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明确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财税政策的意见(渝办发[2012]182)
渝办发〔2012〕182号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
进一步明确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财税政策的意见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为落实好《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渝府发〔2012〕62号),充分发挥财税职能作用,鼓励百姓创业兴业,支持民营经济做大做强,推动我市统筹城乡、富民兴渝进程,遵循公平待遇、同等支持、注重实效原则,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有关财税政策提出如下意见:
一、扶持创办民营企业的政策
(一)市政府设立每年20亿元规模的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技术改造、先进设备引进、上市企业重组扶持、中小企业有市场有回款有效益产品生产所需流动资金贷款贴息、鼓励类产业投资贷款贴息、自主创新平台建设补助、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资金补助、“走出去”奖励、新创办小微企业租用经营场地租金补贴及其他政府鼓励事项。各级政府性资金对各类投资主体同等对待。
(二)政府采购产品、服务和工程,对各类所有制企业同等对待。面向小微企业的采购项目不低于年度预算总额18%,采购评审中对小微企业产品可给予6%―10%的价格扣除。
(三)对“十二五”期间新办的国家鼓励类民营企业,自工商注册登记之日起,按缴纳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和营业税地方留成部分给予2年财政补贴。
(四)新办民营企业,凡属小型微型企业的,在2015年以前免征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行政事业性收费。
(五)涉及市政府认定的工业园区和笔记本电脑产业的生产性用房(含车间和仓储用房)免征城市建设配套费。
(六)符合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条件的民营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七)民营企业从事港口码头、机场、铁路、公路、电力、水利等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1年至第3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4年至第6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八)民营企业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按规定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从2012年1月1日起,从事蔬菜批发、零售的民营企业销售的蔬菜免征增值税。
(九)积极争取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为从事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民营企业减轻税负。
二、支持民营企业融资的政策
(十)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鼓励担保机构和银行扩大对民营企业的融资贷款规模,对民营企业符合相关规定的融资给予贴息及担保费补助。
(十一)支持民营企业上市,按其缴纳的税收给予适当补贴。对进入重庆股份转让中心挂牌、进入“新三板”挂牌以及在境内外交易所成功上市的企业给予适当补贴。
(十二)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对其前期费用给予补贴,对外投资按境外投资流量给予支持,对重大海外并购项目适当贴息,对海外资源回运给予运费补贴,对境外参展、市场开拓等给予相应资助。
(十三)民营企业“走出去”,其来源于境外的应税所得以及从其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境外企
业分得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额,可按税法的规定从其应纳税额中抵免。
(十四)对为中小企业筹资而建立的纳入全国试点范围的非营利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再担保机构按地市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标准取得的信用担保或再担保业务收入(不包括信用评级、咨询、培训等收入),自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免税手续之日起,3年内免征营业税。
(十五)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含2年)的,可以按照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抵扣。
(十六)对民营企业通过公益性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向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管理中心用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捐赠,企业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个人在申报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30%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缴纳所得税税前扣除。
(十七)民营企业在资产重组过程中,通过合并、分立、出售、置换等方式,将全部或者部分实物资产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债权、债务和劳动力一并转让给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行为,其中涉及的不动产、土地使用权转让,不征收营业税;涉及的货物转让,不征收增值税。
(十八)对民营企业为生产经营活动举借资金所发生的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利息支出及相关费用,准予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据实扣除。
三、鼓励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
(十九)民营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二十)民营企业中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按17%税率征收增值税后,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对国家批准的集成电路重大项目民营企业因购进设备形成的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准予退还。
(二十一)对民营企业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对民营企业的技术转让所得,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二十二)民营企业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
(二十三)民营企业购买并实际使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该专用设备投资额的10%可从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
