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过程中的陷阱分析

时间:2019-05-13 02:54: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拆迁过程中的陷阱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拆迁过程中的陷阱分析》。

第一篇:拆迁过程中的陷阱分析

拆迁过程中的陷阱分析

(二)——评估报告

根据《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规定,拆迁人对被拆迁人的补偿方式主要有两种,分别是货币补偿和产权置换方式。对于采用货币补偿的方式的,《条例》24条规定,应该根据房屋的区位、用途、建筑面积等因素,以房地产市场评估价格确定,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实践中,被拆迁人都会收到一份房屋的评估报告,这似乎没有什么可怀疑的,因为法律就是这样规定的,应该不是什么陷阱。但评估报告是被拆迁人噩梦的开始,接受了评估报告就等于踏进了痛苦的深渊。为什么这样说呢?我来细细分析。《条例》24条规定以房地产市场评估价格确定房产价格。由市场决定价格,这是非常合理客观的,但问题就出在了“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上。以北京为例,拆迁中房屋评估的评估依据是《北京市房屋拆迁评估规则(暂行)》(京国土房管拆字[2001]1234号),这个暂行规则是2001年制定的,此规定根据当时的情况将北京的土地根据地理位置划分为十级,每一级有不同的基准地价和基准房价,同时具体规定了土地级别的范围。如,一级土地为西单北大街—西四南大街—西四北大街—地安门西大街—地安门东大街—张自忠路—东四北 大街—东四南大街—东单北大街—崇文门内大街—崇文门西大街—前门东大街—前门西大街 —宣武门东大街—宣武门内大街—西单北大街;这级别的基准地价为5300-6000基准房价为1000。看到这个数据大家应该看出问题所在了,这个标准是2001年,2001年到现在地价房价不知翻了几番,还是按照这个标准评估是不合理的,但国家并未出台新的标准,现在所有的拆迁评估都是沿用这个标准。所以,评估报告是拆迁中的大陷阱,当然这个陷阱是国家给咱老百姓挖的。

拆迁人也知道这个标准严重过时,所以拆迁补偿谈判的空间是非常大的,这似乎很有利于被拆迁人,但另一方面,这同样给了拆迁人很大的权力,给你补多少,完全由他们说的算,他们愿意给你补多少就是多少。上述情况就形成了一个诡异的现象——拆迁人来买你的房屋,作为房主的你必须接受买主开出的价格,拆迁人叫嚷着:“就这个价钱,你买也在买,不买也在买,否则我就拆你的房子”,所以我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社会主义的拆迁就是国家机器保护下的强买强卖”。

评估报告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在双方达不成安置补偿协议时,为拆迁人将来申请强行拆处拆迁房屋铺路,也就是说,对房屋进行评估不是确定补偿价格的需要,而是拆迁人申请强拆房屋的需要。这是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因为一旦房屋被强拆,你就进入了最深最深的陷阱,并将终生不得阳光.批注:得出一个结论:在补偿条件没有谈妥情况下,是万万不能评估的.拆迁过程中的陷阱分析

(三)——行政裁决前的谈话

《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16条规定,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或者拆迁人、被拆迁人与房屋承租人达不成拆迁补偿协议的,经当事人申请,由房屋拆迁管理部门裁决。裁决的流程是依据《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工作规程》(建住房(2003)252号)进行的。上述规程的第10条细化了做出裁决的程序,其规定在裁决前应该组织当事人调解,这就是行政裁决前谈话程序的由来。根据上述规定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进行复核,对当事人提出的合理要求应当采纳。规定是好规定,看似是法律赋予了被拆迁人一次很好的申辩机会,可以在政府主管部门的参与下解决补偿太少买不起房的问题,但根据我们办理数百起拆迁案件的经验,这次谈话仅仅是程序上的要求,根本不能解决实质性问题,因为评估报告的评估标准是合法的,政府当然要依法办事了,不能违法答应超出法律规定的要求。所以,谈话调解和房屋进行评估的作用是一样的,只是强拆前的前奏罢了。经验告诉我们,通过谈话根本无法解决实质性问题,你得到的补偿不会得到任何提高。大家要相信一句话,经验是人生唯一的指路明灯。

当然,在这个阶段怎样取得对你有利的境况呢,就是要阻止谈话程序进行及行政裁决书的下发,这是我们参加谈话程序的唯一目的。当然这不是说缺席谈话程序,这样就等于放弃了

阻止谈话程序的一个很好的机会。阻止了行政裁决的程序,拆迁人就无法进行下面的强制拆迁的进行,强制拆迁是悬在了每一个被拆迁人头上的一把刀。我们曾经多次成功地阻止裁决程序的进行,致使强制拆迁的程序无法进行,为当事人争取了谈判的时间及机会,最终为当事人获得最大的利益。

拆迁中的陷阱分析

(四)——行政裁决书

通过上篇分析,大家知道根据《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16条规定,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或者拆迁人、被拆迁人与房屋承租人达不成拆迁补偿协议的,经当事人申请,可以由房屋拆迁管理部门裁决。实践中,裁决的申请人一般是拆迁人一方,当然在我们承办的案件中,被拆迁人也主动提起裁决申请的,但那是有特定目的的,并不是为了确定被拆迁人能够得到多少补偿。

接上篇的分析,房管部门做完调解工作后,在法定的期限内就会出《房屋拆迁补偿行政裁决书》了,裁决书的内容一般包括搬迁期限、补偿方式、补偿标准以及搬迁过渡方式、过渡期限等。当然,裁决最核心的是补偿数额,100%是评估报告上的那串可怜巴巴的数字。裁决书是拆迁谈判中的分水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裁决书没有下发,谈判应该还在上游,还有很多的主动权,裁决书一旦下发,被拆迁人的谈判地位就处于下游了,将裁决书比喻称拆迁的万恶之源,是一点不过分的。

裁决书一旦下发,距离被强制拆迁又迈进了一大步,当然下了裁决书,房屋不一定被强拆,但如果房屋被强拆,一定会有这个裁决书。裁决书的下发,就是评估报告上的那几个数字得到了行政主管部门的认可,可以堂而皇之登大雅之堂了。拆迁实践中,裁决书下发后,拆迁人会继续找被拆迁人协商补偿问题,补偿也许会比原来的高一点,拆迁公司的人在这是会给被拆迁人灌输这种思想“现在和我达成协议,你会得到50万,但如果等到被强拆,你只能得到评估报告上的那个数”。这时大部分的被拆迁人因为顶不住压力就妥协搬走了,撑下来的也就是一小部分,而这部分人应该可以被成为“钉子户”了,当然,一个项目的钉子户是很少的。

裁决书的危害不止如此,拆迁许可证的诉讼或者复议对被拆迁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很多时候将起到改变命运的作用,是被拆迁人的护身符。但根据现在北京各个法院和复议机关掌握的原则,一旦进入了裁决程序,拆迁许可证的诉讼复议就不能立案了,这对被拆迁人来说无疑是缺少了防御敌人的尚方宝剑。

裁决书的危害大家都清楚了,为了不使自己面临被强拆的境地,阻止裁决书的下发是重中之重,是否能够成功的阻止裁决程序的终止,是关系到被拆迁人生死攸关的大问题,阻止裁决的方法是有的,但越早越好

拆迁过程中的陷阱分析

(五)——政府强制拆迁

接上篇,《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不是说像我这样的律师唧唧歪歪发表几篇文章能够废止或者改变的,还是告诉大家点实在的东西比较实际,给大家谈谈强制拆迁的法律规定吧。《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16条第2款及《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工作规程》第17条都规定了人民法院强拆,当然两者程序是不同的。

首先说说政府强拆。

《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工作规程》第18条规定,房屋拆迁管理部门申请行政强制拆迁前,应当邀请有关管理部门、拆迁当事人代表及其具有社会公信力的代表等,对行政强制拆迁的依据、程序、补偿安置标准的测算依据等内容,进行听证。这就是所谓的强拆听证会。作为代理律师参加过数次听证会,感觉就是“一场游戏一场梦”,像导演的一场话剧。最具讽刺意味的是所谓的社会公信力代表,社会公信力代表一般都有拆迁项目的居委会及一两名人大代表组成。整个听证会过程,公信力代表一般都是不发言的,最多也就是在即将结束的时候说几句冠冕堂皇的话,什么“为了建设和谐社会“、”政府很关心老百姓的生活了”,诸如此类罢

