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东阿县农业机械管理使用情况调研
东阿县农业机械管理使用情况调研
为全面掌握当前农业机械管理使用情况,加强全县农机安全监管,东阿县农机监理站组织相关人员,自2012年4月20日至7月19日深入姜楼镇、渔山镇、陈集乡三个乡镇,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综合如下:
一、农机管理使用现状
1.登记挂牌情况。三个乡镇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保有量2936 台,其中小型拖拉机2064 台,占70%;大中型拖拉机500台,占17 %;联合收割机372台,占12%。2936台中,登记挂牌的有1904台,占65%,未登记挂牌的1032台,占35%。其中小型拖拉机登记挂牌1268台,占拥有量的43%,大中型拖拉机登记挂牌的418台,占拥有量的14%,联合收割机登记挂牌的218台,占拥有量的7%。未登记挂牌的拖拉机大多为80、90年代出厂,其中20%已经达到报废标准、60%以上有关手续已丢失,不符合国家规定登记挂牌条件。
2.年检率情况。所调查三个乡镇纳入牌证管理1904台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中,参加2011年农机安全技术检验的1142台,占拥有量的39%,占登记挂牌数的60%。其中小型拖拉机年检581台,占保有量的31%,占登记挂牌的51%;大中型拖拉机年检合格376台,占登记挂牌的90%;联合收割机年检185台,占登记挂牌的85%。由于小型拖拉机大多出厂早,使用年限长,使用率低,机手不愿意参检。而大中型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大多是2000年以后出厂的,挂牌率、年检率相对较高。
3.机手持证情况。所调查三个乡镇的2936台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中,具有有效证件的农机驾驶员为3005人,持证率为102%。这个情况是大型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一车有多个驾驶员的原因。
二、农机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拖拉机用途从兼用型向纯农用型转变。推动这一转变主要有二个动因,一是拖拉机运输市场变窄。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拖拉机兼营运输业,速度慢,装载量小,效率低,工作环境差的缺陷日渐显现,效率高、耗油低、机动性好的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已取代拖拉机占领了农村运输市场,拖拉机作业范围基本已回归农田。二是随着大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的推广,小型拖拉机逐渐淡出农机作业市场。大型拖拉机从耕、种、管、收一条龙服务。在加上灌溉电气化的推广,小型拖拉机没有了用武之地。多数一年用不了一次,又舍不得卖废铁。
2、拖拉机老化现象严重。从调查看,大多是1995年以前出厂的小四轮拖拉机,这些机车机型陈旧,科技含量低,功能单一,作业效率低下,其油耗率超过标定值,发动机有效功率低于规定值。拖拉机超期服役,由于其安全技术状况差,达不到挂牌、年检标准要求,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县农机挂牌率、年检率。同时,应当报废的拖拉机超期服役,导致拖拉机安全性能、经济性能、环保性能恶化,致使拖拉机能源消耗增多、环境污染严重、作业成本增加、安全隐患严重。
3、进城务工人员增多,使拖拉机利用率不高。一些农机户全家常年在外打工,关门大吉,进村办理农机业务根本找不到人。据调查,在未登记挂牌、年检的拖拉机中,80%以上属于这一类。这些拖拉机一般只耕种自己的责任田、拉运肥料、农产品和农作物秸秆等。目前我县拖拉机农用型占绝大部分,还有部分以农用为主、兼用运输。由于大多从事农田作业,拖拉机只是在“三夏”、“三秋”等农忙时节从事耕种、收获作业,其集中使用时间一般在1个月左右,其余时间除偶尔用于浇地外,一般都停放于农民家中,处于闲置状态。一方面拖拉机数量多,另一方面使用时间短、使用范围窄,导致我县拖拉机利用率很低。
4、拖拉机燃油补贴机制不合理,增加了作业成本。根据《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规定,农业机械燃油补贴应当向直接从事农业机械作业的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发放。但是,现行的农用燃油补贴办法是按照小麦播种面积直补到农户,而不是直接补贴到从事农机作业服务的农机服务组织或农机户,这明显是不合法的。一方面,本来应该免交养路费的拖拉机现在却额外增加了燃油税支出,增加了农民负担;另一方面,小麦等粮食生产只是农业生产的一个方面,其他经济作物、林果生产环节根本得不到燃油补贴政策的实惠。相对于渔业用油的补贴办法,经营效益最低的农机户不但没有享受到国家政策优惠,而且还变相增加了成本,对此广大农民意见很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购买和使用拖拉机及配套机具的积极性。
三、加强农机管理使用的对策和建议
1.依法理顺燃油补贴机制。建议按照《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要求,尽快改进现行的农用燃油补贴办法。参照目前渔船燃油补贴方式,对拖拉机燃油实行按动力给予补贴,让拖拉机所有者直接受益。这样既可以减轻农民负担,也有利于保护、调动使用拖拉机及配套机具的积极性,带动先进农业装备的推广应用,改善农业装备结构,推动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业农村的持续稳定发展。
