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施“民营崛起”战略之我见

时间:2019-05-13 20:14: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实施“民营崛起”战略之我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实施“民营崛起”战略之我见》。

第一篇:关于实施“民营崛起”战略之我见

关于实施“民营崛起”战略之我见

韩卫涛

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新亮点,是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活力源。民营经济作为 * 县经济的支撑点和增长点,在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在全面启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势下,如何实施“民营崛起”战略,大力发展非公经济,笔者谈一些粗浅认识,仅供大家参考。

一、解放思想是实施“民营崛起”战略的基础

从我县发展民营经济的现状来看,当前最大的障碍还是思想障碍,最大的瓶颈还是思维瓶颈。思想不解放,发展的手脚就难以放开,观念不创新,发展的局面就难以突破。因此,全县上下应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思想大解放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深刻认识我县与先进县区的经济差距关键是民营经济发展不够,牢固树立“县域经济以民营经济为主”的思想观念,真正领悟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在民营经济,主体在民营经济、活力在民营经济、潜力在民营经济、发展在民营经济,坚持把发展民营经济摆在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实行“政治上鼓励、方向上引导、资金上扶持、法律上保护”的方针,理直气壮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精心研究制约我县民营经济发展的具体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二、政策扶持是实施“民营崛起”战略的动力

近年来,中央、省、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但受财政收入增长的约束和国家税收、土地等政策因素的影响,我县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空间也越来越小,调控能力越来越弱,在政策落实上还没有完全到位,政策“洼地”尚未真正形成。为此,应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坚持“非禁即入、平等待遇”的原则,鼓励民营经济进入国家法律、法规未禁入的一切行业和领域,也就是说,凡是符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违反产业政策的行业、领域均允许投资,在市场准入、投资领域、政策优惠等方面享受与公有制经济同等的政策。二是引导企业从比较优势出发,按照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谋划一批有前景、有效益、带动力强的项目,努力实现全县民营经济总量扩张和产业优化升级。鼓励企业以独资、参股、控股、合作、联营等方式,参与水利、公交、供水、供热、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城镇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教育、科研、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等社会事业及金融服务业,参与国有企业的改革、改组、改造,与国有企业相互参股、融资,发展新型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托管、承包、租赁或收购国有亏损的中小企业,参与工业技术改造,发展环保型、生态型、外向型产业。鼓励农民立足当地资源优势,按照规范化、标准化、工业化发展理念实施创业,力求创办特色企业。支持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办企业,大力发展农村非公经济,推进农民工业化创业,尽力发展以个体和私营经济为主的专业户、专业村,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缓解农村就业压力,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三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县财政设立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民营经济服务体系建设,扶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四是税务部门建立税收优惠政策责任落实制度,在规定时限内为符合税收优惠政策条件的企业及经营者办理优惠税收手续,对按核定征收方式纳税的企业应按照公平、公正原则核定税额,并定期公布核定原则标准,增加透明度。在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技术开发费用、购置设备所含增值税抵扣、再投资退税等税收政策上,享受与国有企业同等待遇。对税收增幅大、贡献突出的企业,应给予一定的奖励。五是鼓励金融机构从民营经济特点出发,不断完善金融服务体系,适当提高对民营经济的贷款比重,着力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的资金问题。对重点民营经济,实行贷款倾斜政策,简化办事程序,安排好企业技术改造和流动资金贷款。对投资少、见效快、销路好的项目,采取一企一策的办法,实行更加优惠的贷款政策。

三、环境整治是实施“民营崛起”战略的重点

环境是资源,也是生产力,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实施“民营崛起”战略,加快非公经济发展就无从谈起。因此,应按照“放心、放胆、放手、放开、放宽、放活”的“六放”要求,不断规范政府职能和权限,进一步整治和优化非公经济发展环境。一是政府职能部门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要求依法监管,严禁搞向企业收取费用的评比、排序、授牌等活动,严禁利用行政职能,强制企业加入协会、学会,强行收取会费等行为;严格控制各类专项检查,限制重复检查,并将无严格时间限定的检查一律放在每月后10天,实行20个平静工作日制度;积极推行集中检查,严禁对同一事项或内容、性质相似的检查项目重复进行,有关执法部门对同一事项的检查结论应做到一家检查,多家认可,不得违反行政执法的标准、程序和权限,滥用自由裁量权。二是建立和完善保护非公企业合法权益机制。依法保护投资者财产权、知识产权、自主经营权和企业家名誉、人身等合法权益。对民营企业应建立保护制度,实行挂牌保护,依法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定期不定期向其了解合法权益的维护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侵害民营经济合法权益的行为,努力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设立维权投诉受理中心,负责做好企业投诉的受理登记、配合协办等工作,确保企业健康发展。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积极、公正地受理涉及民营经济的案件,坚决维护司法公正。三是各执收、执罚部门凡以非公有制企业为对象的收费、罚款,均由银行代收,统一上缴财政,严格执行收费及罚款的票款分离制度,具体由县财政、审计、物价等部门负责统一规范和监督管理。凡未经公示的收费项目和标准,企业有权拒缴。四是建立对政府职能部门的民主评议制度。由县纪委牵头,每年至少组织两次民营企业主对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和服务工作进行民主评议,将评议意见纳入到最佳最差单位评议和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指标中,以促进政府职能部门提高服务水平。五是加强社会中介组织建设,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民间投资社会配套机制,积极组建为民营经济者提供政策、法律、财会、技术、管理和市场信息等方面服务的中介组织。加快构建民间投资信息网,竭力为民间企业提供政策、法规和市场资讯等服务,真正架起沟通民间资金与项目之间的桥梁。协助建立为民营企业服务的商会、行业协会等自律性组织,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依托民营经济协会组织,充分发挥企业主观能动性,有效解决无序竞争的问题。通过行业学会、商会等民间组织,因地制宜开展各种培训、咨询、服务活动,并积极开展人才引进、产品展销、贸易洽谈、招商引资等活动,帮助民间企业建立规范的产权制度、财会制度和人员培训制度。六是打造信息平台,整合信息资源,强化信息服务。在县政务公众信息网上设立专栏,及时向社会公布政策法规、市场动态,不断提高政府为企业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县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应开辟信息平台,及时为民营企业提供政策法规、产业导向、行业动态、市场需求、技术项目、人才供求等信息服务。七是建立和培育技术市场,积极为企业提供科技咨询、技术推广等专业化服务,有效解决制约非公经济发展中的科技难题。

