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上海市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上海市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广大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的直接承担者,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长期以来,我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重视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建设,发挥班主任这个“重要专业性岗位”的独特的教育作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有效的工作机制。今天,主要就我市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实践与思考谈一些看法。
一、提出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理由
我们认为专业是职业分化和发展的结果,是指需要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职业。专业化是指一个职业经过一段时间后不断成熟,逐渐获得鲜明的专业标准,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班主任专业化是班主任工作的追求理想和最高境界,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之路,就如周济部长所讲得那样,是实现班主任从教书的“副业”转变为育人的“主业”的必由之路。
首先,“班主任专业化”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它是随着教育形势发展应运而生的,是教育改革发展为我们提出的新要求。教育部于二〇〇六年六月四日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指出:“班主任岗位是具有较高素质和人格要求的重要专业性岗位,应由取得教师资格、思想道德素质好、业务水平高、身心健康、乐于奉献的教师担任。应把班主任工作作为主业,敬业爱岗,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力求工作实效。”
其次,“班主任专业化”是由班主任工作的劳动属性决定的:班主任工作主要是精神劳动,是与学生心灵沟通,促进其精神发展的精神活动,这是班主任专业化的核心;班主任有其特殊的教育操作系统,即发展性班级教育系统,这是班主任专业化的标志。因此,班主任是教师中的特殊群体,通过特殊的操作系统实施育人的任务,班主任工作有着自身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体系,是一项具备专门化要求的工作,它需要走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之路。
再次,今天的班主任工作已经符合“专业”需要具备的条件:班主任工作是承 担着关键性社会职能的职业,具有自己特殊的操作系统和高度的职责;班主任要履行这一工作需要有相当程度的专门理论、专门知识和技能;这些理论、知识、技能不是在完全常规化的情境中实施的,而是不断针对新问题、新情况实施的;班主任必须接受高等教育,并通过长期的、不停顿的、甚至是终身的培训,掌握系统的知识和形成专业的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以保护学生的利益为中心,并为此扩展为本职业的道德规范;由于以理论和知识为基础的技能必须在非常规的情境中实施,针对具体案例自主地做出专业判断就成为至关重要的准则;同时,班主任工作有专业组织且对有关的公共事务拥有专业发言权,对社会有高度的专业约束自治权等。
第四,我们还可以从当前班主任的工作现状来看“班主任专业化”的必须。我们应该充分肯定,广大中小学班主任兢兢业业、教书育人、无私奉献,做了大量扎实细致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为促进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面对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既面临着新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交汇;全面实施“两纲”、推进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的新任务,尤其是中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产生的理想与现实的不协调、自我意识与集体意识的不协调、道德认知与行为方式的不协调以及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协调等新情况和新特点,对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工作比以往更加复杂,任务更加繁重,责任也更加重大。面对这样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和队伍建设还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和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比如在观念认识上,班主任专业化还没有被相当部分的教育行政领导所接受,也没有被相当部分班主任所认同,“兼一兼”、“代一代”、“熬一熬”、“帮一帮”的情况还相当普遍。在队伍结构和心理状态上,年龄、学历、性别、专业职称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合理。少数班主任存在人际关系敏感、强迫、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在班级教育方式上,居高临下的权威型教育、简单粗暴的体罚型教育、随心所欲的主观型教育、千篇一律的切菜式教育、放任自流的牧样式教育、形式主义的任务型教育等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在学生观上,对学生作为具有独立人格和个性的人、对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对学生具有客观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当代中小学学生身上的一些时代新质等还缺乏充分的认识和尊重。在制度建设上,还存在着许多影响班 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制度性缺陷。在职业认同上,少数教师对班主任意义和价值还缺乏正确的认识等等。
