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金融改革方案

时间:2019-05-13 04:16: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温州金融改革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温州金融改革方案》。

第一篇:温州金融改革方案

征求意见稿提出的总体要求是,到2015年,金融业发展成为温州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具体分三个阶段:今年是试点起步阶段;2013~2014年为全面推进阶段,初步形成完善的地方金融体制;2015年及以后为深化完善阶段。

征求意见稿提出的主要任务依旧为12条,其中第一条任务提纲挈领,提出要“规范发展民间融资”。征求意见稿提出,要探索建立民间融资备案管理制度,引导融资主体特别是法人实体进行民间融资备案登记。具体措施是,在鹿城区先行开展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试点,引进一些国内及温州本土中介机构入驻。

征求意见稿的第二条任务提出,要加快发展新型金融组织。支持民间资金参与地方金融改革,重点争取在符合条件的民企、自然人根据有关规定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等试点,以及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按规定改制为村镇银行试点两方面取得突破。

征求意见稿的第三条任务是大力发展专业资产管理机构,积极开展民间资本管理公司试点,先行选择在瓯海、乐清、瑞安三地试点,总结经验后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到2012年末,在全市设立6家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另外,要加快温州人股权投资基金的组建步伐,到2015年末完成基金募集30亿元。

第四条任务是研究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探索以人民币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特别提出,要建立“规范便捷”的管理监督体系,制定《温州市个人境外直接投资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加强投资核准登记管理,“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个人境外直接投资服务体系”。

第五条涉及“地方金融机构改革发展”,提出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市级分行在2012年底前基本上设立小企业专营机构。

其中,温州银行计划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增资扩股,进而上市,“2012年先引入一家国内战略合作伙伴,并吸收国资背景企业及优质民营企业参股,今后视发展情况再行引入战略投资者”。另外,一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也计划加快股改步伐。

第六条提出创新发展金融服务与产品,“在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加强监管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小金融机构”,“引导银行类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

第七条提出,要培育发展地方资本市场,确保上市后备企业50家以上,2015年末上市公司总数超过30家,逐步形成资本市场的“温州板块”。规范产权市场,依法合规开展未上市公司股份转让试点工作。“努力把温州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非上市公司股份转让及技术、文化等产权交易的场所”。

除了发展地方资本市场,发展直接融资的另一举措为第八条——“积极发展各类债券产品”。征求意见稿提出,要扩大地方政府债、企业(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债等各类债券产品的发行规模,争取年度发债80亿以上。

第九条则提出,要扩宽保险服务领域,“积极探索保险资金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第十条强调,要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罚力度,推进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完善经济主体信用信息记录。

方案的最后两条涉及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第十一条提出,设立温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防止出现监管真空”,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典当行、寄售行、调剂行、投资类机构以及网络贷款服务机构等市场主体的管理,每年现场专项检查达到20%以上;第十二条提出,建立金融综合改革风险防范机制,提示宣传民间借贷风险,防止民间借贷转变为高利贷、非法集资行为,设立温州市金融犯罪侦查支队,建立金融法庭。

第二篇:温州金融改革

温州金融改革

温州金融改革

摘要: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日益显现。最终在2011年,我国中小企业最为聚集的温州,金融危机造成中小企业脆弱的资金链大规模断裂,爆发了温州借贷危机。随后国务院决定成立温州金融改革综合试验区,试图从民间金融阳光化合法化着手指出改革的十二项任务进而解决这一问题。一年多后的今天,改革的成果究竟怎样呢?本文从改革的背景,原因,举措入手,着重关注改革的成果及不足,进而得出金融改革的前进方向以及其对我国民间金融的影响意义。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难、民间融资阳光化合法化、村镇银行、利率市场化

一、温州金融改革的背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让温州人看到了希望。他们凭借着敢闯敢拼的创新精神,使温州的民营经济越发壮大,创造了闻名全国的温州模式,并取得了享誉世界的骄人成绩。

温州是我国较先进行金融改革的城市,而且它也创造出很多个令人瞩目的全国“第一”。第一个利率改革的试点:1980 年,温州苍南县金乡农村信用社自发开始利率浮动,一举摘除了26年亏损的帽子,取得了明显成效。随后 1987年温州就被全国人民银行总行正式确认为利率改革试点城市。第一家股份制城市信用社的建立:1986 年,成立了全国首创的民营股份制金融机构——东风城市信用社、鹿城城市信用社,被誉为全国首批“民间银行”;第一家私人钱庄的出现,以及最早一批发展资金拆借市场、地方证券市场、民间借贷市场,民营金融机构和典当商行等等。在这三十年间,温州在经济上取得的硕果累累。

2008年发生的世界性金融危机,中国整体经济虽受影响较小,但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阴霾中,中国从2011年开始,很多地方都出现了高利贷崩溃、担保公司链条断裂的现象。此番民间金融链条崩溃蔓延面积广泛,几乎遍及半个中国,而温州也难逃民间资本崩盘这股飓风之中。这时候便需要加强地方政府金融监管职责以解决“资金链断裂”、“老板跑路”、“民间借贷**”、“民间资本外投”等等问题。

2011年,这些关键词都与温州这一民营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城市相关联,温州成为民间借贷风险集中爆发的地方。民企老板集中跑路现象,不仅制造了大量呆坏账和社会不稳定因素,也令维系巨额民间借贷的信用体系濒临破产。如果民间借贷这扇门再被关上,其他正常经营的民营企业,也将面临拆借无门的困境。而且温州的民间借贷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规范。有关专家指出,对民间资本缺乏法律方面的规定与约束,因此存在包括非法集资、高利贷等诸多问题,所以必须想办法建立相应的制度为庞大的民间资本寻找一个解决办法。与民间资本庞大无门相矛盾的是温州民营企业对资金之急需和民间信用风险之高。长期游走于灰色地带的温州民间借贷市场,从2011年下半年起,遭遇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在温州等民营经济发达的地区,民间资本十分充足,却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渠道,大量进入虚拟经济领域;与此同时,大量中小型企业却融资困难、借贷无门,使民营企业的资金供求矛盾凸显。

在上面一系列背景下的催化下,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批准实施《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 6

二、温州金融改革的原因

从2011年年初开始,温州老板或大量外逃,或跳楼自杀,温州金融市场乱象频生,这些老板之所以如此,归根究底是因为企业资金融通出现困难。红极一时的“温州模式”随着债务危机的爆发也宣告破产。温州模式究竟为什么会宣告破产?