了。

听证会,就是拆迁人利用国家强制力将强拆这把锋利的刀架在了被拆迁户的脖子上,然后召集一帮人叫嚷着,“签不签、走不走,再不走,就刀下头落了”。当然在行刑之前,为了表示人性化及民主,给个机会吃点好的,念叨念叨遗言什么的。听证会和裁决前的谈话作用是一样的,就是通过强大的国家机器给被拆迁人加压,逼迫其答应条件搬迁,如果被拆迁人不就范,就进行下面的程序,向政府申请强制拆迁令,动用政府力量将房子强拆。我是经历过一次强拆场面的,真是终生难忘。配着警棍、武装带的武警、西装革履的政府工作人员、缠着红袖箍的居委会人员,扛着摄影机的公证处人员、凶神恶煞的拆迁公司的人忙碌着、叫喊着,当然少不了一脸愤愤又无奈的被拆迁人。我永远都不会忘记被拆迁人的老父亲拉着我的手,老泪纵横的说:“李律师呀,你说我这一大家人怎么办呀,这几十万,我们怎么能够买的起房”。遮风避雨了一辈子的房屋瞬间成为废墟,强拆的人伴着弥漫数里的尘土离开,当然还不忘弹掉西服上、皮鞋上的尘土。拆迁公司的人对了围观的群众大叫:“都回去想想吧,尽快和我来签协议,否则,这就是下场”。

强拆前的听证会,不能解决被拆迁人的补偿问题,在听证会反复念叨困难、买不起房、补偿不合理等问题是没有丝毫用处的,真正的杀手锏是阻止听证会的召开,并且要毫不留情。被拆迁人如果要争取一个比较好的补偿,应该在前期也就是裁决书下发前开始行动,采用合法合理的技术手段阻止强拆程序的进程,拆迁的相关法律法规还是赋予了被拆迁户一些权利的。成功阻止强拆程序,是拆迁中的“免死牌”,大家一定记住了,我可是将我吃饭的东东都交代给大家了。

拆迁过程中的陷阱分析

(六)——人民法院强制拆迁程序

再说说人民法院强拆程序。

申请人民法院强拆适用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上述解释的第88条规定: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应当自被执行人的法定起诉期限届满之日起180日内提出。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定起诉期限为3个月,也就是说被拆迁人如果在收到裁决书的3个月内不提起诉讼,从届满之日起的180日内,拆迁人就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拆除房屋了。这样握住强制拆迁这把刀的不是政府,而是人民法院了。上述司法解释的93条还规定: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机关申请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的案件后,应当在30日内由行政审判庭组成合议庭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就是否准予强制执行作出裁定;需要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的,由本院负责强制执行非诉行政行为的机构执行。法院执行行政机关的裁定书,应当先由行政庭进行审查,作出准予执行的《行政裁定书》,然后交执行庭进行具体执行。人民法院强拆之前,还有一个行政审判庭的合法性审查的前置程序,它相当于政府强拆迁前的听证会。从上述的司法解释可以看出,司法强拆的时间有很严谨的要求,至少需要4个月的时间,不像政府强拆,时间完全由政府决定。所以,人民法院的强拆程序比政府应该温柔一点,可以被成为“温柔一刀”,但刀毕竟是刀,刀刀见血是绝不含糊的。

司法强拆留给被拆迁人4个月时间,这就是称为“温柔一刀”的主要原因,被拆迁人可以利用这4个月的时间阻止拆迁人进行强拆,并且这完全是可以做得到的,当然这个方法不能完全阻止到政府强拆,但对于司法强拆确实是一副不可多得的特效药,屡试不爽也不为过。这个方法就是在诉讼期限内对裁决书提起行政诉讼。只要提起诉讼,拆迁人就无权申请法院强拆了,因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8条不是明确规定了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应当自被执行人的法定起诉期限届满之日起180日内提出。但一旦提起行政诉讼,诉讼期限就永远没有了届满之日。你一定恍然大悟,在偷笑了吧!律师也有律师狡猾的一面的。哈哈!

综上所述,对于司法强拆这个陷阱,还是有逃生的机会的就看你知不知道逃生的道路罢了

第二篇:装修过程中您不知道的陷阱

装修陷阱大全

前言:一个容易产生欺诈行为的行业,必然有两个共同的特点:

1.消费者不懂商品;2.一次性消费,不指望回头客。

很不幸,这两点装修行业全占齐了,大部分消费者对装修的施工、材料、收费等基本是不懂的,既然不懂,就容易被骗了;大多数消费者十年八年才装修一套,所以,作为装修商品的提供者,他们并不会指望自己现在服务的这家客户会成为“回头客”,既然没做这样的打算,能宰客谁不去宰客?

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消费者远离装修欺诈。

一:什么是装修陷阱呢?

先说明一点:不是说哪家装修公司报价高,就是装修收费陷阱,只要是实实在在的报价,不管多高,只要业主觉得这家公司的设计、施工、售后服务等值得这个价位,还是属于公平交易,不算报价欺诈的。但这样的公司可说是凤毛麟角,极为少见的。

“装修陷阱”主要指的是装修公司的“诱骗性的虚假低价”,装修公司利用业主不知道自己装修的实际施工项目和具体的施工量,在预算报价中,故意漏报施工项目,少报施工量,或者使用劣质装修材料降低装修成本,从而制造出虚假的预算总价,以达到诱骗客户签订装修合同的目的。签订装修合同后,结算时当然是要按照实际工程量作为依据,这样,在预算中故意少算的装修项目,就会产生大量的增项收费,出现“预算一万结账二万”的现象。

二:装修收费陷阱的预兆----不给客户比较价格的机会

装修公司广告很诱人,价格貌似很实惠,又是公司搞活动回报客户啦,又是人工费打折啦,又是***元一平方全包套餐啦等等,按理说,如此“优惠”的价格,可以随便坦坦荡荡地给客户带回去仔细审核和比较吧?但事实恰恰相反,在业主在没交付定金之前,只给业主在电脑上看报价单,编造各种莫名其妙的理由,不让业主免费带走报价单,不给业主仔细审核和比较报价单的机会。为什么不能免费给业主报价单?只有一种可能:报价单有问题,存在装修陷阱。

只要不让业主带走报价单的“优惠报价”,大家最好不要信以为真。

三:装修收费陷阱的种种表现

上面已经提到了装修陷阱的特征:1.故意漏报少报装修项目和装修量;2.故意使用劣质材料。下面就按装修项目的施工次序一一解说它们的具体表现。

(一):.水电施工的装修陷阱

水电施工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基础装修项目,同时也是一项非专业人员就很难计算实际需要量的施工项目,有几位业主能真正搞得清楚自己房子需要多少个电位、多少米电线、多少米水管?既然业主不知道,那就太好了,水电施工理所当然地成为某些装修公司赚钱的重点项目,一套100平方房子的水电施工,装修公司能赚1万多元的比比皆是。

有的业主就会有疑问了:“我的房子水电项目上装修公司预算报价才5000元,怎么可能赚这么多呢?”,其实方法很简单。

水电施工的收费方式最常见的收费方式是:强电插座和灯位按电位数收费;水管和电脑、电话、电视线则按照米数收费。

如果是套内100平方三房两厅两卫一厨的房子,需要多少施工量呢?我通过大量的施工经验,按照一般业主的正常使用要求,可以大致估算出这样的房子需要多少水电施工量:在造型灯位不是很多的情况下,大致需要60个强电电位(其中灯位和2.5平方电线插座49位,4平方大功率电位11位),55米冷热水管,80米电脑、电话、电视线。

先看看九千九公司承诺的”预算等于决算“的收费是多少?水电施工单价:2.5平方电线电位58元/个,4平方电线大功率电位100元/个,联塑牌冷热水管30元/米,电脑电话电视线6元/米。这样我们的水电收费总价为:2.5平方电位49位*65元/个)+(4平方大功率电位11个*120元/个)+(电脑电话电视线80米*6元/米)(冷热水管55米*30元/米)=6635元。

如果另外一家公司报价为:普通2.5平方电线电位95元/个,4平方电线大功率电位250元/个,冷热水管和下水管60元/米,电脑、电话、电视线20元/米,会产生多少费用呢?(普通电位49个*95元/个)+(4平方大功率电位11个*250元/个)+(冷热水管和下水水管55米*60元/米)+(电脑电话电视线80米*20元/米)=12305元。

两家公司的报价相比较之下,后面这家公司的12305元的价位很多业主是不会满意的,更谈不上给装饰公司付设计定金了,怎么办呢?装修公司先骗了再说,他会信誓旦旦的对业主说“您家里只要40个电位,20米水管”,如果按照他的预算的施工量计算,水电预算量就只要5000元左右了,这样业主就满意了。

骗着业主签订装修合同后,等水电施工做完了,装修公司一测量水电施工量,再要求业主按照装修合同的上“以实际施工量作为结算依据”,业主就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了。

另外,前面提到了套内100平方的电位需要60个电位的“够用标准”,如果装修公司把电位数提高到120个,会不会增加一倍的成本呢?当然不会的,只要不是增加从配电箱单独出来的电线组数,增加的电位只不过是在现有电线上的简单串联罢了,并没有增加电线材料的使用量,装修公司并没有增加多少成本。

