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常态课教学的有效性

时间:2019-05-13 06:09: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提高常态课教学的有效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提高常态课教学的有效性》。

第一篇:提高常态课教学的有效性

提高常态课教学的有效性

一、准确理解教学目标;不作秀

教学目标是评价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依据,准确、全面地理解教学目标的真正含义,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前提。

二、恰当选择教学方法;不盲从

在课堂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条件,每一种教学方法都具有独特的功能,但也都有其内在的局限性,恰当的教学方法,应该使课堂教学始终处于内容过程活动化、问题探究化、思维多样化、体验有效化的良好状态,激发学生从多个层面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有效的。

第二篇:提高历史常态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提高历史常态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浙江省慈溪市浒山中学 毛曙君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为了迈进理想的大学,为了拿个高分数,我们这些老师和学生们每天都是早6点晚10点地应付着多如牛毛的题海,分数是命根,恶补、狂做的现象屡见不鲜。我们的学生就是最工具化、机器化,没有活力、创造力,被扼杀天性的孩子。如何做好减负增效,45分钟常态课课堂就是教学的生命所在。“从学科入手,从学生入手,从课堂入手”,① 扎根于课堂,向课堂教学要效率是当前教学环境下应做好的第一要务。

常态课,应区别于公开课、示范课、优质课、比武课,它既没有作秀的嫌疑,也少了试上、重复、改进、展示这样繁杂的步骤;台下既没有评委、观众,也不会有捧场者和批评者。它拥有的仅仅是师生面对面。老师是课程的导演、制作人,学生既是演员,有时也兼做导演。常态课的教学活动是着眼于学生学习过程、探索学习方法和促进情感升华的重要载体。教学活动最根本的目标就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常态课要提效,必须特别重视其不可重复性和生成性的特点。

由于常态课不可重复性的特点,我们的教学演示、改进就必须做在进课堂前的备课环节中。

备足课程资源

历史课程资源包括教材、史料、遗迹等物质资源,也包括师生、社会人士等人力资源,来源丰富多样,“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水平同教学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②历史学科是涉足多领域的学科,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兴趣的培养尤为重要。丰富的课程资源能让学生多视角、多形式、多层次的看待历史事件、人物,不仅掌握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而且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结合考虑学生实际 所谓“成长不可替代”,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学习又是不可替代的心理活动过程。因此,细致地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水平,以及心理发展水平,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做学生的知识、能力和个性记录是一个极好的方法,它能为下一次课堂教学的开展提供一个快捷的链接,也有助于动态地观察学生的成长。

重视问题设计的作用

问题是思维体操、头脑风暴。搭桥式、过渡式的问题是引路者;基础性的问题是垫脚石;趣味性的问题能使学生更投入;哲理反思类的问题能让思维更活跃或更上层楼。问题的呈现方式可以是互问、抢答等多种。多个问题的出现可以由浅入深,使学生能“跳一跳摘桃子”,在最近发展区内获得圆满解决。

常态课同时又具有生成性的特点,备课环节无论如何细致周到,都不能完全覆盖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不然,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又会死灰复燃。备课环节只能作为课堂教学的基础,教学过程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

设计情景

情景设计是学生能走近历史、触摸历史的一种有效方法。在开课时设计导入式情景,有助于抓住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尽快调动积极情绪的“神入”;在课程中设计活动式情景,促使学生维持高水平心理投入状态,学习过程是全身心的、轻松而又活跃的;在结尾设计开放式问题情境,不仅考虑到因材施教,照顾到学有余力的学生,而且有助于课堂教学质量有质的提高。

如我在设计《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一课时,开课先打出中国和希腊两张地理图,以及文字资料:

大海给了我们茫茫无定、浩浩无际和渺渺无限的观念……他们被激起了勇气,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是同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平凡的土地、平凡的平原流域把人类束缚在土壤上,把他卷入无穷的依赖性里边.

------黑格尔《历史哲学》

故久于海上者,能使其精神日以勇猛,日以高尚。此古来濒海之民,所以比于陆居者活气较胜,进取较锐。

------梁启超《地理与文明之关系》

讨论:

一、你能用一些词描述古希腊或古中国吗?

二、根据两张地理图,你能概述这两地的地理分布情况吗?

三、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你认为古希腊和古中国的居民可能从事着怎样的生产劳动或有怎样的生活方式?

