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物理新教材的一点认识

时间:2019-05-13 03:56: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高中物理新教材的一点认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高中物理新教材的一点认识》。

第一篇:对高中物理新教材的一点认识

对高中物理新教材的一点认识——科学探究贯穿全书

新课标十分强调科学探究的作用,物理教科书虽然没有专门的“科学探究”栏目,但科学探究贯穿全书。,通过自己的探究,变未知为已知,这样的教学活动就是科学探究。

物理教科书从整体上是探究的思路展开的,例如,全书开始就提出这样的问题:实际物体的运动是复杂的,如果物体是一个个只有质点,建立质点概念,教科书是从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思路展开。没有大小的点,问题就简单了,那么什么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作这样的人。„„

又如在第二章开始时,小车在重物的牵引下运动遵从什么规律?提出这样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这是一个典型的科学探究事例。要学生从积极参与、勇于实践,要学生体验从实验研究中获取数据、做出图象、分析图象,寻找规律的科学是思维方法。所以此实验不能放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时间关系”之后,否则就违背了探究式“学习的宗旨。

高中物理的科学探究有实验探究,也有完全没有实验活动的探究。

一些探究性很强的实验,在课题中都明确标示,例如,第二章第1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第三章第4节“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等

探究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根本区别在于结论的未知,这就增加了实验的难度。进行教学时,适当的环节综合提示,帮助学生给正确的方向前进,但又不直接给出结论,以保持学习的探究性。

没有实验活动的科学探究,即理论上的探究,如第七章第五节“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

第五章“探究向心加速度大小的表达式”等,这类不涉及实验的探究活动。教材采用提示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台阶,能够不太困难的走下去,同时又保持教学内容的探究性。

从教学活动的角度讲,通过自己的探索,变未知为已知,这就是科学探究,正因为如此科学探究才具活力,因为每个具体的探究都与另一个不一样,所以科学探究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从一定程度上说,科学探究也是一种精神,人们对未知事物的探究精神是与生俱来的,我们在物理教学活动中不仅传授知识,更要保护并发扬青少年的这种精神。

第二篇:对全日制普通高中物理新教材的学习体会

对全日制普通高中物理新教材的学习体会

一、新教材的产生

1990年调整意见后的大纲,用“二一分段”的方式安排必修和选修课。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分段的方式不太适合高中物理学科的教学。尽管必修课降低了要求,力求面向大多数学生,然而,因物理知识的系统性强,且对能力的要求又较高,要在二个学年段兼顾基础差异大、发展倾向极不同的学生群体,教学难度大。其结果是造成部分学生“吃不饱”、另一部分学生仍然“跟不上”,而理科学生在高三的学习压力特别大的局面。

编订新大纲时,首先充分肯定了1990年调整意见后的大纲关于分流的初衷,确实降低了初、高中的台阶,注意了面向大多数学生。但是,从以上简单分析中可以看出现行大纲存在着不足之处。为了解决当前必修和选修、就业需求与升学需求的矛盾,为进一步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质量和效益,编订小组认真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①普通高中是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承担着为高等学校输送合格新生,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力量, 即对学生实施升学预备教育和就业预备教育的双重任务。

物理是高中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学科,它对形成学生较高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素质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高中物理应适应不同层次人才对物理知识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内容和要求的物理课。对大多数学生而言,为了具备(或形成)较高的素质,较强的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必须学习足够的、比较全面的物理基础知识,了解物理学的概貌,接受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熏陶,以及基本技能的训练。对这些学生知识面要宽一些,但程度不宜过高,才能学有所获,学有所进。那些将来准备升入理工科学校的学生,为了今后的发展,他们需要更宽广、扎实的基础知识,较强的基本能力,正确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以及颇强的自学能力和一定的研究能力。很明显,不同流向的学生对物理课的要求不论是在内容上还是水平上差异都极大,不是一种课能兼容的。

②物理是一门比较成熟的学科,知识体系严密且完整,基础知识的系统性较强,物理知识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较高。实际上,多年的教学实践也证明,大多数学生学习物理困难较大,欲用同一种物理课兼顾所有学生,只能是顾此失彼,造成教学上的低效和浪费。

③新课程计划中物理必修课只有158课时(注:每课时为45分钟),比现行必修课课时减少近四分之

一。如果仍用以往的方法去处理必修和选修的问题,教学需求、学科特点与课时间的矛盾会更加尖锐。特别是,不同流向的学生在高二年级对物理知识的不同需求就显得格外突出。

④教育是适应未来的事业,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的出发点。未来社会需要多层次、多规格的人才,高中课程就应该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打好不同层次的基础,高中物理分段教学已证明不能很好地达到这一目的。

经过反复地研究讨论、征求意见,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经验,新大纲提出分层次的课程安排,让不同流向的学生根据发展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物理课,通过学习达到提高自身素质的目的。应当说,分层次开设物理课,是优化课程体系的结果,充分体现课程计划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发展特长的原则。分层次的思路,不仅符合培养目标的层次性,而且有利于适应和促进普通高中多种办学模式的需要。