2.建立拖拉机强制报废制度。《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第八条规定:国家建立落后农业机械淘汰制度和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农业机械报废制度,并对淘汰和报废的农业机械依法实行回收。建议:一是尽快出台拖拉机报废标准。可结合拖拉机的使用年限(或累计作业时间)、功率降低值、燃油消耗率、尾气排放情况和安全状况等指标制定拖拉机报废标
准;二是制定报废程序。可参照机动车的做法,结合农村实际和农机自身特点,制定易于操作的报废程序;三是对拖拉机报废更新实施财政补贴。机主的主动报废意识不强,经济因素是关键,因此应该对报废更新的拖拉机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四是建立拖拉机报废回收制度。指定企业依法开展报废拖拉机回收业务,并加强监督管理,防止违法者再次使用或违法拼装牟取暴利。同时,农机部门要根据拖拉机报废情况,及时调整拖拉机保有量统计数据,保证数据的真实准确。
3.加大宣传力度,创造良好社会氛围。搞好农机安全宣传,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是农机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利用多形式、多渠道在全县范围内大力宣传农机安全生产知识,使农机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一是利用新闻媒体宣传。在电台、电视台制作农机安全生产专题节目和讲座的形式,向广大农民和农机手宣传搞好农机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是深入乡镇宣传。出动农机安全宣传车,利用农村集市,通过广播、展板、图片、发放“明白纸”等形式,大力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教育活动;三是不断拓展宣传渠道。针对农机管理工作重点在农村的实际情况,在重点乡村公路两侧和农机安全示范村,制作农机安全标语和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栏,开辟各式各样的小栏目,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农机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
4.理顺农机安全生产监管机构。一是要切实加强县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建设,逐步规范,将其改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加强监理执法队伍和装备建设,提高县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的公共服务能力。二是在乡镇、村设立农机安全协管员。拖拉机管理的重点、难点都在乡镇、农村,故此加强乡镇、村一级农机安全管理力量是做好农机安全监管的重要一环。针对当前基层农机安全监管力量薄弱的问题,设立农机安全协管员是当务之急。农机安全协管员应归农机安全监理机构统一管理,以便工作的开展。三是借鉴外地经验。学习黑龙江省农机、公安联合执法经验,建立农机、公安交警联合执法机制。由于农机部门没有上路执法权,拖拉机安全监管单靠农机部门一己之力很难做好,建立农机、公安联合执法制度,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以切实消除拖拉机安全监管“盲区”,确保乡村道路交通安全。
5.强化拖拉机安全生产的源头管理。一要把好拖拉机驾驶员培训、考核关。农机化学校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组织教学,确保培训质量;监理部门,要根据考核标准,严格把关,杜绝为不合格驾驶员核发驾驶证;二要把好年度检审关。提高机车的技术状态,杜绝病车、改装车和报废车上路行驶;三要落实安全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一把手亲自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四要搞好农机安全示范单位建设。使其真正发挥农机监理机关与机手桥梁作用,切实解决机手日常工作中的实际困难与问题。设立村级安全协管员,协助农机监理人员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广大农机手的安全行车意识。
6、强化农机安全执法检查。乡镇农机监理员要进村到户,做好漏检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的检审工作。农机监理稽查队要深入辖区内乡村道路等农机作业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查处违章行为,重点检查“无牌、无证、无年检”的“三无”现象,督促机主办理挂牌、办证和年检手续。(王惠军)
第二篇: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精选)
财政部、农业部文件
财农〔2005〕11号
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农机管理局(办公室、中
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农机局:
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资金是中央财政为鼓励和支持农民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节本增收而设立的专项资金。为加强资金的管理和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财政农业专项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特制定《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附件: 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二○○五年二月二十五日
