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联深入山区为困境儿童办实事的调研材料

时间:2019-05-13 05:43: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妇联深入山区为困境儿童办实事的调研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妇联深入山区为困境儿童办实事的调研材料》。

第一篇:妇联深入山区为困境儿童办实事的调研材料

在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中,**市妇联结合妇联工作性质,开展了“贫困儿童关爱行动”为主题的实践活动。经过深入我市白**乡、**乡、**乡、**庄镇等走访调查,确定**乡联合小学为关爱行动联系点。

一、我市山区小学的基本情况调查

自3月9日—3月20日到**乡联合小学蹲点调研,对该学校的校舍现状、师资力量、生源构成、学生

家庭情况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摸底调查。该校坐落在莲花山脚下,方圆十五里八个村庄的孩子在此读书,1-3年级各自在本村读书,4年级以后集中到这里统一住校学习。

由于学生都来自山区农村,家长思想观念比较保守,相对生活条件比较落后,大都在家务农,无其他经济来源。特别是孤儿、单亲、残疾等贫困家庭的孩子,在校住校生活更是艰苦,需要在生活、学习上给予关爱和救助。

二、“春蕾计划”救助贫困儿童

儿童是家庭的希望,更是民族和社会的希望。妇联要把关注、推动儿童健康成长作为重要职责,把为儿童办好事、办实事,创造儿童优先发展、平等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是把改善困境儿童生存和发展环境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开展困境儿童救助工作,努力营造困境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了解了**联合小学现状后,我们积极与**省儿童基金会联系跑办,利用“春蕾计划”救助贫困小学生,申请在联合小学设立“春蕾班”。经过多方努力,在省、市妇联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奥冠集团公司”所属博宇公司决定每年投资1.2万元,用于救助**联合小学三十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并承诺连续三年救助。

三、困境儿童救助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困境儿童救助工作的开展,架起了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困境儿童的重视和关爱;树立了妇联为儿童办好事、办实事的良好形象,增强了妇联的凝聚力;唤起了各界人士的爱心,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但是,客观分析,救助工作目前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如救助工作的覆盖面与困境儿童实际需求差距较大,救助工作的长效机制还未完全形成,资金募集和运行机制需进一步完善等等。今后,应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加大救助力度,推动“困境儿童救助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1、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做好救助工作的责任感。一方面党的十七大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奋斗目标。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社会上对贫困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平等性等方面的诉求也日益凸显。因此,深入开展“困境儿童救助工作” 是妇联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妇女儿童根本利益的生动体现,是一项为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的“民心工程”,一定要下大力气,做好、做实、做出成效,确保救助工作深入持续扎实开展。

2、推动出台政策,促进救助工作持续发展。“困境儿童救助工作”要长期、有效地开展下去,必须要建立长效机制,使救助工作可持续发展。要围绕困境儿童开展更深入的调研,针对他们的特殊困难、实际需要和成长要求,积极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同时争取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推动政府从制度、政策、资源分配等源头上,考虑困境儿童的利益,出台针对困境儿童的助困、助学、助医等政策措施,保障困境儿童分享应有的权利;推动完善困境儿童救助体系,建设更加完善的困境儿童保护体系,形成良好有效的工作机制;促进救助工作与政府政策有效对接,使救助工作从妇联自发的公益活动变为政府及职能部门的长期职责和自觉行为。

3、整合社会资源,探索救助工作的新思路。以推动解决困境儿童的实际困难为重点,积极探索建立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有效机制,充分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开展各类帮扶活动,努力推动改善困境儿童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状况;强化群众组织的社会化功能,发挥群团优势,在“联”字上做文章,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配合,借力、借题、借台,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努力推进“救助工作”;整合优势资源,加大资金筹措力度,争取有关非政府组织、国际合作项目的扶贫资金,实行项目化运作,同时大力争取政府及职能部门在扶贫、社会救助、大病救助等方面的资金倾斜,探索出一条全面救助、综合服务的新路子,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搞好结合联动,拓展救助工作的覆盖面。一是与大局工作有机结合。牢牢抓住解放思想大讨论、科学发展观实践、“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等有利契机,积极开展爱心奉献、结对帮扶等活动,加大党员结对帮扶、资助力度。二是与妇联自身工作有机结合。和“巾帼文明岗”创建、平安家庭创建、维权工作站建设、家教工作等工作相结合,开展“城乡牵手,岗童结对”、“心灵手拉手”等活动

