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让民政事业腾飞(定稿)
创新,让民政事业腾飞
过锦芳
创新,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词。尤其是在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这个词时不时地撞击着我们的耳膜。何为创新?就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指导新实践、求得新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的过程。创新是一种突破性的发现、一种革命性的变革、一种综合性的创造。
当前,我们正处于创新制胜的时代,就绍兴而言,创新是几十年来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和生动实践,也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更是推进率先发展、继续走在前列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绍兴以全省1/12的人口,创造了全省1/10的生产总值,在资源、能源、区位等条件并不十分优越的情况下,成为全国实力最强的地级市之一,五个县(市)全部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今后的道路还很长,绍兴想要更好更快的发展,想要克服发展中遇到的种种难题,我们仍然要依靠创新。只有立足创业富民,推进创新强市,才能加快发展,才能使绍兴成为绍兴人民,乃至中国人民的骄傲!
但是,我们应当非常理智地看到:创新仅仅只是一种手段、一种思路,我们的本质目的是使人民能够真正富裕起来。正所谓“民强则国强,民富则国富”,只有人民富足、百姓满意,才能真正为绍兴的发展推波助力。“创业艰难百战多,峥嵘岁月
显风流。”作为一名年轻人,作为民政系统的一员,我们要为人民做的还有许多。
过去的几年,民政局的领导带领全体民政人全面践行“三个代表”,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创新创业之路,着力推进制度创新,实现了多项惠民政策的城乡全面覆盖;着力完善政策,使困难群体得到了更多实惠;着力加强基层基础,有效增强了民政服务保障能力;着力推进队伍建设,有机整合和开发了民政事业发展的人才资源。民政事业呈现欣欣向荣,蓬勃发展之趋。然而在推进工作的过程中,哪一项是不是逆风而行、破茧而出的结果呢?是的,正是我们民政人那种邈视困难的勇气,坚持不懈的毅力,没有什么困难会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二轮慈善冠名基金从9000万到五个亿的飞跃就是一个明证,它告诉我们,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2008年,是民政系统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一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的关键一年,又是改革开放30周年。做好2008年民政工作,对推动民政事业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意义重大。局党委提出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创业富民、创新强市”总战略,以务实的作风改善民生;以规范的管理提高效率,以创新的精神,推动民政工作“整体上台阶,全面争一流”。目标的实现需要在座全体民政人同心协力的付出,更需要大家敢为人先、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勇气和执着,我相信:成大事者,一定是果敢、坚定,为了理想、甚至为了梦想而坚定不移、大步前行的人。
世界上原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变成了路。前行的道路可能是曲折、黑暗的,而在这前行的道路中,探索创新就如同点点星火,以它的燎原之势,必将为我们开拓出一片新的天地!
第二篇:创新社会管理 发展民政事业
创新社会管理 发展民政事业
县民政局局长崔永华
民政工作涉及社会管理的方方面面,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民政管理体制和方式已难以适应现代民政事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我县贫困人口多,社会救助任务重,信访诉求量大,民政信息摸排难,民政服务对象稳控难的现状,如何创新社会管理,发展民政事业,值得我们在理论上探讨,在实践中摸索。
一、加强民政干部队伍建设
做好和创新民政工作,必须建设一支政治可靠、锐意进取、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群众信任的民政干部队伍,不断激发动力,挖掘潜力,提高能力。进一步完善临时救助政策,积极做好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
1.建设学习型干部队伍。学习是创新发展的动力,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大力开展以“四个一”为载体的读书学习活动,开展以“一专门多能”为主要目的的轮岗锻炼,丰富民政文化体育生活,倡导少应酬多读书、少浮躁多研究,以求富脑子、明方向、长本领、干好事,建设学习型干部队伍,争创建学习型机关。同时,积极探讨家庭养老养老+社区养老模式,完善养老服务网络。
2.建设创新型干部队伍。始终把创新作为一种思维观念、精神状态和工作要求,努力做到思路有新意、措施有特色、工作有亮点。积极探索工作新路子,开展“民政金点子”评选活动,善于把上级精神本地化,做好结合文章;善于把外地经验本地化,做好吸收文章;善于把基层经验典型化,做好推广文章。
3.建设服务型干部队伍。开展走近基层为民服务活动,加强与民政工作对象的沟通与互动,建立深入基层的长效工作机制,努力提升民政干部服务质量、服务水平、服务能力、服务风气。