(二十四)经有关部门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民营企业,减按15%的优惠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二十五)新办软件生产企业经认定后,自获利年度起,第1年至第2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3年至第5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软件生产企业,如当年未享受免税优惠的,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企业,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按17%税率征收增值税后,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所退还的税款,不作为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不予征收企业所得税。
四、鼓励民营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政策
(二十六)对民营企业销售自产的特定资源综合利用产品或者提供特定资源综合利用劳务,符合相关条件的,可享受免征增值税或者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
(二十七)民营企业以《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资源作为主要原材料,生产国家非限制、非禁止并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产品取得的收入,减按90%计入收
入总额。
(二十八)民营企业从事国家规定的符合条件的公共污水处理、公共垃圾处理、沼气综合开发利用、节能技术改造等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1年至第3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4年至第6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二十九)对从事动漫的民营企业自主开发、生产动漫产品涉及营业税应税劳务(除广告业、娱乐业外)的,暂减按3%的税率征收营业税。自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对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民营动漫企业销售其自主开发生产的动漫软件,按17%的税率征收增值税后,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出口动漫软件免征增值税。经认定的动漫企业自主开发、生产动漫产品,可享受国家现行鼓励软件产业发展的所得税优惠政策。
五、减轻民营企业纳税困难的政策
(三十)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6万元(含6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三十一)营业税按期纳税的起征点调整为月营业额20000元;按次纳税的,起征点定为每次(日)营业额500元(营业税起征点的适用范围限于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三十二)民营企业增值税纳税人购买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支付的费用以及缴纳的技术维护费,可在增值税应纳税额中全额抵减。
(三十三)自2012年1月1日起至2014年12月31日止,对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自有的(包括自用和出租)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减按所属土地等级适用税额标准的50%计征城镇土地使用税。
(三十四)民营企业缴纳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有困难的,经审批后可给予一定的减免。(三十五)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民营企业,由所在区县(自治县)政府报经市政府批准,减征或者免征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政策与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政策可叠加执行。
六、鼓励民营企业用工的政策
(三十六)对安置残疾人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由税务机关按单位实际安置残疾人数,限额(最高不超过每人每年3.5万元)即征即退增值税或减征营业税。企业支付给残疾人的实际工资可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据实扣除,并可按支付给残疾人实际工资的100%加计扣除。(三十七)对符合条件的商贸企业、服务型企业、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中的加工型企业和街道社区具有加工性质的小型企业实体,在新增加的岗位中,当年新招用持《就业失业登记证》(注明“企业吸纳税收政策”)人员,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在3年内按实际招用人数予以每人每年4800元定额依次扣减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优惠。
(三十八)对为安置退役士兵而新办的服务型企业(除桑拿、按摩、网吧、氧吧外)、商业零售微型企业,当年新安置退役士兵人数达到企业在职职工总数30%以上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含1年)期限劳动合同的,经所在区县(自治县)民政部门认定,税务机关审核批准,3年内免征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二○一二年六月五日
主题词:经济管理民营经济△财政税收意见
抄送:市委办公厅,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市政协办公厅,市高法院,市检察院,重庆警备区。
各民主党派市委,市工商联,各人民团体。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2年6月6日印发
【重庆市政府网】
引用或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明确标注“来源:重庆市政府网”。
第二篇: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培训工作的意见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培训工作的意见
渝办发〔2012〕247号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渝委发„2012‟11号,以下简称《决定》)精神,经市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职业培训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职业培训统筹管理
(一)加强职业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在市、区县(自治县)人力社保部门设立职业培训统筹办公室(以下简称统筹办),负责职业培训的统筹管理工作。发展改革、财政、税务、经济信息、教育、城乡建设、交通、农业、民政、国土房管、移民、工商、扶贫、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部门和单位要共同参与,密切配合。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司其职的原则,切实提高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避免培训资源的浪费。
(二)加强政府补贴培训项目统筹管理。市统筹办根据市场需求,对各类政府补贴职业培训项目统一制定职业培训规划、统一培训机构备案、统一培训标准、统一培训质量考核。建立培训项目质量督导和绩效评估机制,实行培训补贴资金与培训质量、就业效果挂钩。对培训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评选表彰。