四、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和中国维新志士梁启超认为这两类民族各有什么性格?由什么因素决定?你认为他们的分析正确吗?

课堂教学过程表明,对遥远的古希腊历史,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是少而模糊的,用比较低的台阶来“随便说说”古希腊,再结合一些图片,如特洛伊木马、荷马史诗、米诺斯王宫等直观、形象的展示,较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在课程中间,谈到希腊公民的特点时,我采用了学生独立阅读思考,设计场景自由选择角色的方法。场景如下:

古奥运会开幕了,街上行走的都是兴高采烈的希腊公民,智者苏格拉底坦着胸津津有味地观看着精彩的比赛:掷铁饼的、跑步的…… 我,一个成年男子更喜欢…… 我,一个成年女子…… 我,一个悲哀的奴隶……

这时的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参与兴趣,一个同学站起来选择角色和动作,其余的同学马上找出依据来评判对错。由此,自然也描述出了公民的特点。再加入,“我参加体育运动,代表***城邦,如果我得胜了,人们视我为……,我要……”作一个语言上的扩展,“人是城邦的动物”的结论自然得出。

在结束本课教学时,我的开放性问题是:古希腊给我的启示:择地而居?还是择古而居?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做一番探索:是地域特点决定文明进程?还是古希腊是特别理想的文明之邦?

在情景设计的过程中,地方史资料、时政方面的新闻等等都可以作为素材,最大程度地引起学生的关注,使学生不仅行动(可能是被动的),更要心动(主动地投入参与),使他们的思维真正活跃起来。把课堂还给学生,他们的主体地位才能彰显。

问题和史料的呈现可随机安排,方式可多样 老师尽可能备了较充分的课,掌握着多于课本的资料,并不意味着他是上帝,给不给学生苹果看他愿不愿意。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的辅佐者,应似朋友---提一些建议;似引路人---提供一些史料,反问一些问题;似同学者---共商问题,留存疑惑。教师的多角色变化旨在操控课堂教学,随机生成教学步骤,使学生能“参与---投入---有所得”。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希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每一分耕耘必有一分收获,他们收获的不一定是分数,可能是成功的喜悦,被认可的骄傲,或者是非要弄清疑惑、争论的一份探究精神和兴趣。这种情感,是非智力因素方面的成长,是影响学生一辈子的素质,也是帮助课堂学习有效性提高的十分重要的条件,不可或缺。

教学活动是一项复杂的劳动,所应考虑的不仅是备课的环节、上课的环节,还应有师生的评价、反思,常态课的每一堂课虽不可重来,但吃一堑长一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都是宝贵的财富。华东师大的许纪霖教授说:“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我可以改变我的课堂。”诚如此也,心如斯也。

参考资料:

①《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6-4《我思,我行,故我在》李惠军 ②《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P32 ③《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钟启泉等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三篇:践行新理念,提高常态课堂教学有效性

注重教学常规,提高常态课教学的有效性

陵口中心小学 朱学军 邮编212353

常态下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即指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依据《课程标准》要求,根据学校、班级、学生实际,结合课程资源、教学条件以及课堂实际进行设计、合理适时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适合课堂需要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教学实施中,要做到目标明确,思路清晰,过程流畅,突显重点,巧破难点,解决疑点,扫除盲点,有效达成课堂教学目标,使平常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那么,如何才能使常态下数学课堂教学更能凸显其有效性呢?我最大的感受还是要从教学常规的几个环节做扎实。

一、备课——有效性的前提

面对新教材,我通常是这样做的:拿到教材后,首先对教材的编排特点进行纵向、横向的联系,分析、了解本册教材在整个小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本册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本册教材的学习需要达到的水平是什么?然后了解每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时间安排、习题的难易程度等等,做好以上思路备课后,再进入到具体的每一节课的备课,在具体的备课时注重以下三性:

1.有效体现简洁性。

我觉得我们备常态课的教案应该把着重点放在这节课的“双基”知识的确定及如何来落实上,这一点不但要明确,更要从后面的教学过程中很好地体现出来,因为这是课堂教学之本,对其他方面如:情感、价值观、数学思想等等的要求,我们要心中有数,充分考虑每节课中要从哪些方面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情感的培养。设计中要留取充分的时间、精力用在对学生、教材、教法、学法的研究上,体现常态课的简洁性和最优化。

