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幸福都市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监测统计实施办法(推荐)
六合区幸福都市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监测统计
实施办法(试行)
(区委社建委区统计局2012年6月)
根据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幸福都市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意见(试行)》(宁委办发[2012]14号)与市社建委、市统计局关于印发《南京市幸福都市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监测统计实施办法(试行)》(宁委社发[2012]16号)文件精神,为认真做好全区幸福都市建设进程的监测统计工作,现结合六合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组织分工
幸福都市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的统计监测工作,由区委统筹领导,区委社建委与区统计局牵头组织开展。定期向区委、区政府汇总上报全区幸福都市建设进程监测情况,协调解决统计监测工作中的有关问题。
二、主要内容
幸福都市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由工作目标指标体系(客观指标)和群众满意度指标体系(主观指标)两大部分组成。客观指标权重占70%,其中综合指标权重占40%,民生“十大体系”工作指标权重占30%;主观指标权重占30%。
1、客观指标。包括综合指标和民生工作指标两部分,共 42-1-
项指标,全面反映幸福都市建设的着力点和主要内容。
2、主观指标。对应上述客观指标,设置21项群众满意度指标,力求全方位、多层面反映群众幸福感受。
三、报送要求
(一)明确责任人员。区各工作部门要根据负责的牵头指标内容,将监测统计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保证准确及时取得各项指标数据和相关信息资料。
(二)报送时间要求。区各工作部门于次年1月10日前先行预报上年度指标完成情况,1月15日前对已经确认的数据进行调整。配合指标由相关部门提前2天报送到相应指标牵头部门,各部门要积极与市对口部门联系沟通,确保相关数据获得市对口部门的认可。
(三)材料报送方式。区各工作部门报送内容,通过电子信箱分别报送区委社建委和区统计局,邮箱地址:(区委社建委),(区统计局)。全年报送内容,除通过电子信箱报送外,同时提供纸制文件,由区工作部门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后,报送区委社建委。
(四)开展民意调查。积极引入权威第三方调查机构,每年9月-10月期间,组织开展一次民意问卷调查,确保幸福都市群众满意度测评方式、测评过程科学、规范,能够客观公正反
映幸福都市建设实际现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沟通衔接。在统计监测过程中,区各牵头部门要认真做好指标说明和解释工作,及时明确统计渠道、统计口径、统计方式,做好数据汇总审核工作。区委社建委、区发改委和区统计局要做好创设指标的监测统计,积极协调部门做好指标体系分解落实工作。
(二)明确责任分工。按照所有指标不重复计算、不交叉考核的原则,将指标体系(客观指标)统计方式划分三大类,进一步明确部门责任分工:14项直接引用指标、23项现有统计指标,由区统计局直接采用已有统计数据(附件一);15项创设指标,按照各部门已研究商定的指标解释和部门分工进行统计(附件二),并由工作部门汇总上报区统计局。
(三)强化质量控制。区各工作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建立数据报送台帐制度,科学统计、及时报送,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客观、有效,确保统计数据质量不断提高。区委社建委将会同区统计局将对工作部门数据统计工作进行抽查,对于在数据统计工作中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追究有关责任。
附件一:指标统计工作部门责任分工
附件一:
指标统计工作部门责任分工
一、直接引用指标
直接引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考核结果,14项直接引用指标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登记失业率、城乡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城乡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失业保险覆盖率、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机构床位数、城镇中低收入困难家庭保障率、农村家庭住房配套比率、人均预期寿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Ⅲ类以上地表水比例、村庄环境整治达标率、主城区居民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等。
二、现有统计指标
23项现有统计指标的工作部门分工为:
1、区督察办负责“12345”办结率指标统计工作;
2、区公安局负责全部刑事案件发案升幅指标统计工作;
3、区民政局负责统计居家养老老年人口比例、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数等2项指标统计工作;
4、区司法局负责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指标统计工作;
5、区财政局负责城乡公共服务支出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指标统计工作;
6、区人社局负责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指标统计工作;
7、区统计局负责城市居民家庭最高最低收入组别比、农村居民家庭最高最低收入组别比、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城乡居民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等5项指标统计工作;
8、区药监局负责基本药物检测品种覆盖率指标统计工作;
9、区安监局负责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指标统计工作;
10、区环保局负责每千人噪音投诉量、绿色人居环境社区达标率等2项指标统计工作;
11、区交通运输局负责三区(两县)万人拥有客运公交车辆指标统计工作;
12、区文广新局负责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覆盖率指标统计工作;
13、区卫生局负责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比率、食品药品检测合格率等2项指标统计工作;
14、区体育局负责城乡居民体质达标率指标统计工作;
15、区总工会负责女职工权益保护集体合同覆盖率指标统计工作;
16、区残联负责残疾人康复托养设施覆盖率指标统计工作。
三、创设指标
15项创设指标的工作部门分工为:
1、区委宣传部负责注册志愿者人数比例统计工作;
2、区发改委负责社区公共设施配套率、终身教育体系目标完成率、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目标完成率、社会保障体系目标完成率、基本医疗卫生体系目标完成率、住房保障体系目标完成率、养老服务体系目标完成率、公共安全体系目标完成率、公共交通体系目标完成率、公共文化体系目标完成率、人口与家庭公共服务体系目标完成率等11项指标统计工作;
3、区住建局负责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指标统计工作;
4、区民政局负责人均慈善捐款(物)数指标统计工作;
5、区教育局负责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区创建通过率指标统计工作;
