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黑龙江省坚定不移地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范文)
黑龙江省坚定不移地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一、总结历史经验,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深刻认识发展民营经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956年,我们曾自豪地宣布在城市完成了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农村实现了合作化。实践证明,纯而又纯、公而又公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 没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党的十七大的政治报告和会上修改通过的新党章中明确“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 展”。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国有经济和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必须共同发展、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共生共赢。
2008年民营经济已经占到我国GDP总量的65%,对税收的贡献率达60%,全社会就业人数的73%,全社会新增的非农就业的80%以上,而 且创造了占全国总数66%的专利、74%的技术创新以及82%的新产品开发。回顾历史,正视现实,我们对民营经济的大发展、快发展充满无限的信心。
二、深刻认识民营经济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和走出发展困境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提高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民营企业表现出了很强的抗逆性,各项经济指标恢复很快。2009年前5个月,在全国规模以上国有工业企业利润增幅同比下降较多的情况下,全国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4%,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达19.2%。
(一)民营企业大多规模较小,机制灵活,知变、应变、善变能力强,恢复较快,在缓解经济下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在10万余户民营企 业被迫倒闭、出口市场严重受阻的情况下,民营企业的出口仍占全国总额的68%,全国经济增量的近80%来自民营经济。我省的民营经济2008年实现增加值 3481亿元,比上年增长22.5%,拉动全省GDP增长7.7个百分点。
(二)民营企业数量多、门类全、产业领域宽,吸纳就业的空间大,对缓解就业压力的作用突出。2008年民营企业500强共吸纳就业413.27万人,同比增长19.87%。今年以来,全国实现新增就业472万人,其中90%以上都是在非公有制企业就业。
(三)民营企业在发展的起步阶段往往起点低、规模小、投资少,适合人人就业、家家创业,促进居民家庭的财产性收入增加,对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带动经济增长、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十分明显。今年上半年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8%,扣除物
价因素,实际增长11.2%;农村人均现金收入增 长8.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8.1%。今年前7个月我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15%。发展民营经济是促进就业、鼓励创业、积累家业、增加公民财产 性收入的有效途径,是保持社会旺盛的消费水平、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恢复经济持续增长的积极措施。
(四)民营经济调整快、效率高、拓展能力强,有利于技术进步,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固有的灵活机制、高效的决策体制和产业分布广的特点,决定了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很可能走在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的前列,更多的民营企业可能占领技术创新的制高点。
(五)民营企业自筹资金、自我发展、自主经营,不需要政府的更多投入,在应对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为国家财税增长提供了重要的支撑。2008年我省 的民营企业实现税收426亿元,比上年增长37.9%。2009年上半年全国总税收完成29530.07亿元,同比下降了6%。但来自民营经济的税收仍然 保持同比28%的增长,7月份同比增长42%。
黑龙江省应该以金融危机的冲击为契机,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对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加大支持力度,不失时机地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
三、着力解决实际问题,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是,继续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检验思想是否解放的重要标志,有针对性地解决障碍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认识问题。黑龙江得天独厚的黑土地不自觉地让 人们滋生了浓厚的小生产意识,满足现状、自给自足,缺乏商业传统和创业精神,竞争意识不强,发展社会化、专业化大生产的热情不高。在这种体制下形成的有计 划安排就干就发展,没计划安排就坐、等、看,崇尚“大锅饭”、平均主义,留恋低标准的福利待遇,等等。这些看不见、摸不着、说不出的旧习惯理所当然地应作 为新形势下解放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当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是,全面深刻理解我们的基本经济制度,从实际出发,大胆探索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路子。制定鼓励性政策,摒弃 局部利益、眼前利益,着眼大局,打破地域和行业限制,不论成份重发展,不求比例看效益,推动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合作,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合作。
