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族教育工作总结
格日勒图蒙中2010至2011学年度
下 学 期 民 族 教 育 工 作 总 结
本学期我校民族教育工作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民族学校布局调整效果显著
依据《巴林左旗教育2006―2010年学校布局调整规划》,结合我旗民族教育实际,旗教育局成立了,民族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工组领导小组。组织懂政策善讲解的人员,深入到民族地区向广大牧民群众宣传党的民族政策、通报其它民族地区学校布局调整之后的可喜效益和林东蒙中当前的学校管理情况及办学条件;结合苏木初中和林东蒙中初中生的学业成绩和个体素质差异;向学生家长清晰明了地说明了学校布局调整的优点。在家长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协同苏木政府、学校和嘎查村于2008年8月份将三所民族初中合并到林东蒙中撤并了三个苏木全部教学点,提前完成了我旗民族教育“县城办高中、区域办初中、苏木镇办寄宿制小学、嘎查村办学前教育”的学校布局调整任务。按照公开、公平的原则顺利完成了林东蒙中教师岗位竞聘和部分教师的分流工作,提高了办学效益。
二、教育教学工作成果显著
1、中考成绩再创佳绩
今年我旗有191名蒙语授课考生参加中考。升学率达95.3 ﹪,中考综合平均分连续三年在全市名列前茅。3名学生被内蒙古师范大 1
学附中录取,61名学生被赤峰蒙中录取;林东蒙中录取新生118人,圆满完成了市教育局下达的招生任务。
2、高考成绩取得新突破。今年我旗参加高考的蒙授考生为 214 人。本科上线率73 人,上线率34.1%,其中蒙授文科考生最好成绩首次跻身全区第48名,创造了新的高考记录。
三、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三个苏木初中合并到林东蒙中后,校产归属当地小学,极大地改善了三所民族寄宿制小学的办学条件。今年我旗投入资金184万元,为林东蒙中新建了213平方米水冲厕所并装备了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专任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维修了白音诺尔镇寄宿制学校校舍,这些硬件设施设备的建设,为民族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四、民族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为发展民族职业教育,在旗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市教育局审批,成立了巴林左旗林东蒙古族职业学校。开设了“商务日语”和“农牧业”两个专业,拓展了民族学生的就业空间,为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教科研和新课程改革有了新突破
各学校在建立健全了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制度的基础上,均有符合实际的专题研究,做到了有课题、有过程、有成果。林东蒙古族中学的《过程完整化教学模式研究》课题通过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委员会的评审,此课题在2008年4月份被自治区教育厅评为“全
区第四界民族教育优秀科研一等奖”。全旗民族中小学启动了自治区级实验课题《阅读使人增长智慧,积累使人提高文化素养》的课题和林东蒙中的自治区级课题《林东蒙中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研究》等课题也取得阶段性成果。
六、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
1、采取走出去的办法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2008年全旗民族中小学参加市级以上培训人数达57人次,占全旗民族中小学专任教师的12.6﹪(其中参加国家级培训11人、自治区级培训5人、市级培训41人)。通过培训转变了教师的教育理念,转变了教学方式,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2、发挥教研室、教师进修学校职能部门的作用。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开展了符合我旗民族学校教师特点的培训。教研室采取教师课堂教学成长跟踪记录的方法,每学期以不同形式对全旗民族中小学专任教师进行听评课。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查摆不足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教师进修学校采取送课下乡,同教师面对面的交流教师继续教育的有效措施,用案例的形式研讨新课程改革中发现的疑难问题。有效地提高了广大教师研究教育教学、自觉主动践行课程改革的积极性。
2008年我旗的民族教育事业快速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一年。教育工作成绩显著,力度大、亮点多。但民族教育办学条件、教育教学水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校管理等诸多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坚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转变观念、注