6、区卫生局负责主要食品检测品种覆盖率指标统计工作。
第二篇:保险公司动态监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附件二
保险公司动态监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保险公司动态监测指标体系主要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保险公司的发展、创新、诚信、经营、管控等方面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价,为实施“分类指导、分类监管”提供基础数据和事实依据。
第一类指标:发展类指标(100分)
主要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保险公司的发展方向、发展理念以及其日常经营活动产生的社会影响等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价。
一、政策执行情况(0-20分)监测要点:
1.是否能够准确把握保监会和上级公司确定的发展方向,紧紧围绕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充分发挥保险业经济补偿、资金融通、社会管理三项功能,坚持科学发展观,又好又快发展(0-10分)。
2.是否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深入研讨国家、地方和上级公
司有关保险业发展的重大政策,使每位员工都能理解和掌握这些政策对于保险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和作用,并在经营过程中向社会予以广泛宣传(0-2分)。
3.是否及时研究国家和地方政府大政方针政策中蕴含的保险业发展契机,积极培育和挖掘潜在的保险市场需求;积极向政府有关部门进行汇报、沟通,以获得政策支持(0-3分)。
4.是否采取有效措施将有关政策精神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以形成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0-2分)。
5.是否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深入研讨保监会及上级公司有关保险业发展的规范性文件和指导性意见,使每位员工都能够准确把握文件精神,并在经营管控中予以贯彻落实(0-3分)。
二、覆盖面(0-20分)1.保险覆盖率(0-10分)计算公式1(用于人身险公司):
市(州)级保险机构保险覆盖率=××市(州)保险机构承保人次/××保险机构所在市(州)人口数量×100% 省级保险机构保险覆盖率=××省级保险机构各市州级保险机构保险覆盖率之和/××保险机构各市(州)级分支机构数×100% 计算公式2(用于产险公司):
保险覆盖率=××保险机构各市(州)分支机构市场份额之和
/××保险机构各市(州)级分支机构数×100% 指标释义:
“××市(州)保险机构承保人次”以保险统计信息系统数据为准。
“××保险机构所在市(州)人口数量”以吉林省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为准。
“××保险机构各市(州)分支机构市场份额之和”等于××保险机构在设有分支机构的市州中,各分支机构占当地市(州)的市场份额之和,简单加总即可。
“××保险机构各市(州)级分支机构数”等于××保险机构在省内设立有分支机构的市(州)数,在同市(州)内开设多家机构的按一家机构进行统计,不予累计。
评分标准1(用于成立三年以上人身险公司): 50%以上:10分 10%至50%:7分 5%至10%:4分 1%至5%:1分 1%以下:0分
评分标准2(用于成立不满三年人身险公司): 20%以上:10分
5%至10%:7分 1%至5%:3分 1%以下:0分
评分标准3(用于成立三年以上产险公司): 15%以上:10分 7%至15%:7分 3%至7%:4分 1%至3%:1分 1%以下:0分
评分标准4(用于成立不满三年产险公司): 8%以上:10分 3%至8%:7分 1%至3%:3分 1%以下:0分
2.机构平均保单件数(0-10分)计算公式:
机构平均保单件数=××保险机构监测期承保件数/××保险机构监测期内机构数量
指标释义:
“××保险机构监测期承保件数”指监测期内××保险机构承
保的有效保单件数(即承担了保险责任的保单件数),不包括犹豫期撤单的保单,以保险统计信息系统季报数据为准。
“××保险机构监测期内机构数量”包括经保险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省级分公司、市(州)分公司、中心支公司、支公司、营业部、营销服务部,以保险统计信息系统《保险公司机构人员情况统计表》(季报)中的“机构数”项目数据为准。
评分标准1(用于成立三年以上人身险公司): 20000件以上:10分
15000件至20000件:7分至10分 10000件至15000件:4分至7分 0件至10000件:0分至4分
评分标准2(用于成立不满三年人身险公司): 10000件以上:10分
5000件至10000件:7分至10分 2500件至5000件:4分至7分 0件至2500件:0分至4分
评分标准3(用于成立三年以上产险公司): 6000件以上:10分
4000件至6000件:7分至10分 3000件至4000件:4分至7分
0件至3000件:0分至4分
评分标准4(用于成立不满三年产险公司): 3000件以上:10分
2000件至3000件:7分至10分 1000件至2000件:4分至7分 0件至1000件:0分至4分
三、保险宣传(0-15分)监测要点:
1.是否具有完备的品牌宣传规划和组织实施部门(0-2分),并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媒介对自身进行宣传,打造专业品牌,以扩大知名度(0-3分)。
2.是否在宣传企业自身的同时,广泛宣传保险的意义和作用,以扩大保险业的影响,增强人们的保险意识(0-5分)。
3.是否积极主动举办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并取得社会公众认可,产生较大反响(0-5分)。
四、重大事件应对(0-5分)监测要点:
1.是否建立了重大危机事件的处理、应对预案,以妥善应对各种危机突发事件(0-1分)。
2.重大危机事件的处理是否及时、周到,并得到有关部门的认
可和客户的认同,产生一定的示范效应。未发生重大危机事件为满分(0-2分)。
3.是否建立隐患事件分析及信息传递机制,及时将隐患事件处理在萌芽状态,保护消费者利益和维护企业形象(0-2分)。
五、行业协作(0-35分)1.与监管部门的配合(0-25分)监测要点:
(1)对于保险公司的机构、高管变动事宜是否及时上报,信访投诉处理是否及时、认真,公司内部大事项是否及时告知(0-15分)。
(2)是否积极配合监管部门组织实施的工作试点或检查、调研等工作(0-10分)。
2.与行业协会的协作(0-5分)监测要点:
(1)经营活动是否能够自觉遵守共同签署的行业约定或协定(0-3分)。
(2)是否积极支持、参与行业协会的工作,如是否及时缴纳会费,是否按要求及时、认真地提供有关数据和资料等,以促进行业自律工作的推进(0-2分)。
3.与同业保险公司的协作(0-5分)监测要点:
(1)是否能够就关于行业发展的一些重大事宜与同业公司进行沟通、交流,并达成一致(0-2分)。
(2)是否存在有恶意挖角、诋毁同业等恶性竞争的行为,是否有主动规避同业恶性竞争的制度和措施(0-3分)。
六、其它与发展有关的工作(0-5分)监测要点:
是否开展了除上述工作之外的其它一些促进保险业发展,并产生较大社会影响的工作。
评分标准(简单累计,以5分为限): 该项工作处于计划阶段:1分 该项工作处于实施阶段:2分 该项工作产生较好社会影响:4分
该项工作卓有成效,产生较大、较好社会影响:5分 第二类指标:创新类指标(30分)
主要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保险公司在管理、服务、产品、销售等领域开展的创新工作进行监测和评价。
一、管理创新(0-6分)监测要点:
1.是否建立鼓励创新的制度,并有专人负责落实(0-1分)。2.是否针对不同地域特点或行销模式形成新的管理理念,施行
新的管理方式,并得到有效执行(0-2分)。
3.是否及时总结管理创新方面的经验、典型,并得到上级和有关部门的肯定、支持,并加以宣传、深入推广(0-3分)。
二、服务创新(0-6分)监测要点:
1.是否及时总结服务创新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典型事例,并加以推广(0-4分)。
