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西十诫观后感(中文)五篇

时间:2019-05-13 04:31: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摩西十诫观后感(中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摩西十诫观后感(中文)》。

第一篇:摩西十诫观后感(中文)

《摩西十诫》观后感

在没有上欧美影视文化欣赏这门课之前,我不曾听说过《摩西十诫》这部惊世佳作;在看电影之前,也只知道了中国法律的来源——刑起源于兵,没有真正的理解西方法律的起源,或者说没有真正地去认真地考虑过。谢谢老师的推介,和点拨,让我在迷茫之中找到了方向,虽然像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从这部电影中,我看到了西方法律思想史的来源。

《摩西十诫》让我认真的去思考:人该受律法管治还是被像兰塞那么冲动的独裁者管治,人是国家的产物或是被神看管的自由人。

让我印象深刻让我喜欢的台词: 1影片一开始就说:“神利用光芒在地上创造生命,他让人类掌管地上万物,并让他们拥有分辨善恶的能力,可是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而行,因为他们不了解神的律法,他们要支配别人,被征服者要为胜利者效力,弱者要侍奉强者,地上再没有了自由!”我之所以对这句台词感兴趣,因为我也和摩西一样,不知道希伯来人为什么成为了奴隶,为什么活在痛苦的枷锁中。台词告诉我,是因为人们歪曲篡改了神的意思,负有欲望,企图支配别人,让别人为自己服务,对自己称臣,成者为王败者为寇!2 摩西对约书亚说:“你不像一个奴隶”,约书亚回答:“神创造人,人却创造了奴隶”,摩西又问约书亚:“哪位神?”,约书亚说:“阿伯拉罕的神,全能的神”,摩西说:“如果是全能的神他为何让你们活在枷锁中?”约书亚说:“他会挑选解放我们的时刻和拯救我们的人”.士兵说“王子,他叛逆国家”摩西说:“渴望自由不是叛逆”。是的,我承认,我喜欢这句台词,虽然我并不知道为什么神让他们在埃及受苦,虽然最后神说他已经听到了希伯来的呼喊了,派遣摩西来拯救他们。但神如果存在,并且其是万能的,那神为什么让他们受到埃及人的奴役,让他们过着凄苦的生活。神创造了人,为什么神又让人们把自己的同胞变成了奴隶呢?到了中世纪的时候,奥古斯丁说的,人是生来就有罪的,人到世上来就是为了赎罪。是因为亚当和夏娃违背了神的旨意,偷吃了善恶的果实吗?神发怒了,所以将罪恶降临人间吗?但是即使人要赎罪,但是也应该向神赎罪,而不是向奴役自己的人们赎罪啊!“渴望自由并不是背叛”,这句台词让我想到了肖申克的救赎,明白了希望和理想是关不住的,也让我想到了刑法理论的“期待可能性”当他们处在一定的环境下的时候,我们不能期待着他作出特定的行为。例如我们不能期待犯罪嫌疑犯在法庭上作出不利于自己的供词。所以在被剥脱自由的人当然有希望自由,向往自由的权利。3 摩西问他的生母他是不是她的儿子,他的生母回答:“如果你认为人都是畜生要被人鞭打,如果你向野兽的石像和金像下跪,你就不是我的儿子,我的儿子是一个奴隶,他的双手该被砖头扭曲,他的背部,该有监督的鞭痕。但他的内心却充满了永在的神。”可是当摩西问她是否知道神的名字的时候,他的母亲根本就不知道神的名字。他的母亲认为摩西不应该忘记身份,依附权贵,来欺压奴役自己的同胞,即使做奴隶,也要心里有神在,要相信神会拯救他们。说明其实神是无形的,是活在人们的心中的,活在人们的信念的,而不是向埃及的石像下跪,以之为神。

影片时间长达将近四个小时,虽然我反复的看了几遍,但是要我完全地清楚地记得每个故事情节,我做不到的。我在一边看电影的时候一边享受,一边思考,故事一结束,对我来说,好像什么也没有了。当然这不意味着我什么也没收获,其实收获往往是潜移默化的,是感受不到的,只有在真正用到的时候才发挥他的作用,就像上西方法律思想史一样,如果非得要我说我学到了什么东西,我只能说,我只记得了几个人的名字。可是就像老师说的,在本科经过思想锻炼的人就是比没有经过训练的人高出一个等次,这是毫不怀疑的。故事情节我所记得的,也就是我所思考的东西,我不明白的东西。第一个故事情节就是摩西放弃了他的王子的身份,舍弃了他艳丽的,心爱的公主,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奴隶,去寻找希伯来人成为奴隶的原因。可是我有一个疑惑,去做奴隶是他自愿的,但是放弃王子的地位是不是他自愿的。他在建造新城的时候,看到了奴隶悲惨的生