重服务、促进发展的理念,努力缩小同发达地区和兄弟民族学校之间的差距,不断推进我旗民族教育事业健康、和谐、快速发展。
第二篇:2010民族教育工作总结
2010年新左旗民族教育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我旗教育以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为主,全旗现有中小学6所,其中:阿木古郎镇有蒙汉小学各1所、蒙汉初级中学各1所,嵯岗镇有蒙汉九年一贯制学校各1所,现有中小学生2842人。全旗现有幼儿园10所,其中公办幼儿园5所、民办幼儿园5所,在园幼儿874人,其中公办幼儿园748人,民办幼儿园126人。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
2010年顺利通过了自治区实施民族教育工程评估验收,通过实施五年的民族教育工程,民族学校和幼儿园在办学条件、学校管理、教育改革、师资建设、教学质量上都有明显的发展,并相对均衡,逐渐形成民族特色教育。
(一)加大教育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认真贯彻落实“民族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提出“巩固成果,整体推进,全面发展,打造品牌”的教育发展思路,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结合农村牧区寄宿制学校工程、校安工程和学前三年教育?,把民族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的基础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来谋划,2010年共投入 ?万元,用于三所民族学校和两所民族幼儿园的基本建设。其中,投入 ?万元,迁建现代化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占地面积约为 ?平米的阿木古郎第一小学,目前正在建设当中,计划2011年9月投入使用;投入 ? 万元新建阿木古郎第一中学学生宿舍楼、学生食堂,现已投入使用;投入? 万元新建嘎拉布尔学校学生宿舍、学生食堂,现已投入使用。投入240万元,完成旗蒙古族
幼儿园绿化、硬化、美化工程,新建2800平方米的塑胶运动场和幼儿户外活动乐园,为全园14个班级配备电脑和钢琴,食堂达到B级标准。按照市级示范园的标准,投资746万元,新建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分别为11000平方米和2095平方米的嵯岗民族幼儿园,完成面积为2600平方米的院内硬化工程,购置玩教具、幼儿床柜和食堂设备,食堂投入使用后可达到B级标准。2010年旗本级民族教育专项资金10万元,用于改善学校、幼儿园的办学条件。
(二)认真落实民族教育专项经费。一是按时拨付上级教育经费。认真落实蒙语授课寄宿生生活补助资金,按每生每月全额伙食 元标准,足额拨付到校,无截留、挪用或挤占现象。落实校舍维修改造资金65万元,用于 ?学校维修;落实民族教育专项资金30万元 ?;二是安排地方性教育经费投入。地方财政将中小学取暖费、电费进行单列预算,未从国家经费保障机制款划出,全年安排 万元,解决了学校取暖、用电等大笔费用,充裕了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经费。安排 ? 万元用于教师培训,增强了教师培训力度。安排22万元为 ? 名贫困生发放助学金,消除了学生因频辍学。实施民族幼儿园教育补助,安排10万元,补助了 ? 名用蒙语上课幼儿,鼓励民族幼儿用民族语言上学。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深化教科研工作,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一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培训,全年累计培训教师 ?人次完成每名教师三年一次培训任务,全面提高了教师业务能力水平。重视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将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视为教师队伍的先锋队和领头羊,摆在实施教育活动的重要角色位置,进行重点培养,以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带领广大教师,积极热情参与教育教学和教研活动。公开考录新教师 ? 人,注入
新生力量,活跃了教育活动,激活了教育活力。二是加强教研队伍建设。旗教师教育培训中心现有教研员15人,高级职称13人、中级职称2人。为提高教研员整体素质,提高教研工作质量,制定了《新左旗教培中心管理制度及教研员工作职责》、《新左旗教育教培中心教研员工作目标及考核细则》、《新左旗2009 —2012年教师培训规划》。组织教研员开展“八个一”工程建设,即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著作,确立一个教学研究课题,说好一堂课,设计一份多媒体教案,撰写一个课堂教学案例,发表一篇教研论文,开好一次专题讲座,形成一份教研调研报告。三是加强常规教学管理。按照“抓细备课、抓活课堂、抓严辅导、抓精练习、抓实分析”的工作要求,教研员每学期多次深入教学一线指导教学工作,全年累计听课? 余节。通过观摩课、公开课、送课下乡等教研活动和常规教学工作检查指导,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四是加强教科研工作。为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制定了《新课改常规教学基本功达标活动方案》、《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评价标准》、《新左旗精湛优秀业务校长(优秀教导主任)评选活动方案》。2010年,组织开展了新课改教师常规教学基本功达标活动;组织了精湛优秀业务校长评选活动,5人获市级精湛优秀业务校长”称号。教科研现有中小学立项课题59项。2010年,结题33项,8所学校荣获“课题实验先进学校”。积极开展校本课程开发和校本教材编印工作,制定了《新左旗校本课程评价标准》,重视开发民族特色校本课程,阿一中编印了《蒙古文化荟萃》校本教材。五是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初中毕业生升学率83.86%。
