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贫困山区教学为何难
贫困山区教学为何难
中国,从古到今,求学总是被人们视为获取功名、出人头地的唯一途径,几千年的科举制度证明了这一观点。“自古读书为功名”“头悬梁,锥刺股”、“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等例子无时不鞭策着当时的求学之子,也进一步说明了读书求学的重要性和目的性。就连儿时父亲时时告诫我的那句“唯有读书才是你唯一的出路”的忠言也让我为之而苦读。
如今,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对学校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人们的就业方式也有了较大的转变,使人们的这种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贫困山区的教学也更难了。人们常常发出“读书有用吗?”的疑问。这到底是什么原因?结合自己十几年的山区教学我也来谈几点感受。
影响贫困山区的教学发展的因素:
一、家长认不清形式,不能正确理解“求学”与“求职”关系 家长们原先认为:要改变农村孩子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命运,只有加倍努力读书。读书能获取功名和光宗耀祖的观念。曾几时促进和推动了中国几千年的教学机制,指明人们求学的方向和目标。善良的农民朋友们深信:读书能改变农村孩子们的命运:读书——当官;读书——求职;读书能过上好日子;但是,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利益分配方式的不断变化,社会各个单位也对就职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全方位的选择。原来的中专类、中师类,由国家包分配工作的毕业生,现在不再分工了,甚至有一些大学生都找 1
不到合适的工作。使农村家长供子女上学的最终信念受到了冲击,动
摇了供子女上学的决心,影响了家长的积极性。在家长会上有位家长
说,他供子女上学的原因是孩子还小,在家又干不起活,就让他们混
上几年,能学到多少算多少。家长们认为读书已不重要了,读书不能
再谋求到更好的职业了。还有位家长说:“现在有多少大学生都在家
闲着,读书有什么用!只要上厕所分得清‘男’和‘女’两个字,能
简单的算算帐赶赶集就行了。再说,我们农村的孩子即使考上大学,家里穷,照样供不起。”因此家长把供子女上学仅仅看成混混日子,到小学毕业、至多初中毕业就可以下地干活或外出打工赚钱倒可以减
轻一些家庭劳动负担或经济负担。故而对自己孩子的学业漠不关心、任其自生自灭,渐渐产生了不愿供子女上学的消极思想,也打击了学
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了教学的发展。
我们的家长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当代教育改革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是大力倡导“以人文本”的素质教育的。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所谓“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也
正是对当代人们的求职思想的高度定位。现在我们不能光等待国家和
政府为我们的孩子安排工作,而是要他们学到技能本领,自立、自强。
所以学校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基础的文化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解
决问题的基本技能。这种技能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和发展自
己潜能的舞台。学生的潜能得到了锻炼和发展,也就为今后走入社会
中成为某一行业的状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求职问题也就自然得到了
解决。“求学”不仅仅是为了“求职”,但“求职”就必须先”求学“。
要想使山区教学有所发展,家长的观念得需要转变。这不仅仅是交不
起学费等等的经济问题,是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带来的困扰。如今,国家对农村教育的大力投入,可还是有人具有这种——不求职,求学
有何用的可怕思想。
二、贫困山区经济的发展严重影响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落后的山区经济阻碍了学校实施电化教学的步伐,教学设备不完
善,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仍就离不开“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
方式,教学形式过于单一。学生课余的活动场地也相对落后,学生的学习生活就得不到应有的丰富,自然,学生的小学兴趣就难以提高,思维得不到开拓,综合素质就难以培养。这样的学生走入社会后,生
产能力差,将影响到当地农村的建设。又影响着学校教学的发展。这
样,形成了不可低估的恶性循环。因此,我们提出了:“治穷先治愚,兴村先兴校”的办学思想。让当地群众明白:要改变当地贫困落后的面貌,必须先改变人们愚昧落后的思想,而要改变人们的思想,就必
须先改变学校的教学环境。
三、教师的编制和素质也影响着学校的发展
山区学生,视野不开阔;见不多,识不广;文化底子薄。因此,在贫困山区工作的教师,除了应具备渊博的知识外,还应该具有吃苦
耐劳的精神、创新精神;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要全面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因地制宜地教育学生。要克服重重困难,力所能及
地开展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就要求教
师要有较好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另一方面,由于教育系统全面实
施“三制改革”后,山区学校的师资力量明显不足,教师编制按师生比例1:19配置后,教师的教学任务明显加重。学生人数虽少,但班级数额仍然存在,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该开的课要开,该上的科目要上。往往是一个教师担负着一个班的所学科目的教学任务,严重影响了教师发挥各种特长的能力。阻碍了他们施展自己的才华,山区的教师付出的努力和艰苦相当于坝区的3倍以上,但取得的成绩却仅仅是他们的1/3.贫困山区学校教师编制少,师资力量不足,工作任务重,压力大。教师在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时深深地感受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许多好的想法有创意的活动得不到实现。因此,也就影响了贫困山区学校的发展。
总之,影响贫困山区学校教学发展的因素是方方面面的,不是独立和单一的,它们是相互统一和紧密联系的。我认为:光靠某方面的力量远远不够的。它需要社会、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资助;需要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也需要广大教育者的共同努力。我相信:贫困山区的教育将会拥有一个美好的明天,山区孩子也将会实现自己美丽的梦想。
乐白道中心校楷甸小学
姓名:万魏榕
联系方式:***
第二篇:公车改革为何难
“车轮腐败”引起不满 公车改革为何难?
