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婚姻与家庭《生育制度》论文,读书报告
婚姻与家庭
1.摘要与引言
婚姻是什么? 家庭是什么?
这是人类社会形成的重要因素,因此一直以来都受到许多学者们的关注。我也对有关婚姻家庭的问题很有兴趣,所以读了几本有关这些问题的书,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国著名的学者费孝通先生的《生育制度》一书。这本书使我进一步深入思考婚姻的本质,其中,体会最深刻的是婚姻不那么简单。具体说来,生育与家庭的含意很深刻,男女们互相结合成夫妇、生育孩子、将孩子抚育成人,这些活动本身不是那么简单的,可是在这本书中的分析比我想象的更复杂、深入。虽然它们属于社会活动,可是这本书的作者抛开了人和人之间的感情及其他因素,完全把这些关于生育的事情视为社会学问题,并以比较社会学观点来研究,从社会层面去分析生育制度,我想就这本书中的几个观点发表一些自己的感受,以下是我个人对费孝通先生观点的理解与我个人的观点。
2.关键词
婚姻、家庭、男女、抚养、爱、稳定
3.正文
第一,人类如何形成生育制度?主要的因素是人类生存下去的特殊性。人类的婴儿与其他动物的幼崽不一样,动物的幼崽一旦得到生命就能独立生存或者一段时间依靠母体后就可以完全独立依靠自然的保障而生存,但婴儿断乳后,虽然生理上可以独立长成,但是还要学习在社会生活中所需的一些行为,且须要更长的时间。因此人类不能以其他动物式的生存方式来生活下去。需要说明的是,人类本身不能不组成社会,这社会引用分工合作来渐渐提升生活程度与生存强度,社会分工结构靠着人发生作用,可人是不能永远生存的,因此,人类要维持自己的生活,就必须保持社会的完整性,在这里就发生生育制度,供给新社会分子是生育制度的任务。
第二,结婚的社会意义。结婚,词典上的解释是男子和女子经过合法手续结合成为夫妻,社会的意义是这些意义加上抚育子女的任务。上面指出,任何种族要延续下去,都要有新成员的不断加入,可是,一个人从出生到能够独立生活需要经过一段漫长的过程,从生理性抚育到社会性抚育这一系列工作一般由家庭担负,再进一步说,通过结婚所肯定的夫妻来组成家庭,就被社会安排为担当这任务的恰当人选。在性生活比较开放的少数民族中,社会人类学家发现,参加性生活的所有男女中,只有一对男女通过婚姻被肯定为夫妻,担负抚育子女的主要任务。有的社会,规定男女生了孩子以后才能举办结婚仪式。有了新生儿女需要抚育,为了抚育就从事结婚,在这里表现得很明显,就是婚姻和抚育的密切关系。有的社会,女子婚后仍归娘家,一直等到有了孩子以后才能到夫家住下来。在这里,促使夫妻聚在一起生活的目的很明显的是为了抚育孩子。男女有了性关系以后,就不免要生孩子,打怀孕到出生都落在妇女身上,出生以后还要抚育的任务也是妇女推脱不了的,但同时男的会不但负抚育责任。
婚姻的目的,就是把男的圈进来帮助女的抚育工作。从女的角度看来,不结婚也可以过着性生活,与男的一样,没有必要为了性生活去结婚,但是一旦通过性生活带来了子女的抚育问题时,女的就要找个共同抚育子女的伙伴,这个伙伴就是通过婚姻所确认的丈夫。为了找个丈夫,就要结婚,在这里,为何结婚,结婚是为了子女的抚育。有的社会,男女结婚以后,双方都可以公开的找情人,夫妻都互相不干涉,在夫妻之间和在情人之间,同样可以得到性生活的满足。结了婚的男女,可以过性生活,但并不是为了性生活而需要结婚。这意味着,婚姻是通过结婚所肯定下来的夫妻关系,在夫妻关系以外的一切性关系中的男女,都不应算入婚姻关系之中。婚姻关系是一回事,性关系是另外一回事,只有把两者区
别开来,才能明确认识婚姻的社会意义是为了子女的抚育。
第三,社会结构中的三角,明白了婚姻是为了子女的抚育,就易理解家庭是父、母、子三方所组成的一个稳定的三角形结构。换言之,婚姻是社会为孩子们确定父母的手段,从婚姻里结成的夫妇关系是从亲子关系上发生的。这种说法也许和我们通常的看法即“男女双方结婚成家庭”不同,其实“男女双方结婚成家庭”这句话是不具备的。既然婚姻是为了子女的抚育,抚育必须有抚育的对象,因此子女是构成家庭的重要角色。上面指出,有的社会要等到女子生了孩子以后才能结婚,需要抚育时,才把男拉入来组织一个三角形的家庭。有的社会男女结婚后,妻子即回娘家,一直到生了孩子以后,才带着孩子在丈夫家同居。这就说明了男女结婚以后到孩子生出之前的一段时间里,夫妻还没有必要经营共同生活。孩子出生以后,为了保证孩子抚育得好,夫妻同居者共处的生活就成为必不可少的了。只有有了子女并进行抚育的时候,家庭在结构上才算完备,在任务上才算在发挥其作用。
第四是,社会为何用生育制度去控制家庭,家庭负担着子女的抚育任务,是为延续种族和保证社会各项活动有新人接替,所以社会对婚姻和家庭是极为重视的,从伦理上和法律上加以种种保护。家庭是社会结构中的最基本、极为普遍的结构,因此我们既要从社会的需要来了解家庭,又要从家庭的需要来了解各种社会设施。
这些社会设施中需要说明的是:
首先,限制家庭以外的性生活。婚姻是确定两性关系和个人开始性生活的仪式.可是在很多民族中两性关系并不以婚姻始也并不限于夫妇之间,而同时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夫妇以外的性生活无论如何自由,并不会引起婚姻关系的混乱,这使我们觉得婚姻关系和两性关系并没有绝对的联系,因此,我们似乎不应把限制两性关系视作婚姻的基本意义。婚姻之外的两性关系之所以受限制还是因为要维持和保证对儿女的长期的抚育作用,有必要防止发生破坏婚姻关系稳定性的因素,这点是为什么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性的开放越来越收缩的缘故,换言之,一旦男女不愿意负担抚育子女的责任,夫妻关系和家庭关系也就出现了不易维持的局面,从而给家庭和社会敲响了丧钟。事实上,人类社会为了保证家庭的巩固采用了各种制度及办法来限制家庭以外的性生活。
其次,限制生孩子权利。在承认婚姻前性生活是正当的民族中,也并没有允许在婚姻前合法地生孩子。可以说人类社会中有一个比较普遍的原则,就是有丈夫的女子才有生孩子的权利。无论在什么地方,两性关系尽管可以在一定限制下享受相当的自由,可是关于生孩子这一件事,却很少含糊,一般都有很严格的规定,而且这种规定总是以婚姻为基础的。在这里强调的不是没有丈夫的女人不能
生孩子,或者不生孩子,而是,只有婚姻后生孩子,才能组成充分抚育的环境。任何地方都生在婚姻关系之外的孩子,可是这些孩子时常就被溺死,或者在生后被已婚的人领养去,没有父亲的孩子即使不致连生孩子的权利都得不到,但 常常不能充分享受一个完全的社会分子所有的权利。他不是被挤在生活人世界之外,也总是部分地被挤于社会之外。人间的悲剧是人造的。
以上所讲的是他的观点,同样我也支持他的这些观点,但他在这本书中只从人类社会的宏观角度阐述了他对婚姻家庭的观点,在这里 再使我进一步深入思考,即对我个人来讲婚姻与家庭是什么?
