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时间:2019-05-14 06:56: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第一篇: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纵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我们发展至今,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依旧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那么正确理解其中矛盾,实质上是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

然而,我们皆知,人类进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既要同自然界发生关系,人们之间也要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这就构成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二者辩证统一于生产方式。应当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基本条件和重要力量。在这对矛盾运动中,生产力的性质、状况和发展要求,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方式和变革、发展。也就是说,生产关系的性质、方式和变革、发展,必须适应生产力的性质、状况和发展要求。但是,生产关系也不是被动的适应,它也能主动地发挥作用,自觉地促进生产力发展;尤其在新生的、革命进步的社会形态里,生产关系往往能发挥其能动性,对生产力发展起到巨大的能动作用,有力地促进生产力进步和发展。当然,在落后反动的社会形态里,生产关系却是严重扭曲的、滞后的,这种扭曲、滞后的生产关系,必然误导和阻碍着生产力发展;这样的发展错位和矛盾对立,也必定引发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乃至上层建筑、社会形态的重大变迁。

在工业革命以前的社会里,社会经济发展是相当缓慢的,生产力的发展也是极为迟缓的,这期间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比较趋缓的,因而其调整周期也是较长的。但近代以来,尤其是在现代科技革命推动下,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日趋加快,生产力的发展也呈快速迅猛之势,在这种态势下,生产关系不可能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前期那样,上千年或数百年的作一次调整,就能满足之后相当一段时期的生产力发展需求,而是每时每刻生产力都对生产关系提出新的变革要求,生产关系必须不断作出调整而适应之,否则,生产关系就会滞后,二者的矛盾就会加大,从而影响和制约着生产力发展。

在当代,科技经济快速发展,即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落后的矛盾日益凸显,特别是生产资料、运营资本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分配公平化的矛盾更加激化,落后的所有制形态和生产关系,已经成了生产力健康发展的桎梏,已经成为生产力畸形异变的根源。尽管资产阶级们极力辩解和设法缓解矛盾、化解冲突,但终因不能自我解决社会制度和所有制性质这一根本问题,而只能任由矛盾继续恶化,或饮鸩止渴的将错就错下去。显然,这种矛盾日益加剧且不能解决,是违背解决矛盾和调整生产关系要求的,如此下去的物极必反,必然是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而从根本上解决现实之矛盾,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调整周期大为缩短,并走上不断能动调节之路径。

一般来说,生产力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种能力;但从本质上讲,生产力不仅有其自然属性,而且还有鲜明的社会属性。生产力有其自然属性,就是说构成生产力的诸要素是自然客观的;而生产力具有社会属性,则是因为居于决定意义的劳动者是有社会属性的,生产资料、劳动对象、组织管理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是存在于特定的社会形态,并受不同的利益主体和所有制形式支配的。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基本适合我国生产力的状况的,因而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还存在着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某些因素和环节。因此,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必须对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特别是经济体制中不适合生产力的方面和环节进行深入的改革,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优越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的理论依据。从总体上看我国生产力水平和生产社会化程度仍然不高,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化程度参差不齐。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这种低水平、多层次和不平衡的特点将长期存在。这种多层次的生产力,不同的生产社会化程度就决定了我国的生产关系具有多种层次和多种形式。

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商品经济,是我国现存的“经营层”的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商品经济的运行有它特有的目的性,这个目的就是:每个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都要在自己所从事的一切活动中,多创造出为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并从中获得较多的盈利或利润。盈利或利润作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的目的,必然要转化为动力,正是这种动力才推动着每个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不断改进工具,加强管理,降低成本,从而大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更重要的,也正是这种动力,才在商品生产者之间引起激烈的竞争;而竞争又作为一种压力,迫使每个商品生产者马不停蹄地前进。同时,内在的动力可以转化为外在压力,外在的压力又不停地向内在的动力转化,商品生产者就是在内外两种力量交相作用和冲击下努力把社会生产力神奇般地发展起来。必须看到,企业的生产目的和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目的是紧密联系着的。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现阶段,企业,不论是全民所有制企业还是集体所有制企业,它们的生产目的,从一定的意义上讲,都不过是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目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目的正是要通过千百万个大大小小的企业具体的生产目的来贯彻和实现的。社会主义这个庞大的国民经济机体,正是由成千上万个作为个别企业而存在的经济“细胞”有机结合起来的。还要看到直接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每一个社会主义企业,不论是工业还是农业,当它们在为各自的利益而奋斗时,必然会在它们所创造的全部财富中,以相当大的部分,作为剩余劳动或剩余产品的实体而存在,并通过税收、租金、利润、利息和价格等形式,源源不断地集中到国家手中。

上面讨论了如此之多对国家层面,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讨论,那么我们是否也能在个人层面展开一番认识呢?

