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考改革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9-05-14 11:43: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课改下高考改革的几点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课改下高考改革的几点思考》。

第一篇:新课改下高考改革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高考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新课改;高考改革;考试模式;试题;内容; 评价;外语听力;录取

〔中图分类号〕 g63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10(a)—0060—02 高中新课程实验自2004年启动至今,全国除广西等个别省区之外的绝大部分省份已经进入课改实验,与课改相对应的高考改革也在稳步推进。我省将于2013年迎来课改实验后的首次高考。课改后的高考到底怎么考?与现行高考相比有何变化?这些问题都是广大师生和家长十分关注的话题。高考是不同于水平考试的选拔性考试,基于这种特性,一个完整的高考方案主要包括考试与评价、招生与录取两个方面的内容。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全国其他课改实验区高考方案进行比较与分析,帮助我省广大师生了解课改后的高考改革情况。

一、考试模式的选择与科目设置

目前,全国高考考试模式概括起来有宁夏模式、海南模式、北京模式、浙江模式、江苏模式等五类。其中宁夏模式是主流模式,全国大部分省市区采用宁夏模式。

宁夏模式是“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形式,其中“3”指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三科(包括艺术文、体育文),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科(包括艺术理、体育理),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都是三科合卷考试。可以看出,这种模式与我省目前实行的高考科目设置情况最为接近。

海南模式是“3+分学科”形式,其中“3”指语文、数学、外语。分学科是指按文理方向分思想政治、历史、地理和物理、化学、生物,分别进行单科考试。

北京模式的本科院校仍然采用“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的科目设置模式,但对于高职院校只考语文、数学(文/理)、外语三科,录取时参考相关科目的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或者学校按照专业特点加考专业课。

浙江模式采取按高校类别不同,分层次测试的形式。其中,第一层次为全国重点本科院校,统考科目在“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的基础上,加试自选模块。第二层次为普通本科院校,统考科目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第三层次为高职高专院校,统考科目只测试“3+技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3”指语文、数学、外语三科。江苏模式与其他省份相比较为复杂,采用“3+学业水平测试”模式。统考科目只有语文、数学、外语三门,总分480分,同时学生在高二阶段进行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门科目的学业水平测试,其中选修测试科目两门,必修测试科目四门。学业水平测试分a、b、c、d四个等级,四门必修科目必须达到c级以上才能参加高考,两门选修科目必须达到b级以上才能报考本科,重点本科院校的等级要求则更高。

二、考试试题的命制与来源

全国新课改高考命题情况共有如下三种方式。1.委托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如宁夏、海南、黑龙江、吉林、河北、河南、内蒙古、山西、新疆等。

2.实行高考自主命题。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湖北、湖南、广东等采用自主命题的方式。

3.自托混合型命题。即部分科目采用教育部考试中心试题,部分科目自主命题。如陕西省数学、外语科目实行自主命题,其他各科均采用教育部考试中心试题。

三、考试内容与试卷结构 1.考试内容

由于高中新课标各学科的课程结构都包括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因此,不论教育部命题还是各省自主命题的试题内容均涉及各学科的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且以必修模块为主。尽管各地选修课程的开设情况不完全一致,但目前被纳入高考范围的选修模块都属于选修i课程系列(选修ii为校本课程,高考不涉及)。许多省份在研制高考方案时将选修i课程划分为限定选修部分和任意选修部分,涉及各科选修部分的高考试题范围包含于限定选修范围之中。2.试卷结构

试卷结构仍分i卷和ii卷两部分,但试题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考查必修及课标中指定的选修内容,选做题采取“超量供题、限量选答”的模式,考查限定选修模块的内容。

四、高考与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的关系

1.高考与综合素质评价的关系。高中新课改启动后,综合素质评价一直备受关注。综合素质评价一般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6个维度。为了体现多元评价的特点,大多数省份高考改革方案都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以文字形式呈现,通过电子化方式提供给高校,高校在招生录取时,对综合素质全面的学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在现阶段,考生综合素质评价只作为高校录取时的参考。

2.高考与学业水平考试的关系。对于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各省考试科目有所不同,但成绩多采用a、b、c、d等级方式呈现。目前,全国各省区在学业水平测试与高考选拔录取的关系上主要有以下两种模式。⑴硬挂钩模式

