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论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试论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2013-02-19 11:36 来源: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学 信息技术 数学课堂 作用
论文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进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使人们对数学本身及数学教学方法的认识有了根本的转变。本文通过对计算机辅助教学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谈谈在教学中的几点启示。传统数学教学的模式,不利于数学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远远不能适应于现代化教学的需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进入教育领域,并得到迅速的发展。计算机具有计算、数据处理、字符串处理、作图、发音等多种功能,当计算机配备了丰富的辅助教学软件后,能扮演教师的角色,计算机在教育上的应用,是具有特殊意义的教学媒体,使得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材观念与形式、课堂教学结构,以至于教学思想与教学理论都发生了变革。计算机发展到今天,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已成为现实。教育手段现代化的有效性,是教师探索课堂教育方法、手段的方向。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的效益,进行高密度、高容量的教学,多媒体的应用势在必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让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体现多媒体的最佳效果和数学教学的特色,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向高层次发展。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用多媒体组合教学方式,能将传统的教学媒体与现代教学媒体有机地结合起来,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充分发挥各自的教学功能,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对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教师可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及计算机的多媒体技术,将现代教学媒体与教学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使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
一、计算机辅助教学能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
计算机给予了学生较大的主动性和独立性,课堂教学具有时间的限制,一般来说学习的时间为45分钟。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各自的情况,由教师及学生灵活掌握学习的进度和难度,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循序渐进,不受时间的限制。
二、计算机辅助教学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最重要的成分,它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同时,这种愉快的精神感受又促进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二者之间相互促进,使数学学习活动更加活跃、有效,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更加和谐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广大数学教师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教师应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根据学生的特点,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更深入地把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有力地突出。例如函数的教学,计算机可以很快地在屏幕上描绘出函数的图像,反映出函数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图形变化、发音等手段刺激学生的感官,使教学过程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计算机辅助教学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直观性
例如在直线、射线、线段的判断中,学生对“线”的特征虽然了解,但在应用上把握不定。笔者在设计这一部分课件时,采用动画显示直线、射线和线段,效果较好。例如,可以使线段自左飞入,然后按动画叠放次序播放,在线段基础上将一端无限延长得到射线及将线段两端延长得到直线。这种在原有图形基础上的动画展示过程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到线间的对应关系,加深了对“线”的特征的掌握。
计算机辅助教学可应用于数学教学中实验模拟和难点突破。学生学习数学有两大难点:立体几何部分与应用题部分。以往教师对这两部分知识,较难做到实验模拟。笔者在选择相关软件的基础上,设计有关课件用于计算机模拟实验,可多次出现,帮助学生复习掌握。对几何立体图形的理解,笔者选择3DS三维动画制作,该软件能在演示中把任何几何图形与立体几何图形以形象的三维形式再现,使各类几何体在静态和动态的状况下展现给学生,既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也大大加快了理解的速度。
第二篇:信息化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信息化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多媒体教学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近年来,以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对传统的中学数学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使教学落到实处。
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教学手段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产生不可估杀量的教学效果,下面就中学数学教学,谈谈多媒体技术在其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一、创设教学场景,激发学生兴趣
多媒体的使用为中学数学教学提供了一个新颖而先进的教学手段,为看似“枯燥乏味”的数学教学活动带来了勃勃生机,为数学展示其独特魅力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使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由学生自己来发现知识奥秘及其内在规律的学习方法,必定会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从而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例如在讲立体几何的各种柱体、锥体、台体、球体等认识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时,利用多媒体的交、合、并、裁、展、移等多种形式的动画效果,再加上必要的解说和优美的音乐动态演示,使学生身临其境,产生立体的效应,更加生动逼真。通过画图的演示,不须教师讲解,学生自己就可以找出解决方法,同时在无形中建立了间接的概念。
二、克服想象学习,达到直观效果。
