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推荐)

时间:2019-05-13 19:56: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民俗学(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民俗学(推荐)》。

第一篇:民俗学(推荐)

一 民俗与文学

• 总论:文学艺术的差异性,表现了一个民族风俗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取决于社会的、政治的、宗教的等因素,最终它影响到该民族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一,横向比较(圣母领抱与溪山行旅图的比较)

• 通过比较的方法来考察民俗之间的差异,以及各民族民俗的特征。

• 比较主要涉及大的方面,即东西方文学和艺术作品的比较。

• 通过对两种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的比较,我们可以体察中世纪时期,中、西方民族在民俗上的差异,及其各自的特征。

• 二,纵向梳理(圣母领抱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画法,中国山水画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画法)

• 从史的角度,对艺术作品所表现的民族风尚做一个阐释。

• 从远古神话传说阶段,过度到中世纪,随着时间的推延,民间的风俗也在发生着转变。

• “圣母领报”这一主题在艺术领域被反复表现,在表达的过程中,圣母与圣子的形象发生着很大的转变,这也显现出民俗的变化。

• 中国古代山水画,首先表达了农业文明之下,中华民族的风尚——崇尚自然山水、崇尚意境之美的精神。

• 其次,中国山水画,体现了中古、近古时代的民风。

• 小结

• 从史的钩沉来看,西方民俗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尤其是在文艺复兴之后。

• 中国的民族风尚则比较稳定,古代民俗得以保留和继承

三,原因分析

• 西方民俗变化的原因:

• 传统的生产方式: 欧洲中世纪以商业、农业、畜牧业为主要的生产方式。

• 政治原因——战争:政治上,中世纪的欧洲被认为是最为黑暗的时代,很多欧洲学者甚至不愿意提起中世纪时期的黑暗

• 宗教原因: 除了政治之外,造成欧洲中世纪黑暗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宗教原因(格里高利一世的宗教改革, “丕平献土”——梵蒂冈(教皇国))

• 东方民俗稳定、持续的原因:

• 生活、生产方式: 东方(华夏)民族以农业为主要的生产方式,这一生产方式将人民相对固定在土地之上。

• 政治原因: 相对稳定的政局,使得人民有从事相对稳定的农业生产的可能 • 结论

•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形成东西两大民族民俗差异的深层原因。

• 民俗本身具有流动性,它是由诸多原因形成的,影响因素的改变,决定了民俗的性质和表现方式。

• 文学艺术的差异性,表现了一个民族风俗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取决于社会的、政治的、宗教的等因素,最终它影响到该民族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二 建筑与民俗

一 纵向

从史的角度来考察中国传统建筑所反映的民间习俗。

时间的流逝、历史的发展影响了一个民族的建筑风格

• “原始初民的居住方式,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利用天然空间,第二段是人造居住空间。”

• 原始时期,建筑本身,并不具有固定的意义,自然界的一切可利用的要素都成为原始人的“建筑”。

• 早期建筑反映了当时的物质生产环境,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建筑的风格。2文明时期

• 夏、商、周时期,中华民族建筑开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 建筑特色的形成主要取决于相对稳定社会环境,以及一些政治上的特殊需求。• 人类历史的发展,让建筑逐渐剥离最初的自然属性,走向文明,成为真正的“建筑物”。

• 在功能上,建筑不再仅仅用于居住,还具有多重意义。

二横向

• 从横向层面来看,进入到文明社会之后,建筑本身所代表的意义已经扩大了很多。

• 建筑凝聚了政治、宗教、民间习俗等方面的内容。象征政治权力和地位

“至战国之世,仅余七雄,诸侯已均„高台榭,美宫室

“对建筑之观念,不若前此之简朴。且自周中世以降,尤尚殿基高巨之风,数殿相连如赵之丛台,即其显著之一例。今日燕故都巍然之台址,犹有三十余所

"北京故宫现存清代建筑物,最伟大者莫如北京故宫,清宫规模虽肇自明代,然现存各殿宇,则多数为清代所建。今世界各国之帝皇宫殿,规模之大,面积之广,无与伦比 7世纪,迎娶文成公主——政治(不达拉宫的建立)

• 17世纪,五世**喇嘛重新——政教合一弘扬宗教文化

• 从中古时代开始,随着佛教的传入、道教的兴盛,宗教建筑越来越繁荣。“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白马寺塔河南洛阳东约二十五里白马寺,相传创建于汉明帝永平末年,为国内渊源最古之佛寺

• 同宫殿相比,寺院被保存的时间更久远,从信仰的层面来看,精神性的因素对一个民族风俗的形成具有更深远的效力。建筑表现民间风貌

江南水乡的房屋大都沿河而建,房屋较低矮,北方地区的房屋墙体十分厚,为了防风沙,窗户较高。

干栏式建筑,北京的四合院,西北大院

• 民间建筑的基本范式是以实用为主要目的的,其他功能则略次之。

相比而言,民居更准确地记述了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性

风水与建筑

• 风水与建筑的关系,反映中华民族对自然和人的关系的考量。

具体化到建筑领域,就是人将自我纳入自然当中的序位。

最能够体现一个民族风俗的建筑,主要体现在三种形式:

反映政治制度和统治需要的宫廷

• 反映宗教信仰的寺院

• 反映地域特色的民居

小结

• 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建筑体现了民族最基本的意识形态、观念信仰、民风旨趣

等丰富而广泛的内容。把这些内容结合起来,就是一个民族的风俗简史。

三服饰与民俗服饰发展与民俗变化

•服饰的变化反映民俗的衍变

服饰衍变原因辨析

服饰变化的阶段

• 1.“衣不遮体”阶段

•“衣不遮体”的时代,服饰的特征及其功能都处在弱化阶段,服饰并没有形成规范的概念。在这个时期,各民族的风俗反映在服饰上,基本没有太大差别。

2.防寒、防暑、适应生产阶段

阿拉伯人用白布裹着头,用来防雨的斗笠和蓑衣,盔甲和弓箭等。

• 服饰对生产的适应,主要体现在服饰可以利于日常的生产活动和生活组织模

式。服饰具有抵御、承载等多种功能。

3.装饰阶段

苗族妇女所戴的头饰,身上的饰品,满族妇女的旗袍,朝鲜妇女所穿的简约宽大的衣服

• 当服饰的发展,进入到装饰阶段之后,服饰所表达的文化内涵便扩大了很

多,它几乎可以象征一个民族的全部个性和集体心理。

4.区分社会等级、反映社会观念阶段

地位不同所穿的衣服也大不同,古代某些饰品只有皇帝能有,只有皇帝能有明黄色,各官员也因职位高低不同所穿的衣服也大不同

当服饰被运用于区别身份、地位等目的之后,服饰所表达的文化内涵达到极盛,其对于民俗的象征性也就被最终确立下来。

同时,服饰还反映了民族的集体心理等。

二服饰的精神性功能

1“性”功能

在部分“性”学家看来,最初的服饰并不能够起到所谓御寒的作用,最初的服饰的作用在于“性”目的审美功能

服饰的发展进入到以装饰为目的的阶段时,服饰便具有了强烈的审美功能。

3思想文化功能

服饰不仅具有通常所说的“御寒”等符合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功能、以及审美

功能外,还具有表达思想文化、意识形态及民族观念等的功能。

穆斯林教徒的服装,民国时期的中三装,女子所穿的旗袍

小结

服饰的发展变化,反映了民俗的变化;服饰所蕴含的精神性意义,也反映了一个民族集体的精神风尚和生活旨趣。随着文明的发展,服饰的文化内涵逐渐取代了它最初的现实功能性。

一上古时期

石器时代的缝纫工具和装饰品

• “它反映了这样一种历史状况:大约在原始纺织技术昌明之前,曾有一个手编织物做

衣服的阶段。这是可信的,也是重要的。”

• 手编织物的时代,是中国古代民俗文化传统形成的时期。

在手编织物的过程中,各民族把灵魂深处对“生”的向往表达在织物上。

• 手编织物的时代已经超越了最早的“衣不蔽体”的时代。

从这个时期开始,中国文化就开始凝聚自我的个性特征

“新石器时代的服装实物很难保存下来,今后也许在那些极干燥或极潮湿的地区地层中会有幸运的发现。若从现有遗物拣选,也有一些间接的形象资料可供考察

• 早期的原始人采用的防治技术,在纺织品的选用上,多采用最为原始的材料,如植

物纤维等,所以易于腐坏,不易保存。仅有少量已碳化的纤维得以保留。

• 从文化角度来看,服饰的易腐也反映原始文化的脆弱,因此,在文化意义上便更为

可贵,也更难分辨。

玉人,胡服陶俑,云纹银人,•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一面成为人格象征,一面成为玩赏器物。”

二中古,近古时期

• 中古、近古可视为中国服饰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两个阶段具有密切的传承性,所以

可以将这两个阶段放在同一个层面来考察。

• 以唐、宋两代为例,我们可以看到近古、中古时期中国民俗文化的传统唐代

唐代

• 以宽服、大袍为主,衣着洒脱、姿态万千。

精神在服饰上的展现。

宋代

以紧身圆口为主,衣着实用、简洁。

总结

• 中国服饰反映了中国民俗文化传统的基本内容,服饰的变化直接承载了中华民族风

俗文化的变迁。

因此,作为文化的外衣(表象)——服饰包容了民族文化的内在精神。

四 影视与民俗

• 同文学艺术、建筑、服装等民俗形式相比,电影更为直接地反映的民俗的状况。

电影还反映了现代人对民族传统风尚礼俗的理解。

• ►角度

民俗特质:反映一个民族最基本的社会现实问题。

例证一:

伊朗电影《小鞋子》反映了伊朗底层社会的现状和一些基本的社会问

题。

《小鞋子》反映了伊朗底层社会的现实状况,贫困成为最大的问题,这一问题也凝聚了伊朗社会的基本风貌。

•《七武士》反映了日本中世纪的风俗状况。表现了封建时代,日本普通农民困

苦、艰难的生活状况。

• 《七武士》表现了日本封建时代的基本的社会状况,战争频繁、土匪横行、民不聊

生。

电影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基本精神:忍耐、执着、坚强等等。

►角度

文明冲突:传统民俗同现代文明的冲突。

《上帝也疯狂》中反映的非洲原始部落民俗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以及现代人的精神问题

• “上帝疯狂”的象征意义:现代文明带给人

类的灾难。

从天而降的瓶子,一开始给部落带来惊喜,之后便给部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 《红高粱》中反映的中国传统农业文明同现代文明的冲突,以及殖民战争与民族独

立问题。

• “红高粱”的象征意义:中国农业文明。

在影片中,“红高粱”的意象成为中国农业文明的象征物。

• ►角度

历史还原:反映现代文明眼中的历史与民俗问题

• 《乱世佳人》反映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社会状况,电影对原著的理解从美国南北

战争到《乱世佳人》(小说)再到《乱世佳人》(电影),反映了美国的种族问题在美国民俗风尚中扮演的尴尬角色

• 反映了不同时期美国社会对种族问题的认识。

• 《开国大典》中,对新中国建立时期的历史再现,反映新时期中国民俗的变迁。• 从《开国大典》所反映的前后时代,是中华民族风俗开始发生重大变化的时代,最

明显的表现就是对西方文明的接受和对自身文化传统的改变。

小结

电影,作为一种直观的艺术表现方式,重现了民族的风尚,一方面反映民族社会的基本状况,另一方面反映现代文明对传统社会风俗的理解和认识。

第二篇:民俗学

姓名:李金河院系班:哲史院10级哲学1班

家乡的民俗学

我来自河南泌阳羊册。谈起民俗学,对于我这个涉世未深的学生来说,也只能从我理解的层面来谈一下心中的民俗学。

在我的心中,家乡是宁静的,温馨的。民风是淳朴的,和谐的。邻里之间关系融洽,交流频繁,大家抱着坦诚之心对待彼此。相对于城市化利益熏心的丑陋状况,至少我觉得生活在这里倍感幸福和欣慰。

民俗学研究涉及的领域,随着时间的发展也越来越广泛。如过去各种劳动的组织、操作的表现形式、技术特点和所附着的信仰,以及过去社会中的宗教庙会,村落和宗族的各种习惯、规例等,都是民俗现象。至于各地的年节风俗,如中国传统的新年、中秋节、元宵节、端午节等,以及各种民间赛会、文学艺术活动,都是其表现形式。

是的,提到民俗学,我想谈一下我们的春节。那一段时间,大多数家庭齐聚一堂,一起回顾自己在这一年来的辛苦历程。向父母倾诉生活和学习的烦恼,倾听父母内心最真的心声。那个时候,才知道幸福到底意味着什么。其实那一段时间并不闲,而且相当忙。忙着置办年货,忙着走亲访友。还记得,在大年二十三的时候(我们叫小年),家里忙着自己炕烧饼,以备过年吃,要是哪一年没有了,倒觉得十分不习惯。吃饺子是中华民族的习俗,北方的我们更是如此,而且我们总是置办好多,大年三

十、初

一、初二一直到十五早上我们更多的是吃饺子,在这之前要先象征性的敬一下祖先。传统的二十八,我们一起贴门画,贴对联,我们俗称“贴花花”,每次都是我自己将对联割开,分组,整理然后和大家一起将它们贴上,一下子过年的氛围就倍增了好多。大门上的两个门神真的像守卫使者看守着家,带来和平、安谧、平安。一个“福”字倒映了多少人的企盼,合家幸福,平安健康,折射出人们对生活最真意义的诠释。倘若离开健康,倘若离开平安,倘若离开幸福,再多的物质财富又有何用。大年初一,在我们那里,什么也不能干,不能学习,不能工作,只能玩,其实我倒觉得这样挺好的。这一天尽情地Happy。早上我们一般向爷爷奶奶端饺子或是做好的鸡蛋茶,以表示子女对长辈的孝敬。在我们那里,初三走亲访友真正的开始了,你来我家,我去你家,就这样一代代维系着亲情和友情。随之,元宵节也就来临了。我们那里有花灯展,有戏会,有烟花表演,有猜谜会,丰富多彩,一一场场视觉盛宴的同时,你还可以欣赏文化的魅力,心灵一次次碰撞。所以生活在这里,我真的感觉很幸福,很快乐。

泌阳——我们的家乡,古称比阳。自西汉初年设县以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明代洪武十四年(1381年),比阳县更名为泌阳县至今。悠久的历史,孕育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造就出一大批仁人志士:如中国无神论的先驱、南北朝时期的范缜;鄂豫边革命根据地红军游击队大队长陈香斋;当代著名国画大师、台北师范大学教授吕佛庭以巨幅画作《长江万里图》、《黄河万里图》享誉海内外。

泌阳——我们的家乡。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优越的气候条件,泌阳栽培的香菇被誉为世界珍品,“菇皇”牌花菇在1999年昆明世博会上被评为国际金奖。泌阳发明的“代料香菇立体小棚大袋栽培技术”被专家学者定为“泌阳模式”,称之为香菇生产史上的第三次革命。目前,香菇生产已形成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从业人员35万多人。年栽培代料香菇6000万袋,年产干鲜菇品2.5万吨,产值达7亿元。1998年全国香菇专业会议和1999年全国食用菌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交易大会在泌阳召开并取得圆满成功;2002年又成功举办了中国泌阳国际香菇技术与营销研讨会。在“一品为主,多品发展”的思路指导下,目前黑木耳、双孢菇、白灵菇、巴西菇等菌类生产也得到长足发展。