2.切合实际体现针对性。

现在有很多专家名师精心设计出很多高水平的教学预案,我觉得 1

他们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但不一定具有使用的普遍性,我们不要不加思考地照搬照用、毕竟每个班学生的素质不同,每位教师的教学风格不同,我们可以有选择地取舍。备课关键还是要关注自己的教学对象——本班学生,分析本班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抓住本班学生的现实起点,一是考虑学生的情感起点,对即将讲解的内容学生的兴趣怎样?他们关心的话题是什么?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哪些丰富的感知?二是考虑学生的技能起点是否具备了进行新课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有多少人掌握了?掌握的程度怎样?差异如何?没掌握的有哪些?确定知识的重点;三是考虑学生的全员参与,哪些问题可以通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来解决?哪些地方需要老师点拨和引导?哪些问题可以或需要展示延伸?预见学习的难点,这样备出来的课才有针对性。

例如,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的“数字编码”一课,单从教材来讲,只涉及到了邮政编码和身份证编码的基本内容介绍,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接触到的编码应用却非常广泛,如:电话号码、商品条形码、车牌号码、火车车次、飞机航班号、书号、药品包装盒生产批号等等,而这些对于我们农村小学的学生来说大多都是陌生的,也没有什么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让他们课前查阅有关资料大多也没有条件,课前我跟他们聊天了解到学生都感到新鲜、好奇,感兴趣,针对这些,我做了两个准备:①让学生自发组织分几个小组行动,分别负责了解各种数字编码的知识,②我自己则查阅有关资料,做足了课前准备,收获了一节师生愉悦的高效课。

二、上课——有效性的关键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发人深省的话:“教育的技巧并不存在于能预见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随机生成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重两个调控:

1.有效调控非预设生成。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有了精心的预设,就可能有精彩的生成,但我们老师手中拿的是已知的教材,而面对的永远是学生未知的答案,课堂教学具有不可预测性,在实际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预料不到的“意外”,这些“意外”很容易一闪而过,如果我们老师能及时抓住契机,在最短时间内灵活地作出相应的变动,把“生成性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机智生成新的教学方案,获取非预设生成的意外收获。

如在教学完一个数乘小数的规律后,有这样一道选择题:一个数乘0.06,积与另一个因数比较?A大于 B小于 C无法比较。学生的回答大多数是B,教师的预设也是B。可偏偏有个学生说有不同意见:他认为应该选择C,理由是这一个数也可能是0,那就无法比较了!我当时也一愣,可我并没有避开学生的不同观点,顺势将问题推给了全班同学,让他们讨论一下这位同学的说法是否正确。学生们通过激励讨论,形成了统一认识,的确题目中没说明这个数是什么数,就可能是0,所以应该选择C。到此我还没有收场,而是再追问:那么如果我要选择B,原来的题目要怎样改?学生经过刚才的讨论,很自然的想到只要在一个数后面加个括号(0除外)。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当学生自主选定的学习目标与教师的课前预设发生偏差时,老师果断地放弃了预设以满足学生探究的欲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的探究兴趣才更加浓厚,探究的过程才更加深入,探究的发现才更加精彩,从而取得意想不到的课堂效果。

2.有效调控学困生。

在一个班级里,由于受智商、情商、接受能力、家庭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表现出这样那样的差异,相对而言,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思维灵活、学习兴趣浓,教师在课堂上不用花去太多时间去指导他们;相反,学习困难的学生,他们对学习没有信心,不愿动脑筋,总想等待别人的答案。因为有差异,教师要在一节课内兼顾所有,让所有学生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是不太可能的,如何合理地利用课堂教学来缩小这些差异呢?我觉得在课堂中有效地调控好学困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首先,在课前我们教师多了解他们的学习需要,了解他们的喜爱,课堂上多让他们体验成功、多鼓励他们思考问题和提出问题,在备课时,相应地在简单问题加上标注由谁来回答,在练习中提醒自己要留意哪位学困生的学习状况,实施备课中的“预设”。