2.创新服务是否得到客户的认可,并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0-2分)。
三、产品创新(0-6分)监测要点:
1.是否主动根据区域或客户特点研究保险需求,并向上级机构提出产品开发建议或经授权开发新产品(0-1分)。
2.是否针对市场需求对现有产品进行组合销售,并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0-3分)。
3.是否及时清理不符合市场需求的保险产品,主要通过零保费产品占保险公司投入市场的产品比例予以监测(0-2分)。
评分标准: 占比50%以上:0分 占比50%至20%:0分至2分
占比20%以下:2分
四、销售创新(0-6分)监测要点:
1.是否建立专门的市场研究、分析制度,并配备相应人员,根据市场实际探索、推广新的销售方式(0-2分)。
2.是否及时总结销售创新方面的经验、典型,并予以推广,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0-4分)。
五、其它创新(0-6分)
监测要点:除上述四方面创新外的其它创新工作,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如:积极参与有关部门组织的保险试点工作;率先提出关于保险业发展的一些新思想、新理念等。
评分标准(简单累计,以6分为限): 创新工作处于计划阶段:1分 创新工作处于实施阶段:2分 创新工作产生较好效果:4分
创新工作卓有成效,产生较大、较好社会影响:6分 第三类指标:诚信类指标(60分)
主要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保险公司开展的有关诚信建设方面的工作进行监测和评价。
一、投诉情况(0-40分)
1.投诉指数(0-30分)计算公式1(用于产险公司):
投诉指数=(保险机构监测期内受客户向监管部门投诉次数×60%+保险机构监测期内受客户向公司投诉次数×40%)/保险机构监测期内承保件数
计算公式2(用于人身险公司):
投诉指数=(保险机构监测期内受客户向监管部门投诉次数×60%+保险机构监测期内受客户向公司投诉次数×40%)/保险机构监测期内承保人次
指标释义:
“保险机构监测期内受客户向监管部门投诉次数”指监测期内保险监管部门接到的涉及该保险机构的有效投诉次数(即监管部门转办和立案的投诉),以监管部门统计数据为准,但对于经调查核实后属于客户误解的除外。
“保险机构监测期内受客户向公司投诉次数”指监测期内该保险机构接到的客户有效投诉次数(即保险机构内部予以调查处理的投诉)。此数据由公司自行统计,监管部门抽查复核,对于经调查核实后属于客户误解的除外。
“保险机构监测期内承保人次、承保件数”以保险统计信息系统数据为准。
评分标准1(用于产险公司)3‰以下:30分
3‰至6‰:30分至15分 6‰至10‰:15分至0分 10‰以上:0分
评分标准2(用于人身险公司): 万分之一以下:30分
万分之一至万分之二:30分至20分 万分之二至万分之三:20分至10分 万分之三至万分之四:10分至0分 万分之四以上:0分 2.投诉处理机制(0-10分)监测要点:
(1)是否建立并保持投诉处理程序和客户服务热线电话,及时接受客户的投诉和咨询(0-3分)。
(2)是否对咨询投诉处理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核实、分析和反馈,并进行整改和跟踪监督(0-1分)。
(3)是否建立投诉处理工作的奖惩机制,并予以兑现、落实(0-1分)。
(4)是否有固定签约的律师事务所或专、兼职法律事务人员,并在变动时及时向监管部门备案(0-5分)。
二、诚信宣传和教育(0-5分)监测要点:
1.是否建立诚信教育机制,并在日常管控中加强宣传、贯彻落实(0-1分)。
2.是否建立诚信奖惩制度,并对诚实守信者表彰奖励,对欺诈误导者严厉惩处(0-1分)。
3.是否建立了“黑名单”制度,并有效落实(0-2分)。4.是否对一些好的诚信宣传和教育经验及时总结,并加以推广(0-1分)。
三、公司信誉度(0-10分)监测要点:
1.是否建立完善的客户回访制度,并建立客户回访档案,有效传递客户信息,以提升公司服务水平(0-2分)。
2.是否被有关部门授予“重合同守信用”单位(0-2)。3.客户对保险公司提供服务的评价和满意情况(0-6分)。注:对于此监测点,监管部门将采用抽样的方法进行测评。即从保险公司户档案中抽取部分客户的资料,进行访问,然后综合计算其对保险机构的评价情况,最后以此确定该项监测点的分值。
四、其它与诚信有关的制度和措施(0-5分)
监测要点:保险公司在日常经营管理中还施行了哪些诚信建设的制度和措施,产生了哪些良好效应。
评分标准(简单累计,以5分为限): 该项工作处于计划阶段:1分 该项工作处于实施阶段:2分 该项工作产生较好效果:4分
该项工作卓有成效,产生较大、较好社会影响:5分 第四类指标:经营类指标(180分)
主要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保险公司的业务经营能力和业务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价。同时根据产、寿保险公司的不同情况,将全部指标分为产险指标、寿险指标两个部分,由统研处、中介处负责监测。
一、产险指标(180分)1.保费增长率(0-20分)计算公式:
保费增长率=(监测期保费收入-上年同期保费收入)/上年同期保费收入×100% 指标释义:
“监测期保费收入”指监测期内××保险机构的规模保费收入,以保险统计信息系统数据为准。
评分标准: 30%以上:20分
10%至30%:10分至20分 5%至10%:5分至10分-5%至5%:0分至5分-5%以下:0分
2.应收保费率(0-20分)计算公式:
应收保费率=监测期应收保费/监测期保费收入×100% 指标释义:
“应收保费”口径与《保险公司资产负债表》对应项目的口径相同。
“监测期保费收入”指监测期内××保险机构的规模保费收入,以保险统计信息系统数据为准。
评分标准: 8%以下:20分
8%至15%:20分至10分 15%至25%:10分至0分 25%以上:0分
3.综合费用率(0-20分)
计算公式:
综合费用率=监测期(业务及管理费+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分保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摊回分保费用)/监测期(自留保费-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100% 指标释义:
业务及管理费、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分保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等指标的口径与《保险公司利润表》对应项目的口径相同;
“自留保费=保费收入+分保费收入-分出保费”,各项目的口径与《保险公司利润表》中对应项目的口径相同。
评分标准: 30%以下:20分
30%至40%:20分至10分 40%至50%:10分至0分 50%以上:0分
4.综合赔付率(0-20分)计算公式:
综合赔付率=监测期(赔款支出+提取未决赔款准备金+分保赔款支出-摊回分保赔款-摊回未决赔款准备金)/监测期(自留保费-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100% 评分标准:
50%以下:20分
50%至55%:20分至15分 55%至60%:15分至10分 60%至65%:15分至5分 65%至70%:5分至0分 70%以上:0分
5.承保利润率(0-20分)计算公式:
承保利润率=监测期(承保利润)/监测期(自留保费-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100% 评分标准: 5%以上:20分 3%至5%:20分至10分 0至3%:10分至0分 0以下:0分 6.结案率(0-20分)计算公式:
结案率=监测期内××保险机构结案案件数量(件)/监测期内××保险机构立案案件数量(件)评分标准:
90%以上:20分
80%至90%:10分至20分 75%至80%:0分至10分 75%以下:0分
7.营销员持证率(0-20分)计算公式:
营销员持证率=监测期内××保险机构持证营销员人数/监测期内××保险机构营销员总数×100% 注:此指标计算结果以吉林保监局中介监管处统计数据为准。评分标准: 100%:20分 100%以下:0分
8.商业险车均保费(0-20分)计算公式:
商业险车均保费=监测期内××保险机构商业车险业务保费收入/监测期内××保险机构商业车险承保车辆数
指标释义:
“车险业务保费收入”、“承保车辆数”以保险统计信息系统数据为准。全省商业车险车均保费水平以保险统计信息系统数据为准。
评分标准:
达到全省车均保费水平(误差在±50元以内):10分 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每100元扣减2分直至0分; 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每100元加2分直至20分。9.交强险已赚保费综合赔付率(0-10分)计算公式:
交强险已赚保费综合赔付率=监测期(赔款)/监测期(已赚保费)×100%。其中,赔款=赔款支出+提取未决赔款准备金-摊回未决赔款准备金;已赚保费=保费收入-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评分标准: 50%以下:10分 50%至60%:10分至6分 60%至70%:6分至0分 70%以上:0分
10.交强险已赚保费综合费用率(0-10分)计算公式:
交强险已赚保费综合费用率=监测期(经营费用)/监测期(已赚保费)×100%。其中,经营费用=专属费用-摊回分保费用+分摊的共同费用;已赚保费=保费收入-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评分标准: 30%以下:10分 30%至40%:10分至6分 40%至50%:6分至0分 50%以上:0分
二、寿险指标(180分)1.保费增长率(0-20分)计算公式:
保费增长率=(监测期保费收入-上年同期保费收入)/上年同期保费收入×100% 指标释义:
“监测期保费收入”指监测期内××保险机构的规模保费收入或代理保费收入,以保险统计信息系统数据为准。
评分标准: 30%以上:20分
10%至30%:10分至20分 5%至10%:5分至10分-5%至5%:0分至5分-5%以下:0分
2.新单保费增长率(0-20分)
计算公式:
新单保费增长率=(监测期新单保费收入-上年同期新单保费收入)/上年同期新单保费收入×100% 指标释义:
“监测期新单保费收入”指监测期内××保险机构新单业务的规模保费收入,以保险统计信息系统数据为准。
评分标准: 35%以上:20分
15%至35%:10分至20分 10%至15%:5分至10分 0至5%:0分至5分 0以下:0分
3.新单期缴业务比率(0-20分)计算公式:
新单期缴业务占比=监测期内××寿险公司新单期缴保费收入/监测期内××寿险公司新单保费收入×100% 指标释义:
“新单期缴业务比率”以保险统计信息系统数据为准。评分标准: 50%以上:20分
40%至50%:15分至20分 30%至40%:10分至15分 20%至30%:5分至10分 10%至20%:0分至5分 10%以下:0分
4.标准保费增长率(0-20分)计算公式:
标准保费增长率=(本年标准保费-上年标准保费)÷上年标准保费×100% 指标释义:
“标准保费”按保监会《关于在寿险业建立标准保费行业标准的通知》(保监发[2004]102号)的规定折算。
评分标准: 10%至25%:20分
5%至10%或25%至35%:20分至8分-5%至5%或35%至60%: 8分至4分-5%以下或60%以上:4分至0分 5.短期险赔付率(0-20分)计算公式:
短期险赔付率=(赔款支出+提取未决赔款准备金+分保赔款
支出-摊回分保赔款-摊回未决赔款准备金)÷(短期险自留保费-提取短期险未到期责任准备金)×100% 评分标准: 45%以下:20分
45%至55%:12分至20分 55%至65%:0分至12分 65%以上: 0分 6.退保率(0-20分)计算公式:
退保率=监测期退保金/(上年末长期责任险准备金+监测期长期险保费收入)×100% 指标释义:
“退保金”的口径与《保险公司利润表》中对应项目的口径相同;
“长期险责任准备金”为《保险公司资产负债表》中寿险责任准备金与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之和;
“监测期保费收入”指是指1年期以上的人寿保险、健康险等人身保险业务的保费收入。
评分标准: 1%以下:20分
1%至3%:20分至15分 3%至5%:15分至10分 5%至8%:10分至0分 8%以上:0分
7.承保费用率(0-20分)计算公式:
承保费用率=监测期(业务及管理费+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分保费用支出-摊回分保费用)/监测期自留保费×100% 指标释义:
“业务及管理费、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分保费用支出、摊回分保费用”的口径与《保险公司利润表》对应项目的口径相同;
“自留保费=保费收入+分保费收入-分出保费”,各项目的口径与《保险公司利润表》中对应项目的口径相同。
评分标准: 10%以下:20分
10%至20%:20分至10分 20%至30%:10分至5分 30%至35%:5分至0分 35%以上:0分
8.每元保费现金净流量(0-20分)
计算公式:
每元保费现金净流量=监测期内××寿险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监测期内××寿险公司保费收入
指标释义: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的口径与《保险公司现金流量表》中对应项目的口径相同;
“保费收入”的口径与《保险公司利润表》对应项目的口径相同。
评分标准: 0.7以上:20分
0.65至0.7:10分至20分 0.55至0.65:0分至10分 0.55以下:0分
9.营销员13个月留存率(0-10分)计算公式:
营销员13个月留存率=13月前新增人力监测期末仍然在职的人员数量/13月前新增人力×100% 评分标准: 50%以上:10分 35%至50%:4分至10分
20%至35%:0分至4分 20%以下:0分
10.营销员持证率(0-10分)计算公式:
营销员持证率=监测期内××保险机构持证营销员人数/监测期内××保险机构营销员总数×100% 注:此指标计算结果以吉林保监局中介监管处统计数据为准。
评分标准: 100%:20分 100%以下:0分
第五类指标:管控类指标(80分)
主要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保险公司的内部管控能力进行监测和评价。
一、内控有效性(0-30分)监测要点:
1.内控制度是否健全,是否涵盖保险公司经营活动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0-5分)。
2.是否建立并保持书面程序,对各类风险进行持续有效的识别、计量、监测与评估(0-5分)。
3.业务控制、财务控制、资金控制、信息技术控制是否能得到有效执行,控制措施能否实现控制目标(0-5分)。
4.是否建立并保持书面程序,持续识别、收集、处理、报告涉及保险机构目标实现及经营管理有效运作的内外部信息,以确保经理层能够及时、准确了解业务信息、管理信息、重要风险信息;确保其他所有员工充分了解相关信息,遵守涉及其责任和义务的政策和程序;确保及时、真实、完整的向监管部门和外界报告、披露相关信息;确保在出现紧急情况或重大突发事件时,相关信息能够得到及时报告和有效沟通(0-10分)。
5.是否对内控进行持续性监控,并针对内控缺陷持续改进(0-5分)。
二、管控组织架构(0-10分)监测要点:
1.管控组织架构是否按上级要求建立健全,部门及岗位设臵是否遵循了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协调运作的原则(0-2分)。
2.是否明确各机构、部门、岗位、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并传达至每一名员工,使其清晰的了解其岗位的职责和标准(0-2分)。
3.人员是否到位,是否具备岗位要求的相应知识、经验和技能,以确保其有效履行岗位职责(0-2分)。
4.是否明确各岗位的上下级报告关系,并实行有效措施保证履
行职责需要的信息(0-2分)。
5.管控措施实施是否落实,如是否设有专门部门或岗位负责有关措施的监督、检查,定期或不定期对已执行管控措施进行评估,及时进行必要的修正(0-2分)。
三、合规情况(0-40分)计算公式:
违规指数=监测期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次数×10+监测期内受到没收违法所得、责令予以撤换、限制业务范围、责令停止接受新业务、责令停业整顿或吊销经营保险业务许可证处罚次数×9+监测期内受到10万元以上罚款处罚次数×7+监测期内受到10万元以下罚款处罚次数×5+监测期内受到警告次数×4+监测期内受到责令改正、责令退回所收保费、责令转回财产处罚次数×3+监测期内受到通报批评、监管意见书、监管谈话次数×1 责令改正、责令退回所收保费、责令转回财产与其他行政处罚措施并处时不计入违规指数。