(三)建立职业培训信息管理平台。依托“金保工程”二期建设项目,加快建立全市统一的职业培训信息管理平台,推广使用职业培训实名制管理系统,对职业培训进行动态管理。信息管理平台要具备培训机构管理、培训项目管理、学员信息管理、教学组织管理、培训过程监督等功能,涵盖职业培训工作的各个环节。要利用信息管理平台建立享受政府培训补贴人员信息数据库和培训资源数据库,为政府 —1—
加强培训监管和购买培训成果提供技术支持。
二、加快职业培训体系建设
(一)发挥企业在职业培训中的主体作用。企业应建立和完善职工培训制度,将职工培训纳入企业发展总体规划;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其中60%用于一线职工的教育培训。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内部培训机构,着力提升企业内部培训能力和培训水平。企业要开展形式多样的职工岗位练兵活动,建立企业新型学徒制度,积极承担社会培训任务,并为职业技术学校和民办培训机构学员提供实训实习条件。对组织职工开展岗前培训、转岗培训、在岗技能提升培训并使职工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企业,按规定予以相应的培训费补贴;对参加技师、高级技师培训并取得相应等级职业资格证书的企业职工,按规定予以一定的培训补贴,补贴资金由政府和企业共同负担,政府负担的部分从就业专项经费中列支。
(二)强化职业院校的技能培训功能。职业院校应积极调整专业结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结合社会需求开展重点产业相关专业技能培训。支持各类职业院校充分利用师资、场地、设施设备等有利条件,积极举办与自身优势专业相关的技能培训。职业院校应广泛开展校企合作,提升技能培训能力。依托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高等职业院校和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着力打造一批功能完备、设备先进、培训质量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职业技能培训示范基地。
(三)鼓励社会力量开展职业培训。民办职业培训机构是职业培训的重要力量和组成部分。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依法举办和开展职业培训,在师资培养、技能鉴定、就业信息服务、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等方面与其他职业培训机构同等对待。要依法加强对各类民办职业培训机构招生、收费、培训等环节的指导与监管,健全准入、管理、评估、退出机制。重点培育管理规范、培训质量高、社会信誉好的示范性民办职业培训机构,推动民办职业培训事业健康发展。
(四)充分发挥公共服务机构的重要作用。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示范引领、多方共建的原则,依托企业、职业技术学校建设一
批公共实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高技能专家工作室,发挥其在职业培训工作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和职业能力建设研究机构在预测及发布就业信息、开发新兴职业标准、开展教研教改等方面的作用,不断完善职业培训服务体系。
三、健全政府购买培训成果机制
(一)积极推行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方式。由市统筹办制定承担政府补贴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的基本条件、认定程序和管理办法,将培训质量好、社会满意度高的培训机构纳入定点培训机构。加强培训质量的过程管理和结果考核,以学员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培训合格证书和就业效果为依据,建立健全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运行机制。
(二)建立直补个人、企业和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依托职业培训信息管理平台,推行政府补贴培训实名制管理,探索建立直补个人、直补企业的政府补贴方式。将职业培训补贴标准与培训成本、培训工种紧缺程度、技能等级和就业效果挂钩,由市、区县(自治县)统筹办会同财政、项目主管部门实行动态调整。引导职业培训与市场需求相适应,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三)完善与职业培训配套的鉴定补贴办法。将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的人群扩大到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毕业高校毕业生、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士兵(士官),职业(工种)扩大到国家已颁布职业标准的所有职业(工种),由财政部门按照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予以补贴。
四、提高职业培训质量
(一)努力提高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就业需要和国家职业标准,大力推行与就业创业紧密联系的培训模式。人力社保部门要定期公布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和职业培训信息,引导各类劳动者根据市场需求选择适合自身需要的培训内容。基层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要了解、掌握培训需求,收集、发布培训信息,积极动员组织辖区内各类劳动者参加职业培训。对有就业要求和培训意愿的库区移
民、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农民、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应根据就业市场需求,开展订单式培训或定岗培训,着力提高培训后的就业率。对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应结合产业发展对后备技能人才的需求开展定向培训,提升就业水平和就业能力。对企业职工,要结合岗位的实际要求通过师带徒、集中培训等形式,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对退役士兵(士官)和高校毕业生,要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开展就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培训。
(二)强化职业培训的能力建设。整合各类职业培训资源,重点建设一批职业培训和鉴定示范机构,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切实提高职业培训能力。加强职业培训师资队伍建设,依托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和职业技术学校加快培养一体化教师,建立和完善职业培训教师在职培训和到企业实践制度。根据职业培训规律和特点,加强职业培训课程体系、培训计划大纲以及培训教材的开发。
(三)加强职业培训机构监管。有关部门要坚持“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按照“谁举办、谁负责,谁审批、谁监管”的原则,切实履行职业培训机构管理职责。人力社保部门要严格规范职业培训机构设立审批,并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适时调整职业培训机构准入门槛。对新申请举办职业培训的机构,应组织专家对其办学资金、设施设备、教学场地、教学计划大纲、师资状况等进行论证和实地考察。要严格规范职业培训机构招生宣传和收费行为,督促职业培训机构严格执行招生广告备案和收费公示规定,按照相关部门审核备案后的招生简章和收费标准如实进行招生宣传和收费公示。要强化对职业培训机构的日常管理,设立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办学保证金制度、办学水平考评制度和定期检查评估制度,促进职业培训机构健康发展。