其次,尽量在每节课中留几分钟独立作业的时间,以此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以保证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在独立作业时间里,优等生可以做当天的作业或一些拓展性的练习,学困生可以做最基础的模仿性的练习或一些简单的综合练习,教师则进行有针对性的、及时的辅导,当学生的认知水平出现障碍时我们可以辅导,当学生已经取得了进展或失去了热情时我们可以辅导,当学生的知识经验得到真正的内化时我们可以辅导。

三、作业——有效性的反馈

数学作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检查我们课堂教学有效性程度的重要环节,通过作业,我们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反馈出我们的教学效果,从而能更好地设计好下一节课的教学预案。因此我觉得我们对学生的作业要做到高标准严要求,精心设计练习题目。如学习《百分数应用题》时,设计这样两道练习:(1)春池春水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茂戏春风。这首诗中“春”字比全诗总字数少()%。(2)请用百分数表示下列成语:百里挑();百发百()。这两道题融合了语文知识,在解决数学问题的同时,也学到了数学上学不到古诗和成语的知识,学生的兴趣更为浓厚。综合性练习通过相关学科的整合,能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并形成把握和解决问题的全面的视野方法,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四、反思——有效性的提高

古语说得好:“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我们在设计初始教学预案时,难免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因此我们需要反思,上完一节课后,如果我们能静下心来剖析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优缺点,细致地、冷静地加以推理总结,具体地对于某一个问题的对策、某一教学环节中学生的质疑,甚至某一个辩论回合展开思考,对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重组,一定能有效地促进我们自身的专业成长,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从而提高我们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第四篇:《提高小学语文常态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

《提高小学语文常态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大丰市白驹镇第二中心小学 吉庆娟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全社会都对应试教育的存在问题、弊端看得一清二楚,有识之士也奋力疾呼、痛斥应试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及其危害,那种“满堂灌”、“填鸭式”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而不能主动去探求、去发现、去获取知识,同时发展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语文素养。这种情况下,新课改应运而生,如今,新课改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老师们开始去思考,开始去学习,开始去探索运用新的更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并取得明显的成效,最明显的是外出学习,看到很多名师的语文课堂教学展示,让我们看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看到小学语文教学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希望,不少教师也在积极学习,积极投身新课改,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也确有很大改进,课堂上能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既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能力,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回首多年的新课改,我们在发现大多数教师确实转变了教学观念,改进了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情况下,也发现有一部分教师,尤其是中老年教师,改革积极性不高,或虽投身课改,但学习不深刻,总是学“形”而不得其“神”,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新瓶装旧酒”,本来“五严规定”是为了更好的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在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但有部分教师觉得上课时间不可以任意延长,又要取得“考试好成绩”,便反复进行基础知识的“巩固训练”,教的简单、机械、乏味,学的枯燥、无趣、压抑,侧重基础知识的强化巩固,却忽略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有些教师就是学习新模式,也只是在公开课中“展示展示”,而在平时进行课堂教学的“常态课”时却还是应试教育的“旧酒”。在这种情况之下,我觉得我们教师就应该认真研究如何在“五严规定”之下,既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又在规定的四十分钟课堂上让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发展自己的素质,提高语文素养,就应关注常态课的研究,尤其是常态课中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之时,讨论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

(一)、小学语文常态课堂教学中的无效、低效是现实问题。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相当多的教师已能采用教学新理念指导自己的公开课教学,但在常态教学中,为了提高考试分数,取得所谓的“好成绩”,只注重分数的“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现状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依然存在着。表现为:三维目标的割裂、教学内容的泛化、教学活动的外化、教学层次的低下、预设与生成的冲突,等等。机械、重复抓基础知识的“填鸭式”教学模式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主动精神与创造力缺乏,学习能力低下。课堂上没有了生命活力的焕发与学习主体个性精神的张扬,课堂上感觉不到生命的挑战与学习者的内在愉悦。师生实际的精力付出与实际收效之比实在不对等,所谓的考试好成绩也只是学生基础知识得分较高,卷面反映“成绩好”,而试卷不能反映的学生能力、素养却得不到培养。要想真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就得狠抓常态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全面提升常态课有效性教学质量。

(二)、教学改革与研究的惯性思维需要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常态教学中的不少问题,许多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都会时常发生,但往往由于应试教育的评价体制在部分学校还未完全消失,使得有些教师一边学习新理念指导自己的公开课教学,一边又“扎扎实实”开展常态课应试教学,并最终放弃了对自身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有效性的真正关注与研究,造成新课改的理念指导下的有效公开课教学与常态课中应试教学的“双面性”。