4.建设廉洁型干部队伍。加强思想政治和法纪教育,筑牢民政干部思想政治防线,坚决抵制各种不正之风的侵袭。无论在工作圈、生活圈,八小时内外、单位内外,都要时时处处严格自律,自觉遵守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慎微慎独、慎始慎终,始终保持干部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5.建设和谐型干部队伍。教育民政干部树立为民服务理念,对组织常怀感恩之心,对事业保持热忱之心,对民政对象充满关爱之心,珍惜集体的良好形象,各尽其能和谐相处,保持团体的凝聚力。以坦荡胸怀和人格魅力来赢得支持和尊重。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使勤奋工作、求真务实、任劳任怨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广泛听取和采纳意见建议,把民政干部的思想统一起来、群众的智慧集中起来、社会的力量凝聚起来,为做好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二、加强民政基层基础建设
民政工作的重心在基层,亮点和经验在基层,矛盾和问题反映在基层。只有打牢基层基础,整合服务平台,更好地服务民政对象,才能保证民政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1.加强社会救助事务管理。社区(村)是社会救助事务管理的“终端”,为改变以往监管不力的问题,要进一步完善社区管理工作职责、明确工作责任,形成民政主管、社区具体操作的救助帮困运作机制。建立健全城乡家庭收入核查信息比对机制、低保标准与物价波动联动机制、低保家庭定期复核机制三项新的机制。
2.加强乡镇敬老院管理。我县乡镇敬老院实现“一乡一院”全覆盖的目标后,要把工作重心转移到“规范管理、完善制度、优化服务、强化安全”上来,扎实开展好“敬老院管理服务年”活动,真正把敬老院办成五保对象的幸福家园。
3.加强社会组织管理。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和积极作用的发挥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目前,我县各类社会组织只有63个,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作用的发挥还远远不够。今后要大力培育发展包括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志愿者团体等在内的各类社会组织,通过搭建服务平台,提供政府不便和市场不愿或不能提供的公共服务。
4.加强社区服务站建设。加强社区建设,增强基层群众自治能力,是实现科学有效社会管理的基本途径。今后要渐步形成社区党支部、社区居民会、社区居委会、社区成员代表会和社区
服务站“一部三会加一站”的社区治理模式。注重要发挥社区居民会、社区成员代表会充分行使民主决策、民主议事权力,社区服务站要逐步完成政府延伸到社区的公共服务。
5.加强小区物业管理。要建立和完善小区物业管理规章制度,实行小区物业管理责任制,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加强阳光民政建设
民政业务涉及救助、救灾、优抚、基政、社会事务等主要内容,公开透明是做好民政工作的前提。只有打造阳光民政,才能取得领导信任、基层支持、社会认可、群众满意的效果。
1.规范工作行为,推行法制民政。积极推行法制民政,依据我县民政工作的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完善各类民政业务的操作规程,全县基本形成“三级联动,上下贯通,层层落实”的民政工作网络。确保民政政策的执行不走样、不变形,提高了政策运用、程序操作、对象审批的准确度。
2.普及民政政策,推行全民民政。高度重视民政宣传工作,全县各个社区和村委会设立高标准的村务公开和救助工作公示栏,采取对应当公开的内容、救助政策、救助对象、标准进行定期公示,全面公示殡葬服务收费。通过种种宣传手段的实施,提高了群众对民政政策的知晓度。
3.公开业务操作,推行阳光民政。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对所有民政业务工作实行阳光操作。例如城乡低保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申请人由户籍所在地的社区与村委会“一道门”
进入,对送审到民政局的低保申请对象实行“逢进必查”制度,对申请对象100%入户调查,联合会审,逐户确定保障对象。有效减少“人情保”、“权力保”、“骗保”、“漏保”,确保了救助对象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4.强化监督管理,推行满意民政。民政工作实行县、乡、社区(村)分级负责制,建立“谁主管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制度。定期组织督查,对督查中发现的有关问题及时与相关单位和责任人交换意见,并限期落实整改。接受人大、政协、各部门和社会的监督,努力创建满意民政。
2011年6月10日
第三篇:让创新成为我们腾飞的翅膀
学校:大围山初级中学
白沙教学点
作者:80班廖建武
指导老师:吴丰年
让创新成为我们腾飞的翅膀
在二十一世纪里,一切都在变,一切都在更新。新事物、新风尚、新观念„„这些都是新世纪带给我们的礼物。自然而然地,创新也就成为了时代发展的主旋律,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更新观念,大胆创新,让创新成为我们腾飞的翅膀。
“不要完全的相信你们的教科书,这些书是从旧的教科书里抄来的,旧的又是从老的那里抄来的„„”
这位著名作家的《开学致词》让我想起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卖草帽的人,一天,他走到树林里,坐在树下休息时,不小心睡着了,当他醒来时,他发现自己的帽子全不见了,这时他看见树上有一群猴子正在玩他的草帽。于是,他灵机一动,取下自己头上仅剩的一顶帽子往地上一扔。猴子们看见了,也学着他的样子都把草帽扔在了地上。就这样,买草帽的人轻松地拿回了自己的草帽。转眼,时间已过了好多年,那个买草帽人的孙子在经过树林时,又遇到与爷爷同样的情况,他牢记着爷爷的经验,然而当他把草帽扔在地上时,猴子们不但没有把草帽扔在地上,反而对着他做鬼脸,其中的一只猴子轻蔑地对他说:“你以为只有你有爷爷吗?”
