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探究活动课的探究

时间:2019-05-13 03:55: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历史探究活动课的探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历史探究活动课的探究》。

第一篇:历史探究活动课的探究

历史探究活动课的探究

洛川县石头镇初级中学任中全电话:***

【摘要】

历史探究活动课是新课改背景下发挥和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体作用的最佳平台,是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有效途径。本文从个人教学实践尝试的几种教学方法,阐述了历史探究活动课的基本教法。

【关键词】探究活动活动探究

【正文】

新编初中历史教材在对原教材内容改编的同时,增加设置了旨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探究活动”课内容。我校作为县教研室“历史探究活动课”的课题研究实验校,我们做了不少的教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目前已顺利结题。下面,我就近年来在历史探究活动课的一些探究实践,有以下体会和大家交流。

历史“探究活动”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感悟历史知识,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感性认识,在授课的方法上没有固定的模式,应该根据具体内容而确定方法。我们的做法一般有三种:

1、运用多媒体及网络等现代化手段,创设教学情境,获取直观的知识信息。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个学校都装配了微机教室和多媒体教室,这为我们上好历史探究活动课创造了条件。在上探究活动课“感受甲午战争”时,我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搜集了以甲午战争为主线的历史

知识,并用图、文、声、像、视频把这些知识生动化、具体化,其中有动画、有影视剪辑、有戏剧脸谱,采用多种形式来表现清政府官员的昏庸无能和中国人民的顽强抗争。然后组织学生观看,写出观后感。学生通过这种形式,充分认识到近代中国之所以备受列强欺凌的根源,进而引起思想共鸣,并从历史事件中感受到“落后就要挨打”,从而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信念。

2、通过观看相关的影视片,来认识历史事件。

多媒体教室联网后,能下载到各种影视片,让学生通过观看影视片来认识历史事件,不失为一种好办法。针对探究活动课《人民军队的光荣历程》,我们下载了影视片《南昌起义》、《天安门阅兵仪式》等分别组织学生观看,然后让学生谈个人的感受,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人民军队就是人民安居乐业的钢铁长城和坚强后盾。针对探究活动课《票证时代的结束》,我们下载了影片《许茂和他的女儿》、《红旗渠》等老影片组织学生观看,对其中有票证内容的地方采用暂停或重放的办法,加深学生对这一特殊历史事件的印象。同时,通过组织上网查看各种票证的样式,力争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这一历史事件。

3、组织开展活动,感悟历史知识。

围绕探究活动的知识内容,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活动,认知历史事件也是较好的方法。初二的探究活动课《人民军队的光荣历程》,在科任教师的组织安排下,让学生搜集整理关于人民军队建设过程中的资料,每人制作一张手抄小报,最后选出20幅作品张贴于学校的宣传橱窗,以激发学生对这一历史事件认识的兴趣。初一的探究活动

课《我看商鞅变法》,在科任老师的提议下,教研组、年级组结合改革开放三十年纪念,举办了“我看中国的改革”主题演讲赛,让学生把历史上的著名改革事件与当今的改革融合起来,促使学生把历史知识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发挥历史学科以古鉴今的作用。

我们是农村初中,由于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只做了以上三种简单的尝试,而且还遇到过不少的困难,如:影视片组织学生观看时间过长,占用了其他学科的时间,给学生造成因观看影视片而无法完成相关的作业练习的现象,甚至一些科任老师、班主任持反对意见,还有学生因条件限制,所布置搜集整理的材料很有限,往往给上课带来困难和阻力;按照教材安排分组讨论,学生发言不积极主动,谈看法认识过于肤浅等等,这都需要同行们共同努力探究,寻求适合探究活动课的最佳途径。

我们认为,历史探究活动课不仅仅是停留在其内涵上,而要更注重挖掘它的外延。也就是我们要树立时时处处都探究的思想,只要与探究活动课内容相关的知识,我们就提醒、引导学生关注它、认识它,时刻为学生营造学习活动课的氛围,这样就一定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第二篇:初中数学实践活动课探究

初中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探究

回兴中学杨长菊

内容提要:数学活动课是一种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的创新课型。本文首先提出开设数学活动课的意义和背景,然后阐述其含义、应遵循的原则以及课型、教学中的注意事项,最后进行总结分析。

关键词:初中 数学活动课探究

数学活动课是一种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的创新课型。国家教委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指出,实践活动课不是其他课的辅助和附庸,它既适应我国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要求,又呼应世界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它不仅为学生生活经验的获得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形成开辟了广阔的渠道,而且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了无限的空间。根据《中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数学实践课是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突破口,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加强学习实践性和体验性,从传统的课堂学习时间,转变为课内外相结合,使学生能解决日常生活、实际情况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意识到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

