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访谈与思考
访谈与思考
2004年, 为了促进农民增收,中央出台了包括“一减三补”等在内的一系列惠农政策。“一减三补”政策的具体内容包括:减征农业税,粮食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一减三补”政策的出台旨在最大限度地“保护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但是由于我国是农业大国,地域广阔,地理条件相对复杂,所以对“一减三补”政策在全国各地的执行也不相同。农村的村干部或镇干部作为政策的主要执行者,直接影响了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效果。广大农民群众对于政策的认识、贯彻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因素。当然在这过程中可能回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
2006年寒假,我借假期的机会,深入我所在的德州市的部分农村,对当地的村民进行了一些较为简单的问卷调查,同时也对相关的村干部、镇干部进行了访谈,听取了他们对“一减三补”政策实施的一些意见和感想。我走访了五个村庄,下面就我所调查了解及听取的一些情况简要的谈一下农村整体对“一减三补”政策的落实。
通过问卷调查及走访,作为当地的村民对于“一减三补”政策的出台实施很受欢迎,同时作为政策的受益者,农民群众也说出了真心话。他们迫切地希望政策能够真正的贯彻实施,粮食直补款、良种直补款、农机补贴款等,能够切实发放到农户手中,另外广大农民也希望关于政策的实施操作能够更加公开化。从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农民群众对于“一减三补”政策内容的了解也不是很多,只是通过报纸电视对其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农民对良种补贴和农机补贴政策的知晓率低。据调查,约有52%的农户不知道有良种补贴政策,对农机补贴政策的知晓率更是微乎其微,甚至有些村干部也不知晓,他们希望能够通过上级能够通过各种宣传加深对政策的学习了解,以更好的保护切身利益。
农民群众对于党推出的惠农政策非常欢迎,政策也日渐深入人心。作为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村,优良品种少、单产较低,成为影响粮食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实施良种补贴能够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提升粮食作物的品种与品质结构的档次水平,更好的适应市场变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地农民受到上级发放的良种感到非常高兴,有效的提高了小麦的单产水平提高了粮食作物的市场竞争力和生产效益,有效的促进了农民增收。农民种田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增收,种植热情高涨。耿庄的一个农户,从乡信用社获得一笔小额贷款,去年一下子种植了五亩大棚蔬菜,取得了可观的收入,一举脱贫致富。
我们的农民是善良的农民,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他们最终只能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来脱贫致富,国家已经将三农问题提上议案,放到各个层次进行讨论,征集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作为国家的一系列惠民政策,由于宣传、干部腐败等原因,他们能够真正得到实惠的毕竟是有限的。但是他们依然相信国家对于农民群众的关心、关注,他们也始终相信在党的领导下,他们会彻底摘掉贫困的帽子,走上致富的道路。
作为农民的领导,村干部、乡镇干部是“一减三补”政策的主要落实者,他们的素质及行动将成为政策贯彻效果的决定性因素。在政策的落实过程中,我们的村领导干部也确实遇到很多的困难。以前,村干部一年到头不是催工就是讨款,干群关系相当紧张。因此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许多群众不理解干部还能上门送粮食补助,帮助群众发家致富?过去群众负担重,农村干群关系比较紧张,群众上访不断。农村税费改革,特别是今年免、减农业税费和实行粮食直补,各个农村干群关系得到根本改善。村干部也道出了真心话,以前我们象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现在好了,“一减三补”政策使得干群关系变为真正的鱼水关系。农村基层政权得到空前的巩固。
为了更好的将国家的惠农政策落实到每一位农民,东魏村发动村里党支部,组成“一减三补”政策宣传落实小队,将党的惠农政策宣传到每一个家庭,发挥了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部分干部说,将良种补贴皖麦44送到农户手中,大家都是满脸诧异,一番嘘寒问暖,详细解释后,农民方才半信半疑收下良种。由于在当前的体制下,乡镇承担着教师、机关人员的工资的发放,还要确保自身运转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任务,乡村两级财政短缺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几乎所有的乡镇都在举债度日。也难怪农民群众对政策不能够接受。同时,东魏村也严格落实“一减三补”等各项政策,对村干部工资实行了区镇两级统筹;启动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切实解决农民就医难和因病返贫问题。