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护士人格魅力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的重要性
浅谈护士人格魅力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的重要性
在系统化整体护理中,护士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其综合素质决定着护理的质量和水平。其中护士的人格魅力对临床护理决定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我在工作实践中的体会,现就护士的人格魅力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的重要性谈点粗浅认识。
一、人格的内涵
人格是作为社会关系主体的人的品格的综合体概念。表现在法律上,指人作为权利和义务的主体的资格。这种法律人格,收法律保护,不允许侵犯和伤害。表现在道德上,指伦理关系主体为人处世的资格,这由自身的言行给予维护,不能自毁。表现在心理上,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的总和。护士的人格体现,对搞好护理工作、密切护患和医护之间的联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医疗事业愈益社会化的今天,护士尤其要加强修养,塑造完美人格,展现新形势下白衣天使的崭新精神风貌和闪光的人格魅力。
二、在护理实践中锤炼闪光人格
护士既身处社会大环境中,又身处护患、医护这个“链型”结构之中,因此,对护士的人格要求,既有与其他社会劳动者共性的一面,如都要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做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等等,又有与其他社会劳动者不同的特殊要求,如护士在护理实践中,首要的课题是要协调好护患、医护之间的关系,融洽三者之间的感情,公同致力于与病魔抗争的崇高事业。从护理工作的实践来看,要做好护理工作,重点要善于培养和锤炼以下几方面的人格:
2.1
第二篇:人性化护理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人性化护理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目前,人性化护理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中,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创造性、个性化、整体有效的护理模式,可使患者在心理、社会、精神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人性化护理更注重给予服务对象人性化关怀和照顾,患者来到陌生的环境里,心理压力大,表现为紧张、焦虑、悲观、失望等,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和服务理念的转变,极大地推动了人性化护理的发展进程,对患者的人性化护理更能体现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对生命内在质量的关怀,使护患关系更加紧密
[1]。本文作者在我院开展人性化护理中积累一定经验,现介绍如下。l护士人性化管理
1.1人性化管理是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的关键:护士人性化管理以人为本,重视和谐奋进的集体力量,注重护士的进步和发展。护理管理者以身作则,通过自身的积极行为影响他人,在管理中融入其人格魅力,平时潜心观察,关注护士的发展需要,做到知人善用,给每个人创造机遇,充分挖掘个人潜力。定期召开护士会议,提倡人人参与病房管理,开展互帮互助活动,形成和谐的“护士之家”,从而提高工作满意度,减轻职业倦怠。
1.2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护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新知识、新技术及新护理模式层出不穷,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发展,对护士的知识面要求越来越高。一次性在护校教育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1.3转变护理观念:护士是人类健康的教育者,是人类身体照顾的提供者和监督者。如何对待病人,融洽护患关系,缩小护患之间的距离,做到“亲切、亲近、方便、放心”,使人性化护理服务体现在每一个环节。护士经常换位思考,以“假如我是一个病人”为主题进行讨论,让护士认识到病人需要什么,我能为病人做什么,护士不再是被动而机械地执行医嘱,护士是人类健康的教育者,是多方面工作关系的协调者,是病人的代言人,是身体照顾的提供者和监督者,转变了“以我为中心”的惯性思维模式,从而真正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2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必要性