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鼓励和支持农民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节本增收,中央财政设立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资金(以下简称“补贴资金”)。为加强补贴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财政农业专项资金管理有关办法,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农机补贴专项由财政部和农业部共同组织实施,指导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和农机管理部门组织落实。各级农机和财政部门应根据职责分工,加强协调,密切配合。
财政部门的主要职责是落实补贴资金预算,及时拨付补贴资金,对资金的分配使用进行监督检查等。
农机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具体负责补贴专项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包括编制实施方案、制定补贴机具目录和组织开展购机申请、审核、登记、公示等。
第三条 补贴资金的使用应遵循公开、公正、农民直接受益的原则。公开,指补贴政策、办法公开,补贴资金操作过程透明。通过公示、公布等多种形式使农民充分了解补贴政策等信息。
公正,指资金分配、补贴机具目录、补贴对象确定等全过程公正。按照事先公布的优先补贴条件,公正确定享受补贴的农民名单,并在县或乡镇范围内公示,接受监督。
农民直接受益,指保证补贴资金全部补贴到农民,做到资金到位,机具到位,服务到位,使补贴的农业机械切实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确保农民受益。
第二章 补贴的对象、标准和种类
第四条 补贴对象是符合补贴条件的农民(农场职工)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机服务组织。
第五条 中央财政资金的补贴标准:按不超过机具价格的30%进行补贴。
第六条 补贴的农业机械应符合国家农业产业政策、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且经农机鉴定机构检测合格。重点补贴:
(一)大中型拖拉机等农用动力机械;
(二)农田作业机具,主要包括:耕整、种植、植保、收获和秸秆还田等机具;
(三)粮食及农副产品的产后处理机械;
(四)秸秆、饲草加工处理及养殖机械。
第三章 补贴资金的申报与下达
第七条 根据中央财政预算安排、国家农业和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阶段性工作重点及各地的需求状况,农业部、财政部制定并下达《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实施方案》,确定国家补贴机具种类、实施范围、补贴资金额度、工作进度及要求等。
第八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省、区、市)根据《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实施方案》,组织编制本
辖区的《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资金使用方案》,确定实施县名单、资金配置、补贴机具种类、工作进度安排等,由省级财政部门、农机主管部门联合上报财政部、农业部。
第九条 农业部、财政部对《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资金使用方案》进行审核和批复。财政部将中央财政补贴资金直接拨付到省级财政部门。各省、区、市按照农业部、财政部的批复要求和本办法规定组织实施。
经批复下达的《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资金使用方案》原则上不得变更。
第四章 补贴资金的发放程序
第十条 补贴机具须根据《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实施方案》,采取竞争择优筛选的方式确定,形成补贴机具目录。各省、区、市补贴机具目录需报农业部备案。
第十一条 各省、区、市的补贴专项实施范围、补贴机具目录、申请程序和相关要求等,应通过媒体及乡村公告等形式,及时向农民公布。第十二条 实施区内的农民购买补贴机具时,须通过乡镇农机管理机构向县级农机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填写购机申请表(格式见附1)。
县级农机主管部门根据《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资金使用方案》和优先补贴条件进行审查,确定购机者名单和数量,经张榜公示后,与购机者签订购机补贴协议(格式见附2),并报省级农机主管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备案(汇总表格式见附3)。
第十三条 省级农机主管部门根据汇总结果,统一与供货方协商确定供货事宜,并报省级财政部门备案。
第十四条 购机者购机时应向供货方提交购机补贴协议,并按扣除补贴金额后的机具差价款交款提货,供货方出具购机发票。县级农机主管部门应根据购机者的需求,提供相应的组织协调服务工作。
县级农机主管部门应对本辖区购机情况进行核实,并将核实结果报省级农机主管部门。
第十五条 供货方凭补贴协议和发票存根定期向省级农机主管部门提出结算申请。
省级农机主管部门核实无误后,出具结算确认清单,并向省级财政部门提出结算申请。省级财政部门在接到申请后10个工作日内,予以审核并与供货方结算补贴资金。
第五章 管理与监督
第十六条 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积极支持和参与补贴资金落实和监督工作,增加资金投入,并保证必要的组织管理经费。
