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解放思想是振兴教育的关键
解放思想是振兴教育的关键------振兴渠县教育心得体会清溪二校
付敏从2012年9月初至今,余泽校长为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关于振兴渠县教育的决定》精神,为了振兴本校的教育,他绞尽脑汁,千方百计的解放我们教师的思想,让我们热爱教育事业,忠于教育事业,为振兴渠县教育无怨无悔的贡献自己,燃烧自己。余泽校长不达目的事不罢休,他利用晚上学术交流与我们老师谈心,每周五周前会给我们上思想教育课,改善教师办公室,开展教师师德演讲比赛,开展教师运动会,他坚持每周住读,严格要求老师坐班,他的人格魅力深深的让我感触到:我的思想必须解放了,否则我将会成为一位不合格的教师。让我旧的思想残余最后一次彻底清除是在清中听的“振兴渠县教育,先进事迹报告会”,听着台上几位优秀老教师的先进事迹,我的心为之一震,他们为了渠县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无怨无悔,他们才是真正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是才正真的干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他们是真教师!当时我就暗暗下定决心要重新解放我的思想,改掉我以的种种不良思想,做一位对得起“老师”称号的合格教师。
一思想有多远,路就能走多远
凡是我见过的和听说的优秀教师都拥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
教育理念。从教七年,我的教育成绩一直不太理想,借振兴渠县教育的号角,我反思了一下自己存在的问题:
(一)是虽然新课改理念早以传遍教育行业,但是我却从没有认真领悟过,还是按着传统的上课办法,只是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没有顾及学生的参与、理解和掌握程度。
(二)是和学生交流的时间很少。
(三)是在工作中存在惰性、进取性、创新性,对接受新理念新事物很慢,平时缺乏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业务素质。经过一年的学习“振兴渠县教育,我该怎么办”后,以上不良的思想不存在了,在我的心里重新萌芽了一种新的思想:一个新的思想的产生是人性最大的痛苦之一,但是痛苦后将会是崭新的开始,从现在开始我要锐意进取,不断强化自身的品德修养、端正自己的工作作风,树立新思想、新理念;确立坚定的教育信念、高度的事业心和不拘一格的工作方式,努力让学生发展个性,展现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立足清溪二校的最大教育实际,放眼未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发掘和利用自己的优势,执着的创造教育教学业绩,牢记勤者天下无难事,懒着天下皆难事的思想。二解放思想后见行动
经过一番思想的斗争后,最现实最有说服力的就是振兴我现在所带的三年级一班,我是这学期接手这个班的,我现在是这个班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我班上共有54名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接触,我了解了我们班学困生达24个之多,振兴我们班,最关键是振兴这24名学困生,这24名学困生中:有智障的一位,有经常不喜欢完成作业的,有厌学的,有一二年级文化知识什么都不会的等等,我了振兴他们,我利用复习期间制定了一套振兴计划:
(一)是一名优生辅导一名学困生,名单贴在墙上,让优生和被辅导的学困生成为同桌。
(二)采取奖励办法,期末评优秀辅导员,学困生进步奖。
(三)是利用课间和他们成为朋友,跟他们踢毽子、打乒乓等活动。
(四)是利用晚上认真钻研教材,学习业务知识,学习教育新理念。
(五)在课堂内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他们培养成对祖国有用的人才。
在振兴渠县教育的大时代旋律中,我从振兴三年级一班开始,希望两年见成效,三年上台阶,为振兴渠县教育事业---我的梦想奋斗终生!
