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兼顾,下活改革“一盘棋”

时间:2019-05-13 05:09: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统筹兼顾,下活改革“一盘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统筹兼顾,下活改革“一盘棋”》。

第一篇:统筹兼顾,下活改革“一盘棋”

尊敬的党组织: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各领域各环节改革的关联性互动性明显增强。改革再出发,必须统筹兼顾,下活“一盘棋”。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历史遗留问题、转型发展问题、公平正义问题、保护环境问题,诸多问题交织叠加、错综复杂,既相互关联,也相互制约。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各领域改革不配套,全面深化改革就很难推进下去,即使勉强推进,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越是改革形势错综复杂、利益格局盘根错节,越要加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下活改革“一盘棋”,要树立全局思维。深化改革不是推进一个领域或几个领域的改革,而是推进所有领域的全面的综合的改革。只有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六个紧紧围绕”的路线图,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改革,同时统筹谋划深化改革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因素,注重推动各项改革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着力增强各领域改革的关联性和各项改革举措的粘合性,才能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

下活改革“一盘棋”,要善于点上突破。全面改革不是一哄而上,协同推进也不是齐头并进。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为突破口,就可以对全面改革起到牵引和推动作用。由重点领域改革的“一子落”,激发改革棋局的“全盘活”。全面深化改革,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放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上。因此,群众关注度高、反映强烈的问题,就是改革要触及的“穴位”。在这些紧要处发力,改到痛处,改得彻底,不仅是改革的题中之义,还能凝聚共识、提振信心,有利于迅速打开局面。这样,才能最大范围凝聚改革力量,最大程度增强改革信心,最大能量释放改革红利,为建设美好安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活力动力。

下活改革“一盘棋”,要坚持稳打稳扎。全面深化改革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胆子大,才能啃动“硬骨头”;步子稳,才能掌好“方向盘”。稳打稳扎,既要有足够的政治智慧和勇气,更要坚持科学的方法论。对一些重大改革,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可以先试点后总结,再逐步推开,积小胜为大胜。对涉及全局的改革,不能自行其是,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人民是改革的主体,要广泛凝聚各方面智慧力量,把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结合起来,让群众探索实践的涓涓细流,汇聚为推动改革的滚滚热潮。

汇报人:xiexiebang

第二篇:下好改革一盘棋

下好改革一盘棋

——三论凝聚全面深化改革的力量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走过35年历程的改革大业,今天该如何得之全盘、谋之长远?

十八届三中全会即将为改革勾画新的蓝图,这些天来,对中国未来的期待,点燃了全社会的热情。从收入分配到社会保障,从行政体制改革到金融体制改革,人们的改革期待涉及各个领域,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改革再出发,必须树立“下好一盘棋”的整体思维。时至今日,改革进入攻坚期,新旧问题交织、利益主体多样;改革越深入,就越要触及深层问题、体制弊端,各个领域的改革越是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相互制约。作为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一项改革举措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影响,每一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面对这种形势,推进改革不能囿于一隅、执于一端,不能只是“马走日,相走田,炮打一溜烟”。零敲碎打式的调整,往往事倍功半;单兵突进式的改革,常常举步维艰。只有坚持全面改革,让各项改革综合配套、协同推进,才能在良性互动中形成整体合力。事实上,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正是十八大以来深化改革的鲜明特色。在认识层面,“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中国要前进,就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论述,充分表明中央对全面改革的清晰认识。在实践层面,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反对“四风”加强执政党自我革新、金融体制改革驶入“快车道”,改革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有力证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下好改革一盘棋”的宏观视野。

30多年来,中国的改革循着从易到难、从局部到全局、从增量到存量的顺序展开,“容易改得都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进一步深化改革,要解决的大多是涉及面广、配套性强、利益关系复杂的问题。推进新型城镇化,户籍制度改革是前提,就业保障、医疗服务、社会保障等改革同样需要有序跟进;转变发展方式,淘汰落后产业是关键,行政体制、金融体制、财税制度等改革也是重要支撑;驱除大气雾霾,治理污染企业是重点,但是空气污染变动不居,一个地方的努力需要其他地方的改革来配合,何尝不需要在区域协调上“走好全国一盘棋”?总之,越是改革形势错综复杂、利益格局盘根错节,越要加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这样,才能最大范围凝聚改革力量,最大程度增强改革信心,最大能量释放制度红利。