四、培植引导是实施“民营崛起”战略的核心

规模企业带动作用明显,拉动力很强,给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因此,应坚持把培植重点民营企业作为实施“民营崛起”战略的突破口来抓。从区域看,重点培植民营经济发展较快的乡镇和园区;从产业看,重点培植扶持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拉长产业链,壮大产业群,打造一批以优势产业为主干的“航空母舰”;从企业看,重点培植“产出规模型”、“外向规模型”的企业大户,引导企业走资本经营、品牌经营、集团化经营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之路,使企业迅速成长壮大,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领头雁”和“排头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县应突出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实施“2010”工程。按照“择优扶强,动态管理,优胜劣汰,促进发展”的原则,在全县民营经济中筛选出20户企业作为骨干企业培育对象,10户企业作为龙头培育对象,真正通过重点扶持、扩大规模、提高水平,尽快形成一批有实力、有特色、有规模的“小巨人”企业,力争到2008年,使列入“2010”工程的企业产值、收入分别占全县民营经济总量的70%以上;实现增加

值、上交税金分别占全县民营经济总量的80%以上。二是实施村企互动战略。引导农民、龙头企业创办、领办各类企业,形成以企带村、以村促企的互利互赢发展机制。同时,坚持龙头企业与当地资源互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积极培育和发展大批富有区域特色、带动作用强的农民创业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在企业发展中培育新型农民,改善农村面貌,推进新农村建设。三是引导企业以县城、中心镇及其外围重点村为依托,加快产业联系,围绕发展产业群体,加强生产协作,促进产业链条延伸,强化信息、物流、研发等综合服务,实现科工贸、农工商一体经营,不断增强县域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和竞争实力。

五、提高素质是实施“民营崛起”战略的根本

要想推进民营企业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就必须大力提升民营经济的整体素质。一是民营经济主管部门应建立民营企业主培训体系,充分发挥现有各级教育、培训基地的作用,有组织、有计划地分期分批进行以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法律法规、创新意识为主的综合素质教育,以此带动提升广大职工的综合素质。二是引导民营企业改革落后的管理模式,改变家族制的企业组织管理方式,逐步实现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的企业管理机制,以适应外向型、科技型、成长型民营企业的发展需要。三是积极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与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进行联合,实现“借梯上楼,借脑发展”。大力促进技术引进,加强联合攻关,努力提升产品技术含量,走“科技兴企”之路。四是支持企业吸纳和培养各类人才,并对其实行与所有制企业同等的户籍管理、档案管理、职称评定、子女就学入托等政策。加大企业参与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的工作力度,确保企业从业人员享受国家统一的社会保障待遇。充分运用社会资源和现代教学手段,通过短期培训、脱产培训等多种形式,对企业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强化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业务技能。五是引导企业规范化管理,强化企业信用意识,健全企业信用制度,建立企业信用自律机制。深入开展“守合同、重信用”活动,加快建立适合民营经济特点的信用征集发布制度以及失信惩戒机制,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档案数据库。对拥有驰名商标、省内著名商标或商号的企业纳入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体系,实行重点保护。

六、形成合力是实施“民营崛起”战略的关键

一是切实加强领导,创新工作机制。把加快发展民营经济作为重大战略措施来抓,作为当前和今后经济工作的重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保证领导力量到位、工作责任到位、政策措施到位。重新调整和充实县民营经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把所有涉企部门都纳入到领导小组中来,执法部门和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相互配合,形成领导干部和各职能部门齐心协力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新局面。建立小组例会制度和有效的考核机制,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二是推行领导联系企业制度。选择一批成长性好、产业层次高、市场前景好的民营企业,作为党政领导联系点,提倡领导与企业家交朋友,定期召开座谈会、联谊会,听取企业家的呼声和建议,了解民营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实行动态管理,促其膨胀规模。三是将民营经济监测纳入全县宏观调控体系。建立健全由县统计部门牵头、各职能部门参加的全县民营经济统计监测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民营经济的统计监测工作,及时掌握民营经济的发展动态,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第二篇:民营企业文化战略的实施

民营企业文化战略的实施

民营企业在当今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加深,各种资本的介入,民营企业相信在今后的国民经济比例中会占有更大的份额。问题在于,很多民营企业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下,逐渐显露出了它许多的“先天不足”,很难持续发展,建设成为“长寿”型企业。因此,民营企业应提高对“企业文化”这一新型管理模式的认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另辟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途径,提高市场竞争力。