活着,过着地狱生活,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世世代代,没有休息,没有奖赏,受人折磨、压迫,充满绝望。他知道这是不正义的不仁慈的,不合神意的,他要去寻找为什么,如果神存在,为什么要他们过如此的生活。所以他在建城的时候,就让他们有休息的日子,让他们有食物吃。在摩西做泥水工的时候,被公主叫回去,并告诉他、暗示他,只要他成为了法老,那时候释放希伯来人,或让他们生活好些,那样更会容易,更有利一些。在电影里,我没看到摩西的意思,只是看到后来约书亚被抓了捆绑在柱子上,摩西为他而杀了人,被督导看到了,告诉了蓝赛,蓝赛告诉了法老。到这个时候,他的身世是被动的被暴露出来了,放弃王子的地位这个时候已经不依他的意思了,虽然法老说让摩西自己说自己不是奴隶的儿子,他相信他。所以我在思考,放弃王子的地位是摩西自愿的吗?如果他的身世没有被暴露,他会选择做法老而给希伯来人带来惠泽或者释放他们吗? 2有一个情节是耶和华让摩西回到到埃及的时候,在见到法老时,摩西让蓝赛领略神的力量,然后就让人把法杖放到地上,法杖变成了蛇,蓝赛把两根拐杖放到了地上,也变成了两条蛇,最后摩西的蛇把那法老的蛇吞掉了;还有一故事情节是这样的,摩西的神让尼罗河变成了血河,法老为清洗河水便往河里倒圣水,而蓝赛的瓶子,埃及的神像流出来的都是血;另外一个情节是蓝赛下令要把希伯来人的头生儿子全杀死,而耶和华的神则要埃及的头生的儿子死,最后埃及所有的长子全部死了,就连法老的儿子也没逃过。最后还有一个情节就是耶和华把埃及的所有的士兵全部掩埋在红河里。我想,如果有神的存在的话,神应该是全世界的,是全人类的,那么神为什么如此残忍呢,为什么让希伯来人成为奴隶,而为什么要如此的残忍,杀死那么多的埃及人呢?如果神是有地域和民族的区分的话,那么埃及的神为什么不保佑埃及人呢,为什么不对抗摩西的神的;如果对抗不了的话,是不是神也是有位格的呢?那谁是最高的神呢,人们应该遵从哪个神呢,如果神本生就是残暴的,不公的,淫乱的,如果神也是有位格的,是不停的斗争的,像人类一样世俗,一样的肮脏,那我们该不该信仰神呢?3蓝赛的父亲将要去世的时候对公主说,他知道公主深爱着摩西,他以最后一口气违背自己的律法叫了摩西的名字,我们都知道,他之前已经下令不准提及摩西的名字了。而且通过整个片子,我们不难看出,法老很欣赏摩西,胜过他的亲生儿子,并在明知摩西是希伯来人却依然信任他,我不知道圣经为什么给这位法老塑造这法老不应该有的良好的形象,他的目的何在,这样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

电影告诉我们,人们是需要服从律法的,耶和华给希伯来人制定了法律,那么神制定的法律到底跟中国的法律有什么不同呢?

《十诫》与中国法律的亦同

首先我认为,我们中国的法律起源于战争,也就是所谓的“刑起源于兵”,而西方早期的法律则是源于人与神订立的契约。其实我不同意这种说法,因为摩西根本没有跟耶和华谈判,《十诫》只是神作为惩罚那些崇拜偶像,酗酒,淫乱的人们,让人们尊崇自己单方的律令。要求人们必须遵从,而不是人跟神谈判,跟神争取。人怎么能跟神谈判呢,谈判是在平等地位主体之间的行为。《十诫》是神耶和华颁布的法律。其实历史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不得而知,时光不可倒流,有的只是史学家的猜测和推断,历史距离真相之间的距离没有谁能够衡量。事实上,西方的统治者是不是也和中国古代的统治者一样呢,为了实现其管理的政治目的,证明自己统治权力的来源而借助神的力量呢,给自己的政权披上神秘的面纱呢,我想东方也一样的。

其次我认为,《摩西十诫》的前四条是中国古代法律少有的,甚至几乎是没有的。《摩西十诫》以神为本位,宣扬耶和华是唯一的神,是人们的上帝,是万物的制造者,她会为人们祈祷,会为人们赐福。耶和华是至高无上的,是不可藐视,不可亵渎,不可侵犯的。神是永恒的,遵从神就是正义的,是唯一的选择,不得信仰其他的神或者崇拜偶像,否则,将会受

到神的指责,受到神的惩罚。《摩西十诫》就是以神的名义,以耶和华的神威来约束人们的行为,禁锢人们的思想的。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的皇帝都以天子自称或者被老百姓公认,皇帝的命令就是上天的意思,但中国有的时候也称“民为水,君为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强调民为本的思想。中国古人也信仰神,也拜神,皇上每逢重大的节日或者年成不好,或者发生重大的自然灾害的时候都会祭神,都会拜神。老百姓也是一样的,每当他们遭到不公正的对待的时候,无计可施的时候,告御状不能的时候,他们总也会诉诸于神,诉诸与天,祈求老天庇佑。可是中国人们所信仰的神很大程度上是没有法律的约束的,有的只是道德的压力和人们的恐惧感。中国的人们信仰的神也是多样的,大多都具有封建因素。人们也敬拜自己的祖先和前辈,相信他们在冥冥之中会保佑着我们。而且中国古代的礼是分等级的,因此敬神也就有了等级,天子有天子敬神的礼节,诸侯有诸侯敬神的礼节,百姓也有自己敬神的礼节。往往,这样的等级会被人为地破坏掉,诸侯行天子之礼敬神,等级低的行等级高的礼,这样就容易导致神的权威的灭失。

最后,我认为《摩西十诫》从第五条到最后一条,“当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做假见证陷害人”、“不可贪恋人的房屋;也不可贪恋人的妻子、仆婢、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在我国古代的法律当中是很容易找到相同或者相似的法律的,跟中国的法律没有多大的区别。只是制定主体的不同和执行者的名义不同罢了。

为什么耶和华禁止崇拜偶像

回忆《摩西十诫》电影,有这样的一个情节,当希伯来人逃离了埃及,摩西上西奈山接受耶和华的命令的时候,希伯来的人们不知道摩西能否活着回来,他们来到的并不是流着奶和蜂蜜的土地而是一个荒芜的地方。于是他们把从埃及抢夺出来的黄金、耳环、手镯、项练铸造了金牛,并抬在肩上高呼“以色列啊,这是我们的神”并向金牛犊跪拜,给它以美丽的女子献祭,于是耶和华给摩西下达了第二条戒律:

“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做什么形象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它,因为我耶和华-你的上帝是忌邪的上帝。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爱我、守我戒命的,我必向他们发慈爱,直到千代。”也许当我们看到这里的时候会疑惑,为什么耶和华要禁止崇拜偶像呢?偶像在海量词典里是这样定义的:“早期人们将希望寄於死东西上,并称人的手工、金银和艺术的创作、动物的肖像、或古人雕刻的无用的石为神”,这里我们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偶像不是神。再考究考究偶像的来历,偶像是人们将没有用处的木头,在闲暇无事时,利用自己熟悉的手艺雕刻、制作成人像或者兽像,再涂上丹砂,把它嵌在墙上,然后向这无灵之物祷告,祈赐财富、妻室和子嗣。

摩西刚带领希伯来人走出埃及,人们便开始铸造金牛作为偶像,顶礼膜拜,视为真神。他们却忘了是谁赋予他们力量,是谁给了他们恩泽,是谁拯救了他们。他们毫不感恩之心,毫无对耶和华神的虔诚,反而铸造金牛,祈祷祝福。所以神发怒了,惩罚了他们,并颁布了禁令,不得崇拜偶像。其实偶像只是人们制作的,是死的东西,人们向偶像祈求只是是人们的利益,不是神的利益。神是自有永有的,神并不是人们创造的,人们制作成了偶像,并视之为神,是不对的,是对神的大不敬。人们假借一堆废铜烂铁,稍加装饰,便宣称其为神,就要人们向这虚弱的东西,祈求健康;向这死物,祈求生命;向这无能的东西,祈求平安、和平,祈求发财,祈求援助。人们所敬拜的偶像,号称是神,实际上却只是木头一块。偶像是虚假,但是神却是真的存在的,但是无形的,是应该存在于人们的心中的,是活在人们的信念之中的。所以人们应该敬仰的是神,而不是偶像。制作偶像,崇拜偶像是对神的亵渎和不敬,所以神发怒了,惩罚了亵渎神的人们,颁布了禁止人们崇拜偶像。

有的学者认为,人类早期的文明,都是偶像崇拜。基督教毁掉了古埃及文明,印第安文明,伊斯兰教毁灭佛教和印度教,就是这一原因。我不是学者,更不是大家,但是我却不这样认为,我想他这样认为可能跟我开始时候犯的错误一样。在没有查看偶像的定义和来源的时候,我始终认为,偶像包括现代意义的偶像,也就是说个人崇拜,英雄崇拜。当然崇拜明星,崇拜偶像并不等于顶礼膜拜。古代的人们,无论是帝王还是平民,几乎都有自己的“偶像”:现代的社会更是,人们几乎都有自己崇拜的电影明星,体育明星,或者是政治人物。适当的个人崇拜,其实对个人,对社会是有利的。对个人,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增添人们的动力,明确自己发展的方向;对社会,能够引导人们主流的价值取向,能够增强民族的凝聚力,神为什么会禁止这有益的东西呢!但是,神禁止对别人顶礼膜拜,人的理性是神的灵的发挥,但是人的理性并等于神的灵性,人不可能是完美的,有的人的缺点是靠人的理性发掘不了,纠正不了的,必须借助神的力量。所以人不能对别人顶礼膜拜,不能以被人为神,认为别人是至善的,只有神才是至善的。人们的眼光不能总是平行的,我们要不时的仰望星空,听听上帝的指示!

看电影的时候,我始终不明白,神为什么禁止崇拜偶像,那么崇拜耶和华算不算崇拜偶像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当我打开字典的霎那,我豁然开朗。耶和华禁止崇拜的是死的东西,是人们臆想的,人们制造的假的东西,而耶和华要我们崇拜的是他,他是世界万物的制造者,他是无形的,是自有永有的,他要活在每个人的心中,活在人们的信念当中,融合在我们的血液里,驻扎在我们的脑海里。

第二篇:十诫观后感

“十诫”观后感

班级:2014英语1班

学号:140501010036

姓名:冷焰

如果说神是没有区别的,那么不论分为多少教派,达成多少约定,信仰多少的偶像和先知,就都显得不重要了,人类的一种愚昧在于他们的专一和执着,而神系和派系的斗争就是因为这种无所谓的执着,成为了人类的灾难我们之所以不停的斗争,不停的强迫和被强迫人们去信仰他们本不愿意信仰的神,是因为我们不曾有过真正的神的存在。

看完这部3个小时48分钟的影片,我已被这精细的电影画面、取景和服装所深深震撼。拍摄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十诫》,传达给世人的并非完全是一种宗教迷信,相反,导演更想体现的是人类自古至今都有着永不屈服、坚韧不拔、开拓进取的精神,以及在意志得以战胜生理各种需求下而爆发出的强大生命力!

摩西的身份发生过两次转变,第一次是从埃及王子到犹太奴隶,为此不惜舍弃王子(甚至是法老王位)的身份和爱情。但此后摩西只是甘于成为奴隶、牧羊人;第二次转变在西奈山领受神谕后,担负起的拯救民族的使命。拯救民族也有两次转变,第一次是为给民以自由,从之前的降示神迹开始,到劈开红海落足西奈山后完成。但没有了王权统治的希伯来人忘记了他们过去所信仰的神,似乎神只在痛苦时拯救心灵,人们放纵、狂欢,崇拜偶像,此后就是摩西第二次的拯救,给人传十诫之法,重新确立信仰的地位。至举杖分海前后,可以看出那是一个非常大的对“自由”定义的转变。“你生来就是一个奴隶,并不代表你就是一个奴隶”。这句话并非仅对剧情中的罗马奴役犹太民族而语,在古希腊哲学中,有一种古老而传承悠久的理论,即身体是灵魂的牢笼。上帝赐给我们自由,而人类不断的加添,荼毒这种自由。当人类没有了多余的规矩条框之后,就会陷入深深的怀疑与自我怀疑中。所以才产生了“十诫”。

电影中有很多细节让我惊叹不已:

凝结了智慧的宏伟建筑物们。劳苦的以色列人民为埃及法老建造城堡的那些场景太真实了:千万奴隶在宏伟壮观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下劳作,巨大的石头如何搬运,高达百米的石碑如何立起等等。电影真实再现了几千年前的劳动场景,也让我很直观的了解到那些闻名惊世的建筑是如何建造成功的,所有的历史文化古迹都是属于全人类的无价瑰宝;

特效特技。摩西带领以色列人民走出埃及时,为抗争法老的各种迫害而做出那些反抗,导演运用了很多特效特技,例如血染尼罗河、死神之夜、通天火柱阻抗法老车马战队、将红海从中劈开开出一条大道让以色列人逃生等等。尤其是劈开红海那段。气势恢弘到极点!道路两旁高耸百尺的海水呼啸奔腾,再合起来的那一瞬间飞流直泻波涛滚滚的场景,很赞叹。

整个画面色彩很浓郁。无论是埃及的壮观风景,还是内宫女人的五彩霓裳,都艳丽无比;之间还有很多段埃及民族舞蹈,;还有各国朝贡的那些珍宝,各有各的光彩夺目。这些种种都将法老生活的奢侈糜烂尽显无疑。也体现了当时美国电影界场景道具、服装设计的功力!

人海战术。相比于在今天普遍存在的人数不够,特效来凑的电影画面,这部创作于上个世纪的电影可谓是良心之作,它采用了完全真实的场景,比如奴隶为法老建造城堡的工地场面,还有摩西带领以色列人民走出埃及的场面,成千上万的人从四面八方的全部涌来,各种年龄、各种职业。中间还夹杂着成群的猪牛马羊鸡鸭鹅等等,很想知道导演当时是如何组合和控制这么些人和动物,很强大!还有法老组织车马战队追击的场面,战车和战马都装饰的极其漂亮,两马两人组成一部战车,至少有几千组的样子,实在是震撼人心。

如画般的风景,气势磅礴的宏大场面,千军万马的规模,或许导演真正所要展现的是除去这些资本投入之后的那一片寂静,能与神对话的寂静,能与自我对话的寂静。这不是在演电影,而是在说故事,犹如让大家读一本很厚的书,而电影却甘愿充当所有读书者脑中浮现的那些幻想和理型。电影或许想告诉我们,人人都能是摩西,但是现在人人都不是摩西,甚至连善良的苦难者都不是,人们不怕苦难,更不怕用死亡来威胁自己的信仰,但是最怕的是既没有苦难也没有信仰。上帝死了吗?不,上帝从来就没有活过,活着的是我们,是人类,而终将死亡的,也会是人类。

看到电影中以色列人愚昧的堕落和痛苦的重生,我们自然会联想到今天的我们,摩西会带着十诫的碑石引领着迷茫者的方向,然而我们今天的信仰危机和极度的愚昧,还有谁会带着希望,带着神的律法拯救世人?这部史诗电影真的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诗的世界,展现了一个早已不存在的美丽的世界,善与恶的分明,爱与恨的对立,神与我的和谐,一切都是这么的理想化。当我们去感受这映画中的世界的时候,感性意识会不知不觉的去思考这世界的意义,或者说感性带动了我们的理智,对我们的世界进行反思。神在哪里?单纯的心灵在哪里?不受迷惘禁锢的心灵在哪里?我们又是在哪里?

今天无数的人拥有摩西的智慧,无数的人拥有摩西的才能和境遇,但是却没有什么人能够将自己的智慧和才干通向万能的心灵。正如电影中所描述以色列人的样子,我们在用金箔装饰我们各自的欲望,用物质填充我们无尽的贪婪,我们狂欢,我们空虚,我们心中没有方向,更不知道仰望天空的意义。

第三篇:电影十诫观后感专题

电影《十诫》观后感

《十诫》这部电影,取材于《圣经·旧约》中的《出埃及记》,故事框架上是原搬,细节上颇多原创,是一部很有想象力的史实电影。电影首先交代了背景,希伯来人沦为埃及奴隶长达四百年,先祖约瑟时代所遗留的宗教观念,逐渐被埃及的宗教观念所同化,生活模式、观念也随着宗教一起而同化。

当时埃及的宗教中,神灵众多,关系复杂,也没有什么严密的神学系统。但是,这种宗教与生活融为一体,构筑了人们的生活模式。埃及人在这种生活模式中,希伯来人也在其中。希伯来人肉体上可以逃离埃及,精神上则未必。他们要得到拯救,首先必须重新确立自己民族的信仰,与埃及的宗教进行斗争。电影中,希伯来奴隶们在摩西上山四十多天后,慢慢绝望,最终竟然制作埃及神像崇拜之,说明重新确立信仰、精神上逃离埃及,是多么必要。