当然,套内100平方的房子,按照这家公司的单价算,并不是12305元就到顶了,还有下水管和造型电位没有算到总价里面,很多业主一提到“电位”,马上想到的是插座和开关的数量,往往会忽视装修公司对电位的另外一个说明“一个开关控制三盏以内的筒灯、灯管或射灯算一位,增加一盏加计一位”,如果装修公司给业主客厅做了一个周长为20米的灯槽造型,需要增加多少个灯位呢?我们按照一米灯槽里面放一根灯管,下面装一盏筒灯算,就可以算出40个电位出来的,按照95元/位的收费标准,可以收费3800元,而装修公司的电线材料成本不过70多元而已。所以,装修公司的设计师很喜欢给业主做造型吊顶之类的。

(二)防水施工的装修陷阱

先介绍一下防水材料的价格和用量,市面上好一点的柔韧性防水材料,一般为280元/组左右(一桶防水胶配1袋防水粉称为一组),按规范施工的话,每组可施工12平方左右,材料成本为23元/平方左右,加上人工费,成本价为33元/平方左右。

陷阱一:使用便宜劣质防水材料。例如市面上常用的k11防水材料,同样规格的,品牌型号不一样,价格也不一样,从130元/组到300多元以上一组不等,我们必须先了解装修公司报价上所说的KII防水,是正品的德国“德高”牌防水,还是其他便宜的KII防水。

陷阱二:防水施工遍 数。防水施工的遍数不一样,材料成本也不一样,一般是地面刷三遍,墙面刷2遍,如果装修公司的报价单上没有注明施工遍数,业主们就得注意了。

陷阱三:通过以上两种方法,装修公司的防水利润就比较高了,防水施工的预算施工量,与水电施工的预算量正好相反,装修公司一般会“多报”,倒不是说会把防水的施工量多算,装修公司还不会傻到这个程度,而是利用业主对防水施工的重视和不懂,故意多做一些根本没有必要的的防水处理。

这里主要指增加墙面防水的高度。厨房和卫生间墙面是贴了墙面砖的,水分一般很难透过墙砖渗到墙壁里面去。即使从砖缝里面渗进去一点,由于墙面是垂直的,不会产生地面一样的积水,渗透到墙面的水量很小,不会穿过墙体,慢慢会顺着砖缝蒸发了。所以,我们说的防水出问题了,一般是由于地面长时间有积水,造成防水没做好的地面,特别是墙面与地面接缝的地方渗水,墙面防水起作用的高度不过是靠近地面的30厘米左右而已,完全没有必要把墙面防水刷到1.8米甚至更高。

这个道理作为专业的装修公司当然是懂的,但为什么还要刷这么高而形成浪费呢?除了业主对防水施工的盲目要求之外,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高额的利润的推动。同样面积的墙面防水的材料使用量不到地面防水用量的一半,但收费单价却是一样的,这样的话,墙面防水的面积越大,利润比例就越高。更有甚者,有的装修公司在墙面根本就是刷胶水代替防水材料,颜色基本是一致的,不懂行的业主也认不出来。

(三)地砖铺设的装修陷阱

这个施工项目的装修陷阱布的比较隐蔽,但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限制水泥沙子层的厚度。例如会在报价单上写“实际施工时,如果水泥沙子层厚度超过5CM,另外收地面找平的费用”。

房子地面贴砖时水泥沙子层的厚度一般在7厘米左右,即使整个地面的平均水泥沙子层平均厚度有10CM,增加的费用主要是底层沙子用量增大,水泥用量增加不了多少。沙子是不值钱的,100平方的房子,材料用量增加500元左右而已,人工费用并没有增加,因为工人可以铺厚一点水泥沙子直接贴砖,不需要另外做一次地面找平的。

并且,房子的地面不可能是完全平整的,同一套房子,铺设客厅卧室的地砖时,水泥沙子层有4CM的,也有7CM的,最厚的地方十几厘米都有,装修公司等到铺得差不多以后,挑一块最厚的地方给业主看,业主就亏大了,总不能为了证明装修公司没用这么多水泥沙子,而把地砖全刨掉了看一下吧?只能吃哑巴亏了。从这一点看,装修公司这一个装修陷阱,签了合同后,基本上没有谁不会掉进去的。

装修公司的成本并没有增加多少,但地面找平却增收2000元左右,装修陷阱的暴利显而易见。

(四)乳胶漆施工的装修陷阱

同一个品牌的乳胶漆,类型不一样,价格也不一样,例如立邦漆,最便宜的新时时丽系列和立涂白系列,市价15升装的才140元一大桶,底漆和面漆加到一起,材料成本才不到2元/平方,而常用的立邦金装五合一,底漆和面漆加到一起,成本价就需要8元/平方左右了,整整有4倍的差价。

某些装修公司利用客户不懂上面这个知识,在报价时只写乳胶漆的品牌,不注明是哪种类型,客户一看,是名牌,以为是什么好东西,结果上当了。还有就是增加某些根本不存在的施工分项目,例如:增加“防潮处理”这项莫名其妙的收费,说白了,就是在墙面上刷一遍胶水,成本基本为零。

(五)木工和木工油漆的装修陷阱

木器漆在整个家具制作费用中,所占比例较大。大到了一个什么比例呢?

以作衣柜为例说明:按照展开面积算,使用市面上最贵的大芯板,正反两面都贴好一点的饰面板,加上木工的人工费,材料成本95元/平方左右。而这一平方的衣柜板,油漆的成本到底是多少呢?以市面上多乐士抗划伤漆或华润木器漆为例,刷清漆的话,人工成本为25元/平方,材料成本为20元/平方,合计45元/平方,衣柜板正反两面都要刷,这样成本就变成了48*2=90元/平方了。这样,油漆的成本已经与衣柜制作的成本一致了。这样,油漆上的价格欺诈就很有必要了。

陷阱一:故意不报油漆施工。报价单上只写“柜子***元/平方”,故意不注明是否刷油漆,柜子做好了,油漆肯定是需要的,于是,增项就出现了。

陷阱一:减少工序,不按常规的3底2面施工,即使少刷两遍,不懂行的业主也看不出来的。

陷阱二:使用劣质不环保木器漆。这样做可以降低一倍左右的材料成本。

这里要特别注意一个问题,现在有的装修公司为了节省成本,在衣柜里面直接贴免漆的宝丽板,因为没有油漆的封闭,柜子里面会有大芯板和木工胶的气味。我们做价格对比时,也要把柜子里面刷油漆与否作为比较的依据。

七)杂项和杂费里面的装修陷阱:

很多人一想到装修,就会说,装修项目就是做水电、贴砖、做木工、刮墙漆而已,实际上,除了这几大项大家都会注意的项目外,还有一部分“杂项”产生的“杂费”,而这些杂项很多消费者往往容易忽略,这就给某些装修公司故意漏报装修项目制造了机会,这些“杂项”主要指:

1.砸隐形地脚线槽;2.门槛石窗台石铺贴;3.包水管;4.砸墙砌墙等结构改造;5.修补门洞;6.横梁制作;7.打空调孔和排气扇孔;8.厨房卫生间阳台防水前的地面找平;9.卫生间回填;10.地面保护;11.装修材料搬运;12.装修垃圾搬运和卫生清理;13.白蚁防治等等。

装修前,一定要对这些装修的“杂项”做到心中有数,防止装修公司漏报。另外,还要注意,还要注意这些杂项的施工方式和收费方式。例如包水管,两根水管包在一起算两根还是1.5根的施工量;砌墙费用是不是包含了钢丝网的费用,是红砖砌还是轻质砖砌等;卫生间回填是用垃圾回填还是陶粒回填,如果是用垃圾回填就不应该再收材料费和装修垃圾的搬运费;地面保护是用彩条布保护还是地毯保护,这两者差价4倍;防白蚁处理是专业公司做还是装修公司自己买白蚁药来喷等等。

(八)综合性装修陷阱之一:业务程序上和设计误导的装修陷阱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有思想的优秀设计师的存在,但我们也不排除大忽悠设计师的存在。

忽悠手法一:设计师会把你的房子的结构挑出很多“毛病”出来,为大量制作现场木工做准备。这有点像骗人的“义诊”,不管有病没病,都忽悠成有病再说。在他们嘴里,开发商建这套房子基本都是错误的,都是没有经过大脑的。先砸墙再砌墙,进行结构上的大改造,通过砸墙砌墙等结构改造,人为地制造一些凹型墙出来,使业主无法使用市场上的固定尺寸的成品衣柜书柜,只能让装修公司现场制作。相对于现在家具市场上制作精美的成品家具而言,这些使用最简单木工设备现场粗制滥造的柜子,不管是在质量上、款式上还是价格上、耐用时间上,都没有一点优势。