一、民营企业的现状及企业文化建设的迫切性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无疑对中国的企业,尤其对民营企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这也就意味着民营企业将同国企、外资企业等同时处在了一个平等竞争、自由选择的经济环境中,相信中国的民营企业会在市场经济的大舞台上扮演好它愈加重要的角色。

当前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迫切性主要体现在:其一,在民营企业制度创新中,由于旧的传统体制和习俗约定根深蒂固,民营企业自身有时很难挣脱传统体制的羁绊,而构造企业文化则可以向企业注入全新的经营理念、价值取向,使民营企业形成科学化、民主化的决策机制,进而推进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经营机制创新。其二,民营企业正处于转型阶段,而转型期的民营企业更需要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来填补体制和规定中鞭长莫及的地方。因为,再完善的制度和准则,都不可能尽善尽美,也不可能将所有的行为规定穷尽,而且有的规则也不适宜纳入企业制度中进行明文规定,这时,企业文化的调控和补充就非常必要。有了企业文化的约束和规范,员工既可以把规定的事情做好,也可以把规定之外的事情做好。

二、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管理的战略举措,现代企业文化是支持企业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要素。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十分明确,通过文化的培育和弘扬,为企业的长久发展和不断升华奠定基础,而民营企业文化则需要不断经过科学总结和利用。不管是新建的民企还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民营企业,都有一个建设、更新、重塑或改善企业文化的问题,其目标一般如下:

(一)培育杰出的企业精神。

培养优秀的企业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企业理念体系,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竞争首先是人的竞争,人的竞争背后则是人的精神的抗衡、人所依托的组织凝聚力的抗衡、企业发展潜力和团队对人的凝聚力的抗衡。因此,企业文化的建设并非简单地归纳为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建立一种学习性的组织或倡导企业家的某种观念等等。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企业长期发展和竞争的战略,目标是经过千锤百炼,培养和巩固坚定的企业信念,企业理想,企业精神。使这种专属于企业本身的价值观念和企业精神得到全体员工的接受与认同,使共享价值观和企业精神转化为全体员工做人的追求和自觉行动,使企业的使命和企业成员的人生价值实现完美地结合。企业文化终将为企业建立一个吸引和满足企业全体成员的向往和追求的精神殿堂和理想空间,赢得企业成员对企业的忠诚、信赖和关爱。

(二)坚持以人为本,有效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

人是企业的主体,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知识经济社会中,企业中的人将不再只是劳力,企业依赖员工的不再只是简单的体力和技巧,而是深藏在人的头脑中的知识与智慧资源。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开发和利用推动企业长期发展的有效的人力资源,应用知识提供智力、添加创意,将组织中的人力资源充分地挖掘和利用起来,形成企业全新的知识资本积累。企业文化的培养要形成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培养人、成功人这一主线,坚持以人为本设计企业发展战略和企业经营管理活动,重视从文化和实现人的价值的角度关注员工的需要、特点和追求,通过情感交流、人际沟通、群体活动、参与管理和智力开发等多种形式和手段,为员工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培养和形成与共的智力资本。引导组织成员按照企业文化和未来社会个人发展的规律和要求不断加强个人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成为有理想、讲道德、懂知识、有技能的新型人力资源,进而实现企业文化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成为企业积累面向未来发展的竞争资源。

(三)完善制度,实现管理创新。

企业文化是管理的战略也是管理的重要手段,优秀的企业文化为企业提供优秀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机制。管理思想、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都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文化得以维护和延续的基本保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当弘扬企业共有的价值观念体系和企业精神,适时调整企业管理战略,围绕实现企业

目标,创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形成科学的规范网络,使员工的各种行为活动、相互关系的确立和调整以及行为效果的评价等均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未来,企业管理要适应新经济时代的挑战,企业文化建设要不断为企业管理的提升和创新提供支援。企业文化通过企业精神的弘扬和全新管理理念的倡导,推动企业进入知识管理,实现管理的全面提升和创新。

(四)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

企业形象是一个企业实际存在着的文明总体状态,是企业文化系统中所有要素的综合表现。考察一个企业的企业形象,可以洞悉这个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貌和整体水平。社会公众也往往从一个企业的形象去了解和评价其企业文化状况。为此,在培育企业文化时,应当将企业形象战略同时启动。塑造企业形象与培育企业文化的措施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确立卓越的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提高员工素质完善制度规范。加强礼仪建设等,都是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的重要内容。与单项措施的区别在于,塑造企业形象强调从全貌或总体状态的角度对各项措施进行统筹设计,系统运用。特别强调视觉系统要素在塑造企业形象中的骨架和轮廓作用。为此,从事文化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硬”文化建设,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改进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改善工作环境,提供良好的福利设施和待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为企业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五)使企业成为真正意义的企业,长寿的企业。

在现代市场经济下,真正意义的企业应该是社会的企业。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人本管理,从而使民营企业成为真正意义的企业,长寿的企业,企业文化不是解决企业短期赢利问题,而是解决企业长期持续发展的问题。它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三、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实施

企业文化是现代经营管理发展的一个结果,是企业战略的新的选择。而企业文化战略既是企业战略的组成部分,又是企业文化建设得以落实的重要手段。企业文化战略是指通过一系列方法和步骤建立共同的价值观,用精神激励的办法调动企业成员的积极性,规范企业成员的行为,并自觉遵守,形成一种作风和精神,从而获得企业长远发展的精神动力。