十八大报告提出五位一体总布局,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论。然而,全面改革不是一哄而上,协同推进也不是齐头并进。“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改革任务纷繁复杂、千头万绪,如果缺少重点、没有先后,改革岂不会乱了节奏、丢了章法?茫茫九脉流中国,纵横当有凌云笔。改革要只争朝夕,更要胆大心细,让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由重点领域改革的“一子落”,激发改革棋局的“全盘活”。

恩格斯说过,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如同无数力的平行四边形形成的一种总的合力。“下好改革一盘棋”,正是为了激发“总的合力”。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改革,凝聚全面深化改革的力量,中国号巨轮必定能够涉险滩、越急流,驶向更开阔的水域。

第三篇:《建设小城镇,走活城乡发展一盘棋》

请听记者马建采写的述评:《建设小城镇,走活城乡发展一盘棋》 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城镇化放在了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地位上,突出了城镇化对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

本市从2005年开始,以华明镇作为农村城镇化的试点,以宅基地换房的方式建设示范小城镇,这一模式取得了成功,并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影响。更多的农民盼望能住进小城镇,使自己的生活环境得到彻底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由此,本市加大小城镇建设,推出三批共“二十三镇六村”的农村示范镇建设,涉及268个行政村。

从已经建成并运行两年多的华明镇来看,推动农村城镇化就像是一把钥匙,解决了当前农村发展中诸多问题。

首先,用“宅基地换房”建设小城镇方式,是政府主导用较低的成本走活城乡统筹发展的一招妙棋。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的周京奎博士认为,这是天津市委、市政府为农村发展寻找出路和农民热盼提升生活质量的期待,两种愿望叠加在一起碰撞出的大智慧。

【录音:多年来我们一直在试图推动这个农村城镇化建设,但城镇化需要雄厚的资金实力,单靠乡镇农村自身力量还很难取得实质性突破。】

本市“宅基地换房”方式,创新了农村土地流转改革,解决小城镇建设巨大资金缺口,它的核心就是农民搬入小城镇,腾迁出宅基地。原村庄宅基地进行复耕,补偿所占用的土地,而节约下来的土地整合后出售,用土地收益弥补小城镇建设资金缺口。农民入住小城镇不仅圆了几代人的梦想,而且村民搬入的是带有土地证、房屋产权证的房屋,也就是所谓的“大产权”,这样可以自由上市交易,使农民家庭增加了一笔资产。东丽区区委书记张有会说:

【录音:原来三间平房、三间小房,不过四、五万块钱,置换以后,按人均三十平方米居住面积楼房,财产增值四十万到五十万元。】

其次,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出路。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我国农村发展遇到的一大门槛是千家万户分散经营与规模经营之间的矛盾。千家万户分散经营,解决了农民吃饭问题,但是却很难解决致富问题,同时制约了农业的现代化步伐。这些年来我们探讨了各种形式的农业产业化,使土地实现了各种形式的规模化经营,但是终究没能发展起真正意义上的规模化。而农村城镇化恰恰能解决这个问题。华明镇党委书记张长河介绍说,搬入华明镇的共有12个村,这些村子腾迁后的宅基地将有426公顷的土地进行复耕。复耕的土地发展规模化蔬菜大棚,过去一亩地只有六、七百元的收益,现在一亩地收益达到了一万多元。

【录音:这个复耕啊,打破原有的传统耕种模式。因为过去的华明的土地比较贫瘠,可以说是广种薄收,经济效益不大。那么借这次示范镇的设立,我们把它复垦,采用农业设施,现在做了两千多亩地的设施农业,大概总的面积是搞一万亩的设施农业,这一万亩的设施农业的产出要超过过去我们的十万亩。】