其实,现在很多家具厂是可以根据客户的尺寸和款式要求,定做柜子的,并不需要装修公司现场制作。

忽悠手法二:利用不真实的效果图误导消费,制造“过度装饰”。装饰公司的电脑里面储存着大量精美的“效果图”,至于这些图片是不是从网上下载的还是怎么来的,我们也无从考证,总之,各种风格,应有尽有,设计师在大概摸清客户需要的风格后,就会调出这些东西出来给客户“鉴赏”。

而这些图片一般是经过处理的,例如过道是加宽了的、房子层高是加高了的,图片上的房子与我们实际生活中的房子是有差距的。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的欺骗性“修改”呢?除了使自己的效果图看起来更漂亮一些的原因外,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想误导业主做出错误判断。

举个例子,我们常见很多客厅的效果图上,很多是使用豪华的水晶吊灯,通过这种吊灯图片,使效果图展示的空间高度要高于实际高度。业主就会觉得这么高的房子,有空间做并且是有必要做大量的复杂的吊顶装饰,所以就同意了装饰公司过度装饰的施工方案。业主的收获是:空间压抑,维修麻烦;装饰公司的收获是:吊顶赚钱了,同时吊顶灯光效果需要大量的“电位”,电位也赚钱了。

九)套餐报价的装修陷阱

在分析套餐报价的陷阱之前,先打破套餐报价公司的一个谎言“我们公司集中采购装修材料,所以降低了成本,所以能够让业主省钱”,实际上,据我了解的几个广告打得比较多的套餐报价的公司,由于要吸引客户,使用的材料很多是市场上大家熟知的名牌,作为名牌材料,厂家为了保护市场,是不会直接向装修公司供货的,装修公司还得到当地市场上拿货,材料供应商会给装修公司多少返点呢?以我熟悉的海口市场为例说明:特价产品5%,一般产品10%,利润比较高需要推广的15%,而套餐报价公司一般使用的多是特价产品,集中采购并没有像广告上说的“大大降低了成本”。

有些装修公司为什么还要用套餐报价呢?套餐报价的好处就是业主只知道自己的房子装修需要***元/平方,而并不知道该装修公司的每一项收费单价到底是多少,再加上每一家套餐报价的公司的收费方式和包含内容都不一样,业主也就无法拿这家装修公司的报价与其他装修公司进行比较,在没有直接价格竞争的情况下,获取最大的利润。

套餐报价是怎样获取暴利的?我总结出了套餐报价的五个特点: 1.套餐报价的面积计算方式有问题。装修的面积当然只能按照套内实际装修面积计算,而套餐报价却喜欢在面积上玩手脚,不是按照套内实际装修面积来收费的,有的是按照套内面积加外墙面积,有的是按照建筑面积收费的,例如按照建筑面积收费的300套餐,按照套内面积算就是360元一平方了。这样做就可以给客户一个虚假“低价”的假象。

2.决算价大幅度高于套餐价。所有的套餐报价都是不能包含所有施工项目和装修材料的,需要对套餐之外的装修项目另外收费,并且收费单价普遍高于市场价格,有些“挖东墙补西墙”的意思。增加费用的多少,要看装修公司套餐报价多少了。套餐报价越低,最后增加的费用就越高。例如某公司的套餐报价中,对水电施工的限制是“100平方不得多余20个电位,20米水管,橱柜不超过2米”,我们在第一个装修陷阱的介绍中,已经说明了这些装修量的正常数据,这里就不多说了。

3.套餐报价的材料有很大的欺骗性。套餐报价为了让客户感觉自己的报价是“物美价廉”的,使用的材料一般是名牌产品,用名牌吸引客户,而一般业主是不懂鉴别材料的质量的,所以,套餐报价实际上用的是名牌里面的便宜低档货.例如抛光砖,同一个品牌中,根据其价格和质量,我们从低到高细分:最低档的渗花砖----普通聚晶微粉砖-----款式新颖的普通聚晶微粉,套餐报价给业主的只会是最抵挡最便宜的渗花砖了。更有甚者,有的套餐报价公司干脆以次充好,使用名牌里面的“特价”次品,或者库存的处理品;橱柜不是代理商从厂家进货的,而是在本地加工的假冒伪劣产品等等,关于这些材料的质量鉴别,我会在后面予以一一介绍。

4.正因为套餐报价有以上几个问题,所以很多套餐报价的装修公司不敢把报价单送给业主回去核对比较,客户一进门,既不去量房出初步方案,又不给客户报价单方便仔细核对比较,先要求客户交“诚意金”才能拿走他们广告上所说的“省钱”的报价单,如果真如广告上说的一样,为什么不愿意把自己“优惠、省钱”的报价单免费提供给客户回家慢慢领略呢?这也算是一个笑话。等客户交了这第一笔定金后,再一步一步加钱,往往客户付了首付款开始装修的时候,还不知道自己到底该交多少钱。

5.套餐报价并不省钱。套餐报价的广告上都是打着“省钱”的旗号吸引客户的,但我仔细分析过海南市场上几个比较有名的套餐报价后,却得出了一个可笑的结论:广告打得越凶,套餐报价越低的,反而是越不划算的。业主自己买套餐报价上同品牌同档次的材料自装的话,套内100平方的房子,可以轻轻松松省下近两三万元。

第三篇:拆迁过程中的租赁合同纠纷

拆迁过程中的租赁合同纠纷

拆迁过程中的租赁合同纠纷与一般意义上的租赁合同纠纷区别在于,出租方提起租赁合同纠纷诉讼的目的并非由于履行租赁合同过程中产生了纠纷,而是企图通过租赁合同纠纷诉讼达到解除租赁合同之目的,从而降低或者免除对承租方的拆迁安置补偿。

出租方一般会用以下三个理由来主张解除租赁合同:

第一,未按照租赁合同约定支付租金,出租方行使合同解除权。

在出租方与承租方的《租赁合同》当中,一般都会有对租金支付方式和时间的约定,比如每月10日之前支付租金,超过三个月未支付的,出租方有权解除租赁合同等等类似的约定。因此,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承租方只要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未支付租金的,出租方可以单方解除租赁合同。拆迁开始之后,出租方一般会要求终止履行合同,租金问题到拆迁补偿款下来之后一并结算,这种情况下,是出租方要支付给承租方大额的拆迁安置补偿,小额的租金问题就显得很不重要了,承租方往往忽略了还有租赁合同的存在。在最后双方对于拆迁补偿问题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时候,出租方就会以未按照租赁合同约定支付租金为由,主张解除租赁合同,而之前出租方不要求支付租金的行为往往是口头约定,承租方没有证据证明这个事实,因为,往往在诉讼过程当中陷于被动。

第二,由于拆迁导致合同无法继续履行,要求法定解除租赁合同。

《合同法》第九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出租方会认为,国家拆迁或者征地,已经导致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因此,要求行使合同法定解除权。

第三,擅自转租,出租方行使合同解除权。

《合同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转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承租方如果租赁的房屋或者土地比较大,为了分担租金压力,获取收益,一般会进行再转租,而出租方只要收到了应有的租金,也认可转租的行为,但是一般没有书面的同意意见。在纠纷产生之后,出租方往往否认知道转租的事实,主张转租未经过其同意,按照法律规定,可以解除合同。而出租方认可转租行为往往也是口头认定,承租方没有证据证明这个事实,因为,在诉讼过程当中也显得很被动。

承租方对于上述三大解除租赁合同的事实和理由,如何有理有据地应对呢?第一,寻找不支付租金的事实证据和法律依据。

第二,是否为合法程序的拆迁,是否为不可抗力。

第三,寻找出租方认可转租的证据和丧失合同解除权的法律依据。

第四篇:求职陷阱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1:

2015年7月,小君到郑州会展中心参加了一场大型招聘会,看到郑州用友云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郑州用友”)正招聘会计,她便投了简历。小君说,该公司宣传单页上承诺的年薪十分诱人:3年内平均年薪5万~10万元,3年至5年平均年薪10万~20万元,享受国家各项保险福利待遇。

经过初试、复试,会计专业毕业的小君顺利进入郑州用友。不过,郑州用友并没有马上跟小君签订劳动合同,工作人员告诉小君,因为她没有工作经验,需培训3个月。培训结束后,不在本企业上班,而是推荐到客户企业工作,都是大企业,保证是会计岗,一线城市的月工资可达到4500元以上,在郑州工作可以达到3500元以上。但条件是要缴纳12765元的“培训费”。

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这不是一个小数目,小君犹豫了。这时候,郑州用友为他们提出了一个经济上的“解决方案”——贷款。

工作人员表示,考虑到她刚毕业,没有收入,前4个月的贷款由郑州用友还,之后每月由本人定期偿还。

“将来能拿到高薪,即便每个月还点钱也无所谓。”考虑到实训期满后月薪能达到3500元以上,小君犹豫最终还是同意了。随后,她与郑州用友签订了会计培训就业协议,并与该企业介绍的信贷公司签订了借款协议,共贷款12765元。