三是,用发展民营经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国有企业不断地深化改革。各地方的实践早已经证明,在传统计划经济地区发展民营经济可以催生“鲶鱼效应”,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为国有经
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四是,用发展民营经济带动投资规模的扩大,提高投资效益。民营经济不发达,投资主体单一,投资要求不强烈,始终是制约黑龙江省经济规模上不来的瓶颈。从民营企业 和民间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比重来看,2008年辽宁省已达74.8%,内蒙古达60%以上,而黑龙江仅为35.4%。所以,必须大力发展民营 经济,完善投资的市场激励机制,不断培育新型的多元化投资主体,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投资领域。
五是,坚持观念创新,完善发展思路,全力推动,催生自然人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对个体、私营企业的注册登记、税收、贷款、用地等方面应突破传统禁锢,彻底清除和取消各种不利于发展的条条框框,让个体民营企业真正享受到应有的国民待遇。
六是,通过抓市场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区域经济,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我们应认真学习浙江的经验,通过发展各种各类的市场,解决了民营企业商品流通和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为有针对性的招商引资创造了条件,形成了企业生成的集群效应和产业发展的集聚效应。
七是,重视人才,重视技术创新,走科技兴业之路。我省一些有实力的民营企业纷纷建立了科研所、技术开发中心,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联手设立了奖 学金、科研基金、博士后流动站。引人才、抢人才、育人才已经蔚然成风。建议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重视人才和科技进步,促进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八是,重视教育和管理,尽快培养一批依法经营、照章纳税、文明经商、诚实守信,懂政策、会管理、能开拓的民营企业家。积极推进企业的信用体系建 设,强化市场秩序建设,科学管理,严格监督,开展假冒伪劣产品专项治理。保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培养一批能够做强做大的民营企业家。
九是,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积极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当前突出的问题是软环境不好。机制和制度缺失,办事效率低下,甚至利用公权谋私,经 济纠纷诉讼时间长,甚至还存在司法不公的现象。没有正当理由的乱赞助,没有意义的乱评比,没有依据的乱摊派和滥用公权的乱检查,以及利用公权指定自己下属 单位不适当的行使政府职能,巧立名目的乱收费,等等依然屡禁不止。这些都是软环境建设中应当而且必须解决的问题。否则,招商引资签约多、落地少的现象不会 发生根本改变。
十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借鉴外地的经验是加快黑龙江省民营经济发展的一条捷径。浙江省已有45万户民营企业,180多万个体经营者,大小老板占城乡人口的4%。民营企业产品创造的注册商标达29万件,境外注册商标累计1600万件,已拥有驰名商标221件,著名商标1586件。辽宁省 的民营经济也和黑龙江一样,起步比较晚,但现在黑龙江省民营经济总量规模仅是辽宁的一半,规模以上的民营工业企业增加值仅是辽宁的五分之一。这些数字的背 后表明大胆创新的突破性政策,扎实具体的工作措施,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是民营企业迅速发展的真谛。
第二篇:加快发展民营经济
加快发展民营经济
李志刚
2008年07月13日14:14来源:《广西日报》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近年来,我区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以桂林市为例,2006年、2007年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近半壁江山,年均增速超过全市经济增速。但必须看到,民营经济的加快发展,还受到诸如机制体制等瓶颈的制约。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强化科学发展意识、改革创新意识,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带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进一步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良好的发展环境是吸引力、凝聚力和竞争力。目前,在发展民营经济上,还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政策落实不到位、政府部门行为“缺位”“错位”、民营企业融资难等问题。要重新审视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努力在破解难题上取得新进展。一是进一步完善民营经济发展政策,确保民营经济主体地位平等、发展机会均等、政策享受公平;二是进一步理顺管理服务体制,充分发挥工商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工委等机构的职能和作用,强化和优化服务;三是进一步拓宽民营经济融资渠道,建立政府与金融部门的协调机制和企业与金融部门的对接机制,鼓励金融服务创新,建立中小企业上市培育体系和辅导机制,加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四是进一步加大对民营经济的财税支持力度,建立专项资金用于中小企业创业辅导、技术升级和对外合作交流等;五是进一步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搭建公共技术开发、服务、转让交易等平台,为民营企业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技术服务。