三是农村城镇化有利于培育本地区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把城镇经济建立在坚实的产业基础之上。多年来,城市扩张、道路建设等使部分农民得到了土地补偿金,脱离了农业生产,由于农民没有技术又不善经营,从而出现了“农民失地又失业”的现象。

而农村城镇化建设是规划先行。城镇经济的发展支撑、产业发展定位、如何保证农民收入获得稳步持续的增长成为首要研究的课题。像华明镇规划了7.33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华明工业园招商部主任王胜春介绍说。

【录音:目前已经引进了包括中国兵器仪器集团,四川海特等40余个项目。整个的7.33平方公里全部建成以后,预计我们产值能达到400亿元,我们能解决四到五万人在园区就业。】

四是农村城镇化可以扩大内需,引发消费需求,培育新的消费群体。当前我国经济最大的问题是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不足。从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数据上看,投资的贡献率达到94.8%,消费仅为51.9%,消费依然是国民经济的短板。

城镇化在培育消费需求,使农民变为市民,扩大中等收入人群的比重方面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华明镇很多村民都有两份工作,永和村村民王如海承包了100亩的水池,养殖南美白对虾和鲫鱼等,从春天到秋天搞水产养殖,秋天收获之后,进入冬闲期。过去,他就在家里没事干了,现在示范镇里的农业园、工业园、商业区都创造了很多工作机会,冬闲时他就到华明农业示范园上班,岗位是种植管理员,月收入在两千元以上。

【录音:从这上班,连学学这技术,按月开,一月两千多块钱吧。】 华明镇党委书记张长河说,伴随着城镇化和非农化,村民总收入五年内将有显著变化。

【录音:农民人均纯收入,五年之内我们要达到现在的两倍,我们现在是12950元,到2014年呢,我们要达到两万六,是现在的两倍。】

农民收入的增加,能够推动华明镇内商贸、餐饮、旅游等消费,增加教育、医疗等投入。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预测,按照目前中国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到2025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6%,城镇人口将超过九亿,城镇化带来的城市消费增量足以创造相当于2007年德国市场总规模的新市场。

可以说,本市以“宅基地换房”建设小城镇的模式,在中国农村发展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土地是农民沉睡的资本,通过“宅基地换房”盘活农村土地,充分利用土地资本化,解决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加速小城镇建设。目前,本市“二十三镇六村”同时推进小城镇建设,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事情。

“宅基地换房”加速了农村城镇化,城镇化又走活了城乡统筹发展的一盘棋。城镇化不仅使农民变成社区居民,还极大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吸引大量投资投入工商企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说,新农村建设核心就是城镇化,它是激活一个点,辐射一大片。离开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只能是舍本求末。

农村城镇化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奇迹,它必将会创造出新的富足和繁荣,创造出一个人人向往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四篇:一通百兴--带活发展一盘棋

中原崛起:一通百兴--带活发展一盘棋

2008年07月28日09:20[我来说两句] [字号:大 中 小]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汽车在郑州市的北环快速路上平稳地行驶,透过车窗,可见一个又一个汽车交易市场,各式各样的卡车、轿车、面包车、工程车整齐地排列着,熙熙攘攘的人流穿行其间,场面壮观。

有人形容郑州市是“汽车市场围城”:东有郑汴路中博汽车广场,西有中原路汽车交易走廊,南有航海路汽车交易市场,北有文化路国际车城,还有连接全国、辐射全省的汽配大世界„„十几公里的郑花路和中州大道北段,两侧布满了林林总总的汽车交易市场,各种各样的广告牌令人目不暇接。

从上世纪90年代“中原汽贸”的一枝独秀,到如今几大汽车商圈和交易市场各领风骚,河南汽车贸易因交通而兴旺,因市场而发达,已成为全国发育比较健全的大市场,辐射周边省份。

„„

30年的改革开放,河南不断推进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重新发现自身的区位优势并充分加以利用,发展大交通,建设大市场,推动大流通,带活经济社会发展一盘棋,不仅发展了第三产业,推动了第二产业,而且成为国内产业由东向西转移的“二传手”,不断为中原崛起的宏图伟业增添神来之笔。

