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长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工作动员讲话
文章标题:市长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工作动员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市政府决定召开的,目的就是进一步落实国务院、省和白城市的会议精神,加快市政府自身建设,推进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工作。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适逢
其时,国家、省和白城市先后提出了开展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学习讨论活动,十分及时、必要,对加快建设法制型政府、服务型政府、责任型政府和效能型政府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
借着今天会议的机会,下面我就*市如何开展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学习讨论活动进行再动员、再部署,确保此项活动得以顺利开展,收到明显成效。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省和白城市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们*实际,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深刻领悟开展学习讨论活动的重要性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促进我市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贯彻落实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整体上讲,近年来,市直各职能部门、各乡(镇)、办事处依法行政水平有了较大提[找材料到好范文 wenmi114.com-www.xiexiebang.com-网上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高,行政管理方式有了很大变化,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减少,宏观调控能力不断增强。但是,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些部门和单位依法行政的意识不强,服务经济发展的观念不够坚定;乱罚款、乱收费、乱摊派等侵害企业利益的行为仍时有发生;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较好地解决;办事拖拉,推诿扯皮的现象还较突出等。这些问题不解决,经济发展的环境也就无从改善,也就难以保证全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更是严肃的政治问题,抓好这项工作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解决一系列社会问题的需要。今天,召开这个会议,就是要引起大家的重视,希望市直各部门和各乡(镇)、办事处一定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认清形势,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政府对这项工作的安排部署上来,把其作为当前一项重中之重的紧迫任务,摆上工作日程,及早动手,抓紧抓好。
二、狠抓落实,确保此项活动收到预期效果
随着我国加入WTO,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重要和紧迫。市直各部门和各乡(镇)要立即行动起来,采取有力措施,扎扎实实地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一要切实推行政务公开。政务公开,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的前提,没有政务公开,就谈不上行政高效和优质服务。要建立健全服务公开制,认真推行政务公开,提高透明度,下大力气解决“暗箱操作”的问题。继续抓好《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关于市直政务公开规范化建设实施意见》、《关于乡镇政务公开规范化建设实施意见》、《政务公开工作考核实施办法》、《*市村级财务公开操作程序》等十余项规范性文件和操作办法的实施工作,推进政务公开工作步入制度化轨道。各市直部门、乡镇、办事处,凡不涉及有保密规定的事项,都要通过不同形式进行公开,尤其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事项及其办理结果都要按程序和规定的公开范围向社会公开。特别是办事政策、办事依据、办事程序、办事制度、所需材料、责任部门、负责领导等都要通过适当方式进行公开,要让人民群众一看就知道自己的事能不能办,怎样办,谁来办,会办到什么样的程度,会得到怎么一个结果。
二要坚持依法行政。进一步强化法治观念,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做到依法办事、依法决策、依法处理问题,把政府各项行政行为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加强对部门和公务员的效能考核,以建立效能政府为目标,不断改进效能管理办法,真正做到奖勤罚懒,调动政府机关及其公务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规范公务员行为,掀起主动学习《*市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职业教育系列丛书》(政治理论与经济理论、法律知识与科技知识、政府职能和依法行政、综合素质、执政能力)热潮,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素质,实行“首问负责、来函必复、一次告知、规范服务”制度,绝不允许出现办事推诿、扯皮、缺位现象,实现工作作风的根本好转。
三要推进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公。我们将严格按照省政府召开的全面推行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工作会议精神,清理和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坚持“一门受理、并联审批、统一收费、限时办结”的原则,遵循《*市进入审批中心的行政许可项目、行政事业性收费和便民服务项目》、《*市行政审批中心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办法》等
多项方案和办法,将我市有行政审批权的31个部门、136项行政许可事项以及62项收费和便民事项全部纳入市行政审批中心,实行统一规范的行政审批模式,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更好地方便群众办事。希望上述部门提前做好准备。
四要认真开展企业经营环境专项整治活动。市直各部门在工作中首先要搞好自查自纠,从严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发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要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政行风和“评、查、树”等活动,改进和完善评议方式方法和考评标准,推动部门和行业解决问题。进一步清理行政事业收费、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整顿和规范行政执法部门执法行为,解决部门利益至上,“中梗阻”和“三乱”问题。要集中一段时间,重拳整治对企业的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检查行为,从严整治影响和损害经济发展软环境的违纪违法行为,努力营造亲商、助商、护商的良好氛围。要建立举报中心,完善企业减负维权保护制度,由纪委和监察部门牵头,对有关部门和个人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严肃查处,决不姑息。
五要制定和实行服务承诺制度。实行政府服务承诺,是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咨询的重要措施,也是评价政府信用程序的一个重要标准。我们的政府不仅是管理社会和经济,更重要的是要为人民服务。我们应该把服务的内容、服务的方式、服务的结果向群众承诺。要抓紧制定政府承诺的规章制度,规范承诺内容,不但要对政府及部门在一定时期的宏观目标作出承诺,而且对每一项需要政府办理的具体事项都要作出承诺,每一项承诺都要向社会公布。
六要实行行政服务限时制。要对各种具体政府行为制定出具体的时间要求,责成有关部门在规定时间内办结,切实提高行政效率。人民群众、企业到政府来办事、办什么事、多长时间了结,要有个时限,对执法部门到企业开展的必要检查,必须做出规定,不能没完没了,更不能出现拖延检查时间对企业进行敲诈勒索的现象。
三、加强领导,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障
这次我们开展的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次集中行动。各部门、乡(镇)、办事处要对这项工作作出具体安排部署,落实工作责任制,各部门一把手要充分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努力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化。保证这次行动成功的关键是要严格执法,依法行政。要有铁的纪律、硬的手腕,对那些害群之马,我们决不能心慈手软,否则,许多问题就无从解决。希望各级领导一定要支持纪检监察机关的工作,利用过去形成的有利机制,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工作。
我相信,只要我们同心协力,锲而不舍地工作,我们的经济发展环境就能够不断优化,全市经济社会就能够健康快速发展。
《市长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工作动员讲话》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市长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工作动员讲话。
第二篇:关于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几点思考
所谓政府职能,是指政府为实现国家利益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负有的职责和所发挥的功能。政府职能具有共同性、差异性和阶段性的特征,它揭示了政府在社会经济中的基本方向和基本作用,回答了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的问题。经过多年的改革,从总体上看,我市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特别是政府管理经济的体制发生了显著变化,政府管理职能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直接从事和干预具体生产经营活动的现象大大削弱,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和综合协调的职能明显增强;单一追求高增长目标的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工作重心逐渐集中到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上来;服从于长官意志的行政内容的随意性和行政裁量的自由化得到限制,政府行为的法定化、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以人为本的社会服务和管理职能不断丰富,政府的政策方针更多注重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尽管我市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政府职能还没有从根本上得以转变,部门管理体制还不够配套,依法行政意识还没有真正落实到位。笔者认为,目前,政府职能转变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有:
一是干预经营,集权审批,市场基础性作用还没有得以充分发挥。“管理就是审批”、“重权力轻责任”的观念一直在很多部门单位同志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习惯于出现问题,就要求加大审批力度,增加审批事项,甚至越俎代疱,把本该由市场、企业和社会调节管理的事统统包揽过来。同时,还存在着审批事项法律依据不充分,审批条件、程序不公开,审批责任不明确,审批监督机制不健全,审批与收费挂钩等问题,这样不仅容易造成部门推诿、扯皮、办事效率低下,更直接影响到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干扰企业自主经营,甚至成为腐败滋生的“温床”。
二是体制不顺,因权设事,“三乱”现象还不能得到全面禁止。按照现行的财税管理体制,社会公共事业的一部分投入采取税外加费的办法解决。长期以来,对这些行政事业性收费缺乏强有力的监控管理措施,这就使一些政府部门大权在握,为其利用公共权力谋取小集体或个人私利提供了方便。“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现象屡禁不止。一些部门在利益的驱动下,总是不遗余力来争取审批收费权,存在着增设“门槛”,增加办事环节的现象,甚至造成多重管理、重复收费等问题,借加强管理之名,行收费牟利之实。
三是执法不严,侍权干预,行政执法制度机制还不够健全规范。根据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行政管理的主要精力应放在维护社会公正、保障经济秩序、实行公平竞争上。行政管理和执法部门的主要职能是当好社会、市场赛场上的“裁判员”。现实情况是,由于市场经济转轨,法律法规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行政执法制度不够规范,监督约束机制不够有效。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利益的驱动,出现种种有悖市场经济规律的行为,如各种地方保护,限制资源流出、商品流入;政府部门借管理之名,插手企业事务,干预企业自主经营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不同程度导致了严重的社会信任危机,影响社会投资和消费的积极性,最终结果是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转变政府职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总的原则应该是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针对上述问题,要大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保障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笔者认为,要真正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要充分认识新时期政府职能转变具有新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多年来,政府职能转变集中于经济领域,改革的侧重点在于放开那些“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务。所谓经济职能转变,其核心问题是确定政府在哪些方面有所作为,在哪些方面有所不为。时至今日,就政府该管什么不该管什么而言,我们的理念和认识已基本到位,深化职能转变必然触及那些不那么泾渭分明的领域。在这些领域,政府职能不再是“该管什么不该管什么”所能回答得了的,它与政府履行职责的具体方式密切相关,与政府在应该管理的领域中的角色定位密切相关。相应地,政府职能转变具有了深层次的内涵和新的表现形式。举例而言,各级政府都承担着经济职能,但不同层级政府在履职方式和手段方面有着很大的区别。换句话说,各级政府都“该管”经济,其分野主要在于怎样去管。“怎样管”和“该不该管”就这样紧密联系,共同决定着政府的职能定位。政府职能转变的侧重点不再是回答该不该管,而要深入到“如何去管”的问题。这一点不仅适合于经济领域,同样适合于政府的其它职能领域。
其次,要进一步认清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方向。笔者认为,未来改革的着力点主要在两个方面:第一,科学发展观对政府职能转变提出新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意味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包括扩大内需使消费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摆脱以资源消耗和生态牺牲为代价的可持续陷阱,靠知识经济和自主创新推动经济增长改变非均衡发展模式,促进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等等。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政府经济职能及履职方式会产生重大影响,提出新的要求。第二,实施《十一五规划》对深化职能转变提出新的要求。《十一五规划》相关部分提出了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任务目标和基本方向,这些都和政府的经济职能密切相关,是深化政府职能转变的未来着力点之一。具体来说,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方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从无所不为的万能政府转变成有所必为的有限政府,把工作内容最终集中到规划制定、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区域协调、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上来;
2、从热衷于“管、审、批”的干预型政府转变成致力于“扶、帮、助”的服务型政府,把工作任务集中到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财产安全、帮助企业排难解困上来;
3、从主要是为国有经济服务的倾斜政府转变成为整个社会服务的全面政府,把工作基点落实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上来;
4、从不受约束的自由政府转变成依法行政的法治政府,把工作规范统一到相关的法律法规上来。
第三,要准确把握职能转变与政府的角色定位。前面已提及,新时期政府职能转变具有新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其侧重点不再是政府“该管什么不该管什么”,而是深入到政府履行职责的具体方式,即政府在应该管理的领域中的角色定位问题:
1、政府在经济领域中的角色定位。《十一五规划》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主要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和利益导向机制努力实现。政府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完善政策,为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营造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这意味着政府角色的进一步转换——从“积极的经济主体”到“制度保障者、市场环境缔造者和公正仲裁者”的重心转移。这是政府经济角色归位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政府在社会职能中的角色定位。强化政府的社会职能是新施政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政府的社会职能是一个庞杂的体系,但考虑到提出的时代背景,强化的着力点应在扩大就业、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大扶贫工作力度、扩大城乡居民消费等方面。如果说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政府由“积极的经济主体”向“制度保障者”的角色归位,那么在社会职能领域,政府角色定位的核心应该有两条:一是“慈父”与“组织协调者”角色之间的合理平衡;二是“授鱼者”与“授渔者”角色之间的合理平衡。
3、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角色定位。政府的社会职能和公共服务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如果说社会职能具有“倾斜性特征”,强化社会职能主要表现为对弱势群体和相对落后地区的救助、保护和扶持,公共服务则具有“普遍性特征”,强化公共服务意味着面向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一视同仁地增加或完善基本的公共服务,如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治安、良好生态环境等等。
就普遍性公共服务而言,政府角色定位的核心是“安排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区分和理性选择:一方面,承认公共服务是政府的份内职责;另一方面,又要认识到公共服务不一定由政府独家垄断生产。按照新的角色定位,政府作为“安排者”决定哪些属于公共服务应该由政府来做,做到什么程度或水平,怎样付费等问题。至于多数公共服务的生产和提供,完全可以通过合同外包、政府补助、凭单、特许经营等形式由私营部门或社会机构来完成。由于教育和公共卫生等领域目前出现的种种问题,公共服务市场化在我国正面临责难和质疑。笔者认为,推进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没有错,所要反思的仅仅是市场化的内容及具体形式。市场化具有多样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既可以是“政府责任”的市场化——把本应是政府“份内职责”的公共服务推向市场;也可以是“提供机制”的市场化——在政府承担安排者责任的前提下,推行公共服务生产过程的市场化,通过多元生产者间的竞争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质量。
第四,要科学界定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承担的职能。
1、计划职能。政府的计划管理职能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必须运用计划等宏观调控手段补充市场的缺陷与不足,确定总体经济发展目标和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导向。
2、调控职能。政府应当把主要精力用于制定经济政策、运用经济杠杆、采用经济措施、运用法律手段、采用必要的行政手段和进行收入再分配等调控措施,将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产业调整由政府化变为企业的自觉行动,不能靠行政命令。
3、服务职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靠经济主体强化内部管理,但也离不开政府有力的服务和支持。政府转变职能很重要的是增强服务职能,主要是要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大力发展社会公共事业;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发挥行政协调功能;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
4、监督职能。政府必须采取各项措施强调监督检查职能,制止违法经营和不正当竞争,确保经济建设健康运行。
5、稳定职能。政府要保一方平安,必须坚持严格执法,推进依法治国,确保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第五,要进一步深化职能转变的实施理念。我国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利益分化、社会多元化和高度复杂化的背景下,深化职能转变需要实施方式的创新,包括先进的实施理念和有效的实施机制两个基本层面。笔者认为,深化职能转变过程中应该提倡和坚持以下理念或原则。