第十七条 补贴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挤占、截留、挪用。各级农机主管部门应建立和落实工作责任制,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管理和检查,自觉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
第十八条 县级农机主管部门应对已购补贴机具及时进行登记、编号,建立购机补贴档案,并负责在机具显著位置做出国家补贴机具和编号的统一标记。档案内容包括:购机者姓名、身份证号码、地址、联系方式、机具型号、购置数量、补贴金额及机具编号等。
省级以上农机主管部门应分别建立购机补贴档案库,实行计算机管理。第十九条 各级农机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应对购机补贴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督促供货方搞好售后服务,为购机者提供技术、信息等服务,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
第二十条 享受补贴购买的农机具,原则上二年内不得转卖或转让。第二十一条 省级农机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在当年11月底前将补贴资金使用情况及购机补贴电子档案资料报农业部和财政部。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各省、区、市可根据本暂行办法,制定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的实施细则;中央直属垦区根据本办法的原则精神,本着公开、公正、直补的原则,制定农机购置补贴的实施办法,并报财政部和农业部备案。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农业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农财发〔2004〕6号)同时废止。
第三篇:9农业机械管理(精选)
农业机械管理
【组织机构】区农业机械管理局,是区政府直属正科级单位,参照公务员管理。现有在编在职人员23人,退休人员24人。内设一室三股: 即办公室、人事股、管理股、科技教育股。下属3个事业单位:区农机监理站、区农机化学校、区农机化技术推广站。领导成员情况:
党委书记、局(站)长:王国光(2010.08~)副书记:周静霞(2004.08~)纪检副书记:王杰(2007.03~)副局(站)长:崔 晖(1999.05~)翟庆付(2008.07~)主任科员: 王学德(2005.11~)梁 彤(2008.05~)王保德(2008.05~)【概述】2014年区农机工作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宛城崛起的目标,以深化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农业节本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快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提高农业机械组织化程度和信息化水平,推进农业机械服务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大力推广和应用新机具新技术,推进农业机械化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深入贯彻《国家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河南省农业机
械安全管理规定»,落实农机化发展的各项惠农政策,抓管理促进服务,抓典型促发展,努力做好农机管理、质量监督、技术培训和推广工作,促进宛城区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现代化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了积极贡献。农机推广站获河南省农机农机推广先进单位、南阳市农机推广鉴定综合先进单位;顺达农机合作社获国家级农机专业示范合作社;有两个合作社获得市政府奖励。福田、沃田两个合作社获得省级农机专业示范合作社称号。【农机装备】止2014年底,全区共拥有各种型号的拖拉机64297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2602台,与上年相比增长了4%。联合收割机1122台,与上年相比增长了16%。农机总动力达到130.72万千瓦,与上年相比增长了4%;农机具配套比达到1:3。大型拖拉机主机发展快,配套机具也趋于多元化。农机经营总收入33123万元,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6%以上。
【农机作业】2014年底全区机耕面积达到97.2千公顷,其中深耕48.6千公顷,全区小麦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6%。农机深松整地等农机化新技术取得突破,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等作业面积实现跨越。2014年全区玉米机播面积达到63万亩,玉米机械化收获面积43万亩,玉米机耕面积58.5万亩,分别占播种面积的98%、67%、91%。农机作业领域逐渐在林业、畜牧业、运输业、筑路业等行业
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农机新机具推广】2014年,全区新增大中型拖拉机12台,小麦、玉米联合收割机179台,耕整地机械306台,旋耕机241台,秸秆还田机41台,免耕播种机46台,深松机28台,挖掘机械9台,烘干机1台,玉米机械化生产取得了重大突破,畜牧养殖机械化也得到大力发展。