人性化护理就是要求护理工作者在护理过程中做到以人为本,一切从患者角度出
发。当前综合性医院门诊病人中1/3属于躯体疾病,1/3属于心理疾病,1/3属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躯体疾病,而住院病人中出现焦虑、抑郁负性情绪,尤其是慢性病、老年病人中普遍,这给护理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要求护理工作者在做好打针、输液等工作的同时更要做好对患者心理上的人文关怀,没有关怀就谈不上护理。关怀照护包括心理、文化及社会等层面。迪恩·欧宁胥等【2】用大量的实验说明关怀与健康的关系,关怀可以增进人们的快乐和希望,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促进疾病早日康复。护理既是关怀,护理学是一门人性的科学,良好的关怀照护会直接影响病人对护士的感知,是一种情感的体现,是一种专业性的关怀、温馨的沟通,可以缓解病人的紧张焦虑、负性情绪,一句关怀的话,可以给人活下去的勇气,一个真诚的关爱,可以给人无穷的希望。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精神,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在实际工作中才能做好人性化护理,才会想到去满足个体病人的需要。
3用人性化的语言与病人沟通
患者来到医院,心理压力很大,表现为紧张、焦虑,希望得到医务人员的尊敬与关怀,在开展人性化护理以来.我院规定文明语言“五个先”,既见面先问“您好”;开口先加称谓;话前先用“请”字;操作失误先“道歉”;操作结束先“谢谢”,常用忌语“四个不”,称呼病人时不直呼床号,病人询问时不说“不知道”;遇到难办的事不说“不行”;患者有主诉时不能说“没事”,对患者不说“等一会”,要说“马上来”,不说“试试看”,要说“尽我最大努力”,不说“没事”,要说“我们会及时观察”。同时微笑迎接、站立服务、建立信赖关系:当患者走进疗区,每位护士的脸上都面带微笑,热情、亲切地向患者问好,实践表明,美好的第一印象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所以我们倡导微笑真诚的服务模式,热情迎接患者的到来,亲切地问候,伸手接过患者的随身物品,送给患者带有“祝您早日恢复健康”的温馨卡片,缓解病人紧张情绪。
4、现阶段实施人性化护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医学院校缺乏对学生进行人性化护理系统教育。学生缺乏人文知识到人文精神的转变,人文教育的核心应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其重点是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疾病给患者和家属带来的身心痛苦,除掉护理技术外的人文需求,体验人文服务的内涵,当前正由于缺乏这种注重对患者情感体验的人文实践,使毕
业后的护理人员缺乏人文服务意识和能力,造成在实际工作中护患关系紧张。另一方面,患者在享受医疗服务中所预期的和实际得到的服务之间存在差距,甚至超出了患者的忍耐限度,主要表现为个别护士在护理服务过程中,缺乏以患者为中心的意识,甚至把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中去,对患者服务不主动,不热情、表现淡漠、态度冷谈、语言简单、生硬、租暴、甚至出现讽刺、挖苦患者的语言。导致患者不能理解甚至误解或者不愿配合。我们的护理工作者普遍缺乏伦理学、心理学、行为学语言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以及不重视新技术、新业务的学习,这给我们开展人性化护理打了折扣[3]。
5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技巧的训练
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是人文关怀在临床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护理人员服务对象是身心痛苦、情感脆弱、甚至是生命危险的病人,这不仅要求护理人员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娴熟的技术,还要有尊重人、关心人、同情人的良好心理品德。主动热情的为病人服务,疾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帮病人之所需,给病人温暖和亲切的感觉,减轻病人的痛苦,促进病人的康复。
总之,对患者实行人性化护理,就是实实在在为患者着想,从点滴做起,从细节人手。弘扬南丁格尔精神,树立真正白衣天使的光辉形象,将人性化护理运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使患者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并获得了满足感和安全感,同时补充了“以人为本,以疾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内涵,从而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王斌全,赵晓云.人性化护理的历史背景[J].护理研究,2008,21(3C):93~94