泌阳——我们的家乡,已形成“三山两园一水一圣地”的旅游格局。“三山”,即铜山、盘古山、白云山。铜山以其秀、怪、奇、险而闻名,被确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盘古山是传说中盘古开天辟地的地方,每年三月三庙会,陕西、湖北、安徽等地前来寻根拜祖的人数多达30万人;白云山高大巍峨,怪石参差,龙泉缠腰,白云护顶,吸引着众多游人。“两园”,即白云山森林公园和铜山湖森林公园,铜山森林公园已通过验收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一水”,即铜山湖,水面1.3万亩,湖中有岛,岛湖相连,天水一色,碧波荡漾,清澈见底,是人们休闲、观光、娱乐的好地方。“一圣地”,即焦竹园革命纪念地,是鄂豫边区委最早所在地。这些景区目前已开发出假日游、休闲游、疗养游和会议、集训等项目,年接待游客150余万人次泌阳——我们的家乡,被命名为“中国盘古圣地”。中华盘古文化的发祥地泌阳县,正举全力弘扬盘古文化,全面推进盘古文化的研究、抢救和开发、保护工程。12月7日,泌阳县盘古圣地的保护开发工程再传喜讯:在盘古山下,投资上千万元的盘古圣地生态园开工建设。盘古文化是中华本土滋生的史前文化,是中原民族文化、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较深的神话学、民俗学、人类学、文化学等人文内涵,又具有较高的政治研究、经济研究、文化研究、社会研究等多方面的价值。泌阳县地处中原文化发祥地的腹心地带,具有丰富的盘古文化资源和深厚的盘古文化底蕴。

泌阳——我们的家乡,有一座山峰名曰“盘古山”。据考证,从汉代这里就有盘古祠,周围数百里群众每年农历三月三日在盘古山祭祀盘古爷。并在盘古山下举行盛大的盘古庙会,按史书典籍记载,从唐代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除盘古庙以外,在山周围31.5平方公里内,还广泛分布着与盘古有关的盘古墓、八子山、盘古磨、磨山、石狮子、石箱子、盘古井、百神庙等,构成一套完整的盘古文化系列神话故事。因此,这里文化内涵丰富,盘古神话博大精深,知名度高,旅游价值大。

下面是我摘录的一些有关我们家乡盘古文化的发展。

2004年6月24日,新华网《全国首家盘古文化研究会在河南桐柏成立》一文 称,盘古开天辟地,血为淮河。桐柏是千里淮河的发源地,盘古磨、盘古庙、盘古祠、盘古斧等许多盘古文化遗址随处皆是。盘古文化源远流长,因此称桐柏是盘古的故乡。

2004年12月28日,桐柏县向河南民协和国家民协申报桐柏县为“中国盘古神话根源地——盘古之乡”的请示,文件中阐明申报条件和标准有五条,神话学界普遍认同的判断神话根源地的“五把尺子”,即图腾标准、地理标准、敬祖标准,民俗标准和活化石标准。称桐柏县均符合上述五条标准。同时桐柏长期有一

支盘古文化研究的专业队伍。形成了以马卉欣、高瑞远等同志为代表的30余人专业队伍,还有丰硕盘古文化研究成果,如:《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河南桐柏神话传说卷》、《盘古之神》、《盘古学启论暨人类早期史纲》、《万代盘古论》、《桐柏山盘古神话集》等书籍。

2005年2月泌阳县人民政府根据盘古山盘古神话的历史遗迹、盘古神话、盘古庙、盘古庙会、盘古民俗等风景名胜资源,经过考古、民俗、神话、历史、旅游、古建筑、园林、宗教等专家学者多学科的考察论证,依照《国务院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规定,认为符合县级风景名胜区标准。县政府批准盘古山为县级风景名胜区。

2005年5月13日,中国新闻网河南频道《盘古文化列入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项目》一文称,泌阳县盘古文化研究已列入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项目,并与“河洛文化”一起纳入鄂、豫、鲁三省地域文化抢救项目之一。据史料记载,唐朝初年,泌阳盘古山上已建盘古庙,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平时香火不断,每逢农历三月三庙会,更是热闹非凡。地处中原文化发源腹地的泌阳盘古山,具有丰富的盘古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我认为一个地方的民俗和所处的地域和环境息息相关,我家乡的民俗也是从生活的原型中总结或者本身就约定俗成的。其中一部分是我自己的感受和真情的流露,还有一部分是摘录的认为有关的信息,只希望老师看后了解一点我们那里的民俗。只想着,有好些渐行渐远的民俗能够在特定的时期保持其原有本真的东西,有好多民俗是无法用文字来描述的,只有经历过才能体会到它的文化内涵和民俗气息。

谢谢!

第三篇:民俗学

1、民俗的定义:

民俗,就是民间的风俗习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在长期的历史生活过程中所创造、享用并传承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文化。

2、民俗的基本特点 ⑴ 集体性和社会性。⑵ 地域性和民族性

⑶ 传承性(时间上延续)和播布性(空间上的延展)⑷ 稳定性和变异性

⑸ 民俗的原始性与神秘性 补充:1)、政令促使民俗的变异(男子发式的变异;婚俗的变异; 妇女缠足)

2)、民俗的自身调试变异(端午赛龙舟)

3)、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使民俗发生变异(服饰民俗的高腰靴对汉民族的影响)

4)、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促使民俗发生变异(姑娘出嫁穿的石榴裙来自伊朗的石榴信仰)

我国各民族名称的来历(8种情况)自称 汉(汉代刘邦封为汉王)、傣、哈尼、纳西 地名 独龙(独龙河谷)、怒(怒江)、东乡、门巴、毛南 生产 畲(刀耕火种)、鄂伦春、拉祜、达斡尔 传说 柯尔克孜(40个姑娘)、哈萨克(白鹅)沿袭 朝鲜(17世纪末)、俄罗斯(19世纪)、撒拉(13世纪)

吉祥 维吾尔(联合、协助)、裕固(富裕巩固)消歧 佤族(卡瓦——卡为傣语奴隶)、壮(僮——小人、小孩)音译 水(自称虽——在水语中有疏通顺理之意,音译水)

3、民俗形成的原因

1、经济的原因

2、政治的原因

3、宗教的原因

4、地域的原因

5、语言的因素

4、民俗的构成 民俗质 民俗素 民俗链

5、民俗的社会功能

1、民俗的教化功能

2、民俗的规范功能

3、民俗的娱乐功能

4、民俗的审美功能

5、民俗的维系功能

6、民俗文化对旅游的作用1)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2)民俗文化旅游丰富了旅游活动,提高了旅游地的经济效益

7、旅游对民俗文化的积极作用1)旅游能促进民俗文化交流与传播 2)旅游促进了旅游接待地民俗文化的现代化 3)旅游促进了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8、旅游对民俗文化的消极影响1)民俗文化的同化和庸俗化 2)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冲击

服饰:

服饰民俗的产生和发展第一阶段:遮身蔽体,防寒御暑 第二阶段:适应生产需要 第三阶段:成为社会角色和等级身份的标志

第四阶段:反映出某些社会观念、政治观念方面的变化

夏商周特点: 1上衣下裳。2右衽,腰间有束带。3形成特有的冠服:鹊尾冠,尚冠,长冠,筒冠,冕,弁

女子有鞠衣、展衣、禄衣、纯衣。

秦汉特点:1男子多穿袍,妇女多穿襦2服饰花纹有龙虎纹,对鸟纹等3相比前一时期,袖口变化较大

魏晋南北朝特点1男子多穿大袖衫,女

子为襦。2受佛教影响大,图案有莲花,忍冬等3宽衣博带(竹林七贤)隋唐特点:1前期受高昌,龟兹影响(上衣为翻领窄袖,下衣长裤,头戴浑脱帽,脚蹬皮靴)2后期受吐蕃影响(八字低颦眉,脸敷黄粉,眉注乌膏)宋特点:1恬静2男子穿襤衫

元特点:1男子长袍,左衽2女子戴姑冠

明朝 制定了以周汉、唐宋为准则的新服饰制度。以袍衫为主要服饰,官员以补服为常服,头戴乌纱帽,身穿圆领衫,用袍衫颜色和图案的分别来区分官阶品位。平常圆领袍衫凭衣服长短和袖子大小区分身份,长大者为尊。清特点:1男子梳辫子,穿马褂2女子梳两把头,穿旗袍,穿花盆底子鞋。

中山装涵义:1)前身四个口袋表示国之四维(、、廉、耻),袋盖为倒笔架,寓意为以文治国。

2)门襟五粒纽扣区别于西方的的五权分立(、立法、、、监察)。3),左右袖口的三个纽扣则分别表示(民族、民权、民生)和共和的理念(平等、自由、博爱)。

4)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5)衣领定为翻领封闭式,显示严谨治国的理念。各民族服饰特点:

满族服饰高雅华丽,基本式样为袍式、立领、窄袖、右开大襟、钉扣袢、两侧开叉。努尔哈赤推行八旗制度以后,满族人均在旗,故满族人所穿的袍服被称为“旗袍”。维吾尔族 艾德莱丝绸

朵帕(新疆花帽)

彝族人具有尚黑、敬火、尚武的传统文化心态,披“察尔瓦”,男“英雄结”,女绣花头帕

纳西族 七星披月披肩上的两个大圆盘分别代表日月,七枚小圆盘代表七颗星,象征着纳西族妇女“肩担日月,背负繁星”,整日起早贪黑辛勤劳作的美德。十四根鹿皮线,象征着繁星的光芒,寓意光明、温暖。这种披肩俗称“披星戴月”或“七星披肩

鱼皮衣制鱼皮的程序

1、剥鱼皮

2、阴干

3、去肉脂除鳞

4、鞣制

5、制鱼皮线

6、磨制鱼骨针

7、拼缝

服饰体现的社会观念:

1、崇尚敬祖,强调礼仪伦常

2、求吉心理

3、表现民族自我意识

4、成为某种政治观念的载体

居住民俗的形成:

1、居住民俗的创始期(利用天然空间(洞穴、树洞等)穴居、巢居。)特点:(1)原始群居,抵御外界侵害(2)生与死的分居(3)不稳定性(采集渔猎为主的生活特点)

2、居住民俗的过渡期风篱——帐篷 风篱:如美洲印第安人、中国四川摩梭人帐篷:如赫哲族、鄂伦春、鄂温克

特点:(1)向固定住所转化;(2)家庭单居代替原始群居;(3)出现火塘(家庭居住的象征)。

3、居住民俗的发展期农业生产出现——定居 房型:窑洞、平房 建材:土木结构、砖石结构影响因素:(1)自然环境(2)文明进化程度

特点:(1)体现浓厚的文化内涵(如北京四合院)(2)居住类型的多样化,导致居住民俗的多样化。居住类型有代表性的:

1、北京的四合院

2、客家围楼(土楼)

3、陕西的窖洞

4、云南的“一颗印” 北京的四合院:

① 周围都有墙——封闭观念的符号

② 房屋布局和家庭成员住房安排——家长制的符号

③ 专设堂屋,设有“天地君亲师”神位——中国人的伦理的符号;④ 檐下回廊和天井——融汇亲缘感情、增强内聚倾向的符号

民俗信仰:又称民间信仰,是指民众自发地对具有超自然力的精神体的信奉与尊重。包括崇拜观念、行为习惯和仪式制度。

民俗信仰的对象:灵魂、自然神、图腾、祖先神、生育神、行业神。民俗信仰媒介:巫觋、萨满。巫觋,女曰巫,男曰觋,北方称萨满。

民俗信仰的基本特征:

1、突出的功利性;

2、强烈的神秘性、保守性、封闭性;

3、较强的包容性;

4、较大的渗透性;

5、明显的俗信性.汉族游艺民俗 :㈠ 民间口承文学:

1、民间歌谣

2、民间故事

3、民间传说

4、民间谚语与民间谜语

(二)民间歌舞

(三)民间小戏(秧歌戏、花鼓戏、宗教戏剧、傀儡戏、皮影戏)

(四)民间曲艺

(1、说。评书、评话、相声、滑稽

2、唱。大鼓、渔鼓、坠子、琴书、弹词

3、数。数来宝、快板、山东快书

4、说唱兼有。鼓书、评弹)

(五)民间竞技(赛力竞技、赛技巧竞技、赛技艺竞技)

(六)民间杂艺(民间艺人的杂耍表演、动物的斗戏与表演)

(七)民间游戏(助兴游戏、体能游戏、智能游戏、博戏)

少数民族游艺民俗㈠满族:莽式舞,“八角鼓”

(二)朝鲜族 :假面舞、长鼓舞和刀舞

(三)蒙古族:“赞歌”英雄史诗《格斯尔》和《江格尔》。那达慕与蒙古“三艺”。

(四)维吾尔族 :《阿凡提的故事》

(五)哈萨克族 :冬不拉、叼羊、姑娘追

(六)藏族

:锅庄、弦子舞,藏戏,俄多、格吞

(七)傣族:孔雀舞、象脚鼓舞

(八)纳西族:东巴舞

(九)彝族:铜鼓舞、打歌、阿细跳乐、烟盒舞、彝剧

(十)侗族:芦笙舞

(十一)壮族

:铜鼓习俗,誉为铜鼓之乡

(十二)土家族:摆手舞、毛古斯

1、朝鲜族主要饮食:冷面、米糕、辣白菜、米酒。

2、彝族饮食:主要食物(玉米,次为、大米、、小麦和)肉食(牛肉、、羊肉、切成拳头大小煮食,“砣砣肉”)。禁食,不食马肉及蛙蛇之类的肉。彝族喜食酸、辣,嗜酒,有以酒待客的礼节。酒为解决各类纠纷,结交朋友、婚丧嫁娶等各种场合中必不可少之物。

3、白族三道茶:三般茶又称三道茶,是云南白族招待贵宾时的一种饮茶方式,属茶文化范畴。三道茶,以其独特的“头苦、二甜、三回味”的茶道明代已成白家待客交友的一种礼仪。

4、离婚三杯茶:第一杯是甜茶,意思是让离婚夫妇回忆过往的甜蜜岁月,珍惜甜蜜的生活;第二杯是苦茶,意思是既然不想离婚,就要有吃苦的思想准备,生活中有甜也有苦,没有吃苦的准备就过不好日子;第三杯是淡茶,是对了白开水的略带茶色的茶,意思是说人的生活绝大多数是像白开水一样,平淡无味。只有甘于这种白开水般日子的夫妻,才能体味到生活的甜美。

5、回族饮食:主食以米、面为主,肉食方面禁忌颇多。禁食猪肉、狗、狼、虎、驴、猫、鹰、鹞等;禁食自死之动物血;禁饮酒。肉食以牛、羊肉为主,有的也食用骆驼肉,食用各种有鳞鱼类,如北方产的青鱼、鲢鱼、鳇鱼等。鸽子在甘肃地区的回族中被认为是圣鸟,可以饲养,但不轻易食用。

6、维吾尔族手抓饭:“抓饭”,维吾尔语叫“波糯”,是维吾尔、乌孜别克等兄弟民族执行宾客的风味食品之一。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的日子里,都必备“抓饭”待客。抓饭的原料(新鲜羊肉,胡萝卜、洋葱、清油、羊油和大米)。

7、满族人不吃狗肉

8、名茶:中国十大名茶(1959年),,,,。非官方安徽泾县,湖南蒙洱茶,云南普洱,,,,,等。

9、菜系:四大菜系鲁菜、川菜、、粤菜。八大菜系:、、、、、、、。

①川菜:具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特殊风味,调味多变,菜式多样,清鲜醇浓并重,以善用麻辣著称。以辣、麻、酸为特色,辣椒、胡椒、花椒是调味品中的主要作料。

②鲁菜:主要特点以清香、鲜嫩、味纯著称。讲究清汤和奶汤的调制,清汤色清而鲜。

③淮扬菜:口味以清淡味雅著称。主要特点以鲜活、鲜嫩为佳,讲究时令。重视刀工和火工。④粤菜:特点选料广博、又杂又奇;讲究鲜嫩爽滑,季节性强,夏秋之季讲清淡,冬春季讲浓郁。冬饮青茶(又叫乌龙茶);夏饮白茶;秋饮绿茶;春饮红茶或黄茶。

岁时节日民俗含义:主要是指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时日。由来“观象授时”:对天象、气象、物象的观察

天象观测: 七曜、二十八宿、四象、三垣、十二次 七曜——日月及五行星 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发展孕育期(先秦时期);定型期(汉代);融合期(魏晋南北朝);丰满期(唐宋)稳定期(明清);转型期(民国)岁时节日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1.神话传说的嵌入;2.上层统治者的参与和提倡;3.民众历史情感在节日风俗中的积淀;4.宗教节日的渗透;5.各民族节日风俗的融合

