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展民俗旅游
发展民俗旅游
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民俗即民间风俗习惯,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的民间文化,包括饮食、服饰、居住、节日、民间歌舞等各方面的民俗风情。旅游学的理论一般把旅游资源分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服饰饮食、婚葬嫁娶、待客礼仪、节庆游乐、民族工艺、建筑形式等等,都各有特色,形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景观。这些民俗文化现象,以其丰富的内容,浓厚的地方色彩,鲜明的民族特点,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构成我国民俗旅游开发的丰富资源,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如岭南文化、客家文化和连南瑶族风情的旅游开发,都是目前的关注热点。发展民俗文化的旅游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旅游资源。
发展民俗文化旅游要坚持文化保存原则
旅游开发一方面本身存在着扭曲的反映文化与真实的反映文化的差别,更重要的是,它必将干扰民俗文化原有秩序和发展过程,使落后地区受到旅游者的外来文化的冲击。当地居民思想行为的混乱和盲目仿效追随将淡化原有文化的特征,进而在长远角度上破坏了旅游资源特征。民俗文化是没有优劣高下之分的,都是世界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的同时,更应保护自己的文化传统,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失却自己的民俗文化特色,也就基本失去了旅游生命力,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发展民俗文化旅游要坚持经济效益原则
低效益甚至负效益的旅游开发是不可取的投资行为,对于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而言,其经济效益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饮食、住宿、购物、交通、就业、招商引资等带动地区经济,而是项目自身的经济效益。前者一般只有程度上的差别,后者才是决策关键。人口活动大的区位选择是关键。
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重点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凡有人群聚集的地方就有民俗文化存在。但在全国范围之内几乎找不到一处相同的民俗文化。这就说明各个角落的民俗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正好作为开发民俗旅游的丰富资源。
宗教旅游。宗教活动是民俗活动,牵动着中外男女的视线,宗教活动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中国著名的佛山道观以及各种庙会,吸引着千万名旅游者的心。田园式旅游。对于烦腻了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都市生活的城市人来说,通过田园式旅游,来调节一下精神生活。田园式旅游把劳动、生活、科技、文化、知识融为一炉的最好的实践与体验,不仅极富情趣、教益,而且也很浪漫、清雅。发展民俗文化旅游要因地制宜,发掘特点,不能千篇一律,大同小异。应就地取材,深度挖掘当地的民俗资源,并展现当地的生活现实。这才是民俗文化旅游的根本之道。
第二篇:浚县民俗旅游发展分析
民俗旅游学论文
专业:2011级旅游管理中法方向学号:1105324061姓名:张俊伟
浚县民俗旅游发展分析
摘要:浚县古称黎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人文资源丰厚,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源远流长,浚县古庙会历史悠久,有“华北第一大古庙会”之称,是中原民俗文化的活化石。浚县旅游资源丰富,有名胜古迹多处,人文气息浓郁。资源虽然丰厚,但是浚县旅游业现状依然不容乐观。浚县旅游业发展有许多优势,也有劣势。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环境、政策等等。