1、“协同政府”理念。协同政府的核心是“确保政策制定的高度协调和具有战略性”。高度协调即建立不同部门之间在决策过程中的制度化沟通和协商机制,克服公共决策的部门化,确保不同政策领域之间在政策上的高度一致性和整合性。决策的战略性则强调公共决策从长远出发,避免决策成为对目前现实压力的被动应付。协同政府还包括政府部门与外部主体之间的协同,首先是公民参与,其次是发挥外部专家的作用。
2、结果导向的责任政府理念。职能转变意味着政府部门的自我革命,其效果可想而知。实践中部门争夺审批权和重审批、轻监管的倾向可为见证。所谓“结果导向的责任政府”理念,就是政府的主管部门向结果负责,权力获取与权力行使的目标和结果密切挂钩。
3、“可持续性”理念。强化社会职能和公共服务是新时期政府职能转变的亮点和突出特征之一,同样存在可持续问题,而且比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更为重要,也更为复杂。
4、“管理精致化”原则。需要牢固树立一个观念:理念需要技术支撑,忽视制度、技术和机制的构建,再先进的理念也只能是空中楼阁。管理精致化侧重于技术层面和细节,目的是实现细致化、科学化和操作化,这应该体现在变革过程的每个环节,包括优先项选择、目标确立、方案设计、实施与评价等等。
优化发展环境、建设法治政府,主导权在政府,主动权在政府,关键环节在政府职能的转变。在市场经济的框架体系内,政府只有从直接微观管理转向间接宏观调控,从重审批重管理转到重执法服务上来,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率,经济发展环境才能真正实现长治久安。笔者认为,要大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是强化制度建设,实现“三个协调”。要真正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就需要有完善的制度机制做保障,通过制度把政府的职能固化下来。因此,加强制度建设显得非常重要。要注重通过提高立法质量,完善配套制度机制,确保政府及其部门实现行使职权的法制化、规范化。同时,要通过强化立法,完善配套制度,努力做到“三个协调”,即:政府职能转变要与健全市场机制相协调。政府职能转变要把一些原由政府承担的职能交给市场,这种转变成败的关键在于市场能否有效地承担政府让渡的职能。所以在将企业推向市场,市场对企业起引导作用的条件下,加强政府对市场的管理,建立市场秩序,规范市场主体,健全市场组织,完善市场机制,不断提高市场的组织程度,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环节。因此,转变政府职能与培育市场机制是相辅相成的,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还得要由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创造和引导。只有形成了健全的市场机制,政府职能转变才可能真正到位。政府职能转变要与健全社会组织相协调。政府职能转变也使许多职能从政府转移到社会,如果没有相应的社会组织承担政府让渡的职能,必然导致大量社会事务无人管辖。因此,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同样是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保障。政府不能对社会组织放任不管,要积极予以引导和管理,促使不断健全和完善,从而有效地分担传统体制的部分政府职能。政府职能转变要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协调。政府职能转变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给国有企业更多的自主权,让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实体。政府转变职能,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并不意味着政府不再管理国有企业,而仅仅是管理方式的转变,从直接干预转向间接调控。因此,转变政府职能、改变计划体制下的政企关系,不仅仅是政府职能的转变,而且必须完善国有企业的自我管理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真正实现企业搞活的目的。
二是理顺管理体制,改革行政审批。转变政府职能,其根本在于理顺管理体制,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近年来,我市在这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也取得了可喜的效果,如开展了对相对集中行政审批研究探索、行政行政执法依据梳理和行政权力清理等工作,基本理顺了政府各部门的职能,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今后,还应该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最大限度地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对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能通过市场机制调节的审批项目一律予以取消;对确要保留的审批事项予以精简、规范;对部门之间重复、多头交叉的审批予以归并。同时,要建立健全行政审批的监督约束机制,推进行政审批的政务公开和民主监督,真正理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使政府部门从过去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搞好公共行政,加强公共服务,逐步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廉洁高效、协调运转、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
三是严格依法行政,提高执法水平。法制是发展环境的基础。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执法是政府的职责,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是政府的失职。因此,有必要加大行政执法责任制落实力度,加强行政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建设,努力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要把依法行政与提高政府部门服务水平有机结合起来,保证必要的执法经费,坚决纠正各种形式的收支挂钩现象,以有法必依求效率,以执法必严保公正,以违法必究顺民心,以法制意识和执法水平论干部,确保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
四是塑造诚信形象,提升政府公信力。从不同角度看,转变政府职能,实际就是转变政府形象,努力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具体操作中就是要提高工作效率,简化办事程序,提供优质服务,着力改善软环境;要增强为民意识,牢记党的宗旨,立足本职,尽心尽责,心系群众,扎扎实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实实在在为群众谋利益,坚持在服务经济、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中塑造政府新形象;要大兴学习研究之风,面对新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各级政府部门要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摆脱文山会海,挤出更多的时间,集中更多的精力,开展调查研究,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倾听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把各项决策建立在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真正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树立起新时期政府部门的良好形象。
作者:**市政府法制办公室主任 杨洪坡
**市政府法制办公室主任科员 王凤河
(获第三届“东北法治论坛”二等奖)
第三篇:浅谈转变政府职能 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
陕西省第二十七期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 转变乡镇政府职能 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轮训
(一)班
学习体会
浅谈转变政府职能 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
学员姓名: 张忠林 职称职务:
乡 长 所在单位: 汉中市南郑县郭滩乡政府
陕西省干部教育培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基地
二〇一〇年三月三十一日
浅谈转变政府职能 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
汉中市南郑县
乡镇政府是党和政府在农村工作的基石,面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如何充分发挥乡镇政府职能在服务和引导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直接关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因此加快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迫切要求。近年来,随着农村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乡镇政府职能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自己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就推进乡镇政府职能转变中积极探索,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通过老师的点拨和自我反省,我感到自己在这次的学习当中收获颇丰,现结合工作实际,浅谈一点体会。
一、我乡基本情况
我们郭滩乡地处汉中市南郑县以北,中梁山南麓东段,全乡10个岑,97个村民小组,4366户15909人,有耕地面积17885亩,是以个典型的农业大乡,经济穷乡。
二、以科学发展理念把握当前形势。
多年来,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我对党和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农村政策,缺乏系统的学习,很少静下心来作进一步的分析和探索,往往是就文件学习文件,就精神传达精神,对惠农强农政策出台的历史背景、近期任务、长远目标缺乏深刻透彻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文字或文件
(二)正视存在的问题才能克服困难。
乡镇工作的新特点带来了如今乡镇干部的“三喜三忧”:喜的是从要钱、要粮、要命(计划生育)的“三要”干部中解脱出来;忧的是成了无权、无钱、工作无抓手的“三无”干部。转型时期的体制形成,有权、有钱耍人的事全部垂直管理,担责花钱,惹人的事全部属地方管理;喜的是干群关系根本改善,忧的是干群联系越来越少;干群距离越来越远,对群众组织教育严重缺失。喜的是在有转移支付,有粮食直补,有良种补贴,有家电下乡等惠农政策不断出台,忧的是无钱管公益事业,无权制约村组干部,无力稳定信访纠纷,无路化解村级债务。这些问题的存在,笔者认为,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体制因素。正是在转型时期,乡镇工作由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质的变化,一些长期积累矛盾和许多与形势不能适应的问题很快凸显出来,在乡镇形成有钱发工资、无钱干工作,上面下达指标严,下面完成任务难,传统习惯、法律法规和现实利益相互纠葛,乡镇管理“责、权、利”严重不一致。二是干部因素。基层干部是落实党在农村政策的关键因素,政策落实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然而由于干部政策水平低,行政态度,工作方式,管理权限等多方面的因素,在政策落实中往往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乡村两级干部综合素质不高,文化水平低,接受新观念、新事物慢,乡镇干部在一个地方工作就是十几年,环境影响干部对工作的新奇感,再加上近年来乡镇优秀后备干部不足,没有新鲜血液补充,虽说每年有一部分村官干部进入到乡镇工作,但高分低能,做农村工作的经验不足,镇村两级干部队伍好象一潭死水,村干部实行直选