从宏观经济环境来说,一方面近年来,在国际经济的大环境中,人民币一直处于升值状态,企业的出口受到极大的抑制;但在国内,政府为了刺激经济的发展,增加需求,在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前期政府采取扩张性的政策一定程度上导致国内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人民币对内贬值,造成企业生产成本的大幅提高。而后国家为稳定物价,抑制通胀又采取了紧缩政策,“温州模式”一直以来以中小企业为主体,这些中小企业其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中小企业从正规的信贷机构获得贷款较为困难,只能够从民间金融机构进行融资,极大的繁荣了高利贷市场。但是中小企业利润率较低,往往不足以偿还高利贷,所以将高利贷比作压垮中小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毫不为过。而高利贷市场的繁荣大大激发了温州人民投身高利贷的热情,甚至是一些实体经济企业也抽取自有生产发展资金进行高利贷的运作,直接导致了其资金运行不健康,进一步恶化了企业的财务状况,严重破坏了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温州市人行在2010年民间借贷问卷调查显示,温州民间借贷规模约为800亿元,其中企业民间借款160亿元、个人民间借款470亿元、融资中介借贷170亿元。在被温州市人行调查的对象中,有89%的家庭个人和59.67%的企业参与了民间借贷,个人参与民间借贷的数量比企业多;从企业看,被调查的6家大型企业中仅1家参与了民间借贷,而中小企业则有60%左右的企业参与其中,小企业参与度明显更高。

另一方面,温州民间资本在经过二三十年的积累之后,从1998年开始大举进军房地产行业据不完全统计,温州市区及乐清、永嘉等县约有8万人在全国购置房产,其中至少90%以上是炒楼,按1人购买2套房子动用资金60万元计算,总资金额在420亿元。在外地有160万温州人,购置多处房产的相当普遍,保守估计在5万人以上。按照1人1套50万元计,共为250亿元。国外的温州人在国内投资房产的资金也不下几十亿。而业界广泛认同的是,温州有10万人在炒楼,动用的民间资金高达1000亿元。2012年8月13日,多位温州炒房者、房产人士认为,之前十多年叱咤全国市场的“温州炒房团”,在本轮房地产调控中有可能全军覆没。以温州为例,新建商品房比最高价时已下跌百分之三四十,再加上过高比例融资的财务成本,温州炒房者把房子卖出去,也已经资不抵债。这毫无疑问,对于温州经济是雪上加霜。

单单从以上两点来看,温州出现债务危机就不足为奇了,人们的投机心理严重,大量的实体经济中小企业得不到可靠合理资金的支持,融资困难,面对内外压力,资金链断裂,温州模式自然难以为继。

三、温州金融改革的进展

(一)成立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3月28日,国务院第197次常务会议决定同意设立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并通过了《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指出金融综合改革实验主要任务十二项:

1、规范发展民间融资。制定规范民间融资的管理办法,建立民间融资备案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民间融资监测体系。

2、加快发展新型金融组织。鼓励和支持民间资金参与地方金融机构改革,依法发起设立或参股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可改制为村镇银行。

3、发展专业资产管理机构。引导民间资金依法设立创业投资企业、股权投资企业及相关投资管理机构。

4、研究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探索建立规范便捷的直接投资渠道。

5、深化地方金融机构改革。鼓励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设立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支持金融租赁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展业务。推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份制改造。

6、创新发展面向小微企业和“三农”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探索建立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鼓励温州辖区内各银行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支持发展面向小微企业和“三农”的融资租赁企业。建立小微企业融资综合服务中心。

7、培育发展地方资本市场。依法合规开展非上市公司股份转让及技术、文化等产权交易。

8、积极发展各类债券产品。推动更多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融资。建立健全小微企业再担保体系。

9、拓宽保险服务领域,创新发展服务于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的保险产品,鼓励和支持商业保险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10、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推动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信用市场监管。

11、完善地方金融管理体制,防止出现监管真空,防范系统性风险和区域性风险。建立金融业综合统计制度,加强监测预警。

12、建立金融综合改革风险防范机制。清晰界定地方金融管理的职责边界,强化和落实地方政府处置金融风险和维护地方金融稳定的责任。

这是全国首个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温州市按照批复的总体方案,围绕解决中小企业多融资难、民间资金多投资难的“两多两难”问题,着力引导民间融资规范化和阳光化,推进地方金融组织体系、民间资本市场体系、地方金融服务体系、地方金融监管体系等四大体系建设。11月22日,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实施的《方案》,浙江省政府对应制订了“省12条”具体实施方案。“省12条”具体方案的实施原则是“三坚持”:坚持整体设计、系统推进;坚持创新为要、监管先行;坚持上下联动、项目运作。“省12条”提出了一系列组织保障措施,其中,浙江省政府要求省级各有关部门要积极争取国家下放相关审批权限,在机构设立审批及项目报批过程中给予支持。研究成立温州金融研究院。大力推进金融集聚区总部大楼建设,2015年前初步形成规模。

(二)全面启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2012年8月出台《关于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加快构建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创新建立农村金融信用体系、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和产权交易市场体系,改革发展金融信贷惠农体系、金融支付便民体系和农村保险支农体系。其中,发展农村资金互助会,是此次改革的重要突破和一大亮点。推进“三位一体”(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农村互助体系建设,首批20家农村资金互助会获准筹建,即将开业运营。农村产权服务中心有限公司挂牌,为农村农民(集体)房屋所有权、林地使用权、土地承包权等“涉农”产权提供流转交易服务。率全省之先在农村地区启动手机支付试点。

