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文艺为政治服务”与新中国美术

时间:2019-05-13 05:29: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汪洋“文艺为政治服务”与新中国美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汪洋“文艺为政治服务”与新中国美术》。

第一篇:汪洋“文艺为政治服务”与新中国美术

“文艺为政治服务”与新中国美术

汪 洋

(浙江林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浙江 临安 311300)

[摘要]《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文艺为政治服务”命题是特指包括美术在内的文艺应服务于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建国以后,“文艺为政治服务”不仅跃升为国家的文艺基本方针,也被明确地阐述为执政党的具体政策和任务服务,新中国美术就是在国家权力和政党意识形态的整合之下作为一种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工具使用。60年代中期以后,文艺又被要求完全服从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执政理念,美术又相应地沦为阶级斗争的工具。

[关键词]服务;政策任务;阶级斗争为纲;新中国美术

作者简介:汪洋(1967—),男,安徽枞阳人,博士,浙江林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艺术史论与艺术创作。浙江杭州临安市环城北路88号,311300。0571—63732828,***。wangyangxxc@163.com

在新中国美术发展进程中,美术无论是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还是为阶级斗争服务,都彻底体现了“文艺为政治服务”口号的绝对意义。这个口号是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文艺是从属于政治的”,“是服从党在一定革命时期内所规定的革命任务的”。值得注意的是,毛泽东提出文艺从属于政治这个命题,是指从属于具有特定内涵的“政治”。他说:“我们所说的文艺从属于政治,这政治是指阶级政治、群众政治,不是少数政治家的政治”。“文艺服从于政治,今天中国政治的第一根本问题就是抗日。”[1](p857)显然,毛泽东在这里所说的文艺服务于政治是同服从于什么政治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这样,它就不再是一个抽象的命题,而是一个具体的为人民大众“代言”的,“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斗争,实行改造自己的环境”,促进历史发展的艺术功能观和价值观。应当看到,“毛泽东从20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出发而提出的这一观点,是与“五四”以降的“文化启蒙”、“美育救国”等观点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就是希望“自上而下”地唤起民众,实现中国社会又落后走向进步的世纪伟业。”[2](p366)而事实上美术在20世纪上半叶抗日民族解放事业和宣传革命历史、普及文化知识中所发挥的巨大而不可替代的作用,正表明了“文艺为政治服务”这一命题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积极作用。

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取得了国家政权,“文艺为政治服务”随即跃升为国家的文艺基本方针,被纳入了中国共产党建国方略的实施和意识形态的建设当中,并被进一步规定为必须为党的具体政策和任务服务。1949年7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文代会上,周恩来在政治报告中要求文艺工作者去“歌颂”、“记录和宣扬”作为“三年的人民战争的支持力量”的农民,还应把“正在一天比一天成为中国建设事业的主要力量”的工人阶级当作“我们的文艺创作的重要主题。”“假如我们的各部门的文艺工作者都有全局的想法,能够和今天的建设联系起来,和我们的政治运动密切结合起来,我们的工作就会发展很快。”[3](p33)郭沫若在总

报告《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中也提出:“我们文学艺术工作者的任务”,首先是“努力用文学艺术武器来加紧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和“建设新民主主义的人民共和国,”号召“一切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的文学艺术工作者团结起来,为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的政治革命而奋斗!为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的文化革命文艺革命而奋斗。”[4](p38)周扬在《新的人民文艺》的报告中,不仅认为:“我们的文艺既然为政治服务,具体说,就是为战争为生产服务的,那么文艺就应当推动战斗、生产”,而且强调:“为了创造富有思想性的作品,文艺工作者首先必须学习政治,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当前的各种基本政策。”[5](p96)大会最后确定以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作为今后文艺工作的总方针,确定为人民大众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为文艺运动的总方向。1953年的第二次文代会的政治报告,题名就叫《为总路线而奋斗的文艺工作者的任务》。周扬的报告《为创造更多的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而奋斗》肯定几年来“我们文学艺术作品„„紧密地服从了当前的政治任务”,认为“文学创作离开了党和国家的政策,就是离开了党和国家的领导”。[6](p243)

第一次文代会开始了文学艺术“一体化”进程。为了确保新中国的文学艺术能够按照党所制定的方针政策行事,能够适应新的政体的需要,新政权很快建立起一套以政治为中心的文艺管理体制,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艺术大一统局面。各门类的艺术团体相应成立,“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也应运而生。协会成立后,除了筹办各种展览外,还组织美术家进行各种类型的创作活动,甚至提出“应有计划地分配创作任务,给以特定的主题,于指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7](p6)1953年,在美协第二次扩大会议上通过的“章程”规定了协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美术家协会,是以自己的艺术创作积极参加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和建设事业的中国美术家的自愿组织。中国美术家协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学艺术方针,认为美术应当为人民服务,美术家应当积极参加人民的斗争,密切联系人民群众,采取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批评方法,努力发展为人民所需要的美术工作,用学习和自我批评的方法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作品的思想水平和艺术水平。”[8](p1373)这里,美术创作的政治思想要求规定的清清楚楚,尤其是“用学习和自我批评的方法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作品的思想水平和艺术水平”一句,意在美术家们必须进行自我思想改造,克服个人主义及自我表现的欲望,符合社会主义美术的创作要求。在建国以来的17年中,中国美协及各地分会,基本上是按照自己的宗旨行事,在积极贯彻党的文艺方针、组织创作和展览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即以全国美展为例,美协在整个展览的筹备过程中,均有明确的选题要求和导向性。且这类大展多以“纪念”、“庆祝”某一历史事件或重大节日为目的,这就在无形中为选择作品定了基调,歌颂模式的形成与这类“庆祝展”、“纪念展”直接相关。比如在“庆祝开国十周年全国美术展览会”筹备期间对作品的题材内容规定的范围:“(l)反映祖国工业、农业大跃进的作品;(2)反映我国国防建设,保卫祖国保卫世界和平的作品;(3)新的风俗画;(4)山水、花鸟、肖像、静物画;(5)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面貌;(6)十年来重大政治运动的反映,包括土改、抗美援朝、三反五反、三大改造、整风运动、反右派斗争、人民公社运动、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等;(7)歌颂中苏友好团结,歌颂社会主义阵营的强大和团结,反映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的作品;(8)新创作的革命历史画。”[9]其实八项规定中大部分题材内容在此前后美术创作中早已不同程度

