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中全会给改革带来的四个深远影响
尊敬的党组织:
第一时间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和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许耀桐做客视频访谈,为广大网友解读全会公报。许耀桐在访谈中指出,历届的三中全会在历史上都有重大的意义,这次三中全会给改革带来四个深远影响。
许耀桐指出,历届的三中全会集中研究改革的一些重大问题,在历史上都有重大的意义。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改革进程也必将发生深远的影响。
许耀桐认为,影响有几个方面:一是它推动了改革从单一走向了全面综合。我们说以前的三中全会作出的决定,改革还是比较单性的,尤其是比较偏重于经济体制方面。这次我们是全面的、综合的,刚才说有六大领域,六大提法,六大改革一起全面展开。
二是我们从容易到艰巨复杂。相对来说,过去改革是比较容易的,就是我们比较简单、比较容易的问题先解决,比较复杂、比较困难的暂时放一放。现在我们的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如果说过去我们是全身先动一发,今天我们就是一发而动全身,要动全身的一些问题。
三是从表层到攻坚深化。过去的改革应该说是停留在表层性、浮在面上的问题,相对来说也比较零敲碎打一点,现在我们走入了攻坚深化,要啃硬骨头,拿顽瘴痼疾来开刀。
四是从摸着石头到更加注重顶层设计,也就是把摸着跟顶层设计更好地结合起来,全面推进和重点突出结合起来,所以公报当中提出这两个结合,很好。我想这样势必对我们的改革会产生非常巨大的影响。
汇报人:xiexiebang
第二篇:户籍改革会不会给城市带来流动人口压力?
中国社科院人口研究所所长蔡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经济改革具有渐进的特征。这渐进性的涵义包括两点:其一,任何一项改革都首先需要其他的改革作为铺垫,从而达到风险最小化;其二,当一项改革的条件具备时,改革就不能延误,否则就会阻碍整个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他认为,八十年代以来,户籍制度就不断在进行着改革,到了现在,应该是迈一大步的时候了,风险不会很大。至于户籍制度改革是否会给城市带来更多的流动人口压力,蔡先生认为城市容量应该是动态的,城市人多、物价上涨、生活费用提高,同时劳动力价格会下降,这样想来城市的人就会综合考虑。蔡先生认为,当前最应该采取的措施就是取消有些城市实行的“就业工种限制”。他认为,这也是户籍制度限制劳动力流动的一个主要方面。至于目前城市失业现象,他认为主要是由于市场上有效需求不足和工资刚性所造成的。而推动城市劳动就业制度改革,消除工资刚性,归根结底需要劳动力流动所形成的竞争。此外,蔡先生还认为当前改革户籍制度,给外来劳动力以城市户口,对当前消费有很强的促进作用。他分析说,由于外来劳动力没有城市户口,他总是抱着有一天我也许会离开这个城市的想法,在这种指导思想下,他的消费方式和行为都会是一种短期行为。这也就是说,他会把消费降到最低限度,其余收入储蓄倾向很强。而当他一旦获得当地户口后,他就觉得不管怎样,我都是要在这个城市里生活的,那他周围的城市居民的消费行为就会对他有一种示范作用:别人怎样生活,我也要那样生活。这会使他的消费行为长期化,这一大批人有很强的消费潜力。
第三篇:户籍改革会不会给城市带来流动人口压力?