[2] 郑云娣,王菊吾,陆彩萍.人性化护理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8,21(3C):824~825
[3] 刘红梅,姜南,车晓杰.人性化护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08,29(2):145
第三篇:浅谈心理护理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
浅谈心理护理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
护理工作是医院医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护理就是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及技术,为自己的服务对象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帮助被服务者消除或缓解由于疾病或其它方面的问题所引起的心理压力及心理问题,使他们心情愉快地接受治疗及护理,以保证被服务者全面的身心康复。
1、开展心理护理对提高护理工作的意义
护理专业已经由原来完全依附于医生的医疗活动转变为独立开展护理工作的专业,但护理工作也是一个与医疗活动密不可分、息息相关的独立专业,护理的本质是对人的关怀及照顾,而关怀及照顾本身就应包括对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方面的全面的整体护理。对于病人,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疾病的痛苦及后果对一个人生活、事业、家庭、经济等多方面都会产生影响,患者产生焦虑、恐惧、悲伤、无助、自责、内疚、抱怨、生活无意义等负性情绪对本次疾病的康复,以及今后他的身心健康都会产生影响。这就需要护士应用护理心理学的理论及技能,帮助病人消除心理压力,减轻心理负担,渡过心理危机,使病人更好地配合治疗及护理,正确对待疾病,正确面对疾病,使病人以良好的心态投入生活、融入社会。心理护理就是要起到调节患者
并且针对目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完成心理护理任务。
心理护理具有严肃的科学性,它是护士应用护理心理学的知识及技巧,对病人实施的一系列科学的、系统的、具体的、量化的动态护理过程。这就要求护士掌握心理护理的理论及技巧,以科学的方式对病人实施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的个体性就是要给予患者个性化的护理,社会中每个人由于自己的生活经历、身体状况、社会文化背景、精神感情需要的不同,会有不同的心理状态及心理问题,患病后病人即使疾病相同,也会有不同的心理反应,对疾病有不同的应对方式。心理护理就是根据病人不同的年龄、性别、籍贯、民族、生活习惯、社会文化背景、职业、经历及心理状态,采用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影响病人的心理活动,使病人早日康复。
心理护理复杂性表现为心理护理是通过应用心理护理的知识及手段使病人在认知上、情感上、行为上发生变化,而病人与护士在心理上有一定的差异,病人与病人即使所患的疾病一样,也会有不同的心理表现。因此,需要护士综合利用护理心理学的知识,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的心理需要,采用灵活的心理护理措施对病人实施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具有前瞻性,护士能够通过疾病对病人造成心理影响的认知,进行预防性的评估,收集资料并分析病人的心理问题,采取措施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医.学教育网搜
第四篇:师德在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性
师德在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性
涞水电大 米祥勇
重视师德的教育和培养,强调将师德的教育和培养落实在每一项工作之中、每一个岗位之上、每一个个体身上,并不断探索适应新时期需要的师德建设新内容、新方式、新手段。
一、让师德“落地”
道德重要的不在于认识和判断,而在于实践。因此,我们强调,让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从理想走向现实,从文本走向实践,让师德可见、可做、可学、可评。“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师德在教师层面做细了,在幼儿园管理中就能实现“道法自然”。为此,我们将师德内容转化为具体的要求,将师德规范分解为对待工作之道、与家长相处之道、与幼儿相处之道、与同伴相处之道、与社会相处之道的细则,通过具体规范和实例,让师德融入教师的工作细节,浸润于教师的保教行为之中。