这些问题尽管是局部的支流,但必须认真对待,我们认为解决这些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走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之路。
二、班主任专业化的内涵和主要内容
综上所述,班主任专业化的构想缘起于教师专业化的实践,是顺应时代的产物。班主任专业化的内涵基本上与教师专业化的内涵相近,这就是班主任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化的共性,因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首先应该是一个优秀的教师。然而,班主任的专业角色与教师的专业角色是有所不同的,他们除了和任课教师一样要完成好教学工作之外,还要履行班主任的职责。班主任专业化是一种特殊的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目前对“班主任专业化”的内涵还没有明确的界定,但根据教育研究现状,可以把班主任专业化的概念总结为: 班主任经过培养和训练,逐步掌握德育和班主任工作的理论知识,形成班级德育和班集体建设与管理的能力和技巧,全面有效地履行班主任职责的过程。(詹万生)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应是学科性与教育性、学术性与师范性、专业性与道德性的统一。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班主任专业化的主要内容大体可以归纳为专业道德、专业职责和专业能力三个要素。即:爱岗敬业的专业道德、建班育人的专业职责、读懂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班集体建设的专业能力。重点表现为下列两个方面:
一是以弘扬崇高师爱为核心的精神关怀,具体为:提升人格魅力是班主任精神关怀的力量源泉,塑造理想形象是班主任精神关怀的外化标志,营造新型师生关系是班主任精神关怀的重要条件,弘扬崇高师爱是班主任精神关怀的永恒主题,提高育德素质是班主任精神关怀的关键所在,包括专业理念、专业精神、专业能力和专业智慧等。
二是以营造班级集体为基础的“温馨教室”建设,主要为建班育人的操作技能,包括形成适宜的班级教育目标的能力、以班集体建设促进个性发展的能力、组织班级教育活动的能力、优化班级文化的能力、人性化的班级管理能力、形成班级教育合力的能力和发展性评价的能力等。
由此可见,要实现班主任专业化,班主任自身必须具备专业化的素质:一是锻铸师魂——强化班主任的精神境界,这是班主任专业化素质的灵魂。二是 涵养 师德 ——增强班主任职业道德,这是班主任专业化素质的核心。三是锤炼师能——提高班主任专业化知识技能,这是实现班主任专业化素质的基础。
同时,我们认为,要实现班主任专业化,还需要树立自上而下的班主任专业观念,建立有机统一的班主任管理制度和创新多元立体的班主任培训培养机制。
三、上海在班主任专业化方面的一些做法
从上述 认识出发,最近几年来,上海在促进班主任专业化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主要是:
第一,在班主任专业化的发展方向方面,通过文件形式加以确保。上海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班主任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上海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实际,颁发了《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市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确立了“提升班主任工作专业化水平,促进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发展”的建设思路,从班主任职责、班主任专业培训、班主任专业资格、班主任职级和薪酬以及班主任工作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具体要求,增加了能体现上海特点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新条款。比如,在班主任职责方面,提出了班主任要以“立德树人”为主要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贯穿于育人的全过程;根据班主任建班育人的专业特点,强调要努力营造互助友爱、民主和谐、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建设“温馨教室”,形成有特色并充满活力的班级和团队文化。《若干意见》还把“每两年出版《上海中小学班主任发展报告》”“定期组织征文活动,每年举办班主任论坛,”“积极推荐优秀班主任加入党组织,将优秀班主任列入后备干部培养范围”等具体内容写进了文件。力图通过文件形式,确保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方向
第二,在班主任专业化的组织建设方面,充分发挥专业协会“支持”和“服务”的功能。我们从1996年就建立了以市十佳模范班主任为核心的上海市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委员会,从一开始就把它定位为我市中小学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发展的支持和服务中心。上海市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委员会是隶属于上海市中小学德育研究协会的二级学会,成立12年来,在教委德育处的关心支持和上级协会的直接领导下,充分发挥专业协会的七大功能。这七大功能主要是:
组织功能:为形成工作网络提供组织支持和服务; 研训功能:为构建骨干高地提供研训支持和服务; 培训功能:为专业发展提供培训支持和服务; 指导功能:为推动区县学校班主任工作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 活动功能:为组织展示观摩提供活动支持和服务; 咨询功能:为教育行政决策提供咨询支持和服务; 实施功能:为重大项目提供方案细化和实施支持和服务。
上海市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委员会的有效工作,为本市中小学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建设作出了应尽的贡献。
第三,在班主任专业化的价值引领方面,坚持牢固树立“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崇高的事业”的理念。我们认为,强调班主任及其工作的职业理想和职业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关注班主任专业化成长,帮助班主任实现专业追求,提高班主任的生命质量。这是因为班主任是在学生广阔心灵世界里辛勤劳动的耕耘者,其责任是重大的,其工作是神圣的。同时,班主任工作又是能给人以双倍精神幸福的劳动,只有幸福地体验着与学生在一起所获得的快乐,班主任才能享受到他工作的快乐和幸福,才能真正感受到人生的意义。但不是任何一个人都能胜任班主任的,也不是任何一个班主任都能体验到其劳动的快乐和幸福的。这就需要我们助班主任逐渐走向专业化,在反思中实现自我超越,在实践中改善心智模式,在科研中获得专业成长,在创造性的工作中开启智慧,从而领悟到班主任工作的真谛:获取双重幸福,提升生命价值,实现共同愿景,活出生命意义,让每一位班主任能发自内心地热爱本职工作。
第四,在班主任专业化的制度建设方面,不断健全和完善制度的专业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我们认为,影响班主任专业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长期性和稳定性。我们以科研为引领,积极开展《上海市中小学班主任规范研究》和《上海市中小学班主任评优制度建设研究》,加大专业化制度建设的力度。目前,我们主要在班主任职责制度(前提)、培训制度(根本)、资格制度(特征)、职级制度(重点)、薪酬制度(保证)等方面加大建设力度。比如在班主任专业资格方面,明确规定班主任应由取得教师资格、思想道德素质好、业务水平高、身心健康、乐于奉献的教师担任;并强调新任班主任必须经过上岗培训,并有为期一年的见习班主任工作经历。在班主任职级和薪酬方面,首次设立了“上海市班主任带头人”这一兼有先进性与专业性的荣誉称号,并纳入学科带头人评审系列,形成了“上海市十佳标兵班主任”、“上海市优秀班主任”、“上 5 海市班主任带头人”荣誉系列;同时强调要将班主任工作记入教师工作量,班主任工作量的认定标准不得低于教师全工作量的四分之一,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权重。在班主任专业培训方面,规定将班主任培训纳入教师全员培训整体规划,建立上岗培训、在岗培训和骨干培训三个层次有机衔接的班主任培训体系,形成既有理论支撑又有实训内容、符合班主任工作特点和要求的培训课程;并鼓励班主任攻读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心理学等与工作相关的硕士、博士学位,组织班主任参加“学校心理咨询师”等相关专业技术水平认证考试,支持“有关部门要积极探索在学位培养中设立班主任专业方向”等等,凸现了制度建设的专业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当然,班主任专业化发展问题不仅是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还存在许多有待破解、有待完善的地方;但它肯定是个正确无误的方向,我们将坚定不移的走下去。(陈镇虎2008/1/20)
第二篇: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若干问题研究与思考
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若干问题研
究与思考
《体育教学论》精品课程建设总结
《体育教学论》是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我们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体育组织教学能力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具备较高的体育专业技能为目标,努力将《体育教学论》课程建设成为具有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特色,在体育专业教学中具有相对优势的精品课程。现将近年来《体育教学论》建设情况进行以下总结。
一、《体育教学论》课程教学目标
盐城师范学院体育系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生源主要是本省范围内招生,生源质量低于本省综合性大学和师范大学体育院系。《体育教学论》在培养“本专业培养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的课程体系中属于主干课程。课程目标是:
1.使学生明确学习《体育教学论》的目的、任务及其重要意义;掌握贯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科学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合理地运用教学原则以及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2.努力钻研体育课程理论与体育教学理论,熟练地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和组织方法。应注意加强语言表达、动作示范、文字表述、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教学组织和自学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并提高对学生掌握技能技术过程中各种矛盾与困难的分析能力和灵活运用教法的能力。
3.通过课程教学,指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教学实践,体育社会实践与体育科研实践,培养与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4.通过课程教学,加强体育教师专业化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尚的敬业精神。
