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对全区环境质量状况的调查和建议
关于对全区环境质量状况的调查和建议
——可持续发展问题系列调研之六
环境保护与人类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障。近些年,我区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将环境保护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不断深化工业污染治理,提高污染防治水平,强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建设,工业污染源总量
控制和环境功能区达标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势减缓,环境污染整体状况正在逐步改善。但由于历史发展、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原因,我区环境欠帐较多,质量状况仍不容乐观。目前,全区地表水水质仍属劣V类,城区和重点城镇大气环境质量超二级(省规定功能区)标准。同时,随着一些企业组团规模的扩大,所在区域排污总量将大幅度提高,局部环境质量存在进一步恶化趋势。
一、全区环境现状
(一)水环境质量状况
1、地表水环境。我区境内有沙河、陡河、煤河-津唐运河三条主要河流。对pH值、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NH3-N)等主要监测指标的监测结果表明,全区三条主要河流均属有机污染型,呈劣V类水体,主要污染指标是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水污染问题对近海水质和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并对地下水形成潜在污染威胁,但目前水质恶化趋势已被遏制。
全区三条主要河流中,沙河污染较轻,其河水主要来源于钱营矿矿井水、生活污水和自然降水,且沿岸排污企业较少。但下游防潮闸断面,由于黑沿子排干汇入,水质指标相对中、上游较差。对沙河全年监测结果表明,pH值、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全年达V类水质标准,化学需氧量有不同程度超标现象;陡河由唐山市区流入我区境内,是唐山市东北部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的排放渠道,因此污染较重。唐山市东郊污水处理厂每年向陡河排放污水约3066万吨。对陡河全年监测结果表明,pH值达V类水质标准,其它有机物污染指标有不同程度超标现象;煤河-津唐运河污染也比较严重,其主要承载着唐山市中西部和我区城区生产、生活废水。据统计,唐山市每年排入青龙河后流入煤河的污水量达2506万吨,我区2003年排入煤河污水量约1400万吨,且沿岸有大量固体废弃物排入。对煤河-津唐运河全年监测结果表明,pH值达V类水质标准,其它有机物污染指标不同程度超标现象。
2、工业企业废水排放情况。以2003年度为例,全区工业用水总量为4813.1万吨,其中重复用水量为2718.1万吨,新水消耗量为2095.0万吨,重复用水率为56.5%。全年工业废水排放量为1133.8万吨,稳定达标排放量为630.6万吨,稳定达标率为55.6%。2003年工业废水中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为:化学需氧量5852.3吨,六价铬0.03千克,氨氮31.2吨,悬浮物2526.7吨。
(二)大气环境质量状况
1、城区大气环境质量。全区大气环境污染以煤烟和粉尘为主。监测项目有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降尘,主要污染因子是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和降尘。对城区大气质量监测结果表明,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降尘均超二级标准,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达到二级标准。其中,总悬浮颗粒物区环保局点位全年超三级标准,监测最高值为0.73mg/m3,超二级标准1.4倍;可吸入颗粒物各监测点位全年均超三级标准,监测最高值为0.47毫克/立方米,超二级标准2.1倍;降尘除侉一村居委会4-10月份外均超三级标准,监测最高值为61.27吨/平方公里·月,超二级标准2.2倍。城区大气环境部分污染指标超标主要原因是我区城区工业、商业、居民区混杂,分布不合理。据统计,我区城区采暖锅炉有197台,年耗煤量9万吨,烟气排放量9亿立方米,烟尘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分别为0.1万吨和0.018万吨。特别是居民分散采暖大量低空污染物排放是造成我区城区第一、四季度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和降尘严重超标的重要因素。另外,钢铁、水泥企业分布在城区四周,给城区空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2、工业废气污染物排放情况。我区工业企业有锅炉68台,工业窑炉198台,年耗煤量为479061吨,其中原料煤耗量为89400吨,燃料煤耗量为389661吨,年耗焦炭量为380万吨,年耗气量为760万立方米。全年废气排放总量为9751740万立方米,烟尘排放总量为2633.0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30441.2吨,工业粉尘排放总量为11856.0吨。工业污染源深化治理虽取得明显成效,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污染源在小区域内集中大量排放仍是影响环境质量改善的重要因素。
