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法的本质的再认识——试论经济性是法的本质属性之一

时间:2019-05-13 19:52: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法的本质的再认识——试论经济性是法的本质属性之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法的本质的再认识——试论经济性是法的本质属性之一》。

第一篇:关于法的本质的再认识——试论经济性是法的本质属性之一

关于法的本质的认识,是与法的定义有关的。在法学的发展历史进程,不同的法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法进行了各种的定义,并由此而得到不同的有关法的本质的定义。传统上我们把它们分为两大类:马克思主义法学观和非马克思主义法学观。一般地讲,非马克思主义法学观多从法的本体、本源以及作用等角度来揭示法的含义,没能深入揭示法律应有的本质特征,具有形式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特点。如美国法学家格雷就说,法只是指法院在具体判决中所规定的东西,法规、判例、专家意见、习惯和道德只是法的渊源,当法院作出判决时,真正的法才被创造出来。这是他从美国这个实行判例法的国家实践中所得到的认识。在他那里,法是无序的,不确定的,只有到法院作出判决才创造出法。显然,这是将法的外在形式与内在本质混淆了,所以未能得到正确的认识。更有的把法律主张成是上帝的意志,那就更不足为一谈了。马克思主义法学观认为,“占统治地位的个人除了必须以国家的形式组织自己的力量外,他们还必须给予他们自己的由这些特定关系所决定的意志以国家意志即法律的一般表现形式”,[1]“由他们的共同利益所决定的这种意志的表现,就是法律”。[2]并进一步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资产阶级意志,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资产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由此所得出的马克思主义法学观的定义可以概括为: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的意志的行为规范体系。因此,法的阶级性是法的本质属性。以后经过一番争鸣,又把社会性也确认为法的本质属性。这一看法一直被我们视为对法的本质的经典定义,在广大教科书中加以确认。但现在也有人认为,这是从政治学的角度揭示法的内涵,与从法的本体、本源、作用等角度来讲都只是一种学说意义,它并没有从法学的角度去揭示法的本质。因此,在法的本质这一课题上,我们尚可以有所作为。很显然的,要正确认识法的本质,首先应正确认识法以及它的性质、作用等,才可能全面揭示法律应有的内涵。

一、法是怎么产生的要正确定义法,从而正确定义法的本质,就应该了解法是什么东西。这就要谈及法的起源问题。那么,法是怎么来的?它什么时候产生呢?唯物主义认为,法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不是从来就有,也不会永恒不变,它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和发展,也会在一定条件下走向消亡。马克思主义以生产力的发展程度为标准,把人类社会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在国家产生之前,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关于原始社会,现在有各种不同的认识。我们无从认识它的真相。但从先哲们对现存各土著居民的研究,以及从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推测原始社会的应有状态,这个原始社会,与任何一个社会一样,要想得以正常存在和发展,都需要社会调控。这点已无争议。我们所存惑或争议的地方在于,原始社会的社会调控机制是什么样的,是法吗。现在比较受认同的观点是,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由此决定了原始社会中人们的群居特征以及实行原始的共产主义平均制(“原始共产主义”在现在也遭到了怀疑,但这仍没有影响我们对原始社会的一些认识,即在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要通过协作来谋求生存。因此我仍使用“共产主义”的词语),这是出于保障每个氏族成员生存权的需要。经过长期的发展,这种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就慢慢形成群居社会的一些习惯,如禁止氏族内部通婚、分工协作、血亲复仇等。就如英国学者马林诺夫斯基所说的“原始人不仅被塑造成守法公民的模范,而且顺应着他本能冲动的自然方向倾向,遵循着其部落的所有规章制度和戒律,已成为一条公理。可以这样说,在他前进的路上,他总是沿着阻力最小的方向前行。”[3]“原始人——有资格的人类学家们当今所做的判断——对传统和习俗深怀敬意,并自觉地遵从它们的命令。”[4]由习惯而来的秩序和管理也相应产生,尽管它简单,尽管它没有专门从事管理的(这点对我们很重要,它能够说明我们后来的制度源于此),如参加宗教仪式、议定对外关系,就需要有人组织,有人主持,等等。因此,在原始社会是存在协调处理氏族内外事务的威权系统的,那就是由氏族议事会和氏族首领共同构成的,他们没有特权,所有的权威来源于他们的勇敢、智慧,但其他成员必须尊重他们,否则会招致整个氏族的反对。由此,整个氏族就给每一位成员施加了压力,形成了议事会真理和首领与成员社会地位上的不平等,这些首领构成了氏族里的“氏族老大”,就跟我们今天农村社会中的“乡里老大”一样,尽管他们没有特权,却有着特殊的地位,他们的言行具有比其他人权威的特点。因此讲,从人类群居生活开始后,人类社会就始终存在威权系统。只是在原始社会,它没有也不可能以暴力机器来维护其权威,而是靠整个氏族成员的信赖。里弗斯博士指出:“在诸如美拉尼西亚这样的民族中,存在着一种群体情感,它使权力的行使不必借助任何特定的社会机构。恰恰是基于同样的原因,它使部落公有制的协调运转成为可能,并能确保群体性关系体制具有和平性。”[5]