关键字:浚县简介、旅游现状、旅游环境、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浚县古称“黎阳”,隶属于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境内现有名胜古迹300余处,其中国家级保护单位10处。浚县城区由老城区、新城区、卫西区三个部分构成;既保留古城的古朴特色,又建成具有时代特征和独特风格的示范县城。新石器时代(约前1万年—约前2000年)母系氏族晚期(约前6000年)先民在淇河下游以东地带定居,繁衍生息。父系氏族时期(约前4000年)先民开发火龙岗东、西两侧沃土,从事原始农牧业。五帝末期(约前二十二世纪末)部落间商品交换活动具一定规模。《尸子》载:舜“顿丘(今屯子乡蒋村附近)买贵,于是贩于顿丘;传虚卖贱,于是债于传虚。”1963年7月河南省第一个县级博物馆——浚县博物馆在浮丘山碧霞宫建立。1979年4月8日联邦德国德中友好协会访华团一行24人来浚县游览大伾山。这是浚县首次接待1983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决定开辟
浚县大伾山风景旅游区。1987年经省政府批准,浚县大伾山风景区为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1994年1月4日国务院公布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37个),浚县名列其中。
经过十几年的开发建设,如今浚县已经成为一处假日旅游,观光览胜的好去处。先后接待了德国、法国、美国、加拿大、荷兰、日本、韩国及港澳台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人,年客流量达200余万人次。2002年通过国际ISO9001和ISO14001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2012年,实现旅游直接收入5953.8万元,增长18.5%。但是浚县旅游业现状依然不容乐观。表现为以下几点:
1、旅游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浚县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文化资源存量丰厚,但在开发利用方面力度较小、效率较低,缺乏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导致文化资源潜力难以有效发挥,尤其体现在正月古庙会“有人气没财气”。黎阳古城文化资源长期闲置和浪费、民俗文化品牌塑造缓慢。
2、旅游文化产业化发展水平不高,浚县目前的文化产业发展主要依托于文化旅游产业和民间工艺品产业,但两者均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文化旅游产业方面,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旅游市场开发不力,产业链条延伸不够,导致旅游形象辐射力仍然停留在附近区域,“门票经济”和“香火经济”现象表现突出;民间工艺品产业方面,“手工作坊式”现象普遍存在,“工业化生产”能力较差,缺乏主导型文化企业,无法真正形成产业集群,从而缺乏规模效益,严重制约了县域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
3、旅游文化发展与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缺乏有机结合。浚县县城是“古城文化”和“民俗文化”的结合体,但是目前的城市建设摒弃了文化符号的应用,掩盖了城市固有的文化底蕴,导致城市形象定位模糊,城市特色不够突出。同时,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由于缺乏对文化建设的足够关注和支持,导致县域的文化氛围比较淡薄。
4、人才储备不足,由于浚县的区位条件、经济条件和城市规模等原因,导致浚县文化创意人才和文化产业运营人才较为缺乏,而且本地教育条件有限,很难培养大批量的文化产业运营管理人才,难以适应浚县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需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很难通过人的因素充分释放浚县的文化资源能量。上面已经介绍了浚县旅游现状,目前浚县有大伾山、浮邱山风景区,以及古庙会和众多历史文物古迹,很明显游客在此停留时间很短,过境观光特征十分明显。旅游者在此消费少,景区门票、餐饮、住宿占了绝大部分,而购物、娱乐比例较小,我们都知道购物娱乐才是旅游者消费多的地方。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是目前浚县还是没有一个合理的旅游规划方案,不能使旅游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尤其是“购、娱”等方面做的欠缺。
庙会期间人员很多,由于活动场地、表演时间的限制,游客对庙会活动感官不全。另外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落后:
1、缺少停车场,自驾游游客需要把车停到很远的地方,一天下来需要走很远的路,耽误时间,并且造成旅游者劳累。
2、缺乏完整的路标,方言给外地游客造成迷惑。
3、缺少公共卫生间,给游客造成极大的不便。
4、庙会期间,人员剧增,饭店住宿等人满为患。
