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卷烟制丝工艺质量控制
卷烟制丝工艺质量控制
根据制丝车间对本次质量月活动的安排,结合在制丝车间这段时间的工作,谈谈自己的看法,仅供领导参考,不足和不妥之处,敬请谅解。
制丝的工艺任务是按产品设计的要求,将不同等级、品种的烟叶(烟梗)和掺配物组成的叶组配方,通过相应的加工工序,利用蒸汽、水和气的综合作用,实现烟片(烟梗)的形状、尺寸、成分和性质的不断变化,生产出符合设计要求的卷烟产品。制丝是卷烟加工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加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卷烟内在质量的稳定与提高,对保证卷烟风格的稳定性以及在生产过程中的降耗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制丝过程可控制的主要工艺参数
(1)松片回潮:滚筒式回潮机对出口物料的水分和温度进行开环控制,要保证出口物料的水分和温度的稳定,需要保证进滚筒物料的流量、蒸汽和水压的稳定,同时要考虑物料的本身的品质(水分、吸水性等)。本工序的指标控制采用开环控制,需要控制过程加水量、蒸汽施加量、滚筒筒体转速、热风温度、热风风量、排潮量等参数。
(2)润叶加料:采用压缩空气和蒸汽作为加料的动力,利用调节阀、流量计进行加料量的闭环控制,加料控制精度小于1.0%,可设定和修改进行PID调节的参数,主要控制的参数有来料流量、空压和温度。
(3)烘丝控制:采用蒸汽作为叶丝干燥的动力,利用调节阀、水分仪,对温度、水分进行闭环控制,水分控制精度±0.5%以内,可设定和修改进行PID调节的参数。主要控制的参数有来料流量、筒体转速、筒体温度、蒸汽压力、热风温度、热风风量、排潮量等。
(4)超热气流干燥:采用热风作为叶丝干燥的动力。利用调节阀、水分仪、温度仪,对温度、水分进行闭环控制,水分控制精度±0.8%以内,可设定和修改进行PID调节的参数。主要控制的参数有来料流量、热风温度、热风风量、来料水分等。
(5)加香:采用空压作为烟丝加香的动力。利用调节阀、流量计进行加香量的闭环控制,加香控制精度小于0.5%,可设定和修改进行PID调节的参数。主要控制的参数有来料流量、空压和加香比例等。
二、关键工序的控制模式分析
1、松片回潮工序
1)影响的控制参数及因素主要是前工序因素:来料的流量大小、流量均匀性、松散性(物料状况)、来料水分、原料吸湿性、吸热特性等。
2)工序控制参数:筒体转数、筒体角度、热风风量、风温、风湿、排潮量、加水量及水汽混合比例等。
3)评价工序质量的主要指标有:感官质量、松散率、水分、温度。
4)主要影响感官质量的因素是直接因素:蒸汽量与施加形式(强度);间接因素:物料流量、温度、水分。
5)改进方向:稳定来料的流量以及保持物料状态的均匀性;增加前端水分仪参与过程水分控制;对影响感官质量的蒸汽量、加水量、热风温度、排潮量实施量的控制。
2、烟片加料工序控制系统分析
加料工序的控制主要对加料精度、加料热风温度的控制。加料系统的加料比例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热风温度控制系统如图2所示。
1)影响的控制参数及因素主要是前工序因素:来料的流量大小、流量均匀性、松散性
(物料状况)。
2)工序控制参数:筒体转数、筒体角度、热风风量、风温、排潮量、加料比例等。
3)评价工序质量的主要指标有:感官质量、加料精度、水分、温度。
4)主要影响感官质量的因素是直接因素:蒸汽量与施加形式(强度)、加料系统的稳定性;间接因素:物料流量、温度、水分。
5)改进方向:稳定来料的流量及物料状态的均匀性;对影响感官质量的蒸汽量、热风温度实施量的控制。
3、烘丝机控制系统分析
叶丝干燥主要通过烘丝机筒壁温度、热风温度和排潮量来实现叶丝水分的变化。烘丝机筒壁温度是叶丝干燥的主体热源,对卷烟的感官质量影响程度最大,同时筒壁温度作为叶丝干燥的控制因素,存在系统热惯性大,调节周期长,对干燥后控制指标(叶丝水分)调节周期缓慢,滞后性大,易造成筒壁温度的反复调整,引起物料出口水分大幅度波动,回复周期长,对卷烟的感官质量影响明显,因而筒壁温度不宜作为反馈控制变量。如固定烘丝机筒壁温度,选用热风温度或排潮量作为控制变量,从原理分析,热风温度一般在100℃左右,能快速带走物料中的水分。通过排潮量调节滚筒内环境温湿度,达到控制物料水分的目的。烘丝机筒壁温度一般在140℃左右,物料进入滚筒后,接触筒壁的物料会瞬时干燥,物料在搅拌过程中,滚筒内的环境温湿度起到平衡物料水分的作用。现行烘丝干燥系统控制系统如图3所示,排潮风门及热风控制系统如图4所示。
1)影响的控制参数及因素是前工序因素:来料的流量大小、流量均匀性、来料水分、温度。
2)工序控制参数:筒体转数、筒体角度、热风风量、风温、排潮量、滚筒筒壁温度等。
3)评价工序质量的主要指标有:感官质量、水分、温度。
4)主要影响感官质量的因素是直接因素:滚筒筒壁温度 ;间接因素:物料流量、温度、水分。
5)改进方向:对影响感官质量的滚筒筒壁温度定量控制,对热风温度或排潮量实施自动控制。
4、加香系统分析
由于烟丝在加香前,烟丝的温度比较低、脆性大,抗造碎能力不强,如增加喂料机控制烟丝流量,势必造成烟丝的消耗大幅度增加。所以,现行的加香工序前没有设置烟丝流量控制,势必造成烟丝流量波动大。由于加香系统采用比例跟踪控制模式,瞬时加香的流量是以烟丝流量为基准流量,基准流量(烟丝流量)的波动直接影响到加香精度。加香系统控制系统如图5所示。
1)影响的控制参数及因素是前工序因素:来料的流量大小、流量均匀性。
2)工序控制参数:筒体转数、筒体角度、空气压力、加香比例等。
3)评价工序质量的主要指标有:感官质量、加香精度。
