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欠发达地区招商引资的冷思考(合集)

时间:2019-05-13 03:05: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欠发达地区招商引资的冷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欠发达地区招商引资的冷思考》。

第一篇:对欠发达地区招商引资的冷思考

对欠发达地区招商引资的冷思考

[摘要]招商引资是欠发达地区加快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是,当前欠发达地区在招商引资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欠发达地区在招商引资中应注重规范和纠正不良行为,科学、合理地开展招商引资,以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招商引资;政府行为

近些年来,招商引资已成为许多欠发达地区各级政府为促进本地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许多欠发达地区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影响着欠发达地区招商引资的效果。为此,本文就欠发达地区在招商引资中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及如何改进的对策提出思考。

思考一:欠发达地区在招商引资中存在的问题不可小视

1.重引进,轻特色。由于欠发达地区区位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发展起点低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所以对招商引资十分迫切。导致在招商引资中没有注重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未能创出本地区的特色。主要表现为:一是轻视当地产业特色。一些欠发达地区拥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有的已形成本地的特色产业。因此,在招商引资中应考虑以支柱产业为支撑,加快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二是轻视技术承接。招商引资必须有选择的承接,防止引进落后技术和设备,防止引进落后的项目。而有些地区只顾盲目引进工程项目,不够注重技术承接和本地产业的对接。

2.产业结构趋同,重复建设严重。一些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为了自身的福利最大化,盲目上一些暂时利润高的项目。还有些地方政府为了保持获得最大的利润率,甚至在当地企业不具备生产的条件下,地方政府仍然向当地企业提供大量的财政补贴,从而导致重复建设现象愈来愈严重。重复建设不仅表现在现有的产业结构雷同,而目还表现于在地方政府的发展计划或规划中,不同地区确定的发展重点和主导产业大致相同,造成大量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加剧地方保护主义。为了在招商引资中取胜,各地在引资时拼比优惠政策,在引进之后为了留住这些老板,则竭尽全力为其搞好后续“服务”,甚至为企业护短,为企业违规运作提供方便之门。

3.重引进,轻环保。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招商引资、扩大开放的要求十分迫切。不少地区因此患上“招商引资饥渴症”,只要引资项目经济效益好,能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能拉动GDP的增长,甚至仅仅是能够引来资金或项目,就赠送土地,减免税收,忽略环保。一些地区打出这样的口号:“只要你来投资,一切都好商量”。在招商引资中,一些地方明知引进的是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却能一路“绿灯”。甚至专门开办化工、电镀等高污染的工业园,投污染企业之所好,也称其为招商引资。如,四川东部一些欠发达地区在招商引资中,这种表现比较突出。

4.引发当地政府政策的扭曲。一些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为了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和规模,争相制订一系列涉及税收、土地等的优惠条款。有些政策却是以损害群众利益、破坏一方环境为代价,结果付出的远远超过获得的。如在土地征用上,一些地方提倡“零地价收费”,在无偿对客商提供土地后,对农民的失地补偿却迟迟不能到位。在税收政策上,一些地方规定在企业投产三年内免征所有税收,而这些本应征收的税收只能由地方财政代“垫”了。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

思考二: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存在的错误偏好

1.地方政府职能的错位和越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发挥着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政府应为服务型政府,致力于弥补市场机制的失灵和提供公共服务,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而不应直接从事竞争性经营活动,更不能直接干预其他市场主体的经营活动。

欠发达地区的招商引资活动应该完全由企业自主进行,企业法人寻找项目、洽谈项目、投资合作等明显属于市场行为,按照上述理论应由企业法人自主进行,政府不应该参与,更不能干涉。招商引资事务中,政府应该扮演“筑巢引凤”的角色,制定政策、优化环境、搭建平台、提供服务,而不能代替企业去找项目、谈项目、进行投资合作。但是,从实践看,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扮演着十分重要角色,成为主角,企业成为配角。显然,当前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活动存在政府职能错位和越位现象,这种错位和越位正是导致出现前述各种问题的根源。

2.地方政府的考核方式不合理。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绩效动机,招商引资活动也不例外。绩效即政府社会经济管理活动的业绩和效果,在当前对地方政府的考核中是以经济绩效为主,经济绩效是核心,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同时,经济绩效是最具显性的,更为直观形象、更具短期效果。地方官员需要在任期内展现其施政绩效,其短期行为动机强烈。很明显,政府主导型招商引资活动最为符合地方政府的绩效动机。

政府主导的招商引资活动规模大、影响广、力度强,利用其对公共资源的支配权能在短期内产生绩效效果,其直接效果是经济增长、财政增收、就业增加,间接效果是市场繁荣、消费增长、社会稳定,这些都是地方政府最为青睐的绩效,也最可能给地方官员的升迁增添筹码。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这种动机就会显得更为强烈。

3.地方政府行为的“习惯依赖”。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热是改革开放初期兴起的,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产物。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市场因素极为微弱,很多商品供不应求,居民储蓄率很低,企业竞争力很弱,中介组织尚未起步。在这样的条件下,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部分替代了市场职能,不仅带动了经济发展,还培育了市场要素。

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政府理应调整定位,将这部分职能退还市场,但由于地方的经济发展在路径上长期依赖于招商引资模式,这种退出变得十分困难,已经成为地方政府行为的“习惯依赖”。

第二篇:欠发达地区找准招商引资着力点

欠发达地区找准招商引资着力点

2013年3月18日

进入新世纪以来川南地区的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党的十八大之后,站在新的起点,瞄准新的目标,泸州提出了“四年翻一番”的更高的目标,广大干部群众备受鼓舞,同时也深感压力。欠发达地区,如何提高区县招商引资工作专业化水平,“招大引强”盘活地区资源,发展中小企业,让广大群众享受发展的红利,成为摆在招商引资干部面前的一个亟待破解的课题。

从产业结构来讲,近年来白酒产业是泸州地区的支柱产业,产能急剧扩张,经济发展的效果也是明显的。但在中央反对铺张浪费,厉行勤俭节约,禁止公款吃喝的背景下,以及今后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生活方式的社会环境中,可以预见白酒产能的急剧扩张意味着巨大的市场风险。“招大引强”对于GDP的贡献是明显的,但有时候也是“一厢情愿”,而农副产品加工、餐饮等中小企业的发展没有那么明显的GDP增长,却能够带动社会就业,实现本地居民的快速增长。从招商引资方式来看,以往我们招商引资主要是通过“老乡”的关系,了解和接触一些企业的投资信息;或者是企业有了投资计划主动找到相关领导,一级一级的介绍下来。经过几年的积累,我们基本熟悉了招商引资的业务,然招商引资专业化水平还不够高。在每年各单位各部门的招商引资考核中,我们过度关注所谓的招商引资“数量”,而忽略了招商引资的质量,导致数据“水分”太重,有的招商引资干部的工作还停留在文案上。

笔者大胆的就提升招商引资专业化水平,提一点个人小小的建

议。

基于以往招商引资的成功案例都是经过“关系人士”介绍而来的,我们各级招商引资部门不妨把招商引资的科室做一下小小的调整,将招商科(股)、综合科(股)等功能设置按照招商引资的功能分配改为信息宣传科(股)、接待服务科(股)等。

信息宣传部门主要负责收集本地的资源信息及本地在外的一些成功人士、上级业务指导部门工作人员等“关系人士”的基本信息,包括通讯方式、熟悉的经济行业等等。平时需加强与“关系人士”的沟通与联系,逢年过节的时候一条短消息的祝福,或者是一张贺卡的问候,让他们时刻不忘我们地区的发展;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荔枝、青果、真龙柚等特色农产品上市的时候,一条短消息向“关系人士”报喜;地区重大人事调整,招商引资政策变更的时候,投资环境改善的时候,开展宣传工作,等等。以期通过这样的方式建立比较稳定的招商引资信息来源,不会因为干部人事的调整而导致招商引资工作中断,也不用像“散兵游勇”一样的盲目的收集信息,让招商引资工作更容易“上手”,更有利于培养招商引资干部。

招商引资的有关协议其实都是要以政府的名义进行,招商引资部门其实仅是一个服务行政首长,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的“秘书性”的机构。因此内部科室的配置就需要有接待服务功能,接待服务部门主要负责有关项目的洽谈会务,来宾的接待服务等工作,需要学习和掌握有关的公务礼仪,合同文本的法律常识等等。

招商引资也需要科学良好的政绩观。“招大引强”固然重要,但

要把企业招来“把农田变成工厂”,由于本地缺乏技术人才,企业的“搬迁”管理等也会存在很多问题,可能跨度有点大。这个时候我们不妨借鉴改革开放之初中外合资的成功经验,把注意力集中到本地已经有已经工业基础的产业上,本地企业有厂房、有土地、有资源,而缺乏技术和资金,通过招商引资寻找战略合作方,通过合资把本地企业做大做强。

受地区资源环境、人力资源、经济基础等条件所限,真正能来的“大强”还是很少的。我们不妨把视野放宽一点,“不管白猫黑猫,只要抓住耗子就是好猫!” “大小不论,通吃”。只要能够有利于地区资源整合,促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加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企业,我们都可以开动脑筋,盘活地区土地、排污等指标,让企业尽快的落地生根发挥效益。

