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认识和对待村委会选举中的拉票现象

时间:2019-05-13 02:56: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怎样认识和对待村委会选举中的拉票现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怎样认识和对待村委会选举中的拉票现象》。

第一篇:怎样认识和对待村委会选举中的拉票现象

怎样认识和对待村委会选举中的拉票现象

拉票,即为了当选,在选举期间候选人通过相关手段或措施,使选民把选票投给自己的行为。随着候选人和村民竞争意识的增强,村委会选举中的拉票现象日趋增多。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拉票行为,对保障村委会选举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党政干部选举中拒绝拉票的合理性这个问题表面上看去有点偏离主题,其实不然。因为,许多人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爱用党政干部选举中的游戏规则,指导或衡量于村委会选举,认为党政干部选举中不允许拉票,村委会选举中自然也就不允许。因此,要讲清村委会选举中的拉票问题,就要从党政干部选举中拒绝拉票说起。

众所周知,在党政领导干部选举中,是不允许拉票的。为什么不允许拉票?简单地说,这是党政干部选举制度的自身逻辑决定的。目前在选举中,党政主要领导职务候选人一般不差额,只有副职才有,而且幅度很小。某人要不要作候选人、当选什么职务、能否当选、副职中要把谁差掉、能否差掉,不是简单地取决于选举人的想法和判断,更不是取决于候选人的主观努力和愿望,而是取决于党组织的愿望。一般的,在选举程序启动之前,党组织早把有关问题谋划好了,选举只是履行一下手续而已。这一带计划色彩的制度设计导入操作领域的必然结论,就是要拒绝拉票。因为,一旦允许或容忍拉票,就会乱方寸,使事先的计划或多或少落空,给党组织的工作造成被动。所以,在党政领导干部选举中,不是候选人的,不宜张罗着硬要成为候选人,已经是候选人的,也不宜积极主张自己的愿望。候选人只有表现得“无

为”些、“悉听安排”些,才符合要求。也正因为如此,在国家层面的政治生活中,“安排”一词非常流行,像“你被安排到那里去了”、“我是一块砖,组织想往那里搬就往那里搬”等,就是人们所熟知的政治语言。假如有人执意问鼎,并号召代表投他(她)一票,那肯定不会受欢迎,轻则被怀疑为动机不纯,重则还会得个党纪政纪处分。如果说现行党政选举制度规则有其存在理由的话,那么,在党政干部选举中拒绝拉票,自然也就有其合理性。村委会选举中拉票的合理性与党政选举中拒绝拉票所不同,村委会选举中有拉票这一现象滋生、发育的合理空间。为什么呢?简单地说,这是由村委会选举制度的自身逻辑所决定的。第一、村委会选举是由村民直接提名、差额选举。法律规定,18周岁以上有选举权的村民,都有权提名他(她)满意的人作村委会某一职务的候选人,而任何组织都不能指定或内定候选人。在选举时,每一职务的候选人都要多于应选人,实行差额选举。直接提名和选举不仅使候选人的确定、当选具有不确定性,而且堵死了“内定”之路,使候选人清楚地意识到:要当选就必须获得多数人的认同和好感。而差额选举又使候选人之间的“博弈”在所难免。因为有差额就有竞争,就意味着有的候选人当选,有的候选人败北,在这一压力机制下,候选人有拉票的种种表现,就是十分自然的事了。第二、在村委会选举的实际操作中,有拉票的条件。不管是公布治村方案,还是进行竞选演讲,面对广大村民,候选人都希望在正式选举时有更多的村民投自己一票。在村委会选举中,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不管候选人是直率的表态,还是含蓄的表态;治村方案是实事求是的,还是有点脱离实际,万变不离其宗的东西就是:他(她)都希望通过这些东西影响村民的投票意向,为自己赢得更多的选票,以便当选。因此,候选人当选后的打算、回答村民提问时的态度、各种承诺等等,都会对村民投票产生影响。可以说,村委会选举不仅有拉票产生的制度压力,也有拉票产生的制度条件。

总之,与党政干部选举强调计划性、强调候选人的“无为”所不同,村委会选举突出竞争性、突出候选人和村民的双向互动。拉票需求及其行为,本是这种“竞争式”选举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我们既不能简单地搬用党政干部选举的规则,来剪裁村委会选举,对村委会选举中的拉票现象看不惯;也不能用村委会选举的规则,去打量党政干部的选举,把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的选举混淆起来。要认真规范村委会选举中的拉票行为说村委会选举中的拉票有其生长的合理空间,并不意味着村委会选举中所有的拉票行为都是正确的。事实远比理论演算来得复杂。一些农村的拉票行为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至于那些拉票行为是合理的、应该的,那些是不合理的、甚至违法的,那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在提名候选人时,有的村民愿意为大家服务,毛遂自荐当村委会的某一职务,并希望村民们都投他(她)一票。像这样的拉票行为,应该说还是合理的。还比如,有的候选人在竞选演讲时作出一些必要的承诺,或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像减少村里不合理开支、减轻村民负担;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切实可行思路;任职期间不要村里误工补贴;违反民主决策程序,造成损失,甘愿受罚,等等。这些承诺或措施也是正常的。但有些拉票行为就是不合理、不

正常的了。比如,在提名候选人时,有的请客送礼、甚至用金钱贿赂村民,请他们投票时“多多关照”;有的授意他人或直接出面胁迫别的村民投自己的票;有的封官许愿,大搞幕后交易,拉拢选民。还比如,有的候选人在竞选时,为了当选,向村民大开“空头支票”,做一些不切实际的许诺,像有的候选人说:“我要是当选,大家就不用交各种税、费了”,“大家生孩子,想生多少就生多少了”。这些行为已使拉票的合理性丧失殆尽,违背了村民自治的宗旨。所以,既不能因为拉票现象中有不合理、甚至违法的行为,就全面否定拉票的合理性,连规范的拉票也不许进行,也不能对不合理、不规范的拉票现象视而不见、听之任之,而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张扬健康、合理的拉票行为,制止不合理甚至违法的拉票行为。从农村的具体情况出发,健康、积极、合理的拉票行为,至少要具备以下两个特征:

一是合法性。所谓合法性,就是说候选人的拉票活动必须在现行法律法规范围内活动,具体说,候选人发表的言论、作出的承诺、使出的“手段”、“招数”等,都是法律、法规和政策所允许的。要做到拉票的合法性,一方面,基层选举部门要组织制定竞选规则,把合法的拉票行为规定得清清楚楚,把禁止的拉票行为规定得明明白白。另一方面,加强选举教育,帮助村民明辨是非,珍惜自己的权利;帮助候选人采取正确的拉票行为,不要把赢得选票建立在贿赂、威胁、利诱上,建立在对税费收缴、计划生育不切实际的承诺上,建立在实行人身攻击上。

二是有序性。所谓有序性,就是候选人的拉票活动必须在村民选举委员会的统一组织下公开、公平地进行。不提倡候选人个人走家串户,私下拉票,更不允许候选人自己组织竞选班子或利用家族、宗族、帮派势力组织选举,拉拢选票。要做到拉票的有序性,村民选举委员会就必须积极作为,为候选人和村民的双向互动,为候选人合理的拉票行为,提供规范的服务。像许多地方举行的候选人与村民见面会,回答村民的提问;组织候选人进行公开、平等的竞选演讲;公布候选人治村方案等等,都是被实践证明是有利于拉票有序进行的办法。许多农村在提名候选人和正式选举时,设立秘密写票处对不规范的拉票行为,也起到了很好地遏制作用,值得提倡。如同要想堵小道就必须开大道一样,要想遏止制度外的、不规范的拉票行为,就必须开通制度内的渠道。如果一味地指责候选人私下乱拉票,而村民选举委员会却又不提供规范的程序,组织规范的竞选,那么,这样的指责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拉票是村委会选举中亟待细化的问题。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村民自治的推进,农民群众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民主法制意识会不断增强,村委会选举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如何用具体的制度将拉票规范化,保护合理的拉票行为,反对和制止不合理的拉票行为,将是影响村委会选举顺利进行的重要,应当引起各地的足够重视。