4)主要影响感官质量的因素是直接因素:压缩空气压力、加香系统的稳定性;间接因素:物料流量、加香比例。
5)改进方向:稳定来料的流量;控制加香精度。
三、目前制丝过程可以进一步提高的方面
1、部分工序流量稳定性不足。流量稳定是保证制丝产品质量稳定的一个基本条件,流量的稳定是产品质量稳定的前提。由于控制调节系统具有滞后性,流量的波动直接造成相应工艺指标的波动,稳定流量是制丝线必须解决的问题。流量稳定包括加工物料的流量和
技术指标(水、蒸汽、空压气等)的稳定。如烟松散工序,一方面是切片系统不稳定,另一方面是原料包件的不规范,给控制流量的稳定造成困难。
2、工艺参数的合适性有待提高。随着工艺技术的发展以及特色工艺技术的需求,工艺控制由结果控制向过程控制转变,过程控制主要对过程工艺参数的控制。现行的工艺参数部分不能完全适应产品质量稳定的需求,工艺技术部门的制定工艺参数范围比较宽,现场工艺可以在工艺技术部门的制定工艺参数范围内进行细化。如根据叶片贮存的时间,结合车间的环境温湿度的实际情况,在不违背工艺技术标准的前提下,适当调整前工序的质量指标,可为下道工序提供质量的保证。
3、执行工艺指标的严肃性。按要求执行工艺指标的前提是工艺指标必须符合生产实际,工艺指标要符合实际,要求工艺部门及时根据生产实际进行综合调整,这样可保证操作人员操作的规范性,避免生产过程工序参数无序的调整。
4、加强操作的规范性和统一性。每个班次每个操作人员的操作习惯和操作方式不尽相同,给产品批次之间质量的稳定带来隐患,由于操作习惯和操作方式的差异,必然导致过程控制指标的差异,制丝线很多质量问题不能直观的表现出来,从细节上加以控制,有利于产品质量的稳定。
5、加强工艺技术和设备的研究。设备是保证工艺质量的基础,设备的性能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随着时间的变化,设备的性能随之变化,如何保证设备性能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及时调整工艺技术参数,达到设备与工艺的完美的结合?首先,设备维修人员与工艺技术人员从观念上要有认同,认识到设备对工艺的影响以及对质量的影响。其次,加强工艺与设备的交流与探讨,保证设备性能满足工艺指标要求,同时工艺指标制定要符合设备的现状
第二篇:卷烟制丝工艺质量管理新论
卷烟制丝工艺质量管理新论
2002-04-0
2制丝工艺质量管理直接影响卷烟的质量。制丝工艺几乎囊括了卷烟的所有工艺,制丝工艺质量管理是整个卷烟工艺管理的关键,核心所在。
一、制丝工艺管理
产品设计解决的是生产什么产品,至于怎么样生产这个产品,包括确定使用什么样的设备和工具,采用什么样的加工顺序和方法,都得通过丁艺和工艺管理来解决。
制丝工艺准备工作是保证卷烟生产达到内在质量设计要求,解决成品烟丝质量的符合性,指导工人操作,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最终决定产品制造的经济效果。
可见制丝工艺在完成上述指标时是有多么的重要。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在大多数的卷烟企业中,硬件建设一直是较为重视的一项,而对软件建设好象就不那么重要了。硬件往那一摆看得见?殊不知没有软件再好的硬件也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在我们许多企业制丝车间都能反映出来。
制丝工艺是在保证烟丝结构、填充性能、纯净和三丝掺兑、施加添加剂精度范围的前提下,根据工艺要求来考虑产品加工上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考虑在达到制丝质量要求的前提下所能达到的生产率水平和经济效益水平。制丝工艺既要考虑设计上的先进性和必要性,又要考虑工艺上的经济性和可能性,使所设计的烟丝标准尽可能符合企业的制造条件,并且追求最佳的经济效果。一个简单的例子,传统摆把工艺和切尖工艺是连在一起的,有些工艺管理人员认为是不可分割的。但是,随着高速吸风式卷烟机在卷烟厂的普遍使用,卷烟机对叶片的规格要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更加重视叶片的整碎度和纯净度,而采用切尖打叶制出的叶片大小悬殊,烟丝长短不均匀,直接影响高速吸风式卷烟机的生产效率;另外,还存在着切尖长度和比例难以控制,人为影响较大,而发生切尖比例失调,甚至产生漏切、斜切、倒切等现象,从而影响叶片的纯净度。如果大胆的去掉切尖工艺将会发现带来的制丝效果和生产效率是很明显的。
二、制丝工艺设计、工艺分析为企业组织生产提供有力依据
制丝工艺设计要规定整个制丝的生产方式和流程,每项操作的内容和要求,为车间的作业组织提供依据。制丝工艺分析是工艺人员对现有设备进行大量测试,通过对测试结果以及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成果进行综合分析,为质量部门进行工序质量控制和制定成品烟丝质量标准提供依据;工艺规定生产所用到的设备、工装、工具、刀具、量具,为设备部门的生产准备提供依据;工艺规定制丝每道工序的人数量,为人事部门安排人员、招聘人才提供依据;工艺测定每道工序的工时,为劳资部门实施定额工资管理提供依据;工艺制定原料消耗定额、辅料消耗定额和刀具消耗定额,为生产成本的制定提供依据,为采购供应部门和仓储部门的采购定额和仓储提供依据; 工艺制定生产的计量标准和生产该产品的最短时间——周期,为生产计划部门编制生产计划提供依据;工艺在发生异常情况下的临时工艺,使产品的生产制造绐终处于受控状态和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具有可追溯性。
