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和谐为基抓好政法工作全力推进魅力信阳建设
当好中原崛起生力军,建设魅力xx是市三次党代会的主题,也是市三次党代会的重大部署,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全市政法机关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三次党代会精神上来,把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作为促进魅力xx建设的基本途径,把促进魅力xx建设作为政法工作的重要标准。
一、促进魅力xx建设,政法机
关必须清醒认识,准确定位
市委书记王铁在解读魅力xx时提出,魅力xx应该是发展xx、人文xx、和谐xx、生态xx、活力xx。魅力xx建设与政法工作紧密相联,政法机关在魅力xx建设中责无旁贷。
(一)政法机关是魅力xx建设的服务者。魅力xx,发展为要。服务发展,是政法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要运用法律手段调节经济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依法调节涉及“三农”的经济关系,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严惩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为建设创新型社会提供法律服务;依法解决劳动争议,维护企业的生产经营秩序;妥善处理国有企业改革中出现的企业兼并、破产重组、产权转让等案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强行政审判工作,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严厉打击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二)政法机关是魅力xx建设的参与者。魅力xx,和谐为基。做好政法工作、促进社会和谐既是魅力xx的保障措施,也是魅力xx的重要内容。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不断优化、利益格局的充实调整、思想观念的发展转化,法律手段已成为调节社会关系的主要手段,政法机关已成为调节社会矛盾的主渠道之一。如何把各种消极因素转化为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因素,要求政法机关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强化社会管理,充分化解矛盾,坚持预防和打击的两手,实现全面、动态、可持续的和谐稳定。
(三)政法机关是魅力xx建设的保障者。建设魅力xx,稳定是前提。而维护稳定,确保社会政治和治安大局平稳是政法机关的重要职责。要发挥政法机关情报信息优势,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努力实现矛盾纠纷就地化解;打击刑事犯罪,加强治安管理,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公正执法,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二、促进魅力xx建设,政法机关必须调整思路,改进方法
促进魅力xx建设就是要以和谐理念统领政法工作,坚持以人为本,转变思想观念,调整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式,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调节好社会经济关系,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把促进社会和谐作为衡量政法工作的重要标准。衡量政法工作,不仅要看办理了多少案件,出台了多少管理措施;开展了多少次专项行动,接待了多少次群众来访;更要看是否化解了矛盾纠纷,是否理顺了群众情绪,是否促进了社会和谐。因此,在打击犯罪活动,整治治安问题,调解矛盾冲突,处置突发事件等工作中,不能只是就事论事,还要从内涵和外延上善于把各种消极因素转化为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因素,在办理刑事案件时,不能只注重用刑罚震慑犯罪分子,还要着力把他们改造成不对抗社会的新人;在调处民商事纠纷时,在严格依法及时作出裁决的同时,还应当通过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手段探索实现罢访息诉的途径;在处置群体性事件时,不能只满足暂时的平息,而是要着力做好群众工作,从根本上理顺群众的情绪;在维护治安秩序时,不能只依赖处罚使人服从,而要立足于使群众心悦诚服地遵守社会管理秩序,减少对立情绪。
(二)必须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政法机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依法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牢固树立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意识,事事、处处、时时以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为重。要依法保障宪法和法律赋予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权利,着力维护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切实纠正执法不严格、不公正、不文明、不作为等行为,认真解决群众打不起官司、打赢了官司又难以执行等问题,坚决整治好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治安问题。
