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全面推进三个文明建设 中共香河县委副书记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全面推进三个文明建设 中共香河县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张
贵金
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对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来说,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下面,就正确理解政绩观的科学内涵、重大意义、以及如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谈三点体会。
一、准确理解和把握正确政绩观的科学内涵
正确的政绩观与科学的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认识和把握执政规律和发展规律的最新理论成果。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一样,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正确政绩观,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所谓政绩观是对政绩的总的看法,包括对什么是政绩、为谁创造政绩,如何创造政绩和怎样衡量政绩等问题的认识和态度。政绩观直接反映领导干部从政的价值取向,是领导干部创造政绩的思想基础。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有什么样的工作追求和施政行为,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能取得什么样的政绩、创造多大的政绩。领导干部的政绩观正确与否,不仅影响着领导干部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与形象。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准确理解和把握正确政绩观的科学内涵。
(一)正确的政绩观应当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政绩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也是正确政绩观的灵魂。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要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政绩,最根本的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和指导实践。只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才能从根本上真正树立实践、落实和体现正确的政绩观,才能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正确地解决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才能创造出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政绩。
(二)正确的政绩观应当是求真务实的政绩观。求真务实是正确政绩观的核心内容。在政绩观上求真务实,就是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看待政绩,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指导政绩,用兢兢业业、真抓实干的良好作风创造政绩。只有求真务实,才能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在创造政绩的过程中把握规律性、提高科学性、减少盲目性、克服片面性;只有求真务实,把工作的立足点放在真抓实干上,付诸实践、见诸行动、狠抓落实,才能扎扎实实地推进发展,创造实实在在的政绩。
(三)正确的政绩观应当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绩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正确政绩观的根本目的。追求什么样的政绩,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还是为个人谋私利,是衡量领导干部政绩观正确与否的分水岭。我们党所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创政绩,应该是每个公仆的终身追求。违背人民群众的愿望,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不是政绩,而是败绩。领导干部在创造政绩的实践中,必须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坚持为崇高思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为人
民办实事的一致性。
(四)正确的政绩观应当是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绩观。科学发展观是正确政绩观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不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不可能落实正确的政绩观。在发展观上出现盲区,往往会在政绩观上陷入误区;缺乏正确的政绩观,往往会在实践中偏离科学发展观。新形势下,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政绩,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政绩。我们要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树立起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正确的政绩观,这样创造的政绩,才是党和人民需要的政绩,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的政绩。
二、深刻认识和领会树立正确政绩观的重大意义
在新世纪新阶段,强调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对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以及领导干部的健康成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衡量领导干部是否真正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标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就决定了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创造出党和人民所需要的政绩。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推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先进文化的进步、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真正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到实处。
(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客观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的奋斗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现代化进程相统一的目标。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同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是相辅相成的。不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就不可能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也就难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如果政绩观不正确,一味盲目决策和蛮干,只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的内在要求。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向全党提出了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的要求,这对于推进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求国情、省情、市情、县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之实;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之真,务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之实;求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实。