继续下大气力加强了中小学危房改造,搞好农村乡村公路建设和自来水工程,加快城乡一体化、农村城镇化进程,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促进了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要致富,先修路。为了解决村里的交通问题,帮助群众致富,乔庄的干部领导想尽办法,通过各方渠道筹集资金,动员庄里的大户,村里集资修砂礓路1。2公里,解决了村里群众雨雪天外出难的问题,率先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号召。在群众中树立起了很高的威望。另外,村里建立了司法调解中心,进一步健全完善村里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和网络,重点排查调处了土地征用补偿、农村财务、干部作风等易于引发矛盾纠纷的问题。对排查出的问题逐一建立台账,落实包案领导和责任人,妥善调处各类矛盾纠纷。
一是粮食直补不能足额及时到位。据省农调队对全省500户农户的问卷调查,粮食直补金额到户率为95.8%,其中有26%的农户未能按全部小麦、玉米种植面积领取直补款。其原因既有上级政府不如数发放的问题,又有村干部克扣拖欠的问题。另一方面,农民对良种补贴和农机补贴政策的知晓率低。据调查,有62%的农户不知道有良种补贴政策,对农机补贴政策的知晓率更是微乎其微,甚至有些村干部也不知晓。
第二篇:深度访谈与小组访谈
深度访谈法
1、深度访谈法有什么特点?
2、适用范围有哪些?
3、事先该做哪些准备?
4、如何选择访问对象?
5、如何把自己介绍给受访者?
6、怎么面对受访者的无礼或偏见?
7、受访者对询问的问题不知如何作答时,怎么办?
8、受访者回答离题万里。怎么办?
9、深度访谈法的优缺点?
焦点访谈
1、小组访谈法的成功得益于其借用了社会心里学中的一个什么概念?
2、小组访谈的应用范围有哪些?
3、你能谈一谈小组访谈的操作过程吗?
4、你认为组织小组访谈的主持人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5、小组访谈法的优点?缺点?
第三篇:访谈材料
访谈材料
一、被采访者:陈京台 身份:下山村村委书记 年龄: 53 采访时间:2010.10.03 问:陈书记,我想问一下30年来下山村改革是如何促进农村生产进步的? 陈:要促进生产力,必须使得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相适应,改革首先就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自改革开放以来,首先在农村中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其中重要的形式是“大包干”。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把人和生产资料有机地结合起来了,改变了以前吃“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农民的利益与生产挂钩不直接,对发展生产没有积极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之后,做到了“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改革使得生产关系中劳动者的权、责、利有机结合起来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迸发出来了,生产也就很快发展起来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到位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1990年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在农村普遍实行,生产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农民有了粮也有了钱,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农村建设稳步前进。
问:那您对30年来百胜村改革开放总体上是什么评价?
陈:1978年以来的农村改革,目标就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其紧紧围绕的核心是保障和维护农民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30年来,百胜村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巨大,生产力得到极大促进,农民收入不断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些伟大成果都得益于改革。为了农民的福祉,为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改革是必须进行的。1978年到上世纪90年代中叶,是改革促发展,改革促开放;90年代末期,特别是本世纪以来,发展和开放倒逼改革,因为不改革就没有出路。
二、被采访者:陈凤娇 身份:村民 年龄:62 采访时间:2010.10.03 问:陈大妈,改革开放以来,您的生活有了哪些变化?
陈: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人很穷,吃穿都成问题。吃的是白米饭,配菜只有腌制的酸菜,到了冬天更是冻得不行。可不像现在有什么棉衣棉裤之类的,那时候一条布裤就得挨过。豆腐干你倒可以想想,一顿饱餐那是少之又少,除非是逢年过节,家里才舍得奢侈一两回,那时才吃的上鱼、鸡肉、鸭肉这些东西。回想起来,的确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苦日子。现在的生活变化太大了,吃饱
了还不行,还追求什么科学营养的。市场上。的肉、蛋、鱼、鲜菜、果四季常有,想吃什么便能买到什么,十分方便。穿的也越来越好,保暖的还不行,也要讲求舒适大方,追求名牌,各色各样的。问:那日用品呢?