教学中常有一些宏观的自然现象、逝去的景色或者需长时间才能感知的事物,因受时间和空间制约,无法让学生亲眼看见;一些微观事物和微小的变化,无法通过仪器设备让学生进行观察,这些都是课堂教学难点。多媒体的运用,为学生提供了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直观具体、感染力强的感性认识材料,使学生看到了事物在运动、发展、变化。真情实感取代了凭空想象,难题无须多讲,“百闻不如一见”。学生通过听、视、评、悟充分感知原先较为抽象的教学内容,适应了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从而保证了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恰当使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多媒体的恰当运用,使课堂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促使学生始终在愉悦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提高能力。学生当堂学习新知识,当堂消化吸收,无须课上损失课下补,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事实表明,许多好课使学生久久不忘,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丰富的教学内容,使教学程序立体化。
多媒体在教学中,媒体教学是教学内容更直观、丰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对教师在多个应用软件的使用上进行培训,如:通过对软件的学习,把它有利的运用到教学中去,对教学过程实行立体化设计。这种设计既包含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教材、教育技术四要素之间的恰当定位;也体现了当前教改的核心,多媒体可使教学过程立体化,可以改变以往教学过程设计的线性结构,能够直观显示整体课堂教学中四要素的比重及其之间的正确关系,能够作为实施课堂教学的蓝图,能有效克服教学的随意性,有反馈功能,可以依据学生的反应作出相应的判断,为各学科各种类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建立奠定基础。总之,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多媒体已经成为了老师教学的好帮手,现代化的教育手段的应用,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带来了难得的机遇,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曙光。
第三篇:浅谈动手操作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浅谈动手操作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俗话说“心灵手巧”“眼过百遍不如手过一遍”。心理学家也指出,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是使学生多渠道地感受信息的好方法。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教师应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体验”。可见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思维的起点,动手操作更是数学
课堂教学的好帮手。就此浅谈几点体会。
一、动手操作,引入新课,培养学生一边动手一边思考的良好习惯.教学“菱形的性质”时,在引入新课时,让学生操作:请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纸片,对折两次,折出一个直角,剪一刀,得一个直角三角形,把所得的直角三角形展开,得一个四边形.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思考所得的四边形,它是一个怎样的四边形?这样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对菱形有一个感性认识,在加以理性思考,使活动不流动于形式。也满足了不同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的需要。同时培养学生一边动手一边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善于抓住每一次动手机会,拓展学生的思维.杨振宁教授曾经指出:“中国的小孩在动手兴趣和能力方面不如
欧洲和美国的小孩,主要是没有动手机会。”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沟通”与“合作”的过程。初中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既好奇又好动。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特点尽量为学生创造操作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手脑并用。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新知识在学生操作中产生,通过学生操作,你会发现,教学中疑难点变得具体形象性。如教学“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时,学生对三角形的“围成”理解有困难,教师可让学生准备10厘米、16厘米、8厘米、6厘米的小棒各一根,选择其中三根摆成一个三角形。在拼摆中,学生发现用10、16、8厘米,10、8、6厘米和10、16、6厘米都能拼成三角形,当选16厘米、8厘米、6厘米长的三根小棒时,首尾不能相接,不能拼成三角形。借助图形,学生不但直观的感知了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而且明白“三角形”不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而应该时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使学生对三角形的定义有了清晰的认识。此时此刻,学生的思维火花不点也自燃了。因此,在概念的形成中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和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实验、归纳和分析的过程中亲自经历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数学的再发现、再创造。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加强动手操作,让学生学得轻松又记得牢固.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强的一门学科。任何一个数学概念、法则、公式的描述既枯燥又无味,要使抽象的数学内容变得具体、易懂,就得从动手操作中挖掘因素。因为知识的真正获得不是靠知者的“告诉”,而在于学习者的亲身体验所得。只有学生通过自己双手实践过的东西,才能理解的最深。因此,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动手做数学,而不是用耳朵听数学。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有一句醒目的格言:“我听到了就忘记了,我看到了就记住了,我做到了就理解了。”这充分说明了动手的价值。因此,教师要善于设置鲜明有趣的实验情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身体验实验技能,发展探究能力,真正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例如在教学“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时,组识学生进行如下活动:(1)把一些立体图形的模型展开,再合拢围成立体图形。
(2)把圆柱、圆锥、正方体展开,并画出展开平面图。(3)用6个相同的正方形组成的不同的平面图去围成正方形。(4)探究: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通过操作、观察,每个学生都可能发现如下结论: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可相互转化,圆锥的展开图是一个扇形和一个圆,圆柱的展开图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圆,…。这样通过创设实验情境环节,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学生不仅能主动获取知识,而且能够不断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学会探索,学会学习,培养了动手实践能力。反馈信息表明:学生对自己动手实验得到的数学结论理解得深又记得牢。
