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读后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读后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是自我们懂事起就耳熟能详的,但是一直以来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通过这次学习,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不仅对其内涵与外延、范围的划分、提出的背景、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更认识到民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的重要性。
十八大报告指出:“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且具体论述了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这五个与人民群众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现实问题,强调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指出:要把群众需求作为改革的重点,着力解决好事关民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为什么历次大会都会着重提到民生问题?十八大报道更是用了较大的篇幅阐述这个问题,民生问题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
一、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生问题是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和中心任务。社会建设
是民生问题的制度和体制保障。过去我们把社会主义建设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方面。后来由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这是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认识、新概括,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面对贫富差距拉大、公共服务不到位、就业难、住房贵、上学难、看病贵、社保水平低、农民失地等问题交织的局面,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必须着力解决民生这个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对民生的重视表明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容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越来越科学、全面。认识到经济建设是前提和基础,政治建设是保障和方向,文化建设是精神支柱(智力支持、软实力),社会建设是根本落脚点。这四个方面相互依存,互为动力,不可分割,这才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和总体框架。
二、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对于21世纪高速发展中的中国来说,具有着很强的时代特征和极其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1、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的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缺一不可,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相互协调。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一定要抓紧抓好。
2、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是要扩大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理顺分配关系,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就是要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这样才能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万众一心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3、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奋斗目标无论从革命战争时期看,还是从现在的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最终实现共产主义,都决定了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中国共产党的92年历史使党的环境、面貌、地位、任务都发生了变化,但是我们党“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性质、宗旨和根本目标始终没有变,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党才赢利了人民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这一点必须牢记,因为它关乎社会主义的命运和前途,关乎中国共产党的生死存亡,关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的考验。
4、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和要求。单以我们在校研究生为例,健康、就业、稳定等,都涉及到我们的切身利益,也是我们最为关心的事情。
百姓对民生的期盼,要求党员和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心系群众,服务人民,下大力气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下大力气关心困难群体的生产生活和工作,多办顺应民意、化解民忧、谋民利的实事。民生问题与百姓息息相关,这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是谁也不可抗拒的规律。这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治国之本,须臾不可忘记。
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举措,教育、就业、收入分配、养老就医等,件件关系群众生活,事事关乎人心
向背,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是爱民、亲民、为民、利民的党。相信在党的领导下,紧紧依靠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一个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全面小康社会一定会建成。
因此,我觉得,为了使我们国家社会更加和谐美好,使人民生活更加快乐美满,让每个人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把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是必要的,更是使我国更加富强的法宝!
第二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包括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它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涉及面广,内涵丰富,基本要求: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方面,党中央做出了下面的部署。
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发展教育也是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有事的根本途径。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优先教育机构,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教育公益性质。
二、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我国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这是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同时,扩大就业的压力很大,就业形势严峻将是我国今后较长时期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因此,必须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劳动者自主选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多渠道扩大就业。
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创新,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