一、开设数学活动课的意义和背景

开设数学活动课对当前的新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学校数学教育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化功能——包含数学知识的获得,数学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的提高。二是创造功能——通过解决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发展提炼数学模型,了解数学方法,注意数学应用的创造性数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三是育人功能——通过数学的教学,使学生形成诚实、正直、坚忍不拔、不轻率盲从的品质,尊重真理的习惯和严肃的生活态度,形成从整体把握事物,从全局考虑问题,遇到困难不断创设条件,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事物朝着最优方向发展的优秀品质。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数学教学仅侧重于教育给学生现成的知识结论,而往往忽视了数学学科的基本精神——数学知识的应用。新的课程标准规定:使学生既懂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而我们的教学长期脱离实践,为什么要学习数学?学习好数学有什么实际应用价值?许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找不到数学的影子,由此可见,现在绝大多数学生都是为应付考试而学习数学,没有真正体会数学知识的作用和意义,实际上也没有学到真正的数学。

因此,了解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数学的表现,也影响他们学习数学的动机。让学生自主参与数学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通过动手探索,参与实践,密切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掌握数学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和数学建模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实践活动还可以缩短书本与社会的距离,学生把学到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同时又能用实践中得来的知识补充和完善书本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数学活动课的含义和应遵循的原则

数学活动课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通过讲述、游戏、操作、推理计算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的一种课型。通过数学活动课,可以使学生从繁重的课堂任务中解脱出来,调节学习情趣,轻松有效地学习;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活动,实现学习参与的全面化;使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能力得到提高,培养思维的灵敏性、创造性。

数学活动课的内容的选择,一定要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并且符合学生认知特征和实际条件,因此要遵循以下原则:

A、实践性:数学活动课中,学生应灵活运用学到的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和基本技能,把学与用,动脑与动手,理论与实践和谐地结合起来,在解决数学问题的实践中

学到知识、提高能力。活动内容要比较适合学生的实践领域,让学生只要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不要设计过高过难的活动,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比方学生活动多谈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少谈旋转,因为旋转难度大些。

B、兴趣性:爱因斯坦说过:“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数学活动课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将“知识”包装成“礼物”的过程,它无论是内容安排、组织形式、教学方法都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需要,引发孩子的好奇心,刺激他们的兴奋点,使知识真正成为孩子们乐意接受的礼物。活动内容要尽量贴近当今中学生中热点问题,或学生有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去主动参与。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C、层次性:由于初中学生程度的层次参差不齐,设计活动的内容,要富有层次,不要一刀切,让每个学生通过活动都有所发展。

D、两主结合性:所谓两主结合性即以教师主导与以学生为主体相结合的原则。老师主导的目的是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是活动的主体,也就是说老师只起引导作用,不包办代替。但是如果只强调学生主体,缺乏老师的主导,学生可能象一只无头苍蝇嗡嗡乱飞。只有两者结合,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E、鼓励性:进行适时恰当的评价和鼓励,是保持学生在活动中激情不减和持续探究的重要环节。肯定他们的探究意志,表扬他们的探究精神,都会使学生的精神振奋,自信心增强,参与意识受到激发,数学能力得以提高。比方在活动当中重点引导基础较差的学生动手参与,哪怕有一点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三、数学活动课的课型

1、拓宽延伸课

在完成教学指导纲要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外,把课本上的某些内容适当地加深和拓宽,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围绕一个专门的知识疑点、重点、难点,适当加深拓宽,充分发挥数学才能解答一些数学问题。如学习了四边形的中位线知识后,开展了一节关于“四边形各边中点连线所得的四边形与对角线的关系”的活动课。学生通过画图、分析、讨论、总结出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各边中点连线的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垂直的四边形各边中点连线的四边形是矩形。这样就使数学课内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充实,也使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提高。

2、实际应用课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要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更要应用于生活。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常要建立数学模型,运用数学方法,把实际问题转化为纯数学知识来解决,这是思维的创造性过程,是思维灵活变化的体现。数学活动课就是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创造力。如在教学“比例应用”时,提出这样的问题:“谁不上树可量得树高?谁不过河可测得河宽?”同学们听后,学习兴趣很高,纷纷提出自己的不同想法。到底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于是对“比例应用”的学习,便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同时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也积累了理论经验。再如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把厚0·1毫米的纸依次折叠并计算纸张的厚度,提出问题“足够长的厚0·1毫米的纸继续折叠20次、30次,会有多厚?”把数学问题转化数学乘方问题,最后让学生通过计算知道:如果一个楼层按高3米计算,把足够长的厚0·1毫米的纸继续折叠20次有104米高,有34层楼高;继续折叠30次后有10万多米高,有12个珠穆朗玛峰高(珠穆朗玛峰高约为8848米)。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用处与妙处,从而使学生端正了学习数学的态度,下定学好数学的决心和信心,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创造力。