只有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才能有效地防止和克服求真务实问题上当前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四)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解决当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存在突出问题的需要。中央领导同志之所以反复强调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针对当前一些地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政绩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来的。当前,仍然有相当一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对什么是政绩、为谁创造政绩、如何创造政绩和怎样衡量政绩等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主要表现:一是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二是好大喜功、急功近利,重近期效果,轻长远利益;三是随心所欲、自搞一套,工作不讲大局,决策不讲科学;四是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搞攀比浮夸,报喜不报忧。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的根源,就是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这个问题不解决好,势必严重削弱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战斗力,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最终妨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涉及到以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的党和建设的各个方面,也涉及经济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各方面的工作,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必须切实采取多方面措施,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正确的政绩观。
(一)加强思想教育,提高认识水平。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把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作为干部培训、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作为党内民主生活会的重要内容,组织领导干部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精神上来,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对正确政绩观的认识水平。通过教育和培训,促使各级领导干部立足本职,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牢记宗旨,正确对待权力、地位和名利;坚持“两个务必”,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为实现香河更快更好地发展建功立业,自觉树立和努力实践正确的政绩观。
(二)坚持看政绩用干部,努力在思想上、作风上、制度上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旗帜鲜明地鼓励开拓,支持实干,对那些勤政为民、求真务实、政绩突出的干部,给以褒奖和重用;对那些无所作为、好大喜功、弄虚作假的干部,坚决加以批评和惩戒;对那些不把心思用在工作上,而热衷于跑门子、投机钻营,甚至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的干部,要坚决予以查处。要客观、公正、全面、历史地看待干部的政绩,对那些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的地方工作的干部,要高看一眼;对那些不图虚名、踏实干事的干部,要多加留意;对那些埋头苦干、注重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干部,绝不能亏待。一些干部的工作成绩和成效可能一时不被人们所认识,甚至不被人们所理解;而一些干部短期行为的危害可能在短期内看不出来,有的问题的暴露需要较长时间。这就需要我们,对那些虽然成为历史、但被实践证明确属突出成绩和重大贡献的,必须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而对曾经被视为突出成绩,但被实践证明是虚假政绩或造成重大损失的,必须加以认定和追究责任,已经因此得到提拔重用的干部,必须撤下来。
(三)要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统筹兼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善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步伐,但决不能以牺牲全局利益为代价换取局部利益,决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影响长远利益。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五个坚持”,要求我们必须彻底摒弃片面以经济增长论英雄的政绩观。那种单纯追求扩大数量和增长速度,忽视质量与效益,忽视资源环境保护的做法,那种单纯追求经济的发展,忽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忽视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做法,是经受不住实践和历史检验的。相反,只会出现增长失调、从而最终制约发展的局面,影响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进程。我们必须通过体制改革、科技进步和加强管理,进一步建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努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建设起一个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和节约型社会。
(四)要认真贯彻和落实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县委、县人民政府确立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奋斗目标,是从香河的实际出发,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形势、任务和情况的变化适时调整完善提出来的。这一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体系,强调了发展的全面性、发展的协调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和成果。我们必须坚定不移、持之以恒,采取科学、得力的对策、措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狠抓落实。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不动摇,加速壮大家具、机械钣金、印刷包装、电子、工业美术五大支柱产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全方位打造“诚信香河、文明香河、平安香河、效率香河”,努力实现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第二篇:树立正确政绩观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
我们平时所说的政绩观,指的是领导干部对如何履行职责去追求何种政绩的根本认识和态度,对干部如何从政、如何施政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包括干部的政绩为谁,树立什么样的政绩和怎样树立政绩的认识,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领导干部中的根本体现。是指领导干部在任期内履行相关职务取得的工作成绩和贡献,是干部德才素质的综合反映。
一、落实正确的政绩观是新时期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创政绩的迫切需要
干部的“政绩观”正确与否,不仅会影响到一个单位、一项事业的顺利发展,也会影响到一个干部、一届班子、一支队伍的健康成长,甚至会影响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这些年来,绝大多数干部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孔繁森、李润
五、郑培民,人们还常常念叨他们;汪洋湖、张工、吴金印……工作岗位、类别、层次有着很大的不同,但同样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不过,也有相当一部分领导干部存在着错误的政绩观,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偏,即对“政绩”理解片面,将政绩只视为经济增长、等同于高楼大厦,尤其是近年流行的“唯GDP论”,更是为害甚深;忽略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忽略了人们思想道德水准的提高;对于农村的现状漠不关心,造成了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只重视眼前利益,没有考虑到长远的未来,忽略了人的素质修养的提高,造成了经济可持续发展潜力不足,最后必然造成人与自然等方面的失衡。