各种节日:元宵节的风俗特征 通宵张灯结彩,供人观赏取乐,故又称“灯节”。各处有灯会,比赛花灯,举行灯谜盛会,小孩也提着灯笼四处游观玩耍。这种欢乐的场景,一直要持续到十八日“落灯”为止。此外元宵节还时兴跑旱船、舞龙灯、耍狮子等群众性娱乐活动,人们合家团聚,共吃元宵,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龙抬头:俗称青龙节,苍龙星宿的移动形成“龙抬头”的过程。流行于北方地区,祭祀龙神,舞龙、剃龙头、戴龙尾、开笔、敬奉碾子、妇女忌做针线,不磨面,不碾米,不行大车,祈望龙抬头兴云作雨,滋润万物,另二月二正是惊蛰前后,百虫蠢动,疫病易生,希望龙抬头出来镇住毒虫。

清明节踏青、祭祖、扫墓 三重境界(1、天地自然的清明

2、心灵境界的清明

3、政治清明)

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由来与传说很多:纪念屈原;纪念伍子胥;纪念孝女曹娥;图腾祭说等。最初与祛邪、除毒、避瘟、止恶等观念紧密相关。主要节俗活动有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挂香囊、荷包,挂艾草、菖蒲等。

中元节 “七月半”、“鬼节” 寺庙里有盂兰菊会,超度亡灵。市场上可以买到冥衣、明菜花、中秋佳节吃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重阳节插茱萸(避难消灾)佩带于臂、头戴菊花、登高(始于东汉)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晋朝陶渊明)

腊月初八是佛祖成道日,此前,佛祖因修行饿倒,一牧羊女给他吃了一餐粥。吃完,他用河水沐浴,在菩提树下修成正果。宋代,寺院及人家煮粥相互馈赠,至明清不衰。腊八粥除用以供佛、敬祖外,还有将粥涂于墙壁、门环等处,以避不祥;或抹花木果树,以驱虫害等。傣族泼水节又名“浴佛节 ”

那达慕,有独特民族色彩的竞技项目和游艺、体育项目。主要内容是摔跤、赛马、射箭三项娱乐活动。伊斯兰教三大节日宰牲节.开斋节.圣纪节

宰牲节。回族称为古尔邦节,杀牛、宰羊

开斋节。每年的九月一日至十月一日定为斋月,斋日期满,沐浴更衣,身着节日盛装,到清真寺做礼拜,走访亲友,互相馈赠礼品,互相祝福

圣纪节。到清真寺沐浴、礼拜,聆听阿匐吟诵《古兰经》 火把节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东方的情人节”、“东方狂欢夜”,祭火、传火、送火

岁时节日民俗的特点鲜明的农业文化特色;浓厚的伦理观念与人情味;节俗的内容与功能由单一性向复合性发展 人生礼仪含义:指人在一生中几个重要环节上所经过的具有一定仪式的行为过程。

四大人生礼仪1诞生礼(珍爱生命)2成人礼(承担责任)3结婚礼(信守承诺)4丧葬礼(怀念感恩)

诞生礼仪:

1、求子仪式

2、孕期习俗

3、庆贺生子(洗三:家庭庆贺添人进口的仪式,也标志新生儿降生的象征性仪式。周岁:抓周(表现望子成龙的心理)。

成人礼仪:傣族:染齿 独龙族:绣面纹身 彝族:换裙礼 哈尼族:安角 汉族:冠礼(男)、笄礼(女)黎族:文身和绣脚

婚姻礼仪:“六礼”形成于周代: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婚姻形态 :

1、抢婚

2、童养婚

3、指腹婚

4、冥婚

5、入赘婚

6、转房婚

7、典妻婚

8、表亲婚

9、共妻婚

10、自梳女 离婚:《仪礼·丧服》“七出三不去”七出: 无子;淫;不顺父母;口多言;盗窃;妒忌;恶疾

“三不去”:与夫三年丧;前贫贱后富贵;有所取无所归

葬礼水葬:水无限美好的象征 天葬:亦称鸟葬,新疆、蒙古(野兽)西藏(秃鹫)树葬:婴儿夭折 塔葬:是藏族最高贵的一种葬式,只有德高望重的大德高僧才用此葬法。悬棺葬(与信仰有关)

中国丧葬习俗中的传统观念:

1、宗法伦理的观念

2、灵魂不死的观念

3、祭死祝生观念

4、祥瑞辟邪观念

5、葬先荫后观念

6、魂归故里观念

民俗旅游开发

一、开发原则

1、特色性原则

2、保护性原则3参与性原则4文化性原则5乡土性和古朴性的原则

二、开发的基本模式:

1、集锦荟萃式

2、复古再现式

3、原地浓缩式

4、原生自然式5主题附会式6短期表现式

三、民俗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1、民俗旅游项目过于舞台化,再现民俗事象时扭曲了它们的历史文化内涵保护性原则

2、开发格调低俗或把民俗庸俗化

(二)对策

1、尊重民俗,因地制宜

2、科学规划,合理开发,走精品化道路

岁时节日民俗与旅游

1、节日是旅游的载体

2、节日是最吸引旅游者的旅游佳期

3、节日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4、节日期间有较多闲暇时间

5、节日期间人的消费观念趋于活跃旅游赋予传统

6、节日新的活力旅游促进新兴

7、节日产生与发展

服饰民俗与旅游

(一)服饰民俗的旅游文化内涵

1、服饰民俗是旅游审美不可或缺的主要内容

2、服饰民俗是一个民族或区域历史的缩影

3、服饰民俗是民族的标记

(二)服饰民俗旅游开发方式

1、博物馆陈列

2、民俗服饰妆扮

3、民俗服饰体验

4、服饰商品

5、服饰仿制

(三)服饰民俗旅游开发注意事项

1、与其他旅游资源组合开发

2、与旅游环境相协调

3、把握民族服饰的本质特点

4、多种方式组合开发

5、充分利用节庆旅游,开发服饰民俗旅游

第四篇:民俗学复习资料

绪论

(一)民俗的含义:

1.我国传统意义上的 “民俗”“风俗”概念:我国古言之“ 民俗 ”“ 民风 ”,几乎都是

治国之需要,其眼光所注意的,不外奢俭、劳逸、贞淫、忠孝、廉节、信实、仁让等方面。

与现代民俗学研究关注的对象、范围,研究的目的有很大的不同。

2、当代中国学术界: “民俗”即民间的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风俗:指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它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

(二)民俗的分类 1.物质民俗

包括: 生产民俗、商贸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居住民俗、交通民俗、医药保健民俗。

2.社会民俗

包括:社会组织民俗、社会制度民俗、岁时节日民俗、民间娱乐习俗。

例如: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约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

清明——含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

习俗: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清明节食俗

吃青团子(江南一带)

袍哥组织:四川以及周边地区以“反清复明”为宗旨,以会党为组织形式,以农民、小手工业者和小商人为主体的民间秘密团体。它具有封建性、秘密性和特殊性。亦官亦民的文化.即人人皆称兄道弟,只讲义气二字的袍哥文化.3.精神民俗

包括:民间信仰、民间巫术、民间艺术、民间哲学伦理观念。4.语言民俗 包括:(1)民俗语言:

广义的民俗语言:民族语言、方言。

狭义的民俗语言: 民间俗语、谚语、谜语、歇后语、街头流行语、黑话、酒令。(2)民间文学:

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说唱。5.游艺的民俗

包括:(1)游戏:智能游戏:谜语、七巧板

„„ 体能游戏:捉迷藏、跳房

„„

(2)竞技:摔跤、踢毽、赛马、简易棋类 „„(3)杂艺:杂技、戏法、动物斗戏

„„

(三)民俗学

即专门研究民俗文化的社会科学。

(四)民俗的基本特征

集体性 ——民俗文化的生命力 表现在三个方面:

A民俗是民众共同创造和传承的 B集体性不排除个人的因素

C在流传中体现集体性

传承性与扩布性: 传承性:时间上的连续性(纵向)

扩布性:空间上的蔓延性(横向)

民俗的传承性和扩布性,使民俗文化的传承成为一种时空文化的连续体 PS:

1、民俗的传承性

传承是民俗文化得以延续的手段,在民俗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中介作用。

体现在三个方面(P14)(1)教化功能,并在潜移默化中进行;(2)民俗传承积极、主动,有目的的进行;

(3)表现为内容和形式上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即某项民俗事象的核心和母题依然保留。

五谷丰登、吉庆有余 始终是春节习俗的主题(以年画为例:)

2、民俗的扩布性:也称传播性,它是指民俗文化在空间平面上的伸展。体现在三个方面:

1)受功能的制约,有条件的向周边地域和民族渗透; 2)对异地、异民族民俗文化的吸收、消化和加工; 3)扩布方式的不同。

两种扩布方式:1.自然进行的正常的扩布方式

2.非正常的扩布 战争灾荒瘟疫造成大规模迁徙。如:三峡大移民、湖广填四川 稳定性与变异性

(一)民俗的稳定性

经济基础不变,民俗文化就稳定。不少的民俗传承至今,说明民俗文化的稳定。

例:清明节:踏青。端午节:划龙舟、饮雄黄酒、驱瘟逐疫。中秋节:吃月饼。重阳节:登高。

(二)民俗的变异性

民俗在传承和扩布过程中引起的自发和渐进的变化。造成变化的原因:

1.语言和行为,口耳相传的传承手段;田野考察例证:民间故事都有异文。

2.地域环境、生产、生活方式造成变异。例:端午节习俗。(核心习俗驱瘟逐疫未变)

江南:划龙舟、吃粽子、喝搽雄黄酒、带香包。西北:插杨柳、喝搽雄黄酒、拴五色丝线、带香包。

3.社会发展和时代变革使民俗产生变异

例:婚礼、丧葬

4.受民族心理的影响使民俗发生变异 例: 中秋节:蒙古族不过中秋。原因:一不是本民族的节日。第二,汉族的中秋节后来附会上“八月十五杀鞑子”的内容。

类型性:又称民俗的模式性,是一种定型化的思维习惯和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是集体创造、流传,形成的民俗特点。

例1:民间故事的类型性。例2:民居的类型性。规范性与服务性:民俗对人们的思想和生活产生强大的约束力量,迫使人们在一定的道德和习惯规范中行事。例:家族:家规、家教、家法;村落:村规、村约;婚姻、丧葬、祭祀有一定的程序和规范。饮食结构和进餐方式有大体的规范。服务性:服务于社会 服务于生产和生活实践

服务于民众的心理需要 满足民众的审美需要

(五)学习民俗的意义(民俗学研究的实用价值)

(1)加深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识,增强民族凝聚力;

(2)发扬优秀民俗传统,吸收其他民族良好习俗,抵制各种陋俗;

(3)为经济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服务,如开展民俗旅游活动,开发民间工艺、烹饪、服饰、医药、民间文学等方面的产品等等。

物质生产民俗

1、物质生产民俗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特定地区、社会群体中的大众,在一定生态环境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物质文化事象。

包括: 农业民俗;狩猎、游牧和渔业民俗;工匠民俗;商业和交通民俗等。物质生产民俗反映的主要是人和自然的关系。

2、特征:

A、地域性:物质生产民俗的形成离不开自然环境条件。B、季节性:物质生产民俗的形成受时令节气的制约。

C、功能性:物质生产民俗首先(或主要)是为了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D、科学性:物质生产民俗是生产实践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一、农业民俗

1、中国传统农业生产民俗的特点: ①农业生产民俗居于中心地位; ②具有东方农业文化特色;

③具有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和周期性

④既是生产经验的总结,又是指导生产的手段,具有明显的传承性。

2、分类:

A、农业耕作的时序、节令习俗 了解:农历二十四节气: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B、占天象,测农事的习俗

C、卜农事丰歉,祈福禳灾的习俗 D、农业祭祀、禁忌习俗

(1)岁时祭祀: 农业丰收主要靠大自然,把丰收的希望寄托于神灵 例:元旦:祭天、祭神农,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2)禁忌普遍

a.不科学的禁忌

例:逢五不耕田:每月初五、十五、二十五忌下田耕作。逢五耕作,俗谓之破五,破则不吉。

b.符合科学的禁忌

例:惊蛰在墙角撒石灰,可避虫蛇

E、祭田神、先农和灶神的习俗: 祭神龙求雨 F、农业生产过程习俗(1)农具制作的习俗

不同的地形土质,农具不同;锄口的宽窄,锄把的长短就不一样(2)操作耕作的习俗

耕作的方式:畜耕(畜类、畜量),人畜并耕。播种方式:耧播、撒播、点播、掩播等。锄草方式:深锄、浅锄、横锄、间锄等。G、农业娱乐风习

例如:天全“祈谷灯”——越亮就代表心意越诚心

二、狩猎、畜牧和渔业民俗 例:妈祖、东海龙王

三、工匠民俗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进一步的社会分工产生了各行各业的工匠,形成了很有特色的行业习俗。1.工匠的技艺传承

(1)例如:特殊生产工具,如百工五法:矩、规、绳、悬、水。最有代表性的:飞檐和斗拱

(2)工匠们技艺传承与绝技

如:家具上漆工艺、硬木雕刻工艺

中国的“文房四宝”——湖笔、徽墨、宣纸、端砚 安徽屯溪——胡开文墨店(视频)(3)工匠中流传的艺诀、艺谚。

2工匠的行业习俗(表现在师承制度、职业行话、行业禁忌和祖师崇拜方面)(1)师承制度

从选徒、拜师、传艺到出师,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规矩。师傅对徒弟采取的是家长式管制。

(2)职业行话 即 “行业语”,为本行业的技术保密、信息交流等特殊需要而创造、传承的一种同行用语,外行人很难明白其中含义。(3)行业禁忌

各行各业的工匠都有自己特殊的语言禁忌和行为禁忌。例如:木匠上梁要避女人

(4)祖师崇拜

祖师崇拜是我国各类工匠传统民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每逢祖师生日、重要节日或重要工程开工之日,要举行隆重的祭典。3.工匠民俗的重要特点(1)师承关系的系谱性

①师徒关系的亲缘化:艺徒多是自己的子弟或亲戚,是系谱性的典型表现。②工匠来源的地域性:系谱性的表现之一,如西安的厨师,扬州的三刀匠(厨刀、剃头刀、修脚刀)。

(2)技术传授的封锁性

①技术绝对保密(如祖传秘方,传男不传女等。)②弊端(保住了名牌,也导致绝技失传。)(3)生产活动的神秘性 普遍迷信;寻求神灵的保佑

祈祷祖师;语言行为禁忌,用行话隐语。

四、商业与交通民俗 1.各类商业及其民俗特点(1)集市

①原始的交换方式

云南苦聪人——充分信赖的一种无言交易 ②集市大约兴起于殷商时代 ③集市特点

(a)定时:每月九集者最普遍,相邻的集镇集贸时间错开。

(b)定点:北方叫“集”,江南叫“市”,两广叫“墟”,云南叫“街子”,川黔叫“场”。去集市称 “跟集”、“赶场”„„ ④集市中特殊的民俗现象

(a)招徕顾客的叫卖声和敲击声(b)特有的交易方式:“袖语”(“摸手”,别称“袖里吞金”)“袖里吞金妙如仙,灵指一动数目全,无价之宝学到手,不遇知音不与传”。(2.)行商

①特点:流动性的交易方式。

②类别:A.资金雄厚:驼商队、马帮商队等;例:丝绸之路的骆驼商队

B.小本经营:货郎小贩。

③民俗传承——市声

A.叫卖声。B.敲击声。C.常见的敲击物: 拨浪鼓、小锣、梆子、铃铛、竹板和串铁等。D.共同特点:宣传性、诱惑性、节奏性、一定的音乐性、极强的地方性。

(3).坐商

①特点: 固定摊位、店铺,规定的营业时间和专营商品。

②特有的民俗传承

A.幌子: 旗帘、实物等夸张性模型物件。B.字号牌匾:

a.名家书写、精雕细刻、吉祥字组成店名

b.常用吉祥字取店名:

隆 例如:北京“同仁堂”“荣宝斋书画店” C.商标及商品的包装:

常用吉祥图案(龙、虎、鹿、鹤、蝙蝠、梅、菊、牡丹等)文字图案(福、禄、寿、喜、万之类吉祥字衍化的。)店主姓氏 D.现代商俗:

注意体现企业的文化理念(CI)挖掘历史内涵:如酒、食品 „„ 抢注商标潮

2.交通运输及民俗特点

(1)我国传统的交通设施及运输工具

①古代最著名的陆上交通(丝绸之路、西蜀栈道、四川广元明月峡古栈道)②最具民俗传承特点的桥梁

浮桥、索桥、溜索、石拱桥、独木桥、木板桥、石板桥„„ ③陆上传统交通工具

人力: 独轮车、架子车、人抬轿子、黄包车等。畜力:马帮、驼队、牛车、马车、驴车等。

④水上传统的交通工具:羊皮筏子、大木排、牛皮船、木船、竹筏等 ⑤歇脚的交通设施:凉亭、车马店、货栈、码头等。现代交通民间规则: 行人靠右

行车靠右 交通的特权现象 迷信与禁忌 迷信车牌号

迷信出行吉利日

物质生活民俗

物质生活民俗包括:饮食;服饰;居住;建筑及器用。第一节

饮食民俗

一、日常食俗

鲁、川、苏、粤、闽、浙、湘、徽菜,称为八大菜系。农业国: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北方以种植麦稷为主。(一)日常食俗 1.主副食

日常的主食:水稻、麦子、玉米、高粱等。副食:蔬菜、肉类、奶类、饮料等。制作方法因地而异。2.日常食俗的食制

早、午、晚三餐制。两餐制、多餐制。根据季节、劳作而变化。3.饮食方式

进食时,尊老爱幼。用餐时的禁忌;男女不同席、小孩不上席„„

(二)饮食文化 1.丰富的菜肴(1)菜系众多:

京菜、川菜、粤菜、苏菜、鲁菜、湘菜、淮扬菜、潮汕菜„„ 八大菜系:鲁、川、苏、粤、闽、浙、湘、徽菜 鲁菜:糖醋黄河鲤鱼、九转大肠、九转大肠、油爆双脆、葱烧海参

鲁菜被奉为宫廷菜,原料上,多选用畜禽、海产、蔬菜、善用爆、熘、扒、烤、锅、拔丝、蜜汁等烹调方法,口味咸鲜。列为八大菜系之首。

川菜:宫保鸡丁、麻婆豆腐、夫妻肺片、龙抄手、韩包子、老城隍传统锅盔、毛血旺、钟水饺、担担面等 徽菜—无为熏鸭(先熏后卤)闽菜—佛跳墙

苏菜——清炖狮子头、盐水鸭、醉虾 湘菜——东安子鸡 浙菜——西湖醋鱼

粤菜------鸡烩蛇、龙虎斗、烤乳猪、太爷鸡、盐焗鸡、白斩鸡等(2)选料广泛 :例: 四川火锅(3)烹调方式讲究:

烤、爆、炸、溜、煎、炒、煸、烩、熏、卤、腌、烧、炖 „„(4)味型丰富:

仅典型川菜味型就27种:家常、鱼香、怪味、红油、麻辣、酸辣、煳辣、陈皮、椒麻、椒盐、酱香、五香、甜香、香糟、烟香、咸鲜、蒜泥、麻酱、芥末、咸甜、荔枝、糖醋、姜汁、豉汁、椒豉、茄汁、果汁。2.菜肴文化含量高

(1)菜肴讲究工艺:刀法精细 造型唯美 讲究创意„„ 例:熊掌豆腐、豆花鱼饺、火龙跃乾坤(烧蛇段)

(2)菜肴讲究名号和文化内涵: 麻婆豆腐、东坡肘子、张飞牛肉、宫保肉丁、一品海参、麻酱凤尾、银芽海蜇、霸王别姬、金沙扣肉、三阳开泰、金钱豆腐 „„

中华传统吉祥文化内涵丰富:

(1)吉祥数字:二(双)三(多)六(顺)四(喻四季平安)八(稳、又谐音“发”)九(大、阳数、极数)十(圆满,十全十美)(2)菜品承载的吉祥信息 原料:鸡 鸭 鱼 兔

鸡鱼:小三牲,自古为中华吉祥物。兔:吉祥物

鸭:常作御用食品。(3)吉祥名称:

菜名穿金戴银裹玉:金钱豆腐 金沙扣肉 银针玉面(4)菜名另类包装:《轰炸大使馆》:(红烧肥肠)《母子相会》:黄豆炒豆芽!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红烧猪蹄,然后边上镶点香菜!

《波黑战争》:菠菜炒黑木耳 3.营造饮食环境:巴国布衣酒楼 总结:饮食文化的特点:

1、丰富的菜肴;

2、选料广泛

3、烹调方法讲究

4、味型丰富

二、节日食俗

(一)食俗多彩,菜肴多具吉祥象征意义 例:春节食俗:吃“团圆饭”。

菜肴:鱼(节庆有余)、留下鱼头(有余头)、芹菜(勤快)、葱(聪明)、蒜(有算计等。

端午节:吃粽子、饮雄黄酒。中秋节:吃月饼。

(二)少数民族的年节,食俗丰富

例: 布依族、壮族的花糯米饭; 藏族雪顿节的奶饼,酸奶子;彝族的砣砣肉,杆杆酒

(三)吉庆日子的食俗:

婚娶、建房、寿诞、九斗碗、坝坝宴

九斗碗:以蒸菜的“九大菜”而得名。即:软炸蒸肉、清蒸排骨、粉蒸牛肉、蒸甲鱼、蒸浑鸡、蒸浑鸭、蒸肘子、夹沙肉、咸烧白。

“斗”在四川方言里,意指大的容器,用九斗碗来称此场面,也是赞其菜多量足

三、祭祀食俗

祭祀食俗源于灵魂观念,祭品成为神人相通的中介,食用祭品可得神灵祖先的福佑。

祭祀对象:天、地、祖宗、山川、社稷 „„ 供品:五谷、蔬果、动物„„

四、待客食俗 例: 哈萨克族:“宰羊待客”(宰羊、客吃羊头两腮肉、遍尝各部位及心、肝,结束献碎肉);

彝族:砣砣肉、杆杆酒;

五、特殊食俗

(一)原始的平均分配传统

被称为见者有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多有此习俗: 西南少数民族多有上山打猎,参加者可以分配猎物,路过见到猎物的也可以分到一份,甚至全寨每家都能分到。

(三)生产条件自然环境形成的食俗

鄂伦春族喝熊油御寒; 傣族食昆虫,如蚂蚁酱;苗族饮虫茶 „„

(三)饮茶的习俗

1.茶品: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两大部分。

根据制造方法不同和品质上的差异,通常将茶叶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即青茶)、白茶、黄茶和黑茶六大类。

(1)绿茶 :不经过发酵的茶,即将鲜叶经过摊晾后直接下到一二百度的热锅里炒制,以保持其绿色的特点。代表:龙井茶、碧螺春茶、黄山毛峰茶、蒙顶茶等

(2)红茶 :全发酵茶(发酵程度大于80%)。红茶的名字得自其汤色红。名贵品种:滇红、英红。(3)

青茶(乌龙茶):一类介于红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4)乌龙茶在六大类茶中工艺最复杂费时,泡法也最讲究——喝工夫茶。(5)黄茶 :黄茶的制法有点像绿茶,不过中间需要闷黄三天 著名的君山银针茶

(6)白茶:它加工时不炒不揉,只将细嫩、叶背满茸毛的茶叶晒干或用文火烘干,而使白色茸毛完整地保留下来。名茶:有“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几种。

几大名茶: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安溪铁观音、祁门红茶、蒙顶甘露、君山银针。

2.讲究饮茶环境

饮茶的理想环境:凉台、静室、明窗、曲江、僧寮、道院、松风、竹月、晏坐、行吟、清谈、把卷。3.讲究茶具

功用:壶、杯、碗、盘 „„

质地:瓷器、陶器、玻璃、铜器、铁器 „„ 4.讲究饮茶的方式

功夫茶、盖碗茶、大碗茶 „„ 5.茶与文化

茶与文人、茶与禅、道、茶与文艺(戏曲

曲艺)、茶与民俗(谈生意

民间纠纷

民间帮会)

填空:茶艺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等一系列内容 茶艺分为:表演性茶艺、实用性茶艺、宣传性茶艺 名解:“三茶”:订婚时的“下茶”、结婚的“定茶”、同房时的“合茶”。

(四)饮酒的习俗

从酿酒、酒具到饮酒的环境、方式都有丰富的民俗习惯。1.酒的种类:

·白酒—贵州茅台酒(酱香型)白酒—山西汾酒(清香型)白酒—四川五粮液(浓香型)广西桂林花酒(米香型)·黄酒—浙江绍兴黄酒 ·葡萄酒—山东烟台葡萄酒 葡萄酒—吉林长白山葡萄酒 ·啤酒—山东青岛啤酒

·露酒和药酒—山西杏花村竹叶青

2.酒具:各式青铜酒具、宝塔瓶、编钟瓶、3.饮酒环境

吴彬《酒政六则》载理想饮酒环境:

饮人:高雅、豪侠、直率、忘机、知己、故交、玉人。饮地:花下、竹林、高阁、画舫、幽馆、平畴、荷亭。饮候:春郊、花时、清秋、雨霁、积雪、新月、晚凉。饮趣:清谈、妙令、联吟、传花、度曲、返棹、围炉。

饮禁:华诞、连宵、苦劝、争执、恶谑、喷哕、佯醉。饮阑: 散步、欹枕、踞石、垂钓、煮泉、投壶、分韵。名解:绍兴“女儿酒”:是女儿出世后就着手酿制的,贮藏在干燥的地窖中,或埋在泥土之下,也有打入夹墙之内的,直到女儿长大出嫁时,才挖出来请客或陪嫁之用。

服饰民俗专题

一、服饰的产生和发展

(一)服饰的构成要素

质: 服装原料的性质。

形: 服装的样式。

色: 服装的色彩。

饰: 佩带的饰物。

画: 服饰的花纹图案。

(包括人体图画:文面文身)

(二)服饰分类

四大类:

1.衣着:衣、袍、裤、裙、帽、袜、鞋。2.装饰物

发的饰物:夹、簪、钗、梳 „„ 耳的饰物:耳环、耳坠 „„ 颈的饰物:项圈、项链 „„ 胸腰饰物:胸针、腰佩 „„

手臂饰物:臂钏、手镯、戒指 „„ 脚的饰物:脚铃、脚环„„ 发的饰物: 笄(jī):用途:固定发髻,固定冠帽。

簪:用途:安发

固冠。古代,男女通用;皇帝节日赐给大臣的礼物通常是簪 步摇: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取其行步则动摇,故名。钗

3.人体自身的装饰: 文身、文面、发式、画眉、描唇、镶牙、染牙、束胸、缠足、染指甲 „„ 独龙族文面女 名解:“天菩萨”:即彝族男子前额至头顶处留一撮头发,认为它是灵魂藏身之地,可以主宰祸福吉凶,也是男子的尊严所在,不准人随便触摸。

银饰:银饰,一方面显示富有和美丽,另一方面则具有更深的社会含义:作为民族的标志,它起到维系群体的作用。

在同一民族同一支系中,人们都必须佩带同样的银饰;作为崇拜物,它把同一祖先的子孙紧紧的凝聚在一起;作为婚姻标志,它给人们的婚恋生活带来良好的秩序;作为巫术器物,它从心理上给人们提供生活的安全感。

4.具有装饰作用的生产工具、护身武器与日常用品: 佩刀、腰刀、弯弓、背篼、荷包、挎包、手提袋、香囊袋、扇、伞 „„(三)服饰的变化 三个阶段:

1.遮身蔽体,防寒御暑

特点: 无性别差异;无年龄差异;无地区间的差异。2.适应生产需要

特点:生产条件的不同产生明显差异。

狩猎民族:兽皮衣。游牧民族:宽大长袍。山地民族:长刀为饰物。水乡渔民:短衣短裤。3.社会角色的标志

长幼、行业、职务、等级身份。锦衣与布衣; 丝绸与葛麻;

长袍马褂与短衣麻褐;(以清代官员的补服为例:

补服的形制特点 : 圆领、对襟、平袖与肘齐,衣长至膝下门襟五颗纽子,石青色宽松外衣。清朝的官员的补子内容源于明朝服制。补子是区分官职品级的主要标志 圆形补子——为皇亲贵族所用 方形补子——为文武官员所用。补子图示(文官一到九品):文官补子图案为鸟;武官补子图为兽 ;取禽文兽猛之意)

二、服饰体现的社会观念

服装和装饰物的样式、图案、花纹涵纳了更多的社会内容。

(一)崇宗敬祖,强调礼仪伦常

人生礼仪四次换装体现了这个观念:

1.诞生礼:挂银圈、玉锁等佩饰,保命护魂。2.成年礼:加冠(男)。加笄(女)。一些少数民族行穿裤子、裙子之礼。3.婚礼 凤冠霞披

4:丧礼丧服(披麻戴孝。依据生者与死者关系亲疏制定的,充分体现礼仪伦常)。二)求吉心理:虎头帽、猪头帽、五毒衣、福寿图案。

五毒肚兜:五毒:蝎子、蜈蚣、蜘蛛、蟾蜍、蛇或蜥。五毒能以毒攻毒使善恶转化、祸福互倚。

(三)社会、政治观念

列宁装、中山装、毛式服装、黄军装。

(四)民族自我意识

同一服饰传递的信息:同一民族,强调同一民族的内聚性与认同心理。

三、服饰变化的特殊轨迹

(一)服饰的演变趋势 1.民间惯用服饰简便、大方

2.官服等级身份界限消失(军警例外)3.行业界限削弱 4.各民族服饰趋同

许多民族只在节日庆典才穿民族服装。

(二)服饰的变化的因素 1.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2.生活条件和社会观念的改变

民居习俗

一、中国民居的共同民俗特点(一)聚族而居

(二)房屋式样大体相同

(三)民房低于官府

(四)中国哲学思想和神秘文化在居住建筑民俗中随处可见

寺庙和居住民居建筑的中梁、门头和庙堂顶部,多画有“太极”和“八卦”。古代建筑坐北朝南,与阴阳学说有直接关系。

(五)中国建筑民俗讲究风水 当今国内学者对风水的评价:

中国风水学是中国古代建筑活动的指导原则和实用操作技术。中国风水学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灵魂。

中国风水学与中国营造学和中国造园学构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理论的三大支柱。

例如:陵墓中的风水

明十三陵-气象宏阔的肃穆陵群

二、居住习俗的产生和发展

居住方式,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利用天然空间;第二阶段是人造居住空间。

(一)自然条件决定了居住方式 1.土木结构、木石结构

北方干燥寒冷,居住空间主要在地面或地下。2.干栏式结构

南方炎热潮湿,房屋悬空构建在木柱之上。

(二)原始初民的居住方式

利用天然空间阶段:巢居、穴居。(2)考古发掘材料:

云南沧源崖画——巢居图(原始巢居重要佐证)。(3)田野考察的材料:

清人夏瑚《怒俅边隘详情》描写独龙族“多结房于树以居,如有巢氏之民者”。(三)我国民居的主要类型:

1.利用自然条件加工修造的固定空间:窑洞

2.生产生活的需要造成的移动生活空间:帐幕、居家船。

帐篷型:蒙古包型、鄂伦春族撮罗子

3.有天棚、地基和四壁的固定生活空间

(1)上栋下宇式:在夯实的地基上,竖木为柱,连柱架梁,梁上搭檩,顺檩搭椽,上铺茅草或屋瓦。有平顶房,一面坡、两面坡的房顶。

北京四合院、福建土楼(2)干栏式: 房屋悬空构建在木柱上,一般楼下关牲畜,楼上住人。吊脚楼、侗族木楼

三、我国传统观念与居住建筑的关系

(一)以四合院为代表的中国民居充分体现了中国的传统观念

1.封闭观念的符号 院落四面均有墙,墙没有窗子,仅有大门与外面相通。

2.是家长制的符号,房屋布局与家庭成员的住房安排有严格的规定。正房三间高于侧房,中为堂屋,家长左,长子右,兄弟子侄住厢房。3.是中国人伦理的符号

堂屋,有“天地君亲师”之神位,祭祖宗,喻家训,婚丧寿诞礼,待客等传统礼教皆行于此。

4.是融汇亲缘感情,增强内聚倾向的符号院内檐下回廊和天井是交流感情的场所。

(二)少数民族观念信仰得到充分体现 各民族重视中柱、重视火塘十分相似。

中柱视为一个家庭或家族的核心徽徵、被看着列祖列宗的灵位,人与神联结的地方。

火塘是家庭生活与宗教活动的地方,火神、祖神栖身之地。例:泸沽湖的纳西族

四、造型和装潢方面的民俗事象

(一)审美理念

1.从头到脚的装饰

(1)屋顶的装饰:屋 脊、脊兽

藻井:中国传统建筑中宫殿或厅堂天花板上的一种独特装饰。形状:向上隆起的井状,有方形、多边形或圆形凹面 分类:石雕、砖砌、木构

(2)檐的装饰:檐下斗拱装饰、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某窟藻井(北魏)——石雕(3)柱的装饰:石雕(4)窗、裙板的装饰:(5)门的装饰:

铺首:俗称门叩

门环门钹

一般多以金属制作,作虎、螭、龟、蛇等形。目的:表示避祸求福,祈求神灵像兽类敢于搏斗那样勇敢地保护自己家庭的人财安全。.富贵吉祥的寄托(装饰图案)

(二)装饰的基本手段:石雕、砖雕、木雕、陶制、彩绘、泥塑。

补充一——石窟寺: 山崖上开凿出的窟洞型佛寺 中国四大石窟:

敦煌莫高窟: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的鸣沙山东麓。

云岗石窟:位于山西大同城西的武周山麓。

龙门石窟:于河南洛阳南郊伊河岸边。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天水东南。补充二——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特征

1、围院的平面空间

国外:院在外,即院子包围房子。

中国:院在内而房在外,即房屋包围院子。(内向的外封闭的空间形态)

最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房屋、墙垣等围合成院落,以院为中心;或是以主单元(即正殿、正厅)为中心,次单元(即两厢)围绕主单元,一正两厢,并以抄手廊连接,组成一座建筑。

2、轴线的空间艺术

中国建筑、空间布局尤以轴线对称见长。

古代都城规划中,都以主宫殿位于中轴线上,以宫室为主体,次要建筑位于两侧,左右对称布局,“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等

3、墙倒屋不倒

以木构架为主,柱承重,墙不承重,所以门窗可自由布置,体现了形式与结构的统一。

4、“天人合一”的建筑环境

5、“以人为本”的建筑 西方:建筑不仅是遮蔽风雨的居住场所,而且是遮蔽灵魂的场所, 建筑高大空旷并赋予神性,传统建筑中一开始就以建造各种神庙为主 中国:神权从来都是依附、从属于皇权的。这就决定了中国历代建筑是人的居所,而非神的居所。即使是后来的宗教建筑也是这样。

节庆民俗

1、岁时节日的含义:岁时节日:指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时日。(p131)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民俗活动,以为周期,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一、岁时节日的由来 岁时节日形成的两要素:

(1)相对固定的节期,以为周期,循环往复,周而复始。(2)不同的节日,有特定的民俗活动。(一)节期的最初选择以天文、历法为基础

上古,天象、气象、物象决定农时、指导生产、安排生活。即“观象授时”。1.天象的观测及记录,对周期性变化的规律有了认识 “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是说在农历七月天气转凉的时节,天刚擦黑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九月时,就要准备御寒的衣物了。2.日月运行规律,形成了人们对时间的量度,日月年的概念 日出日落——一天 月圆月缺——一月

日远日进,寒暑往来,谷物由播种到成熟——一年

3.我国古代历法,二十四节气的产生使一批“常日”被特别地突出出来,为节日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二十四节气口诀: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二)节俗活动产生的内动力 1.节俗形成的原发性动因

祈望人寿年丰是岁时节日的人生寄托。2.原始信仰是节日风俗产生的土壤(1)自然崇拜:

导源于土地崇拜观念的农事庆典。秋分祭月、祭土地盼望丰收 原始的土地崇拜——祭社稷——社日 春社——向土地祈求保佑丰收

秋社——收获后向土地神献祭作为回报

(2)灵魂崇拜:导源于祖先崇拜的节日祭祖习俗。

①家中的尊长死后成为家族的保护神

②万物有灵的观念

例如:端午插菖蒲、饮雄黄酒 3.迷信、禁忌、巫术是传统节俗产生的温床

传统节俗中的迷信、禁忌、巫术内容源于古人迷信、禁忌、巫术观念。(1)看前兆俗信形成的节俗:岁时节日看风云、占天候、预卜年岁丰歉。(2)禁忌观念形成的节俗:为消灾远祸,年节忌打碎器物、忌倒垃圾、忌烛火熄灭、忌说不吉利语;寒食禁火;清明忌不戴柳 „„(3)禳灾、祛邪、逐傩等巫术手段形成的求吉免祸节俗: 挂桃符、门神、扫尘„„

二、岁时节日的发展

(一)发展历史漫长

1.先秦,传统岁时节日的萌芽期。

2.汉代,节日风俗的定型期。

史载: 除夕、元旦、元宵、清明、端午、七夕、重阳等传统节日,大多在汉代形成定制,此后沿袭至今。

(二)节俗发展演变的因素

社会、政治、经济、战争、科技、文化等诸多因素都在起作用。

主要因素: 1.神话传说的嵌入

七夕节——P139 中秋节——P140 2.上层统治者的参与和提倡

元宵节(各朝帝王均重视此节)

3.民众历史观左右节俗的流变P141端午节 4.宗教节日(因素)渗透:佛诞节、中元节

宗教节日,插进岁时序列,佛、道世俗化,利用民间俗信扩大影响;民间俗众情寄宗教信仰,节日活动实现圣、俗间交往。5.各民族节日风俗的融合

民族大迁徙,多族杂居、南北统一,使节日风俗大融合。大规模的民族融合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各族交往与混融;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民族的杂居; 元蒙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 17世纪中叶:满人入关建立了清政权。第二节 节日的类型

一、岁时节日的类型

从节日的主要内容考察,可把节日分为农事节日、祭礼节日、纪念节日、庆贺节日、社交游乐节日等五类。

同时岁时节日的形成及发展,受诸多因素影响。产生的渊源可能是单一性的,但是现存形态是综合性的。所以很难以单一性质归类,以清明节为例: 二十四节气之一

农事节日 扫墓、祭祖活动

祭礼节日

踏青郊游

社交游乐节日

二、主要传统节日活动内容

(一)春节

节期:正月初一。称谓:俗称“年节”,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古 称“元旦”。辛亥革命后改称“春节”。

起源: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夏历(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节俗主题:辞旧迎新。

节俗活动:祭天祈年、合家团圆、祀祖、娱乐。节令食品:年饭、饺子。

(二)元宵节

节期:正月十五,新一年第一个月圆之夜。称谓:古称“上元”,夜称“元夜”,古称夜为宵,故为“元宵”,称“灯节”。起源:始于汉武帝祀太乙神,东汉明帝信佛,倡正月十五“燃灯表佛”。遂在流传。

节俗主题:娱乐。

节俗活动:放烟火、灯彩;“走百病”、“插杨柳”,意在祛除疾病;“祀蚕神”、“迎紫姑”,祈望蚕业丰收。

节令食品:汤圆,寓新一年圆满顺心。

(三)清明节

节期:清明(农历三月上半月内)。

起源:属二十四节气,为岁时节日,与业生产关系密切,标志春耕时节到来。节俗主题:祭扫陵墓、踏青。

节俗活动:如禁火寒食、祭扫坟墓、踏青郊游、荡秋千、放风筝。节令食品:春卷、野菜芭。

(四)端午节

节期:农历五月初五,夏季最重要传统节日。称谓:“端五”或“重午”。古代,“五”与“午”相通,“端”与“初”同义。因此,“端五”亦称为“端午”、“重午”。

起源:与祛邪、避瘟、止恶等观念紧密相关。节俗主题:祛邪避瘟、纪念屈原。

节俗活动:赛龙舟、兰汤沐浴、采制草药。节令食品:粽子、雄黄酒。

(五)中秋节

节期:农历八月十五。称谓:中秋、秋节、月节等。

起源:与古代秋祀、祭月、拜月习俗有关,嫦娥神话附会、渲染,推动了节俗的形成发展。

节俗主题:祈愿家人团圆、生活美满。

节俗活动:祭月、赏月(著名习俗如:钱塘江望月观潮,泛舟夜游;吴地妇女出游“走月亮”,不育妇夜入瓜、豆地摸取瓜豆以求子。)节令食品:月饼、西瓜、石榴等时鲜水果。

(六)重阳节

节期:农历九月初九日。

称谓:重阳节,日、月逢“九”,“九”为 “阳数”,故称“重阳”,也称“重九”。起源:初始之义,与驱避的观念有关。

五行说解释:重九之日,地气上升,天气下降,天地之气交接,古人为避不正之气,登高以避之。演变为登高、赏菊、宴饮、赋诗为主要内容的游乐性节日。节俗主题:消灾、游乐。

节俗活动:登高郊游、佩茱萸、赏菊。节令食品:菊花酒、菊花糕。

第三节 庙会

一、庙会的起源和发展

(一)早期的庙会:隆重的祭祀活动——宗庙社郊制度

(二)至南北朝时:统治者信仰佛教,大造寺庙,菩萨诞辰、佛像开光之类盛会乃应运而生,商贩为供应游人信徒,百货云集,遂成庙市。

(三)唐宋时期:由于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庙会在唐代后期不但扩大了庙寺道观的规模,而且与许多固有的民间节日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庙会成为地方性的节日。

(四)明清时期,由于经济飞速发展,手工业的繁荣,刺激了生产力的发展、也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庙会在这种背景条件下,祭祀功能逐渐薄弱,而商贸和娱乐功能逐渐凸显,庙会在此时期得以定型和完善。

(五)现在,逛庙会又成为百姓节日期间一项必不可少的民俗,许多地方的庙会,区别于过去在寺庙进行的传统,改为在公园和广场等开阔的地方举行,主要是进行文化、贸易和娱乐活动,宗教活动已经很少了。

二、庙会主要活动

(一)祭神

庙会风俗与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庙观的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往往需要举行祭神仪式。

(二)祈子

比较典型的有河南淮阳人祖庙会、北京妙峰山香会

(三)贸易

庙会通常被称为庙市,都设在寺庙的附近,而且离村落、集镇比较近,交通也极为方便。由于祭奠的需要,商业活动便在这入口集中活动的地方繁荣昌盛起来,并逐渐成为贸易、物资交流的主要场所和主要方式。(例如,河北安国庙市)

(四)游乐

三、庙会的基本性质

季节性;集体性;神秘性;地域性;娱乐性

四、庙会主要功能

(一)文化的功能

庙会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汇聚和传播方面,它既是某个地区的经济形态的集中表现,又是文化的表现。

(二)经济的功能

庙会能够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繁荣,通过特殊的市场形式,产生特殊的效果和作用。同时,庙会也是要地区经济观念和经济规模、经济形式的集中反映。

第四节 节日经济

一、产生的原因

潜在的节日消费心理

利用节日发展经济 政府倡导

二、特点

形式多样,名目繁多:美食节、茶花节、桃花节 „„ 借民俗活动搭台

发展地方旅游及各类经贸活动

人生礼俗

一、人生礼俗

1.人生仪礼:人在一生中几个重要环节上所经过的具有一定仪式的行为过程,是人生的通过仪式。(诞生礼、成年礼、婚礼、葬礼)

2.性质:是将个体生命加以社会化的程序规范和阶段性标志。3.中国人生礼俗的特点:历史悠久,具有世俗的性质,丰富多彩

二、诞生礼

1.诞生仪礼是人一生的开端礼。

诞生仪礼包括婴儿出生前后,以及成长过程中的仪式礼俗活动:

求子仪式、孕期习俗、庆贺生子(为中心)

2.求子礼俗:①向神灵祈子(民间俗信主管生育的神灵:送子观音、送子娘娘、张仙)②由旁人送子(中秋节偷瓜送子; 送带有多子多孙意义的吉祥物

如:送孩儿灯、麒麟送子图)③性器崇拜与性行为模仿巫术(接触巫术例:云南永宁摩梭人求子仪式:祭山;投石于石洞的求子习俗)

3.拴童子:来庙里求子的妇女进香后,就会跪在“送子娘娘”面前,述说自己的求子的心愿,之后就用一根红线拴住自己最满意的童子,嘴里还念念有词,说一些“乖宝宝,跟妈妈回家”之类的话。据说这样求子的愿望就可以实现了。民间称为“拴童子”。4.孕期习俗:

(1)孕妇禁忌:饮食禁忌、视听禁忌、行为禁忌

(2)孕期馈送

催生礼(如催生担、杭州催生礼中的“吹笙”、上海郊区送“分床铺”)

催生习俗:一般女儿嫁到婆家之后,娘家人就开始要为女儿忙活准备了。首先要准备的是小儿的衣物和女儿坐月子期间的食物。女儿临产时,小孩未来的外婆必须去看望女儿,这就是民间说的“催生”,据说这样女儿才能顺利生产。(3)接生方式

接生婆接生:不准在床上生(怕血污冲了床神)、坐在盆上生(临盆)、婴儿生在床前草上(落草)5.庆贺生子

(1)生命降生仪式:洗三(三朝):出生第三天的庆贺仪式

(2)进入人群仪式

满月:婴儿满月的时候进行

百岁:又称百碎、百禄,一百天时举行

(3)预卜前程的仪式

周岁:行抓周仪式,检验天赋和卜测前途

爬门坎:周岁之后,每年过一次生日

(4)保护幼儿的习俗:百家锁、百纳衣

……(5)男不“打三朝”:小孩出生后的第三天,家里人就要为他洗澡,称为“洗三”。“洗三”这天,外婆和远近的亲友都要来道喜。主人们要请客人吃红蛋或醪糟蛋,寓意同喜。当亲戚朋友们走的时候,还要为他们准备一些红蛋带走。这就是民间所说的“打三朝”,又叫吃“三朝酒”。

(6)“拉保保”:“保保”就是“干爹”,顾名思义,“拉保保”就是“认干爹”,就是给小孩认一个属相相匹配的长辈,让小孩多有一个保护人,以求消灾免祸,顺利成长。这个习俗由来已久,四川城乡极为盛行。广汉还要举行盛大的“保保节”。

三、成年仪礼

1.成年礼:为承认年轻人进入社会的能力和资格而举行的仪式 2.汉族成人礼:男加冠来,女加笄 古代男子二十岁加冠礼,表示成年。女子在许嫁之后进行笄礼、取表字(十五岁)3.少数民族成人礼:男换裤来,女换裙(结合P84理解)

四、婚姻仪礼

婚姻包括婚姻形态、婚姻仪礼两个方面。

1.婚姻形态:

(1)一般的婚姻形态

①“ 同姓不婚 ”作为婚姻规则:

防止有父系血缘关系的婚配,与母亲一方血缘关系的禁制则显得灵活

②“ 门当户对 ”是择偶的理想标准,反映出社会等级地位观念

③择偶方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传统社会中必须通过的第一个婚姻程式。男女双方几乎没有自由恋爱而决定婚姻的权利。④重视婚礼程序的完整:映出男娶女嫁、婚后从夫居建立新家庭的一整套社会文化规范。

(2)特殊的婚姻形态: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民间存在一些特殊的婚姻形态,曾被认为合乎婚姻规范。主要有:抢婚、童养婚、指腹婚、冥婚、入赘婚、转房婚、典妻、不落夫家、表亲婚…… ①抢婚(掠夺婚)