随着卷烟新产品的开发的技术创新,制丝工艺还要不断地改进加工手段,在可行性、可操作性、最佳经济效益之间不断进步,螺旋式地前进。
三、不可忽视制丝日常工艺管理
日常工艺管理的目的,是贯彻执行工艺文件,及时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充实和完善工
艺文件。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项。
l.组织员工学习工艺文件,加强遵守工艺纪律的宣传教育。
2.及时整顿和改进制丝工艺.制丝工艺日新月异,把新技术中经过实践检验的,证明是可靠的操作经验和那些革新创造,纳人工艺规程,使之在生产中形成遵循的标准。同时把那些不能保证制丝质量,经济效益不好的操作方法,改用可靠的操作方法。
3.整顿、补充和更新工艺装备。工艺装备是贯彻工艺规程的物质基础.在整顿产品的工艺规程时,要有计划地对工艺装备的使用情况加以清查、整顿。对不能保证产品质量的工艺装备应给予更换,失修的要检修,缺少的要补充。
4.保证工艺文件的完整和统一。正确的工艺文件,必须可靠地保证实现产品图纸的要求,保证完成生产计划规定的任务,保证提高经济效果,保证安全生产。同时工艺文件、图样还必须字迹清晰,图样统一。
四、物料水份、温度在整个制丝过程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在整个制丝过程中,从原料准备到成品烟丝的生成,水分、温度都伴随其中,控制好物料水分、温度对提高烟叶的柔韧性和耐加工性,对改善成品烟丝结构,提高出叶率、出丝率、长梗率、出梗丝率,降低消耗,都将产生重要影响。烟叶是进入生产线前,需要顶回潮,进入生产线后,要真空回潮,—润、二润,打后烟叶要加料润叶,切丝前还要经过增温增湿,烘丝前还要经过增温增湿等一系列与水分和温度有关的工序,做为一名工艺管理人员,都要对其进行充分的挖掘和不懈的探索。如烘丝前的ht增温增湿,水分和温度如果设置不全或达不到要求,并丝并条就得不到充分舒展,在卷烟工序中将会增加卷烟机剔除压力、剔除量大,带出烟丝量也大,消耗自然增加。如果剔除不尽,势必影响卷烟内在的质量。这便不能称作一个好的工艺管理。
五、均匀、稳定性将对制丝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制丝在制过程的均匀、稳定性包括水分温度,加工过程中物料水分温度物流,以及加料加香掺兑等工序。如果这些过程中不能达到均匀性、稳定性要求,势必将对制丝质量产生重要影响。烟丝的均匀性、稳定性最终反映到每一支卷烟上,包括水分、三丝掺兑、填充力、重量、吸阻、加料加香等方面。只有做到均匀、稳定性才能保证每支卷烟香气、吃味稳定。制丝各工序加工过程都有物理变形和化学变形。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对内外在质量影响。烟草加工中物理变形是一种剧烈变形,每一次加温、加水都是为物理变形做准备,其水分、温度流量的均匀、稳定性,都对变形起关键作用,直接影响到制丝损耗和加香料对烟叶吃味的改善。可见均匀、稳定性在制丝工艺管理中的作用不见一般。
六、主动管理思想是保持制丝技术处于优势地位的根本保证。
完备的筛分系统被认为是保证下道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就在配方台后一润前、润叶加料前、水洗梗前、加香前、进贮丝柜前等设定一系列筛网,其目的就是筛出物料中碎片、短梗、烟末,以确保下道工序工艺的正常发挥,为确保卷烟内外在质量打下基础。还有我们在卷烟机上增设梗签剔除装置,把烟丝中的梗签有效剔除,保证卷烟中不含梗签。从上面看来似乎很合情合理,顺理成章。其实,我们是进入了一个工艺管理上的误区,试想如果我们在加工过程的一系列工序中减少造碎或者理想地说不产生碎片、碎末、梗签,那将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消耗将大幅度降低,企业利润也就可想而知。
第三篇:轿车涂装工艺及质量控制
轿车企业要形成规模生产,一般都要有冲压、焊接、涂装和总装四大工艺。而涂装工艺作为轿车生产的特殊工艺,由于其较为复杂、生产流程长,设备制造要求也相当高,企业对涂装生产线的投资决策必须经过充分的风险评估之后才能进行。
目前国外汽车企业对轿车涂装生产线的规划思路也正在发生重大变革,其发展方向便是力争使规划出的涂装生产线能够达成投资成本低、制造工艺简单、产品质量好和生产周期短的目的。轿车涂装线的规划思路
国外轿车企业的油漆车间,其设计特点是除了电泳涂漆工位外,一般均采用平行的地面输送设备来运送车身。为保证轿车的油漆质量,油漆车间均采用恒压设计,进入车间空气由空气交换器加热并经过充分的过滤净化。地面输送设备皆是动力驱动的氯丁二烯橡胶滚轮输送设备,以及双轨摩擦接触式的地面输送设备。而且,在整个预处理和涂漆工位内,都应由白车身焊接车间装上导板,车身经由高空通道进入油漆车间后,直接下降至滚动输送设备上,再送往多层仓库。在车身堆积、贮放和提取上,也是由车间中央控制室来操纵,而整个车间操作进而再由中央控制室全盘掌控,控制屏上的一系列灯光则可显示出各操作工位的工作现状。
借鉴国外经验,国内轿车企业的油漆车间若要实现精益规划目标,就必须针对企业产品质量要求,运用科学原则对设备进行合理规划。在规划思路上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根据轿车长远发展规划优化配置企业固定资产
轿车企业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规模的发展而变化,每次变化必定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固定资产的重新配置。企业必然会将固定资产优先配置于巿场紧俏产品,这意味着企业在规划轿车涂装线时,必须将盘活原有固定资产存量和新增固定资产增量放在一起全面权衡,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固定资产的效率。2.引进先进的、有再生产能力的涂装线配置技术