(三)声环境和其它
对我区境内两条主要交通干线噪声监测的结果表明,七个点位中有三个点位达标。城区功能区噪声监测结果,四个点位中有两个点位达标。对117家企业厂界噪声进行测定,噪声值超过70分贝的企业有32家,在60—70分贝之间的企业有50家,达标排放的企业有35家,达标率为30%。此外,城镇生活性废物、扬尘、农药、化肥、残余饵料、薄膜等造成的农业生产自身危害呈上升趋势。
综上所述,目前我区面临的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环境质量尚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结构型污染问题仍很突出,特别是钢铁、水泥等行业,需要进一步加快生产工艺和组织结构调整,逐步淘汰落后生产设备,实现节能降耗的清洁化生产。
二、对策和建议
环境质量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对外开放、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因素。为彻底改善我区环境质量,确保全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现就今后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快全区经济、城市和能源“三大结构”调整,解决结构型污染问题。经济结构调整。主要是工业结构的调整,包括工业企业组织结构、工艺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通过资本联合、产品链接、信息共享,集中力量创造科技优势、规模化建设发展优势、资源综合利用优势,加快落后生产设备的淘汰步伐。城市结构调整。按照已评审验收的《丰南城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丰南城区环境空气容量及环境空气达标优化方案》,抓紧谋划热电厂集中供热建设,加快旧城改造、污染企业拆迁改造步伐,实施环城绿化带和功能区间绿化隔离保护措施,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完善城市功能区建设。能源结构调整。进一步推进煤炭控制政策,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原煤的使用量。
(二)深入、全面的开展总量控制工作。在工业污染源和社会面源污染物总量排放情况调查的基础上,确定重点区域和流域的环境容量,实施排污总量收费,全面推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严格按照国家、省、市提出的要求和总量削减计划,对低水平达标的污染源实施限期深度治理;对各企业实施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并进行年度审核。
(三)进一步深化工业污染源治理,提高污染防治水平。水泥行业。加强粉尘无组织排放治理,取缔不符合行业政策和总量控制要求以及列入“上大压小”计划的水泥企业。对符合政策,粉尘排放不能稳定达标的企业进行深度治理,确保稳定达标,并力求创建花园型清洁生产企业。造纸行业。在关停2万吨以下不能稳定达标生料造纸企业、改变原料结构、降低污染负荷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深度和循环使用率,并根据城市建设规划调整企业布局。冶金行业。加大建设项目管理力度,规范冶金企业配套建设,全面提升污染防治水平,实施区域型排污总量容量控制。对冶金生产企业,按照《唐山市丰南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绿色钢铁企业活动的实施意见》,稳步推进绿色星级企业的达标工作。同时,冶金、水泥等企业启动烟气脱硫工程,并强化物料运输、装卸、存放过程中的“二次扬尘”防治工作。此外,要加强“煤炭管制”工作,所有企业禁止使用含硫量1%以上的煤炭。
(四)开展生态环境建设。以碧海行动计划的实施为龙头,结合黑沿子镇开展沿海环境优美小城镇建设,研究解决沿海地区养殖业与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科学处理沿海河口型经济关系,尽量减少向渤海排放有机物的总量。同时以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水产品生产基地”为契机,逐步减少化肥农药在农业、养殖业生产过程中的使用量,降低农业面源污染,推进生态农业、生态养殖业等生态建设的全面开展,改善生态环境。
(五)加强科学管理。一是发挥“电子眼”作用,对黑烟囱进行监控,及时查处超标排放行为。同时,所有全工艺水泥企业和重点电力、冶金企业安装粉尘“在线监测”设施,日排400吨以上有机污水的造纸企业、酿造企业安装COD在线监测仪,进一步完善监控体系建设,实现市、区联网,防止超标排污反弹。二是积极推行先进的环境管理理念,以新带老,发展清洁生产,推动区域环境整体改善。率先在惠达陶瓷集团、联强冶金轧辊有限公司、三鹿乳业等企业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三是积极推广污染治理和资源综合利用社会化、市场化运作,实施区域内资源和能源的合理调配和综合利用。采用由政府协调企业出资或政府与社会共同出资的方式,成立专业化社会运营公司。同时加强宣传教育,严格环保目标责任考核和奖惩,加快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环保工作的良好氛围。