陈:那变化就更加大了!你知道吗,“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四件可是开放前的高档用品,我们都梦寐以求的,以前村中能拥有的那都是十足的有钱人,我们只有眼红的份啊。现在不同了,这些几乎每人都能得到,家中都摆上了电话、洗衣机、大屏幕彩电,手机也随处可见,有的还买了电脑,家用汽车也不断进入村庄。
三、被采访者:陈建喜 身份:村民 年龄: 59 采访时间:2010.10.03 问:二十几年来,我们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陈伯父,您作为较早的果树林承包人,您能谈谈它给您带来的利益吗?
陈:随着1981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中国农村绝大部分地区推广,在我们村子也发展迅猛 “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这毕竟是广大农民所喜爱的生产方式。由于“包产到户”从根本上打破了 “大锅饭”,使我们农民有了真正的自主权,也更有积极性去劳作。
我是我们村中最早的承包人之一,当初也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如今二十几年过去了,事实证明了党为我们指明一条光明的道路。我所承包的果树林养殖的水果,可以说,除了一些大的台风灾害,我们的年产值还算丰厚,估计起来每年每户可分到3、4万的利润,很大地改善了我们的生活水平。从贫困到一年翻身,这种效益是我们万分不能想到的。这种体制是先进的,它不断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使广大农村地区迅速摘掉贫困落后的帽子,大大改善了广大农民的生活。逐步走上富裕的道路。
四、被采访者:陈和昌 身份:村民 年龄: 48 采访时间:2010.10.04 问:陈伯伯,您是一个生意人,对于百胜村的建设您也一定有许多见解,对于下山村的现状,你觉得在那些方面上我们要有所改善呢?
陈: 目前的下山村相对于其他的乡村还是有许多的优越性的,但作为一个村庄,许多的基础设施还是必要的。我经常出差,坐车的经历也比较多,总觉得我们村周围的道路况很不理想。大概由于早先规划本身的缺陷,造成现在道路狭小,再加上一些
菜贩子摆摊不自觉,使得车辆更难行走。积水也特别严重,你也知道的,每年台风到来路面淹得老高,出门也难啊。而且路面年久失修,坑洼不平。别人都说,“要想富,先修路”,我想这些很大程度制约了村中各方面的发展,所以,道路问题是急需改善的。
问:那您觉得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诸如拓宽或修复路况之类的。陈:我觉得要有广大的的村民集体向村委会反映,经过村委会的认同后,可向上级汇报和申请。希望能够拨些资金,再连同村民的力量尽力维修。应该大部分的村民都会支持的,毕竟这使得村中的交通更加便利。
五、被采访者: 陈正坤 身份:下山村村委副书记 年龄:46 采访时间:2010.10.04 问:陈副书记,我想问一下对于村民提出的村中基础设施差的问题,特别休闲、锻炼的场所,您看法如何?
陈:我认为从百胜村目前的生活水平、消费水平上,还不具有建立高档类的大众娱乐场所的能力与必要。据现状看来,村民还是以自发性的,三三两两的进行户外运动为主,群众性的健身活动难于实行。为此,我们也努力做出了工作,积极响应村民精神文化的需求,在村里的小学旁建立了锻炼设施,为村民提供运动场所。不仅如此,我们也正在积极筹划更为规范,更适合村民的娱乐活动,像其他乡镇开展的“体育之家”、“体育下乡,篮球进村”、“亿万农民健身活动”等活动那样,倡导全民健身。今后也向着有组织、有计划、讲科学的全民健身方向发展。
六、被采访者: 陈建树 身份:小学教师 年龄: 45 采访时间:2010.10.04 问:陈老师,您在下山村的学校已执教多年,对于村中的教育事业方面您是比较了解的。您能谈谈下山村中小学目前的情况吗?