5、少数居民破坏浚县旅游形象,致使游客到此上当受骗。当然目前浚县有很多发展的优势与机会,比如正月古庙会、元宵节灯盏等吸引了大批海内外游客,另外浚县非物质文化、特产、工艺产品等也都深受游客的喜爱,居民素质提高,对知识的需求增强,民俗旅游增多,浚县民俗旅游文化节应运而兴。
(1)民俗文化是浚县文化产业发展的源泉民俗文化是浚县文化资源的典型代表,表现出一种最为纯真的乡土情结和历史记忆,是中原民俗文化的活化石、原生态文化的缩影,具有很强的根文化特征,可以作为浚县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基础资源。
(2)民间工艺品是浚县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民间工艺品是浚县目前可以规模化生产、直接转化成商品进入国内外市场的民俗文化元素,发展潜力巨大,可以打造成为浚县旅游文化产业的商业核心。
(3)正月古庙会是浚县民俗文化集中展示的平台沿袭千年之久的正月古庙会是农民祈福纳祥的节日,是农耕文明时期人们一种精神信仰的传承,也是浚县民俗文化集中展示的平台。传承庙会文化,发展庙会旅游产业,是浚县正月古庙会的发展方向。
(4)儒商文化是提升浚县社会影响力的文化富矿儒商文化可以助推浚县成为海内外儒商的精神家园,对于扩大浚县知名度、丰富文化内涵、拓展招商渠道等方面意义重大。
(5)浚县社火是传统的民间娱乐活动。浚县社火的传统形式主要
有舞狮、高跷、秧歌、旱船、竹马、龙灯、抬歌和背歌、抬老
四、顶灯、大头舞、散河灯等。传统的娱乐方式更利于人们身心健康,增进民族感情。
但是要做到更好,我们还有许多要做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功能,对浚县不仅要保护,还要活化、利用,增加现代生活和服务功能。尤其是现代化设施的建设;一定要打造精品,我们要务实重做,有强烈的精品意识,不论是单体建筑设计还是总体规划都要体现精品意识,打造出一个具有旅游特色的浚县,把浚县的民俗文化继续发扬下去。参考文献: 浚县县志
《旅游策划学》卢良志,吴耀宇,吴江著旅游教育出版社《民俗旅游学概论》梁福兴,吴忠军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市场营销原理》(第13版)(美)科特勒,(美)阿姆斯特朗 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民俗旅游概论》梁福兴,吴忠军 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旅游学》 李天元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休闲度假城市旅游规划》吴必虎,黄潇婷 著中国旅游出版社
第三篇:湘西民俗旅游的发展和建议
湘西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及建议
湘西之旅龙银秀
湘西州民俗文化具有浓厚的苗族、土家族、汉族等地方多民族文化底蕴。它的独特性,多样性、区域性、吸引性、急需性等鲜明地显现。依凤凰历史文化名城,德夯自然风光景观作支撑。乘着国家西部大开发这股东风。使湘西州民俗旅游向成熟、健康、世界性等发展,湘西州旅游可持续发展,必以民俗文化旅游作为主流。
一、民俗旅游的定义
所谓民俗旅游就人们是以观赏、领略、了解、参与风土人情为主要目的的旅行与暂时逗留中所进行的物质与精神活动的总和。从性质上属于文化旅游的一部分。开发民俗文化旅游对促进旅游地发展的有重大和承前启后的作用 , 主要体现在经济作用、社会文化作用和创造旅游品牌作用三个方面。
经济作用 : 在多年的工作经验中,自我见证民俗文化对旅游者极具强大的吸引力。据统计 , 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 26% , 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 56.7%。
社会文化作用 : 民俗文化的形成 , 有其特殊的历史、地理原因。就湘西而言 ,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经几千年来各种民族、文化的冲突、融合 , 才形成目前独特的民俗文化。加强开发民俗文化旅游 , 实际上是创造一种保护机制 , 对民俗文化进行开发性保护及传承民俗文化和利用价值。
创造旅游品牌 : 只有拥有自己独特的旅游品牌 ,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特。才能长期吸引特定游客群体 , 保证在旅游规划、开发建设中保持长期的一贯性 , 从而实现可持续开发。
二、湘西州民俗旅游目前开发情况、投入不到位 , 开发层次不够深。
目前湘西州民俗旅游多由景区企业、经营者合资自发开发 , 其项目的设置 , 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跟风性。成本回收率低,能否如期得到回报 , 心中无底 , 因而 , 无法正确投资或不敢过多投资 , 导致开发层次不深,负面因素繁多,不能充分体现湘西民俗文化的特点。导致游客期望值大打折扣,消费低,名誉下降,游客回头率低。、民俗文化旅游单调。
目前湘西多数民俗旅游区尚停留在观光阶段 , 由导游解说向客人介绍当地民风民俗 , 缺乏深度的参与性和情趣。、民俗风情胡编乱造。
