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2(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3 06:18: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师专业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师专业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2》。

第一篇:教师专业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2

教师专业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上海市奉贤区蒋耀龙

随着教育教学发展的进一步深入,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一方面时代对教师具有的情感、技能、创新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教师自我发展的内驱力以及对教育形势发展认同的紧迫感也在与时俱增。一般而言,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随着经验的积累和自我发展意识及能力的提高,逐渐掌握教育理论和教育技能,成为教师职业活动行家里手的过程。具体可以表现在教师个体知识结构的扩展与更新、专业技能由生疏到熟练到自动化,不同发展阶段从业动机与职业情感、教师个体专业自我形象设计及教育效能感等几个方面。客观的讲,现代社会中小学教师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是一种要求从业者具有较高深独特的专门知识、技能和修养的专业。教师的专业特征可从以下六方面反映出:

(一)在专业知能方面:

专家们认为教师应具备五个方面的基本知能,一是专业化的知识,包括关于学生的知识、关于课程的知识、关于教学实践的知识。二是对学生及其学习的承诺与责任,包括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帮助支持学生的学习、平等尊重学生、促进学生社会化、帮助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三是教学实践技能,包括指定适合学生的教学计划的能力、应用和结合各种课程因素的能力、构建教学和学习环境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能力、反省自身教学的能力。四是班级领导和组织的知能,包括承担领导和组织的责任、建立学习共同体、创新、变革班级。五是持续不断的专业学习,包括广泛地学习、专业化地学习、实践地学习。

也有专家特别强调了教师的三种专业能力:

一是理解他人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这既是教师有效实现与学生的双项沟通所必须的,也是教师群体形成教育合力、教师与社会各界合作搞好学校教育以及积极投入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所必须的。这在教育日益社会化和社会日益教育化的今天显得不可缺少。

二是组织管理能力。教育工作要在班级等组织中进行,教师要发挥学生群体对个体的教育作用,使每一位学生在群体生活中得到施展才能、培养意志及适应群体生活等方面的锻炼,就需要具有管理班级、组织和领导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

三是教育研究的能力。具有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不断得到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使教师工作富有创造精神和活力的必然要求。教师的研究工作大多是结合自己和学校的实践工作开展的,它要求教师必须善于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时时批判性地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教育经验,积极探索教育教学问题。

(二)专业道德方面:

教育概念首先是个道德概念,教师的专业特性首先是以道德要求为基础的,教师专业道德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规范,是作为教师所必须具备的最起码的专业准则,也是教师专业最根本、最直接的体现。敬业、有责任心、热情、和蔼、诚实、谦逊、守信、公正等人格和职业道德品

1质可以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教师高尚的职业道德溢于言表之中,对学生的心灵和品格塑造起着难以估量的巨大作用。教师只有具有崇高的道德、极大的热情、真诚的爱心、广阔的心胸,热爱教育教学事业,关心爱护每一个青少年的成长,才能不折不扣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同时,教师是学生成长的榜样,是青少年的道德楷模,学生尊重教师、模仿教师,只有教师本人具有崇高的道德,才能感化学生,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

(三)专业训练方面:

衡量专业的第三个重要指标,就是长时间的专门职业训练。教师专业训练与其他专业领域的训练有着共同的特征。教师的专业培训正日益受到普通教育的支持,一个人要成为一名教师必须拥有受到认可的专业资格,否则不能任命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即使是临时性的职位。

(四)专业发展方面:

教师的职业生涯中需要不断地进行专业发展和进修,将理论知识和研究成果运用于职业实践中,经常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自我反省和批判分析,在理论与实践互动的经验中不断地学习进步。教师教育的新理念把教师教育分为三个阶段:职前教育、入门教育和在职教育。这三个阶段被分别看成是一个连续过程的组成部分。有效的专业发展能为教师的探索、研究、反思、实验、实践提供方法,并为团体中的其他人提供共享的知识和专门技能。

(五)专业自主方面:

教师是否拥有相当程度的自主决策的权利,是学术自由和教师专业的一部分,也是衡量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教师工作专业化的突出表现是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不仅是学校生活的主要参与者,影响着学校发展方向和日常生活的重要决定,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更具有课程与教学的相对自主权。教师的专业自主性在有限的范围内有其发展的空间,而这种自主性主要来源于教师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即教师的专业自主性是与其专业化程度密切相关,是与其专业成长密不可分的。

(六)专业组织方面:

各种学会等专业组织在保护和造就专业人员、保障客户和公众利益,以及孕育和维持一个专业特定的知识和服务的意识形态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教师地位日益提高。就目前现实来看,我国的教师职业专业化进程如何哪?----只能说属于正在形成之中,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提供的教育服务在现代社会日趋重要。

二、尽管对教师应掌握哪些知识存有争议,但教师必须掌握足够的学科知识、技能和教育知

识、技能,才能做好教学工作是毋庸置疑的。

三、教师任用资格与在职进修日益制度化、法律化。

四、教师拥有的专业自主权有适度的保证。

五、教师专业道德规范的要求一直非常强烈。

六、教师的经济待遇和职业声望正在提高。

那么我们学校如何进行教师专业化建设哪?

