实践,了解和认识到中国多彩的民俗资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与综合文化素养。并且希望学生在课余时间拓展知识领域、广博学识,并尽可能地多参加社会活动,积累经验,早日投入到建设中国的行列,为繁荣祖国经济服务。
(5)重点和难点
第二至第八章为本课程的重难点章节。
(6)模拟试卷
本课程为考查课,没有模拟试卷。
(7)题库
本课程为考查课,没有题库。
(8)参考资料
1、石应平.中外民俗概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2、乌丙安.中国民俗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3、张紫晨.中国民俗与民俗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4、巴兆祥.中国民俗旅游.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5、吴忠军.中外民俗与礼仪.东北财大出版社,2007.6、钟敬文.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中华书局,1996.7、王娟.民俗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8、贾蕙萱,沈仁安.中日民俗的异同和交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9、焦宏昌.中外禁忌与礼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10、阿兰〃邓迪斯编,陈建宪,彭海斌译.世界民俗学.上海文艺社,199011、王献中.中国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中国书局,1991.12、赵锦元.世界风俗概览.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13、吴忠军.中外民俗.东北财大出版社,200514、崔唯,肖彬.世界民族服饰.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15、覃光广.中国少数民族宗教概览.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8.16、穆子尧.中外传统习俗1001.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17、戴平.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8、王锡龄.中华风情大观.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0.19、王景海.中华礼仪全书.长春出版社,1991.20、张世满.中外民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21、杨英杰.中外民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22、赵建峡.中外民俗.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23、张世满、王守恩.中外民俗概要.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24、张世满.旅游与中外民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25、石通扬.塞上江南的民俗与旅游,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26、徐华龙.浦江淞沪的民俗与旅游,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27、徐艺乙.江南水乡的民俗与旅游,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28、石通扬.贺兰山下的民俗与旅游,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29、叶春生.岭南百越的民俗与旅游,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30、刘筱蓉.赣江流域的民俗与旅游,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31、色音.内蒙草原的民俗与旅游,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32、王天津.明珠海南民俗与旅游,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33、萧放.荆山楚水民俗与旅游,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34、段友文.汾河两岸民俗与旅游,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35、云中天.节俗——永远的风景:中国民俗文化,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36、王军云.中国民居与民俗,中国华侨出版社,2007.37、云中天.礼仪——永远的风景:中国民俗文化,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38、鸿宇.堪舆——中国民俗文化,中国社会文献出版社,2004.39、云中天.民居——永远的风景:中国民俗文化,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40、云中天.相术——永远的风景:中国民俗文化,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41、李少林.中华寺庙,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42、邱扶东.民俗旅游学,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43、云中天.服饰——永远的风景:中国民俗文化,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44、郭泮溪.民间游戏与竞技,中国社会文献出版社,2006.45、云中天.禁忌——永远的风景:中国民俗文化,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46、李少林.中华饮食,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47、叶大兵.头发与发饰民俗:中国的发文化,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48、蒯大申,祁红.中国人的民俗世界,安徽文艺出版社,2006.49、(美)邓迪斯 著,户晓辉 编译.民俗解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0、陶犁.民族民俗风情赏析,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51、余志超.细说中国民俗,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52、江帆.满族生态与民俗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53、徐赣丽.