【农机安全监理】2014年以检验为突破口,以“平安农机”创建活动为载体,以田检路查纠正违章作业为切入点,切实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共检验农业机械2000台,新入户机车405台,新培训办证309人。共纠正各类违法行为400余人次,出动监理人员50人次,出动监理车50车次,开展不同规模的培训班2期,其培训人员110多人次。农机监理站5人进驻区行政服务中心,实现一站式服务,办结所有的证照。
【农机化技术培训】2014年,共培训新机手200人,培训联合机手65人,培训农民技术人员250人,管理干部90人,“阳光工程”项目培训100人。
【农机市场管理】2014年全年出动宣传执法车辆80人次,发放宣传单2000余份,整顿规范农机经营维修门店14个,培训办理拖拉机收割机驾驶员资格证109余份,受理投诉2起,并得到妥善处理。有效的打击了制售假冒伪劣农机产品行为,维护了农机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项目实施】2014年实施国家、省、市农机化项目5个: 一是2014年安排宛城区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205万元,省特定奖补资金93万元。农机局成立了项目工作组,在项目的实施中,严格按照“三个严禁”、“八个不得”认真组织实施。采取一站式服务,农民从咨询、看机、试机、办理补贴手续都能一次性办结所有手续。并供信息咨询,在办公场所显要位置设立了农机购置补贴申报指示流程,手续办理导购台,方便购机农户。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共补贴各类机具709台(组),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20台,使用资金316万元;收割机179台,使用资金759万元;挖掘机9台,使用资金9万元;耕整地机械306台,使用资金66万元;播种机械46台,使用资金15万元;收获后处理机械1台,使用资金3.6万元;享受补贴的农民及农民组织428人(个)。特定奖补资金补贴机具86台,使用资金54.6万元。二是省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补助项目。2014年宛城区续建实施河南省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补助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02万元。其中申请上级财政补助10万元,机具购置92万元(其中:整合国家购机补贴资金30万元,农民自筹62万元),按要求全区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15000亩,近三年来,在全区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目前已达到17400多亩,覆盖全区三个乡镇13个自然村,深松面积5万多亩,小麦秸秆基本实现全部还田,玉米秸秆还田面积已达20多万亩,推广保护性耕
作机具1200多台,其中:免耕播种机230台,深松机168台,秸秆还田机245台,玉米联合收割机195台,植保机械450台,为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宛城区大力推广奠定了良好基础。10月10日上午,省农机局局长张开伦在市农机局程相岑局长、闫道畅副局长等一行陪同下到宛城区视察玉米机收,秸秆还田、深松整地情况。视察结束后,张开伦局长对宛城区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及农机合作社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三是省农机深松整地项目。按照《关于印发〈河南省2014年农机深松整地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安排我区农机深松作业计划4.2万亩,每亩补助作业费15元。为更好地落实省农机深松整地项目,对全区规模较大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公开邀请招标,以市38万亩项目区为重点,涉及红泥湾、高庙、汉冢等乡镇,深松作业技术要求:深松作业质量要达到“深、平、细、实”。深度须保证在25厘米以上,深松后要合墒弥平,做到田面平整,土壤细碎、没有漏耕、深浅一致、上实下暄、抗旱保墒、适宜播种。服务合同完成后,由服务对象对作业面积和质量进行确认签字,补助资金真接兑付给农机服务组织。根据三秋生产进展,及时督导农机服务组织保质保量完成作业任务。要采取全程监控模式,建立跟踪、统计、监控、评价和反馈机制,实施动态管理。四是区秸秆还田示范推广补助项目。多年来,秸秆焚烧一直是农业生产面临的难题之一,特别是秋季焚烧玉米秸秆
现象较为普遍。而推行秸秆直接还田,不仅可以减少焚烧、保护环境,还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能力,使农业生产逐步走向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为此,区农机总站根据我区实际,结合外地经验,2014年在高庙乡、汉冢乡、红泥湾镇作为试点实施玉米秸秆还田示范推广补助项目。该项目计划安排实施玉米秸秆还田作业面积3万亩,其中:高庙乡1.5万亩、汉冢乡1万亩、红泥湾乡0.5万亩。区财政安排项目补助资金50余万元,对项目区承担玉米秸秆还田示范推广任务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按作业面积给予每亩10元补助。同时为鼓励全区农户使用秸秆还田机具,提高全区秸秆还田作业面积,对新购置的秸秆还田机具在按规定完成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程序的基础上区财政给予每台1500元的累加补贴。目前该项目已按计划完成。五是是基层农机推广体系建设与改革项目取得成效。2014年,为认真做好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于建设项目工作,健全完善“专家+试验示范基地—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农机化示范推广服务机制,重点实施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主推小麦、玉米免耕播种机,深松机,秸秆还田机等保护性耕作机具。在汉冢乡万庄村建立100亩农机化科技示范基地,遴选远驰、顺达、乐丰、海明四个农机合作社为农机化科技示范户,每个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周边800-1000户农户使用或掌握新技术新机具,确