(四)全力打造民族特色教育。一是建立了特长生一条龙培训基地,为特长生的培养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活动基地,充分发挥 阿
木古郎第一中学“市级艺术教育示范校”、“市级博克传统项目学校”,阿木古郎第一小学“新左旗少年博客、象棋培训基地”,阿二小“全国青少年艺术人才培训基地”、阿二中“呼伦贝尔体校选材培训基地”独到作用,向各地输送特长学生。二是各中小学三课开齐开足,三课活动形式新颖,各具特色。为传承民族文化,编排了民族广场舞、武术操、大课间操集体舞。举办了第三届“新左旗草原花蕾艺术节”活动。各中小学开设了以蒙古民族特色为主的舞蹈、长调、马头琴、象棋、博克、绘画及民族工艺等18种兴趣小组特长班,各类特色教育活动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三是学前教育大踏步发展。旗幼儿园和嵯岗幼儿园开办了蒙台梭利实验教学班,开设了舞蹈、美术、珠心算、棋牌、传统民族游戏、民族礼仪等特长班,极大地促进了幼儿素质的全面提高。成功举办了呼伦贝尔市乡镇教办幼儿园教学观摩评比活动,增强了全旗幼儿教育的对外交流,为旗际间互动,引进先进理念奠定了基础。大力开展全旗幼儿教师优质课观摩、教师自制玩教具评选活动提高了教师业务能力水平和教研教改积极性。举办新左旗第二届幼儿艺术节,加强了幼儿艺术特长发展。旗幼儿园将民族歌舞“安代舞”作为民族传统艺术教育,开展系列活动,正在打造传承蒙古民族文化艺术幼儿园。幼儿园师资不断补充,年内考录37名年轻幼儿园专任教师,实现幼儿教师年轻化,全面活跃了幼儿教育。
第三篇:民族教育工作总结
大科什旦小学2015-2016第一学期
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总结
根据教育局关于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学校召开班子会,成立自查“民族团结教育”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教导处具体负责自查工作,落实有序。现将我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做以下总结: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我校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做到了“三个到位”: 一是思想认识到位,学校领导坚持把民族团结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认真安排,精心组织。
二是学习宣传到位,在全校广泛开展“五观”教育,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四个高度认同“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民族团结好”主旋律,做到了个个通晓、人人皆知。
三是活动落实到位,通过民族教育以活动为载体,使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丰富多彩。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学习氛围
学校在师生中切实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通过教师政治学习活动,组织教师专题培训,通过班会时间,组织学生集中学习,深刻认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对促进民族关系和谐的重要作用。通过电子屏幕、黑板报、宣传栏、校园文化加强宣传,营造“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良好氛围。
三、优化培养双语师资队伍
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在师资,针对师资现状,我们将双语教师的培训、优化作为头等工作。
1、开展校内外培训。
根据辅导站的师资培训计划,并根据学校教师的藏汉语基础情况,结合学科特点,确定比较稳定的双语教师队伍。同时,还组织双语教师到各兄弟地区学校积极认真地参加各项培训活动,以提高双语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2、开展双语教师结对活动。
为了使双语专业课教师能迅速适应双语课堂教学,我们开展了双语专业课教师的结对活动,促进教师整体双语教育水平的提高。做到专业课的双语教师在教学中遇到双语方面的应该积极主动地与结对的双语教师互相交流,共同探讨,并经常互相听课,以提高我校双语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四、积极创设双语校园氛围
双语氛围体现在学校的方方面面,校园双语环境的营造将对双语教学起到积极的影响。为了让学生沉浸在浓厚的双语氛围中,本学期初就召开双语教师会议,商讨学校双语环境的布置方案,召集双语教师分工收集校园双语环境布置的各种材料,将环境布置落实到位。
(一)校园外环境:
双语教学班无论是墙面还是班级内板报的布置,都要让学生时时、处处看到藏汉语、听到藏汉语。布置的内容都是双语的词汇、日常用语、诗歌等,并设立了双语角,使得学生不论在课上,还是课余时间,都可以得到一定的双语熏陶。
(二)人文环境:
要求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日常用简单的双语进行交流,让学生时时、事事、处处看到、听到、使用双语。
三、扎实开展双语课堂研究
要想提高双语教学的水平,就必须努力改进课堂教学质量,我校专门成立了双语教研组,经常进行课堂教学研究。探索双语教学的基本教学模式、课堂评价方式与双语教学的异同等,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四、丰富开展多彩的双语活动
根据各年级学生特点,我们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多彩活动:双语手抄报评比、藏汉语书写比赛、学生藏汉语口语比赛等,通过开展这些活动,在学校创设浓厚的双语氛围,激发学生的双语学习热情。同时,认真排练双语节目,参加双语艺术节的活动。
民族团结教育要坚持不懈,经常抓,抓经常。吸取工作教训,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总结工作经验,认真组织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把此项工作抓实作细,与其它学科教学同步,并举。通过一系列的努力,学校的双语研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要不断探索,不断努力,在双语教学的道路上争取更大的进步,走出具有我们学校特色的双语之路。
大科什旦小学
2015年12月10日
第四篇:2011下学期民族教育工作总结
格日勒图蒙中2010至
2011学下学期民族教育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校民族教育工作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主要成绩
一、学校办学硬件条件改善显著
一是遇“校安工程”的契机,已定下建学生教室和宿舍四栋,暑期将开工,建成后将大大改善现有校舍紧缺的情况。二是通过向县慈善总会争取到了“周大生音乐教室”,添置了二十余万元的教学用音乐器材,补充了学校音乐器材几乎空白的原状的同时提升了音乐教学及相开展关活动课的质量。
二、教育教学工作成果显著
1、向常规教学要质量,使师生共同提高
本学期学校继续完善和强化了教师的常规管理工作,对教师的“备、教、批、导、考”实行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常规考评办法,做到检查督促到位、反馈及时、纠正及时,积极带动了每位教师的主人翁意识,提高了学科教学质量。
2、开展了内容丰富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在快乐中进步 依据学校的现有条件制定在每周五下午定时开展体育、美术、音乐、三语演讲、书法、写作、学唱民歌、朗诵等形式的课程,让学生们按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在一个学期内自由地选择一门课程,得到一定
层次的提高。校本课的开展现已成为学校一道独特的景观。
3、提现学校特色建设,提高三语教学水平
蒙汉英三语学科的教学和活动开展方面在原有基础上学校继续做好条件上的提供和支持,三语教学成果显著。一是学生参加全县三语演讲比赛获初中和小学分获佳绩,由吴宏彬和包彩红等两名学生并继续代表全县参加市里比赛;二是参加全市民族学校蒙汉文经典诵读和书写大赛,教师和学生均获得了好的成绩(获得了两个三等匀,书写评比结果待定),这些都充分提现了我校三语教学上显著成果。
4、学校艺术教育成果显著
6月份成功举办了学校第十一届文体节,这是学校每年一度的艺术盛会,更是学校体育和艺术教育的成果展示。由艺术表演、书画展览、体育竞技等三大部分组成的大会全面展现了学生在艺术教育上所取得的成绩。正当党的九十华诞,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表演活动,并选派好的作品参加县、总校级的评选。
5、教科研和新课程改革有了新突破
学校在建立健全了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制度的基础上,正在有序地进行着市级教科研课题——《蒙语规范书写和标准朗读》。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开展了符合学校教师特点的培训。采取教师课堂教学成长跟踪记录的方法,以不同形式对全校中小学专任教师进行听评课。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查摆不足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同教师面对面的交流教师继续教育的有效措施,用案例的形式研讨新课程改革中发现的疑难问题。有效地提高了广大教师研究教育教学、自觉主动践行
课程改革的积极性。
本学期我校的教育事业快速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一年。教育工作成绩显著,力度大、亮点多。但民族教育办学条件、教育教学水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校管理等诸多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坚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转变观念、注重服务、促进发展的理念,努力缩小同发达地区和兄弟民族学校之间的差距,不断推进我校民族教育事业健康、和谐、快速发展。
2011.7.6 3
第五篇:东至县2010民族教育工作总结
东至县2010民族教育工作总结