这个故事虽然滑稽可笑,但是他却和《开学致词》中的话包含着 同样一个道理:不能一味的生搬硬套、机械模仿,要懂得创新,要懂
得走自己的道路。
我记得,有句名言这样说过:当你知道想往哪儿走时,这个世界会为你让出一条路来。的确,创新也一样,并不需要天才,人人都会创新,也能创新,关键的是能够根据实际去找出一条新的途径,或是一个新的改进方法,然而,许多人却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比如,有个同学打探到别的同学有好的学习方法:早睡早起早读书,他便如法仿效,殊不知天不遂人愿,也不知是生理原因还是其他原因,这位同学晚上不困,不困就学习吧,不,她偏偏要早早上床,瞪着双眼看天花板,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到了早上又起不来,结果两头丢时间,学习成绩反而下降了,这就是典型的不懂得根据实际情况去变通、去改进、去创新。正如“邯郸学步”中告诉我们的一样,生搬硬套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其实,创新并不是那么深不可测的,只要你能走自己的道路,并且方法得当,你就能成功。在我们的周围,创新也是无处不在的,只要认真去观察,你会发现,它从来都不会停息,更是我们的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穷人能找到饭吃,便是创新;把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做成了,便是创新。
对于一个人来说,创新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石,是一个人幸福生活的源泉;对于一个群体来说,创新是一个群体不断攀登的云梯,是一个群体日益壮大的枢纽;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创新更是一 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时代在创新中不断发展,人类文明在创新中不断进步,一切的一切,都在创新中不断提升。创新的主旋律将更远,更坚定。为了我们的民族,为了我们的祖国,为了同在一个星球上的全人类努力创新吧,让创新成为我们腾飞的翅膀!
第四篇:十一五民政事业报告
阿里地区“十一五”期间民政事业
发展情况的报告
阿里地区民政局(2011年8月8日)
2006年以来,我地区民政工作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民政部门的指导下,积极履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放在首位,在促进社会公平、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一五”期间认真落实“一个供养、两个低保、三个补助、五个救助”及优抚安臵、双拥创建、基层政权建设、民间组织管理、婚姻登记、行政区划、社会福利、福利彩票发行等各项工作均有了长足的发展,工作职能不断扩大,服务对象逐年增多,民政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阿里、平安阿里、和谐阿里、生态阿里”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十一五”期间阿里地区民政局各项民政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灾救济、扶贫帮困募捐和临时救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救助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认真做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保障贫困弱势群体的生活,维护了社会稳定
我地区自2002年全面建立城市低保制度以来,始终把
做好低保工作作为解决贫困弱势群体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大事来抓,通过加强领导、规范管理、强化监督等措施,严把低保户进口和入口关,加大群众对低保人员的监督,通过种种有效措施,使我地区低保工作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实行月动态管理。
一是针对低保信访问题,建立信访回访,调查落实制度。对群众所反映的低保人员收入等问题,及时到基层调查核实,对不符合条件的低保人员及时进行清除;对隐瞒收入骗取低保金的人员进行批评教育,限期退回所发的低保金;对群众反映的特殊困难问题,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妥善地进行解决,这种做法不但使低保工作更加公正,同时提高了民政工作的诚信度和亲和力,使民政工作更加贴近群众,贴近基层。二是严把入口出口关,严格低保的申请、审核、审批程序,认真了解和掌握低保对象的经济生活动态,做到该进的进,该出的出,实行动态管理。三是加强对低保工作人员培训力度,通过积极参加自治区组织的各种培训班加强低保工作人员业务指导、政策讲解及低保软件的学习,不断提高他们业务水平。四是及时按文件要求提高了低保对象的低保标准。
2006年-2010年,全地区共发放低保金**万元,2010年低,全地区共有城市低保对象**户**人,比2006年增加 2
了**户**人,低保金发放增加了**万元,标准提高了**元/人/月。发放城镇居民临时生活救助金**万元。
(二)认真履行抗灾救灾综合协调职能,有效地组织灾民开展自救工作,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
五年中,我地区分别遭受了雪灾、大风、洪水、冰雹、病虫害等多种灾害。共造成畜死亡**万头(只匹),受灾人口达**人,倒塌民房**间,损坏民房**间,损坏帐篷**间。
灾情发生后,我地区广大民政干部立足本职,把保障灾民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作为民政部门的重要任务,深入一线核查灾情,及时准确上报灾情,争取救灾资金救济灾民,帮助灾民尽快摆脱困境。5年间年自治区共下拨救灾款**万元,下拨各县救灾资金**万元。
(三)农村低保工作不断加强