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打破了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制度,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出现了,城乡、地区、行业和部分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持续拉大的现象。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并存的分配制度。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
四、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积极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要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搞好基金投资运营,实现保值;加强基金监管,杜绝非法侵占、挪用,确保社保基金安全。把解决住房问题放在重要位置。
五、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要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要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为突破口,深化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卫生投入体制、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形成体制改革。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证群众基本用药。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发展妇幼卫生事业。
六、完善社会管理,维持社会安定团结
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这些方面都与人民的生活环境、社会的和谐发展密切相关,是广大人民群众密切关心的主要问题,是构建良好社会的必不可少的基础性保障。
和谐凝聚力量,和谐成就伟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全社会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党和政府应加强和改善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项工作的领导,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建立有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落到实处。广大人民群众应以积极的热情,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之中,为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做出贡献。
第三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课 堂 报 告 总 结
主题: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2018年1月5日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组的题目是《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一.文化自信的“能”与“要”;
(一)文化自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曾在多个场合提到文化自信,传递出他的文化理念和文化观。1、2014年2月24日的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之后的两年间,习近平又对此有过多次论述:“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2、”2016年5月和6月,习近平又连续两次对“文化自信”加以强调,指出“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要引导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3、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上,习近平对文化自信特别加以阐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于是成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
4、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文化自信的含义: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二)为什么能文化自信
1、我们有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上的其他文化相比具有优越性。一是唯有中华文明延续五千年而不衰。罗素曾说:中华文明是唯一从古代存留至今的文明。从孔子的时代以来,古埃及、巴比伦、马其顿、罗马帝国都先后灭亡,只有中国通过不断进化依然生存。二是自秦以来中国历经两千多年而最终保持统一,不像欧洲那样分成众多国家,这与中华文化不无关系。三是中华文化在历史上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华文化是世界主流文化之一,对西方文化也曾产生过重要影响,只是在19世纪以后才开始衰落。四是在世界几大文化体系中,中华文化排他性最小、包容性最强,世界三大宗教都在中国存在和发展。五是在世界各国中,中国的古文献资料最为丰富,为文化传承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优越性,是我们树立文化自信的依据。
2、我们有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再到航天精神、北京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这些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宝贵财富,脱胎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同时又在新形势下不断进行着再生再造、凝聚升华,从而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3、我们还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所进行的文化创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明显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在短短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我们创造了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奇迹,这已充分说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是一种体现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方向的文化。(三)为什么要文化自信
1、“欲人勿疑,必先自信”。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文化立世,文化兴邦。坚定文化自信,大力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为中国经济、外交和安全影响力的扩展提供更加有效的软保护、构筑更有利的软环境,为我们的强国自信提供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我们必须重视的时代课题
2、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都是偏外在的,而文化自信是倾向于内心和价值观,这种自信能够让人真正地“心悦诚服”。文化自信是其他三个自信的必然结果和深远目标,文化自信能使理论自信更有理性、道路自信更有行动、制度自信更有保障。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上的每一个强国不仅硬实力强,文化软实力也同样强大。硬实力不行可能一打就败,软实力文化不行可能不打就败。现在我们的国家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文化建设必不可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上的每一个强国不仅硬实力强,文化软实力也同样强大。硬实力不行可能一打就败,软实力文化不行可能不打就败。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我们早已解决了温饱问题,现在人民向往的是美好生活,文化建设能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享受美好的精神生活。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奋斗目标。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建设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渗透。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不仅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而且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国家的发展和强盛,民族的独立和振兴,人民的尊严和幸福,都离不开强大文化的支撑。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让我们增强国家和民族认同感,即使有分裂势力作祟,也始终保持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需要。少数西方国家凭借其掌握的经济、科技和军事优势,正在加紧建立和扩大文化霸权。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如果我们不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全社会就会失去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全民族就会丧失凝聚力和战斗力,整个国家就会极大地削弱综合国力,最终不但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且会成为西方文化的附庸,从而葬送中华民族的光明前途。所以说,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需要,才能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三.国外文化建设掠影