找不到的,解决现阶段农村许多矛盾和问题必须做到讲法、讲理、讲情,使三者融会贯通。这是科学发展观对乡镇政府提出的一个新要求。
三、以科学发展观要求提升乡镇政府自身素质。
只有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来指导自己,不断提高乡镇政府发展经济的能力、改革创新的能力、化解矛盾的能力、服务群众的能力、推动落实的能力、依法办事的能力,着力提高政策水平,解决理解不够的问题;着力提高发展意识,解决工作不力的问题;着力提高责任意识,解决作风不是的问题,着力提高群众意识,解决感情不深的问题;奋力打造学习型、开放型、服务型、落实型、廉洁型政府,才能贯彻好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促进乡镇经济跨越式发展。
1、建设学习型政府,在边学边干中提高水平。
乡镇政府一定要正视自身存在的“知识危机”“岗位危机”,把创建学习型政府作为“强镇富民”的重要战略举措,建立现代化的学习理念,形成“学习为本”、“终身学习”和“带头学习”的良好氛围。在学习中,要认真采取领导带头学、制定规划学、制度约束学、形式多样学和联系实际学的“五学”的办法,使学习成为经常化、普遍化和制度化,着力培养一支讲政治、懂经济、通法律、会管理的优秀乡镇干部队伍,提高政府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管理事务的水平。
2、建设开放型政府,在优化环境中招商引资。
开放出生产力、出经济效益。制约乡镇发展的瓶颈是无权、无钱,实效。有的在公共设施上,搞面子工程和政绩工程,与群众的实际需求有很大距离,和农民的承受能力不相符。要真正实现服务,必须把农民所想所盼、急需急用作为重点;必须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根据市场需求、农民增收致富需要确定服务项目;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让群众参与、让群众决策、让群众选择,以契约方式,实现干部与群众互动。
4、建设落实型政府,在转变作风中求真务实。
乡镇工作千头万绪,落实好上级指示、要求,关键在于狠抓落实。乡镇政府要努力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不提脱离实际高指标、不喊哗众取宠的口号、不提劳民伤财的假政绩、不做欺上瞒下的虚文章,集中精力抓落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努力建设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落实型政府。
5、建设廉洁型政府,在廉政勤政中公正透明。
身先才能垂范,律己才能服人。乡镇政府的威力和领导干部的威信是成正比的,领导干部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为此,乡镇政府要从自身做起,自觉遵守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不断规范从政行为,使干部职工行动有准则、说话有原则、办事有依据,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禁止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要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工作上,用在解决困难群众的生活上。
第四篇:关于推进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工作情况汇报
关于推进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工作情况汇报
按照省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通知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现将近年来我区推进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推进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工作总体情况
行政服务中心是实行集中办公、便民利民服务的重要场所,是权力下放的重要平台,是实现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重要载体。近几年来,区行政服务中心始终把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服务效能作为中心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积极配合区法制办开展全区简政放权,清理、取消行政审批事项等工作。
1、开展权力事项承接、运行和清理工作。一是以“三个到位”顺利完成市下放权力事项有效对接和规范运转。区行政服务中心作为权力下放的具体承接部门,做到确保权力承接到位。区行政服务中心按照市权力下放目录,会同区法制办逐个与区有关责任部门加强梳理对接,保证每一项下放权力的承接落在实处。确保权力进驻到位。切实推进下放权力集中运行,与江宁有关的187项下放权力事项,除行政处罚权外,涉及区20个部门的88项权力事项,已全部进驻中心窗口正式受(办)理,并确保下放权力事项与市政务服务综合管理系统实行联网审批。二是加大权力事项清理力度。根据国务院和省市综合改革的文件精神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区行政服务中心积极配合区法制办对我区行政权力库的权力事项进行清理。去年以来,取消行政许可事项6项。
2、开展行政审批和收费事项的梳理工作。今年以来,区行政服务中心按照全区综合改革工作的统一部署要求,对进驻事项进行梳理、调整,为行政服务顺畅运行提供了重要保证。一是梳理全区行政审批事项。区行政服务中心会同区法制办对我区有相关行政审批职能部门的审批事项按行政许可类事项和非行政许可类事项进行了梳理。明确各事项的的权力编号、事项名称、审批主体、审批依据、收费依据、审批材料、法定时限、承诺时限等。对各审批事项现阶段的审批流程进行书面化,为下阶段清理审批事项,简化审批流程,创新审批方式做准备。经过梳理,现全区涉及行政许可和非许可类审批的部门41家,已进驻区行政服务中心38家,未进驻部门3家:国税局、地税局、民宗局。全区行政许可和非许可类审批项目394项,其中行政许可125项,非行政许可251项,行政征收18项。二是梳理全区行政事业性收费事项。区行政服务中心会同区物价局对我区各部门行政事业性收费事项进行梳理,初步掌握目前我区收费事项基本情况,为综合改革重点任务中关于建立收费管理目录,对区内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统一扎口收费打下基础。经梳理,全区行政事业性收费164项,其中涉企项目37项,已进驻区行政服务中心行政事业性收费24项,其中涉企项目8项。
3、拟定我区加强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要求,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强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区委、区政府关于实施2014-2015年综合改革重点任务的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区政务服务工作实际,拟定了《XX区关于加强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包括了区政务服务体系的机构设置、人员配置、机构职能、政务服务管理机制、运行方式等内容。
二、简政放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部门“放权”程度不平衡。中心扮演的还是受件和出办结手续的窗口角色,“前店后厂”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现在进驻中心大部分审批项目中都含有一个处室办理或是领导审批环节。中心受件后,还需要把办件转回到各部门进行办理,各部门出了审核意见或是领导的批示意见后,再转回中心出办结手续给办件人。审批项目中涉及现场勘验的,有的部门是中心进驻人员进行勘验,还有部门是其他处室人员进行勘验,审批项目的办理不全是在中心完成,中心也就更趋向是一个受件和出办结手续的窗口。
2、基层“接权”能力有待加强。简政放权后基层政府部门职能丰富了,但相应机构设置、人员、资金、硬件设施如果没到位,下放的权力将无法正常开展。如我中心的质监窗口,简政放权前窗口业务办理量虽大,但能正常完成。简政放权后窗口工作量激增,而人员、资金、硬件设施等相应配套没有增强,导致窗口一段时间矛盾突发、常发,因此基层政府部门“接权”能力有待加强,审批权限下放的同时,财权、人权也应同步推进。
3、基层窗口信息化建设繁杂。目前中心多数窗口审批平台有两套甚至三套以上,如我区行政服务中心审批系统平台主要有3个:XX区权力阳光系统、XX市政务服务综合管理系统、省市部门业务专网系统等,且这些系统都不兼容。窗口受理办件时,同样的信息有的甚至需要录入三次,信息不共享,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更降低工作效率。网上审批系统的建设为简化审批程序,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创新审批方式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实践路径,而近年来审批系统的多元发展和多头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发展。
三、推进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工作下步措施
1、进一步减少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按照综合改革任务的要求,区行政服务中心将配合区法制办对全区43家单位的许可类审批、非许可类审批、其它类事项进行逐一清理,重点对需要盖本部门公章而又不是审批类的其它事项,以及非许可类审批事项进行逐项排查,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要求,该取消的一律取消,该下放的一律下放。继续保留的权力事项经法制办进行确认后由区政府发给“行政权力事项确认书”。采取上门指导,成熟一家确认一家的方式,督促有关部门落实工作,并形成行政审批事项权利清单,向社会公布。目前,我区林业局、卫生局、环保局已通过确认,并获得了《行政确认事项确认书》。
2、探索“三集中、三到位”改革模式,提升行政服务效能。推行“三集中、三到位”(即将分散在部门的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向一个科集中;审批科向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审批事项向电子政务平台集中,审批事项进驻中心落实到位;审批窗口授权到位;电子监察到位。)改革模式旨在进一步深化我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升行政服务效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要充分利用我区新的市民中心即将启用契机,加快推进全区职能部门实施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的试点工作,通过推行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工作,达到“三个百分之百”,即:区级有行政审批事项的部门进驻区行政服务中心率达到100%,区级所有行政审批事项进驻区行政服务中心率达到100%,区各部门对进驻区行政服务中心的行政审批事项授权到位率达到100%;同时梳理收费事项,加大企业减负力度,努力实现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程序最简、效率最高、收费最低”。
3、探索建立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按照“统筹谋划、整合资源、因地制宜、扎实推进”的总体要求,将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事项、公共资源交易业务纳入政务服务中心,实行统一管理,提供集约化服务。