陈:下山村目前的教育形式主要以幼年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为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能力,村中大部分孩子几乎都曾在这度过一段美好的童年。不过近几年,随着城乡差距的逐渐拉大,村中教育机构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大批大批的学生涌入了县城,无论是经济允许的还是不允许的,仿佛成了一种跟风。而这也使村中就学的人
数渐渐下降,从20世纪末的一个年段的6个班一直降到现在的两个班,虽说计划生育的优生性,但还是相差甚远 啊。
我也分析了其中的原因,我们在教育设施和师资力量上与城镇实在相差太大了。县城的孩子上的是多媒体,而我们呢,学生对“电脑”这一名词都还不熟悉,他们有能力高薪聘请优秀的教师,而我们的老师大多是本村的,一般都为中专或者大专学历,如此差距实在多则又多。
七、被采访者:陈天生 身份: 下山村村主任 年龄: 39 采访时间:2010.10.04 问:党中央正积极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主任,您对于新农村建设是怎样理解的?
陈:“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具体而言,所谓“新农村”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我们建设新农村遵照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的。
问:对于“党中央的一些新政策难以落实到基层”这一问题,您看法如何? 陈:这对于以前来说可能是难办的,至少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使一些新的政策被我们所接受。可是现在信息技术发达了,早上公布的法令法规,政策路线还不用下午就能收到。我们也积极根据村中的情况,依照上级指令,部署新阶段的任务。说“难以落实”可能归咎于我们基层干部的知识水平不高,对一些政策无法做到深入地理解,执行起来也就事倍功半,落实不到村民中去。对于这一弊病,我们村委会也会认真地检讨的。我们已送了一大批党员到党校培训,希望他们学成归来,能够更好地帮助下山建设新农村。
八、被采访者:张忠兵 身份:大学生 年龄:22 采访时间:2010.10.05 4
问:你现在就读大学了吧,在大学里接触的东西也比较多,思想也也先进,我想你就一个学生的身份,给我们村的建设提提意见或建议。
张:好的。那我就身边的事情说说吧。记得每次寒暑假回来,我都闷得慌。偶尔有同学约去打球,可又没球场,说去中学,可人家也怕被你搞坏了,毕竟是用来教学的,去村里的派出所,可那是政府办公的地方,去别人的工厂,那也是别人的企业机构,能让你进进出出的吗?所以,我觉得下山村应该建立像篮球场这样的体育设施,方便学生锻炼,也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我的很多同学放假了都不怎么想回来,都说回来连运动的地方都没有。这样也会有“厌乡的心理”,当然这只是玩笑玩而已。不过说真的,我真的很希望以后每次的回来,找到的不仅是一种归宿感,更多的能让我们感受家乡的热情。我们也可以向其他乡镇学习,举办全民运动会之类的,让我们的村民也得到尽情的娱乐。
九、被采访者:陈灏 身份:大学生 年龄:23 采访时间:2010.10.05 问:作为当代的大学生,你对我们村的展望如何?
陈:我们如果抓住“十一五”这段时期,遵循党的思想,党的路线,结合我们村的实际情况,我想我们村定会发展迅速。维持下山村的经济稳定是我们的前提,加快城镇化是我们的目标,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是我们的关键。但发展不能拿环境的破坏作为基础,加快工业化的同时,希望我们的这片热土依然有着清新的空气,四季常绿的青山。
十、被采访者:陈碧云 身份:村民 年龄:47 采访时间:2010.10.06 问:阿姨,您开的米店也有十几二十年了吧,你能给我讲讲村民买米的价位和买米的人数占村民人口的比例等情况吗?
陈:我和我丈夫开的米店已经有22年,现在在菜市场这边可以算人流量最多的地方了,村民买菜的同时都会路过这顺便带二三十斤的大米。现在人的生活水平好了,不像以前,各家各户还得自己耕田,我们米店的生意也比原来好了很多。价位吗,一块五到两块五不等,村民大都不太在乎价格的高低,更在意口感怎样。到了过年啊,大家更是抢着买贵点的,好吃点的,祭灶之前都已经买好,说是要吃到正月十五,叫
做“年年有余”。所以,那段时期米就特别好卖。到我这边买的大概有上千户吧,加上村里其它的米店,应该会达到2000户,而我们村总共也就2000多户,我想现在耕田的应该不多了。而且挺多自己耕作的大米还拿到我这边兑好的,说是不好吃。
第四篇:访谈材料
访谈材料
一、被采访者:陈京台身份:下山村村委书记年龄: 53
采访时间:2010.10.03
问:陈书记,我想问一下30年来下山村改革是如何促进农村生产进步的?