从时间上来看,1996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司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供试验用)》,1997年秋季开始在山西、江西和天津进行全面的高中课改试验。1999年到2000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二省一市试验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对1996年供试验用的课程计划和相应的教学大纲做了修订,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简称新大纲),编写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物理》(简称新教材)。注:这次使用的新大纲、新教材在7年后将改变。

二、新教材概述

1、两类物理课教材

新大纲采用分层次的方式处理课程。具体地讲,新大纲包括两类物理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其中,必修物理课(以下简称Ⅰ类物理课)是基本要求的物理课,它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全体学生必须学习的;必修和选修物理课(以下简称Ⅱ类物理课)是较高要求的物理课,它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适合于理科基础较好的学生学习。

这两类物理课是不同层次、相互独立、自成体系、可以分别(或平行)开设的两种物理课。

在Ⅰ类物理课中,共有162个必学的知识点,其中A层次要求的133个,占82.1%;B层次要求的29个,占17.9%;还有14个选学知识点。对于选学的内容,大纲规定在教学中鼓励多选,要求至少要选学4课时。

在Ⅱ类物理课中,共有209个必学的知识点,其中A要求的156个,占74.6%,B要求的53个,占25.4%;还有24个选学知识点。对选学的内容至少要选学6课时。

两类课虽然明显地分开了层次,但由于新课时计划规定高一年级全部开设共同的必修课;同时,考虑到我国教育现状和实施操作方便,故编订大纲时,使两类课在高一年级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完全相同。这表现在大纲中,两种物理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部分的表格从1至8完全一样。并且,在整个高中阶段,Ⅱ类物理课的内容完全覆盖Ⅰ类课的内容,用集合的概念来说明,那就是Ⅱ类物理课包含Ⅰ类物理课。根据新大纲的思路,高一年级编一本通用的教材;高二年级编两本教材,一本按Ⅰ类物理课的内容和要求编写,另一本按Ⅱ类物理课的内容和要求编写。(学生怎样分,老师怎样教,高考怎样考,这些将在高一年级末解决)。高三年级按Ⅱ类物理课的内容和要求编写一本教材。新大纲如此安排,既提供了不同程度的物理课,供学校和学生选择;又有利于学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高一年级不分流,高二学年末,全体学生参加统一的物理科毕业会考。

注1:对Ⅰ类物理课,总课时158。高一全年用35周,每周2、5课时,完成87、5课时的教学;高二全年用35周,每周2课时,完成70课时的教学。对Ⅱ类物理课,总课时306。除高一完成87、5课时外,高二全年用35周,每周4课时,完成140课时的教学;高三用26周,每周3课时,完成78、5课时的教学。

注2:成都市去年就开始使用新教材,市教科所要求各校每周增加1课时。

2、新旧教材比较

Ⅰ类物理课包括了物理基础知识的主要方面,程度低于现行必修课的程度。它对现行必修课内容作了一些调整,精简了部分非主干知识,如晶体、表面张力、声学等有关知识;删除了某些初中已学过而高中限于课时无法再深入阐述的内容,如电功、电功率、串并联电路、透镜及成像等知识;以及对物理学的系统性影响不大,且学生学习很困难的内容,如胡克定律、电磁振荡等知识。此外,增加了部分重要的主干知识和应用性较强的知识,如力矩的平衡、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平抛物体的运动、万有引力定律、惯性力、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伯努利方程、热力学第二定律、磁场中的安培力和洛伦兹力等,完善了原必修课的知识体系。可见,Ⅰ类物理课知识面较宽,内容更丰富。但由于定性的内容较多,定量的要求减少,切实地降低了难度,容易为大多数学生接受,有利于全体学生打好物理基础,培养较好的科学文化素质。使学生具备观察和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以及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Ⅱ类物理课的程度与现行的必修加选修课的程度相当。内容有些调整,精简了少量非主干的知识,增加了应用广泛的知识以及新科技和近代物理方面的知识,如力矩的平衡、超导现象、气体的绝热变化、多普勒效应、光的偏振、相对论、量子论、波的观点、统计的观点等。Ⅱ类物理课特别有利于那些将来侧重于向理科方向发展的学生,学习掌握较系统的物理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具备观察和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科学的语言表达能力,运用数学处理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教材的编排形式新颖、活泼,给人以面目一新之感,有助于激发兴趣、开阔学生的思维,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在版式上,采用大16开本,并在每页的一侧留出一列空间,放置插图、旁批或留给学生利用。在视觉上和心理上给出了较为宽阔的空间。在栏目的设置上利于教学。为了突出重点,用不同的字体区分

不同的内容:正文、选学内容、思考与讨论、实验、小结、阅读材料、练习和习题等。对标题和重要公式下,铺设彩色衬底,力求形式活泼、醒目。插图较多,尤其是情景图和漫画图,真是图文并茂。

三、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新大纲在第四部分指出了教学中应注意的7个问题。这7个问题是我们实施新教材教学时,应遵循的7项教学原则。本人认为,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这7项原则,教学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转变教学观念,适应教学改革

这次分层次进行课程改革,使六个方面发生变化:大纲变化(教学、高考)、教材变化、教法变化、学法变化、评价变化。对贯彻执行的教师来说,必须在教学观念上随之变化。按新大纲要求,在教学中必须牢牢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重视物理知识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教师应由“知识的装载机”转变为“学术研究的导航员”,由“教书匠”转变成为“教育家”;学生应由解题的“技术员”转变为问题的“研究员”。只有这样,才能教出新教材的特色(味道)。