3、实践操作课

指导学生制作学习用具或操作学习用具,进行实际测量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做一做、摆一摆、折一折、画一画、拼一拼、量一量、剪一剪、数一数等具体操

作活动,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合一,既能巩固运用所学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如用硬纸制作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圆台等模型,通过学生的动手制作,不仅认识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平面图形经过折叠成立体图形,立体图形沿某些棱剪开展开成平面图形),而且培养了学生观察思考和自己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的能力。又如,学了图形变换后,要求学生自主设计几个简明的轴对称图形或中心对称的图形构成的商标,再着色并配有简炼的广告语,给天城工业区的麻花开发商的汪老板设计商标并加上简洁温馨的解说词等,使学生发现自己学习的数学是有价值的数学,学到的数学知识能够帮助自己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知识应用的广泛性。

4、游戏活动课

数学游戏的趣味性强,通过数学游戏,使学生在玩中乐、乐中学,可以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 数学游戏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是一种极好的益智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游戏活动形式很多,如下数学棋,玩数学扑克牌,猜数学谜语,开设数学诊所、数学游乐园等。在一次数学活动课中,为了让学生能熟练记忆、理解所学过的有关几何定理、推论以及逆命题,我设计了这样的游戏:学生坐在各自的座位上,进行击鼓传花游戏。第一横排的学生传完花,把花交给第二横排的学生,第二横排的学生传完花,又交给第三横排的学生,这样依次传下去。当鼓声一停,花落“甲”同学手中,便叫“甲”起来邀请他的好友“乙”。“甲”说出所学的一个几何定理或推论,让“乙”说出它的逆命题,由全班同学来判断其正误,回答正确各自得10分,有说错的记0分,要求已说过定理、推论不能重复,以小组形式积分,最后评比。学生在兴趣盎然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提高了反应的灵敏度和辨别能力。

四、数学实践课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数学实践课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解决问题的活动,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充分体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基本理念“学生是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活动,学生做出选择并实施这些活动;教师要让学生在选择中具有较强的自主性;教师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教师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数学实践课是学生解决问题的活动,活动的参与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

为了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得到展示,在教学中要注意:

1)要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具有探索的余地和思考的空间)。

2)要让学生经历一个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过程(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会一些探索的方法)。

3)要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每一个主题都应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探索和交流。数学实践课的学习方法是行动、提问、研究和实验,而不是死记硬背事实性知识。

3、鼓励学生思考方法的多样化

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积极参与综合实践课的学习过程;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看法或解决方法。

4、对数学实践活动的评价应该以质的评估为主

对数学实践活动的评价应强调过程性评价,应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而不应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对综合实践活动应主要评价以下内容:能否主动运用数学知识描述并解决实际问题;能否运用多种方法,对结果的有无进行反思的习惯;能否积极参与讨论与表达。

五、结论与分析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数学活动课具有数学教育的文化功能,通过课堂知识的延伸,加深了学生对所知识的理解,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知识面;通过实践操作活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造功能在课堂活动中得以实现;同时在课堂活动中,学生之间合作交流、互相协助,体现了数学教育的育人功能。

但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学生之间的知识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使部分学生在活动中不能很好地参与。二是教师教学的选材等对数学活动课顺利开展的影响比较大,选材不好,课堂活动气氛就不好,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得不到充分发挥。三是学校的硬件设备,如直观工具、电脑设备等对教学有比较大的影响。

总之,教师要成功地上好一节活动课,必须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明确活动的目的和主题;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结构,选择合适的活动内容,通过合理的教学程序,使学生易于接受;必须充分运用各种教具,通过轻松灵活的组织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新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教学课程标准》。

2、《中学数学研究》

3、金立荣:《数学活动课的实践与反思》,教育资源网。

第三篇:听说活动课的探究和反思

听说活动课的探究和反思

“听说活动课”这一课型在目前的语文教学领域,基本上乏人问津。而我却独辟蹊径对这一课型进行了一个多学期的研究。事情要追溯到上个学期:

一开学就接到任务:上一堂校级研究课。对于大多数老师来说,简直令人感到压力倍增。我却不这么想,因为这次是沈文华老师来指导我上课。对于我来说,这可是难得的学习机会。可是没想到的是沈老师居然让我尝试“听说活动课”这一课型,这种课型既难把握,又难以借鉴,可以参考的资料少之又少。我觉得上这种课,必将经历“开荒”的过程,困难而艰辛,但要强的我在心中不住呐喊:“不妨尝试下,说不定能独辟蹊径,领略到别样的风采。”我毅然开始了我的探究之路。

四堂课,让我真正认识了“借力”

《会飞的馒头》1是我的第一次尝试,只能用“失败透顶”来形容。可能是我刚送走五年级的孩子,所以上着上着,我竟然忘了当时坐在课堂里的是一年级的孩子。我一个劲地要求他们把故事说完整,说具体。让听说活动课变成了高年级的复述。也就是在这次评课中,沈老师第一次向我引荐了“借力”这个概念。

借力!这不是“慧教学”的课堂常用语吗?

“‘借力’就是引导孩子学会利用各种资源来提升学力。要让学生学会‘借力’,教师首先要自己学会‘借力’!” 没想到,沈老师的这番话竟成了我第一堂课的最大收获。

于是,我先向教参借力,向游戏形式借力,来彰显听说活动课的“活动”特质。我搬来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闯关”。整堂课的组织形式简化为“闯四关”,这样也便于低年级学生适应。最后,我还想到了向教具借力。我在“淘宝”上淘来了一个“讨喜”的“棒棒糖鼓”,建立了“闯关游戏”的课堂常规:

棒棒糖鼓响一下,“小海螺”2们身坐正; 棒棒糖鼓响三下,“小海螺”们竖耳朵; 棒棒糖鼓一阵响,“小海螺”们张嘴说。

在接下来的三节课中,慢慢地我认识到了学生可以向很多资源借力:向录音 12教材选自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上海教育出版社一年级第二学期《语文》第192页。上海市巨鹿路第一小学2017届2班的班名。中的好词好句“借力”;向录音借力;向教材借力;向板书借力„„

本学期,让我感受“见贤思齐”的魅力

自从上个学期的两堂课,我们语文组借助一张课堂观察量表,调动所有语文组的老师对我的课堂进行了观察。通过这张观察量表,我发现在我的课堂中,学生参与度很高。很多学生都能很有兴趣地上课,特别是当我敲响我的棒棒糖鼓的时候。可是,当孩子们自己练习说话时,出现了学生不能主动和同伴合作的现象,更别说向“小伙伴”借力了。

这一学期,沈老师便对我提出了要求:建立同伴合作的常规,引入“见贤思齐”的概念。“见贤思齐”也是“慧教学”课堂的常用语。它也是一种学习的指引,让学生学会向老师与同伴“借力”,懂得利用一切资源,帮助自己提升倾听和表达的能力。

根据这些教育理念,我在课堂中开始了实践。首先,我把学生的位置进行了调整:异质分组,让一个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和学力相对较弱的学生结成“同伴”。在同伴学习中,培养学生倾听同伴的习惯,并且随机进行帮助。在课堂中,我十分关注学生之间的互动,注重点评学生倾听的习惯和帮助别人的态度,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推荐机制”。“推荐机制”就是在同伴合作中,听到伙伴们说得好,可以推荐别人来说。如果推荐得好,同时也有奖励;推荐不成功,说明没有认真倾听和帮助同伴。这种“机制”也为了检验同伴合作的有效性。

其次,在课堂中不止学生和学生之间是学习的伙伴,更重要的是老师和学生形成的学习共同体。如在本次的区级教学研讨课中,我们在备课中发现学生在听大段故事时不能够捕捉到主要信息。教师作为学习共同体的一员,就可以让学生向老师“见贤思齐”,引导学生学习“向铅笔和连线借力”的听记好方法。

再者,我采用了“好词好句一箩筐”的方法:在学生倾听同伴发言的过程中,随机在WORD文档中打入好的句式和词语。这种方法不但让学生在倾听中对好词好句敏感,更让学生们能够向同伴见贤思齐,同时也向“好词好句一箩筐”借力,用好的词语和句式把话说清楚。

值得一提的是,本学期我有幸得到了向全区二年级老师上一堂研究课的机会。为了这堂研究课,区教研员张桂英老师一次次地来学校听我的试教。面对我试教中暴露出的一个又一个问题,富有经验的张老师总会耐心地给予我一个又一个宝贵的建议。比如在试教过程中,张老师发现学生对于“以小狗的口吻把应聘的理由说充分”这一说话练习有困难,就提议做小动物的头饰,让孩子们戴上头饰来说一说。这样不仅有助于孩子顺利地完成角色转换,同时也让孩子们有了说话表达的积极性,有效地帮助孩子们克服了畏难情绪。

都说过程比结果更重要——通过这次备课,张老师作为资深教研员认真、负责的敬业态度,以及对我们年轻人的真诚提携让我印象深刻。“要做事,先做人”,我决心要向张老师见贤思齐!