在引进轿车涂装线和规划配置技术时,事前必须作认真的可行性调研,这样才能保证企业以最少的资金投入获取最大经济效益。也即,既要防止引进那些过时的设备;也要考虑到引进技术和设备需符合国情、符合企业的实际使用能力,这包括很多因素,比如设备配套、备件更换、维护保养、工艺条件,以及满足不同顾客的多样化产品品种、规格和系列要求的IT柔性制造控制系统等。3.充分考虑辅助设备的合理规划
不仅需要考虑生产设备的合理规划,同时还得进一步对影响生产组织的辅助设备进行规划。企业在配置轿车涂装线时的考虑要素涵盖到诸多环节。
包括:1)轿车涂装线的运输能力应能满足企业各类产品的生产能力,实现产品流转畅通和搬运量的减少,并有相应的产品周转场地;2)采用物流输送线来保证整条生产线配置水平的协调性;3)确保生产现场环境的文明整洁,合理安排对涂装线产生的废气或污水进行处理的相关系统。轿车涂装工艺和质量控制
现以轿车厂油漆车间应有的涂装工艺流程为主线,介绍轿车涂装生产线工艺设计的基本要点。
其工艺过程一般是以油漆为原料的采购控制、原料的配料控制,然后在封闭的生产线内进行前处理工序(预清洗、脱脂、磷化和吹净),之后转到电泳涂装工序(电泳、后冲洗、烘干),再在流水线上进行连续的车身密封工序后,转到底漆涂装工序(下裙部喷漆、擦净、喷漆、通廊、流平、烘干),再转到面漆涂装工序(打磨、预留段处理、擦净、喷漆、通廊、流平、烘干),最后车身经检验工序后,转入装配车间。
车身油漆加工工序主要包括8个部分,以下就各个部分的工艺设计要点和质量控制要求详细阐述。1.原材料的采购控制
首先应对涂装所选用油漆等原辅材料供应商进行供货质量能力评定;其次,与原辅材料供应商一起制定技术验收协议;最后,对原辅材料进行入库检验和批号控制。
2.原材料的配料控制
油漆配料间的内墙四周应在离地0.6m高度处装设25mm宽的接地铜带,所有油漆桶都与其连接,配料间所有电器(包括电话)均为防爆型,并必须在墙角设置喷淋装置,一旦油漆管路爆裂便可立即冲洗;同时,配料间内还要将一定容量的油漆桶贮放在成排架子上,用气压起重机贮放和提取油漆桶,通过升降机将油漆桶送往油漆混合室。3.车身前处理工序
车身前处理是轿车涂装生产的关键工序,包括预清洗、脱脂、磷化和吹净等内容。①按生产计划提取各种车型的车身,并由双轨地面输送设备送到清洗工位,先在清洗平台上人工刷洗,再通过积放式悬挂输送机带着滑撬送至涂装车间; ②前处理为喷淋式,车身的壳体内装有特殊辅助装置,使车门始终保持半开状态,方便溶液喷淋和水冲洗;进入清洗处理的车身,先在20米左右长的生产线内进行化学清洗除锈,生产线上部一般均装有排气天篷罩,用于抽取清洗过程中产生的烟雾,车间管理人员应定期更换天篷罩以保证车身涂装清洁;
③车身在磷化处理时,行李箱和发动机罩处于打开状态,使磷化溶液能充分喷淋到金属表面,磷化生产线一般均安装在地面上,内有均匀分布在特殊结构坑道的加工槽。各槽应与车间地面相平,车身经过预冲洗、碱液清洗、第一次/第二次冲洗、磷酸处理、第三次冲洗和最后一次清洗后,可达到车身吹干的效果; ④磷化处理槽的底部呈锥形,以便沉淀和去除淤渣,将锥体中的淤渣移到沉淀池沉淀,澄清的磷酸盐溶液流回处理槽供回收,磷化处理溶液使用前应加热到130℃左右,与磷化隧道平行的磷化干燥炉一般长度为80米左右,并安装在地面上,以便车身在通过输送线到干燥炉前有前后各15℃的倾斜,以便除去车身壳体凹坑中的残留水分;
⑤在干燥炉顶部的空气加热器上需装备空气流量恒温控制调节阀,车身应在干燥炉120℃左右的温度中干燥30分钟,车身表面吹干便可防止磷酸盐结晶,从而不致于令其影响车身的油漆质量。4.车身电泳涂装工序
车身电泳为轿车涂装生产的关键工序,包括电泳、后冲洗、烘干等工序。①电泳线一般都装有厚膜阴极电泳,车身在电泳后采用喷淋方式冲洗,再在车间二层上进行烘干,故电泳生产线的悬链一般由高9m左右升至15m左右,车身需爬高6m左右;
②烘干后的车身由悬链下坡至一层,再由升降机将车身放入地面的滑撬输送系统,经干燥炉出来到达冷却工位,车身由输送设备送到电泳工段,在干燥炉和电泳工段之间,一般设有两条临时贮放车身的输送线;
③烘干的车身经过冷却以后亦可绕过这两条输送线直接到电泳池去,车身从地面轨道经过升高的输送机,运送到架空轨道,由输送架用吊钩把车身吊起,接通辅助电极,经架空轨道送往电泳池。
必须注意:车间检查人员应定时检查即将进入电泳池的车身电路是否畅通,以保证车身的电泳质量;
④电泳涂漆池一般用钢板制成,池内外应装有走道,四侧有窗,便于车身电泳涂漆质量的检查,通常车身电泳涂漆在 200伏左右电压,和500安培左右电流的情况下进行操作,并采用分解式导电控制装置使油漆不断循环;电泳涂漆的油漆温度应严格控制,当温度超过21℃时油漆将不能很好地粘附于金属表面;因此,车间屋顶的电泳涂漆油漆循环系统应装有管形冷却器;这样车身通过时,池内的油漆温度通过加热器保持恒定,使油漆继续循环不致产生沉淀;
⑤经过电泳涂漆的车身先用自来水进行喷淋冲洗后,再用脱除矿质的水进行喷淋冲洗,冲洗产生的污水通过斜槽流入车间地面下淤渣处理槽;在污水流经淤渣处理斜槽时,通过加入添加剂使杂质浮起,并用撇沫器撇除,这样污水便能直接进入下水道。
车身清洗后再进入到高空的烘干炉内,烘干的车身还需用人工操纵的空气吹净设备吹净。此烘干炉采用空气加热器加热,一般长约100米,是用10厘米厚两层镀锌钢板中间隔一层保温材料的保温板制成,车身通过此炉的时间为80分钟,其中至少有15分钟要处于175℃左右的温度环境,从而达到车身电泳的良好效果。
5.车身底部密封工序