。三是与实施《儿童发展纲要》相结合。将“救助工作”纳入《儿童发展纲要》总体规划,作为儿童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指标,借助政府的力量,加大实施力度。

第二篇:妇联对困境儿童工作的调研报告(本站推荐)

妇联对困境儿童工作的调研报告

妇联对困境儿童工作的调研报告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困境儿童是当前社会上的一个特殊弱势群体,他们的健康成长和生存环境越来越引起社会各方面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为困境儿童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困境儿童现状

2014年,市妇联专门发文要求各镇(乡、园区、街道)对困境儿童进行排查摸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共有孤儿54人,困境儿童260人,孤儿每个月都由民政部门发放870元的生活补贴,可以保障的他们的基本生活。而困境儿童只能依靠社会各界零星的救助,2014年以来,南通慈善基金会对13位困境儿童进行了资助。

困境儿童除了存在经济困难问题外,还普遍存在着亲情缺失的问题,他们的教育已经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活问题。困境儿童的家庭生活普遍都比较困难,他们大多收入微薄,有的由有关部门救济,有的由亲戚朋友接济,缺乏正常固定的收入,生活都是粗茶淡饭,只能满足一日三餐的温饱问题。没有多余的钱来改善生活,精神文化生活相对贫瘠,生存质量相对较低。

第二,安全问题。困境儿童中绝大部分存在监护缺失的现象,有的虽然有一定的监护人,但由于年龄、经济、生活等各方面的原因,往往认为只要让孩子吃饱穿暖就算尽到了监护责任了,无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监管。因此在课余和节假日等老师无法监管的情况下,孩子又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易成为某些不法分子的攻击对象。

第三,心理问题。据调查显示: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问题是困境而儿童最容易出现、也是最突出的问题。大部分困境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抚慰,缺乏与家人的沟通交流,使孩子产生孤独的心理,容易产生封闭、孤僻、自卑不合群顽皮任性,冲动易怒等不良思想和行为,甚至存在交友不当误入歧途的较高风险。

第四,学习问题。很多困境儿童承担了家里很多家务和农活,不能保证足够的学习时间,有的家庭由于监护人受教育程度低,只满足孩子的温饱和物质渴求,而家庭教育方法不当或缺失,导致孩子厌学心理。再加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有的家长认为考不上一流的大学找不到好工作,读完初中能算帐识字就可以了,早找工作早挣钱,因此只读到初中,甚至初中还未毕业就辍学打工了。

二、各级妇联组织和“社会妈妈”在关爱困境儿童工作中发挥的作用

近年来,启东市各级妇联围绕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这一主题,立足党政所急、儿童所需、妇联所能的工作定位,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多种形式,汇聚社会爱心,整合各方资源,大力实施“春蕾计划”、“社会妈妈”牵手关爱留守儿童、“慈善助孤”、“爱心护蕾”等助学助孤项目,全市创办“春蕾班15个,募集资金100余万元,资助1000余名困境儿童。一大批受助儿童实现了读书梦想,走进了职业中专、大专、大学,甚至考上了研究生;一批批“春蕾”学生学成就业,走向社会,勤奋工作在不同领域,用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同时也改变着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市妇联本着“服务儿童、普惠儿童”的原则,从2014年开始,通过项目运作,建立长效机制。实施了“迎朝阳,助成长”暑期学校、点亮求知成长之路—女大学生村官关爱儿童在行动、“让心灵不再孤独”孤儿心理健康促进项目、快乐4点半青少年成长课堂等关注困境儿童健康成长的项目。针对困境儿童长年处于亲情缺失、家庭教育缺失、安全监管缺失等问题,牵头开展“社会妈妈”结对活动,实行“一对一”结对教育保护和帮助扶持,帮助困境未成年人改善家庭教育和抚养功能。近年来全市登记注册“社会妈妈”212人。

三、建议

启东市于今年初出台下发了《市政府关于推进困境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工作的意见》建议加强市政府在关爱困境儿童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加快困境儿童社会救助长效机制的建设。

一是加快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促进社会救助资源的整合和运用。对现有分散的社会救助政策和规定进行合理整合,使有限的社会帮扶资源能够集中对困境儿童进行更有效救助,着力解决“各管一处,各扶一块”的现象。建立和健全多渠道、稳定增长的帮扶救助资金筹措机制。建立帮扶救助工作指导委员会,将民政、教育、卫生、劳动、工会、妇联以及镇(乡、园区、街道)、村(社区)等部门抓扶贫解困的职能统一起来,发挥帮扶救助的最大效益。