小君说,当时她所在的会计班有七八个人都贷了款。但没过多久,他们就后悔了。签字贷款后,钱从未打进他们的账户,公司此举也很可疑。但刚出校门的他们,觉得找到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不易,所以慢慢放低了戒心。在贷款手续办完后,他们陆续进行“培训”。两个多月后,郑州用友开始为他们推荐企业,参加面试。

小君面试的第一家企业是某知名公司,对方表示,试用期工资1800元,转正之后2300元,与之前郑州用友的承诺大相径庭。“要是没有贷款,我能接受,可一个月要还900元贷款,剩下的钱根本没法生活。”更让小君不能接受的是,到了企业后,她被安排的岗位不是会计,而是导表员。没过几天,小君便辞职了。

随后,小君给郑州用友打电话,要求再次推荐工作。第二次,公司为小君介绍了一份财务经理助理的工作,试用期每月2500元,转正后3000元,但面试之后,企业并未录取她。第三次,郑州用友又推荐小君到开封一家玻璃厂做会计,但小君说,对方以她没有经验为由拒绝了聘用她。

工作一直没安顿下来,小君却从2015年12月开始,走上了还贷的日子。“前5个月,一个月还200多元,后来一个月要还900元,没工作没收入,还得张口找家里要钱还贷。”小君委屈地说。

问题:请总结出该案例中有多少个求职的陷阱?案例学习一:

陷阱一:骗费

小编采访应届毕业生小刘同学时,他告诉小编,上个月他接到某公司的面试通知,于是高兴地到该公司参加面试。一番面试后,该公司并没有当时就向他收取费,只是说让他先试用一段时间,然后再考虑是否录取他。小刘十分高兴,想好好表现一下,争取能留在该公司工作。于是,他起早贪黑地干了近一个月,结果却被告知:你干得不错,但专业知识不足,公司需要对你进行培训,请先交300元费。当小刘对此进行质疑时,该公司却说,不交费可以走人,但此前工作一个月的薪水免谈,令小刘气愤不已。

陷阱二:高职诱惑

作为应届毕业生,需要把个人资料公开于各大网站上,以求得用人单位的赏识。未曾想,这却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提供了制造陷阱的机会。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的毕业生小薛同学说,她向小编述说了自己求职受骗的经历。一天,小薛接到太平人寿保险公司的电话,竟然被告知她已被该公司录取为“储备经理人”。小薛在兴奋之余不免纳闷,自己从未向该公司投送简历过呀?他们怎么会知道自己的电话?但小薛还是兴冲冲地来到该公司,可去过方知,原来是该公司从某网站上的公开资料里“选”中了自己。而所谓的预先被录取的职位“储备经理人”则被换成了“理财专员”。经过一番后,小薛才知道,原来该公司把自己招来就是做保险业务员。小薛所学的专业是“网络编辑”,与保险业没有任何关系,而不善言谈的小薛竟然被业务经理夸成了“他见过的最适合做保险的毕业生,不做保险将是终身遗憾”。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据小薛称,此类情况她的同学也遇到不少。前不久,一家名为“华表服装”的公司给学校发来通知,营销助理若干名,很多同学都去了,结果就是招业务员,工作是销售服装„„

据了解,目前很多公司业务员都是到各网站搜集应届毕业生的资料,以高职加以诱惑。对于诸如此类“挂羊头卖狗肉”的伎俩,毕业生一定要警惕,清楚自身实力,从基础做起,逐渐展现自己的才华,不要轻信高职诱惑。

陷阱三:“皮包公司”

毕业生小李收到一个房地产公司的电子邮件,被通知去面试。由于小李并未向该公司投送过简历,他怕遭遇“皮包公司”,为安全起见,决定上网先查一下。让小李惊讶的是,当他用GOOGLE搜索后发现,该公司居然用同一个电话、地址注册了4个公司,涉及医药、保险、建材等不同领域。该公司提出的给求职毕业生的待遇异常优厚,而信息中对于学历的要求竟然是中专以上即可。该公司以低学历求职毕业生,却提出付相当高的工资,值得怀疑。经其向工商部门了解,该公司已不存在。该公司是以低标准将毕业生招进来为公司干活,而其承诺的高工资是不会兑现的。

对此,求职毕业生们应该得到一些启示,如果接到一些自己并不熟知或者并未投放简历的公司的面试通知,应该事先向有关部门查询、核实该公司的真实情况,并上网搜索一下该公司的网站,确定其规模与用人需求,然后再去进行面试。女大学生遭遇皮包公司

案例学习二:

案例情况:

刚从学校毕业的小王日前通过中介介绍来到一家公司应聘。但令他奇怪的是,公司负责人对他的简历、学历并不太感兴趣,而只是让他支付230元的报名费,并承诺只要报名就可以上岗。然而,当小王付清费用之后,却被告知没有通过面试,这才感到自己上当受骗了。

解析:

以招聘名义收取报名费是招聘骗子最常用的欺骗手法。这些公司在招聘时候常常不查看任何学历证明,甚至不安排任何面试,而只是要求求职者支付诸如信息费、报名费、登记费、资料费、推荐费、注册费等名目繁多的费用。一些中介和用人单位甚至招聘一些子虚乌有的岗位,以吸引求职者前往。如果有应聘者前往,就不仅要在中介公司支付介绍费,到公司进行“面试”或者被“录用”时还要缴纳报名费、手续费等。而当用人单位和中介公司装满了自己的“钱袋”之后,就会找出个各种理由将应聘者“辞掉”。

建议:

如果你想通过中介机构求职,最好通过政府开办的职业介绍机构或者知名的营利性中介机构求职。如果是营利性的职业介绍机构,一定要同时具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和《职业介绍许可证》或《人才中介服务许可证》、《税务登记证》、《收费许可证》等证照。在面试之前,最好能了解到公司的资质和规模。如果发现其规模很小,就需要提高警惕。如果需要支付费用,一定要索要发票或者收据,并应当留意发票上财务专用章的单位名称和公司实际名称是否一致。

同时提醒,求职者在应聘时还需提防“暗箭伤人”。有些不法分子在报纸上刊登招聘信息,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的目的不在于招聘人才,而是诱使应聘者地上个人资料,然后假冒他人身份到银行申办信用卡,最后拿着卡进行疯狂透支消费。因此,求职者千万不要心存“撒大网捞大鱼”的心理,要有目的、有针对地应聘,对自身资料要加强加密。如果遇到无证照或者证照不全的黑中介,应及时向相关的劳动保障部门、工商管理部门或公安部门反映,有感部门可以根据相应管理条例规定对其进行处罚,所收介绍费用可退还本人。

求职陷阱案例汇编

任务:熟读案例,分析案例中的求职陷阱,讨论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1、以招聘之名盗取个人信息

案例:小王是某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她想通过网络求职,于是将个人资料在互联网上公开,并将手机、寝室电话同时公布。一段时间后,小王接到一个自称是上海一家公司的电话,称为了核实其大学生身份和家庭情况,要求小王告知其家庭电话号码。小王觉得用人单位想核实她的真实情况也是正常的,于是将家庭电话告诉了对方。就在这段时间里,远在郑州家中的王父接到了一自称是武汉市某医院急救中心主任的电话,称胡女因交通事故在医院抢救,需汇款30000元到院方指定的账户,否则将影响抢救。胡父在与校方、女儿同室同学多方联系未果的情况下,救女心切,当日先后分三次共汇款25000元到指定账号。几个小时后,王父通过电话联系上女儿,才得知这一切竟是个骗局。

2、以招聘之名非法敛财

案例一: 大学毕业后,小吴在一家职业中介交了10元注册费,成为会员又交了150元的信息费后,中介将为他联系5个用人单位进行面试。没想到,小吴5次面试均碰壁,对方要么称“已招到人”,要么称“不合适”。小吴发现,其他在该中介注册的大学生也遇到了和他一样的情况,他明白自己碰上了“黑职介”。

“黑职介”利用大学生缺少社会经验,同时又挣钱心切的心理,收取信息费后提供虚假信息,找几家用人单位来回“忽悠”学生。甚至有些中介在收费后便人间蒸发,让学生投诉无门。

案例二:大学毕业生小刘在郑州北环一家电器贸易公司面试通过后,被要求交360元服装费,然后才能签合同、培训,再开始工作。交费后,她同该公司签了劳动合同,上面还特别注明:如因个人原因辞职或自动离职,公司不予退还,服装费由自己承担。上班后,小刘因一直未被安排工作就要求辞职并退还服装费,被对方以签有协议为由拒绝。

