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旅游崛起”战略加快构建和谐黄山工作计划

时间:2019-05-13 11:35: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实施“旅游崛起”战略加快构建和谐黄山工作计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实施“旅游崛起”战略加快构建和谐黄山工作计划》。

第一篇:实施“旅游崛起”战略加快构建和谐黄山工作计划

实施“旅游崛起”战略加快构建和谐黄山(2005年8月8日)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实施“旅游崛起”战略加快构建和谐黄山工作计划。现在,中央号召中部崛起,正是从战略的高度求得社会和谐发展,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我们黄山积极响应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号召,抢抓黄山最佳发展机遇期,走“旅游崛起”的发展道路,强势推进“433”行动计划,建设“三个大市”,精心打造安徽旅游龙头、华东旅游中心、中国旅游名牌和世界旅游胜地。可以说,这正是以科学理性的战略思维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宏观形势,为实现我市优势资源向优势经济转化,找到了最佳的着力点和结合点。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英明决策和坚强领导下,我们##县依托旅游、生态与文化三种资源,始终以发展旅游业为先导产业,推动引发第二、第一产业共同发展,取得了全省首批旅游经济强县的阶段性成果,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成功的发展模式。因此,从我们##县的发展来看,要实现“旅游崛起”,加快构建和谐黄山,我认为,应该始终围绕发展“大旅游”的思路,着重做好以下几篇文章。·

一、借资源优势兴游 · 实施“旅游崛起”战略,首先必须做好旅游这篇文章。·

1、要把握优势。从外部环境看,旅游业作为本世纪见效快、污染轻、产业关联度大的朝阳产业,中央及我省都把旅游开发作为经济发展的一大举措摆上了重要位置,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刺激旅游业发展的措施,为黄山发展“大旅游”提供了大气候和广阔的空间。从内部环境看,总投资795.39亿元的214个支撑项目建设,正逐步放大黄山功能,壮大整体实力。一个以旅游高速公路为支撑,铁路和民航相配套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正在形成;中心城区山水特色城市形象与旅游公路沿线生态型城镇带相得益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先进城市”和“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魅力城市”等多项荣誉,使黄山旅游受到了各级的广泛好评和关注。这些都为“旅游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

2、要多方引资。旅游开发投入大,单靠政府力量是办不到的。要按市场化要求,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进行多方引资。一要大力向外引资。通过广泛宣传黄山的旅游资源优势和优惠投资政策,吸引外地大财团、大公司、大股东来黄山投资开发。二要鼓励本地能人投资。要通过宣传,激发本地有经济实力的能人的爱乡热情,争取他们投资景点开发和配套设施建设。·

3、要深挖内涵。纵观外地知名景区,除了景点好外,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才能引来游客无数。我市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占全省总数的27.8%;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2处,占全省总数的21.75 %,全市地面文物有5000余处。因此,要组织专门人员深挖徽商文化、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不断丰富景点文化内涵,增加景点文化魅力,做好黄山“徽”文章。·

4、要建好队伍。“旅游崛起”需要通过一支业务精通、热爱旅游的专门人才的长抓不懈才会实现。为此,要加强对旅游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充实加强旅游队伍,做到规划指导、宣传促销、景点开发、内涵挖掘、旅游市场管理等都有专人负责。要强化培训,经常组织人员外出学习取经,拓宽视野,开阔思路,丰富知识。·

二、借旅游牌子兴企 · 实施“旅游崛起”战略,就要打好旅游的牌子,借旅游牌子招商、上项目、创品牌、拓市场。

1、借旅游牌子招商。在对外招商引资中,既要宣传黄山兴办企业的资源优势和优惠政策,又要宣传黄山生态旅游资源优势,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黄山资源的独特性和旅游资源对其投资开发的影响上来,以吸引外资。旅游发展得好,投资者既可在投资的项目上受益,又可在旅游环境中受益。

2、借旅游牌子上项目。旅游业是个关联度大的产业,它涉及到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需要,可以开发的项目很多。比如,吃的方面,可以建设风味小吃园等;住的方面,可以建设旅游度假村、休闲别墅等;行的方面,可以组建旅游车队等;游的方面,可以建设徽文化旅游以及生态农业观光园等景点项目;购的方面,可以兴办生产有黄山特色的工艺品和土特产的旅游商品加工企业;娱的方面,可以投资建设各类现代旅游服务项目等,工作计划范文《实施“旅游崛起”战略加快构建和谐黄山工作计划》。·

3、借旅游牌子创品牌。一个企业,其产品要具有自己的特色,特别是农副产品,就必须与地方特色相结合。黄山的特色就在于旅游资源丰富独特。为此,企业在争创品牌中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打好产品的景点牌子,注册以西递宏村、花山迷窟、牯牛降等景点为命名的商标,使产品包装既有吸引力,又具观赏性,增加品牌特色,达到“双赢”效果。

4、借旅游牌子拓市场。一方面,企业要借对外宣传黄山旅游风光的机会,主动与旅游部门联合,把产品与旅游风光组合包装一起宣传,以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我们在建设“##县旅游”网站时,就专门开辟旅游商品的子网页,对民间及各类企业生产的旅游商品进行宣传。另一方面,企业也要抓住游客到黄山旅游的机会,在相关地点设置商品专柜,向游客进行推介使用,从而达到通过游客的使用和宣传而提高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目的。