第二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是乡村振兴关键一招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是乡村振兴关键一招
2019年8月施行的《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明确提出:“坚持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地位不动摇,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全面领导乡镇、村的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村党组织书记应当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推行村‘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这一规定是中央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大创新和突破,有利于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注入强大动力。
自2019年10月以来,毕节市委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大张旗鼓、全面推进“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工作。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村级党组织领办村集体合作社3558个,整合各类资金和资源资产折价共21.6亿元入股合作社,实现产业发展总收入10.2亿元。这一探索创新举措,对确保毕节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具有很强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有益探索。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三化”问题在毕节也不同程度存在,究其原因,还是支书的“领头雁”作用和村“两委”的“顶梁柱”作用发挥不好,特别是领头发展经济的能力和水平较弱。毕节市在推进“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工作中,在选优配强“两委一队三个人”的基础上,明确村党支部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集体合作社理事长;村党支部书记职务停止或终止时,按法定程序改选合作社理事长;若村党支部书记是机关事业单位下派干部的,合作社理事长由村党支部副书记担任,支部书记仍然履行领办责任,切实发挥党支部对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组织和引领作用。同时细化落实村“两委”成员领办责任,推行村“两委”成员与村集体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鼓励村“两委”成员、合作社管理人员出资入股村集体合作社,引导村组干部全部参与合作社事务,各领其责、各司其职,防止“谁是法人谁来上,其他站在坎子上”。这样“头雁领飞、众雁成行”,真正把“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落细落实,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保证农村改革发展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具体实践。过去一段时期,农村有的地方农民专业合作社“先天不足”,发展缺资金、销售少门路、管理没能人,常常“赔了夫人又折兵”;有的地方虽引进龙头企业或大户带动发展,但由于利益联结机制不好,结果“富了老板、穷了乡亲”。毕节市在推进“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工作中,把“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通过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以及通过“田坎会”“板凳会”“院坝会”等方式,把群众组织起来,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入社。鼓励群众出资入股或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技术、地上附着物等折价入股,确保本村村民入社率不低于10%,持股占比不低于40%,农民成员占比不低于80%。同时,采取财政扶持资金折价量化到户入股、提供就业岗位等方式,确保建档立卡贫困100%入社。全市村集体合作社入社农户126.1万户498.5万人,其中贫困户39.2万户167.5万人。如此“自家人办自家事”“众人拾柴火焰高”,最大限度地激发了群众的参与和创造热情,使村集体合作社呈现出勃勃生机和强大活力。
“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是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要支撑。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但在农村一些地方,富余劳动力外出打工,土地撂荒问题严重,有的农户将集体所有的土地视为己有私下赠送、转让或买卖,有的工商企业或“大户”违规圈地进行非农化建设,严重破坏和影响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权威性和稳定性。毕节市在推进“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工作中,更加注重“集体”属性,鼓励村集体整合集体土地、集体资产、集体资金、帮扶项目和资金等资源,采取单一或组合方式入股合作社,确保村集体持股占比不低于20%,村民享有一定的收益权。全面推进“三权分置”,加快承包土地经营权确权颁证,动员和引导村民以承包土地的经营权优先入股集体合作社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探索承包土地的经营权融资担保。鼓励和支持村党支部领办的村集体合作社采取集体控股、社会资本参股的方式,吸纳从事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业务直接有关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工商企业以及致富能人、种养大户等入股合作社。健全工商资本租赁农地的监管和风险防范制度,加强用途管制,严守耕地红线。这样通过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推动形成“集体所有、家庭承包、多元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机制,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是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的应有之义。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7月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提出的新期望新要求,而“体制机制创新”就是其中的三项重点任务之一。过去几年,毕节探索创新了精准识贫“四看法”、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开门搞改革”、“十大员”公益岗位等一批改革成功经验,但严格来说达到“体制机制”层面的改革经验还不够多。毕节市在推进“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工作中,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把巩固和完善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作为根本任务,在专题谋划、目标确定、推进方略、政策支持等方面都做到了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着力破解工作推进中可能遇到的体制机制方面的瓶颈和桎梏。比如:明确村集体合作社对各级财政补助、部门帮扶、社会捐赠等资金享有优先承接权;支持村集体合作社优先承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涉农项目,并从财政专项资金、金融贷款、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倾斜;除有明确规定的工程项目外,项目资金在400万元以下的,可不经过招投标程序,报乡镇和项目审批部门备案并在本村范围内公示后,由村集体合作社实施;提取合作社经营收益的10%作为管理人员奖励资金,由合作社结合实际制定考核奖励办法报乡镇党委审定实施。这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切实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必将进一步推进党支部领办集体合作社建设成效,不断夯实乡村振兴的组织基础和经济基础。