(三)必须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生命线。没有社会公平正义,就没有社会和谐。政法机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归根结底要靠公正执法。在工作中,既要抵御权力、关系、人情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更要管住自己,严防自身不正、不硬,要把每一起案件的办理、每一件事情的处理都当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具体实践,努力从实体上、程序上、时效上全面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特别要恪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准则,无论当事人处于什么阶层、财产多少、地位如何,都要依法秉公办案。要通过完善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体系,关注和满足各类社会群体对法律的不同需求,使人人平等地享用法律资源,使有理无钱的人一样享受法律的公正。通过依法打击经济领域的违法
第二篇:汇报:全力抓好“三业” 推进新农村建设
汇报:全力抓好“三业” 推进新农村
建设
汇报:全力抓好“三业” 推进新农村建设2007-02-18 09:42:0
3全力抓好“三业”推进新农村建设
3月24~25日,省委书记张春贤在赴桂东县调研时提出了“家业、产业、事业”。为落实“三业”要求,我县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张书记讲话精神,先后召开了县委常委会、党政联席会、项目调度会、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迅速将张书记的讲话精神传达贯彻到了全县各级领导干部中,作为在新形势下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和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指南。
一、夯实家底,创好家业
为认真落实张书记讲话精神,我县以全县万绝对贫困人口和万低收入人口为重点,摸清底子,分类引导,分别扶持,认真组织实施“四个一”工程,为百姓创家业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广开门路。一是种好一丘田。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护好基本农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强化对贫困户的技术指导,提高其种植技术,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因地制宜地推广优质稻种植,切实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目前已引导3000户贫困户种植优质稻,落实种植面积9000亩。二是栽好一片林。按照保护生态林,压缩用材林,发展经济林的总体要求,重点支持和鼓励农户发展小水果等经济林,特别是扶持贫困户抓好楠竹扩边低改,切实增加农民的收入。全年扶持1000户农户楠竹低改扩边2万亩以上,现已落实万亩。三是养好一群畜。抓好良种引进,扶持规模养殖,特别是充分利用我县草山、农作物资源丰富的
条件和优势,扶持引导贫困户走规模养殖之路。目前已引进良种牛400头,高山羊和麻羊360只,新建6个畜牧示范基地,重点扶持农户100户,预计可实现人平增收300元。四是输送一个人。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完善劳务输出的组织、信息、政策等体系。实施阳光工程,采取企校联办方式,扎实抓好技能培训,把怀有一技之长的富余劳力输送到广东、北京、浙江等地务工,加速劳动力转移,实现异地增收,达到培训一个,输送一个,富裕一家,带动一片的目的。目前,已送省培训70人,送市培训50人,县培训860人。县里新引进了一批毛纺、制衣、电子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新增就业岗位1000个以上。
二、结合实际,兴办产业
根据张书记提出的发展产业富民强县的指示精神,结合桂东实际,我县今年确立了41个重点建设项目。建立了“领导分块负责,部门包项目落实”的项目调度制度。每名县级领导抓一个经济
增长点,县四大家分块抓一个经济增长极。县委负责抓好矿产开发,县政府抓好工业园区的发展,县人大抓好能源、化工企业的发展,县政协抓好农业开发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实行“旬报告、月调度、季督查、半年考评、年终总考核”的督查考核评估机制。首先发展高效农业。全县确立竹、药、菜、茶、畜、菇六大农业产业,强力推进“六个一”工程(即1万亩楠竹新栽和低改、1万亩无公害蔬菜、10万亩草木本药材、1000个食用菌大棚、1000亩有机茶、10万头草食动物),逐步覆盖全县18个乡镇,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目前,全县落实有机茶种植面积2000亩,金柑1500亩,药材2万亩,食用菌大棚600个,无公害蔬菜1万亩,甜玉米6000亩,造林2万亩,兴建沼气池500个。积极引导广大农民向六大产业接轨,特别在抓猪—沼—菜(果)上下功夫,出成效。其次发展特色工业。做强小水电产业。充分发挥桂东电能优势,加快由电能生产向电
能加工转化,通过上下延伸、左右拓展,不断挖掘和衍生新的项目。延长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逐步形成板块经济。做大化工企业。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冶炼、化工等高耗能产业,加快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硅加工按“总体控制、内部调整、上大关小、扶优扶强”的原则,整合资源,促进上规模、上档次。支持化工产业强强联手,产生裂变,年内将形成2万吨高氯酸盐、2万吨氯酸钾生产能力。“腾笼换鸟”发展耗电相对较小、创税能力强、附加值高的产业。做优农副产品加工业。依托丰富的农副产品特色资源优势,推进深度开发,做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产业水平,形成产业优势。以现有的14家骨干企业为依托,加快资产重组,加大技术改造,由单加工向系列加工、粗放加工向精深加工项目延伸。真正使产品变商品,资源变产业,作坊变龙头。再次发展生态产业。进一步抓好封山育林和退耕还林,加强森林资源 的保护与再造,搞好水土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推进“二线一圈”绿化工程,使桂东山水更加秀丽。搞好绿色生态旅游,发挥桂东自然风光和良好生态优势,打响“天然空调城”、“生态王国”品牌,吸引更多的人来桂东观生态美景,吃有机食品,进天然氧吧,品休闲人生。