按照我校“以人为本、自主创新、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我们从教师自我发展的需求

出发,以教师教学技能、创新能力、情感态度与上海市教育发展和谐同步为立足点,积极强化教师专业化意识,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引导教师融入专业状态,努力造就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业务精湛、敬业爱岗的教师队伍,以此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效,确保校域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我们认为教师专业化建设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师德为本,营造氛围

教师专业化建设的立足点,应当是教师个体对教师职业情感的认同,而教师职业情感最集中的表现应当是师德风范。基于上述认识,我们认为应从党风抓起,以党风促师风,从自主学习、树立典型、营造人本氛围三个方面着手,为我校教师专业化建设奠定基石。

1.自主学习。除常规的政治学习制度外,我校还设立了师德论坛。围绕“今后怎样做教师”、“党员教师的模范作用在新形势下如何发挥”等主题,让广大教师各抒已见,展开激烈的探讨,变教师被动接受为教师主动学习,使外界的师德修养要求逐步内化为我校教师的理念和自觉准则。

2.树立典型。事实证明,树立典型、带动全体是师德建设的重要抓手,是教师职业情感形成的有效途径。我们首先要在观念上打破典型多、激励弱的思想误区,倡导团结协作,着眼于每位教师的闪光点,积极认同他们,打造老师的自尊自信,通过校学习先进分子、校三八红旗手、校新长征突击手、校优秀共产党员、校教学能手、校优秀班主任等荣誉评选活动,来激励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教师的师德修养得到进一步深化净化。

3.营造人本氛围。学校发展之本在教师,教师专业化建设应以教师为本,创设教师个体发展的氛围是以教师为本的必然要求。这方面,我们注重“目标导人、事业留人、感情动人、岗位激人”的人本氛围建设工程。目标导人:是以学校的办学目标和教师个体的培养目标为导向,以理想目标凝聚人心;事业留人:是以强化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留住人心;感情动人:是以细致入微的体贴关怀,加强学校与教师之间的情感纽带;岗位激人:是以公开、公正竞争上岗、能上能下、岗薪挂钩的用人制度来激励教师成才。

二、校本培训、整体提高

教师专业技能和素养的提高是教师专业化建设的关键。在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学校培养是教师成长的基地,校本培训对于教师专业技能和素养的提高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为此,我校将着重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设定教师成长流程。我们把教师成长设定为职初教师→合格教师→区级骨干、学科带头人这样一个流程。

2、设定不同段教师专业化培养目标。根据教师成长流程,我们设定了对职初教师实行师徒带教制,从教学基本功入手,使他们在2至3年内在班级管理、学科教学、教育研究等方面达到或接近合格教师的水平。对合格教师实行跟踪培养制,由校聘任委员会及时把握他们教育、教学情况,帮助他们分析其教育、教学得失,不断总结经验,使他们早日脱颖而出。对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实行学年考核制,从他们教育教学技能、业绩等方面予以考查,使他们充分发挥作用。

3.实施校本培训项目。我校从教育教学发展需要出发,设置 “教育科研方法论”、“现

代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等培训项目,培训中做到有计划、有过程、有评价,培训项目针对性强,使教师专业知识素养得以优化,使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提高。

三、经验起步,科研先导

专业化的教师应具备相当的教育科研能力,由教育教学经验起步,教师自发探索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再结合教育教学实践,进行目的性更为明确的课题研究,最后推广课题成果。对此我们将从以下三方面加以推进。

1、撰写经验。在学校所实施的六个一工程中,其中一项就是要求教师每学期写一篇教育、教学经验性的文章,并把此纳入学期考核的标准之一,学校教科室组织人员对每一篇文章进行鉴定,送择其中优秀的在一定范围内交流,并把这些文章及时地发表在每学期出版二期的《胡桥教苑》论文集上。

2、确立课题。针对九年一贯制的办学特点,大力开展课题研究,强化教师问题意识。让教师在从事课题研究的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能力,增强自信,体现价值。

3、成果维护。在课题研究基础上,对于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可行性的研究成果,学校及时地促进、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并逐步推行,扩大影响。

四.建档评价、持续发展

教师专业化建设的健康发展需要完善的评价机制,为此我们学校制定了档案评价制度,保持了教师个人成长足迹的完整性,确保了对教师评价的公正性和科学性。在学校层面上,制定了《胡桥学校教师教学常规及考核细则》、《胡桥学校班主任教育常规及考核细则》、《胡桥学校奖励细则》等一系列发展性考核机制。评价时,先由教师个人进行自评,然后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互评,最后实现自评、互评、校评的三者统一。这样做,促使教师个体的专业化意识得以强化、内化,教师的专业化建设得到持续地发展。

教师专业化建设是关系到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工作,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和深入,我校将不断赋予教师专业化建设以新的内涵,并采取更为完善、有效的策略,使教师专业化建设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让胡桥学校成为教师成长的乐园,让每一位教师真正成为“合格+特色”的教师。