第三篇:解放思想 关键在领导
解放思想 关键在领导
——玉溪市委举办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专题研讨班
4月28日至29日,全市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专题研讨班在市委党校举办。372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结合玉溪实际,就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推动玉溪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
研讨班结合正在全市开展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设置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推动玉溪”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玉溪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两个学习研讨专题。
参加研讨的领导干部观看了省委书记白恩培同志在云南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学发展”大讨论动员会上的动员讲话录像实况;听取了市委副书记、市长高劲松,市委副书记吴松作的专题报告;峨山县委、通海县委、市经委、市建设局、市旅游局等县区和市直部门负责人结合各自实际,就如何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作了交流。
市委副书记、市长高劲松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玉溪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专题报告中强调,要认真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促进观念更新,努力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和水平;他要求,要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在加快全市经济
1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各项工作中,扎扎实实在四个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和更大发展。市委副书记吴松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推动玉溪科学发展》专题报告中强调,解放思想要突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主体。他指出,解放思想的表现是创新,目的是创造性实践,本质是实事求是,根本标准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
除听取专题辅导外,研讨班还安排学员们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或调查研究,就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讨交流。两天来,大家认真开展学习研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七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确定的重大战略部署及各项重大任务上来。
通过两天的学习研讨,使市县级领导干部真正掌握党的十七大精神实质,用党的十七大精神武装头脑,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推动玉溪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此次研讨学习,旨在引导市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自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增强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做带头学、认真学的表率,持久学、深入学的表率,学以促用、用以促学的表率,真正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
第四篇:什么是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大讨论学习心得体会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我们认识新事物,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客观事物不断变化,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必须随之发展变化。解放思想就能打破思想禁锢,激发工作活力。
通过紧扣当前形势,结合实际,认真对照,不足之处主要是思想观念因循守旧、按部就班、理念不新、思路不宽、办法不多,看问题、干工作、寻找新的发展路径上缺乏见识和气魄,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作风没有真正树立的问题。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作风没有真正树立的问题。对群众工作缺乏激情,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作风没有真正树立的问题。
为了使这场大讨论深入开展,取得实效,结合我校的实际,我们主要是通过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来解决自已的不足。
首先通过干部职工之间通过交心谈心、召开专题会议等方式,相互征求意见建议。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既不回避矛盾,又不纠缠细枝末节,不搞无原则纠纷。本着对干部职工,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真诚帮助他人认识问题、分析原因、明确努力方向。指出问题要明确,不能避重就轻,甚至以成绩代替问题。通过交谈,年轻教师们说,参与到大讨论中来,尤其是有机会与老教师一起学习,一起交流,受益非常明显。一是掌握了以往学习中学不到的知识点,对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理解更加深刻了;二是加深了对学校的认识,更加明确了努力方向,明白了作为教师的职责和任务教师要适应发展,更新观念。我们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专业知识、业务能力都必须紧随时代车轮,敏锐地了解新思想,认真地研究新理论,迫切地学习新技术,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作为教师,我们要深入学习,切实解放思想,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以思想大解放带来工作的大活力,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有不断创新的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永葆生机的源泉。教师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它表现在精通与知新的方面。精通,就是对所教学科,要掌握其基本理论,了解学科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和社会作用,掌握重点、难点。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1