陈:要促进生产力,必须使得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相适应,改革首先就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自改革开放以来,首先在农村中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其中重要的形式是“大包干”。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把人和生产资料有机地结合起来了,改变了以前吃“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农民的利益与生产挂钩不直接,对发展生产没有积极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之后,做到了“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改革使得生产关系中劳动者的权、责、利有机结合起来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迸发出来了,生产也就很快发展起来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到位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1990年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在农村普遍实行,生产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农民有了粮也有了钱,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农村建设稳步前进。
问:那您对30年来百胜村改革开放总体上是什么评价?
陈:1978年以来的农村改革,目标就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其紧紧围绕的核心是保障和维护农民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30年来,百胜村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巨大,生产力得到极大促进,农民收入不断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些伟大成果都得益于改革。为了农民的福祉,为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改革是必须进行的。1978年到上世纪90年代中叶,是改革促发展,改革促开放;90年代末期,特别是本世纪以来,发展和开放倒逼改革,因为不改革就没有出路。
二、被采访者:陈凤娇身份:村民年龄:62
采访时间:2010.10.03
问:陈大妈,改革开放以来,您的生活有了哪些变化?
陈: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人很穷,吃穿都成问题。吃的是白米饭,配菜只有腌制的酸菜,到了冬天更是冻得不行。可不像现在有什么棉衣棉裤之类的,那时候一条布裤就得挨过。豆腐干你倒可以想想,一顿饱餐那是少之又少,除非是逢年过节,家里才舍得奢侈一两回,那时才吃的上鱼、鸡肉、鸭肉这些东西。回想起来,的确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苦日子。现在的生活变化太大了,吃饱 1
了还不行,还追求什么科学营养的。市场上。的肉、蛋、鱼、鲜菜、果四季常有,想吃什么便能买到什么,十分方便。穿的也越来越好,保暖的还不行,也要讲求舒适大方,追求名牌,各色各样的。
问:那日用品呢?
陈:那变化就更加大了!你知道吗,“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四件可是开放前的高档用品,我们都梦寐以求的,以前村中能拥有的那都是十足的有钱人,我们只有眼红的份啊。现在不同了,这些几乎每人都能得到,家中都摆上了电话、洗衣机、大屏幕彩电,手机也随处可见,有的还买了电脑,家用汽车也不断进入村庄。
三、被采访者:陈建喜身份:村民年龄: 59
采访时间:2010.10.03
问:二十几年来,我们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陈伯父,您作为较早的果树林承包人,您能谈谈它给您带来的利益吗?
陈:随着1981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中国农村绝大部分地区推广,在我们村子也发展迅猛 “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这毕竟是广大农民所喜爱的生产方式。由于“包产到户”从根本上打破了 “大锅饭”,使我们农民有了真正的自主权,也更有积极性去劳作。
我是我们村中最早的承包人之一,当初也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如今二十几年过去了,事实证明了党为我们指明一条光明的道路。我所承包的果树林养殖的水果,可以说,除了一些大的台风灾害,我们的年产值还算丰厚,估计起来每年每户可分到3、4万的利润,很大地改善了我们的生活水平。从贫困到一年翻身,这种效益是我们万分不能想到的。这种体制是先进的,它不断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使广大农村地区迅速摘掉贫困落后的帽子,大大改善了广大农民的生活。逐步走上富裕的道路。
四、被采访者:陈和昌身份:村民年龄:48
采访时间:2010.10.04
问:陈伯伯,您是一个生意人,对于百胜村的建设您也一定有许多见解,对于下山村的现状,你觉得在那些方面上我们要有所改善呢?