中国社科院人口研究所所长蔡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经济改革具有渐进的特征,户籍改革会不会给城市带来流动人口压力?。这渐进性的涵义包括两点:其一,任何一项改革都首先需要其他的改革作为铺垫,从而达到风险最小化;其二,当一项改革的条件具备时,改革就不能延误,否则就会阻碍整个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他认为,八十年代以来,户籍制度就不断在进行着改革,到了现在,应该是迈一大步的时候了,风险不会很大。至于户籍制度改革是否会给城市带来更多的流动人口压力,蔡先生认为城市容量应该是动态的,城市人多、物价上涨、生活费用提高,同时劳动力价格会下降,这样想来城市的人就会综合考虑。蔡先生认为,当前最应该采取的措施就是取消有些城市实行的“就业工种限制”,调查报告《户籍改革会不会给城市带来流动人口压力?》。他认为,这也是户籍制度限制劳动力流动的一个主要方面。至于目前城市失业现象,他认为主要是由于市场上有效需求不足和工资刚性所造成的。而推动城市劳动就业制度改革,消除工资刚性,归根结底需要劳动力流动所形成的竞争。此外,蔡先生还认为当前改革户籍制度,给外来劳动力以城市户口,对当前消费有很强的促进作用。他分析说,由于外来劳动力没有城市户口,他总是抱着有一天我也许会离开这个城市的想法,在这种指导思想下,他的消费方式和行为都会是一种短期行为。这也就是说,他会把消费降到最低限度,其余收入储蓄倾向很强。而当他一旦获得当地户口后,他就觉得不管怎样,我都是要在这个城市里生活的,那他周围的城市居民的消费行为就会对他有一种示范作用:别人怎样生活,我也要那样生活。这会使他的消费行为长期化,这一大批人有很强的消费潜力。
第四篇:三中全会:中国改革逻辑
以下是由
11月9日至12日,中国共产党将召开十八届三中全会。这次全会上,新一届领导集体将首次向外界全面阐释其施政理念和改革路线图。日前,多名高层领导人已在不同公开场合表示,此次三中全会将提出“综合改革方案”,而且“改革范围之广,力度之大,都将是空前的”。
在这次“空前”的改革之前,中国已经探索了35年的“改革开放”之路。
这35年,一些历史性的节点永恒地记载史册。回顾35年历程,“三中全会”是观察中国“后30年”(指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年代)伟大变革的一扇窗口,是串起“改革开放”伟大时代的一条主线。
历届三中全会,往往带有每届中央领导集体的烙印,体现出本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施政特点。前瞻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外媒分析认为,习近平、李克强等新一届领导人所选择的改革道路,或许将开启自1992年邓小平发表著名的“南巡谈话”以来,影响最为深远的中国变革。
三中全会与它所改变的中国
纵观党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党的三中全会都承担着促进经济发展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使命,一些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决策,多是在三中全会上作出的。可以说,35年来7个三中全会的中心议题与关键词的变化,折射出党对于中国经济现代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发展模式的认识在不断发展,不断深入,不断成熟。
换句话说,三中全会已成为“改革”的代名词,是观察中国“后30年”变革的历史线索。1978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一共召开过的7次三中全会,“深化改革”始终是贯穿其中的不变主题。这7次三中全会,有5次议题直接是与深化改革相关,2次则和农村改革与发展相关。
而尤为引人注目的,则是4次关系整个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全会,它们分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二届三中全会、十四届三中全会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它们都具有纲领性意义和时代性色彩,分别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四个阶段,即改革的启动阶段、改革的展开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阶段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
最常被提及的三中全会,是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揭开了改革开放“新革命”的序幕,成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
具体来说,这次全会实现了思想路线和重大历史的拨乱反正,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传统,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启动了农村改革的新进程。这些具有重大意义的转变,标志着一个伟大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代的开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始形成。
这一阶段,改革的主战场在农村,改革特点在于逐步摆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探索一种全新的体制模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深圳经济特区则是这个阶段改革开放的标签,中国经济开始意识到“市场”的力量。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在评价十一届三中全会时曾说,这次全会的意义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显示出其伟大。
中共中央第一个关于改革的决定,则是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次会议,标志着改革开始由农村走向城市和整个经济领域,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开始进入第二阶段,即改革的展开阶段。当时,解放思想冲破了“左”的干扰,农村改革取得了突破,然而城市还是原来的那套计划经济体制模式,各种弊端不断凸显。此时,农村改革的倒逼机制开始发力,迫切要求城市改革。
这一阶段的特征是改革从农村走向城市,中国开始探索从旧的经济体制转为新的经济体制,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有许多重大突破,现代企业开始萌芽,社会各阶层活力空前。
1993年11月召开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则勾勒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自此,“市场”的力量正式成为中国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强动力,并深刻改变了近20年的中国。