第二篇:村委会选举中的拉票行为及其规制

村委会选举中的拉票行为及其规制

作者:张卓明 来源:《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摘 要:村委会选举中有拉票行为,即证明村民手中的选票是有用的。然而,目前村委会选举中,拉票行为缺乏规制,贿选现象滋生,选举争议难断,选举暴力频发,严重损害了村民自治。在这一背景下,2009年4月份,中央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的通知》。该文件对于规范拉票行为,惩治贿选,保证村民选举的有序公正,具有重要意义。不过,该文件认可“承诺捐助村集体”的拉票行为、禁止“私下拉票”等规定,尚有可商榷的余地。

关键词:村委会选举 拉票行为 贿选 中央20号文件

一、有拉票即证明有选票

谈到我国村委会选举,很多人会觉得问题重重。无序的拉票行为,让人瞠目结舌的贿选,选举争议引发的暴力,频频见诸报端。村委会选举的这种乱象,让人生出一些失望,甚至有人断言,中国村民素质不行,搞不了选举。其实,我们远不必这么悲观。从1987年《村委会组织法》试行,到1998年《村委会组织法》经修订后正式施行,再到如今,村委会选举已经走过二十多个年头,期间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在制度和规范层面,也有不小的进步。

尤其是,我们要明了,村委会选举可以说是我国目前最民主、最彻底的政治选举。《村委会组织法》第14条规定:“选举村民委员会,由本村有选举权的村民直接提名候选人。候选人的名额应当多于应选名额”。这一关于村民直接提名候选人和差额选举的规定,使得村委会选举中的拉票竞选行为、海选模式成为可能。尽管目前由于规制不力,特定拉票行为正当与否,算不算贿选,尚不清晰,惩治贿选的力度也有待加强,但是,诚如张朋园先生所说:“贿选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但有贿选即证明有选票”。①村民选举中有拉票行为,也即证明村民有选票,村民手中的选票是有用的。

目前,自发的竞选宣传,候选人积极走访村民,分发印有当选承诺的名片,这些拉票行为已经成为村民选举中的寻常现象,村民的参选热情也因此被调动起来,村民们在一定范围内,体验到了当家作主的感觉。

二、拉票规制不力的问题

我国《村委会组织法》中的差额选举原则要求有拉票与竞选行为,诚如吴家麟先生所说:“没有竞选的差额选举,只能是带盲目性的差额选举,而不是真正的民主的差额选举。”①然而,由于在法律层面,拉票和竞选规范很不完备,贿选滋生,选举争议难断,再加上选举指导部门的工作不力,很容易引发选举暴力事件。2008年发生在辽宁的选举灭门案,就是如此。辽宁省北镇市赵营子村农民李东辉虽当选村委会主任,却因曾送两瓶酒和一个菠萝被举报“贿选”,始终无法任职。一怒之下他将举报人一家5口全部杀害,制造了辽西地区近十年来最恶性的血案。2009年1月15日,凶犯李东辉在一审中被判处死刑。据记者深度采访报道,凶犯李东辉称“这是一起政治案件”:当时选举都是按正常程序走的,乡里也来了人,全体村民都看着,竞争也比较激烈。最终我以高票当选,乡长当场宣布的。我回家等着乡里找,但始终没信儿。后来才知道叶春祥一直在告我,说我贿选,送了他两瓶酒和一个菠萝。我根本没贿选,那也不应该算贿选,就是亲戚之间的正常走动。长时间不让我上任,我就找到市里、乡里,村民们也主动替我找。乡党委一位主要领导对我说,可以发扬民主,也可以扼杀民主。啥叫可以发扬民主,还可以扼杀民主?后来我才明白,就是不用你,选上也没用。乡党委的这位主要领导还说,你自己摆平举报的事,摆平了你就干,摆不平就别干。

一年多来,我越想越憋气。我有选举权,也有被选举权,凭啥把我们老百姓的这个权利给剥夺了?发扬民主,扼杀民主。我杀人是因为这句话太不负责了。我就是多整死几个,就是要让叶春祥付出代价。这么做,我认为在捍卫自己的尊严和荣誉,我只能用这个方法捍卫尊严和荣誉。②从凶犯李东辉的解释中,可以看到,拉票缺乏规范,有关贿选的争议不能有效得到解决,是辽宁选举血案的重要原因。贿选是一种不正当、不合法的拉票行为。贿选的认定标准不明确,贿选的认定程序、有关贿选的争议解决机制不完善,贿选缺乏有力的惩治,都是拉票竞选行为规制不力的表现。

我国现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只规定:“以威胁、贿赂、伪造选票等不正当手段,妨害村民行使选举权、被选举权,破坏村民委员会选举的,村民有权向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举报,有关机关应当负责调查并依法处理。以威胁、贿赂、伪造选票等不正当手段当选的,其当选无效。”我国现行《刑法》所规定的“破坏选举罪”,仅适用于破坏各级人大代表选举和国家机关领导人员选举的行为,并不适用于村民选举中向村民收买选票的贿选行为,没有刑罚上的威慑和惩治,贿选之风难以得到有效的抑制。

贿选是民主选举的毒瘤。村委会选举为金钱所腐蚀,村官为有钱人所把持,有能力的人,有威望的人,村民信得过的人,反倒选不上,这样的选举是不公平的,与村民自治背道而驰。而且,由于其他配套民主机制的不完善,通过贿选当选的村官,往往要通过滥用权力,收回贿选支出的成本,损害村民的利益。

三、中央20号文件的意义

村委会选举是村民自治的重要内容。通过村民自己选出村民委员会来实现村民自治,曾被寄予民主训练的厚望。《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推动者彭真说过:

群众在一个村范围里面涉及到公共事业、公益事业这个问题,要办什么不办什么,先办什么后办什么,完全交给群众自己去办,怎么提出问题,怎么讨论问题,怎么用民主的程序来决定问题,完全交给群众自己去办,这样群众自己就一步一步地学会了民主,养成民主意识、民主习惯掌握民主的操作方法。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看村委会是个最大的民主训练班。老百姓现在如果通过这种直接民主形式管理好一个村,将来就可以管好一个乡,管好一个乡以后,将来就可以管好一个县、一个省,真正地体现出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①

然而,村委会选举中的拉票行为失范,贿选盛行,暴力滋生的问题,不仅有损选举有序公正,危害农村社会稳定,而且已经影响到人们对于村民自治与民主选举的信心,同时也成为部分保守人士反对进一步推动民主改革的借口。因此,规范拉票行为,净化村民选举,细化选举规程,已经刻不容缓。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今年4月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的通知》(中办发[20020号)。②这是我国推行村民自治以来第二份全面规范村委会选举工作的中央文件。第一份文件是2002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中办发[2002]14号)。③与14号文件相比,20号文件更具针对性。20号文件在开篇处指出:“有的地方村民委员会选举竞争行为不规范贿选现象严重,影响了选举的公正性;有的地方没有严格执行村民委员会选举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影响了村民的参与热情;有的地方对村民委员会选举中产生的矛盾纠纷化解不及时,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这便是其所要解决的问题规范拉票与竞选行为,惩治贿选,保证村民选举的有序公正,是其重点。

20号文件首次给出了贿选的定义:“在村民委员会选举的过程中,候选人及其亲友直接或指使他人用财物或者其他利益收买本村选民、选举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候选人,影响或左右选民意愿的,都是贿选。”这一界定仍是原则性的,什么样的拉票行为,属于这里所说的“收买”,什么样的情形,可算作“影响或左右”了选民的意志,仍然有待具体化。按照20号文件的规定:“各地要结合实际,进一步明确贿选的界限,加强监督,加大查处力度。”也就是说,贿选的具体界定,先交由地方来规范,根据各地的风俗和习惯,在当地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具体化。

20号文件加强了对贿选等违法选举行为的打击力度,其规定:

对参与或指使他人以暴力、威胁、欺骗、贿赂、伪造选票、虚报选举票数等违法手段参选的,一经发现即取消其参选资格,已经当选的,其当选无效;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伪造选举文件、篡改选举结果或者以威胁、贿赂、欺骗等手段,妨害村民依法行使选举权、被选举权的农村党员干部,要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农村党员和国家公务员有参与或者怂恿村民委员会选举中违法违纪行为的,要分别给予党纪或者政纪处分。