目前很多景区向游客展示的民俗完全是经营者自己胡编乱造出来的 , 完全不根据实际民俗特点。比如有的景点出租的民族服装是经营者引来外族的服装和据自己的喜好和想象而编造出来。导游带团中胡编民族语言,从而误导游客。、旅游从业者对民俗认识及教育不够。
湘西州旅游业发展迅猛 ,近年来游客量、旅游收入量年平均增长都在 50% 以上。旅游从业者增加很快 , 但从业者的民俗教育却没有得到重视。很多导游只做表面功夫,没有深度的理解,本身对湘西民俗都似懂非懂 , 又如何能向游客展示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 旅游有关部门应及时的组织各种学习和培训活动。作为一名湘西导游应充分传承湘西民俗文化的使命。
三、湘西州主要民俗旅游资源、地方歌舞。
地方歌舞是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湘西的少数民族能歌善舞 , 民间有丰富的民族歌舞供开发利用。民族歌舞强烈的节奏感、欢快的氛围 , 很适合于游人的审美要求和游程的一项快乐氛围,比较有代表意义的有苗族的接龙舞和土家族的茅古斯、摆手舞等。苗族接龙舞 , 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 是一项文娱性较强的传统体育项目 , 相传古代苗族以次舞蹈求雨。每当人们盼龙降雨时就成群结队去接龙 , 并形成了风俗习惯。接龙舞多在苗族节日进行 , 尤以“四月八”最为隆重。茅谷斯 , 也叫毛猎舞 , 是土家族最为原始的古典舞蹈。故又被专家称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被中外来宾称誉为“千年不老茅谷斯”。摆手舞是土家族的一种大型舞蹈。按其活动规模分为“大摆手”、“小摆手”两种;大摆手活动规模庞大 , 以祭“八部大神”为主 , 表演人类起源、民族迁徙、抵御外患和农事活动等;小摆手活动规模较小 , 以祭祀彭公爵主、向老官人、田好汉和各地土王为主 , 表演部分农事活动。、服饰民俗。
苗族服饰 , 绚丽多彩 , 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通过它的服饰民俗元素,更好的传承民俗文化。男子裤管短而宽 , 穿土产花格子对襟衣。老年人裹黑布头巾 , 打绑腿、束腰带。妇女服装 , 胸前、袖口和裤筒 , 滚边绣花 , 过腰大而长 , 袖大而短 , 皆系满襟 , 没有衣领。衣服有琵琶襟、套襟、四角挖云、四叉式之分。但也有两臂皆白上衣 , 短马褂 , 下不著 , 长裙青红相间 , 自成文彩。亦有绣花卉者 , 上衣下裙以层数多者为美。苗族系母氏社会,妇女极其讲究银饰。银器是养生、美观、财富的象征等,据介绍有银冠、银花、银梳、耳环、银玲、银链、项圈、牙签、银扣、银绦等等。
比较而言 , 土家族服饰更接近生活型、实用型。土家男女一年四季都戴头巾 ,男穿对胸衣 , 双排七至十一扣 , 俗称蜈蚣扣 , 袖口、领口及裤管末端加花边;女人则右开襟 , 袖大而短 , 饰花边银铜佩饰 , 俗称“满襟”;未出阁的姑娘着花衣 , 讲究大红大绿;小孩喜戴菩萨帽 , 虎头帽,男鞋多为青蓝布 , 女人穿绣鞋;姑娘出嫁时必穿“露水衣” , 上着鲜艳挑花绣衣 , 下着八幅罗裙 , 与土老司八幅罗裙有异曲同工之妙。、居住民俗。
湘西的居住民俗代表是吊脚楼 , 苗族、土家族均习惯居住。就其结构而言 , 各地区的吊脚楼大同小异 , 它们最基本的特点是正屋建在实地上 , 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 , 其余三边皆悬空 , 靠柱子支撑 , 正屋和厢房(即吊脚部分)的上面住人 , 厢房的下部有柱无壁 , 用来喂养牲畜、堆放杂务。总的来说, 吊脚楼有单吊式、双吊式等,但单吊式最为普遍的一种形式 ,除吊脚楼外 , 苗族聚居区还有一种古朴简单的石屋 , 即以片石垒砌 , 表面再以泥土糊面。这种石屋 , 配以石板路、石砌墙 , 古朴凝重 , 充满历史感和民族性。以吉首德夯、社塘坡等地为典型。、饮食民俗。
湘西苗族、土家族饮食 , 立足于武陵山区的物产、气候 , 多取材本地丰富的资源 , 借助特有气候条件 , 形成酸、辣、鲜、腊的特色 , 自成一家。既不同与湘菜的香酥、酸辣、软嫩 , 又有别与川菜的清、鲜、醇、浓。主要采用腊味、山珍野味、辣椒、各种酸菜为原料。能让游客“酸的摇头”、“辣的出汗”、也能让游客感到“鲜的清脆”“、腊出味道”。以菜肴而论 , 湘西特色菜主要包括腊味、酸干菜和野味野菜。
四、开发模式与原则、开发模式。
湘西地区民俗文化资源丰富 , 但是由于地方经济基础落后 , 长期以来没有得到系统的开发和利用。考虑到湘西州实际情况 , 建议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应该走“政府文化部门牵头、旅游企业为主体、教育部门跟进 , 按市场需求统一规划、保护、开发”的路子。
政府文化部门牵头 , 是因为湘西民俗文化资源丰富 , 从保护第一的原则出发 , 任何开发都必须统一规划、统一开发。湘西文化部门多年来进行民俗文化保护工作 , 有丰富的经验和丰硕的成果 , 领导作用是任何旅游企业和个人无法代替的。