4、进一步加强我区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按照省、市政务服务中心体系建设要求,对我区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实行统一规范管理,统一机构名称、统一机构性质、统一机构职能、统一管理模式、统一运行机制、统一考评机制。要不断延伸行政服务中心公共服务功能,增设便民服务窗口。整合部门服务热线,形成政务服务大厅、公共资源交易中心、“12345”政府服务呼叫中心“三位一体”联动互补的政务服务格局。
一、稳增长责任落实
XX县经信局今年申报的项目有:①技改项目:组织漳州鑫展旺化工有限公司、猛狮新能源汽车、连润新能源三个企业项目申报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计划;组织鑫展旺、天恒达申报2015-2016年工业和信息化成长型企业;组织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验收(金星造纸厂有望拿到中央和省级资金补助)。②节能项目:桥东镇的路灯节能示范项目、溪南村镇的路灯节能示范项目、庄溪村镇的路灯节能示范项目、XX县兴港水产食品有限公司电机系统节能改造项目、XX市环宇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废塑料的再生项目、漳州连润新能源有限公司清洁生产示范项目。③市场建设项目:组织申报城镇商贸中心2家,城乡菜市场1家,省级副食品基地建设项目2家。④科技与技术中心项目:XX县经信局组织企业(天恒达)申报2015年省企业技术中心,星辉婴童申报2015年实际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组织推荐XX县海联食品有限公司参加“2015第二届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晋级(省级)决赛企业星火项目”、梅岭镇田厝村申报省级数字家庭示范村建设。
XX县发改局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对接,及时将一些惠企政策传达给企业,加强企业与6.18的对接,今年以来,天恒达电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耐热级耐刮伤、自润滑漆包线产业化项目”、福建大北农水产科技有限公司的“年产2000吨水产微生态制剂生产线建设”、福建连众智惠有限公司的“一种多层共挤水冷吹塑薄膜机组生产项目”这三个项目共获得今年省促进项目成果转化扶持资金150万元。
市场监督局结合换照和年报时机,通过窗口解答、发放宣传材料、制作温馨提示等方式,持续开展惠企政策宣传。活动开展以来已分发惠企政策宣传材料80余份;是结合企业走访,开展上门送政策活动,活动开展以来我局工作人员在分管领导带领下,走访县重点企业5户,其中,了解到福建麦凯婴童用品有限公司由于业务整合需要办理公司股权变更,我局工作人员当场指导企业准备变更材料,窗口人员第一时间予以办理;主动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强化机关与基层以及系统内部各相关职能部门间的协作配合,防止工作出现脱节。XX县国税局推广税易贷。联合建设银行,利用纳税信用证明,为小微企业贷款提供方便。联合工商局、地税局、公安局等部门认真推广复制“一照一码”。6月29日,诏安众农优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领取了该县首张营业执照,标志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成功在XX县复制推广。
二、企业减负
县国税局:1.精准落实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2015年1-6月共有33598户次享受小微企业增值税优惠政策,享受优惠政策免征增值税671.03万元、减免企业所得税153户税款50.17万元,政策受惠面达100%。2.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落实情况。报备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3户,2015年1-6月,减免企业所得税63.01万元;重点企业群体创业就业、生态环境保护、促进节能节水,企业兼并重组税收政策落实情况。2015年1-6月,从事环境保护企业1户,减免所得额43.79万元,减免企业所得税10.95万元;减免消费税3户406.98万元。共计减免各类税收1245.93万元。
1-8月份,县地税局:
1、房地产税收优惠2392万元,其中:⑴审批减免674.3万元,⑵提退减免4.7万元,⑶通过对“房地产申报情况”按法定税率(征收率)匡算扣减已缴税款,统计征前减免1906万元(房产1810万元、地产96万元。
2、统计落实小微企业等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减收2328万元:通过对“零应征台账”按法定税率(征收率)匡算扣减已缴税款,小微企业减免539万元;金融涉农、创业贷款优惠减收312万元;临时征收户征收查询(不含房地产),按法定税率(征收率)匡算扣减已缴税款,减免税额为1029万元;个体工商户以2012年定额匡算,1-8月减收448万元。共计减免各类税收4720万元。
三、小微企业融资
据人行统计,截至2015年6月30日,XX县金融机构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表内)为22895万元;7月为21691万元;8月为20726万元
四、内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数量变化
5月份新办内资企业34户,新办个体工商户185户。截止2015年5月31日,全县共有内资企业1703户,个体工商户11692户,与上月同比增长2.04%和1.61%。6月份新办内资企业23户,新办个体工商户189户,截止2015年6月30日,全县共有内资企业1721户,个体工商户11834户,与上月同比增长1.06%和1.21%。7月份新办内资企业34户,新办个体工商户192户,截止2015年7月31日,全县共有内资企业1751户,个体工商户12012户,与上月同比增长1.98%和1.62%。8月份新办内资企业29户,新办个体工商户161户,截止2015年8月31日,全县共有内资企业1775户,个体工商户12154户,与上月同比增长1.37%和1.18%。
五、执行涉企收费清单 据物价局统计数据,全县执行涉企收费清单17个单位,涉及收费项目共计42个。根据闽财综2015]7号文件规定,从2015年1月1日起执行以下政策:
一、暂停征收企业注册登记费;
二、对小微企业免征:
1、土地登记费;
2、房屋登记费
3、住房交易手续费;
4、国内植物检疫费;
5、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费;
6、拖拉机号牌(含号牌架、固定封装置)费;
7、拖拉机行驶证费;
8、拖拉机登记证费;
9、拖拉机驾驶证费;
10、拖拉机安全技术检验费;
11、拖拉机驾驶许可考试费;
12、组织机构代码证书费;
13、环境监测服务费;
14、森林植物检疫费。按照省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通知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现将近年来我区推进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推进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工作总体情况
行政服务中心是实行集中办公、便民利民服务的重要场所,是权力下放的重要平台,是实现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重要载体。近几年来,区行政服务中心始终把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服务效能作为中心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积极配合区法制办开展全区简政放权,清理、取消行政审批事项等工作。
1、开展权力事项承接、运行和清理工作。一是以“三个到位”顺利完成市下放权力事项有效对接和规范运转。区行政服务中心作为权力下放的具体承接部门,做到确保权力承接到位。区行政服务中心按照市权力下放目录,会同区法制办逐个与区有关责任部门加强梳理对接,保证每一项下放权力的承接落在实处。确保权力进驻到位。切实推进下放权力集中运行,与江宁有关的187项下放权力事项,除行政处罚权外,涉及区20个部门的88项权力事项,已全部进驻中心窗口正式受(办)理,并确保下放权力事项与市政务服务综合管理系统实行联网审批。二是加大权力事项清理力度。根据国务院和省市综合改革的文件精神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区行政服务中心积极配合区法制办对我区行政权力库的权力事项进行清理。去年以来,取消行政许可事项6项。
2、开展行政审批和收费事项的梳理工作。今年以来,区行政服务中心按照全区综合改革工作的统一部署要求,对进驻事项进行梳理、调整,为行政服务顺畅运行提供了重要保证。一是梳理全区行政审批事项。区行政服务中心会同区法制办对我区有相关行政审批职能部门的审批事项按行政许可类事项和非行政许可类事项进行了梳理。明确各事项的的权力编号、事项名称、审批主体、审批依据、收费依据、审批材料、法定时限、承诺时限等。对各审批事项现阶段的审批流程进行书面化,为下阶段清理审批事项,简化审批流程,创新审批方式做准备。经过梳理,现全区涉及行政许可和非许可类审批的部门41家,已进驻区行政服务中心38家,未进驻部门3家:国税局、地税局、民宗局。全区行政许可和非许可类审批项目394项,其中行政许可125项,非行政许可251项,行政征收18项。二是梳理全区行政事业性收费事项。区行政服务中心会同区物价局对我区各部门行政事业性收费事项进行梳理,初步掌握目前我区收费事项基本情况,为综合改革重点任务中关于建立收费管理目录,对区内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统一扎口收费打下基础。经梳理,全区行政事业性收费164项,其中涉企项目37项,已进驻区行政服务中心行政事业性收费24项,其中涉企项目8项。
3、拟定我区加强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要求,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强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区委、区政府关于实施2014-2015年综合改革重点任务的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区政务服务工作实际,拟定了《XX区关于加强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包括了区政务服务体系的机构设置、人员配置、机构职能、政务服务管理机制、运行方式等内容。
二、简政放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部门“放权”程度不平衡。中心扮演的还是受件和出办结手续的窗口角色,“前店后厂”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现在进驻中心大部分审批项目中都含有一个处室办理或是领导审批环节。中心受件后,还需要把办件转回到各部门进行办理,各部门出了审核意见或是领导的批示意见后,再转回中心出办结手续给办件人。审批项目中涉及现场勘验的,有的部门是中心进驻人员进行勘验,还有部门是其他处室人员进行勘验,审批项目的办理不全是在中心完成,中心也就更趋向是一个受件和出办结手续的窗口。
2、基层“接权”能力有待加强。简政放权后基层政府部门职能丰富了,但相应机构设置、人员、资金、硬件设施如果没到位,下放的权力将无法正常开展。如我中心的质监窗口,简政放权前窗口业务办理量虽大,但能正常完成。简政放权后窗口工作量激增,而人员、资金、硬件设施等相应配套没有增强,导致窗口一段时间矛盾突发、常发,因此基层政府部门“接权”能力有待加强,审批权限下放的同时,财权、人权也应同步推进。
3、基层窗口信息化建设繁杂。目前中心多数窗口审批平台有两套甚至三套以上,如我区行政服务中心审批系统平台主要有3个:XX区权力阳光系统、XX市政务服务综合管理系统、省市部门业务专网系统等,且这些系统都不兼容。窗口受理办件时,同样的信息有的甚至需要录入三次,信息不共享,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更降低工作效率。网上审批系统的建设为简化审批程序,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创新审批方式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实践路径,而近年来审批系统的多元发展和多头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发展。