这部电影整体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和心灵的震撼,从摩西身上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神要选择一位可以代表他的人,要在千万人中寻找这样一位符合神的要求的人不容易,而神选择了摩西,或许与摩西刚出生的时候的语言有关,另一方面,摩西的命运注定了他坚忍的性格。并且摩西也没有怨言,毅然带领以色列人逃离埃及,他一直坚守着自己的使命,不畏艰难险阻。虽然在此过程中经历了许多波折,有些时候他也无能为力,叫神神也不答应,这时他也曾怀疑神的力量,怀疑神是否会应允神所许诺的那片自由、牛奶与蜜的土地,但是摩西还是选择了相信神,他相信那片应允之地很快就会到达。他加强对自己所带领的以色列人的训练,增强大家的意志力,来抵抗其他部落的侵袭,和在路上遇到的艰难险阻,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阿伯拉罕的神”拣选摩西,让他拯救自己的人民,带领大家离开埃及,去往神所应许的富饶之地迦南。但是,这里就有两个系统的斗争了:摩西与法老的斗争,希伯来民族的神与埃及的神的斗争,是一个众神纷争的时代,是一个异端杂处的时代。也是两种宗教的斗争,一神论的犹太教,与多神论的埃及宗教,无法共存;电影中的神话场面,可以看做历史上信仰斗争的隐喻,尽管神话故事本身是如此描述的。希伯来人要走出埃及,但是由于他们对约瑟时代的宗教早已记忆模糊,“阿伯拉罕的神”必须驱使摩西去证明:希伯来人民自己的神是更加有力的,借此重新树立坚强的民族信仰。总之,神的斗争,决定了希伯来人的命运——他们只有重新回到自己民族的神的信仰中,才能得到精神的拯救。不然,走出埃及之后,仍然得回到埃及。电影中对希伯来人的奴性的刻画,很成功地表现了这一点。但是,拯救好理解,但为什么仁慈的上帝会杀戮?古希伯来人的宗教,即犹太教与当时世界上的大多数宗教一样,是民族宗教。民族宗教中的神,并不是世界之神,只是民族之神,也只护佑自己的民族。如果希伯来人的神只是杀戮埃及人,就不算不仁慈了。这和新约时代的基督教是不同的,后者已经是世界宗教,神是万物之神,是所有人的神,因而基督教的耶稣比犹太教的上帝更加仁慈。

摩西在山上问上帝的名字,上帝说“我自存有”。简单地说,上帝没有名字,你不能以人的名字去喊上帝,或者为其命名,这本身是一种亵渎。而“耶和华”的名称,追根溯源,直到希伯来语的发音中,可能就相当于“我自存有”了。

特别注意的是,偶像不是神。摩西刚带领希伯来人走出埃及,人们便开始铸造金牛作为偶像,顶礼膜拜,视为真神。他们却忘了是谁赋予他们力量,是谁给了他们恩泽,是谁拯救了他们。他们毫不感恩之心,毫无对耶和华神的虔诚,反而铸造金牛,祈祷祝福。所以神发怒了,惩罚了他们,并颁布了禁令,不得崇拜偶像。其实偶像只是人们制作的,是死的东西,人们向偶像祈求只是是人们的利益,不是神的利益。神是自有永有的,神并不是人们创造的,人们制作成了偶像,并视之为神,是不对的,是对神的大不敬。人们假借一堆废铜烂铁,稍加装饰,便宣称其为神,就要人们向这虚弱的东西,祈求健康;向这死物,祈求生命;向这无能的东西,祈求平安、和平,祈求发财,祈求援助。人们所敬拜的偶像,号称是神,实际上却只是木头一块。偶像是虚假,但是神却是真的存在的,但是无形的,是应该存在于人们的心中的,是活在人们的信念之中的。所以人们应该敬仰的是神,而不是偶像。制作偶像,崇拜偶像是对神的亵渎和不敬,所以神发怒了,惩罚了亵渎神的人们,颁布了禁止人们崇拜偶像。

看电影的时候,我始终不明白,神为什么禁止崇拜偶像,那么崇拜耶和华算不算崇拜偶像呢。后来终于才理解,耶和华禁止崇拜的是死的东西,是人们臆想的,人们制造的假的东西,而耶和华要我们崇拜的是他,他是世界万物的制造者,他是无形的,是自有永有的,他要活在每个人的心中,活在人们的信念当中,融合在我们的血液里,驻扎在我们的脑海里。

让我印象深刻并让我喜欢的台词:

影片一开始就说:“神利用光芒在地上创造生命,他让人类掌管地上万物,并让他们拥有分辨善恶的能力,可是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而行,因为他们不了解神的律法,他们要支配别人,被征服者要为胜利者效力,弱者要侍奉强者,地上再没有了自由!”我之所以对这句台词感兴趣,因为我也和摩西一样,不知道希伯来人为什么成为了奴隶,为什么活 在痛苦的枷锁中。台词告诉我,是因为人们歪曲篡改了神的意思,负有欲望,企图支配别人,让别人为自己服务,对自己称臣,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摩西对约书亚说:“你不像一个奴隶”,约书亚回答:“神创造人,人却创造了奴隶”,摩西又问约书亚:“哪位神?”,约书亚说:“阿伯拉罕的神,全能的神”,摩西说:“如果是全能的神他为何让你们活在枷锁中?”约书亚说:“他会挑选解放我们的时刻和拯救我们的人”.士兵说“王子,他叛逆国家”摩西说:“渴望自由不是叛逆”。我喜欢这句台词,虽然我并不知道为什么神让他们在埃及受苦,虽然最后神说他已经听到了希伯来的呼喊了,派遣摩西来拯救他们。但神如果存在,并且其是万能的,那神为什么让他们受到埃及人的奴役,让他们过着凄苦的生活。神创造了人,为什么神又让人们把自己的同胞变成了奴隶呢?到了中世纪的时候,奥古斯丁说的,人是生来就有罪的,人到世上来就是为了赎罪。是因为亚当和夏娃违背了神的旨意,偷吃了善恶的果实吗?神发怒了,所以将罪恶降临人间吗?但是即使人要赎罪,但是也应该向神赎罪,而不是向奴役自己的人们赎罪啊!“渴望自由并不是背叛”,这句台词让我想到了肖申克的救赎,明白了希望和理想是关不住的,也让我想到了刑法理论的“期待可能性”当他们处在一定的环境下的时候,我们不能期待着他作出特定的行为。例如我们不能期待犯罪嫌疑犯在法庭上作出不利于自己的供词。所以在被剥脱自由的人当然有希望自由,向往自由的权利。