硬挂钩模式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将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作为高校录取时的“门槛”成绩。即规定部分学科或全部学科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必须达到某一等级要求后方可报考不同层次的院校。如黑龙江省高考方案中明确规定学业水平测试11门学科中有10科成绩必须达到c级方可报考第一批和第二批本科院校。安徽省也要求应届考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c级或补测合格,方能被二本及以上院校录取。第二种情况是直接将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经过一定方式的换算,所得分数计入高考总分。如海南省的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折算为分数后计入高考总分,新疆省也将不同等级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折算成分数,但未计入高考总分,仅供高校录取时参考。⑵软挂钩模式 该模式只将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用作高校录取时的参考性意见。即将学生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如实提供给高校,高校在录取时采取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学业水平成绩更优的考生。

目前,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与高考录取的衔接问题是各省制订高考方案的一个难点问题。全国大多数省区采用的是软挂钩的模式。仔细分析,即便是采用硬挂钩模式的省份,其挂钩方案也是硬中带软。如黑龙江模式,尽管设置了学业水平测试成绩“门槛”,但c等成绩仅仅是合格成绩,对于任何一位参加高考的学生而言达到此要求并无太大困难。新疆省将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换算成分数,但是没有计入高考总分,其成绩实际上也仅作高校的参考,等级换算成分数没有实质意义。山西省高考改革方案,提出了迎合课改精神要求的高考改革目标,但是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的最终落脚点还是仅供高校参考。

五、外语听力测试

外语考试增加听力测试,是本次课改的一个基本要求。听力考试方式是目前高考改革的一个亮点。其分值(共计30分)是否计入总分也有不同做法。

1.听力测试方式:目前国内高考外语听力测试有两种情况。第一,高考试卷中带有听力试题,参加高考听力考试;第二,高考外语试题中不含听力试题,但考生必须参加一年两次的国家外语等级考试的听力测试,取其最高分值。例如,云南、浙江省采用的就是这种模式。2.听力分值应用:外语听力分值的应用也有两种形式。第一,听力分值直接计入高考外语总分中;第二,听力分值分阶段计入高考外语总分中。例如,山西省规定新课改高考头两年听力分值不计入外语总分,第三年开始计入总分。河南省规定课改高考第一年听力分数不计入总分,第二年开始按听力分值(30分)的计入,第三年按计入,第四年全部计入。

六、高职、高专录取改革

多数省份在高考改革方案中明确提出要支持省内院校试行自主招生,其基本做法概括起来有两个特点。

1.在录取的依据上,将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高考成绩三者进行组合应用,不再依赖高考成绩。例如,山西省规定试行自主招生的学校可以采取“高考成绩+相关科目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相关科目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发展评价结果”、“相关科目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相关专业测试”等多种形式的招生录取模式。相关科目指院校根据学校性质和自身专业设置特点指定的科目。

2.在考试模式的选择上,各校享有一定自主权。比如,黑龙江省高考方案中提出“省内国家级示范性高职(专科)院校要探索实行单独招生录取方式。由招生院校自主规定考试科目、自主命题考试、自主招生录取。”总体而言,上述改革方案均是一种设想和指向,各省的方案均停留在“鼓励”、“探索”、“试行”等导向阶段,少见付诸实施的具体措施。高考因其高度的敏感性和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各地在制订高考方案时所遵循的核心原则是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安全”,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推进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各地对高考改革都秉持立足省情,有利于高校公平公正选拔人才;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促进高中课程改革;做好新旧方案衔接、保持新旧体制平稳过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指导思想。随着各地在高考改革之路上的有益探索和经验积累,在国家高考改革方案出台之后,高考必将更加贴近中学实际,有效发挥对基础教育的良好导向作用。编辑:张昀

第二篇: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

建国以来改革力度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教育变革正在以强大的力度向各省份全面推进。为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加快我区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全区普通高中新课程通识培训活动全面铺,作为第一批参加培训的教师。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学习,让我感触很多,收获很大。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联系本学科的学科特点,如何有效地发挥高中历史教育教学功能,在新课改背景下有效地组织高中历史教学,本人有以下几点感想 :

一,提升学科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习潜力。

新课改培训提到一个思考:西方国家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观念是“兴趣是不能培养的”。对这观念的理解也许存在东西方语言表达的差异,但更多地体现了东西方对受教育者的角色问题的观念差异:西方强调学生对某个学科产生兴趣的主动性,而中国传统教育反映了学生按教育者意愿被动接受培养对某学科兴趣,这是学生产生兴趣的主动性和被动性的区别,一种教育的人性化程度的差别。推行更人性化的教育环境,以人为本,发展学生个性,是新课改的重要目标。那么,每一门学科,尽可能地展现学科的魅力之处,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是挖掘学生学科发展潜力的重要途径。