2007.6.10

第二篇:教师的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

2010-2011学年下期体育组理论学习主讲:谭敏

教师的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

社会的发展对教师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教学内容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原来的某些教育内容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许多新的教育内容又在不断地涌现,这就要求教师自觉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进行自身知识结构的新陈代谢,要求现代教师具有不断更新自己教育技术的意识,不断追求新知,并有意识地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观念和浓厚的科研意识。因此,“教师即研究者”是时代对教师的要求。

什么是“教师专业化”?通过对《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一书的学习,我了解到,从本质上说,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探究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境界。作为普通教师,我能为自身专业化做些什么呢?我思考。

首先,我要正视教师专业化的时代趋势,端正认识。人都会有惰性。作为普通小学教师,日复一日地重复讲课、批改作业,自然也会耽于现状。我想,我应该把目光放长远些,认识到未来社会对教师专业化的需要,从自身素质的提高出发,从学生的终身发展出发,确立目标。只有这样,自身在平时的工作中才会保持紧迫之感,产生学习、探究与提高的内驱力。

其次,在实践与理论上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教师的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全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理论篇,阐释了教师专业素养等基本理论问题。第二章第二节教师专业素质的内容,我读的颇为细致。对教师的专业素质的要求,不仅要“渊博”,而且要“饱学有识”并内化为个体的人文素养,从而成为一个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健全人格特质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自己所教学科的知识要精通,有深入透彻的了解,这样才能“资之深,则取左右逢其原”,因此,教师首先应是一个学者,是所教学科的专家。对照这一点,我就审视自己,要想成为“学者”、“专家”,何其难也,这样一个大大的帽子我是断然也戴不上的。但细想想,一生致力于做某件事情,在一个领域里专注地耕耘着,必定会有所成。这也是教师素质的态度领域。书中说,“高自我的教师,倾向于以积极的方式看待自己,能够准确地,现实地领悟到自己和所处的世界,具有自我满足感,自我信赖感,自我价值感”。我也许成不了“专家”、“学者”,但可以在这个领域里“从容地成长发展起来”。若想如此,我想,最起码我应该做到以下四点:

1.读书一生——好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当有三块组成,即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而我这些修养的不足,必须靠读书学习进行自身的弥补和进修,像永不干硬的海绵一样不断地吸收和纳取。在专业知识方面,我们最主要的获得方式是个人学习和学历进修。起先,社会对小学教师的学历要求为中师,现在提高到大专,也许将来进一步要求至本科。也许有人要说,基础教育不需要高学历。我原先也这样认为。但随着实践的深入,我越来越发现自己知识的匮乏。随着学历的提高,个人相应的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思维方式等也会提高,这对教师教书育人的言传与身教都是十分有益的。因此,我们要坚信“学无止境”,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素养。2.不断反思——学海无涯,艺无止境。教师的专业追求、探索、提升都要靠不断的反思,学会在言说和行动中思考,在反思批判中成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应不断反思。最要紧的是勤于反思,勇于实践。这应该成为自己需要时时温习的功课。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是“经验 +反思 =成长”。反思指的是教师立足于自我之外考察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对自己以有的观念和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 1

2010-2011学年下期体育组理论学习主讲:谭敏

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否具有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是区别作为技术人员的经验型教师与作为研究者的专家型教师的主要指标之一。在反思中,我们可以学习他人的长处,吸收先进思想和理念;我们可以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进而努力扬长避短。不仅如此,反思还可以让我们拥有务实的态度,敏锐的眼光,进取的精神,这都是教师自身专业化极其重要的。反思要勤,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

实践是对反思的践行。反思只是一闪而过的思考与认识。要使其促进能力的提高,还要实践,要勇敢探索。当学习了别人的长处,深有体会之时,应该及时结合自身特点,在实践中运用并内化;当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反思改进之法后,应该在实践中演练,验证自己的所得;当自己有新的教学观点时,也应该及时在实践中检验,改进、归纳,形成先进经验或理论。马克思唯物辩证法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切真理都是在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循环提高中形成的。教育教学自然遵循这个规律。

3.勇于创新——抱守以往的经验或成绩,自己的专业就会停止成长。因此应该继往开来,让经验成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既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更要改变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又要怀抱问题意识,大胆尝试探索,拥有专业发展精神。

4.激情不老——这应该成为为师品格的重要追求。马克思说,激情是人追求自己的对象世界的一种本质力量。只要生命在,激情就在。对教育的激情,应该化为内在的精神气质。不因年龄的增长,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我认识到,教师专业的发展,首要的是教师要有自我专业追求。自我专业追求如果内化为执著,就不会被消解,从而形成坚毅、持恒的信念。追求就在自身的土壤中,一旦拥有它,生命的种子就会迸发出无限潜能,生根、发芽、开花,结出丰硕的果实。作为教师,我们不应放弃永远的专业知识的学习,也许岁月会让我们容颜变老,但知识会让我们永葆青春„„