20号文件中“依法规范村民委员会选举程序”的部分,分别对村民选举委员会的产生程序、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的提名方式、候选人的竞争行为、以及村民的投票行为,做了细化规定。这对于选举的有序公正具有重要意义。就“规范投 票行为”,文件规定:

全面设立秘密划票处,普遍实行秘密写票制度,保障村民在无干扰的情况下自主表达选举意愿。严格规范委托投票,限定选民接受委托投票的人次,禁止投票现场临时委托。严格控制流动票箱的使用,确有必要使用流动票箱的,其对象和人数应由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并张榜公布。切实维护选举大会的现场秩序,禁止任何人实施向选民展示钱物等扰乱选举现场秩序、影响选民投票意向的行为。投票结束后,应当公开唱票、计票,当场公布选举结果。

保证秘密投票,让村民自主表达意愿,无疑是治理贿选的重要手段。现实中的贿选,很多是在秘密投票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滋生的。卢梭曾言:“当人民腐化而可以进行贿选的时候,那就适宜于采用秘密的投票方法了,为的是可以用不信任来制止贿选者。”①就秘密投票之于制止贿选的意义而言,卢梭的话是非常正确的。

就“规范候选人的竞争行为”(实际上就是拉票与竞选行为,为避免“竞选”的敏感性,文件在措辞上做了一定的技术处理),文件规定:村民选举委员会应积极主动、客观公正地向村民介绍正式候选人的情况。有条件的地方,提倡组织候选人同村民见面,介绍治村设想或竞职承诺,回答村民提出的问题,禁止候选人或候选人指使的人私下拉票。要加强对候选人治村设想或竞职承诺的审核把关工作,治村设想或竞职承诺不得有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相抵触的内容,不得有侵犯其他村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合法财产权利的内容,不得有对竞争对手进行人身攻击的内容。要引导候选人着力围绕发展经济、完善管理、改进服务提出方案和措施,防止出现为当选进行个人捐助村内公益事业财物比拼加码的现象。对候选人承诺捐助村集体的资金或物资,不应由候选人在选举前或选举后私自决定分配方案,而应交由依法选举产生的村民委员会组织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讨论决定。

其中值得肯定的是,将实践中候选人介绍治村设想或竞职承诺的竞选形式,在中央的规范性文件上予以承认,并强调其限度:“治村设想或竞职承诺不得有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相抵触的内容,不得有侵犯其他村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合法财产权利的内容,不得有对竞争对手进行人身攻击的内容。”此外,20号文件规范候选人承诺捐助村内公益事业的拉票行为,也是非常有针对性的、及时的,尽管其规定是否合理,尚有可商榷的余地。

四、承诺捐助村集体的拉票行为与贿选的界限

2009年年初,媒体上出现过一条关于陕西“天价村官”的新闻。当事人为王文选,乡镇企业家、劳模,创办多家实体,在当地家喻户晓。2008年年底被选为陕西省韩城市龙门镇龙门村的村委会主任,因给村民发放1332万元“人头钱”而被称为“天价村官”。他在竞选村委会主任时承诺:在上任前两年每年为每位村民分5000元,第三年10000元,“5年后的龙门新村将户户住单元房,家家有小汽车,人均收入2万元”。“为了让村民更快致富,如果我当选,垫资分配三年的两万元,让大家拿钱挣钱”。当选次日,2008年12月16日,王文选提前兑现竞选承诺,村民按人头领到了存单。对于王文选的竞选承诺,究竟算不算贿选,舆论不一,当事人因此存身于冰火之间。②假如王文选管理不善,兑现不了当初如此具体的承诺,其垫付分配的钱,是不能再要求村民返还了。这就有点类似于“如果大家选我,我就捐给村集体1332万元,每人发两万元”的竞选承诺。

这样一种承诺捐助村内公益事业的拉票行为或竞选方式,究竟算不算贿选?按照20号文件对贿选的界定,从事实出发,应该算贿选,因为符合用“利益收买”村民以及“影响或左右选民意愿”的构成要件,尽管收买的对象是全村村民。不过,20号文件接着规定:

防止出现为当选进行个人捐助村内公益事业财物比拼加码的现象。对候选人承诺捐助村集体的资金或物资,不应由候选人在选举前或选举后私自决定分配方案,而应交由依法选举产生的村民委员会组织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讨论决定。

这事实上认可了“承诺捐助村集体”的竞选方式,虽然对此竞选方式,有所规制。这一规定的出发点,或许在于肯定“慈善行为”,鼓励有钱人为村集体的公益事业做出贡献,或者鼓励先富起来的村民带领其他村民一起致富。民政部基层政权司司长詹成付,对2005年民政部《关于做好2005年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中“要认真研究和区分一般人情往来、候选人捐助公益事业以及承诺经济担保等法律未明确禁止的行为,与直接买卖选票行为的不同”的规定,曾解释说:

选举人公布执政方案时,一些并不针对个人的承诺,如承诺实施自来水工程、翻修学校等,不属于贿选;候选人选举前已做或选举中承诺当选后要做慈善事业、公共事业,不属于贿选;候选人以自己的私产作为抵押,以表示施政决心,也不属于贿选。另外农村红白喜事,礼尚往来是人之常情,也应该区别对待。„„有的还主动参与慈善事业,捐助困难群众,在群众中树立良好形象。这些,都未被法律禁止,也未与民主和公平相悖。„„法制社会的一个重要理念是“法无禁止即自由”。村民委员会的竞选行为,未经法律禁止,皆为自由。①

对于“承诺捐助村集体”的竞选方式算不算贿选的问题,我们不应诉诸“法无禁止即自由”的原则,因为现在探讨的是:如何规制拉票与竞选行为,“承诺捐助村集体”这一竞选方式,是不是正当的,在法律空白的情况下,中央文件如此规定是不是合理的,法律应该如何规定。在笔者看来,有钱人主动参与慈善事业,从事村内公益事业,捐助村集体资金与财物,在群众中树立良好形象,固然是好事情,但问题在于,这种慈善行为是在竞选时作出的,是以当选为条件的。这种慈善行为,显然不正当地影响到选民的投票意愿,应该算作贿选,因为里面蕴含着金钱与权力之间的交易,尽管这种交易与传统的贿选,即候选人在私下与个别村民之间的交易,一手交钱一手交票的交易,有所不同,它是候选人公开地与所有村民或村民集体之间的交易,并且交易过程并不是当下就完成的。

对此,或许有人会说,只要秘密投票得到保证,即使有候选人给出这样的承诺,村民们只要愿意,可以不选他,让他落空,从而不存在贿选,如果信得过他,也可以选他,这也是村民们自己的选择,法律不应干涉。然而,倘若承认此种竞选承诺的正当性,那便是承认权钱交易的正当性,否定选举权利的平等性,这样一来,很容易造成:权力为金钱所腐化,为金钱所把持,民主为金钱所扭曲。有钱人要从事慈善事业,捐助村集体,树立良好形象,完全可以在平时(即非竞选期间)这么做,尤其不应以当选为条件。对村民自治与村民选举有过专门研究的王禹先生,几年前就曾讨论过此一问题:

在村民选举的竞争中,候选人有时会提出说,如果大家选我,我出多少金钱,为村里修一条马路,或修一条桥。„„这是一种不正当的竞选行为,应当为法律所禁止。无偿出资修路修桥,是一种道德上的慈善行为,而道德上的慈善行为不应该抱有功利目的,是不应该图有回报的;因此,以无偿出资来换取村里职务,实质是一种买官的行为„„竞选本来是以才能和威信为基础,但现在变成以金钱为基础,所以,这种竞选行为违反了村民组织法中村民不分财产状况均平等享有被选举权的法律精神,这最终会导致一些平民百姓被夺去被选举权,而使整个村民选举为村里富裕者所垄断。①

《乡镇论坛》前主编徐付群先生,也对20号文件认可“承诺捐助村集体”的竞选方式,表示了质疑:

从这段文字看来,显而易见,《通知》的制定者认定,“候选人承诺捐助村集体的资金或物资”不属于贿选性质,不应该受到限制,需要规范的是捐助款物的分配方案的产生方式。但是,候选人在选举之前或选举期间的这种承诺捐助行为,真的不是贿选性质吗?候选人的承诺捐助行为难道不是为了影响选民的投票意向从而获得选民手中的选票吗?这种行为难道不会影响到村民的投票意向和最终的投票结果吗?如果用钱物交换一部分选民选票的行为属于贿选,那么用钱物交换全体村民的选票行为就不属于贿选吗?可以预见,随着此“规范”的发布,类似的选举捐助行为将得到鼓励,这也意味着贿选、非贿选的界限将更加难以划分,未来村委会选举的竞争将继续充斥着以比拼财富为主要方式的不正常现象。② 徐付群先生还提出,在选举期间若要捐赠,应履行公证手续,且保持秘密状态,此一建议值得重视。目前,《村委会组织法》正在修订中。对于20号文件中的一些规定,作深入探讨,甚至提出质疑,都将有利于《村委会组织法》的修订工作。

五、私下拉票不能一禁了之

最后,20号文件全然禁止私下拉票,合理与否,也是值得讨论的。首先,我们应该明确,在村委会选举中,不能将拉票与贿选等同起来,将拉票与竞选等同起来,则是可以的。当然,拉票与竞选需要规制,但不能一禁了之。这里还应强调,在现行体制下,我们不能将村委会选举与党政领导选举(选拔),等而视之。目前,在党政领导选举中,中央是禁止拉票行为的,拉票与贿选被等而视之。詹成付司长几年前曾详细解释了其中的缘由:

在党政领导干部选举中,是不允许拉票的。党政主要领导职务候选人一般不差额,只有副职才有差额,而且幅度很小。某人要不要做候选人、当选什么职务、能否当选、副职中要把谁差掉、能否差掉,不是简单地取决于选举人的想法和判断,更不是取决于候选人的主观努力和愿望,而是取决于党组织的愿望。一般来说,在选举程序启动之前,党组织已经根据干部管理制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和事先安排,选举只是履行一下手续而已。这一带计划色彩的制度设计,必然要求禁止拉票行为。因为,一旦允许或容忍拉票,就会乱了规矩,使事先的计划或多或少落空,给党组织的工作造成被动。所以,在党政领导干部选举中,不是候选人的,不宜张罗着硬要成为候选人;已经是候选人的也不宜积极主张自己的愿望。候选人只有表现得“无为”些,“悉听安排”些,才符合要求。假如有人执意问鼎,并号召代表投他(她)一票,那肯定不会受欢迎,轻则被怀疑为动机不纯,重则还会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近年来,随着党内民主的发展,詹成付司长所说的“无为”与被动,或许有些许改观,不是候选人的,有机会通过毛遂自荐成为候选人,候选人也会有机会对享有选举权者表达自己的意愿。不过,应该承认,上面描述的情形,总体上并没有改变。2007年,媒体上广泛报道:陕西省副省长李堂堂因指使、纵容他人为自己进省委常委班子拉推选票一事被中共中央纪委、组织部通报。接着,中共中央组织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换届中,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关于在地方党委换届工作中进一步严明组织人事工作纪律的通知》,该通知指出:拉票贿选等行为,是对社会主义民主和党内民主规则的破坏,严重违反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广大干部很有意见,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如不严加整肃,必将影响选人用人的公信度,阻碍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会同纪检机关采取强有力措施,坚决刹住在领导班子换届中拉帮结伙、串联拉票、贿赂选举等歪风,树立清风,弘扬正气。①

2009年三月份中组部下发的《关于在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集中调整中加强监督认真治理拉票行为的通知》(组通字〔2009〕23号)又指出:各种形式的拉票行为破坏民主规则,造成民意失真,损害党的形象,干扰后备干部集中调整工作健康顺利进行。„„在后备干部集中调整中,凡通过宴请、送礼、安排消费活动、打电话、发短信、当面拜访等形式,请求他人在推荐过程中给予自己关照;委托、授意中间人出面说情,请求他人在推荐过程中给予自己关照;通过举办同学、同乡、同事、战友等联谊活动,请求他人在推荐过程中给予自己关照等行为,均属拉票行为,必须坚决禁止。② 中央三令五申强调禁止拉票,是与党政领导选举的民主发展相伴而来的。在党政领导选举中,扩大民主推荐,扩大民主基础,避免用人权力过于集中,是发展趋势,不过,这会滋生拉票的需求,促使拉票现象产生,从而与党管干部原则,有着潜在冲突,从深层次上说,是多数决民主理论与党的领导、党作为先锋队组织等理论的冲突。

目前,党政领导选举是一种精英民主,与中国的民本主义及儒家精英传统,有着紧密的联系。中国能否走出自己的民主道路,既尊重民意,又不简单以票取人,既避免用人权过于集中,又防止多数决民主的弊端,协调好党管干部原则与民主选举原则,寻求程序民主与实质民主的最佳结合,这是一个难题,仍待探索。但是,在村委会选举中,并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村委会选举完全可以采取大众民主的模式,现行法律也为这样的民主实践提供了制度空间。笔者完全认同詹付成司长曾经表达的下述观点:

与党政干部选举强调计划性、强调候选人的“无为”有所不同,村委会选举突出竞争性,突出候选人和村民的双向互动。拉票需求及其行为,本是这种“竞争式”选举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我们既不能简单地套用党政干部选举的规则,来剪裁村委会选举,对村委会选举中的拉票现象看不惯;也不能用村委会选举的规则,去衡量党政干部的选举,把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的选举混淆起来。③

诚然,需要进一步规范拉票行为,以保证村民选举的有序公正,但是,一概禁止私下拉票,就有点因噎废食了。除了村民选举委员会组织的拉票活动外,自发的竞选宣传、私下走访村民,分发宣传单,等等,也是有益的拉票行为,如果借此规定,把这些拉票方式打入冷宫,必将大幅度压缩村委会选举的自由空间。而且,这一禁止性规定,在执行上,也有很大难度。

詹付成司长曾言:为保证拉票的有序性,“候选人的拉票活动必须在村民选举委员会的统一组织下公开、公平地进行。不提倡候选人个人走家串户,私下拉票,更不允许候选人自己组织竞选班子或利用家族、宗族、帮派势力组织选举,拉拢选票。”①对照现在的20号文件,“不提倡”成了“禁止”。詹司长还曾提出:要做到拉票的有序性,村民选举委员会就必积极作为,为候选人和村民的双向互动,为候选人合理的拉票行为,提供规范的服务。„如同要想堵小道就必须开大道一样,要想遏止制度外的、不规范的拉票行为,就必须开通制度内的渠道。如果一味地指责候选人私下乱拉票,而村民选举委员会却又不提供规范的程序,组织规范的竞选,那么,这样的指责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然而,20号文件只规定:“村民选举委员会应积极主动、客观公正地向村民介绍正式候选人的情况。”而且,按照文件规定,村民选举委员会组织拉票活动,不是必须的,而是“有条件的地方,提倡”,这样一来,就给选举工作机构有了很大的灵活性,不难想像,这一规定有可能成为选举工作机构不组织拉票活动的借口。没有组织上的拉票活动,又禁止私下的拉票活动,而仅规定“向村民介绍正式候选人的情况”,这固然能消除村民选举中的“乱象”,促成某种“有序”,但不利于调动村民的参选积极性,难以让村民有效地了解候选人,让村民在知底知悉的情形下,行使自己的投票权,从根本上说,会影响选举的公正性。

[作者简介]张卓明(1979-),男,法学博士,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选举与民主研究中心主任,华东政法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

第三篇:浅谈怎样帮助学生认识和对待挫折

浅谈怎样帮助学生认识和对待挫折

作 者: 联系电话: 单 位: 邮

编:

内容摘要:一帆风顺是人们的美好希望,然而挫折是避免不了的。教育者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挫折观,增强他们战胜挫折的能力,给予他们直面生活的勇气和力量,为灿烂的明天导航。