本次公开课,让我认真思考

从上个学期认识“借力”到这一学期的“见贤思齐”,我原以为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原以为我的区研讨课会一举成功,原以为„„

当上周四的区研讨课结束后,我却发现了这些想象都成了泡影。很多老师都说:“这样的教学策略非常新颖,但是课堂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听到这样的话,我开始了痛苦地反思:

第一,让学生学会倾听,老师要先学会倾听。

曾记得在备课的时候,教研员张老师是这样说的:“听说活动课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的耳朵要很灵敏,要听出学生表达中好的地方,及时纠正学生表达中不正确的地方。”很惭愧的是,这些我基本都没有做到。比如在《动物应聘》第二关“动物应聘的理由是什么”中,我的预设是用 “因为„„所以„„”或者“„„是因为„„”的句式来说。没想到,课堂上有一个孩子居然是这样表达的:“动物应聘的理由是„„”。我居然觉得他是错的,硬生生把他纠正成“„„是因为„„”。最后造成了这个孩子不能连贯地说下去。这其实是打断了学生的思维,打乱了学生原有的语言表达模式。这都是我没有静下心去倾听的缘故。第二,让学生懂得见贤思齐,老师要先学会思考。

“见贤思齐”是让学生学习好的学习方法。在本次的区研讨课中,我让学生学会了“借力”,可是并没有真正落实“见贤思齐”。在输入“好词好句一箩筐”时,没有让学生真正去运用这些好的句式和词语。比如在第三关中,学生能够听出小狗是如何把应聘理由说充分的,但他们不能流利地表达出来。在这一点上,我确实没有在备课中认真思考。我只是简单地以为这很容易,学生们能回答得出。最终当然以失败告终。老师作为学习的“先行者”,应该走在学生前面。第三,让学生流利地表达,老师要先锤炼自己评价语言。

教师的评价语言对学生是至关重要的。这一直是我的“短板”。每当学生回答问题,我总是说:“真棒!真聪明!”评价没有针对性,更让学生不知道到底要达到什么程度才算好。在本次的区研讨课,我又犯了老毛病。在学生表达的过程中,我没有用“点拨”的语言让学生朝着听说的目标“前进”。比如说在第二关“说出动物们的应聘理由”,我只是让学生朝着我所预设的句式表达,有的学生照着好词好句说,而有的学生却说了自己不同的话。我却没有进行相应的表扬和“点拨”,当然学生们就不会有意识进行多样的表达。最后就变成学生们都在“鹦鹉学舌”,而不是“见贤思齐”。因此,锤炼我的评价语言是当务之急,不能停留在没有意义的夸奖,而是通过评价给全体学生一个学能的指引,让自己的课堂评价用语真正有助于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

第四篇:工会活动历史探究

工会活动历史探究

一、工会的历史

1.1、工会的产生:工会又称劳工总会、工人联合会。工会组织的产生源于西方的工业革命,当时,农民离开赖以为生的农业涌入城市,为城市的工厂雇主打工,但工资低廉且工作环境极为恶劣,在这种环境下,单个的被雇佣者无能为力对付强有力的雇主,从而诱发工潮,导致工会组织的诞生。

1.2、工会的性质:工会的一般法律性质是社团法人。1.3、国际组织:

1)、世界劳工联合会:世界劳联成立于1920年,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曾经在102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约2000万名会员。2006年10月31日,世界劳工联合会正式宣布解散。2006年10月31日,国际自由工会联合会和世界劳工联合会同时宣布解散,次日(2006年11月1日),国际工会联盟宣告成立,两会成员并入该国际工会联盟。总部设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

2)、世界工会联合会:世界工联于1945年10月在巴黎正式成立。总部设在捷克首都布拉格,2006年1月迁往希腊雅典。目前拥有来自105个国家的7800万会员。

3)、国际自由工会联合会:自由工联于1949年12月在英国伦敦成立,是一个右翼国际性工会组织,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2006年10月31日,国际自由工会联合会和世界劳工联合会同时宣布解散,次日(2006年11月1日),国际工会联盟宣告成立,两会成员并入该国际工会联盟。总部设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