(四)加强职业技能鉴定。要把参训人员获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作为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重要评价依据,作为享受政府补贴的重要前提条件。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基础能力建设,着力提升职业服务能力和水平。完善社会化评价制度,改革企业技能
人才评价模式,推行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统一鉴定模式,积极推进农民工专项能力考核。针对培训项目特点,采取切合实际的多元化评价模式,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鉴定需求,有效确保职业培训质量。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2年8月24日
第三篇: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渝府发〔2012〕62号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
渝府发〔2012〕62号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号),进一步促进重庆民营经济大发展,加快富民兴渝,结合重庆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民营经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二)民营经济是推动重庆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是全市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改革开放的助推器、扩大就业的主渠道,在优化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011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的61.7%;民营经济增加值占48.9%,出口占57.3%,从业人员740万人。15年来,民营经济在重庆改革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三)民营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要加快实现“314”总体部署,必须把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构建国资、民资、三资“三足鼎立”协调推动重庆科学发展的新格局,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发挥民营企业在要素配置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促进城乡、区域、社会和谐发展。
(四)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形势紧迫。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外需减弱,要素成本上升,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突出困难。同时,民营企业也存在规模不够大、融资渠道不够多、创新能力不够强、管理水平不够高等问题。全市上下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大工作力度,加强政策引导,营造良好氛围,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
二、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五)总体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314”总体部署,紧密结合实际,坚定不移地鼓励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闯、勇敢试,坚决破除妨碍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环境,依法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改善政府服务,保障各类所有制企业平等竞争;进一步激发创业活力,支持做优做强、提高质量,扶持做活做多、扩大数量,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大品牌、大产业链,促进民营经济上规模、上质量、上水平、上效益;进一步弘扬重信重义、自强不息的渝商精神,推动民营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六)主要目标。全市民营经济形成集群发展、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发展格局,管理规范、运作有序的企业制度,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可持续发展态势,万商云集、要素汇聚的兴盛局面。
――到2015年,非公有制经济占GDP比重达到65%;民营经济从业人员900万人,市场主体达到200万户,民营企业达到45万户;营业收入十亿级企业100家左右,百亿级企业10家以上。
――到2020年,民营经济规模进一步壮大、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占GDP比重达到70%,形成国资、民资、三资“三足鼎立”协调发展格局,推动重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持续发展。
三、扩大投资领域
(七)鼓励参与交通运输建设。支持以独资、控股、参股等方式投资公路、水运、港口等项目。
(八)鼓励参与能源建设。支持投资大型煤炭采购、储备、运输、销售企业,支持投标勘探开发页岩气等矿产资源。
(九)鼓励兴办金融机构。支持参与商业银行增资扩股,支持投资村镇银行,支持设立金融(融资)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融资担保公司、企业财务公司、小额贷款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私募股权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
(十)鼓励参与水利工程建设。支持通过招标、承包租赁等投资农田水利、水土保持等项目。
(十一)鼓励参与市政建设。支持进入城市供水、供气、污水和垃圾处理、城市园林绿化等领域,已建成项目通过公开拍卖经营权方式鼓励参与运营管理。
(十二)鼓励参与电信建设。支持参股进入基础电信运营市场,开展增值电信业务。
(十三)鼓励参与医疗卫生事业。支持兴办各类医疗机构,对承担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险定点服务的民营医疗机构与公立医疗机构一视同仁。
(十四)鼓励参与教育和文化事业。支持民间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教育领域,兴办普通高等教育、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城市幼儿教育。支持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创意产业,从事出版发行、影视制作、演艺娱乐、文博会展、动漫游戏、网络服务以及建设和经营有线电视接入网、参与有线电视接收端数字化改造。
四、放宽经营条件
(十五)允许以实物、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拥有的其他公司股权等作价出资,其比例最高可占注册资本的70%。
(十六)试行注册资本货币“零首付”,允许延长出资期限。除高危和重污染行业外,允许前置许可要件不完备的企业先登记注册,一年内完善相关手续。
(十七)允许个体工商户保留原名称、沿用原前置许可转为企业。
五、创新金融服务(十八)商业银行服务收费应当公开。除银团贷款外,禁止对小微企业贷款违规收取承诺费、资金管理费。严格限制收取财务顾问费、咨询费等费用。
(十九)鼓励民营企业直接融资,逐步扩大民营企业集合票据、集合债券、集合信托和短期融资券等发行规模。