在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并使个体劳动成为可能,生产有了剩余后,形势发生了急遽的变化。在生产有了剩余后,处于威权体系中的人具有凭优势地位占据剩余产品的可能性。同时当个体劳动成为可能时,人类的活动领域和活动范围便极大扩展。这个阶段,应该有一个从大群居分化为小群居的过程,换一个角度讲,也就是利益集团数量的扩大,以及由群居所引起的感情的疏远,不同集团的人之间不再以情感血缘而以利益来确定彼此的交往关系。这也意味着,在交往增多的同时,人们的冲突机会也相应增多,比如交易不平等、违反氏族禁令或者氏族冲突等问题。在情感血缘关系

第二篇:认识教练法

认识教练法

1.1教练法是一种行为,他规划着一条健康道路,让大家在这条道路上行走,那么这条路就会越走越远,越走越宽。这条健康道路是理解之路,文明之路,鼓励之路,成长之路。

1.2教练法是一种习惯,是一个人在与人交流中习惯表现,就如起床要刷牙、洗脸、穿衣、吃饭习惯养成一样,教练法运用也要养成无处不用,无处不在的习惯。

1.3教练法是一种角色,是以身作则,是扮演好自己角色来影响身边的人,这个角色是教育者,永远教育您的员工让他成才;是善良的人,永远保持真诚的心帮助您的员工;是教练员,把自己擅长的技能传授给您的员工,陪着员工一起练习来提高他们的能力,让他们获得冠军,使自己价值得以提升;

1.4教练法是一种文化,他是传递一种沟通文化,也同时是个人文化一种管理风格,这种文化价值的体现在于建立一支和谐的团队,使信息流通畅,起到相互帮助,信息共享和知识价值更大化原则; 1.5教练法是一种要求,是对自己的要求,因为自己需要提高,所以需要其他的同事的帮助提出我们需要提升的地方,从而不断进步;对身边同事的要求,优点要持续保持,缺点要即快改进;是对上司的要求,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处理事情要对事不对人,管理员工要因人而议;

2、学习教练法价值:

2.1个人价值:体现在自己表达能力、沟通技巧、语言组织能力的提高;举例:有这样一个的故事,阿浩邀请了很多朋友来家里聚会,朋友都到起了维独他女朋友还没有到,这时急的团团转,他自言自语就说:“该来的什么还没有来”,这时就被一些朋友听到,这些朋友听后以为自己来不是很受欢迎,认为该来没有来,而他们来的这些人都是不该来,这些朋友就相继离开阿浩家,只有小黄没有走,这时阿浩很生气说:“不该走的也走了”,最后小黄也走了。这个例子就是说话的语言,也许说者无意,但不能保证听者无心,所以说话技巧好不好是很重要,语言组织能力好的,对你自己人际关系是很有帮助,真正体现学习教练法给个人带来价值。