车身底部密封是轿车涂装生产的一般工序,该工序操作顺序如下: 车身底部密封就是将从烘干炉出来的,进入冷却隧道用高速空气进行冷却的车身,将在架空的输送设备上翻转后,送到地面输送设备;此时,车身脱开输送架的吊钩,经滚动输送设备送到双轨摩擦输送设备上,装上隔音板,并用粘结剂密封车身底部,防止灰尘和水进入车身。
为使车身在处理过程中不致于积聚各种液体,应在车身的底部开若干孔,这些孔也用粘结剂加以封闭,然后车身横向送到另一条平行的输送设备上经过加热辐射烘炉,炉内装有长波红外线组的加热器,使塑料溶剂在加热的车身中容易注入到各接头中去进行密封;
由于中涂仅在车身外表面进行,车身密封是对底板部分采用喷涂,其它部位用高压挤压枪密封,故涂密封胶后的车身不需要烘干。6.车身底涂工序
车身底涂质量直接影响车身的面漆质量,车身底涂也是轿车涂装生产的关键工序,该工序包括下裙部喷漆、擦净、喷漆、通廊、流平、烘干等工作内容。①为减少底涂生产线的总长度,一般将底涂烘干室布置成为双道烘干房,这样有利减少烘干室外壁的热损失,达到节能效果;电泳烘干和底涂烘干后均有中间贮存线,喷漆室废气经水处理后直接排放,烘干室废气用催化燃烧法处理;底漆喷漆室总长为80米左右,共包括酒精擦拭、干布擦拭、自动喷漆以及人工喷漆4个工位;底漆层是用热喷射静电装置自动喷到车身的顶部和两侧的,用电子感传器控制喷枪操作,以对不同型号的车身进行自动喷漆;
②人工喷漆在另一个喷漆室中进行,喷涂车身的前后端和后部,以及自动喷枪喷不到的地方;人工喷漆时,整个工位两边应不断用水喷淋,污水经斜糟流入油漆仓库下面的污水处理系统,废气由屋顶经过滤清器滤清;车身从底漆喷漆室出来,由输送设备送往底漆烘干炉;
③底漆烘干炉房一般长70米、宽7米左右,内有两条双轨输送设备,可容纳两个车身平行通过;车身烘干一般需时45分钟,有效时间则应保证30分钟,温度为180℃左右;同时,须保持与前工位同样的30辆/小时的输送速度前进。7.车身面漆工序
车身面漆更是涂装生产线的关键工序,该工序应该包括打磨、预留段处理、擦净、喷漆、通廊、流平、烘干等工作内容。
①面漆喷漆室一般都装有自动换色装置,面漆可喷涂多种颜色,当需要变换颜色时,工人按照附在车身上的颜色工作指令对自动颜色转换器输入数字指令,这时转换器就可自动完成冲洗、吹净、再冲洗、再吹净,然后换色的全部工序,整个面漆涂装程序一般在12~14s内完成;面漆烘干一般分为三道烘干室,喷面漆品种有珠光漆,再包括底色漆及罩光漆;底涂及面漆均为集中供漆,都采用自动喷漆及人工补漆方法;
②由于油漆加工要高质量、高效率、低费用;因此,车身面漆大多采用喷漆流水线,用电泳法涂底漆,由输送设备在工位间运送车身;同时采用自动喷漆机械装置喷漆,喷漆机一般都采用程序控制,并安装在喷漆室的顶部和两旁,喷漆的循环速度一般约为110米/分,喷射率为 1400 厘米/分;
③自动喷枪喷不到的地方,由手工喷枪补喷;车身整理由输送设备以每小时 30 辆的速度将车身输送;车身的整理包括湿拭、吹干和异丙醇擦拭;其后进入10米左右长的干燥隧道,隧道中高速空气分配系统的热量由电池组供给,每辆车身在隧道通过时间是3分钟;
④涂面漆一般有两条面漆流水线,每条线以15辆/小时速度进行,总容量还是30 辆/小时;面漆工段的设计特点是:清洗、预处理、电涂漆和底漆层加工均位于这两条面漆流水线和烘干工位之间;砂纸打磨包括打磨、检查、自来水冲洗、脱除矿质的水冲洗及吹干等工作内容,全线长60米左右;用装有碳化硅砂纸的机器打磨,打磨时不断用水冲洗,架空行道能使操作人员到达车身的任何一部分。⑤车身经检查、高压自来水冲洗、脱矿质水喷淋、吹干和烘干以后进入冷却隧道;喷漆前,对车身进行酒精擦拭、干布擦拭、喷快干显影密封材料和打磨;面漆油漆一般采用醇酸涂料,但在设计时也应考虑使用丙烯喷涂;油漆由油漆混合室通过多种不同的循环来完成,每个循环是由油漆混合筒供应,用管道和阀门连结起来;进入喷漆工段的空气经过预热、水洗、再加热和过滤等处理后使用;经过喷面漆后的车身在长70米的干燥炉内干燥,炉内温度为 140℃左右,车身在炉内停留时间约为45 分钟,有效时间为30分钟;最后检查车身烘干质量,并将少数油漆不合格的车身转送到整修工位进行整修。8.车身检验工序
首先是外观质量检验,方法是整修清理好的车身放在输送线上,由检验员进行全数外观检验和折光率检验,以确定车身油漆涂装色差、表面质量和折光率,对有缺陷的车身填上说明缺陷部位及种类的卡片,并做好缺陷记录,然后送入返修工段,以便采取质量改进措施时使用;油漆车间一般都有返修工段,并有一条返修线,该线返修能力为17~ 20辆左右,返修率约为10~15%,返修后必须再检。其次,必须进行以下理化性能项目检验:漆膜厚度检验;车身划格检验;车身弯曲检验;车身腐蚀检验。
必须注意:每批车身涂装试片应和轿车车身在共同生产工艺状况下进行生产,并保持共同的生产批号。经检验合格的车身在进行防锈处理后应整齐摆放,同时将车身的发放记录按批号登记在册以备追溯性检查需要;凡轿车车身在各类检验中发现缺陷产品,必须按生产批号做好检验记录和汇总分析,同时制订纠正措施和进行质量改进。
总之,轿车涂装工艺是一个不断更新发展的技术领域,随着国内外汽车企业对轿车涂装工艺研究的不断深入,并针对其产品质量要求进行原因分析和制定相应的质量改进措施,将使轿车涂装生产线的规划水平不断地提高。(责编 荷锄)
第四篇:胶印工艺与质量控制
胶印工艺与质量控制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印刷生产过程中确保印刷品的质量,杜绝由于技术差错和人为操作差错引发的质量问题,是必须引起重视的工作。本文对胶版纸多色印刷涉及到的工艺和印品质量检验进行,提出相应的质量控制要求。
(一)、工艺控制 1.印版质量的控制
(1)晒版时,在靠身、朝外、拖稍三部位添加色标,这样,在检查印刷成品时,可以很容易发现套印不准、纸张颠倒、双张造成的整版漏印和清场不彻底造成的混品种。(2)晒版人员必须认真检查PS版和软片质量,印版上机前也要检查一下,避免因印版的质量影响生产;