评分标准: 15以上:0分 15至10:0分至10分 10至5:10分至25分 5至0:25分至40分
主题词:保险公司
分类监管
工作规程
通知
内部发送:局领导,办公室,财产保险监管处,人身保险监管处,保险中介监管处,人事教育处,统计研究处。
编录:孙瑶 校对:高媛 中国保监会吉林监管局办公室 2007年 8月6日印发
第三篇:《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指标体系及考核评价办法》
附件5 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指标体系及考核评价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本办法规定了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及运行管理的评价指标、评价内容及评价考核方法。本办法基于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建立科学的评价方法,综合地考核评价学校在建设节约型校园过程中的工作成果,进一步促进节约型校园建设工作更加深入的开展和长久机制的形成。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国高等学校,用于综合考核评价我国节约型校园建设工作。
第三条 本办法是依据《关于加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的实施意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建科[2007]245号)、《关于推进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节能节水工作的意见》(建科[2008]90号)等国家相关文件精神,参照《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与管理技术导则(试行)》建科[2008]89号、《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高等学校校园节能监管系统建设技术导则》、《高等学校校园节能监管系统运行管理技术导则》、《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运行管理办法》、《高等学校校园能耗水耗统计、审计和公示办法》等导则而制定。
第二章 考核评价内容 第四条 全面评价学校在贯彻执行《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与管理技术导则(试行)》方面的工作,重点从组织机构、制度建设、规划设计、节能环保技术应用、节能节水管理、节约育人等多方面进行考核。
(一)组织及制度建设的考核指标
校园建设应按《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与技术导则(试行)》制定实施细则并实施。
重点考核学校在建设节约型校园方面的组织、机制、制度的落实情况。
(二)校园规划设计的考核指标
针对新校园建设及既有校园改造,参照我国已有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并结合校园特点考核校园规划中的能源及环境规划专篇内容。其他项目不作为本办法考核内容。
(三)节能环保技术应用
考核评价在校园基本建设项目中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成果,范围覆盖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改造项目,重点考核评价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技术、节能照明技术、暖通空调设备系统的节能技术、热回收技术、水资源节约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舒适环境控制技术等。
(四)校园建筑设施节能监管
本办法规定校园节能监管体系建设进程是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着力推进我国高等学校按照《高等学校校园建筑节能监管系统建设导则》、《高等学校校园建筑节能监管系统运行管理技术导则》实施校园 建筑节能监管体系的建设及运行管理工作。
(五)节约校园文化建设
对贯彻执行《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与管理技术导则(试行)》要求的相关内容进行考核。包含节能减排相关教育课程设置、学生参与节约型校园建设活动、社区节能主体活动及社会贡献等。
第三章 量化考核评价指标
第五条 校园建筑设施的能源消耗、资源消耗、碳排放指标是本办法的重点量化考核项目,在初期阶段以同期对比为主要考核指标, 在同类地区统计数据完善后逐步建立标杆建筑进行标杆对比评价考核。
第六条 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指标
以单栋建筑、同类建筑(复数)、校区建筑全体、全校建筑物全体为考核对象,将其能耗折算为一次能源消耗分摊到所对应的建筑面积上得出的能源消耗量指标 [MJ/m.年]。一次能源换算表见附录1。
根据消费的能源种类可进一步细分为单位面积电耗指标[kWh/m.年]、单位面积热(冷)耗指标[MJ/m.年]。单位面积能耗指标一般按进行统计和计算。
第七条 生均能耗指标
以正式注册的在校学生(折算规模)人数为统计对象,将全校能耗按人均统计和计算。[MJ/生.年]。
其中、学生人数的折算方法如下(不包括职业技术暨继续教育学院的学生人数)。
22本科生 1.0(基准)
学位研究生折算系数:硕士生 2.0 博士生折算系数: 3.0 留学生折算系数 3.0(例如1名硕士研究生折算为2名本科生)第八条 生均水耗指标
以正式注册的在校学生(折算规模)人数为统计对象,将全校市政自来水耗量按人均统计和计算。[t/生.年] 第九条 校园碳排放指标
将能耗指标按国家统一的碳排放系数换算成二氧化碳排放指标。但须留意不同能源种类的碳排放换算系数(碳强度系数),参见附录2 第十条 校园能耗、资源消耗及碳排放是评价考核的目标指标。总体目标是在“十一五”
期间校园生均能耗及水耗、校园能耗总量及水耗总量均累计节约15%。
第四章 考核评价方法
第十一条 本办法规定了节约型校园建设考核评价评分表,将评分表按以下分项规定了各分项分值。考核分值的设定原则为:以节约型校园建设各个环节的实施程度为评价基础,以校园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为重点评价内容,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设定总分值为105分。节约型校园建设组织及制度建设:15分 Ⅰ 节约型校园建设组织及制度建设 Ⅰ-A 组织机构建设
(1)、建立节约型校园建设管理机构(校级=2分,部门级=1分):分
(2)、设置常设的能源专门管理部门和人员:1分(3)、设置节约型校园建设专家顾问机构或机制:1分(4)、学校能源管理机构中设置具备专业技术资质的人员:Ⅰ-B节能管理制度建设
(1)、建立建设项目审查制度(已实施=2分,在建=1分):(2)、校园设施运行监管制度(已实施=2分,在建=1分):(3)、统计审计制度(已实施=2分,在建=1分):2分(4)、数据公示制度:1分
(5)、需求预测及中长期能源利用规划:1分(6)、绿色采购制度:1分
(7)、环境管理制度(ISO14000认证):1分 Ⅱ 节约型校园规划设计:8分 Ⅱ-A节约型校园规划
(1)、中长期能源资源利用规划编制:1分(2)、环境评估报告:1分(3)、可再生能源利用计划:1分(4)、低碳化空间布局及交通规划:1分(5)、景观和绿化灌溉用水来自非传统水源:1分
分 分 分 2122(6)、合理规划雨水径流途径,降低地表径流:1分 Ⅱ-B节能建筑设计
(1)、新建建筑设计满足国家节能设计标准:1分(2)、既有建筑改造满足国家节能设计标准:1分 Ⅲ 校园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17分 Ⅲ-A 建设运行体制
(1)、具备建设计划及技术方案:1分(2)、建立运行管理机制:1分(3)、设立专项资金:1分 Ⅲ-B系统硬件配置
(1)、校园建筑节能监管系统(已建=2分,在建=1分):(2)、全校建筑计量计装覆盖率超过50% :1分(3)、建筑分项计量计装率超过20%: 1分
(4)、满足校园建筑监管系统建设技术导则要求:1分(5)、硬件产品满足国家行业认证:1分 Ⅲ-C节能运行管理