关 键 词:挫折观 战胜挫折 合理期待 意志

近年来,在快乐教育、赏识教育展示着它们美好一面的时候,我们发现,新时期校园独生子女数目日渐增多,他们多数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相互之间越来越疏远,稍有不顺就萎靡不振,甚至走极端。中小学生因心理品质差、抗挫折能力弱而导致的诸多问题仍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为什么我们呕心沥血教育出来的学生,在些许的挫折面前竟然如此的脆弱,如此的不堪一击呢?看来,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其具有较强的抗挫折能力,依然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转变观念,正确看待挫折。

漫长人生,我们渴望一帆风顺,需要成功,别人的赏识和肯定可以给人以激励和鼓舞,让人扬起生活的风帆,对于个人成长和发展有意想不到的奇效。然而,挫折也是我们避免不了的。所谓“一帆风顺”、“万事如意”,只是人们的良好希冀而已。有人专门研究过国外293个著名文艺家的传记,发现有127人在生活中遭遇过重大的逆境。逆境是客观存在的,关键在于我们怎样认识它和对待它。如果有了正确的挫折观,敢于正视、挑战挫折,就能把挫折当作进步的阶石,从而走向成功。

而我们身边却有这样一些事例:

某初中学生因沉迷电子游戏,父母规劝几句就跳楼自杀。某学生因上课作业屡次不做,老师训斥几句就离校出走。今年开学初,我班上一学生连续几天上课打瞌睡,我询问原因,他收拾书包拔腿就往教室外跑。

还有一些调查表明: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自杀率呈上升趋势。在回答“遇到困难怎么办”时,中、小学生多想到的是找家长或教师,而不是自己想办法解决。在生活中,青少年学生已经历过挫折,并伴随着不愉快的、消极的情绪体验,因而形成了对挫折的态度:心生胆怯而消极回避。

针对于这些成长在社会主义的小康生活蜜罐之中的孩子们,如果不给他们足够的风雨,实在不能想象如何期待他们成长为参天大树。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挫折未必总是坏的,关键在于对待挫折的态度。因此,首先要端正对挫折的态度,要改变学生内心对挫折的“害怕”认知,可以通过讲解、典型示范、生活体悟等方式使学生明白:挫折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客观地对待它;挫折是成功的基石,要善待它;对挫折应该持从容面对、积极应变的态度。端正了学生对挫折的态度,然后就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挫折情境,让学生在“挫折”中成长。法国拿破仑说:“人生之光荣,不在永不失败,而在能屡扑屡起。”我常想,现在的社会竞争就如此之烈,将来的社会竞争会更加的惨烈。到了社会这个大熔炉里,谁会去让着你、哄着你、赏识你,我不敢想像将来这些孩子们怎样的生活。无论从教育者的角度还是从家长的角度来讲,“挫折教育”不应该成为我们遗忘的角落。

二、提升能力战胜挫折

人都说独生子女毛病多,应对挫折能力差,但有没有想过这一切都是谁造成的呢?孩子是一张白纸,问题出在拿画笔的人身上。正是家长和老师的有意无意的过度关注和保护,导致了今天的局面。那么如何使学生们在挫折面前从容面对呢?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站在生命教育的高度培养学生耐挫力 关于远大理想,妇孺皆知的当属周恩来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同样著名的还有汉朝韩信,他出身贫寒,但却胸怀鸿鹄之志。当他面对纨绔子弟的羞辱时,能够忍气吞声,坦然接受“胯下之辱”,而不图一时之快。这个真实的历史故事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用于教育下一代。回头看看我们的历史英雄人物,“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勾践,“同志仍需努力的”孙中山,“风流人物”毛泽东,“三起三落”的邓小平,“苦战能过关”的陈景润等等,他们无不是遇到过大挫折的人,正是因为胸怀远大的理想,所以他们面对大苦大累的考验不屈服,不仅为人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也成就了他们的旷世英名。

(二)家长、老师对学生要形成合理的期待

现今的社会竞争激烈,家长们为了“望子成龙”,除了安排他们夜以继日的学习,还要孩子们课外承担沉重的补习负担。赏识教育家周弘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许多家长口上整天说着爱孩子,其实爱的是自己的面子。孩子学习不好了,成绩下降了,名次下滑了,轻者恶言相向,重者棍棒交加。面对许多“不听话”的孩子,家长常常抱怨自己命运不济,摊上了这么一个费心伤神的主。我们有没有想过,当我们对他们忆过去、讲现在、谈未来、论工作压力、摆生存风险的时候,其实是将一些生活压力过早地强加给孩子,无形中用不合理的期望涂灰了孩子们多彩的童年。

我们不妨将心态归零到孩子刚出生时的状态。那时,幼小的孩子在我们身上拉屎撒尿,我们毫无怨言甚至兴高采烈;孩子学走路跌跌撞撞,经常摔跤,我们不仅没有打骂,反而一直加以鼓励;孩子学说话,口齿含混不清,我们耐心启发、循循善诱、亲自示范,从不会怒目而视、破口大骂。想想那时,我们的期望值不高,每当孩子出现一点微小的进步时,我们都会欣喜若狂。那时的我们能理智地认同孩子身上存在的差异,可是,从孩子踏入校门的那一天起,我们发现有那么多的孩子比我们成绩好,美丽梦想被打碎了,怎么办?于是家长们行动起来,对孩子旁敲侧击、当头棒喝,甚至拳脚相加。不久前,看到《中国青年报》有篇文章,由于未能准确读出“菠萝”的拼音,一位母亲竟将自己的3岁女儿活活地打死了!是孩子真的不行,还是我们自己的期望值过高?

总之,不合理的期望,会阻碍孩子对自我进行客观的评价,使原本不应引发挫折感,给成长中的孩子造成过多的困扰。家长、教师的合理期望可以引导学生对自我进行正确的评价与判断,对自己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挫折能有适当的预期,当面对挫折时也就会客观、冷静的应对,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获得战胜挫折、困难的成功感。

(三)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与心理 首先,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有一些中学生说:“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能干,很聪明。但有时候我又会觉得自己很笨,连一件小事都做不好。我究竟是聪明的还是笨的呢?”发出这种感慨的学生,实际上是不知道如何正确地认识自我。如果一个人看不到自已的价值,就会对自我失去信心,产生自卑感,失去了生活的力量,一旦遇到失败和挫折就会一蹶不振。如果一个人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弱点,就会盲目自信,夸大自我,目空一切。因此只有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才能保证一个人的个性健全良好地发展。

其次,帮助学生保持开朗的心境,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我们有的学生,只是分数的机器,而不是一个能面对风雨的人。陶行之先生曾明确指出,学生的学习光靠智力不行,光有学习的热情也不够,还得有坚持到底的意志,才能克服大的困难,使学习取得成功。

我在培养学生顽强意志力的时候是这样做的:

1、有意创设挫折环境,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意志力的目的。如利用考试、体育、劳动、班会、课外活动等,经常给学生设置一些顺境下的“障碍”、“陷阱”,故意制造一些使他们失误的机会,让学生在攀越教师有意设置的障碍中,既能获得成功的感受,也能够体验到失败和不如意,磨练意志以提高受挫能力;其次,应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创设挫折情景。学校和教师应组织学生走出学校,参与一些稍有难度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从单纯的学习中解放出来,在活动中经受锻炼,增加阅历,开阔视野,加深对社会的了解,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

2、克服赏识教育的片面性,对待出错的学生该严格一定不要宽容。最近听了几节公开课,只见每当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总会充满激情甚至煽情地说:“你真行”“很聪明”“很了不起”。溢美之词,不绝如耳。与老师们一交谈,原来他们认为实施新课程了,就不能批评学生了,于是这种所谓的“赏识教育”便大行其道。这样未免也太绝对了,孩子本不完美,赏识并非万能。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待打破玻璃的学生的做法是:让犯错误的学生独自呆在房中,让其体验寒冷、体验孤独,使其发现自己的错误,继而改正。

第三,培养学生对受挫的恢复力

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不仅要给他提供受挫的机会,让孩子体验受挫,而且还要培养孩子对受挫的恢复力,让他从挫折的痛苦中解脱、振作起来,有信心重新开始。这就要求老师首先要理解孩子,要有进入孩子内心世界的能力。其次才是寻求解决的办法。和孩子交谈时,认真、耐心地听取,千万不能漠不关心,更不能一味埋怨、批评。要让孩子感到你对他的理解和支持。如果用老师的权威,以咄咄逼人的架势堵住孩子的嘴,孩子就会把委屈和痛苦憋在肚子里,这样每一次挫折都会增加他的自卑感。无论对错,我们都不要急于指手画脚地评头论足,否则孩子会因为担心受到批评和攻击而中止谈话,把自己封闭起来。理解是爱的语言,老师的爱会温暖孩子受挫的心,给予他战胜挫折的信心和力量。

突然感到挫折是可爱的,因为挫折的来临更像是机遇的来临,翻过他,就可以见到成功的大海。挫折也像是海中的礁石,不遇见他,永远激不起成功的浪花。记住,昨天的挫折会为今天的顺利铺路,为明天的灿烂导航!