(发布时间:2007-05-14 16:10:03)
“每天早上5点20分,我从家里准时出发到东三环附近的领导的住处,先把领导的千金、夫人分别送到位于西城的学校和单位,然后赶回去接领导到东城区上班。”
“下午我得卡好时间,把领导的千金和夫人先送接回家,稍晚点去接领导下班。”家住北京宣武区牛街的老张,是中央某机关领导的一名司机,他向记者抱怨道:“这是我每天的常规工作,往往到家已经八九点钟了,只有周末领导八车开回去自己用,我才落个轻松”。
在我国很多地方,像这样公车私用的现象不在少数,加上其它不合理的开支,比如车辆超编、超标、维护费用昂贵等,使公车成为我国最大的公务消费开支之一,被人们称为“车轮腐败”。
记者了解到,“车轮腐败”早就引起广大民众的不满,车改呼声也越来越强烈,近年来各地也进行过一些车改,但总体效果不明显。有关专家认为,目前各地公车改革缺乏系统支撑,国家应尽快确定公车改革的总体方向和原则,走法制化之路,改变公车泛滥无序的状态。
——利益博弈催生“车改风暴”
统计数据显示,到上世纪90年代后勤,我国约有350辆公车,包括司勤人员在内每年耗用约3000亿元人民币。尽管如此,各地政府采购汽车的数量每年都以超过20%的速度递增,以至国家财政不堪“车轮”重负。
有专家初步估算,每年一辆公务车的运行成本(含司机工资、福利)至少在六万元以上,有的甚至超过10万元,再加上车辆的价钱,一辆公车一年的费用大概在20万元以上。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车轮腐败”越演越烈,引发老百姓的强烈不满,为此从中央到地方也下达不少文件和规定,但实际情况并没有多少好转。
记者发现,目前全国各地公车改革模式基本有三种:一是加强管理模式,各单位继续保留公车,取消“领导专车”,健全并严格执行各种使用、管理公车的规章制度。二是货币化模式,改公务派车为交通补贴。三是半货币化模式,保留公车,由政府行政后勤部门统一管理,向各级工作人员发乘车卡,实行公车有偿使用,以进行结算,超支自负。
公车改革该不该货币化?据了解,在改革中大多数地方选择了一步到位“货币化”模式。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收入均不相同,补贴标准也从300元到2000元不等。
——“车改”缘何“雷声大雨点小”
记者调查发现,虽然经过多年的车改,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不同程度地引起了民众的质疑与非议,令人喝彩者鲜见。
“车改不但没使群众的意见减少,许多地方反而更加强烈。”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李成言教授指出,“主要是各地的公车几乎全部采用‘卖公车、发补贴’的改革方式,即所谓‘货币化改革’的形式。这样的改革,尽管表明上减少了些开支,却使公车改革陷入误区。”
“货币化的好处是把公车的费用转变为个人收入,激发个体的节约机制,从而在整体上控制公车费用的增长。”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系毛寿龙教授这样分析,“但由于公车消费数额巨大,根据这一数额公车消费转变为个人补贴,相当于相关人员每个月增加了数百乃至 1 数千的收入。这如果没有与公务员薪金制度改革相配套,很容易引起进一步的不满,因而是很难持久的。
“按行政级别一刀切,货币化发放补贴,由变相加薪之疑。”北京示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一位博士认为,“若补贴制订的标准与当地消费水平相差太大,老百姓的舆论压力会很大,而按职务来分,也会引发公务员不满,不能充分调动公务员积极性。”
在采访中,很多人认为公车改革之所以“雷声大雨点小”,主要原因在于公车触动的是改革者——一个庞大官僚体系的利益。由于这类“方案”的制订和实施都掌握在各级官员手中,而这些所谓的“改革”又都是以确保公务员阶层的既得利益为出发点的,以至遭到来自于社会的巨大阻力。
——“车改”期待体制系统支撑
在采访中,多数专家认为,国家应该确定一个公车改革的方向和原则,即坚持公车办公务,走法制化之路。从国外看,那些对公车管理制度健全的国家,不但建章立法,将公车制度纳入法制化的轨道,而且还引进公开监督机制,同时对违法行为依法惩罚也非常严厉。