●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和生命力所在。目前我区民营企业介入的多为技术门槛和管理门槛不高的领域,经营管理水平和技术设备落后, 产业、产品结构趋同,市场竞争力和抗御风险能力较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增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要抓好“三个创新”:一是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坚持扶优扶强和联合发展的方针,围绕把大企业做强开展体制创新,鼓励优势民营企业运用资本扩张和业务合作等手段进一步做大做强,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企业“航空母舰”。围绕把小企业搞活开展体制创新,促进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开展合理分工协作,建立以大企业为主导、大中小企业分工协作的产业组织体系,促进产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和综合竞争能力的增强。二是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加快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构建高新技术产业化平台。充分依托高新区和科研院所,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加快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使民营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具有支撑作用的新兴产业。三是大力推进管理创新。引导民营企业家健全企业管理制度,加强人力资源、财务和质量的管理,克服家族企业和家族管理的弊端,积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广纳资本和人才的制度基础。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品牌建设
人力资源是企业所有资源中最活跃、最核心、最关键的因素。目前,我区民营企业经营者和企业人员文化层次偏低,技术人才、管理人才、营销人才缺乏等问题突出。要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一是帮助民营企业实施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学校培养、岗位培训等多种形式,培养高技能人才,加强专业技术的业务培训。二是推动民营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对接。利用高校科教优势,为民营企业培养和输送懂科技、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三是加大职业教育力度。以县乡党校和职业学校为龙头,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职业培训,切实解决民营企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四是积极引进人才。建立科学灵活的引进人才机制,大力引进各类人才,构建多层
次的人才队伍,优化人才资源配置。
品牌是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当前,我区民营企业品牌少、品牌意识不强。要抓住品牌这个牵动民营经济发展的“牛鼻子”不放,在创品牌上下功夫。一是制定扶持品牌政策。建立品牌发展专项经费,对品牌产品企业实行奖励;在技改投入上重点向品牌产品企业倾斜,对品牌产品企业,优先申报国家、市重点技改、国家贴息和市重点技改贴息计划。二是加大品牌培育力度。突出产业集群优势,突出特色产品和企业,突出行业优势产品和企业,突出一批有发展潜力的特色农产品和企业,在做大、做强、做精、做优上下功夫,奠定品牌基础。三是树立品牌意识。引导企业树立“品牌就是生产力、竞争力”的理念,创造品牌产品,建立品牌企业,发展品牌经济,综合提升企业影响力和竞争力。
●加快园区建设步伐
园区是加速产业集聚、优化资源配置、培育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当前我区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是资源配置困难和企业发展受地域局限。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为民营经济发展打造平台。一是加强统一规划和宏观调控引导。科学合理布局,明确各类园区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园区。组织民营企业与园区开展互动交流,引导民营资本向产业集中、区域集中,激活园区存量、提高增量,形成民营企业聚集区和块状经济。二是充分利用建设新工业园区的机遇,给予民营企业更多的发展空间,加快形成一批优势企业和产业群体。三是加大园区软硬环境建设力度。大力推进以“路、水、电、房、校、所”为重点的园区基础建设,提高园区吸纳和承载产业转移项目的能力;创新园区管理体制,探索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园区开发机制,采取“飞地经济”等新形式;创新园区招商模式,推进招商引资社会化、专业化和信息化,增强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让民营企业“无障碍进入、无顾虑发展”。
(作者系桂林市市长)
(责任编辑:权娟)
第三篇:加快发展民营经济
加快发展民营经济
志刚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近年来,我区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以桂林市为例,2006年、2007年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近半壁江山,年均增速超过全市经济增速。但必须看到,民营经济的加快发展,还受到诸如机制体制等瓶颈的制约。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强化科学发展意识、改革创新意识,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带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进一步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良好的发展环境是吸引力、凝聚力和竞争力。目前,在发展民营经济上,还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政策落实不到位、政府部门行为“缺位”“错位”、民营企业融资难等问题。要重新审视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努力在破解难题上取得新进展。一是进一步完善民营经济发展政策,确保民营经济主体地位平等、发展机会均等、政策享受公平;二是进一步理顺管理服务体制,充分发挥工商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工委等机构的职能和作用,强化和优化服务;三是进一步拓
