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故事化教学研究

时间:2019-05-13 05:37: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学历史故事化教学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学历史故事化教学研究》。

第一篇:中学历史故事化教学研究

中学历史故事化教学研究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在历史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对故事化教学存在一定的偏见和误区,具体表现为:

1.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故事化教学,而认为故事化教学就是单一的讲故事课,一堂课就是教师讲故事,学生听故事的过程,故事讲完了,课也就上完了;或者认为故事化教学是低水平、低层次的教学,认为历史是科学,是高雅的理论学问,故事仅是故事,是普通的闲话谈资。甚至很多中学历史教师,因担心降低了自己的教学档次,而在教学中刻意回避历史故事的运用。

2.没有真正认识到历史开展故事化教学的必要性,没有认识到故事化教学对于历史教学是不可或缺的。认为中学历史教学更应侧重于理论修养,不能过于通俗和简单。故事化教学不适合中学教学。

3.没有真正认清历史教学的现实,而过分追求故事呈现的方式的多样化和趣味化,看不到教师讲故事恰恰是故事化教学中最直接、最普遍、最朴实的故事呈现方式,甚至把开发故事呈现的方式作为故事化教学的唯一任务,仅仅研究如何让学生课前演讲,如何让学生表演历史剧,或者如何给学生播放电影资料等等,而忽视了对教师讲故事本身的研究。

(二)理论依据

历史故事是构成历史信息的重要内容,也是传递历史信息的主要途径。历史和故事具有朴素的联系。故事教学属于历史情景教学法,要求尽可能真实而全面地再现历史事件(现象)的存在和历史人物活动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的理解历史,克服历史学习的障碍,符合中学生需求层次和学习心理特征。这个年龄段 的学生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通过讲故事能有效地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并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能力和正确的价值观。学生通过听故事、讲故事、分析故事,能养成历史思维习惯,使历史课走出“听”、“划”、“背”的误区,体会到自己是历史知识的体验者、质疑者、感悟者。同时故事教学又有一定的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基础,如现代教育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故事教学正是这种理论的表现形式。

故事教学也是新课程理念下的一种教学手段。《历史课程标准》指出:“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关于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故事化教学

故事化教学,就是以故事为主要的教学素材,以故事搜集、故事呈现、故事评价等为主要的教学方式,组织、设计、开展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既是教学内容的故事化,又是教学形式的故事化,它既适合于不同的学科,也适合于不同的学生。但在实际教学中,人文艺术学科的故事化教学显得更为普遍,而小学、中学阶段的故事化教学则显得更为有效。

2、历史学科的故事化教学必要性

历史学科的故事化教学,就是以历史故事为主要的教学素材,以史料史籍的搜集整理、历史经过的回顾再现,历史事件的分析评价,历史规律的总结借鉴等为主要教学手段的教学模式。历史学科,尤其是中学历史学科的故事化教学,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是实现历史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

3、历史故事

①关于历史故事的时间范畴

故事根据发生的时间不同,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指现在发生的故事,比如新闻故事,一种是指未来发生的故事,比如科幻故事,还有一种是指过去发生的故事,比如成语故事。一般来讲,历史故事肯定是指过去发生的故事,只是历史故事的“过去”和新闻故事的“现在”究竟如何区分。其实,要做出这样的区分,十分困难。人们常说“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这就说明在新闻故事和历史故事之间是可以转换的。有的学者把历史和新闻之间的区间认定为“一代人”,但“一代人”的时间跨度依然十分模糊,难以把握。所以,本课题的历史故事,是广义上的历史故事,它既包括发生时间久远的故事,即传统意义上的历史故事,也包括发生时间较近的故事,即新闻故事。

②关于历史故事的真假

历史不可能被完全还原,我们只能无限度的接近历史的真实,所以本课题所探讨的历史故事的真,都是指相对意义上的真。只要是在历史典籍、文物古迹、口述资料等历史载体中查有所据的,而不是教师上课信口开河,添油加醋的,都可以看作是真实的历史故事。而对于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文学作品,虽然它们会带有很明显的加工创作的成分,但却可以理解为是对历史的真的某种反映,因此也可以作为故事化教学的素材。比如“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反映了商朝的图腾崇拜;孟姜女哭长城反映了秦朝的暴政;阿Q反映了中国近代贫苦农民的无知和悲哀;而范进中举,则反映了明清科举制度的腐朽和危害等等。