另外,长期以来的惯性思维与惰性也抑制了教师创新思维的发展,使得“无效、低效”这一问题还在常态课教学中或多或少存在。

课堂是教与学的统一体,教师应是主导,学生应是主体,学生才是课堂的真正主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决定了教的改变才能带来学的改变,教师的主导决定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教的优化才能导致学的优化。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学,对学生的了解与学情的调研是教师教学的核心基本功。对于教学研究更是如此,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如果不及时有效地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种种矛盾和问题,将会严重影响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限制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二、概念界定及支撑性理论

(一)、概念的界定

所谓“课堂教学有效性”,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间内组织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发展与优化提高达到的程度。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教学的有效性依赖于教师有效的“教”,并克服无效的“教”。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愉快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是有效性的灵魂,学生越来越爱学习是学习有效性的内在保证。

总之,也就是说是通过“有效使用教材策略”、“有效备课策略”、“有效上课策略”、“有效评价策略”等行为方式实现有效课堂教学。

(二)支撑性理论

1、有效教学与有效学习理论(1)、国外的支撑性理论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特别是在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效能运动之后,这一概念频繁出现,引起了世界各国同仁的密切关注。国内外有识人士认为,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有效教学主要研究环境变量、过程变量和结果变量等。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是一种理解,奥苏贝尔认为学习是新知识与学生头脑中的原有知识建立起来的实质性的联系,强调旧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让学生为理解而学,教师为理解而教。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与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教学”的真正含义在于“教”学生如何“学”。

(2)、国内的支撑性理论

国内有效教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下半叶,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崔允漷教授写的《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崔教授对“有效教学”的内涵、核心思想作了清晰的界定,提出有效教学的理念:一是“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二是“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三是“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四是“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五是“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

2、布鲁姆的目标分类说理论

为了形成学生掌握学习的环境,教师必须在学生达到掌握学习的水平时能够加以识别,必须能够解说掌握意味着什么,必须能够收集必要的证据以确定学生是否已达到掌握学习的要求。

掌握学习的一个核心问题,是要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详细的反馈,使教与学过程中出现差错后马上便把它们揭示出来,并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具体的补充材料以矫正差错,因此,反馈通常采用诊断式的形成性测验的方式。

布卢姆是从掌握学习的认知结果和情感结果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的。当学生掌握一门学科,并得到了客观的和主观的证据时,他们对自己和对外部世界的看法会产生深刻的变化。

3、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

巴班斯基指出,“最优化”是指“从一定的标准来看是最好的”的意思,其本质在于“以最小必须的消耗,取得该情况下最大可能的效果”。“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内涵是指,从现有的学校条件和师生的实际可能性出发,依据一定的标准来衡量教学所能获得的最佳效果。

4、系统论、控制论原理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结构。事物的发展除了因量变引起的质变外,还有由于改变了事物内部各因素的排列组合关系,即改革事物的内在结构所引起质变的。要把合理结构的思想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去,就是要使组成教学活动的各个要素,包括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核评价等,包括教学活动中方法的选择、材料的组织、对师生行为的规范等均要统筹安排、互相协调,以获得教学工作的高质量、高效率。

(三)本课题在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和趋势分析

1、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

有效教学研究在中学比较受关注,估计受中考、高考的影响。2004年开始,苏州吴江教研室牵头研究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他们认为课堂教学有效性应体现在关注学生全方位的素质的发展;课堂教学有效性必定要关注师生双方的教学效益;另外有效的课堂教学既要反对拒绝量化,又要反对过于量化。应该科学地对待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的结合,要兼顾暂时的量化和长久的效益所产生的积淀。

上海市北郊学校王琳老师则认为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

2、有效教学的特点和发展态势

从目前研究的情况看,我们觉得有关有效教学的研究呈现以下特点和态势: 一是有效教学在我国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二是有效教学所关注的是教师能否使学生在教师教学行为影响下,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主动地建构知识,发展自己探究知识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是有效教学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教与学的关系,课堂上教师要能使学生能够根据教师教的风格或特点主动调节自己的学习方法、策略和步骤。教师要能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具体学情主动灵活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使教学行为更有效。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