3、以招聘之名诱人犯罪

案例:小林是某高校的应届毕业生,转眼就7月了还没有找到工作。7月28日他接到同班同学的电话,说在安徽蚌埠有个好工作,做质检员,工资高,待遇好。小林听了心动了,就赶了过去。到了蚌埠,那个朋友把他领到了一个很偏僻的宿舍,里面还住着男男女女十来个“同事”。其中几个同事特别热情冲小林招手“哎,帅哥辛苦了!辛苦了!怎么样?一路上怎么样?有没有吃过饭?„„”,当她们把小林东西放好之后,就问小林:“借你的手机玩一下嘛”,就这样,对方要走了小林的手机,然后直言不讳告诉他,新工作不是什么质检员,而是传销。产品是2800元一套,小林身上没有这么多钱,他们就要求小林以在这边学驾驶为名,从家里骗钱,或者骗同学或朋友过来。

4、粉饰职位信息骗取劳动力

案例一:24岁的小刘去年毕业于郑州某高校经贸管理系,当年7月,他在一家公司应聘“市场部经理”成功。第一天去上班时,公司老总让小刘这个“经理”去推销产品,美其名曰“了解市场”。

“我在那儿干了快一个月,天天出去推销。”小刘说,一名与他关系不错的员工偷偷告诉他,公司最初招聘时就是要招推销员,怕招不来人,故意说成是“市场部经理”,他这才发现上了当。

典型的“粉饰岗位”的招数。因担心招不来业务员、推销员、代理员等,招聘单位就把职位“美化” 成“市场部经理”、“事业部总监”等,以此来诱惑大学生。当应聘成功后,招聘单位便会以“先熟悉工 作”或“到一线先锻炼锻炼”为幌子,欺骗求职者继续工作下去。

这类招聘信息一般比较简单,涉及细节方面的东西都未明确注明,比如没有岗位职责和应聘条件等。因此求职者应聘时要提前搞清楚职位的具体内容,询问工作细节,认真考虑后再做打算。

案例二:小宋的女朋友在网上应聘到一家私立高中任教,签合同时,该校承诺月薪2000元,包食宿,如果学生期末成绩考的好,另有奖金。合同规定签约的教师最少要任教一年,一年之内解除劳动合同的,要赔偿学校损失九千元。她觉得没什么问题就签了合同。在她正式上班后,才发现这家学校食宿条件恶劣,工资也不按时发放,学校还以种种理由克扣她的工资。她有心辞职,但九千元的违约金也不是个小数目,让她左右为难。

5、假以考核之名盗取劳动成果

案例一: 林先生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自学成才成为一个手机铃声制作人。毕业以后,在南方找到了一个工资和福利都不错的公司,但这家公司要求林先生在正式上班之前,做一套他们指定的铃声做为最后考核。一套铃声9个格式,林先生在一天内就搞定,他很有把握地发了过去,但那家公司却以林先生的做的铃声不能令他们满意为由而拒绝了他。后来,林先生在另外一家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才知道有的做手机铃声的公司,用招聘的方法来骗取那些应聘者的作品。由于应聘者得到的测试曲目都是各不相同的,而其为了能进入公司,个个竭尽全力,所以一次下来,能顶公司员工一周的工作量,一些公司就这样骗取应聘者的劳动成果。

案例二: 某大学生刚毕业时,急于找到工作,就饥不择食地进了一家只有十几个人的没有名字的小工厂。这个小工厂是一个厂中之厂,在一家工厂三楼的一个角落里。那家工厂把他一叫进厂门就算招进去了,什么手续也没办,就要他马上参加生产。那家工厂的经理告诉他,工资制度是计件,多劳多得,做坏了产品要扣工资。当一个小领导来检查时,却说他做的产品不合格,要扣工资。问之产品不合格的原因,却是因为做的太快。对于如此荒谬理由,他辞职不干了。出厂门没几步,发现一个和他一起进厂的人也出厂了,是莫明其妙的被厂长辞退了。实际上,这家小厂经常招工,是一个经常骗人的厂。这个小工厂招工,从来是只打招工牌,不写自己的厂名,而且有活干就招工,没有几天就炒掉他。经常这样骗人白干活,不给钱。

6、利用求职心切心理侵害人身安全

案例: 安徽安庆一名电脑专业大学女毕业生,到安庆市一家人才交流市场找工作,一则招聘软件开发员工的启事吸引了她。该招聘单位一名自称姓黄的经理在简单询问后,表示刘梅比较适合这个岗位,如果她愿意第二天可直接到公司办公室进行面试。第二天面试时才发现这个位于新河小区的“软件开发公司”的办公条件格外简陋,办公室里除了一张大床外什么办公用品都没有。该公司经理见她进来后,猛地将她摁在床上欲行不轨。慌乱中,该女毕业生咬破了黄经理的嘴唇,夺门而逃。逃出来之后马上报警,警察在她的指引下找到该办公室时,所谓的黄经理已经逃跑,直至3月12日终将这名“色经理”擒获。经警方调查,黄某系无业游民,招聘启事中所讲的软件开发公司也是一个皮包公司。目前,黄某已被警方拘留。

7、不签订劳动合同

案例:应届毕业生王某与某私企达成工作意向,双方签订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1个月后,王某毕业,并顺利进入用人单位开始工作。但该企业始终不愿意与小王签订《劳动合同》,得到的答复是:双方在《就业协议书》中并没有明确要求何时签订劳动合同,更何况关于工资、劳动期限等条款在《就业协议书》中已有约定,双方没有必要为此再另行签订《劳动合同》。王某觉得双方确实没有约定什么时候签订劳动合同,而单位不签劳动合同似乎也有道理,就不再向单位提起此事。不料一日忽被裁员,公司一分赔偿金也没给。王某后悔莫及。

8、对工作待遇模糊,哑巴吃黄连

案例:小宋的女朋友在网上应聘到一家私立高中任教,签合同时,该校承诺月薪2000元,包食宿,如果学生期末成绩考的好,另有奖金。合同规定签约的教师最少要任教一年,一年之内解除劳动合同的,要赔偿学校损失九千元。她觉得没什么问题就签了合同。

在她正式上班时,才发现这家学校食宿条件恶劣,工资也不按时发放,学校还以种种理由克扣她的工资。她有心辞职,但九千元的违约金也不是个小数目,让她左右为难,她只好安慰自己,算了,做完今年就不做了。

9、盲目签约,不合理条款上当

案例: 王某,大学毕业生,由于急于找到工作,没来得及仔细推敲合同里的条款,结果不但失去了这份工作还付了一笔违约金。据其称,他与公司签合同时还未毕业,但公司要求其进入实习期。在4个月的实习期里他卖力地工作,却只能得到300多元钱的“实习工资”。实习结束后,他以为工作已经敲定,打算回学校修完剩下的一些课程,9月再回到公司正式上班。但当他向公司请假时,公司却以合同中“工作前两年不得连续请假一周以上”的条款为由,认定王某违约,索要违约金。王利只好交了2000元的违约金。

在大学生择业的过程中,像王某这种情况的比较普遍,由于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很多用人单位都提出了一些明显的不合理条款,如违约金、服务期等。对于毕业生来讲,虽然知道这些附加条款是显失公平的,但也不敢明确表示异议。现实生活中,在职场上把“试用期”当成“剥削期”已经成了一些无良老板逃避法定义务的惯用伎俩。

10、提高警惕,谨防落入传销陷阱

案例:2011年,我校有一名2007级学生被骗入传销组织,在东莞市受控制16天。2011年3月初,海科学院一位2007级学生接到在湖州某学院读书的高中同班同学的电话,称在广东东莞市有一家公司要招聘人员,待遇丰厚,要其前往应聘。2011年3月23日该高中同学又来电,通知其已经顺利通过该公司网上初试,希望其能近期到广东东莞参加面试。于是,该生3月24日离校,3月25日下午到达东莞,被高中同学和其他传销组织的人员带到一幢民宅的一个房间内控制起来,手机被收缴,其人身自由受到限制,手机不能正常使用,只有在来短信或者电话的时候,保证按传销公司人员写的语句回复,才能拿到手机,手机使用后又立即收缴。每天都要写日计划,有“专家”给他上课(洗脑),一天到晚的日程排得满满的,读“励志书籍”、听如何做新时代的直销、如何两年变成百万富翁、如何赚大钱的讲课。4月3日,该同学用欺骗的方法要母亲汇去3800元,交了所谓的“瑞士手表费”,获得了他们“公司”的会员资格,有权利介绍家人和朋友加入这个“公司”。4月10日,该生母亲因一直无法与其正常联系、多次要他回来均不肯回,来到学校求助。在学院领导、家长和同班同学共同努力下,传销公司迫于学校和家长的压力,加之给该生洗脑未成功,最终答应放该生回校。该生于2011年4月12日返校。

这位同学被东莞市的传销组织骗去共损失4900余元,往返20天,其中被控制16天。该同学的家长、学院领导和老师、同学为此耗费了很多精力。该同学在那里吃不好睡不好,精神被受折磨,教训十分深刻。

二、求职中的安全应对策略

求职大潮风起浪涌,既蕴含着无数机遇,又隐藏着险滩暗礁,毕业生只有牢牢记好求职安全带,不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才能够做到一帆风顺。