北京中盛律师事务所杜立元律师认为,只要政府有决心,公车改革思路很简单,基本原则是:公务乘坐出租车。警用巡逻车、工商执法车等因不可替代而最低限度保留的公务用车除外,其它的诸如领导干部配车等全部取消。为此他提出了“公车服务社会化”的改革思路,具体措施有四点:“首先,加快公务用车立法进程,明确最低限度保留公务用车的范围(包括机关、部门、职级等)、使用范围、公车腐败的处理措施。其次,在此范围以外,一切公务均乘坐出租汽车。第三,作为过渡措施,可组建公务服务汽车有限公司,保留范围以外的公车及司机全部分流至该类企业,并将该类企业逐步过渡到与普通出租汽车公司同等的经营范围。第四,对保留下来的公务用车严格管理,对公车腐败严惩不贷。”
“公车社会化运作有很多可行性。”杜立元律师表示,这样不但不会影响到政府正常职能的发挥,还会促进交通服务业的发展。另外,省去超标准、超编制配备使用小轿车问题的困扰,还可免去修车等技术性麻烦,减轻财政负担、从根本上解决公车滥用现象,也可避免因“货币化”公车改革导致部分司机失业。
第三篇:制度为何难落地培训心得
《制度为何落地难》培训心得
一直以来有个心结,在外企干的很成功的职业经理人到民营企业为什么干不下,难道说他们的能力不够,显然不是。但为什么他们为什么就是无法改变民营企业的经营现状。关于其中种种原因分析是哪那是众说分谈,有的说是制度不合理,有的说领导能力不足,有的说作业员素质低,至于什么原因没有呢?很多人都给出了具体的对策,但是为何到后来没有成效呢?很多时候都在想这个问题。
今天听了曾教授的讲演,他通过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来说明这一问题,他把西方文化比作“石头文化”,中国文化比作“木头文化”,并对此说了他的见解:石头千万年也不会烂的,而木头即便保养再好也不能使其保存更长的时间。这就是中西方的文化差别,用外在的东西来征服震慑别人的内心,其实我个人觉得这只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从一开头曾教授就对对什么ISO/360度考核进行了批判,外国总统在中国连一个乡长村长都干不了等等,我想作为一名有涵养满嘴佛理的高级知识分子首先这是不应该的,这证明你的素质也不怎么样嘛!任何事情的存在必然有他合理的一面,他说的也只是在别人的基础之上融汇了带个人色彩的观点而已,不过有一点我是认同的,那就是管理是项“笨功夫”,何成功的管理其实就是正确的企业行为准则得到履行后必需要频繁的进行检查验证;
西方的现代工业文明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200多年的历史,其中的曲折咱不必细说,西方严谨有效的管理制度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直至今天那么的严谨/切实/有效/实用。曾教授说西方的“石头文化”是用来震慑别人的,而我个人认为他所说的“震慑的作用”其实就是一种合理的制度或流程得到切实的落实,久而久之就形成大家必须遵守的“标准”行为规范,也就是大家经常听到的“企业文化”。
来到我们的中心议题“制度为何难落地”,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大家的认知度不统一引起,老板的想法/管理层的想法/一线基层的想法;相信大家心里都很清楚。每个人其实都是很优秀的,我认为我的想法是对的,我为什么得听你的呢?换句话说制度的制定肯定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或制度没有兼顾到其他人的想法;在这里我讲一下我在拓展训练的一些感悟,在几天的拓展训练过程中教练不断的安排各种各样的项目,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大家认识到一个团队只要有一个人的想法不统一,项目是没有办法完成或者即使完成了也是严重超时的,所以我认为制度为何难落地其实是大家的方向/目标/方法的认知度不一致引起;
认知度的统一也是管理者能力的体现,制度难落地只是掩盖管理层无能的巧妙借口而已,我认为大家的认知度不统一主要有一下的原因:
1)领导执行的原动力不足。“制度是别人的,不是自己的”,制度化建设的出发点存在误区。这里原动
力不足主要是打造制度化公司的动力不足,而非用领导责任简单的掩盖劣质 制度的实质;
2)制度缺乏科学性,与应用实际脱节。大量劣质制度的存在,使得人们宁愿根据经验惯例甚至感觉行事,也不愿遵守制度;
3)制度缺乏系统性,与结构优化脱节。制度之间没有协同,新老制度之间没有协同;
4)对组织的惯性考虑不足,制度执行与变革脱节;
5)与管理责任脱节,管理者不会不愿不懂管理。如上所言,如果制度制度和实施是一管理行为的话,那么谁该为行为失效负责?没有责任,必然会出现“朝令夕改”,出台制度随意。
以上是本人的一些拙见,不同之处请勿见怪!