参考文献:

董奇:《孩子成长中不可缺少的营养 》 林崇德著:《教育的智慧—写给中小学教师》 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

第四篇:论素质教育中怎样对待中差生

论素质教育中怎样对待中差生

所谓差生也就是后进生,一种表现为成绩差,一种表现为思想落后及行为习惯差。优生则相反。而介于优生和差生之间的则为中等生。由于中差生的种种表现欠佳而影响集体,作为人的正常心理反应,他们会不同程度受到师生的冷落、薄待甚至歧视。这样教育的结果是差生更差。不是有人曾说:如果孩子天生就是优生,哪教育还有什么功能?又谈什么基础的素质教育呢?因而对占相对多数的中差生,我们更应变嫌弃为喜爱,变忽视为重视,变冷漠为关注,变薄待为厚待。

寻找一下中差生的原因(排除弱智儿童),是多方面的,普遍的认为是: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要求自己不严格。为什么会这样呢?由于犯有某个缺点而遭老师严厉责问而自我调节力差产生厌烦情绪;或由于老师的误会蒙受过“不白之冤”产生心理失衡而自暴自弃和逆反;或由于家庭的负作或面对社会阴暗面时缺少应有的正确引导而形成不良习性。等等。我认为,厚爱中差生,首先应有辨证的观点:

一、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中差生。

应该说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即积极因素)和缺点(消极因素)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差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而看不到优点,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有碍学生进步。我以前的班级中,有位同学绘画就特别好,以前班墙室的建设几乎是一片空白,既起不到对同学们学习的促进作用,也达不到对同学们进行宣传教育的结果。本学期我在班后面的墙壁上,开创了两块学习园地,学习园地四个字用剪纸剪出来,四周再贴上彩纸边框,起到一个美化的效果。学习园地里面的内容定斯更新。如先后举办过“升考专题”和“法制专题”的墙报。同学们对这种做法非常欢迎,下课后大家都主动涌到后面去看,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教育的作用,也增强了这位同学的自信心。

二、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帮助他们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其次应有平常的心态:差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他们应享有同其它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也应享受到优秀学生在老师那儿得到的爱,作为一个教育者在对待中差生时应该具有自我调控的能力。

厚爱差生,就是真正做到以情动人:首先做到“真诚”二字,即教师不应有丝毫虚伪与欺哄,一旦学生发现“有假”,那么教师所做的一切都会被看作是在“演戏”,因为他们更缺少辨别能力。他们会说:“老师是说给我们听的,才不是那么回事”,结果是真的也变成假的了。

其次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差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中差生,鼓励他们自由讨论。最后做到“理解”二字,即通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

如果在中差生身上做到“真诚”对他们,善意理解他们,高兴地接受他们,一定会促进中差生的进步和发展。

正所谓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教育者对中差生的厚爱定会使他们实现向“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的转变。

培优扶差是一个学期教学工作的重头戏,因为一个班级里面总存在几个尖子生和后进生。就拿我们班来说,对于后进生,我总是给予特殊的照顾,首先是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然后是在课堂上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大力的表扬,课后多找他们谈心、交朋友,使他们懂得老师没有把他们“看扁”,树立起他们的信心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最后是发动班上的优生自愿当后进生们的辅导老师,令我欣慰的是优生们表现出非常的踊跃,我问他们为什么那么喜欢当辅导老师,他们说:“老师都那么有信心他们会学好,我们同样有信心”。在我的辅导下,他们有了很大的进步。

于是,我让他们组成“一帮一”小组,并给他们开会,提出“老师”必须履行的职责,主要就是检查“学生”的作业,辅导“学生”掌握课本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给后进生根据各自的情况定出目标,让他们双方都朝着那个目标前进。“老师”们确实是非常尽责,而“学生”时刻有个“老师”在身旁指点,学起来也非常起劲。两个班所定的9对“一帮一”小组,“学生”们全班都有进步,有的进步非常快。

三、沟通思想,培养差生自信心。

同时在我担任班主任工作这些年来,我非常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尤其是差生。通过班会、晨会、思想品德课及结合各科教材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爱老动、爱学习等的思想教育。使学生能养成良好的班风、学风。班干部是老师的左右手,所以我把培养得力的班干部作为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培养了两位得力的班长,其中一位就是中等生。通过实践证明了这个中等生班干部能把班的学习和纪律管好,而且非常用心。

我为他们定出要争取每星期都拿文明班的目标,各施其责。还常给班干定时开会,了解他们工作的情况,鼓励他们大胆开展工作。使班干能在同学中树立起威信,成为同学学习的榜样。在他们的努力下,班务工作能正常开展,本班这学期也只有两次没有取得文明班的称号。上学期经常有打架事情发生,我唯有苦口婆心地跟他们做思想工作,慢慢把他们转化,今个学期打架违纪的现象大大减少了,上课能遵守纪律,并且非常积极回答问题,学习成绩也优秀。但还是不时出现一些消极的思想。为了把班的常规工作搞好,我每天都坚持早上七点三十分前、中午一时四十分前就到校,回到学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到班上了解学生的早读、午读等情况,对学生进行晨会教育。

四、与家长联系,建立无缝教育网。

经过努力,我班的各项常规工作像早读、卫生、课堂纪律等都抓得比较好。这学期班主任工作最使自己满意的是与家长的联系沟通工作。这一学期,我主动与家长通过电话、校访等的方式进行密切联系,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与生活情况,也向家长汇报其子女在校的情况,争取与家长的教育思想达成一致。当家长对我的工作提出意见的时候我非常乐意接受,并且调换角色站在家长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结果,绝大部分的家长对我是非常信任和尊敬。像XXX同学,她的家长因为望女成凤心切,把女儿的学习管得特严。要她在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的同时,中午要她写两页的生字,晚上要写两课的生字和背语文或数学,完成不了还用棍棒侍候。结果把小女孩压得透不过气来,上课也没精打彩的,老师

在学习要完成的作业总是完成不了,成绩也越来越差。我跟她家长谈过几次,了解到这样的情况,给他们提了个建议,让他们不要布置额外的作业给她,不要把她逼得太紧,先试行两个星期,如果还是老样子的话就一起再想别的办法。家长听从了我的意见,结果这个同学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下成绩进步很大,语文数学都达到了优秀,数学还考了一百分。她的家长也对我表示谢意。我为他们定出要争取每星期都拿文明班的目标,各施其责。还常给班干定时开会,了解他们工作的情况,鼓励他们大胆开展工作。使班干能在同学中树立起威信,成为同学学习的榜样。在他们的努力下,班务工作能正常开展,本班这学期也只有两次没有取得文明班的称号。

第五篇:村委会选举中遇到的问题及决策

浅谈村民委员会选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论文摘要:村民委员会选举是广大农民当家作主的具体表现。从现实情况来看.虽然(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早已生效,但在具体实施过程当中仍然问题多多,不容乐观,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农村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将会受到严重影响。村委会选举是当前中国农村最为普及也是最为广泛的政治参与形式。在村民自治活动中,民主选举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但是,村委会选举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并不顺利,本文以禄步镇村委会选举为例分析村委会选举出现的主要问题有:拉票、贿选现象严重;选民的民主权利意识低;选票填写不真实等。村委会选举制度在实施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表明,我过现行的村委会选举制度还不能有效地进行村级领导干部的选拔,究其原因主要有:村委会选举制度不够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不健全;传统的封建思想束缚;先富者借机谋取合法的政治地位;候选人和选民素质不高等。只有分析了问题及其出现的原因,才能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从而对村委会选举制度做出适当的调整,以面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农民对自己权利的运用首先体现在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行使上。但就目前农村的实际来看,农民要真正地通过民主选举。选出自己的“当家人。却并非一件易事。