2.2家庭价值:生活中有欢乐与痛苦,学习教练法后可以让您的生活更多选择欢乐,减少痛苦;举例:曾经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例子,由于小孩子玩的太迟回家,于是父亲就骂他,孩子被父亲骂完,于是就赌气又出去,直到晚上都没有回家,父亲就很着急,不但晚上没有睡好,第二天上班都没有心情;他的心情被教练发现后,于是教练就教他用教练法来与小孩沟通;于是下班后回到家,看到小孩还没有回来,心又急又气,直到晚上10点小孩终于回来了,这是他很气,但还是忍住自己情绪,就过去关心自己小孩,“去哪里了?你知道爸爸担心死了,吃饭了没有,饭都冷了,我去热一下„„”儿子被父亲的一席话感动就哭了,抱着父亲说“爸我以后在也不让你担心了”,于是两个人就抱上一起互相鼓励,互相安慰,真情的场面感动不仅仅是父子俩,更是所有真情付出的人们。这就是教练法给家庭带来的价值。

2.3朋友价值:人际关系是复杂的,复杂表现在人与人有很多的不同,所以要了解每一个人就非常难,但人际关系又是很简单的,简单表现在人们身上拥有共同点,所谓共同点就是需要真诚、赞赏、理解,那么就把简单的共同点做好人际关系就会变好。那么教练法所表达出来的就是真诚、赞赏、理解,用真诚心去帮助您的朋友,赞赏您的朋友优点,理解您的朋友想法;共同点就会多,摩擦点就会少。举例:由于朋友之间很熟悉,于是就很少去表扬他的好,于是有一次,无意中表扬了他一下,所有人听到的人都开心的笑了,快乐开心永远是朋友间的一个交往的话题。教练法就充分体现了朋友之间交往中相互的价值。2.4团队价值:体现在相互依靠和相互支持,教练法就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力量如何把变大,变成2个人5个人10个人的力量„„,一个人身上好的继续保持,不好的即快改进,把好转达给每一位团队成员,使团队力量有原来100公斤变成1000公斤„„。举例:我刚进入社会工作的时候,是从事业务,2个月后业绩很不错,于是就升为业务经理,就带了5个员工,刚开始自己还是不太会带领团队,只顾自己业绩,没有顾及整个团队业绩,在第一个季度比赛里,我的业绩排在团队第一名,但我所带领团队的业绩只排在公司的第4名,原因就是,其他队员业绩没有提高,保持的或降低的;在这样情况下,意识到团队价值永比个人价值高,只有把团队价值提高,个人价值才会再上一个台阶,那么我充分把自己销售的心得毫无保留传递给团队每一位,鼓励员工把自己擅长与每一个分享,剖析每一位的提升点,针对每一位员工的提升点进行跟进和帮助,通过努力,在第二季度销售中我们的团队排在第二名,我们的团队的价值提高的同时,自己价值也充分得到提高。这就是教练法在团队中的价值。

2.5企业价值:是有若干个团队价值组成,团队价值是有若干个个人价值组成,如果企业每一位员工都学会教练法,运用在工作中就会不断提高,保持积极态度工作,那么工作效率就会高,工作氛围就会更融洽。2.6社会价值:如果社会有更多的人学教练法,那么就不会有犯罪和战争,因为相互理解和学习,发展速度就快和稳。

3、推行教练法意义与目的3.1意义:

3.1.1管理要有方法

有人说管理靠的是经验,有人说管理靠的是方法,我认为管理主要靠的就是方法,问您一个简单例子,一位从未见过扫描仪的人能否成为扫描仪厂的制造部经理?答案一定是能;一个没有结过婚的人,能否建立一个美好家庭呢?答案也是能,如果管理靠的是经验,那么在也不会有那么多大学,那么多经理人去参加培训课程,所以管理大部分靠的是方法,需要学习更多管理方法,来管理好您的企业员工,经验固然重要,但经验在企业管理中只能作为管理方法的参考和判断,我们需要更多好的管理方法来把我们的经验发挥最大化,用方法来管理我们的企业,而不能只靠经验来判断,企业管理大部分需要理性分析,减少误差。

那么教练法推行就是教会我们沟通技巧和管理新方法,教会我们说话要的让对方喜欢听,愿意接受,我们才不会有沟通障碍,让员工确实感觉到我们管理人员是在帮助他,是在真诚赞赏他,这就是方法和技巧。3.1.2体现公司以人为本企业文化

公司做了很多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其中培训文化的投入和内容已经做到行业的前列。教练法就是培训文化的一个主题,体现公司注重员工培养和能力提升,希望员工在企业工作中有个人能力提高和职业发展,不仅仅让员工能做好工作,也为员工的将来发展进行培养。

3.1.3改变个人修为

一个人的修为是有很多因素组成,就如一个人很漂亮但没有自信,他所表现出来就会让人看上去没有精神,那么漂亮就会被掩盖;如一个人不漂亮但很自信,她所表现出来就会散发出迷人气息,就为有很多人喜欢;曾经有一次在电梯里遇到一个外表很漂亮的小姐,气质也很不错,这是给我的第一感觉,后来他接了一个电话,开口就是一句粗话,而且声音又大,就这样给我留下印象就很差。这就是一个人的修为,改变个人外表固然重要,但内在的条件的改变更是重要。教练法就是可以改变个人内在修为的一套方法和技巧。

3.1.4建立良好沟通氛围

一个企业信息沟通通畅,那么信息的作用就会大,反之则小。信息沟通通畅主要反应在沟通氛围,一个好的沟通氛围,可以令大家畅所欲言,互相帮助,反之则负。那么教练法应用就是创造一个良好的沟通氛围,赞赏要让员工开心,提升要让员工接受。3.2目的:

3.2.1激发员工工作热情

激发是需要技巧,有人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员工可以保持1分钟,有人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员工可以保持1个月,这就是需要技巧。那么技巧通常表现在三个方面,您真诚的态度,您有说服力的例子,您了解员工需求,只要把握这三个方面,您就可以延长员工工作热情。举例:大家听过郑智化《水手》这首歌,感动了成千上万听众,而且很多人一生之中都用这首歌来勉励自己,遇到困难时来鼓励自己,那么郑智化在唱这首歌的时候,他是发出内心的在唱,而且他自己感人的例子,让所有听众以他例子为勉励方法,可以信服于人,并且他了解听众的心理感受,唱出了生活中大部分人遇到困难时的心理想法,这就是激发员工工作热情的方法。

3.2.2改变员工错误观念

认识人和认识事,在很多情况下,对两者都有不同分析,比如处理员工问题上,只要是违反制度问题,那么处理前提就要对事不对人的原则,但在处理方法上就要因人而议,要根据人的个性和经验背景以及对方感受等来沟通处理,员工在工作中会遇到各种事情,在处理事情上会存在一些错误观念。当我们教练发现员工的思路观念有误时,教练要及时与其沟通改变其错误观念,有错误观念做事就会范错。3.2.3了解员工工作状况

了解一个人不是在某一段时间里来了解他,而后就误以为了解他全部,那么就错了,了解一个人是没有时间限制,是要不断了解。因为一个人他每天思想都会变化,他做事情也会不一样,他是会进步的,需求也会不同。也许刚毕业出来工作的员工,他渴望先有份工作,有较好的收入。而后工作几年后,他就会想要找一份高收入,有长远发展考虑,能够体现个人价值,能在精神上得到满足,能实现自己长远目标的需求。那么我们给予的提供帮助就会不一样,所以我们对人的了解是要不断去了解您的员工,了解您身边的人,才能体现真正关心员工,才能帮助员工解决问题,提高他的能力。这就是教练法运用的一个目的,了解员工工作状况,给予员工关心的帮助和有力的支持。