(四)本课题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

1、本课题将对故事化教学进行全面、系统的解释,破除长期以来,教育界对故事化教学的偏见和误区。

2、本课题将对历史故事进行全面的界定和分类,纠正人们对历史故事的狭隘理解。

3、本课题将把故事化教学从重要性的层面提升到必要性的层面进行研究,将研究历史与历史故事的天然内在联系,通过历史学科的性质和特点以及中学历史教学的要求和特点等方面,论证中学历史学科一定要开展故事化教学的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4、本课题将积极搜集苏州地区的历史故事,为故事化教学的开展提供丰富、有效的地方史故事素材。

5、本课题将从如何设置悬念、如何提升语言魅力、如何深入历史等方面,对教师讲故事,这一最直接、最普遍、最朴实的故事呈现方式进行研究,以提高课题的实用价值。

(五)研究的目标、内容与重点

(1)研究目标

针对历史学科的本质和特点,结合历史教学的要求和现状,阐明历史和历史故事的内在联系,强调故事化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必要性,并结合实际教学情况,研究开展故事化教学的方法和策略,为初中历史的教学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2)研究内容

1、什么是中学历史学科的故事化教学?

2、中学历史学科开展故事化教学的必然性。

3、中学历史学科开展故事化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a如何搜集故事素材?

b如何选择、运用历史故事?

c教师讲故事技巧和方法。

d走出校园的故事化教学

(3)研究重点

a、解释什么是中学历史学科的故事化教学,破除对中学历史学科故事化教学的偏见和误区。

b、从学科性质、教学要求、学生特点等方面,论证初中历史学科开展故事化教学的必然性。c、搜集和整理苏州地区的历史故事素材,编写相应的校本教材。

d、重点研究教师讲故事的注意事项和方法技巧,为广大教师开展故事化教学提供更为实际、有效的参考。

(六)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1)研究思路

以学校历史教研组组建课题组,从文献研究、实践研究入手,整体思考研究内容,分工落实研究任务,逐步达成研究目标,边研究边总结,边总结边修正,由课题组成员及时把成功经验推广到自己所在学校,推动本校历史教学的发展。

(2)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确定研究课题,收集相关资料,认真填写申报评审书。

第二阶段:完成论文《论中学历史学科开展故事化教学的必要性》。

第三阶段:完成论文《论中学历史学科开展故事化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第四阶段:课题结题。

(3)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阅读相关论著,获取有价值信息。分析其中对本课题的启发和立论根据,并对所有信息加以整理、分析。

2、实践研究法:将实践和研究结合起来,通过课堂教学实际,探索科学合理运用历史故事的方法和策略。并针对实践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反思、分析,改进,以达到预期的研究目的,提高课题研究的实用价值。

(七)反思和启示

1、历史故事教学法应服务于历史教学目标,故事的应用要有选择性。

在运用历史故事教学法时不能忽视了根本的教学任务,历史课失去了“个性”,不成为历史课了。历史课堂上讲授的内容不能是随性的、漫无目的的,更不是单纯的着眼于课堂活跃或“热闹”,为情景而情景,而是必须有助于历史教学目标的实现。选择生动、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是我们选择故事的主要目的。我们的主要目的是以故事为思路,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并引领学生实现思维的深刻化,同时通过故事让学生“神入”特殊的历史人物、特定的历史情境,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所以,我们在选择故事时除了要考虑其趣味性和真实性,更要注重其针对性。

2、把握运用历史故事教学法的时机。在什么时候开始运用历史故事教学法,在什么条件下可以运用历史教学法,是需要下一番功夫来了解的。我总结了关于时机把握的两种情况,一种是教师在做教学设计的时候已经预想到这一部分,运用历史故事教学法之前可以提前进行必要的和充分的铺垫,讲完之后也可以组织讨论和进一步引申,充分发挥其作用;第二种则是没有预先设计的情况下,教师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馈临时穿插,这种情况需要教师能够比较娴熟的应用历史故事教学法的技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教有方法,但无定法。在探索中,教师唯有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实践,针对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去挖掘,才能使我们的教学设计更贴近学生实际,才能更科学、圆满地完成教学目标。