通过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分析,对实验班学生的学习效率跟踪调查,对典型语文课堂教学的实例分析来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更理性地研究提高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的具体策略,让教师在课堂教得轻松、自信,让学生在课堂更加会学、善学、乐学,学得深入、有效,使学生的课堂学习富有实效、高效与长效。

(一)分析影响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针对前期对我校学生语文课堂学习有效程度的调查了解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组织课题组成员将展开专门的分析与研讨,分析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低效、无效的主要因素,确定各年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突破口,即研究的子课题。

(二)研究、总结“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行动策略。

展开意在提高各年段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行动研究。坚持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边改进,最终通过实践验证而形成能够显著优化本校语文课堂教学实效的具体策略。

1、有效教学准备策略研究

重点研究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开展之前应做的各种必要的工作与准备。

一是明确的教学目标。目标设计是有效设计的核心。课题组将重点研究科学的教学目标的构成元素。

二是教学材料的准备与处理。我们将充分利用丰富的图书与网络资源,搜集完善适合学生阅读与学习的材料,让学生能被文本吸引而愉快地进入最佳学习情境。

三是教学行为和组织形式的选择。如何使教师的教学行为更科学更合理,更能让学生进入到教师预设的教与学的情境之中,是课题组重点研究的方向。

2、有效教学实施策略研究

课堂教学实施行为分为主要教学行为、辅助教学行为与课堂管理行为三类。本课题着力研究课堂教学行为和课堂管理行为的有效性。探究主要教学行为与辅助行为的有机结合,课堂管理的科学性,是课题组研究的重中之重。

在这个层面上,课题组重点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有效讲授。如何使讲授有效高效,讲授内容的合理性,时间安排的科学性,策略的多样性是课题组主攻的一个方向。

二是有效提问。如何设计问题,提问的科学表述方式与最佳时机,有效提问的共性特征,这几个方面是课题组研究的重要内容。

三是有效倾听。教师倾听时机的选择,学生倾听能力的提高,是课题组所要关注的一个领域。

四是有效反馈。反馈的适时性,反馈内容的科学性与针对性是课题组要探索与研究的。

五是有效活动。如何让学生在讨论、合作、动手等活动中共享课堂生成着的精彩,以及活动的科学设计,是课题组所必须关心的。

六是有效管理。面对学生这群鲜活的生命体,我们将尝试“人文管理”,寻求新模式和新方法,促进学生进行自我监控,提高学习效益。

3、有效教学行为评价研究。

建立有效的教师反思机制,从自我评价、问题反思、教学重建三个方面来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活动进行评价,即研究怎样评价我们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4、构建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形成的典型课型。

根据我们的研究假设,随着行动研究的深入,我们不断调研与改进,并通过积累的大量的丰富的教学案例予以分析提炼,最终总结与形成相关倾向的课型总结与操作要领。

四、研究方法及过程

(一)研究方法

本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采用重点与一般相结合的方法,在组建课题组重点攻关的同时,以年级组为单位落实研究。在具体操作时,还将采用以下方法:

1、文献研究方法。借鉴图书资料,广泛汲取别人研究的成果,以免走弯路。

一是研究国内外新的教育理论和教改发展动态,特别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有关理论以及课堂教学有效化的有关理论。

二是借鉴已有的理论成果,支撑和构建本课题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转变教育思想,调整教学思路。

2、调查研究方法。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当前学校课堂教学的现状与学生课堂学习有效程度,找出存在问题,分析问题的主要因素,以便对症下药。

一是调查教师的心理状况、现有思想和学生学习的素质状况,发现问题,确定操作变量。

二是调查、总结、推广教师在实施有效教学方面拓展的新思路、运用的新方法、形成的新思想、取得的新经验。

三是调查有效教学实施后的学生发展情况,为有效教学提供实例依据,并反馈、调整优质教学的实际操作。

3、实验观察方法

就课堂教学中的某些策略举措进行具有较强可比性的实验研究。通过操作变量的实施,观察变化,前后测定对比,分析因果关系,使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再用理性结论指导教学实践。

4、经验总结法 鼓励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不断总结得失经验。

(二)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2012、1--2012、2)前期准备阶段

这是课题立项之前进行的工作,是预研究和课题立项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走进课堂,进行课堂观察与调研,对本校常态课堂教学实况作进一步的了解、分析与评价,收集相关数据,以把握我校各年段课堂教学有效程度以及改进优化的必要性分析及突破口的寻找与确定。