(二十)拓宽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渠道,允许向多家银行融资,支持通过金融资产交易所、银行机构、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和其他专门从事金融资产交易的机构进行资产转让融资,支持通过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股东定向借款融资,支持小额贷款公司之间同业借款,支持通过发行债券等其他方式融资。
(二十一)小额贷款公司最大股东或主要发起人持股比例可放宽到50%,支持经营良好的小额贷款公司设立分支机构、挂牌上市。引导小金融机构增加服务网点。
(二十二)支持采用知识产权、仓单、商铺经营权、商业信用保险单等质押融资。
(二十三)建设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适当降低市属国有担保公司对小微企业的担保费。探索建立再担保体系,设立民营资本参与的再担保公司。
(二十四)“三权”抵押融资重点支持民营企业投资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
六、加强财政支持
(二十五)市政府设立每年20亿元规模的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技术改造、先进设备引进、上市企业的重组扶持、中小企业有市场有回款有效益产品生产所需流动资金的贷款贴息、鼓励类产业投资贷款贴息、自主创新平台建设补助、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资金补助、“走出去”奖励、新创办小微企业租用经营场地租金补贴及其他政府鼓励事项。各级政府性资金对各类投资主体同等对待。
(二十六)“十二五”新办鼓励类民营企业,自登记之日起2年内享受与其缴纳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和营业税地方留成部分等额的财政补贴。(二十七)市级及以上开发区(园区)内新建的工业生产性建筑物减免城市建设配套费。
(二十八)继续实施微型企业资本金补助,建立小微企业贷款风险救助机制,支持金融机构发放小微企业贷款。(二十九)政府采购产品、服务和工程对各类企业一视同仁。面向小微企业的采购项目不低于预算总额的18%,采购评审中对小微企业产品可给予6%―10%的价格扣除。
(三十)政府投资的大型科技平台对各类所有制企业开放,适当减免中小企业使用费。
(三十一)对民办普通高等教育、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给予生均经费相应比例补助。
七、降低税费负担
(三十二)全面落实西部大开发15%企业所得税率和三峡库区、民族地区、两江新区、开发区税收优惠政策。少数民族区县的民营企业,经市政府批准,可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并可叠加执行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
(三十三)2015年年底前,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6万元(含6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算,并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三十四)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营业税按期纳税的起征点上调到月营业额20000元,按次纳税的起征点上调到每次(日)营业额500元。
(三十五)各类企业实际融资成本、固定资产折旧、技术开发费、技术转让费及用于社会公益事业捐款等,准予税前扣除。
(三十六)资产重组过程中涉及的不动产、土地使用权在企业内部转让不征收营业税。
(三十七)努力争取国家批准试点,对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征收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
(三十八)对上一年未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建筑施工民营企业,保障金降低50%收取,连续两年未拖欠的再降低10%收取,连续三年未拖欠的免交。
(三十九)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15项。开展经营服务性收费清理,适时再取消一批,对收费标准有幅度的按低限收费,严禁提高标准或变相提高标准乱收费。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应统筹安排同级相关部门的经费预算,保证其正常履行职责。
八、改善发展环境
(四十)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要将民营经济发展纳入各类规划,及时公布发展规划、投资政策、产业布局、财政税收、统计数据等信息,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制定和修订有关法规、规章、重大政策要征求民营企业意见,充分考虑其合理诉求。
(四十一)健全投诉机制,设立服务投诉电话。除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外,5个工作日内回复投诉事项处理情况。健全查访机制,严查服务机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和“吃拿卡要”等问题。健全追责机制,对故意刁难、妨碍企业生产经营造成严重影响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处理。
(四十二)加强立法保护,建立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未经法定程序,不得查封、扣留、冻结企业财产和资金。为个体商户创造良好经营环境,规划和设立经营场地,引导依法、合规、有序经营。民营企业应当遵守法律,依法经营。
(四十三)土地出让,水、电、气、煤、油、运等要素供给,人才引进与管理等,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
(四十四)进一步清理和减少行政审批事项,除国家规定必须由市级审批核准的事项外,一律下放区县(自治县)管理,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优化审批服务,加大监督力度。对招商引资和企业发展中的重大事项一事一议、特事特办。
(四十五)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满腔热情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要大力宣传发展民营经济的方针政策,全面、客观报道民营经济的积极作用,表彰优秀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要大力倡导尊重创业、尊重劳动的风尚,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要大力发挥民营经济推动科学发展的积极作用,确保一切合法经营并为重庆作出贡献的企业家在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实惠。
二○一二年六月六日
第四篇: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txt骗子太多,傻子明显不够用了。我就是在路上斩棘杀龙游江过河攀上塔顶负责吻醒你的公主。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
2010年12月08日 17时18分56
主题分类: 金融保险 计划物价
“金融”
“经济发展”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
湘政办发[2010]64号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湖南的内在要求,是扩内需、调结构,推动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选择。为充分发挥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1、科学制定信贷规划。各金融机构要加强对县域经济发展新情况、新趋势的研究,结合本行(社)实际,按科学制定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信贷规划,明确县域信贷投放的指标与投向重点。按照中央关于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的政策要求,确保县域新增贷款占全省各项新增贷款的比重稳步提高,力争2012年末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县域余额存贷比达到50%以上。