加强学习,适应改革。新知识的不断出现,如教材中的黑洞、宇宙大爆炸等。新方法的引进,如探索课、研究课等。新评价的实施,如对探索课研究课,重过程轻结论。评价时,要写出学生“经历××”、“通过××”、“学习××”等过程。这些都需要我们加强学习,否则将跟不上新教学改革的步伐。

2、利用图片,激发学习兴趣

新教材有大量的图片,这些图片来源于生活、科技,学生翻开教材就会爱不释手。如新教材第一章的绪言部分,用八个彩页以插图的形式对物理学的概貌、物理学的重要性作了说明,改变了过去用长篇文字叙述的写法。又如在每章前专设一页,印有与本章内容相关的图片,包括我国最新设计制造的飞豹式战斗机、赛跑的运动员、上海南浦大桥、礼炮7号空间站、乌江渡电站大坝等。这对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老师要因势利导,变“看热闹”为“看门道”,为搞好物理教学开创一个良好的局面。

3、循序渐进,降低教学台阶

新大纲指出:“应注意循序渐进,知识要逐步扩展和加深,能力要逐步提高。”新教材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讲述方式方面,都充分注意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我们要把握这个分寸,教学中要有耐性。特别在高一年级,应着重于打好基础,不要追求“一步到位”。如物体受力分析,对高一学生是最困难的。新教材取消“物体受力分析”这节,将受力分析分散到各章进行处理。又如“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的教学,一是所选题目要“有固定转动轴”,二是符合“保持静止”的转动平衡状态。教师要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不要随意加码,从而把教学台阶真正降下来。

4、重视研究过程和方法

新大纲指出:“要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运用等,培养学生抽象和概括、分析和综合,推理和判定的思维能力”,还指出:“教学中要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要重在理解”。因此,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讲清思路,力求简洁、顺畅,并注意叙述的启发性和给学生留下有较多独立思考的空间。如在引入概念、得出规律、分析例题时,注意讲清思路,理清来龙去脉。务求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引入这个新概念,怎样在分析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抽象和概括;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建立这种物理模型;使学生知道解决物理问题,首先要弄清物理情景,学会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使学生知道推理的过程,提高推理能力等。培养思维能力,关键在于思路清晰。

物理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套科学方法,不仅对物理学的研究,而且对整个自然科学甚至社会科学的研究都有较大影响。能力的高低,一定意义上表现为方法的多少和运用方法的灵活、熟练程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要让学生初步领会一些科学方法。领会方法要重在“潜移默化”、“渗透”和“点拨”,而不可把方法当知识向学生灌输。新教材中呈现的处理问题的方法很多。如理想模型法、微元法、极限法、等效法、近似法、估算法、控制变量法等。都在书中适当位置用“正文叙述”、“旁批”、“思考与讨论”、“小结”等不同形式加以渗透或点拨,让学生逐步积累,逐步体会。

5、加强实验,培养探索技能

物理物理,以物论理。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物理学。新大纲指出:“观察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

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这是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必要的基础。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因此,要大力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

新教材将实验分为三类:一类是演示,“演示的内容除了演示实验,还包括挂图、模型、投影片和录像片等。要充分发挥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做演示实验时,要重视演示的技巧和效果。有的演示实验可以采用边讲边实验,即随堂实验(成都市有4所学校承担了教育部课题:将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这样的效果更好。二类是分组实验,“要求学生认真思考,手脑并用,既要独立操作,又要善于与别人合作。”教学中要注意:①要学生理解控制实验条件探索物理规律的思想方法,指导学生实验操作,强化图像处理的技能训练,并学习排除简单实验故障。②指导学生实现实验技能和方法的迁移。如游标卡尺的读数。③逐步要求学生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教师最好不要让学生使用印好的实验手册,那些手册剥夺了学生思考和锻炼的机会,失去了体验的过程,不利于能力的培养。三类是“做一做”实验,这些实验简单易做,要求学生不仅要做而且要做好。

6、利用“选学内容、阅读材料”,因材施教

新大纲虽然提供了两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但在高中一年级,两类物理课的内容和要求完全相同,虽然便于实施,但不可能完全适应不同类型学校的教学和不同程度学生学习的需要。因此,新教材编排了适量的选学内容、阅读材料,以满足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生多样化、多层次的需要。(1)对选学内容,虽不作考查要求,但也规定了必讲的课时。教师要认真分析选学内容,开好选学课。(2)对阅读材料,虽同样不作考查要求,但是多数阅读材料对必修知识的应用和深化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尤其在高二准备用Ⅱ类物理课教材的学生,更要利用好阅读材料。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因材施教,作好指导。

7、指导好课题研究

在新大纲中,首次提出要在普通高中进行课题研究,这是我国高中物理课程的一重大改革。课题研究的目的是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这项活动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参与实践的能力。