二是散,地方政府往往缺乏一个统一协调的整体经济发展规划,这就造成了下属各个地区各自为政、以邻为壑,盲目攀比,最后往往导致重复建设,恶性竞争,造成了经济结构不合理和国家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三是急,即急功近利、好大喜功,这种急功近利往往都是出于急于捞资本、出政绩的自私心理,是为了达到早日升迁等个人目的。有了这种心理,在进行规划和经济建设的时候必然会出现只重当前、不顾长远,只重速度、忽视质量,只重发展、不计污染的严重后果,眼前的利益时得到了,以后的糟糕后果需要后来者来承担。最典型的就是“新官不理旧事”,今天一个大规划,明天一个“新”计划;今天一个“新”思路,明天一个“新”举措。
四是虚,即华而不实,虚报浮夸,用“水分”制造“政绩”。这是急功近利的政绩观恶性膨胀的必然归宿。一些领导干部重名利、轻政德,“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
意”,心浮气躁、做表面文章,重“显绩”、轻“潜绩”,善于包装、精于造势,甚至欺上瞒下,编造“GDP神话”,制造虚假“政绩”,为个人树碑立传。
五是混,即当官做老爷,不思进取,认定“无过便是功”,不冒风险、得过且过,敷衍了事、怨天尤人。这也是个人主义支配政绩观的一种结果。
错误的政绩观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后果是一样的:一是造成社会和经济的畸形发展,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严重阻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二是滋生腐败,滋生官僚主义,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损害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三是腐蚀干部队伍,败坏党风党纪,诱发领导干部的懒惰思想和投机心理,助长党内和社会上的弄虚作假行为和浮夸之风,影响干部进行建设的积极性。
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解决“三个核心问题”、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
第一,要解决好三个核心问题。
一是要明白政绩为谁而树?实践证明,政绩只有为党、为国家、为人民的利益而树,只有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才是党和人民之福,也才能干出实实在在的政绩。一任领导、一个干部是否有政绩,检验的标准,就要看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拥护不拥护,答应不答应。
二是要树立什么样的政绩?真正的政绩应当是符合党和国家政策法规的政绩, 是符合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政绩, 是人民群众需要的政绩,是没有水分、没有后遗症、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政绩。正确的政绩观,要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眼前效益和长远效益的统一,想法与实际的统一。总之一句话,正确的政绩观就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三是要明白靠什么树立政绩?树政绩,来不得半点虚假,也没有“一步登天”的捷径可走,惟有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始终从群众最关心的、最迫切希望解决的事情做起,才能取得成效。政绩是干出来的。我们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改革面临一些难啃的硬骨头,涉及一些深层的矛盾和问题。各级领导干部应勇于面对现实,承担责任,在解决这些重大疑难问题中创出政绩来。
第2,要 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要处理好“唱功”与“做功”的关系。“唱功”,是领导干部发动、组织群众的一种能力,是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一种基本才能。但是,如果领导干部刻意在“唱功”上做文章,不干实事,就走向了反面。所以领导干部不仅要有好的“唱功”,更要有好的“做功”,即具备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能力,把政绩体现在干大事、办实事上。这里说的大事指的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事。实事指的是事关人民群
众切身利益的事。这些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硬性量化指标,最能体现工作的虚与实、经济发展的快与慢、政绩的大与小,可以遏制好逸恶劳、好大喜功的官场习气。
二是要处理好争奖杯与争口碑的关系。对于有实实在在意义的奖杯,领导干部理所当然要争。但如果工作仅仅是为了拿奖杯,甚至为此搞一些不切实际的“达标”、“升级”活动,那对工作反而有害无利,使老百姓怨声载道。有“天下第一县衙”之称的内乡县衙有副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说的就是做官的道理。人在仕途,不必对得失荣辱看得过重,而须时时想想怎样才能做个对地方、对百姓有用的官。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领导干部都应把群众满意与否作为评判自己工作的唯一标准。一切群众不满意的言行,都应当及时纠正;一切群众不满意的风气,都应当坚决克服。
三是要处理好有形政绩与无形政绩的关系。领导干部在任期内上了多少项目,兴了多少企业,修了多少条路,造了多少座桥,建了多少幢楼,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实绩,如果实实在在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就理应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但领导干部不仅要注重有形的实绩,而且要注重无形的、潜在的实绩。尤其是各项社会事业、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有时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其成效却难以很快显现,但这些都是为有形政绩创造发展条件、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十分重要的方面,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追求政绩,必须坚持辩证、发展、全面、均衡、长远的眼光,既要紧紧抓住当前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做一些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建立有形的政绩;又要干当前、想长远,多做一些诸如“百年树人”这样的长远之事,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建立无形政绩。用这样的眼光看政绩,以这样的政绩观来指导工作,才能创造出真正让党和人民满意的政绩。
第三篇:树立和落实正确政绩观以求真务实作风推进工作落实
树立和落实正确政绩观
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以求真务实作风推进各项工作,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党员干部“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具体规范。
优良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如何,关系到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党风、政风和民风,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和民心向背,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持之以恒的抓党的先进性建设,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并要求把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正确政绩观,作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反映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国务院,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对当今中国和世界发展变化趋势的科学把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和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生动实践的理论升华。在新形势下,引导和促使广大党员 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对于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具有重大的针对性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就是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民生考虑,将群众和国家的长远利益放在首位,以谋大局、谋长远的科学发展新理念,踏踏实实地做好基础性工作。要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首先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为政思想,真正意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予的,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以有利于党和国家事业的长远发展为标准,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次,要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用辩证、发展、全面、长远的眼光来衡量政绩,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树立正确的政绩考核标准,真正将那些默默无闻、在任一方、造福一方的党员干部选拔出来,不让他们吃亏,让那些只顾眼前利益、追求名利的人曝光,不让他们尝到甜头。