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为教师,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实践的发展变化,及时转变和更新观念,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的学习、探索,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其次是扩大开放,树立人人都是学校主人,个个都是发展的重要一环的观念,要强化发展意识和开放需求,确立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的理念,是促进学校不断提升层次、提高质量、增强特色、增进效益的助推器;明确学校在新时期的发展目标、战略定位与办学特色,以育人统揽全局,统一思想,与时俱进,其三是要敢于转变工作作风。转变作风。加快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大讨论活动,利用一切时间认真学习相关篇目文章,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加深对党的认识,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养。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适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要坚持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发扬革命传统,要创新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在社会生活中充分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面临着各种考验,通过学习,认真总结,积极主动解决认识上的问题,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为学生服务的过程中,既要灵活多变,又要把握好原则性。同时,在教学中要能够开拓创新,破除旧思想、旧观念,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拉近距离,热情的解决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做一个工作责任心强,爱岗敬业的好教师,不负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切期望,多为社会培养人才。
将所学所思在实践中运用、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升华,从自身做起,认真履行职责,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稳定、更和谐。
第五篇:教师是教育转型的关键
教师是教育转型的关键
按照县委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检查指导组的安排部署,县教育局积极行动,组成四个专题调研组赴各学区和基层学校进行调研。我于2009年4月8日-4月13日对全县的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开展了详细具体的调研,与基层校长和一线教师进行讨论,相互交流,广泛听取了各方面意见。
近年来,我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城市转型包括经济转型、社会转型、文化转型和生态转型,教育作为文化转型的一部分,也有个转型的问题。教育转型就是实现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教师由经验型向专业化转变,办学由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教育结构由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向职、普、成教协调发展转变,学校布局日趋合理。从我县讲,教育转型就是要全面提高教育服务城市转型的能力,着力突出队伍建设、质量提升、布局调整三个重点,坚持教育走均衡发展的路子,学校走内涵发展的路子,学生走全面发展的路子,教师走专业发展的路子,基础建设走布局调整的路子,职业教育走集团发展的路子,努力促进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调研中,大家普遍认为,教师是教育转型的关键,说到底教育要转型首先教师要转型,教师转型重点要在“转”和“型”上下功夫。“转”,就是要转变教育思想,转变管理方式和教学方法,提高教书育人的本领,适应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型”就是要把广大教师培养成为“学习型、创新型、专家型”兼而有之的教师。通过调研,对全市教师的概况、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了较深了解,并对今后教师的发展作了深入探讨,现报告如下:
一、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调研中发现,近年来,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点工作来抓,教师的学历水平全面提高,培训工作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加强,教科研活动积极开展,部分教师的工资待遇得到有效解决,教师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升,有力地开创了教育工作新局面。但在调研中发现,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仍然是教育事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新课改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状况令人担忧。一是教师队伍入口标准偏低。农村学校大部分教师是民转公教师、县聘教师和代课教师,虽然他们在农村教育发展中做出了一定贡献,但他们中间大部分学历较低,专业能力差,思想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教学方法落后,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二是学历达标与能力达标反差较大。经过多年来的成人高考、自学考试和电大等大规模的学历补偿教育和在职培训,使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有了大幅度提高。但由于大部分教师在学历进修中都选择了易通过的中文、政教等文科专业,使得教师学非所教的问题十分突出,造成了大部分教师学历虽然达标,可实际教育教学能力和整体素质并没有得到同步提高。三是教师队伍整体教学水平不高。随着学龄结构的变化和扩大高中段教育的需要,初中学生入学进入高峰期,高中普遍扩招,教育资源特别是师资不足的矛盾凸显出来。四是缺乏教师专业发展整体规划。目前,各学区、学校非常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教师也很关心自己的专业发展,但是各学区、学校都没有制定教师专业发展整体规划,也没有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倾斜政策与配套制度。因此,教师专业发展缺乏政策支持和引导。
(二)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目前,部分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现象非常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学段结构不合理。由于学校布局调整力度的不断加大,大部分小学
教师已接近超编;初中教师数量相对饱和或缺编;而高中、幼儿园教师需求大增,缺口很大,严重缺编。二是年龄结构不合理。全县小学40岁以下教师占55%以上,初中40岁以下教师占70%以上,教师队伍高度年轻化,有些学校中青年教师几乎占了学校师资队伍的80%以上,且大部分中青年教师是县聘教师、代课教师或非师范院校毕业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学科专业水平不高。老校老龄化新校青年化难题很突出。三是学科结构失衡。教非所学现象依然存在,学科教师结构不均衡。在部分学校,数学、语文等学科教师占了大多数,而英语、音乐、体育、美术和计算机等学科教师却很少。这造成大部分学校音乐、美术和计算机等专业教师远远不能满足正常的教学需要,由于编制紧张,学校也难以配备这方面的教师,只能以非专业的兼职教师代替,以致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三)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队伍不稳定、流失严重已成为当前教育工作中十分突出的问题。由于农村生活条件艰苦、文化生活单调,客观上造成大多数教师不愿呆在农村学校,想到城市和人口密集区,解决他们成家和子女上学的现实问题。同时,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与城市差距较大。这造成一部分优秀骨干教师流向城市或中心镇,小学骨干教师流向初中,初中骨干教师流向高中;一部分教师从生活条件差、待遇较低的学校流向办学条件和福利待遇较好的学校。教师流失的加剧,后备力量的薄弱,进一步加剧了教师聘任过程中的拔高使用,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四)师德师风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总体看,全县广大教师的工作作风和道德修养是好的,但少数教师的思想和作风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不注重政治理论学习,不钻研教学业务,法制观念淡薄,服务意识不强,教学态度不端正,教育教学水平较低。二是教育方法简单,行为粗暴,讽刺、歧视、挖苦学习成绩不良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三是忽视家庭教育,与家长沟通方式不当,接收学