招来的企业总归是外来的,追逐的是利润,对本地缺乏感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还是在于培养本土企业,培养对本地有着深厚感情的企业家。“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让企业家的的奋斗精神成为地区的象征,发展一个企业带动一个地区,最终回馈整个地区。从这个角度讲,政府特别是经济工作部门,在招商引资的时候,更应该注意盘活本地资源,发展本土产业。

在招商引资考核中,为了脱离文革时期大放卫星的影子,我们的考核应该走出办公室的文案,引入多种考核方式,有现场的、有关键项目的,还可以有学位答辩式的,考核的机制需要更专业、更科学。

第三篇:浅谈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招商引资的途径

浅谈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招商引资的途径

随着市场、原材料、劳动力等资源的国际化,资本不可避免地从一个国家流向另一个国家,或者从一个地区流向另一个地区,以寻求更有效的资源配置,获得更好的回报。在资本的国际、国内流动过程中,各个国家和地区,为了引进外来资本,吸引资本所附带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等,纷纷采取不同的形式,创造优良的投资环境去吸引投资主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已逐步和世界接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经济又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经济欠发达地区如果不能很好地与国内发达地区经济乃至国际经济实现衔接,其经济的发展无疑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如何依靠对外开放借助外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已是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面前的首要任务。

制约因素

由于经济欠发达,底子薄、基础差,对招商引资工作来讲,还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思想观念陈旧,劳动者科技素质低;人均资源量不足,资源保护意识淡薄;工业基础差,基础设施落后,招商载体脆弱;政策不够完善、办事效率低;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生产机制尚未形成。从而不论从劳动力、资源、环境角度还是从经济基础各方面都影响了和影响着全县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具体地讲,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观念陈旧。几千年的孔孟文化积淀,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但由此带来的思想观念陈旧、封闭保守、满足现状、教条主义、落后狭隘等不合时宜、不利于发展的思想观念,对招商引资工作产生了束缚和阻碍。

(二)劳动者素质低,受教育程度差,人才短缺。对招商引资工作来说,劳动力价格低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优势,但同样的问题是劳动者科技素质低下,这又是招商引资工作的劣势,主要表现在:部分干部思想观念陈旧,对外向型经济的研究不够深透,重视程度差,驾

驭外向型经济的能力和领导水平亟待提高,对招商引资工作认识不足,个别掌握政策的部门工作人员工作作风和态度不够端正,责任心不强,事业心冷漠,把招商引资工作看作是一种额外负担,没有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特别是风险意识不强,创新精神不够,奉献意识淡薄等导致招商引资氛围不够浓烈。

(三)工业企业活力不足,经济效益差,招商引资载体脆弱。企业是招商引资的主体,是引进国内外大公司、大财团来我县投资合作的重要基础和载体,但是就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讲,工业企业成本高,技术水平管理落后、规模小,适销对路的产品少,缺少“拳头”、“名牌产品”,市场占有率低,企业效益低而不稳,缺乏招商引资的活力和竞争力。特别是入世以来,伴随着外国商品和服务进入我国市场,企业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力,甚至会严重威胁到企业的生存,致使招商引资载体脆弱。

(四)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化程度较低,可供招商领域狭窄。农业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原料型和初级产品生产型,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和集中,很难实现与国际上的大企业接轨,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具有比较优势的畜牧产品、加工龙头少,产品档次低,大多是初级产品和少量深加工产品,缺乏必要的竞争优势,可以说优势不优。

(五)基础设施滞后。水、电、讯、路以及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业的建设,较前有了较大改善,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许多滞后的地方,硬件建设还不配套。

(六)配套产业建设滞后,成本优势不突出。企业的生产成本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生产要素成本,主要包括水、电、劳动力成本等;另一方面是生产组织成本,即产业配套成本。我们很多企业,甚至主产业企业生产配套的原材料采购市场还没有建成,物流中心建设滞后,企业产品运输成本高,银行贷款难,民间游闲资本少致使融资困难。

实现途径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新一轮对外开放的竞争局面已经形成,生产要素流动异常活跃,国际资本涌入势不可挡。南方沿海发达地区在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后,一方面开始向内

陆转移产业,一方面构筑“环境高地”聚集资本和人才。各地招商引资行动咄咄逼人,机遇和挑战并存,形势严峻,为此,要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战略,必须抢占新的制高点,全面贯彻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突出抓好招商引资。

应当承认,从总体来看,我县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由于历史、环境、地理等因素的制约,其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都单薄的多,其比较效益还相对较低,而且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恐怕也很难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那么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如何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呢?一要实事求是;二要转换观念;三要找准优势;四要抢抓机遇。具体来讲,应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对外开放意识。

多年的实践已经证明,不搞对外开放,借助外力发展自己,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在经济国际化加快发展的大形势下,欠发达地区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站在经济国际化的高度看待区域经济和搞好产业定位。

1、强化“领导就是环境的意识”。在领导力量上,要把招商引资工作放在优先的位置,切实落实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加快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的转变,在强化领导服务的基础上,全县上下形成全方位、深层次、多领域的对外招商引资格局和良好的招商引资氛围。

2、增强抢抓机遇的认识。要正确分析当前国内和国际形势,抢抓机遇,对外招商。在国内,要抓住国企改革和国内发达地区企业在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后,进行战略转移和低成本扩张的时机,走出去引进来。加快自身基础设施功能的完善,促进经济的发展。要借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尽快实现与国际经济的接轨,强化载体功能;在国际上,要利用经济危机过后的亚洲经济复苏的时机,把握机遇,对利用外资的重点和招商引资的方式进行战略性调整。

3、树立全方位为外商服务的宗旨。招商引资的本质是吸引争夺投资者,投资者是利用外来投资的中心要素,是招商引资中最紧缺的资源,为投资者服务是吸引外来投资的中心工作。

优惠政策的吸引力是有限的,而优质服务的吸引力是无限的,过去单纯靠政策来引进外来投资,推动开放的招商引资方式已经明显不适应当前资本流动的新形势、新变化,眼下最重要的是要为外来投资者提供良好的服务,包括为投资者提供完备的法律服务,为投资者营造统一、稳定、透明、可预见的政策服务,为投资者提供公开、公正、廉洁、高效的行政服务等,一切为投资者着想,一切为投资者服务,应当成为招商引资的新宗旨。

4、创造最优良的经济秩序。要加大对外来客商投诉案件的查处力度,对重点投诉案件要及时处理、及时通报、及时曝光。要坚决治理“三乱”行为,废止各类不合理收费,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要尊重外商民族习俗和生活特点,健全和完善生活服务设施,为外商创造一个宽松、舒心的投资生产环境,创造一个宽容、和谐的生活环境。

(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营造招商引资的优良环境。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充分利用基础设施招商引资作为吸引境外投资的重点,当前对外开放的竞争已经演化成开放环境的竞争,在同等政策条件下,要更大规模的吸引外来投资、扩大开放,关键要把综合环境建设好,把提高环境竞争力作为招商引资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我县而言,应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加快信息功能建设,规范中介服务,再造投资环境新优势;进一步加快物流中心和主产业配套市场建设,增强投资成本优势;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规范各种制度,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经济氛围;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及时解决外商投资各环节中的问题,包括投诉和经济纠纷问题;不断学习外地先进的经验和作法,让外商、外资真正“引得来”、“留得住”。在具体建设上,突出做好“以地招商”和“降低门槛”的文章。限于自身经济比较薄弱的现状,应侧重于加强与国内外大财团、大商家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彻底解决基础设施对外向型经济的制约问题,同时为深层次、多领域的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环境。对已建成的基础设施可通过转让、出售经营权等方式进行融入资金,以便更进一步完善和标准化基础设施。

几点建议

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必须要确立县外都是外的思想,舍得让利求发展。同时,要在对全县

劳动力、土地资源、工农业状况调查详实,挖掘自身潜力和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进行,并要兼顾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先进技术的引进,把技术招商作为对外招商引资的重点。目前我县挂车生产汽车配件加工、农副产品加工已成为我县的主导产业。为此,应突出做好在这些领域的技术招商工作。在加大专业技术领域投入和开发的同时,要善于通过引进、嫁接或搞股权交易的方式,开发高技术产品。梁山东岳车与中集集团的合作的做法值得借鉴和推广。

(二)围绕“五结合”大做招商文章。一是坚持资源招商与资产招商相结合,寻找企业改革和招商引资的最佳结合点,盘存量、扩增量。二是专业招商与全员招商相结合。二是坚持政府招商、企业招商和以商招商想结合,特别要突出企业招商主体作用。当前要动员现有企业集中的搞好“一节一会”的招商工作,充分利用政府搭建的这个平台开展招商活动。四是坚持环境招商与项目招商相结合。五是坚持引进外资与吸纳内资想结合。

(三)招商引资的同时要兼顾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要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发展与提高并举。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讲求资源、环境保护、人口相协调。招商引资工作既讲究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注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篇:关于欠发达地区招商引资工作的五点思考

观念创新是招商引资工作的第一推动力

找文章到xiexiebang.com更多原创-(http://www.xiexiebang.com/)

当前,区域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以农业为主的欠发达地区,在新一轮经

济发展中,明显地感觉到启动力不足——投资严重缺乏。我们认为,走出这一困境的最佳选择是已形成广泛共识的招商引资。那么,如何做好当前的招商引资工作,我们通过调查研究形成5点思考。