评价十四届三中全会,必然要联系到十四大,必然要联系到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谈话”。自从1978年中国重启现代化进程以来,中国改革充满曲折。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末复杂的国内外背景,使得中国现代化和民族复兴面临巨大困难。此时,邓小平拿出了共产党人的政治勇气和历史担当,在1992年春天发出“中国不改革开放就是死路一条,谁不改革开放谁就下台”的呼声。当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论断,并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而十四届三中全会则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具体化,中国开始公开推进市场化进程。
这个阶段可以称为中国改革的第三阶段,即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阶段。它始于1992年10月,一直持续了10年时间,直到2002年10月。这一阶段的改革力度较大,向纵深发展的势头也较强劲。其中,“92派”的崛起、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国企改革、房地产改革等影响深远,深刻烙印在当代中国改革史上。
又过10年,即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不仅为此后10年中国的改革与发展勾画出“蓝图”,同时也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新思路。
与10年前相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已由“建立”改成“完善”。这次全会提出了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提出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要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是党的执政理念和发展目标的重大创新,是更加现代、更加人性化的执政理念,标志着最高决策层在国家发展战略上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个明显的改变是,2003年以来,中国领导人日益重视社会的发展。在经历经济高速发展20年后,中共首次面临贫富差距、阶层分化、社会矛盾集中等现代化转型难题。中国领导人适时提出了“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的执政目标,以此统一中共上下的执政理念,扭转单纯注重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发展建设的问题。在发展仍是党的中心工作的前提下,如何更好地保护好社会以及社会中的“人”,将是考验党执政能力和执政素质的重要课题。
“经济奇迹”与政治体制改革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后30年”有一个醒目现象,即经济体制改革或伴生或催生着一系列其他领域的改革,这些改革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以及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邓小平在总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一系列新的政策时说:“就国内政策而言,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条是政治上发展民主,一条是经济上进行改革,同时相应地进行社会其他领域的改革。”
事实上,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中国从未停止过多种层面改革的步伐,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如果真如部分外媒所说,中国近几十年几乎都没有政治体制改革,那么该如何解释中国这30多年的“经济奇迹”?邓小平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强调,“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取决于政治体制改革”。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通过执政党的内部制度建设来向前推进。换言之,执政党内部的改革,执政党体制的完善,实际上就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历史社会环境、中国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中国的市场经济结构,需要什么样的政治秩序与之相适应,并没有现成模式可以套用。越是发展快的社会,在共识的形成上可能越困难。因此,国内有一个强大的组织力量显得极为重要。
现在的中国不用说与1949年相比,即使是与上世纪80年代相比,都已发生了全方位的巨大变化。无论是国家的财富积累、制度化和规则化建设,还是普通民众的生活质量、教育水平,均发生了巨大的进步。
事实上,中国执政党堪称世界上最善于变革的政党。贯穿于历届三中全会的永恒主题便是“改革”。不止经济体制改革,始于邓小平时代的内部变革,延续至今。任期制、责任制、差额选举制等执政党内部的改革步伐一直在向前行进。以党内民主为例,中国地方官员选举的差额比例越来越大,竞争性成分越来越高;中共代表大会党代表选举差额比例、公开透明程度均在不断增加。甚至,中国执政党开始引入以党内民主方式产生高层领导人和重大决策的机制。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学者李成就认为,党内民主等内部建设不仅反映了中国的精英政治需要制度化的新规则和新规范,而且还可能提供一个渐进的和可控的中国式民主的实验。
正如邓小平所说,“所有别人的东西都可以参考,但也只是参考。世界上的问题不可能都用一个模式解决。中国有中国自己的模式”。换言之,世界上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世模式。当然,中国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中国体制模式的形成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风风雨雨和执政党内部的经验教训,都将是改革的动力。
读懂中国,先要读懂中国改革的事实,与其中的逻辑。
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史上重要一笔
再过几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要召开了。中国和世界之所以如此期待此次三中全会,本质上来讲,是期待中国改革,期待中国改革惠及更多的国内公众乃至世界人民。
此次全会的主要议程是研究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问题,被认为是习近平、李克强等新一届领导人全面阐释执政理念、推出深化改革路线图的重要时点。此次三中全会是在中国发展的一个关键点上召开的,无论这次三中全会将出台什么样的改革方案,都将为中国改革史写上至关重要的一笔。
事实上,新一届中央领导层履新伊始,“深化改革”的议题就被提到了极为重要的战略高度。一个异常明确的信号是,2012年12月31日,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的主题就是“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今年适逢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周年,也是改革开放35周年,中国领导人已经明确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提出“综合改革方案”,财政、金融、价格、企业等改革都会走向深入,而且“改革范围之广,力度之大,都将是空前的”。