旅游企业为主体 , 是因为民俗资源开发的重要目的是为了发展旅游业。按“谁受益 , 谁出资”的原则 , 旅游部门必须参与进来。而且 , 湘西旅游企业多年的发展表明 , 其高度的工作效率在民俗开发中是必不可少的。教育部门跟进 , 是因为旅游业在湘西州就业的比例越来越大。从业人员的教育离不开教育部门的努力。以往湘西州各职业学校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重通用知识教育 , 轻民俗。应多多挖掘民俗文化,及时有效的传承民俗文化。、开发原则。
(1)保护性原则。
民俗旅游资源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财富 , 在开发时 , 必须以保护为前提。湘西州以前也做过很多工作 , 比如建立了多个民俗博物馆(山江苗族博物馆), 把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特点的民俗风情通过文字的或可视的形式记录或再现出来。这不仅保存了濒临灭迹的古代民俗 , 而且使游客能在民俗旅游中 , 了解当时的历史和风情。
(2)因地制宜原则。
开发民俗旅游不能跟风模仿 , 移花接木或造假欺世 , 试问把云南、贵州的民俗旅游活动搬到湘西来 , 能有吸引力和长久的生命力吗 ? 应下大力气就地取材 , 挖掘本地区的民俗资源 , 并展现当地的真实生活。从本地资源着眼加以利用开发 , 这样才会因其贴切、真实而保有长久的生命。
(3)参与性原则。
要发挥民俗旅游的优势 , 就必须让旅游者能亲身体验民风民俗 , 参与民间活动 , 从而感受浓郁的人情味、乡土味、文化味。以次使广大游客感到回味无
穷。而目前湘西旅游在这方面做的不够到位, 很多活动游客只能看不能参与 , 游客处于似明白非明白的状态,兴趣索然 , 影响了旅游的效果。
(4)乡土性、古朴性的原则。
民俗风情具有区域性、传统性和古朴性的特点。这要求旅游管理部门在民俗旅游开发时坚持乡土性、古朴性的原则。开发时从研究地方民族文化入手 , 民俗旅游才能体现自己独特鲜明的一面 , 才能有别于周边地区的旅游特点 , 从而确保湘西州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论
近十年来 , 湘西州旅游业发展迅速。年接待游客总人数已经接近饱和阶段 , 但由于开发深度不够 , 游客回头率低,游人平均旅游消费不高。难以获得较大的效益。目前 , 民俗旅游已成为旅游业的一个新的发展领域。湘西州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 , 积淀了丰富的、富有特色的民俗文化。可以说民俗旅游是湘西旅游业发展的新希望、新起点 , 所急需要走的旅游路线,只要加大开发力度 , 民俗旅游定能成为湘西州旅游的一个新的增长点。走向国际化,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第四篇:民俗旅游可持续性发展的思考
民俗旅游可持续性发展的思考
来源:商场现代化2009年5期
[摘 要] 民俗旅游在我国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旅游方式。湖南民族地区,形成了异彩纷呈的各种风俗。民俗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影响民族地区的旅游的发展,本文运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理论,探讨湖南少数民族俗旅游发展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期待有利于民俗旅游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民俗旅游 可持续发展 民俗
民俗旅游资源就是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具有一定的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的民俗现象的总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俗旅游资源就是我国旅游开发的热点之一。民俗旅游资源的核心内容是民俗现象,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的民俗风情,是民俗旅游资源最主要的构成要素。各个民族、各个地区因其受到不同历史文化、自然环境、民族传统、科技水平等的作用,在生产和生活各个方而表现出来的特殊的民俗现象。民俗旅游良性发展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以湖南少数民族民俗为例,分析民俗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湖南少数民族民俗旅游资源的特点
1.民族风情丰富多彩,风格惟湘独有。湖南少数民族全省有51个民族,各族风情有别,部分土著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如湘西规模宏大,场面热闹的苗族节庆日等。湖南无独有的少数民族,却有颇多惟湘独有的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如吉首苗家的“跳香”等,几乎都是国内闻所未闻、别开生面的少数民族风情旅游资源。