三、借旅游项目富民 · 黄山地处皖南山区,农副产品多属绿色环保型。可借助建设华东绿色食品生产销售基地的契机,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和开发旅游农副产品,借旅游项目富民。·

1、通过参与旅游资源开发富民。旅游资源的开发,既要大力引进外资,又要充分发动民间力量参与。可以引导和扶持农民利用拥有的资金、土地、山林等积极参与开发。开发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村集体名义进行,也可自己寻找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既可开发生态观光农业园,也可参与景点建设。我县的龙池湾古农园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的开发商就是一个在外出打工归来的宏村农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扶持和引导下,通过挖掘、利用具有地方特色的农耕文化,建成的一个集旅游观光和民俗风情体验于一体的文化景点,经营上的成功,不仅使他本人投资的信心大增,决定今年继续开发水上垂钓、跑马等参与体验性强的旅游项目,进一步丰富景点内涵,也带动了一批为其打工的农民增加了收入。·

2、通过服务旅游商品开发富民。旅游商品的原材料,特别是旅游农副产品的原材料,离不开农民的生产和提供。广大农民可通过为旅游农副产品生产原材料增加收入。如我县的蚕桑就是一例。通过县里多年的政策扶持和引导,全县现有桑园3万多亩,人均占用桑园面积0.4亩,通过为华盛集团等企业提供蚕茧原料,去年就为全县近万茧农人均增加收入120余元。另外,我县的金星工艺总厂、民间工艺厂、二轻旅游产品开发中心等3家国家级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绝大部分的原材料也来之于县内农民。·

3、通过服务生态观光农业富民。生态农业建设离不开农民的参与,需要农民去种植、去管理。农民通过服务生态观光农业可增加收入。如我县余家山(或五里生态农业观光区)开发的果木基地达到300亩左右,向当地招聘的农民工达到近百人,或举屯溪国家农业开发区一例,这些农民即可通过出租土地收益,又可通过服务基地而取得工资收入,比单纯种田增收不少;另外,农民也可利用自己具有观赏性的果园、茶园,再配以相应的辅助设施,如茶亭等,建成自己的生态农业观光园,我县“深冲茶文化园”项目就是以这种思路在进行开发。·

4、通过参与旅游配套第三产业开发富民。旅游业的发展,势必带动旅游要素市场的繁荣和发展。农村富余人员也可通过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服务而增加收入。如我县从事旅游接待服务的各类宾馆、饭店、餐馆100多家,旅游商品生产、加工企业和个体经营者350多户,参与旅游运输的个体户200多家,旅游业为全社会直接和间接提供就业岗位8000多个,这让当地农民极大地分享了发展旅游的成果,从中收益致富。·

四、借旅游开发兴城 实施“旅游崛起”战略,加快构建和谐黄山,建设一个富有现代城市气息的城市至关重要,更为关键的是要借旅游开发之机,通过市场化手段经营城市,不断增加投入,大力引进外资参与配套设施建设,制定相关政策吸引农民进城安居兴业,从而形成“以游兴城,以城促游”的良好局面。·

1、增加对城市建设的投入。建议市政府每年要挤出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城镇建设,这块资金主要应用于交通、水电、公园等公共设施建设及旧城的改造和城镇的绿化。要建设旅游大市,仅有中心城区还不行,还要根据景区景点的分布,建设好相关的城镇。可以采取制定统一计划、分步实施的办法进行。·

2、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城镇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主要应通过大力引进外资进行。建议市委、市政府在土地开发招商中,积极向客商宣传黄山的旅游资源优势和旅游发展前景,让客商在投资房地产开发中,有意识地参与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和旅游产业综合开发;同时,应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传承的基础上吸收现代先进文化进行嫁接,做好“旅游搭台,文化唱戏”文章,不断提高城镇 的游客接待能力和文化品位,把城镇建设成为商贸、客流、物流集散中心,真正把黄山建设成为旅游大市、文化大市。·

3、不断扩大城市容量。随着区县经济的发展和致富农民的不断增多,建议市委、市政府要积极创造条件,制定政策,放宽农民进城限制,特别是户籍的限制,为农民进城就业、子女就学、建房、生产等提供方便,以促进城镇人口的聚集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五、借旅游工作聚心 · “旅游崛起”战略的实施要求全市各界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共同营造旅游工作浓厚氛围。

1、形成“旅游兴县”的共识。通过《黄山日报》、有线电视台等新闻媒介,特别是广大干部面对面的言传身教,形成强大的宣传攻势,使全市各界都认识到发展旅游对促进和带动黄山各项事业建设的重要作用。让他们在思想上更加解放,工作上更加支持,行动上更加配合。·

2、树立“人人都是软环境”的意识。通过宣传,让全市人民意识到游客和外商就是我们的上帝,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从而注意平时的一言一行,做到文明礼貌、以诚待客,维护好黄山形象,尤其要坚决维护好黄山旅游的形象。·

3、营造“人人参与、人人踊跃”的工作氛围。黄山良好的旅游形象需要大家一起来树立。应通过有意识的培养教育,让越来越多的黄山人能主动集累旅游方面知识,掌握景点的人文典故,使人人都成为旅游的义务宣传员、促销员、服务员。 本文‖内容摘自WwW.eDuZHaI.NEt中国教育文摘;实施“旅游崛起”战略加快构建和谐黄山