在个人的生产生活中,“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彼此发生关系的个人的世世代代是相互联系的,后代的肉体的存在是由他们的前代决定的,后代继承着前代积累起来的生产力和交往形式,这就决定了他们这一代的相互关系。总之,我们可以看到,发展不断地进行着,单个人的历史决不能脱离他以前的或同时代的个人的历史,而是由这种历史决定的。”可见,尽管“生产力是人们应用能力的结果,但是这种能力本身决定于人们所处的条件,决定于先前已经获得的生产力,决定于在他们以前已经存在、不是由他们创立而是由前一代人创立的社会形式。”因此,要辩证地看待人的发展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说: 决定着人的发展的“社会形式”本身又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

最后,经过一层层严谨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形成是有多方面的原因以及影响的。对于我们大学生而言,我们现阶段的任务还是学习,认清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可以使我们的认知不断的完善,最终,我们可以凭借着努力勤奋,来影响个人甚至是国家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第二篇: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主要内容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主要内容。(论述、简答)

(1)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和内容。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2)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3)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此点可独立作简答)非抗性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得到解决,通过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不相适应的方面进行调整得到解决。

(4)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它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

(5)全面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主要是人民内部之间的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主要贡献(论述、简答)

(1)指出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主要标准。他认为主要看其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

(2)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3)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在肯定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强调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

盾和确立根本任务的一致性。

(4)指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改革。不能通过阶级斗争,而应通过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革束缚生产力的经济等体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

★改革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论述)

(1)相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言,改革是新的伟大革命,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目的都是完成两大历史任务。

(2)我国的改革实质上是一次革命。这是因为:

●从目的上讲:改革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解放生产力。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做革命。

●从深度上讲:不是枝节的改革,对原有体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不同于社会正常发展中始终会存在的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一般性变革。

●从广度上讲:是全面的变革。改革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

(3)这场革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革命。改革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也绝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而是对原有的经济、政治体制等的改革(改革的范围),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性质)。

★主观上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简答、选择)

(1)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做到在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推进

中实现长期稳定。

(2)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3)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坚持独立自主同对外开放有什么关系(论述)

(1)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2)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发展本国经济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对外开放可以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3)两者都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我国基本上实现了的小康的特点(简答、选择)

(1)低水平的小康。刚进入小康的门槛,仅解决了衣食无忧的基本生存需要,离宽裕还较远。

(2)不全面的小康。已经达到的小康侧重于物质文明方面,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等方面有待加强。

(3)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不同人群间、城乡间、地区间、行业间收入水平存在着较大差距。

第三篇: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主要内容.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主要内容。(论述、简答(1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和内容。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2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3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此点可独立作简答非抗性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得到解决,通过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不相适应的方面进行调整得到解决。

(4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它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5全面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主要是人民内部之间的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主要贡献(论述、简答(1指出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主要标准。他认为主要看其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

(2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3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在肯定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强调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确立根本任务的一致性。

(4指出解决社会主义社 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根

本途径是改革。不能通过阶级 斗争,而应通过改革不适应生 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 筑,改革束缚生产力的经济等 体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 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改革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 行的新的伟大革命(论述(1相对于新民主主义革 命而言,改革是新的伟大革命, 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目的都 是完成两大历史任务。(2我国的改革实质上是 一次革命。这是因为: ●从目的上讲:改革也是 为了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 解放生产力。革命是解放生产 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从 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

做革命。

●从深度上讲:不是枝节 的改革,对原有体制进行根本 性的变革。不同于社会正常发 展中始终会存在的解决社会基 本矛盾的一般性变革。●从广度上讲:是全面的 变革。改革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一系列 重大变化。