(一)捕捉价值“生长点”。

关心人,尊重人,爱护人,或者以“人”为主线进行建设,其中心和关键是善于捕捉住企业价值观的“闪亮点”、“生长点”,予以倡导、发扬,以使整个企业的方方面面在价值观上根本转轨变型,以带动整个企业文化系统的开发。

1.在企业发展的重大事变,日常运行的重大事件中发现与开发。一项(批)带来重大效益的产品打开销路,占领市场;带有根本性质的企业转产、主导产品转型,企业组织体制改组,重建,等等。青岛电冰箱总厂砸“瑞雪”转产“琴岛-利勃海尔”等,就是企业新价值的“生长点”,从而导致整个企业崛起的典型例证。《西方企业文化》中说的企业在内外环境发生根本变化,行业竞争激烈,庸庸碌碌,惨淡经营,规模扩大和迅速发展的五种情况下,要向前发展,则企业文化必须重塑,而这些重塑,核心是把握与开发必然生出的价值“生长点”。

2.在企业英模人物先进事迹文化开发中发现与把握。这一方面,在我们的传统企业精神培育工作中,已这样做了。现在要更正确,更科学地从企业价值观上捕捉其“闪光点”,“生长点”。

3.从企业家的行为中捕捉与开发。企业家的行为本身即体现着企业精神与价值取向和企业风格,形象,优秀企业家有许多重要的价值的“生长点”待捕捉,开发。

4.在对企业发展史的反思与企业文化建设总结中捕捉与开发。

5.厂(店)内的各种重大会议,庆典,重大活动以及组织工人群众性研讨,或专家探索,发现,开发“生长点”等。

(二)组织社会“认同”。

人生的价值从本质上讲,是在别人的,社会(企业)的,尤其是企业领导人和周围同仁的理解,肯定,赞赏中,即在被“认同”中实现的。因此,构造转变人们的价值观或确立一种价值观,培育新的企业文化,组织社会认同便成了重要一环。

1.明确基本形式。价值认同,作为一种文化信息,它可以表现为观念形态的。例如说出口的表扬,赞美等等,或未说出口的内心敬重等等。态度上的尊重,珍视,以至于给予荣誉,职务,职称和地位等则是更深层观念认同的体现。再者,它可以附着在某种物质上,一种产品的质量好坏,工艺考究与否等,都体现着员工对企业共同价值取向和企业精神的“认同”状况与水平。最后,它还可以体现在行为,关系,制度上。行为之美丑,关系之亲疏,制度之优劣等都反映着企业

对某种价值认同的状况与程度。“把顾客当皇帝”的店风,48小时把零件送到万里之外的用户手中的制度,都是例证。实行认同时,要确定用哪种形式,以谁为主,并要配套。

2.要分清实施层次。从覆盖面来说,有企业层次,车间,班组层次等。

3.具体方法要生动活泼,多种多样,有吸引力。

4.要诚心诚意,这一条非常重要。

(三)构建良好的文化核心理念。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绝大多数民营企业已完成了原始积累过程,步入二次创业的成长期。综观初创时期民营企业的发展,基本是各领风骚三五年,许多民营企业是昙花一现。究其失败有诸多原因,但其共性是在企业快速膨胀的过程中,自始至终没有把企业文化建设放到应有的位置。因此,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构建优秀的企业文化,将成为民营企业二次创业新时期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而建设能使企业真正长寿的企业文化则需构建良好的文化核心理念。

1.造境界追求型文化,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文化的层级偏低,难以支撑企业长期快速的发展。民营企业文化层级的高低是由企业文化的类型决定的。从我国近些年的情况看,民营企业文化主要分为家族情感型、制度约束型、理念引导型和境界追求型四种。目前绝大多数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属于第一、二种类型,第三种类型较少,第四种类型则更少。这四种类型企业文化依照其对物质生产力推动程度的大小来划分,可分为最低层次、次低层次、较高层次、最高层次四等。

我国民营企业文化的发展史告诉我们,由于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不规范、不系统,产生的文化力不强,对物质生产力的推动作用较弱,必须尽快予以改造,再造出较高的理念引导型企业文化,特别是境界追求型企业文化。只有转变到理念引导型企业文化并最终再造成境界追求型企业文化后,才能使民营企业文化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级,形成强大的企业文化力,为民营企业的持久、快速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而境界追求型文化的塑造,就要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因此,归根到底还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企业文化的涵义中就包括以下意义: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信任人;最大限度地培养和发挥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就是要一切以人为出发点,一切以人作为最终目的。人不仅是目的,而且是主体。人的价值至上,人的权利至

上。其一,主体是企业的全体员工。以人为本的管理是一种全员参与的管理,在实行以人为本管理的组织中,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之间是一种合作分工关系。组织管理者的工作重点是让每位员工都能享受权力、信息、知识和酬劳,从而使人人都有授权赋能的感受,并提高工作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其二,核心是人。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把人置于组织中最重要资源的地位,它意味着组织的一切管理活动都围绕如何识人、选人、用人、育人、留人而展开。在施行以人为本管理的组织中,全体员工都成为管理活动的主体和服务的对象,管理活动成功的标志不但要看原有的组织经济目标是否实现,还要看组织成员的个人目标是否实现。只有将组织目标和员工的个人目标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企业获得长久的发展。