对河南发展大交通、建设大市场、推动大流通的做法,省委书记徐光春给予了高度评价:“河南在区位、交通、通信和经济地理方面确实有明显优势,经济社会发展得天时地利之便,有利于产生‘虹吸效应’和‘中原通、全国通’的经济社会效应,也有条件成为全国重要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散地。”

路不通畅,物流“瓶颈”,河南的决策者决定从交通破题

河南,因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历来是我国的交通枢纽。然而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流、物流不断增大,滞后的交通能力反而成了制约河南发展的“瓶颈”。

铁路的运能、运力极其有限,过境货物大量积压,本地商品的运出更难安排,曾几何时,“搞车皮”成了生产经营能否成功的关键;民用航空刚刚起步,全省仅郑州有个军地两用机场,每天仅有三五个国内航班;公路运输不仅能力有限,路况也差,省内沿边地市的领导到郑州开会需要提前一天出发,“从郑州到南阳200多公里,坐汽车要走8个小时,中间必须停下来吃顿饭。”一位经常出外采访的老记者回忆说;从外省回来的人都有经验:路一颠簸,不用问就知道已经进入河南了。

全省上下要求尽快改善交通状况的呼声强烈。在省委、省政府的视野里,改善交通状况当然是当务之急。然而,除了方便群众出行之外,还有一盘更大的棋。

在1991年全国“两会”记者招待会上,时任河南省省长的李长春特别提及:“河南地处中原,地理位置优越,第二条欧亚大陆桥的开通,为黄河沿岸地区与沿海地区的横向经济联合提供了条件。”这段话的背景是,河南省委、省政府已有了清晰的战略思路:扬长避短,以发展大交通为契机,以大市场大流通建设为推手,让中原通起来、活起来、流起来,进而达到振兴河南、服务全国的目的。

变则通,通则活。省委、省政府先后推出了一系列发展大交通、构建大市场、发展大流通的重大决策:

省五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使郑州逐步成为全国农产品、生产资料、日用工业品的贸易中心和旅游基地之一”;

省六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积极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抓紧抓好郑州商贸城建设”;

省七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尽快建成以三纵三横高速公路骨架为标志的中原运输大通道”,提出“发展服务业是扩大就业、增加消费的重要渠道”,要“发挥河南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

省八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加快铁路客运专线、公路网络、管道运输、航空运输、内河航运和通讯枢纽等重点工程建设”、“构建交通区位新优势”,要“把发展服务业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

许多研究河南经济发展的学者在回顾这段历史时,普遍认为,这一时期,河南摆脱了旧观念的束缚,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睁大眼睛看全国、看世界,低下头来审视自身的优势和在全国的定位,中原崛起,渐入佳境。

河南改善交通状况一仗接一仗:

1992年,省内第一条高速公路开工;

1992年,国内内陆第一个公路口岸挂牌;

1994年,郑州“四桥一路”开工;

1997年,国内首家铁路陆运口岸成立;

1997年,新郑机场正式通航;

1999年,郑州火车站跨线候车室投入使用„„

从贷款修路到中原高速上市融资,河南交通建设模式由政府投入为主转变为市场投入为主,大大提高了建设能力和管理水平,使得铁路、公路、航空等多线并举成为可能。近20年的不懈经营,使“九州心腹,十省通衢”之地重享盛名:

铁路主动脉有“三纵四横”横穿全境,国有铁路密度居全国前列,地方铁路居全国之首;正在修建的高速客运专线,又将把中原的地利之便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2007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556公里,位居全国第一,从郑州到任何一个沿边省辖市都在3小时之内。发达的高速公路网使河南与全国紧密相连。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3.8万公里,全国第一;“村村通”工程全面告捷,河南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实现了乡乡有客运站,所有行政村通油路或水泥路。公路畅通,已成为河南的一张名片。