2、增加县域信贷投入。各涉农金融机构应继续巩固支农主力军地位,其中农业发展银行应大力拓展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政策性信贷业务及县域城镇建设信贷业务;农业银行应以“三农事业部”改革为契机,为县域提供多方位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村镇银行要重点加强对农户、农村工商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其他国有商业银行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利用自身专业、网络、资金优势积极拓展县域信贷业务;邮政储蓄银行加快发展符合县域需求的个人贷款和小企业贷款业务,并通过批发贷款、信贷资产转让等方式努力扩大县域资金投入。2010年起,对县域新增贷款占各项新增贷款比重的要求,农业发展银行不低于70%,农业银行不低于50%,其余各国有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三年内逐步提高。各县域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村镇银行新增贷款确保全部用于当地。
二、突出金融支持重点
3、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支持重点农产品加工企业扩大生产、加强技术攻关,提升农业品牌效应;支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发展优势、特色、生态农业;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与种养大户的支持,提升农业组织化程度与规模效益;支持农村商贸业、服务业尤其是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增强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物流配送功能;支持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增加农业附加值。重点支持全省优势和特色农业县特别是52个产粮大县、20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县生产基地,315家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省重点培育的100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和4000个规模养殖场,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效应。
4、支持县域工业升级改造。以企业技术改造、产品研发、产业链整合、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扩大信贷投放,促进县域工业产业升级优化;重点支持主导产业突出、产业集聚度高且纳入省市级重点规划的县域工业园区建设,促进其承接沿海产业转移。
5、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和小城镇建设。围绕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加大对农田水利、电网改造、农村公路、教育文化卫生等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以县城、中心镇道路改造,供水、供气,城市污水、垃圾处理,文化体育设施等基础建设项目为切入点,积极支持小城镇建设。
6、支持县域城乡居民消费升级。以支持县域城乡居民消费升级为重点,大力发展住房按揭贷款、汽车消费贷款、旅游贷款等消费信贷产品,特别是要积极配合“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及“建材下乡”等政策,为农民在城镇购房、农村危房改造和新农村示范村住房升级更新,购买小型农机具、交通运输工具等生产性消费品以及冰箱、彩电、电脑等耐用消费品提供融资便利。
7、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与全民创业。认真按照国家和省出台的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精神,在信贷规划、管理方式、产品创新等方面,对有市场、有效益,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且就业吸纳能力强的中小企业继续倾斜,努力提高县域中小企业贷款满足率;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推动全民创业的意见》(湘发[2009]9号)精神,充分发挥小额担保贷款支持作用,努力扶持城乡失业和就业困难人员特别是妇女、大学生“村官”、返乡创业农民、失地农民等群体创业就业。
三、不断改善金融服务水平
8、提高信贷审批效率。各金融机构要合理扩大基层行(社)信贷审批权限,优化审批手续,缩短审批流程,推广运用在线审批、派驻独立审批人等模式,鼓励对县域优质企业或项目采用“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综合授信模式,不断提高信贷审批效率。各行(社)要结合自身实际,明确各类贷款办理流程和时限,并在县域营业网点予以公示和宣传。
9、改进授信评级机制。各金融机构要针对县域经济主体规模小、财务信息不全的特点,按照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意见》(湘政发[2009]10号)精神,建立专门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机制;针对县域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等经济主体拓宽信息采集渠道,侧重分析经营者或实际控制人个人信誉、能力,所在行业发展前景,纳税、用电、用水情况等“软信息”,综合考虑借款用途、融资背景、未来收益等要素,提高风险评级的合理性。
10、完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县域法人金融机构要进一步改善贷款定价方法,按照风险和收益对称的原则不断提高贷款定价差异化、精细化水平;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要适当扩大基层行贷款利率自主定价空间,充分发挥基层行的积极性,利用信息优势实现合理定价。各行(社)对内部评级高、担保充分的县域优质客户贷款利率原则上不上浮。
11、积极推进信贷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全面开展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大力发展农户、企业联保贷款,积极开发多样化小额信贷产品;广泛推广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农屋等抵押贷款。针对县域中小企业需求特点,积极发展动产抵押,应收账款、股权、仓单、收费权或收益权等质押,供应链融资,票据贴现等金融产品。进一步完善小额担保贷款运行机制,积极创新贷款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努力促进创业就业。
12.完善支付服务体系。积极引导县域金融机构加快清算系统建设,通过多种方式接入大、小额支付系统,切实提高资金汇划效率;大力推动惠农(信用)卡、直补一卡通、农民工银行卡等符合县域需求的特色银行卡业务;加强支付渠道建设,增加县域ATM机、银行卡交易受理设备数量,不断拓展银行卡使用范围;积极推广县域网上支付、电话支付、移动支付等支付创新业务。三年内全省县域能够以电子方式办理跨行支付业务的银行网点数较2009年增加40%,人均持卡量增长20%,ATM、POS及电话支付终端布放数量增长30%。
13、提升国库服务水平。通过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为县域纳税人提供全方位的缴税服务;推动国税、地税扩大银行卡缴税系统使用范围,为小规模纳税人和个体工商户纳税服务,解决现金纳税难问题;推动县级财政使用支出联网系统,实现支补款项直达受惠公众;发挥县级“国债管理小组”作用,扩大农村国债销售市场,拓宽农民理财渠道。