不可否认,在我们周围不乏有急功近利的人,他们有的目光短浅、视野狭窄,只盯着眼前利益,什么容易出成绩干什么,什么费力少、见效快干什么。有的缺乏通盘考虑和长 远规划,有的为了扬名得利,千方百计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败坏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贻误的是最广大的人民的利益。
利长远,就是要就要站在高端,志存高远,面向未来,打开视野,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办事情,自觉做到不让眼前的风景迷茫,不被身边的利益迷惑,不为一时的得失分心走神;利长远,就要谋划长远看全局,从战略高度来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凡事注重想整体、谋全局;利长远,更要着眼长远办实事,既要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精神,脚踏实地干好每一天、干好每一件事,又要坚持用长远眼光来审视当前、要求当前、促进当前。
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发展与政绩之间的关系,更加明确什么是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政绩观,更加明确创造政绩的努力方向和根本要求,真正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到实处;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就要真正做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实绩,任何工作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的检验,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创造政绩的重要内容,把重实干、求实效作为实现政绩的重要途径,把党和人民的要求作为评价政绩的重要尺度;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就要发扬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用扎扎实实的工作干出政绩。要坚持 讲真话、办实事、求实效,不盲目攀比,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减少盲目性、克服片面性,善于统揽全局,善于谋划长远,善于协调各方,善于突出重点,善于见微知著,不断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和实效性。
总之,“打基础,利长远,树立正确政绩观”,就是要真正弄清江泽民同志提出的“过去参加革命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留点什么”的问题,真正解决“为谁树政绩,树什么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的问题,正确对待权力,认真履行职责,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实现政绩的思路、形式、过程和方法都符合客观实际,符合科学逻辑,始终保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卓有成效地推进工作,创造出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
第四篇:“推进三个建设,树立两个形象,争创一流业绩
思谋长远,狠抓重点,稳步推进乡镇经济社会发展
加入时间:2010-6-26 1:11:10 作者:李文斐 录入:罗鸣钟 点击:292次
------------------
6月24日,县委常委、副县长黄呈祥到广纳镇、三溪乡对社会经济发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进行调研。
黄呈祥对广纳镇“推进三个建设,树立两个形象,争创一流业绩”的工作思路给予了肯定。同时指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作,一定要抓好抓落实,要与长远规划相适应,要出成绩、出典型、出经验,不断完善基础配套设施,要认真落实新村建设任务,积极申报市级平安乡镇,以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黄呈祥听取了三溪乡打造新街的工作思路后指出,必须严格编制和执行规划,充分调查论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把有限资金形成合力,积极探索乡镇建设的新思路;他要求,集镇街道要做到“清扫保洁、堆码规范”,要做好人畜饮水安全和地质灾害预防等其他工作。
2010年,通江县广纳镇紧紧围绕县委“四大产业富民,开发资源强县”的总体部署,致力于推进“三大建设”(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省级小集镇建设、市级平安乡镇建设),塑造两大形象(“碧水仙天,养生福地”的乡镇品牌形象和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新形象),争创一流业绩的发展思路,努力实现广纳又好又快发展的奋斗目标。截止目前,各项常规工作运行平稳,重点工作扎实推进。(
第五篇: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
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
2010-07-07
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全面分析形势和任务,认真总结生态省建设经验,研究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如下决定。
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和目标要求
(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也付出了较大的资源环境代价。党的十六大以来,我省全面开展生态省建设,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新的发展阶段,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完善我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重大部署,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为浙江当代人民乃至子孙后代谋福祉的战略举措。全省上下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坚持生态省建设方略、走生态立省之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不断优化生态环境,注重建设生态文化,着力完善体制机制,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打造“富饶秀美、和谐安康”的生态浙江,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浙江人民的生活品质。
(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要动员全省上下共同奋斗,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十二五”时期的目标是:
——生态经济加快发展。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二五”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指标,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排放的产业结构加快形成,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清洁生产普遍实行,生态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生态环境质量保持领先。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二五”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大气环境、水环境持续改善,土壤环境得到治理,森林覆盖率、林木蓄积量、平原绿化面积稳步提高,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城乡环境不断优化,宜居水平不断提高。