保宛城区主要机具、主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95%以上。截至目前,全区已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业面积17400亩。【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2014年,全区已拥有农机械原值在20万元以上的农机大户121户,50万元以上的27户。农机大户已成为服务农业生产最活跃的主力军。全区在工商部门登记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有45家,农机合作社注册资金达到1.8亿元,社员1850余人,各类机械5744多台套。合作社年利润8600万元以上,单机收入3-15万元。其中国家级示范合作社顺达农机专业合作社,占地7.5亩,拥有社员70人,各类大中型拖拉机48台,配套机具70余台件。全区各类农村合作流转土地近4万亩。如高庙远驰合作社自己流转土地3000亩,带动服务项目区近1.5万亩;汉冢兴阳合作社自身流转土地1500亩,项目带动5000亩;其它象顺达、福田、惠农等合作社自身流转土地都在300—500亩。带动烘干、收耕、储存等产业发展、扩大提高。
【农机化示范区建设】严格按照农机化示范区建设标准要求,坚持既定的目标任务,结合基层农机推广体系建设与改革项目和省保护性耕作项目,围绕宛城区小麦、玉米两大农作物,依托汉冢乡兴洋农机专业合作社,在汉冢乡王万庄村建成宛城区农机化试验示范基地,农机试验示范基地面积100亩,同时又遴选了顺达、福田、远驰为科技示范户,每个示范户建设50亩示范田。围绕保护性耕作,开展秸秆机械还田、小麦免耕机械播种、机械深松、高效植保等农机化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先后在“三夏”“三秋”黄金作业期前分别召开演示现场会,对大马力、复式耕整机械,深松机械,免耕播种机械分乡进行演示,同时开展农机手培训,培训一批合格的农民技术员,构建起区、乡、村农机科技试验示范网络。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按照区委“包联共建、晋位升级”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动员会安排部署,根据区委要求与高庙乡大刘庄结对,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包联共建”工作。一是依托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帮助大刘庄村发展农机合作社1户,培育农机大户2-3户,二是依托农机保护性耕作项目,将大刘庄村纳入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基地面积100亩。使该村在利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方面覆盖率达50%以上。
(审稿: 王国光 撰稿: 朱宛玲)8
第四篇:385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doc
附件:
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鼓励和支持农民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节本增收,中央财政设立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资金(以下简称“补贴资金”)。为加强补贴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财政农业专项资金管理有关办法,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农机补贴专项由财政部和农业部共同组织实施,指导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和农机管理部门组织落实。各级农机和财政部门应根据职责分工,加强协调,密切配合。
财政部门的主要职责是落实补贴资金预算,及时拨付补贴资金,对资金的分配使用进行监督检查等。
农机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具体负责补贴专项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包括编制实施方案、制定补贴机具目录和组织开展购机申请、审核、登记、公示等。
第三条 补贴资金的使用应遵循公开、公正、农民直接受益的原则。
公开,指补贴政策、办法公开,补贴资金操作过程透明。通过公示、公布等多种形式使农民充分了解补贴政策等信息。
公正,指资金分配、补贴机具目录、补贴对象确定等全过程公正。按照事先公布的优先补贴条件,公正确定享受补贴的农民名单,并在县或乡镇范围内公示,接受监督。
农民直接受益,指保证补贴资金全部补贴到农民,做到资金到位,机具到位,服务到位,使补贴的农业机械切实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确保农民受益。
第二章 补贴的对象、标准和种类
第四条 补贴对象是符合补贴条件的农民(农场职工)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机服务组织。
第五条 中央财政资金的补贴标准:按不超过机具价格的30%进行补贴。