(3)校版要熟练准确,尽量减少校版次数,拉版力道均匀,避免印版因人为拉长变形而造成套印不准。2.压力的控制
(1)由于胶版纸表面粗糙,吸墨性能较好,因此为了使印刷墨迹厚实、网点清晰,在印刷时要适当加大印刷压力。
(2)水辊与墨辊的压力要适当,以说明书的要求为准调节,保持良好的传水和传墨性能。
3.印刷耗材的选用
(1)纸张。在多色印刷过程中,选用施胶度较好,适印性较强的纸张,避免产生拉毛、掉粉等现象。在印刷前,应该把分切好的纸张进行打包,防止受潮变形影响走纸。(2)油墨。快干亮光型油墨是渗透干燥型油墨,比较适合于胶版纸的印刷,能够避免树脂型油墨产生的粉化无光泽和粘脏、拉毛等现象,同时干燥速度也较快,但在使用过程中要做到勤搅墨斗,以防干燥结墨皮。
(3)橡皮布。气垫橡皮布能使印刷印迹能得到良好的转移,印迹实在、不虚;正常印刷过程中要勤擦橡皮布,减少纸粉、油墨的堆积,以影响橡皮布的还原性。新橡皮布弹性好,伸展性好,上机绷紧应逐渐进行,绷紧一次,待胶印机合压后停下再绷紧,这样反复几次,以达到绷紧的要求。4.印刷条件的控制
(1)润版液的pH值控制在4.5~5.5。若润版液pH值控制不当,会影响印迹干燥和印刷质量。如果润版液酸性过强,对版面空白部分的砂眼和图文的亲油基础腐蚀性就会加大,易造成花版现象,使印版的耐印力下降;同时油墨易乳化,墨辊产生脱墨,印刷品灰暗无光。如果润版液酸性过弱,就会使印版空白部分亲水斥油性能减弱,版面易起脏和因印刷品网点扩大而造成糊版现象。
(2)印刷时严格控制好版面水分,一般来说,水分大,版面反射光量强,侧视较亮;反之,版面反射光量弱,侧视较暗;印刷过程中保持水墨平衡,达到“墨干水小”的最佳印刷状态。上水润版时加大水量,合压定速印刷时再将水量降回原来,可以避免水大墨大造成的油墨乳化。
(3)车间温、湿度的控制。在胶版纸印刷过程中,当车间湿度较大时,易产生皱纸、拉毛、掉粉等现象,湿度较小时又容易产生静电。为了使印刷达到最佳效果,车间应该开空调和加湿器,保证车间温度控制在20~25℃,湿度控制在55%~65%。
(二)、印刷品的质量检验控制
要使印刷品保持稳定的印刷质量,首先要对印刷品抽样检查。一般是把印张和样张相比较,看看是否印得好;大批量的印刷品,也是用对比法观看质量是否一致,然后再根据比较结果,进行调整。印刷看样是印刷操作过程中用于检查印刷质量的最常用方法,操作者都必须经常利用自己的双眼将印品与样张反复比较,以找出将印品与样张的差别,及时校正,确保印刷产品质量。在进行印品检查时,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首件的检验与控制
首件复核最核心的工作是校对图文内容和确定墨色,首件没有得到相关人员的签字复核,胶印机台不得批量生产。此工作在生产质量控制中至关重要,如果首件错误而没有发现,势必造成大批量的印刷错误。首件检验签样要做好几项工作:
(1)前期准备工作 ①.核对生产指令单,指令单内容对生产工艺要求、产品质量标准和客户的特殊要求都有详细的说明;②.印版的检查和复核,印版内容必须与客户来样内容一致,不得有任何的差错,而印版质量直接关系到印刷品是否符合质量要求;③.纸张、油墨的检查,不同印刷品对纸质要求不一样,必须满足客户要求,而专色油墨调配的精确是还原再现样稿颜色的关键。
(2)调试工作 ①.设备调试,输纸、走纸、收纸的正常和水墨的稳定是印刷符合标准印品的前提,首件签样品切忌在设备边调整边开机的状态下产生;②.墨色的调试,一件符合样稿墨色的印品必须进过多次调试才能确定,试墨色时忌讳油墨称量不精确,为了靠拢样稿的墨色,随意的添加墨量,每次调配墨色必须做到重新称量;调试的过程也就是将设备调至预生产状态,随时可投入正常生产。
(3)首件签样 先由机台领机在第一件成品印刷结束前复核校对,无误后签名交班组长和质检员签名确认,并挂在看样台上作为正常生产的检验依据,只有签样后,方可批量生产。
首件检验确保了批生产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为符合客户要求和防止出现严重的质量事故提供了保障,避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过程的抽检和质量控制
印刷品批量正常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定岗为收纸人员)不定时抽取印刷样品,以签样张为检验依据,对印刷品的颜色、色差、图文内容、套印精度逐一核对,发现问题及时停机解决,并夹小纸条备注说明,以便卸纸翻检;而抽取印品检验,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和质量隐患,将质量问题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3.成品翻检控制
印刷品放置一段时间后(约半小时),操作人员对纸堆进行物料转移,并检查印品质量,特别是对抽检时发现问题的部分重点翻检,不能把问题遗漏到印后加工工序;成品翻检以厂内制定的质量标准为参照,细节上对照签样张检验。在检验的过程中,如发现不合格品时,严格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如做好相关的记录、标识和区分等工作。严禁将废品、半成品混入成品中。
成品翻检的作用在于对已造成的质量问题进行补救,弥补质量缺陷造成的危害程度和影响。
(三)、管理上重视质量控制
任何一个质量问题都必须有记录,并实行质量偏差处理制度,相关人员根据问题现象分析原因,提出解决办法和整改措施,最总结果谁处理谁负责,谁把关谁负责。每年质量月期间将所有质量偏差汇总,评估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重点关注重复发生的质量问题。
凯圣印刷制品有限公司
史华飞