我地区的农村低保工作从2005年正式开展,“十一五”期间,在各级政府大力支持下,农村低保逐步开展并完善,五年期间共兑现农村低保资金**万元,其中:自治区下拨农村低保资金**万元,地区财政配套**万元,县级财政配套**万元。
为认真贯彻落实第五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庆祝“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等活动,不断改善民生,把更多的关怀和温暖送给我地区群众,共为农村低保对象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万元
(四)农牧区特困群众医疗救助不断加强
“十一五”期间我地区农牧区特困群众医疗救助全面开展,根据自治区民政厅、财政厅、卫生厅《关于印发(西藏自治区农牧区特困群众医疗救助暂行办法)的通知》精神,结合阿里地区实际情况,我们深入农牧区进行了广泛调研,并制定了《阿里地区农牧民特困群众医疗救助办法》,明确了救助对象,严格了审批程序。五年间,下拨各县农牧区特困群众医疗救助资金**万元。
(五)城镇医疗救助工作
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民政厅关于建立城镇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意见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地区实际情况,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2005年确定我地区的噶尔县为城镇医疗救助试点县,于2006年全面展开。五年期间共下拨各县城镇医疗救助资金**万元。
(六)五保户供养水平不断提高
目前已纳入五保供养的共有**户**人,其中老年人**人,未成年19人,残疾人58人,集中供41人,分散供**人。从2010年元月起,五保标准年人均在原来**元的基础上提高**元,即**元/人/年。
(七)教育救助工作逐步展开
我们按照自治区教育厅、财政厅、民政厅《关于对我区农牧区特困家庭子女和享受城镇低保居民家庭子女就学减
免学杂费及实行资助政策的通知》要求,确定救助对象,严格审核手续,五年间共发放高校特困生救助金38.8万元。
二、认真做好行政区划界线认界工作、加大界线管理力度
五年来,根据那曲地区尼玛县和我地区改则县、革吉县政府关于解决两县之间草场的范围及在边境地区违反协议修建房屋等问题的要求,区民政厅勘界办组织召开了现场协调会,通过双方协商,就该处草场纠纷达成了共识,妥善解决了矛盾。通过开展联检和调解工作,我地区普兰县与噶尔县、日土县与噶尔县、草吉县与噶尔县、革吉县与日土县,大多数基本得到解决,使双方邻近群众思想稳定,安居乐业、生产、生活秩序井然,未出现因界线问题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三、以全面落实优抚安置政策为基础,双拥工作和退伍军人安置工作有了新进展
“十一五”期间,我地区双拥工作随着双拥工作的新观念、新氛围、新机制、新平台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双拥工作的总体水平得到了提高,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开展共建活动。
(一)优抚政策落实到位。做好重点优抚对象生活补助和抚恤费的提标工作,确保他们的基本权益是优抚工作的重中之重。五年间,自治区民政厅共下拨抚恤补助资金**万元,给各县下拨抚恤补助金**万元;下达优抚对象生活医疗补助资金**万元,下拨**万元。
(二)退役士兵安置稳妥推进。做好退役士兵的接收安臵工作,五年间共安臵退役士兵(士官)**人。
(三)军休政策全面落实。扎实做好军队离退休干部的管理服务工作,及时、足额发放退休费和调资补发等补发经费。五年间自治区民政厅共下达军队移交政府安臵离退休人员经费249.8万元,发放军休人员工资及调资补发共计**万元。
(四)努力营造“双拥”氛围。一是利用“三大节日”、“八一”建军节等节日组织慰问“三属”、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复退军人等优抚对象**余人次,同时走访慰问驻阿部队官兵,慰问经费支出**万元。二是采取电视、报刊等宣传媒体形式广泛宣传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巩固和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新型军政军民关系,营造了军爱民、民拥军的浓厚社会氛围,为国家和部队建设,为我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三是2010年积极开展争创双拥模范城(县)活动。按照地委的部署,为实现争创自治区“双拥”模范地区、争创1个全国双拥模范县、2个自治区双拥模范县的工作目标,双拥办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对各县、各单位以及驻地各部队所报争创材料进行了整理和修撰,形成了《阿里地区争创自治区“双拥”模范地区
申报材料》初稿。
(五)完成了地区烈士陵园维修项目建设和申报七县烈士陵园维修项目。
1、阿里地区烈士陵园项目于2008年立项批复,从2009年开始建设,于2010年全部完工,该项目总投资为**万元。
2、根据自治区要求,今年我局上报了**县烈士陵园维修扩建项目,上报项目总投资为**万元,其中:普兰县**万元,措勤县**万元,革吉县**万元,改则县**万元,札达县**万元,噶尔县**万元。
四、全面落实新婚姻法,积极推进和谐家庭建设工作 自新的婚姻法颁布以来,我们把宣传新婚姻法作为婚姻管理工作的重点,以建设和谐婚姻家庭为主题,利用藏汉两种文字,通过广播、电视、宣传车等多种形式,走乡串户等办法广泛、深入地宣传了新婚姻法,努力使新婚姻法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进一步加强了婚姻登记管理工作。五年内,共登记结婚**对,申请离婚**对,准予离婚**对,补办结婚证**对。
五、积极开展基本层政权建设工作
积极开创村民自治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村民自治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财务收支情况及有关制度和规划的公开作为村务公开的重点。在农牧区做到了“组织健全、制度完善、程序到位、责任落实、民意畅通”的村级民主自治。凡涉及