我认为婚姻制度是稳定社会的良好工具,是人类诞生以来为了整体的生存和延续而不自觉地形成的一种稳定社会关系的工具。通过婚姻进而家庭的形式使每一个人都在某个小的组织中,通过成员之间的互相牵制保证该组织的相对稳定;每个个人都相对固定在自己的婚姻或家庭中,从而也减轻了给组织外部,即社会其他个人、组织或群体施加的影响。这种网状的社会关系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社会整体的相对稳定。
对于每个个人来说,其自身婚姻、家庭的意义显然并非在于稳定全社会,认为婚姻家庭的意义在于“爱”的人肯定比比皆是,但是,从本质上来说,或多或少都是为了寻求个人的稳定,包括社会关系的稳定、经济的稳定、内心的稳定等,因为“爱”本身通常给人内心的充实、稳定感。因此,对于我个人来说,我需要婚姻、家庭,表面上,婚姻、家庭的意义在于寻求“爱”、维护“爱”,但从本质上来说是寻求“稳定”。
婚姻的成立只是个人在寻求“稳定”过程中的一个点,这个时间之前及之后,人们都无时无刻不在通过各种途径寻求“稳定”。假设我们切取某人的某段人生经历——成年后到结婚后孩子出生,并抽取其中一条线——婚姻家庭。随着个人成长,因生理因素等原因,原有父母的家庭已渐渐不能满足个人需求,原本稳定的关系渐渐松动;经济不够独立的人,可能会寻求其他个人进行组合,从而达到经济上相对独立(经济的独立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稳定),当然,寻求经济独立同时也在寻求其他方面的稳定;经济独立的人,可能因为经济足够独立,需要精神上或生理上相对稳定的关系,从而寻求其他个人进行组合。这时,婚姻的形式便成为大家进行组合的良好工具。
顺利情况下,某人通过婚姻形式达到了某些方面的、某阶段的相对稳定。但是,婚姻的开始本身使其进入了寻求新组织内部及个人在新的社会关系下的稳定的过程。新组织的稳定与个人在该组织中的稳定是几乎等同的。新组织的内部稳定需要组织成员的相互竞合,现在社会以男主外女主内为主要模式,在这种情况
下,违反社会主流模式本身便会给该组织带来一定不稳定性,因此,通常情况下,采取主流模式会给该组织达到稳定减少阻力;但是,我并不认为采取主流模式的效果是绝对的。我认为该组织成员的互动本身必须结合各自的客观及主观条件,对主流模式进行相应程度的调整;而且调整是无时无刻都在持续的状态,随着内部成员情况的变化及成员结构的变化都需要进行相应调整。例如,当婚姻出现新成员——孩子时,也会对该组织的稳定性带来波动,这个时候可能需要对经济分配、情感分配等进行全面调整,才能让家庭恢复稳定状态。当然,如上所述,调整是持续性且永久性的状态,没有终结点。(具体调整方法鉴于比较复杂且本人没有直接经验,不予发表看法。)
参考资料
1.费孝通 《生育制度》 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二篇:《生育制度》读书报告
<<生育制度>>读书报告
一、作者简介
费孝通(1910年11月2日~2005年4月24日),汉族,江苏吴江人。是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1936年夏,费孝通去英国留学,1938年获伦敦大学研究院哲学博士学位。论文的中文名《江村经济》,此书流传颇广,曾被国外许多大学的社会人类学系列为学生必读参考书之一。1938年回国后费孝通继续在内地农村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农村、工厂、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社区,出版了调查报告《禄村农田》。
1944年费孝通访美国归来后不久,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曾任清华大学教授,著作有《生育制度》、《乡土中国》及译文《文化论》、《人文类型》、《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等。
费孝通著述浩繁,其作品《乡土中国》和《江村经济》是研究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必读之书,他的主要论著收入《费孝通文集》。还有《内地农村》、《生育制度》、《乡土重建》、《Toward a People's Anthropology》、《Chinese Village Close-up》、《从事社会学五十年》、《小城镇四记》等诸多著作。
关于费孝通,谢泳曾经有过如下一段评价:他的晚年,或者说他的后半生,一直生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是政治家(想不出其他更好的称呼)的世界,这一面为人所知,另一个则是社会学家的世界,前者是公众的,而后者是个人的,理解晚年费孝通,非走入费孝通的个人世界不可。这为我们理解费孝通的两个世界提供了一把钥匙。我在读张冠生先生所著的《青山踏遍》时发现,费孝通两个世界的形成,恰恰是在其生命力最为旺盛的39岁。《大学的改造》于1950年5月出版,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以后,费孝通便开始把自己真实的世界隐藏在他隐秘的内心了。
二、书籍内容概要及想法
费孝通教授的《生育制度》是关于社会学的书籍,更是一本学术巨作。但它抛开了专业书原有的枯燥乏味,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家庭所担负的有关生育子女的若干理论问题,其中包括:配偶的选择、婚姻关系、家庭组织、双系抚育、父母的权力、世代的隔膜、社会继替、亲属的扩展等等。虽然是一本理论书籍,但作者结合了大量的自己实地考察的事例,使说理深入检出,非常吸引人。
在书中的第六章“社会结构中的基本三角中”说到“婚姻的意义就在于建立这社会结
构中的基本三角。”这基本的三角结构包括两种关系——夫妇和亲子,而且这两种关系不能分别独立,夫妇关系以亲子关系为前提,亲子关系也已夫妇关系为必要条件。两点地位的固定得靠第三点的存在,在社会团体中,两人的关系靠了第三者的存在而得到固定。
这基本的三角结构小时候上数学课时老师就说过三角是稳定结构,同样一个家庭有了孩子才可以算是稳定的。在我们上一辈的婚姻中,父母双方基本是以相亲的形式认识彼此,从相识、结婚、生子„„因为在之前双方并没有过多的认识,所以这一个个阶段中并没有多少我们现在所说的爱情,都说爱情终究会变成亲情,而他们的婚姻直接跳过爱情,进入亲情阶段。有太多太多的家庭,他们得以维持下去都是因为孩子。“一切为了孩子”这句话在我上一辈的脑海里根深蒂固,可以说我再上一辈的婚姻中,孩子拯救了无数个家庭,有太多的夫妻为了孩子而终究没有走上离婚的路。在书中有一组数据,据美国普查局宣布:1924年离婚案件,有35.7%是发生在有孩子的夫妇间;53.9%是发生在没有孩子的夫妇之间,其余不明。一般来说有孩子的夫妇比没没有孩子的夫妇多的多,而没有孩子的夫妇的离婚数却占了整个离婚人数一半以上,很可以看出孩子在稳定夫妻关系中的重要作用了。