四、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增加学生学习的信心.动手操作应该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绝不是固定在一个范围之中,一种形式之中,要引导学生大胆改革,勇于创新,用自己的双手开拓灿烂的前景,描绘出美好的画面。如在设计轴对称图的教学中,可安排一些作品展示活动,如图案设计作品展示比赛,看看哪一位同学设计的图案最新颖、最漂亮,评出“心灵手巧之星”。用轴对称性质来设计一些墙报,校运会会微等,比比看哪一个班级设计得最有特色,最有意义,评出“心灵手巧之班”。这样,学生通过自己设计过程中,人人参与活动,了解到轴对称图的现实应用,同时也感受到数学中的结构美、逻辑美、形式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五、及时反馈信息和对学生的评价,让学生的学习热情自始至终.反馈评价是对学生操作活动进行分析、总结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是检验学生的知识真正获得的教学措施。因此,在学生动手操作时教师要及时反馈信息和对于学生评价,是必要的。对于实践操作成功的学生,教师应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操作能力差或有失误的学生也肯定其敢于大胆动手操作的勇气并矫正或弥补,当然,有时让学生自我进行。教师的反馈和满腔热情的这一举动,使每个学生都能自始至终地保持强烈的动手欲望,养成大胆动手的习惯。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动手操作既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又可以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能使枯燥的数学课变得生动活泼,可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动手动脑能力,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事实求是的思想品德和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治学的精神。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一把金钥匙。
第四篇:浅析信息化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浅析信息化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灵川公平中心校 涂苏光
【摘 要】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化技术已渗透到各个领域,数学教 育也面临着信息时代严峻的挑战。信息技术融入到数学教育,将是新世纪数学教育的重大课题,乃至成为数学教育的一项基本原理。信息化课堂教学就是在信息环境中,教育者与学习者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教育信息资源和教育技术方法进行的双边活动。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计算机很快就进入了数学教育中,网络教育也进入了课堂教学中,当然还在传统的磁带,点读机,光盘CD,投影仪等等。伴随着互联网信息的联通,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丰富的学生的视野。【关键词】信息技术;互联网;信息化教学;网络教育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化技术已渗透到各个领域,数学教育也面临着信息时代严峻的挑战。信息技术融入到数学教育,将是新世纪数学教育的重大课题,乃至成为数学教育的一项基本原理。信息化课堂教学就是在信息环境中,教育者与学习者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教育信息资源和教育技术方法进行的双边活动。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计算机很快就进入了数学教育中,网络教育也进入了课堂教学中,当然还在传统的磁带,点读机,光盘CD,投影仪等等。伴随着互联网信息的联通,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丰富的学生的视野。就我这几年在一线教学的经验,谈谈信息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一、为教师教学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 信息化技术具有对文本、图形、声音、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强大交互式特点,编制的各学科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系列和CD光盘等,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如在概念教学中,利用计算机可以创设一个启发性的教学情境,设计让学生运手做数学的数学的实验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建构新的教学模式,增大信息量,提高了教学效率。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P9页学习位置上下前后时,我采用的多媒体的课件小故事导入。如果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只是单纯的拿着书照本宣科,不仅浪费了老师和学生的时间,同时学生该是掌握的知识没有掌握好,利用信息化教学既可以让学生在情意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交通便捷,大家都很遵守交通规则,咱们一起来看看吧?通过图片游戏导入,学生们马上集中注意力,组织学生充分体验上,下,前,后,避免了抽象的让学生判断,初步感受其相对性。这样借助信息化手段,化抽象的东西为具体,把小朋友还难以理解的内容用信息化手段显示出来,将问题化难为易,从而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为学生提供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
网络拥有大量信息成为除课本之外新的知识来源。信息资料的查询、收集、整理都可以通过网络完成。在网络里或者光盘里,我们的同学们可以看到在课本上了解不到的新知识。当用常规的教学方式较难讲清楚内容时,利用教学课件进行辅助教学比较合适。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如何把课堂讲活,就需要老师在课前充分做好准备,课件,小游戏,音乐等等,这些都需要以互联网作为媒介。在学习三角形的面积时,我利用Flash绘制了一个动画课件,就是沿着平形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分离出两个三角形的的动画过程展示给学生看,使学生获得分离的完整信息,学生不用动手,也能牢牢记住“三角形的面积等于等底等高平形四边形面积的一半”的每一个步骤和要领,学生做习题的时间也足够了。
三、教学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教师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指导学习者通过实践和利用媒体有效地获取事物的信息。单单在教科书上说,让学生没能透彻的理解,如果通过计算机把生活中的实例以Flash或是视频的形式带到课堂上,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建立互动数学教学模式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校园网由过去的设想变成当今的现实,由计算机辅助教学逐步发展为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网络技术辅助教学并重。校园网或Internet都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媒体,会使用网络、具有网络意识是每个人今后发展的必备条件。网络既然拥有大量信息可以成为我们新的“知识来源”,信息资料的查询、收集、整理,都可以通过网络营销来完成。
在网络教学环境系统中,建立互动数学教学模式,学生和教师之间能够很方便地进行交互式的信息交流: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教师机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模拟讲座、示范表演、作业评价等,学生利用自己的学习机器学习,并可随时向教师提出数学问题,教师利用自己的工作站来解答。不公节约时间,而且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统计数据库对学生易错题进行选择性的回答,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