(三)编制发布“温州指数”

2012年12月7日,温州民间融资综合利率指数(简称“温州指数”)首次发布。设立涵盖小额贷款公司、民间借贷服务中心、融资性担保公司等在内的7大类350个监测点,定

期发布分平台、分期限和分方式的融资利率指数,包括民间借贷利率指数和每周综合利率指数趋势图,以达到规范引导民间融资利率

(四)信用体系建设迈出新步伐

12月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四个重点领域诚信建设。首创将征信系统进驻温州民间借贷服务中心,把信用报告查询服务延伸到金融机构之外。加快开发非现场实时监管系统,推动征信系统与民间金融监管对接。探索社会力量参与信用体系建设。

(五)强势推出银行业金融机构产品创新

积极满足中小微企业特色金融服务需求。推出“增信式”、“分段式”和“年审制循环贷款”等信贷创新,延长信贷实际使用期限,降低担保链和资金链风险。推广信用贷款,完成382家小微企业信用贷款试点。全年中型以下企业贷款增量占全部贷款增量的近2/3,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中小企业贷款余额的比例超过50%。房产顺位抵押业务开闸,完成顺位抵押74笔,金额超过5000万元。在全市银行系统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六)2013年温州金融综合改革新要求

2013年3月8日,朱从玖副省长一行在温州召开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座谈会,听取温州市政府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进展、下步工作思路和工作建议等方面的情况汇报,并就温州金融综合改革工作提出意见。指出2013年的具体工作:发行市政债,设立证券公司,个人境外直接投资,发行小额贷款公司定向债,金融服务公司(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商业银行风险定价,征信体系建设,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农村资金互助会,民间融资管理条例,大额可转让存单,出台监管指引。

四、温州金融改革的不足与反思

(一)地区经济发展潜力不足,金融改革埋有隐患。

此次金融改革是在温州资金断链,出现大量企业债务危机的背景下推出的,也意味着温州地区能够支撑起金融改革的实际经济基础是比较薄弱的。温州历来发展的是一些低端制造业,随着国内外市场的饱和以及需求下降这些行业的利润空间被极大地压缩。这是温州金融乱象的根本所在。想要跳过这些实体经济问题,谋求金融改革发展是不现实的。如果在温州金融改革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不能够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领域,不能够拉动实体经济增长,那么金融改革的后果可能是金融泡沫膨胀、产业空心化出现,不能够解决任何实际问题,有悖于改革初衷。

温州市十大工业行业生产情况(图1)

注意与本地经济优势相结合,引导金融改革方向符合地方经济发展方向,避免产业空心化。温州金融改革进程中一个重要的经验启示就在于金融改革必须符合地方经济发展,必须在积极引导资金流向实业领域的基础上展开深层改革。目前温州金融改革中最困难的地方也正在此。民间金融乱象在温州存在时间较长,在实体经济发展不景气时遭遇恶化,如果不能重新建立实体经济增长点,金融改革中一旦出现产业空心化,全民投入到虚拟经济中,后果可能更为严重。为此各地金融改革一定需要综合考虑地方优势,找准政策着力点,例如温州金融改革中的村镇银行,才能够实现金融改革的有效突破,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二)坚定推进利率市场化。

作为金融改革的核心,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谈了很多年,各界人士中的呼声也很高。这场金融改革,若缺乏人民币利率的市场化,便不能称之为彻底的改革。中央实施的管制利率,大大低于市场利率,直接导致金融资源的配置流向国有大中型企业和政府扶持项目。即使民营企业愿意提供更高的利率,银行资金也爱莫能助。另一方面,人民币存款的上限管制,给人民带来的是“负利率”。与存银行相比,人们更愿意把钱以高利贷的形式,贷给缺钱的中小企业,以获得更好的收益。某种程度上,是人民币利率管制加剧了高利贷的泛滥,把一些寻资金无门的企业逼上了绝路。2011年温州一些“跑路”的老板,正是被高利贷所逼迫。而且,利率市场化并不意味着利率一定会持续上升。如果正规金融机构信贷供给充足,民间借贷为了获得生存空间,未必会坚持高利息,这将为国有银行和民间资本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只有将人民币利率市场化开放,才能带来充分的市场竞争,并达到一个合理的利率范围,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让更多中小企业老板不再“跑路”。

五、温州金融改革的意义与前景

总的来说温州金融改革意义非凡,它标志着我国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的起航。标志着金融业对民间资本开放的开始。改革的过程是漫长而又艰难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因而在改的初始依然存在许多的限制也是可以理解的。同时改革是必须脚踏实地的去完成,只有一

步一个脚印才能走好改革之路。相信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金融业的放宽程度将会不断扩大,民间资本的发挥空间也将会越来越大,我国的金融体系必将日益完善,原有的金融体系不适应经济发展现状的矛盾也会得到有效的缓解和解决。而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作为此次全国金融改革先锋,它的成果和经验必将被全国所吸收并学习。

参考文献:

[1]汪占熬, 陈小倩:温州金融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及经验启示[M].武汉金融,2012(8)

[2]周德文:温州金融改革一周年反思.[N].金融时报.,201

3[3]巴曙松:《从制度变迁看温州金融改革》,《中国金融》,2012年,第9期.