关键词:村委会 选举 问题 对策

一、农民无法左右选举

有人埋怨甚至指责农民不珍惜手中的选举权利。可能这些人从没有农村生活的经历,不了解农村的现状。其实.农民比谁都渴望能有一个贴心人.替自己说话,为自己办事。但是.他们更清楚田问行使劳动的权利是有回报的.而选举的权利是虚的.农民本身根本无法左右选举,没有人尊重那神圣的一票.在选举中是不能选出称心如意的。带头人的,选举过程的不规范甚至舞弊行为极大地伤害了农民参选的热情。从选民登记开始的整个选举始末,农民只是在现场投票中才显示了自己的存在。由乡政府一手操办的选举中,其实选票的多少是没有说服力的。很大程度上.选举只是个必不可少的程序。只具象征意义。

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在农村自然也就是村民当家作主了,可是,农民在选举中还是做不了主。还有一个原因是,基层政府对于村民选举态度暖昧,各方监督不力现在的村干部大都扮演着收税催费等替政府分忧的小伙计形象,只要农民没意见.况且他们的意见也不会有人听的,即使有。也会“说服教育的。因而,基层政府不会设身处地的为农民着想。近年来,媒体对于选举的监督似乎也没有制造多大的轰动效应对于此类事情对于国人也失去了新鲜感,充其量也只是引起了一定范围内的关注。还没有形成一股推动村民自治制度规范运作的有效力量。

其实,农民并非纯悴不问政治,他们在吃饱穿暖的同时,自身民主意识也在提高而且,农民参选率低也不是民主意识低造成的,选举中的诸多弊病挫伤了农民参选的热情。无庸置疑,农民是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农民自身权利受到不法侵犯时常见诸报端,在选举中,农民亦是如此,在广大农村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里,很多人都不参选,漠视选举权也不是没有道理的.那实在也是无奈之举。对于选举,我们有法律和制度的保障,只要在实际中加以落实并逐步完善,完全可以改变现在这种不合理现状,解决这一同题其实并不难。选举,对于农民来说是个美丽的谎言,农民也很尴尬.于是很多人放弃参选。如果说一个法治的社会体现的是对于个体权利的尊重和保护,无疑,现在的农民还没有体会过真正做人的权利。要实现村民自治,就必须保护农民的权利意识.尊重农民的选举权利。

二、村委会选举制度在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从禄步镇各村委会换届选举的相关数据及本人实地考察中可以看出村委会选举在实施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拉票、贿选现象严重

在村委会选举中,拉票现象是非常普遍的。但是有些候选人之间经常展开一些不正当的竞争,使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如通过亲朋好友“游说”,有如通过经济手段,在选举开始之前在本村范围内“四处活动”,等等。这就导致了一种严重阻碍选举公正的现象的存在:贿选。在2011年禄步镇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就有多个村出现了贿选现象。在村委会选举中,要拉选票,就需要较多的贿资。而不能像一些贫困地区那样,一包烟,一件低档衬衣就能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候选人一般不直接拉票,而是主要由其亲朋好友出面,主要方式有:(1)直接送钱、送物拉票。在禄步村委会选举期间,某个候选人在半个月之内就出了近二十万元来拉选票。为了当选村长,其家人每天都是早出晚归,有的送礼,有的送钱,可谓是忙的“不亦乐乎”。其送礼范围也是惠及老少,不论有没有选举权,这就让他更“得民心”了,从而也就无形之中为自己找了很多说客。(2)家族氏派性拉票。在该村中黄、朱两大姓氏的竞选中,通常是本族人头本族人的票,从不考虑能力、水平、人品等。而是从本族利益出发,寻找本族利益“代言人”。从而,本族内部便达成了共识,人人都为了选举尽心尽力。(3)候选人的“承诺”。该村黄姓的候选人口头承诺若他当选就建造村民们期盼已久的“祠堂”。还要在村中另修一条水泥路。更甚之,他还做出了非法允诺,当选后村民可以多分宅基地等。

2、选票填写的真实性问题

由于劳动力转移,有些家庭部分外出,人虽然走了,但户口还在。而统计选民通常都是以户口为准。出现了选票发下来无人填写的情况。外出的村民的选票通常都是由其家属或朋友代填。这样选票实际上代表的并不是选民自己,而是代表了其代填人的利益。因此也就缺乏了其真实性。在池店镇2003年的村委会换届选举的数据说明中可以看出,该镇是著名的侨乡,旅居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5万多人,而这些人中又有很多的亲戚还在家中,会不时的到海外走访亲戚,这就难免会造成选民的减少。另外,数据中还统计出,该镇登记选民37246人,外出选民2242人,占登记人数的6%。如该镇营边村的村委会换届选举中,有一户家庭,全家有选举权的共7人,其中兄弟三人及其妻子都外出打工,家中只剩下年过70的老母,当选票发下来时,这七张选票都由其老母填写,更有甚者外出选民的选票竟是由候选人及其家属代填的,这就使得选票严重缺乏了其应有的真实性。

二、确保农民选举的真实有效的几点措施

法制社会要求依法行政,没有法制做后盾的选举只能是小孩子过家家,只能是一场游戏。因此,农民选举也应纳入法制轨道。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为此,我们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好工作:

一是要积极推行村民委员会直接选举。村民委员会直接选举的实质是还权于民,这一选举方式将给农村经济、社会、政治等带来巨大的变化。首先,改革开放不仅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而且农民的思想也受到了外部世界现代文化成果的感染,广大农民开始渐渐地关心自己的民主权利,参政议政的意识已经初见端倪。村民委员会直接选举,可以使农民充分行使和享受法律赋予自己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必然带动全体村民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关心国家大事,从而使民主法制观念慢慢的深入人心,借以提高农民行使权利的能力。其次,农村社会最突出和影响全局的矛盾是农民与村干部的矛盾。推行村民委员会直接选举,村干部的任命和罢免将由大多数农民的意愿决定,权力是村民赋予的.村干部只有一心一意地做好本职工作,替群众着想,为群众谋利益,才能赢得广大村民的拥护和支持。同时,直接选举也并不是终身制,对表现不好的村干部,村民可以及时罢免。这样在任的村干部就会有一种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他们就会加倍地努力工作以取得好的政绩。可见,村民委员会直接选举是化解农民与村干部矛盾.促进农业发展,确保农村稳定的有效途径。再次,通过直接选举。可以把真正有能力、素质高的农民选进村干部的队伍。村干部是代表村民利益为村民办事的“当家人”,因此,多数村民会以极其负责的态度对待选举的,经过直接选举而产生的村干部。群众对他们的信任感和认同感也较强。村干部的威信自然也高,工作也容易开展。当然作为农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一件新事物,实现村委员会直接选举在给农村社会带来好的变化的同时.具体操作时也难免会出现一些题和阻力。农村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宗族、派系之间的矛盾和不同利益群众的差异性农民整体文化素质不高等等.都会对村民委员会的直接选举带来困难,对此要有清的认识,要积极采取措篪,加强对村民的教育和引导。同时还要通过增强广大村民民主法制观念等途径来确保村民委员会直接选举健康稳定地发展。

二是要正确理解农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村民委员会织法)第十二条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村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政治权利的人除外。这一规定明确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不可分离性,即凡是有选权的村民必然有被选举权.反之亦然。但该法第二十三条又规定:村民委员会及其成员必须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办事公道,廉洁奉公,热心为村民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又设定了一条候选人的资格条件。这些规定的意义在于:一方面,民选举是为了选好人、选准人。选好选准本身是个较为笼统的条件。如果没有任何资格作限制,这种所谓的选好、选准将是没有意义的。两一方面。人人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不是说人人都能当选,选举是多中选少,少中选优,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因此,要严格执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充分尊重村民广泛的民主权利,只要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村民就有可能竞争村民委员会成员,但又不能忽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对候选人资格的界定,其中,法定年龄、具备政治权利、遵守宪法、法律和国家政策,及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领导能力。办事公道。廉洁奉公,热心为村民服务等都是基本的资格条件,这就决定了在选举之前,应该配有完善的资格审查程序,对竞选的资格要严格审查.这一工作由选举委员会具体负责。只有张扬。才能够最大程度的防止违法乱纪的人、黑恶势力的人、封建宗派的人、有劣迹的人、素质较差的人等混入村民委员会的领导班子.否则,村民委员会可启用罢免程序。