新教材按照大纲规定,设立了“课题研究”项目并列出的课题示例。教师和学生可以从中选用,也可以提出其他课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向学生推荐。除高三年级最后一学期外,每个学期要完成1个课题研究。每个课题研究要安排4个课时,其中应有2个课时用于学生的汇报和交流。课题研究的成果可以是小论文、科学报告,也可以是制作的仪器、设备。

在高一物理教材中,示例有5个课题研究的项目,它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①探索性实验

“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和“研究弹簧振子的周期和小球质量的关系”。这种探索性的实验与验证性的实验是按照两种不同的思路设计的,实验内容可能相似,但学生在实验时的心理活动不一样,得到的训练也不一样。我们的中学物理教学一直重视理论知识在技术中和解释自然现象中的应用,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脱离实际的倾向。对于物理规律、物理量的认识过于绝对化、理想化。实际上,物理学中的实验定律,在一定程度上都是近似规律。“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就是要解决教材上:F=μN与实际情况的关系。教师不要受一些书本知识的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要通过课题研究后得出结论。

“研究弹簧振子的周期和小球质量的关系”这个实验的难度很大。要求学生通过探索得出:“弹簧振子的周期与小球的质量的平方根成正比”。老师要加强指导:同一根弹簧,用不同的小球做实验,在测出若干组数据后列表,在坐标纸上描点。在作连接曲线时,看到这些点的分布与走向才意识到它也许能用某个二次函数近似地表示。在这种想法的鼓舞下,有些学生会尝试作T2和M的关系,在这之后就会明确地得到周期与小球质量的定量关系。这个实验中所用的方法是科学研究中一个非常典型的方法,学会这个方法将使学生终生受益。

②研究报告

“菜刀上的力学知识”和“刹车时车轮被抱死的利和弊”。“菜刀上的力学知识”是联系实际,紧贴生活的一个研究性课题。要解释刀刃为什么能够切开物体,只用到合力和分力的知识,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做出来。但是,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如不同的刀:普通菜刀、西瓜刀、锯齿形刀、斩肉刀、剁骨刀等。其刀的长度、厚度、质量各不相同,当然使用时也不相同。更进一步,如果用刀砍一物体,当刀的前端接触物体时,手会感到刀把向下震,反之则向上震。有一个位置,刀上的这一点砍到物体上时,手感十分轻松。学生能发现这一点,已经很不简单。如果还能自己找些书来读,学习一点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并正确分析这个现象,那就很好了。

“刹车时车轮被抱死的利和弊”,涉及近年的一项新技术:刹车防抱死系统(ABS)。这种系统在汽车刹车时会自动控制和调节摩擦片与轮盘(轮毂)的压力大小,防止车轮完全抱死,使车轮不与地面产生滑动摩擦,使大部分的机械能消耗在摩擦片与轮盘的摩擦上,从而达到最佳的制动效果。同时司机仍然能够控制汽车的运动方向,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这项技术虽然很新,但是它的物理模型并不复杂,利用高中物理知识可以做些较为深入的研究

注: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专业必修课教材四本,其中《我们周围的物理学》中就有专门介绍“汽车电控防抱死制动装置”。

③科技制作

“研究水'火箭'”。从教材的说明中看出,尽管制作的材料简单,但要达到教材要求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如:如何加压?如何保持“火箭”的稳定?如何使“火箭”飞得更高?等。学生一定要动手、动脑,反反复复的研制、调试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由上可见,教师指导课题研究时应注意三个转变:一是转变知识观。从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向知识与操作的协调发展转变,从局限于基础知识向广博知识面协调发展转变,使学生所学的知识与学习的态度、方法、情感、能力、品德等综合协调发展。二是转变方法观。教师的教学方法从单边的“师讲生听”到“老师引导,学生参与”的双向交流,教学中应更多地重视参与实践活动,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三是转变学生观。老师在教学中不在将学生视为知识的容器,而是更多地看作共同探索新知识的伙伴。

总之,我们每个教师都应以积极的态度,满腔的热忱投入到这次教学的改革之中。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在高中一年级,上好必修课,开好选学课,导好研究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第三篇:高中物理模块认识(范文模版)

1.课程模块

本高中物理课程由12个模块构成,每个模块占2学分,其中物理1和物理2为共同必修模块,其余为选修模块。学生完成共同必修模块的学习后,可获4学分,接着必须再选择学习一个模块,以便完成6个必修学分的学习任务。在获得6个必修学分后,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发展潜力选修其他模快。

在本课程的必修与选修模块设置中,有以下基本想法;

(1)在共同必修模块物理1和物理2中,学生通过对物体运动规律、相互作用、能量等核心内容及相关实验的深入学习,进一步体会物理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了解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潜能,为后续课程的选择和学习打基础。

(2)本课程不仅通过选修模块体现了课程的选择性,而且还在必修模块中为学生有个性地发展提供了机会。学生完成共同必修模块学习后,已获4个必修学分,余下的2个必修学分可以通过选学后续课程获得。(3)完成必修学分的学习后,学生可以根据学习兴趣、发展潜能和今后的职业需求选学有关内容。学生最好参照“高中物理课程结构框图”的顺序选择课程,以便循序渐进,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学生也可以跨系列选学相关模块,根据需要决定学习某系列模块的先后顺序。