第二篇:当前中学历史教学研究误区分析

当前中学历史教学研究误区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学历史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和进步,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教学改革的轰轰烈烈、教学观念的巨大飞跃、教学模式的潜心挖掘、教学手段的不断开发,都是令所有关注历史教育的人士所欣慰的。笔者在此谈谈目前中学历史教学研究中出现的三大误区的一些粗浅看法。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误区之一:与历史教学论丰硕的研究成果相比,历史教学界对历史课程论的重视不足,导致研究成果极其匮乏,从而任根本上限制了历史教育研究的视野。

自历史教育学理论框架建立之初,历史课程论与历史教学论就成为历史教育学中的核心研究对象。探讨二者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课程论研究的是应该教什么的问题,教学论研究的是如何教的问题。因而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目前关于历史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研究成果,不可谓不多,发表在各级学术刊物上的论文数量真可用“汗牛充栋”来形容了。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总体上目前的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情况是,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始终处于低迷的状态。笔者决非想否定目前关于在历史教学论方面的研究成果价值,而是认为,仅仅靠这些“外在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缓解目前的历史教育危机,在多大程度上对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产生较强的推动,笔者一直持怀疑的心态。其实历史教学的实践已经证明,我们许多的历史教育工作者对此往往表现出了过于的乐观。

“从本世纪(20世纪)末到下世纪的几十年里,我们的孩子究竟应该学习什么样的历史?这是目前几乎每个国家的历史教育工作者都在认真思索的一个极为严肃的问题。„„回答了这个问题,也就为当前的历史教学改革确定了方向和基本目标”(参见马卫东师编著《国外历史教学现状及发展趋势述评》,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这种观点是很有见地的,是很深刻的。简要他说,这正是历史课程论所要研究和探讨的根本问题。其次,初高中的历史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编排等,也都是历史课程论研究的重要对象,与我们在历史教学论上的研究成果相比,这方面的成果真是少得可怜。所以笔者认为,要进行历史教学改革,就必须站在历史课程论的高度,来进行新世纪下的历变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的研究,自然要比纯粹就“历史教学”研究“历史教学”的效果更能取得实效。换言之,我们的历史教师,不但要研究历史教学改革、更要了解和研究历史课程,而对于后者,显然不少老师所具有的意识还很薄弱。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兴未艾的今天,作为课程改革的执行者,我们教师的课程理论素质,无疑也因该成为教师进修的重要内容。

误区之二: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刻意追求教学模式的建构,教学方法的创新的现象,从而忽视对历史教学目标的研究,进而有损于历史教学任务的实现。

笔者曾仔细统计过目前历史教学刊物上介绍的历史教学模式种类不下数十种。根据李秉德教授主编的《教学论》一书中将教学模式的要素分解,其中包括指导思想、主题、目标、程序、策略、内容和评价七顶。依此来探讨历史教学模式,就会发现其中有相当多所谓的“教学模式”,或者没有理论基础,或者把教学方法、教学原则同教学模式混同,或者缺乏评价的最终关键环节,等等。可谓是问题多多。可是为什么还请那么多的人热心刻意去追求所谓的教

学模式呢?笔者拙见,这是时历史教学模式误解的产物。

我认为,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探索当然很重要,但是我更认为,无论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的创新,都掩盖不了不少历史教师知识结构的不合理,思维训练的单一的现状。从根本上来说,教学方法并不是教学的目的,它是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服务的。可是教学实践中,潜意识地把教学方法(模式)置于比教学目标还要重要的地位的例子,比比皆是,而时下流行的历史公开课,就更让我们担忧了。

笔者认为,目前的历史教学活动中存在着一定的“惟教育技术主义”的倾向。教育技术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现在的教具确实是越来越现代化了,从起初的图片、小黑板,到后来的投影仪、录音机、电视机、录像机、激光光盘等,到现在的计算机多媒体软件和网络技术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显示了教育发展的广阔道路和美好前景。不过另一方面,有相当多的教师竟然把课堂(尤其是公开课和竞赛课)搞成了现代教育技术与手段展示会,各种“轻重武器”一齐上场,自己也弄得手忙脚乱,好像用得越多效果越好,不用现代技术就不是一堂好课似的。这样历史教学的目的反而被忽视了。另外,人文学科教学较之于理科学科教学,更重视师生之间通过对话进行沟通和交流,教师的言谈举止和“眉目传情”以及学生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回应、反思、质疑等,都有助于丰富并增强课堂教学的人文性。由此出发,让人担忧的在于,教育现代化的逐步推进,即意味着一步步在剥夺学生的“话语权”,师生在课堂上的“生存”空间愈来愈被挤压。