三、推进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工作下步措施
1、进一步减少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按照综合改革任务的要求,区行政服务中心将配合区法制办对全区43家单位的许可类审批、非许可类审批、其它类事项进行逐一清理,重点对需要盖本部门公章而又不是审批类的其它事项,以及非许可类审批事项进行逐项排查,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要求,该取消的一律取消,该下放的一律下放。继续保留的权力事项经法制办进行确认后由区政府发给“行政权力事项确认书”。采取上门指导,成熟一家确认一家的方式,督促有关部门落实工作,并形成行政审批事项权利清单,向社会公布。目前,我区林业局、卫生局、环保局已通过确认,并获得了《行政确认事项确认书》。
2、探索“三集中、三到位”改革模式,提升行政服务效能。推行“三集中、三到位”(即将分散在部门的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向一个科集中;审批科向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审批事项向电子政务平台集中,审批事项进驻中心落实到位;审批窗口授权到位;电子监察到位。)改革模式旨在进一步深化我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升行政服务效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要充分利用我区新的市民中心即将启用契机,加快推进全区职能部门实施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的试点工作,通过推行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工作,达到“三个百分之百”,即:区级有行政审批事项的部门进驻区行政服务中心率达到100%,区级所有行政审批事项进驻区行政服务中心率达到100%,区各部门对进驻区行政服务中心的行政审批事项授权到位率达到100%;同时梳理收费事项,加大企业减负力度,努力实现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程序最简、效率最高、收费最低”。
3、探索建立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按照“统筹谋划、整合资源、因地制宜、扎实推进”的总体要求,将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事项、公共资源交易业务纳入政务服务中心,实行统一管理,提供集约化服务。
4、进一步加强我区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按照省、市政务服务中心体系建设要求,对我区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实行统一规范管理,统一机构名称、统一机构性质、统一机构职能、统一管理模式、统一运行机制、统一考评机制。要不断延伸行政服务中心公共服务功能,增设便民服务窗口。整合部门服务热线,形成政务服务大厅、公共资源交易中心、“12345”政府服务呼叫中心“三位一体”联动互补的政务服务格局。
今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和村级财务监督管理等有关农经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各项强农惠农和富农政策,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全市未发生一起因农民负担或农村土地承包问题而引发的恶性案件或群体性事件,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地发展。现就2014农经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民负担监督管理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监管工作机制。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为强化对农民负担监管工作领导,我市及时调整了市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主管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任组长,政府办、组织部、农委、财政局、物价局、信访局、编办和法制办等单位负责人为工作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委。各乡镇和街道也都成立了相应工作机构,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落实领导批示讲话精神。为明确我市今年减轻农民负担工作思路和重点,制定工作目标措施,省农民负担监管领导小组《关于印发梁卫国副省长在省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领导小组会议上讲话的通知》、《关于做好2014年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意见》、《关于对XX县、XX区实施农民负担黄牌警告的通知》和《关于2013年全省减轻农民负担工作考核结果的通报》文件下发后,市长罗兆好4月8日批示:请领导组成员单位、各地抓好落实。省农民负担监管领导小组《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张宝顺、李锦斌同志有关减轻农民负担批示精神的通知》下发后,市长罗兆好和副市长周晓飞于5月21日迅速批示:请农监办将省委领导批示贯彻在工作中,体现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三是部署减轻农民负担工作。3月12日,市政府召开了“XX市农村工作会议”,市政府和17个乡镇和街道主要负责人签订了2014年《XX市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在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大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关减负政策力度,时刻保持高压态势,切实把减轻农民负担作为党在农村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来抓,制止各种加重农民负担行为。四是严明减负纪律。严格执行农民负担监管工作一把手负责制和涉农收费部门责任制,市委、市政府今年重申,各地各部门如发生因违反减轻农民负担政策,引发农民一年内多次集体到市或XX市以上上访造成重大影响事(案)件的,或受到市以上新闻媒体披露、曝光产生严重社会影响的,或发生农民负担恶性案(事)件、严重群体性案件的,或被XX市以上农民负担监管部门列为重点监控的,实行农民负担“一票否决”,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党纪和行政责任。
(二)落实惠农政策,确保惠农资金到户。截止11月30日,我市通过“一卡通”已经发放给了农民各项补贴资金共计9887.4万元,其中良种补贴1436.4万元(一季稻708.9万元、棉花163.4万元、玉米12.5万元、油菜267.2万元、小麦284.4万元);粮食直补1220万元、综合补贴资金5525万元;农机具购置补贴746万元;村级财政转移支付960万元。
(三)开展专项治理,严防涉农收费反弹。一是开展教育收费项目和标准审查审核。为规范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涉农收费行为,市教育局会同市物价局、市监察局、市农委于2月份重点开展对2014年春季全市各类学校、幼儿园开学收费进行专项审查审核。9月份市物价局利用中小学开学之机,组织市直有关部门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涉农收费情况进行秋季大检查,严防教育乱收费发生。二是执行涉农收费价格“公示制”。5月份,市农监办会同市物价局开展2014涉农价格收费项目和标准的清理整顿工作,对照省和XX市涉农收费项目政策依据,逐条逐项地进行审核,并制定了XX市涉农收费明白卡,与农民负担监督卡合并印刷,把涉农收费项目标准明明白白地交给农民群众。三是重点开展农民建房等领域收费清理整顿。市物价局上半年按照市政府意见,选择了农村公墓价格、农民建房收费和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重点内容开展督查检查,狠抓涉农价格和收费监督管理,规范涉农收费行为;并对农产品流通、农机服务、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农村有线电视收费等领域进行检查,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由于减轻农民负担是红线、高压线,9月5日根据市政府负责人批示,市农委、财政局、发改委、物价局、市政府法制办、教育局、文广新局等七部门,把农业部、财政部、发改委、国务院法制办、教育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做好2014年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意见》转发到各地和市直有关单位,建立完善减负工作考核制度,切实推动把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四是开展村级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负担检查。4月份,市纪委、市农委对6个乡镇和街道的村级财务监督管理情况进行了抽查,对少数村居存在的问题予以整改纠正。市农监办7月份开展了向农民专业合作社收费的检查,除市场监督管理局收取农民专业合作社机构代码证工本费外,没有发现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发证时搭车或强行收取其他费用。五是严格执行农民负担监督卡制度。6月份市农监办印制了2014《农民负担监督卡》和《监督卡分户清册》,7月份各地把《农民负担监督卡》填写发放给了广大农民,让群众知晓今年的各项涉农收费价格标准。按照省和XX市规定,我市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具体是:筹资标准按每年不得突破15元/人限额、筹劳标准按农村劳动力每年不得突破10标准工日/劳力限额予以执行。六是开展农民负担执法检查。根据省农民负担监管领导小组《关于开展2014全省农民负担执法检查的通知》(皖农监2014]8号),9月10日市农民负担监管领导小组下发《关于开展2014年农民负担执法检查的通知》,要求各乡镇和街道、市直有关单位对照省里文件精神,认真组织开展秋季减轻农民负担自查自纠,对自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立即进行整改纠正。同时市政府成立三个检查组,自9月28日-10月10日,利用6天时间开展全市减轻农民负担大检查,主要是重点领域农村乱收费问题治理、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涉农收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信访和案件查处等内容。从检查的34个村(居)和135个农户情况来看,未发现各种涉农乱收费乱罚款现象,涉农收费项目标准执行也较为规范。