撇开现在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奶粉的出现,我们都知道刚出生的婴儿需要母乳的喂养才能生长,但一般孩子到10个月时就会断奶,最迟不超过一周岁。因为母乳的营养虽然丰富,但是随着孩子的生长发育,对营养的要求也起了变化。同时,母乳的质量也逐渐下降,单靠母乳的营养已经不能满足孩子生长发育的需要了。况且,不适时断奶,孩子吃惯了母乳,恋乳心理越来越强,不愿吃辅食,这样会引起孩子患营养不良症,不利于生长发育。同样,对母亲的健康也是不利的,母亲哺乳要消耗大量的营养和精力。而社会生活也需要断乳。
在生育制度中具体阐述了关于生育的种种问题。这大部分问题在现在看来可以用基因和进化来解释,而不必求助于造物主。他认为生育是在性冲动的生理现象的副产物,在现代社会中个体完全可能丢失这种维持种族繁衍的机制,而需要依靠形成社会来解决这一问题,此乃先见之明。在发达国家生育率的持续下降,许多国家的生育率为负,丁克族也逐渐兴起,国家需要通过补贴和宣传来增加生育率。人在近两百年来的变化已经将进化远远抛之在后,其中出现的问题种种,需要采取新的措施来应对这些变化。
在近亲结婚中,费认为近亲的之间的乱伦会破坏社会结构的条理和完整,并且使团体之间相互隔绝,不利于社会交流。而并非是一种来自于本能的厌恶。作为佐证,举了一个例子便是在中国较为通行的中表婚姻,由于来自于氏族之外,有不同的社会结构,但其表亲中却传袭一部分相同的生活习惯,这就是所谓的“亲上加亲”了。
在谈到婚姻生活时,对于寻找情人在某些社会比较普遍和公开,大家遵规守距,并不影
响婚姻。然而在现在看来,我较为排斥第三者插足,恐怕是怕有人受到伤害罢了。费认为因为人要死亡,因此才有生育。这较为容易理解,进一步的他也认为人类有孩子才有婚姻。基于这两点基本的认识,用来解释社会的结构和现象。如父母通常希望自己的子女从事自己未能从事的事业,把下一代当做新生的自己。而孩子与婚姻的关系中,介绍了一些社会结构中将生育当做婚姻开始的现象等,并解释了婚姻结构对于培育下一代所产生的作用。
在认识世界时,需要探讨其现象背后的原因。而不能将一些难解释的想象归结为造物主的一时兴起,一方面这显得较为懒惰,缺乏求知的精神,另一方面唯有真实才是最简单的。若看待事物过于简单,将一切视为理所当然,那必然会受制于现实,因为唯有理解才能有改变。个人的基本需要是生存,而人类为了更高层次的生活需求而组成了社会。人类利用分工合作的原则大大降低了生活的难度。个人生活所倚靠的不是任何别的个人,而是各个人间互相配合别人行为的分工体系。这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了解和长久的配合。可是每个人作为独立的个体,对他人情感和行为的长久性和稳固性的配合只能是一种理想状态。所以,人类需要制定一套分工合作的体系,并使每个个体能根据自己在结构中所处的不同的位置来进行不同的工作以达到工作效率的最大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个体生存的稳定性,甚至生活质量的提高。可是社会分工结构的稳定和完整是靠着人来发生作用,当当下的社会结构中的某一部分出现问题而需要其他零件来修复或者完善的时候,就必须有其他的人员加入这个社会结构的体系中。也就是需要人类的生殖和种族的延续,这个时候生育制度作为一种社会性的保障手段就有了它存在的必然性。
三.读后感
书中第十章降到“社会性的断乳”。“孩子早年的抚育需要父母的保护和供养,但是长到一定时候,孩子不能专门在父母的荫庇中生活了。继续这样生活下去,会引起不良的结果,因之,在抚育过程的末期,必须有一度社会性的断乳”。家庭具有暂时性,孩子长大了就要脱离原有的抚育团体去成家立业,脱离原有的父母子三角结构而要去和另外两点结合成新的三角形,所以在原有的三角形中就得及早防范亲子间持久的联系。而现在的8090后社会性断乳期被推的越来越迟,一个是父母的过分溺爱,另一个是自己内心的不成熟,对家庭有过分的依赖,拒绝长大,拒绝承担责任。“一个在家庭环境里生活得太久的孩子,他会对家以外的竞争的环境失去适应的能力,会对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感到不适应,容易产生恐惧等心理问题。”八零后婚姻的保质期越来越短,九零后大学生的行为越来越非主流,我觉得造成这些问题的一部分责任是由于没有进行正确的社会性断乳。
而我作为当代大学生又是九零后中的一员,对社会性的断乳对一般人有着更深的理解。
社会性断乳不当的直接后果是造成了现在的“草莓族” 表面上看起来光鲜亮丽,但却承受不了挫折,一碰即烂,不善于团队合作,主动性及积极性均较上一代差。国家为了减轻人口压力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使我们成为家里的独生子女。由于家里只有我们一个,自然我们集三千宠爱于一身,在家里的呵护下长大,不让做这不让做那。因为家中过度保护与溺爱,让这一代凡事都以自己的感觉为主,不但抗压性低,过度自我为中心,崇尚物质、追求名牌的情况更是严重。
上海青年研究中心副教授黄洪基分析指出:“草莓族”大多生于改革开放以后,家庭物质条件较为富足,许多人还是独生子女,从小被父母呵护备至,因此很少有真正不顺心的事。在成长过程中,他们又多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以致他们应试能力强,社会适应能力弱;业务水平出色,心理素质较差,碰到压力甚至是很小的挫折就会像草莓一压就扁。
我们在父母过度的保护下,缺乏的不仅仅是生活自理能力还有各种生存技能。作为一个实际年龄已经成熟,已经成人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在心理年龄上也要达到完全成熟,不能遇到一点点事就求助父母,同学间有点小矛盾也不会主动沟通,更有的同学失恋了就好像是世界末日一样,心理素质极差。我们不要过分的依赖父母,背负起对这个社会应该承担的责任,锻炼自己的各种生存技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甚至要为辛苦养育我们的父母做一些事情,回报他们对我们的养育之恩,真正的完成社会性的断乳。而作为父母不应该过分的溺爱自己的子女,应该给我们制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成长,而且还要在生活中教会孩子各种生活基本技能,不能什么都帮他们包办。教会孩子为人处事的道理,让他们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父母的职责应该是教会孩子学会了什么。而不是能给于了他什么。因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