思考之一,观念创新仍是招商引资的第一推动力

落后地区往往把招商引资的不足归于区位的劣势,这是一种不符合实际的托辞。区位固然重要,但不是根本因素,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安徽省宁国市和霍山县招商引资的成效。这两地都处于山区,交通不便,但其招商引资的工作做得红红火火原因何在?它们以开放的环境吸引人,一方面筑巢引凤,硬环境逐步改善,更重要的是观念创新,软环境具有持久的魅力。早在1992年,霍山县为争取香港兆峰陶瓷的投资,县政府首先顶下400万元债务,作为换取银行贷款的条件;2001年,为让浙江投资商买断破产的三星公司,县政府又想方设法将原企业200万元债务兜下。这种做法是有风险的,如果畏首畏尾就难以成功,关键是他们真正坚持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创立了“只有他发财,才有我发展”的新观念,正确处理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算大账不算小账,算长账不算短账。观念创新与否确实关系到招商引资的成败和成效。目前外资进入欠发达地区最看重的是部分国企的闲置资产、充裕的土地资源,而最大难题也在于此,一个是国企的债务和职工安置,另一个是土地,如果在这方面老是囿于成规而不作任何创新,改善环境招商引资就会落空。前一段时期,曾有几家外来企业想在六安市收购国有企业,实行项目嫁接,但都因原企业的债务和职工安置问题得不到解决而错失良机;同样的问题,在六安市所属寿县却迎刃而解。寿县今年对资不抵债的华祥等10家企业实行先破产、后借助外力重组。华祥国有资产全部退出,其中一部分净资产用于一次性买断原公司30多名职工的劳动关系,职工进入社会失业保障体系,从而实现了国有资产和职工身份的双置换、双退出。华祥公司破产改制后,吸引了江苏宝龙集团注入50万元资金加盟,组建了私营华祥公司,使企业在困境中起死回生。一个是吓跑了外商,一个是引来了外资,同样的问题,不同的结果,根子就在于观念能不能创新,思想是不是解放。

思考之二,承接东部产业梯度转移,结合自己实际确定招商引资的目标和重点

随着中国加入WTO后形势的变化,国际制造业中心正在向我国东部转移,而东部的产业和企业也正在加速西进。在这一产业梯度转移的大背景下,我们如何定位和把握招商引资的目标和重点,将直接关系到招商引资工作的成效。过去,我们在引进和利用外资上,普遍存在全面开花、平均用力的现象,东一榔头西一棒,收效甚微。面对新的形势,我们认为,六安市招商引资的总体战略应当这样把握:既着眼当前经济发展需要,又面向未来发展趋势;既着眼我市的优势资源(如茶叶、皖西白鹅、柳编等农产品)和优势产业(如绿色食品加工、机电等)与国际国内产业对接,又考虑如何寻找互补优势,转化和提升我市劣势的传统的产业、企业;既着眼与接受东部沿海这些国内经济强区的产业辐射,又考虑同周边经济区域的分工协作。根据以上战略定位,我市招商引资的重点地区应该是,内资以江浙沪粤为主,外资以港澳台为主,然后依次为欧美、日韩、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重点产业和项目应该是,在欢迎外资的基础上,在可选择的前提下,以工业项目为主,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以适合六安市持续发展的项目为主,对可能造成生态环境污染的、引进二手设备的项目坚决说不。与此同时,要注意把引资与引进人才、引进先进技术和现代管理经验结合起来。在这方面,霍山县应流集团的做法值得借鉴。自1995年以来,该集团先后从台湾地区、墨西哥、英国、新加坡引进资金和技术,与中科院、上海交大等高校、科研单位合作,高薪聘请铸造专家和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来企业指导或常年工作,企业发展迅速,目前集团已拥有7个控股公司,产品畅销19个国家和地区,规模跻身全国铸造业第二。

思考之三,总结经验、创新办法,注重实效、全力招商

招商引资能否成功,方式方法至关重要。过去,我们组团参加了不少招商会,党政官员居多,企业人士偏少,重形式,轻实效,往往是“见个面,换个片(名片);签个议(协议),吃个遍;握了手,断了线”,看似到处都是洽谈对象,实际到处又非合作伙伴,一个也没有引来。反观一些招商引资工作开展得好的地方,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不图形式,注重实效,根据招商对象和工作实际,灵活机动地选择不同的方式方法。如被称为浙江省“半只油瓶”的长兴县,一直是一个地理位置和基础设施并不十分优越的农业县,原来通过组团参加各种形式的贸易洽谈会和展销会招商,见不到效果。去年3月通过举办“2002年中国长兴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实行会展招商,变“要我去”为“我要办”,通过精心准备、推介和反复洽谈,引进外资4.75亿美元,内

资27亿元人民币,引进急需人才13名。再比如,2002年春,六安市委、市政府对派往江浙鲁挂职的7位县区负责同志交任务、压担子,要求他们把“挂职招商”作为其挂职锻炼期间的一项重要任务完成好,取得了实效。这次浙江招商团来皖之前,六安市委、市政府精心筛选项目,提前组织力量上门对接,敲门招商;之后,有针对性地率团参会洽谈。由于工作做在前面,此次洽谈会六安市收获颇丰,签约项目11个,引资5.84亿元,其中浙资5.73亿。

思考之四,要有专业化招商队伍,更要有全民招商氛围

招商引资工作是人的活动,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建立领导带头招商机制,是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的关键。在招商引资的起步阶段,政府的主导作用非常重要。因此,各级党委政府要始终坚持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经济工作的“一号工程”和“一把手”工程紧抓不放。每个领导同志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对内应负责所联系地区和部门的招商引资工作,对外应负责某个区域的招商引资工作。市直有关单位和县区主要领导要用50%以上的精力抓招商引资,县区两个一把手,至少有一个长年在外跑招商,或两个轮流外出跑商机、找信息、寻找协作伙伴。建立专业化招商队伍,是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的基础。一位外商坦言,中国招商引资工作存在的最大障碍是中外之间因思维方式、文化传统、操作方式、企业管理、交流习惯等不同而存在着一个“无形隔墙”。由于这个“无形隔墙”的存在,我们的招商往往因抓不住外商“所思所想、所需所知”而告吹。这说明,建立一支素质优良、吃苦耐劳,既掌握本地政策又吃透对方心思的专职招商队伍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各级政府要舍得拿出一定资金作为活动经费,并定期请专家对他们进行外经外贸、投资服务、社交礼仪、项目工作等方面的培训。此外,各级政府要成立相对独立的招商引资工作机构,可与项目管理部门合署办公,并配备必要的办公人员和拔给一定工作经费,理顺关系,发挥作用。六安市裕安区在招商引资重点地区设立办事处,鼓励机关干部外出“打工”,就是一种好办法。引导企业自主招商,是招商引资的发展方向。从目前看,招商引资少了政府的行政推动,但从长期看,应培养企业自主招商的功能,只有企业才是招商引资的真正主体。这次来皖的浙江代表团,主体就是企业管理人员。制定并落实行之有效的奖励政策,是形成全民招商氛围的前提。

思考之五,优质服务是最好的招商环境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招商引资犹如水库网箱养鱼,网箱、饲料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取决于“水库的水质”。水质好,鱼就能茁壮成长;水质若受到污染,鱼就无法生存下去。这句话很形象地道出了优化环境对招商引资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环境包括多方面,但最重要的还是管理和服务环境。正如投资者感叹的那样:“再大的企业大不过政府,再小的政府也大于企业。”即使一个具体的经办人员,往往也能将外商挡之门外。目前,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环境治理工作,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市、县两级也都成立了行政服务中心(或叫投资服务中心)。但在实际工作中,相当多的政策执行不到位,有的执法部门是“鞭炮一响,收费到场”,只收费不服务甚至“吃拿卡要”,“一站式”服务“形”似“神”不似,“中心”难以真正发挥作用。霍山县有关部门介绍它们的服务理念是,既要顾全大局又要政策变通,既要快速服务又要有效服务,既要适当收费又要变通处理,宁可外商负我,不可我负外商,宁可我等外商,不可外商等我,宁可暂不收费,不可不提供服务。如果各部门都能这样做,何愁招不来商、引不来资?