第三篇: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

《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读后感

赖文水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身为教师的我也应对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不断的提高。在课余时间认真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与实践》来提高自身质。

这本书是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的。有很深刻的理论,也有各国教育改革的理念及措施。我紧扣“专业化”这个关键词,进行了认真的阅读。它以“专业化”构建了这样的框架:理论篇包括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专业化发展的概念辨析,专业素质,专业发展与教师教育;政策篇包含教师专业化的政策保障,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教师教育机构认可制度,教师教育课程鉴定制度。实践篇包括教师教育机构与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本位的教师专业发展,大学与中小学校合作的教师专业发展。集中,我对理论篇中的“教师专业化”有了较深的认识。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业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育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第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从这一高度上说: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教师不仅需要知道传授什么知识,而且需要知道怎样传递知识,知道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教师职业的专门化既是 一种认识,更是一个奋斗的过程;既是一种职业资格的认定,更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

优秀的教师既需要有深厚的学术根底,广阔的学术视野,不断更新知识,追求学术前沿的意识,又需要把握教育的真谛,了解青少年发展的规律,懂得教什么和怎么教,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以及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认真负责的品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职能,发展学生的智慧,发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良师必学者”,教师专业化首先要求教师学历应达到文理学科同等毕业生的学术水平。其次,教师应具有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不仅要渊博,而且要“饱学有识”,并内化为个体的人文素质,从而成为一个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健全的人格特质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再次,教师要精通所叫学科的知识,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全部内容有深入透彻的了解。“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另外,教师应具有教育科学方面的知识。“学者未必是良师”。教学工作是一种培养人的专业工作,教师要成功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具备教学科学方面的知识是必须的。

“教师专业化”不仅需要教师去认识,更需要教育机构为教师专业化提供学习、发展的保障。其中,“大学与中小学校合作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这一章节内容吸引了我。

自19世纪末期以来,美国大学与公立学校曾多次进行合作,其目标在于改革公立学校教育。一百多年前,在哈佛大学于中小学教师的联席会议,讨论如何改进教育与教学方法,与会者主张应当更多地参与到改进中小学教育中来。这是美国大学首次与中小学建立直接联系。

与此同时,杜威倡议在大学校园建立实验学校。1896年杜威创办的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与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校于1887年创办的霍金斯馒实验一起,成为后来美国兴起的实验学校运动的滥觞。在杜威看来,实验学校既是教育研究与实验的场所,也是培养新教师的地方。

专业发展学校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教育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教师培养的新形式。它并不是建立一所新学校,而是在原有的中小学的基础上与大学合作形成的一种新功能。

专业发展学校有以下一些特点:

重视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联络员经常向教师提出问题与教师分享教育研究的成果和优秀教师的经验,参与解决学校中出现的情境性问题,为学校和教师提出应当加以探讨的问题或要求,评价教育活动是否成功等等。

加强面向中小学校实际的合作研究。中小学里发生的事情具有迫切性和同时性。因而往往限制了教师有时间提出问题,进行反思和形成理论框架。中小学教师解决问题缺少教育理论素养。而大学教师提出理论观点却往往不能把研究的问题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因此专业发展学校的合作研究既有利于解决中小学的实

际问题,又有助于中小学教师与大学教师双方的专业提高和发展,具有互惠性。

最后,我想以这样一个故事来表达我的感受。1985年,一位天资聪颖而普通平凡的教师克里斯塔麦克奥利佛被选为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的空间设计教师。当被问及她为什么参加这一设计时,她迅速直接而充满自满地指出:“难道你们不明白吗?我是一位教师,每一天,通过学生,我感触未来。”

正如克里斯塔麦克奥利佛所启示我们的那样:教育过去是,将来也是决定未来的力量。

第四篇:语文课程建设与教师专业化发展

·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小学语文·

模块六语文课程建设与教师专业化发展

广大语文教师是课程标准贯彻实施的主体。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是语文教学质量提高的保证。本模块将讨论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师职业角色的变化,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以及语文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途径。

专题一: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角色的变化

语文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教师与学生又是一种什么关系?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的角色要发生哪些变化?如何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本话题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1.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

从教师和学生关系的角度来看,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一个引领者。从课程设计者、课程研究学者和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又应该是课程实施的主体。也就是说,语文教师实施的课程,并不是别人设计好教师被动地执行的。只是被动地完成别人既定的课程设计,这样的课程是不能真正地落地、真正地生根开花结果的。所以说,从课程设计者、课程标准制定者,以及语文课程论的专门研究者与一线语文教师的关系角度看,语文教师应该是课程实施的主体,让理想的课程扎根在现实的土壤里,生成鲜活的语文课程是广大语文教师的责任。