地呈现,如50年代初期描绘抗美援朝、中期描绘农业合作化运动等,到了50年代后期美术创作以表现“大跃进运动”为主,进入六十年代又以革命斗争题材为主等等,已基本上显露出美术创作随着国家政治生活中心内容的转移而转移的轨迹。

在文艺体制的规范与要求之下,特别是在政治激发的火热的时空中,美术家已不再自命清高,而是自觉地加强自我思想改造,以迎合时代的要求。因此政治和业务的关系,一直是美术界要反复强调和反复讨论的问题。1954年7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提高文艺干部的政治修养和艺术修养》(《美术》同年第9期转载)。社论中指出:“我们国家正在沿着党所提出的总路线向前迈进,全国人民正在生气蓬勃地进行着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革命事业。时代所规定的我们文学艺术工作者的任务是无比光荣也非常艰巨的。” 然而,“我们今天的文学艺术的状况,包括已有的成就在内,又和我们这个伟大国家、伟大的时代以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于文学艺术的要求远不相称,这也是事实。我们必须努力改变这种状况,提高文艺干部的政治修养和艺术修养就是改变这种状况的关键性的问题之一。文艺干部的修养不足已经成为横在我们的文学艺术事业前进的道路上的严重障碍了。我们必须消除这个障碍”。“这就首先要求文学艺术工作者自己具有高度的思想水平和文化艺术上的修养。我们的文学艺术工作者应该把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看作自己的一个重大责任,只有这样,才能担负起党和人民所付托的任务。”[10]显然,提高艺术家的政治修养和艺术修养,目的是使文学艺术更好地承担起为政治服务的历史使命,同时也保证了艺术为政治服务的根本方向。同年,《美术》杂志第9期发表邵宇《为提高美术创作的思想、艺术水平而斗争》一文指出:“画家的政治修养问题,决定着画家能否正确地认识生活与深入生活,它决定着画家创作思想的深度,从根本上决定着画家的艺术观点;但这不是说政治就等于艺术,政治家就会是艺术家,政治修养和艺术修养正是画家修养不可缺少与分割的两方面;艺术修养的不足,表现在美术家当中同样是一个普遍的现象。”[11]1958年《美术》第1期发表《与工农结合——革命美术家的必由之路》一文也指出:“艺术创作事业是我们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一个部分。美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意义,是要通过视觉的艺术形象来传播社会主义时代的生活的美,用艺术形象来反映建设社会主义的广大群众的生活、思想、感情,并鼓舞他们向生活前进。美术家的任务,不仅要具备表现生活的技术手段,而且要有认识生活的政治头脑,要有辨别生活现象和发挥艺术技巧的思想能力,从而才有可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和表现生活中的美,才有可能在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上发挥艺术的创造。”[12]1959年第1期《美术》发表了傅抱石的文章《政治挂了帅,笔墨就不同》。与上述几篇文章不同,出现了“政治挂帅”的字眼,在“政治与业务”的关系上,把政治置于业务之先,正如画家所言:“几年来,我深深体会到一个中国画工作者当前最重要的关键性的迫急的任务,首先是拔白旗,插红旗,争取政治挂帅。只有如此,我们才有武器和勇气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才能使古为今用,笔墨一新;然后我们的创作,才能够表现工农群众的思想感情而为群众所接受、所欢迎,才谈得上为人民服务。”“我们对文艺创作的要求,是具有社会主义到共产主义思想和尽可能与之相适应的优美形式。今天对国画家来说,通过劳动锻炼,投入生活,改造思想,争取政治挂帅,争取更好地为人民多画些好作品,笔墨才可能从创作实践中得到提高。”[13]由此可见,艺术家思想改造好了,必然笔墨与以往不同,用这样的笔墨画出的作品,思想境界就高,这样才能确保美术为人民服务。

1960年的第三次文代会根据当时“反修”的政治形势,又把“继续展开对修正主义思想的斗争”确定为“我国文艺界当前的一个重要任务”。1963年12月、1964年6月毛泽东对文艺连作两个批示,指责文艺没有为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基本上不执行党的政策,实际上是要求文艺完全服从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执政理念。