到农牧民切身利益的,凡是农牧民普遍关心的问题,凡是农牧民经常提到的事情,全部列入了村务公开的主要内容。自治区民政厅主要领导来阿里考察指导工作时指出,阿里的村民自治、民主管理、村务公开工作已经走在全区的前列,噶尔县、措勤县先后被评为自治区级村民自治达标县。
六、进一步巩固现有的社会组织,规范社团行为 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要求,结合阿里地区实际需要,对现有的社团组织进行了《条例》宣传,使每个社会团组织了解《条例》有关政策、法规,为进一步规范社团组织的行为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加大现有社团组织整顿和规范社团行为的基础上,对要求成立的金融协会和老龄委协会进行了调查,并在对协会章程进行详细的了解后,予以了登记,发放了《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对不合法的社会湍急组织进行了取缔。截止目前,我地区共有社会团体组织10个。
七、区划地名工作逐步健全
由于经济发展需要,我们加强了对行政区划调整的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工作,从科学性、稳定性、长期性等方面我地区乡镇进行了论证,最广泛地征求了广大群众和基层政府的意见,形成了《阿里地区区划调整规划初步意见》。主要工作为:一是2006年我地区根据全区民政会议的部署和要求,成立了由行署主管民政副专员担任组长,由民政、宣传、公安、城建、财政、发改委等部门领导为成员的阿里地区地名公共服务工程领导小组,下设了办公室,加强对区划地名工作的领导,确保了组织、机构、责任的到位;二是组织召开了多次协调会,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明确了地名管理工作统一归属民政部门管理,理顺了地名管理工作体制;三是在区民政厅的大力支持下,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了地名管理实施方案,对狮泉河30条街道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对沿街各单位、住户、居民进行统计造册,并按照民政部街道地名标志设臵的要求对所有街道、门牌、路牌进行了统一编号;四是对编号进行实地逐一核实。全面完成了狮泉河主要街道、门牌、路牌调查、登记造册工作。共需设臵**块路牌、**处街牌、**块门牌,已和国家认定企业签定合同制作,所需经费地区财政已全部落实。今年将全部完成安装工作。
八、全面开展老龄工作
五年来,根据自治区老龄办关于尽快在阿里建立健全老龄工作组织机构,开展老龄工作的要求,我地区成立了阿里地区老龄工作委员会及老年人协会,充分发挥老年人的长处,激发他们参与社会管理与监督社会事务的热情,为构建“小康阿里、平安阿里、和谐阿里、生态阿里”贡献余热,使他们感到了“老有所为”,提高了他们对自身价值的认识。一是向全地区的寿星老人发放健康补贴**万元。二是利用三
大节日及重阳节慰问老年人,五年间共慰问老年人**人次,支出慰问金**万元。
九、民政福利事业发展成绩斐然
(一)农村敬老院项目。五年间共批准建设农村敬老院项目8个,到位资金**万元,建设资金**万元。
(二)社会福利院和儿童福利院项目。五年间共批准建设社会福利院项目**个,建成并投入使用**个,**个待建,国家投资**万元,各县配套**万元(噶尔、日土两县正在协调中);批准建设地区儿童福利院项目,国家投资**万元,待建。
(三)村办经济实体项目。为支持和鼓励乡村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多种经营,增强农村经济实力,增加群众收入,五年间,自治区批准村办经济实体项目**个,总投资**万元。
(四)易灾乡村救灾库房建设项目。2009年自治区落实了**个易灾乡村救灾库房建设项目,总投资**万元。由于我地区建筑成本高,项目资金不够,为解决项目资金紧缺的问题,我局经请示地委、行署,地委行署统一从援藏资金中配套部分资金用于该项目的实施,计划于2011年实施。
(五)老年活动中心项目。五年间自治区立项批复普兰县老年活动中心项目,该项目总投资为**万元,于**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十、福利彩票发行销售工作
我地区于2007年10月开始销售福利彩票,四年来,彩票销售额逐年增加,彩票销售额共计**万元,其中2007年**万元;2008年**万元;2009年**万元;2010年**万元。
十一、强化民政部门自身建设
五年来,针对我地区民政系统机构不健全、人员编制少、人员素质偏低、基础设施落后、工作条件艰苦等实际情况,为全面推进我地区民政工作,提高服务水平,民政部门狠抓了自身建设。一是加强了民政队伍的政治理论与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民政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进一步强化行政管理能力,增强服务意识;三是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使机关的面貌焕然一新,克服了工作中的“四难”问题,提高了工作能力和办事效率,推动了全地区民政工作的顺利开展。
虽然我们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一些成绩,我地区的民政工作也存在一些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民政机构设施不合理、编制少、工作量大,特别是各县和乡;
2、民政基础设施和工作手段落后,信息化建设缓慢,与建立社会管理新格局,完善出台服务的要求不相适应;
3、各乡镇敬老院、易灾库房建设规模小,投资少;
4、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援藏经费的60%要用于农牧区建设,目前援藏经费大部分都投入到了农
田水利等农口建设,而对民政口子投入很少;
5、各县委、政府对老龄工作普遍不是特别重视,到目前为止,各县未成立老龄工作委员会及下设老龄办和老年人协会;
6、城乡低保指标少、低保标准低。随着扩大低保范围及城乡人口的增加,应保尽保人数逐年增多,目前我地区年人均收入1450元以下农村应保未保人数达到**人,其中A类**人,B类**人,C类**人,年人均收入**元以下未保人数达**户**人;