二是加快完善困境儿童教育救助的实施办法,为困境儿童群体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要进一步完善教育救助办法,用制度化的方式来保证教育救助的款项足额及时到位,保证困境儿童弱势群体不因经济贫困而丧失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三是要加强儿童成长期生理知识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帮助困境儿童建立良好身心健康基础。实行家校结合,部门联动,整体推进困境儿童工作。力求在思想上积极引导,学习上耐心辅导,生活上全力帮助,使其感受到家校的温暖、亲情的关爱,增强他们学习、生活的信心和乐趣;镇、村两级应建立健全困境儿童生活教育监管制度,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管理的机制,为困境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建立一个良好、和谐的成长平台。

第三篇:解放思想加强调研努力开创山区妇联工作新局面

近日,市妇联组织本单位及下属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开展第二阶段的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再次认真地学习了市委赖斌副书记在全市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转段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确定了5个调研专题,提出实现四个突破,解决四方面的问题。

一、开展5个专题调研

1、五年来妇女儿童发展和妇联工作的成就和基本经验,当前妇

女儿童发展和妇联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存在哪些思想障碍,解决对策建议

2、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妇联工作的方式方法和机制,真正发挥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3、如何整合资源,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大做强妇联工作品牌;

4、借助落实省委党建带妇建“意见”精神的契机,推动党委重视解决妇联组织、队伍建设等问题,有什么新举措;

5、结合农村妇女“双学双比”活动开展20周年,调查了解妇女培训情况,探索新时期开展妇女培训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二、实现四个突破,解决四方面的问题

一是要在妇联工作社会化上有大的突破,解决妇联工作资源不足的难题。如依靠医疗卫生部门深化“妇女卫生健康行”活动,更好地为妇女群众提供卫生健康服务;依靠法院、司法等的法律工作者,做好妇女维权信访工作,更好地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通过充分调动各行各业创建“巾帼文明岗”的积极性等,积极争取社会资源和力量参与支持妇联工作,解决妇联无权无物,妇联工作难开展的问题。

二是要在妇联工作项目化上有大的突破,解决妇联工作无为、无位的问题。学习省妇联及其他地区妇联工作的先进经验,认真总结帮助单亲特困母亲建安居房项目取得成功的经验,加大妇联工作项目化力度,提高妇联工作成效,改变妇联开个会、搞个活动就过去,不容易被人记住,看不到妇联工作成绩的状况,提高妇联工作成效,提高妇联工作的社会影响力,解决妇联工作无为、无位的问题。

三是要在创品牌特色工作上有大的突破,解决妇联工作地方特色不够鲜明的问题。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抓住本地区妇女儿童发展,妇联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有所为有所不为,抓出品牌,抓出特色。

四是要在“新农村、新女性”、“巾帼建功活动”特别是“岗村联建”活动上有大的突破,解决统筹推进城乡妇女协调发展的问题。加大活动的力度,创新活动的形式,推动城乡妇女工作互相支持、互相发展,推动城乡妇女协调发展,更好地组织动员妇女为建设山区经济强市、构建和谐云浮作贡献。

第四篇:困境儿童调研报告1

八宿县妇联关于对困境儿童的调研报告

为了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当前我县困境儿童的生存现状和发展需求,为困境儿童争取和提供更多的帮助,我县妇联结合实际,对困境儿童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报告如下:

一、困境儿童生存现状

全县共14个乡镇,110个行政村,1个社区。总人口40686人,其中孤儿67人,困境儿童相对较多,主要分布在各偏远乡村里,这些困境儿童存在以下问题。

二、存在问题

1、家庭生活困难。困境儿童的家庭生活普遍都比较困难,他们主要靠政府救济,大多收入微薄,有的由有关部门救济,有的由亲戚朋友接济,他们缺乏正常固定的收入,生活都是粗茶淡饭,只能满足一日三餐的温饱问题。没有多余的钱来改善生活,精神文化生活相对贫瘠,生存质量相对较低。

2、居住环境较差。困境儿童居住环境差、生活质量低。尤其是农村困境儿童,他们大多数都居住在陈旧的老房子里,卫生条件差,家中的日常用品、学习场所简陋,基本上没有其他的室内陈设。

3、文化教育缺失。多数儿童承担了家里很多家务和农活,不能保证足够的学习时间,有的家庭由于监护人受教育程度低,只满足孩子的物质渴求,而家庭教育方法不当或缺失,导致孩子厌学心理。因此只读到初中,甚至初中还未毕业就辍学打工了。