第二篇:关于对全区环境质量状况的调查和建议
关于对全区环境质量状况的调查和建议
——可持续发展问题系列调研之六
环境保护与人类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障。近些年,我区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将环境保护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不断深化工业污染治理,提高污染防治水平,强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建设,工业污染源总量
控制和环境功能区达标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势减缓,环境污染整体状况正在逐步改善。但由于历史发展、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原因,我区环境欠帐较多,质量状况仍不容乐观。目前,全区地表水水质仍属劣V类,城区和重点城镇大气环境质量超二级(省规定功能区)标准。同时,随着一些企业组团规模的扩大,所在区域排污总量将大幅度提高,局部环境质量存在进一步恶化趋势。
一、全区环境现状
(一)水环境质量状况
1、地表水环境。我区境内有沙河、陡河、煤河-津唐运河三条主要河流。对pH值、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NH3-N)等主要监测指标的监测结果表明,全区三条主要河流均属有机污染型,呈劣V类水体,主要污染指标是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水污染问题对近海水质和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并对地下水形成潜在污染威胁,但目前水质恶化趋势已被遏制。
全区三条主要河流中,沙河污染较轻,其河水主要来源于钱营矿矿井水、生活污水和自然降水,且沿岸排污企业较少。但下游防潮闸断面,由于黑沿子排干汇入,水质指标相对中、上游较差。对沙河全年监测结果表明,pH值、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全年达V类水质标准,化学需氧量有不同程度超标现象;陡河由唐山市区流入我区境内,是唐山市东北部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的排放渠道,因此污染较重。唐山市东郊污水处理厂每年向陡河排放污水约3066万吨。对陡河全年监测结果表明,pH值达V类水质标准,其它有机物污染指标有不同程度超标现象;煤河-津唐运河污染也比较严重,其主要承载着唐山市中西部和我区城区生产、生活废水。据统计,唐山市每年排入青龙河后流入煤河的污水量达2506万吨,我区2003年排入煤河污水量约1400万吨,且沿岸有大量固体废弃物排入。对煤河-津唐运河全年监测结果表明,pH值达V类水质标准,其它有机物污染指标不同程度超标现象。
2、工业企业废水排放情况。以2003为例,全区工业用水总量为4813.1万吨,其中重复用水量为2718.1万吨,新水消耗量为2095.0万吨,重复用水率为56.5%。全年工业废水排放量为1133.8万吨,稳定达标排放量为630.6万吨,稳定达标率为55.6%。2003年工业废水中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为:化学需氧量5852.3吨,六价铬0.03千克,氨氮31.2吨,悬浮物2526.7吨。
(二)大气环境质量状况
1、城区大气环境质量。全区大气环境污染以煤烟和粉尘为主。监测项目有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降尘,主要污染因子是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和降尘。对城区大气质量监测结果表明,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降尘均超二级标准,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达到二级标准。其中,总悬浮颗粒物区环保局点位全年超三级标准,监测最高值为0.73mg/m3,超二级标准1.4倍;可吸入颗粒物各监测点位全年均超三级标准,监测最高值为0.47毫克/立方米,超二级标准2.1倍;降尘除侉一村居委会4-10月份外均超三级标准,监测最高值为61.27吨/平方公里·月,超二级标准2.2倍。城区大气环境部分污染指标超标主要原因是我区城区工业、商业、居民区混杂,分布不合理。据统计,我区城区采暖锅炉有197台,年耗煤量9万吨,烟气排放量9亿立方米,烟尘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分别为0.1万吨和0.018万吨。特别是居民分散采暖大量低空污染物排放是造成我区城区第一、四季度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和降尘严重超标的重要因素。另外,钢铁、水泥企业分布在城区四周,给城区空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2、工业废气污染物排放情况。我区工业企业有锅炉68台,工业窑炉198台,年耗煤量为479061吨,其中原料煤耗量为89400吨,燃料煤耗量为389661吨,年耗焦炭量为380万吨,年耗气量为760万立方米。全年废气排放总量为9751740万立方米,烟尘排放总量为2633.0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30441.2吨,工业粉尘排放总量为11856.0吨。工业污染源深化治理虽取得明显成效,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污染源在小区域内集中大量排放仍是影响环境质量改善的重要因素。