3.2.4表现对员工工作肯定

员工付出了很多或者员工做了很多事情,如果没有人去肯定和赞赏,员工的动力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渐渐消失,给予员工肯定的方法有很多种,教练法运用就是一种没有成本的肯定,作为主管和领导的一言一行在自己看来是很自然和普通,可是在员工的心理确是一份无形的礼物。就如男孩在追女孩一样,一个男为这个女的做了很多事情,有一天女孩对男孩说了一句“我爱你”。相信这个男孩一定是他一身最为开心的一件事情之一,回味无穷。领导和员工的关系不是如此,但员工付出也是有目的,也就是要得到公司肯定和支持,那么作为主管人员给予肯定和支持就是公司的一部分

第三篇:试题:什么是法?什么是法律?法的四个基本特征?法的本质?

试题:什么是法?什么是法律?法的四个基本特征?法的本质?

说明:试题及答案适用于国开电大专科所有专业学员《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于网络终结性考试之大作业。

一、什么是法?什么是法律?

答:法、法律的概念:

法不是从来就有的。法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而出现的。法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即开始是不成文的习惯法,后来才出现成文法,直至出现成文法典。

广义的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各种行为规范的总和;狭义的法是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即法律。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

法和法律的区别:

法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经济法、诉讼法等。从一定意义上讲,法律具有具体性的特点,而法是一般的。表现为规范性文件的法律一定是法,但法不一定都是法律。例如,行政法规、地方性法满学法的范畴,但不是法律。

法律只是法的一种表现形式,而且是法的高级形式。法律规范了国家生活中的重大事务,如民法、刑法、婚姻法、继承法等。法的最高表现形式是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国家机构与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是一个国家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二、法的四个基本特征?

答:法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法的第一个基本特征是: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法既调整人的行为,也调整社会关系。法调整对象的行为是指人的外在行为。马克思说:“对于法律来说,除了我的行为以外,我是根本不存在的,我根本不是法律的对象。”法对人们的行为提出了明确的指引,因此,它不是一般的社会规范,不同于对人的行为有相当约束作用和影响力的社会习惯、道德。社会习惯、道德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自然形成的,对人们行为的约束是通过社会舆论、行为人自身的品质修养等因素来实现的,如村规民约、尊老爱幼的优良品德、社会良好风俗等。

法的第二个基本特征是: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制定或认可是法律创制的主要方式。“制定”是指国家机关通过立法活动产生新规范。“认可”是指国家对既存的行为规则予以承认,赋予法律效力。“认可”通常有三种情况:①赋予社会上早已存在的某些社会规则,如习惯、经验、道德、宗教、习俗、礼仪,使之具有法律效力;②通过加入国际组织、承认或签订国际条约等方式,认可国际规范;③特定国家机关对具体案件的裁决做出概括,产生规则或原则,并赋予这种规则或原则法律效力。

法的第三个基本特征是:法是规定人们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法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以权利和义务为机制,影响人们的行为动机,指引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权利意味着

人们可以做出或不做出一定行为,以及可以要求他人做出或不做出一定行为。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使人们获得某些利益或者自由。义务意味着人们必须做出或不做出一定行为。义务包括作为义务和不作为义务两种。前者要求人们必须做出一定行为,如依法纳税、抚养儿童、赡养老人等;后者要求人们不做出一定行为,如不得欺诈、不得胁迫他人、不得盗用他人的注册商标等。正是因为法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调整人们的行为,所以人们在法律上的地位体现为一系列法定的权利和义务。

法的第四个基本特征是: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任何一种社会规范都具有强制性,都有保证其实施的社会力量。然而,不同社会规范的强制性在性质、范围、层度和方式等方面是不尽相同的。法的强制性不同于其他社会规范之处在于,法具有国家强制性;法是以国家强制力,军队、法庭、监狱等为后盾和保障的。

三、法的本质?