由于文艺问题都和执政党的政治路线、政治任务挂了钩,不同观点、见解的讨论往往被政治裁定所代替。如在60年代初到文革之前的一段政治相对宽松的日子里,艺术形式问题又被一些艺术家提出来给予关注,其中版画家王琦在1962年到1963年间,多次作了美术形式问题的讲座和报告,后来形成了以《论艺术形式的探索》为题的3万字的小册子。王琦认为,艺术形式是艺术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其“发展规律,以及有关艺术形式的一些比较重要的问题,都研究得不够”,甚至“唯物主义美学家在有关形式问题上所作出的努力,比起他们的对手来是不免有些逊色的”。[14]因此,他希望通过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现代艺术的考察能在这方面做出一些探索。从学术的角度来说这本来无可厚非,然而在一个特殊的年代里,显然就大有问题了。特别是在1964年毛泽东发出对文艺的两个批示后,全国文联就开始整风,从对立的两个阶级角度对王琦的艺术形式观进行了严厉的“质疑”。[15]

在一切为阶级意识形态所统摄的情境下,之前美术界所讨论的政治与业务相对和谐关系被打破,转变为只有突出政治,以政治统帅业务,才使艺术创作产生意义的思想倾向。1966年初《红旗》杂志发表了元旦社论《政治是统帅,是灵魂》,在此前后,中共中央华北局宣传部副部长梁寒冰在“华北区1966年年画版画展览”观摩会上作了题为《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画出我们时代最新最美的图画》的报告,在这个报告中梁寒冰提出“要画革命画,先做革命人”,他指出:“要画最新最美的图画,首先要求我们的美术工作者要具有革命的思想和革命的感情。” “美术工作者应当正确处理艺术与政治的关系,要在自己的工作中突出政治。无产阶级的美术家应当首先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我们讲业务首先应当讲大业大务,就是要务人民之业,务社会主义之业,自己的具体工作应当适应大业大务,为大业大务服务。我们的美术工作者是掌握革命的美术武器,向敌人进行斗争的战士,又是用革命的美术工具,去教育人民的政治思想工作者。不能设想一个满脑子个人主义,目光短浅的人能够画出反映我们伟大时代、能够用无产阶级的思想感情去感染人、教育人的好作品来。所以美术工作者自己首先要受教育,认真学习毛主席的著作,用毛泽东思想来进行自我改造。”[16]在这次会议上,主持美协工作的华君武也作了《以政治统帅创作》的发言,他提出“学习华北地区美术工作者按照毛主席指示办事,突出政治,大画社会主义、大画工农兵,画好社会主义、画好工农兵的自觉精神”。他同时指出过去的作品里“画的虽然是劳动人民的形象,却还不是社会主义时代的劳动人民”。[17]同年《美术》杂志第2期开展了“政治与业务的关系”问题讨论,《美术》杂志为此加了“编者按”,指出:“长期以来,美术界在思想与技术的关系问题上,在红与专的关系问题上„„是存在着原则性分歧的。在我们美术工作者的思想上、生活上、艺术修养上,在美术创作、教学和研究工作中要不要突出政治,实行不实行以毛泽东思想统帅一切、改造一切、推动一切,是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里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种主义的斗争,能不能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根本问题。”在这个专题讨论之中发表了读者吴研青的来信,较具有代表性,他这样写到:“过去忽视政治,光钻业务,已经把自己弄成一个没有头脑的画匠。„„美术作品总是表现思想感情的,一个人的思想不好,总要流露在画面

上,弄虚作伪是不可能的。思想改造差,满脑子的个人杂念,不管技术多高明,是一辈子画不出一幅好画来的。即使反映社会主义现实和英雄人物,结果不是丑化英雄,就是非常肤浅、非常概念化、公式化。”[18]

众所周知,“文革”期间的文艺专制无疑是以往这些“左”的倾向登峰造极的表现。批判《海瑞罢官》是“文革”的导火线,也是极左路线推行者利用文艺从事政治阴谋活动的开始。接着是《纪要》出台。《纪要》对十七年文艺作了全面的否定:“被一条与毛主席思想相对立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专了我们的政。”1970年《红旗》杂志第4期登载的一篇文章则认为:“古的和洋的艺术,就其思想内容来说,是古代和外国的剥削阶级的政治愿望和思想感情的表现,是必须彻底批判和与之决裂的东西。”[19]在一派“空白”叫嚣中,以江青树立的“革命文艺样板”为典范,在“两结合”创作方法的基础上建立英雄主义的文艺创作观,成为美术界对《纪要》中“大破大立”精神的最好诠释。随着“左”倾思潮的日盛与泛滥,“文艺为政治服务”被炮制为“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甚至把“无产阶级政治”明确指涉为“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因此,“创作与走资派作斗争的作品”就是“社会主义时期美术创作的根本任务”,这就是所谓的“根本任务论”。江青在进行京剧革命的同时,也明确要求美术“创作革命的工农兵人物,„„表现他们艰苦奋斗,表现革命的乐观主义。要塑造典型,热情歌颂他们的无产阶级思想。我们需要的是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艺术。要创作能够激励人民前进的艺术。”[20]在当时的主流的文艺政策与文艺思想面前,艺术家基本上没有人格上的独立和创作上的自由意志,他们的创作大多是在主流意识形态的左右下从事的命题创作,即遵循所谓的“主题先行论”。既然艺术的“根本任务”是“创作与走资派作斗争的作品”,那么“与走资派作斗争”这个先验的主题,也只能“先行”,而不可能成为深入生活的结果,因为生活中原本就没有“走资派”。艺术家们所能做的,就是如何揣摩时事和领导意图,领会主导性文艺政策和政治变迁,对生活的体验却大打折扣,甚至随意的歪曲生活,捏造形象。结果就出现了许多作品置雷同造作、概念化、程式化于不顾,生硬套用政治口号,图解政治符号,甚至对政治作庸俗的解释。文革美术中美术家与文艺政策和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高度一致性,归根到底缘于在上述体制力量下的高度的人身依附性。这种体制的力量,并不能说它全是一种强迫的力量,实际上,在长期的文艺思想教育中,广大的文艺工作者也形成了一种听从党的教导,自觉接受改造,把文艺当作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工具的意愿与热情。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到美术必须为政治服务、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特别是工农兵服务,不仅是新中国文艺体制对美术创作的规范与要求,同时也是美术家自我思想改造,坚持文艺为工农兵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自觉行动。既体现革命美术发展到新阶段的新特点与新要求,同时又表现出“左”的倾向的历史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就是文艺基本丧失了其本体、成了一定政治路线附庸,并且这种“左”的倾向在新中国文艺历次的诠释、施行中不仅未能被遏制,相反一步步被推进、强化。倘若说歌颂新时代,宣传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成就还是大多数美术家出于历史的使命感,在主体自觉前提下的理论提倡和创作追求的话,那么一旦美术演变为纯粹的政治服务后,对于体制中的美术家来说,大多不是无所适从,就是一味迎合。文革期间出现美术创作的“虚假”现象,正是政治标准被极端强调后造成扭曲的最鲜明特征。