陈: 目前的下山村相对于其他的乡村还是有许多的优越性的,但作为一个村庄,许多的基础设施还是必要的。我经常出差,坐车的经历也比较多,总觉得我们村周围的道路况很不理想。大概由于早先规划本身的缺陷,造成现在道路狭小,再加上一些
菜贩子摆摊不自觉,使得车辆更难行走。积水也特别严重,你也知道的,每年台风到来路面淹得老高,出门也难啊。而且路面年久失修,坑洼不平。别人都说,“要想富,先修路”,我想这些很大程度制约了村中各方面的发展,所以,道路问题是急需改善的。
问:那您觉得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诸如拓宽或修复路况之类的。
陈:我觉得要有广大的的村民集体向村委会反映,经过村委会的认同后,可向上级汇报和申请。希望能够拨些资金,再连同村民的力量尽力维修。应该大部分的村民都会支持的,毕竟这使得村中的交通更加便利。
五、被采访者: 陈正坤身份:下山村村委副书记年龄:46采访时间:2010.10.04
问:陈副书记,我想问一下对于村民提出的村中基础设施差的问题,特别休闲、锻炼的场所,您看法如何?
陈:我认为从百胜村目前的生活水平、消费水平上,还不具有建立高档类的大众娱乐场所的能力与必要。据现状看来,村民还是以自发性的,三三两两的进行户外运动为主,群众性的健身活动难于实行。为此,我们也努力做出了工作,积极响应村民精神文化的需求,在村里的小学旁建立了锻炼设施,为村民提供运动场所。不仅如此,我们也正在积极筹划更为规范,更适合村民的娱乐活动,像其他乡镇开展的“体育之家”、“体育下乡,篮球进村”、“亿万农民健身活动”等活动那样,倡导全民健身。今后也向着有组织、有计划、讲科学的全民健身方向发展。
六、被采访者: 陈建树身份:小学教师年龄: 45
采访时间:2010.10.04
问:陈老师,您在下山村的学校已执教多年,对于村中的教育事业方面您是比较了解的。您能谈谈下山村中小学目前的情况吗?
陈:下山村目前的教育形式主要以幼年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为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能力,村中大部分孩子几乎都曾在这度过一段美好的童年。不过近几年,随着城乡差距的逐渐拉大,村中教育机构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大批大批的学生涌入了县城,无论是经济允许的还是不允许的,仿佛成了一种跟风。而这也使村中就学的人
数渐渐下降,从20世纪末的一个年段的6个班一直降到现在的两个班,虽说计划生育的优生性,但还是相差甚远 啊。
我也分析了其中的原因,我们在教育设施和师资力量上与城镇实在相差太大了。县城的孩子上的是多媒体,而我们呢,学生对“电脑”这一名词都还不熟悉,他们有能力高薪聘请优秀的教师,而我们的老师大多是本村的,一般都为中专或者大专学历,如此差距实在多则又多。
七、被采访者:陈天生身份: 下山村村主任年龄: 39
采访时间:2010.10.04
问:党中央正积极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主任,您对于新农村建设是怎样理解的?
陈:“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具体而言,所谓“新农村”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我们建设新农村遵照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的。
问:对于“党中央的一些新政策难以落实到基层”这一问题,您看法如何?
陈:这对于以前来说可能是难办的,至少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使一些新的政策被我们所接受。可是现在信息技术发达了,早上公布的法令法规,政策路线还不用下午就能收到。我们也积极根据村中的情况,依照上级指令,部署新阶段的任务。说“难以落实”可能归咎于我们基层干部的知识水平不高,对一些政策无法做到深入地理解,执行起来也就事倍功半,落实不到村民中去。对于这一弊病,我们村委会也会认真地检讨的。我们已送了一大批党员到党校培训,希望他们学成归来,能够更好地帮助下山建设新农村。
八、被采访者:张忠兵身份:大学生年龄:22
采访时间:2010.10.0
5问:你现在就读大学了吧,在大学里接触的东西也比较多,思想也也先进,我想你就一个学生的身份,给我们村的建设提提意见或建议。
张:好的。那我就身边的事情说说吧。记得每次寒暑假回来,我都闷得慌。偶尔有同学约去打球,可又没球场,说去中学,可人家也怕被你搞坏了,毕竟是用来教学的,去村里的派出所,可那是政府办公的地方,去别人的工厂,那也是别人的企业机构,能让你进进出出的吗?所以,我觉得下山村应该建立像篮球场这样的体育设施,方便学生锻炼,也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我的很多同学放假了都不怎么想回来,都说回来连运动的地方都没有。这样也会有“厌乡的心理”,当然这只是玩笑玩而已。不过说真的,我真的很希望以后每次的回来,找到的不仅是一种归宿感,更多的能让我们感受家乡的热情。我们也可以向其他乡镇学习,举办全民运动会之类的,让我们的村民也得到尽情的娱乐。
九、被采访者:陈灏身份:大学生年龄:23
采访时间:2010.10.05
问:作为当代的大学生,你对我们村的展望如何?