4)、美国的工会组织:美国有两大全国性的工会组织,分别是劳联产联(全称为美国劳工联合会与产业工会联合会)和变则赢(Change to Win),在代表工人利益,与资方和政府谈判方面,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5)、英国劳工联合会议:TUC(Trade Union Congress)是英国全国性的工会组织。

1.3、中国工会:中国工会起始于1922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会员和职工利益的代表。

二、中国工会的活动准则

现行工会法第四条规定:“工会必须遵守和维护宪法,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依照工会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

三、工会活动变迁

工会是工业革命后形成的社会组织之一,要了解工会活动变迁,就得研究工业革命,迄今为止,世界已经发生了四次工业革命,如今的世界正进行第五次工业革命,我们逐次分析每次工业革命对工会活动的影响,并通过前四次工业革命的工会活动规律,推演出正在进行的第五次工业革命工会活动方式方法。3.1、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工会出现始于第一次工业革命,1765-1830年,以蒸汽机作为动力的工作机被广泛使用,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从社会关系来说,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

最初一批资产阶级的代表,是最初由手工作坊主转变为工厂主的人,作坊式管理状态直接带入工厂管理中,家族化、随意化、非规则化、粗放化、无标准化、个人化、非程序化、感情化和专制化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主旋律,管理原始。

如此原始的管理无法匹配机器高效率,工人技能还停留在手工作坊水平,导致工人劳动强度大增。同时,机器的高效率导致市场竞争加剧,社会资源分配平衡被打破,低收入工人及破产失业人员增多,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矛盾加剧,工人为维护自身利益自发的形成组织,范围主要在一个工厂或工厂集中的一个区域,各自发工会间独立活动,主要以协商的方式同工厂主争取福利,同时协助企业主进行管理职能划分,企业管理雏形形成。

中国因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未参与第一次工业革命,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对全球殖民扩张,中国被迫面对,贸易长期逆差,白银大量外流,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国家处在崩溃的边缘。3.2、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1866-1940年期间的电气化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标志。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起来,垄断寡头逐步形成,贫富差距扩大到极致,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扩大自身殖民地,释放生产力,发动了第一世界大战,被殖民地国家被动的进行工业化,被殖民地国家工人受的压迫最大,出现了世界性工会组织,此时的工会组织主要活动已经变成反封建的先锋,在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领导下,在世界各地进行民族资产阶级革命。

在中国,旧民主主义时期(1840-1919),中国进行着反清帝国、反封建和反殖民的资产阶级革命。中国工人阶级从无到有,但没有自己组织,大量华工由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组织,部分劳务输出到海外,受尽压迫。这期间同世界劳工组织取得了联系,成为未来中国工会的先驱。

3.3、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

1940-2010年期间的信息化是第三次工业革命标志。在此期间,以工人阶级为主要力量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工人阶级地位得到空前提高,世界各地劳工组织成为重要政治力量。二战后期形成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

在社会主义阵营,工人阶级作为领导阶级,发挥着建设国家主力军作用;在资本主义世界,在劳工组织领导下,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一直进行着斗争,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从各种公开媒体报道中,都能看到世界各地工人阶级罢工的活动。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中国工会1922年成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结合农民阶级,经历雪与火的洗礼,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

1949-2010年期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工人阶级转入积极国家建设。工会活动围绕着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企业开展,期间经历了冷战对抗、文化大革命、中国改革开放、苏联解体等重大政治事件,中国工会都很好地履行了自己的使命,为国家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来临

自2010年以来,以智能化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来临,标志事件为2011 年汉诺威博览会,会上提出了工业4.0概念,其特征为:

4.1、核心:CPS(Cyber-Physical System)

CPS(信息物理系统)包容了与工业相关的智能电网、智能产品、智能(生产)建筑、智能调配和智能物流等内容,它将工厂的所有智能机器、存储系统和生产设施集成在一起建立网络。CPS 可将所有相关的物理设备(在世界范围内)连接到互联网上,使得物理设备具有计算、通信、精确控制、远程协调和自治等功能。由于CPS 有互联网支持,它创造出智能产品、智能生产程序与过程,构建起新的智能工厂。

国内已有的“物联网”但远远不是这个“物联网”。但是国内已有的互联网成果有可能被引用到中国的CPS 中来,腾讯的微信、马云的淘宝、百度的中文搜索都可以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发挥作用。4.2、智能工厂