第二篇:实施“旅游崛起”战略加快构建和谐黄山

实施“旅游崛起”战略加快构建和谐黄山(~年8月8日)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现在,中央号召中部崛起,正是从战略的高度求得社会和谐发展,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我们黄山积极响应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号召,抢抓黄山最佳发展机遇期,走“旅游崛起”的发展道路,强势推进“433”行动计划,建设“三个大市”,精心打造安徽旅游龙头、华东旅游中心、中国旅游名牌和世界旅游胜地。可以说,这正是以科学理性的战略思维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宏观形势,为实现我市优势资源向优势经济转化,找到了最佳的着力点和结合点。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英明决策和坚强领导下,我们##县依托旅游、生态与文化三种资源,始终以发展旅游业为先导产业,推动引发第二、第一产业共同发展,取得了全省首批旅游经济强县的阶段性成果,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成功的发展模式。因此,从我们##县的发展来看,要实现“旅游崛起”,加快构建和谐黄山,我认为,应该始终围绕发展“大旅游”的思路,着重做好以下几篇文章。

一、借资源优势兴游实施“旅游崛起”战略,首先必须做好旅游这篇文章。

1、要把握优势。从外部环境看,旅游业作为本世纪见效快、污染轻、产业关联度大的朝阳产业,中央及我省都把旅游开发作为经济发展的一大举措摆上了重要位置,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刺激旅游业发展的措施,为黄山发展“大旅游”提供了大气候和广阔的空间。从内部环境看,总投资795.39亿元的214个支撑项目建设,正逐步放大黄山功能,壮大整体实力。一个以旅游高速公路为支撑,铁路和民航相配套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正在形成;中心城区山水特色城市形象与旅游公路沿线生态型城镇带相得益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先进城市”和“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魅力城市”等多项荣誉,使黄山旅游受到了各级的广泛好评和关注。这些都为“旅游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

2、要多方引资。旅游开发投入大,单靠政府力量是办不到的。要按市场化要求,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进行多方引资。一要大力向外引资。通过广泛宣传黄山的旅游资源优势和优惠投资政策,吸引外地大财团、大公司、大股东来黄山投资开发。二要鼓励本地能人投资。要通过宣传,激发本地有经济实力的能人的爱乡热情,争取他们投资景点开发和配套设施建设。

3、要深挖内涵。纵观外地知名景区,除了景点好外,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才能引来游客无数。我市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占全省总数的27.8%;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2处,占全省总数的21.75 %,全市地面文物有5000余处。因此,要组织专门人员深挖徽商文化、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不断丰富景点文化内涵,增加景点文化魅力,做好黄山“徽”文章。

4、要建好队伍。“旅游崛起”需要通过一支业务精通、热爱旅游的专门人才的长抓不懈才会实现。为此,要加强对旅游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充实加强旅游队伍,做到规划指导、宣传促销、景点开发、内涵挖掘、旅游市场管理等都有专人负责。要强化培训,经常组织人员外出学习取经,拓宽视野,开阔思路,丰富知识。

二、借旅游牌子兴企实施“旅游崛起”战略,就要打好旅游的牌子,借旅游牌子招商、上项目、创品牌、拓市场。

1、借旅游牌子招商。在对外招商引资中,既要宣传黄山兴办企业的资源优势和优惠政策,又要宣传黄山生态旅游资源优势,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黄山资源的独特性和旅游资源对其投资开发的影响上来,以吸引外资。旅游发展得好,投资者既可在投资的项目上受益,又可在旅游环境中受益。

2、借旅游牌子上项目。旅游业是个关联度大的产业,它涉及到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需要,可以开发的项目很多。比如,吃的方面,可以建设风味小吃园等;住的方面,可以建设旅游度假村、休闲别墅等;行的方面,可以组建旅游车队等;游的方面,可以建设徽文化旅游以及生态农业观光园等景点项目;购的方面,可以兴办生产有黄山特色的工艺品和土特产的旅游商品加工企业;娱的方面,可以投资建设各类现代旅游服务项目等。

3、借旅游牌子创品牌。一个企业,其产品要具有自己的特色,特别是农副产品,就必须与地方特色相结合。黄山的特色就在于旅游资源丰富独特。为此,企业在争创品牌中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打好产品的景点牌子,注册以西递宏村、花山迷窟、牯牛降等景点为命名的商标,使产品包装既有吸引力,又具观赏性,增加品牌特色,达到“双赢”效果。

4、借旅游牌子拓市场。一方面,企业要借对外宣传黄山旅游风光的机会,主动与旅游部门联合,把产品与旅游风光组合包装一起宣传,以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我们在建设“##县旅游”网站时,就专门开辟旅游商品的子网页,对民间及各类企业生产的旅游商品进行宣传。另一方面,企业也要抓住游客到黄山旅游的机会,在相关地点设置商品专柜,向游客进行推介使用,从而达到通过游客的使用和宣传而提高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目的。

三、借旅游项目富民黄山地处皖南山区,农副产品多属绿色环保型。可借助建设华东绿色食品生产销售基地的契机,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和开发旅游农副产品,借旅游项目富民。

1、通过参与旅游资源开发富民。旅游资源的开发,既要大力引进外资,又要充分发动民间力量参与。可以引导和扶持农民利用拥有的资金、土地、山林等积极参与开发。开发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村集体名义进行,也可自己寻找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既可