三、群策群力,大干事业
我县着力营造心情舒畅,斗志昂扬,奋发向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一是着力抓好以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更新促进事业的大发展。为配合新一轮思想观念的更新,目前已派出50名干部到沿海发达地区自谋职业锻炼,实行换位体验,在实践中解放思想,提高其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拓宽干部培养渠道,壮大桂东的招商员、信息员、宣传员队伍,从而提高干部带领群众干事创业的能力。目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第一要务”不放松的事业观正在形成,中心意识深入人心,并转化成为人们众志成城、奋发有
为干事业的实际行动。全县上下一切工作都在围绕中心转,各乡镇、各个部门都在围绕中心忙,广大干部群众都在围绕中心干,营造了人人以服务群众、服务中心为己任,风正心齐干事业、和衷共济谋发展的良好氛围。二是着力创新干事创业的良好机制。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拓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创新干事创业的新机制。广泛开展了万人测评机关作风活动,让广大群众成为评议员、监督员,以群众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为标尺,并以此作为衡量单位和干部称职与否的重要依据。坚持从群众最关心的事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并把愿不愿干事业、能否干得成事作为检验使用干部的重要标准。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建立了使党员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的长效工作机制。三是着力抓好干事创业的良好载体。深入开展“千名党员干部下基层”活动,号召全县干部党员与农户结对子、交朋
友、解难题,对口帮扶,做到下基层人下、身下、心下、情下。做到了县级领导带头,实行了工作责任制,每人每年至少扶持一户贫困户、落实一个项目、引进一笔资金、扶持一个产业、保障一地平安、致富一方百姓,形成了干部群众水乳交融、同甘共苦的政治局面。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干部参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干部带头参与农业产业开发,创新了干部与农民“捆在一起”,实行“利益均占,风险共担”的新机制,使干部作风转变有了新的平台。全县形成了干部下去、项目起来、作风好转、收入增长的局面。
第三篇:全力抓好换届工作 稳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
全力抓好换届工作
稳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
——碧溪镇2011上半年组织工作总结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今年以来,我镇紧紧围绕党委工作大局,以增强党委执政能力和提高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目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全镇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为党的生日献礼。
一、抓换届,严程序,提升党委班子战斗力。
今年是换届之年,县乡两级换届是全年工作的首要任务,为了确保我镇换届工作顺利完成,镇党委全力做好以下工作。
1、严肃换届纪律,确保风清气正。
镇党委班子成员认真学习了中央纪律“五个严禁”、“十七个不准”、“五个一律”和省委“十个严禁”等规定,开展换届选举工作纪律座谈会,党委书记与班子成员之间,班子成员与镇直(办)单位负责人、支部书记等进行了谈心谈话,组织召开了党员领导干部专题民主生活会,签订了《自觉遵守换届纪律承诺书》,确保了换届环境风清气正。
2、严格换届程序,确保程序到位。
镇党委认真履行会议程序。在整个换届工作中,重点会议阶段是筹备会议阶段,中心会议阶段是正式选举会议阶段。无论是筹备会议还是正式选举会议阶段,镇党委都按照要求召开了多次会议,没有合并或减少一次,认真执行了选举方案和有关规定。确保履行选举程序。镇党委委员由7人组成。召开党代会时,党委委员按照多于应选委员人数20%的比例实行差额选举,书记、副书记实行等额选举。选举时,为了充分体现选举人的意志,镇党委在党员代表大会上,对候选人预备人选的基本情况都做了详细说明,候选人分别上台与代表见面并作竞职演说,安排了充足的时间,让代表酝酿,使新一届党委班子顺利通过选举产生。严格履行呈报审批程序。在换届工作中,镇党委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做好镇党代会的有关请示和批复工作,既不能简化,更不允许以其他方式取而代之,认真履行呈报审批程序,保证了选举工作的严密性,确保换届工作圆满完成。大会闭幕后,及时将文件材料整理归档,建立档案,对工作进行总结,上报选举结果,善始善终完成选举任务。
二、加强党建工作,进一步增强党支部的基层堡垒作用。
1、建立健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机制,全面提高党员的整体素质。(1)今年以来,我镇建立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不断改进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全面提高党员的整体素质。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三平台一基地”为主抓手,努力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按照村级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要求,进一步完善了牛牧、三峰、曲斗、石堆、曲尺、上坪、江边等7个村的活动场所建设。