然而,与前几轮改革相比,这一轮改革的难度和阻力更大。对此,清华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张小劲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指出,“改革开放三十余年,容易改革的领域已基本完成,剩下的都是代价更大的改革。与30多年前相比,历史环境已经有了很大不同。30多年前的改革主要敌人是意识形态障碍,如今的改革难点主要是‘利益’障碍。”
跟35年前相比,当下的中国在经济上要发达得多,社会状况也复杂得多,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因此,人们期待的改革应该是大胆而审慎的改革,即“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正如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埃斯瓦尔·普拉萨德在英国《金融时报》所说,“大爆炸式的改革可能招致那些渴望维持现状的人的强烈反对,从而破坏长期的改革事业。中国政府的谨慎或许反映了其经济和政治智慧,而非缺乏诚意。”
相信,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民族复兴“中国梦”提供巨大“正能量”,值得在中国改革史上大书特书。
第五篇:浅谈信息技术应用给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改革
浅谈信息技术应用给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改革
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推动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不断提高,对人类社会各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和变革。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人们获取知识,传播知识信息已达到方便、快捷的程度。学校作为传播知识信息的重要领地,其传统的教学模式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学校教学应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进行全方位的改革。这种改革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下面谈谈师生在网络教学中是如何进行教学活动的。
一、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对教师教学工作提出更新更高要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对教师课前准备工作提供了充足的信息资源,同时也对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方面提出更高要求。
传统教学中,教师备课主要使用教本和有关参考书。大部分教师年复一年地重复使用相同或相近内容的教本和参考书。在备课中,由于无法及时跟踪当今所授学科最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根本读不上“创新”二字。教师教什么,学生只得学什么,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控制、掌握拥有绝对的权威。在网络教学中,作为教学内容的信息资源,在受控制程度上,师生是处于平等位置的。甚至有时学生优先于教师。在网络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未来教学环境中,学生能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甚至可以挑选更适合自己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更加突出,教师对教学内容所起的支配作用将发生根本性变化。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主要做好三项工作:(1)帮助学生确定获取知识途径;(2)做好对知识信息加工、编辑工作;(3)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来安排适合他们学习的知识信息。总之,在教学内容安排过程中,教师应由过去的“领导‘角色变为学生的“助手”角色。
2.信息技术应用对传统课堂教学带来深刻变革。
长期以来,课堂45分钟里,总是教师教,学生学。虽然也注意了师生互动作用,强调了学生作为主体的重要性。但由于教学设施,教学手段的局限性,教学中总脱离不了教师支配教学活动的权威性,因而无法真正做到让学生各学所需,在学习中有创意。在网络教学条件下,学校和教师完全有能力应用网络功能,尽可能地创造软、硬件教学环境,逐步充实、完善教学信息资源,形成各学科教学内容“信息港”或“信息库”。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够自由选择,多渠道地获取所学知识内容。在规定时间内,学生完全沉浸在知识信息海洋中,根据预定的教学目标来达到学习要求。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熟练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在信息海洋中探索,寻找需要的学习内容,帮助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做好学生的助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真正起到主体作用。教学中,教师简要说明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后,主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敢想别人不敢想的事,敢做别人没经历的事,即使失败了,教师也应予以鼓励。找出失败原因,得出正确结论。在学习过程中,师生共同研究,不断地产生新问题,得出新的结论。教师在教学中,同样学到了新的知识,充实了自已,积累了教学经验。
3.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对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的传统方法带来变革。
众所周知,教师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情况如何,主要是通过书面作业,测验及期中(终)考试来进行。而作业本、考试卷每年耗费多少纸张,这是一项极大的资源耗费。同时也是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纸张来源于造纸厂,造纸厂是环境污染的一个源头。由于书面作业面向全体学生,难以兼顾不同程度学生。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消化不了”。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避免以上问题。因为师生共同学习,教师及时跟踪学生动作,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在学科信息库中,可存入一些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的不同层次电子作业,电子试卷(最好制作一些游戏化的电子作业、电子试卷,可以用编程办到),让学生各学所需。学生在练习中体会数字化带来的虚拟情境,拓展学生视野,发挥想象力。由于无纸化作业考试,避免了资源消耗,从而减轻了环境污染压力。
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给学生带来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加强