[4]韦丽云:中小企业创新转型与民间资本利用 [J],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11(04):35-38

[5]周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现状、原因及对策-从浙江温州金融**看中小企业融资[J],特别关注.2012(01):12-14

[6]施镇海:《浅析温州金融改革》,《东方企业文化·财会金融》,2012(10)

第三篇:金融学生教育改革方案及措施

一、当前金融学研究方法的特点及局限性金融学的研究方法多样,包括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结合、数量经济模型分析、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案例分析以及制度分析等等,正因为这些方法及工具的存在,金融学才具有了科学性及严谨性。但当前从世界范围看,在整个20世纪中,金融学作为一门学科已呈现出急剧的狭窄化和形式化。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90%以上的文章采用的是文字描述的方式来解释世界及现象;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代数、积分、计量经济学以及博弈论等在一些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已超过了90%。一些极度崇尚数学的金融学家们认为,通过建立相对于现实世界简化的模型,然后再对模型进行分析和讨论,来呈现这种精确性和严谨性,而不再去过多的考虑该模型对于现实世界的预测和解释能力,这使金融学逐渐成为一门“纯技术学科”,更加关注数学建模的完美性,而不再是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学科了。

但金融学并非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其最终目标应该是为了解释真实世界的现象及结果。一些一流的美国金融学杂志对于这种数学形式主义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们对于大量各国的论文采用是否有数学模型作低成本的筛选,这使数学形式主义成为一种金融学及经济学的学术标准、一种范式和一种时尚。

这种数学形式主义的风潮蔓延到世界各地,包括中国。中国最优秀的经济类学术期刊《经济研究》,是广大经济学和金融学研究人员的研究坐标,但纵观近些年发表的文章,充斥着大量的数学模型及推演,即使有些文章的结论是不正确的或者仅仅是为了新模型的引用生拉硬拽的套在中国的数据上,也是可以容忍的。这让很多长年从事金融学和经济学研究的学者们产生困惑,他们认为,经济及金融学说史以及对于现实经济历史的学习已不再重要,研究上不再关注理论的来龙去脉及发展,一篇精美的数学文章就足以代替了。这种数学形式主义的蔓延危害极大,所谓过犹不及,其发展不仅会极大的抑制研究人员及学者们的创造力及新思想的诞生,也会对在校研究生们的研究理念、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

二、金融学研究生论文的特点及形式主义倾向研究生论文是研究生科研能力与水平的集中体现,是批判性思维及创新能力的重要展现方式。近些年,金融学研究生论文的质量在不断提高,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不可否认,这与金融学课程设置的改革是密不可分的。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研究生课程在改革之后,与国际知名财经院校的课程设置逐渐接轨,加入了数理金融、博弈论、计量经济学、金融经济学等重要课程,这使学生掌握了科学研究最有力的工具,对于深入的理论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人从2006级数百篇金融学研究生毕业论文中随机抽取数十篇,经过认真的阅读及思考,发现虽然论文质量相比改革前有所提高,但形势也并不乐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论文普遍缺乏科学性和创新性

所谓科学性是要求论文所表述的内容具有可靠性,体现在论据要准确翔实,文字表述要精练不可含糊其辞,大部分研究生论文达不到以上要求。这是由于研究生论文的写作时间往往很短,平均是3~6个月,研究生根本没有充足的时间去详细的阅读、分析和筛选资料。论文的创新性是要展现研究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事实上大多数论文要么是材料堆砌,要么过多借鉴别人缺乏自己的创见。像大多数论文的文献综述部分都是由材料堆砌而成,以时间为序最多,很多论文中都仅仅是“某人认为……”的格式,没有时间、地点、提出理论的缘由等,这样的综述意义不大。再就是论文中模型的“借鉴”,几乎都是直接照抄照搬国外的东西,再直接用中国的数据进行检验,而数据的质量又不高,只要得出结论就可以了,不管其正确与否。这部分能力的缺失是研究生教育致命的问题,解决不好,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前途令人担忧。

(二)不了解研究生论文写作规范,可读性差

有些研究生并不清楚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论文中存在多处规范化方面的问题。有的论文没有导言、研究背景和意义,有的论文没有文献综述,有的论文内容摘要写得像引言,有的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形态各异。这些都体现了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研究生三年的学习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输入之后要有输出,论文是输出思想的重要形式,因此,研究生若是不了解写作规范,就会影响输出的效果,而使研究成果大打折扣,这个问题不容忽视。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三)形式主义倾向严重

在抽阅的研究生毕业论文中,80%以上都使用了复杂的数学模型,20%左右的学生通篇论文都是数学模型鲜有文字表述,95%以上使用了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在对数十位研究生的访谈调查中,85%的学生认为“数学模型”非常重要,是衡量论文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准,仅仅有20%的学生认为“解决问题及解释现象的能力”至关重要。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认为,如果在毕业论文中没有使用数学模型,而仅仅是采取规范分析的方法,那么不仅论文的成绩会很低,答辩的时候也会很不讨好,甚至有的想继续深造的金融学研究生发出这样的感慨“本科学数学就好了”。这些情况表明,数学形式主义的倾向已经在高校的金融学教育中蔓延,学生们知道投资组合、公司财务等一些课程可以旷课,但金融数学、计量经济学、博弈论一定不能缺课,瘸了这条腿论文写不出来,甚至毕业都成问题,这是高校金融学专业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问题是学习并运用这些工具对于研究生们来说是件好事,因此论文从表面看来,水平很高,高深的模型,复杂的推衍,有些连导师及答辩老师都看不懂,但细究起来,很多此类论文的学术价值很低,甚至是毫无价值。一些是完全照抄照搬国外的东西,没有任何推进,一些是根本和中国国情完全不配合的模型,最终的结论也与现实背道而驰,一些甚至是和研究的问题不太相关的模型,生拉硬拽地用在论文中了等等。这些问题都是严重的数学形式主义倾向带来的,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还是要重新树立学生的研究理念,让他们清楚地意识到科学研究的最终目标是什么,而数学作为重要的研究工具其作用又是什么。

三、金融学研究生教育存在的缺陷及解决办法金融学研究生论文存在的问题正是研究生教育弊病的反馈和缩影。因此,总结金融学研究生教育存在的缺陷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对于每一位高校教师,都是当前刻不容缓的责任和义务。

(一)明确研究生培养目标

近年来,国内舆论认为研究生教育质量在不断下降。其实不然,究其关键是在于研究生培养目标不明晰。三年的研究生学习过程中,每一位学生对于自己的将来都有准确的定位,有的学生是想提高身价和拥有更好的工作机会,而有的学生是在金融研究方面感兴趣,想在未来从事金融学术研究工作。对于这两类学生,学校制定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因材施教,而不是“一刀切”的方法。像在美国纽约州的研究生教育就是分为两类,即从事科研工作的学术型/研究型人才(M.A.、M.S.等)和从事其他职业的专业应用型人才(M.B.A.、M.E.等),其教育效

这篇论文.