宽民营经济融资渠道,建立政府与金融部门的协调机制和企业与金融部门的对接机制,鼓励金融服务创新,建立中小企业上市培育体系和辅导机制,加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四是进一步加大对民营经济的财税支持力度,建立专项资金用于中小企业创业辅导、技术升级和对外合作交流等;五是进一步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搭建公共技术开发、服务、转让交易等平台,为民营企业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技术服务。
●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和生命力所在。目前我区民营企业介入的多为技术门槛和管理门槛不高的领域,经营管理水平和技术设备落后, 产业、产品结构趋同,市场竞争力和抗御风险能力较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增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要抓好“三个创新”:一是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坚持扶优扶强和联合发展的方针,围绕把大企业做强开展体制创新,鼓励优势民营企业运用资本扩张和业务合作等手段进一步做大做强,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企业“航空母舰”。围绕把小企业搞活开展体制创新,促进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开展合理分工协作,建立以大企业为主导、大中小企业分工协作的产业组织体系,促进产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和综合竞争能力的增强。二是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加快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构建高新技术产业化平台。充分依托高新区和科研院所,研发具有自主知
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加快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使民营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具有支撑作用的新兴产业。三是大力推进管理创新。引导民营企业家健全企业管理制度,加强人力资源、财务和质量的管理,克服家族企业和家族管理的弊端,积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广纳资本和人才的制度基础。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品牌建设
人力资源是企业所有资源中最活跃、最核心、最关键的因素。目前,我区民营企业经营者和企业人员文化层次偏低,技术人才、管理人才、营销人才缺乏等问题突出。要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一是帮助民营企业实施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学校培养、岗位培训等多种形式,培养高技能人才,加强专业技术的业务培训。二是推动民营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对接。利用高校科教优势,为民营企业培养和输送懂科技、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三是加大职业教育力度。以县乡党校和职业学校为龙头,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职业培训,切实解决民营企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四是积极引进人才。建立科学灵活的引进人才机制,大力引进各类人才,构建多层次的人才队伍,优化人才资源配置。
品牌是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当前,我区民营企业品牌少、品牌意识不强。要抓住品牌这个牵动民营经济
发展的“牛鼻子”不放,在创品牌上下功夫。一是制定扶持品牌政策。建立品牌发展专项经费,对品牌产品企业实行奖励;在技改投入上重点向品牌产品企业倾斜,对品牌产品企业,优先申报国家、市重点技改、国家贴息和市重点技改贴息计划。二是加大品牌培育力度。突出产业集群优势,突出特色产品和企业,突出行业优势产品和企业,突出一批有发展潜力的特色农产品和企业,在做大、做强、做精、做优上下功夫,奠定品牌基础。三是树立品牌意识。引导企业树立“品牌就是生产力、竞争力”的理念,创造品牌产品,建立品牌企业,发展品牌经济,综合提升企业影响力和竞争力。
●加快园区建设步伐
园区是加速产业集聚、优化资源配置、培育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当前我区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是资源配置困难和企业发展受地域局限。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为民营经济发展打造平台。一是加强统一规划和宏观调控引导。科学合理布局,明确各类园区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园区。组织民营企业与园区开展互动交流,引导民营资本向产业集中、区域集中,激活园区存量、提高增量,形成民营企业聚集区和块状经济。二是充分利用建设新工业园区的机遇,给予民营企业更多的发展空间,加快形成一批优势企业和产业群体。三是加大园区软硬环境建设力度。大力推进以“路、水、电、房、校、所”为重点的园区基础建设,提高园区
吸纳和承载产业转移项目的能力;创新园区管理体制,探索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园区开发机制,采取“飞地经济”等新形式;创新园区招商模式,推进招商引资社会化、专业化和信息化,增强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让民营企业“无障碍进入、无顾虑发展”。
第四篇:永兴县坚定不移地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永兴县坚定不移地加快发展现代农