4、亲情关爱缺失。困境儿童不仅物质生活匮乏,同时也存在心理状态的偏差失衡,大部分困境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抚慰,缺乏与家人的沟通交流,特别是孤儿,从小就父母去世,他们大多有祖父母辈和亲戚管教,祖父母文化低,往往忽视对孩子精神上思想品德上的教育,使孩子产生孤独的心理,容易产生封闭、孤僻、自卑不合群顽皮任性,冲动易怒等。

二、主要做法

(1)、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儿童救助工作,并对妇联工作给予了更大的关心和支持,带动其他县直单位对妇联工作的配合和帮助,促使他们自觉参与到困境儿童救助工作中来,全县开展“一帮一”结对帮扶活动等多种救助机制,有力地推动了困境儿童救助工作的健康发展。

(2)、真实把握困境儿童的实际情况。对救助对象的认定,首先由贫困儿童提出申请,所在学校、村委会提出初步意见,然后由县、乡、村三级妇联干部进村入户,对困境儿童的家庭状况及学习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实施有效的动态管理,真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3)、对受助儿童实行了跟踪联系制度,及时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情况,并对受助学生进行感恩教育,鼓励受助儿童与捐助者加强联系交流,确保救助工作取得实效。

(4)、充分利用“三八”、“六一”等社会关注妇女儿童的热点时期,广泛宣传救助困境儿童的重大意义,大力宣传热心公益事业的优秀典型和先进事迹,大力弘扬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不断扩大救助工作的影响度和美誉度。

三、意见和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倡导和谐理念。强化宣传,引导人们由传统的扶贫观念向现代权利观念转变。坚持以人为本,从维护人权的角度做好救助弱势群体工作,注重培养挖掘热心公益的优秀典型和先进事迹,精心设计富有时代特色和实际效益的“亮点”活动,大力弘扬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积极倡导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的和谐理念,不断扩大妇联救助工作的影响面和美誉度

2、积极参与协同,促进成果共享。积极发挥妇联联系党和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更好的促使决策层更加关注困境儿童的社会救助、家庭保护和素质教育,更好的帮助弱势妇女儿童摆脱贫穷,多角度、全方位的优化妇女儿童的生存发展环境。

3、创新活动载体,转变救助重点。组织开展大龄儿童实用技术、职能技术,帮助困境儿童实现就业创业,增强脱贫能力和造血功能。

八宿县工青妇办公室

2012年4月9日

第五篇:山区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困境与提升调研报告

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山区小规模学校成为制约环城教育发展的一大难题,虽然山区学校对于方便学生就近入学,解决了学生上学远、上学难的问题,但他们暴露出来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教育质量下滑。

我们本次调研的杨庙掌小学,项目小学,耿家沟小学,袁掌小学是典型的“麻雀”学校,两三个教师,几个到十几个学生。这几所学校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陷入质量困境,无法自拔。根据与校长和教师的谈话交流,和家长代表,学生代表,教师的问卷调查情况,就制约学校教学质量的因素,梳理归纳如下:1、生源质量问题。主要是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正进行着人口最大规模的流动,为享受城镇优质教育资源,凡有能力的家庭,优秀的孩子都进了城,剩下的多为贫困户,留守儿童这些有困难有问题的学生。袁掌仅有 6 名学生,其中一个是建档立卡户,父母文盲,家庭教育缺失,学生厌学,养成一身的坏毛病,考试成绩一位数,制约了这个学校的质量。这些学校将因为失去许多优等生而影响质量的提高,陷入了恶性循环,使差距越来越大,办学质量每况愈下。2、师资队伍状况令人堪忧。山区学校地处偏远,条件艰苦,教师流动大,大批优秀教师流失。目前教师队伍现状有四种情况:一是近年来雇佣的公益性岗位教师较多,这部分人不是奔着教育而来的,不安心,在教育上外行,没有培训就上岗,也很难进入教育角色。二是有部

分教师由于特殊环境形成职业倦怠,思想消极,对教育教学不负责,不钻研业务,对学生也缺乏爱心,工作方法简单粗暴,问卷中发现,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屡见不鲜,很难胜任或不再胜任各科教学。三是老龄化严重严重,身体状况差。四是教师的数量不足。教师缺编问题造成了教师工作任务重、教学效率低。

3、办学条件不能及时更新改善。随着完成“义务教育均衡”验收,各校的办学条件基本达到了地方规定的标准。但是,由于这些学校教育资源使用效率较低,教育投入又非常有限,很多学校除了教科书外,其他教学资源也基本不用。特别是在办学标准要求不断提高与办学条件和教学手段日益陈旧的情况下,保持办学条件达标与教学手段的改善、更新面临更多困难。