东至县有回、壮、傣、满、土家等20个少数民族,近4000人,其中回民约占3000人,主要聚居在胜利镇江心村、幸福村和东流镇桥东村,也是池州市仅有的三个民族村。胜利镇江心村辖10个村民组、407户、1530人,幸福村有6个村民组、170户、538人,其中回民均占70%;东流镇桥东村有13个村民组、1358人,回民占55%所以,我县的民族教育内容主要是以回族教育为主。多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县的民族教育不断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一、我县民族教育教育工作基本情况
由于我县各少数民族与汉族已趋融合,生活习惯、语言与当地汉族群众基本一致,所以我县各民族学校以汉语教学。我县有近500名少数民族学生,除了252名小学生在胜利镇江心回民小学、胜利镇阜康小学、东流镇桥东民族学校等三所民族教育学校就读外,其余均分别在全县其它中小学插班就读。上述三所民族教育学校共有专任教师28人,其中具有大专以学历的19人,少数民族教师6人。
二、2010年民族教育工作主要做法
2010年,东至县教育局认真落实了市委、市政府关于民族村帮扶工作要求,在市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加强了与帮扶村联系对接,根据帮扶对象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帮扶项目,帮扶工作结合了行业特点,发挥了部门优势,由于责任到位,措施扎实,目前民族村帮扶工作进展顺利,已取得良好的帮扶成效。
(一)配合卫生部门在民族村学校开展了血吸虫病防治知识宣传和血吸虫病查治工作,本民族村学校无血吸虫病急感病例发生。
(二)我局教研室于2010年9月29日组织县实验小学和至德小学4位学科骨干教师对胜利镇江心民族小学开展了“送教下乡”活动,加强对民族村学校教师的专业培训工作,提高了民族村学校教师的业务水平。
(三)改善了七里湖中心学校的办学条件。本为该校配备了价值近4000元电脑一台和价值0.5万元的图书。
(四)切实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为更好落实 “民族团结教育要从小学生抓起”的精神。在全体师生的努力下,东至县“民族常识”教育工作取得了一点成绩,全体师生对民族常识教育工作的认识提高,为民族常识教育工作奠定了基础。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民族常识教育,是民族教育的必要补充和延伸。各校各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积极发掘民族团结教育素材,充分利用政治、语文、历史、地理、体育、美术、音乐等学科的民族常识教育因素,使民族团结教育各相关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欣赏与参与的过程中,了解民族风俗、地域风情,增进民族交流,培养各民族学生间的感情。开展民族常识教育的形式丰富多彩,同时利用班会、队会、广播、板报及课外活动等形式宣传民族常识。如“六·一”文艺汇演举行民族舞蹈的表演;在校内开展汉族学生与民族学生“手拉手”活动,想方设法为民族学生办实事,学校还专门解决特困民族生的生活困难问题。这些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又创设了浓厚的校园民族文化氛围,给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赋予了活力。
三、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县的少数民族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也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教师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师年龄结构和专业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个别科目的教师仍存在缺口。
(二)对少数民族教育经费投入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民族学校的办学条件尚需进一步改善。
(三)民族学校的内涵建设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对特色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在彰显民族学校特色方面还不突出。
四、2011年民族教育工作思路
1、继续坚持少数民族教育优先发展的思路,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
2、加大对民族教育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学校办学条件,加强校园环境建设,突出民族特色。
3、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按照我县“十二五”期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加强对少数民族教师的专业化知识培训和骨干教师、名师培训,全面提高民族教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4、以回族学校为基地,努力传承民族文化。要通过弘扬回族优秀文化,整体打造民族特色品牌学校,彰显民族特色,创建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
东 至 县 教 育 局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