笔者并不是反对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只是在此结合自己所接触的一些所见所闻谈谈一些粗浅的认识:第一,必须把握好教具必须服务于教学并有助于教学效率提高的原则,教学目的是课堂上师生教学活动展开的依据,手段应处于辅助的地位。第二,必须遵循恰当适度的原则,教学内容决定是否要用现代化的教具。其实有些课件设计只起到了替代传统录音机、电视机和投影仪、小黑板等常规教学手段的作用,课件和开发水平还有待于提高。目前,市场上的教学课件在数量上并不少,但是在质量和品种上确实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是由于教育课件制作者与教育工作者二者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与合作机制。第三,相当多的教师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不熟练,影响了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误区之三:历史教学评价过分量化趋向导致历史教学过程和培养目标欠缺人文性,从而不利于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笔者认为,目前中学历史教学陷入困境与我们对历史学科性质的模糊认识,甚至说有很大的关系。我认为,历史学科其自身的人文学科特点决定了中学历史教学应该以历史为背景,以最终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为核心。然而历史教育人文精神底蕴的流失成为所有关注历史教育人士内心深处的一大忧虑。

值得欣慰的是,由教育部于2001年7月制订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一)(二)》(实验稿)都明确提出中小学历史教育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这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认识和进步啊!言历史教育的任务,无论是提知识传授为主、思维能力培养为主还是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都与我们的教育目的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差。客观的历史知识如果只是纯粹被学生所授受,而不能为学生所内化和认同,那只能是一堆死的知识。正如复旦大学人文学院陈思和先生所说的,知识的传授如果不与真正的人文

精神联系在一起,只是死背教条,脱离实际的感性生活,那只能是一种后果:学生把知识的因素全部接受了,但人性的因素却越来越遮蔽了。因此我的主张是,无论是传授知识、能力培养,还是思想教育,都必须考虑到历史学科这一人文性的特点。必须将人格塑造和人文精神渗透到教学任务的实现中去。

课堂教学应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只局限于认知方面的发展。这是当前教学论思维局限性的最突出表现。实际上我们的历史人文教育并没有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学生对历史中所蕴涵的巨大魅力毫无知觉。我们所进行的学习,正如某专家所批判的,在很大程度上却是一种“颈部以上”的学习,它只涉及记忆和思维,只是一种纯粹的认知学习。其实诸多的历史教学模式,基本上也是为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服务的,在促进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格发展方面,效果似乎极其微小。

正视历史教育现实,将本应该是充满神秘之美和生活趣味的历史变成机械枯燥的应试能力训练,则是最大的问题。工业革命以来惟理性教学模式和惟科学教学模式纵横贯穿于历史教学领域。这种模式崇尚抽象、概括、提炼,崇尚逻辑思维能力,却忽略情感意念和审美情趣的介入;使本来人性化的历史教学评价向标准化、机械化、统一化传向,从而导致历史课的人文精神的缺乏,使最具人文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的历史教育变成了一种纯技术性、近乎八股文式的机械训练。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布卢姆(B.S.Bloom)为代表的教学目标分类模式,尤真是他的认知目标分类,成为主宰目前中小学教育评价的主要形式。由于“情感目标”缺乏客观的测量标准供操作,评价者在实践中往往对此视而不见或者忽略。可是对于人文学科而言,其局限性就很明显了。因为我们在制定评价目标时尽可能使用可量化的模式;如果非量化、不可测量,则反而以为有不客观、不准确之嫌,人文学科的评价也在朝量化方向发展,这不能不令人担忧。其在于,人文学科课程中大量的人文方面的资源,那些具有丰富教育价值、对于人生具有终极意义的,然而又不能用可量化、可操作的定义去界定的知识,就有可能被排除在课程评价目标之外。这自然造成教学评价的不公正和不科学。这对人文学科教学的伤害是不可估量的。目前的历史教学评价也存在着类似的误区。

历史教育是一种以历史丰富的内容,博大精深的内涵,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情感人格等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是最能启发学生思考的一种教育。而我们今天的历史教育,使得我们的学生承载了过多的基础教育对其要求的任务,去死记一些他们根不就不能理解的知识,在此不坚实的基础上还要强化他们的历史创新思维能力,我认为,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真正的历史教育目标的实现。由于历史教育中存在的过多的形式主义过程,使得学生丧失对历史探究的兴趣,对真理的热爱和找寻,历史学习对他们来说,已经变成了一种负担,离历史教育应该给人的思想解放的目标似相差太远。

选自《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年第6期

第三篇:《中学历史教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西南大学

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考试

考试科目培养单位级别学年学期姓名学号类别领域答卷纸

2013年 1 月25 日 研究生院制一、一年来的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

(1)、如何有效的组织课堂调动学习气氛?