二是查阅相关资料、文献,对国内外该课题研究的状况进行了解,对课题研究的价值和可行性作初步论证,形成立项报告与初步的研究方案。

(阶段成果形式预计将有调查和分析报告、研究综述等。)

第二阶段:(2012、3--2012、9)行动研究阶段:

一是根据前期的课堂调研与分析,各年段根据自身存在的迫切的主要的问题,根据“有效、优化”的原则,共同确立一个行动研究突破口,即优化学生课堂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优化策略。

二是根据确立的优化策略,分年段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课堂教学行动研究。

三是定期开展课题研究的研讨活动,对学生课堂学习的情况作定性与定量的分析,作好阶段性总结,并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与发展,作出相应的研究调整与改进。各实验老师严格按计划操作,以随笔的方式及时记录实验中遇到的困惑或取得的成绩。每学期举行一次专题研讨会和两次研究课汇报活动。

四是撰写课题中期报告,邀请有关专家作中期评估。

(阶段成果预计有教学随笔、研究日志、专题论文、调查问卷等。)第三阶段(2012、10--2012、11)总结结题阶段

一是对课题研究和开展的工作进行系统反思,整理和升华。二是写出研究总结报告。

三是组织课题研究期间各位成员在实验中取得的原始资料和相关成果(如获奖的论文、教案、课件、观摩课、评优课和竞赛课的获奖证书和资料等),接受专家评估。请上级课题主管部门进行课题成果鉴定。

(阶段成果预计有实验报告和工作报告、系列录象等。)

五、预期研究成果

1、前期调查报告、课堂录象、尝试性研究论文等,预计2012年1月至2012年2月间完成。

2、教案、研究报告、专项论文及工作报告,预计2012年3月至9月完成。

3、结题报告,预计2012年10月至11月完成

第五篇:提高计算机操作课教学有效性之我见

提高计算机操作课教学有效性之我见

摘要要想提高计算机操作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精心设计好任务,激发学生操作兴趣;灵活选用好教法,注重因材施教;合理安排操作时间,提高课堂效率;有意埋下伏笔,进行课外知识拓展。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of Computer Operation Course Teaching

LIU Huahua

(Vocational High School of Suichuan, Ji'an, Jiangxi 343900)

AbstractTo improve the computer operation of class teaching effectiveness can start with the following: Crafted mission,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operation;Flexible choose good teaching,pay attention to their aptitude;Reasonable arrangement of operating time, improve the class efficiency;Intentionally lay the basis, for extracurricular knowledge expansion.Key wordscomputer;teaching;effectiveness 精心设计好任务,激发学生操作兴趣

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起指导、启发的作用。应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这不仅能深化教学内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更重要的是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计算机的过程中,以任务驱动为主线,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各种有意义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操作兴趣,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能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在设计任务时教师应注意这几个方面:第一,教师要在总体学习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任务设计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以学生上机操作为主,老师讲解为辅,形成“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老师从传统的讲授、灌输,转变为组织、引导;从讲台上讲解,转变为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流、讨论,共同学习。第二,在设计任务时,要依据计算机学科的特点,重视它与传统学科的区别。传统的基础性学科比较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目标的培养,计算机技术学科则更关注能力目标的培养。第三,设计“任务”时,要充分考虑注意、认知特点、接受能力的差异,要将学习目标分层次,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分别提出恰当的基础目标和拓展目标,在此基础上设计具有一定容量、一定梯度的“任务”,要求所有学生完成基础目标对应的小任务,学有所得的学生接着完成下一个需要努力才能完成的拓展目标对应的任务,学有所创的学生还应继续完成创的任务。现在许多计算机教材配备的“任务”实例也写得很详尽,学生上机只要按书上的步骤一步一步去操作、去领会,就会形成自己的认识,并进而将这种认识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又让学生感受到操作课的有趣。灵活选用好教法,注重因材施教