(一)美国文化建设现状和方法
冷战结束后,美国文化及其价值观的全球扩张迎来了历史性的机遇。随着前苏联的解体,以及所谓的民主化“第四波浪潮”的持续冲击,美国价值观得以在地域范围上向东欧、俄罗斯、中亚各国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传播扩散。美国文化挟全球化之力大规模扩张,其标榜的价值观跟随英语、好莱坞影片、可口可乐、麦当劳迅速扩散到世界多个角落。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软实力。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美国的民主和价值观。一系列的颜色革命,吉尔吉斯斯坦郁金香革命,格鲁吉亚的玫瑰革命,突尼斯的茉莉花革命等等,互联网行业的兴起为美国的文化扩展提供了便捷通道
20世纪90年代以后,文化生产成为美国最富于活力并为美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产业。(2000年美国的版权产业产值达到4572 亿美元,占GDP 的10%。2001 年美国文化产品出口达700 亿美元。2002年美国占全球3330亿美元网上交易总额的64%,美国音乐制品占全球音乐市场份额的1/3强,美国2002年游戏产出占全球40%强)。方法:
(1)将提高文化软实力纳入本国的国家安全战略或国家发展战略之中,从国家战略的高度进行统筹规划和协调实施。设立了各种各样的政府和非政府机构,专门负责执行向海外推行其文化与价值观。(如美国总统直接领导的国家安全委员会高度重视运用美国文化软实力维护美国的国家安全特别是文化价值观安全。美国新闻署负责实施美国对外文化战略开展公众外交以维护美国国家安全。
(2)建立了完善的文化政策法规体系(3)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提升软实力
文化产业包括出版业、电影业、电视业、广播业、音像业、广告业、演艺业、网络业等方面。比如好莱坞在贩卖美国电影这一特殊商品的同时, 以其为载体, 推广着美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美国电影《蜘蛛侠》《复仇者联盟》等体现了美国精神中的个人价值和超级英雄主义。
(4)以产品为载体,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输出文化及价值观。
例如可口可乐、肯德基、麦当劳、苹果在世界各地的风靡。一个印度家庭形容他们外出吃麦当劳是品尝一小块“美国”。(二)欧洲文化建设现状和方法
欧洲拥有强大并且影响深远的文化软实力及丰富的文化软实力资源,如悠久的历史、丰富的语言体系、灿烂的文化艺术成果、艺术、文学、音乐、设计、时尚和美食等。方法:
(1).国家高度重视,政治支持文化影响力。
1883年法国就建立了法语联盟,在世界各地讲授法语,推广法国文化。
(2).将文化视为一种创造财富增加价值的创造性产业,集聚各方力量大力发展本国的文化产业。
1990年英国率先调整自己的文化战略,提出了建设“创造性的未来”的国家文化艺术发展战略。
(3).积极主动地开展对外文化产品销售、文化交流和信息传播。
德国政府将对外文化交流作为本国对外政策的三大支柱之一,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德语教学和公共外交,扩大自身文化影响力。(三)日本文化建设现状和方法
日本的文化可以说是吸收了中国的大唐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产物。二战以后,日本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软实力非常低,二战后日本不仅是经济的重建,也是文化软实力的修复。方法:
(1).国家确定了文化发展的总体大纲
1977年日本的福田赳夫首相就提出了“福田三原则”确立了文化外交的这样一个理念。1979年又提出了“文化立国”的口号,一直到1995年“文化立国”战略正式地提出。
(2).从制度上为文化战略的推进提供保障
颁布《著作权法》、《知识产权基本法》、《文化产业促进法》、《文物保护法》等。
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一)中国文化建设现状
第一,中国的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但文化竞争力非常弱小。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且其历史发展脉络从未被打断,这种文化发展历史造就了中国的文化资源大国地位,也使中国文化具有其他国家文化所没有的厚重感。但是,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文化传统只是提升中国文化竞争力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只有把优秀的文化资源激活成为文化创新的原动力,并使之通过跨国界传播,成为其他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基本价值观或主流文化,那么发源这种文化的社会才能获得巨大的软实力。
第二,中国文化品种丰富,但文化产业起步较晚,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仍然难以与发达国家相比,文化品牌严重缺乏,文化品牌国际化程度非常低。中国文化品种繁多,在繁多的中国文化产品中,我们很难找到国际知名的文化品牌。虽然在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的文化创意已经成为全球创意产品的第一生产国和出口国,但创意产业出口主要集中在文化产品制造,如工艺品加工、设计产品加工等,而拥有核心的版权内容的产品输出仍然不多,尤其是视听内容产品及版权贸易还相当匮乏。
第三,文化平台多,但缺乏文化营销的有效手段。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已经认识到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作用,因而加大了文化平台建设,尤其是在世界各国都在构筑新的中国文化平台,以传播中国文化。但是,提升文化影响力仅仅靠文化平台是不够的,还需要进行有效的文化营销。中国的各种文化平台基本上是政府或类政府单位构建的,很少借助于市场的作用。这样,一方面由于政府的色彩过浓而被外界视为“中国文化侵略”,另一方面政府运作往往具有不可持久性,文化平台很可能就成为文化“烂尾工程”。(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法
1.从国家战略层面制定宏观的文化软实力发展规划。
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2013年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2014年10月14日召开的文艺座谈会
2.完善文化相关法律法规,形成完善的文化发展的体系与制度。著作权法,盗版事件明显减少,音乐不能下载
3.发挥市场作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支持电影电视产业的发展,广电总局放宽审查制度,芳华
4.开发中国传统文化资源。
发展中国文化竞争力首先要开发和挖掘中国的传统文化资源。这是中国文化的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能陷入文化保守主义,也不能对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顶礼膜拜;既要防止文化自负,也要防止文化自卑。
安徽宏村,凤凰古城,皮影、腰鼓,华阴老腔2016年春晚,传统节日设置为假日,使人民有机会庆祝节日
5.推进中国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文化创新必须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文化的目的是塑造国家品格、提高国家品位。反过来,文化要塑造国家的品格就需要不断创新。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通过新技术手段让清明上河图动起来。
6.坚持走国际化发展之路,提高中国文化产业的国际地位。
文化发展必须融入全球化的进程,这是文化产业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文化产业不仅要立足本国,而且必须面向世界。只有在参与全球竞争的情况下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其一,要在全球化的市场框架中构思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其二,增强文化竞争力必须要打造文化品牌,特别是要采取国际化的文化产品制作、传播方式来打造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文化品牌产品。其三,充分利用经济领域走出去积累起来的市场和经验,大力支持文化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三)《十九大报告》中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部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以上是我们组的汇报,谢谢聆听!