参考文献: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M],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孔新苗.20世纪中国绘画美学[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0.

[3]周恩来.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C],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北京:新华书店,1950.

[4]郭沫若.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C],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北京:新华书店,1950.

[5]周扬.新的人民文艺[C],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北京:新华书店,1950.

[6]周扬.为创造更多的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而奋斗[C],《周扬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7]中华全国美术家协会.关于为十月全国美展加紧创作的通告(第四项)[J],人民美术,1950(2):6.

[8]中国美术馆编.中国美术家协会章程(1953年10月4日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扩大会议通过)[C],中国美术年鉴1949—1989,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1993.

[9]中国美术家协会.庆祝国庆十周年美术工作的初步规划[J],美术家通讯,1958(20).

[10]《人民日报》社论.提高文艺干部的政治修养和艺术修养[N],人民日报,1954-7-5.

[11]邵宇.为提高美术创作的思想、艺术水平而斗争[J],美术,1954(9):11-14.

[12]《美术》编辑部.与工农结合——革命美术家的必由之路[J],1958(1):3-5.

[13]傅抱石.政治挂了帅,笔墨就不同[J],美术,1959(1):4-5.

[14]王琦.论艺术形式的探索[C],美术参考资料(中国美术家协会吉林分会编),1963(2).

[15]何溶.这是什么阶级的艺术观点?——对王琦先生“论艺术形式的探索”[J],美术,1964(4).

[16]梁寒冰.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画出我们时代最新最美的图画[J],美术,1966(1):18-20.

[17]华君武.以政治统帅创作——华君武同志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在华北区年画、版画展览观摩会上的发言[J],美术,1966(2):5-10.

[18]吴研青、于世常、刘崑.政治与业务关系[J],美术,1966(2):2-4.

[19]上海革命大批判组.鼓吹资产阶级文艺就是复辟资本主义[J],红旗,1970(4).

[20]江青.江青同美术工作者的谈话[J].文艺批判,1967,(增刊之二):22-23.

“Literature and art serve politics” and the fine arts of New China

Wangyang

(The school of art and design in ZheJiang Forestry UniversityLinan,Zhejiang311300)

Summary: “Talks at the Yanan Forum on Literature and art” put forward the topic“Literature and art serve politics”, which referred to the subordination to the politics with specific meanings.Namely, literature and art including the fine arts should serve the anti-Japanese war of national liberation.After China was founded, “Literature and art serve politics” not only rose to the country’s “Literature and art” basic policy, but also was clearly expatiated to serve the ruling party’s concrete policy and task.New China’s fine arts, which was a combination of the state power and party ideology, was regarded as a tool to “serve people and socialism”.After the mid-60s, “literature and art” was also required to be subject to the ruling concept------taking class struggle as the key link.Correspondingly, fine arts are reduced to be the tool of the class conflict.Key words: servepolicy and taskclass struggle as the key link.New China fine arts

第二篇:新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6讲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条件:

2、成立:

3、意义:

二、政治民主建设

1、新中国的三大根本政治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确立标志 2)主要内容:

3)特点:

4)意义

3、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确立和发展: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实行原因:

2)建立的法律依据: 3)概括: 4)评价:

三、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1、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根据教材掌握内容)

2、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1)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背诵)2)政治民主建设的成就:

探究1:

材料一: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二: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三权分立、两院制。

阅读材料后回答:西方的政治制度体现了什么原则?我国的政党制度又有什么特点?

五、祖国统一大业

1、一国两制的含义,发展过程、成功实践(根据教材背诵)

2、探究:中国为什么能够收回香港、澳门?

3、古代的大陆与台湾的关系怎样(请根据所学知识归纳):

4、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有利因素有哪些?阻力又是什么?