2.历史源远流长。湖南少数民族除回、维、蒙、满为外来迁徙者外,苗、土家族、侗族、瑶族等都是土著少数民族,其生息繁衍史源远流长。湖南是我国少数民族发祥地之一。川、鄂、湘、黔部分地方土家族主要来自湘西土著人与巴人、汉人组合而成,由于湖南境内少数民族活动历史悠久,因而风情旅游资源史也源远流长。永顺祖师殿是土家族年代最悠久的宗教活动场所,江永县千家峒是瑶族原始居住并发脉之地。
3.地域差异明显。表现在两个方面:(1)少数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分布不均,全省约占85%的少数民族人口聚居在湘西、湘南、湘东一带的边远山区,以湘西自治州、通道、江华、城步等地为主。(2)少数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地区特色明显,武陵山、雪峰山以西以苗、土家族
风情旅游资源占绝对优势,西晃山和天子大山以南侗族风情旅游资源占绝对优势,南岭地区瑶族风情旅游资源占绝对优势。这些少数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多分布于自然资源丰富但落后的山区。
二、湖南少数民族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过度开发使民俗旅游资源破坏严重,结果造成许多民族文化资源遭受严重破坏,从某种意义上说,过度的旅游开发,是以牺牲民族文化特征换取部分人的经济利益;脱离传统,民俗旅游出现舞台化、商品化。外来文化加速了旅游地民族传统文化的变异,导致当地的居民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发生转变,进而影响其行为习惯。旅游开发打破了原来的文化封闭氛围,加速了服饰、语言、建筑以及生活习俗等民族传统文化的变异,最后将导致某些传统民族文化特征被同化或消失;不少民族地区为了增加旅游的吸引力,缺乏认真研究,从形式上照抄照搬一些民俗活动,呈现在游客面前的民俗表演和旅游文化产品与该民族的原生文化相差很大,体现不出自身特色,缺乏新意、创意与个性吸引力。
三、湖南民俗旅游资源可持续性发展的对策
1.高品位开发和利用民俗旅游资源,阻止“商业化,少庸俗化”。高品位开发是指旅游地在民俗资源开发上,要准确瞄准本地区的资源特色,结合本地区及周边地区环境,把独特的风情民俗展现出来。因此,高品位开发利用民俗资源是可持续发展民俗旅游的关键。
2.采取相对封闭措施,防止被同化。对于旅游地文化尤其是民俗文化来说,极易遭到异地文化的冲击和同化,导致地方文化的独特性被削弱。相对封闭措施,保持民俗旅游民众办,这是抑制民俗同化的有效办法。这样保持以地方习俗为主要对象,当地群众参加经营的相对封闭性,既能防止民俗文化被同化,体现民俗旅游真正的民族味、朴实感、亲切感,又能造成文化、经济以及社会诸方面的相对神秘性,来刺激民俗旅游动机的产生,带来更多客源。
3.强调民族地区个人参与,维护居民利益。地方发展旅游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地方居民的生活质量。但在民俗旅游开发中,由于过分强调投资方的利益,导致民族地区居民的利益常常被忽略,从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为此,建立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机制尤为必要。这样,既可防止民俗文化被庸俗化或商品化,又能造成当地文化、经济及社会诸方面的相对神秘性来刺激旅客旅游动机的产生,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实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尊重当地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居民积极献言献策。其次,要充分照顾当地居民的经济利益,维护其经济合法权益,并尽可能
多地为社区居民创造旅游就业机会。最后,要为当地居民提供充足的公共设施和娱乐设施,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4.树立民俗旅游品牌意识。品牌就是一种能够持续给消费者带来利益的符号,是由一种保证性徽章创造的无形资产。加强品牌建设,实行品牌化经营,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随着国内旅游竞争的加剧,众多企业在民俗旅游开发中纷纷走上了品牌经营的道路。可以说,品牌化既给民俗旅游开发带来更多的附加价值,又能有效防止后来者的刻意模仿。参考文献:
[1]龙梅赞:湖南少数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开发探讨[J].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4):28~29
[2]温 军:我国少数民族旅游业发展问题初探[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0,(4):42~46
[3]江 波:如何对待少数民族文化与社会发展[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37~42