第五篇:对欠发达地区电子政务建设问题探析

欠发达地区电子政务建设探析

一、绪论

自1960年开始萌芽发展的新兴信息科技――电子计算机,与1990年代初期开始普及的通讯科技――国际互联网相结合,革命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效率。电脑科技的优势在于信息处理的速度快、正确性高、而且存贮能力强,因此可以增加人的生产力、支援决策、降低成本。而互联网更是消弥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打破了国界、疆界的藩篱,将人类生产力与价值带到一个更高的境界。信息与通讯技术正在对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发生巨大的影响,促使整个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变。在世界各国积极提倡的“信息高速公路”的五个应用领域中,“电子政府”(e-government)一直被发展中国家列为第一位。《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以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明确电子政务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通过电子政务促进电子商务和家庭上网工程的发展,将“以电子政务带动信息化”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一项基本策略。《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加快国家基础信息库建设,促进基础信息共享,积极推进“三网融合”,促进互联互通。总的来看,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80年代末期,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开展办公自动化(OA)工程,建立了各种纵向和横向内部信息办公网络,为利用计算机和通信网络技术奠定了基础。二是1993年底启动的“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是中央政府主导的以政府信息化为特征的系统工程,重点是建设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为重点行业和部门传输数据和信息。三是到90年代末期,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电子政务的发展进入快车道,突破了部门和地域限制,向交互性和互联网方向发展。目前,专业化的政府服务网站日益增多,服务内容更加丰富,功能不断增强,互动性得到很大提高。但是,在全国范围来讲,电子政务发展是不均衡的,特别是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比较落后的欠发达地区,受到方方面面因素的制约,电子政务建设还处于最初级的办公自动化阶段。本文设定我国欠发达地区的电子政务建设为研究范围,从改善政府管理水平,加强政府便民服务职能,提升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公共决策质量的角度,系统研究欠发达地区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的理论与实践,综合分析以往电子政务建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通过电子政务所内含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政府再造的关联性研究,揭示了电子政务在实现政府管理创新、优化行政业务流程、重组行政组织结构、合理配置行政职能和实现科学决策等方面的具体途径及其解决方案,揭示电子政务在政府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方面的功能与价值,揭示当代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趋势,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电子政务建设的理论内容。

二、电子政务概述

(一)电子政务的内涵。

“所谓电子政务,就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运作方式的优化重组和有效改造,构建精简、高效、廉洁的服务型的现代政府,向社会提供优质、高效、透明的管理和服务”①。电子政务是政务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其实质是运用信息技术推进政务改革和政府管理体制变革的创新,是现代政府治事理政不可缺乏的工具。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电子政务必须借助电子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依靠信息基础设施和相关软件技术发展;二是电子政务的内容是政府管理和服务的事务,包括政府自身行政管理事务和对社会的公共管理事务;三是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有着显著的区别,电子政务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的政府管理事务搬到互联网上,而是对现有的政府形态的职能、结构、业务和工作方式进行全面重组和再造,以造就一个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崭新的政府管理形态。从服务的对象看,电子政务主要包括四个组成部分:一是政府部门内部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办公;二是政府间的电子政务,是指通过网络实现政府与政府之间的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办理等,主要包括法规政策、公文办理、辅助决策、绩效评估、税务管理、财政管理、人事管理、档案管理、教育培训等电子系统;三是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是指政府通过网络精简管理业务流程,快捷方便地为企业进行公共管理和提供信息服务,主要包括信息发布、信息咨询、采购招标、证照办理、税务办理、中小企业服务等电子服务;四是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是指政府通过网络为公民提供各种公共服务,主要包括信息发布、电子证件、电子税务、就业指导、教育培训、医疗保险、社会保障、交通指导、电子报警等电子服务。

(二)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及经验。

1、国外电子政务建设发展的一般原则。

(1)审慎规划、小步快走。

因为信息工程项目属于资金和技术密集型,对项目管理的要求比较高,信息技术本身发展快,新的设备和技术手段不断更新。因此,在电子政务建设中,一步到位的解决方案是不切实际和有害的。所以“‘想得要大,起步要小,扩展要快’是全世界对信息系统工程建设的一个原则共识”②。“审慎规划”就是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对信息技术发展的预期,审慎地确定具体的、可以测量的电子政务发展的目标。总的来说,就是规划要从“大处”着眼,要有充分的洞察力和想像力。“小步”就是要以小的项目、以容易实现的项目、以效果明显的项目起步,确保“初战必胜”,赢得民众的支持和信任。“快走”就是在己经取得经验和效益的基础上,加快系统扩张的步伐,尽快实现这个系统所应有的全部经济和社会效益。这样,一方面可以充分享受信息化和信息技术带来的好处,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系统的发展,扩大影响,在更大程度上取得支持。

(2)统一领导和协调推进。

从传统政务过渡到电子政务不是简单的对业务流程进行改进并实现电子化,而是一场行政管理方式上的变革,这必然会涉及到方方面面利益,因而不可避免会遭遇到各种阻力。在现代民主政治的推动下,政府领导人的敏锐洞察力、强烈的政治意愿和有力的领导在电子政务建设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政府领导人要结合本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明确电子政务建设总体目标,制定了统一的、综合性的发展战略和具体的阶段性行动计划,其次落实相应的实施部门制订有效的实施计划和措施。西方国家的实践表明,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实施强有力的领导,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改革意识和责任感,协调推进,是保证电子政务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

(3)与政府改革紧密结合。

发达国家十分重视电子政务建设发展与政府改革的紧密结合,通常以政府的业务流程为主线来实施电子政务,根据轻重缓急先把那些最急需的政府业务流程实现电子化和数字化,当所有业务流程按照优先顺序一个一个地计算机化和网络化,电子政务建设目标也就实现了。而没有列入优先顺序的部门就是需要调整的政府机构,这既满足了政府的急需,又有利于政府职能转变和组织重组。

(4)服务全体公民。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在两大人群中很可能出现

“数字鸿沟”:一类人能够灵活运用互联网和现代通讯工具,从容地享受它们带来的种种便捷;另一类人却因为无法使用互联网和其他信息通信设备,所以无法获得它们带来的信息优势。电子政务必须要努力避免发生一部分人能够享受到新服务而另一部分人被排除在外的清况,致力于“数字鸿沟”的消除。作为政府来讲,在增加对信息基础设施的投资的同时,充分考虑到信息弱势群体的需求,推行“普遍性设计”原则,营造一个信息弱势群体也能够自由、方便地获得电子政务的服务环境。因此各国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都非常重视加强城乡宽带网络建设与信息教育,使信息应用普及社会每个阶层和每个地理区域,照顾信息弱势群体,缩小信息差距,使信息社会的信息享用平等成为社会公平的重要保障之一。

2、国外电子政务建设主要方式。

(1)加强与企业和其他机构的合作。

电子政务项目的广泛性和重要性需要社会各个层面的参与。国外在电子政务建设中,政府加强与企业和其他机构的合作,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进行电子政务项目建设。例如,将系统开发、建设甚至业务运行外包给企业。从一些国家的实践经验来看,电子政务建设中的采购和外包最好采取模块化合同的方式,即把大的信息系统分解为若干个小的模块进行采购或外包,这样既容易管理和方便新技术的采用,又能减少相互依赖和降低风险。

(2)服务项目应用带动业务整合。

后台整合和前台应用是电子政务建设的两个重点,而后台整合涉及业务流程优化和重组甚至是结构性调整等方方面面的问题,难度很大。从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来看,以前台服务项目应用带动后台整合是一条有效途径,在确定服务应用项目时,要调查居民和企业的需求,把他们最为关心而且又能实现的服务项目确定为优先发展的项目。在后台整合过程中,加强中央政府各部门之间以及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协作。

(3)强化IT项目管理和人员培训。

从国外电子政务建设的实践来看,政府IT项目的失败率较高,原因主要是项目管理的失误。因为lT项目具有目标不精确、任务边界模糊、质量要求主要是由项目团队来定义;客户需求不断变化,导致项目的进度和费用计划不断更改;受人力资源影响较大,项目成员的构成、责任心、能力和稳定性对项目成功有决定性的影响;项目的建设涉及政府部门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业务流程的调整,具有特殊的风险等特殊性,所以加强IT项目管理和人员培训是保证电子政务成功实施的重要环节。

(4)加强法律法规和标准化建设。

在实施电子政务过程中,标准化工作极为重要。为了确保电子政务建设的顺利实施,各国都先后出台了涉及信息资源管理、电子签名及认证、信息安全和政府业务流程规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出台了从网站建设到后台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标准化体系,以协调各级政府部门的电子政务工作。从各国的实践来看,很多国家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方法是建设电子政务的关键措施之一。

(5)注重安全管理。

为了保证国家的核心机密,有必要建设若干个独立于互联网的专网,但是专网建设过多会给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造成许多壁垒,同时,也给中央政府为监控和决策而获取信息带来诸多不便。“西方国家在实践中,对不同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根据情况设定不同的安全级别,制订具体的安全标准,平衡安全、成本与效率三者的关系,实现‘恰到好处’的安全,节省了在安全问题上耗费的人力物力,而且还有助于安全评估、审计和管理,制定有效的安全政策”②。

(6)重视绩效评估。

西方国家为了更加有效地推进电子政务建设,非常重视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工作,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欧盟等制定相应方案,对电子政务进展情况开展绩效评估,并公开发布进展报告,以便及时了解现状,明确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重点。

3、国外电子政务的建设发展成功案例。

(1)美国电子政务发展历程。

美国是电子政务的倡导者和先驱者,在众多实施电子政务的发达国家之中,美国是起步较早、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近三届的美国政府对建立和发展电子政务不遗余力。90年代初,为了“减少‘橡皮图章’和降低政府的运作成本,提高政府的效率,加速对国民需要的回应,让美国人能更快捷、更方便地了解政府,并能‘一站式’满足公民向政府申请贷款、竞标合同、网上付税等服务”,实现重塑美国的政府系统,“彻底扫除美国政府的官僚作风”,克林顿政府先后制定了“走近美国”计划和“重塑政府计划”推行电子政务,提出了借助信息技术再造政府,建立以顾客为导向的“电子政府”。小布什政府上台后,对推进电子政务发展的力度有增无减,他要求联邦政府充分利用互联网,建立一个“充满活力,但又有限的”政府。2002年,美国政府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投入就达48亿美元,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用作推广电子政务。还成立了“电子政府特别工作小组”,并由该小组制定电子政务计划实施框架,推出了21世纪美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新战略,反映了小布什政府延续和发展了克林顿政府“利用信息技术提升美国竞争力”的理念。美国发展电子政务的经验:一是政府把电子政务作为优先发展战略并全力以赴。二是按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分阶段实施的策略,分步实施,务实推进,效益优先。三是互联网成为“电子政府”中枢神经,为社会提供良好的服务成为美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基本点。