开发生态观光农业园,也可参与景点建设。我县的龙池湾古农园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的开发商就是一个在外出打工归来的宏村农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扶持和引导下,通过挖掘、利用具有地方特色的农耕文化,建成的一个集旅游观光和民俗风情体验于一体的文化景点,经营上的成功,不仅使他本人投资的信心大增,决定今年继续开发水上垂钓、跑马等参与体验性强的旅游项目,进一步丰富景点内涵,也带动了一批为其打工的农民增加了收入。

2、通过服务旅游商品开发富民。旅游商品的原材料,特别是旅游农副产品的原材料,离不开农民的生产和提供。广大农民可通过为旅游农副产品生产原材料增加收入。如我县的蚕桑就是一例。通过县里多年的政策扶持和引导,全县现有桑园3万多亩,人均占用桑园面积0.4亩,通过为华盛集团等企业提供蚕茧原料,去年就为全县近万茧农人均增加收入120余元。另外,我县的金星工艺总厂、民间工艺厂、二轻旅游产品开发中心等3家国家级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绝大部分的原材料也来之于县内农民。

3、通过服务生态观光农业富民。生态农业建设离不开农民的参与,需要农民去种植、去管理。农民通过服务生态观光农业可增加收入。如我县余家山(或五里生态农业观光区)开发的果木基地达到300亩左右,向当地招聘的农民工达到近百人,或举屯溪国家农业开发区一例,这些农民即可通过出租土地收益,又可通过服务基地而取得工资收入,比单纯种田增收不少;另外,农民也可利用自己具有观赏性的果园、茶园,再配以相应的辅助设施,如茶亭等,建成自己的生态农业观光园,我县“深冲茶文化园”项目就是以这种思路在进行开发。

4、通过参与旅游配套第三产业开发富民。旅游业的发展,势必带动旅游要素市场的繁荣和发展。农村富余人员也可通过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服务而增加收入。如我县从事旅游接待服务的各类宾馆、饭店、餐馆100多家,旅游商品生产、加工企业和个体经营者350多户,参与旅游运输的个体户200多家,旅游业为全社会直接和间接提供就业岗位8000多个,这让当地农民极大地分享了发展旅游的成果,从中收益致富。

四、借旅游开发兴城 实施“旅游崛起”战略,加快构建和谐黄山,建设一个富有现代城市气息的城市至关重要,更为关键的是要借旅游开发之机,通过市场化手段经营城市,不断增加投入,大力引进外资参与配套设施建设,制定相关政策吸引农民进城安居兴业,从而形成“以游兴城,以城促游”的良好局面。

1、增加对城市建设的投入。建议市政府每年要挤出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城镇建设,这块资金主要应用于交通、水电、公园等公共设施建设及旧城的改造和城镇的绿化。要建设旅游大市,仅有中心城区还不行,还要根据景区景点的分布,建设好相关的城镇。可以采取制定统一计划、分步实施的办法进行。

2、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城镇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主要应通过大力引进外资进行。建议市委、市政府在土地开发招商中,积极向客商宣传黄山的旅游资源优势和旅游发展前景,让客商在投资房地产开发中,有意识地参与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和旅游产业综合开发;同时,应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传承的基础上吸收现代先进文化进行嫁接,做好“旅游搭台,文化唱戏”文章,不断提高城镇 的游客接待能力和文化品位,把城镇建设成为商贸、客流、物流集散中心,真正把黄山建设成为旅游大市、文化大市。

3、不断扩大城市容量。随着区县经济的发展和致富农民的不断增多,建议市委、市政府要积极创造条件,制定政策,放宽农民进城限制,特别是户籍的限制,为农民进城就业、子女就学、建房、生产等提供方便,以促进城镇人口的聚集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五、借旅游工作聚心“旅游崛起”战略的实施要求全市各界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共同营造旅游工作浓厚氛围。

1、形成“旅游兴县”的共识。通过《黄山日报》、有线电视台等新闻媒介,特别是广大干部面对面的言传身教,形成强大的宣传攻势,使全市各界都认识到发展旅游对促进和带动黄山各项事业建设的重要作用。让他们在思想上更加解放,工作上更加支持,行动上更加配合。

2、树立“人人都是软环境”的意识。通过宣传,让全市人~识到游客和外商就是我们的上帝,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从而注意平时的一言一行,做到文明礼貌、以诚待客,维护好黄山形象,尤其要坚决维护好黄山旅游的形象。

3、营造“人人参与、人人踊跃”的工作氛围。黄山良好的旅游形象需要大家一起来树立。应通过有意识的培养教育,让越来越多的黄山人能主动集累旅游方面知识,掌握景点的人文典故,使人人都成为旅游的义务宣传员、促销员、服务员。

第三篇:关于实施“民营崛起”战略之我见

关于实施“民营崛起”战略之我见

韩卫涛

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新亮点,是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活力源。民营经济作为 * 县经济的支撑点和增长点,在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在全面启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势下,如何实施“民营崛起”战略,大力发展非公经济,笔者谈一些粗浅认识,仅供大家参考。