(1)、设置具备专门的运行管理部门:1分(2)、具备专人管理岗位:1分
(3)、具备全校统一的数据管理中心:1分(4)、具备系统操作规程及管理制度:1分(5)、专业培训实施:1分
(6)、实施建筑能耗数据公示:1分
分2(7)、实施建筑能源审计:1分(8)、定额管理实施:1分
Ⅳ 校园能耗指标评价:24分
Ⅳ-A能源消耗
(1)、校园建筑单位面积节能率(同比降低11%以上=6分,6-10%=4分,1-5%以下=2分):6分
(2)、校园节能率(同比降低11%以上=6分,6-10%=4分,1-5%以下=2分): 6分
(3)、科研实验设施节能率(同比降低11%以上=6分,6-10%=4分,1-5%以下=2分):6分
(4)、生均能耗降低率(同比降低11%以上=6分,6-10%=4分,1-5%以下=2分):6分
Ⅴ 校园资源消耗指标评价:12分
Ⅴ-A资源消耗:
(1)、非传统水源利用率(30%以上=3分,10-29%=2分,1-9%=1分):3分
(2)、校园节水率(同比降低30%以上=3分,10-29%=2分,9%以下=1分):3分
(3)、纸张节约30%以上:2分(4)、垃圾分类处理措施:1分(5)、危险物回收处理:2分(6)、既有建筑再利用改造:1分 Ⅵ 校园节能技术应用:17分
Ⅵ-A可再生能源利用节能技术应用
(1)、在全校能源中可再生能源利用(15%以上=8分,10-14%=5分,1-9%=3分): 8分
(2)、能源梯级利用、热回收、低位能利用在系统总能耗占比20%以上:3分
(3)、节能照明技术(全面实施=2分,局部示范=1分):2分(4)、节水器具采用(全面实施=2分,局部示范=1分):2分(5)、寒暑假节能运行策略实施:2分 Ⅶ 节能型校园文化建设:12分 Ⅶ-A节约教育课程
(1)、设置节能节资源公共课程:2分(2)、建立节约型校园示范基地:2分(3)、建立学生参与节约型校园互动机制:2分(4)、节约型校园建设相关学生社团活动:2分 Ⅶ-B行为节能
(1)、行为节能奖惩机制:2分(2)、校园节能宣传小贴士:2分
第十二条 学校应按《高等学校校园节能监管系统建设技术导则》建立校园节能监管系统,并按照《高等学校校园节能监管系统运行管理技术导则》实施对校园建筑的全面能耗数据监测及管理。
校园建筑现状能耗指标的整理需要通过一个完整的数据的采 集、统计实施。并将数据按统一格式要求上报,上报实施办法参照《高等学校校园能耗统计审计公示办法》执行。
第十三条 在本校园类别相同、使用条件相近的建筑中选择标杆建筑,以该建筑的单位面积能耗指标作为标杆能耗指标。促进校园内其他同类建筑节能工作。标杆能耗指标是动态指标,每年更新一次。
第十四条 本地区教育、建设主管部门在汇总各学校上报能耗数据基础上,制定本地区同类建筑标杆能耗指标,作为各校园同类建筑的节能评价基准。该标杆能耗指标是动态指标,每年更新一次。
第十五条 基于前一能耗指标为基准,评价各能耗、碳排放指标逐年降低率。
第十六条 校园能源、资源消费指标按能源种类分为耗电量、供热(冷)量、蒸汽量、燃煤消耗量、燃气消费量、耗水量指标。
按计量方法分为建筑单位面积能耗指标、生均能耗、生均水耗指标及单位科研产值的能耗和耗水指标。
第十七条 按不同类建筑分别建立建筑总电耗及按系统分类建立分项电耗指标。即为建筑单位面积总电耗指标与各建筑设备系统分项单位面积电耗指标。应用该指标考核校园各类建筑设施的电耗、建筑内各用能设备系统的电耗状况。
分项电耗考核的对象为建筑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设置有空调采暖系统的大型校园建筑、以及大型特殊用电的科研设施及建筑。
第十八条 对于由城市热力网集中供热(冷)的校园,按单位建筑面积统计供热(冷)量考核热能消耗状况。第十九条 按生均交通燃料消耗量考核用于校园交通运输的能源消耗状况。
第二十条 根据校园资源使用特点,重点考核评价校园设施的水资源消耗、纸张消耗指标。
第二十一条 按用水总量、市政自来水耗量、非传统水源(雨水、中水)利用量分别统计。耗水量指标按生均指标统计和考核评价。
第二十二条 纸张消耗指标
按生均纸张消耗量考核用于校园纸质资源消耗状况。第二十三条 废弃物回收利用率指标
考核校园垃圾分类收集实施率、废纸回用率、再生纸利用率指标。第二十四 考核校园危险物安全管理率。
第二十五条 将能耗指标按国家统一的碳排放系数换算成二氧化碳排放指标。如果校园存在或开发碳汇,可纳入考核指标计算。考核对象为校园各类建筑设施、校区、全校园的碳排放指标。
第五章 激励制度
第二十六条 考核学校对建设节约型校园的激励机制。包括节能专项基金的设立、专项基金在能源经费中的比率及实施率。
第二十七条 考核评价结果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教育部汇总、适时公示,并作为实施相关政府鼓励扶持政策的参考。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从公布之日起实施。附录1:一次能源换算
为对不同的种类的能源消耗进行对比分析,需要统一比较的标准。我国采用标准煤计算能耗,将消耗的能源按热值单位除以标准煤含热值(29.308MJ/kg标准煤)得到标准煤的耗量。附录2:碳强度系数
标准煤二氧化碳排放系数为2.5[吨二氧化碳/吨标煤] 耗电量的二氧化碳排放系数为0.95 [kg二氧化碳/kWh] 附录3:节约型校园建设考核评分表
节约型校园节建设及运行考核评分表总分:105分I节约型校园建设组织及制度建设二级分项考核项目A可评分分值2111222111115得分组织机构建设考核内容(1)建立节约型校园建设管理机构(校级=2分,部门级=得1分)(2)设置常设的能源专门管理部门和人员(3)设置节约型校园建设专家顾问机构或机制(4)学校能源管理机构中设置具备专业技术资质的人员(1)建设项目审查制度(已实施=2分,在建=1分)(2)校园设施运行监管制度(已实施=2分,在建=1分)(3)统计审计制度(已实施=2分,在建=1分)(4)数据公示制度(5)需求预测及中长期能源利用规划(6)绿色采购制度(7)环境管理制度(ISO14000认证)B节能管理制度建设分项目评分小计15Ⅱ校园规划设计二级分项考核项目可评分考核内容分值111111118得分(1)中长期能源资源利用规划编制节约型校园规划(2)环境评估报告(3)景观和绿化灌溉用水来自非传统水源:1分(4)合理规划雨水径流途径,降低地表径流:1分(5)可再生能源利用计划(6)低碳化空间布局及交通规划(7)新建建筑设计满足国家节能设计标准(8)既有建筑改造满足国家节能设计标准A节能建筑设计B分项目评分小计8ⅢA校园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1)具备建设计划及技术方案可评分***117建设及运行体制(2)建立运行管理机制(3)设立专项资金(1)校园建筑节能监管系统(已建=2分,在建=1分)(2)全校建筑计量计装覆盖率超过50%(加分项)(3)建筑分项计量计装率超过20%(加分项)系统规模及配置(4)满足校园建筑监管系统建设技术导则要求(5)硬件产品满足国家行业认证(1)设置具备专门的运行管理部门(2)具备专人管理岗位B(3)具备全校统一的数据管理中心C节能运行管理(4)具备系统操作规程及管理制度(5)专业培训实施(6)实施建筑能耗数据公示(7)实施建筑能源审计(8)定额管理实施分项目评分小计17ⅣA校园能耗指标评价 能源消耗可评分666624(1)校园建筑单位面积节能率(同比降低11%以上=6分,6-10%=4分,1-5%以下=2分)(2)校园节能率(同比降低11%以上=6分,6-10%=4分,1-5%以下=2分)(3)科研实验设施节能率(同比降低11%以上=6分,6-10%=4分,1-5%以下=2分)(4)生均能耗降低率(同比降低11%以上=6分,6-10%=4分,1-5%以下=2分)分项目评分小计24 Ⅴ校园资源消耗指标评价(1)非传统水源利用(30%以上=3分,10-29%=2分,1-9%=1分)(2)校园节水率(同比降低30%以上=3分,10-29%=2分,9%以下=1分):3分(3)纸张节约30%以上(4)垃圾分类处理措施(4)危险物回收处理(5)既有建筑再利用改造分项目评分小计可评分33212112A 资源消耗12ⅥA校园节能技术应用(1)在全校能源中可再生能源利用(15%以上=8分,10-14%=5分,1-9%=3分)(2)能源梯级利用、热回收、低位能利用在系统总能耗占比20%以上可再生能源利用(3)节能照明技术(全面实施=2分,局部示范=1分)节能技术应用(4)节水器具采用(全面实施=2分,局部示范=1分)(5)寒暑假节能运行策略实施分项目评分小计可评分832221717ⅦA节能型校园文化建设 节约教育课程(1)设置节能节资源公共课程(2)建立节约型校园示范基地(3)建立学生参与节约型校园互动机制(4)节约型校园建设相关学生社团活动(1)行为节能奖惩机制(2)校园节能宣传小贴士可评分22222212B 行为节能分项目评分小计12项目总得分可评总分105