——生态文化日益繁荣。生态文化研究和生态文明教育不断加强,绿色创建活动广泛开展,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初步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支撑更加有力。
——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评机制、生态补偿机制、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制度得到全面有效实施。
二、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积极推进转型升级
(四)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实施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确定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市化格局。加快建设产业集聚区,打造现代产业集群,促进产业集聚和产业升级。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排放的落后产能,积极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开发区(工业园区)生态化。加快推进建筑业转型发展,积极发展“绿色建筑”。加强交通运输业的节能减排,全面实施港航强省战略和内河航运复兴计划,积极打造全国交通物流发展试验先行区,构建畅通高效安全环保的综合交通体系。坚持绿色发展导向,大力发展金融、物流、旅游、会展、信息、咨询、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不断提高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五)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全面推进国民经济各领域、生产生活各环节的节能,重点抓好电力、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高能耗设备的淘汰和改造,加强工业余热利用,着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单位生产总值能耗进一步下降。积极发展核电,合理开发利用水电,大力发展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浅层地温能等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清洁煤发电技术,继续推进甲醇汽油试点推广工作,加强智能电网建设,努力打造全国清洁能源基地示范省。研究开发碳捕获和碳固化技术,促进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全面推进节约用水,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加大雨水集蓄、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工业废水回收再利用、区域性中水回用等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土地节约,重点加强城镇建设用地和工业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积极开发利用城镇地下空间。推进各领域的节材工作,重点加强冶金、石化、建材等行业的原材料消耗管理,加快可再生材料、新型墙体材料和散装水泥的推广应用。
(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扎实做好全国循环经济试点省工作,确定“十二五”时期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领域、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研究制定新一轮的政策举措。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加快推广种养结合、农牧结合、林牧结合的生态立体农业循环模式,建设一批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和示范项目。大力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加强循环经济骨干企业、示范园区和基地建设,逐步在化工、石化、造纸等行业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再生利用,有序推进工业“三废”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环境工程业、环境产品和装备制造业、环境服务业。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上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积极支持企业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鼓励工业园区、基地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依法对重点污染企业以及使用或排放有毒有害物质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七)积极发展绿色产品。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加快建设一批有规模、有品牌、标准化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依法加强有机农产品和绿色农产品标志管理,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加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强化农产品批发市场监管,从源头上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加快发展绿色工业产品,支持企业积极研究开发和生产环境标志产品、节能产品、节水产品,鼓励企业积极开展中国环境标志认证和国际绿色认证,创建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绿色品牌,不断提高绿色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八)强化人才科技支撑。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积极培养、引进人才特别是学科带头人和高层次创业人才,深化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龙头企业,加快建设一批能源类、环保类科技创新载体和服务平台。大力发展能源资源节约集约开发利用技术,积极发展 节能建筑、轨道交通、电动汽车技术,加强煤的清洁高效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大力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研发和推广清洁生产技术,促进制造业绿色化、智能化。积极发展先进育种技术,研发推广节约资源、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技术,着力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发展节能减排和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着力提升生态环境监测、保护、修复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三、不断优化生态环境,着力提高环境质量
(九)进一步加大污染物减排力度。扎实做好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的减排工作,加强重点区域粉尘、烟尘、总磷、总氮等污染物的减排,严格控制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排放。鼓励推广使用有机肥,减少和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探索建立农业面源污染检测体系,促进各地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加强餐饮业的环境整治和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理。加强污染物限排总量控制和入河、入海排污口管理。全面推进污染源达标排放工作,重点做好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以及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达标排放工作,着力提高主要污染物的达标排放率。
(十)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全面推进环境污染治理,着力加强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的防治。积极推进水生态环境修复,对水体污染比较严重的江河流域和平原河网地区以及水质为Ⅳ、Ⅴ类和劣Ⅴ类的重点水功能区,实施水环境治理和修复工程,注重流域上下游联动治理,着力解决这些区域的水生态问题。开展土壤修复,加强污染耕地、污染场地以及废弃矿场、垃圾填埋场的环境修复,加快推进坡耕地及林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积极开展湿地生态修复。加强沿海滩涂、重要海域生态修复,启动海岛生态修复试点工程。推进主要流域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饮用水源和战略性水源的保护。