第三篇:为服务中心工作提供政治保障

全市司法行政系统 创先争优会议材料

突出队建树形象 开展创争做表率 为服务局党组中心工作提供政治保障

政治部党支部(2010年10月 日)

按照市局党组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政治部党支部高度重视,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城乡统筹、“扩大开放年”和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把发挥自身工作职能与服务局党组“4334”工作部署相结合,以争创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不断激发党员干部的生机与活力,支部创先争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抓好思想发动,打牢思想基础,增强全体党员创先争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月31日,市局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动员部署会后,政治部支部高度重视,一是迅速开展学习活动。组织支部8名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市局有文件和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进同志动员讲话精神,提高对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巩固和拓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创新司法行政工作的现实需要、是提升公正廉洁形象的内在要求的 1 深刻认识,激发主动参与创先争优活动的内在动力;二是落实创先争优目标。采取支部会、座谈会的形式,要求支部党员干部认清形势、提高认识,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突出重点、促进效果,明确了以“五好四强”为标准争创先进党支部和以“五带五争”为标准争当优秀共产党员的目标;三是牵头发起创争倡议书。联合纪检监察和机关党委支部向全局各支部和共产党员发出了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倡议书”,号召各支部和全体党员做争创先进党组织的模范、做争当优秀共产党员的模范、做敬业奉献的模范以卓有成效的行动践行自己的承诺,以以优异的成绩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四是制作展板广泛宣传。6月15日政治部及时将创先争优的目的意义、总体要求和任务、“五好四强”、“五带五争”、方法步骤和公开承诺、领导点评等五个环节的内容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展板向全局干部职工进行广泛宣传。通过深入的思想发动,统一思想认识和带头倡议及主动宣传等措施,增强了支部党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抓好组织领导,丰富活动载体,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一是建立完善责任体系。明确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履行“一岗双责”,带领支部成员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在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工作机制、工作内容、工作特色等方面创先争优;支部其他党员密切配合,把创先争优落实到各个岗位,落实到每个人,努力在思想 上更新观念,在行动上积极参与,在工作中积极创新,坚持用严谨的工作作风、扎实的工作态度,不断推动政治部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二是建立完善支部学习制度。明确每月学习不少于2次,每次时间不少于半天,坚持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相结合的学习制度,提出日学1小时、月读1好书、年长1技能的学习措施。创先争优活动中,认真组织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七个为什么》、《保密法》等必学内容的学习,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三是丰富活动载体。以组工人事、队伍建设、教育培训和新闻宣传为抓手,结合“三项制度”和“三项重点工作”,开展先进的思想政治理论、党员先掌握,机关纪律制度、党员先遵守,工作创先发展、党员先行动和比党性观念强、比业务技能优、比工作效率高的“三先三比”活动,着眼“创一流工作业绩、建一流政工队伍、塑一流机关形象”目标,大力加强支部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组织建设,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特色,务求实效的工作原则,严格支部党员教育和管理,努力把支部建设成高素质、高质量、高效率、一流的党员干部队伍。四是开展谈话谈心活动。掌握了解支部党员的思想状态和工作情况,关心干部的困难,及时化解思想疑虑推动工作顺利开展,帮助年轻干部成长进步,并对创先争优活动各个阶段的推进情况进行一次“回头看”,切实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 先锋模范作用。

三、抓好统筹兼顾,坚持协调推进,着力为局党组中心工作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

(一)把队伍建设与创先争优相结合,选拔了一批优秀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

加强基层组织是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目标任务之一,也是司法行政队伍建设的永恒主题。政治部从加强基层组织和司法行政队伍发展的实际出发,在全系统牵头开展了“提升公正廉洁形象,争做服务大局表率活动”,总结提炼出“开拓创新、服务为本、公正高效、清正廉洁”的成都司法行政核心价值理念,作为司法行政创新发展的信念支撑和凝聚队伍的精神纽带。创先争优活动中,着眼干部调整,努力搭建让优秀干部脱颖而出的选拔任用平台。一是科学制定了完善的竞职方案。针对我局干部职务多年未动的特殊情况,多角度思考、多层面探索,开展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科学地制定了干部竞职方案,并对在竞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分析,提出了应对措施,为选拔出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优秀领导干部打下了坚实基础,保证了干部选拔工作及时、平稳、有效完成。二是成功选拔了一批优秀的领导干部。历时四个多月,在全局广泛开展“两推一述”竞争上岗,选拔了处级领导干部14名,处级非领导干部9名,把一批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勤政廉洁,有较强创造力、执行力、凝 聚力和战斗力,有较高党性修养、素质优良,能够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优秀干部选拔到了领导岗位上作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并对24名处级领导干部进和39名一般干部进行了轮岗交流,进一步优化了组织结构,使各基层党组织成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坚强堡垒。三是创新了干部考核机制。创先争优重在武装思想、重在解决问题、重在取得实效,政治部着眼工作争先、服务争先、业绩争先,从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教育、管理长效机制入手,制定了《成都市司法局处级领导干部工作绩效考核暂行办法》,坚持一季度一测评,综合运用民主测评、民意调查、个别谈话、实绩分析、综合评价等方法,为干部教育、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一、二季度独具匠心的民主测评分析报告,把干部实绩、存在问题和测评结果等用文字和图表的形式进行了详实的比对和说明,得到了局党组的充分肯定。四是加强了机关管理制度建设。创先争优需要我们每个同志都保持昂扬进取的斗志和只争朝夕的精神,需要用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埋头苦干、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在本职岗位上作出显著成绩,需要端正思想作风,提高政治素质,模范遵守党纪国法和机关纪律制度,为此,政治部制定了干部问责、行政督查、干部日常考察日常管理等制度和办法,开展了工作督查和谈话谈心活动,干部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现象较好改善,“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的工作理念进一步牢固,促进了每个支部、每个党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把教育培训与创先争优相结合,提升了干部队伍思想素质和工作创争能力