民俗旅游民族文化变迁:桂北壮瑶三村考察,民族出版社,2006.54、云中天.鬼神——永远的风景:中国民俗文化,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55、陈建勤.生肖趣谈——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56、河南省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57、中原民俗丛书,海燕出版社,1997.58、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1.59、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60、刘魁立.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61、李英儒.春节文化,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62、崔普全、刘国荣、崔逸.大年前后——中国传统节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63、黄诗洁、黄兵.中华传统礼仪,气象出版社,2004.64、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65、张岩松.现代交际礼仪,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66、宋兆麟、李露露.中国传统节日,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67、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68、邓永进.民俗风情旅游,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69、巴兆祥.中国民俗旅游,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70、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71、刘守华.中国民间故事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72、宋兆麟、李露露.中国古代节日文化,文物出版社,1991.73、周旗.南阳旅游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74、刘克、许宛春.南阳民俗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75、乌丙安.民间文学概论,春风文艺出版社,1980.76、林惠祥.民俗学,商务印书馆,1943.77、陶立瑶.民俗学概论,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78、王娟.民俗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第四篇:语文教学如何开发民俗文化资源论文
摘要:语文课程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发民俗资源,有利于学生感受汉语言文字中渗透的民俗文化精华,了解独特的民族审美艺术,提高学生的民族思维特质。学生只有真正了解并懂得民俗文化,才能更好地理解文本,才能发自内心地热爱民族的语言文学。
关键词:语文教学;民俗文化;开发与传承
一、挖掘民俗,丰富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
语文课程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章节中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方言土语,国内外的重要事件,日常生活的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教师在教学中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应关注民俗,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民俗资源,丰富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让斑斓多彩的民俗文化为语文教学服务。1.挖掘岁时节令民俗。这类民俗在课本中最常见,像《大自然的语言》中出现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等二十四节气。教学此文时,可向学生介绍二十四节气歌以及二十四节气释义,让学生了解四季耕种的依据。2.挖掘节日民俗。当中国传统的节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习俗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时(如:大年三十守岁、清明祭奠、端午划龙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等),教师可引导学生去搜集资料,去采访前辈,让他们在学习中去感受、去欣赏民俗文化,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阅读层面和课余生活,又能增强他们继承、保护民俗文化的意识。3.挖掘技艺民俗。这是最富有活力的民俗活动,包括竞技、戏艺、体育、工艺等方面的内容,它往往充分表现在民间游艺和各种庙会、集市的表演上。如《社戏》中让“迅哥儿”为之魂牵梦绕的“年规戏”,《泥人张刷子李》中两人精湛的技艺等,教师教学时,可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介绍自己本地区的民间文化(如踩高跷、挑幡等),由此感受自己家乡民俗文化的风采,欣赏独特的民族审美艺术。4.挖掘信仰民俗。信仰民俗属于“心理民俗”,是以信仰为核心反映在心理上的习俗。在对神、佛的崇拜中,出于敬仰,希求庇护。如《故乡》中闰土要走香炉和烛台等,这些情节牵涉到信仰民俗。教师应引导学生去探究它产生的社会渊源,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辨证地看问题,懂得用科学文明慢慢地取代它。5.挖掘建筑民俗。在历史的发展中,我国建筑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无论在技术还是艺术上都有很高的成就。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故宫博物院》《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等课文,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宫殿建筑的特点,表现了我国人民的智慧。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可有意挖掘教材中的服饰民俗、礼仪民俗等民俗资源,让学生感受汉语言文字中渗透的民俗文化精华。
二、借助民俗,提升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