(2)认真开展“三民”新春行活动。年初,按照创先争优工作的安排,全镇每个党员至少走访了10户以上村民,并按要求写好民情日记;期间,共解决村民生产生活问题35起。
(3)积极开展建党9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6月22日邀请县委党校教师对全镇党员进行党史宣讲,各党支部也及时组织党员开展了各种庆祝建党90周年活动,有的支部组织党员参观了井冈山博物馆,离退休老干党支部开展了党史知识竞赛以及唱红歌比赛;各支部认真组织全体党员收看了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七一”期间,全镇各党支部组织了一次走访慰问老党员和困难党员活动。
2、加强党员管理,注重党员发展,继续实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1)、坚持有计划、按程序发展党员,为党组织输送新的血液。根据上级组织工作的有关要求,我镇及时建立了农村入党积极分子台帐,全面启动了“1311”工程(即一个村党支部一年培养三名以上党积极分子,一年发展一名以上党员)。镇党委创新载体,建立了乡土人才库,对乡土人才进行分类指导培训,实行“两带积分,择优培训”活动,对乡土人才从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承担社会责任等方面进行量化积分,将积分较高的乡土人才进行重点培养,择优发展入党。坚持常规发展和“目标式”发展党员的方针,认真审核,严格把关,注重发展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成为党员,拓宽流动党员的入党途径,从而保证了党员的质量,改善了党员队伍整体结构。“七一”前夕共发展党员4名,平均年龄都在35岁以下,全部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同时加强了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引导和后备党员的考察,使新党员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2)、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极力发挥流动党员的示范模范作用。今年6月初,对全镇流出与流入党员进一步调查摸底,并建立了相应的台帐,共发放了流动党员活动证50本,要求流出党员定期与当地组织进行联系,及时汇报其思想动态,提供致富、招商等信息与建议,使党员离家不离心,时刻享受党组织的关怀。
充分发挥碧溪镇深圳长岭流动党支部作用。我们将其作为平台,积极开展“双输出,双引回”活动以发挥其作用,目前,已输出劳动力240余名,为育龄妇女提供计生服务达130多人次,提供代办证件100多人次。
(3)创新党员发展培养新方式,大力推行“一卡二联三双向”工作新机制。重点培养优秀务工青年、致富能人入党。迄今为止,发展外出务工农民党员14名,曲尺村外出务工青年徐强华,里山村务工青年罗璇,如今已成为企业骨干。
(4)继续实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根据党员特点、特长,确定其岗位和职责,同时制定详细的考评和激励措施,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履岗动力,为广大党员充分发挥模范作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
3、加强对村“两委”干部的教育培训,增强驾驶农村工作能力。利用基层党校为阵地,对村“两委”干部进行了理论培训。为了迎接建党90周年,我镇上半年主要以党史知识、党性教育为重点,目前已培训6期,培训人员达240多人。通过不同形式的教育培训,让广大党员更加深入了解了党的历史、路线、方针、政策。村“两委”干部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对党的认识明显增强,同时为农村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效保证。
4、完善农村远程教育播放制度,拓宽农村党员干部的眼界。按照县委组织部的安排,我镇组织广大党员观看了有关先进事迹。年初,我们制定了相关制度,全镇各个站点安排专人进行管理,并对资料进行归档处理;同时,对管理人进行了设备使用培训,确保每个远程教育站点都能顺利开展远程教育工作。大力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远教月月学,产业家家兴”活动,通过观看农村产业发展、技术技能等节目,积极运用实践,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致富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产业发展。截止6月上旬,全镇参加远程教育的党员干部群众达1570余人次。像石坪村通过远教学习香菇种植专业技术,在党员刘小军带领下,建立一个100多亩的香菇种植基地,预计年创利近200万元,人均增收400元以上。
5、规范党费收取,确保足额上缴。
党委指派教专人管理党费收缴工作,按照党费收缴标准建立台帐,每季度对各党支部党费收缴情况进行通报,保证了党费收缴及时足额上缴。
三、创新载体,深入开展以“三平台一基地”为主抓手的创先争优活动,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1、以点带面,狠抓规范化建设。(1)、办公场所进一步规范。我镇到目前为止已全部实现“四统一”;院内外环境进行了绿化、净化、亮化、硬化和美化;高速路口处也已树立标志性宣传牌,6月份,做好了政府办公楼后空地美化建设,将脏乱彻底清除,铺上了亮丽的地板砖,把府院建设推上了一个新台阶。
(2)、运行机制进一步规范。建立了完善的村级目标管理考评制度以及镇机关干部、职工管理制度,实行了竞争上岗制度,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贯彻了主要领导的“四个”不直接分管制度精神,有效提高了镇党委、镇政府的依法决策、依法办事、依法管理水平。
(3)、便民服务进一步规范。2008年以来根据上级的要求成立了碧溪镇便民服务中心,并综合“七站八所”的服务职能,设立了8个服务窗口,制定了多项规章制度,提出了“有事请找我,我为你服务”的服务口号,为群众办事提供方便,帮助群众办实事、解疑答惑。同时,在村组设立了民事代办点,由党员干部任民事代办员,确保“第一时间”为农民群众办事。基本健全了镇、村、组三级便民服务网络目前,便民服务中心为群众代理服务6546件,代办点代理服务3360件,办结率均为100%,得到了群众的好评。