在讨论学习主体、课程主体这一问题的时候,有一个概念需要澄清。课程标准里面有一句话:“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看到这句话,很多老师就可能这样理解,就是学生是主体,教学中的什么事都要围绕学生转。怎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呢?我们经常听到老师在讨论的时候说,这堂课我没处理好,大部分时间是我在说,我没有以学生为主体。我们认为,老师对“学生是主体”的概念理解错了。课程标准讲“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这里的“主体”应该是一个哲学概念,当然将来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是课程论的概念,但是实际上它来源于哲学概念。在词典上,“主体”有三个意义。第一个就是“主要部分”,指事物的主要部分;第二个就是哲学概念,是认识和实践的行为人;第三个是法律上的概念,是某一项行为的责任人,如赔偿主体、执行主体等。我们这里谈的这个“主体”,应该是一个哲学上的概念,应该指认识和实践的行为人。学习是一种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的行为人就是主体,学生当然是学习的主体。有一句话课程标准里面没

说,因为怕说了以后引起糊涂。其实教师也是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体。一个是学习的主体,一个是教学的主体。

所以,关于“主体”的概念,应该在哲学层面进行理解。“学生是语文学习主体”里的“主体”,应该是指在语文学习中认识和实践的行为者,不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谁主要、谁次要的问题。离开具体的情境说“以学生为主体”,就会产生一些糊涂的认识,就可能把“以学生为主体”理解为“以学生为主”。这样的话,我们就可能问,以学生为主,那么以谁为次?就要把教师放在教学活动的次要地位上,就要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组织引领者的角色发生冲突。在实践中,教师就会处于被动地位。

在课程实施中,教师担负着课程开发、课程建设等责任,所以说,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对教师地位的这种认识是不能动摇的。在把国家的课程标准落实到我们的教学中去,把国家这次课程改革的理念落实到我们的实践中去,教师有一个课程建设的权利,也有这样一个义务。这是从语文课程实施的角度,从推进语文课程建设这个角度理解教师的地位。但是,教师具体教学的层面,在学生学习的层面,应该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运用的技能,不是靠外在的力量,不是给他们安装一套设备,教师的作用就是帮助“学习的主体”去认识、去实践,自主地把握规律,掌握技能。在教学的活动中,教师的责任是设计教学、组织教学。教师要把激发学生通过自己的言语实践活动,来提升言语实践的能力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

2.教师是语文学习的引领者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教学行为之间存在着一个很大的距离。很多老师说,我们对新理念,对课程标准背得很熟,我们知道应该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式,但是一到课堂上我们还是回到原来的方式当中。老师们认为,课堂上不讲课,就是没尽到责任。很多老师不愿意放弃自己熟悉的经验,不敢尝试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害怕改革不好会出现问题。

经过十多年时间的改革,我们语文教师在角色上有了非常大的改变。通过对传统课堂与新课程的课堂进行对比,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呈现不同的课程角色。在传统课堂上,教师一般是把预先准备好的知识一五一十地告诉学生,学生被动地听记教师的每一句话。课堂教学的气氛主要是

靠教师的设问和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来创设的。传统课堂理想的效果往往是教师按部就班地完成预定的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的理想状态,就是专心致志地听讲。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就大不一样了。教师主要是在积极地创设知识学习的情境,促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师生是学习的伙伴,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课堂教学的热烈气氛表现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不同经验与认识的对话、交锋、碰撞和协商。课堂教学的理想效果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经历学习的过程,学生在探究中掌握预设的教学内容,并能得到修正补充。学生的学习融入了自己已有的经验,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有所积累、有所反思,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

语文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者,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引领者,又是语文课程的建设者。同时教师又承担一种伦理者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他承担着主流意识、主流价值观的教育责任。因此说,教师承担着复杂的角色。更为复杂的是,教师的角色存在于一个动态的关系框架当中,因此是一种动态的、变化的状况。在这种情境下,教师是这个角色,承担这种职能,一会儿到另外的一个情境下,他又转换成另外的一个角色,承担另外的一个职能。有一点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在新课程背景下,那就是教师如何作为一个革新者的角色。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老师经常在思考教育,思考着是不是要改革,如何改革。但是最核心的一个思考应该是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学校,我们教师的价值是什么。教育的价值是培养人才,老师的价值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课程改革应该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进行思考。这样的思考可以破解改革给老师带来的压力和负担的难题,开辟一条心情愉悦的创新之路。在教育方式发生巨大变革的时候,在新旧观念碰撞的时候,走在前面的往往是以一个革新者的姿态出现的教师。这些教师是愿意接受新事物的人,是认为生活充满了无限可能性的人。这些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表现出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他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环境,他愿意和学生分享人生的体验,鼓励学生自信地、有创造性地发展。

3.教师角色转变的实现

教师角色转变不是自然发生的。在转变自己角色的过程中,教师要经历新旧观念碰撞的痛苦过程。在新课程改革当中,首先要变革的是教师的观念和态度。

我们要树立转变角色的意识。有一位老师写过这样一篇文章,提倡课堂教学要做到“三多”,即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多给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自主探讨的机会;多给学生表达思想、展示自我的机会;多给学生评价的机会。其实这“三多”,就是教师对自身角色转变的一种观念和认识。