历史的教育功能是通过回顾历史,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就是要做到尊重历史,追求真实,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怎样把历史课上得精彩生动,把历史课打造成为魅力学科,我想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课前准备充足的教学素材。素材内容可以涵盖中外历史上的人物、事件、制度、现象等具体史实,也可以是浩瀚的史海中提炼出来的典型、鲜活、有穿透力的历史细节,使史实全面生动地再现。如讲到德意志的统一,抓住俾斯麦打败奥地利却没有攻陷维也纳的细节,表现俾斯麦高超的外交手腕。讲到敦刻尔克大撤退,希特勒关键时刻的犹豫,给了联军绝处逢生的机会,增强了战争惊心动魄的气氛。引用罗斯福记者招待会上以借给邻居水管为比喻的援英的新思路,展现了罗斯福杰出政治家的远见等等。

其次,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现素材内容。一句睿智的名言,一个幽默笑话,一幅入木三分的漫画,一个经典的小故事,一系列的数字,一张直观的示意图,一段震撼人心的影片,都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兴奋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探究欲。如讲授《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课,马恩河,凡尔登战役双方兵力损失,用数字深刻反映了战争的残酷;《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一课用图片形象反映了当时资本主义世界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工人失业严重的经济困境。讲到对毛泽东的评价,引用名言:“老鹰有时飞得比鸡还要低,但鸡永远飞不了老鹰那样高”作为导入。总之,让学生用心贴近历史,感受历史,从而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辩证的分析思维,从领略历史的浩瀚和博大,到感受历史人物的远见卓识,感受充满智慧与气魄的人格魅力,推动学生把对历史的感悟,凝聚成一股学习的动力和热情,更好地发现自己学习历史的潜力。

第三,采用丰富的课堂形式,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热情,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通过情景再现,分组讨论,指导学生结合教学内容主动提问题,由学生利用黑板画图,列表展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等活动方式,给学生更多的表现个体能力的机会,提供同学间相互合作的机会,增加师生互动的机会,使课堂变得轻松愉快,使学生通过在与他人的交流,感受到同学的情谊,老师的关爱,从喜欢老师,同学,喜欢课堂,到喜欢学习,到自主探究课本以外的学科相关知识,不断丰富拓展自己的知识。这样,学习不再单纯是孤单的个人行为,更是有同龄人的并肩作战,共同奋斗的事业,而课堂成为了一个实现成功事业的重要平台。

二,提高综合素质,增强教学驾驭能力,提高教育指导水平。

提高综合素质,首先要有一个开阔的胸襟,一颗包容的心。新课改培训中提到美国“允许落后”,“包容失败”的观念给我们的启示,让我深受触动。中国自古有“失败是成功之母”的成语,但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恨铁不成钢的,按自己的理想去塑造学生的强大压力,而少有对学生个性特长的发现和对其发展的提供的大力帮助和支持;看到更多的是对孩子成材的热切期待,却少有对孩子遇到困难的安慰和鼓励。

一.具备一颗宽容的心。

二.

第三篇:新课改下对英语教学的思考

新课改下对英语教学的思考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英语教育教学已逐步由应试教育的教育模式向素质教育体系转变。如何有效的提高英语教学效率,是所有英语教育工作者在不断思考和摸索的问题,本文根据笔者经验,浅谈一些新课改下对英语教学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新课改;问题及方法;教学模式;兴趣培养

一、新课改教学理念

课程改强调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开放课程,民主化师生关系,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教师在教学中不再占据主导地位,充当“引导者”的角色,改变尊师重道的传统观念,尊重、赞赏、帮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发现自身问题并加以完善,学会与学生合作学习。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发展能力。根据新课改理念,找出适合班级的教学方式方法,改善知识结构,积极参与课程开发,达到重构课堂教学,提高自身素质的目的。

二、新课改下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不可否认,新课改的实施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一些新的问题也接踵而来。

1.教师自身方面的不足

面对课改,英语教师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虽然早就熟知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但是在实际应用方面却明显显得吃力,遵从新课改理念,就要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对熟悉的课堂便不知道如何驾驭,在严峻的形势下,考试内容日新月异,开发扩展学生应变能力的题型越来越多,书本上的内容已经不能完全应对考试,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熟知课本基本知识,还要有较大的课外知识加以辅助教学,因此需要教师不断的掌握新的技能,学习新的技术。