4、课程不能开齐、开全。有质量的教育,从课程实施层面看,最基本的就是课程不仅要能开齐,而且要能上好,但对这几所学校而言,课程开齐开全面临很大困难,袁掌和项目学校都是两个教师,他们只能抓语文、数学这些要统考的所谓的“大科”,而英语、体育、美术、音乐、科学、社会、计算机等“小科”即使上了课表,随意性也比较大,完全成了机动课或虚设课。更谈不上校本课,特色教育了。耿家沟一个老师说,学校没网,上面的工作太多,校园到大门外处理上报,上课的时间没有保证。

5、学校管理存在严重缺陷。表现在部分学校负责人管理不到位,对抓学风、教风,抓质量束手无策。学校管理质量监控不严格或不科学,干好干坏一个样。调研发现,这几所学校均没有教师考核制度,教师请销假制度和学生评价制度,不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6、教学研究一片空白。这些学校既没有搞教研的条件,也没有搞教研的能力。整年没有搞一次教研活动,没有听一节公开课,几乎成了常态。

二、对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的几点建议 1、建立学校编制底线,选派优秀校长。

统一的生师比规定是基于学校理想规模假设制订的,只有当学校达到一定规模,才能保证有充足的教师教学。对小规模学校来说,应按班级比来配,每班不少于 2 个老师。选派年轻有为,有责任心的同志担任校长,来改变和提升办学质量。

2、出台“交流”政策教师素质是教育质量的核心指标,教师素质的差异造成了学校之间教育质量的差异,通过有效的政策选派优秀的教师到山区小规模学校执教。可以出台一些引导性的措施和限制性政策,规定每个教师特别是中青年骨干教师都要在山区学校有一定的教学时间,这些政策可以与聘用、提拔或荣誉挂钩。

3、分类考核

学区可以切合校情给沿川、川塬、山后量身分类定制三类考核制度,目前的考核制度对山后学校有些大,他们望尘莫及,久而久之成破罐子破摔之势。比如,学校活动,简报。

4、在教师培训方面予以倾斜 一方面,中心校及沿川学校每学期给山后学校送教一次。另一方法把培训机会尽量倾斜给山后教师,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教研与培训,与其他学校教师一起进行教研活动;多种途径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等等。

下载妇联深入山区为困境儿童办实事的调研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妇联深入山区为困境儿童办实事的调研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行唐县妇联对困境儿童生存状况的调研与思考(小编推荐)

    行唐县妇联对困境儿童生存状况的调研与思考 发布时间:2008-12-19 16:42:44 点击次数:1034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弱势群体问题最容易成为......

    县妇联关于留守儿童的调研报告

    关于流动留守儿童问题的调研报告 永嘉县妇联张静 为了进一步了解留守儿童的相关情况,改善我县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发展状况,近日,县妇联赴上塘、瓯北等地对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生......

    困境儿童工作的调研报告与思考

    困境儿童的健康成长和生存环境越来越引起社会各方面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加强对困境儿童弱势群体的保护,使社会各阶层、各方面的利益均衡发展,从而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已成为......

    山区小学作文教学如何走出困境

    山区小学作文教学如何走出困境 邱习峰(广西区贺州市平桂管理区水口镇中心校) 摘要:山区小学的孩子因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读书少,生活体验奇缺,积累的写作素材少,给山区小学的语文教......

    困境儿童代表发言稿(推荐)

    儿童代表发言稿 亲爱的叔叔阿姨、敬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来自 学校 年级 班的 ,非常荣幸有机会参加此次夏令营。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所有同学,向长期以来一直关心我......

    困境儿童认定条件

    困境儿童认定条件 一、父母双方 1、重残 2、服刑 3、重病 4、感染或携带艾滋病 5、被强制戒毒 6、被法院依法剥夺监护权(6类) 二、父母双方一方重残,另一方: 1、重残 2、服刑 3......

    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困境儿童管理制度

    塔石乡中心校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管理制度 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正处于人生关键时期,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这些孩子往往感到“情感缺失”、“情感饥饿”,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

    困境儿童摸底调查报告

    困境儿童摸底调查报告 困境儿童摸底调查报告 关于开展困境儿童的调研 为全面了解全县困境儿童的生存、发展现状,积极探索困境儿童帮扶的有效途径,切实保障儿童生命健康权,县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