一、解放思想是实施“民营崛起”战略的基础

从我县发展民营经济的现状来看,当前最大的障碍还是思想障碍,最大的瓶颈还是思维瓶颈。思想不解放,发展的手脚就难以放开,观念不创新,发展的局面就难以突破。因此,全县上下应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思想大解放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深刻认识我县与先进县区的经济差距关键是民营经济发展不够,牢固树立“县域经济以民营经济为主”的思想观念,真正领悟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在民营经济,主体在民营经济、活力在民营经济、潜力在民营经济、发展在民营经济,坚持把发展民营经济摆在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实行“政治上鼓励、方向上引导、资金上扶持、法律上保护”的方针,理直气壮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精心研究制约我县民营经济发展的具体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二、政策扶持是实施“民营崛起”战略的动力

近年来,中央、省、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但受财政收入增长的约束和国家税收、土地等政策因素的影响,我县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空间也越来越小,调控能力越来越弱,在政策落实上还没有完全到位,政策“洼地”尚未真正形成。为此,应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坚持“非禁即入、平等待遇”的原则,鼓励民营经济进入国家法律、法规未禁入的一切行业和领域,也就是说,凡是符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违反产业政策的行业、领域均允许投资,在市场准入、投资领域、政策优惠等方面享受与公有制经济同等的政策。二是引导企业从比较优势出发,按照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谋划一批有前景、有效益、带动力强的项目,努力实现全县民营经济总量扩张和产业优化升级。鼓励企业以独资、参股、控股、合作、联营等方式,参与水利、公交、供水、供热、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城镇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教育、科研、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等社会事业及金融服务业,参与国有企业的改革、改组、改造,与国有企业相互参股、融资,发展新型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托管、承包、租赁或收购国有亏损的中小企业,参与工业技术改造,发展环保型、生态型、外向型产业。鼓励农民立足当地资源优势,按照规范化、标准化、工业化发展理念实施创业,力求创办特色企业。支持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办企业,大力发展农村非公经济,推进农民工业化创业,尽力发展以个体和私营经济为主的专业户、专业村,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缓解农村就业压力,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三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县财政设立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民营经济服务体系建设,扶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四是税务部门建立税收优惠政策责任落实制度,在规定时限内为符合税收优惠政策条件的企业及经营者办理优惠税收手续,对按核定征收方式纳税的企业应按照公平、公正原则核定税额,并定期公布核定原则标准,增加透明度。在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技术开发费用、购置设备所含增值税抵扣、再投资退税等税收政策上,享受与国有企业同等待遇。对税收增幅大、贡献突出的企业,应给予一定的奖励。五是鼓励金融机构从民营经济特点出发,不断完善金融服务体系,适当提高对民营经济的贷款比重,着力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的资金问题。对重点民营经济,实行贷款倾斜政策,简化办事程序,安排好企业技术改造和流动资金贷款。对投资少、见效快、销路好的项目,采取一企一策的办法,实行更加优惠的贷款政策。

三、环境整治是实施“民营崛起”战略的重点

环境是资源,也是生产力,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实施“民营崛起”战略,加快非公经济发展就无从谈起。因此,应按照“放心、放胆、放手、放开、放宽、放活”的“六放”要求,不断规范政府职能和权限,进一步整治和优化非公经济发展环境。一是政府职能部门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要求依法监管,严禁搞向企业收取费用的评比、排序、授牌等活动,严禁利用行政职能,强制企业加入协会、学会,强行收取会费等行为;严格控制各类专项检查,限制重复检查,并将无严格时间限定的检查一律放在每月后10天,实行20个平静工作日制度;积极推行集中检查,严禁对同一事项或内容、性质相似的检查项目重复进行,有关执法部门对同一事项的检查结论应做到一家检查,多家认可,不得违反行政执法的标准、程序和权限,滥用自由裁量权。二是建立和完善保护非公企业合法权益机制。依法保护投资者财产权、知识产权、自主经营权和企业家名誉、人身等合法权益。对民营企业应建立保护制度,实行挂牌保护,依法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定期不定期向其了解合法权益的维护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侵害民营经济合法权益的行为,努力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设立维权投诉受理中心,负责做好企业投诉的受理登记、配合协办等工作,确保企业健康发展。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积极、公正地受理涉及民营经济的案件,坚决维护司法公正。三是各执收、执罚部门凡以非公有制企业为对象的收费、罚款,均由银行代收,统一上缴财政,严格执行收费及罚款的票款分离制度,具体由县财政、审计、物价等部门负责统一规范和监督管理。凡未经公示的收费项目和标准,企业有权拒缴。四是建立对政府职能部门的民主评议制度。由县纪委牵头,每年至少组织两次民营企业主对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和服务工作进行民主评议,将评议意见纳入到最佳最差单位评议和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指标中,以促进政府职能部门提高服务水平。五是加强社会中介组织建设,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民间投资社会配套机制,积极组建为民营经济者提供政策、法律、财会、技术、管理和市场信息等方面服务的中介组织。加快构建民间投资信息网,竭力为民间企业提供政策、法规和市场资讯等服务,真正架起沟通民间资金与项目之间的桥梁。协助建立为民营企业服务的商会、行业协会等自律性组织,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依托民营经济协会组织,充分发挥企业主观能动性,有效解决无序竞争的问题。通过行业学会、商会等民间组织,因地制宜开展各种培训、咨询、服务活动,并积极开展人才引进、产品展销、贸易洽谈、招商引资等活动,帮助民间企业建立规范的产权制度、财会制度和人员培训制度。六是打造信息平台,整合信息资源,强化信息服务。在县政务公众信息网上设立专栏,及时向社会公布政策法规、市场动态,不断提高政府为企业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县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应开辟信息平台,及时为民营企业提供政策法规、产业导向、行业动态、市场需求、技术项目、人才供求等信息服务。七是建立和培育技术市场,积极为企业提供科技咨询、技术推广等专业化服务,有效解决制约非公经济发展中的科技难题。