2018年1月5日
第四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主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主体
管理学大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蒙曾说过:世界上没有最优的管理,只有令人满意的管理。一个完整的管理链条包括决策、执行、监督等环节,这些环节能否取得令人满意的绩效,关键在于有没有合适的管理主体。我国社会管理的格局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这一表述点出了管理主体的类型,但没有明确具体的职责划分。那么,社会管理究竟由谁来管呢?
近代以来,理论界对管理主体的认识经历了三阶段变迁。第一阶段是二战后,受凯恩斯主义和福利国家思潮的影响,公共行政理论占据了主流,政府对社会政策等一系列事务大包大揽。第二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后,以借鉴企业管理经验为特征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大行其道。美国学者盖布勒和奥斯本在《重塑政府》一书中提出,政府的职能是掌舵,而不是划桨,即许多政府职责可以通过合同外包出去。第三阶段是21世纪初,新公共服务理论兴起,该理论的代表作——登哈特的《新公共服务》一书提出,政府的职责是服务,而不是掌舵,政府要尽量满足公民个性化的需求,而不是替民做主。诚然,我们不能用西方学理简单套用中国实际,但其对社会管理格局的理解具有启发意义。
党委领导,主责是“掌舵”。党委要“抓大”,做好社会管理的价值理念、战略规划以及制度建设等顶层设计,而不应当被具体的事务所困。过去,党委在社会方面的领导主要表现为政法委领导。尽管这种做法有一定优势,但政法委管控社会秩序的功能定位与社会管理的内涵外延并不一致,突出表现为民政、社保、信访等与民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政府部门无法纳入政法委系统。近年来,各地积极创新体制,探索出多种组织形式。例如中央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更名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北京、南京等地成立社会工作委员会,以海南为代表的群众工作部模式也受到广泛关注。各地政法委通过联席会议等形式,承担起协调社区建设、发展社会组织、培养社会工作者等职责。
必须承认,党委有强大的政治、组织优势,具有其他主体无法比拟的社会动员能力和统筹协调功能。在当前许多工作由地方政府负总责的制度安排下,各级党委要把领导社会管理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像经常分析经济形势那样,经常分析社会形势,科学制定社会管理政策措施,支持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引导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提高引领社会、组织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尤其是要提出符合本地实际的社会管理时间表和任务书,每个发展阶段都要有侧重点,如劳动力输出地区做好农村留守人口的管理和服务,发达地区侧重公民的自我管理和服务,经济正在起飞的地区关注征地拆迁、企业改制等群众利益矛盾突出的领域。
政府负责,主导做“服务”。政府要“做细”,按照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的要求,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强化社会管理职能,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满足公民多元化的需求。特别要通过法律法规和“三定方案”科学界定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职责任务,确保形成运转协调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合力。现代管理学理论认为,目标一致、激励相容和信息对称是影响管理绩效的主要因素,其分别回答了“想不想管”、“能不能管”、“会不会管”的问题。市场机制是人类社会已知的配置资源的最佳方式,通常比政府直接干预更为有效。政府负责供给而不是生产公共服务,许多外部性不强的服务种类,完全可以交由市场解决,政府着重做好监督管理。考虑到当前各级地方政府将主要精力投入到经济建设中,不妨在公益性社会事业与经营性社会产业相结合的领域寻找突破口。例如上海、广州等地通过市、区两级财政出资采购服务的方式,将社区文化、家政服务、心理疏导等外包给有资质的社会组织,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又达到了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的目的。
社会协同,主动来“划桨”。社会要“共治”,重点是发挥好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的协同作用,形成党委政府与社会力量互联、互补、互动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网络。理论界和实务界普遍认为,社会建设要建设社会,但社会管理不能异化为管理社会,否则就会走上“管、卡、压”的老路。哈佛大学帕特南教授通过对南北意大利经济社会水平的对比分析,认为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发达程度是影响地区发展绩效的主要原因,因为紧密的社会关系有助于人们形成良好的社会心态,进而促进人与人互信,降低交易成本。与政府相比,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恰恰具有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的优势,其可以将触角延伸到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了解公民原子化的个体诉求,掌握离散分布的个人信息。
居委会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集自治功能、服务功能于一体,同时协助基层政府从事一些与群众利益相关的行政工作,这是我国的特色。今后,要着力强化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并充分发挥“平安协会”、“老娘舅调解会”等新型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由社会自己来决定“划桨”的力度、频率乃至协同度。