果良好,可值得国内的研究生教育借鉴。这样不仅能使那些期望未来从事科学研究的学生接受正规的科研训练及准备,又使研究生教育不再是培养少数研究人员的精英教育,而具有职业及专业培养的大众意义了。

(二)研究生课程设置多元化但要重点突出

研究生课程设置要多元化,当今科学研究呈现学科交叉的特点,因此多元化的课程设置是趋势,但并不是泛泛而学,要注意重点突出。一定要设置工具类的课程如计量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统计软件应用、博弈论等,这就好比挖土需要工具,用手挖掘效率极差,但工具只是提高效率的手段,并非最终的目标。因此,对于理论的深化学习就更为重要。一些高校金融学院将资本论及金融学史等课程砍掉,是极不明智的,从史学中能了解各种金融理论发展的背景及脉络,从经典的资本论文献中汲取的是深度的精华和营养,这些课程都不是其他课程能够取代的,新思想的创造及理论的提出离不开这些理论课程的学习,否则学生们的思想将变得空洞无物。

(三)引入研究生论文指导课程,全方位介绍研究生论文写作目标、规范;鼓励思考,增加集体讨论时间,通过小论文及演讲方式传递思想。很有必要改变传统的单纯讲授的教学模式,组织课堂讨论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论文写作的积极性,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对于研究生会有一定的压力,他们必须要在课后大量的阅读文献资料才能有所讲、有所悟,但教学效果比“满堂灌”的传统方式效果要好得多,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对科研动态和方向的敏锐度,提高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符合研究生教育的最终目标,我们要培养的是能思考、能判断、能解决问题的高素质的研究人才和专业职业人才。参考文献:[2]赵婷婷,代寒灵.研究生教育中研究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探析[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3)这篇论文.

第四篇:2013温州金融体制改革要点解读

8月底,温州市政府下发了《2013温州市体制改革要点》(以下简称《要点》)。其中,金融改革的事项被列为“重点突破的改革”,细分为五项,并指定了牵头和配合部门。针对《要点》提出的五项金改任务以及一些热点问题,记者独家采访了温州市金融办,对金融改革进行阶段性梳理。

上证报记者在采访中获悉,目前温州市已经成立一批机构,从信贷、应急转贷、票据、保理、场外挂牌、股权投资等各方面服务于中小企业,与本地银行、证券和保险公司等金融主力军一道,地方金融组织体系已初具雏形。

至于一些重大、标志性的改革事项,温州市金融办表示正与商务局对接,做好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的准备。同时,争取在温州设立有限牌照的民营银行,确保设立温州民资发起的专业性保险公司、全牌照的证券公司、信托公司。

做好个人境外直投试点的准备

《要点》提出的第一条任务是:加快小微企业融资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完成设立1家中小企业应急转贷中心、1家小微企业再担保中心和2家中小企业票据服务公司。

小微企业融资再担保中心和两家中小企业票据服务公司已于今年3月28日,即温州金改获批一周年时成立。

至于应急转贷基金,温州市总商会贰号应急转贷资金管委会成立于3月28日,总规模5亿元,一期到位资金5000万。成立至今,共发生300余笔业务,总额4亿余元。另一家对外投资联合会应急转贷资金管委会7月30日刚完成民政登记手续,目前尚未开展业务。第二项任务“为支持搭建保险资金对接平台,推动温州股权营运中心和场外交易市场业务发展,积极争取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和金融产品创新试验基地落户温州”。

截止7月底,温州市股权营运中心托管登记、挂牌交易企业共18家。而在备受关注的个人境外直投试点方面,温州市金融办表示近期主要在对接温州市商务局,做好准备迎接“境外直投”试点工作。

任务三为“推进区域资本市场培育,全年完成中小企业股份制改造500家,创新推进市股权营运中心建设。发行各类债券,力争新增直接融资100亿元以上”。

任务四为“推进民间资本管理创新,全年新增民间资本管理公司4家,新增民间借贷服务中心3家,加快完善‘温州指数’发布体系”。

新增机构的任务目前已经完成。关于推出“温州指数”的升级版——“温州?中国民间融资价格指数”的进展情况,温州市金融办表示到7月底已同全国20多个城市金融办、温州商会等单位建立协作采集关系,并进行相关数据试采集,同时正与第二批指数合作城市及温州商会进行对接。

目前,“温州·中国民间融资价格指数”初期发布的“地区性民间借贷综合利率指数”、“地区性小额贷款公司利率指数”以及“地区性民间直接借贷利率指数”等三类指数已于6月28日正式在内部的合作城市间发布。

争取设立有限牌照的民营银行

第五项要点是“推进农村金融创新发展,全年完成4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份制改造,建立100家农村资金互助组织、1家农村保险互助社”。

龙湾和鹿城两家农村合作银行已率先改制成农村商业银行。今年,瓯海、乐清、瑞安、苍南、永嘉5家农合行列入了改制试点,总体方案已经上报省政府,并已完成清产核资工作。乐清、永嘉、苍南3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增资扩股对象已确定,名单已上报温州银监分局,待银监分局审核后3日内资金到位。