摩西问他的生母他是不是她的儿子,他的生母回答:“如果你认为人都是畜生要被人鞭打,如果你向野兽的石像和金像下跪,你就不是我的儿子,我的儿子是一个奴隶,他的双手该被砖头扭曲,他的背部,该有监督的鞭痕。但他的内心却充满了永在的神。”可是当摩西问她是否知道神的名字的时候,他的母亲根本就不知道神的名字。他的母亲认为摩西不应该忘记身份,依附权贵,来欺压奴役自己的同胞,即使做奴隶,也要心里有神在,要相信神会拯救他们。说明其实神是无形的,是活在人们的心中的,活在人们的信念的,而不是向埃及的石像下跪,以之为神。

对于十诫,其中第二条诫律加强了犹太民族的一神观,但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造型艺术的发展。由于这条规定建立在犹太人有较高的文化水平的基础上,反对迷信和神人同形同性论,努力超越任何形体来理解神,就决定了古代犹太人宗教生活很发达,但艺术方面成就极少。仅就美术来说,在“巴比伦之囚”后,我们找不到一点犹太雕刻或绘画。

《摩西十诫》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第二部成文法律,体现了平等的“人神契约”精神:谁要毁约,谁就会受到上帝的惩罚。同时,人民也有“神不佑我,我即弃之”的权利。

第四篇:《十诫之生命无常》观后感

《十诫之生命无常》观后感

——chenencr7

我们的人生轨迹是自己走出来的还是上主已给我们铺设好的?是什么可以给我们的生命一个保证?是准确运算的电脑程序,是严整精密的数学科学,还是教堂里脸上溅满烛泪的圣像?看完这部《十诫之生命无常》,满载着这些疑问与不解,于是,开始了对这部电影的解读与深思。

这是一部关于理性与信仰的电影。

路上一条冻死的狗,让小波威初识到生命的无常。死亡突兀地出现在自己眼前,让小波威惶惑不已,打乱了原本和谐平静的心灵,不像的阴影笼罩着他。这迫使小波威去寻求解答,但他从他的长辈那里得到的答案竟是迥然有异的。对于小波威的促然提问,父亲有些措手不及,他颇费措辞地给了一个生物学的解释:死亡就是生物的脏器衰竭,肌体功能丧失,躯体失去活力。他的父亲是一个大学数学教授,智识超群,持理性和无神论的生活态度,生在一个天主教家庭但却不信仰宗教,认为信仰只是让某些人更容易的活下去。对于他而言,世界是数理化的,是可计算的,只要能给出初值和边值条件,就能通过构建好的数学模型计算出各种结果。因而这个世界是可把握的,生活可以加以控制。好比通过一个电脑,利用适当的程序就可以自动执行某些家务操作,就像小波威演示给姑母,电脑可以控制门的启合,也可以控制水龙头的开关。

但小波威不满意:“我不是问这个,我问人为什么要活着?”小波威问的是人生的意义,但这个问题是理性所不能解释的。父亲含糊其词:“活着是为了让下一代人更好的活”。理性以一种乐观腔调偷换话题了,可答非所问令人难以满意。小波威的姑姑艾琳娜随后给出了另一种理解:“人生最重要的是你能为别人做事,帮助他们,不管多么小的忙,你会觉得他们需要你,然后,人生就好过多了。” 意思是人活着的价值便是相互关爱。情感是相互的,我们在情感的交互中得到久违的存在感之慰籍。

小波威的姑姑所坚持的是信仰,信仰就是上帝,就像她给小波威所表示的,她把波威抱在怀里,告诉他这就是上帝,上帝是爱。而上帝究竟是谁呢?影片结尾,父亲带着丧子之痛来到神龛前,神像流下了“眼泪”,他后知后觉,上帝并非如此理性,也非那样感性。

这就是影片所讨论的主线,即波威的父亲所代表的理性与姑姑所代表的信仰。对于父亲这类无神论者来说,理性是世界的全部。但是显然他们将数理科学的作用夸大了。影片中也用丧子之痛狠狠的打击了波威的父亲,数学实验室里的活动是在理想条件之下的活动,而任何具体的人类事务,总会遇到许多偶然的、意想不到的情况,受着某时某地条件的限制,实际生活不是用任何原理所构筑起来的。波威的父亲作为一名数学教授来说是非常可悲的,本人也是数学专业的,凡是学数学的人都知道,任何完美的数学模型(例如影片中所使用的数学方程式)的构建都是在简化条件的基础上得出,这种条件是极其苛刻和理想的,在生活中几乎不能达到,数学也要联系实际。此外他计算冰面破裂时的临界体重也令人难以接受,首先是他所代入的边值条件太少,只有地面温度,忽略了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气温,空气流速,振动等影响,更别说其他突如其来的自然因素;其次是他所代入的仅仅前两三天地面温度的数据,从统计学角度看,这实在太不科学了,没用庞大的数据完全没有办法体现地面温度变化的规律;另外就是他所

计算得出的结果,建立在完美条件下的模型所得的结果在实际中不会完全可靠,真正令人信服的结果必然是计算的结果在一个区间内,并且是有一定概率的,而非百分百。正如天气预报一样,它的计算也是通过完美的数学模型,但得出的绝不会是某个确切的温度。这确实令人讽刺,正是他所坚持的理性害死了他的孩子,他以为他可以通过理性控制它的世界和生活,但理性却给了他当头棒喝,更讽刺的是,得知孩子不幸冰裂坠湖身亡后,心灰意冷的他却下意识的走到了教堂的神像前,仿佛希望他所不信仰的上帝能够将他的孩子的生命带回,这一刻,他对自己的坚持产生了怀疑。