2.树立共同价值观。

价值观是企业对于客观事物的基本信仰,是关于好坏、善恶、美丑的判断,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准则。远景、使命、价值观是企业理念很重要的三个要素,而价值观塑造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一个企业的价值观会反映在企业经营的营销、研发、生产、财务、人力资源等各个方面。共同价值观是企业相对不变、共同恪守的价值观念。它对铸造企业之魂,凝员工之心,使员工有一个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激励每个员工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都起了很大作用。当前大多民营企业是以利润为导向,企业文化要求企业社会价值导向。通过塑造企业文化,使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共同价值高于个体价值;协作价值高于单个价值,这就要树立一种让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价值观。

企业的共同价值观是由企业和员工的需要构成的价值体系,企业的共同价值观植于社会文化,同时它又对社会文化产生影响。企业的共同价值观区别于企业的物质,财富或经济的观念。在很大程度上,企业价值观就是隐含于企业经营思想和管理哲学之后的,并构成他们强有力的公司信念或信仰体系。事实上,企业创新,文化的特征都是以此为源泉;企业的基本抉择为规范是以此为轴心加以调节,变动,企业的存续,发展是以此为核心而维系的。

民营企业是中华民族产业的重要力量,在民营企业建立与重组中,企业文化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民营企业现状的分析,找出了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误区,并着重分析了建立“长寿型”民营企业,企业文化所要树立的共同价值观与以人为本的企业精神。总而言之,民营企业只有在构建优秀的企

业文化的基础上,才有决策民主化的可能,员工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对待企业,才会具有参与决策的要求和愿望。为建设长寿型提供足够的发展动力。民营企业家应该从家庭化的管理模式中挣脱出来,建立规范、有序、合理合情合法的规章制度,建立和完善的企业文化体系,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追求企业持续发展。

总之,中国民营企业在过去20多年里曾经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并将成为新世纪中华民族产业的重要力量,优秀的企业文化必将推动民营企业不断发展与壮大。民营企业能够实现文化管理使企业达到管理的较高境界。企业文化的建立和发展,使企业全体员工有了凝聚力和向心力,有了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使每位员工把自己当作一项事业来经营。因此,企业文化是对企业管理的超越,开辟了现代化民营企业管理的新纪元。

第三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我见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我见

“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让乡村留得住绿水青山,记得住乡愁。”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传承农耕文明的迫切需要,是亿万农民的美好期待,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根本遵循。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宽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新时期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要规划先行,科学布局设计。坚持不规划不设计,不设计不施工的创建原则,始终把高标准、全覆盖的建设理念融入到规划中,用规划设计提高农村建设水平。

二要振兴产业,提质农业经济。农业经济是农村发展源源不竭的动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首先是农业现代化,要将农业农村经济摆在重要位置。特别是大力打造特色产业,为乡村发展注入活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为乡村振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支撑,三要改善环境,夯实农村基础。改善生活设施,保护生态空间,全面打造宜居的农村环境,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同时,发展绿色农业和绿色养殖,建立农村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使乡村生态环境保护走上一个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道路。

四要加强组织,强化社会管理。全面塑造淳朴民风的良好乡风,用好传统文化在乡村底蕴深厚流传久远的优势,大力推行传统文化融合现代文明的发展理念和生活方式进行宣传,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生产方式,每一个乡村让家教家风滋润每一个家庭。加强农村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各方面民生保障体系的完善,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融合,让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

五要吸引人才,培育振兴队伍。乡村振兴需要乡村人来实施,人才队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培育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型职业农民,强化种粮能手的培育力度,提升农民生产技能,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加强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乡村技术人员的培育和管理,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和特长。充分发挥乡村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优势和特长,特别是注重村级组织干部的培养和选拔。调动大学生、退伍军人、乡村人才参与乡村振兴、引导有识之士回乡创业和发展。

第四篇:实施“旅游崛起”战略加快构建和谐黄山

实施“旅游崛起”战略加快构建和谐黄山(~年8月8日)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现在,中央号召中部崛起,正是从战略的高度求得社会和谐发展,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我们黄山积极响应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号召,抢抓黄山最佳发展机遇期,走“旅游崛起”的发展道路,强势推进“433”行动计划,建设“三个大市”,精心打造安徽旅游龙头、华东旅游中心、中国旅游名牌和世界旅游胜地。可以说,这正是以科学理性的战略思维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宏观形势,为实现我市优势资源向优势经济转化,找到了最佳的着力点和结合点。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英明决策和坚强领导下,我们##县依托旅游、生态与文化三种资源,始终以发展旅游业为先导产业,推动引发第二、第一产业共同发展,取得了全省首批旅游经济强县的阶段性成果,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成功的发展模式。因此,从我们##县的发展来看,要实现“旅游崛起”,加快构建和谐黄山,我认为,应该始终围绕发展“大旅游”的思路,着重做好以下几篇文章。

一、借资源优势兴游实施“旅游崛起”战略,首先必须做好旅游这篇文章。

1、要把握优势。从外部环境看,旅游业作为本世纪见效快、污染轻、产业关联度大的朝阳产业,中央及我省都把旅游开发作为经济发展的一大举措摆上了重要位置,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刺激旅游业发展的措施,为黄山发展“大旅游”提供了大气候和广阔的空间。从内部环境看,总投资795.39亿元的214个支撑项目建设,正逐步放大黄山功能,壮大整体实力。一个以旅游高速公路为支撑,铁路和民航相配套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正在形成;中心城区山水特色城市形象与旅游公路沿线生态型城镇带相得益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先进城市”和“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魅力城市”等多项荣誉,使黄山旅游受到了各级的广泛好评和关注。这些都为“旅游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