答:法的本质:

①法是被奉为法律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只有统治阶级才能通过国家机关制定法,把本阶级的意志作为国家的意志表现出来,迫使全体社会成员一致遵守。

②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律与其他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意识形态不同,它是被提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国家通过法律来调整社会关系,把人们的行为纳入统治阶级规定的轨道,引导人们朝着统治阶级规定的方向、在法律和秩序的范围内

活动,使社会朝着符合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方向去发展。

③法的内容是由特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它决定了法的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

总之,法和法律密切联系,两者经常通用,但是又有区别。法律是狭义上的法。法具有一般性,而法律具有具体性。法律一定是法,但法不一定都是法律。法是被奉为法律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保证。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概括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我们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第四篇:2014司考法理学资料:法的本质

http://www.xiexiebang.com/ 2014司考法理学资料:法的本质

2014司考法理学资料:法的本质。2014年司法考试备战正在紧张进行中,为了各位考友能够更好地复习应战,法律教育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法的本质的内容,希望能对各位考生的备考有所帮助。

精彩链接:

2014司考法理学资料:法的特征 2014司考法理学资料:法的作用 司法考试法理学资料:法的价值 司法考试法理学资料:法的要素

(一)法的概念的争议 1.争议的焦点

围绕着法的概念的争论是关于法与道德之间的关系。依据人们在定义法的概念时对法与道德的关系的不同主张,大致可以将法的概念区分出两种基本立场:法律实证主义与非法律实证主义(自然法)。

2.法律实证主义(1)基本主张

所有法律实证主义理论都主张,在定义法的概念的时候,没有道德因素被包括在内,即法和道德是分离的。具体说来,实证主义认为,在法与道德之间,在法律命令什么与正义要求什么之间,即实然法和应然法之间,不存在概念上的必然联系。

(2)法律实证主义关于法的概念的分类

http://www.xiexiebang.com/ 法律实证主义是以下列两个要素定义法的概念的:权威性制定与社会实效。以这两个要素的联接不同,法律实证主义关于法的概念可以分为:

以社会实效为首要定义要素的法的概念,如法社会学和法现实主义。以权威性制定为首要定义因素的法的概念,如分析主义法学。3.非实证主义理论(1)基本主张

所有的非实证主义理论都主张,在定义法的概念时,道德因素被包括在内,即法与道德是相互联接的。

(2)非实证主义关于法的概念的分类

非实证主义者以内容的正确性作为法的概念的一个必要因素,同时也包括社会实效性要素和权威性制定要素。以这个三个要素的不同联接为标准,非实证主义的法的概念可以分为两类:

以内容的正确性作为法的概念的唯一定义要素,以传统的自然法理论为代表,以三要素同时作为法的定义的要素,如阿列克西。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本质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法理学认为,法的本质体现在三个层次:

1.法的最初本质体现为法的正式性,也叫做法的官方性、国家性,指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正式的官方确定的行为规范。法的正式性反映了法的现象的特征,是法的本质的表现。

法的正式性体现在:法律 敎育 网

(1)法是公共权力机关按照一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或认可的,非经法定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创制的文件,不具有法的效力。

http://www.xiexiebang.com/(2)法总是依靠正式的权力机制保证实现的。一般而言法的实现主要依靠社会成员的自觉遵守,但是国家强制是不可缺少的。

(3)法总是借助于正式的表现形式予以公布的。人类社会早期曾经是秘密法,法律不公布,因为“法不可知,则威不可测”,但是到了一定历史阶段则进行了成文法的公布。

法的正式性表明法律与国家权力存在密切联系,法律直接形成于国家权力,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2.法的本质其次反映为法的阶级性。

在阶级对立的社会,法体现的国家意志实际上是指统治阶级的意志。法体现的国家意志从表面上看具有公共性、中立性;法体现的国家意志只能是统治阶级的意志,是法律化的统治阶级意志;法体现的国家意志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和极大的权威性。