这种盲信科学主宰一切,将科学当作一切声音中的最强音,乃至用科学蓝图去改造社会,是二十世纪人类悲剧的来源之一。

而对于姑姑艾琳娜来说,生活的琐碎和无奇迹,抑或说上帝的不显现,但这并不表明上帝不存在。人需要信仰,但不是象父亲所说的那样:信仰只是为了让某些人(智识低下者?意志不坚者?)更容易地活下去。信仰于人应该就像爱之于人一样是自然的,不可或缺的,但对此说不上什么理由。宗教的存在有它的必然性,理性不能解释这个世界的全部,纵使能说明人类甚至宇宙的起源,但宇宙的过去和未来理性又怎么能说的清,但信仰正好可以填补人类不可知的空白,这并非是人类的自欺欺人,正如 死亡对于人来说,是一种未知,它不必谈也无需回避,就像是一种禁忌一样。除此信仰也是生活所继承来的一部分(艾琳娜跟小波威谈到了她的天主教家世),是人们生活得以延续和传承的保证。

经验解决不了的问题,不可能交给大量的统计学样本去解决; 知识解决不了的问题,也不可能交给同样带有局限性的科学。我们走进庙堂,相信某种超乎认知的东西存在,并确定使心灵得到安慰的并非来自彩色玻璃或者精致塑像的美感,所有躬行千年的信仰大概如此,都能在哲学上找到溯源或者在神学上找到圣谕,然后变成为教诲:它不见得在哭泣的时候帮助微笑,却默默履行着时间的义务,并与信者同在。

生命无常,我们不能寄希望于某种力量能给出一个完整规划好的生命模式,然后一切准则都了如指掌,不会被更改与毁灭;而我们也不可把所有的认识都倾注于某种信仰上面,靠精神支撑一切。这种“无常”并不是虚无缥缈的宿命论,只是要提醒我们生命是确切,是真实的,而又是可贵的,是伟大的;生命是一件礼物,我们不必考虑为何而来,不必设计怎样离去,我们的生命是建立在一个事实的基础上的,即我们已经存在了。生命无需被解释,不该被解释,也无法被解释。于是导演的用意也慢慢浮出水面,即:相互关爱+自我约束=敬畏生命,这便是我们要做的事。

第五篇:创业十诫

创业十戒:戒大戒贪……还要戒除“烧钱”

贺岁片《非诚勿扰》的开头,一向风趣幽默的冯导继续“忽悠”了一把,葛优的故事讲到范伟先投资后“跳水”,增添笑料的同时,也让普通百姓从影像中感知了什么叫“疯投”。

事实上,创业企业要想拿到VC的钱绝非葛优那般轻松。“世界上有两个可以搞到钱的地方:从顾客的口袋里搞钱,这叫赚钱;从VC的口袋里搞钱,那叫讨钱。”

日前,网名为喜马拉雅熊的上海VC人士在名为《创业十戒》的博客中写道,创业企业要戒VC、戒大、戒贪、戒拖……还要戒除“酒色”。讨钱犹如讨饭,一些创业企业的业主自能明白个中味道。“

十戒并非清规戒律,也绝非灵丹妙药,但绝对是指向灯,具有警示作用。”深圳一VC行业人士在体味了《创业十戒》的文字之后如是说。

先赚钱还是先拿钱?

金融危机的来临使得大多数VC捂紧了自己的口袋,而在行业低谷期的时候,往往又会滋生创业的冲动。在喜马拉雅熊看来,创业伊始,对于创业者而言,“赚钱”似乎比“讨钱”更重要。

在“第一戒”中,喜马拉雅熊写道,创业者在构想你们的商业模式的时候,要想清楚如何才能赚到钱。为了防止走弯路,一定要用杀毒软件把“VC”二字从你们的大脑神经系统中彻彻底底地删除!

“创业企业从VC那里拿到钱不是坏事,但如果只想怎么拿钱,肯定做不成事,真正有远见的VC也不会去投资只会找钱的企业。”中科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常虹深有同感。

“到底是先赚钱还是先拿钱,最终要看商业模式,有些创业企业还真是一开始就烧钱。”赛马投资总裁刘冰云说,但如果创业企业一开始就过分依赖VC,拿不到钱就只有死路一条。

创业绝非剪包锤那样简单

喜马拉雅熊还告诫创业者要戒大、戒贪、戒拖、戒优越感、戒

躁还要戒除“酒肉与色”。“创业企业要向VC讲故事,绝不是电影中的剪、包、锤那样简单。”刘冰云笑言,其实大、贪、拖、优越感都是创业者忌讳的心态,投资者不喜欢夸夸其谈的吹牛专家。

“太具优越感的人不适合自己去搭建平台,心智拉不下来的话,往往会失去很多商机。”

“别心里老想着会把世界上的钱都赚到自己手里,多想想今天是否能赚到第一块钱,明天能不能翻番……有本领每天保持这样的速度前进。”喜马拉雅熊如是说。

“既要抬头看路,又要埋头拉车。”常虹对创业者的概括言简意赅,他认为创业者的“戒大”要多层次分析:鼓励远大;推崇扎实分析、找到成功要素,对同行的错误引以为戒,而不自大。

创业者非佛教信徒也要戒酒戒色?“坐在一个极品美女面前,不想入非非,这是一个男人的境界。当VC把一大堆钱推到你跟前,你只抽走了几张自己需要的,这是创业者的坦诚。”这是喜马拉雅熊的解释。“酒肉当然是指商业模式,那些过分依靠„潜规则‟做单的项目,商业模式往往很难持久。”

写给2009年的创业者们

时间: 2009-1-7 下午3:53

用户: 小·米 专业度: 23933

作者:王冉

我的一位好朋友、前《中国企业家》杂志的主编牛文文几个月前在牛年尚未到来的时候就先做了一很“牛”的事:白手起家创办《创业家》,一本让创业者能够感到温暖和亢奋的杂志,一本能够影响他们的眼睛、大脑并进而影响他们心灵的杂志。