搞好教育培训是提高司法行政队伍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司法行政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证。政治部按照“学风优、作风优、素质优”的创先争优要求,以全员参训、立足岗位、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总体目标,狠抓了干部队伍教育培训工作。一是科学制定教育培训方案。在调查研究和充分征求各处(室)意见的基础上,结合省委政法委“三项制度”建设,从为司法行政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基础、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和健全教育培训长效机制,丰富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质量出发,制定了《2010年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培训工作方案》和《2010年──2011年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培训工作方案》,着力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通、纪律严明、执法公正的高素质司法行政队伍。二是系统组织开展教育培训。充分发挥教育培训在干部队伍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作用,以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技能训练和文化素养等为基本内容,把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干部个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注重组织好、保障好,落实好,着力加强培训管理、创新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通过听课、讨论、演练、参观等一系列交流互动式的教学培训,更新了干部的思想观念,强化了主动学习的态度,提高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创先争优活动以来,在完成好部省市各级各部门调训的基础上,局机关组织综合知识培训13次,各业务处室组织 业务技能培训12次,目前全系统已举办各类培训班98期(次),参训7260人次。三是积极组织开展技能练兵。围绕提高干部队伍运用法律政策、做好群众工作、处臵突发事件、引导社会舆论、信息化应用“五大能力”,创新技能练兵方式和载体,把司法行政各项业务知识、创先争优知识和公文写作、信息、保密、新闻宣传及思想政治、机关党建、纪检监察等综合知识作为技能练兵的重点,编印“应知应会”知识读本6期,发放到全局每一名干部职工和区(市)县司法局,组织全系统干部职工学习和开展岗位技能大练兵活动。为检验全员参与、紧贴实战、注重实际的效果,开展了全系统“应知应会”知识考试,全系统共974名干部职工参加了考试活动。通过建立完善统一管理、分级实施、运转协调、优质高效的培训管理和实施机制,干部队伍勤奋好学,学以致用的思想作风进一步端正,政治素质进一步提高,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行动、推动工作,在解放思想中争当先进,在推进工作中争当优秀,在服务大局中争当表率的创争风气自觉形成。

三、把对外宣传与创先争优相结合,营造了干部队伍学先进争先进的良好氛围

新闻宣传既是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推动工作发展、让党委政府和社会了解支持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要途径。创争活动中,政治部围绕“提升公正廉洁形象,争做服务大局表率”,充分运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司法行政工作 简报,大力宣传全系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及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典型事迹。一是塑造了鲜活的先进典型。抓住评选第三届“建设成都杰出贡献奖”的机遇,组织发动全系统积极推荐建设成都“杰出事件”和“杰出人物”,并在《成都日报》等媒体多次宣传我系统杰出人物,成功推荐我系统司法助理员人民调解员苏长富、律师李世亮荣获“建设成都贡献奖”光荣称号;抓住全市宣传抗洪救灾先进事迹的机遇,收集整理全系统抗洪救灾先进集体和个人,在《成都日报》、《天府长安》等媒体宣传了蒲江县寿安司法所和都江堰市龙池司法所长雷国田等5人的先进事迹。在全系统、全市塑造了一批鲜活的先进典型,提升了司法行政队伍公正廉洁、服务为民的良好形象。二是宣传司法行政积极创先争优和在服务大局中的重要作用。抓住中央媒体采访四川“大调解”、“五五”普法检查验收、全国综治工作会议、法治城市创建〃成都论坛等重要会议在成都举行的契机,制作专题宣传片2部,在《成都日报》开辟司法之窗和人民调解促和谐2个专题栏目,对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在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促发展惠民生等工作中创先争优并做出重要贡献进行了深度报道,截至9月,在《法制日报》、《成都日报》等媒体制作宣传专板36次,《人民日报》、《法制日报》、《成都日报》等党报党刊刊发我系统新闻稿件260余篇,充分展示了司法行政系统在服务统筹城乡发展和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三是树立队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良好形象。在大力加强新闻媒体宣传 和市局内网宣传的同时,进一步创新宣传阵地,在市局公众信息网增加“队伍风采”网页栏目,创立司法行政工作简报《队建专刊》,及时对全市司法行政系统队伍建设的好做法好经验进行肯定和推广,把基层一线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取得的优秀成绩向党委政府、上级机关和社会公众展示。目前,市局公众信息网“队伍风采”栏目已上传信息130余条次;印发《队建专刊》20期,宣传先进典型24个,进一步营造了全系统争做表率、争当标兵的良好氛围,激发了干部职工紧密联系工作实际争当先进、争做优秀的信心和决心。

创先争优活动,政治部支部虽然结合实际创新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创争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立足岗位持续深入地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让支部基础更扎实、教育培训、新闻宣传特色更鲜明,在发挥队伍建设统一思想、弘扬正气、凝聚力量、鼓舞士气、激发活力等方面的作用上进一步创先争优,为局党组中心工作提供政治保障。

第四篇:《为人民服务》教案与反思

《为人民服务》教案

一、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

2、理解“彻底。鸿毛、兴旺、寄托、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等词语。

3、理解文中含义深的语句,如:①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②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二)能力训练点

1、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抓住课文的中心思想,体会作者阐述问题的思路。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2、了解课文中论述的各个层次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论点之间的关系。