(2)新加坡电子政务发展历程。

新加坡是全世界最早推行“政府信息化”的国家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新加坡就把大力运用IT技术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主要手段,并在实施过程中采用了集成性、一致性原则。从最初的行政部门计算机化,到今天的“以公民为中心”公共服务的电子化,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一是国家计算机化计划(1980-1985)。二是国家IT计划(1986-1991)。三是“IT2000”计划(1992-1999)。四是“Infocomm21”计划(1999-现在)。五是“E-Government

Action

plan”(2000-现在)。在实施“Infocomm21”计划过程中,新加坡政府又推出了“电子政府”行动计划(E-Government

Action

plan),计划在2006年后三年内投资10亿美元,大力发展电子政务。该实施计划既包括了在数字经济时代再造政府;传递完整集成的电子服务;保持政府的主动性和回应力;利用信息与通信技术构建新的能力与能量;实现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创新五大要素,也包括了创造一个知识管理的空间,电子化服务传递,开展技术实验,提升政府管理绩效、建立自适应的、强大的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大力开展信息通信教育六大战略方案。总的看,新加坡发展电子政务经验主要体现在:一是强政府发展模式。二是全方位的服务功能。三是大力主张采用高新信息通信技术。

(三)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及取得成绩。

我国电子政务可以分为初期的缓慢发展和近几年来的快速发展两个阶段。初期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80年代末期,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所开展的办公自动化(OA)工程,建立了各种纵向和横向内部信息办公网络,为利用计算机和通信网络技术奠定了基础。二是1993年底启动的“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这是中央政府主导的以政府信息化为特征的系统工程,重点是建设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为重点行业和部门传输数据和信息。但是,这些都还只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雏形,是电子政务发展的最初级阶段。

到90年代末期,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电子政务的发展进入快车道,突破了部门和地域限制,向交互性和互联网方向发展。1998年4月,青岛市在互联网上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政府网站“青岛政务信息公众网”。1999年1月,40多个部委(局、办)的信息主管部门共同倡议发起了“政府上网工程”,其目标是在1999年实现60%以上的部委和各级政府部门上网,在2000年实现80%以上的部委和各级政府部门上网。“1999年5月,gov.cn下注册的政府域名猛增至1470个,2001年1月底,达到4722个。根据2003年中国互联网信息资源数量调查报告,截止到2003年12月31日,我国政府网站19085个,占全国www.xiexiebang.com),开办了网上专项审批、网上注册与年检、网上经营者身份及经营行为合法性认证、经营性网站备案核准、域名备案登记等业务。2001年6月1日,海关总署、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安部、交通部、铁道部、民航总局、信息产业部等12个部委共同参与的“中国电子口岸”(www.xiexiebang.com)在全国各口岸推广实施。“中国电子口岸”将上述部门分别管理的进出口业务信息流、资金流、货物流等电子底帐数据集中存放到公共数据中心,在统一、安全、高效的计算机物理平台上实现数据共享和数据交换。国家各行政管理部门可根据执法和管理需要进行跨部门、跨行业的联网数据核查,企业也可在网上办理各种进出口相关手续。

第三,电子政务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软件业的发展,安全性不断提高。电子政务的特殊性为民族软件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目前,联想、北大方正等国内主要IT企业都在纷纷推出各自的电子政务解决方案,与各级政府和部门合作,积极地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电子政务办公系统的发展与完善。同时,电子政务也为众多中小软件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一批有竞争力的中小软件企业脱颖而出。

三、欠发达地区电子政务建设的意义。

电子政务作为一种崭新的政府与公民互动方式和新的管理体系,它影响的不仅仅是欠发达地区政府的服务方式、方法,更重要的是一次理念的变革,进而影响到欠发达地区政府和公众思想观念、行为方式。

(一)实现了欠发达地区政府和民众的互动,为民众创新了一条可行的参政通道,促进政务公开。电子政务在欠发达地区政府与公民间架起一座电子桥梁,为欠发达地区民众提供了一条可行的参政通道,提高了民意在政府运作中的份量。同时电子政务为欠发达地区政府机构公开自身的工作、接受群众的监督以及依法行政提供了一个方便、有效、快捷的途径,既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又使政府能够比以往更广泛地听取各方的意见,从而集思广益,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从根本上提高行政工作的效率及科学性。网络这种能够使信息不受时空限制的快捷有效的互动方式还使公民对于参与政治有了崭新的认识,而政府在网上开放的姿态与方便的技术手段促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兴趣,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意识,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二)极大提高欠发达地区各级政府办事效率。在欠发达地区传统的政府结构中,部门林立、条块分割、等级森严。这种结构的政府提供给公众的服务也是各自为政,部门信息获得成本很高。而电子政务创新了工作手段和方法,它的实施使欠发达地区各级政府的各部门拥有了统一的服务平台。公众在这个电子服务平台上,可以通过检索极快获得各级政府部门提供的有关信息,而不必像以前一样,要到各个部门咨询,大大提高了政府服务的效率。

(三)大大降低欠发达地区行政管理成本。首先,电子政务使信息、知识、人力以及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管理理念等各种资源真正实现共享,提高了欠发达地区政府的信息传递速度,节约了信息成本,从而大大降低政府的行政管理成本。其次,虚拟办公,无纸办公,政府部门之间跨部门、跨地区的电子交换作业,公务活动的连线办公,电子邮递,办公自动化,公文电子化处理等成为现实,大大降低政府之间的交流成本。第三,政府工作效率的提高,节省了许多办公费用,同时可以使政府机构更为精简。

(四)改变欠发达地区领导干部落后的思想观念。改变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对于欠发达地区经济以及民主政治发展来说是首要问题。因此,改变地方领导干部落后的、保守的思想观念犹为必要。与传统进行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相比,推进电子政务建设通常来得更加有效。例如,“文山会海”是传统政府的通病,过去政府部门要开一个会,会务工作人员通常要反复打电话通知有关领导干部,但还不一定来得齐,电子政务系统建成之后,会务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和短信通知有关领导干部,甚至举行远程视频会议,政府开会效率和会议管理的精确度得到了提高。

(五)提升欠发达地区领导干部的业务素质。政府上网能够使欠发达地区的领导干部扩大视野、提高素质、开阔思路,这对于欠发达地区政府管理体制的进步非常有好处。例如,对信息化有深刻理解的领导干部会借鉴各地网上公共服务经验来提高本地网上公共服务的实施效果,那些没有接触信息化的领导干部是不会想到这一点的。推行电子政务要求领导干部会上网、会用电子邮件、会基本操作,这对他们施加了很大的压力,也促使他们把压力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六)规范欠发达地区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的政务标准化能够将传统行政管理工作量化,避免政府工作的随意性。欠发达地区很多事情做不好与当地干部的作风松懈、行事粗放密切相关。在推行电子政务之前,由于干部管理工作是粗线条的,干部桌子上公文一大堆,做没做事除了自己谁也不知道。推行电子政务以后就不一样了,工作任务布置、任务进度检查都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计算机系统的严格管理认事不认人,迫使干部日常行政工作精确了、规范了,这对转变欠发达地区干部的工作作风有很大的好处。

(七)开展电子政务还能提升欠发达地区干部的为民服务意识。如“12345

市长信箱”、“96666效能投诉”、为市民提供的免费的公务信箱、市民信箱、法人信箱,有利于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把政府部门的许多工作在网上进行公布,通过门户网站与热线电话来接受企业、公众的意见,可以极大地促进欠发达地区的民主监督,减少官僚腐败、玩忽职守、欺民霸市等丑恶现象的发生。回答群众的电子来信不仅可以使干部更容易地了解群众的呼声,感受到社会监督的巨大压力,还将促使干部小心行事,廉洁从政,从而推动政府勤政廉政建设。

四、欠发达地区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统一规划,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现象严重。目前,欠发达地区电子政务的发展缺乏宏观规划,没有明确的电子政务发展目标。同时,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与电子政务的统一性、开放性、交互性等自然特性存在严重冲突。缺乏规范和标准造成了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使得政府间信息共享度低,信息割据和信息资源浪费状况严重。缺乏规范与标准也将导致信息流通不畅,资源无法共享,影响跨部门、跨区域共性业务的处理和政府的有效监管。这造成了政府各部门间的互联互通障碍,也势必会影响行政效率,不利于横向和纵向间的沟通和协作。欠发达地区省级政府都没有制定出统一的电子政务标准,也没有明晰的发展战略规划和实施细则。因此,各地的电子政务建设都比较无序,各自为政,建设标准也是五花八门,既浪费了资金,也影响了电子政务的健康发展。