(十一)不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全面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着力提高城乡环境质量。加强城镇环境治理,加大城市烟尘、粉尘、细颗粒物和汽车尾气的治理力度,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城镇园林绿化,大力营造城市森林,加快建设“绿色城镇”。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全面推进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大力创建生态文明村,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积极推行农村生活垃圾“户集、村收、镇中转、县处理”,支持中心镇加快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覆盖率和无害化处理率。继续开展万里清水河道建设,加强畜禽养殖废水、病死畜禽的管理和处理,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形成多样化、规范化的农村污水治理体系。积极开展村庄绿化,不断提高人均绿化面积。
(十二)加快生态屏障建设。加强山区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加强钱塘江、瓯江、太湖等主要流域源头地区生态保护,加大自然保护区保护力度,促进生物多样性和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加快江河上游骨干控制性工程及配套工程建设,加强小流域治理。推进森林扩面提质,大力发展生态公益林、名贵树种经济林,重点加强中幼林抚育、低效林和林相改造,着力推进平原地区绿化建设,加快建设“森林浙江”。加强海洋蓝色生态屏障建设,实施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加大陆源和海洋污染物的治理力度。加快海岛防护林体系建设,加强岛上水资源的保护、储备与利用。加快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建设,实施海洋生物资源和重要港湾及重点海域生态环境恢复工程,建立健全滩涂湿地保护管理机制,不断改善近海海域生态环境。
(十三)健全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加强环境监测体系建设,重点做好饮用水源、地下水资源、主要河流交界断面及入海口水质、县以上城市空气质量的监测,完善海洋水文观测系统,加快形成省市县三级联 网、全天候实时监控的现代化环境监测体系。加强气象、地质和海洋灾害预警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农村和海洋自动气象站建设,逐步覆盖全省各乡镇,着力提高气象监测密度和监测能力。加强危险废物处置、核辐射安全应急保障体系以及动植物疫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形成比较完善的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和重大生物灾害的防控体系。
四、注重建设生态文化,强化生态文明理念
(十四)重视生态文化研究。加强生态文化理论研究,注重把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生态认知提升为生态文化理论。加强生态文化比较研究,注重挖掘浙江山水文化、海洋文化、森林文化、传统农耕文化以及茶文化、花文化、竹文化、石文化中丰富的生态思想。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战略规划、制度机制、对策举措等研究。全省每年安排一批生态文化研究项目,形成一批生态文明研究成果和文化作品,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和思想支持。
(十五)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广泛宣传正确的价值观、政绩观、财富观和生活观,研究制定我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道德规范,大力倡导生态伦理道德。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文明教育,各级党校、行政学院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大学生、中小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编写一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通俗教材,把生态文明有关知识和课程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对企业、城乡社区等基层群众的生态文明教育和科普宣传,提高全民生态文明素养,形成生态文明社会新风尚。
(十六)建设生态文化载体。充分发挥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美术馆、体育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在传播生态文化方面的作用,使其成为弘扬生态文化的重要阵地。加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矿山公园、遗址公园、海洋公园和植物园的建设和管理,使其成为承载生态文化的重要平台。保护和开发生态文化资源,在生态文化遗产丰富、保持较完整的区域,建设一批生态文化保护区,维护生态文化多样化。结合生态城市、生态乡村建设,加快建设并形成一批以绿色企业、绿色社区、生态村为主体的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十七)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搞好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市、试点县工作,扎实推进生态市县(市、区)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鼓励各地创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加快创建绿色机关,引导基层单位和城乡居民广泛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等群众性绿色系列创建活动。加强生态环保志愿者队伍建设,动员党员干部、大中学生以及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环保活动。积极组织开展“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地球一小时”、“中国水周”、“全国土地日”、“中国植树节”等重要时节的纪念和宣传活动。设立“浙江生态日”,引导人民群众不断强化生态环保意识。
(十八)推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家庭社区行动”,在全社会倡导勤俭节约的低碳生活。积极引导城乡居民广泛使用节能型电器、节水型设备,选择公共交通、非机动车交通工具出行。抓紧开展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并逐步在全省推广。积极引导鼓励绿色消费,提倡健康节约的饮食文化,抵制高能耗、高排放产品和过度包装商品,限制一次性用品的使用。继续贯彻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及优生优育方针,研究制定应对人口发展“不均衡”的对策举措,完善适度低生育率政策,合理调控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优化人口分布,促进人口均衡良性发展。弘扬文明的婚丧嫁娶风俗。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推进全民健身,加强疾病防控,推行室内公共场所禁烟,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
五、加快推进制度创新,着力完善体制机制
(十九)建立健全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评机制。按照各市县(市、区)主体功能定位,实施分类考核评价,加快构建促进科学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机制,落实责任制,突出强调生态建设、改善民生、统筹协调发展。主体功能定位为优化开发区域的市县(市、区),要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主体功能定位为重点开发区域的市县(市、区),要加强产业集聚,着力提高城市化、工业化水平和质量。主体功能定位为生态经济、生态保护区域的市县(市、区),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实施“小县大城”战略,努力成为富裕的生态屏障。
(二十)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按照“谁保护、谁受益”,“谁改善、谁得益”,“谁贡献大、谁多得益”原则,健全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加大力度,提高各地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完善跨界断面河流水量水质目标考核与生态补偿相结合的办法,逐步提高源头地区保护水源的积极性和受益水平。建立健全分类补偿与分档补助相结合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逐步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探索建立饮用水源保护生态补偿机制,完善对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海洋自然保护区的财政专项补助政策。加大对生态保护地区的扶持力度,重大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实行省市县联合共建。健全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考评奖惩机制,根据市县(市、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考评指数优劣状况,对其实施经济奖励或处罚。