(三)声环境和其它
对我区境内两条主要交通干线噪声监测的结果表明,七个点位中有三个点位达标。城区功能区噪声监测结果,四个点位中有两个点位达标。对117家企业厂界噪声进行测定,噪声值超过70分贝的企业有32家,在60—70分贝之间的企业有50家,达标排放的企业有35家,达标率为30%。此外,城镇生活性废物、扬尘、农药、化肥、残余饵料、薄膜等造成的农业生产自身危害呈上升趋势。
综上所述,目前我区面临的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环境质量尚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结构型污染问题仍很突出,特别是钢铁、水泥等行业,需要进一步加快生产工艺和组织结构调整,逐步淘汰落后生产设备,实现节能降耗的清洁化生产。
二、对策和建议
环境质量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对外开放、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因素。为彻底改善我区环境质量,确保全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现就今后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快全区经济、城市和能源“三大结构”调整,解决结构型污染问题。经济结构调整。主要是工业结构的调整,包括工业企业组织结构、工艺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通过资本联合、产品链接、信息共享,集中力量创造科技优势、规模化建设发展优势、资源综合利用优势,加快落后
第三篇:关于对全区环境质量状况的调查和建议
——可持续发展问题系列调研之六
环境保护与人类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障。近些年,我区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将环境保护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不断深化工业污染治理,提高污染防治水平,强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建设,工业污染源总量控制和环境功能区达标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势减缓,环境污染整体状况正在逐步改善。但由于历史发展、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原因,我区环境欠帐较多,质量状况仍不容乐观。目前,全区地表水水质仍属劣V类,城区和重点城镇大气环境质量超二级(省规定功能区)标准。同时,随着一些企业组团规模的扩大,所在区域排污总量将大幅度提高,局部环境质量存在进一步恶化趋势。
一、全区环境现状
(一)水环境质量状况
1、地表水环境。我区境内有沙河、陡河、煤河-津唐运河三条主要河流。对pH值、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NH3-N)等主要监测指标的监测结果表明,全区三条主要河流均属有机污染型,呈劣V类水体,主要污染指标是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水污染问题对近海水质和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并对地下水形成潜在污染威胁,但目前水质恶化趋势已被遏制。全区三条主要河流中,沙河污染较轻,其河水主要来源于钱营矿矿井水、生活污水和自然降水,且沿岸排污企业较少。但下游防潮闸断面,由于黑沿子排干汇入,水质指标相对中、上游较差。对沙河全年监测结果表明,pH值、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全年达V类水质标准,化学需氧量有不同程度超标现象;陡河由唐山市区流入我区境内,是唐山市东北部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的排放渠道,因此污染较重。唐山市东郊污水处理厂每年向陡河排放污水约3066万吨。对陡河全年监测结果表明,pH值达V类水质标准,其它有机物污染指标有不同程度超标现象;煤河-津唐运河污染也比较严重,其主要承载着唐山市中西部和我区城区生产、生活废水。据统计,唐山市每年排入青龙河后流入煤河的污水量达2506万吨,我区2003年排入煤河污水量约1400万吨,且沿岸有大量固体废弃物排入。对煤河-津唐运河全年监测结果表明,pH值达V类水质标准,其它有机物污染指标不同程度超标现象。
2、工业企业废水排放情况。以2003为例,全区工业用水总量为4813.1万吨,其中重复用水量为2718.1万吨,新水消耗量为2095.0万吨,重复用水率为56.5%。全年工业废水排放量为1133.8万吨,稳定达标排放量为630.6万吨,稳定达标率为55.6%。2003年工业废水中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为:化学需氧量5852.3吨,六价铬0.03千克,氨氮31.2吨,悬浮物2526.7吨。