2.教学方式过于陈旧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在应试教育下,在课堂上以教师为主体,一味地传授知识,传授经验,部分教师只关注于语法、词汇知识的讲解,侧重课文内容的分析,未能结合课题提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延伸性话题,并未引导学生查阅相关的信息并组织讨论,学生的语言信息输入和语言表达输出缺少实践的环境,导致一些初中生回答问题仅局限于“YES”或“NO”,对相关话题由于缺少有深度和独创性的探讨,以致于不能熟练地运用学过的知识以口头的形式表达出来。因而,新课改提出“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的理念。

3.过分依赖教材

全国著名英语教育专家龚亚夫先生说过:“教材上有的并不一定全都要教,教的不一定要求全会,会的并不一定全考。由此可见,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的教学需求,灵活的运用教材,对教材内容,教学方法,课程学习顺序都可做适当的调整,学会取舍,使教材为学生服务,做到“效率最大化”。

4.学生两极分化,存在差异较大

我国除了主要城市,一些城镇、农村的孩子接触英语较晚,开始学习英语的时候已经过了最佳的学习期,一些学生便很难融入英语课程。学习基础差,导致班级出现严重的分化情况。但是造成初中英语两级分化的原因是来自于多方面的,如:学生自身原因,学习方法不对,学习兴趣不高;教师方面原因,课堂不活跃,没能抓住学生心理状态,课堂缺乏时效性等。

三、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的一些方法

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提高应约课堂的教学效率,必须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抓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注意形式的多样性。如:

1)让学生在课前选学生进行演讲。由于初中学生大多数自我表现欲强,凡事都愿意尝试,因此,教师可以抓住这些特点让学生轮流演讲。演讲的方式,可以是单独演讲,可以找同学进行合作演讲。教师可大概说出一些演讲的内容或形式,像对于今天天气的描述,对于已学课程和未学课程的一些自我观点表述,对于早上发生的一些趣事的描述等等,可要学生进行自我发挥和编写,也可以查资料找适合自己的内容。这种教学形式经过长时间的坚持,学生演讲的内容越来越长,口语表达能力越来越流畅,演技越来越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就越来越浓。在上课前短短的几分钟演讲,对整节课起到了”热身“的作用,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创设情景。巧妙的进行情景的创设,比如游戏、对话、通过道具等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引入到情景里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再通过描述、直观演示、表情、手势等,把学生带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快速的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2.融洽师生关系,促进教学发展

中国五千年文化强调“尊师重道”,教师总是扮演“高高在上”的一种角色,这种思想在大部分学生心理根深蒂固,所以不难发现,很多学生不敢与教师沟通交流,不敢在教师面前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这种现象严重的阻碍了教学的发展。教师首先要改变这种思想观念的禁锢,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需求,并给出意见和帮助。和谐的师生关系,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其应变能力,从而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正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要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教师应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扎实的知识功底、娴熟的教学技巧吸引学生,吸引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要学生真正喜欢是这门课程,并想要去学好这门课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师生关系的融洽是上好一堂课的必要条件。

3.因材施教,因人而议

俗话说:十个手指有长短,荷花出水有高低。每个学生的心理特点、特长、兴趣、智力水平都存在差异,采取统一的教学方式方法,会顾此失彼,不能使各阶层的学生都有效提高自身英语成绩。因此,教师要因材施教,针对个体差异,采用分层教学,使全体学生都能和谐的发展。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分为上、中、下三个级别,对于学习成绩优异的学习,可要求在掌握课堂教学内容的情况下,布置一些可提高他们综合能力和拓展性的课题训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对于中等的学生,在要求掌握基本课程内容情况下,要他们了解知识的正确运用方法,巩固重点难点;对于一些差等生,则要从基础知识抓起,此类学生大都是基础没打好,没有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盲目,没有目标,教师应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制定一些学习目标和方法,帮助他们进行英语的学习和掌握,逐步提高。

第四篇:高考改革下应对策略

高考改革下应对策略

2015高考改革方案出来后,高中生的学习方案,高中课表,高中英语考试,高考采用全国卷等都有了改变,在这高考改革当下高中如何应对学习呢?