公众参与,主要是“自治”。公众要“律己”,就是动员组织群众依法理性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社会管理是对全社会的管理,也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管理。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因此一定要调动每个公民的积极性。社会管理的目标包括秩序和活力两方面,一个良性运行的社会,通常具有自我调解和修复功能。我国历来有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社会管理的传统。我们在实践中创造的群防群治模式、人民调解模式等都是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好经验。例如“非典”时期,疫情之所以没有向广大农村蔓延,一个重要原因是千千万万农民自发把守在村头巷尾,阻止任何可能的病毒携带者进入。我们要认真总结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成功经验,努力形成社会管理人人参与、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一枝独秀不是春”,须“一花引得万花开”。社会管理不可能由一个主体管好,必须是多元的,更是渐次递进的。我们在选择社会管理主体时,一定要坚持社会自治和市场优先原则,党委掌好舵,政府提供好服务。能够由市场机制调解的,就一定不引入政府直接干预,公众则作为自我管理和服务的首选主体。唯有如此,才能发挥每个主体的比较优势,达到满意的管理绩效。
第五篇: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历史的发展规律是曲折、波浪式的。任何一种社会形态,它的发展历程都免不了有高潮和低潮,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有一些人说,中国为什么不选择资本主义而选择社会主义?其实,不是中国不想选择资本主义,而是中国历史的客观因素不允许中国选择资本主义。我们翻开近代史看看,戊戌变法、洋务运动、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等等,许多仁人志士为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不懈努力而终归失败。因为当时中国国内的官僚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勾结,只热衷于他们一己私利的垄断的官僚买卖,而民族资产阶级又过于弱小,没有能力担负起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重任。但其只是放大了了而已。一个社会的发展,自然或有曲折,我们正是在这条道路上寻找正确的方向。现代的社会主义发展,我们看到了许多的成果。国家带领我们走出了08年的经济危机,如今,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在物质满足了以后,我们更追求精神的满足。这整整说明了我们深灰的进步。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渐近的过程,任何的成功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许我们经常听到一些社会上不公的声音,正如在2010年的十大民生问题:物价、收入增长、房价、股市、消费、出口增长、医改、教育公平、就业、社会保障十大民生问题,这些问题,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实所有的问题,国家都有在做努力,也许有些成效不大,我们不太关注而已。
就比如说物价,物价水平也水涨船高,10月居民消费价格水平(CPI)同比上涨4.4%,比9月涨幅扩大0.8个百分点。面对严峻形势,国务院于11月19日出台稳定物价的16项措施,平抑物价,要求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房价: 据了解,这些措施主要有:一是各地要加大贯彻落实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力度。要立即研究制定贯彻落实国发〔2010〕10号文件的实施细则。已印发实施细则的地区,要根据最近国家有关部委出台的政策措施进行调整和完善。房价过高、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城市,要在一定时间内限定居民家庭购房套数。严格实行问责制,对政策落实不到位、工作不得力的,要进行约谈,直至追究责任。
对于住房问题,国家规定各商业银行暂停发放居民家庭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对不能提供一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房贷款。对贷款购买商品住房,首付款比例调整到30%及以上;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严格执行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1.1倍的规定。各商业银行要加强对消费性贷款的管理,禁止用于购买住房。对不认真执行差别化信贷政策的商业银行,一经查实要严肃处理。继续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承担中低价位、中小套型商品住房项目和参与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贷款需求。
收入过高:据了解,税务机关将进一步摸清高收入者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建立高收入行业和个人专门档案,实行重点监控管理。同时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大对高收入者的执法和征管力度,加强对高收入行业和个人的个人所得税专项检查,从重从快打击其涉税违法犯罪行为。进一步完善申报收入制度,建立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编码制度,强化高收入行业的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工作。关注社会收入分配发展态势,研究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
国家一直在努力维持着一个平衡,但我们也知道,由于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遗留下来了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解决,人口,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应当支持国家的改革政策,一个国家作出的决定,一定是要伤害某些群体的利益,而让大多数人受益,每一个决定的出台,不可能每一个人都满意。我曾听过这样的一句话:甲问乙,既然许多的改革都不成功,为什么不停止呢?乙回答说:“就好比你的妻子,如果她生孩子生到一半,觉得又不想要孩子了,她说不生了,这样行吗?” 我们要做的是相信国家,坚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