江苏省泰州市扬子江南路1号(邮编:225321)
第五篇:家具工艺的质量控制
综合类木家具主要工艺的质量控制产品特点
综合类木家具是实木与人造板混合制作的家具,其分类名称是按新的《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GB/T3324-2008)。综合类木家具在主要部位应用实木部件,从而以实木的天然质感和优美纹理来提升家具品味。
实木部件可以包括框架、桌面、门板、抽屉、装饰线、望板等。实木部件的生产工艺路线比较长,成本也比较高。对实木部件,从选材、烘干、指接、拼缝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如果某道工序把关不严,小则发生开裂、变形、松动,大则影响到整个家具品牌的声誉。人造板部件具有工艺路线短,成本低的优点。其中,采用2毫米厚的木皮饰面的人造板部件表面效果好,用手指扣击板面有实木感,是饰面中的上品;其余人造板部件则大多采用0.5毫米薄木饰面。木皮的色彩和材种常跟随流行趋势,常用樱桃、枫木、胡桃、白影、红影等树种木皮。侧板、顶底板、搁板、后板等部件都以刨花板或中密度板纤维板为基材,薄木饰面。这样既达到了实木效果,又节约木材降低了成本。
综合类木家具从外观上接近实木家具,但产品的价格要比实木家具便宜不少。通过对市场的深入调研和评估,综合类木家具市场份额很大。这类家具以其木材自然的属性,创新的设计,加之先进的加工工艺,倍受市场欢迎。工艺环节的质量保证
综合类木家具的加工综合了实木家具的加工工艺和人造板家具的加工工艺,其工艺路线交错复杂,主要由干燥、配料、薄木饰面、机加工、涂饰几部分组成。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很多,质量控制一定要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下面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几个关键点作一些介绍。
2.1 木材干燥
木材干燥是综合木家具制造中的重要工艺,木材的含水率高低直接影响实木部件的质量。木材的含水率要控制在家具使用地的平均含水率(北方地区的平均含水率12%),含水率过高会造成实木部件的开裂、变形。木材含水率控制重点是窑干的质量。要加强对出窑木材的检测,防止含水率超标木材流入生产线。窑干后的木材要合理摆放、陈化。
2.2 配料
根据各种材料采用不同的配料路线。
锯材:截锯横截—平刨定基准边、面—双面刨定厚—组锯定宽—精截锯定长—转入机加工。
板材:截锯横截—平刨定基准边、面—双面刨定厚—拼缝锯定宽—拼板机拼板。
边角料:横截锯剔缺陷—双面刨定厚—组锯定宽—开榫机开指接榫—接长机接长—四面刨定厚、宽—气截锯定长。
配料工序严格遵循:长料不短下,宽料不窄下,优先下长料、宽料,优化套裁下料,合理剔除缺陷的控制原则。长短套材长度相加小于360毫米的连体下料。木材斜纹程度不超过20%。
拼板是实木配料质量控制重点。拼板工序涉及到板材加工、胶料、工艺参数、设备等多种因素,容易产生质量问题。为此拼板作业制订了以下操作规程。
(1)胶料的控制:拼板用的拼板胶、指接胶、固化剂等应配套使用;严格按胶料的使用说明的条件和胶料各自的配比使用;尽量缩短胶料的储存期,做到先来先用;胶桶开桶前应擦净桶外壁,严防灰尘和杂质混入胶中;一次兑胶量不超过2.5千克,搅拌3~5分钟使主剂和固化剂混合均匀,并保证1小时内用完。
(2)拼板料的控制:木材含水率不超过12%;冬季室外木材进入室内,应在10℃以上环境存放2天才可加工;毛料长度允许公差±5毫米,宽厚允许公差±1.0毫米,邻边垂直度ΔL ≤3毫米;板材长度≤600毫米拼缝要严实,板材长度≥600毫米允许有腰缝料,手施力能严实。
(3)拼板机温度及加压时间:温度15℃-25℃加压时间60分钟;温度25℃加压时间40分钟;温度25℃以上30分钟;设备工作压力6~7MPa。
(4)拼板质量要求:胶拼面涂胶均匀;涂胶板件3分钟内胶合,5分钟内加压;拼板表面光滑、无错位;板件一端平齐,将可加工掉的缺陷留在另一端,并加以标记;拼好的板件24小时后可进行锯刨加工;用于面板类部件,要垫条陈化10~15天。
(5)指接质量的控制:同批量材料宽度差≤0.3毫米;开榫料最小长度≥250毫米;常规开榫平肩高度范围为3~5毫米;对800毫米以上侧弯Δd≥15毫米的先横截;指接榫结合严密,端缝和侧缝的宽度≤0.1毫米,齿距:齿长≤1:10;指接料邻边指接缝不得重合拼缝,应错位≥50毫米;双口涂胶,涂胶面涂胶均匀,不得漏缺胶液,涂胶深度是齿长的2/3。配板按产品技术文件要求,选择纹理和颜色深浅标准。开榫后4小时内接完。指接的板件4小时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加工。
2.3 薄木饰面
薄木粘贴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本工序重点是控制薄木粘贴质量,若粘贴不牢涂漆后薄木将起鼓。饰贴薄木加工环境中空气湿度要求为30%~90%,温度不低于10℃。
(1)选料:要符合产品用料标准;裁切后的薄木应在24小时之内拼缝完毕,若达不到此要求,应将薄木放在平整的工作台上,用黑色塑料布罩好,并重物压平。
(2)饰贴加工:首先检查辊胶机是否运行正常,确定压板间无异物,涂胶前使用毛刷对基材表面除尘;每次兑胶量不超过10~15千克,薄木的余量在基材的四周分布基本一致;热压机的工作参数,温度为110~120℃,时间为2.5~3.5分钟,压力为0.35~0.40兆帕,涂胶量为60克/平米。
(3)压贴后处理:压贴后快速处理边部薄木,检验板件表面状况、板件平整度、胶合强度;宽度大于0.5毫米的缝隙可用木丝和白胶修补;把板件摆放整齐,及时上置重物压平板件;冷却固化时间为36小时。