生或家长财物,以教谋私、不尊重学生家长。搞有偿家教或节假日补课,乱办补习班、辅导班,获取不正当经济收入,为教不廉。四是在教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存在抄袭剽窃等违背学术规范的行为,侵占他人劳动成果。五是组织观念淡薄,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不强,借故经常请假,不团结同志,不尊重领导,闹纠纷,我行我素。
代课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有着极其复杂的历史原因,地方经济困难是代课教师存留的主要原因。在我县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中,尤其在农村,代课老师对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但从整体看,代课教师队伍素质仍存在参差不齐的问题,不能适应新课改要求。基于这种情况,按照国家规定,必须对代课教师进行辞退。
三、措施及建议
面对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机遇和挑战,解决好当前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创新发展,是教育转型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县各学区、学校要以教师队伍建设为中心,重点在以下六个方面下功夫、求实效。
一要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上下功夫。教育的发展需要一支专业化水平很高的骨干教师群体,需要优秀的、有自己教育优势和特色的骨干教师引领整个教师队伍的成长。一是教师要树立自主发展的意识。教师的专业成长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师所处环境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和作为。教师不应是专业发展的“被动接收器”,应是自身发展的积极建构者。“自觉”、“自主”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词。教师要对自己的专业发展负责,要自觉地对过去和当前的教学工作进行反思,并按照自己专业发展的目标努力实践,成为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二是要发挥教师团队精神。要提倡教师集体备课,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酌情加减、课后反思”的原则,坚持自备、复备、完善等三个备课环节。此外,要加强集体评课,以课堂教学范例为载体,通过对课例的点评和分析,提炼出平日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完善,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三是加强教科研队伍建设。各县区教研室要实现学段学科教研员齐全,市县校形成教研网络,常规工作呈现联动状态。要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注重过程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全年省、市课题立项、鉴定分别不少于100项,研讨、竞赛、评估等活动要有针对性、指导性、有效性。
二要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上下功夫。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教育转型的关键。一是强化师德教育。通过举行座谈会、研讨会、报告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把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引向深入,使广大教师充分交流经验,畅谈体会,从思想深处认识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在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高度重视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和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德育工作者培训制度,对学校班主任、辅导员等德育工作者进行师德教育专题培训。二是大力表彰先进,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各级教育部门和各学校要以庆祝教师节和表彰优秀教师为契机,积极开展师德标兵评选表彰活动,对获奖者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要注重挖掘师德先进典型,广泛宣传模范教师先进事迹,着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三是严格考核管理。进一步完善教师资格认定和新教师聘用制度,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职务聘任和评优奖励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对师德表现不佳的教师要及时劝诫,经劝诫不改者,要进行严肃处理,不断建立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三要在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上下功夫。教师只有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进行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创新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核心。一是观念创新。更新观念是教师进行创新教育的前提。广大教师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树立创新意识,努力做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学生能力的培养者、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者。只有热爱
学习,及时了解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不断更新知识,才能使学生站得高、望得远,才能使教学工作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二是教学模式创新。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不仅要树立现代教学理念,还要在教学实践中勇于探索教学新模式。广大教师要通过教学研究,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学生参与知识构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达到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目的。三是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广大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之相适应。要大力提倡启发式教学、民主讨论式教学、大思路教学和引导式教育,坚决废止一言堂、满堂灌和保姆式、管家式的教育,此外,要通过多媒体教学、网络化教学,扩展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新激情。
四要在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上下功夫。严格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完善教师选聘机制,新进教师队伍要以本科生为主。探索教育硕士、特设岗位计划、师范类本科生免费教育相结合的新机制,吸引重点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推动师资队伍结构更加合理、更加专业化。建立和完善支教活动制度,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五要在加强教师培训上下功夫。各学区、学校要积极开展各类教师培训。通过培训,着力培养教师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要认真组织实施省市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培养工程。以实施“三名工程”(即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为重点,采取集中培训、远程培训、校本培训等方式,抓好在职教师岗位培训、骨干教师研修提高、新任教师培训和班主任培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