而在农村保险互助社的筹建方面,已赴瑞安马屿资金互助社、鹿城生猪专业合作社调研选址,鹿城生猪专业合作社正上报有关资料。下一步将继续配合做好选址工作,明确地方政府财政扶持政策,同时省、市领导带队赴中国保监会、浙江保监局协调,争取批筹支持。6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推动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探索设立民间资本发起的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和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

基于温州民资充裕的特点以及“国家级金融改革试验区”的头衔,舆论对民营银行在温州落地期许甚高,相关上市公司亦被寄予厚望。不过,浙江东日总经理日前澄清,目前无意参与金融机构改制,亦无意申办民营银行。记者此前接触的企业家和温州商会人士则表示,仍有意向申办,但需等待相关政策进一步明朗。

温州市金融办表示,会争取设立有限牌照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金融财务公司,同时确保设立温州民资发起的专业性保险公司、全牌照的证券公司、信托公司。

在利率市场化的探索方面,已在争取各金融机构的支持,试点推出大额可转让存单产品。

第五篇:2018年浙江温州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方案及指导意见

2018年浙江温州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方案及指导意见

《国家卫生计生委 财政部 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确定第三批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及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卫体改发〔2015〕62号)明确温州市列入第三批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为进一步深化我市城市公立医院改革,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38号)精神,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国家、省卫生计生委要求,把深化医改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把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作为改革的核心,将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作为改革出发点和立足点,完善政府主导和部门协同机制,破解体制机制障碍,通过医疗、医药、医保联动改革,进一步发挥公立医院公益性质和主体作用。

通过改革,进一步落实政府的领导责任、保障责任、管理责任、监督责任,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构建起布局合理、分工协作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分级诊疗就医格局。到2017年底县域内就诊率≥90%,到2020年底基层门急诊就诊比例巩固在60%以上。建立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强化医保支付调控和监管作用,有效控制不合理的医疗费用增长。理顺医疗服务价格的形成机制,建立科学补偿机制,使个人医疗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明显减低,群众对医改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二、重点改革任务

(一)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

1.建立高效的政府办医体制。推进管办分开,政事分开。明确政府出资人的举办监督职责和公立医院的自主运营管理权限、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权利和职责。建立由政府负责人牵头,有关部门、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组成的医院管理委员会,履行政府办医职能,负责公立医院发展规划、章程制定、重大项目实施、财政投入、运行监管、绩效考核等。明确各级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为办事机构,承担管理委员会日常工作。各级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要创新管理方式,从直接管理公立医院转为行业管理,强化政策法规、行业规划、标准规范的制定和监督指导等职责。

2.建立和完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公立医院要建立以理事会为核心的法人治理结构,落实公立医院人事管理、内部分配、运营管理等自主权。建立公立医院内部决策和制约机制,实行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实施、大额资金使用集体讨论并按规定程序执行。落实院务公开,建立医院监事会,发挥职工代表大会职能,强化民主管理。推进医院管理团队职业化建设。

3.提升医疗管理服务水平。支持引进国内外高水平医院管理机构承接公立医院运营管理事务,支持公立医院引进国内外高水平学科团队发展医院重点学科。支持有条件的公立医院设置国际诊疗服务区,开展与国际接轨的诊疗服务。

(二)建立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

1.强化公立医院精细化管理。加强医院财务会计管理,强化成本核算与控制,实行公立医院总会计师制度。推进公立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深化医疗质量管理,发挥市级质控中心对全市公立医院的质量控制作用,规范临床诊疗等行为。加快推进电子化临床路径管理。至2017年底,所有三级医院和80%的二级医院实行临床路径管理,三级医院50%的出院患者和二级医院70%的出院患者按照临床路径管理。优质护理服务覆盖所有的病房护理单元。全面开展便民惠民服务,加强预约和分诊管理,不断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改善患者就医环境和就医体验,开展“健康云+”服务,全面开展“O2O”(线上到线下)服务。推进多学科一体化诊疗服务,提高疾病综合诊治水平,力争2017年我市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总体降到30%左右,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中消耗的卫生材料降到20元以下。

2.探索药品流通体制改革。组建全市药品耗材采购平台,建立药品耗材自行采购新机制。引导市级及以下医疗机构组成采购共同体,发挥批量采购优势,参与采购价格谈判;鼓励在温省级医院在我市药品耗材采购平台自行采购。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原则上以县(市、区)为单位组成采购共同体进行价格谈判。采购共同体由医疗机构自愿联合组建,卫生计生等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管理,切实减低药品和耗材价格。

3.改革医疗服务价格定价机制。降低药品、医用耗材费用,合理确定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调整提升医务人员技术劳务服务价格,特别是诊疗、手术、护理、中医等服务项目价格,使医疗服务价格回归技术劳务价值。改革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减少按项目定价的医疗服务项目数量,积极探索按病种、按服务单元定价。逐步理顺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间和医疗服务项目的比价关系,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结构变化为基础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做好医疗服务价格、医保支付、分级诊疗等政策的相互衔接。加大对价格垄断和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三)推进医保支付制度改革。

1.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行总额预算控制下的按项目、按病种、按人头、按服务单元付费等相结合的复合式结算办法,逐步减少按项目付费比重,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逐步覆盖区域内所有公立医院。建立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结算管理联席会议机制。充分发挥医保智能监管平台和医保医师制度对医疗服务行为和费用的调控引导与监督制约作用,实现对医保定点单位医疗服务行为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精细化、智能化监管,达到规范医疗行为、控费控药的目的。

2.加大医保差别化支付力度。进一步完善医保政策,健全差别化支付制度,适度调整职工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报销比例,根据医保基金支付能力及收支平衡的原则,适当拉开基层医疗机构、县级医疗机构、省市医疗机构、区域外医疗机构报销差距。运用医保杠杆作用,以差别化支付方式科学引导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