古老的婚姻习俗;近现代社会,“抢亲”曾是某些僻远或贫穷地区的婚姻形态之一;我国一些民族,至今摹拟“抢婚”仪式,成为必不可少的婚俗节目,为抢婚遗俗。

②童养婚、指腹婚

中国封建社会中极端的包办婚姻形态。

童养婚:抱养别家幼女为童养媳,待到一定年龄,与自家儿子“圆房”。指腹婚:两家主妇同时有孕,家长为未出世的孩子订婚(同性即结为兄弟或姊妹)。源于六朝门阀观念。

襁褓婚:两人家的儿、女还在幼儿阶段,就为他们订婚。③入赘婚:民间习惯称为“招女婿”。男方入女家结为夫妻。

原因:女方家庭无男性继承人;入赘女婿多因家贫或单身在外。

方式:入赘女婿可为女方父母养老送终,所生孩子姓女方的姓,继承女方家业。有些地方要求女婿改姓女方的姓氏。

④转房婚:兄(弟)亡故,叔、嫂(弟媳)结为夫妇,相似的,还有姨妹与亡姐之夫(俗称填房),儿子与亡父之妾或后母婚配等。⑤表亲婚

原始血缘婚配的遗风。长期存在于民间。是有姑表或姨表关系的兄妹(或姐弟)之间结为夫妻的婚姻,分为:姑表(舅表)婚、姨表婚 2.传统结婚仪礼程式(1)中国古代的“六礼”

①纳采:男家请媒人到女家提亲,女家答应议婚后,男家备礼前去求婚。

②问名:男家请媒人请问女方的名字和生年月日以卜吉凶。③纳吉:卜得吉兆备礼到女家,缔结婚约。

④纳征:也称纳币,缔结婚约后,男家另备聘礼送女家。⑤请期:择定婚期,备礼告女家,求其同意。⑥亲迎:新婿亲至女家迎娶。

(2)民间约定俗成的婚姻习俗 ①相亲、订婚阶段程式简化 ②亲迎后的仪礼程式被重视(3)婚俗中的媒、帖、聘(4)迎娶的礼仪

繁冗,充溢着祈求吉祥、多生贵子的祝愿。①女家备嫁妆,亲友送“添箱”礼

②迎亲:哭嫁、上头、撒帐、坐花轿 „„

③拜堂:拜天地、祖先、父母,喝和合汤、交杯酒,揭盖头、闹新房 „„ 3.婚礼后的礼俗:拜见公、婆—庙见的习俗—回门

五、丧葬仪礼 葬——灵魂不灭的幻想

A让死者回归大自然:土葬、水葬、天葬、树葬(风葬)B保存尸体,以求灵魂不死:墓葬、塔葬(高僧)、悬棺葬 C弃其朽肉,让灵魂脱离尸体再生:火葬、瓮葬 2.土葬是中国汉族最为常见的一种葬式。

3.水葬:在藏区,有水葬的习俗。人死之后,一旦要举行水葬,就要请喇嘛先在家中念经超度,然后再把死人装入木箱;或者不装木箱,直接把人捆成胎儿状放在经堂中。请喇嘛念经,之后背到水葬的河边进行水葬。4.天葬是藏族地区的主要葬俗,又称“鸟葬”。据考证,原始天葬是弃尸荒野。随着佛教传入,天葬才终被仪式化。

5.悬棺葬:悬棺葬在我国东南浙江一带到西南四川、贵州等广大地区都有分布,主要存在于福建武夷山地区和四川与云南交界的珙县、兴文、筠连、镇雄、昭通等县。其中宜宾珙县、兴文县一带是我国现存悬棺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地方。

一、民间信仰

1.民俗信仰又称民间信仰,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民众中自发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制度。

2.民俗信仰包括三个方面:信仰对象、信仰媒介和信仰方式。3.民俗信仰的对象种类

①灵魂(万物有灵观念是产生泛神崇拜的基础)②自然神:

A.天体:日神、月神、星神;B.自然现象:风神、雨神、雷神、电神;C.无生物:山神、土地神、石神,其中的土地神,又称社神;D.生物神:动物、植物 ③图腾

A.图腾的意义:原始信仰之一,原是北美印第安人鄂吉布瓦人的方言,是“他的亲族”的意思。认为一个部族与某种动物、植物有特殊的血缘关系。这动物、植物被称为图腾,成了该部族的保护神、徽号和象征。B.图腾信仰与动植物崇拜的区别:图腾有血缘关系 ④祖先神: A.祖先神的种类

a.类型:始祖、氏族祖先、部落祖先、民族祖先、家族祖先

b.女始祖:最早的祖先,如汉族的女娲、侗族的沙麻、苗族的央母,满族的佛托妈妈

c.男始祖:晚出,如伏羲、盘古等。

d.家庭祖先:是个体家庭产生以后出现的。

B.祭祖活动:祭祖之地、祭祖之时(清明、上元、中元、下元)⑤生育神

A.婚育神的种类

a.婚姻神:媒神女蜗、月下老;和合神。

b.汉族民间的生育女神:碧霞元君、胎神、催生娘娘、妈祖、送子娘娘等。c.汉族民间生育男神:伏羲、张仙、保生大帝等。

生殖崇拜遗风: 性器崇拜:女阴信仰,如母山、民间的“打儿窝”等。男根信仰,如公山(石祖)、陶祖、木祖。

⑥行业神:又简称行神,是各行各业的人们供奉的用来保佑自己和本行业吉利、兴旺的神灵。

⑦后起的人造众神:居家神、保护神、出行神、文化神、吉祥神、儒释道诸神民间化

二、信仰媒介

1.信仰空间:鬼、神、人居住环境演变的三个过程:

(1)同界说:人与鬼神杂处(2)两界说:人与鬼神分开(3)三界说:人间、阴间,天堂

2.信仰媒介——巫

3.信仰表现方式基本分三大类:预知、祭祀、巫术。(1)预知

A.预兆:征兆、征象、前兆。依据异常自然现象,预知结果。包括天体兆、动物兆、植物兆、无生物兆、人体兆、梦兆 B.预言

C.占卜

(2)祭祀:祭祀是民间向神祗乞求福佑、驱避灾祸的行为惯制。民间祭祀对象:天、地、日月星辰、鬼神、祖先……

(3)巫术(企图借助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对人或事物施加影响以达到某种目的的方式)

A.巫术的分类:

a.按施行的方法分类:1.模仿或相似巫术2.接触或感染巫术(结合书P100理解)

b.从巫术的目的划分:

1.白巫术:以“行善”为目的,是巫术中的主流

2.黑巫术:即邪恶的巫术,多用于对复仇认或报复他人 c.按巫术方式分:1.口头巫术2.行为巫术

d.依巫术对象分:生产巫术、生育巫术、饮食巫术、出行巫术、战争巫术。

三、中国民俗信仰的基本特征

突出的功利性、神秘性、保守性、封闭性、较强的包容性、较大的渗透性(结合PPT理解记忆)

1.正确看待我国的民间信仰,它在当今社会发挥着怎样积极的作用

四、吉祥文化

1.吉祥崇尚是与信仰和禁忌相关的一种传统观念,是白巫术的一种表现。

2.中国吉祥文化从内容上讲,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面:物体吉祥、语言吉祥、数字吉祥、行为吉祥

(1)物体吉祥分为:灵物吉祥和动植物吉祥(P104~106)

(2)语言吉祥:语言吉祥在春节是最能集中体现。吉祥文字的含义多是福、禄、寿、喜、财、对子孙、如意、吉庆等(3)数字吉祥和行为吉祥见P106

第五篇:民俗学概论(范文)

第一讲

民俗与民俗学发展史

一、作为词汇的“民俗” 1.Folk-lore:

Folk—民:野蛮民族(无文字、无国家组织)、社会中下阶层、乡村居民、底层民众

Lore—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

Folklore既指民俗,也指称民俗学 Folkloristics:专指民俗学 2.“风”与“俗”

中国历史上的“民俗”概念:类同于风俗、习俗、民风、谣俗等 现代中国的“民俗”、“民俗学”概念传自日本

二、作为学科的“民俗” 1.学科术语“民俗”的诞生

1846年,英国,威廉·汤姆斯首次使用 “民众的知识”、“民间的文化”

民:农民?半开化的野蛮人?无文化的落后的人?社会群体? 俗:知识和学问?社会风气?社会习惯?

民俗:过去时代的产物?落后民族无文化阶段的信仰、习俗、故事、歌谣和俗语?民间口头语言艺术?无文字社会的所有制度、传统、风俗、信仰、态度和工艺?

活生生的民间文化传统?

*杨堃:“关于民俗学的名称与对象”【杨堃《社会学与民俗学》,四川民族出版社,1997】

三、亚欧各国民俗学形成与发展

(一)德国:民俗研究的摇篮

特征:与德国民族主义兴起关系密切,具有浪漫主义传统。关注民间文学、民间文化的起源、创作过程及美学意义研究,被视为广义上的民间诗学。

18-19世纪:

格林兄弟(Jacob Grimm,Wilheim Grimm):民歌创作是民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民间诗歌的原始形式是史诗。

19世纪:

本菲(Theodor Benfey):传播论的倡导者,由民间神话和故事建立起研究文化传播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

19-20世纪初: 梅耶(John Meier):反对格林兄弟的民歌的集体创作论,认为许多民歌来自个人创作,也受文人创作影响;

诺曼(Hans Naumann):继承梅耶的观点,发展出民间文化的贵族起源论

(二)英国:民俗学的故乡

受德国格林兄弟的影响,古物学者汤姆斯(Thomes)造出“folklore”一词涵括关于民俗文化的各种提法。

特征:以进化论人类学为指导理论,通过民俗研究探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更关注民俗的社会功能而非民族思想。由非学院派的业余爱好者出于兴趣而建立起民俗学,没有形成学术专业人才培养和理论系统建设机制。

19世纪:德裔语言学家缪勒:从希腊诸神的名字中追寻它们的印度源头,由此认为印欧语系民族都分享一个语言源头,古雅利安语言是这些民族分散到各地时形成各自语言的源头。——启发了欧洲各国研究者的传播论。

安德鲁·朗(Andrew Lang):抨击缪勒的学说,引介泰勒的人类学理论万物有灵论和遗留物说。

(三)法国:兼蓄德、英研究特点

特征:民间文学与信仰习俗研究兼有,18-19世纪受印度起源说和传播论影响形成文学派;19世纪末期受人类学功能论及进化论影响关注民间仪式研究;20世纪重新关注民俗文学的美学意义和创作过程。

18世纪:

帕瑞斯(Gaston Paris):语言学家,考证法国史诗《罗兰之歌》的传播过程,认为史诗由许多短小民歌组成,并处于不断再创造过程中。

19世纪末:

范·热纳(Arnold van Gennep):研究民间仪式文化,受英国人类学进化论影响,认为民俗学重建的是人类进化史而非民族精神。提出民俗学必须建立在实地调查基础上。【汪继乃波:“民俗学的沿革、领域与方法”(杨堃译)】

山狄夫(Pierre Santyves):宗教巫术等信仰民俗研究,认为民俗学属于心理科学,展示的是人类心理的自然进化史

20世纪:

克劳埃特:修改诺曼的贵族起源论,提出民间诗歌与文人创作、民歌的创作与再创作是不可分开的连续互动过程

迪梅齐尔:印欧学与神话学专家,结合了英国功能学派和法国涂尔干社会学理论,研究神话系统的结构、揭示语言和神话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提出三功能理论

(四)北欧诸国:民族主义运动的孪生兄弟

芬兰:在争取国家独立的运动中,民俗学起到关键作用,建国后被尊为国学。尤里斯•科隆和卡尔•科隆:历史地理方法和田野作业方法影响巨大

瑞典、丹麦、挪威:收集民俗文化,唤起社会和学术界对民俗研究的重视,大量建立博物馆和档案馆,得到政府重视与支持

(五)美国:世界民俗学的新中心 五个发展阶段:

1.1857-1858年:哈佛学派:民俗就是口头传承文化,与物质文化、社会组织等无关。以英国民俗学为楷模。

柴尔德出版《英格兰与苏格兰叙事民谣》八卷本 柴尔德使哈佛大学成为美国早期民俗学基地

纽厄尔:长期收集研究儿童游戏,1888参照英国经验发起筹建美国民俗学会发起,一直是学会的核心人物

2.20世纪20-30年代:博厄斯及其弟子相继担任民俗学会主席,进入以人类学理论为主导时期。从欧洲移民的口头文化研究转向美国印第安人部落文化,关注社会组织、物质文化的人类学研究和长期田野调查。

3.30-40年代:哈佛学派基特里奇等继续民间口头文化研究,其学生汤普逊发展和完善故事分类法,奠定民间文学的系统研究方法。

泰勒:重点研究民间口头创作,和人类学家克鲁伯、罗威等一起将民俗学专业介绍入大学基本课程

汤普逊和泰勒为美国民俗学的学科建设做出重大贡献

4.50-60年代:脱离人类学及欧洲民俗学的影响,确立美国民俗学自身研究队伍及理论

多尔逊:为建设民俗学本体理论,不再附庸于人类学,研究英国人类学、民俗学史,发展新大陆民俗理论,1957年在印第安纳大学将民俗学专业扩建为独立的系,培养民俗学人才。60年代末促成美国与欧洲各国同行的交流,形成学术史研究高潮。

5.70年代至今:综合英、德民俗学传统,研究内容涵括四大领域—— A 口头创作;B 社会生活习俗;C 物质文化;D民间艺术

理论:功能学派人类学、芬兰历史地理方法、分析心理学、结构主义等均涉及; 本国原创理论:本国帕里、洛德的故事程式、本-阿莫斯的情景研究理论

(六)日本 1.准备时期:

1886年

坪井正五郎发起东京人类学会,创办会刊《人类学杂志》 受英国人类学影响

1893年

鸟居龙藏、坪井正五郎等组织土俗会

2.《乡土研究》时期:

1910年

新渡户稻造和柳田国男为中心的乡土会成立 1913年

柳田国男和高木敏雄创办《乡土研究》【日本民俗学的开端】 柳田国男:

a.乡土研究要探究庶民生活的变迁,进而阐明日本文化的原型;

b.阐明各个乡土地区的民众生活是经历什么样的道路和规律发展至今

c.日本文献中没有平民的历史,要摆脱文献史学方法,实地采集资料,重视比较研究 南方熊楠:乡土研究应以经济、制度等社会事象为枢纽 涩泽敬三:强调民具研究,并创办民具博物馆

3.《民族》时期

1925年

柳田与冈正雄、石田千之助等创办《民族》双月刊

民俗学普及期,出现一系列民俗学刊物,翻译了英法等国民俗学著作 柳田国男:方言周圈论→文化周圈论【长期占有重要位置的理论】

4.木曜会时期

1933年

柳田每周四召集学习会,讲授《民间传承论》,培养了一批民俗学者,创办全国性的“民间传承之会”,会刊《民间传承》

柳田出版日本民俗学最初的概论书:《民俗传承论》 《乡土生活研究法》、《国史与民俗学》相继出版,总结的理论对中日民俗学都有深远影响 A.“一国民俗学”:民俗学应该是研究本民族和本国的学问,当务之急是对本国民俗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

B.“重出立证法”:比较研究法,从多次重复出现的民俗现象中分析哪些是基本部分,哪些是有所变异的派生部分。通过比较找出其先后关系,根据现实生活中的横断面书写历史;

C.民俗资料的三部分类法:

有形文化(目睹的)——语言艺术(耳闻的)——心意现象(意会的)

5.民俗研究所时期

1946-1957年:柳田建立的民俗学研究所发挥重要作用 强调战后重建中民俗学应发挥“济世之学”的作用

6.柳田逝世后

1962年柳田逝世,研究他的论著大量出现 出现自由探讨、各抒己见的局面

A.着眼点从农、山、渔村转向都市,都市民俗研究应运而生; B.研究工作细分化,专门的学会及会刊大量出现; C.各类民俗博物馆、民族博物馆、民俗资料馆建立;

D.致力中国民间文化研究和田野作业的日本学者人数众多、涉猎范围广泛、专题开掘较深。

(七)韩国

1.19世纪末:孕育期

搜集、整理、记录各地岁时风俗为主的风俗志出现 利用民歌、民谣、民间故事创作文学作品 2.20世纪20-30年代:肇始期

受日本政府的影响和扶持,先由日本学者开始朝鲜半岛的民俗考察 30年代民俗学基本形成一门独立学科,朝鲜民俗学会诞生 3.20世纪40-50年代:沦落期

1945年抗战胜利后出现短暂繁荣期 4.20世纪60-70年代:发展期

政府扶持学者的野外调查,出版许多新资料 民俗学相关学科在大学落户 5.20世纪80-90年代:成熟期

新秀学者增加,学术团体专业化,研究课题系统化

二、现代中国民俗学建设历程

(一)发端:

1.北大时期:1918年,北大成立歌谣征集处 1920年发行《歌谣》周刊 成立方言调查会和风俗调查会

从文艺学、教育学、社会学和民俗现象角度考察 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的转变》——历史地理比较法的先河 董作宾:《一首歌谣的比较研究》——尝试母题研究 茅盾:《中国神话研究ABC》

2.中大时期:学科确立

背景:军阀混战,政局黑暗,新文化运动的部分骨干转南下广州

1927年:中山大学民俗学会成立,创办《民间文艺》周刊,次年更名《民俗》,出版大量开创性的民俗学研究著作

开办民俗学传习班、举办“风俗物品陈列室” 结合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理论知识,视野开阔 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研究集》、江绍原《发须爪》、钟敬文《民间文艺丛话》、容肇祖《迷信与传说》、赵景深《童话论集》、黄石《神话研究》

3.杭州时期

1930年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于杭州 主办《民俗月刊》,出版理论丛刊《民俗学集镌》、专刊《民俗艺术专号》、《民间风俗文化》、《民俗特刊》等杂志

4.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地区的民间文艺学

国统区:研究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歌谣谚语和语言习惯 中央研究院、上海大夏大学(迁居贵州)的研究报告、集刊等

共产党统治区:文艺工作者深入民间生活,记录传统的和革命的民歌等,依据民间艺术创作小型秧歌剧、诗歌、小说等

涌现一批作品: 新歌剧《白毛女》 李季:《王贵与李香香》 华南地区:方言文学运动

(二)发展:

1.建国初期:新民歌运动 2.文革时期:停顿

3.80年代至今:恢复学科建设

民俗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一、民俗学与民族学、人类学

同:都以民族文化为研究主体,都采用实地调查方法

异:民俗学:关注各种社会群体中民俗事象的本质、功能、结构特点及历史发展规律(尤重民俗文化的传承);

民族学、人类学:关注人类一切文化现象,重视整个民族文化的起源、发展及民族迁徙、融合、分化带来的文化的发明、变迁、结构等问题;

联系:民俗学研究的民俗现象是属于具体民族的,采用的理论和方法借鉴自民族学;民族学研究的民族文化涵盖各民族的民俗现象。

二、民俗学与社会学

同:都关注社会生活及具体社会中的民众及其文化,都采用实地调查方法

异:民俗学:主要关注中下层民众的社会生活,只对具有传承性的,反复出现的生活模式及相关的精神现象进行研究,侧重于对对历时性的社会现象的研究和阐释;

社会学:主要研究社会本身的结构与社会过程,如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社会变迁、社会问题等,侧重于对现实社会的状况及其中存在的问题的剖析;

联系:民俗学研究的民俗现象是存在于具体社会中的,社会制度及社会结构对民间文化传承及风俗习惯的变化有巨大影响;社会学研究的社会制度、社会变迁等也包括民间习俗惯制及其变迁方面的内容。

三、民俗学与民间文艺学

1.民间文艺是民俗的组成部分之一,民间文艺学是民俗学兴起的源头; 2.民间文艺既是文学艺术研究的对象,也是民俗学的一个重要分支。3.民间文艺学

五、民俗学与历史学

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信仰和民间文学,都是社会的存在,也都是历史的一部分,民俗研究离不开历史文献;民俗学的知识有助于解决具体历史问题,有助于人们理解出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六、民俗学与宗教学

宗教学所研究的古今各种宗教的性质、特点、功能及其产生、发展、演变的规律与民俗学研究的民间信仰习俗,如自然崇拜、巫术、禁忌、宗教仪式等有密切关系,尤其在民间文学研究中,宗教理论对理解民间文学的起源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八、民俗学与语言学

语言民俗的研究必须借鉴语言学的方法与成果,作为民俗现象之一的方言俗语、民族语言等,又是语言学研究的珍贵资料。

民俗的起源、传播与分类

民俗学的基本问题:民俗由谁创造?民俗如何创造?民俗怎样演进和传播?民俗如何分类?

一、民俗的起源 1.一元论和多元论

从对民间故事类型的研究形成

一元论:依据文化传播学派理论,侧重通过对“遗留物”的发掘和历史重构论证民俗是从一个地方独立产生,传播到另外的地方,从一种文化传播到另一种文化。

多元论:依据文化心理学派理论,侧重通过对信仰、故事、风俗等口传文化的研究,论证同类习俗内容具有类似或共同的历史来源。

2.古老性和现代性

从文化的整体观来看,民俗与人类共生共存;民俗是人类生活中最古老又最具活性的文化之一。

从文化的微观角度来看,鲜活的民俗事象随时随地可能发生。民俗因民众生活的日益丰饶、民众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及新的民间制度和行为规范的相继产生而愈加丰富和完善。

3.不确定性和确定性原则

民俗的源头在确定中显示出不确定性:

一方面具体民俗事象在产生原因和具体时间、地点上具有确定性;

另一方面随着历史更迭,民俗事象的起源逐渐在人们带有主观情感的记忆中及不同时空的讲述中模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确定性。

*各种民俗事象起源的说法复杂多样,被民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民俗事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状况及不同地域的民族中各有自己的解释,这是最值得尊重的,也是考证民俗源头的直接证据。

4.民俗起源的动因 A.物质资料生产:

大量各类民俗事象的形成与劳动生产活动密切相关 B.人类自身生产:

各种求育、怀孕、产子、取名、贺生、养子、教子、成年、婚娶等习俗与人类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和对自身生产的重视密切相关

C.日常生活行为: 衣食住行、喜怒哀乐 D.族群民众心理:

群体心理的趋同是民俗形成的主观因素 人们对现实的和拟构也驱动民俗的形成 E.生态环境

人类活动的小生境为民俗的起源提供丰富的材料和直接的动因

二、民俗的传播

民俗传播是纵向传承与横向扩散相结合的过程 1.民俗传播的路径(1)口语传播

主要依赖人们的口头语言和思维的记忆,主要体现为民众的口头创作 口头创作的特点:

A.内容蕴含丰富的地方知识;

B.通俗易懂、琅琅上口、易于传播;

C.气韵生动、感染力强、富表演性和情感性;D.结构模式化,言语、韵律富音乐感,常用比兴、对比、重叠、反复、谐音等修辞手法(2)文字传播

自上而下:民俗作为社会上层阶级的风俗习惯——仪礼【居高临下,教化其他阶层民众】

自下而上:民俗作为下层百姓的行为规范,在民间自由流动,历史上受仪礼的强烈影响【往往被上层阶级视为鄙俗、野蛮、粗鲁】

文字传播的特点:系统、稳定、完整,可详细记录民俗内容(3)行为传播

民俗借助行为的模仿完成民间知识的传递

人们在大致相似的场域中彼此往来,互相影响,协作配合过程中,一些人的行为被另外一些人模仿、重复。随着人群迁徙,行为规范在新的环境中继续被更多人模仿、重复,传播中,原有民俗行为的内容与意义在新环境中有可能发生变化。(口语与行为常常结合传播)

(4)心意传播

指民俗借助心理影响和精神规约实现其承递和扩布,最显著的是民间信仰、民间巫术、民间哲学和伦理观念、民间艺术中表现出的集体意识和心理习惯。

在特定情境中激发民俗传承者的心理认同,辅以一定行为实践,透过精神的感染和心意共鸣进行传播突出表现在禁忌、仪礼和规矩类民俗中。2.传播过程中的民俗类型(1)借取式

多发生在相类文化的群体间,受制于他们社会状况和文化传统的共性程度,包括内容和意义(2)增益式

民俗在传播过程中原有母题和情节不断充实和添益(3)守恒式

民俗在传播路径上,丢掉一些原有的民俗因子,又增加一些新的民俗因子,使民俗在社会进程中一直处于守恒状态

(4)置换式

民俗在传播过程中在习俗名称、内容等方面或多或少地发生变换:形式被保留,具体内容或名称变化

(5)融合式

多种民俗内容融合在一起。先前独立的文化传统经过持续地、密切地接触后产生了变迁,使民俗事象发生彻底的改变而演化成一种新的民俗

(6)消亡式

一些民俗事象因失去生命力而最终消失 民俗的生命力:取决于能否适应民众的需求

消失原因:政府或其他人为因素,社会结构变化、民众观念改变等

三、民俗的分类 民俗分类的意义:

民俗的谱系结构状态决定了民俗类型的交叉叠合,民俗事象丰富复杂,民俗类型划分是民俗学学科发展的必需,是为了更好地介绍和研究民俗的本真和阐发民俗的精神,从而深入认识民间社会和民众生活。

依据类型学划分:物质生活民俗、精神生活民俗、社会生活民俗、语言艺术民俗

1、民俗类型解析(1)物质生活民俗

A.农业民俗;B.狩猎民俗;C.渔业民俗;D.服饰民俗;E.饮食民俗;F.居住民俗(2)精神生活民俗

A.神灵信仰;B.鬼魂信仰;C.精怪信仰;D.其他信仰;E.巫风巫俗;F.民间禁忌(3)社会生活民俗

A.人生礼仪;B.岁时节日;C.民间游艺;(4)语言艺术民俗

A.口头叙事文学;B.口头韵语文学;C.道具说唱文学

民俗的本质及其象征性、民俗的文化结构

历史——传统 & 今天——即时

=>历时性、地域性和持续性

日常生活—秩序实践 & 情感表达—文化象征

=>生活化的模式和模式化的生活 1 1.民俗是传统

传统 traditum—tradition——原意指过去延续到现在的事物。

传统:围绕人类的不同活动领域而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是一种对社会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同时也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性的想象积淀。

如何理解传统?

西方学者认为传统具有三个基本含义

A.传统是在不停地传递过程中保留下来的一些事情; B.传统被作为文化的原料,可以存入民俗存储库中;

C.传统是社会群体的一些代表性的事情,这些事情建筑在群体成员或局外人的选择之上。

传统的不同层面

“大传统”great tradition“小传统”little tradition 美国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Robert Redfield)在Peasant Society and Culture一书中提出这对对文化分层的概念(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56年)

【在对墨西哥农村社会的研究过程中提出,受中国乡村

研究影响。】 中西历史不同,对大小传统的理解和阐释也有别

大传统:社会中占优势的文化模式,主要存在于都市文明中,稳定、成熟、系统宏大,不易发生剧烈变化;

小传统:普通民众,特别是乡村社会中存在的文化模式,自发、散漫、易于受大传统影响而重组甚至改变,大部分包含于大传统内。

2.民俗是生活

(1)民俗是日常生活方式

生活事象的物质功能与民俗意义共同构成民众的日常生活内容,生活模式不断变化的过程,就是民俗在传承中基于生活模式不断演变的过程。

民俗传统的建构:个体性的行为以所在的文化社区为中心,逐渐普及泛化、扩散传播为集体行为。

人们在共处的生活空间内交流聚合个人的观念和言行方式经过彼此选择与剔除的过程显现出共性,形成相互认同的民俗共识成为社区文化传统形成比较稳定的习俗惯制

(2)民俗是生活情感的表达

A.民俗表达的情感是一个社区或村落百姓的共同情感; B.民俗情感的表达会因地域、时间或个人等因素产生差异; C.民俗情感的表达在于真挚。

参考作品:萧红、老舍作品、冯骥才、赵树理、沈从文、汪曾祺、林斤斓等

3.民俗的双重内涵:传统与生活

作为文化传统的民俗:相对稳定、静止、模式化——历史上的知识积累与文明成果,文献记录中的风俗、礼仪、民间传说故事等;

作为生活的民俗:相对多变、复杂——人们现实生活的组成部分,民众对传统民俗的运用和发挥。生活文化现象的模式化与类型化——对传统生活的重复或模仿

民俗的象征性

1.民俗象征性的形成及特点 具体实在的民俗生活在历史中被模式化和符号化的过程

以一个事象作为基础,以一个民俗情结或母题作为对象表达具有道德、哲学或思想的寓意。民俗物质或民俗事件辐射出来的意义即民俗象征。

民俗象征的突出特点:以己度物——人对外物的认知和把握是通过感知外物形态、形状,并把这种感知与人自己的身体加以比较之后掌握的,在外形上拟人、类比和模仿现实的自身;以情感和心理去揣摩外界有生命的或无生命的事物的存在及活动状态,去极力认知、了解和把握它们。

2.民俗象征的结构

民俗的本体结构:民俗作为一个自足的文化体系所具有的基本要素。(单一或系列性的)【民俗物质+民俗事象】—>生活文化体系—>结构

结构:有若干组分构成,任何一组分的变化都能引起其他组分,乃至整体的变化。基本组分:民俗物——不带民俗含义但能参与民俗事象构成,并能附加民俗符号意义的社会存在。民俗物:物象、图像、意象、表象等—>民俗意念

3.民俗象征结构的生成

在民众的社会实践中,民俗意念与现实生活的希求指向联系起来,进而使民俗物生发出生活化的意义,成为具象实物和抽象意义之间的一种关联,从而使民俗具有象征观念或象征意义

民俗物象征—民俗意义

民众生活的具体行动

民俗素—民俗质—民俗链—民俗圈—民俗系列(1)民俗质(material)

构成民俗事象的最原初、最基本的质料 民俗质构成民俗的条件:

A 材料本身具有和民俗相关联的某些条件,两个以上的民俗质相结合,显现出一定的民俗含义——单

一、孤立的民俗质本身不能成为民俗

B 与俗民生活实践密切相关,人们熟悉的自然物、幻想物等才具备民俗质的条件——不是所有被俗民接触到的材料都具有与民俗相关的条件(2)民俗素(element)

由若干民俗质构成的一个个民俗单位,是整个民俗的最基本的要素。民俗素的排列和联接,构成一连串密切相关的民俗组合关系

任何一个民俗素都有一组表现鲜明或隐晦的事物,这些事物的展示形成出一个民俗表现形式 核心:民俗素的传习者、实践者、演示者 如何构成民俗:

俗民个体或群体(传习/实践/演示者)&民俗质—>民俗素—>有秩序的民俗素组合:民俗事象 变迁:民俗素的增删改变(3)民俗链(chain)

民俗生活中,若干民俗素被联合排列起来,构成一连串密切相关的民俗组合关系。民俗链的构成秩序有一定的规则和序列,形成习俗惯制:历时性&共时性两条轴线(4)民俗丛(series)

一个种类的民俗由许多民俗链和民俗质构成,它在同一个种类的民俗下汇聚与此相关的所有民俗。民俗丛没有民俗链那么紧凑,但彼此之间具有相同的文化性质,构成文化上的照应。(5)民俗圈(circle)

以具有标志性的民俗和特色鲜明的文化组成的民俗区域。民俗圈与文化圈的构成大体一致 一定地域空间内民众所具有的共同心理特征和相似的价值观念长期影响下,由无数民俗质与民俗链构成的文化网络。

3.民俗象征的三个空间层次:

A.世界性的民俗象征——基于人类心理的趋同性形成全人类共享的文化;

B.国家层面的民俗象征——基于多民族的共同文化心理,跨越多民族的心理阈值;

C.民族层面的民俗象征——某一或若干个民族特有的文化记忆和生活展示,与具地域性特征的民俗象征结构表现出一致性。

例:自然物信仰习俗——水崇拜——河流崇拜——祭祀河流的节庆仪式 灵魂崇拜——丧葬习俗——“入土为安”——穆斯林的葬礼

4.民俗象征的分类

A.物质的象征:作为民俗质的自然物因具有某种特殊的名称、形状、传说等,而成为有民俗意义的文化符号

B.语音的象征:有声/无声

以谐音象征为主要构成方式

C.符号的象征:数字、色彩、造型符号等

D.过程的象征:带有特殊象征意义的仪式活动

民俗学的文本、语境及民俗的互文性

一、文本与民俗学

1.如何理解文本(text)