(4)、圩镇建设进一步规范。一是实行“三步走”战略,着力将里陂打造成富有生态特色的边贸小城镇;二是投资10余万元建设圩镇照明设施,改善居民居住环境,确保夜间安全;三是加快商住楼住宅小区的建设步伐,以便进一步发挥碧溪边贸集镇的辐射效应;四是推进圩镇开发,做好征地工作,进一步扩大小城镇建设。
2、高位推动,狠抓村级活动场所建设。
村级活动场所按照高标准、严要求建设,精心打造了一批像三峰、牛牧、曲尺等村“功能多样化、布臵规范化,活动统一化”的村级活动场所,同时着力规范好曲斗、石堆等村村级活动场所布臵,进一步完善上坪村、江边村的村级活动场所建设。真正把全镇活动场所打造成村干部亲民为民富民的“服务窗口”,群众民主参政的“活动中心”、党员脱贫致富的“培训基地”,丰富群众生活的“文化舞台”,充分发挥示范点的带动辐射作用。
3、突出重点,和谐推动新农村建设。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贯彻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我镇今年重点建设曲斗宝潭自然村、曲尺曲尺塘3、4组等3个点的新农村建设。目前,群众在村“两委”班子及党员干部的带领下正以清垃圾、改路、改厕,改栏等不同形式,积极投入到了新农村建设的热潮中来。
4、高效运转,全力抓好“三培两带两服务”基地建设。重点抓好石坪的袋装香菇,曲尺的葡萄基地,曲斗的育苗基地,里山的西瓜,沿江的肉用牛生态养殖场,三峰的家禽养殖等。在党员的一带一、一带多、手把手教带下,引进资金扶持,政策倾斜、技术指导等措施,使基地不断完善,规模不断扩大。真正让党员在创业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座位”,不断树立每个党员在农民群众中的影响力,并在无形中发挥了每个党员自身创业的模范带头作用,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增添新活动。目前,全镇具有创业能力的党员276人。牛牧村党员尹汉中在村党支部书记的引导下,创办了一家饮水厂,创收净增20余万元;石坪村党支部副书记刘小军带领全村村民发展袋装香菇,仅此一项该村人均创收400元以上;泮塘村优秀青年刘斌创办了德昌制衣有限公司,为全村60多人提供就地就业机会。
四、健全激励与奖惩机制,激活党员干部干事的活力。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村党支部、村委会联席会议制度,村级重大事项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等一系列有效的工作机制,把制度的执行作为村级目标管理考评的一项重要内容。另外,把当前农村工作重点如招商引资,计划生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治安等几项工作列入村级目标考评内容,并与经济挂钩,实行奖罚。对党员干部也制定了相应的制度,严格按制度对干部的工作业绩进行考核,从而改进了干部的工作作风,提高了干部的办事效率,大大激发了干部干事业的积极性。同时,实施年老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和基本养老保险等制度,每年定期开展走访慰问农村困难党员和老党员活动,切实稳定了农村干部队伍,解决了其后顾之忧。
五、下半年的工作打算
1、进一步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充分体现党的先进性。
2、进一步推进乡镇规范化建设,确保乡镇规范化建设取得好成绩。
3、加大后备干部队伍培训教育工作力度,选拔一批 优秀年轻党员充足到村级班子队伍。
4、发展村级经济,壮大村级经济积累,帮助各村找准“一品一村”的发展路子。重点抓好石坪村的袋装香菇、曲尺村的葡萄基地、曲斗的育苗基地建设。
5、加强组织干部自身素质建设,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6、做好村(居)“两委” 班子的换届工作,确保换届工作顺利进行。
我们相信,在县委组织部的领导下,镇党委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离县委组织部的要求还有一些差距;我们相信,有县委组织部的大力支持,碧溪镇党委下半年的工作一定会干出更好的成绩。
中共碧溪镇委员会 2011年6月28日
第四篇:抓好科普工作推进新农村建设
文章标题:抓好科普工作推进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日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实现这一重大历史任务,抓好农村科普工作尤为关键。
一、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中心任务,切实抓好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
国务院颁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
要》中指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对于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对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土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面向农民宣传科学发展观、重点开展保护生态环境、节约水资源、保护耕地、防灾减灾、倡导健康卫生、移风易俗和反对愚昧迷信、陈规陋习等内容的宣传教育,促进广大农村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农民中小学文化水平和文盲半文盲比例较高,远远不能适应农村建设的需要。如果农民的整体素质不能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可能是一句空话。抓好农村科普工作是提高农民和农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此,农村科普工作必须围绕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展开,围绕科学生产和增收增效,激发广大农民参与科学素质建设的积极性、增强科技意识、提高获取科技知识和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并将推广实用技术与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结合起来,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同时,要加强对农村青少年开展科普教育,他们是一个人数众多的群体,对未来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对农村经济和社会进步有着重要的作用。要让他们在参与科普活动中受到教育和启迪,从小养成学习科学知识、运用科学方法、倡导科学生活、提高科学素养的能力。