2、要多方引资。旅游开发投入大,单靠政府力量是办不到的。要按市场化要求,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进行多方引资。一要大力向外引资。通过广泛宣传黄山的旅游资源优势和优惠投资政策,吸引外地大财团、大公司、大股东来黄山投资开发。二要鼓励本地能人投资。要通过宣传,激发本地有经济实力的能人的爱乡热情,争取他们投资景点开发和配套设施建设。

3、要深挖内涵。纵观外地知名景区,除了景点好外,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才能引来游客无数。我市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占全省总数的27.8%;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2处,占全省总数的21.75 %,全市地面文物有5000余处。因此,要组织专门人员深挖徽商文化、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不断丰富景点文化内涵,增加景点文化魅力,做好黄山“徽”文章。

4、要建好队伍。“旅游崛起”需要通过一支业务精通、热爱旅游的专门人才的长抓不懈才会实现。为此,要加强对旅游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充实加强旅游队伍,做到规划指导、宣传促销、景点开发、内涵挖掘、旅游市场管理等都有专人负责。要强化培训,经常组织人员外出学习取经,拓宽视野,开阔思路,丰富知识。

二、借旅游牌子兴企实施“旅游崛起”战略,就要打好旅游的牌子,借旅游牌子招商、上项目、创品牌、拓市场。

1、借旅游牌子招商。在对外招商引资中,既要宣传黄山兴办企业的资源优势和优惠政策,又要宣传黄山生态旅游资源优势,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黄山资源的独特性和旅游资源对其投资开发的影响上来,以吸引外资。旅游发展得好,投资者既可在投资的项目上受益,又可在旅游环境中受益。

2、借旅游牌子上项目。旅游业是个关联度大的产业,它涉及到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需要,可以开发的项目很多。比如,吃的方面,可以建设风味小吃园等;住的方面,可以建设旅游度假村、休闲别墅等;行的方面,可以组建旅游车队等;游的方面,可以建设徽文化旅游以及生态农业观光园等景点项目;购的方面,可以兴办生产有黄山特色的工艺品和土特产的旅游商品加工企业;娱的方面,可以投资建设各类现代旅游服务项目等。

3、借旅游牌子创品牌。一个企业,其产品要具有自己的特色,特别是农副产品,就必须与地方特色相结合。黄山的特色就在于旅游资源丰富独特。为此,企业在争创品牌中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打好产品的景点牌子,注册以西递宏村、花山迷窟、牯牛降等景点为命名的商标,使产品包装既有吸引力,又具观赏性,增加品牌特色,达到“双赢”效果。

4、借旅游牌子拓市场。一方面,企业要借对外宣传黄山旅游风光的机会,主动与旅游部门联合,把产品与旅游风光组合包装一起宣传,以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我们在建设“##县旅游”网站时,就专门开辟旅游商品的子网页,对民间及各类企业生产的旅游商品进行宣传。另一方面,企业也要抓住游客到黄山旅游的机会,在相关地点设置商品专柜,向游客进行推介使用,从而达到通过游客的使用和宣传而提高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目的。

三、借旅游项目富民黄山地处皖南山区,农副产品多属绿色环保型。可借助建设华东绿色食品生产销售基地的契机,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和开发旅游农副产品,借旅游项目富民。

1、通过参与旅游资源开发富民。旅游资源的开发,既要大力引进外资,又要充分发动民间力量参与。可以引导和扶持农民利用拥有的资金、土地、山林等积极参与开发。开发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村集体名义进行,也可自己寻找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既可

开发生态观光农业园,也可参与景点建设。我县的龙池湾古农园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的开发商就是一个在外出打工归来的宏村农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扶持和引导下,通过挖掘、利用具有地方特色的农耕文化,建成的一个集旅游观光和民俗风情体验于一体的文化景点,经营上的成功,不仅使他本人投资的信心大增,决定今年继续开发水上垂钓、跑马等参与体验性强的旅游项目,进一步丰富景点内涵,也带动了一批为其打工的农民增加了收入。

2、通过服务旅游商品开发富民。旅游商品的原材料,特别是旅游农副产品的原材料,离不开农民的生产和提供。广大农民可通过为旅游农副产品生产原材料增加收入。如我县的蚕桑就是一例。通过县里多年的政策扶持和引导,全县现有桑园3万多亩,人均占用桑园面积0.4亩,通过为华盛集团等企业提供蚕茧原料,去年就为全县近万茧农人均增加收入120余元。另外,我县的金星工艺总厂、民间工艺厂、二轻旅游产品开发中心等3家国家级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绝大部分的原材料也来之于县内农民。

3、通过服务生态观光农业富民。生态农业建设离不开农民的参与,需要农民去种植、去管理。农民通过服务生态观光农业可增加收入。如我县余家山(或五里生态农业观光区)开发的果木基地达到300亩左右,向当地招聘的农民工达到近百人,或举屯溪国家农业开发区一例,这些农民即可通过出租土地收益,又可通过服务基地而取得工资收入,比单纯种田增收不少;另外,农民也可利用自己具有观赏性的果园、茶园,再配以相应的辅助设施,如茶亭等,建成自己的生态农业观光园,我县“深冲茶文化园”项目就是以这种思路在进行开发。