(二)大气环境质量状况
1、城区大气环境质量。全区大气环境污染以煤烟和粉尘为主。监测项目有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降尘,主要污染因子是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和降尘。对城区大气质量监测结果表明,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降尘均超二级标准,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达到二级标准。其中,总悬浮颗粒物区环保局点位全年超三级标准,监测最高值为0.73mg/m3,超二级标准1.4倍;可吸入颗粒物各监测点位全年均超三级标准,监测最高值为0.47毫克/立方米,超二级标准2.1倍;降尘除侉一村居委会4-10月份外均超三级标准,监测最高值为61.27吨/平方公里·月,超二级标准2.2倍。城区大气环境部分污染指标超标主要原因是我区城区工业、商业、居民区混杂,分布不合理。据统计,我区城区采暖锅炉有197台,年耗煤量9万吨,烟气排放量9亿立方米,烟尘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分别为0.1万吨和0.018万吨。特别是居民分散采暖大量低空污染物排放是造成我区城区第一、四季度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和降尘严重超标的重要因素。另外,钢铁、水泥企业分布在城区四周,给城区空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2、工业废气污染物排放情况。我区工业企业有锅炉68台,工业窑炉198台,年耗煤量为479061吨,其中原料煤耗量为89400吨,燃料煤耗量
第四篇:关于对全区环境质量状况的调查和建议
关于对全区环境质量状况的调查和建议——可持续发展问题系列调研之六环境保护与人类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障。近些年,我区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将环境保护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不断深化工业污染治理,提高污染防治水平,强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建设,工业污染源总量控制和环境功能区达标建设工作取得了
较大进展,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势减缓,环境污染整体状况正在逐步改善。但由于历史发展、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原因,我区环境欠帐较多,质量状况仍不容乐观。目前,全区地表水水质仍属劣V类,城区和重点城镇大气环境质量超二级(省规定功能区)标准。同时,随着一些企业组团规模的扩大,所在区域排污总量将大幅度提高,局部环境质量存在进一步恶化趋势。
一、全区环境现状
(一)水环境质量状况
1、地表水环境。我区境内有沙河、陡河、煤河-津唐运河三条主要河流。对pH值、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NH3-N)等主要监测指标的监测结果表明,全区三条主要河流均属有机污染型,呈劣V类水体,主要污染指标是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水污染问题对近海水质和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并对地下水形成潜在污染威胁,但目前水质恶化趋势已被遏制。全区三条主要河流中,沙河污染较轻,其河水主要来源于钱营矿矿井水、生活污水和自然降水,且沿岸排污企业较少。但下游防潮闸断面,由于黑沿子排干汇入,水质指标相对中、上游较差。对沙河全年监测结果表明,pH值、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全年达V类水质标准,化学需氧量有不同程度超标现象;陡河由唐山市区流入我区境内,是唐山市东北部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的排放渠道,因此污染较重。唐山市东郊污水处理厂每年向陡河排放污水约3066万吨。对陡河全年监测结果表明,pH值达V类水质标准,其它有机物污染指标有不同程度超标现象;煤河-津唐运河污染也比较严重,其主要承载着唐山市中西部和我区城区生产、生活废水。据统计,唐山市每年排入青龙河后流入煤河的污水量达2506万吨,我区2003年排入煤河污水量约1400万吨,且沿岸有大量固体废弃物排入。对煤河-津唐运河全年监测结果表明,pH值达V类水质标准,其它有机物污染指标不同程度超标现象。
2、工业企业废水排放情况。以2003为例,全区工业用水总量为4813.1万吨,其中重复用水量为2718.1万吨,新水消耗量为2095.0万吨,重复用水率为56.5。全年工业废水排放量为1133.8万吨,稳定达标排放量为630.6万吨,稳定达标率为55.6。2003年工业废水中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为:化学需氧量5852.3吨,六价铬0.03千克,氨氮31.2吨,悬浮物2526.7吨。
(二)大气环境质量状况