统一性体现在:在国家权力高度统一的情况下,统治阶级意志可以通过高度统一的法律形式获得集中体现,并随着法律实施,起到将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纳入统治阶级所能接受的范围的作用。

权威性体现在:任何法律都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任何违法行为都可能受到国家有组织的强力的制裁。

3.法的本质最终体现为法的社会性,指法的内容是受一定社会因素制约的,最终也是由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法律理论分析社会的特点:(1)法律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关系的反映;(2)社会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关系,经济关系的中心是生产关系;(3)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力是不断变化的;(4)生产力的变化,导致包括法律在内的社会的变化。

按照此观点,立法者不是在创造,而是在表述法律。是将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包括生产关系、阶级关系、亲属关系等在内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相应的社会

http://www.xiexiebang.com/ 规范、社会需要上升为国家的法律,并运用国家权威予以保护。所以法律的本质存在于国家意志、阶级意志与社会存在、社会物质条件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中。

法律教育网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五篇:西方历史上法的本质学说

西方历史上法的本质学说派别 代表人物

 神意说托马斯.阿奎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观点

托马斯•阿奎那认为:神的智慧是一切法律的渊源。上帝是万物的创造者,又是智慧的化身。神的智慧 本身具有法律性质。

托马斯〃阿奎提出了著名的五项论证以证明上帝的存在:

第一,从运动这个事实,推出一个“不动的推动者”。所有东西都在动,世界万事万物都在别的事物的推动下处于运动变化。哪一个事物是第一推动力呢?所有的事物都还没有变动之初,是谁使它们变动呢?寻根溯源,必然存在一种不需要外力来推动、却能推动外在事物的第一推动力,那就是上帝。

第二,依据因果性原则,从结果推出一个“第一因”。现实中我们看到的是许许多多存在的事物,但它们之所以这样存在是有其形成的原因的。所有原因又有其存在的原因,最终的那个没有原因的原因就是上帝。

第三,从许多只具有偶然性的事物,推出一个“绝对必然的存在者”。有些事情有可能性而没有必然性,但有可能发生的事情最终发生时是有必然性的。偶然的事情为何发生?偶然的事情一发生,可能性就变成必然性,使可能性变成必然性的背后因素就是上帝。

第四,依据优越等级性原则,从不完美的经验事物推出一个“最完美的存在者”。万物的至善、至美、至真,其最高目标就是上帝。

第五,目的论证明。自然界为什么不是混乱无序的,而是有序和谐的呢?为什么会又为什么需要这样呢?它的背后必然推论出存在一个有目的的宇宙“设计者”。世界秩序的设计者和统管者就是上帝,这种设计和管理是为了达到人类无法完全理解的上帝的某种目的。

以上五个证明都很容易举出一些例证来进行反驳,但阿奎那也强调完全理性或逻辑地证明“上帝”是不可能的,上帝的存在更多来自启示,或者说是信仰,他本人认为这些只是指向上帝的方向和路标。托马斯阿奎那认为通过我们的生活经验,我们可以自然察觉:上帝的存在是一个自明的、必然的真理,而否认上帝之存在势必导致逻辑上的自相矛盾。就逻辑特征而言,这种论证是一种经验性的证明方式。它的出发点不是建立在信仰之上的定义或抽象概念,而是毋庸臵疑的经验事实。

 理性说西塞罗(古罗马思想家)

法是最高的理性;理性在人类理智中稳定而充分发展之时,就是法律。古罗马五大法学家之一盖尤斯:在所有的人中确立的、并得到全人类平等遵守的自然理性,就是适用的法

 主权命令说托马斯.霍布斯(英国思想家)