(3这场革命不是传统意 义上的革命。改革不是一个阶 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也 绝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 制度,而是对原有的经济、政 治体制等的改革(改革的范 围,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 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性质。★主观上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简答、选择(1保持改革、发展、稳 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 促进。做到在稳定中推进改革 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推进 中实现长期稳定。(2把改革的力度,发展 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 一起来。

(3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 系的重要结合点。

★坚持独立自主同对外开放有 什么关系(论述(1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 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本质上 是统一的。

(2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地发展本国经济是实行对外开 放的基础和前提;对外开放可 以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 能力,(3两者都是为了把我国 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我国基本上实现了的小康 的特点(简答、选择(1低水平的小康。刚进 入小康的门槛,仅解决了衣食 无忧的基本生存需要,离宽裕 还较远。

(2不全面的小康。已经 达到的小康侧重于物质文明方 面,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 态文明等方面有待加强。(3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不同人群间、城乡间、地区间、行业间收入水平存在着较大差 距。

第四篇:结合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谈到和会注意改革的必然性1

中国当代的政治家、知识分子和工农大众共同托举着中国改革的火炬,一时间轰轰烈烈,光耀八方。但中国改革的最终成败得失的关键,就在于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认识和处理得如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动力是一个体系。指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这就历史唯物主义地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马恩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但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的思想是十分明确的。

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必然性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把握。从理论层面来看,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走向和结果。对于这个问题可以分解成以下三个意思:

:首先,社会主义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必然要求。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认识有一些了解的同志,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到底有没有矛盾,这个问题曾经经历了一个认识的国家,在三四十年代的时候,国际共产党运动当中普遍认为,或者占主导地位的是斯大林当时所提出的一个认识,认为是没有矛盾的。但是到了50年代,在毛泽东同志的一系列讨论和著作当中,修改了这个认识,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是存在着矛盾,而且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是因为有的矛盾才有解决矛盾的要求。我们说的改革开放就是在认识到、承认到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矛盾,特别是存在着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之间的,这个矛盾下提出的一种重大举措,它是解决这个矛盾的一种必然要求。

其次,社会主义改革是在我们科学的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社会这个基本矛盾的性质和情况的一种必然的结果。我们刚才说了,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是有着矛盾的,社会主义社会里面还有着生产关系、生产力、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之间这样的基本矛盾。但是这个基本矛盾在毛泽东同志当时的认识当中已经做到了,我们这个基本矛盾和旧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有着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的,而毛泽东同志当时概括叫,又像适应又像矛盾的特点。也就是说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刚才说要解决矛盾必须要有解决矛盾的办法。我们说改革开放,改革开放这种解决矛盾的办法就是通过社会主义自身来解决来解决这个矛盾。我们现在说的改革开放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多方面改变生产关系、改变生层建筑,使得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得到自我完善和发展。我想我们去科学地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这种非对抗性的矛盾的性质和特点,这个情况是做出改革开放决策的一个重要的认识的基础。

社会主义改革是在同我们以往的,以夺取政权的为目标的社会革命相比较、相联系的这个过程当中的一种必然的选择。我们通过一系列的经验教训认识到,我们现在所进行的改革开放,不是原来的那种建立新中国,夺取政权的那种革命。但是我们又认为到,它和革命之间有着同样的一种意义,这是就改革开放所涉及到的广度、深度,改革开放的进程当中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讲的。改革开放是对原有的一些管理体制的改变,不过它不是对一些细微的修修补补,而是对它的一种带有根本性的变革,这种变革所带来的社会震撼和社会影响不亚于与以往以夺取政权为目标的社会革命。邓小平同志曾经就说过,说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革命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清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改革也可以叫做革命性的变革。我想邓小平同志是在比较和在联系和区别的过程当中认识到改革开放的性质和特点。这是对改革开放的一种理性认识的基础。这是讲的理论层面的,是讲的有矛盾,没有矛盾谈不到我们进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又不同于以往的革命,它是一种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社会主义改革是由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决定的。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基本适应的,因此,社会主义改革不是改变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也会出现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这就必须进行社会主义改革,使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发展。