7、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不够完善,临时救助力度不够。低保人群和低保边缘或低保边缘外的部分困难群众,一旦遭遇突发性灾害、不可预测的事故、难以预料的重大疾病等,其基本生活就难以维持,对临时性救助依赖大、而目前临时救助一次性救助的金额也只有几百元,至多上千元,解决不了实质性问题。由于临时救助资金全部由地、县财政承担,资金有限而不能全部纳入临时救助对象;
8、由于阿里路途遥远,农牧民群众居住特别分散、交通不便,农牧民看病到外地的交通费用等方面存在许多困难,导致不能及时到上级医院看病治疗;
9、按照国家政策应届大学生(凭四证一书)可享受大学教育救助,但阿里路途遥远、群众居住特别分散,初中以上被国家国民教育正式录取的贫困家庭应届学生,经各种救
助措施帮扶后,仍然无力支付交通费用、生活费用。
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我局进行了多次调研,总结出如下建议:
1、建议加大城乡临时救助资金投入,上级财政也相应承担资金比例,并提高临时救助标准,城乡救助对象根据实际困难一次给予1000-2000元救助,年最高不得超过4000元;
2、建议加大基层社会救助工作力量。救助工作重点在基层,基层救助工作任务繁重和人手不够,严重制约了救助工作的正常开展,从而造成了许多环节无人管、无人抓、抓不到位。对此,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基层社会救助(民政)的机构建设。要根据当前工作任务,合理分配人员,增加编制,使基层有充足的工作人员承担各项救助工作,在村(居)委会设立民政救助工作人员(专职)加强业务培训,给予一定的工作经费,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确保事事有人抓、事事有人管;
3、建议生活特别困难的“五保户”、“三无人员”、城乡低保、城乡60岁以上的老年人、二级以上残疾人(凭证)从城乡医疗救助地、县配套资金中解决部分交通费用,其标准按公交车收费标准,分别为:从村-乡、乡-县、县-地区按公交车标准报销50%,从地区-拉萨按公交车标准报销60%,从地区-成都按公交车标准报销70%。
第五篇:民政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编制单位:市农业局
一、发展目标
至****年,我市粮食总产达**万吨,棉花*.*万吨,花生*万吨,瓜菜**万吨,果品*万吨,肉类*.*万吨,禽蛋*.*万吨,鲜奶*万吨,水产品*.*万吨,林木覆盖率达到**%,农业增加值达到**.**亿元,年均递增*%,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年均递增*%。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稳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农村经济结构与市域布局
(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继续坚持“产业调优、品种调良、规模调大、效益调高”的总体思路,着眼市场需求,依靠科技进步,稳定产量,提高品质,增加效益。一是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做大做强特色产品,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化工程,在巩固粮食高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标准化农业,重点鼓励支持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加工,拉长农业产业链,带动基地化生产。二是大力发展畜牧水产养殖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积极扶持养殖大户和畜禽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在养殖上规模、规模上配套、配套创品牌、品牌创名牌上下功夫。三是林果业。着力加强速生丰产林、经济林建设,大力发展林菌(禽)间作种养增加丰产林综合效益。四是积极推进标准化农业,发展精准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重点发展农产品工企业、民营经济和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分流,充分就业,不断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力争到****年,基本建立起结构明显优化、布局较为合理、素质显著提高、活力进一步增强,能够较好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新框架。
(二)市域布局
*、种植业布局
一是优质粮产业。以发展优质小麦、玉米、水稻为主,在生产趋势上以优质高产并重,按全生产和商品化提高为目标,++++++++、++++、++++、++++等镇为主大力发展优质小麦和优质玉米种植,优质粮率达**%以上。以++++、++++街道及沿运夹河套地带为主建成*万亩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力争将我市建成优质粮生
产基地县;二是瓜菜产业,以发展品牌菜为主,露地菜与反季节菜并重,以品牌菜创名牌,名牌菜增效益为目标,市域分布在沿大沙河两岸的++++、++++++++两镇及++++、++++等镇,尽快形成*万亩食用菌、*万亩水田藕、*万亩大白菜、*万亩土豆、*万亩黄瓜和西红柿及*万亩拱棚辣椒种植的蔬菜生产基地;三是油料和小杂粮生产,以发展油料经济作物为主,小杂粮市域化发展。小杂粮主要分布在++++、++++等镇山市丘陵地市,平原镇以栽培夏大豆和花生为主。饲料作物种植,以沿河道两岸及山市丘陵地带,食草畜禽养殖基础较好的++++、++++等镇为重点,从****年开始,前三年试点,后两年大面积推广。
*、林牧渔业布局
实施大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必须把畜牧业放在突出位置,努力提高林牧渔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