现代化航空运输快速发展,目前全省已开辟国际国内航线近百条;郑州国际航空港配套设施正在加快建设。

„„

今日中原通天下。

克服“小农经济意识”,河南着力发展大市场,搞活大流通

仅有区位优势还远不够。没有商品经济意识,缺乏市场经济头脑,商贸城、大市场是不可能建成的。

于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河南省委、省政府抓住主要矛盾,把思想解放、科学发展的红线一穿到底:带领群众克服“内陆意识”,破除“小农经济意识”,构建大市场,营造大流通,让市场意识贯通河南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让市场之花开遍中原。

观念更新,思想解放,让全省上下意识到,交通之利带来的运输之便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借助大交通,兴建大市场,促进大流通。

1990年的金秋时节,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开市。一周后,香港《南华早报》发表评论预言:“上周开始的郑州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还是第一家,尽管第一天交易量有限,市场将在发展中形成价格标准。”19年弹指一挥间,当初的预言早已化为现实:这个最初设在郑州市嵩山南路一个院子里的市场,其日后不断报出的“郑州价格”,名扬海内外,让世界为之瞩目。

郑州商品交易所,现在已是全国三大期货交易所之一,中西部地区独此一家,在小麦、棉花、白糖等大宗商品上,为生产商和交易者创造出良好的套期保值和价格发现功能。

1992年,河南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郑州发展问题,正式确定以贸促工、以流通促发展的战略。春风劲,马蹄疾。郑州加快商贸城建设的步伐,大型批发市场、百货公司如银基商贸城、商业大厦、金博大商场、丹尼斯百货等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目前,仅郑州火车站附近就聚集了23家批发市场,容纳了4万多户批发商。这个商圈的销售额,每年最少500亿元。

市场意识一旦确立,市场的繁荣便成为势不可挡的滚滚大潮。如今在中原大地上,既有以“地产品”为交易对象的市场,如镇平的“玉雕大世界”、泌阳的花菇市场等,也有以经营全国各地商品为主的市场,如郑州建材大世界、郑州水产品批发市场;既有农产品批发市场,如商丘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郑州陈砦蔬菜批发市场等,也有科技、装备制造、金融市场,如河南科技市场、郑州灯具市场、郑州汽车交易市场等;既有有形的交易市场,如郑州中原国际博览中心,也有无形的交易市场,如郑州商品交易所„„

河南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已经由1993年的307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4512亿元,14年增加了14倍多。

市场的兴旺发达,使流通空前活跃:

优雅大气的郑东新区CBD国际会展中心,设施先进,功能全面。这里常年高朋满座、客商云集:第二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2008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第十八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第56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中国纺织品服装博览会„„一系列高端会展活动,盛装开幕,惹人注目。

2007年,郑州会展面积已经突破100万平方米,成为中国内陆会展城市中为数不多的“百万俱乐部”成员。这一年,郑州市展览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的大中型展会有8个,展览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以上的展会有19个„„

目前,河南全省生产资料、生活资料交易额已经接近全省生产总值,粮食、棉花、煤炭、建材、汽车、食品、农资、邮政行业物流发展迅速,一个以郑州为中心的现代物流枢纽已初具规模。

不仅在城市,河南广大乡村的物流建设也成绩斐然。遍布全省的供销社,已成为沟通城乡、为农村提供物资供应的主渠道。

流通搞活了,还带来了人才、劳务市场的活跃。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人的通畅流动,有力地促进了河南乃至全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有了市场,现代商品经济的理念也应运而生:

郑州二七广场,一个不足1平方公里的地方,上世纪90年代初,就已云集了国营性质的华联商厦、半国营性质的商城大厦、集体性质的亚细亚等几家大型商场,它们贴身近搏,曾迸发了著名的“郑州商战”。

“郑州商战”为中国的商业流通乃至各个竞争领域留下了丰厚的遗产,比如商业理念、经营战略、企业文化等。这些都已凝聚成历史传统和文化因子,渗透到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

在郑州经商的大企业中不止一个老总感慨:没想到郑州商业的国际化速度这么快。过去引进个麦当劳就不得了,现在易初莲花、麦德龙、家乐福等蜂拥而来。也没想到郑州的商业网点发展这么快,各种业态应有尽有,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商都”。