(二)难点

理解复杂句子之间的关系。

第一课时

-、揭示课题

1、简介张思德。

(可让学生结合课前预习先说一说对张思德的了解,教师适当作一下补充。)怀念张思德

巴山蜀水多英雄,思德本是苦寒衣。

革命事业无贵贱,伐薪烧炭一心红。

虽言安邦赖股肱,平凡岗位亦建功。

石峡峪里埋忠骨,领袖名篇传域中。

1944年9月8日,毛泽东主席参加了一名普通战士的追悼会,他不仅亲笔写了挽词,而且发表了著名的演说《为人民服务》。这位被领袖追悼的普通战士,就是张思德。几十年间,“为人民服务”这一光辉的口号同张思德的名字一起响彻了中华大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思考:本文以什么命题?(中心)全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2、检查初读情况。

(可指名让学生试着说一说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三、合作探究,突破重难点

1、探究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

(1)从这段话中找出与中心联系最密切的一句话。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2)勾画句中的重点词语,体会句子表达的意思。

(学生大都会勾画出‘完全”和“彻底”两个词语。“完全”就是百分之百,除了为人民服务之外,再没有任何别的目的。“彻底”就是做到底的意思,不达到目的决不休止。只有做到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才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革命者,一个人活着才有意义。)

(3)教师小结:这段话点明了我们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根本宗旨。

(4)齐读。

2、探讨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

(1)读课文,勾画这段的中心句。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2)教师引导:作者围绕这个中心句是怎样进行论述的?

(先引用司马迁的话作论据,然后具体讲了什么样的人死得毫无意义,什么样的人死得有价值;最后,肯定了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重。)

(3)理解司马迁的话。

(可在理解句子含义之前,抓住“固”、“或”和“于”几个词语来理解。“固”本来;“或”,有的;“于”,表示比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说句子的意思,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要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要轻。)

(4)谈一谈生活当中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例子。

(可让学生先组内交流一下,然后选几个有代表性的事例在班内交流。如董存瑞、雷锋、孔繁森、赖宁„„)

(5)教师小结:这段话主要讲了人死的两种不同意义及革命者对生死的看法,揭示了革命的生死观。

四、布置作业

1.熟读生字,理解文中的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复习引入

1、指名读1、2自然段。

2、说说这两部分内容各讲了什么意思。

二、合作探究

1、学习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

(1)默读,思考:这部分是围绕哪几句话来论述的?

(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2)理解复杂句子的意思。

(投影出示: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就照你的办。)

第五篇:高一政治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教学设计

高一政治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教学设计

张文霞

一、教学理论依据

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基于学生已经在高一掌握了《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在学业水平测试的复习课中通过实施“学案导学、自主探究”教学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与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课根据新课程标准内容目标第二单元的第5条编写,是高一《政治生活》第二单元第一课第一框题。第二单元的内容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以学生参与社会公共管理为主题,了解政府履行职能的表现,关注政府自身的改革,这是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有机构成部分。本课讲述政府的职能是管理与服务,通过对政府性质和职能的阐述,让学生了解到我们的生活既接受政府的管理,又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从而体会到我们的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初步明确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本课内容与第一单元一起,为以后内容的学习奠定坚实的生活基础和知识基础。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三、教情与学情分析 经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我国的国体和公民的政治参与,这为本课学习作了必要的知识准备,有助于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我国政府的性质和正确处理公民与政府的关系等内容。由于政府部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有些职能部门在履行职责时还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要求,还不能时时处处体现便民利民的宗旨,甚至还会发生政府部门与民争利的事情,因此,学生在体悟“我国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时可能在心理上会有排斥心理,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在教学中应选取一些社会时政热点进行辩证分析,认真设计活动,突出正面导向作用,正确评议政府履行职能的表现,从而达到在认知上接受和理解,在生活中提高自己政治素养的目的。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准确把握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作用以及我国政府的宗旨和工作基本原则

2、理解我国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和要求

3、理解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了解我国行政监督体系

4、理解我国政府的权威体现及其来源与树立

(二)能力目标

理解知识点,并能运用政府职能、宗旨和工作基本原则相关知识分析与评价我们身边政府部门的作为,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对现实生活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关注我国政府的表现,体验政府对人民所做出的承诺,感受我国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

2、了解相关加强和改进政府工作的信息,体会我国政府推进依法行政、进行科学民族决策和接受人民监督的重要意义。

五、教学重点

1、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宗旨和工作基本原则

2、依法行政

3、我国政府的权威

六、教学难点

1、我国政府应正确履行职能

2、依法行政

七、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汶川地震、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今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措等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一:根据以上材料思考,我国的政府在干什么? 学生回答:他们在履行职能。

问题二:政府的所作所为对我们的生活有何影响?

学生回答:影响到我们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发展。教师归纳:对,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政府,政府履行职能对我们的生活有着直接影响:可以保护公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利于人民的安居乐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问题三: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我国的政府是一个什么样的政府?

学生回答:人民的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师过渡:刚才通过看图片,我们已经了解到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这也是第二单元所要学习的内容。这节课我们主要来探讨政府的职能问题。[讲授新课]

一、政府的职能

1、政府的性质

问题思考:①今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为什么要向人民代表大会作报告,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政府要接受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

教师归纳: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我国的权力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我国的行政机关,这就是政府的性质

②政府的性质是由什么决定的?

学生回答: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③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

学生回答: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④我国政府该如何去捍卫人民的利益呢?通过什么来维护呢?