个人的基本需要是生存,而人类为了更高层次的生活需求而组成了社会。人类利用分工合作的原则大大降低了生活的难度。个人生活所倚靠的不是任何别的个人,而是各个人间互相配合别人行为的分工体系。这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了解和长久的配合。可是每个人作为独立的个体,对他人情感和行为的长久性和稳固性的配合只能是一种理想状态。所以,人类需要制定一套分工合作的体系,并使每个个体能根据自己在结构中所处的不同的位置来进行不同的工作以达到工作效率的最大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个体生存的稳定性,甚至生活质量的提高。可是社会分工结构的稳定和完整是靠着人来发生作用,当当下的社会结构中的某一部分出现问题而需要其他零件来修复或者完善的时候,就必须有其他的人员加入这个社会结构的体系中。也就是需要人类的生殖和种族的延续,这个时候生育制度作为一种社会性的保障手段就有了它存在的必然性。
第三篇:婚姻与家庭的论文
对婚姻与家庭的认识
社会学说,婚姻家庭与性是人类最初级的生活圈,是连接个人与社会的中介。从个人活动的角度看,家庭是一个实体单位(家),从社会运行的角度看,它是一种社会设置(户)。抛却物质的需求不考虑,人最大的精神需求来自两方面,一是自身价值的实现或说得到认同,这主要表现在事业上的成就感;另一个就是情感上的依托和归属,这种情感的依托和归属就主要体现在家庭中。爱情只是家庭的一个相关物,有时它在家庭中的主导力量可能微乎其微。一个成年人,未婚且没有男(女)朋友,或是选择独身生活的人,他们的情感一定会经常的失落和迷失,这是事业上再大的成就也无法代替的。家在某种含义上可能就是一盏黑夜仍为你守侯的灯,孩子一声稚嫩的呼叫(爸爸或妈妈),爱人一句不经意的叮嘱,或是一家人坐在沙发上,一边看电视一边聊天。一个让你逃避烦琐的礼仪和人情世故的地方,一个安抚你伤痛,给你信心和勇气的地方,一个受伤时让你最先想到的地方。很难想象,如果下班后没有一个家为你守侯,你怎能保持上班时的精力充沛?如果没有一个家为你支撑,你怎么会有不断进取的雄心和壮志?所以大部分人都要成“家”,所以潘美辰会唱“我想有个家”,而且那么多人也跟着她一遍一遍地唱。这个“家”指的是社会学中的核心家庭,即父母与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在“家”里,多半是已经进入平静期的爱情,不会有太多爱的激情和波澜,而是都化作了涓涓细流。在爱情萌发期和激情期显得特别重要有时甚至起决定作用的体貌在这时就变的无足轻重了。品质、性格的重要性上升到了首位(离婚只听说性格不合的居多,倒是没听说过嫌对方丑陋的)而且年龄、生活方式、性别、经济生活都和爱情一样成为影响家庭和谐与完美的重要因素。这就是家庭的实质。是婚姻使爱情与家庭扭结为一体。爱情的终极阶段是婚姻,婚姻又是家庭的起点和基础。婚姻是什么呢?从实体单位的角度讲,婚姻就是持续的性关系+共同生活;从社会设置的角度讲,婚姻的本质是一种契约(如果不离婚,就是生死契)它首先强调是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婚姻法》是其法律保障,结婚证书是其书面合同)婚姻,一般来说有爱情垫底,有性维系,有家庭相伴,有舆论道德约束,有法律维护。
以下就是我查阅到关于婚姻与家庭的资料。
“婚姻”一词早在《诗经》里便已出现,意指嫁娶,代表了夫妻双方,在商朝也出现了“家”的概念。我国的先民经历了群婚到对偶婚的阶段,经历了无家到有家的过
程。从原初的掠夺婚、买卖婚到一夫一妻多妾制,逐步完善了婚姻制度与家庭关系。在中国,“婚姻”一词虽然出现在嫁娶事实发生之后,但我们在周代的《诗经》里,已经能见到“昏姻之故,言就尔居”(《小雅·我行其野》)这样的说法,这儿的“昏姻”,指的就是嫁娶。另外,婚姻二字还分别代表了夫与妻,或者指姻亲的双方。“家庭”一词,则一直到南北朝时期方才出现,不过,与“家庭”同义的“家”这个字,却也和“昏”、“因”(“婚”、“姻”的本字)一样,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里就能见到了。后来,春秋末期思想家墨子说:“治天下之国若治一家”,其含意也是非常清楚的。
我们现在一般把男女两性的结合,而且这种结合还形成了为当时社会制度所确认的夫妻关系称为婚姻。把由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而产生的亲属间的共同生活单位称为家庭。家庭与婚姻有密切联系,婚姻是产生家庭的前提,家庭是缔结婚姻的结果,家庭关系包括婚姻关系。家庭是由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所组成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家庭是一种满足某种功能的结构.有人宣称家庭是一种普遍性的制度,他们认为家庭之所以被发现存在于每一个人类社会之中是因为它履行着某一项维系社会生活的基本功能,如繁衍后代,组织生产和生活、抚育和教育子女等。家庭是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统一。家庭的基础是两性的结合,被一定的社会制度所确认,成为婚姻关系。连接家庭成员的纽带一般是婚姻和血缘,血缘关系既是自然关系也是社会关系。家庭是婚姻关系的产物,血缘关系从婚姻关系而来,对家庭的存在与维系起着加固的作用。家庭是一个历史范畴.作为人类生活的组织形式,家庭并不是从来就有、一成不变的,家庭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可以说是人类社会中最具普遍性的一种社会制度和文化现象。家庭的职能、性质、形式和结构都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变化,反之,又对一定生产方式的发展起着积极或消极的作用。