陈:我们如果抓住“十一五”这段时期,遵循党的思想,党的路线,结合我们村的实际情况,我想我们村定会发展迅速。维持下山村的经济稳定是我们的前提,加快城镇化是我们的目标,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是我们的关键。但发展不能拿环境的破坏作为基础,加快工业化的同时,希望我们的这片热土依然有着清新的空气,四季常绿的青山。
十、被采访者:陈碧云身份:村民年龄:47
采访时间:2010.10.06
问:阿姨,您开的米店也有十几二十年了吧,你能给我讲讲村民买米的价位和买米的人数占村民人口的比例等情况吗?
陈:我和我丈夫开的米店已经有22年,现在在菜市场这边可以算人流量最多的地方了,村民买菜的同时都会路过这顺便带二三十斤的大米。现在人的生活水平好了,不像以前,各家各户还得自己耕田,我们米店的生意也比原来好了很多。价位吗,一块五到两块五不等,村民大都不太在乎价格的高低,更在意口感怎样。到了过年啊,大家更是抢着买贵点的,好吃点的,祭灶之前都已经买好,说是要吃到正月十五,叫
做“年年有余”。所以,那段时期米就特别好卖。到我这边买的大概有上千户吧,加上村里其它的米店,应该会达到2000户,而我们村总共也就2000多户,我想现在耕田的应该不多了。而且挺多自己耕作的大米还拿到我这边兑好的,说是不好吃。
第五篇:人生价值目标访谈与分析
人生价值目标访谈与分析
■ 临汾职业技术学院阴志平
【摘要】 人生价值目标涉及“人为什么活着”的问题,它是人生价值观的核心。通过本次研究有
助于高职思政课教师加深对学生人生价值观的认识,提高他们对学生人生价值观把握的准确性。
【关键词】 人生价值目标高职学生访谈
1人生价值目标。
人生价值目标是人生价值观的核心。人生价值观的进步与落后、高尚与渺小,根本上取决于人生价值目标的不同。人生价值目标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划分。从时间角度,可将人生价值目标划分为远期、近期等目标;从目标取向角度,可将人生价值目标划分为社会公益、人际家庭、名誉地位、经济物质、轻松安逸、自我实现等目标取向;从追求目标涉及的层级角度,可将人生价值目标划分为个人、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等层级。此外,从地位角度,人生价值目标还可分为核心价值目标和外围价值目标,核心价值目标通常是人们要追求的终极目标,它是往往通过一系列外围的具体目标体现出来。人生需要是人生价值目标的基础,对人生需要的不同追求常常反映人生价值目标的不同取向。因此,对人生价值目标的考察通常也伴随着对人生需要的考察。
2访谈设计及过程 2.1访谈对象
为弥补问卷调查的缺陷,通过访谈较细致地了解学生在一些关键问题上的真实想方,问卷调查结束后,研究者针对性的对5名高职学生做了进一步的访谈,被访学生的情况见表1。
表1被访对象的基本情况
被访对象
T1 T2 T3 T4 T5
年级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一 大三
性别 女 女 女 男 男
城市/农村 农村 城市 城市 城市 农村
高考/对口 高考 高考 高考 对口 高考
是否独生子女
否 否 否 是 否
2.2访谈过程
访谈内容涉及调查问卷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访谈主要围绕2个问题:(1)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为什么?(2)你认为人生最需要的是什么?为什么?访谈是在征得被访学生同意并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研究者首先向被访对象说明访谈的目的,然后向被访学生呈现要访谈的问题并给予充分的思考时间,访谈采取一对一的方式,访谈主要利用了下午的课余活动时间。对访谈结果做了认真的笔录。
3结果与分析
3.1访谈结果(笔录)