第六条 补贴的农业机械应符合国家农业产业政策、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且经农机鉴定机构检测合格。重点补贴:
(一)大中型拖拉机等农用动力机械;
(二)农田作业机具,主要包括:耕整、种植、植保、收获和秸秆还田等机具;
(三)粮食及农副产品的产后处理机械;
(四)秸秆、饲草加工处理及养殖机械。
第三章 补贴资金的申报与下达
第七条 根据中央财政预算安排、国家农业和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阶段性工作重点及各地的需求状况,农业部、财政部制定并下达《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实施方案》,确定国家补贴机具种类、实施范围、补贴资金额度、工作进度及要求等。
第八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省、区、市)根据《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实施方案》,组织编制本辖区的《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资金使用方案》,确定实施县名单、资金配置、补贴机具种类、工作进度安排等,由省级财政部门、农机主管部门联合上报财政部、农业部。
第九条 农业部、财政部对《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资金使用方案》进行审核和批复。财政部将中央财政补贴资金直接拨付到省级财政部门。各省、区、市按照农业部、财政部的批复要求和本办法规定组织实施。
经批复下达的《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资金使用方案》原则上不得变更。
第四章 补贴资金的发放程序
第十条 补贴机具须根据《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实施方案》,采取竞争择优筛选的方式确定,形成补贴机具目录。各省、区、市补贴机具目录需报农业部备案。
第十一条 各省、区、市的补贴专项实施范围、补贴机具目录、申请程序和相关要求等,应通过媒体及乡村公告等形式,及时向农民公布。
第十二条 实施区内的农民购买补贴机具时,须通过乡镇农机管理机构向县级农机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填写购机申请表(格式见附1)。
县级农机主管部门根据《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资金使用方案》和优先补贴条件进行审查,确定购机者名单和数量,经张榜公示后,与购机者签订购机补贴协议(格式见附2),并报省级农机主管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备案(汇总表格式见附3)。
第十三条 省级农机主管部门根据汇总结果,统一与供货方协商确定供货事宜,并报省级财政部门备案。
第十四条 购机者购机时应向供货方提交购机补贴协议,并按扣除补贴金额后的机具差价款交款提货,供货方出具购机发票。县级农机主管部门应根据购机者的需求,提供相应的组织协调服务工作。
县级农机主管部门应对本辖区购机情况进行核实,并将核实结果报省级农机主管部门。
第十五条 供货方凭补贴协议和发票存根定期向省级农机主管部门提出结算申请。
省级农机主管部门核实无误后,出具结算确认清单,并向省级财政部门提出结算申请。省级财政部门在接到申请后10个工作日内,予以审核并与供货方结算补贴资金。
第五章 管理与监督
第十六条 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积极支持和参与补贴资金落实和监督工作,增加资金投入,并保证必要的组织管理经费。
第十七条 补贴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挤占、截留、挪用。各级农机主管部门应建立和落实工作责任制,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管理和检查,自觉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
第十八条 县级农机主管部门应对已购补贴机具及时进行登记、编号,建立购机补贴档案,并负责在机具显著位置做出国家补贴机具和编号的统一标记。档案内容包括:购机者姓名、身份证号码、地址、联系方式、机具型号、购置数量、补贴金额及机具编号等。
省级以上农机主管部门应分别建立购机补贴档案库,实行计算机管理。
第十九条 各级农机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应对购机补贴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督促供货方搞好售后服务,为购机者提供技术、信息等服务,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
第二十条 享受补贴购买的农机具,原则上二年内不得转卖或转让。
第二十一条 省级农机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在当年11月底前将补贴资金使用情况及购机补贴电子档案资料报农业部和财政部。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各省、区、市可根据本暂行办法,制定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的实施细则;中央直属垦区根据本办法的原则精神,本着公开、公正、直补的原则,制定农机购置补贴的实施办法,并报财政部和农业部备案。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农业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农财发〔2004〕6号)同时废止。
第五篇:农业机械发展趋势调研建议