三是要正确对待民主选举与村民自治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是村民自治的基本内容.只有“四项民主一齐抓,村民自治才能协调发展,农民的民主权利才能有效落实。其中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的首要环节是村民自治的基础。因为人是生产力中主导性的因素,所以,选好人、选准人就显得十分重要。村民委员会选举完成后。村民自治的工作却远远没有结束,新一届村民委员会产生后,要继续抓好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工作,把村务大事的决策权交给广大村民,把日常事务的参与权交给广大村民,把对村民委员会的评议权和重要村务的知情权交给村民。绝不允许“村民委员会成员自治和“村民委员会主任自治”的现象发生。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民主决策制度,规范议事决策程序,完善议事办法,提高议事质量。要进一步规范民主管理制度,完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村规民约和自治章程。要进一步规范民主监督制度,尤其完善村务公开制度,首先要做到由“权力型公开”向“权利型公开意识的转变,并对村务公开的具体事项作出明确规定。认真规范村务公开的内容、范围、方式等等,对村务公开做的不好的要有具体的处理措篪。严防村务公开流于形式、走走过场。要普遍建立村民民主评议制度。做到村民委员会及其成员的政绩由村民来评说。总之,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的首要步骤,而村民委员会产生以后则要自觉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他们才是村民自治的主要内容。

三、规范村民委员会选举的意义

村民委员会选举是村民行使自己的合法权利的具体表现,按照法律程序。通过民主选举,选出自己理想的。当家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村民委员会干部是村子物质文明建设的领头人。一个真正有责任心的村民委员会主任,必须是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的典范。必须是村民利益的忠实代表者。那么,谁究竟是这样的村民委员会干部,群众最具有发言权。只有通过村民委员会选举,才能确保村民委员会干部队伍的质量。村民委员会干部是选举产生的,还是通过“走后门、拉关系产生的,这在农村里的反差是非常明显的。例如,宁县焦村镇某个村子,其村民委员会主任是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选举产生的,他在村民中的口碑极好,在领导村民脱贫致富问题上做出了重要贡献,村子里有了村办企业—砖瓦厂.所有权归村民委员会,还有养鸡专业户,果树专业户等.村民委员会出面聘请农业技术员定期来给农民进行指导,很多村级道路也进行了扩修,通往外面的世界大门正在打开。相反,宁县的太昌乡某个村子,据当地村民反映.其村民委员会主任是乡政府任命的,群众的意见就十分大,说什么的都有.比如,这个村子有两个砖瓦厂个是富裕起来的村民自己投资的.而另一个则是村民委员会主任自己投资的,所有权自然而然也就归他了,最终他成了村子里的首富,而广大的村民这些年生活却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村民们从根本上就不知道村民委员会主任的职能和作用.在村民眼里.帮助乡政府催粮要款成了其任职以来的惟一任务。

其次。村民委员会干部也是村子精神文明建设的掌舵人。俗话说,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上梁不正下梁歪,下梁不正倒下来。一个村子的民风民情、道德风尚的形成.固然有许多传统文化的因素在起作用,但是,村民委员会的干部素质去直接影响着该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上面提到的两个村子.一个村子的村民委员会干部是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选举产生的,这个村子的整体面貌就明显不同,他们不仅在村民宅基地的规划上有前瞻性.而且在植树造林、种花种草等再造秀丽的新村庄方面也做的有声有色。这几年多数农民因为生活条件的改善,逐渐地走上了地坑院.住进了砖瓦房,于是村子里便残留了许多坍塌的窑洞,大量的废弃的地坑院的存在,不仅影响了村子的整体形象,而且也留下了健康隐患,小孩子不慎掉入而致死、致残、致伤的现象时有发生。于是村民委员会主任就组织村民把一些尚有保存和观赏价值的地境院留下,经过维修来发展旅游事业,而把多数已经没有保留价值的地坑院填平,种上绿草、鲜花和小树,整个村子由此呈现出一幅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画面。而另一个村子其村民委员会主任是通过。走后门”、拉关系而被乡政府任命的,他在这些方面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动作,这个村子也因此而因“脏、乱、差”得名,成了萧条村。需要指出的是.后面的“萧条村”和前面的“繁荣村”相比较.“萧条村”地处公路干线,气候温暖.土壤肥力强,其自然条件要远远优于“繁荣村”的。

再次.村民委员会干部也是村子政治文明建设的排头兵。一个村子的村民的法律意识、权利意识的强弱.村民委员会领导班子自身是否廉洁高效,均与村民委员会干部的素质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通过(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选举产生的干部,其素质就明显地高,而通过“走后门”、拉关系被乡政府任命的村干部,其素质就明显地低,高质的村干部是村级政治文明建设的强有力的推动者.其品行、德性、工作作风及言谈举止不仅会影响到村民委员会的其他成员,更重要地是能够营造一种清明、人文的社会环境,感染村民。这种傍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比任何说教都有用。当然.低素质的村干部也能起到类似相反的作用。如上所述,如果“萧条村的村民有较强的政治素质和权利意识,那么这个村子的状况也不会长久地维持下去。这洋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恶性循环,越愚越穷.越穷越愚.慢慢地也就麻木了。总之,农民的选举问题以及所涉及到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实葩,对于广大的农村地区,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下载怎样认识和对待村委会选举中的拉票现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怎样认识和对待村委会选举中的拉票现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呼吁广大村民认真理性公正对待村委会选举的倡议书

    呼吁广大村民认真理性公正对待村委会选举的倡议书 各位父老乡亲、各位村民: 大家好! 三年一届的村委会选举即将开始,为了让大家手中宝贵的一票能够发挥它的积极作用,针对以往村......

    怎样对待办公室中的人际纷扰

    本文作者:鸿武 好范文原创投稿 怎样对待办公室中的人际纷扰 置身于办公室的人,难免与或上司发生某些磕磕碰碰,进而形成某种分歧、龃龉和误解之类的纷扰,处理不好,就会造成自己的......

    体育课中怎样对待娇生惯养生(5篇模版)

    体育课中怎样对待娇生惯养生 体育课上如何对待身体方面特殊的学生,和对运动不感兴趣的学生,还有就是缺乏体育意志力的学生,尤其是那些“娇生惯养”的学生!要让这些学生真正的动......

    浅谈规范和治理村委会选举中的竞争行为

    内容摘要:竞争是差额选举的必然产物,实行差额选举就必然会有竞争。如何把选举中的竞争规范化,把候选人的竞选积极性引导为候选人对本村情况的研究,让选民充分了解竞选人的施政纲......

    村委会选举中基层政府角色与行为

    内容摘要:通过分析40个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县、乡政府的具体行为及其运作过程、实际功能,探讨了村委会民主选举中基层政府的角色与作用。笔者的观点是,县、乡政府在推动村委会民主......

    课堂教学中怎样对待学生错误的回答

    1、 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 我国著名学者黄克剑先生曾指出:“施教者和受教者,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而传统的课堂以教师、书本为中心,不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压抑了学生在......

    企业要怎样对待营销中的好策划(5篇)

    来源:【好的蛋糕网】好产品、好策划、好队伍被营销策划界奉为一个产品能够成功上市的法宝。这里要说的是”好策划”可能会毁了好产品和好队伍,甚至毁了好的企业家。尤其是当这......

    怎样确定自感现象中灯泡亮度的变化(最终定稿)

    怎样确定自感现象中灯泡亮度的变化 湖北省竹山县第一中学付延林442200 一、与线圈串联的灯泡在通电瞬间亮度的变化 当通过线圈的电流增大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在线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