(4)本课程是为大多数高中学生发展设置的国家课程,为了让学有所长的学生更充分地发展,我们建议学校根据具体情况开设相关的课程,如“物理实验专题”[1]、“物理专题研修”[2]等,以便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等。2.课程模块说明

共同必修——物理

1、物理2:这是全体高中学生的共同学习内容。在该模块中,学生通过学习运动描述、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机械能和能源、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等物理学的核心内容,经历一些科学探究活动,初步了解物理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体会物理学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同时为下一步选学模块做准备。即是由生活走向物理,由物理走向社会。

选修系列——选修1-

1、选修1-2:本系列课程模块以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为载体,侧重物理学与社会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突出物理学的人文特色,注重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社会科学以及人文学科的融合,强调物理学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选修系列——选修2-

1、选修2-

2、选修2-3:本系列课程模块以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为载体,侧重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展示物理学,强调物理学与技术的结合,着重体现物理学的应用性、实践性。

选修系列——选修3-

1、选修3-

2、选修3-

3、选修3-

4、选修3-5:本系列课程模块侧重让学生较全面地学习物理学的基本内容,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较为深入地认识物理学在技术中的应用以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无论哪一组模块,不仅含有物理学概念、规律和实验,而且含有物理与社会发展、物理与技术应用、物理与生活等方面的内后的职业需求继续学习若干选修模块。课程结构框图如下。

共同必修模块是为全体学生设计的,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的物理内容,了解物理学的思想和研究方法,初步认识物理学对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的影响。共有物理1和物理2两个共同必修模块,共4学分。

物理一

本模块是高中物理的第一个模块,是共同必修模块。在本模块中,学生将进一步学习物理学的内容和研究方法,了解物理学在技术上的应用和物理学对社会的影响。

本模块的概念和规律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有关实验在高中物理中具有典型性。要通过这些实验学习基本的操作技能,体会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及实践在人类认识世界中的作用。

在本模块中,学生将在学习物理基础知识的同时,初步经历对自然规律的探究过程,从中体会物理学的思想,并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等受到熏陶。

选修课程是在共同必修的基础上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设计的。在选修课程中既考虑了学生的基本学习需求,又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空间;既为学生设计了适合其兴趣爱好和能力倾向的不同模块,又考虑了不同模块的相互联系和共同要求。

本选修课程由10个模块组成,其中选修1-

1、选修1-2 侧重物理学与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融合,强调物理学对人类文明的影响;选修2-

1、选修2-

2、选修2-3 侧重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展示物理学,强调物理学的应用和实践;选修3-

1、选修3-

2、选修3-

3、选修3-

4、选修3-5在注重物理学的应用和社会意义的同时,较系统地介绍物理学内容,进一步强调物理学的研究思想和方法。

6答 本书的编写宗旨是“以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为载体,侧重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展示物理学,强调物理学与技术的结合,着重体现物理学的应用性、实践性”。

在编写本系列教材时首先要明确,本系列跟其他选修系列教材的共性和个性。其共性是在共同必修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物理,而且各选修系列的第一模块都与电磁学内容有关,这就保证了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能学到物理主干知识。其个性是:(1)选修系列1、2都是以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为载体,而系列3要求较高,是较全面地学习物理学的基本内容,各系列的模块数也不相同,本系列共三个模块;(2)选修的各系列侧重不同。本系列侧重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展示物理学,突出物理学的技术应用特色。《课程标准》规定,在本模块中“学生要了解一些与技术直接相关的物理学知识;认识一些用科学知识解决技术问题的基本途径;在学习物理内容和技术应用过程中加深对科学技术的亲近感;体会科学与技术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就这四个要求,我们做了如下的一些思考:

(一)精选物理知识,突出技术应用

与技术直接相关的物理知识很多,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所做的原则性规定,成为教材编写时选择教学内容的依据。即便如此,在选择与之相关的知识时,不应简单地把知识罗列和堆砌,应在“以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为载体”,以及它的技术应用方面下功夫。

(二)认识基本途径,继续学习探究方法

要激发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兴趣以及了解和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教材通过“广角镜”“大家做”“思考与讨论”“课题研究”等栏目提出课题,鼓励学生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两个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体会一些用科学知识解决技术问题的基本途径。

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中,探究是基本方法。在必修模块中,学生已初步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选修系列2仍然继续坚持这一方法

(三)打破神秘感,加深亲近感 《课程标准》要求“在学习物理内容和技术应用过程中加深对科学技术的亲近感”。

随着现代科技发展,越来越多的新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人们对科学技术感到亲近的同时,由于缺乏对其了解,不免产生神秘感。

此外,教材不仅在正文中设计了演示、实验、大家做的栏目,还在课后的问题与练习中要求学生查找资料、开展调查研究,从而拉近物理学习和生活之间的距离。这样,就会打破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神秘感,加深亲近感。

(四)主动体现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互动关系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体会科学与技术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作为技术系列,主动体现科学与技术的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理所当然的。

本模块所涉及的热学、电磁学、光学和核物理内容,是开创人类历史上的三次技术革命的核心。教材通过相关物理知识的应用、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生动地体现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互动关系,让学生认识物理学对于技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