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多,每个部分知识都各有特点,学生之间或多或少的也存在个体差异性,因此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的采用教学方法。选择教法时要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等原则。对于一般难度的操作,教师可以选用练习法,即让学生根据任务,独立自主地完成练习,教师适当地加以指导。对于新内容或一些有难度的操作任务,教师可以选用演示法,即事先演示或给出清晰、详尽的操作步骤,再让学生自主学习。任务较多时,可以采用小组协助式学习法,即以几名学生为小组组成学习的基本单位,通过小组成员的相互协作、相互帮助、群策群力,共同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在计算机技术教学中用分组教学的一般活动过程是:教师先向各小组布置研究任务,给以必要的说明,提供必要的资料和网络资源,然后由学生小组研究问题,制定解决方案,最后将结果(可以是解决问题的方案、电脑作品等)展示出来。分组时教师要注意根据学生的能力,强弱搭配,并且指定一名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的小组长来统筹,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操作。笔者在网页设计与制作的教学中就采用了这种方法,经过实践检验,这种组内积极协作,组间激烈竞争,能使学生劲头十足,整个课堂处于浓烈的团结竞争的氛围中,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合理安排操作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计算机操作课就是要求教师悉心辅导,学生反复练习,寻找操作的技能技巧,最终达到能综合运用的目的。如果没有规划好时间,只会让学生无的放矢,效率不高。教师应合理安排好操作的时间,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追求进度,不给学生充足的练习时间,一味地要求学生一个(下转第232页)(上接第229页)操作接一个操作快速地学习,那将导致学生当时好象掌握了而课后全部忘记的结果。如果安排的时间过多,又会导致学生无事可做,或者操作速度过慢,时间浪费过多没有效率可言。因此,学生的课堂练习时间要安排充足,并强调学生珍惜有限的练习时间,大胆操作,同时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去领会操作,形成自己的认识,并进而将这种认识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还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反思与回顾,一定的时间让教师对学生的操作及时作出评价,评价时教师要有一定的包容性,让学生在得到教师的肯定及指导后,兴趣更浓,学习劲头更足,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常课程的时间安排至少应包括三个环节,即学生练习、学生知识回顾及教师评价。有意埋下伏笔,进行课外知识拓展

好的教学并不仅仅局限在书本与课堂之内,要求教师更加开拓自己的视野,了解其他学科的更多知识,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操作方法,进一步提高知识运用能力,这也正符合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研究性学习”的要求。“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而开发和实施的。它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而对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对学科的逻辑体系的超越。在“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鼓励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为其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在课堂教学中有意地留下几处伏笔,在最后小结时及时地抛出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在课后去思考解决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式思维,锻炼学生勇于创新的能力,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在讲解WORD时有意提示了邮件合并功能,提示了该功能可以批量处理信函、信封等和邮件有关的文档,还可以批量制作请柬、成绩单和工资条等,有些学生也在课后利用这项功能完成了成绩单的制作,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又培养了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改革永恒的主题。计算机作为二十一世纪重要的信息处理工具,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是我们最终的目标。只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就一定能上好一堂有效、满意的课。

参考文献

[1]李国军.中学计算机教学策略的优化.教育艺术,2010(3).

下载提高常态课教学的有效性word格式文档
下载提高常态课教学的有效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提高试卷讲评课有效性

    如何提高试卷讲评课有效性 试卷讲评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一环,讲评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从测试中发现自己在知识点、解题能力、解题思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加以纠正,以弥补知识能力......

    常态课的教学

    常态课的教学 我认为一节有效的常态物理课教学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特征: 1、整节课围绕课题没有浪费学生的时间,学生学得愉快、充实。 2、师生的互动活动有价值、有意义,提高了......

    如何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

    如何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 1、教学组织要“有序” “有序”是指教学组织要严密,包括场地器材的安排要简单、经济,以便于操作和组织教学。课堂教学过程要有逻辑性,教学要井然有序......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最终定稿)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 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有效教学。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 的传授、情感的交流、......

    如何提高议论文教学有效性

    如何提高议论文教学的有效性 赤峰松山区哈拉道口:陈立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关于议论文的学习目标规定为“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

    加强学校教学 提高教学有效性

    加强学校管理 提高教学有效性 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以新课程实施为背景,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教科研为先导,注重实效,大力推进教研教改,创造性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建......

    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精选合集)

    我的语文教学观之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

    如何提高生物教学有效性?

    如何提高生物教学有效性? 1、明确教学价值取向 不可否认,发展学生素养与提高学生应试能力这两个价值取向虽然存在一些矛盾,但是在某种意义上两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