(一)层层过滤,确保就业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学校就业信息网上发布的就业信息,都经过了严格核实,包括核实用人单位的工商许可证、营业执照等,基本上确保了就业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安全性。对于通过其它渠道获得的就业信息,一定要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核实。

(二)面试过程中,要时刻保持安全的警惕性

在求职过程中,毕业生更应保持高度的警惕性,擦亮眼睛,识别就业陷阱的迷惑。

1、当前往面试的第一天或职前训练的前几天,要留意该单位是否继续隐瞒工作性质及业务性质。

2、面试地点偏僻、隐密或是转换面试地点的状况,或是要求夜间面试者,皆应加倍小心。面谈地点不宜太隐密,过于隐密地点不要去。对于用人单位约您面试的地点,如果不是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发布的信息,是您从其它渠道获得的信息,用人单位约您到宾馆或其它非公开、非正式场合见面,绝对不能冒然前往。

3、面试时,要注意以下环节:一是应详记该单位及主试官的基本情况及特征;二是对方所提工作内容空泛不具体时,不要被夸大言辞所迷惑;三是身份证、毕业证书及印章等证件,不宜给对方;不可轻易出示银行账户号码及密码,以免不法之徒有机可乘;四是主试官说话轻浮,暧昧不清,眼神不正常等都是危险的前兆;五是如果有不安全、不对劲的感觉或不正常的状况,要以某种借口来迅速离开该单位为宜;六是拒绝不合理的邀约及要求;七是在面试时尽量不要随便喝饮料或吃东西。

4、进行面试的过程中,如果遇到用人单位要您交保证金或其它培训费用(如报名费、训练费、材料费等)时,一定要慎重,千万不要为了保住工作而盲目交费。

5、面试最好有同学陪同前往,并备有适当的防范器物。尤其是女性,要避免夜间到荒僻的地点面试。如果无法结伴而行,至少要将自己的行踪告知辅导员或同学,最好是让辅导员或同学知道面试的时间与地点。

6、面试前后随时与学校辅导员、同学、家长保持联系,并告知面试场所地址及电话号码。

7、要求提供亲友名单,身份证号码(复印件)均可能有诈财之患,要注意避免!

在求职过程中,毕业生为了预防“陷阱”,要做到:一忌贪心,看到“高薪”字眼首先要掂量一下自己,然后再摸清对方的背景;二忌急心,急于找工作的心理让一些人找到了借机骗财的机会,这些人以各种名义收取应聘者的费用后,便人去楼空;三忌糊涂心,求职者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脉络有个清楚的构想,只要仔细研究还是能识别招聘中的大多数欺骗的幌子。要时刻提醒自己,不缴不知用途的款,不购买自己不清楚的产品,不将证件及信用卡交给该公司保管,不随便签署文件,不为薪资待遇不合理的公司工作。

(三)求职后,要谨慎行事,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在找到合适的工作单位,双方达成就业意向后,毕业生需要签订就业协议书。就业协议书的签订在形式上宣告了就业工作花开有果,尘埃落定。但近来,就业协议引发的纠纷屡有发生。有的毕业生正式到单位报到后,单位却一改初衷,擅自降低劳动报酬,变更原来双方约定的工作岗位,更有甚者以“试用期”(或见习期)为由不签订劳动合同,使得毕业生长期处于“试用期”,做最累的工作拿最低的报酬,从而利益受到侵害。所以,在签订就业协议以前,一定要反复斟酌,多方面考察,方可落笔。三思后行,面试后认真核查:

(1)上网或通过其他途径查看,该单位(特别是企业单位、公司)登载的营业项目、报上刊登的项目、面试现场所见三者是否相符。

(2)登陆有关部门的网站查看,或与亲友交谈,看看该公司是否被列入黑名单之中。

(3)问问自己,面试的职务内容是否与自己找工作时的初衷相符,并且所获得的待遇是否合乎期待值。(4)当面试当天或初进该单位的数天内,求职者即需要付给该单位一笔钱者,就要特别注意。

【温馨提示】在求职过程中要做到忌贪心、忌急心、忌糊涂心,希望同学们在求职路上平安、顺利!

第五篇:求职过程中的常见陷阱及防范措施

陷阱

1、不通过正规的渠道招聘。

人员招聘是单位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企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单位对该项工作是非常重视的,会派专人通过正规的局道招聘。不要毫不防备的就把自己的简历等材料交给单位。

陷阱

2、要求应聘者交纳“保证金”等费用

刚参加工作,薪酬不高是正常的。相反,如果出现一个不熟悉的单位提供高薪酬时,毕业生就应该引起注意,因为不少不法人员企图利用高新待遇的幌子,骗取毕业生所谓的押金,培训费,服装费等。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毕业生千万不要相信在工作的初期就很容易的获得高收入,对有些单位提出的所谓押金,培训费,服装费要敢于说不。陷阱

3、要求应聘者介绍他人加盟

有些大学生因被骗而涉足非法传销,到头来后悔不已。因此,毕业生在求职的过程中如遇到非类似单位对你非常主动,把加盟后的前景说的异常振奋人心,并要你介绍朋友和同学一起加入时,就要想想这句老话:天上时不会掉馅饼的。陷阱

4、不签订就业协议书

就业协议书是传递毕业生人事关系的依据,如不签订就业协议,毕业生的人事档案,户籍等人事关系就无法转入工作单位及所在的城市。而这些关系的办理涉及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如办理社会保险,购买经济使用房,评审职称等。因此,单位不予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书,对毕业生的工作,生活,职业发展是不利的。毕业生应主动要求用人单位解决这些问题,并通过当地的人才交流中心协助办理人事档案,户口等关系的接收。

陷阱

5、不将承诺写入合同

用人单位对招聘中的内容并非必须承担履行义务。作为毕业生,如想要招聘的那位兑现招聘广告中的承诺,最好将这些承诺写入双方的劳动合同条款中,由劳动法的约束力来督促用人单位向毕业生履行承诺。

陷阱

6、窃取应聘者的私人资料或作品

企业以选人为名,在笔试、业务考察等环节中让求职者撰写策划案、翻译文章,而这些都应是公司员工的本职工作。除了把求职学生当免费劳力外,学生在简历中把自己的毕业设计和研究理念写得一清二楚,也让不少企业坐享其成。陷阱

7、招聘单位“无限期试用”

依据有关规定,试用期人员底薪通常是正式员工的1/4,劳保用品、物质奖励、各种保险和其他福利等又不与正式职工享受同等待遇。因此一些用人单位为降低人力资本,大量招募短期员工,且不签订劳动合同,待三个月试用期满,就以各种各样的借口予以解雇。这样一来,求职者总是辛辛苦苦给单位低薪干了几个月,然后被扫地出门。就这样,一群又一群学生被单位榨取劳动果实。实习期过长,以有问题为名予以辞退,这是大学生以往找工作的普遍遭遇。如何防范求职过程中的陷阱?

1.拒交各种名义的费用任何招聘单位,以任何名义要求求职者收取抵押金,服装费,产品押金,风险金,报名费,培训费等收费行为,都属于违法行为。

2.不轻信许诺到外地上岗对外地企业或某某外地分公司,分厂,办事处的高薪招聘,无论其待遇多好,求职者千万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警惕,不要轻信他的口头许诺,一是不去,二是到劳动保障部咨询,并办理的手续否则会吃大亏,被骗工,骗钱,甚至被人贩子骗卖,悔之晚矣。

3.不要将重要的证件作抵押不要将自己的身份证,学生证,毕业证等相关重要证件作抵押。有的用人单位以保证学生实习时间等为由扣住学生的证件,根据相关的规定,任何单位都不能扣押证件。

4.掌握劳动法规和相关政策主动学习一些劳动法规和相关政策,提高自己的求职素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5.多种途径了解公司的背景在求职者正式进入公司之前,想法设法加强对企业的了解以免误入骗子设下的陷阱。比如:上网查找该招聘单位的相关资料,注意招聘单位的营业执照等相关证件;正规单位的招聘单位一般会将设在单位的办公室,会议室,一些以租用房间作为应聘地点的单位,要警惕。工商部门咨询电话:12315

6.谨慎签订劳动合同与用人企业签订合同是要注意“三看”:一看企业是否经过工商部门的登记以及企业注册的有效期限,否则所签的合同无效;二看合同字句是否准确,清楚,完整,不能使用缩写,替代或含糊的文字表达;三看劳动合同是否有一些必备的内容。劳动合同的一般内容包括:(1)合同期限;(2)工作内容;(3)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4)劳动报酬;

(5)劳动纪律;(6)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7)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8)违反劳动合同者应承担的责任;(9)双方认为需要规定的其他事项。其中前8项为法定条款,必须具备;第9项为协商条款。