第四篇: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推进对接大城区发展战略的现实需要,我们对绩效管理与考评指标体系作出了科学、系统和规范的设置。
1、科学设置指标,体现科学发展观。乡局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绩效管理与考评分为实绩考评和社会评价。实绩考评指标由重点工作、日常工作、创新工作、绩效问责四项构成。社会评价包括民主测评和民意调查。
在实绩考核指标中,新的绩效目标设置突出体现科学发展观,把目标细分为经济发展、资源环境、人民生活、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稳定、重点工作(包括上级规划的重点工作和自身规划的重点工作)、创新工作等方面。这样的考核目标框架体现了科学发展的总要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总目标。首先,经济发展、资源环境、人民生活和安全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描述和体现;其次,下级目标是实现上级目标的方法和手段,通过目标的层层分解使得各单位和部门的工作思路更加明晰,重点更加明确。第三,在目标值或具体达成标准的制定上,贯彻目标管理的思想,通过上级制定框架、自我承诺细化、上级审核批准等程序确保目标制定的规范、科学与切合实际。这样使考核的范围进一步拓展,考核的内涵进一步丰富,考核的导向进一步明晰,把考核的侧重点从经济领域向社会领域延伸,以此引导领导干部进一步注重发展的全面性和协调性。
2、合理分配权重,有效激励创新、创业。绩效管理与考评体系中,实绩考评1500分,社会评价500分。在实绩考评中,重点工作500分,日常工作1000分,在此基础上,增设了创新工作加分和绩误问责扣分项,加分上不封顶,扣分下不设底,放开科学发展的跑道,激励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解放思想、开拓进取、踏实创业。
3、实行差异管理,增强考核结果可比性。客观事物千差万别,各乡镇和县直单位发展的禀赋、工作基础也不尽相同,过分强调同一性、起步走,难以体现考核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也不利于发挥各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新的干部政绩考核中,我们注重体现差别性,鼓励创造性,在具体指标上不搞一刀切,在达标进度上不搞齐步走,采取分类考核的办法。新的绩效管理考核方案,充分考虑不同单位、不同层次人员的工作特性,按照地域、职能等特点,把乡镇分为三类(平原7个、丘陵6个、山区6个),县直单位分为7类(党政综合部门14个、执法监督部门11个、经济管理部门14个,社会发展部门18个、社会团体及服务部门11个、企业与四大园区7个、垂直管理部门15个);把领导干部分成党政正职和其他副职领导干部,并设置了差异化的考评目标。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力争使每个单位尽可能处在同一起跑线进行比较,使考核结果更科学合理;二是突出各单位的职能定位,促进各单位去规划好符合自身特点的战略目标;三是使领导干部职责更为明确,责任落实到人。这样,既能激励各地攻坚克难,创造特色,又有利于推进工作、取得实效.
第五篇:漳州市计量所领导班子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漳州市计量所领导班子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类别项目考核评价内容评分标准执行人
班子自身建设情况
75分理论学习(20分)
1、所领导班子学习制度健全,人员、时间、内容落实;
2、领导干部带头制定和落实学习计划,每年撰写1—2篇联系实际,指导实践的心得体会或调研文章。没有建立所领导班子学习制度扣5分;人员、时间、内容不落实的各扣5分;没有撰写学习心得或调研文章的每人次扣3分。吴友蓉
魏杨生
思想和工作作风(25分)
1、班子分工明确,对所分管的工作和试验室(部门)情况熟悉,及时协调、指导所分管的试验室(部门)的工作,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难题。
2、班子成员团结协调。班子成员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清的扣5分;指导所分管的工作不力,所分管的试验室(部门)反映的困难和问题没有及时得到解决影响工作的每件次扣3分;班子不团结、不协调扣15分。吴友蓉
魏杨生
贯彻民主集中制情况(30分)
1、科学民主决策制度健全,有关本单位事业发展、工作规划、项目建设、干部选拨任用、财务预、决算及人事制度改革等重大问题集体研究决定,文字记录完整规范;
2、民主生活会制度落实,领导干部大胆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查摆问题、整改措施到位。民主气氛不浓,重大问题未经集体讨论决定的每件次扣3分;决策失误,造成损失的扣20分;党支部(总支)会议、所务会议记录不完整的每次扣2分;民主生活会查摆问题、整改不到位的扣5分。吴友蓉
魏杨生
党建及精神文明建设
145分廉洁自律(25分)
1、领导干部严格要求,率先垂范,自觉遵守各项规定,廉洁从政,秉公用权,生活正派,情趣健康,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落实;
2、无违法违纪问题。领导干部重大事项不报告的,每人次扣3分;发生违规违纪问题的每件次扣5分;发生重大违规违纪问题或案件的此项不得分吴友蓉 魏杨生
党风廉政建设
(50分)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防体系《实施纲要》(18分)
1、反腐倡廉教育落实;
2、建立健全反腐倡廉基本制度,完善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制度
3、及时对违法违纪案件和批转件进行核实查处。纪律教育月没有教育方案、没有组织实施的各扣3分;政务所务公开制度不落实的,扣5分;查办转办件不能按照时限要求完成的,每出现一件扣2分;吴友蓉
魏杨生
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18分)
1、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业务工作一同部署、一同研究、一同检查、一同考核;
2、各专项治理有机构、有方案、有发动、有措施、有成效没有做到“四个一同”的,每缺一项扣3分;领导干部违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受到组织
处理或法律追究的,此项不得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执行情况,没有列入民主生活会或本人述职报告的,均扣2分;专项治理少“1个有”扣2分。吴友蓉 魏杨生
政风、行风效能工作(14分)
1、公信力建设每年均有重点、工作的方案针对性强,解决问题到位;
2、按照“九个一”的要求组织开展政风纠风工作,行风和效能建设成效明显。没有公信力重点工作方案扣3分;投诉、核实整改不到位的每件扣2分;“九个一”每缺一项扣1分;出现问题或不作为、乱作为被效能办、纠风办通报的,被新闻媒体曝光的,受到效能告诫的,每出现一起扣5分。吴友蓉
魏杨生
党建及精神文明建设
145分党建工作(40分)
1、落实“一岗双责”,重视支部领导班子建设,积极开展创建“五好党支部”活动,把创建活动融入本单位业务工作的全过程,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
2、党员领导干部起表率作用。带头参加支部(党小组)开展的各项活动,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支部组织生活;
3、落实职工大会制度,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等提交职代会审议
1、未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的,扣10分;
2、未开展创建“五好党支部”活动的,扣10分;有开展活动但未评为“五好党支部”的,扣5分;
3、党员领导干部无故不参加党组织学习和组织生活会的每次扣5分;
4、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未提交职工大会审议的,发现一件次扣5分;吴友蓉