学完专题2,我对新课程改革中对高中物理必修和选修的模块设计有了一定的认识。

这次模块课程最大的特点是体现了课程的选择性,高中物理一共有12个模块,其中有两个共同必修模块(必修1和必修2),学生学习完这两个模块的内容就能够得到4学分,另外还有10个选修模块,学生在选修1-1,选修2-1或选修3-1中选学其中任何一个模块可以获得2个学分,这样学分也就够了。

在必修1中主要有运动的描述,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这都是力学有关的知识,知识比较基础,简单,物理模型也比较好简历,对学生的数学水平的要求也不高。而且这些知识点涉及的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都能看到,学习完以后学生就能运用知识来解决一些问题,一些现象,这部分内容对所有学生,不关层次都是适合他们的水平的。

在必修2中,涉及到的内容有机械能和能源,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机械能和能源,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等物理学的核心内容,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体会物理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为学生下一步的选学模块做准备。

对于选修的内容,就是要针对不同的学生个人的特点来选择了。

选修一系列可以说是为有人文倾向的学生而设计的,选修一系列包括选修1-1和选修1-2两个模块,其中选修1-1包括电磁现象与规律、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家用电器和日常生活3大主题的内容。选修1-2也包括三个二级主题,分别是热现象与规律,二是热与生活,三是能源与社会的发展。这一系列主要就是我们以前说的文科的学生比较适合。都是一些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难度一般,文科的学生能够理解。

选修三系列由选修3-1到选修3-5五个模块组成,每个模块两个学分,一共是十个学分。主要适合理科的学生来学习,跟高考的知识也比较吻合,这个系列的侧重点就是让学生比较全面的了解物理学概念、物理学的规律,了解物理学的一些基本内容,进一步的进行物理思想和方法的学习。这个系列是为那些有理科背景或者说将来有理科学习能力倾向的同学所设计的。选修3-1包括了电场、电路和磁场。选修3-2是电磁感应、交变电流和传感器。选修3-3包括了分子动理论与统计思想、固体、液体与气体、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能源与可持续发展。选修3-4包括了: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电磁振荡与电磁波、光、相对论。选修3-5包括碰撞与动量守恒、原子结构、原子核、波粒二象性。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选修三系列从物理学的内容上,较选修

一、选修二有了非常丰富的扩充。

对于选修三系列的内容我觉得比较,对教师既要结合新课程的理念,又要适应高考取得好成绩的目标来说,教师在实际操作上有很大的难度,还需要不断的努力和专家的指导。

第四篇:对新教材的认识及教学体会与反思[范文模版]

对新教材的认识及教学体会与反思

2005年秋季,怀着一颗激动的心情,我拿到了新教材,无论是教材的编写原则,还是教学内容的设置,给人全新的感受,心情平静下来之后,我最大的体会是“挑战”。一.内容上的挑战

这新教材语法起点低,适合所有小学毕业生,没有设计新的语法项目,而是将小学语法项目的听说运用能力转为对听、说、读、写运用能力的要求,那么如何使基础差的学生学会英语,如何使基础好的学生不感到厌倦,如何提高听、说、读、写综合能力,教师如何处理教学内容,这是一个挑战.二 教学理念上的挑战

新的教育理念都是吸取了传统教育思想精华并在现代教育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学习、领悟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必要的。比如新教材要求教师突出语用功能,即在真实的环境中把地道的英语展现给学生,新教材的编写突出SITUATION FIRST LANGUAGE SECOND.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创设情境,使学生在做事情中学习英语,用英语做事情,自己通过看报纸学习文件资料感觉教师应注意理念上的两个转变.(一)转变教学观

教学观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习惯,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完成角色的转化,要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激发者.这句话许多教师都能背得很熟,但在实际教学中并没做到。还是习惯向学生系统讲授知识,恐怕讲不细学生不会,一个根本原因是不相信学生的自学潜能,新课程提倡让学生自主合作研究学习,但有的教师认为高年级学生可以,低年级学生不可以,好学生可以,差学生却不可以,理由是,高年级的学生和好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有自学的能力,而低年级的学生和差学生不具备自学能力,还要靠教师讲.其实这是一个观念问题。教师是否引导学生探究与学生知识的多少没有关系,别说是初中生和小学生,就连幼儿园的孩子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由探究,新课程提倡让学生自己体验教材,自己理解教材,教师的作用是组织、引导、激发学生而不是代替他们学习。从长远看应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学习能力的学生,他的应试能力会相当的不错,反之,应试成绩好,他的学习能力不一定就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越教越轻松,学生越学越带劲。(例:今年初三中考题较灵活,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没有受影响。又如,八年级教材的难度比七年级提高了很多,如果不注重培养学习能力,八年级两极分化现象会更加严重。)

(二)转变教材观

新课程提倡教师要“用好教材,超出教材”因为我们新课标所提出的要求是最基本要求,是下限,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所以教师应鼓励学生要超越标准。教材只是一个范本,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也不是唯一的,教师可以用教材以外的例子来说明这部分知识,只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教师可以不按照教材的顺序和例题来讲,我在实际教学中,几乎每个模块都要补充一些知识。