学生回答:政府的职能

教师:对,国家性质决定政府的性质,政府性质又决定了政府的职能。同样,我们可以得出国家性质决定了政府职能。我国的政府职能既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所决定的,又反映了我国广大人民的意旨和利益,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

接下来,我们讲本框的重点知识—— 2.政府的四种基本职能

所谓政府职能是指政府承担的职责和功能。它排除党派、群众性组织和社会团体,其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即政府。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政府担负着四个方面的职能。学生看书归纳总结政府的第一个职能,师打多媒体课件

(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表现:保卫国家的独立与主权,保护公民的生命安全及各种合法权益,保护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合法财产不受侵犯,保障人民民主,协调人民内部矛盾,惩治犯罪分子,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等职能。

想一想;大家知道下列图片政府在履行政治职能的哪些方面?政府为什么要履行政治职能呢?

多媒体展示:①、严打“黑恶”势力的的图片,学生指出其职能:惩治犯罪分子。②我国边防官兵执行任务的图片,学生指出职能:保卫国家独立与主权。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履行政治职能的原因:由于国内极少数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存在,会侵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破坏社会稳定,妨碍现代化建设;由于我国处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国外敌对势力的存在,对我国进行渗透、颠覆、和平演变、分裂等活动。

意义:有利于维护国家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①原因:

提问:资源配置有哪些方式?其最主要的方式是什么? 学生回答:市场和计划。其中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的作用。

教师:对,但在市场的自发调节下,存在其本身所固有的弱点和缺陷: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所以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要求学生回忆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分别是什么。

教师归纳:我国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这就是政府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原因。

②表现: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经济建设中担负着重要的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以促进经济发展。

A经济调节:即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主要依靠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于必要的行政手段。如当前金融海啸下,国家为扩大内需,刺激消费,采取了各种优惠政策,如家电下乡补贴,过路费的取消,房地产交易税的降低等。

B市场监管:即通过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思考:为什么在奶粉中会添加三聚氰胺?

学生探究回答:一是因为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导致的;二是因为政府监管不力。所以要加强政府的监管职能。

C社会管理:即通过制定一些社会政策和法规,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化解社会矛盾,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的稳定。加强社会管理,必须加快建立健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

D公共服务: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如为稳定粮食价格,保证经济的有序发展,政府建立粮食储备库;当前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政府开办许多就业市场,颁布就业信息等。

政府行驶经济职能,有何意义? ③意义: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推动国家经济建设的稳定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文化职能)原因:一是文化的重要性;它能够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二是我国目前的文化现状,我国的经济在这几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文化水平和文化影响力低,如我们经常听说要过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的节日,什么时候听到外国人说要过端午节,清明节,春节呢?

表现:一方面,政府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引导人民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另一方面,政府组织和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

目的: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思考:文化是软实力,那么硬实力是什么? 学生回答:经济力,军事力等。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看到教材37页:政府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公共服务? 学生回答:社会保障体系;实行计划生育;进行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进行科研,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等。

表现: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文化设施、公共卫生设施等方面的建设;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控制人口增长,促进优生优育;优化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等。

目的:为社会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与经济职能中的公共服务的不同。经济职能中的公共服务是为经济发展服务,如提供经济信息服务、咨询、引导之类的。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包括的内容非常宽泛,它是为整个社会提供各项服务。

附注:对政府的职能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会存在互相包容和交叉重叠的关系。因此,一个政治现象,可以包括几个职能。

回放导入时的图片,让学生思考:政府分别履行了什么职能?

二、便民利民的政府

师过渡:政府担负着政治、经济、文化、公共服务的职能,保护人民的安全,提供许多的服务。政治、经济、文化这三方面在本质上说,是属于管理方面的,而社会公共服务是属于服务方面的。政府的主要作用是管理和服务。

板书设计

九、教学反思

本设计突出了教学重点和难点,在重点的教学和难点的突破上结合当今时政热点材料让学生分析加深理解,并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深化知识和扩展知识,使学生在把握政府职能的知识的同时,也接受着“我国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的情感信念教育。

下载汪洋“文艺为政治服务”与新中国美术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汪洋“文艺为政治服务”与新中国美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与反思

    新教师汇报课《为人民服务》 教学设计与反思 溪湖区彩一小学 潘耀阳 新教师汇报课《为人民服务》 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剥削、兴旺、解放、哀思、重......

    用心与客户沟通,真诚为客户服务

    用心与客户沟通,真诚为客户服务为提高联通的服务质量,扩充服务范围,中国联通于11月15号对客服服务热线1001进行号码升位。升位后的1001x服务热线,为用户提供了分层次、专业化......

    高三政治必修二为人民服务政府知识点(精选五篇)

    高三政治必修二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知识点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三政治必修二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知识点》的内容,具体内容:高三政治复习时,主要是复习重要知识点,......

    高一政治说课稿《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

    一、教学构思 1.教材分析 ①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是人教版高一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三课第一框的内容,是对第一单元公民政治生活的延伸,又为第四课政府权......

    关于XXXX社区为老服务情况的调查与研究

    关于XXXX社区为老服务情况的调查与研究 XXXX社区位于石景山区XXXX村西部,属于城乡结合部,自党的 “十七大 ”以来,社区紧紧围绕落实老年人优待政策、九养政策的工作中心,切实保......

    为人民服务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为人民服务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读《为人民服务》一文有感《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是1944年毛泽东同志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

    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探索与思考

    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探索与思考XX市教育局局长 XXX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教育工作要找准切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一......

    大数据与高校图书馆为深化教学服务之探讨

    大数据与高校图书馆为深化教学服务之探讨 关键词:大数据;学科服务;个性化教育;图书馆服务摘 要:随着大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高校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