林奇云 2012-9-22
第四篇:为贫困山区小朋友献爱心演讲稿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你们可能不知道:在祖国的西部,由于哪儿极为贫困,有许多像我们这样大的同学们,由于读不了书,所以只能在家干些活,虽然有一些同学的家境比较富裕,能共他们读书,但他们的学校也是破烂不堪:一座座低矮的平房,就是他们的教室;一块用树木围起来的地,就是他们的校园;一片沙地,就是他们的操场;走进教室,才知道教室更加破烂不堪:一张张破烂的桌子,就是他们的课桌;一块用油漆涂起来的木板,就是他们的黑板;而屋顶呢?只有几块砖瓦。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他们的学习环境是多么差啊!
对于我们来说,他们是多么不幸啊!
现在,我们只要每人捐助1元钱,就可以帮助他们。听了我的这番话后,你可能会说:“不就是1元钱吗?”可是你想过吗,全国每人捐1元钱,就是13多亿元,积少成多,聚沙成塔,1元钱也是对他们的一份爱心。同学们,为了贫困山区的孩子能读上书,献出你的一份爱心吧!
我相信,山区的孩子们接到你的捐款后,会努力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成为国家的栋梁。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第五篇:80后儿媳与50后婆婆为何难相处范文
婆媳关系本来就很微妙,有时就是无事都会生出矛盾来,所以无论哪个婆婆与媳妇都是一种考验。要想处理好婆媳关系,那还得真有点智慧,尤其是做媳妇的,不单是要讨婆婆的欢喜,还要怎么去与婆婆打成一片。当然这也不是每个媳妇和婆婆都能相处的好的,只是作为媳妇的要更用心的对待长辈。
80后的小夫妻都是出生于改革开放后,在思想上和行为上比较时尚和潮流,而50年代的父母亲们都是经过了传统的生活,比较保守。所以当80后的媳妇遇上50后的婆婆,肯定存在很多的隔阂,需要处理好婆媳关系还真的不太容易,所以做媳妇的要多多的努力。下面一起来听听这个婆媳故事。80后小夫妻的婚姻生活介绍
欢欢和乐乐是一对80后小夫妻,男欢欢大女乐乐三岁。两人学位相当,相貌般配,认识不到一年,就在双方家长的张罗下结了婚。按说新婚应当是女孩子最幸福的一段日子,但乐乐却常感烦恼。
乐乐作为城市里长大的独生女,从小也享受着公主般的待遇。
两人好了以后,要见双方父母。第一次见婆婆,彼此印象还好。婆婆觉得乐乐很懂事,乐乐觉得婆婆很慈祥。但日子长了,乐乐对婆婆有了意见。
首先是管事太多。每次去婆婆家,总会没完没了地问她和欢欢在一起的种种细节,到哪儿玩了,在哪儿吃的饭。之后少不了嘱咐,说外面传染病多,能回家就尽量少在饭馆里吃,家里吃饭既卫生又实惠。
乐乐想和婆婆搞好关系,每次去婆婆家都会主动干一点家务活,比如洗洗菜洗洗碗之类。有一次,乐乐饭后起身收拾时瞥见婆婆拉了正欲帮忙的欢欢一把,结果那天的饭桌就是乐乐一个人收拾的。事情虽小,乐乐却很伤心,觉得婆婆没有把自己当亲生孩子对待。