7.发觉被骗应及时报案,通知辅导员(班主任),应拨打110与公安局取得联系,以保护自己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网上虚假招聘信息案例

1.网赚、日赚:发布的信息多为招聘网络推广员,调查问卷,打字员,信息回复员,文字录入员,资料收集员 如:急招兼职(家里网吧均可)日结80元/时,地区不限;做网络推广员,日赚100元,轻松在家赚钱。骗钱手法:骗子发布这类信息通常都不会留电话,只留一个邮箱,内容中说明如果想要活的这份工作就给指定的邮箱发邮件过来,系统会自动回复。然后被骗者收到的邮件中又说明邮寄资料需要一定的费用,让被骗者往指定的帐户汇款。特点:发布信息的时候说明不需要任何费用,不需要任何投入,只需要每天拥有2到3小时上网时间即可月赚3000。

2.药厂,制药公司:大量招聘员工,大量用户投诉是传销组织。如:我公司是一家控股制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有自己的高科技技术,拥有自主生产研发销售管理能力,现因市场需求要扩大生产规模,特面向社会诚聘以下员工:车间操作工,工作认真细致,爱岗敬业,年龄18-40岁,月薪1500-2500元;库房管理员,初中以上文化,工作认真细致,爱岗敬业,年龄18-35岁,月薪1500+奖金;办公室文员,高中以上文化,工作认真细致,爱岗敬业,男女不限,年龄18-35岁,月薪1500+奖金;销售员;初中以上文化,月薪1800有奖金提成;业务员,初中以上文化,月薪2000有奖金提成分红。骗钱手法:骗子会在全国各地都发布信息,真的到发布信息的城市求职后才发现是传销组织。特点:待遇好,应聘者不需要太高的学历

网友求职过程中的被骗案例

1、防不胜防的网络传销

大四的下半学期,小聂接到一个面试通知,对方自称A公司,在招聘网站上看了小聂的简历,而他们正好要招聘销售人员。“那时候求职正是旺季,大家差不多每天都会接到几个电话”,小聂没有怀疑。而且后来他上网查看公司信息也是很正规的外企,虽然地点在深圳,要进行语音面试,小聂觉得还是合情合理。

在第一轮语音面试考察了个人基本信息,诸如姓名、年龄、身高、体重、血型、毕业院校、所学专业以及性格特长后,第二轮面试一位号称姓孙的“主管”又询问了小聂的为人处事,性格特点,以及自身的优缺点和专业方面的一些知识,还征求了他对公司加班、出差的看法,最后考了两道性格测试题。这些在求职过程中频繁经历的面试方式也让小聂更加放心,而对方表现出来的和善以及对他的认可更是让他对这份工作越来越多地期待。

等他得到被A公司录取的正式通知,要求他携带身份证及两份复印件、学历及奖励证明、一寸免冠照片5张、一个月的生活费到深圳报到的时候,小聂还觉得很欣慰,觉得可以到南方开创一番新的事业。没想到的是,列车到站后噩梦就开始了。面试过小聂的孙主管很快告诉他,他的工作是“网络销售”,这里也不是他在网上查找到的A公司,他们只是借用了同在深圳的A公司的名义。没办法完全死心的小聂尽管觉得事实的真相很难接受,还是硬着头皮留了下来,结果在此后的几天里他发现差不多每个人都是被骗来的,上当的人中也是大学生居多。和同学取得联系后,小聂才终于明白自己已经身陷传销陷阱,而且是大学生传销。第二天他就强烈要求离开公司,而公司看到小聂20多天没有任何业务进展,就语带讥讽地说小聂和面试时候差距太大,不是他们需要的“真正的人才”,小聂才得以顺利脱身。虽然损失的路费生活费

也不是小数目,但是终于逃出了传销陷阱没有失去更多,小聂已经觉得是万幸了。

今年考入海大的几名男生因为家庭经济较困难,几人便商量一起去打短期工,国庆节期间,正巧看到学校南门外一家包子店旁边有一则启事,指明专招学生假期工和钟点工,有保安、司机和服务员等12个工种约58个岗位,报酬为每天30至50元。几人照着启事上的地址来到解放西路海城大厦,一上楼便被人引到一间办公室,填了份简历后,便被要求交80元钱,交了钱后才被告知他们是职业介绍所,80元钱是介绍费,保证在一年内为他们介绍满意的工作,如果超过一年,需再交100元。

几名学生说,过了两天,职介所给他们某搬家公司“曾总”的手机,做了一天搬家工,事后搬家公司却没有支付任何报酬,他们打电话要钱,对方总是推托,前两天当他们再次询问时,对方竟然称那天是试用期,没有报酬。几个人找到职介所要求退回中介费,职介所却称中介费收了就不退。采访中,几名大二学生反映,他们上大一时,这种职介所就用相同方式骗了不少同学。一到那里,就被要求填一份简历,交50至80元钱,介绍一份月收入700元的工作时,要求他们再交200元钱,有些同学交了钱,到介绍的公司没干几天便被找借口辞退了。而交给职介所的钱没有任何收据或发票,多半都要不回来。

对此,海南大学学生处自助管理中心相关人员告诉记者,每年新生入校时,学院都会针对新生开展安全防范方面的教育,而且学校也在尽力给学生提供助学岗位,但由于学生太多,不能一下子安排完,有些学生就自己到校外找工,却因防范意识不强而受骗,学校将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宣传。

该负责人提醒学生,如果自己出外打工,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识,由于刚入校的新生对很多社会现象不了解,极易上当受骗,因此大一新生最好不要急于出外打工。如果需要勤工俭学岗位,最好通过学校为其联系。

2、大学生打工屡被骗

近日,两位刚毕业的女大学生报案称,今年6月底,她们到北京某教育集团在宁的“招聘地点”了解招聘事宜。7月11日,两名女生按事先的约定,到达北京某教育集团应聘“柬埔寨国际航空公司”的空乘,“招聘方”要求每人先交纳30550元的培训费,7月25日前把16万元的上岗费全部交齐,并承诺在今年圣诞节前首航上机。

招聘方吹嘘,他们是“柬埔寨国际航空公司中方唯一授权人”,还拿出“合同书授权书”来,让她们深信不疑。她们每人先交了30550元的培训费,并与招聘方签了合同。当她们正准备回宁办护照、筹钱之际,一份北京法制晚报击碎了她们的国际航空梦。她们上网及到中国民航总局咨询,均获得没有开通柬埔寨到北京的航线的信息。

警方告诉记者,此类案件中,骗子往往开出诱人条件,以国外的国际航空公司招聘空乘,能获得优厚待遇为诱饵,收取高额的培训费及上岗费。案件的另一特点是异地诈骗。如该案中,北京的公司却在南京设立招聘点,通过登刊广告进行诈骗,更容易使受害人难以摸清诈骗者的真实身份及内幕。

下载拆迁过程中的陷阱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拆迁过程中的陷阱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拆迁协议背后隐藏的陷阱有哪些

    赢了网s.yingle.com 遇到征地拆迁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yingle.com 拆迁协议背后隐藏的陷阱有哪些 拆迁补偿是指市县级人民政府在作出征收决定之前,......

    房屋拆迁补偿协议的常见陷阱

    赢了网s.yingle.com 遇到征地拆迁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yingle.com 房屋拆迁补偿协议的常见陷阱 房子拆迁,安置补偿对于许多拆迁户来说是一件大事,由......

    征地拆迁工作过程中处理原则

    征地拆迁工作过程中对有关问题的处理原则 1、临时征用土地及补偿问题。临时用地一般由施工单位向当地县级人民政府报批,并上报兰州枢纽征地拆迁组,补偿按县级人民政府公布的补......

    如何解决拆迁过程中的社会矛盾问题

    如何有效缓解拆迁过程中的社会矛盾问题 摘要:文明化、现代化的建设改造绕不开“征地拆迁”问题。“征地拆迁”的经济学实质是资源的重新配置。在这一资源的重新配置中,开发商......

    征地拆迁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合集]

    征地拆迁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及郊区城市化建设快速发展,征地拆迁项目不断增多,规模也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征用、房屋被拆迁,随之而来的征地拆迁......

    商品房认购书陷阱分析与防范

    赢了网s.yingle.com 遇到法律纠纷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yingle.com 商品房认购书陷阱分析与防范 商品房认购书陷阱分析与防范 一、别被《商品房认......

    如何治理大规模城乡拆迁过程中的违反问题

    如何治理大规模城乡拆迁过程中的违反问题? 城市规划建设,不能只见高楼大厦不见芸芸众生。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关注民生,就不能“折腾”生活平稳祥和的居民。大规模强制农......

    浅谈征地拆迁维权过程中的的瓶颈与对策(精选合集)

    征地拆迁维权的瓶颈与对策 文/郭百利河北冀港律师事务所 副主任 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征地拆迁纠纷案件增长迅猛,律师为其提供法律服务正面临新的机遇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