进入21世纪,全球新兴产业的发展光彩四射、生机盎然。新产业蕴涵新机遇,河南省委、省政府敏锐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加快发展现代和新兴服务业”,写进了《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和河南省八次党代会报告。河南的现代服务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现代物流,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它是一种建立在信息技术平台上,以运输、仓储、批发等传统产业为基础,高度集中、整合的综合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提高物流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河南的区位优势,决定了发展现代物流的潜力。目前,河南正在构建郑州国家干线公路物流港、郑州国际航空货运中心、郑州铁路集装箱货运中心、郑州铁路零担货运中心、中南邮政物流集散中心、郑州出口加工区、河南进口保税区等七大物流工程建设。按照规划,到2020年,郑州将成为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

复旦大学现代物流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石代伦教授说:“物流是河南的一大金矿。河南的区位优势很突出,从这里向东南西北调货的时间成本最低。以此为起点,通过加强订单流、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等建设,河南不仅能成为全国性的商品集散地,而且可以对全国产生更大的影响。”

跳出河南,服务全国,河南迎来发展最好的时期

市场的兴旺,交通的便利,流通的快捷,生产要素的聚合,有力地带动了河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没有大商贸、大批发、大流通,就没有郑州服装制造业的今天。”郑州娅丽达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孙立说。他早先在市场卖服装,后来随着市场越来越大,客户越来越多,他办起了服装厂,年产女裤150万条,在全国有1000多个专卖店和商场专柜。如今,郑州女裤的年产量已达两亿条,化纤女裤占据了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

大市场、大流通在中原催生了诸多产业集群:荥阳的建筑机械,郑州和漯河的食品加工,许昌的发制品生产,濮阳的装饰灯具,长垣的卫生材料和起重机械等,一个产销有专业分工的多元化格局已经形成。

市场没有边界。开放度有多大,发展的空间就有多大。大交通大市场大流通格局的形成,不仅繁荣了中原,如果能抓住机遇,还可以在全国发展的大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早在1999年,时任河南省省长的李克强就看到了这一点。他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河南要充分发挥地处中原,连接东西的区位优势,实施‘东引西进’战略,即吸引东部产业向河南转移,重点开拓中西部市场。这样做成本比较低,也符合梯度推进的经济规律。”也就是说,河南不但要发展自身,壮大自身,还要当好东部、西部的“二传手”,解决东西部协调发展中的产业梯度转移问题。

2000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决策。在东部大开放、西部大开发的“合唱”中,河南顺势而为,开始实施“东引西进”战略,一手吸引东部的产业、技术、资金,一手大力开拓中西部市场:

双汇把分厂开到了四川,金星啤酒把车间建到了云南,宇通把子公司设在重庆,永煤集团把企业办到了贵州、内蒙古、新疆„„

与此同时,禹州有了大唐集团的电厂,开封来了北京汇源集团的分公司,郑州则被厦门宝龙看中„„

不但如此,河南在大开放的格局中,把视线放得更远:省委、省政府的目光盯上了河南软实力的核心——源远流长的中原文化。河南拥有丰厚的文化资源,这些资源如果能够形成产业,成为市场的一部分,中原的发展将势不可挡。

省委书记徐光春一针见血地指出:“近年来河南的硬实力不断增强,但软实力不强仍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要不断提高广大干部对先进文化在增强河南软实力、提高区域竞争力中重大作用的认识,增强建设文化强省的意识,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促进文化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使实现中原崛起的过程成为硬实力与软实力同步增强的过程。”在省委、省政府的强力推动下,河南文化产业发展蒸蒸日上,渐次融入市场,“中原文化港澳行”、“中原文化上海行”、“中原文化北京行”等大型文化活动次第展开,浦江两岸,香江之畔,濠江之滨,中原春风扑面而来。

带去的是春风,带回的是人气——四面八方、五湖四海的客商流向河南,流向河南的市场。河南市场的人气之旺,前所未有。

“文化作为一种软产品,可以穿越时空,凝聚人气,吸引海内外人士来中原兴业,这是河南独有的优势。”河南省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张进才说。