四、培植引导是实施“民营崛起”战略的核心

规模企业带动作用明显,拉动力很强,给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因此,应坚持把培植重点民营企业作为实施“民营崛起”战略的突破口来抓。从区域看,重点培植民营经济发展较快的乡镇和园区;从产业看,重点培植扶持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拉长产业链,壮大产业群,打造一批以优势产业为主干的“航空母舰”;从企业看,重点培植“产出规模型”、“外向规模型”的企业大户,引导企业走资本经营、品牌经营、集团化经营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之路,使企业迅速成长壮大,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领头雁”和“排头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县应突出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实施“2010”工程。按照“择优扶强,动态管理,优胜劣汰,促进发展”的原则,在全县民营经济中筛选出20户企业作为骨干企业培育对象,10户企业作为龙头培育对象,真正通过重点扶持、扩大规模、提高水平,尽快形成一批有实力、有特色、有规模的“小巨人”企业,力争到2008年,使列入“2010”工程的企业产值、收入分别占全县民营经济总量的70%以上;实现增加

值、上交税金分别占全县民营经济总量的80%以上。二是实施村企互动战略。引导农民、龙头企业创办、领办各类企业,形成以企带村、以村促企的互利互赢发展机制。同时,坚持龙头企业与当地资源互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积极培育和发展大批富有区域特色、带动作用强的农民创业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在企业发展中培育新型农民,改善农村面貌,推进新农村建设。三是引导企业以县城、中心镇及其外围重点村为依托,加快产业联系,围绕发展产业群体,加强生产协作,促进产业链条延伸,强化信息、物流、研发等综合服务,实现科工贸、农工商一体经营,不断增强县域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和竞争实力。

五、提高素质是实施“民营崛起”战略的根本

要想推进民营企业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就必须大力提升民营经济的整体素质。一是民营经济主管部门应建立民营企业主培训体系,充分发挥现有各级教育、培训基地的作用,有组织、有计划地分期分批进行以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法律法规、创新意识为主的综合素质教育,以此带动提升广大职工的综合素质。二是引导民营企业改革落后的管理模式,改变家族制的企业组织管理方式,逐步实现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的企业管理机制,以适应外向型、科技型、成长型民营企业的发展需要。三是积极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与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进行联合,实现“借梯上楼,借脑发展”。大力促进技术引进,加强联合攻关,努力提升产品技术含量,走“科技兴企”之路。四是支持企业吸纳和培养各类人才,并对其实行与所有制企业同等的户籍管理、档案管理、职称评定、子女就学入托等政策。加大企业参与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的工作力度,确保企业从业人员享受国家统一的社会保障待遇。充分运用社会资源和现代教学手段,通过短期培训、脱产培训等多种形式,对企业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强化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业务技能。五是引导企业规范化管理,强化企业信用意识,健全企业信用制度,建立企业信用自律机制。深入开展“守合同、重信用”活动,加快建立适合民营经济特点的信用征集发布制度以及失信惩戒机制,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档案数据库。对拥有驰名商标、省内著名商标或商号的企业纳入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体系,实行重点保护。

六、形成合力是实施“民营崛起”战略的关键

一是切实加强领导,创新工作机制。把加快发展民营经济作为重大战略措施来抓,作为当前和今后经济工作的重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保证领导力量到位、工作责任到位、政策措施到位。重新调整和充实县民营经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把所有涉企部门都纳入到领导小组中来,执法部门和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相互配合,形成领导干部和各职能部门齐心协力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新局面。建立小组例会制度和有效的考核机制,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二是推行领导联系企业制度。选择一批成长性好、产业层次高、市场前景好的民营企业,作为党政领导联系点,提倡领导与企业家交朋友,定期召开座谈会、联谊会,听取企业家的呼声和建议,了解民营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实行动态管理,促其膨胀规模。三是将民营经济监测纳入全县宏观调控体系。建立健全由县统计部门牵头、各职能部门参加的全县民营经济统计监测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民营经济的统计监测工作,及时掌握民营经济的发展动态,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第四篇:实施四化战略加快建设新农村

实施“四化”战略 加快建设新农村

陆海峰

近年来,如皋市围绕二十字的新农村建设基本要求,结合本市实际,大力实施“农民知识化、创业全民化、农业规模化、龙头带动化”战略,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截止2007年9月,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989元,比去年同期增加898元,增长17.64%;13个指标达到江苏省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标准;高效种植业面积和规模养殖占比分别达43.43%和46.21%;新增农业龙头企业28家,累计达到130家,企业带动种植基地10万多亩,带动农户15万多户;净增私营企业2898户、个体工商户8908个、私营注册资本102亿元;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5546人。

一、实施农民知识化战略,以全面提高农民素质为重点,着力培育新型农民。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是解决“三农”问题最为迫切的要求和关键所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必须培养出千千万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一是科学制定培训规划。进一步完善培训制度、考核制度和投入机制,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富民的一项重点工程,实施农民大培训工程,把农村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