1、城区大气环境质量。全区大气环境污染以煤烟和粉尘为主。监测项目有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降尘,主要污染因子是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和降尘。对城区大气质量监测结果表明,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降尘均超二级标准,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达到二级标准。其中,总悬浮颗粒物区环保局点位全年超三级标准,监测最高值为0.73mg/m3,超二级标准1.4倍;可吸入颗粒物各监测点位全年均超三级标准,监测最高值为0.47毫克/立方米,超二级标准2.1倍;降尘除侉一村居委会4-10月份外均超三级标准,监测最高值为61.27吨/平方公里·月,超二级标准2.2倍。城区大气环境部分污染指标超标主要原因是我区城区工业、商业、居民区混杂,分布不合理。据统计,我区城区采暖锅炉有197台,年耗煤量9万吨,烟气排放量9亿立方米,烟尘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分别为0.1万吨和0.018万吨。特别是居民分散采暖大量低空污染物排放是造成我区城区第一、四季度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和降尘严重超标的重要因素。另外,钢铁、水泥企业分布在城区四周,给城区空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2、工业废气污染物排放情况。我区工业企业有锅炉68台,工业窑炉198台,年耗煤量为479061吨,其中原料煤耗量为89400吨,燃料煤耗量为389661吨,年耗焦炭量为380万吨,年耗气量为760万立方米。全年废气排放总量为9751740万立方米,烟尘排放总量为2633.0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30441.2吨,工业粉尘排放总量为11856.0吨。工业污染源深化治理虽取得明显成效,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污染源在小区域内集中大量排放仍是影响环境质量改善的重要因素。
(三)声环境[1][2]下一页
第五篇:2010全国环境质量状况报告
2010年全国环境质量状况报告
环境保护部公布2010年全国环境质量状况报告
重点城市空气质量逐年提高
环境保护部日前公布了2010年全国环境质量状况报告,据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网监测结果显示,2010年,全国环境质量与去年相比保持稳定。
地表水总体为中度污染,重点湖库未发生大面积水华,近岸海域海水水质与去年相比有所下降,为轻度污染。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国酸雨污染依然较重。重点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夜间噪声污染相对较重。典型农村地区地表水为中度污染,空气质量良好。
从环境监测结果来看,“十一五”以来,全国地表水水质持续好转,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逐年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重点流域、重点区域和重点城市的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但个别地方和区域污染指标超过国家标准,污染依然严重,全国环境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差距。
地表水Ⅰ~Ⅲ水质比例上升
2010年,全国地表水国控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比例为51.9%,较2009年提高了
3.7个百分点,较2005年提高了14.4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为20.8%,与2009年基本持平,较2005年降低了6.6个百分点,达到《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目标(〈22%)要求。
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高锰酸盐指数(CODMn)年平均浓度呈逐年下降趋势,2010年高锰酸盐指数年平均浓度较2009年下降了3.9%,较2005年下降了31.9%,好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水质标准。地表水氨氮年平均浓度超过Ⅲ类水质标准,成为影响水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西南诸河、海河、长江、黄河等水系共有40个断面出现铅、汞等重金属超标现象。七大水系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59.6%,较2009年提高了2.3个百分点,较2005年提高了18.6个百分点,达到《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目标(〉43%)要求。
七大水系中,长江干流水质为优,支流水质良好。三峡水库水质为优。黄河干流水质为优,支流为重度污染。珠江干流水质良好,支流水质为优。松花江干流为轻度污染,支流为中度污染。淮河干流水质为优,支流为中度污染。海河水系为重度污染。辽河干流为轻度污染,支流为中度污染。