业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定不移地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关键要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加快建设新农村。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着力抓好东部山区生态农业基地和鲤鱼塘万亩粮食生产基地建设。提升农民经营组织化水平,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协会,壮大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在资金、技术、信息、销售等方面提升农业整体发展水平。下大力气遏制土地抛荒,加大对种粮大户奖励力度,稳定粮食产量,切实巩固粮食生产基础性地位。发展无公害蔬菜万亩,扩大出口规模。建设10个标准化规模养殖
场和2个特种水产养殖示范基地,鲟鱼工厂化养殖与鱼籽酱加工基地年内建成投产。抓好永兴冰糖橙无病毒良种繁育中心和冰糖橙商品化处理中心暨专业市场建设,新开发冰糖橙基地万亩。抓好大型油茶基地开发,桑蚕、生姜、食用菌、中药材等方面的富民产业基地开发。加强与中烟吉林集团合作,全面推进基地单元建设。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抓住中央扩大对农田水利建设投入的契机,/fanwen/1556/积极争取上级项目和资金,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建设水利工程4000处,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1万亩,新增蓄引提总水量100万方。完成青山垅续建配套工程和大布江乡满天星水库、湘阴渡镇郑家冲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小Ⅱ型水库改造12个,启动全县水利普查工作和九山河治理、山平塘清淤工作,改建好便江左干渠。抓好塘门口镇、香梅乡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和中南三泰公司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新增农机具3800台(套),农机总动力增长万千瓦。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加大对野外违规用火的打击力度。做好防汛抗旱、动植物防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工作,不断扩大农业保险,加快建设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加快建设新农村。整合各类支农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重点抓好29个县级以上示范村建设。完成农网完善改造工程。重点建设好黄泥、碧塘等县城周边乡镇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和柏太自来水厂,解决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完善乡村布局规划和建设规划,大力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抓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加大新能源、清洁能源推广和应用力度。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严防农民负担反弹。抓好移民基础设施建设。以上这篇永兴县坚定不移地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更多政府新闻尽在:政府政务
第五篇: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优惠政策
中共西来水乡委员会
西来水乡人民政府
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优惠政策
各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
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发展民营经济的指示精神,结合我乡的地理位置和资源特点,对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制定如下优惠政策。
1、放开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除国家法律明确限制和禁止的以外,其它领域都允许民营投资进入。对国家有条件限制的行业和商品,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可以生产经营。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企业、贸易、社会服务、医疗、教育、农业资源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等领域投资经营,经营方式全部放开。
2、简化注册登记手续,放宽注册条件和市场准入条件。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凡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都可以申办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对新开的个体工商户,经当地工商部门备案即可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在第一年内免办其他管理方面的手续。乡可以帮助从业人员到工商、税务、技监等部门办理有关手续,必要的也可以由乡组织上门服务。
3、实行用地优先政策,优先选址,优先批地,在收费上按最低标准执行。在规划的工业园区内的生产经营用地,可有限期地无偿使用。
4、新办的民营经济吸纳下岗职工超过企业从业人员数60%的,经税务机关批准,可免征收所得税三年,两年内不收取其他管理费。
5、凡下岗失业职工从事个体经营的,凭劳动部门核发的《再就业优惠证》,三年内免交各类行政事业收费,一年内免税。
6、允许乡内外的企业或个人收购、兼并、承包、租赁乡内企业。
7、鼓励支持科研院校来我乡设立科研试验基地和高效优质农业实验基地。
8、鼓励乡内外单位和个人到我乡购买、承包、进行开发“四荒”。其中开发荒山,荒坡种树的,合同可延长至50年。
9、鼓励和支持乡内外单位和个人到我乡开采各种矿产资源,允许投资者购买划定区域的矿山开采权,并在管理费、税收上实行最大限度的优惠。
10、个体、私营业主申请用电的,低压用电三天内答复,高压用电七天内答复。基建用电半年内结束的,其原交纳的用电贴费全部退还,一年内结束的退还75%。
11、凡为我乡引进国内外独资、合资、合作、拨款项目,资金到位并投入生产运营,乡政府组织本人进行评估,将按引进资金的数额,给中介人一次性奖励:10万元~30万元(含30万元),奖0.5%;30万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