第五篇:节日民俗旅游
节日民俗旅游
今年选择了“中国民俗旅游”这门公选课程学习,从衣食住行各方面了解民俗与旅游的关系,课后查了一些资料,在这里谈谈节日民俗。
首先,节日是一种具有民俗意义或者纪念意义的社会性活动的日子,一般有固定的日期,有特定的主题,有群众的广泛参与。在中国有许多常见的节日,包括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春龙节(龙抬头)、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小年、除夕等,现代节日如三八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八一建军节、国庆节等,外来民俗节日如情人节、母亲节、愚人节、圣诞节等,还有伟人的诞辰和忌日、国际组织规定的活动日等等。其次,节日包含民俗节日、节日民俗,民俗节日必然有节日民俗内容,但节日与民俗节日的范围广狭有所不同。节日有民俗节日,也有非民俗节日;节日的内容可以是民俗内容,也可以是非民俗内容。民俗节日则是具有民俗性的节日,是节日的主体。民俗节日和节日民俗一个强调节日,一个注重节日中的活动内容。
纵观节日民俗的形成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它的形成受以下四个方面的影响:
一、节日所处的时空位置的影响,“时”是指节日在历法中的日期,“空”是指节日流行地区的地理条件,它们是影响节日民俗构成的基础;
二、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以生产性节俗来说,从事农业生产的民族的节日习俗受农事活动的影响,如春季有迎接春耕的节日典礼,秋季有庆贺丰收的节日典礼。社会生活对节日民俗形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我国古代社会,鬼神迷信思想盛行,求神拜佛、问卜占卦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因而在我国传统节日中有大量这方面的习俗。另外,我国长期以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重视人际交往,每当逢年过节都会走亲访友,登门贺岁,这些都显示了社会生活在节日民俗形成中的重要影响。
三、历史事件与传说的影响,历史事件与传说也是影响节日民俗形成的因素之一。如端午节的来历,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青说、纪念东汉孝女曹娥说。种种传说多数是后人添加上去的,可是在民间流传最广的却是纪念成原的说法;于是在端午节就形成了祭祖屈原、赛龙舟的风俗,它显然受到历史传说的影响。
四、文化传播的影响,一种是通过自然的文化传播形成的节日民俗,如汉族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许多少数民族也有这些节日。另一种传播是人为的,主要是宗教性的节日传播。在我国,通过人为途径传播的宗教节日主要是小乘佛教节日和伊斯兰教节日。以上节日民俗的形成原因在实际情况下往往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共同对节日民俗的形成发生作用。
节日民俗也有其自身的特征,一、节日民俗事象特别丰富,具体体现在时代跨度大、数量多、内容丰富;
(二)体现主体文化精神,具体表现在重亲情重人伦、注重人际交往、群体意识较强 ;
(三)起到调节社会生活的作用,包括改善和调剂人们的物质生活、改善和调节人们的精神活动。
按民俗节日的分类标准的不同,可以分成几类不同的节日。按节日的来历分类,可以分成传统民间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火把节、古尔邦节等,外来民俗节日如情人节、圣诞节、愚人节等,新兴节日如潍坊风筝节、青岛啤酒节、合肥的龙虾节;按节日的族属分类,可以分为单一民族的民俗节日如藏族洗澡节,跨民族的民俗节日如春节、端午节、火把节等;按节日的时代分类,可以分成历代传承至今的民俗节日及节日民俗如春节、元宵节、端午、重阳、中秋等节日,历史上曾经出现、现在已消失或渐趋衰亡的民俗节日,现代新兴的民俗节日和节日民俗;按节日的主体分类,可以分成农事类节日如傣族泼水节、中秋节、火把节等,宗教、祭祀类节日如浴佛节、开斋节等,纪念类节日,文化游乐类节日如那达慕大会,庆贺类节日如春节,商贸类节日如白族的三月街、现代的啤酒节、美食节等,生活社交类节日如哈尼族姑娘节、苗族芦笙节。
时近端午,以端午节为例,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
五、重
五、端阳、中天、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由此可见,节日民俗形式种类多样,节日是旅游的载体,也因为节日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节日期间人们有较多的闲暇时间、节日期间人们的消费观念异于平日,所以节日是最吸引旅游者的旅游佳期,旅游也促进新兴节日产生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