(二)对发展电子政务性质和作用认识不足。简单地把电子政务等同于政府上网,没有把传统的政务工具同网络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这些都是注重信息手段而忽视政府业务流程改进的结果。另外,重电子轻政务,重硬件轻软件,这是我国欠发达地区现阶段电子政务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自1999年以来,我国电子政务的主要发展方式就是硬件投资,把电子政务仅仅当作政府部门的计算机化,在硬件设施上投入大量的资金,却不重视软件的开发,也不重视业务流程的重组,而是用计算机系统去模仿传统的手工政务处理模式,其结果是很多政府部门的计算机设备成为高级打字工具,或者成为一种摆设,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投入不足,人才缺乏与“数字鸿沟”问题严重。一方面,欠发达地区人口素质偏低、复杂的多元文化和落后的农业社会模式是欠发达地区政府推行电子政务建设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阻力。欠发达地区的有些民族现在还保留着封闭的生活传统和生活方式,对现代科技成果的接受需要一个很长的适应过程。另一方面,电子政务所依托的信息基础设施薄弱。从技术层面上讲,电子政务的出现得益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而电子政务的实施及应用也必须建立在高度信息化的社会环境基础之上。当今世界各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程度恰恰反映了其社会信息化的总体水平。而我国地区间信息化发展的差距也是造成欠发达地区电子政务发展差距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欠发达地区政府网站信息资源建设严重不足。欠发达地区政府网站存在着“三多”现象。一是打不开的网站多,在各个搜索引擎上,几乎县以上的政府网站都能搜索到,真正顺着链接进去的时候,却有很多不能打开。二是内容陈旧的网站多,这些网站内容陈旧,更新不及时,有时一个月也见不到一条新信息。相当多的政府部门电子政务网仅仅局限于把一些法律、法规、政策、条文从纸上搬到网上,公开的信息数量少,质量也不高,网页的形式比较单一,网页与网页之间的链接渠道少,各级政府的电子政务还没有形成网络。三是不具实用性的网站多,大体浏览一遍所有可以访问的站点,可以发现,大多数网站仍停在简单的概况介绍上,其实用性相对不足,其中很难找到所需的具体业务部门的详细信息,而且多数没有邮件地址,公布电话的也不多。同时,政府信息网络重视了网页宣传介绍的静态功能,而对于政府部门的信息没有动态的反映;网站设计不是从用户需要出发,而是从部门偏好出发,而且缺乏与用户的交流沟通手段,更谈不上及时的信息反馈和服务。群众虽然从网上可以了解一些政务信息,但要办理一些事务却缺乏必要的渠道,政府与上网公民之间缺乏互动与回应。

五、欠发达地区电子政务建设制约因素

(一)制约欠发达地区电子政务建设的客观因素。

1、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条件比较落后。目前由于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还未全面完成,网络的运行速度还很慢,电信领域的改革尚未到位,计算机、有线电视和电信的“三网融合”迟迟不能实现,影响了欠发达地区电信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各级政府的计算机、电信网络设施的建设普及率不高、无线互联网、数字电视和呼叫中心等数据通信设施基本上还处于起步阶段。此外,我国电信的服务价格偏高,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欠发达地区网络的普及和电子政务的应用。因此,整体的技术条件还远远不能适应电子政务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2、欠发达地区的信息化水平低,影响电子政务的发展。电子商务发展较缓慢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电子政务的发展。从国家的角度来看,政府信息化的推进,必须建立在社会信息化的基础之上,因为政府信息化很难孤立地进行,离开企业、社会乃至个人信息化,政府信息化就将失去基础。从目前欠发达地区的实际情况看,不仅整个社会的信息化水平较低,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水平也比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对欠发达地区的电子政务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3、信息技术方面的整体研发能力不强,安全技术问题未得到很好解决。信息安全是当前欠发达地区政府信息化中的关键问题。与电子商务相比,电子政务对信息的安全有着更高的要求。网络的安全阻碍了欠发达地区政府信息化进程,特别是对那些涉及国家安全和政府机密的部门更是如此。互联网不仅互连,而且互动,使得一些不法分子更容易进行政治和刑事犯罪活动,如网上诈骗,偷税漏税等。目前的实际状况是,欠发达地区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整体研发能力还有待提高,而欠发达地区政府的信息安全技术又必须由我们自主开发,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对欠发达地区的电子政务的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

4、精通或者熟悉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公务员少,专门人才缺乏。欠发达地区政府网站建立和建成之后,其实效性、安全性、长期性,以及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维持的复杂性,客观上需要一批既懂业务、又懂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公务员适时进行网站的在线维护,及时处理各种突发故障。而事实上,欠发达地区政府部门缺乏既懂业务,又精通或者熟悉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公务员。主要是因为计算机专业人才在整个社会需求中呈供不应求的状况,需求缺口大,而很多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专门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因为待遇问题不愿到欠发达地区政府机关工作。这些因素严重阻碍了欠发达地区电子政务的发展。

5、欠发达地区政府部门与网络系统集成商、开发商的矛盾。由于欠发达地区政府部门不具备自主开发系统和规划网络建设的能力,通常情况下只能求助于网络系统工程公司,即先由政府部门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工作任务的需要提出具体要求,网络系统集成商按照政府部门的要求进行网络系统的集成与规划,完成建网任务,实现电子政务。这也是国外和国内发达地区通常采用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欠发达地区政府部门与网络工程公司之间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尤为关键。但现实情况往往是网络工程公司承建的项目达不到政府部门的期望值,而政府部门因为繁琐的财政审批制度和对技术处理的陌生,使得网络工程公司不得不花大量时间和大批技术人员进行各种维护,大大增加了公司的额外投入。这样对承担项目的系统网络公司的积极性和热情无疑是一个沉重打击,导致双方的合作产生种种矛盾,网络建成后维护变得很困难。这一原因,也阻碍了欠发达地区电子政务建设步伐。

(二)制约欠发达地区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观因素。

1、缺乏整体规划、统一的标准和相应的组织机构。搞好整体规划,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这是国外发展电子政务的基本经验。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政府电子政务规划,如英国政府发布了《政府现代化白皮书》,加拿大政府发布了《利用新技术更新政府服务规划》,法国政府发布了《信息社会政府行动计划》等。各国还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和实施电子政务。如英国在内阁办公室成立了信息中心,美国成立了信息技术理事会,爱尔兰政府成立了信息社会委员会等,负责电子政务的研究、规划和实施。而我国当前的电子政务建设缺乏科学论证和合理规划。虽然在这方面做出过一些具体规定,但至今还没有制定出政府信息化的中长期总体规划,也没有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来负责电子政务的建设。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和统一组织,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和部门在开展电子政务时往往各自为政,采用的技术标准也各不相同,以致在宏观层面上各级政府及部门电子政务建设不能很好地进行,妨碍了政府间、部门间的互联互通的实现,给电子政务的推进带来了极大的障碍。

2、思想观念问题。由于对电子政务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缺乏足够的认识,欠发达地区政府官员在发展电子政务上有一些不正确的观念,主要有:把电子政务仅仅当作政府部门的计算机化,不重视软件的开发和政府业务流程的整合,而是用计算机系统去模仿传统的手工政务处理模式;简单地把电子政务等同于政府上网,以为把政府一些政策、法规、条例搬上网络就万事大吉,没有把传统的政务工具同网络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便提供静态的宣传和动态的交流手段,导致政府与上网公民之间缺乏互动性、回应性;尽管按照国务院的要求设立了相关机构并建立了网站,但未能履行其职责,只建不管,形同虚设,甚至少数领导人把政府上网当作宣传、提高自己知名度的一种途径;公务员的观念有待提高。电子政务的发展,必然对传统行政权力的行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透明度更高、更加规范等,这势必对公共权力的行使和运作起到一定的限制和监督作用。正是这一点,也容易引起少数公务员的抵触情绪,阻碍电子政务的发展。

3、传统政府运作机制的障碍。目前欠发达地区的政府管理运作体制及机制,多数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和确立起来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这方面的问题虽然有了很大改变,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如机构设置不合理,政府各部门职能交叉、重叠,审批过多、过滥,办事没有严格的程序,行政流程不合理,透明度低,暗箱操作等,所有这些问题都是推行电子政务的重要障碍。

4、电子政务立法滞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为了促进电子政务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电子政务应用的法律规定。如英国政府于2000年5月通过电子通信法案,确定电子签名和其他电子证书在法院审判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并授权政府部门修改有关法令,为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的实施扫除了障碍。由于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较晚,目前只是由行政机关对互联网管理出台了一些限制性的行政法规,而对于如何促进电子交易、使用电子签名、电子支付、信息公开及数据库的保护等还没有制定相关的法律。

六、欠发达地区电子政务建设的思路

(一)立足客观实际。

立足客观实际就是要要求电子政务建设发展要从欠发达地区的具体实际出发,一是要确定哪些公共服务事项是需要优先发展的,并通过相关规划和政策予以规定。因为某些涉及多个部门的、要实现跨地区、跨行业的在线服务,难度大得多,管理复杂得多,对电子政务的技术、安全要求也比较高。而在工商、税务、金融等具体行业则比较容易。所以欠发达地区来讲,电子政务建设要遵循先易后难、由简到繁的原则稳步推进,不能搞全面开花、齐头并进,而是要有选择有重点的进行。二是欠发达地区电子政务建设还必须面向群众的需求,从群众的实际应用出发。因为欠发达地区电子政务建设如果不考虑老百姓的需求,不注重对社会、对企业、对公众服务,将导致社会、企业、公众缺乏参与意识,从而削弱电子政务的价值。所以,在欠发达地区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还要立足用户的需求实际,并用户的需求实际以用户的需求实际为导向。