文本的原意来自语言学,延伸到符号学和文学评论研究。

A.“文本”是语言的实际运用形态,在具体场合中,文本是作品的可见可感的表层结构,是一系列语句串联而成的连贯序列,有待于读者阅读。

B.“文本”是包含各种不同解释的可能性的文著、文化资料。社会组织、仪式、历史遗迹、远古的艺术作品等等都可以成为文本,但物质自然事件不是文本。并非所有娱乐活动、思想活动及其产品都是作品,也并非所有作品都是文本。

罗兰·巴特:文本一方面是能指,即实际的语言符号以及由它们所组成的词、句子和段落章节,另一方面是所指,即固定的确定的和单一的意思,为表达这种意思的正确性所限定。

2.如何理解民俗学文本

民俗学的构造:民俗事象—>民俗理论 把动态的民俗事象文本化(Textuality):制作成民俗学文本,即把民俗以书面文本固定在纸上。因民俗存在方式的多样性和意义呈现的复杂性,造成民俗事象及民俗文本的繁复和庞杂—>民俗文本有可能破坏民俗传统,消解活态民俗的结构。民俗学文本

& 民俗文本

学科意义上的文本&民俗事象本身构成的文本

3.民俗学文本类型(1)田野文本(field text)——以自然状态活跃在民间的民俗存在形式。从不同的民俗实践者、参与者和享用者的角度来看,民俗学田野文本可分为两种形式:

A.自在文本(free text):未经过任何加工的自然生活状态下的民俗田野文本。具有最为本真的民俗特性,是民俗学语境价值最高的材料和理论建构的资源。必须以参与式观察的田野调查方式才能获取。

具备:普遍性、即时性、现场性。

在场者:民俗传承人和民俗享用者(观众或听众)例:民间史诗、民间故事、民间歌谣研究

B.非自在文本(non free text)——发生在田野之中,由民俗实践者演绎,一方面有自在文本中的民俗传承者和享有者在场,另一方面多了他者的身影和他者的声音。

除了民俗传承者、享用者之外,本文化背景的文化人、具有异文化背景的文化研究者、观光者、政府人士等介入民俗演述,造成民俗传承内容的变异,影响民俗文本的存在状态——传统的二元结构民俗文本转变为三元结构民俗文本。

例:各类旅游文化节、旅游点的民间歌舞、曲艺表演等

(2)书面文本(written text)——将田野文本固定化为书写的文本形式,其意义并不直接来源于创作者和传承者,也不完全导源于民俗记录的书面文本或阅读书面文本的读者。

民俗记录<—>文本读者=>双向互动构成意义 记录民俗现场的方式:录音、录像 & 文字描述 民俗书面文本的形态:

A.记录文本:按照民俗的本来面貌进行文字书写和转化,要求全面、细致、深入,尊重民俗本身特点,尽可能不加任何加工改造,要求具备客观性、真实性和描述性。

局限性:静态的文本记录无法还原作为整体的民俗活动时空原貌,即使标注说明,也会脱离自然状态的民俗语境。

B.整理文本:以某个记录文本为基础,整理和调整结构不合理、情节不完整、语言混乱模糊以及不符合时代文化的内容后形成的民俗文本。即以民俗传承人的演述为主,综合整理者的田野观察或知识储备。

中国:1958年在全国民间文学工作者大会上提出“重点整理”“适当加工”的原则,造成民俗文本整理过程中偏离民俗传承真实情境的危险。

两种整理情形:

a.整理者是记录人,他们力求恢复民俗原貌、接近现场真实,在活动现场如实记录;

b.民俗实践者和文本整理者之间有可能另有现场采录者,文本整理者凭借对民俗传承人演述内容的影像记录或现场记忆,离开现场后回忆整理。

原则:应依据一个民俗文本,不能融汇同类民俗的其他“异文”,或夹杂糅合其他民俗事象的情节或母题,否则有可能成为“伪民俗”文本。

C.重构文本(Reconstruction text):文化人根据已有的民俗梗概或几个民俗母题,重新构造的一种民俗文本形式。一般出自民俗传承地域文化人之手。

两种形式:

a.综合各种同类民俗或吸纳其他民俗情节,构成一个彼此类似的新文本;

b.追求较有“文采”的话语重构,精致的细节描写、合理的情节连贯、紧凑的母题链接、丰满的人物形象,使文本对扩大地方文化影响和社会效应起到重要作用。

局限性:完整的民俗被涂改或删削为文本,读者更加无法从此文本中看到真实的民俗状态,无法在原有的民间世界即兴演述,脱离当地民俗传统。(3)音像文本——包括图像、声音和影像三种形式,图像文本的起源最早,后两者是现代技术发展的产物。

A.图像文本

文字未出现以前即现场静态的图像记录文本 例:洞穴和岩壁画、风俗画 照相机记录下的民俗生活 B.声音文本

民俗传承人的声音保留有其叙事风格和言语个性特征,通过录音文本可感知并理解民俗内容和民俗内涵的表达方式、特点及其中的民俗情感。

C.影像文本

需要利用摄像、录音等技术手段和工具完成,最大限度地呈现出民俗文化的动态信息。影像语言无法透视民俗深层的内涵,但更为生动、亲切地展示出民俗传承者和享用者的面貌。影像民俗记录:影像民俗志,涵括民俗所有者、叙述者和观众的多元关系,文字与影像书写方式的差异体现出观看视角和思维的差异。

(4)超文本(Hypertext)

进入多媒体数字信息记录民俗:文字、声音、图像、影像文本结合的时代

民俗的调查研究者有意识、有目的地借助科技手段,尽可能还原民俗民俗事象的真实场景和细节信息。

特点:

A.更为立体、鲜活、客观的多维记录方式,融合了多种文本形式的优点; B.网状、谱系性的文本结构,标志性民俗与相关联的同类民俗共同可呈现;

C.民俗信息充分散播,阅读和观看者可一览无遗地对相关民俗事象做横向或纵深的比较。

二、语境与民俗学研究

1.何谓语境(context)——又译为:景境、场景、场境

* 在田野工作中理解语境:马林诺斯基:真实的田野材料存在于个体生活的社会环境中。(1)概念源头:语言学

狭义的语境:话语或文句中位于某个语言单项前面或后面的语音、词或短语;

广义的语境:话语的意义所反映的外部世界的特征。(2)语境本体 瑞恰兹:

狭义的语境:作品语境;

广义的语境:从一本书扩大到任何写出或说出的话所处的环境。(3)民俗语境和民俗学语境

民俗文本:已经搜集和记录下的某个民俗事象;

民俗本文:民俗事象通过怎样的内容和形式元素得以形成或展现的状况;

民俗语境:民俗赖以生成和传演的环境以及赋予民俗以特殊意义的上下文关系;也就是民俗事象深嵌其中的社会或历史条件;

民俗学语境:建立在民俗语境基础之上,反映民俗语境的特殊性。

2.民俗学语境的层次(1)语境分层理论 A.以文学文本的生发与理解为前提理解语境:包括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

B.从文化生产的环境、文化的内部结构及特征来理解:物理语境;语言语境;背景知识语境。C.世界知识、语言知识、集体知识、参与者、背景和语篇因素共同构成:共享知识层次—语篇知识层次—背景知识层次。(2)民俗学语境分层

语境贯穿民俗的全过程,不同的民俗有不同的语境,不同层面的民俗阶段和民俗呈现方式通过不同的语境呈现。

①文化语境:理解文化所需了解的信息。

包括:

a.意义语境:具体民俗的意义,即来龙去脉;

b.惯例语境:民俗适应文化中的哪种现象,即习俗惯制的作用与影响;

c.交流系统语境:一个文化中的特定民俗形式如何与别的形式相关联,即民俗分类系统的建立和划分。

②社会语境:指社会结构和社会互动层面的文化结构。包括: a.社会基础:指民俗传承人所属的人群分类; b.个人背景:指民俗适合哪类个人的生活;

c.演述语境:指民俗表演现场涌现的各种因素以及表演的状况,也叫情境性语境,条件语境。

③历史语境:“传统”的延续

民俗意味着现在与过去的联系,民俗事件的现场描述就是在时间流程中的某个点上看待民俗,民俗是一种动态的变迁过程。民俗事象在具体历史语境中存在多种复杂变量,民俗学家在搜集各种变量数据和描述动态过程之后,可以通过构建民俗整体的结构模型,清晰勾勒出民俗活动系统中的各部分如何相互联系并发挥各自的功能。

影响民俗表演的变量:

A.表演者的个人特质:包括表演者的个性及个人特征如年龄、性别、家系、教育和职业等; B.表演者生活的社区结构:包括社区内的家庭、邻里及跨越社区范围的阶级、等级、种族等; C.表演者与家庭及其他重要人物的关系;

D.表演者的个人观念:表演者个人对民俗表演的认知和态度的变化。

* 建构历史语境动态模型的方法对分析民俗表演最为有用,因为传统对民俗表演有着强烈影响。3.民俗学语境的功能

社会、历史、文学、语言分析的模式对我们理解民俗都有极大帮助,语境分析方法使民俗研究得以拓展到更具体和深入的阶段。

(1)确证功能

民俗事象多义性与具体情境中民俗意义的单一性相混融,必须依靠民俗语境的特质来辨别和确证,即是说,民众创造的民俗文本的意义解释要依赖于它所在的文化传统和民俗语境。

语境使民俗意义具体化、单一化,可消除民俗信息中的歧义和多义。

(2)简约功能

语境蕴含着特殊所指,具有制约作用,当民俗参与者与传承人、民俗调查者与观赏者共同处于特定语境中,熟悉同一民俗知识系统时,民俗里的许多人称指代、民俗内容都被省略,无形中做了简化处理。

(3)意义生成功能

语境具有将民俗意义提升和增益的作用。

在民间口头传统的演述中,叙述者、所述事件和听众在特殊的时空中共同创造民俗意义,这种在关系和过程中建构起来的文化语境和社会语境,又不断导引出新的民俗意义的生成。

三、民俗的互文性

1.何谓互文性 intertextuality又译为文本间性,源自后结构主义理论(1)广义:【法国符号学家克里斯蒂娃提出】

A.每一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与转化,都与它所引用、改写、吸收、扩展或在总体上加以改造的文本之间形成各种关系;

B.任何文本都不是孤立的,它总是与过去的文本和现在创作的文本相互联系着,形成一种互文,它们相互参照、彼此牵连,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网络,以此构成文本过去、现在、将来的巨大开放体系。

(2)狭义:热奈特:一篇文本在另一篇文本中切实地出现才是互文性。把文本置于一个坐标系中予以观照,从横向上看,将一个文本与其他文本进行对比研究,让文本在一个文本系统中确定其特性;

从纵向上看,注重前文本的影响,从而获得关于文学和文化传统的系统认识。

互文性的意义:读者/听众;话语文化空间的关系;文化表意间的关系;文学话语与非文学话语间的联系

2.民俗学互文性的类型

*互文性是分析文本的一种工具,对理清民俗文化文本的结构及民俗素之间的内部关系和外在联系、深入理解民俗提供新的话语空间。

(1)引用

作家文学:直接引用前文本中的词语、句子或段落,可以是创造性的引用。民俗文本:大多是间接引用,大量表现于口头叙事的演述传统中——

A.先前的田野文本与演述文本以及书面文本之间的互文引用,是民俗知识之间的互文现象; B.田野文本与文人创作之间的互文引用,是文学经典与民间知识之间的互文

(2)母题

概念:母题(motif)是文化传统中具有传承性的文化因子,是文学作品中最小的叙事单位和意义单位,它是文学中反复出现的人类基本行为、精神现象和关于周围世界的概念,能够在文化传统中完整并存并在后世不断延续和复制。

民俗母题呈现出三种情况:

A.母题是构成民俗的基本元素,民俗的传承过程就是民俗母题不断更迭增删的过程,聚合成形的民俗母题与先前散乱存在的母题构成互文;

B.民俗在发展中融合许多新母题,这些母题所在的先前文本与具体某个文本构成互文;

C.民俗母题的流动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不受文类的限制,能实现跨文类的传承流动。

(3)粘接

概念:一个民俗学文本以多种形式合并和粘贴先前几个民俗学文本的部分内容、语言、情节或形象的现象,也就是前文本的话语片段或意象被改造、甚至被扭曲,再拼合并融入新生的某一民俗学文本之中。民俗传承人在借用的文本、当下的生存语境与自身的创造三者之间能否找到很好的契合点,决定了民俗学文本之间的粘贴是否自然贴切并且有价值、有意义。

(4)异文

定义:若将某一个民俗学文本视作考察民俗文本的基点,那么其他与此同类的文本就是民俗的变异文本,也就是民俗的异文。

A.出现异文的内在因素:民俗的传承主要靠传播者的记忆和民众的行为才得以完成,人们总是只能记住民俗的主干,不同程度地遗忘细节。

[选择记忆的主干:与自己生活有关或熟悉的内容;被遗忘或被忽略的地方:创造性地重新构造细节。] B.出现异文的外在因素:历史变迁、时代变革、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差异

*民俗异文的形式:书面文字文本/田野文化文本(民众信仰行为和生活行为)

(5)传统

定义:传统是围绕人类的不同活动而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是一种社会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

传统无处不在,民俗作为传统的组成部分,其产生和发展都是在传统之中。传统在民俗学的互文性中表现为历时性(历史)维度上的“先前的文化”和共时性维度上(空间)的“现实的文化”对民俗文本的影响。

民俗文化文本的互文结构分析:民俗文化构成纵横交错的文化系统——显性存在的文本(民俗文化现象/田野)& 知性存在的主体(民俗文化传承者/记忆者和记录者)& 隐性存在的文化传统(创造和传承民俗的历史过程)=>民俗学文本的意义生成

3.民俗学互文性的功能(1)解构功能

分析各民俗素之间的互文关系,为解释民俗内部结构及其各结构要素之间的关系提供方法。

(2)互证功能

每一项民俗与其他文化和民俗互文的层次可以从不同角度互为解释、互为证明。

民俗文本之间相互参照,彼此相连,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而有序的文化互文网络——意义的网络。

每一个民俗学文本只有在与其他文本相关时才能确定自己的位置,而这个位置又是游移不定的。民俗互证功能表现在:

①小传统中的民俗与大传统保留的民俗之间的互文; ②民俗文本与传统之间的互文;

③两个或两个以上民俗文本之间的互文; ④民俗文本与其他文本的互文;

⑤与相邻文化区同类民俗之间的互文; ⑥与先前民俗文本之间的互文。

下载民俗学(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民俗学(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民俗学研究

    《民俗学研究》作业 姓名:张彪 010109204 09级汉语言文学四班 籍贯: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王截流乡王楼村 家住六安市的我,也许对家乡并没有太清楚的 了解,霍邱县坐落在六安市的西......

    民俗学调查报告

    2011年寒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成果春节民俗变化情况调查的报告 111学院电子系09级电气信息专业,姓名 11111 学号 0905071025 111学院电子系09级电气信息专业,姓名 11111 学号 0......

    民俗学复习资料

    民俗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 1.民俗学是一门以民间风俗习惯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科学。 2.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3.社会学以社会生......

    民俗学课程笔记

    民俗学课程笔记(万建中) 一、什么是民俗学民俗学的一级学科是社会学,(学科体制,教育部的教育委员会)。社会学下设四个二级学科:社会学、人类学、人口学、民俗学。(我国学科的是以二......

    民俗学复习资料(5篇)

    名词解释: 1、传承性:所为传承性,是指某一类型的民俗在流播过程中自始自终有着相同相似的内容,或者具有大致相同的形式。民俗传承可以分为形态传承和性质传承两种形式。形态传承......

    民俗与民俗学

    《中国民俗文化》课程 第二章辅导 第二章 民俗与民俗学 第一节 民 俗 一、什么是民俗(了解 掌握) 1、“民”的概念:“民”是一个相对的而不是独立的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民”所......

    民俗学田野调查格式。

     田野报告撰写准则 一、田野调查报告题目 特定地点、特定主题  如:当代乌鲁木齐回族节日习俗 福建东山歌册调查 南音与泉州民众生活 云南大理白族火把节调查 1. 调查地点历......

    宗教民俗学前言

    宗教民俗学前言1 马林诺夫斯基是()社会人类学家,功能学派创始人之一。 A、俄罗斯B、法国C、英国D、美国 正确答案: C 2 一般认为文化是特定社会成员习惯传播的一种行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