“民俗”是一个社会历史文化的心理积淀,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传统精神,透过这些民俗可以直观一个民族在一定时期内的历史文化以及一个社会发展的年轮。作家,特别是现实主义作家,不仅是模拟民俗,更是在其作品中自觉与不自觉中表现民间风情,反映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地域风俗。教学中借助民俗,既能丰富语文教学的内涵,又能拓展语文教学的外延。1.感受民俗的地域色彩和时代气息。语文教材中选的近当代著名作家鲁迅、老舍、沈从文、汪曾祺等的作品,就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集成。他们的作品都是从自己熟悉的风俗习惯、风物民情入手,塑造人物形象,形成语言风格也都带有浓郁的地域色彩和时代气息。如《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教给“我”的许多规矩:辞岁之后得到压岁钱;大年初一,睁开眼睛,就要对人说“恭喜恭喜”,还要吃一点福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学生对着匾和鹿行礼、拜先生和孔子等。鲁迅在这些乡土风俗的描绘中刻画人情世态,从微观的角度对风土民俗进行真实细腻的描述,显示出浓郁的时代气息和独特的地方色彩。《云南的歌会》中那清新的装束,烂漫的山花,齐唱的山鸟,长长的屋廊,人们唱和相续,浓郁的民族气息扑面而来,表现了一种独特的地域美。《安塞腰鼓》中年轻的后生在黄土高原上酣畅淋漓的舞姿,既有浓浓的地域色彩又有浓郁的时代气息。一篇篇富有民俗风情的作品,把学生带进特定的社会生活,领略民俗的古朴,感受作品生动的时代感和历史的亲切感。2.理解民俗的社会涵义与情思。我国古典诗词中也蕴含着众多的民俗事象,以及由当时民俗心理观念所积淀的特殊社会涵义与情思。在古诗词中,“月”“柳”“菊”“茱萸”“龙舟”等具有民俗风情的事物常常用来表达丰富的内涵。教学中,若能借助诗中的民俗,就能使学生更好地把握作品的内涵,更深层次地去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渗透的情感。如苏轼的《水调歌头》就是一篇寄意民俗风情的佳作。时当仲秋季节,诗人仰望如盘之月,顿萌人心思圆之情。民间由供月、赏月、全家欢宴组成的总称为“圆月”的习俗活动,触发了苏轼心头的离愁别绪,于是借明月送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福。再如“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表达了作者对故园的思念,对家乡的热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则写出了隐居生活的悠闲自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凡此种种都热烈而深切、畅达而含蓄地表达诗词的主题,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人文内涵。那种“言在此而意在彼”的“理趣”,正是在一派人人熟稔的民俗风光之中深入人心的。学生在学习诗词时,除了透过其生动的艺术形象去发现和理解它的富有哲理的思想之外,还能从中得到独特的美感享受。
三、链接民俗,传承与弘扬优秀的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资源是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最好素材,开掘和运用民俗文化资源,才能让教育在多元文化冲击的环境中保持自己的本土文化,在强势文化入侵背景中不丧失自己的文化精髓。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民俗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教学时,我不但注意给学生们讲解具体的民俗文化事象,更注意引导学生搜索各种前沿的研究资料和研究信息,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外界的信息,知道哪些是我国最宝贵的文化、最宝贵的传统。我利用第二课堂,以讲座形式上了《岁时节日民俗》《人生仪礼》等民俗课程,还上了综合实践活动课《漫话对联》,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到民间采风去》。学生通过听讲座、调研、采风等一些健康的民俗活动,从课内走向课外,拓宽视野。健康朴素的民俗文化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其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大大增强。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民俗文化资源博大精深,也是语文课程建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源泉。作为语文教师,理应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做一名传承民俗文化的使者,让优秀的民俗文化走进课堂,融入学生的心灵。
参考文献:
[1]乌丙安.中国民俗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版)
[2]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4月版)
[3]王献忠.中国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
第五篇:南宁民俗文化与旅游(本站推荐)
南宁民俗文化与旅游 【摘 要】 民俗文化作为地区最具特色的文化,是旅游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开 发地区民俗文化旅游,打造民俗文化精品,必然会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本文采用 SWOT 分 析法(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分析法)分析了南宁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优劣势、机会以及威 胁,从而认识南宁的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现状,明白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对拓展南宁旅游的重要 意义。关键词】 【关键词】南宁 民俗文化 旅游开发 SWOT 分析