智能工厂能够管理复杂的事物,不容易受到干扰,能够更有效地制造产品。在智能工厂里,人、机器和资源如同在一个社交网络里自然地相互沟通协作。智能产品理解它们被制造的细节以及将被如何使用。它们积极协助生产过程,回答诸如“我是什么时候被制造的”“哪组参数应被用来处理我”“我应该被传送到哪”等等问题。智能工厂成为未来的智能基础设施中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这将导致传统价值链的转变和新商业模式的出现。

智能工厂将渗透到公司间的价值网络中,并最终促使数字世界和现实的完美结合。智能工厂以端对端的工程制造为特征,这种端对端的工程制造不仅涵盖制造流程,同时也包含了制造的产品,从而实现数字和物质两个系统的无缝融合。智能工厂将使制造流程的日益复杂性对于工作人员来说变得可控,在确保生产过程具有吸引力的同时使制造产品在都市环境中具有可持续性,并且可以盈利。4.3、智能产品

智能产品具有独特的可识别性,可以在任何时候被分辨出来。甚至当它们在被制造时,它们就可以知道整个制造过程中的细节。在某些领域,这意味着智能产品能半自主地控制它们生产的各个阶段。此外,智能产品也有可能确保它们在工作范围内发挥最佳作用,同时在整个生命周期内随时确认自身的损耗程度。这些信息可以汇集起来供智能工厂参考,以判断工厂是否在物流、装配和保养方面达到最优,当然,也可以应用于商业管理应用的整合。

五、第四次工业革命中产品生产及工人管理方式 5.1、生产方式

企业将符号化,品牌标识将代替企业,不存在层级管理。企业生产将是系统自行选择,智能系统将根据客户发出需求,在全球同时选择有比较优势的项目负责人及实施人,同时匹配生产资料,当项目结束后,临时生产组织成员领取相应报酬,形成生产报告后自行解散,系统将实施终生追溯。5.2、管理方式

全球国家对人的管理完全行政化,在中国,将延续党、政、工、团组织,各地工会将按最佳聚合时间划分来管理会员。

六、工业4.0时代的工会活动 6.1、活动方式

个人有活动需要时,向系统申请,系统提出最佳匹配。6.2、活动内容

根据工会法规,系统提出活动资源,个人选择适合自己方式参加。6.3、活动效果及改进

根据活动全程跟踪,系统给出评分及改进建议。

七、结论

工会运动与活动与社会科技变革密切相关,但工会作为社会发展必然出现、必不可少的组织地位是不会改变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完成后,全球信息基本无障碍沟通,在纯行政管理时代,中国的党、政、工、团将有着极大效率,工会活动突出个性化,自我管理将成为常态。

第五篇:《启蒙运动》探究活动课教学设计

《启蒙运动》探究活动教学设计

本节为探究活动,安排在《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单元新授结束后。

学情分析:

互联网时代同学们的信息获取途径已经非常便利,中学生中出现了对于教师、教材、权威的某种质疑倾向,但是这种质疑常常是情绪化的,缺乏充分依据或逻辑分析,而缺乏自己的独立思考。很多学生如果没有现成的知识或权威的观点作为依托就不敢、不能在新的史料面前提出有悖于既有观点的看法。

另一方面高二的学生又处于青春期和叛逆期,在性格上又是最容易质疑权威的时期。但是这种叛逆在现实中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简单地与老师或家长或社会的观点相冲突的看法,而没有转化为在思想学术上的质疑精神和批判能力。本节就是希望在将学生叛逆期的性格适时转化为思想批判精神上做些尝试。

基本思路

引导学生以理性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方式来学习一节以理性为核心的启蒙运动活动探究。在此中实现历史逻辑、学生认知逻辑和标、教材逻辑的有机统一。三个逻辑的统一的出发点是针对学生成长中所面临的认知和情意发展需求(这种需求在学情分析中已经陈述),整合的目的在于增进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促进学生的情意发展。

教学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从史料出发,通过对于史料的分析归纳,交流研讨,对启蒙运动中三权分立思想进行深入探究,从而以此一点为切入进一步理解启蒙运动的内容、原因和意义,激发学生运用自己理智的自信,引导学生体验理性分析的方法,培养学生对于历史和现实的观察和感悟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品质。

教学重点

深入探究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思想。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于阐述同一历史现象的不同文本进行对比分析,寻找其间的差异,进而探究差异产生的原因、影响,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与批判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入、从南开中学的校训切入,挖掘校训所蕴藏的启蒙精神,从而导入启蒙运动。