(二十一)加快完善市场化要素配置机制。进一步完善土地征收制度、工业用地招拍挂制度,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空间置换和工业存量用地盘活机制,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开展水权制度改革试点,研究制定主要流域内各市县(市、区)用水总量控制及水权交易办法。完善分类水价制度、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水价制度和企业超计划、超定额用水加价制度。建立完善城市居民用电阶梯价格制度、企业超能耗产品电价加价制度,全面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深化化学需氧量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试点工作,积极开展二氧化硫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试点,加快建立全省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制度。加强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建设,探索省内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大力发展碳汇林业,积极探索建立省内森林代保机制和林业碳汇交易机制。
(二十二)完善投融资体制和财税金融扶持政策。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原则,积极引导企业等社会资金参与城镇和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污水配套管网、垃圾处理设施、污泥处理项目等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大力发展绿色金融,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清洁生产企业的信贷支持和保险服务,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清洁生产先进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债券等资本运作方式筹措发展资金,鼓励和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增发、股权再融资等方式筹措资金用于节能减排。继续抓好国家有关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加强资源节约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加大对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节能减排、节地节水项目和企业的政策扶持。完善政府采购制度,绿色节能产品要优先列入政府采购目录,各级政府要优先采购列入国家“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和“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的产品。
(二十三)强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保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一系列法律法规,研究制定和修订完善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资源、促进生态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法规规章,加强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立法。加大执法力度,创新执法方式,充实基层环保执法力量。加强检察司法工作,依法严厉查处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案件。加强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领域的法律服务工 作。加强生态法制宣传教育,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公务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形成人人遵法守法、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局面。
六、加强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领导
(二十四)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党委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进一步加强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支持人大按照法律赋予的职责,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立法和监督工作,强化生态环保预算审查监督,加强环保及生态建设执法检查和监督,依法行使好重大事项决定权。各级政府要认真编制相关规划,制定实施配套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强化行政执法,推进区域合作。支持政协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团结动员各方面力量为生态文明建设献计出力。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切实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各项政策、措施贯彻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省委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的作用,动员广大职工、共青团员、妇女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新局面。
(二十五)加强社会协同。充分发挥企业和行业协会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自觉控制污染、推行清洁生产、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追求绿色效益。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导向和监督作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主流新闻媒体,要广泛持久地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对先进典型的总结和推广,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加强民间环保组织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志愿者队伍建设,更好地发挥其在环保专项行动、环保监督、环保宣传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全体公民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对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土地开发等重大项目,要采取公示、听证等形式听取专家和公众意见,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和监督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
(二十六)狠抓工作落实。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省委部署,根据工作职责,加快制定和实施“十二五”时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行动方案,细化工作目标,拟订实施意见,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研究制定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发布全省各市县(市、区)生态文明建设量化评价情况,引导各地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公开生态环境质量、污染整治、企业环境行为等信息,曝光典型环境违法行为。认真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防止因决策不当引发群体性事件。严格问责制度,对造成重大生态环境事故、事件的,要依法追究相关地方、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对举报破坏生态环境案件的公民予以奖励,对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心同德,扎实工作,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