(2)、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3)、如何活跃气氛的过程中既保持课堂的活跃性又不会混乱?

(4)、如何提高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5)、如何利用多媒体进行历史教学

二、选题:如何利用多媒体进行历史教学

A、选题原因: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广泛传播,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给传统教学带来了蓬勃的生机。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加强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兴趣,突出重点和难点,提高学生读图识史的能力,化抽象为形象,提高记忆效果。为达到高效的学习目标探索有效的途径,找到现代教学媒体和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最优化运用的途径和方法,以便更好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优化教学效果。

B、查找已有研究成果:

①:新形势下的多媒体历史教学《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年 第19期 | 刘芳②:多媒体历史教学软件的开发与应用《祖国:建设版》2013年 第1期 | 李爱红 ③:浅议多媒体与历史教学《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年 第7期 | 贾志丽④:试论多媒体历史教学软件的开发与应用《考试周刊》2011年 第79期 | 王珑 ⑤:多媒体历史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苑教育》2011年 第21期 | 张谊莹

⑥:历史学科中应用多媒体教学的思考《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1年 第9期 | 叶庆国

⑦:谈谈中学多媒体历史教学方式《陕西教育:行政版》2011年 第4期 | 宋爱军

⑧:实施多媒体历史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文教资料》2009年 第35期 | 李亚萍⑨:浅析多媒体历史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成才之路》2009年 第30期 | 王秀茹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

⑩:多媒体历史教学研究《学问》2009年 第6期 | 李娜辛集市新城镇大李中学 11:多媒体历史教学中值得研究的几个问题《中小学电教:上》2005年 第12期 | 唐○

乐莲仁怀市城南中学 贵州仁怀564500

12:学生为什么不喜欢多媒体历史教学《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5年 第1期 | 李○

一民湖南浏阳市一中教育集团艺术学校

13:多媒体历史教学中地图的制作《历史教学》2001年 第12期 | 张华腾 刘志庆 ○

C、文献综述:

历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因此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之中我们主要学习的是故去的既定客观事实。我们在教学过程之中利用的媒介是主要:课本、部分实物、部分图像资料等,并因为场地的限制,不能更好的感受历史,感受过去而显得死板,缺乏生气。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已是历史的必然。多媒体教学能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

能利用文字、声音、图像等把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所教的内容,制定好教学目标和策略,按照多媒体的功能,运用录音机、录像机、幻灯机、投影机、电子计算机以及相应的软件,构建操作性强、效果好的教学设计新模式,把原本书本中死板枯燥的知识,变成有形的知识。

在教学中多媒体网络技术在创设历史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开发学生创造潜能、进行探究式学习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师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率,并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更好的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比如在多媒体历史演示教学中可以通过展示文物图片、文献资料、历史地图、历史现象的模拟动画以及历史纪录片等多种信息,把不可再现的历史现象重新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精心创设出历史情境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求知热情,而且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棘手的事物简单化、平板的形象立体丰满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之中,我们也必须利用好多媒体教学。

D、形成研究假设

假设一:现如今历史教学中对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处于起步阶段

假设二:现如今历史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已经开始广泛的运用,但是运用的过程之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

E、设计研究方案

1、查找有关历史教学现状的资料

2、深入一线历史教学课堂,调查历史教学中对多媒体利用的现状

3、分析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并研究与教学密切相关的多媒体技术

4、整合多媒体历史教学的相关资料形成观点并论述其可行性

第四篇:初中历史趣味化教学研究

初中历史趣味化教学研究

摘 要:分析了初中历史趣味化教学的必要性,并结合苏教版初中历史课程探析初中历史趣味化教学的策略,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学生;初中历史;趣味教学法;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5-0060-01

传统初中历史教学模式过度关注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识记,一再要求学生去死记硬背,久而久之,学生对于初中历史学科的兴趣不断下降,进而影响到初中历史教学的效益。因此,教师应运用初中历史趣味化教学策略,去改变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