婚姻家庭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形式。在远古时期,人类不知婚姻为何事,家庭为何物,有过漫长的混沌杂居阶段。原始社会早期阶段的人类,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在这数以百万年计的漫长时期内,任何意义上的婚姻家庭制度都不存在,人们过着毫无限制的、杂乱的性关系生活。
这些帮助了我更全面的认识了婚姻与家庭,加上老师精彩的讲课,对于婚姻与家庭我有了更深的认识。
婚姻与爱情,这是一个长久以来备受关注的无休止的话题。每个人对它都有自己的一套所谓“真理”。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有了婚姻,爱情就死去了。所以有那
么一群人始终宣扬着只谈恋爱不结婚。而在我看来也许有了婚姻爱情真的会死去,然而爱情就是那通往“坟墓”的道路,如果没有到达那“坟墓”,爱情也会死在那通往“坟墓”的道路上,变成连墓碑也没有的荒冢。从爱情到婚姻,这是一个完整的进化过程,是每个人都应该去完成的生命的一个过程,可以说婚姻应该是爱情的升华。爱和情是应该分开谈论的,就像爱人和情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没有以婚姻为目标的,那只是情,而非爱。这样的爱情是残废的。
有些人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惧怕婚姻,害怕责任,所谓“不想做以后会让双方后悔的事”。可是第一个用双脚直立行走的灵掌类动物是知道会进化成人类才选择从树上搬迁到地上生活的吗?婚姻不是数学题,不会有人明知道答案是错的还要去写,但是在爱情与婚姻里没有人知道正确答案是什么,因为这根本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你看待生活担待生命的态度,天长地久有没有?当然有!为什么大多数人不相信有?因为他们没有找到人生旅途中最适合自己的那一个。也就是冥冥中注定的那一个。为什么找不到?茫茫人海,人生如露,要找到最合适自己的那一个谈何容易?你或许可以在40岁时找到上天注定的那一个,可是你能等到40岁吗?在20多岁时找不到,却不得不结婚,在三四十岁时找到却不得不放弃。这就是人生的悲哀。
当有人选择结束一段婚姻去追随自己的那个注定的人,也许有人骂她或他的选择是背信弃义,骂他人品低劣,也许有人欣赏他或她的坚持是对的。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对与错,只是我们都站在不同的位置上,只能看到事情的一面。曾经有个为了所谓真爱而放弃原有婚姻的人,当我问他是否后悔时,他说:“选择婚姻是对家庭负责,选择真爱是对自己负责。”而这个抛弃了家庭的人,他真的错了吗?只有他自己知道。婚姻与家庭其实是一个意思,婚姻是两个人的事,家庭则关系到两家人甚至社会。只不过婚姻比较狭义的指一夫一妻,而家庭则广泛的连带着子女,双方父母甚至一大票的兄弟姐妹叔伯妯娌。家庭是婚姻的必然产物,是一种责任,义务,有结婚的必要就要有接受一个新的大家庭的觉悟。每个人都生活在不得不负的责任里,即要为人,那么就永远无法逃脱责任。就像那句话,生活就像强奸,既然不能反抗,那就享受吧。是“反抗”还是“享受”完全取决于当事人的态度问题。
最后,希望自己以后能在婚姻与家庭这个人生课题上做得更好,俗话说:“嫁人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希望我也能找个好人家!
第四篇:婚姻与家庭论文
婚姻与家庭
首先,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个最基本的组织结构。婚姻是组建家庭的最常见的形式。社会学说,婚姻家庭是人类最初级的生活圈,是连接个人与社会的中介。
从个人活动的角度看,家庭是一个实体单位,从社会运行的角度看,它是一种社会设置。抛却物质的需求不考虑,人最大的精神需求来自两方面,一是自身价值的实现或说得到认同,这主要表现在事业上的成就感;另一个就是情感上的依托和归属,这种情感的依托和归属就主要体现在家庭中。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是有家庭的,所以说,无论走到哪里,人们心中牵挂的都是家,那里是自己永远的归属。而爱情只是家庭的一个相关物,有时它在家庭中的主导力量可能微乎其微。一个成年人,未婚且没有男女朋友,或是选择独身生活的人,他们的情感一定会经常的失落和迷失,这是事业上再大的成就也无法代的。在某种含义上,可能就是一盏黑夜仍为你守侯的灯,孩子一声稚嫩的呼叫,爱人一句不经意的叮嘱,或是一家人坐在沙发上,一边看电视一边聊天。一个让你逃避烦琐的礼仪和人情世故的地方,一个安抚你伤痛,给你信心和勇气的地方,一个受伤时让你最先想到的地方。很难想象,如果下班后没有一个家为你守侯,你怎能保持上班时的精力充沛?如果没有一个家为你支撑,你怎么会有不断进取的雄心和壮志?婚姻与家庭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这一点,在看了爸爸去哪儿之后,让我更加坚信。
首先,婚姻是具有社会属性的。是一种社会行为和过程。由于两性的差异,产生结合的本能行为。与动物不同,人在长期的发展衍化过程当中,受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的直接影响,同时由于人是社会的生物,这些因素又直接受社会因素的制约,主要是性环境、性文化、性道德。这些都是婚姻的前提。
对于婚姻的选择,在生物学上,是以本能、遗传和生物因素为基础的。本能驱使男性去接近女性,本能是人类行为的基础,人类行为是基本本能的反映。而性本能是行为控制中最重要的因素,因而生物本能构成婚姻的基础。在择偶方面,人们倾向于与他或她的异性父母类似的人恋爱和结婚,这种倾向是无意识的,集中表现为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配偶倾向于以互补需要为基础进行相互选择。当年龄、种族、宗教、住宅、社会经济地位、受教育水平等社会因素表现为择偶中的个人动机时,此动机势必是互补的而非同一的。人们倾向于选择那些能为最大限度地满足提供可靠保证的人做配偶。如性格上的互补、经济与外貌的互补等。当然这一理论只有在择偶自愿和文化鼓励男女之间的婚前互动的社会条件下才能成立。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人相互更具吸引力。这些相似点可能是生理、心理或社会的。其中价值观的相似更为重要,如志同道合,孙中山和宋庆龄。