高考改革下高中学习应对策略

1.夯实所有学科基础,不让任何学科成为“短板”。

2.语文占高考的比例大幅增加,从现在开始应及其重视。

3.高中知识抢先学习,避免学习落差。新高一开学后,就将面临“分班考”,分班考将是抢占高中优秀师资的一个机会。很多学校都会拿高一期中试卷作为考卷。这就要求你,各门学科在暑期达到高一期中水平。

4.不要走入忽视英语的误区,从现在开始抓起,力争第一次英语社会化考试,就考最高分,减轻日后的学习负担。

5.提前树立目标,为“高校自招”做准备。南昌雷式中学简介

雷式中学咨询电话:0791/88333738,咨询地点:南昌市青山湖区民安路388号或南昌市青山湖区江大南路188号雷式教育总校。南昌雷式中学是一所与南昌市第三中协办的民办学校,具有小学、初中、高中学历办学资质。学校坐落在风景优美、交通便利的青山湖畔,地处青山湖区民安路388号,离南昌三中500余米,占地面积26.8亩,建筑面积约12000平方,有教学楼4栋,宿舍1栋,食堂1栋,塑胶跑道、蓝球场、羽毛环场、排球场、沙坑、单双杠、户外乒乓球桌等体育设施完备。理化生物实验室、图书阅览室、电脑房、舞蹈房、音乐房一应俱全。

第五篇:新课改要求下高中化学教学的改革

高中化学教学观念的转变

四川省双流县中学尤丽娟

摘要:高中新课改的实施,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习惯,教师教学的转变就要从教学观念、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手段多方面进行,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创造性的个性品质,努力使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人,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关键字:新课改教师观多媒体技术教学设计高中化学新课改的实施,是以素质教育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和塑造人的综合素质为目标,是科学的、前瞻的教育,体现了现代教育所具有的主动性、民主性、创造性的时代特征。这就要求21世纪的化学教师必须站在化学发展的“昨天”与“明天”的新旧契合点上寻求自己的创新与发展。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成为了时代的主潮流,化学课堂教学高中化学新课标对化学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创设学习的情景,激发探究欲望,有计划地、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学习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养成科学态度。针对新课改,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要做较大的改变,不能再只是沿用原来的传统的教学方式,而不做相应的改变和创新。

一、建立新的教师观

以前是师道尊严,教师神圣不可侵犯。而新教材下的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以前上课,教师为学术权威,现在与学生一起探究,共同体验学习的乐趣与收获。教师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探究性学习中要建立一个健康、平等的新型的师生关系。“自主、合作、探究”是课堂的主题。课堂上“不怕学生胡说,就怕学生不说。”,教师千万不能扼杀学生的“求异”思维,只有教师的学术权威越来越少,学生的问题才会越来越多,教师的人格权威也就会越来越大。

二、教学设计的改变

新的教材设计,需要教师要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备课上,充分掘展教材资源。因此教师必须学会解放自己,不要再把主要精力放在让学生对某一点知识的逐一过关上。抓紧课堂40分钟,课余让给学生。教师注重的应是学习方法的培养,学习过程的探究,而不在是要求学生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因为今天知识在成倍增长,知识的更新速度又是一日千里,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仅为学生一生所学知识的沧海一粟,你所要求背的也许并非重要,但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却能让他们受益

终生。教师课堂上不在是演员,而应是导演。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教学才会活起来。

三、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造出师生和谐互动的情绪氛围,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增强教学效果而有目的创设的教学环境。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将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和生产相结合,注意训练学生利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感觉到学有所用,更深刻地体会到学好化学的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以前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曾努力创设教学情境来吸引学生注意,现在新课程的教材更体现了教学情境创设的必要性,在很多课程前,都有一些“科学视野”、“科学史话”可供老师选择,这样就更有针对性。其实也不一定所有的教学情境都是老师来创设,还可以在课下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各种媒体工具积累各种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和案例,完成教学中所需的生活化素材的积累放手让学生在新课开始时就参与进来,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优化实验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1、变教师演示实验为学生动手实验

演示实验是传统化学实验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它是由教师来进行实验的演示和操作,学生主要对教师的实验操作手法和步骤进行观察和思考。但由于演示实验主要由教师进行操作,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不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为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应该尽量创造条件,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动手实验,让学生成为实验的操作者,锻炼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具体设置上可以通过诸如小魔术、趣味性强的实验等方式开展,促使学生体会到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的最主要特点,同时达到锻炼思维能力和提高动手能力的目的。

2、将验证性实验向探究性实验转化

当前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各种实验主要用于协助学生加深理解,巩固所学教材知识,属于验证性实验。这些实验很大程度上依附于化学概念,只能作为各种化学观点的验证手段,主要采用教师提出新观点—列出操作步骤—教师演示操作和学生观察—形成结论验证新知识的操作模式。这种实验模式造成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很好的调动,学生只是盲目地顺从接受,无法对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行很好的锻炼。探索性实验主要是指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参与整个实验过程,在充分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抽象思维和科学方法,自行概括出结论的实验形式。它