这是河南发展最好的时期。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努力实现“两大跨越”。广袤的中原大地,万物竞荣,生机无限;市场的观念、精神,改变着我们的土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中原,迎来了复兴的曙光!河南,正昂首走向世界!(本报记者杜时国陈贞权李 兵陈学桦)

第五篇:天道下活自己

天道下活自己

——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

作者:东日写诗

用了大概一个月的时间,终于把《明朝那些事儿》从头至尾看了一遍。一直以来我看历史的眼光都是严肃而敬畏的,所以当看到第一页的幽默调侃时我险些放下。鉴于同学的强烈推荐,我选择了继续。后来的一切证明了我绝对不会为这个选择有一丝后悔。正如作者在书中说的一样,“一直以来,幽默的只是我,而不是历史!”。因此作者只是以幽默的文字书写着残酷而精彩的历史。

关于《明朝那些事儿》的主要内容,我想只有当年明月自己的概括最为准确和精炼。它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事情,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宫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

毫无疑问,无论在这本书前有多少修饰语,它的中心词依旧是“史书”。从这个层面上讲,作者是成功的。历史本身很精彩,硝烟烽火,儿女情长,奇异怪诞,权谋诡谲„„而真正优秀的史书就是能够把这些很好地展示给读者。《明朝那些事儿》做到了,它将明朝三百年的风云际会,跌宕起伏描写的淋漓尽致,让人目不暇接,欲罢不能。值得一提的是,不仅如此,作者还从人性的角度去揣摩,从心理的层面去剖析,从而塑造出一个个有血

有肉的人物,也更接近历史的真相。开创心灵历史,写史,更是写人,更是写心。

但是,我以为这本书最大的成功在“读史明智”这个层面上。正由于上文提到的对历史人物心灵的剖析和对灵魂的挖掘,才让读者从中去思考,去感悟,去领会。而我所得到的最大的感触就是:天道下活自己,活出成功的自己!

“曾有一人,不求钱财,不求富贵,不求青史留名,有慨然雄浑之气,万仞加身不改之志。杨涟,千年之下,终究不朽。”

杨涟是万历年间的进士。出任常熟知县,因考选清官第一,入朝任给事中。明神宗病危,力主太子进攻服侍皇帝。明光宗即位,极力反对郑贵妃求封皇太后。光宗并重,召见大臣,他不属大臣,亦在召见之列,临危顾命;光宗逝世,李选侍居乾清宫挟太子欲把持朝政,他说服朝臣,挺身而出,闯进乾清宫,拥太子即位,并逼李选侍移出乾清宫,安定了朝局,升兵科都给事中。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任左副都御使,因弹动魏忠贤24大罪,被诬陷,惨死狱中。杨涟终生致力于争“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三案以正宫闱,反阉党以遏止魏忠贤,为挽救混乱的政局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杨涟是相信天道的,为了他的道统,他可以牺牲一切。在牢房里先后被“土囊压身,铁钉贯耳”,杨涟也并未身亡,后来许显纯以一枚大铁钉钉入杨涟头部,终将其害死,临行前,杨涟咬破手指,写下血书一封。称“欲以性命归之朝廷,不图妻子一环泣耳!”写完便仰天大笑,奔赴刑场——死时惨不忍睹。毫无人性的酷刑,制服了他的身体,却没有征服他的意志。

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几千年来,一直有人在这条孤独的道路上,无论经过多少折磨,他们始终相信规则,相信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尊严和价值,相信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公理与正义,相信千年之后,正气必定长存。

“他告诉我们,最伟大的人是没有派系的,最伟大的爱是没有分别的。所以,在我国漫长的你死我活的斗争史中,我写下了这一节,以不朽命名,纪念这个医生,这个超越信仰与差别,以一己之力挽救无数生命的伟大人物。伟大的李时珍永垂不朽。”