男性倾向于选择社会地位相当或者较低的女性,而女性则更多要求配偶的受教育程度、职业阶层和薪金收入等于自己相当或者高于自己。即“男高女低”模式。这是在中国长期的男尊女卑的思想桎梏之下形成的。从社会经济地位看,男性一般在婚姻中处于优势地位,然而女性的资源还包括长相、体型、相对年龄和持家能力,这些都使一些女性可以用她们的美貌换取男性的家世、成就和向上流动的潜力。新时代的女性更加要求独立,不依赖于男性,她们有自己的逐渐和追求,不甘于这种模式的束缚。
目前,男性未婚人数大大多于女性,除了自愿不婚者之外,由于男女严重失衡的性别比在现实中很有可能变成对男性的“婚姻挤压”。也就是说,在适婚人群中,由于男性人口相对过剩,他们难以找到合适的婚姻伴侣。婚姻市场对男性青年人的“挤压”现象在乡村表现得更为明显。乡村的男女性别比例与城镇的性别比例更加大。
这意味着一部分较贫困、条件较差的农村男性很难找到媳妇儿。因为按照一般的社会心理习惯,总是“女低男高”的婚配模式,贫困乡村地区的女性会嫁给社会经济条件稍好一些的富裕农村人家,或者城镇地区人家,而一些条件很差、很贫困的农村男性就很可能找不到对象,无法结婚。婚姻挤压会导致女性在婚姻市场上的价格更高,但同时对女性的生存状态也是很大的威胁。女性在这种婚姻挤压所导致的混乱的婚姻秩序下,始终处于很不安全的状态。催生更多的卖淫嫖娼、妇女拐卖等丑恶社会现象。从关心个体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整体的稳定与正常运转等方面来考虑,婚姻被挤压的大龄男性青年非常需要被关注。
然而,对于婚姻选择,历史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父母包办或者由父母决定的择偶方式。包办婚姻和自由恋爱实际上是两个理想类型的划分,现实是这两大模式的混合。现代社会不同国家,不同年代择偶标准也不一样。有了合适的择偶标准,婚姻的缔结也开始形成。
人类婚姻虽然纳入了自然、生物性成分,但并非什么样的性关系都能成为婚姻。只有那些被社会用某种方式所认可的,并被纳入一定的社会规范之中,赋予一定的社会权利和义务的性关系,才能成为婚姻,因而婚姻的本质,即男女性关系的社会规范化。婚姻是一定社会制度所确认的男女结合的社会形式。
法律才成为调节人们婚姻关系的主要形式。法律和道德一样,也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不过法律是国家制定的,并强制执行。从国家产生开始,婚姻就作为立法的对象。在文明逐渐发展的过程中,以爱情为前提的自主婚姻逐渐成为婚姻方式的主流。爱情是两性关系发展到高级阶段所产生的一种极为复杂的感情形态。
爱情不同于亲情和友情,它是由男女双方性本能的自然性因素引发出的,并由思想志向的一致,理想信念的相同,道德情操的相投,性格气质的相容,性格爱好的相近等社会性因素,而发生心理共鸣,到达精神上的交融与和谐,双方同时产生一种仰慕、愉悦、兴奋、眷念之情。维持一段婚姻的基础就是爱情,婚姻中爱情常鲜的秘诀:自由的行动,共同的体认,创造性的生活,信任感的培养,体谅的爱心,接纳的态度。
家庭是由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所组成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连接家庭成员的纽带一般是婚姻和血缘,血缘关系既是自然关系也是社会关系。由于家庭构成的逐渐复杂化,家庭人际关系的处理越来越重要,主要是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兄弟姊妹关系,婆媳翁婿关系。
夫妻关系是男女基于合法婚姻所结成的配偶关系,是其他家庭人际关系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在现代家庭中,是其他家庭人际关系所环绕的轴心。婚姻不会一成不变,不要因为结了婚就忽略夫妻双方的感情,仍然要努力经营,用心维护,这样的婚姻才可能幸福长久,家庭才会更加和睦。
亲子关系,是直系血亲关系在家庭人际之间的最具代表性的具体表现形式。一般表现在父母对孩子的抚养和教育、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方面。在中国,父母往往在望子成龙的思想下,对孩子施以严厉的要求,也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和信心,对于独生子女,父母也会展现出溺爱。而在这种亲子关系下,也会产生一些问题。
兄弟姊妹关系,属于旁系血亲关系,一般在小时候会比较和谐,在参杂了利益关系,经济纠葛之后,就容易产生矛盾。不过,我个人认为,像我这种姐弟关系,因为长期感情的培养以及包容,不会产生重大矛盾。
婆媳翁婿关系,属于家庭中非基本人际关系,同夫妻、亲子、同胞关系相比,不仅形式上较为疏远和淡薄,性质上也有很大差异缺乏直接的自然关系基础。夫妻以性关系为基础,亲子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婆媳翁婿关系没有自然纽结,只有以同自己有自然纽结的人为中介而建立的人际关系。它随着婚姻的产生而产生,也随着婚姻的变化而变化。缺乏爱情和亲情的联结,在自然感情上处于相斥状态。婆媳或翁婿之间,属于同性异宗的人,自然没有爱情或亲情,而且根据人们生理上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定,不同姓氏的两个同性,特别是女性之间,存在在自然感情上相互排斥的一面。婆对子、翁对女是亲情,媳对夫、婿对妻是爱情,但是亲情和爱情不仅在两人之间互相排斥,在两人对一人时也难以相容,因此,现在很多婆媳往往因爱一个人而处于自然情感的争夺状态。
它在家庭人际联系中居于特殊地位。婆媳翁婿之间主要不依赖感情的联结,是生活上的利益关系,道义上的权利义务关系把他们联系在一起的。婆媳翁婿关系是否融洽,不仅涉及到整个家庭的利益,也涉及到个人的品德和社会对自己的道德评价。要处理好婆媳关系,必须要把握好以下几点:利益上妥善处理,道义上互尽义务,人格上互相尊重,感情上互相沟通。总之,把婆婆当作妈妈一样对待,好好孝顺,她自然会当你视作女儿一样疼爱,自然而然的形成和谐的关系,矛盾也会少很多了。
说这么多,婚姻与家庭其实是一个意思,婚姻是两个人的事,家庭则关系到两家人甚至社会。只不过婚姻比较狭义的指一夫一妻,而家庭则广泛的连带着子女,双方父母甚至一大票的兄弟姐妹叔伯妯娌。家庭是婚姻的必然产物,是一种责任,义务,有结婚的必要就要有接受一个新的大家庭的觉悟。每个人都生活在不得不负的责任里,即要为人,那么就永远无法逃脱责任。
婚姻与家庭不是一门选修,它对于我们这些社会中的人来说,就是一门必修课,无法选择,为了自己的幸福,只能尽自己所能将它学到最好!