4、通过参与旅游配套第三产业开发富民。旅游业的发展,势必带动旅游要素市场的繁荣和发展。农村富余人员也可通过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服务而增加收入。如我县从事旅游接待服务的各类宾馆、饭店、餐馆100多家,旅游商品生产、加工企业和个体经营者350多户,参与旅游运输的个体户200多家,旅游业为全社会直接和间接提供就业岗位8000多个,这让当地农民极大地分享了发展旅游的成果,从中收益致富。

四、借旅游开发兴城 实施“旅游崛起”战略,加快构建和谐黄山,建设一个富有现代城市气息的城市至关重要,更为关键的是要借旅游开发之机,通过市场化手段经营城市,不断增加投入,大力引进外资参与配套设施建设,制定相关政策吸引农民进城安居兴业,从而形成“以游兴城,以城促游”的良好局面。

1、增加对城市建设的投入。建议市政府每年要挤出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城镇建设,这块资金主要应用于交通、水电、公园等公共设施建设及旧城的改造和城镇的绿化。要建设旅游大市,仅有中心城区还不行,还要根据景区景点的分布,建设好相关的城镇。可以采取制定统一计划、分步实施的办法进行。

2、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城镇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主要应通过大力引进外资进行。建议市委、市政府在土地开发招商中,积极向客商宣传黄山的旅游资源优势和旅游发展前景,让客商在投资房地产开发中,有意识地参与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和旅游产业综合开发;同时,应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传承的基础上吸收现代先进文化进行嫁接,做好“旅游搭台,文化唱戏”文章,不断提高城镇 的游客接待能力和文化品位,把城镇建设成为商贸、客流、物流集散中心,真正把黄山建设成为旅游大市、文化大市。

3、不断扩大城市容量。随着区县经济的发展和致富农民的不断增多,建议市委、市政府要积极创造条件,制定政策,放宽农民进城限制,特别是户籍的限制,为农民进城就业、子女就学、建房、生产等提供方便,以促进城镇人口的聚集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五、借旅游工作聚心“旅游崛起”战略的实施要求全市各界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共同营造旅游工作浓厚氛围。

1、形成“旅游兴县”的共识。通过《黄山日报》、有线电视台等新闻媒介,特别是广大干部面对面的言传身教,形成强大的宣传攻势,使全市各界都认识到发展旅游对促进和带动黄山各项事业建设的重要作用。让他们在思想上更加解放,工作上更加支持,行动上更加配合。

2、树立“人人都是软环境”的意识。通过宣传,让全市人~识到游客和外商就是我们的上帝,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从而注意平时的一言一行,做到文明礼貌、以诚待客,维护好黄山形象,尤其要坚决维护好黄山旅游的形象。

3、营造“人人参与、人人踊跃”的工作氛围。黄山良好的旅游形象需要大家一起来树立。应通过有意识的培养教育,让越来越多的黄山人能主动集累旅游方面知识,掌握景点的人文典故,使人人都成为旅游的义务宣传员、促销员、服务员。

第五篇:民营经济发展之我见1

民营经济发展之我见

——凤头公司总经理田延富浅析来凤县民营经济

发展民营经济是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适合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最具活力和生命力的经济。因此,民营经济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将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主流。

一、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

近几年来,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县民营经济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较大的突破,显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主要体现在:

1.发展空间逐步拓宽。近几年来,我县民营经济行业不断扩张,有商业、矿产业、制造业、建筑业、运输业、种植业、养殖业、食品加工业等多行业。

2.发展规模日益壮大。止2003年底,注册资本50—100万元的49户,100--500万元的16户,500--1000万元的2户,1000万元以上的2户;止2003年底,我县民营经济组织发展到7736户,从业人员15542人;

3.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品牌效应不断增强。部分民营企业积极与高校合作,建立研究所,自身研发能力得到提升,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今年全州仅3个产品获湖北省名牌产品称号,来凤县就占2个(凤头姜、宝石花漆筷)。凤头姜、宝石花漆筷的生产标准已作为湖北省地方标准颁布实施。凤头公司、凤鸣藤茶公司、宝石花漆筷公司三家企业均已通过ISO9001:2000体系认证。凤头公司生产的凤头姜、大头菜已获准使用绿色食品标志,4个生姜系列产品和宗味公司大头菜产品的绿色食品申报工作

以及凤头姜、凤鸣滕茶原产地域保护工作正在进行。

二、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民营企业是我县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带动了我县的经济发展,但是,民营企业在发展中亦存在不少问题。我认为,目前影响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问题有:

1.民营经济规模小,技术水平低,个体户多,企业少,缺乏核心竞争力,后劲不足;

2.贷款担保机制不健全,融资渠道狭窄。民营企业融资难仍是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企业扩大生产的能力弱,发展规模受到限制,难以做大做强;

3.创新能力不够,管理方式陈旧。部分民营企业自身管理水平低,缺乏现代科学管理理念,经营理念陈旧,导致企业难以上规模、上水平、上挡次,经济效益仍不理想;

4.从事开发、加工等生产型、科技型、生态环保型的民营企业较少从事商品零售批发及餐饮娱乐等传统行业的较多。

三、发展民营经济的几点建议

民营经济是中国独有的一种经济形态和经济概念,在新时期如何促进民营经济健康的发展,进一步提高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重视:

1.突出重点,加强“骨干”、“龙头”和“特色”。

一是抓骨干企业,扶持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促使企业发展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二是抓龙头企业,对具有带动作用和具有品