第五篇: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历史的发展规律是曲折、波浪式的。任何一种社会形态,它的发展历程都免不了有高潮和低潮,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有一些人说,中国为什么不选择资本主义而选择社会主义?其实,不是中国不想选择资本主义,而是中国历史的客观因素不允许中国选择资本主义。我们翻开近代史看看,戊戌变法、洋务运动、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等等,许多仁人志士为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不懈努力而终归失败。因为当时中国国内的官僚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勾结,只热衷于他们一己私利的垄断的官僚买卖,而民族资产阶级又过于弱小,没有能力担负起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重任。但其只是放大了了而已。一个社会的发展,自然或有曲折,我们正是在这条道路上寻找正确的方向。现代的社会主义发展,我们看到了许多的成果。国家带领我们走出了08年的经济危机,如今,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在物质满足了以后,我们更追求精神的满足。这整整说明了我们深灰的进步。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渐近的过程,任何的成功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许我们经常听到一些社会上不公的声音,正如在2010年的十大民生问题:物价、收入增长、房价、股市、消费、出口增长、医改、教育公平、就业、社会保障十大民生问题,这些问题,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实所有的问题,国家都有在做努力,也许有些成效不大,我们不太关注而已。

就比如说物价,物价水平也水涨船高,10月居民消费价格水平(CPI)同比上涨4.4%,比9月涨幅扩大0.8个百分点。面对严峻形势,国务院于11月19日出台稳定物价的16项措施,平抑物价,要求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房价: 据了解,这些措施主要有:一是各地要加大贯彻落实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力度。要立即研究制定贯彻落实国发〔2010〕10号文件的实施细则。已印发实施细则的地区,要根据最近国家有关部委出台的政策措施进行调整和完善。房价过高、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城市,要在一定时间内限定居民家庭购房套数。严格实行问责制,对政策落实不到位、工作不得力的,要进行约谈,直至追究责任。

对于住房问题,国家规定各商业银行暂停发放居民家庭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对不能提供一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房贷款。对贷款购买商品住房,首付款比例调整到30%及以上;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严格执行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1.1倍的规定。各商业银行要加强对消费性贷款的管理,禁止用于购买住房。对不认真执行差别化信贷政策的商业银行,一经查实要严肃处理。继续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承担中低价位、中小套型商品住房项目和参与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贷款需求。

收入过高:据了解,税务机关将进一步摸清高收入者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建立高收入行业和个人专门档案,实行重点监控管理。同时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大对高收入者的执法和征管力度,加强对高收入行业和个人的个人所得税专项检查,从重从快打击其涉税违法犯罪行为。进一步完善申报收入制度,建立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编码制度,强化高收入行业的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工作。关注社会收入分配发展态势,研究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

国家一直在努力维持着一个平衡,但我们也知道,由于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遗留下来了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解决,人口,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应当支持国家的改革政策,一个国家作出的决定,一定是要伤害某些群体的利益,而让大多数人受益,每一个决定的出台,不可能每一个人都满意。我曾听过这样的一句话:甲问乙,既然许多的改革都不成功,为什么不停止呢?乙回答说:“就好比你的妻子,如果她生孩子生到一半,觉得又不想要孩子了,她说不生了,这样行吗?” 我们要做的是相信国家,坚持到底。

下载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毛中特高频考点系列之六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高频考点之六——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1.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重要思想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毛泽东......

    结合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原理谈谈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优秀范文5篇)

    一、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决定改革的必然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通过改革推动经济发展,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第二步发展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读后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读后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是自我们懂事起就耳熟能详的,但是一直以来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1、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建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的表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所要......

    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文章标题: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论文关键词:构建;和谐;社会我国改革开放27年来,在这么短的时期内,在如此人口和地域规模中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在世界上是罕见的。但伴随着快速的发展,出......

    我心目中的社会主义社会

    我心目中的社会主义社会 当今世界分为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的社会是建立在公平民主的基础上,可马克思说过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是资本家必须剥削无产阶级,其......

    教案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飞跃:19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2......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重点第七讲: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与改革(共5则范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精髓 第七讲: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与改革一、社会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过程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