14、加快发展涉农保险业务。稳步扩大农业保险区域覆盖范围和试点品种,巩固发展水稻、棉花、能繁母猪等广泛开展的险种,加快推进森林保险试点,推动全省农房统保工作进程,鼓励各市州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保险试点;加强银保合作,探索开展农户和中小企业小额信贷保证保险试点;探索开发保障适度、保费低廉、条款简单的小额保险产品,增强农民抵御意外伤害和疾病等风险的能力;鼓励商业保险衔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农村居民的保障程度;进一步加大县域保险政策知识宣传,不断增强农户主动规避风险的意识和观念。
四、大力完善县域金融组织体系
15、加强县域金融机构网点建设。国有商业银行要合理规划县域网点布局,增加、恢复或升格机构网点,充实县域机构业务人员;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到县域设立营业机构,先期可在市州设立分支机构,通过派出营销团队等方式向县域延伸服务半径;省内地方性商业银行重点考虑在县域设立分支机构,先期可在全省经济强县设立机构,再逐步扩大覆盖面;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巩固现有机构网点的基础上,逐步向金融服务空白乡镇延伸服务窗口;邮政储蓄银行要加快网点改造,实现自营网点全部开办资产业务;保险机构应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农村保险市场体系,建立健全“三农”保险服务网络。
16、加快发展新型县域金融服务组织。鼓励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起成立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进一步扩大全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范围,适当增加各市州试点县名额,努力推动小额贷款公司在全省加快布局。力争三年内在全省设立20家以上村镇银行,50家以上小额贷款公司。
五、着力优化融资外部环境
17、完善县域融资担保体系。建立政府主导和民间资本参与的多种形式的县域担保公司;支持农户、中小企业发展互助担保组织,支持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创办担保公司;引导省、市级担保公司加强与县域担保公司的协调联动和业务合作,积极拓展县域担保、再担保业务。
18、完善中介服务体系。建立以土地、山林、水域等承包经营权为主要交易对象的县级产权交易服务体系,开展相关资产流转的信息发布、对接洽谈、合同签订、登记建档、纠纷调解、政策咨询等工作;推动建立健全县域资产评估、咨询等中介服务组织,进一步降低登记、评估、咨询等中介服务的收费标准。
19、深化县域金融生态环境与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全省金融安全区创建工作,继续推动“信用乡、镇、村”创建活动和诚信宣传教育,加快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加强部门联动,坚决打击各类非法金融活动和恶意逃废债行为,维护良性的金融秩序;建立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机制,定期评估全省各县金融生态情况,并通过媒体等多种形式予以发布。进一步推动征信系统建设,努力拓宽县域中小企业和个人的信息采集范围与渠道,继续加强征信系统在县域的推广与运用。
六、切实加强配套政策支持
20、加强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引导。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安排4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限额用于引导县域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全省各级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发放涉农、中小企业贷款资金不足时,及时予以再贷款支持,对县域企业签发、收受以及县域金融机构承兑、持有的票据优先办理再贴现。
21、健全监管激励约束机制。为申请到县域特别是偏远或金融服务空白乡镇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或机构网点开辟绿色通道,支持县域法人金融机构积极开展创新资产业务、中间业务;对县域金融服务成效突出的机构优先支持其拓展新业务和设立机构网点,对县域金融服务不力的机构采取相应的市场准入约束措施。
22、强化财政资金激励效用。继续做好对金融机构涉农增量奖励、中小企业贷款奖励以及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定向费用补贴工作。将现有中小企业专项发展基金、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承接产业转移专项资金等财政扶持资金与县域融资挂钩,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撬动融资的功能。鼓励县级财政根据当地经济实力安排一定资金用于配套政策扶持。
七、建立健全工作推动与监测考核机制
23、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省政府县域金融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政策引导、组织协调、监测考核、信息沟通以及相关配套政策落实推动工作;各县成立相应工作小组,负责当地金融支持工作的督导、推动工作。省级金融机构要建立本系统县域金融服务工作小组,切实制定落实意见与政策措施。
24、建立监测通报制度。充分利用人民银行金融统计监测管理信息系统,按季监测评估金融机构县域金融支持情况,及时通报评估结果。
25、建立专项考核机制。建立金融机构县域信贷投放专项考核机制,按对金融机构开展考核。各非法人金融机构以省为单位进行考核,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村镇银行等以法人为单位进行考核。具体考核办法另行下达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年十一月十七日
第五篇: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工会工作的通知(川办发[2005]12号)
【发布单位】四川省
【发布文号】川办发[2005]12号 【发布日期】2005-03-21 【生效日期】2005-03-2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四川省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工会工作的通知
(川办发[2005]12号)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级各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以下简称《工会法》)和《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公布实施以来,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贯彻执行,不断探索加强与工会组织联系的机制和方法,注重发挥工会的作用,积极支持工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省各级工会组织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积极配合党委和政府工作,团结动员全省职工积极投身四川跨越式发展的伟大实践,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做了大量工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深入贯彻执行《工会法》和《实施办法》,切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贯彻工会法支持工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4〕90号)精神,进一步支持各级工会组织发挥应有的作用,经省政府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工会工作的重要意义?