李时珍和他的《本草纲目》可谓家喻户晓。我不想再言其成书之艰难,意志之坚韧。只想和你们一起看一看他的人生哲学以及由此指导下那条成功的路。在那个战乱的年代,李时珍曾因为负伤与医治的周而复始而丢掉药箱隐居起来。但是后来他又回来,继续他的工作。有人问他为什么的时候,他的回答是“因为我本就是医生啊!”对,就是这样一句话。战争,他不能制止,政治,他无以把握,可是没有关系,因为它们和他没有关系。他始终都记得,自己是一个医生。这就是一个明代医生的觉悟,这就是他一生追求的理想。

这也是一条正确的道路。一个人,坚守自我,从未放弃。不必理会周遭的环境,不必在意身处的时代,只坚定地站在自己的位置,不违天道,努力做自己的事。成功,就这么简单,天道下活出纯粹的自己!

“是的,这就是我想说的,这就是我想通过徐霞客所表达的,足以藐视所有王侯将相,最完美的结束语——成功只有一个,按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这是《明朝那些事儿》的结局,以一个别样成功的人作结。徐宏祖,号霞客。受耕读世家的文化熏陶,幼年好学,博览群书,尤钟情于地经图志。少年即立下了“大丈夫当朝游碧海而暮宿苍梧”的旅行大志。徐霞客的伟大并不只是因为他的游历和游记,更多的是他成功地在天道下活了自己。在那个时代,知识分子考取功名,为官治国是“正路”。可是徐霞客却决心进行自己感兴趣的地理考察事业,这一抉择是很了不起的,它意味着与当时流行的社会风习的决裂。在那个时代,“父母在,不远游”是道德规范。可是徐霞客在伟大母亲的鼓励下毅然决定出游,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决心。徐霞客在那个年代去游历,不会出人头地,不能青史留名,他却愿意放弃一切,追求一生,究竟是为了什么?答案是,什么都不为,只是想——活自己!

这条路无所谓正确与否,只是一种活着的方式。徐霞客很简单,他只想游,只想玩,所以他这么做了,做了一辈子。千年之后,我们看到一个伟大的旅行家,看到了一部伟大的游记,更看到了一种精神,选择自我的信念和精神!

我本也想给自己的文章写一个经典的结束语,现在我没写,因为我要写的东西都在里面,我找不到精炼的句子一语道破。所有的精神实质都在上面的故事里。如果非要我说一句,那只能是:天道下活自己!

下载统筹兼顾,下活改革“一盘棋”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统筹兼顾,下活改革“一盘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西苏旗打造四大基地走活工业经济“一盘棋”

    西苏旗打造四大基地走活工业经济“一盘棋” 今年,西苏旗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思路,紧紧围绕能源、化工、金属采选和畜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的优势产业,力争打造成全盟的清......

    11《深刻理解矛盾论——提高统筹兼顾能力》(下) 题库及答案

    《深刻理解矛盾论——提高统筹兼顾能力》(下)一、判断题 1.平衡是统筹兼顾所追求的重要原则。 2.一个系统和事物的状况怎么样,主要取决于它的要素水平高低,和其结构没有太多关系......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下的是怎样一盘棋(5篇模版)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下的是怎样一盘棋 2018年2月25日,随着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大新县监察委员会正式成立,全国省、市、县三级监察委员会已全部完成组建,这标志着深化国家监察体制......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如何不断适应和实现专业发展? 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中,其自身和外部环境这两方面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因此教师专业化不仅是教师培养、教......

    国企改革转入国资改革下

    国企改革转入国资改革(下) 2012年07月24日 10:07 来源:财经网 2012-07-24 作者:陈清泰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102 八、关于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 国有资本是有政......

    中国司法改革年度报告下

    中国司法改革年度报告(2011)(下) 徐昕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 教授 , 卢荣荣 西南政法大学 , 黄艳好 北京理工大学  2013-01-13 21:08:20 来源:《政法论坛》 2012 年第 2 期 关键词:......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英语教学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英语教学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必然会对师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但要求教师积极转变角色、提高素质,而且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及学生的学习行为都产生......

    新课程改革下三维目标

    新课程改革下三维目标 新课程改革下的三维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 、 “过程与方法 ”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具体而言,“知识与技能”目标长期以来是我国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