机加工严格按技术文件规定在各设备上加工,达到技术要求。多年实践证明,控制这阶段质量的关键是控制安装工序。零部件安装的牢固度和安装的精度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为保证安装工序的产品质量要做好如下工作。
(1)安装工序中各种材料的规格、质量等均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按当日(班)需要量领取材料;加工时严格按照技术文件作业。
(2)安装工作台上无污染和损伤工件因素;工具、设备在固定位置放置;工作温度不低于10℃,湿度不超过90%。
(3)首件安装:在选料时符合产品用料标准(纹理近似,色差相近);涂胶迅速、均匀、适量,涂胶过程不超过30秒,涂胶后20秒必须安装;尺寸与技术文件相符;榫及零部件结合位差<0.2毫米;临边垂直度,对角线≤700毫米的允许值≤0.5毫米,对角线在700~1500毫米的允许值≤1毫米,对角线≥1500毫米的允许值≤1.5毫米,翘曲度小于1‰;榫及零部件结合严实平直,外表结合处缝隙宽度≤0.2毫米的首件安装合格后可进行批量安装,质量标准同首件;安装因故停止超过10分钟时,应及时封闭盛胶容器,清洗胶刷和擦胶布;安装后的部件摆放整齐,陈放4小时以上可转下工序。
2.5 油漆涂饰
涂漆施工场地应空气流通、光线充足。环境温度保持在10℃~35℃,相对湿度在30%~90%,如在大于该湿度施工时,应采取防潮措施。喷涂工具保持清洁,无漆粒、漆皮等杂质,特别是自动线管路内不能有杂质。
(1)严格掌握喷涂参数,即喷涂距离、喷枪运行方式和压枪幅度。根据喷嘴型号,选择相应的喷涂距离(150~200毫米),以涂料损失量最小且不产生流挂为准。喷涂时,喷枪应垂直于喷涂表面恒速运行,喷枪移动速度控制在2米/秒,压力在0.3~0.4兆帕。在喷涂第二道漆时,应与前道漆纵横交叉,以确保获得均匀、完整的漆膜。压枪应均匀,压枪幅度在1/3~1/2。
(2)涂面清理:所有涂漆表面在涂漆前应进行预处理,特别是上色漆和上面漆要保证板件无任何杂质粉尘;细砂光用120#~180#砂纸,做到目视不明显,手摸能感到毛刺、刨痕、横茬,但无逆纹、沟纹;精砂光用240#~320#砂纸,做到目视和手感匀无毛刺、刨痕、横茬,用粉笔平划后无粗糙痕迹;砂磨后的工件,要用气管吹净后用抹布抹净表面灰尘。
(3)着色填孔过程:刷色-揉色-顺色-剔色。着色质量要求是:顺色后产品表面干净无浮色,剔色后产品表面无色花、色点、手印、彻底不露白;产品表面的管孔填充饱满,手触摸光滑平整。着色填孔后的工件敞开放置10分钟以上,然后上架子干燥。干燥时间1小时以上,如果超过30小时,需用1000#~1500#砂纸轻砂。
(4)涂饰底漆:着色后的工件应在30小时内涂饰底漆;喷位应平稳无晃动,喷位的形式有平面式、支架式、悬吊式、翻转式、阶梯式等;喷位要和工件形状相符合,并保持清洁,无碰划伤工件因素;底漆自然干燥,温度在10℃~20℃时为5小时,温度20℃以上4小时;自动线干燥,温度40℃~60℃为50分钟;底漆湿膜厚度为125~175微米,附着力不低于2级;一遍底漆无磕碰、划伤、砂磨白边、横砂痕等缺陷;二遍底漆无磕碰、划伤、亮星白边、砂痕,缺腻子等缺陷。
(5)涂饰色漆:涂饰色漆应在底漆砂磨后,并将待涂面清理干净后进行;喷枪手要保证在喷涂路线上匀速运动,保证板件颜色均匀无流挂、积色、色花、色道、色点等缺陷;涂饰温度10℃以上时,存放2小时后可轻砂。
(6)涂饰面漆:湿膜厚度125~175微米;漆膜外观应与样板一致,漆膜丰满、手感光滑柔和、颜色均匀,无流挂、涨边、砂痕等缺陷;自然干燥,温度在10~20℃时为14小时,温度20℃以上8小时;自动线干燥,温度40℃~60℃ 的窑内50分钟。
最终喷涂完工的产品,经检查验收合格方可进行包装、入库。
3质量控制要依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
保证生产工艺的质量,要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只有两者配合才能创造优质的产品和建立品牌形象,这也包括公司经营理念、公司人才构成、产品设计、企业文化等诸多因素。
3.1 提高加工的技术水平
运用先进的设备、先进的工艺可大幅度地提高产品加工的质量。一些企业近些年来针对工艺质量的瓶颈,购置了许多国内外设备,对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了产品质量也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
质量控制要考虑成本因素。在技术工艺参数的制定中,参数选择要合理。参数定得过高造成加工成本提高、成品率降低;参数定低了,虽然加工方便了,但会影响整体产品质量。
3.2 建立完整的先进的质量管理系统
对产品质量实行有效控制要依靠质量管理系统。完整、先进的质量管理系统是企业生存的命脉,只有在良好的大环境下,才能做好质量控制工作。
质量控制内容应的简明扼要,便于管理和执行。实践证明,越是简明扼要的指令,就越容易被执行和跟踪,也容易被人接受。
人力是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资源。质量控制和管理要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重视员工的切身利益。员工需要不断地学习技术提高水平,也需要获得工作中的成就感。企业发展了,员工的生活质量也应得到相应的提高。那些通过免费加班、减少员工福利奖金、甚至频繁更换低层次员工的做法,都不是正常的企业行为。企业可以通过优化管理,实现人力资源效率的提高和人力成本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