教育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不仅仅只是对前人知识经验简单接受,更重要的是在于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如何有创意地运用前人知识经验去解决实际问题,从中发现新的方法,培养智力和能力。网络教学在这方面比传统教学做得好,因为学生学习过程是一个能动的过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在网络条件下完全展现出来,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想象力、创造力。下面谈谈在网络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习动机,形成技能的。
1.利用网络动技术创设问题情境,在学生求学心理中形成“不平衡”状态
所谓“不平衡”是指学生在教师预先设定的问题情境中,深感自已的学习需要未得到满足时,会想方设法寻找满足的对象。通俗地讲,好比学生的求知“胃口”被教师巧妙地“吊”起来,欲罢不能,非得寻根问底。虽然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会设置一些问题情境来引入新课。学生用脑思考多一些,动手机会却较少,至多可看到教师演示实物而已。长期下来,会造成学生眼高手低。网络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既能够让学生动脑思考,又能让学生动手操作,手脑并用。例如,学生学习WORD软件时,教师从网上下载一些精选的好文章,热点新闻和漂亮的图片,用WORD编辑成漂亮的电子报刊展示给学生看。学生会问怎么做的?我自已能做一个这样的电子报刊吗?由此产生了求知心理“不平衡”,并且有了动手的念头。教师及时予以肯定,简单说明网络下载文件的方法(可用网络广播)后,学生会自高奋勇地上网冲浪,在规定的时间内下载需要的内容并在WORD中编辑。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会遇到困难而向教师请教,教师及时指导。学生不断遇到困难不断得到解决,问题情境伴随学习始终。一旦学生完成了自已的作品,手脑才停止运作。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一方面让学生了解网上的知识,拓宽视野,另一方面复习了文档编辑的方法、步骤,学会了WORD排版方法。教学实践表明,网络教学应侧重于学生对科学知识信息掌握,而信息技术知识本身应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工具,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去运用、掌握,教师不要刻意多讲信息技术理论,只要指导学生如何运用即可。总之,问题情境过程一般经过不平衡——探究——深思——发现——解决问题几个步骤。
2.在网络教学中。根据作业难度,适当控制动机水平,体现学生学习过程自主性。
心理学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在网络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觉主动地寻找适合自己水平的学件,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操作,获得自己需要的知识信息。避免了传统教学中统一要求,统一讲解的弊端。每个学生选择的学习任务对自身来说都是适中的,学习效率随之提高。例如学习WORD排版这节内容。教师预先制定出专业水平、业余水平和初级水平三种排版标准,学生浏览这三种标准具体要求后,根据自身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排版标准。少数电脑操作技能很强的学生直接制作具有专业水平的电子报刊版面(在网上参照专业报刊排版并下载有关内容),中等水平的学生能制作像校园报刊那样的版面,而初学电脑不久的学生只作一般要求,能在WORD中编辑一般的报刊版面即可。这样,即注重了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有了自主,才能有创新,才能激发起最佳学习动机。3.在网络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机智培养,具有良好的思维能力。
在网络学习中,知识信息就像海洋,人的一生中不可能学尽所有的知识。这就要求在掌握一定知识量的基础上,学会如何检索,找到自己需要的知识。用最快,最好的办法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学习机智培养问题。在网络教学中,实施以下几点做法,供大家参考:
(1)反思学习过程,找出最佳方案,激发学习机智
在网络学习中,学生始终自主学习,独立完成任务。每完成一项学习任务,要求学生思考刚才操作过程,找出最佳的学习方案。这样非常有利于学生认识潜力的发展。同时学生之间可以利用网络聊天工具进行交流,在相互讨论和交流过程中,对自己本来无意识的做法进行思考,形成学习方法,也可吸取别人好经验充实自己,形成学习机智。
(2)团结协作,营造和谐的网络学习环境,有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 网络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的最大区别在于手脑并用的程度上。由于网上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数量都要求学生眼快手快和动脑快,学生可培养自己灵活多变的操作技巧和敏捷的思维能力。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帮助,分工协作,在短时间内完成个人一时无法完成的工作,从中体味集体力量的强大,培养集体主义观念。例如:学习Word软件时,学生曾分组走向农村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当地老百姓种稻、种棉花、养殖和种菜四项内容。每组负责一项内容的调查工作,写成调查报告。然后,在规定的时间里将报告内容打在Word窗口中。教师和学生一起在网络中进行汇总,将四个调查研究报告在窗口中剪切,粘贴成一篇文章,并插入有关图片。整个过程全部由学生自行完成,教师只做必要的指导。通过这样练习,学生既锻练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团结协作的习惯。
(3)合理地制作交互式与反馈式学件,组织学生开展学习竞赛
现代社会充满着激烈地竞争,其中最主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竞争。在学习中可以制作一些反馈性较强的学件,让学生开展学习竞赛,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例如,学习WIN98附件“图画”程序时,学生在听完老师简单介绍画图步骤后,每人当场画一幅画并保存在网络服务器中,授课教师会同美术教师及时将学生作品进行汇总、评判,通过网络广播将结果展示给学生看。在评判中发现不少学生使用画图程序时能创造性使用画图工具,有些技巧事先教师根本就没有讲解。这是竞争带来的结果。只有竞争,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同时,也会带来令人意想不到的新奇效果,这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之一。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它对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是深刻的,全方位的。师生要面对现实,只有掌握信息技术本领,才能更有效的熟悉它,研究它,并能为人类社会教育、教学工作改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作为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