奥斯丁创立的分析法学派的学者所主张认为法律是由掌握国家权力的人发布的一种命令。托马斯•霍布斯(英国思想家):国法对每个臣民来讲,是那些由国家通过口头、文字或其它足以表示意志的方式下达给他的规则,离开主权权力的命令,便不可能有是与非、正义与非正义

 意志说让.卢梭(法国思想家)

法律是人民自己意志的记录。人民服从法律就是服从自己的意志。从人的意志、理性、人性的角度规定法、理解法,如黑格尔关于法是自由意志的体现的观点。

 自由说康德(德国哲学家)

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法就是那些使任何人的有意识的行为按照普遍的自由法则确实能与别人有意识的行为相协调的全部条件的综合。黑格尔指出:任何定在,只要是自由意志的定在,就是法;法就是作为理念的自由。

事物性质说孟德斯鸠(法国学者)

法国学者孟德斯鸠认为:从最广泛的意义来说,法是由事物的性质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事物的性质”就是法的精神。

 民族精神说卡尔.冯.萨维尼(德国历史法学派创立人)

德国历史法学派创立人卡尔•冯•萨维尼指出:法是民族精神、民族特性和民族共同意识的体现。法随着民族的成长而成长,随着民族的加强而加强,最后随着民族个性的消亡而消亡。

 利益说鲁道夫.冯.耶林(德国法学家)

德国法学家鲁道夫•冯•耶林较为强调法的目的,认为:法是以强制作为保障的社会目的的体系,而法的目的就是社会利益,社会利益是法的创造者,是法的惟一根源,所有的法都是为了社会利益的目的而产生。

还有 正义说

把法归结为正义的思想。古罗马法学家塞尔苏士认为:法乃善良公正之术。以及 社会控制说

认为法是社会控制的形式。例如庞德说:“我把法理解为发达的政治上组织起来的社会高度专门化的社会控制形式———一种通过有系统有秩序地适用社会强力的社会控制。在这种意义上,它是一种统治方式,我称之为法秩序的统治方式。”

下载关于法的本质的再认识——试论经济性是法的本质属性之一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法的本质的再认识——试论经济性是法的本质属性之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什么是行动研究法

    什么是行动研究法?一般实施过程?行动研究是一个螺旋式加深的发展过程,每一个螺旋发展圈又都包括计划—实施—观察—反思四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基本环节。 (1)计划。即旨在改......

    什么是集体反思和对话法

    什么是集体反思和对话法 集体反思指与同事一起观察自己的、同事的教学实践,与他们就实践问题进行对话、讨论,是一种互动式的活动,它注重教师间成功的分享、合作学习和共同提高,......

    什么是托福口语自言自语法?

    什么是托福口语自言自语法? 中国人较内向,在公开场合羞于开口,尤其是当对自己要说的不够自信的时候。而“自言自语法”是克服害羞心理,提高新托福口语交流能力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对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再认识

    关于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再认识 吴亚旗 201310810 何为人的本质?何为人的生存价值?尽管哲学史上许多大家都对此类问题有过卓越贡献,但到目前为止,该问题依然是哲学领域中的“老......

    对教学设计本质及其特点的再认识

    【拓展材料1】 对教学设计本质及其特点的再认识 刘 鹂,陈晓端 (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陕西 西安710062) [摘 要] 教学设计的持续性发展需要理论研究作为内在动力,教学设计的本......

    试论成就出彩人生的途径是什么?法的本质是什么?

    [最新]国家电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终结考试(大作业)答案说明:资料整理于2021年6月8日。一、试论成就出彩人生的途径是什么?(80分)二、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

    平法识图认识总结(最终5篇)

    平法识图的认识及总结 本学期了解一些关于平法识图的知识,并发现了其应用的广泛性。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平法图解的了解学习,进一步知晓了建筑构件中一些钢筋的配置以及布置方法,......

    第三课时 认识24时计时法

    第三课时 认识24时计时法 教学内容: 教材P52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24时记时法,初步了解24时记时法在邮电、交通、广播等部门的应用。 2、使学生会用24时记时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