二是加强农业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的培训。通过各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农民从科技教育、培训和辅导,提高实际效果,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对农民特别是回乡初、高中毕业生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的培训,让农村新成长的劳动力有一技之长。

三是扎实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进一步办好农村各类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境外劳务输出培训,扩大面向农民的教育培训层面和规模,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努力实现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由体力劳务型向智能创业型转变。成功摸索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333“模式,“三个联合”转移培训、“三位一体”就业服务和“三优品牌”打造工作的综合管理经验被中共江苏省委《调查与研究》、人民网、中国劳动保障网等多家媒体转载和推介,荣获了国家级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有力带动和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二、实施创业全民化战略,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突破,着力繁荣农村经济。民营经济是富民经济,是县域主体经济。我们始终把引领农民大创业贯穿整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始终,常抓不懈,抓出成效。

一是营造全民创业的舆论氛围。大力宣传宣传市委、市政府鼓励全民创业的政策措施,本地全民创业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再掀创业高潮。努力形成“人人想创业、个个争创业”的浓烈氛围,营造鼓励创业者、勉励失败者、鞭策后进者的典型环境。真正让创业者广播中有声、电视里有影、社会上有名,在广大农村形成鼓励探索者,弘扬创业者、催促成功者的强烈氛围。二是强化农民的创业意识。着力引导和教育农民增强四种素质:即树立艰苦创业的品格、强化市场竞争的意识、团结协作的创业精神、敢想敢干的勇气。

三是加大全民创业的组织推进力度。进一步强化对全民创业工作的组织领导,始终把这一富民增收工程牢牢抓在手上,通过层层动员、细致工作、周到服务,使更多的村组干部、农村能人、普通群众在全民大创业的热潮中脱颖而出。

三、实施农业规模化战略,以促进农业增效为目标,努力增加农民经营收入。始终坚持把项目农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规模农业的总抓手,不断提升项目的层次和规模,促进农民经营性收入的稳步提升。

一是推进花木盆景科技化。积极引进和开发花木盆景新品种、新技术,建立花卉苗木研发机构,实行“产学研”联合,实现我市花木产业由低级品种向高效品种发展,由露天栽培向设施栽培发展,由常规品种向特色品种发展,由中低档品种向高档品种发展,树立如皋花木盆景的形象和品牌。

二是推进畜禽品种优良化。在推进畜禽业的规模养殖,注重疫病防治的同时,把畜禽的优良品种普及摆上重要位置。以江苏长寿集团、南通天盟养殖有限公司、南通银燕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向全市农户辐射,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使全市优良畜禽品种的普及率达95%以上,使如皋由畜禽养殖大县(市),变为优质畜禽产业基地。

三是推进特色果蔬外向化。我市现有特色果蔬种植面积10多万亩,年出口创汇1亿多美元。面对随着国际市场贸易对农产品出口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特色果蔬的出口面临着严峻考验这一客观实际,我们通过提高特色果蔬生产的标准化水平,加强质量体系建设,主动适应国际市场变化,增强出口创汇能力。

4.实施龙头带动化战略,以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为抓手,让农民从龙头型经济发展中得到实惠。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推进工作中,我们牢固确立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观念,鼓励和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着力打造强势市场主体。

一是制定和完善激励政策。鼓励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促进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增收“双赢”机制的形成。财政用于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重点对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扶持,农业开发项目和种养项目重点向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倾斜,充分发挥项目建设对农民的带动作用,在贷款、税收减免方面给予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给予优惠和照顾。

二是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结成多种形式的利益共同体。针对农民需要稳定的农产品销售渠道,龙头企业需要稳定的农产品原料供给的客观实际,引导和帮助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对接机制,通过“订单收购”、“保护价”、利润“二次返还”等形式,与农户形成较为密切的利益关系,促进和带动农民致富。三是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组织的中介和桥梁作用。积极探索为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搞好服务,使龙头企业原料基地的标准化生产、技术服务和农产品收购逐步建立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依托的有效机制。全市累计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77家,中介和桥梁作用充分发挥,有力地提高了农产品商品率和市场化程度。

陆海峰:江苏如皋市委办

第五篇:加快小康建设 构建和谐乡村

加快小康建设

构建和谐乡村

近年来,安仁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紧紧围绕‚农民富、村庄美、风尚好‛的总体目标,依托本地优势,用全面建设小康工作统领‚三农‛工作全局,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积极构筑‚形成合力抓示范,突出产业谋发展,创亲机制出实效‛的工作格局,上下联动,真抓实干,把安平镇石门村、坪上乡桥石村和岸下村作为重点小康示范村建设和‚三农‛工作的亮点来抓,并通过以点带面,在全县掀起了全面小康示范村建设的高潮,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持续、和谐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面向农民立支点,发挥优势谋发展。我县作为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县委、县政府面对困难,清晰地认识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重点也在农村。安仁财政虽穷,但有一大批想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的干部;安仁资源贫乏,交通不便,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缺少优势,但在外地务工办厂的人较多,大部分农民已解决温饱问题,有些积蓄,迫切希望建设现代化的新居,过上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根据这一民意,县委、县政府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执政为民的高度,把农村小康建设摆在重要议事日程,把小康示范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确立了以农业大发展带动农民大增收,以农民大增收推动农村大发展的新理念,采取有效措施,强力推进小康示范村建设。一是加大领导力度。成立了农村小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把小康建设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将小康示范村建设纳入县、乡(镇)领导目标考核,将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作为评价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每个小康示范村还明确了3-4个县直包村单位,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二是加大宣传力度。为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小康示范村建设‚部门与农户一起建,硬件与软件一起抓,‘口袋’与‘脑袋’一起富‛的响亮口号,激发了群众参与小康示范村建设的热情。特别是组织小康示范村村民代表到长沙印山村、高升村参观学习,使村民开阔了眼界,转变了思想观念,营造了群众想建、干部促建的社会氛围。