(四)规范操作程序,加强一事一议监管。一是加大宣传引导力度。为加强对乡镇、街道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宣传力度,市农监办和市综改办联合编写了《XX市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手册》,指导各地按照政策规定要求操作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积极引导农民按民主程序议事,按民主决策事项出资出劳,杜绝弄虚作假,真正成为民心工程、群众满意工程。二是严格奖补项目申报审核。3月下旬,市农监办会同市农村综改办、市财政局、市水务局和市交通局,对2014年乡镇、街道申报的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及财政奖补的262个建设项目进行了审查审核,严格执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监督管理制度。三是严把筹资筹劳审批关。我市紧抓“村申请、乡(镇)初审、市审批”三个关键环节,严把“三关”。严把奖补项目关。村级申报的一事一议项目必须是规定的村内公益事业建设,对超范围项目一律不予审批。严把民主程序关。村级申报的一事一议项目必须经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村民有强烈需求意愿的村集体公益事业。严把上限控制关。村级申报的一事一议奖补项目人均筹资不得突破15元,筹劳劳均不得突破10个标准工日。今年市农监办共审批17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的村级一事一议筹资972.38万元,比2013年增加25.34万元;筹劳232.96万个标准工日,比2013年增加4.7万个。四是跟踪督查奖补项目工程。为做好村级公益事业筹资筹劳财政奖补工作,保障一事一议项目工程建设顺利实施以及财政资金落实到位,我市对各地开展的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程建设项目实施跟踪督查。目前262个项目中除少数几个水利工程项目正在施工外,其他项目全部完工。市政府1700万元财政奖补资金也已拨付到乡镇财政账户。
二、农村土地承包管理
(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根据XX市统一部署,我市近年来出台了有关鼓励农村土地流转的优惠政策,制定工作措施,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土地流转,有力地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奠定了生态农业基础,构建了观光农业雏形,提高了现代农业整体水平。
1、基本情况。截止2014年12月1日,全市土地流转面积37.14万亩,涉及9.65万个农户,其中耕地24.73万亩、林地(山场)9.44万亩、养殖水面2.81万亩、“四荒”地0.16万亩;土地流转总面积比去年同期增加5.81万亩,占市政府目标任务的116%,占XX市下达计划的129%。现有村集体土地流转合作社7个,农民流转到土地流转合作社的面积1.75万亩。各地现有千亩以上流转大户36家,主要从事花卉苗木、水生蔬菜和优质粮油等规模化特色农业生产。
2、工作措施。一是制定政策,强力推进。2012年3月,市政府下发《关于印发〈XX市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施方案〉的通知》(巢政办【2012】60号)文件,出台土地流转奖励扶持政策,提出2012-2015年乡镇土地流转任务和发展目标,明确坚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坚持“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和坚持“规模、增效、有序”流转三项基本原则。2013年3月,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巢办发【2013】10号)文件,进一步加强政策咨询、服务指导、纠纷调处和跟踪督查工作,并将乡镇土地流转目标管理纳入考核范畴。二是严格程序,规范运行。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加强政策指导,严格工作程序。对农民家庭承包土地流转,双方共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签定规范合同文本。对村委会或村民小组未发包的村组集体土地,按照农村集体产权交易相关操作程序,组织资源性资产招投标交易,规范村组集体土地流转行为,召开全体村民或者村民代表会议,按照民主议事程序,讨论通过形成决议,签定规范“四荒”(机动地)承包合同文本。三是加强领导,强化保障。为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的组织领导,推进全市土地流转工作深入开展,2012年市政府成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领导组,市政府办、农委、财政局、林业局、国土局、监察局等部门为成员单位;各乡镇、街道也相应成立了土地流转工作领导小组,实行领导分工负责制,确定专人,保障土地流转工作有序地推进。为进一步加强政策指导和业务管理,成立了市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专门开展土地流转政策业务咨询和服务指导,乡镇、街道办事处及时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村、居设立了土地流转服务站。同时,会同市档案局开展档案业务培训,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四是优化服务,注重调解。健全服务网络体系,增强市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力量,完善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功能,明确村级土地流转服务站职责。依托XX市农业综合信息网站,建设市级农村土地流转网络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发布土地流转信息,网络发布1000亩以上规模土地流转服务信息40多条,广泛招商引资,鼓励引导规模流转。指导乡镇、街道将土地流转服务平台纳入为民服务大厅统一管理,实行挂牌全程代理服务。建立农村土地流转纠纷调处机制,及时有效化解土地承包经营权矛盾纠纷,依法维护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成立XX市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开展农村土地矛盾纠纷调查处理工作,及时化解土地流转信访隐患。五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为维护广大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合法权益,促进土地流转规范有序进行,组织举办不同类型土地流转政策法规专题知识讲座52场,广泛宣传土地流转政策。制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农村“四荒”(机动地)承包合同》以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出委托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入委托书》样本,利用各种培训班对土地流转合同的签订和重点条款内容进行培训讲解。六是健全制度,加强管理。根据我市实际,规范建立了《XX市农村土地流转备案登记制度》、《XX市规模经营流转主体预审申报制度》、《XX市农村土地流转档案管理制度》、《XX市农村土地流转合同管理制度》、《XX市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调处制度》和《XX市土地流转信息报送发布制度》等六项制度,进一步强化土地流转工作管理机制,确保土地流转工作正常有序开展。为确保土地流转公开公正,2012年9月,市“阳光村务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发《关于XX市村(居)集体产权交易和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工作实施意见》,对属于村(居)集体所有且没有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山岭、荒地、水面、滩涂等自然资源的出让或租赁行为作出明确规定,按照招投标程序要求公开、公平、公正地组织流转。七是严格把关,防范风险。开展土地流转项目跟踪督查。将土地流转规模达到500亩以上、流转期限三年以上的流转项目,纳入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重点监控内容,对流转项目运营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市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每年二次根据流转大户项目备案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对规模流转项目农业生产及经营情况、流转土地利用情况、土地用途情况、流转费用兑付情况,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和核查核实,准确掌握情况,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建立风险防控机制。对土地流转规模达500亩以上流转大户的资信情况、经营能力、履约能力、风险控制进行前置审核审查。规范档案管理。对土地流转规模在500亩以上的实行流转大户实名登记备案制度,对转出土地的农户、流转大户种植和养殖面积、生产品种、经营销售情况进行登记造册,完善流转大户资信档案信息管理。
3、下一步工作重点。一是大力发展农村土地流转合作组织。进一步宣传引导集中联片流转,通过招商引资、财政扶持、金融支持、项目带动、园区发展等形式,组建各类土地流转合作社,引进流转大户开展农业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二是加强规模土地流转招投标管理。强化程序管理,严格监督招标,规范村民委员会或土地流转合作社规模土地流转行为,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公开流转,市场化运作。三是做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积极探索推行农村土地流转股份合作制试点工作,使农民承包土地转为股份,形成股份合作经营主体,提高农民土地流转积极性,发挥土地流转效益,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根据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的意见》(皖办发2014]6号)和XX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实施意见》(合政办2014]14号)精神,为切实做好我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市政府办公室6月20日出台《印发〈关于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巢政办2014]61号),确定在坝镇镇开展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2015年在其他11个乡镇和5个街道全面推进,2016年完成省委、省政府和XX市政府制定的工作目标任务。
1、工作机构建立情况。根据市政府办公室6月20日《印发〈关于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巢政办2014]61号),市政府即使成立了以市长罗兆好为组长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委,具体负责指导坝镇镇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7月7日坝镇政府出台《关于印发〈坝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坝政字2014]75号),并下发《关于成立坝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坝政字2014]73号)到各村(居),成立了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为组长的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开展全镇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