问:1.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为什么?2.你认为人生最需要的是什么?为什么? T1答:我的人生目标首先是能有一个理想的职业。一个人首先应该自立,有自己养活自己的能力,才可以谈其他的,然后做一个受人尊敬的人,我希望可以得到别人的尊敬,要是别人看不起,那会有很多事都做不成。如果是一个被人尊敬的人,那么办事会方便些。
我个人认为人生在世最需要温暖的家,其次是知心朋友,最后是事业成就。常听人说,家是温暖的港湾,当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我可以寻求家人,寻求朋友帮忙,他们是我的后盾。事业上再有所成就,那么我应该是满足的。
T2答:我的人生目标是建立一个美满的家庭。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家庭是社会的主要单位,一个人的成就与家庭的好坏有密切的关系,一个美满的家庭让我有成就感,归宿感,家庭是劳累一天后人的港湾。美满的家庭是心灵的慰籍所。
人生在世最需要是健康。健康的身体是美好生活的保障,一切的理想都基于一个健康的身体之上,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但金钱买不到健康。
T3答:我的人生目标是做一个受人尊敬的人,能有一个理想的职业并且建立一个美满的家庭。做人,当受人尊敬时,就等于是赞同了自己。人生必不可少的是奋斗,有个理想的职业是一个人应追求的,当做一份不适合自己的职业时,已经失去了一个支点,那这个人就会很累。在累时候总少不了一个依靠,如果有一个美满的家,就能在累的时候得到安慰与关心。
人生在世最需要的是知心朋友,温暖的家和金钱。每个因素都是相互连接,影响的。若想做成一番事,首先需要朋友的支持,同样有家的温暖,在加上金钱,也许就是幸福。
T4答:我的人生目标是做一个受人尊敬的人,能有一个理想的职业,建立一个美满的家庭。我认为人生最起码的原则是做一个受尊敬的人,如果连最起码的尊重都没有,那做人做的就很失败,再下来就要有个理想的职业,有一个自己比较满意的职业那是最好不过了,如果你对自己的工作没有兴趣的话,那你干的还有什么意思呢?最后是有个美满的家,有了家就有了归宿。如果你以上三个都有了,就算比较幸福的了。
我认为人生最需要的是健康、知心朋友、温暖的家。身体是本钱,健康就是福嘛!如果你得到了所有的,身体却搞坏了就不值了;如你有个好身体,还可以干更多的事,但你的身体不健康了就什么也干不了啦。其次是知心朋友,如果在失利时,能有个知心朋友出来帮你一下或者分享以下你的感受,及时给你个安慰是很有用的。再者就是一个温暖的家,有了家就有了归宿,如果你没有一个家,那你的生活就不完美!
T5答:首先是有个温暖而幸福的家,其次是事业和地位。有事业,有地位才有更大的可能让家更温暖、更幸福。有了这样的家庭哪个人不快乐?
我认为人生最需要的是金钱、健康和温暖的家。家是我的目标,健康是延续温暖快乐的保证,金钱使这一切更加现实。
3.2 访谈结论
(1)调查显示,高职学生对未来职业和家庭非常重视,但为社会做贡献的意识相对较弱,他们对权力并不看重,但多数学生表示不乐意成为一名普通劳动者。
(2)调查显示,高职学生对健康、温暖的家的需要明显高于对事业成就和知识的需要,对金钱、平等和职权的需求也较低。随着年级的升高,高职学生对金钱和职权的需要上升;三年级学生对金钱的需要明显高于一、二年级的学生。
(3)女同学更关注理想的职业和个人才能的施展;男同学对建立家庭更为关注,他们对知心朋友、金钱的需求明显高于女同学。
参考文献
[1]喻永红.试析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特点[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3(3): 76-79.[2]袁 霞.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特点及教育对策[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5(3): 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