二、要动员和组织各种社会资源积极参与科普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科普工作量大面广、涉及领域宽,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和整合各种社会资源的积极参与,才能取得实效。一是调动各职能部门参与科普的积极性。如农业、水利、畜牧、农机、林业、气象、卫生等部门,要充分利用人才资源密集、科技水平相对较高的优势、加大对农村的技术培训和推广普及工作。二是调动各级协会、学会、研究会等群众团体的积极性。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及青年志愿者和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参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专业和技术特长,形成一支规模宏大、素质较高的兼职人才队伍和志愿者队伍。三是利用各级干部培训学校、职业学校、科研院所、农村远程教育等设施,集成国内外科普信息资源、建立科普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流平台,为社会和公众提供资源支持和公共科普服务。四是调动各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竭诚为他们开展科普工作提供服务,支持和鼓励他们开展学术研究、学术交流、成果转化、信息咨询等社会实践活动,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利用、切实维护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发挥他们从事科普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五是根据《科普法》的规定,除财政要加大对科普经费的投入外,还要广辟资金投入渠道,进一步完善捐赠公益性科普事业费个人所得税减免政策和相关规定,广泛吸纳境内外机构、个人的资金支持科普事业的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三、发挥自身优势,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科协是党领导下的科技工作者的群众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中央要求“各级科协要充分发挥科协拥有遍布城乡的组织网络优势,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中国科协提出科普工作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一是要为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及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竞争力服务;二是要为农民安居乐业和捉高生活水平服务;三是要为丰富农民精神生活,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社会氛围服务。为此,2006年全区科协系统配合有关部门组织“三下乡”,“四进社区”科技文化活动51次,发放各种科普宣传资料26万余份,举办各类培训班35期,建立科普基地20个,带动和辐射农户30万余户,培养出了一大批农村科技示范户和科技带头人,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广农业实用技术、提高农民务农技能、促进科学种田和农民增收增效起到了积极作用。为配合地委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地区科协确定在全区20个试点村开展“一站、一栏、一员”建设工程,加大科普工作的力度,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素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抓好科普工作推进新农村建设》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抓好科普工作推进新农村建设。
第五篇:抓好各项措施落实 全力推进污染减排工作
抓好各项措施落实,全力推进污染减排工作
“十一五”期间,我市通过要着力抓好以下几项措施的落实,污染减排工作取得突出成效:
一是抓好工程减排。加强减排项目建设,重点是抓好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燃煤电厂脱硫设施建设,并加强日常监督管理,确保设施正常运转,发挥减排效益,为顺利完成“十一五”减排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是抓好结构减排。积极将落后产能淘汰计划落实到位,重点是淘汰电力、水泥等行业的落后产能,并建立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公告制度,加强执法监管,防止死灰复燃。
三是抓好管理减排。严格执行《安徽省主要污染物减排监察系数管理办法》,监督企业和污水处理厂稳定达标排放,杜绝偷排现象发生。认真做好减排统计工作,规范台帐管理,提高数据质量。凡减排中弄虚作假或采取不正当手段的,对直接责任人和相关负责人要依法依纪给予处分。
“十一五”期间,我市化学需氧量年排放总量控制在14600吨,二氧化硫年排放总量控制在55700吨,2010年实际化学需氧量年排放总量控制在14346吨,与2005年相比下降13.61%;二氧化硫排放量为53700吨,与2005年相比下降20.34%;超额完成“十一五”污染减排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