通过网络授课,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E-mail来答疑、完成作业和批发作业,还能进行个别化辅导,兼顾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避免传统教学整齐划一的缺陷。师生之间利用计算机形成良好的互动,建立良好的人机对话,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粉笔、黑板是传统教学的手段,效率低,表现力有限,已远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上的日益应用,新教育技术不断出现,其优越性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不仅可以降低教师的劳动强度,更重要的是,只要运用得当,就能够明显地增强教学的生动性,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在教育日益现代化的今天,信息化教学在数学教学之的作用已不容忽视。
第五篇:在数学课堂中感受现实生活(定稿)
在数学课堂中感受现实生活
摘 要: 数学课堂是数学教学的主阵地,数学课堂上要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体现数学的生活化、活动化、实用性。对于在初中数学中存在的知识与生活应用脱节的问题,本文从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在生活中培养技能,研究优化初中数学教学等方面入手,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深刻感受到生活教学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 数学教学 现实生活 应用能力
生活化教学是新课程理念的重要内容,平时教学中,特别是数学课堂教学中,重点、难点知识都是教师讲解的重点,却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有多少联系。学生可以学会教师讲解的知识,却不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造成了所学习的知识与实际生活严重脱节。因此学生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感受不到数学的魅力、趣味和作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是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工具的价值在于应用,在应用中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数学应用于现实生活的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生活场景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是数学的源头活水。课堂是数学教学的主阵地,数学课堂上要尽量加强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体现数学的生活化、活动化、实用性。数学课堂教学要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必须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数学大课堂。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挖掘生活中的相关的现实题材进行数学教学,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巨大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在学习比例相关知识时,我找了一个阳光明媚的白天,将学生带到操场上,拿上标尺,让一个同学站在阳光下,测量他的身高和此时的影长。然后问道:“如果我想知道操场边旗杆的高度,大家又爬不上去,你能怎么办呢?”
这样,学生就会很自然地把对生活问题的思考转化为对数学知识强烈的求知欲。
二、生活经验点亮数学课堂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当前,大力提倡数学生活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将生活中熟悉的场景和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体验生活中的数学美。
在《轴对称图形》这一课,我先是出示了许多生活中、自然界中的轴对称图形,让学生欣赏这些图片,然后让学生思考讨论:“在美丽的图案中蕴含着数学知识,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充分感受这些轴对称图形特有的美。然后,安排动手操作,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再通过生与生的交流,学生进一步观察这些作品的特点,引出“对称轴”的概念。在新课教学过程中,当学生认识了轴对称图形的本质特征及对称轴后,我又让学生欣赏了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轴对称的知识创造了许多奇迹的图片,中外有名的建筑物、中国传统文化,如脸谱、剪纸、编织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向学生无声地传递着一个信息:数学是一种文化,它不但闪烁着理性智慧的光芒,更有艺术审美的享受及厚重的文化意向。学生能充分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用一种数学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物,发现其中蕴含的数学美。
三、数学知识为生活服务
数学知识为生活服务是指把应用题与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懂得生活中的一般道理,然后再理解数量关系,最后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平凡又神奇,说它平凡,因为它源于生活的点点滴滴,游走在世界的每个角落;说它神奇,因为它的每点每滴无不点缀着你的生活孕育着人类的文明,所到之处无不丰富着你的生活,折射着人类的智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竭力为学生营造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在浓浓的生活气息中让每个学生感到学习的是真正“生活中的数学”。
如学习“函数与图像”后,有这样一个训练题。某地区对某种药品的需求量y1(万件),供应量y2(万件)与价格x(元/件)分别近似满足下列函数关系式:y1=-x+70,y2=2x-38,需求量为0时,即停止供应。当y1=y2时,该药品的价格称为稳定价格,需求量称为稳定需求量。
(1)求该药品的稳定价格与稳定需求量。
(2)价格在什么范围内,该药品的需求量低于供应量?
(3)由于该地区突发疫情,政府部门决定对药品供应方提供价格补贴提高供货价格,以利于提高供应量。根据调查统计,需将稳定需求量增加6万件,政府应对每件药品提供多少元补贴,才能使供应量等于需求量。
这一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把学生置于决策者的地位,需要学生借助函数关系建立数学模型然后根据计算结果作出推断,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科学态度十分有益。
通过生活问题数学化,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金钥匙”。加强这类问题的教学和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数学生活和谐统一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离不开数学”,要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造性地运用数学的积极性。让数学与生活和谐统一最有效的办法是让学生有机会亲自动手实践。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创造条件和机会,鼓励学生自己主动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机会,并努力实践,培养应用意识。
综上所述,我们教师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践探索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和它的美。因此,数学教学应回归“生活化”,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促使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拓宽学生的应用视野,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参考文献:
[1]王申武.引导学生生活中学习数学.新课程,2015(08).[2]夏映雪.赋予数学课“种子”的力量.江西教育,2015(Z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