近年来,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对中国传统民族、民俗文化的重新认识与重视,旅 游业迎来一个新的增长点——民俗文化旅游。所谓民俗是指一个民族地区的人们,在文艺、语言、信仰、服饰、饮食、居住、娱乐、节庆、婚恋、生丧、交通以及生产等方面,民间所 特有,并广泛流行的爱好、风尚、传统和禁忌。而民俗文化旅游则是指人们以观赏、了解、领略、参与风土人情为主要目的的旅行活动。民俗作为无形文化资源,在现代旅游中的价值 正日益展现出来,民俗文化旅游目前已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旅游项目之一。2003 年,广西制定了迈向旅游先进省区的发展规划,横县、上林、马山、隆安、宾阳 五县划归南宁,南宁市也提出了“把南宁市建设成富有壮民族特色、南国园林化、面向东南 亚的区域性国际旅游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民俗文化作为地区最具特色的文化,是旅游文 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发地区民俗文化旅游,打造民俗文化精品,必然会推动旅游 产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南宁民俗旅游资源的了解和分析,加快民俗旅游的产品化,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1 旅游开发优势 1.1 南宁的区位优势 南宁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处于中国华南、西南和东南亚经济圈的结合部,是环 北部湾沿岸的重要经济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地缘优势。南宁具有“两近两沿” 的特点。“两近”:一是近海,距钦州港、防城港、北海港等港口最远的也就 204 公里;二 是近边,距中越边境的东兴市、凭祥市不超过 230 公里。“两沿”:一是沿线,湘桂、黔桂、黎湛和南昆铁路在南宁交汇,是西南地区重要的铁路枢纽;二是沿江,邕江是西江的支流,而西江又是珠江的干流,西江二期整治工程完工后,1000 吨级内河船舶可以从南宁直达港 澳。据此,南宁成为广西旅游网络体系的重要核心节点,是广西南部旅游的中心,也是中国 连接东盟的重要的陆路接合部,客观上具有南联北引、东西辐射的旅游集散地功能。1.2 资源优势 南宁具有丰富的、独具特色的民俗旅游资源。例
如,顶蛳山贝丘遗址,1997 年发掘出 一千多件史前人类使用过的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包括石器、骨器、蚌器和当时人类遗弃的 水类动物、牛、鹿、象等动物的骨骸,并且在顶蛳山发现了标志人类文明的石锛和杆栏式建 筑,以及奇特的屈姿葬葬俗,被评为全国文化内涵丰富的史前人类生活贝丘遗址,被国务院 列为全国第五批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上林大明山地区有着丰富的龙母文化资源,流传着别具特色的壮族文化习俗; 宾阳的炮 龙节、马山的壮族三声部民歌、武鸣的壮族三月三歌圩,都是南宁极富特色的民俗旅游资源; 而且借壮族“三月三”歌圩为原型的南宁民歌艺术节以打造新民歌、弘扬民族文化、扩大中 外文化交流的办节宗旨,经过几年的发展已成为南宁市的一个城市品牌。扬美古镇始建于宋 代,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南宁市明清古建筑保留得最为完整的地方,现有二百多处; 黄氏家族民居是南宁市清朝建筑物中保护提最完好的一处古建筑群,从中清朝建筑的特点可 见一斑,具有较高的人文景观价值。1.3 市场优势 随着南宁的对外交通条件的改善,境内旅游热潮的兴起,以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影响不 断扩大,选择来南宁旅游,体验异质文化的游客与日俱增。南宁作为广西旅游及东南亚跨国 旅游集散地的功能地位已逐步显现,以商务、会展、购物为目标的客源市场不断扩大。2006 年,南宁市全年接待入境游客超 10 万人次,接待国内游客超 1800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在广 西率先突破百亿。从南宁稳步增长的游客数量可以看出,发展南宁的民俗旅游是有广阔的市 场和客源基础的。
2 旅游开发劣势 2.1 缺乏旅游精品 南宁的旅游资源中并没有闻名世界的世界文化遗产,虽然旅游产品很多,但缺乏高品位 的旅游精品,从市区到周边地区都缺乏稳定的旅游热线,只有市区的青秀山和动物园、郊区 的伊岭岩、周边地区的德天瀑布拥有较稳定的客源,而大量的景点远远达不到其旅游阈值。以体验民风民俗的旅游景点来说,景区、景点级别相对偏低,规模较小,景点的文化内涵没 有得到充分挖掘,旅游资源缺乏文化内涵,因此没有突出的资源优势和鲜明的个性特色。长 期以来,南宁旅游建设投入不足,对景区景点建设投入偏低,配套设施建设滞后,缺乏精品景 区,已严重影响到南宁旅游的增长后劲,近两年来南宁入境旅游市场增速缓慢是这一影响的 表现。2.2 整体开发层次低 目前南宁市旅游资源缺乏深层次的开发,尤其是旅游资源的利用流于表面化和随大流,缺乏独特的文化底蕴。旅游业是以特色取胜的产业。根据旅游
游资源的普查,南宁市拥有众多 文化独特的旅游资源,如壮民族风情、顶蛳山贝丘遗址、大明山、扬美古镇等。但这些体现 南宁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而且潜力巨大的旅游资源至今仍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南宁的民 俗旅游景点的开发,多处于自然状态,局限于原有的物质载体范围,并且由于产品单一,旅 游空间容量小,旅游活动少,游客停留时间短暂。很多旅游产品都是一日或半日游,可参与 性的活动不多见。而缺乏可参与性无疑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大大降低了。顶蛳山贝丘遗址,南宁市惟一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内涵、意义和科学价值完全可以和 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博物馆相媲美。建立起以顶蛳山贝丘遗址为轴 心的文化旅游点,对提升南宁市历史文化品位,建设文化南宁,促进南宁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至今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仍未出台,影响了这一旅游景点的深入开 发。又如中山路位于南宁新城区外滩附近,是一条保留最完整、规模最大、最热闹的老街,这里有许多清末、民国时期的古建筑。每一个到南宁来的人要品尝南宁美食,首选就是中山 路。命名已有81年的中山路是历史沿袭下来的美食夜市街,不仅南宁人都懂,在全区甚至 全国也小有名气。目前中山路夜市依然红火,但骑楼老化、电线线路复杂、食品卫生状况堪 忧等问题却困扰着它。2.3 部分旅游资源可开发性不高 南宁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不仅要体现壮乡的民族特色,还应在开发中关注南宁城市的历 史文化发展过程,凸显城市的文化底蕴。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南宁保存下来的古代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名人故居也不少。如共青团南宁地委旧址(原为清朝右江镇总兵马盛治的祠 堂“回春阁”)、中共广西省第二次代表大会旧址、雷沛鸿故居、梁烈亚故居、孔庙、邕江 防洪古堤、新会书院、粤东会馆、安徽会馆等等。它们是南宁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也是南 宁市城市亮点的一个潜在优势。但作为旅游资源它们分散在南宁的各大街小巷,规模也小,从民俗资源旅游开发可行性来说,其可观性、可娱性和可参与性等条件并不是很充分。它们 的零星分布使得彼此之间相对比较孤立,难以开发成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品位旅游线路 产品,旅游资源和产品的整合提升力度不够强。
旅游开发机遇 3 旅游开发机遇 3.1 大旅游社会气候的形成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它已渗透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贸餐饮业、市政基础设 施等方方面面。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方向已基本形成。随着人民生