牌优势的民营企业实行重点扶持、重点引导,实现民营企业辐射带动民营经济增长的作用;三是抓特色经济。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是民营企业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不断发展的根本所在。要大力支持具有地方特色和风格、产品优势比较大的中小民营企业加快发展,通过专业化生产,为大企业进行产品配套等方式,培植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名、优、特、新产品,形成一批具有各具特色的民营企业群体,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廉”,增强民营经济竞争力

2.抓好载体,发展规模效益经济。

坚持从我县实际出发,把发展民营经济与城市建设结合起来,与市场建设结合起来,与项目建设结合起来,与对外开放结合起来,加快形成一批优势企业和产业群体,使民营经济既实现量的大扩张,又实现质的新提高,不断形成发展的新优势。在现有的产业经营模式上要加上“市场”这重要一环,即:“基地十农户十企业十市场”。市场是企业生产的调节器。要加快发展一批与本地产品相对接的专业市场,形成市场带基地,基地促市场,农户为企业,企业为农户,企业农户双赢利的格局。

3.改革创新,提高企业整体素质

创新是民营企业永恒的主题和生命力所在,是提高民营经济整体素质的关键。在新的发展阶段,民营企业要扩张规模、提升档次、提高水平,最根本的是要增强创新能力。我认为当前要突出抓好“三个创新”:一是体制创新,要围绕把大企业做大开展体制创新,坚持扶优扶强的方针,鼓励优势民营企业运用资本扩张和业务合作等手段进一步做大做强,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航空母舰”。二是技术创新。要加快技术创新服

务体系建设,积极引导企业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三是管理创新。引导民营企业家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开阔视野,转变观念,健全企业的管理制度,加强人力资源、财务、质量和市场管理,克服家族企业和家族管理的弊端,运用现代管理模式和科学经营手段,改革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尽快实现从粗放、分散的低水平重复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生产转变。

4.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改组、改制

作为政府要把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与国有企业改组、改制紧密结合起来,鼓励民营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控股、转让经营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改组、改制和改造,参与国有企业组织结构调整。

5.努力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大环境

环境是一个地方思想解放程度、市场经济发展程度和依法行政水平的集中体现,应当为民营经济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是要彻底破除一切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束缚,在思想上放胆、政策上放开、工作上放手、经营上放活、准入上放宽,把发展民营经济摆在全县工作的重要位置,不争论、不指责、,鼓励试、允许闯,真正做到高度统一,一个声音到底;二是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努力为基层、企业和群众解决涉及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效率。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规矩多、事难办”的现象出现,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三是要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彻底清理对民营企业的不合理收费,进一步规范税费征收行为,坚决杜绝各种形式的乱集资、乱摊派、乱罚款现象,切实维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

6.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

资金不足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制约瓶颈。政府应采取多种形式帮助民营企业疏通融资渠道,切实解决民营企业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一是合力建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由政府牵头,社会各界积极配合,共同构建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二是建立连带性的信用担保制。对一些信用度高,发展形势好的企业,在其自愿的情况下,可以为其他亟求需要资金的企业担保贷款。也可以采取民营企业自愿的方式建立项目贷款担保资金;三是银行应树立发展的观念,适时调整民营企业的信贷政策。根据民营企业发展的需求状况,适当下放贷款权限、扩大授信额度,切实改进金融服务,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7.民营企业要重视自身信誉的塑造

民营企业要重视自身信誉的塑造。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本信条,只有注重声誉,诚实守信的企业,才能在市场交易的多次博仪弈中获得最大利益。民营企业特别是一些私营企业曾有过不守信用的短期行为,败坏了民营企业的声誉。因此,民营经济的发展要求民营企业家们在重新塑造自身信誉上作更多的努力,从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契约履行等方面着手,逐步取信于客户、取信于消费者。

8.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将最终决定企业的信衰。要努力打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民营经济发展平台,为民营企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政府不但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通过引进一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解决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短缺的问题,改善民营企业家队伍的结构,而且要制定民营

企业家的培训规划,有计划地选送一批经营管理人员到外资机构、高等院校和大企业进行系统培训,使其通过学习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00四年十一月十八日

下载关于实施“民营崛起”战略之我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实施“民营崛起”战略之我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当好民营医院院长之我见_?

    如何当好民营医院院长之我见 民营医院院长要有卓越的领导才能,才有卓越的医院,才有卓越的战果,医院才有卓越的未来! 我从事过多年的院长岗位,我深知医院的领导者是医院价值的......

    国务院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

    【发布单位】国务院 【发布文号】国发〔2012〕43号 【发布日期】2012-08-27 【生效日期】2012-08-2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关......

    实施“旅游崛起”战略加快构建和谐黄山工作计划

    实施“旅游崛起”战略加快构建和谐黄山(2005年8月8日)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民营医院管理之我见(五篇模版)

    民营医院管理之我见湘医院医院犹如一部大机器,由许多人员个体组成的不同职能科室再组合成医院机器。医院管理就是使这部机器,按照医院管理层制定的工作任务和目标,去统一协调和......

    人才强国战略之我见

    人才强国战略之我见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 [摘要]:人才强国战略是是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当代世界和中国深刻变化着的实际出发,根据党和国......

    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推动县域经济率先崛起

    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推动县域经济率先崛起 工业经济是富民强县的重要支撑。要把旬邑县建设成咸阳北部经济强县,关键在工业,重点在工业。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做......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九年级思品公开课教案 教者:朱礼福 教学内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教学目标 : 1、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资源的基本状况,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含义和必要性;掌握如何实施可持......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识我国的资源形势。2、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3、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