(一)让师德可见。师德不是抽象的,不是处于高端的理想状态,而是可以看见的。我们以爱和责任为师德核心,将爱和责任可视化。如对孩子的爱体现在一日生活中对于孩子生活护理的细致到位。具体表现为帮助或引导孩子的“十二无”:孩子脸上无鼻涕痕迹、嘴角无吃饭(点心)的痕迹、无不梳的头发、无露出的肚脐、无穿脏衣、无穿反衣、无内衣袖不拉、无扣错钮扣、无穿尿湿裤、无穿反裤、无穿反鞋、无鞋带散开。每天由总值班人员和保健教师例行检查,帮助教师养成细致照顾孩子生活和积极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意识及习惯。
(二)让师德可做。师德不是挂在嘴上的,而是要实实在在做出来的。我们提出: “简单的事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容易的事天天做好就是不容易。”据此,我们要求教师把知道的事、明白的事、简单的事做好。在我们看来,师德的每项内容都有对应的行为和事件。如,关于保护幼儿的安全,我们明确规定发生危险时每个人的职责、具体要做的事情以及具体的站位。通过一次次的消防和防暴演习,每个人都明确了自己的职责,明白了职责不是仅仅写在纸上的。同时通过业务学习、书面考试、实践考核,教师牢记了自己的职责,形成了自觉反应,从而将安全工作落到了实处。
(三)让师德可学。我们努力让教师感受到,师德标兵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师德榜样就在身边,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他人学习的师德榜样。我们不求做高、大、全的完人,只求做有闪光点的凡人。我园每学期都表彰师德标兵,经常举行“我身边的师德模范”演讲活动,每学期都举行一次向他人学习的活动。我们还经常引导教职员工在同事身上找值得自己学习的优秀品质和良好行为,然后归类分析这些优秀品质和良好行为,安排不同的专场学习活动。如:我园有一位老教师照顾孩子午睡的工作做得特别细致,哪些孩子容易出汗,睡觉前要脱几件衣服;哪些孩子容易着凉,要将其被角掖实;哪些孩子喜欢蹬被子,要帮助其盖严被子等,心里都清清楚楚,所以她班里的孩子出勤率高,家长满意度极高。我们就组织大家一起观摩那位老师是如何在孩子午睡时进行生活护理的,并请她给大家做专题讲座。在我园,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师德标兵,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向他人学习和被他人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提高。
(四)让师德可评。师德不是只在评选先进和申报职称时才进行评价的。我们注重建立常态化的评价机制,人人掌握标准、人人参与评价,人人被评价、事事可评价、时时可评价。幼儿园每个岗位的工作标准不仅本岗位的教师清楚,其他教师也都很清楚。每个人可以自我评价,也可以评价他人。我们每天由总值班人员巡视幼儿园各岗位、各环节工作情况,然后和教职员工一起评价;我们每学期都通过询问幼儿、家长问卷、电话访谈、小型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家长对于班级教师和保育员、保健医生、园长等的看法和评价。我们主动请幼儿、家长、教师代表及教育主管部门领导等多方参与,对我们的工作进行多主体的评价。我们力求让执行者和检查者清楚每项工作的规范,努力把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结合起来。如:为照顾好食物过敏幼儿,我们要求厨房工作人员、本班教师和保育员、保健医生、总值班人员等都熟悉这些幼儿,不仅要记住名字,还要记住是哪一个班级的幼儿,他们分别对那一种食物过敏。园里通过面查和书面检查了解此项工作的到位情况;同时,通过记录和问卷、询问等方式了解是否完全满足了每一个食物过敏孩子的个别化需要,并将此结果告知家长,让家长也成为师德的评价者。
二、让师德“生根”
师德建设不能仅满足于教职员工的“知其然”,还要努力让教职员工“知其所以然”。我们很重视师德学习的累积效应,既注重借鉴各国的师德规范,也注重学习历史上的师德典范,更注重学习当代的先进模范人物,并强调达到公民的基本素质要求,从纵横、远近、他人和自己等多个角度帮助教职员工理解和认同师德建设的意义、内容。通过全方位学习,教职员工有关师德建设的视野、心态和参与的主动性等都发生了变化,他们对师德建设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有了较深刻的理解。随着实践的逐步深入,教师从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对师德规范产生了认同感,从而使师德规范的执行变成了一种内心的自主选择。
(一)学习相应的法律、法规。我们首先强调教师是一个公民,是一个从事教师职业的公职人员,所以,我们将教师的职业道德与责任义务教育融入“公民教育”与“公民责任”教育之中。为此,我们组织教师学习《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法律、法规,让教师认识到师德建设是社会对从业人员的基本职业要求,是对公民的基本义务要求,然后在充分考虑教师职业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包括对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我们努力引导教师从公民的角度自觉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义务,积极承担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理解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协调人际利害关系的基本的社会规范,理解法律是依赖公共权力的强制保证,而道德则是自觉行为。