(二)体现系统协调。

协调是指系统之间、系统内各要素之间比较一致的状态。政府是重要的社会系统,社会系统的协调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社会系统协调是指人们自觉地按照系统协调的客观规律,使其运行或构成处在比较适应、比较平衡、比较和谐的状态,以利于保持系统的优化组合、系统的稳定,以促进系统向有利于于人类社会进步的方向发展。显然,欠发达地区电子政务建设必须要自觉遵循协调规律。人们在谈及电子政务时,往往可以认为:建立电子政务之后,政府机构各部门就可以通过虚拟办公、电子邮件交换、远程连线会议,克服了“文山会海”、“公文旅行”等现象,大大提高了推行政令的时效性和政府机构的工作效率。从技术层面上看,上述看法无疑是合理的,但将其放在非技术的层面上来看,就可能出现相左的情况。电子政务对行政效率的提高是建立在现代化设备与行政管理模式和体制的相应变革的基础之上的。这就使得我们在实践中必须注重电子政务项目与行政管理体系的协调,要注重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差别,主动进行体制、组织结构、职能等的协调,达到以信息化促使传统体系的变革,以体制和职能的变革巩固电子政务的成果。

(三)注重效能提高。

注重效能提高指的是欠发达地区电子政务要注重系统的行政效能。“行政效能”就是指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为实现其管理目标,从事公务活动时,发挥功能的程度及其产生效益、效果的综合体现。行政效能是行政管理的核心问题,是各级政府追求的首要目标。行政效能在大多数情况下也可以看作行政效率,提高行政效率就是用尽可能少的人力、物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办尽可能多的事情。坚持注重行政效能就是指在电子政务建设时,首先要考虑其行政效能,把提高政府工作效能作为系统构建的目标之一。行政效能是行政管理的生命线,是检验行政机关运转是否正常的尺度。任何低效率、无效率、甚至负效率的行政机构都是不可取的。因此,注重效能就成为欠发达地区电子政务建设的必然要求。

(四)降低行政成本。

降低行政成本是指降低行政成本是构建欠发达地区电子政务下政府管理体系的必然要求。政府行政成本是政府产出即向社会提供一定的公共服务所必须的行政投入或耗费的资源。有效地控制行政成本、高效低耗地开展行政管理活动,是各国政府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现行政府体系,从中央到地方分5

级,包括:中央政府的70

多个部委级机构,31

个省级政府,333

个地区级府,45000

多个乡镇政府,500

万左右国家公务员”⑤,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从这个角度看,欠发达地区采用电子政务降低行政成本也是我国现实的国情所决定的。如果我们不注意把降低行政成本作为构建系统的基本要求的话,就可能出现电子政务建设没有达到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转变政府职能的目的,从而违背了电子政务建设的初衷。所以,欠发达地区在构建电子政务下的政府管理体系时,应该体现电子政务建设的成本+

政府的行政成本<

政府传统的行政成本的关系。既要降低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的成本,又要通过电子政务项目降低整个政府行政成本。这就是说,在我们在进行电子政务项目建设时,应该在保证系统的功能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而不是盲目追求设备的高配置,系统的高性能。同时还要尽量规避电子政务项目的风险,尤其是非技术因素带来的风险,从而降低行政成本。

(五)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是指要把以人为本作为构建电子政务下政府管理体系的管理方式和理念。“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以人为本的现代化建设,其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⑥。人性,人的主体性,人的需要、自由、尊严和价值观等,一直是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在这样一个大的哲学背景和社会氛围中,人的核心地位得以确立是很自然的。人是管理中的首要因素,因此进行任何管理活动都必须要树立以人为本观念,把关心人、尊重人、激励人、解放人、发展人放在首要地位。电子政务下政府管理体系无疑是由机器设备和人构成的“人-机”系统,但是人是首要、核心的因素,一方面电子政务建设需要人来推动,二方面电子政务的推动也有利于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在欠发达地区电子政务建设的全过程中,都涉及到依靠人、开发人的潜能、尊重人,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凝聚人的合力等方面。具体来说,在电子政务项目建设中,以人为本体现为所构建的系统要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要能提供个性化、人情味、使用方便的服务,要使电子政务系统成为企业、公众、社团以及政府内部都积极参与的交流、办公、服务平台。

(六)注重应用效果。

一是注重电子政务系统的先进性。在实用性的前提下,所采用的网络和信息化技术应是国际公认的主流技术,具有持续发展的潜力。同时要求系统能保持在一定时期内不落后,并保证该网络各系统互连的方便性。二要注重电子政务系统可靠性。随着系统的建成,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对系统的依赖程度将变得很高,系统失效所造成的影响也就越大。因此,系统的设计必须在投资可接受的条件下,从系统结构、技术措施、设备选型以及厂商的技术服务和维修响应能力等方面综合考虑,以确保系统长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三是注重电子政务系统安全性。对政务办公和信息服务系统来说,安全性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性。所以,安全问题是电子政务系统要注重的问题。四是注重电子政务系统扩展性。电子政务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办公自动化则是它的基础和核心平台,我们不但要研究它的现状,还要充分考虑其将来潜在的需求。科学的设计思想应着眼于目前的应用系统及现有的技术,并考虑以最小的代价来适应网络技术不断的发展,使现有系统能够与需求同步增长,使系统规模在急剧扩张时亦不需要重新进行系统规划与设计,充分保护当前的投资。五是注重电子政务系统经济性。在整个网络设计时,根据目前的应用及将来的发展确定网络联接手段。就网络设备而言,由于支持多协议和分级结构,容易扩展,也不会因升级而被淘汰。另一方面,所采用的软硬件平台均挑选能满足当前需求,并具有较高性能价格比的产品。六是要注重电子政务系统的易用性。考虑电子政务系统用户的范围和以后社会公众用户的参与,系统设计必须考虑到使用者水平和以后的维护的方便容易,在系统的设计中要求系统架构易于理解,系统界面简单实用,系统功能强大,系统管理方便简洁,系统维护自动容易。七是注重电子政务系统规范性。整个系统的各种软件、硬件均应符合相关的国际、国内标准,各级管理信息系统应保持统一业务、统一功能、统一标准、统一界面。办公业务流程、业务功能以及业务岗位职责应遵循统一的规范。

七、加快欠发达地区电子政务建设的对策

(一)制定发展规划,明确目标,阶段实施。

欠发达地区推行电子政务要有组织、有步骤地制定详细实施规划。首先要搞好规划,按规划有序地推进电子政务建设。要制定电子政务发展规划,明确电子政务发展目标和各个部门、各个行业的任务、目标。电子政务规划既要有总体的发展目标,又要按照党委、政府业务特点,分别制定详细的实施规划。电子政务规划中的建设项目要按照党政部门业务急需程度、人民关心的程度进行选取,根据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原则安排。各地、各部门也要结合自身实际职能,制定相应的电子政务发展规划。

(二)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建设电子政务的关键。欠发达地区可以在加大建设投资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经验,与企业有关机构共同建设信息基础设施提高信息网络的覆盖率。为包括农村地区在内的大多数居民和企业提供廉价的接入连接,为电子政务的开展和信息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还要健全和完善欠发达地区政府专网,加强建设宽带高速政务网络系统,促进无线上网、数字电视与呼叫中心等技术与市场的发展。

(三)改变观念,充分认识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性。

政府是欠发达地区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推动者,它的认识水平及关注程度直接关系到电子政务发展的速度和水平。为此,首先要从政府尤其是从公务员开始转变观念,使之充分认识到电子政务不仅是一次行政管理方式的变革,而且是一次政府管理模式的创新,它对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建立服务型、学习型政府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次,要组织一批专家学者对电子政务理论作系统深入的研究,并将其迅速引入到实践可操作层面,指导电子政务的建设。把政府部门公务人员同电子政务工程技术人员结合起来,合作共建电子政务。最后,对于普通民众,要加大电子政务建设的宣传力度,让公众对电子政务有越来越深入的了解和越来越主动的参与。

(四)拓宽思路,多渠道融资,加大投资力度。

加大电子政务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和外资投入为重要来源的多元投资体系。欠发达地区财政每年应从预算内资金和科技发展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电子政务重点项目建设(包括公益性、基础性大型数据库的建设与开发)。金融机构应加大贷款投放规模和力度,对信息产业和企业电子政务项目进行全方位支持。开放市场,拓宽市场运作的社会化投融资渠道,积极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对电子政务建设的投入,推动电子政务建设的更快发展。

(五)加强立法,为电子政务建设提供刚性保障。

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是许多国家发展电子政务过程中极为关注的问题,所以发展电子政务保护网络安全,立法要先行。立法要从有利于欠发达地区信息技术发展和电子政务开展的角度,解决电子政务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政府信息网络的建设、管理、维护、内容和形式的规范进行必要的规定和约束,保障政府信息网络的规范、安全运行。在加强立法方面,首先要加快欠发达地区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化步伐,可以在各层面推行政府信息公开的法规或者在其他新颁布的有关法律中加入政府信息公开的规定。其次要加虚拟网络,而是采用网上与网下联合完成业务,重要的审批、授权、决策等放在网下,还是依靠传统手段来执行。最后,重视与电子政务发展密切相关的技术,尤其是电子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的最新进展情况,尽量将这些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应用到政府管理领域中来,不断促进电子政务现代化。