3.进一步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构建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大病保险为延伸、医疗救助为托底、社会慈善和商业保险为补充的医疗保障体系。逐步提升基本医疗保险水平,进一步完善大病保险制度,提高参保人员的重特大疾病保障水平。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充分发挥商业保险公司的专业优势,继续实行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引入商业保险公司参与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参保人员参加各类商业健康保险,推进商业健康保险发展。

(四)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

1.深化人事编制制度改革。合理核定公立医院编制总量,探索实施编制备案制。实行“因事设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在收入分配、职称评定、管理使用等方面,对编制内外人员实行统筹管理。落实公立医院用人自主权,用人单位对紧缺、高层次人才,可按规定商有关部门简化程序予以招聘。

2.合理确定医务人员薪酬水平。逐步提高医务人员的薪酬水平,科学核定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总额,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临床一线、业务骨干、关键岗位以及支援基层和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合理拉开收入差距。有条件的市级公立医院内部实行重点学科科主任年薪制,探索建立院长年薪制,结合考核结果发放薪酬。

3.创新医院院长选聘机制。推进院长职业化、专业化建设,选拔精管理、懂业务、素质强的人员担任公立医院院长。建立院长考核机制,重点从公众满意度、公益性职责履行、医疗费用适宜性、医疗综合质量安全性、运行绩效、成本控制等六方面进行考核,考核与任期考核相结合,考核结果与奖惩相挂钩。院长对副院长的拟任人选有提名权,医院中层干部由院长按选拔程序予以聘任。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人一律不得兼任公立医院院长职务。

(五)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制度。

1.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以医联体和医院集团为平台,深入推进 “双下沉,两提升”工程,落实多点执业政策,着重提高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其区域龙头作用。继续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提高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发挥其县域枢纽作用,2015年底20%的乡镇卫生院创成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床位使用率提升10%以上。

2.加强基层医疗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面推广全科医师和全科助理医师规范化培训,到2017年培训率达100%。加快温州护士学校发展。加强基层定向生培养,重点培养中职及大专以上学历、当地留得住、用得上的适用型专业人才。

3.实施责任医生签约服务。充分发挥村级医疗机构网底作用,转变基层医生服务模式,全面推进责任医生签约服务。明确签约主体、签约方式和签约内容,签约服务费由医保基金、公共卫生经费和个人承担。完善签约服务激励机制,2015年底责任医生户籍人口规范签约率达15%。

4.建立预约转诊机制。加快转诊信息平台建设,编制《温州市常见疾病双向转诊指南》,实现不同级别和类别医疗机构间有序转诊,重点畅通患者向下转诊渠道,鼓励上级医院出具治疗方案,在下级医院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治疗。

(六)构建各类医疗机构协同发展的服务体系。

1.优化城市公立医院规划布局。制定温州市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严控规划外公立医院新建以及城市公立医院单体规模扩张。控制公立医院特需服务规模,提供特需服务的比例不超过全部医疗服务的10%。

2.推进社会力量参与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力量办医,扩大卫生资源总量。落实《关于加快推进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实施意见》(温委发〔2013〕64号)政策,鼓励社会力量以出资新建、参与改制等多种形式投资医疗,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选择部分公立医院引入社会资本进行混合所有制改制试点,加强公立医院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评估,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3.探索医疗责任险改革。多渠道拓宽医疗风险的社会承担机制,鼓励保险公司开拓医疗责任险新产品,医疗责任险(或意外险)由单位购买逐步转变为由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或个人购买。由个人购买的保险随人员流动,不受执业地点限制。

4.加快温州“健康云+”项目建设。构建健康数据采集、健康管理、医疗服务、养老康复、卫生管理一体化的医疗与健康管理平台,打造一站式医疗新模式,建立整合各类资源、联通线上线下的网上健康社区(健康云+)。加强远程医疗系统建设,强化远程会诊、教育等服务功能,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2015年底前,实现县域所有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和80%以上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市区域信息平台对接;60%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上级医院建立远程医疗信息系统。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领导责任。各县(市、区)要与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形成上下联动,将药品耗材招标采购、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分级诊疗等工作作为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确保各项医改措施落实。

2.加大财政投入,落实保障责任。落实符合区域卫生规划的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符合国家规定的政策性亏损补贴等投入,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保障政府指定的紧急救治、救灾、援外、支农、支边和城乡医院对口支援等公共服务经费,保障公立医院正常运行。

3.强化督促考核,落实管理责任。把深化城市公立医院改革配套政策实施情况纳入政府对部门考核,确保相关改革任务落到实处。

4.及时跟踪总结,广泛宣传引导。各有关部门要密切跟踪工作进展,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和推广工作经验。要大力宣传和解读改革政策措施,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合理引导社会舆论和群众预期,凝聚共识,增强信心,营造改革的良好氛围。

相关阅读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破冰 瞄准医患双赢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说到看病,一大难题就是“看病贵”。国家发改委昨天“放大招”,公布了《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意见》,明确了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这次改革将遵循“医院收入不降,公众总体负担不增,医保基金可承受”的原则,力争到2020年基本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初步建立分类管理、动态调整、多方参与的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

破除大处方大检查

针对改革方案,公众最关心的问题首先是:医疗服务价格为什么改?之前,我国医疗服务价格总体偏低,公立医院需要靠药品加成来维持正常运行,大处方备受诟病。而在原有的医疗服务价格体系中,医疗服务项目间的比价也不合理,诊疗、护理、手术等价格偏低,无法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另外,大型设备检查、检验、治疗等价格偏高,大检查也加重了患者负担。因此,这次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将有效破除大处方、大检查。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医药处副处长朱德政说:“这一次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主要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就是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将原来的三个补偿渠道变成两个补偿渠道,就是通过我们的医疗服务收入和财政补助,让医疗机构不要再通过药品的收入来维持运营。第二个就是通过改革,使医疗服务价格的内部结构更加合理。”