一、趣味教学法运用到初中历史的必要性

所谓趣味教学法,就是以学生的兴趣为契机,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全面调整和改善,进而营造出相对活跃和趣味的课堂氛围和环境。趣味教学法,从本质上来讲,也体现出尊重学生需求的教育理念,其在融入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改变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理念,营造出更加有趣味性的初中历史教学氛围。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融入趣味教学法是很有必要的。

二、初中历史趣味化教学的策略

(1)融入多媒体素材,增加课程趣味性。初中历史涉及到很多的历史事件,不同历史事件之间又存在错综复杂的关联,此时单纯依靠讲述的方式来开展课程,未必能够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利用丰富的多媒体素材和技术,制作出趣味性十足的课件,由此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以更好的状态参与到实际的课程教学中去。此处以苏教版八年级第五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为例,利用多媒体陈列出各个国家联合侵略中华的事件,理清不同国家的出发点,探究在此过程中的国家利益争端,进而实现对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深刻理解。接着在多媒体课件上展示右列的图片(略),要求学生对于图片的内容进行分析,由此检验学生本次课程的学习效果。上面的图片以动物来展现各个国家,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在观察之后,学生结合自己学习到的事件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八国联军事件的本质。由此可见,多媒体素材和技术的融入,可以为初中历史营造一个相对活跃的教学氛围。

(2)设定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历史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学习教材内容。初中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这就要求教师在历史教学中提炼出有效的信息,辨别出材料中哪一部分是客观事实,哪一部分是主观偏见,使学生对历史有正确的认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设定相关历史情境,让学生进行不同历史人物的角色扮演,将历史内容通过表演的方式展示出来,使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加深历史内容的理解。这种趣味化的历史教学方式,不但能培养学生的探究欲望,还能提高教学的质量。

(3)改变教学的语言,促进教学互动性。初中历史教师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历史价值观,都可能影响到实际课堂的互动效果。部分初中历史教师见解独到,往往选择更加新颖或者诙谐的方式来阐述历史事件,此时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也是初中历史趣味化教学法运用的重要契机。此处以苏教版八年级初中历史第11课“北伐战争”为例,在对此次历史事件进行总结和归纳的时候,一些教师会习惯性使用课本官方的语言来表达,但是也有部分教师会使用自己幽默的语言来进行概括,不仅加深了学生的印象,还营造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当时作为黄埔军校的校长蒋介石,认为有必要去“修理一下”吴佩孚、张作霖、孙传芳三派军阀,在1926年7月到1927年4月期间,在湖北和湖南消灭了吴佩孚和孙传芳的主力,他自己也搬了家。搬完家之后,他就打算去收拾张作霖,由此使得北洋军阀统治结束了。口语化的语言、诙谐的表达方式,往往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此时的学习效果也是最佳的。

(4)开展课堂辩论,激发学生积极性。结合某历史事件开展课堂辩论赛,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教师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仅仅在此过程中起到组织和引导的作用,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实现师生和学生之间思维的碰撞,这对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而言,也是很有帮助的。此处选择中国古代历史“王安石变法”课程内容为案例,在课程内容学习完毕之后,要求学生开展辩论赛,辩论的主题是:王安石变法对于当时的宋王朝产生了什么影响?这可以算是一场成功的变法运动吗?确定辩论双方之后,选择对应的辩手,给予双方足够的时间去准备,并且合理调整教师的格局,以构造出辩论赛的现场为目的,实现合理的调整和控制。在参与辩论赛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王安石变法,也能够更加客观地审视历史事件。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趣味化教学法的融入,是改变初中历史被动教育格局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它能够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应该认识到这一点,积极在此方面进行探究,努力使趣味化教学成为初中历史教学的一大特色。

参考文献:

[1]黄燕.初中历史教学应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J].内蒙古教育,2014(02).[2]魏成垒.寻找生活元素体悟身边趣味――对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思考[J].语文天地,2014(17).[3]马婕.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探新[J].宁夏教育科研,2010(02).