能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活跃状态,能够起到很好地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作用,真正将学生的学习转变成主动探索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我们要不断尝试将验证性实验向探究性实验转化,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发挥多媒体技术在化学课堂中的重要作用

多媒体教学技术,一般包括摄影、实物投影、摄像、放像、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方面.(1)投影技术的应用

化学课的演示实验,其目的是通过实验让全体学生观察到物质变化的全过程,有理性上有一定的认识,从而提出疑问,获得结论。演示实验可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程度,体现实验过程的真实性、科学性,让学生信服,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途径,也为引出课题、问题,进行讨论、探索,发现创造条件。因此,演示实验要真正起到演示作用,不能演而不示,使演示实验变成讲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变成讲实验现象。为了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度,传统的方法一般采用放大实验仪器,抬高实验装置,增加实验药品的用量巡回展示实验结果,然而实验仪器的放在是有限的,巡回展示实验结果又浪费时间,且有些现象是在实验中瞬间产生的而无法观察到,以至影响教学效果。采用投影技术,可克服上述缺陷,大大提高演示实验的效果。投影技术主要是对实验现象进行放大,克服演示实验可见度小的缺陷,使学生能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特别是一些细小的、不易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比如在讲乙醇与钠反应,毕竟烧杯太小,反应不太明显,后面的学生就会看不清楚,这时使用投影技术,学生就可以很清楚的观察出来反应的现象。投影技术使实验的科学性得到提高,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供条件。

(2)摄像、剪辑技术的应用

演示实验的全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且伴随着一些无关紧要的现象,干扰学生正确观察实验现象,影响实验的效果。由于学生课堂学习时间是有限的,要让学生的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获得信息,给予学生信息要有选择,使学生观察到的现象对所学得的知识有价值。因此,采用摄像、剪辑技术,对实验全过程进行加工,既为学生提供实验全过程,又突出重要的实验现象,同时也不失实验的真实性。

(3)录像教学的应用

演示实验教学中,有些实验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和危险性,在课堂上无法实施演示,借助于录像教学,既保证学生的安全,又保护环境,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浓H2SO4的性质时,可以通过下载实验视频让同学们观察,还有很

多课堂实验效果不是很明显,也可以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通过录像技术还可以对实验中的错误操作引起的危害进行真实再现,引起学生的重视,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和操作技能。

总之,新课改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在不断地深入和发展,我们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的各种要求,本着持续改进教学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目的,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兴趣,教学优化课堂,联系现实生活激发创造,运用多媒体技术对实验教学培养创新等各种教学方法改革,促进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桐.《教育基本理论与实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 王书臣等.《新课程教学设计》,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3】 史薇.新课程背景下有效课堂管理策略刍议【J】,新课程教育(基础教育)

【4】 汪泳,董静.创设愉悦情感的课堂教学【J】.现代中小学教育,

下载新课改下高考改革的几点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课改下高考改革的几点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考改革的几点思考5篇范文

    对高考改革的思考 通过阅读《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和《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我深深地感受到高考制度在不断地更新,进步。......

    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

    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 【摘要】小学语文是语文教学的基础阶段,小学语文在重视素质教育的理念中,取得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学生学习的动力不是老师的教育和家长的监督,而......

    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改进思考

    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改进思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 新课改 教学改进 新课改如何进行数学教学这个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直面教学实施者的对话。课改应该亲力亲为,在实践中努力......

    新课改下体育教学方法的思考及探索

    新课改下体育教学方法的思考及探索 西华二高 马治厂 摘要:2001年,新的课程标准在各省级教育部门确定的学校开始实施。其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了四大课程理念:一是坚持......

    新课改下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思考

    新课改下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思考 内容提要: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如何提高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成为我们地理教师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新课改 课堂效率 地图 地理技能 学......

    新课改下对美术教学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对美术教学的几点思考 各位同仁: 上午好!今天很荣幸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有关新课改下的小学美术教学。教学的十几年中,经常有其他学科的老师羡慕地对我说:“你们美术......

    新课改下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思考[范文]

    新课改下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思考 牟建刚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体育教师来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对体育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给体育教师工作的创新提......

    对新课改下历史教学的一点思考

    对新课改下历史教学的一点思考 吴春桃 池州市第八中学 【论文摘要】新课改下教学实践中,遇到了挫折和失败。痛定思痛,认真反省,找出了问题所在以及解决办法。作为新教师,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