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是我党最坚定、最可靠的阶级基础。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既是我们党和国家强大的政治优势,也是政府工作的一条指导方针。工会作为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职工利益的表达者和维护者。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密切联系职工群众、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的作用,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入推进四川跨越式发展,实现省委提出的“五大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工会工作。
二、为工会组织履行职能、发挥作用搭建平台?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全面贯彻执行《工会法》和《实施办法》,按照依法行政和全面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民主参与机制,拓宽民主参与渠道,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一是建立健全政府与工会的联席会议制度。政府与工会的联席会议制度,是政府与工会和广大职工群众沟通和交流的有效形式,对提高政府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有着重要作用。已经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的市(州)、县(市、区)和部门要继续完善,充实内容,创新形式,通过联席会议认真研究解决工会组织提出的涉及广大职工和工会工作的重大问题;尚未建立这项制度的,要加紧沟通协商,尽快落实到位。二是要建立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按照《工会法》和《实施办法》的要求会同同级工会组织和企业方面代表进一步加强三方协调机制建设,健全制度,明确职责,规范运作并逐步向基层延伸。要定期研究和分析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改制对劳动关系的影响,认真协商解决涉及劳动关系方面的重大问题。同时,劳动保障部门要会同工会组织积极指导和推动企业建立、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指导和加强劳动争议调处工作,积极推动建立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三是凡研究制定劳动就业、工资福利、职业安全卫生保障等与职工利益直接相关的政策措施,要主动邀请工会代表参加并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的经营方针、发展规划、重大决策和企业改制、减负分流、关闭破产、职工安置方案及其他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必须提交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通过并认真听取工会的意见;召开涉及职工利益和权益保障方面的会议以及开展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事故调查处理、新建改建企业“三同时”验收等工作,要请工会组织参加;支持帮助工会做好评选、表彰劳动模范及加强劳模管理等有关工作。四是各级政府法制办代表政府受理县及县以上地方总工会提请事项,依法处理侵犯职工和工会组织合法权益的行为并及时将处理结果通报工会。?
三、建立健全与工会组织经常性的沟通交流机制
各级政府及部门要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努力把握政府与工会联系的特点和规律,以制度和机制创新推动政府与工会联系与沟通的制度化、规范化,推动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省政府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与省总工会的信息沟通,抓紧完善发展改革委、经委、劳动保障厅、民政厅、国资委、安全监督局等有关部门和单位与省总工会的经常性沟通机制。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也要加强与同级工会组织的沟通联系,逐步建立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与工会组织的经常性沟通交流机制,认真听取工会组织反馈的职工群众的建议意见,争取职工群众和工会组织的理解和支持;要进一步做好有关工作信息的收集、综合和交流工作,特别是要做好重大事件、重要信息的通报工作,保证信息交流渠道畅通;要切实改进作风,牢固树立为职工群众服务的观念,经常深入基层、深入职工群众,了解掌握职工群众的意愿和要求,为政府工作构筑坚固的群众基础;要主动接受工会组织和职工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把职工社会保障、劳动报酬、分流安置、劳动安全卫生等方面作为工会监督政府工作的重点内容,切实抓好落实,进一步提高政府工作水平。?
四、切实为工会组织开展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主动为工会组织依法履行职责、有效开展工作创造条件。要积极支持各级工会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对于擅自取消或撤并工会组织、阻挠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依法履行职责的要坚决予以纠正,依法严肃处理。要积极支持基层工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厂务公开或者其他形式组织职工参与本单位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支持工会组织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职工经济技术创新、职工技能培训和送温暖活动,支持工会建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和加强职业安全健康、劳动保护工作,支持工会兴办为职工服务的职业介绍、职业培训、职工互助保障以及各种丰富职工精神生活的文化体育事业等。对那些与职工利益密切相关,又有利于发挥工会优势的工作,要更多地委托给工会组织去做,不断增强工会的服务功能。?
各级政府以及机关、企事业单位要按照《工会法》和《实施办法》的规定,为工会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依法保护工会财产安全与独立管理、使用,不得以任何借口撤并工会经费帐户。要按照《中华全国总工会财政部关于财政拨款的行政事业单位计拨工会经费有关问题的通知》(总工发〔2003〕25号)的要求,保障财政拨款的行政事业单位工会经费及时、足额拨缴,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各类企业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要依法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向工会及时足额拨缴经费,不得拖延或拒不拨缴。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机关应当为同级工会组织无偿提供办公用房、设施和活动场所并不断帮助其改善办公条件。人民政府和单位行政方面拨给工会使用的不动产,工会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和随意调拨。县及县以上人民政府应按照国务院颁布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国务院第382号令)的有关规定,明确将各级工会组织兴建或管理的文化宫、俱乐部等纳入规范和管理范围并帮助其有效发挥作用,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得随意拆除或改变其功能、用途。经批准拆除或改变其功能、用途的,应择地重建并由造成迁建的单位承担迁建所需费用。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 二○○五年三月二十一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