重点湖泊中,太湖湖体为重度污染,属轻度富营养,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和总氮、总磷浓度较2009年有所下降。与2009年相比,4~6月水华发生频次降低,7~8月水华有所加重。滇池湖体为重度污染,属重度富营养,较2009年有所加重,4~8月持续出现区域性水华。巢湖湖体为中度污染,属轻度富营养,4~8月,水华发生情况较2009年有所加重。洪泽湖湖体为中度污染,属轻度富营养。洞庭湖湖体为重度污染,属轻度富营养。鄱阳湖湖体为轻度污染,属轻度富营养。丹江口水库水质良好,属中营养。
2010年,监测的39条国界河流中,入境河流水质为优,出境河流、界河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和五日生化需氧量。中俄界湖兴凯湖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中蒙界湖贝尔湖为重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总氮。
近岸海域海水水质有所下降
2010年,全国近岸海域为轻度污染,一、二类海水比例占62.7%,较2009年下降10.2个百分点,较2005年下降4.5个百分点。三类海水比例为14.1%,四类和劣四类海水比例为23.2%,主要污染指标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
四大海区中,黄海和南海近岸海域海水水质良好,渤海近岸海域海水为中度污染,东海近岸海域海水为重度污染。9个重要海湾中,黄河口和北部湾水质为优,胶州湾为轻度污染,辽东湾为中度污染,渤海湾、长江口、杭州湾、闽江口和珠江口为重度污染。11个沿海省份中,海南、广西、山东一、二类海水比例超过80%,其中海南一、二类海水比例达到100%。城市空气质量逐年提高
2010年,环保重点城市空气污染物年均浓度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城市比例为73.5%,较2009年提高了6.2个百分点,较2005年提高了30.3个百分点。95.6%的重点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超过292天,比2005年提高了27.1个百分点,达到《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目标(〉75%)要求。
2010年,重点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硫年均浓度较2009年下降了2.3%,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分别上升2.9%和1.1%。与2005年相比,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分别下降了26.3%和12.0%,二氧化氮年均浓度基本持平。
世博会期间,上海市空气质量总体良好,优良天数比例为98.4%,较2009年上升2.7个百分点,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均达到二级标准,达到历年同期最低水平。
亚运会期间,广州市空气质量总体良好。优良天数比例为100%,较2009年上升12.5个百分点。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均达到二级标准,空气质量明显改善。酸雨污染依然较重
2010年,全国酸雨(pH年均值低于5.6)面积约120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2.6%,与2009年基本持平,较2005年下降1.3个百分点,总体略有减小。较重酸雨区(pH年均值低于5.0)和重酸雨区(pH年均值低于4.5)的面积基本稳定。酸雨集中分布于长江沿线及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全国酸雨分布区域、酸雨类型未出现明显变化,降水中主要致酸物质为硫酸盐。
城市噪声质量保持稳定
2010年,环保重点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各类功能区噪声昼间达标率高于夜间,3类功能区达标率高于其他类功能区。4类功能区(交通干线两侧区域)夜间噪声超标较严重,超标率约62.7%。
生态指数值总体呈上升趋势
2005年~2009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在“一般”水平,未发生明显变化,2009年全国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值(EI)与2008年相比,增加0.5,与2005年相比,增加0.9。EI值总体呈上升趋势。
农村空气质量总体良好
2010年,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74个农村“以奖促治”村庄开展了环境质量监测。结果表明,空气质量总体良好,地表水总体为中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粪大肠菌群、氨氮、高锰酸盐指数。27个省份共监测农田、菜地、养殖场周边、企业周边、污灌区、垃圾场周边等6种土地利用类型的507个土壤样品,超标率在11.1%~42.6%之间,主要污染指标为重金属、滴滴涕等。企业周边土壤、农田土壤污染较重。
来源:环保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