文文(现在是牛社长)一直想让我写一篇和创业者有关的东西。于是,想来想去,这开年第一篇就写给创业者。

去年夏天出版试刊号之前,文文曾经请我帮他想一句印在杂志封面“创业家”三个大字之下、可以概括杂志灵魂的口号。我给他的建议是“阳光财富的旅途”。后来他经过考虑,还是用了原先的 “创业-创新-创富”。我之所以推荐“阳光财富的旅途”,是因为与创造财富的结果相比,我更愿意强调创造财富的过程;与财富的数额相比,我更愿意强调财富的品相。同上世纪末必须承认灰色之重的中国企业家群体相比,我希望未来中国的创业者和企业家群体可以阳光着创造并享受财富。

对创业者来说,2009年是一个最坏的创业时间,也是一个最好的创业时间。最坏是因为 在今天这样一个资本市场环境下获得融资相对困难,特别是今年上半年。最好是因为它为真正适合创业的人降低了机会成本,去掉了泡沫的虚幻与累赘,清掉了一些乱七八糟的竞争者,同时正好为对准下一个经济高潮的到来腾出了足够的时间。

其实,虽然大环境不同,但2009年出来创业与2008年出来创业或者2010年出来创业没有本质的区别。无论什么时候,创业成功都需要五个要素:宗教般的虔诚(坚信自己要做的那件事哪怕全世界坚信这件事的只剩下自己一个人)、竹子般的韧性(即便是在祸不单行雪上加霜的那个晚上躺在床上也从来不会想到过放弃)、老鹰般的眼睛(抬起头来能看到远处的群山轮廓,低下头去也能看清自己的脚趾头)、大海般的胸怀(性格决定命运,分享与包容的习惯是一对能够带你飞得很远的翅膀)和傻子般的运气(不错,创业者是需要运气的,正如洛斯维加斯的游客。)。

下面给2009年出来创业的朋友几条具体的建议。与其说是建议,不如说是一个打对勾的清单:

1.创业的原因首先是因为你对自己要做的这件事感兴趣,而不是仅仅对创富感兴趣,更不是因为找不到其它合适的工作。

2.你对这件事感兴趣的程度已经到了夜里一想起来就兴奋得睡不着觉、不去尝试就浑身难受的地步。

3.如果你有房子有车,你愿意把它们都抵押出去来做这件事。

4.如果你在两三年后以失败收场,你确定你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快乐和满足足以抵消创业失败带来的烦恼与挫败感。

5.你做这件事比马路上任何一个其他人有一些特别的优势。如果什么优势都没有,至少要有先发优势。

6.你做的这件事是一件能够帮助人们生活得更加美好、愉悦、自由或者健康的事。

7.你做的这件事的目标市场要足够大。做擀面杖不如做包子,开包子铺不行得把它开成全球连锁的肯德包、麦当包或者星巴包。(就是打个比方,千万别真的盗用人家的品牌和标识,那样不仅违法而且很低级,永无做大的可能。)

8.你不是只有一份商业计划书或者一项技术,更不是只有一个想法或者一个故事。

9.你这件事在未来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内不融资也能继续往前做。

上面这九条里你要只打了六个对勾或者更少,最好别辞职。如果已经辞了,就继续找工作。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创业,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条件创业,更不是所有成功的创业都必须发生在今天。暂时没有做好准备也没关系,只要你身体里流淌着创业者的血液,2010年甚至2019年也同样有机会。

面对全球金融风暴,50%以上的投资人(甚至可能是80%以上的)都没了主意,很多人东看西看哆哆嗦嗦就是不敢出手。这个时候,我希望我们真正适合创业并且已经做好准备的创业者们会比那些一向只会人云亦云缺乏独立判断喜欢锦上添花不喜欢雪中送炭的投资人更加清醒、果断、坚定和富有主见。黑暗中启程,转过一道弯就是黎明。一路走到“黑”,机会一定远远大于半途而废。

下载摩西十诫观后感(中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摩西十诫观后感(中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摩西五经》学习心得

    《摩西五经》学习心得 感谢神眷顾祂卑微的仆人,真的很需要成长及更多系统的了解圣经知识,学习摩西五经帮助我生命成长很多,学习属灵伟人建立与神的关系和品格,也更清楚了神的律......

    十诫之一的影评

    生命,在冰面上书写圣经——浅评基斯洛夫斯基《十诫》之一《滑冰的儿子》曲楠 0917020 09级汉语言文学2班提纲:一、故事梗概: ·······················......

    管理十诫读后感

    管理十诫读后感这一诫简单来说就是官僚主义作风,大公司却会让很多小破事变成大事。作者认为:精妙的组织构架不应该成为阻碍个人发挥创造力和生产力的拦路虎,如果制度限制了人的......

    导师十诫[五篇范文]

    浙大校长杨卫院士:导师“十戒” 2008-06-2来源: 中国教育报 5 杨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 发表日期:浙大校长杨卫院士:导师“十戒” 杨卫 中国科学院......

    三句半:十诫

    三句半:十诫 锣鼓叮当敲起来,我们四人走上台,你一言来我一语,赞美主。 弟兄姊妹舞飘飘,歌声笑声连一片,汇成欢乐的海洋,庆圣诞。 人类历史数千年,诞生婴儿数不完,唯有耶稣降生日,被纪......

    律政俏佳人观后感中文

    《律政俏佳人》是美国米高梅电影公司制作的校园喜剧电影,讲述了精通打扮的金发美女艾丽,因为社会偏见被考上法学院的男友甩了,她为了追回男朋友也考进哈佛法学院,用行动证明自己......

    职场女性礼仪十诫

    职场女性礼仪十诫 女性在办公室的举止,在一定程度上能反应出一个人的素养。那么,要给你以内外端庄的印象,注意小节是必不可少的。这既是必要的礼仪,也能在其中充分展现你优雅得......

    十要十诫自查材料

    十要十戒自查材料和读人生三好心得体会通过一段时间的十要十戒思想作风教育活动的开展,对于我一个刚参加基层工作不久的新人来讲,此次活动使得我更加认识到要想自己更好的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