医疗服务价格有升有降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一方面关系到公众就医费用支出,一方面关系到医疗机构、医保基金的正常运转,那么,这次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到底怎么改?朱德政说,原则是“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确保患者医疗负担总体费用不增加。

朱德政:“医疗服务价格实行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提高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医疗服务价格的部分,主要通过减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和检验价格,以及通过规范诊疗行为减低药品、耗材等费用腾出的空间,确保医药费用总量维持平衡,调整后的医疗服务价格要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确保患者医疗负担不增加

“患者的负担会怎样变化?”是这次改革中公众最关心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从改革实践中得到答案。江苏、浙江、安徽、福建、上海、山东等六省市其实早就推开了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比如:浙江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始于2011年,当时改革的靶心就是取消了备受争议的“药品加成”机制。

对于价改带来的变化,73岁的孙老先生有话要说。他因患糖尿病,今年4月份进入绍兴市中心医院治疗。他告诉记者,比起五六年前,现在看病花得钱少了。

孙老先生说:“现在能报销七、八成,六千多块钱的费用自己掏两千左右,能负担得起。从前报销得很少,不敢住院。胰岛素从前一百多块钱一支,现在八十多,药费也减少百分之二十了。”

浙江省卫计委财务审计处副处长张春丽向记者出示了一组数据,浙江试点医疗服务价格改革5年以来,分摊到患者身上的就医成本是逐年减少的。

张春丽:“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逐年下降,由2010年的38.25%下降到2015年的31.49%。”

增加大按病种按服务单元收费

看来费用控制的效果还是不错的,不过,还是有群众担心,改革后会不会由过去的多开药品和检查,变成多开理疗与住院呢?对这一点,改革方案提出,扩大按病种、按服务单元收费范围,逐步减少按项目收费的数量。到2016年底,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地区,至少100个病种实行病种收费而不是项目收费。

国家卫生计生委财务司副司长樊挚敏说:“按项目收费,过去的证明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助长个别医院医生的逐利行为,而按病种付费、按疾病诊疗分组付费,会逐渐按科学付费方式转变医院的医疗服务行为。例如阑尾炎,是个单病种,但是80岁得和20岁得是有差别的,那么按照疾病诊疗分组,分组后尽管病是相似性,但是治疗程度、技术难度有差别,不同等级的医院不同等级的医生收费是有差距的。”

严肃查处各种乱收费行为

那么,未来医疗服务价格将如何监管呢?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医药价格处副处长朱德政表示,监审、检测、监管将是关键词。

朱德政:“各地加强医疗服务成本监审和价格监测,完善定价过程中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制度,同时强化医药费用控制和价格行为监管,各地要根据本地情况合理确定本地医药费用总量,明确控费指标,依法严肃查处各种乱收费行为。”

专家点评:破除以药补医,才能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全国青联委员吴永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是一个新的话题。早在2009年,当时中办、国办就联合发了6号文提出了相关要求,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状就是,因为机制改革尚不是很彻底,诸多措施也没有到位,甚至应对新形势、新变化的一些改进措施也远远不足,从而导致当前医疗卫生体制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从老百姓的切身感受来说,就是看病难、看病贵这些问题依然困扰着我们。而从医疗机构来看,成熟的有技术水准的医护人员短缺和离职率高也成为两大行业新的挑战难点。比如像儿科医生大为短缺就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此外,医药生产企业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价廉物美的一些基础药品,常用小药品存在微利、亏损的原因,从而没有生产积极性,出现产品断档的现象,又反过来加重了医疗机构的一些相关市场。由此来看,除了需要进一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促进医疗机构建立科学的补偿机制之外,构建医患、药品等相关链条环节上,各利益攸关方一种科学、合理、多赢的局面,应该成为这一轮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核心和重点,而这一轮的改革也确实应当从顶层设计、统筹规划来进行具体考量。

从医疗、服务、价格这三个点作为抓手来切入改革,确实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通俗的来讲,比如我们的改革就是要让老百姓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也要让医护从业者有一份为之付出、为之追求、并且获得合理行业回报的职业,从而能够维系这一个行业的持续发展,并且能够不断的提升行业水平。如果没有人愿意干这一行了,再做什么也都是浮云。由此可见,构建新一轮的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核心在于破除原有的一些旧有壁垒,比如以药补医等,从而实现一种多赢的科学合理的机制。

下载温州金融改革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温州金融改革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12项主要任务

    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 (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审批) 《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的主要内容,金融综合改革实验主要任务十二项: (一)规范发展民间融资......

    改革方案

    员工薪酬管理规定 一、各分公司经理或项目负责人的任命及薪酬。 1、各分公司经理由总经理提名或公开竞争上岗,经董事会批准后聘任。 2、各分公司经理或项目负责人的年薪酬=月......

    温州民间金融的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温州民间金融的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1-8-11信息来源:《改革与战略》 2009年第01期 □ 龚荣华 王发明 [摘要]文章以温州地区的民间金融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温州民间......

    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具体十二项措施

    会议确定了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的十二项主要任务: (一)规范发展民间融资。制定规范民间融资的管理办法,建立民间融资备案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民间融资监测体系。 (二)加快发展新型......

    服务地方经济 打造一流金融理财服务品牌 - 温州网(5篇)

    倡导“完美服务”诠释“中银理财” --中国银行温州市分行营业部理财中心“优秀理财团队”推荐材料 中国银行温州市分行营业部理财中心成立于1998年,是浙江省中行系统第一批建......

    国务院决定设立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共5篇)

    国务院决定设立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 2012年03月28日 中新网3月28日电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会......

    冯兴元:温州的金融改革试验及其意蕴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冯兴元:温州的金融改革试验及其意蕴(2012-05-......

    改革方案解读

    《集团公司深化国企改革总体方案》 解读 受集团公司委托,我就《全面深化企业改革总体方案》、《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和优化国有股权结构实施方案》、《深化非煤产业改革的指导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