活水平的提高,旅 游进入了大众化消费的新阶段。旅游已经从社会时尚发展成为社会生活,旅游支出在社会公 众消费支出所占的比例也不断提高,旅游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的重要生活方式之一。国际民俗 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和国内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不断升温,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假日不断 增多,人们出游去体验异质文化、放松身心的愿望和要求越来越强烈。这些都将为南宁民俗 旅游的进一步开发提供机遇。3.2 政策的重视近年来,南宁市委、市政府加大了对旅游业发展的力度。为保证“十一五”期间南宁市 旅游业的加快发展,南宁市委、市政府已经出台了《关于加快南宁市旅游业发展的决定》、《南宁市加快旅游业发展实施方案》、《关于加快南宁市旅游业发展的若干规定》三个配套 文件,在人、财、物和政策上配套支持,优化发展环境,发展大旅游,要把南宁建设成为旅 游强市。为突出“壮乡首府、绿城生态、会展商务”三大旅游主题,重点打造旅游吸引物及以旅 游吸引物为核心依托的旅游景区点,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拳头旅游产品,南宁市政府提出要深 度开发壮乡文化风情旅游产品,重点开发建设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少数民族生态博物馆、
刘三姐剧场、东南亚美食街、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等为代表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突出地域 的文化、饮食、旅游商品特色、展示壮乡民俗风情文化,丰富旅游产品文化内涵。3.3 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加强 随着“一轴两翼”区域合作战略的推进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快速推 进,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以及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合作框架的逐步构建,为 南宁旅游业的加快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契机。尤其是从 2004 年起,中国—东盟博览会每年秋天在南宁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是伴 随着中国大力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而产生的一个成果,是连接中国与东盟国家 之间关系的一座桥梁,更是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进行经济、社会和文化交往的一个平台。中 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不仅提升了南宁的知名度,更带动了南宁与东盟区域旅游的发展。2005 年南宁入境旅游前 10 名的客源国中,有 4 个是东盟国家,越南排在第一位。作为每年 举办一次的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地南宁市,将发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前沿城市的作 用,有条件建设成为面向东盟国家、西南经济圈和华南经济圈的区域性国际化的旅游基地。
4 旅游开发威胁 4.1 周边省市旅游业蓬勃发展,造成南宁客源市场分流 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地位确立以后,各地纷纷出台
旅游发展规划,挖掘和创造 旅游产品。南宁周边省旅游的迅速发展和同类资源的激烈竞争都从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客流。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市场广阔,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投资小、风险低、见效快 的产业。然而,由于各地对旅游业发展普遍看好,旅游开发的热情高涨,这就导致了旅游业 竞争加剧、旅游业投资风险增大和发展成本提高。尽管南宁的旅游资源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 势,但总体来讲知名度、产品的规模、质量都有一定的欠缺,在区内外竞争力都不算很强。例如省内的桂林,这几年不仅继续大打“山水甲天下”这张王牌,还大力开发民族民俗旅游 资源,拓深桂林的文化内涵,对于南宁在同类资源产品开发方面就形成一种竞争态势。还有 云南的西双版纳、石林以及贵州等地的旅游资源与广西又形成省与省之间的竞争。4.2 旅游人才匮乏 旅游业对从业人员的知识和修养都要求比较高。目前南宁市旅游业的从业人员,从旅游 管理部门到旅行社,都存在着专业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均的严重隐患,缺乏创新意识和能 力。要发展南宁的民俗文化旅游,不仅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基础的专业知识,还要对广西的历 史文化以及南宁本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有一定的了解。目前,这方面旅游人才是十分匮 乏的,它极大地阻碍了南宁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另一方面,缺乏战略性旅游策划经营人才,特别是旅游营销行家,使南宁市的旅游营销、旅游线路设计、旅游服务质量难以适应市场的 需要。通过 SWOT 模式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南宁民俗文化旅游在发展中具有一定的资源优 势,主要表现在资源的多样性与独特性保存较好,对南宁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而劣
势主要表现在如何深度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打造旅游精品方面,面临的机会有人们强烈 出游的愿望和要求,政府的对旅游业高度重视和引导以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召开给南宁旅 游带来的机遇等;存在的威胁主要有来自省内省外同类旅游产品的竞争以及旅游人才匮乏 等。通过比较分析,在大环境下,南宁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优势大于劣势,机会多于竞争。发展民俗文化旅游是南宁拓展旅游业的一种现实选择。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 [2]邓永进,薛群慧,赵伯乐.民俗风情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