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就要深刻认识改革的意义。我们处于急剧变革的时代,改革是生活的常态,不改革才可能出现问题。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当中,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态面对改革,这可能决定我们教师的成功与失败。

要转变自己的角色,还要认识改革是一个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结果。课程改革是循序渐进地进行的。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的教师会始终处于不断地出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出现新的问题、再解决新问题的状态之中。教师正是在这样一个出现问题、解决问题螺旋渐进的过程中实现专业成长,实现角色转变的。

要转变自己的角色,教师要把新的课程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中去。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角色转变的关键,是落实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新的角色如何体现到课堂教学当中,这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比如说我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讨论应该是一个充分体现这一学习方式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可真正实行起来,我们老师会有很多的困惑。有的老师说,原来的“满堂灌”不对,后来的“满堂问”也不对,现在的“学生满堂转”也不对。我到底应该怎么办?这个现象告诉我们,转变角色真不是一个轻松愉快、手到擒来的事情。

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就要置身于课程改革的实践之中。只有在改革实践中,老师才能遇到真实问题,才能实现对问题的探索,才能最终解决这些问题。比如说,老师在组织小组的实践中才能发现小组讨论的问题。很多人遇到点儿问题,受到点儿批评,就止步不前。这样是不能做成任何事情的。我们原来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这一节课上学到了多少知识,获得了多少技能,这些是很容易观察到的,也是很容易被他人所认可的。但是教师新角色要求我们更多地关注在一节课上学生获得了哪些情感体验,学生在探究学习中获得了哪些方法和策略的体验。

在这里有一个案例可以印证教师角色转变的过程。十年前刚刚开始推行课改的时候,我们都倡导学生个性化地学习。有的老师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这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化的选择。原来都是明确地要求学生是齐

读课文还是分角色朗读课文,现在读课文的方式由学生决定。可是,很多老师发现,学生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就不由自主地齐读起来。至于朗读时的语音、语调、语速的变化,如何体现对课文的理解的目标就无从谈起了。这说明,我们的老师在努力地试图改革,但是在改革和实践的过程当中,要遇到各种各样的具体问题,教师要会有目的地、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让学生采取有效的学习策略。

第五篇:如何建设专业化律师事务所的几点思考

“钟吾所”践行专业化发展之路的几点思考

1980年制定的《律师暂行条例》颁布标志我国律师制度的建立,三十多年来,我国律师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对法律需要之间顾,有识之士不断探索对于律师业如何发展规模化、专业化之路,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也成立一些规模化的律师事务所,对专业化发展也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如“金杜、大成、盈科”之样规模所已经行成强有力的市场竞争优势。仍有一部分律师事务所,虽执业律师人数多只是量的组合,并没有完成专业化分工和规模化经营。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形成律师事务所规模化已经非常艰难,更无法完成专业化分工,如何在宿迁这样中小城市把律师事务所做大做强,实现专业化、规模化的竞争优势,为法律服务市场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法律服务,引导和拓展更广更深的业务领域。目前尚无可以借鉴的模式,我们要对律师事务所发展现状和各发展阶段存在问题进行必要交流与探讨。

一、目前我国律师事务所现状及限制发展的瓶颈。

1、制度设计上的先天不足。

我国现行的《律师法》规定,律师事务所以“合伙所”为主要形式,以及“个人所”二种主要形式并存。以“有限合伙”为补充。目前的“合伙所”数量占绝对优势,这些“合伙所”大多数执业律师人数不多,形成不了规模,有很多这样“合伙所”成立很多年一直两三间房间房屋几名律师,律师收入按收取律师费用比例提成,甚至有的律师事务所就象改革开放初期的商业领域出租柜台一样,律师缴纳一定的租赁费用,甚至用电用水都单独计量,律师之间没有合作与分工,各自为政,各自为战。律师之间既都是同事也是竞争对手,为争揽案源相互压低收费标准,更有甚者,相互抵毁,律师事务所这所以形成今天局面,主要原因是现行的律师制度。律师的执业机构是律师事务所,律师要执业必须受聘或都成立一家律师事务所。对于刚执业的律师来说,当然不具备成立律师事务所的硬性条件,拓展案件异常困难,于是他们不得不受聘于别人成立的律师事务所。希望通过“大律师”荫护来渡过这一段困难时期。受聘律师随着羽翼丰满,拥有自己的客户,原始的经验积累也完成了,就不愿意在依附别人,寄他人篱下,三年执业期限届满就会想着成立自己的律师事务所。或者因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之间矛盾迭起,纷争难解而带领一帮具备条件的聘用律师另起炉灶,成立新所,成立新所还是演绎前面的故事。于是小规模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便据此形成,先成立的律师事务所成为后成立律师事务所的实验田,任何律师事务所都在培养潜在的竞争对手。有深刻教训的“老板律师”对后来者都心怀情绪,甚至已料到后来者的去向,所以也就没有真经传给后者。老虎与猫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在这种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律师,没有团队意识,形成所有律师都单兵作战,所有律师都散兵游勇。