(二)聆听专家讲座和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介绍。我们经常邀请专家、模范人物来园指导,让教师与专家及模范人物零距离互动,让教师感受和领悟师德榜样的精神,从而认识到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一个师德高尚的人,各个行业的模范人物一定是本行业中的道德楷模。我们不但邀请幼儿园特级教师,还邀请中学、小学特级教师及其他行业的劳模和著名的科学家来园讲座,我们组织教师集体观看央视的“感动中国的人物”的专题节目,让教师了解他们的成长经历、遇到困难和坎坷时的表现,怎么处理集体和个人、事业和家庭、学习和发展的关系等。这些活动使教师获得了新鲜的、生动的、可学习的师德建设经验,教师感受到模范人物是可信、可敬的,从而产生向模范人物学习的动机和信心。
(三)研读有关师德建设的名著。多年来,我们一直要求教师每个暑假读一本名家著作,每个寒假读一篇教育名家的文章,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阅读。每学期开学初我们组织大家交流学习心得。在学习和交流过程中,教师发现,所有名家都认为教师应该是道德卓越的优秀人物,同时认识到人类社会在充分肯定教师崇高地位的同时,也对教师的道德品行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这种学习提高了教师对当代世界和中国建设师德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的认识,也深化了他们对师德内涵的认识。
三、让师德“枝繁叶茂”
在师德建设上,我们强调以教师的主体性发挥为基本追求,让教师成为职业道德建设的积极参与者,使师德建设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追求,鼓励教师在自主的道德践行过程中提升职业道德水准,实现自身精神人格的提升。
(一)关照教师的体验。我园的每一项师德规范都建立在教师充分观察、体验的基础之上。比如:带操服装的规范--不穿裙装、短衣和低腰裤等,就是教师在观摩带操活动后形成的。教师们发现,如果带操时教师穿裙装、短衣、低腰裤等是很不方便也很不雅观的,于是他们一致认为,在幼儿园园纪园规中要增加带操服装的规范要求。
(二)关照教师的困惑。我们的共识是,规范不是用来“整”教师的,而是用来提升工作质量的。所以,每当教师在工作中产生困惑,如,与幼儿家长、同事或相关人员发生矛盾时,我们不是去指责,而是与教师共同面对,共同分析原因,共同找出改进的方法。我们认为,很多时候教师的困惑不是要不要做,而是怎么做。如,教师不知道如何做好家长工作,于是,我们与教师共同讨论并制定了做好家长工作的细则,逐一规范教师如何家访、如何与家长交流等日常家园共育工作,这对教师有效开展家长工作起到了积极有效的指导作用。
(三)关照教师的自尊。教师都具有积极向上的动机需要,管理者要注意保护和不断激发这种动机需要,在这个过程中,要特别关照教师的自尊。比如:每学期作家长问卷调查,目的不是要给教师的工作分出高下,而是帮助教师了解家长的真实想法以及对于我们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促进教师主动地去反思和调整工作。因此,我们采取让教师自己阅读家长问卷,然后进行自我分析、自我诊断、自我调整。对于工作中存在较大问题的教师,我们也是与教师单独交流,共同分析原因,寻找改进的策略。这样既发挥了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的作用,又保护了教师的尊严并激发出教师不断向上的积极性。
(四)关照不同层次教师的要求。我们注重满足不同层次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需求,体现出师德规范的结构性特点以及不同的作用。对新教师强调规范性--让师德规范发挥约束作用,对中年教师强调示范性--让师德规范发挥指导作用,对老教师强调榜样性--让师德规范发挥激励作用。
在师德建设中注重将师德教育渗透在幼儿园管理及教师的日常保教工作之中,注重职业道德习惯的养成,强调在实践中将师德规范转化为师德行为。我们不断追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浸润式的、持续性的、良性互动式的师德建设境界,促使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职业道德建设中来。
第五篇:护士临床护理能力考核标准
滨海县人民医院护士临床护理能力考核标准
滨海县人民医院护士临床工作能力考核记录表
(注:等级分“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三档。能准确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完整的护理评估,措施具体有效,操作规范熟练,熟悉相关理论知识,注重人文关怀综合评价为合格;≥40%项目不合格,综合评价为不合格;其余为
基本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