以上是有关教学理念的探讨,下面和大家交流一下我一年的体会。一. 注重基础教学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我们教育教学的基本目标,也是学生发展的基石。音标、词汇、语法要讲要练,新教材的教学不排斥讲,有些重难点非讲不可,有的课还必须以讲为主,无论课程怎么改,打牢基础始终是教学的首要任务,没有基础就谈不到继续发展,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双基教学。

二.努力尝试新的教学模式

新课程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并不是每个单元,每节课都要进行任务型教学,但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尝试新的教法,哪怕失败了也可以总结经验,哪怕往前迈一小步,这一步也要迈出去,比如探究活动分组时怎样分组,小组中的每个学生是否都能参与,课堂气氛太活跃,收不住了怎么办,学生没有活动的积极性怎么办,通过不断实践,教师都能总结出适合自己所教班级的经验,开始课改时,活动不宜过多,一学期有七八次就可以。三. 注重知识的整合,是教材的要求也是教学进度的要求

新课程内容的设置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一方面,教材上的内容不一定都讲;另一方面,教材上较为概要或没有的内容,有时需要教师展开或补充。七年级的教材中每个单元都设置了很多活动,如果按照教材的编排,从第一活动讲到最后一个活动,会令课堂显得乱,重点不突出而且教学进度也不允许,我尝试的做法是每个模块确定一两个重点,或是一段对话,或是一段话题短文围绕重点语篇的学习,进行基本知识的教学及四会能力的训练。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订了一个最低标准,比如对话、短文应熟读,了解其含义,重点语句会背诵。当全班绝大多数学生达到这个标准之后,我在进一步拓展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不但每个单元的内容可以整合,模块之间也可以不整合。通过整合知识使字词在具体的语境中自然习得,使学生学到完整、系统的知识。四. 注重活动的实效性

新教材中设置了许多活动如pair work、group work,而且通过听课观摩课,自己也学了一些教学活动形式,可是有些活动拿到自己的课堂上根本就不灵,经过冷静的思考,我认识到两点:

一、不要把从前的“满堂灌”变为“满堂动”,如果课堂上学生一会儿忙活这儿,一会儿忙活那儿,教室闹哄哄,为活动而活动,这就失去了活动的价值;二注重活动的实效性,“动”是指学生在课堂上各种动口动脑动手的学习活动,课堂上的答问,讨论,练习训练等都是很好的学习活动。学生活动的核心是思维活动,学生的活动是这了知识的学习而活动,不应是花架子。面对新教材的众多创新之处,我觉得自己要实事求是,根据自己班级情况,采取稳妥的措施和步骤,能紧跟的就紧跟,才能紧跟的可以制定远期计划分步实施,比如教师教学对话,学生预习有很大难度,如果分组学习进行探究活动,由于学生词汇积累少,他们只能陪听、陪坐、陪着造气氛,这样的分组探究活动没有什么意义。我采取的方法是领读、朗读、翻译,这些活动没有新意也很传统,但通过这项活动学生能够学习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这样的活动就有了意义,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教师才能拓展知识的适度和广度。

综上所述,近一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注重打好基础,面对现实,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思路,学生比较认可。困惑与反思

一. 新课改呼唤综合型教师,教材中涉及到语文、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等学科知识,自己深深体会到自己知识的单一,有捉襟见肘的感觉。

二. 新课程需要教师具备课程资源的开发技能,以及对课程的整合能力,新教材内容的综合性弹性加大,教材及教学为教师留有很大的余地。新教材要求教师要有创意地进行教学,对教师的创新精神提出挑战,自己有时总对自己的课不满意,但难以找出好的方法来改进,我一直感到很苦恼,只好边学习边积累。

三. 新教材要求教师间加强团结协作,共同探讨,争论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使课堂教学实践少走弯路。

总之,新教材对教师是一个挑战,更是一个机遇。“教无定法”衷心祝愿每位教师在学习与实践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打造自己的模式品牌,让我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不断提高自己,为新课改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第五篇:使用高中物理新教材的体会与建议

使用高中物理新教材的体会与建议

陕西蒲城尧山中学物理组 杨增斌

使用沪科版教材进行新课程教学半学期来,总的感觉是:该套教材在栏目设置、内容编写、排版及习题的设置上,均有新颖、独特之处,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体现了很强的时代气息,改变了以往教材呆板、说教的形象。

一、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综合呈现物理内容,拓展了课程的基础性。

本教材特别注重这三维课程目标的体现,强调让学生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学习科学探究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发展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本套教材从三维课程培养目标出发,注重并拓展了课程的基础性。本套教材的基础性主要凸现于下列三方面:

●强调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保护探索兴趣; ●强调知识的构建过程,注重培养物理实验、科学探究能力; ●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注重物理学核心概念的建立。

(1)强调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保护探索兴趣

首先本套教材的基础性体现于对学生探索兴趣的保护,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充满好奇,充满求知欲。例如,每章都有精彩的导入,旨在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导入有的浅显易懂、幽默风趣,引导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物理学习;有的高度概括,从科学技术的现代应用开始,启发学生思考;有的则从身边的生活现象出发,指导学生从不起眼的小事思考物理学的问题;有的导入展示了大自然的奇妙,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之产生学习兴趣;有的则从物理学史的角度将学生引入课堂。(2)强调知识的构建过程,注重培养物理实验、科学探究能力