2、宣传培训情况。为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深入地开展,该镇党委多次召开全体镇村干部大会,广泛地进行宣传发动动员,培训镇、村和组干部达150人次,市土地确权办多次到8个村(居)现场进行业务知识培训,指导村居干部按照程序要求有步骤地操作。7月份合肥电视台明珠频道《三农行》栏目组对坝镇镇的土地确权工作作了专题报道。市确权办还印制了400份4开大版面红色《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张贴到村组,并印制了8000份16开白色《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发放给每个农户,让广大农民群众知晓明白省及XX市有关确权登记颁证政策,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8月底,市确权办组织坝镇镇8个村(居)干部和镇确权办业务人员到XX县进行考察学习和观摩,现场了解土地确权是如何组织实施的。
3、调查摸底和农户申请情况。坝镇镇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从5月份开始准备,7月份正式进入实施阶段。9月初,该镇进入摸底调查和农户申请四种表格《农村土地摸底调查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申请书》、《承包方调查表》和《承包地块调查表》登记填写阶段,10月底调查摸底和农户申请工作基本结束。
4、测绘单位招标和权属任务调查情况。我市经过9月16日和10月10日二次招投标,由安徽方圆地理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最终中标,实施坝镇镇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技术服务工作。从11月4日开始,测绘单位组织了8个工作小组在6个村居开展现场测绘和调查指界工作。截止12月5日,坝镇镇6个村居的农村土地确权登记现场测绘和调查指界工作已经基本完成,目前正在室内开展问题修补和宗地图制作阶段。由于今年该镇的青山村和湖东村正在组织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治理项目,农民的承包土地被平整,承包地四至界限无法辨认,致使二村的农民承包土地确权指界工作无法正常进行,现中标单位-安徽方圆地理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在使用无人飞机进行航拍测绘。预计2014年12月底可完成现场测绘和调查指界工作任务。
三、村级财务监督管理和集体经济发展
1、村级财务管理。针对当前我市农村实际,今年4月份市纪委和市农委随机选择了6个乡镇和街道的12个村居,针对其2013村集体财务收支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制定了《XX市关于进一步强化村级非生产性开支监督管理的若干规定》,经市委常委会议研究通过后以市委办、市政府办巢办发2014]17号文件下发到各地贯彻执行。由于村级财务管理历来是广大农民关心的焦点和热点,7月初市农委和市财政局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农村财务管理专项检查的通知》(巢农字2014]51号),要求各地认真组织开展农村财务管理专项检查的自查工作,同时市检查组还针对各乡镇和街道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2、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为全面了解我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状况,研究制定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政策措施。7月份,我委配合市财政局开展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及时准确地掌握我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为下一步我市制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政策措施提供依据。9月份,为进一步促进我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培育和发展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我委配合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制定了《XX市农村产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目前市政府正在对有关条款内容进行审查审核把关,预计近期即将发文执行。
四、下一工作重点
一是扎实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严防农民负担反弹。
二是大力推进16个乡镇和街道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省委、省政府和XX市政府制定的工作目标任务。
三是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深入地开展,规范土地流转双方行为,引导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四是加强村级财务的监督管理工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强化对各地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建设工作的力度。
第五篇: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综合研判世界经济形势、着眼我国经济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之道。习近平同志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既突出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注重完善生产关系,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着眼当前又立足长远。转变政府职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改革的重要内容。当前,应以“放管服”改革为突破口,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转职能,提效能,促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发力。
一、持续深入简政放权,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上发力
降成本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之一。目前,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还比较重,很多企业反映的审批、认证等制度性成本既加重企业负担,又影响企业运行效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根本上要靠政府自身改革创新,迫切需要各级政府加快转变职能、大力简政放权,在行政权力上多做“减法”,给企业松绑减负,让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习惯换手、缩手、放手。
党中央对加快转变政府职能高度重视,习近平同志多次作出批示指示,本届政府把加快转变职能、简政放权作为开门的第一件大事来抓,取得了显著成效。3年来,分9批取消下放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事项618项,提前完成了中央确定的削减1/3以上的目标,彻底终结了“非行政许可审批”这一概念,审批中介服务、工商登记前置审批大幅削减。但也要看到,有些该放的权还没有放,取消下放
2创新监管体制。深化以市场监管领域为重点的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推动执法资源统筹利用、合理配置,推进跨部门、跨专业综合执法,形成监管和执法合力。三是探索改进监管方式。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进一步推动部门实行智能和精细化监管。强化社会监管,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鼓励社会公众参与市场监管,发挥媒体舆论监督作用,加强行业自律。
四、优化创新公共服务供给,在补齐公共服务短板上发力
习近平同志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是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公共服务是供给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也是短板。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补短板,必须强化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这样才能补在薄弱处、关键处、紧要处。
近些年,国家持续加大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但仍然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公共服务供给总体不足、布局结构不尽合理。必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创新事业单位体制机制,激发社会事业生机活力,补齐公共服务短板。一是强化事业单位公益属性。针对不同类别公益事业单位特点实施精准改革,明确功能定位,在机构编制、人员管理、收入分配、财务管理等方面实行不同的办法。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实行更加严格管理,强化基本公益属性;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进一步规范管理,坚持公益属性,并赋予其更大的自主权,使其更具活力,能够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二是扩大公共服务覆盖面。强化政府保基本、兜底线的职责,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健全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公共服务水平差距。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合理规划布局,推进资源共享。三是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放宽准入领域,在设立条件、资质认定、税收政策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公平对待,助力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
习近平同志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能因为包袱重而等待、困难多而不作为、有风险而闪避、有阵痛而不前,要树立必胜信念,坚定不移把这项工作向前推进。更好服务和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我们不断攻坚克难,以新的思路和办法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应把创新放在核心位置,勇于创新,善于创新,摆脱思维定势,打破老的套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多出新招实招管用的招,有效破解改革中的难题。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从制约发展和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入手,找准问题症结和突破口,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加强试点探索,更加注重调动地方和部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基层首创精神,集思广益,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强化督查问责,进一步抓好责任这个“牛鼻子”,建立健全督查追责机制,抓深抓细,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