二、面向农业攻重点,创新机制兴产业。建设小康示范村,重点在于发展经济,关键在于发展产业经济。县委、县政府大胆开拓思路,积极创新机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依托当地优势,精心打造主导产业,用产业来支撑小康示范村建设。一是创新资金投入机制。积极构筑‚国家、集体、个人、内资、外资‛一起上的多元投入机制。坪上乡岸下村投入产业贴息资金20万元,发放信贷资金80万元,企业投资20万元,农户自筹40万元,带动全村年产食用菌达1000余吨,种菌户每年获纯利200万元以上。二是创新市场运作机制。全力支持小康示范村创办村级企业,发展村级经济,按 照‚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市场运作模式,带领农民闯市场,共同致富奔小康。安平镇石门村,由村集体和县能源办、镇政府合股创办生态农业股份公司,投资200余万元,建成了1000m3大型沼气池,猪舍200多间,养猪规模和效益稳步提升,去年全村出栏牲猪2万头,人平纯收入达4780元。坪上乡桥石村由村集体创办股份制辣子鱼加工厂1个,生产的桥石牌辣子鱼,在2004年省第六届农博会上荣获金奖。该村还办起了农家超市,实现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带动了本村‚猪——沼——鱼(果)‛生态农业的发展,全村人平年纯收入3600元,受到省市领导的好评和充分肯定。

三、面向农村建亮点,科学规划绘蓝图。开展农村小康示范村建设,是加快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为民办实事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为了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小康新村,打造‚三农‛新亮点,我们主要在两个方面作了努力。一是科学规划。在建设规划中,坚持以人为本,突出经济发展,贯穿生态理念,体现文化内涵,反映地域特色。专门召开示范村规划工作会议,组织规划、国土资源、电力、水利、交通等部门技术人员赴江苏、浙江等地参加学习,深入示范村调查研究,高起点、高标准编制了‚九图一书‛规划。二是统一建设。按照‚统一选址,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标准,统一组织施工,统一公用设施建设‛的‚五统‛要求,由建房户选出代表与村干部、工作队员共同组建小康 村建设指挥部,负责管理、监工、施工,建设新村。2004年,安平镇石门村、坪上乡岸下村和桥石村分别建成既体现湘南民居特色,又展示现代文明气息的别墅新居37栋,改造旧房39栋。各个村还重点建设一个小区、一个广场、一条主干道、一片绿地,构画了一幅既有现代城镇气息,又富有田园风光的优美山水画卷,成为安仁农村的一大亮点。一石激起千层浪。小康示范村的成功建设,有力推动了全县农业产业化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去年,全县年产食用菌5万吨,一举成为中南地区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县之一,10月份、12月份相继迎来了湖南省农业产业化扶贫现场会和湖南省食用菌生产现场会暨学术年会在安仁召开。全县新修通乡柏油路 91.3公里,新修村组公路123.8公里,架桥29座,兴修水利工程5000余处,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5%,农网改造全部扫尾,全县农村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下载实施“旅游崛起”战略加快构建和谐黄山工作计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实施“旅游崛起”战略加快构建和谐黄山工作计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快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途径

    浅谈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认知 关宏伟 应理集团在建设和谐企业文化中,既把企业环境和谐、企业人际关系和谐、企业总体发展和谐作为和谐企业文化的根本要求,又将构建和谐企业文化......

    加快煤矿建设,构建和谐矿区

    上党发(2010)号 中共上坪寨乡委 上坪寨乡人民政府 关于抓好2010年煤矿安全生产的工作意见 各村、乡直各工作部门、各矿山企业: 为进一步加快我乡煤矿建设安全管理,认真贯彻落实......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加快构建和谐企业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加快构建和谐企业 摘要:本文介绍在新的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在理论观念、方法方法、手段情势上创新,为构建和谐企业施展作用。关键词:企业;思想政治......

    关于加快文化旅游发展实施意见范文

    关于加快文化旅游发展实施意见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坚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发展理念,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大幅度提高文化......

    关于实施全域旅游战略的意见

    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 关于实施全域旅游战略的意见 (2015年11月5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民旅游休、闹纲要(2013-2020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实施“旅游兴县”战略的思考

    一个地方发展战略的制定往往都是以最具潜力的产业为依托,生发开去,用发散式结构形式与其它经济要素相结合不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如温州的服装、鞋革业,柳市的低压电器业。旅游......

    实施“旅游兴县”战略的思考★

    一个地方发展战略的制定往往都是以最具潜力的产业为依托,生发开去,用发散式结构形式与其它经济要素相结合不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如温州的服装、鞋革业,柳市的低压电器业。旅游......

    发展旅游经济构建和谐丹江

    大力发展旅游经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在我市经济中,旅游经济是后起之秀,是新的经济增长极,也是市委、市政府着力培育的支柱产业之一。因此,发展旅游经济,壮大旅游经济,既是发展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