第五篇:中学历史教学叙事故事

历史教学叙事故事

——如何使课堂变得生动且有意义

红寺堡二中

王莉

在进入新课程的今天,随着新课堂教学的新变革,我们对课堂教学设计业有了新的认识,改变学生被动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我是一名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对历史课常常是不感兴趣,也不关注这门课程,历史课给学生的印象总是是枯燥的、无味的学科,如何才能引导学生主动走进课程,参与课堂呢?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强调,课堂教学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而是,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设计,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与历史对话,师生共同探讨,互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下面我通过我在教学中的实践谈我的教学小故事。

一,小故事,大智慧

我在讲七年级历史上册《春秋战国的纷争》,初一学生年龄偏小,刚刚接触历史课,比较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而春秋战国的历史对他们而言几乎就趋同一张白纸,这是巧妙地插入一个成语小故事《退避三舍》、《围魏救赵》、《纸上谈兵》,这三个成语故事对初中生说是并不陌生的,因此我请三名学生来讲述了故事的情节,调节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如讲“吴越争霸”时,结合“卧薪尝胆”的故事,教育学生只要发愤图强,吃苦耐劳,就一定能够成功。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了知识,还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学习兴趣。二,导演历史剧,激发求知欲

新课程下的教学,要求课堂的多样性,一次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我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改变教学方式,例如在讲授《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这一课时,北宋的建立,赵匡胤为巩固其统治,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大将兵权,并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收归中央,对于这一目内容我鼓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历史剧,课堂历史剧,由于学生必须先读教材,理解教材,查阅相关资料,再动脑编,动笔写,动

情演。整个过程,不仅使学生了解历史、认识历史,还会学会获取知识,表达情感。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创造力。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大大提高,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小小辩论会,强强对决,展现风采,历史课堂中,有许多历史问题是要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去理解的,例如:对于“澶渊之盟的评价”,为了取得好的效果,我专门为学生开一次小型辩论会,并介绍辩论的基础知识和技巧。从辩论效果看,学生已入门,学会辩论。并且学生能通过已学习的历史知识,结合史实得出正确的观点。

师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可以营造出一种能够使学生心情愉快、无忧无虑的学习氛围。学生不仅可体会到角色的转换,还能培养学习兴趣。置身于课堂,学生不仅不会感到紧张、沉闷,反而会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特别是对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在这种融洽的学习环境中,可以增强他们学习和克服困难的信心,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大胆尝试,从而有效促进能力的发展。

社会在发展变化,教师也应改变教学观念,怎样让学生感受历史,激发他们的内心像是自己在重走那段历史一样,随着历史的乐而乐,历史的悲而悲,只有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拓展知识面,深挖教材,才能在课堂教学中以不变应万变,提高教学质量这样,才能把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发出来。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创新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下载中学历史故事化教学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学历史故事化教学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实战化战术互联网教学研究

    实战化战术互联网教学研究 摘 要习主席提出“能打仗、打胜仗”的强军目标,院校教育要“面向部队、面向实战、面向未来”。 战术互联网是面向战场的一体化信息系统的神经网络......

    新闻报道故事化

    摘要:新闻报道故事化已经普遍地存在于当今的媒体运作中,新闻之所以青睐故事化叙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闻可以借之得到更为有效的传播。用故事讲述新闻,既满足了读者的接受心理需......

    常态化多媒体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研究

    常态化多媒体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研究 信息组芦斌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规模在中国的不断高速扩大,信息技术对现代人生活、工作的深刻改变,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中学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研究五篇

    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研究 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班级:***2547 学号:***20 姓名:罗月娟 一、导论 面对充斥身边的各种繁杂信息(有用的、无用的),传统的知识观及其所......

    初中音乐课堂趣味化教学研究

    高关初级中学音乐校本教研总结 —初中音乐课堂趣味化教学研究 音体美教研组:杨思霞、何世霞、马 晶、王继祖 2014年7月2日 1 高关初级中学音乐校本教研总结 ——初中......

    物理实验层次化教学研究论文

    1实验层次设置既有提升又互为基础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物理实验教学已实现了向基础、综合和设计性实验这一层次化教学模式转变。有的将大学物理实验明确划分为基础性实验......

    一位农村中学历史老师的教学故事[本站推荐]

    历史教学故事 :一位农村中学历史老师的教学故事我是一位农村中学历史老师,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工作已有二十多年了。在 教学过程中,我有喜也有忧,喜的是:学生的不断成长,成为国家的......

    故事类课文的教学研究

    故事,宛若清泉 —— 关于故事类课文的专题教学研究小结 一、什么是故事类课文? 什么是故事类课文,其实没有准确的定义,也没有什么科学的划分,我们权且认为是内容具有很强故事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