(六)电子政务建设与政府改革同步进行,建立扁平式网络化政府。

从理论上讲,电子政务塑造的是一种扁平化的矩阵式、网络式组织结构;电子政务流程采取的是并行化作业方式;电子政务的“人机互动”机制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人为因素的消极影响。建立在互联网高度普及基础上的电子政务也可以向更多的“顾客”提供公平、优质的服务。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关于电子政务的所有理想化设计都必须建立在对现有行政体制进行彻底改革的基础上。“电子政务建设不是简单地将政府原有的职能和业务流程电子化或网络化,而是政府行政方式和组织结构的优化重组。电子政务建设必须与转变政府职能和机构改革紧密结合起来”

欠发达地区各级政府在推进电子政府建设的过程中,应该更加自觉地把建设电子政务和大力推行行政体制改革紧密结合起来,把建设电子政务的实力、能力和效力结合起来做综合考虑,平稳推进而不是盲目跃进。

(七)电子政务建设要有侧重点和体现欠发达地区特色。

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是制约落后地区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原因之一。政府财政拮据使有些落后地区领导认为开展电子政务建设是一件奢侈行为,他们不能真切地体会到电子政务带来的好处,反过来制约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因此,欠发达地区的电子政务建设必须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着手,通过电子政务建设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增加城镇居民和广大农民的收入。一是劳务输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为劳务输出创造良好的条件,加强这方面的电子政务建设。二是开发农村市场,建立农村市场信息服务体系,解决市场信息不畅导致的农民收入增加困难,农副产品资源的巨大浪费的问题,同时引入电子商务运作模式,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三是提高农民农业技能,构建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技能,推动农村地区脱贫致富进程。

(八)加强应用研究,发挥电子政务实效。

电子政务投资大,计算机更新速度快,软件升级也快。因此,欠发达地区一定要以认真负责的精神,搞好项目设计和论证,坚持实用为本,不要一味追求先进。要充分发挥专家组的作用,做好项目的论证工作,没有论证的项目一律不能批准立项。加强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提高电子政府质量,发挥其应有作用。一方面,要打破政府各职能部门对信息资源的垄断和封闭。必须打破各级政府和部门对信息的垄断和封闭,整合政务信息资源,重视对信息资源的不断开发、更新和维护;推动政府信息资源对社会的开放,使之发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工商、公安、税务、民政、社会保障等“窗口部门”作为突破口,明确界定这些“窗口部门”应予公开的范围。另一方面,打破“重硬件,轻软件”的做法,将信息的再开发和再利用,以及相关技术作为电子政务整合的重点工作。

(九)加强培训和教育,全员普及信息知识。

加强培训和教育,逐步提高公务员和公民的现代信息意识和信息技术水平一方面政府机关应采取“引进来”“送出去”的办法,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公务员的信息素质以及应用能力的高低,是政府信息化能否落实的关键。首先,通过公开招聘、考试录用等途径,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单位引进具有丰富经验的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同时,从现有国家公务员中选派一批已初步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熟悉计算机业务的年轻人,到高等院校、网络工程公司学习、进修,为政府网站(网页)将来的持续更新和维护提供人才支撑。最后,必须普及现有公务员的培训和再教育工作,并使之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另一方面,要出台相关倾斜政策,在全社会的教育体系中,进行信息技术人才培养。这是电子政府建设的需要,更是整个社会信息化的需要。一是要调整教育政策,积极引导优秀高中毕业生选择数学、物理、计算机信息科学等专业,比如在这些专业设置优厚的奖学金等;二是要抓好中小学生计算机知识的普及教育。要在中小学中开设计算机课程,从小学起就进行现代信息意识的培养;

要鼓励各类成人技术学校及社会培训结构举办现代信息技术培训班,逐步提高全体公民的现代信息意识和通讯技术水平。

(十)高度重视安全问题。

加快建立欠发达地区电子政府的安全保障体系,确保电子政务安全。首先,要进一步加强政府上网的安全意识和危机意识,加强政府信息安全教育与培训,重视网上工作的程序规范和控制体系建设。其次,我们要将电子政务系统对安全的需求进行分类、分级,实施科学管理。对于国家的核心机密可以采用专网、物理隔离的方法,不是特别重要的地方采用虚拟专网,再下一级可以采用内部局域网和防火墙。我们应该对不同的安全需求采取不同的安全措施。第三,还要制定相关的信息安全政策,制订和完善适合我国政府电子化的安全法规。第四,有针对性地加强电子政务安全技术方面的研究。

八、结论

电子政务是公共行政一个新兴的主题,它构筑了政府与公众的新型关系,缔造出前所未有的政务工作模式和政府工作形态,是构建高绩效政府的战略手段,是政府办公方式的历史性跨越,电子政务已成为治国不可或缺的工具。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讲,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既存在缺乏统一规划,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对发展电子政务性质和作用认识不足;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投入不足,存在“数字鸿沟”;政府网站信息资源建设严重不足等问题,受到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条件比较落后;信息化水平低、信息技术整体研发能力不强,安全技术问题未得到很好解决;精通或熟悉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公务员少,专门人才缺乏;政府部门与网络系统集成商、开发商的矛盾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以及缺乏整体规划、统一的标准和相应的组织机构;思想观念问题;传统政府运作机制的障碍;电子政务立法滞后等主观因素的制约。欠发达地区只有按照立足客观实际,体现系统协调,注重效能提高,降低行政成本,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应用效果的思路,切实采取制定发展规划,明确目标,阶段实施;不断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转变人们观念;拓宽思路,多渠道融资,加大投资力度;加强立法工作;电子政务建设与政府改革同步推进,建立扁平式网络化政府;电子政务建设有侧重点并体现欠发达地区特色;加强应用研究,发挥电子政务实效;全员普及信息知识;高度重视安全问题等措施,才能促进欠发达地区电子政务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欠发达地区电子政务建设研究涉及内容很多,由于受篇幅限制,本文没有进一步深入研究,主要有:设置欠发达地区电子政务信息主管官员;确保信息安全的具体措施等,这些问题留待广大同仁进一步探讨。

【注释及参考文献】

释:

①金江军、潘懋:《电子政务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②王平:城市信息化与政府治理模式的创新,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

③王春正:《中国信息年鉴》,北京:中国信息年鉴期刊社2004年版

④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北京市人事局:《信息技术与电子政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版

⑤李大珊:《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变革》,《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3第2期

⑥沈湘平:《人文素质与人的发展

高度重视人文素质现状的调查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3第1期

参考文献:

〔1〕杨星灿:《论电子政务对行政主体的影响》,《湖湘论坛》2005第6期第79-80页

〔2〕曾霞、贺永祥:《电子政务人才培养问题论析》,《理论观察》2005第五期第59-60页

〔3〕沈培:《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工会论坛》2005第6期第76-77页

〔4〕李峰:《电子政务安全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沈阳干部学刊》2005第7卷第6期第46-47页

〔5〕李妙然:《行政环境与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第22卷第1期第64-68页

〔6〕晁旭:《我国电子政府建设的新进展及发展对策探析》,《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第2期第69-73页

〔7〕柳新华、董相志:《中小城市发展电子政务的环境约束与对策研究》,《情报杂志》2005第6期第48-50页

〔8〕晋一:《电子政务-行政与社会管理的革命》,《前沿》2005第7期第99-101页

〔9〕崔自然、郭立甫:《浅议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价值工程》2005第8期第5-7页

〔10〕谭银华、吴丽娟:《中外电子政务发展比较及对策分析》,《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第5期第85-87页

〔11〕冯耀明:《电子政务推进中的社会环境因素分析》,《中共山西

省委党校学报》2004第27卷第3期第29-31页

〔12〕宋皎:《试析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制约因素》,《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第10期第165-167页

〔13〕张彬:《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三大制约因素》,《电子政务》2006第5期第60-63页

〔14〕姬泊:《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建设对策探讨》,《宿州学院学报》2005第20卷第1期第105-107页

〔15〕黄曼慧、黄燕:《缩小我国国内“数字鸿沟”的对策分析》,《生产力研究》2005第3期第150-151页

〔16〕王长胜:《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下载对欠发达地区招商引资的冷思考(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欠发达地区招商引资的冷思考(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调研思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总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历史选择,也是“十一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题。建设新......

    欠发达地区如何建设新农村

    欠发达地区如何建设新农村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作为内陆欠发达地区,怎样建设呢?结合多年的工作,我认为要准确把握六点。 一、找准起点,切实抓......

    欠发达地区灌云县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是江苏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和亮点,而苏南、苏北县域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又是江苏经济发展中的一大矛盾和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苏北地区不少县......

    欠发达地区灌云县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是江苏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和亮点,而苏南、苏北县域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又是江苏经济发展中的一大矛盾和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苏北地区不少县......

    欠发达地区如何培养和引进人才

    欠发达地区如何培养和引进人才 钟建全 欠发达地区经济起点较低,发展速度较慢,规模总量偏小,财力有限,区域特色不明显。造成这种状况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思想观念较为落后。......

    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

    村庄,是指农村村民居住和从事各种生产的聚居点。它有别于城镇,具有独特的发展特征,其规划也有特殊性。近年来,随着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村庄的功能及结构逐步......

    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思考

    “九五”期间,我省在区域经济的划分上,将13个地级市分为“沿江8市”和“苏北5市”。经过几年的努力,纵向比较各县(市)都有较快的发展,横向比较南北经济发展梯度进一步明显,发展差距......

    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财源培植的若干思考

    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财源培植的若干思考 征管处课题组丽水市处于浙西南地区,占地1.76万平方公里,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谓,2004年人均GDP为1000美元,是全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