婚后乐乐又遇到新的烦恼。两个娇生惯养的孩子从小吃惯了现成饭,刚开始过日子还有点新鲜劲,下班后照着菜谱做了几顿,但不是咸了就是淡了,不可口又很麻烦。欢欢就提出想回家吃。乐乐虽然不愿看婆婆的脸色,但买菜做饭确实是很重的负担,于是多数情况下只好跟着欢欢一起回家。在婆婆跟前就少不了听婆婆的教导,话题时不时会绕到那套房子上,说为他们结婚不仅花光了一生的积蓄,现在还欠着不少亲戚们的债务。乐乐当然听得出婆婆的意思,免不了嫌烦,就跟欢欢唠叨。欢欢每次都站在婆婆那边,说母亲从小带自己很辛苦,感恩是应当应份的事情,对母亲的话不要那么小肚鸡肠。乐乐觉得欢欢只在乎婆婆,丝毫不体贴自己的感受。
这些鸡毛蒜皮积累起来便成了火药桶,每次吵架之后,乐乐就赌气回了娘家,欢欢索性住在婆婆那里,小家成了空壳。乐乐很委屈,晚上躺在床上,婆婆的话、婆婆的表情总出现在眼前,她觉得所有的不愉快都是因婆婆引起。婆婆至今对儿子不撒手,大事小事管着他们。
只要有这个婆婆,两个人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心理专家分析
80后儿媳与50后婆婆尤其难处,主要原因有两个:
第一,确确实实的代沟。80后与50后不仅在年龄上是两代人,思想观念也处处显出巨大差异。大多讲求时尚,敢于消费;50后通常思想保守,崇尚节俭。曾经有一位女记者对我讲,每次回家婆婆都特别关心他们吃了什么,而她觉得吃什么根本不重要,婆婆总唠叨这些很烦人。我告诉她,50后的婆婆们童年时经历过饥荒,少年时又大多被驱赶下乡,温饱在那时是天大的事情,人们见面的问候语就是“吃了没有”。这在今天显得十分可笑,却是前辈人抹不掉的记忆。这种记忆延续到子女身上,表达爱的很重要内容就是让孩子吃好。现在的年轻人喜欢上网玩游戏,成群结伙地K歌热舞,六十元一杯的咖啡喝的是情调。但50后的父母们有些根本不会上网,东西非得用坏了才舍得扔掉。他们不了解子女对生活的种种想法,相处时除了谈一些生活琐碎,找不到更多的话题。
作为一种传统观念,50后父母还期望着自己的辛苦能得到回报:他们希望子女感恩,希望子女知道父母为了他们的幸福曾做出过很大的“牺牲”;而现在的年轻人有些根本不想养孩子,即使养孩子也是新观念,认为“孩子是上帝送给自己的礼物”,这样的认识自然会不求回报。这就是两代人的差异。第二,新一代独生子女的母子关系往往超常紧密,儿子“恋母”和母亲“恋子”都很严重,许多父母把子女当成生活的核心内容。儿子结婚,母亲难免种种担心,怕孩子得不到体贴和照顾。此外,儿子成家后,母亲的生活出现空缺,会自觉不自觉地与儿媳争夺对儿子的照顾权。有些母亲特别在乎儿子是否把自己摆在第一位,计较在儿子心目中自己与媳妇孰轻孰重,也因此闹出许多矛盾。这样的婆媳大战对于现代人并不陌生。而从儿子本身的感受来说,从小习惯于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年轻的妻子再贤惠,也无法与婆婆相抗衡。心理专家给欢欢及大多数80夫妻的建议
一,如果条件允许,小家庭要尽可能不依赖父母独立生活。不少家庭矛盾源于太紧密的关系,彼此空间不够。结婚后与父母住在一起,或天天到父母家吃饭,难免舌头碰了牙,闹出不愉快。所以,与父母维持在周末探访、有事照顾是最合适的。
二,儿子是婆媳矛盾的缓冲器。一旦儿媳与婆婆有了冲突,儿子一定不能袖手旁观,甚至火上浇油。儿子在调试彼此关系时要有所承担。要会说话,面对母亲要善于站在母亲立场上讲话,面对妻子要向着妻子说话,以双方都消气为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