魏杨生
精神文明建设
(30分)运用有效载体深入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和多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得30分,评为市级文明单位得20分,评为县区级文明单位得10分,未被评为文明单位的不得分。吴友蓉
魏杨生
履行职责完成重要工作任务情况
150分
业务工作(150分)
1、按规定的时限,检验报告及时率≥98%;
2、报告的真实性、唯一性,差错率≤0.5%;
3、完成市局下达的其它工作任务(包括:①工作任务,②承办有关计量监督和法律规定的检测任务,③为实施计量监督提供技术支持)。
1、每发现一份超时报告扣2分;
2、发现或被投诉经查实的虚假或错误结论的报告1份扣30分;检验报告差错率超过规定标准扣20分;
3、未完成工作任务的,每项扣10分;不能及时完成有关计量监督和法律法规规定的检测任务,每项扣10分;不能及时提供技术保证每项扣10分。薛永忠 梁立讯
内部管理情况
200分质量管理与业务管理规范化(70分)质量管理
(70分)
1、能正确、按标准实施时间使用新标准、新规程规定的新方法,确保使用标准的最新版本;
2、检验检测仪器定期进行检验、校准,合格使用率100%;
3、按要求必须持证上岗的持证率达100%;
4、无超能力、超范围检验或检定;
5、按《评审准则》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开展管理评审和内审;
6、投诉率每年均要有的所下降。
1、方法错误每次扣5分,每发现1项在用标准、检定规程过时的扣5分;
2、发现超能力、超范围检验的,扣15分;
3、检验仪器未送检,每台扣3分;
4、持证上岗率达不到要求的,发现1人次扣3分;
5、未开展管理评审或内审各扣10分,评(内)审弄虚作假扣10分;无纠正措施,每项扣5分;
6、投诉率(包括行政机关接受、事业单位自行接受投诉的)与上一年相比没有下降扣5分,上升的扣10分;薛永忠
梁立讯
行政管理(40分)内部管理、政务文秘工作(10分)
1、做好安全保密工作,无泄密事件和安全事故发生;
2、公文管理规范,有效提高办文效率和水平。发生泄密或安全事故1起扣5分;发现1份公文错文现象扣1分魏杨生
李莉坚
督查督办工作(15分)
1、建立督查督办制度,有专人负责督查工作;
2、及时完成市局下达的督办事项;无专人负责督查工作扣2分;未及时完成市局下达的督办事项1次扣3分。魏杨生
李莉坚
内部管理情况
200分新闻报导、信息报送、调研工作(15分)
1、建立新闻报道、信息报送制度,有专人负责新闻信息工作;
2、完成年初制订的省局、市局信息采用数及新闻报道数;完成信息专报、调研文章各一篇。无专人负责新闻信息工作扣3分;信息采用量少1条(篇次),扣1分;调研文章、信息专报少提交1篇扣2分;新闻报道少1篇扣1分。魏杨生
李莉坚
人事管理(40分)规范干部任免工作(10分)
1、认真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干部任免工作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严把资格审查关;
2、认真落实干部报批报备制度。没有按照干部任免工作规定程序和要求落实的没件次扣5分;没有落实干部报批报备制度的每件次扣5分。吴友蓉
魏杨生
干部日常管理(15分)人员招聘、调配、工资基金、干部统计、人员考核等工作,制度健全,管理规范,完成及时,无违法违规行为。没有建立相关制度的每项扣2分;人员聘用、调配、工资基金、干部统计、人员考核等工作不规范,工作完成不及时的每次扣2分;工作严重失误每次扣8分;造成重大影响的此项不得分。吴友蓉
魏杨生
人员聘后管理(15分)
1、按照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科学设岗,按岗选人,竞聘上岗,实行全员聘任制;
2、聘后管理工作规范有效,岗位职责明确,考核体系完善,考核结果有效运用。没有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实行全员聘用制的扣5分;考核体系不完善,没有运用考核结果的扣5分;没有制定聘后管理措施,聘后管理不规范的扣10分。吴友蓉
魏杨生
财务管理(50分)财务制度落实(15分)
1、结合本系统、本单位制定财务管理制度(包括:现金管理、会计核算与监督、固定资产管理、成本核算、内部稽查审计、会计档案建立与管理、预决算管理、审核报销等);
2、上级、本级财务制度落实情况(检查对照);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的,少一项扣2分;财务检查制度没有落实的扣5分;魏杨生
李莉坚
资金使用效率、效益(15分)
1、预算执行情况(考核预算执行情况);
2、专项经费保障各项业务工作完成情况。不按规定执行预算的,扣5分;专项经费使用不按规定的,每项扣5分。魏杨生
李莉坚
成本核算
(10分)建立健全成本核算制度和内部检查审计制度没有健全成本核算扣4分,没有组织财务专项检查和审计监督各扣3分魏杨生
李莉坚
经济效益
(10分)预算收支完成情况(考核预算收支执行情况)完不成预算收支计划,扣10分;魏杨生
李莉坚
队伍建设情况
100分中层干部培养(30分)
1、及时抓好中层干部的配备,重视中层干部作风建设和廉洁自律工作;
2、建立、完善对中层干部的考核评价和监督制度,有针对性采取措施提高中层干部的工作水平和履职能力没有及时配备好中层干部影响工作和事业发展的,每次扣5分;没有建立考核评价和监督制度的扣5分;中层干部发生重大工作失误和违法违规行为的每件次扣10分。吴友蓉
魏杨生
干部培训和人员素质提升(40分)
1、结合实际制定教育培训规划和计划,100%完成省局、市局调训任务;
2、抓各类人员学历教育、业务培训、岗位练兵等措施有力,针对性强,教育培训经费落实(每年不低于总收入的2%);
3、参加脱产或外出培训人员不低于20%人次;
4、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学时达到规定要求;没有完成省局、市局调训任务的每次扣5分;没有制定教育培训规划和人员素质提升计划的扣5分;
参加脱产培训人员低于20%人次的扣5分;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时未达到规定要求的扣5分;教育培训经费投入低于规定比率的扣10分。薛永忠 梁立讯
人才培养(30分)结合实际制定本单位人才培养规划和计划,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工作做到统筹规划,并有相应的激励政策;保障措施扎实有效,人才结构逐年改善,本系统“十一五”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在本单位得到实现。没有制定人才培养规划、人员素质提升计划和激励政策的,各扣5分;没有组织开展岗位练兵和岗位培训的扣5分;人才结构没有得到优化的扣5分;没有按照“十一五”人才强检规划要求抓落实的每项次扣5分薛永忠 梁立讯
事业发展情况230分技术装备(仪器设备、技术软件)投入占总收入的比率和增长率(50分)
1、技术装备投入占总收入的比率(其中:质检所应达到15%以上,计量所应达到10%以上,情报所应达到8%以上)。技术装备投入达到规定的比率,每降低1个百分点扣5分吴友蓉
魏杨生
经济收入增长率(100分)经济收入参照单位近三年收入增长平均值进行计算经济收入增长率达不到平均值要求的,每降低1个百分点扣10分。王永忠
梁立讯
科技管理与科技研发(45分)
1、每年有1个以上科研项目,并至少有一个项目被省局(省级科技部门、总局)批准立项或备案;
2、新的业务项目拓展2项以上,业务拓展项目经济效益好;
3、科研经费投入占总收入的3%以上,科研奖励基金占总支出的1%以上。全年未获批准立项或备案科研项目的,扣15分;拓展新的业务项目,少1项扣10分;科研经费投入和科研奖励基金达不到规定的比例,各扣5分。薛永忠
梁立讯
资产管理(35分)固定资产递增长8%(报废资产扣除)固定资产递增达不到要求,降低1个百分点扣4分。薛永忠
余峰
工作创新情况100分工作思路、管理方式方法及机制的创新(100分)
1、贯彻上级的工作布署能够结合本单位的实际,确定新的思维站位,寻求新的亮点,勇于开革谋求突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2、得到省局及设区市政府以上认可,受到表彰,经验推广的注重机制创新,得到省局及设区市政府认可并受到表彰或经验推广的,一项加20分;得到省委、省政府或总局肯定并受到表彰或经验推广的,一项加30分;属于重大创新,得到国家表彰或经验推广的,一项加50分。吴友蓉
魏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