第五篇:佛化婚姻与佛化家庭
圣严法师:佛化婚姻与佛化家庭
护眼色:绿 橙 棕 黑 字体:粗体 大 中 小 作者:圣严法师 发布时间:2011-7-12 19:51:02 繁體版
谈如何建立美满婚姻
佛教是不赞成结婚的吗?当然不是。不过,佛教的确赞叹出家的功德,那也并不等于反对在家人结婚,信了佛教的人也不会都该出家。其实,唐宋时代,在家的佛教非常兴盛,我们可以从敦煌石窟的文字记载、图画、或雕刻中,看到许多关于在家居士家庭生活的描述。宋、元朝以后,佛教渐渐隐遁山林,与人世间渐渐疏远,因而造成一般人认为佛教是仅属于出家人的错误观念。很多父母,如果发现自己的子女亲近道场、亲近法师,就会很担心他们出家。事实上并不尽然!你们就经常亲近寺院,却没有因此而准备出家。出家不是消极地逃避,仅有极少数人适合出家、出得了家。
在家居士是佛教的基础,在释迦牟尼佛的时候,就非常重视家庭生活,重视夫妻之间、亲子之间,如何彼此相待。甚至还有经典讲到结婚之后,怀孕、生子的事。例如《善生经》、《玉耶女经》,均对夫妻亲子有明确的伦常原则。《长阿含十六经》明文说:为子求善婚娶是父母的义务。《中阿含经》亦明言:“夫当以五事爱敬供给妻子。”“妻子当以十三事善敬顺夫。”并说:若人慈愍妻子者,必有增益,则无捐耗。”由此可知,佛教并不是与世隔绝的。诸位菩萨很幸运,能够参加我们第一届的佛化婚礼。今天请诸位来上课,就是从佛教徒的立场、从将来要踏入人生另一境界的立场来认识婚姻。
一、婚姻的意义
婚姻本身是责任和义务的肯定与承担。通常一般人在结婚之前,认为自己还没有结婚,可以什么都不管,不但没有想到如何让父母颐养晚年,其至还一直接受父母呵护照顾;可是,结婚之后因为有了家室,同时因为孩子的诞生,才真正体会到父母的辛劳,而产生家庭的责任感。所以结婚和没结婚是完全不一样的人,婚姻本身是家庭责任的肯定与开始。
有人说“婚姻是链锁”,“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也有现代年轻人认为,反正结了婚还可以离婚,为什么一定要结婚,不结婚不是很自由吗?这是不负责任、过份浪漫而不务实的态度。如果结婚的时候就准备离婚,还结什么婚!结了婚还要求绝对充分的放肆,还结什么婚!结婚是一份责任,岂能儿戏?请诸位菩萨一定要肯定:婚姻是一个严肃的课题,是人生绝佳的历练。
现今社会问题最多的,莫过于金钱及男女色。印度因为天气炎热,一般人都很早熟,女孩子十二、三岁就能结婚,甚至更早。气候炎热加上居住空间小,所以一般人多半在树下或门前露天而眠,因此男女之间的性行为比较混乱。释尊看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因而规定在家居士一是要守五戒,其中的不邪淫戒更是非守不可。由此可见佛教对婚姻的重视,及夫妇彼此之间要互守信诺、互守贞操等观念的强调。可是,中国自五四新思想的学者们提倡“守贞操是吃人的礼教”,及毛泽东主张“破四旧”及“一杯水”,因此把中国弄得家庭不像家庭,夫妻不像夫妻,所以今日的中国大陆,也在注意正常的婚姻关系了。
站在佛教徒的立场,五戒中的不邪淫戒,是夫妻共守。因为邪淫不仅是家庭问题,同时也破坏了社会的和谐,这种罪业是很重的。大家千万不要认为逢场作戏没有关系,假戏真演,终会导致婚姻破裂;而且以生理健康而言,男人在外面宿娼嫖妓,可能感染花柳病、梅毒、爱滋病的病毒,而带回家传染给太太,贻祸给后代。就心理层面而言,不论男女,一个人有了外遇,便会造成另一半的不平衡,因而第四者也可能接著出现,问题不断衍生,造成社会的不安,这个责任实在太大了。所以婚姻的社会责任是不容忽视的!
结婚是两个家族的结合,人际关系因之扩大而改变。面对人生的新境界,更应秉持慈悲的精神,来对待、照顾另一半的亲人,公公婆婆及岳父岳母。同时也应以智慧来处理自己的公私事务,以理性来迎接儿女的出生,给予适当的教育。这是在婚姻过程中,应该学习负起的责任与义务。
二、建立佛化家庭的意义
(1)以宗教信仰来促进家庭生活的幸福美满
宗教信仰是非重要的,这次法鼓山农禅寺举办的联合婚礼,我们准备赠送每一对新人一尊观世音菩萨像,是特别请艺术家设计雕塑后制成的白瓷观音像,希望你们不论居家空间的大小,都能虔诚供奉此尊观音菩萨。从此这不仅是你的家,也是你们共同修行的道场。
供奉观世音菩萨有二种意义,一是学习、模仿观世音菩萨的慈悲精神。如果能像观世音菩萨那样慈悲,夫妻还会吵架吗?还会打小孩吗?还会弃父母于不顾吗?还会对朋友不忠诚吗?不会的!第二种意义是,菩萨的确是有感应,当在有困难、有麻烦时,要以佛菩萨为模范,同时祈求佛菩萨给予力量和信心,让你们在平顺中共渡一生。夫妻双方由于同床异梦、意见不合是正常的。要在观世音菩萨的保佑下,互相的调和,彼此包容。
有的人结了婚以后,夫妻吵架,就来找我,我的方法,通常是谁来就骂谁,“有理扁担三,无理三扁担”,因为吵架是两张嘴巴之间的事,如果只有一个人在吵,一会儿就吵不下去了,有了这种认知,就算对方不改变,家庭也不致于破裂。结婚仪式的本身很简单,但在婚后的未来,则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彼此一定要以宗教的信仰为依归,有了共同宗教信仰的家庭,一定会美满、幸福。
(2)以家庭的净化,提升人品、净化人间
净化人间要从净化家庭开始,也就是要从建立佛化家庭开始。以佛菩萨的慈悲、及智慧,为我们学习的重点。提升自己,净化家庭,进而影响周遭的亲人、朋友,再扩及社会,达成净化人间、建设人间净土的目标。
三、如何建立佛家庭(1)建立婚姻的共识
建立佛法家庭,是希望从你们两个人结婚时开始,就是一个佛教家庭。如何建立佛教的家庭呢?首先须要建立婚姻的共识,那便是彼此关怀、彼此尊敬、彼此体谅、彼此礼让、互相学习、共同成长。这才像是互为同修的菩萨,互为善友,互相提携的佛化婚姻。