2、呈现启蒙运动中的一个沙龙场景,和学生一起简单回顾启蒙思想家的主要思想。

3、引导同学们讨论启蒙思想中哪个思想最重要。

、学生谈自己对于校训的理解。

2、学生依据新授中所学,回顾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的基本观点。

3、学生讨论启蒙思想中最重要的思想。、从校训切入,引发学生对于南开精神思考和传承的热情,同时挖掘南开精神与启蒙精神的的内在关联,导入启蒙运动。

2、呈现三位主要启蒙思想家和沙龙的形式。为接下来的探究创设沙龙式的情景。

3、学生深入理解启蒙思想,并引出本重点: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1、提供先行组织者:三权分立思想的实践,使用第一组材料。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比必修1和必修3对于英国政治制度的描述。使用第二组材料。

3、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教师引导学生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

4、提供史料,合理论证:

必修3误读了孟德斯鸠?使

用第三组材料。

两者描述的英国政治制度

是不是同一时期的?

孟德斯鸠误读了英国?教

师提供新史料。、引导同学们总结研究步骤和研究方法。

6、以总结出的步骤和方法研究新的问题:从“孟德斯鸠”误读英国出发。提供第四组材料。

7、由“误读”思考时代特征对于人们思想认识的影响,进一步引申到时代对于历史研究的影响。

1、学生阅读回答。

2、同学们对第二组材料进行分析对比,发现差异。

3、学生讨论回答,提出种种假设和解释。

4、学生说出需要什么样的史料,并对史料进行分析。

同学们解读史料,论证假

设是否合理。

同学们结合教材和学案内

容,进行论证。

在排除法得出孟德斯鸠误

读英国基础上,以新史料进一步论证。

、同学们总结。

6、同学们与老师一起分析、论证。得出一种解释:孟德斯鸠误读英国可能与时代特征有关。

7、同学们思考、讨论。

整体意图:对于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思想的探究,在探究中引导同学们体悟历史研究的步骤与方法。、首先证明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思想的实践是当时英国的政治制度,为下面的探究提供条。

2、引导学生在常识面前大胆怀疑,以一个具体实践为例帮助同学们进一步理解独立思考的涵义,认识独立思考的力量。

3、培养同学的分析推理能

力。

4、培养同学们论从史出的意

识和历史论证能力。

培养同学们的辩证思维。

培养同学们的时序思维。

培养同学们对于现实的关

注,同时认识到新史料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研

究能力。

6、进一步认识孟德斯鸠的三

权分立,并巩固已总结出的研究方法。

7、帮助同学们形成一定的历史认识。

教师指出今天所学习的历史研究方法和形成的历史认识,还只是一种初步探究,仍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

学生思考。

希望同学们在研究教材上历史问题的过程中积累更多更好的研究方法,不断提升历史认识。

下载历史探究活动课的探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历史探究活动课的探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历史探究活动课教学的思考

    高中历史探究活动课教学的思考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强调: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多层次、开放......

    探究专题

    酸、碱、盐实验探究专题一、有关物质成份的探究例题:能使指示剂变色的微观粒子的探究:在稀盐酸中有_____种微观粒子,是哪种微观粒子使得紫色石蕊试液变色的呢?(1)你的假设是_____......

    材料探究

    材料探究题 (一)几则材料间存在逻辑联系,主要是探究因果关系。 例1、阅读《藏羚羊跪拜》有关内容和下面两段资料,从中你有什么发现?写出你探究的结果。 (1)藏羚羊为我国特有的珍......

    博客应用于历史综合探究活动课的实践与思考

    博客应用于历史综合探究活动课的实践与思考 福建省晋江市养正中学历史组 刘德心 [内容摘要]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课前准备、课中讲授和课后评价,都是由授课者控......

    一堂探究活动课的学习心得体会(最终五篇)

    一堂探究活动课的学习心得体会 2014年10月中旬,笔者参加了北师大举办的《中国梦?q教育梦》培训班,其中一节探究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将本节课及其听课的一些心得体会呈现......

    自主探究式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自主探究式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新一轮课程改革作为新世纪中国教育发展的生长点和突破口,备受人们的关注,它所体现出来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同......

    历史课堂小组合作 自主探究

    小组合作 自主探究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逐步被大家欣赏并被广泛推广。因为这种新型课堂模式体现了新课标下以教师主导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探究的......

    用建构主义理论探究历史教学

    用建构主义理论探究历史教学 河北廊坊市大城县第一中学齐建良 新的课程理念是:历史课不是为了历史学科而存在,而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存在。这才是历史教育的归结所在。既如此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