本套教材的基础性还体现于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课程标准》提出了“促进学生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的理念,本教材不仅从整体结构上为学生的自主发展留下了空间,还在内容安排上为学有所长的学生开设了深入学习的窗口。本教材非常注重学生实验、演示实验、有趣的小实验和低成本实验的引入,这不仅让学生们学到物理知识,而且还让他们经历一些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这充分体现了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倡的“注重自主学习”的理念。

(3)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注重物理学核心概念的建立 本套教材继承了我国物理教材的优势,强调教材的科学性,严谨性,注重教材知识结构的逻辑性,循序渐进,注重内容表述言简意赅、条理分明、深入浅出。本套教材在各章、各节、各段的布局以及各知识点的呈现方面都非常注重逻辑性以及教学的可操作性,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方便。本套教材保证落实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中所有对物理知识的要求,充分体现了 “知识与技能”的培养目标。例如,在《物理 1》中,关于“运动的描述”这个主题涉及知识点有:质点、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教材中对这些知识点都有详细深入、条理分明的描述。在引出质点、位移、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等概念时,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a-t、v-t、s-t规律时都注重了概念发展的循序渐进与逻辑性,突出了公式法与图形法特点。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新课程设置的目的就是:在学生已有的物理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教材在编写中,不仅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还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及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尤其包括一些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能过从新课标所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来培养学生。在每章、每节知识的讲授前,引言部分占用了一定的篇幅,这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建立完整物理知识的框架体系。在新授知识上,讲解简明扼要,重点知识有必要的探究,能让学生经历和感受科学探究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知识讲授后,有必要的说明其局限性、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使学生能从更深的层次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教材旁批中的科学家的名言警句、经典事例、生动形象的画面;信息浏览、STS等栏目中的各种有趣的、有用的资料,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其热爱科学,造福人类的雄心和壮志。

三、教材内容的选材上体现时代气息,贴近生活实际

运动模型中抛弃原有的物块等空洞形象,代之以汽车、飞机等实物;从斜拉桥、“雪龙号”的受力分析到过山车、打桩机、“神五”飞船的运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这都能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教材中的一些案例,能够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新的科学思想,增强了学生关注物理学的技术应用,培养其社会参与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四、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促成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在新知识的讲授上,学生自己能探究、总结出来的知识,教材上或没写出,或仅给出提纲,让学生自己推导、证明、总结,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增强其成就感。而这样处理,恰 恰又能给教师在教学上发挥的空间,根据不同的教学实际和个人特长,施以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处理方式,促进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五、体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目标要求

内容标准通过相关的行为动词,不仅对知识技能的学习目标提出了要求,而且也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目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 “通过对质点的认识,了解物理学研究中物理模型的特点,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究自然规律中的作用”,其目的是让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体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促进学生尝试应用这些研究方法去解决新的问题。

六、困难和疑惑

教师在新课改中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

1.编制紧张,班额大,很多班级超过70人,老师每周要上的节数多,老师压力很大。2.教育资源建设问题。图书馆建设滞后,学校里适合孩子看的书太少。活动场地狭小,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困难。

3.教师评价改革。教师最关心的是如何评价,怕自己实施课改却得不到应有的评价。现在的评价还没完全到位,综合评价、个性特长评价还存在问题。

4.课改教学效率。一方面要克服传统教学死板灌输,又要防止课堂放任自流,还要防止着力不准,偏离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

5.农村学校实验室条件滞后等。

下载对高中物理新教材的一点认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高中物理新教材的一点认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谈高中物理新教材阅读材料的教学5篇范文

    谈高中物理新教材阅读材料的教学 【摘 要】 高中物理新教材增加了许多阅读材料,这些“阅读材料”内容丰富,知识浅显易懂,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阅......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对高中化学新教材《化学与生活》模块的认识》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对高中化学新教材《化学与生活》模块的认识》 摘 要:从山东省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情况调查看,各地选修《化学与生活》模块的学生占全体学生的比例较小,其原因......

    谈谈对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的认识解读及新教材的教学体会

    谈谈对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的认识解读及新教材的教学体会 山东省蒙阴一中丁雪峰 2004年秋季开始实施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的新课标,明确了普通高中信息......

    学习高中物理新教材教学反思心得朱正辉

    继续教育学习心得 学习高中物理新教材教学反思心得 教学反思及必要性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

    新课程高中物理的认识和体会[5篇模版]

    新课程高中物理的认识和体会 自从参加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学习了《中学物理教学论》、《高中新课程教师读本》、《新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等书籍,明确了新课程环境下教师应如何......

    关于高中物理教育教学的课程认识

    关于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物理教学及教师的认识要求 班级:物理121班 姓名:尹立伟学号:1251002141 摘要:很多物理教师在教学改革中都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和尝试,并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成果......

    对高中语文新教材新观念的几点体会

    对高中语文新教材新观念的几点体会 从2006年秋季开始,我和同事们开始使用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试用本。经过近半年的教学实践,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加深了对新教材的理解。现......

    对人教版初中生物新教材的几点体会

    对人教版初中生物新教材的几点体会 新编人教版生物教材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实施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