如果遇到你的另一半陷于情绪的低潮,现出消极、无奈、孤单寂寞、惊恐失望的时候,你应该鼓励他(她):“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待我们再好好努力,千万不要灰心!我会陪著你共同度过难关,而且我们的孩子也需要你的照顾!”这就是互相关怀。
释尊教导我们,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皆有成佛的可能,皆是未来的佛。所以要尊敬对方,即使对方不尊敬你,甚至虐待你,也要认为这是助你成长的逆增上缘。这不是教你逆来顺受,而是在无法避免的情况已经发生的时候,就要学习接受事实,并且由衷地感谢一切助你成长的各种因缘。“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如果对方一时无法改变,一定要调整自己,时时以尊敬、尊重的态度,来与对方相处,视其为未来佛、现在的菩萨。互敬、互重,此种方式,对家庭生活的和谐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家庭问题的发生,是来自夫妇双方不能相互礼让。曾经有一位男居士在禅七期间痛哭流涕,他告诉我说:“一味嫌弃太太,是我这一生最大的罪恶,出禅堂后,我一定跪在太太面前,好好地向她赔罪、忏悔,并由衷地谢谢她多年来的包容。”禅七结束后的第二天,便见他的太太跑来告诉我:“感谢师父!本来我先生已经准备和我离婚,如今,我捡回了先生。谢谢师父。!”这是很不容易的。夫妇之间一定要互相礼让,尤其是先生对太太忏悔,因为一般而言,使得先生向太太赔罪是比较难的。
(2)怀胎之教育
结婚后,有不要孩子的权利,如果仅为自私,便是不负责任的想法,也是拒绝成长的观念;如果不自量力拚命生孩子,也是自害害人的事。有了孩子,才会深刻地体会到父母生养儿女是多么的不容易!从怀孕到生产,从生产到小孩上学、结婚、成家,成家之后,还要帮他立业,牵肠挂肚,万般呵护。没有孩子,不会知道为人父母的责任,也很难知道为人父母的辛苦。但现代的社会,不论中国人也好、西方人也好,结婚之后,非但忽略了双亲的奉养,还因忙著事业,而把小孩小给父母去“含饴弄孙”当褓母,这是颠倒了。
佛教非常重视胎教,大藏经中有关胎教的,至少有三部:
一、《菩萨处胎经》,二、大宝积经《佛说入胎藏会》,三、大宝积经《佛为阿难说处胎会》。孕妇怀胎的时候,要作如此想:这是菩萨来入胎,怀的是一尊小菩萨。千万不要认为:“生孩子嘛!把小鬼生出来就好了”,如果你认为那是小鬼,他真的会变成小鬼;如果你视他为菩萨,他会是个菩萨。心的念头是非常重要的。怀孕时,心中常念观音菩萨,多看观音菩萨像,经常观想菩萨慈祥的面容,对胎儿很有用;我们要经常保持心平气和,想要生气的时候,就赶快念观念观音菩萨。怀胎时,不可以暴饮暴食、生活不正常。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表情及心理现象,都会对胎儿产生直接的影响。丈夫们可能认为始教仅是母亲妊娠中的事,跟做父亲的没有关系,其实你的身心状态会影响到你的太太,也就会影响到腹中的胎儿。所以良好的胎教是夫妻双方共同的责任。
(3)小菩萨的培育 当小菩萨会爬行时,就要开始教他拜佛;在还未识字之前,可以让他看佛教故事的儿童图画,例如佛陀、观音、佛在《本生故事》种种类似童话的传说,救度众生的感人事迹,培养孩子们慈悲对待一切众生的情怀。许多父母都主张父母不要对孩子灌输宗教信仰,让他们长大后自己选择需不需要宗教信仰。这种观念绝对是错误的,这等于说,小孩子还不懂事,不要教育他们什么是危险和安全的情况,等他们长大了让他们自己选择需要不需要避免危险确保安全。这那算是爱护孩子及尊重孩子呢?所以佛教的信仰,应该从很小的时候,就得开始打基础立印象,更何况母亲怀胎时,就已经在念观音菩萨圣号,其实他在胎里就是佛教徒了,为什么还要等他长大再让他自己决定信佛不信佛?在宗教信仰方面,父母宜多给小孩一点时间,小孩才能健康地长大,心理上才不会古怪。
(4)夫妇的生活
“原谅对方”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有一对皈依弟子,结婚四年后,有一天来跟我说,他们要离婚了,我问他们为什么?丈夫说:“性格不合,生活方式不一样。我这个太太,吃苹果不削皮,吃橘子不吐丝,还常常把擦桌子的抹布拿来擦碗筷”太太也说:“我先生每天晚上睡觉前不漱口也不洗脚的,上臭下臭,我觉得跟死尸睡在一起,我还能睡得著觉吗?”这可有趣了,吃苹果不削皮,吃橘子不吐丝,不漱口,不洗脚,都变成了离婚的理由。夫妻之间原本就不会有什么大事,但是最讨厌的就是这些鸡毛蒜皮、芝麻绿豆的小事,因为天天都为了这些细故争吵,就变成了水火不相容的局面,事虽然小,日子过得蛮不舒服,结果就可能闹离婚了。其实夫妇的共同生活,必须练习著包容对方,能改就改,不能改也是小问题,只要太太不红杏出墙,先生不拈花惹草,其他都是小事,怎么样也不应越闹越严重,乃至要离婚的程度,否则便证明你对婚姻的诚意不够,认识不清,必须好好反省,绝不能轻言离婚。
还有,要谅解对方,不要怀疑对方;夫妻之间要互信、互爱,不能猜疑,就算先生在外面真的有一点事情,你也要相信他,久了他会觉得惭愧:“太太这么相信我,对我这么好,我竟对太太不忠实,实在太不像话了。”夫妻双方彼此要绝对信任,而互信是从谅解、宽恕中来的。做为一个佛教徒,你要相信对方,相信他绝对会守五戒中的不邪淫戒,相信他会念观世音菩萨,学习著关怀对方、原谅对方,婚姻必定会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