2、管理上的任意性和无政府主义。

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是以人为重要因素,经营管理没有制度,甚至没有考虑律师事务所的发展,管理制度上更谈不上科学、民主,个人之间的眼前利益与律师事务所的长远发展的矛盾无法均衡,各人 心中一杆秤,合一天算一天,合一天赚一天。合伙人清楚知道他们精力有限,不能为开不完的会议和无休止的争论而丧失赢得客户的宝贵时间,日常事务的决定权就自然落到一个人身上,到最后成为一个人的事业。在律师事务所成立的初期,其它合伙人的成功往往依赖该宽宏又专制的领导,这也是小规模律师事务所形成和发展的原因。律师的知识结构、职业特性和相应的经济能力对民主政治的欲望十分强烈,必然导致民主意识高于常人,那么就必须采取相对“民主”管理结构,分裂的厄运又将来临。

3、律师内部分配不合理

律师人数迅速增长,来自同行间强大的竞争压力,律师服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戴着无限美好光环的律师不得不为多分一杯羹而与同仁倾轧,更象一个掺杂使假,争相压价的法律个体户。不少律师事务所的管理者明白了律师事务所品牌效应的同时,忽略内部资源的自耗。从市场上竞争来的业务,在律师事务所内部要再进行一次残酷的竞争。律师事务所内部利益再分配上的不合理,是造成业务不能进行专业化分工的直接原因。也是律师事务所发展过程长期处于一次一次分裂状态主要原因。律师事务所在利益分配过程中,所有的收益按比例提成给承办案件律师,盈利分给合伙人,律师事务所不能成为独立于合伙人的经济实体,律师事务所无财富积累造成律师事务所无法发展壮大。律师事务所实行零积累的分配机制是律师业长不大的又一病因。事物总是一分为二,当然世界上当然没有最好固定模式,只有最适合的模式,走出这样恶性循环的怪圈,需要律师界有胆识和远见的有识之士,为律师事务所将来的发展创造条件,腾出发展空间,为律师事务所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铺平道路。

4、投资律师事务所渠道窄。我国《律师法》规定的律师的投资渠道是唯一的,只有具备执业年限律师的合伙人投资,合伙人虽有普通合伙和特殊合伙之区别,但投资主体仅限于律师个人出资。律师事务所没有外来资本投入运作的机制,资产来源依靠律师事务所和律师个人积累。律师事务所的发展不光需要专业律师,更需要于之配套的管理,市场策划和拓展、后勤保障机制以及商业化形象塑造机制,更需要与事务所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办公室条件,这些条件的具备完全依赖律师的原始积累很难实现,加之事务所长期分分合合很难形成真正意义的投资思想。没有外来资本进入,也没有公司化的商业运营机制很难现实律师事务所的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经营的新模式。

二、如何培养律师事务所的核心竞争力。

根据律师的发展阶段不同,主要对人才、业务以及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我认为良好的执业环境和人性化的管理机制,简约的管理机构,合理的分配制度,较低的执业成本是事务所吸引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发展有特色的专业化团队,实现专业化分工,造就有专业特点业务团队,从专业化服务向专家型服务转化,多渠道开拓市场,采取商业化模式对事务所进行形象打造。以市场拓展、业务承办、内部管理分工负责,投资收益和律师业务提成相对独立的公司化管理模式。

三、“钟吾所”践行专业分工、规模经营的一点体会。

是江苏钟吾律师事务所2010年7月通过注册,成立初期我们就思考如何突破旧的经营模式。我们对合伙人的投资收益也进行大胆创新;律师个人收入也打破“提成制”传统收入分配模式;在管理模式上借鉴向公司管理经验。

针对律师事务所是以“人合”为主,“资合”为辅的行业特点,在制度进行大胆创新,事务所不约束合伙人出资份额,甚至允许合伙人零出资,并且允许外资融入。对于投资人部分收益我们暂时采取固定收益,纳入经营成本,后期有外资进入的情况下,我们将对律师事务所的收益分为投资收益和合伙人身份收益两部分,合伙人身份收益由合伙人按入伙时间制定标准,进行分配。为实现规模化经营,壮大合伙人队伍,聘用律师只要具备执业年限,有共同发展意愿,都可以加入合伙人中来,这样让所有律师都有归属感和责任感。这样制度创新对律师的规模化发展是很极大的推动作用。

为了实现专业化工,“钟吾所”从内部分配制度上下功夫,进行研究探讨,形成专业化分工方案,然后在合伙人之间尝试,进入良性循环后,签署“专业化分工协议书”。“钟吾所”将法律事务按法律关系性质分类,法律事务分为普通业务方向和研究业务方向,在分工时将普通业务和研究业务搭配起来。律师业务分工遵循“律师自主选择和业务经验相结合”原则。目前“业务部门”分为刑事行政法务部、企业法务部、建设房开法务部、劳动法务部、侵权法务部、婚姻家庭法务部、民商法务部等七个具体专业部门,各个专业部门由老律师担任责任人。