一是林果业。在产业布局上重点建设四大基地,即以++++镇黄丘山市为主的甜桃生产基地,以++++镇南部山市为主的大枣、板栗、冬枣等杂果基地,以++++镇西部山市为主的石榴、甜杏等杂果基地,以++++、++++、++++++++、++++镇为主的速生杨丰产林基地。
二是畜牧业。在产业布局上,全市围绕粮食转化增值和秸杆开发利用,以适度规模为基础,把食草节粮型畜禽作为发展重点。生猪生产重点放在++++、++++等镇,肉蛋鸡主要放在++++、++++、++++++++等镇,肉牛以++++镇为发展重点,示范秸杆青贮饲料喂养,奶牛重点放在++++、++++++++等镇,肉鹅重点放在++++、++++++++镇,肉兔立足++++++++镇向全市扩展。
三是渔业。在市域布局上,以++++、++++街道、++++++++等镇街水塘养鱼为主,建成****亩的名优鱼精养基地,沿运重点发展网围养殖,搞好鱼、藕综合开发,建立立体生态渔业生产基地。
*、农村第三产业布局
****年,农村一二三产业比例达到**:**:**。重点培育**大龙头企业,开发**大名牌产品。
三、主要政策措施
(一)稳定落实政策,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政策。要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土地承包期延长三十年不变的政策,签订承包合同,发放经营权证书,加强规范化管理,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承
包权、生产自主权和经营受益权。要逐步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在提高农业集约化程度、促进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允许土地使用权租赁、转让、入股、反包,进一步促进土地经营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
*、认真落实惠农政策。严格落实国家关于取消农业税、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扶持农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促进农业快速健康发展。
*、积极完善农村所有制结构。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发展集体经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要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步伐,完善农业企业运行机制,努力在“五荒”拍卖、农田林网、小型水利设施等拍卖承包上取得新进展。
(二)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快农业科技化进程
*、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加快步伐,不断探索新机制,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真正把农业科技示范园建成集科研、开发、示范、推广、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窗口。
*、实施良种产业化工程和农产品质量提升工程。把引进、推广新品种作为产品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根本措施来抓,大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引进名优稀特品种,搞好品种搭配,实施良种统繁、统供、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商品价值,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加大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重点推广农业生产中的关键环节的先进实用技术,落实生态农业建设的“两减三保”工程,实施病虫害的统防统治、配方施肥的统测统配及生物治虫、间作套种、异体嫁接、立体种养、暖圈饲养、节水灌溉等农业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健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稳定机构,充实队伍,增加经费,使其真正发挥农技推广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努力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按照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目标,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型就业能力,实施“绿色证书”工程、新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不断提高农民接受新知识,运用新科技的能力。进一步完善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努力向村级延伸,切实解决农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大力推进农业信息进村入户,争取到****年,**%以上的农业劳动力掌握*—*门适用技术,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以上。
(三)加强龙头企业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培植发展龙头企业。结合市域经济特色,重点围绕粮油、蔬菜、食用菌、果品、桑蚕、畜牧、水产等主导产业的发展,配套建设集产加销、贸工农为一体的龙型链式企业集团,组成企业++++舰队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市重点扶持一批骨干龙头企业。