近年来,**区的农机化工作在上级领导和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战略要求,创新思路,务实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我区农机化已进入由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迈进的新的历史时期,为了能正确把握我区农机化发展实际,找出制约农机化发展的瓶颈,破除发展阻力,我们特别针对农机管理统计人员、乡镇农机管
理干部、农机手和享受农机购机补贴的群众进行了一次调查。
一、调查过程
此次调查主要方式为查阅相关档案,对被调查人进行当面询问和书面调查三种形式。期间,主要查阅了全区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主要农业机械的保有量,同比增长等情况。在当面询问阶段,主要了解了被调查人所在地的农机数量、种类、应用情况、效益等。书面调查均为选择题,主要调查内容与当面询问相同。
二、调查情况
通过查阅档案,可以得到近两年来全区主要农业机械的基本发展情况。截至2008年底,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为26.867万千瓦,同比增长3.3%;拖拉机保有量5732台,同比增长0.79%;机具配套比1:2.8;玉米联合收获机保有量115台,同比增长82.5%;小麦联合收获机保有量257台,新增26台。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在全市处于领先,在全省处于中等偏上。
通过对乡镇农机管理干部、农机手、享受农机购机补贴群众的当面询问和书面调查,80%对我区农业机械发展状况表示乐观,12%认为农业机械的作用在逐渐减少; 90%认为大型拖拉机在增加,小型拖拉机在减少;50%认为大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免耕机械等大型农业机械最受欢迎;52%认为农田作业收入较高,48%认为农业运输收入较高;96%认为农机补贴对农业机械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50%认为燃油税改革促进了农民的购机积极性;42%认为大型拖拉机是我区的主导机型,35%认为联合收割机是主导机型,23%认为小型拖拉机是主导机型;82%认为小型拖拉机将逐步沦为淘汰机型;43%认为小型拖拉机数量减少的原因是用处减少,30%认为是利润太低,23%认为是费用过高;25%的农业机械在从事农业运输,50%的从事农田作业,25%的闲置。
三、情况分析
通过调查,全区主要农业机械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特点:
1.保有量总体上在小量地稳步增加。农机补贴力度的加大,农机保护性耕作项目的大力推广,燃油税改革,以及农机收费项目和收费额度的减少,客观上刺激了农机市场的部分繁荣。另外,农业机械需求量的增加和农村购买力的逐渐增强,同时也促进了农业机械及配套机具的增加。
2.种类在逐步增多。我区畜牧业的蓬勃发展,使养殖机械、饲料加工机械大幅度增加;棉花、蔬菜、果树植保机械也有小量增加。
3.农田作业机械发展迅速。农田作业利润较高,周期较短,且不影响从事第三产业,因此,适应农田作业的大型化、综合化、专用化机械,如:大型拖拉机、小麦联合收割机、玉米收获机以及免耕机械普遍受到农民的青睐。
4.小型拖拉机保有量减少。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我区农机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大型农田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逐步占据了主导地位,加上城市化进程加快,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小型拖拉机在农田作业中使用率降低,使用范围减小。二是农业和建材运输市场不景气。多数砖瓦厂、建材市场关停并转,加上油价上涨因素,利润大大降低,严重影响了机手的积极性;三是在与三轮、四轮运输车的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尤其是在速度、运距、载货性能、工作条件等方面远不及运输车,因此逐步被取代。
5.农业运输机械明显减少。这与小型拖拉机保有量减少有很大关系。另外,从事长途运输的大型拖拉机也减少了85%左右,其原因主要是投资过大,活路减少,利润降低。劳动力转移也是一项重要原因。在我区民办企业蓬勃发展的情况下,农村就业机会大大增加,使农业运输成为“老年人干不了,年轻人不愿意干”的行业,加上拖拉机运输事故风险大,工作条件恶劣,很多机手选择了退出。
四、调查结论
**区主要农业机械的发展态势总体上是好的,有市场、有潜力、保有量大、用途广泛。尤其是代表当前农机化发展大趋势的新型、大型、科技型、专用型农业机械,具备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小型拖拉机保有量减少,并且逐渐淡出,不但没有造成总体农业机械化程度降低,反而是在大幅度提升。农业机械的更新换代是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是农业生产力不断提高的标志。事实证明,**区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县区,已经在农业现代化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并逐步迈入全省农业强县区的行列。
五、意见和建议
面对近几年农机化发展的强劲势头,作为农业机械主管部门,**区农机局应当具备与时俱进的前瞻性,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按
照事物的客观规律办事,通过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等方式,认清形势,端正态度,找准农机管理、服务的切入点、立足点、着力点、结合点和突破点,实事求是地制定各项方针政策,使我们的农机事业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