实践证明,当事人也很愿意把案件交由专业律师承办,对于一些标的大的或者复杂案件由全所做出决议和方案,交由具体业务部门承办,完全实现专业化分工。由于分配制度合理,运营规则全面,遇到问题及时协商,各部门律师之间不但没有产生矛盾,后加入的执业律师也愿意参与专业化分工,自愿签定“专业化分工协议书”。这也证实了这种尝试的可行性。

其次为了解决年轻律师案源问题,我们成立专业拓展部门进行市场拓展,聘请营销专业人士担任负责人,拓展部主要由律师助理、实习律师、年轻律师以及专职营销人员组成。拓展案源方式有完整的营销方案,并且为企业建立法律服务档案,我们的拓展方案的实施帮助律师与企业建立良好互信的关系,还帮助企业提高法律意识,提升企业高管的管理水平,有效控制经营风险,并且为企业家交流提供一个很好的沟通交流的平台。我们把企业管理中常见问题时行研究,以座谈会和讲座方式与企业管理进行互动,讲座与座谈会均由律师主讲,课座的课件均由我相关专业部门提供,交全体律师研讨、分析,并请教高校专家对对课件进行指点。内容以一个个案例讲解法律基本原理,力争将专业的术语讲解得浅显易懂,这种律师与企业互动的方式同时也具有联谊功能,加强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法律工作者之间的联系,使信息资源得到共享。“钟吾所”开办的讲座不光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是。而且也取得很好经济效益,通过走访、通过这种方式与企业家建立互信关系,我们已经成功签约65家法律顾问单位,其中承揽3家大型法律服务外包业务,已经派出实习律师和律师助理三名常驻企业,目前已经与一家企业签订公司上市法律服务合同,为该企业的上市作前期准备工作。

在形象打造方面,“钟吾所”积极与宿迁的媒体合作,在《宿迁都市报》创立专版“有问必答”栏目,与宿迁电视台合作,承办了“宿迁会客厅”栏目,宣传工伤保险、婚姻法、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律、法规。出版季刊《钟吾律师》,每期出版二千册。出版季刊均由全体“钟吾所”员工在业余时间结合工作情况情况创作,主要内容有工作心得,论文、举案说法等十多栏目。《钟吾律师》的出版发行,在全市咖啡馆、休闲中心、宾馆阅读栏投放。深得客户和广大读者的认可,并形成自己风格和特色。

实现法律服务标准化方面,“钟吾所”实行考勤制度、例会制度、疑难案件通案制度,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增强律师的团队意识,从制度上废除各自为政的现状,保障所有律师形成团队力量,有了律师团队力量,法律服务标准化建设才成为可能。事务所在成立之初,所有律师下班后吃方便面,加班加点进行法律服务标准化的建制,根据服务对象行业特点和诉讼经验把可能需要的法律文书进行统一修改,装订成册,以备全所律师所用,我们通过对近百份合同和企业规章制度的修改工作,使我们的法律服务形成统一标准,让法律服务成为一种无形产品,同时,也规范了法律服务水平。通过一系列制度,把各类案件的办案程序,各程序需要的法律文书的具体内容进行明细化规定,让律师承办的案件质量上有考核标准,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我们钟吾所在实践专业分工协作方面已经迈出艰难一步,而且取得一定成绩,我们坚信专业化发展之路是钟吾所发展的未来。以上为本人抛砖引玉之作,望同行以阅读者斧正。

下载教师专业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2(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师专业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2(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与实践

    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与实践 新会区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简华觉 [摘要]信息技术教师作为信息技术教育的直接实践者,肩负着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责任,信......

    《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读后感

    《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读后感 镇江市蒋乔小学董芳娟 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广大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理论素养和知识结构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也给师资培训带来了一些亟待......

    预防工作专业化和社会化的实践与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cn预防工作专业化和社会化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上海市闸北区人民检察院来源:《检察风云·预防职务犯罪》2012年第03期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高检院和市院关于......

    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是应对新的经济税源态势、提高征管质效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近年来,临沂市国税局按照省局有关部署,以搭建专业化的征管......

    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税源专业化管理,是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理念,科学划分管理对象,优化配置管理资源,准确把握管理规律,施以专业方法进行税源管理的一种新的征管......

    关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

    关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 班 级:09学前教育 学 号:099030141018 姓 名:隋玉翠 摘要:近年来,对教师专业化问题的研究成为教育研究的一大热点。而在新课程改革浪潮的冲击下对教师......

    班组建设思考与实践

    班组建设思考与实践 班组是煤矿最小的工作单位,相当于人体活动组织最基本的细胞,如何调动起每个细胞的潜力,提高每个单位的执行力和创造力,这是所有企业现在乃至将来共同要研究......

    班集体建设实践与思考

    在新课程和先进教育理论思想的引领下,在优秀教育教学成果的启发下,在各校老师们孜孜不倦的探索中,我们在班集体建设方面初步形成了这样一些理念:1、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