*、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按照产品优势市域化、产品品牌专业化、产品生产规模化的要求,大力发展瓜、菜、果、桑生产,发展畜牧水产生产,放手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培植专业产销大户、专业村和产业镇,膨胀优势产业规模,建设一批规模大、档次高、竞争力强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到****年,全市基本形成一村一品,一镇多业的市域经济特色。创造条件,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增加出口规模。
*、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采取多方引导、多头领办,积极鼓励和扶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合作经济组织,以此来调节龙头、基地和农户三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健全产业化运行机制,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其发展重点放在产品运销专业协会、技术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三个方面,力争“十二五”期间全市合作经济组织达到***个。
*、健全完善农村市场体系。要继续建设完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有计划地发展期货贸易市场,积极改造农村集贸市场,形成中心批发市场、专业批发市场和农村集贸市场相互联接、互为补充的市场网络。要大力开拓占领外埠市场,努力扩大对外销售比重,组织好产销直挂、连锁经营、配送销售等营销方式。要加快农产品信息、网络建设,以市三农服务信息中心为依托,建立国家、省、市、市、镇(街)相连接的农村经济信息网络,向农民及时提供经济信息。要进一步加强流通服务组织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运销协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壮大农民运销队伍。
(四)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要把小城镇建设与农村高层建设和农产品加工企业、民营经济园市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坚持统一规划、总体设计,搞好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同时,引导各类建设项目向小城镇规划市聚集,严格控制规划市外新上项目的分散布点,使小城镇成为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和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载体。加快以城代乡、以工补农,同时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搞好乡村建设规划。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重点建设文明生态村,大力推广规模养殖与农村沼气,食用菌生产与废弃秸杆利用的节能型、清洁型再生能
源技术,努力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继续抓好防洪排涝、水资源保护和节水灌溉三大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我市农业抗御旱涝等自然灾害的能力。精心组织实施好涝洼地综合治理项目和土地综合开发,严格项目管理,确保工程质量。要加强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大力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和++++造林。以创建文明生态村为载体,着力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和居住条件,全面构建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完善经营服务机制,推进农机服务的市场化、企业化、产业化水平。加强新型农机具的引进示范推广,大力推广机械深耕、机械精播、++++收获、秸杆还田、化肥深施等实用技术,努力提高农业机械的配套化程度和作业水平。加强气象基础建设,进一步完善天气预报、气象信息处理、气象卫星应用和++++降雨等系统,要强化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短期气候预报,进一步提高实效和精度。
(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坚持两手抓两手硬,搞好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农村党组织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尽快制订、落实农业和农村有关配套法规,深入进行普法教育,加强法制建设,增强法制观念,依法治农,依法兴农。搞好农村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移风易俗,树立新风,遏制封建迷信,反对赌博等社会丑恶现象。广泛开展创建文明集镇、村、家庭活动,培养人们的文明习惯,营造文明的社会环境。开发各种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推动农村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的开展。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农村秩序,稳定农村大局,确保农村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