二、《体育教学论》课程发展的基本情况
第一阶段:(1997年以前)
此阶段的以1991年教育部颁发的《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专科教学计划》为依据,体育教学论作为主要章节被列入《学校体育学》课程之中,约30学时,主要讲授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专任教师只有1人。
第二阶段:1998年至2002年
此阶段与南京师范大学联合招收本科体育教育专业,以1997年教育部颁发的《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指导纲要》为依据,参照南京师范大学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计划,重新修订了《学校体育学》教学大纲,并开设了《中学体育教材教法》课程,此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为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教学,2001级教学计划中《中学体育教材教法》课程名称改为《中学体育教学论》, 2002级教学计划中《中学体育教学论》课程名称改为《学科体育教学论》,列入教育类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根据中小学体育教学实际作了一定调整,《学科体育教学论》课程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比较一致,突出学生组织教学能力为重点。主讲教师1人,并带青年教师听课,个别章节试教与批改作业,参与指导学生体育实践活动等。
第三阶段:2003年至2006年
根据2003年教育部颁布《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与《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主干类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2003年8月我系新修订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从2003级开始开设《体育教学论》课程,修订了教学大纲,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实践教学等方面与2003年新《方案》的精神与要求基本一致。主讲教师增至4人,分配担任有关章节的教学,指导学生参加体育教学设计、体育社会实践活动与体育科学研究活动。2005年《体育教学论》课程所在的体育人文社会学科被评为院级重点学科。2005年12月被学院评为一类精品课程。
三、《体育教学论》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体育教学论》课程负责人蒋荣,是盐城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副院长、教授。从事多年的体育教育专业、社会体育专业教学工作,具有较强的体育教育理论水平和体育教学实践经验。对体育教育专业、社会体育专业教育与体育人才培养有一定研究,曾经在重要核心期刊发表多篇文章。
本课程组有8名主讲教师。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1人,助教1人。具有大学本科学历7人,硕土学位1人。1人博士研究生在读,2人已经在研究生进修班学习期满结业,于2007年6月将获得硕士学位。年龄结构:50--55岁2人,41--49岁3人,31--40岁2人,30岁以下1人。本课程组团队教学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主讲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能力强,教学效果好,体育教学论、运动技术教学等不同的领域都有较深刻的研究;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团结协作、奋力拼搏的精神,有良好的教师风范,为学科建设和教书育人做出了贡献;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在教师配备上,设有课程把关教师、骨干教师和实践性教学教师等课程岗位。
在师资队伍的培养与提高方面,通过提高教师学历、在职进修、校内外短期培训、教师“老带青”、完成科研课题、社会兼职锻炼等途径,促使整体素质的提高。
四、《体育教学论》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情况
《体育教学论》课程具有完整的课程体系,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对理论部分的教学体现以应用为目的;理论教学的内容与实践性教学内容相配套,形成完整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体系,以达到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实际操作又来加深对理论理解的效果,全面培养学生的体育实践教学技能。处理好与教育实习以及相关运动技术课程内容的关系。概括来说,《体育教学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十分丰富,体育信息量大,并体现与体育专业培养目标紧密程度较高的特色。
《体育教学论》课程理论部分(15章),实践共2大部分。整个教学过程按照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社会体育专业(本科)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组织教学。开课时先介绍本课程在专业及相关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位置,对体育教学的基本理论进行详细讲解;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教学中通过教学设计、校内外的体育教育见习、体育教学观摩、体育教育实习,提高学生的体育组织教学的能力,提高学生体育综合素质。课程教学组织理论联系实际,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具体实施时,课内课外相结合,传统的教育方式与现代的教学方式手段相结合。具体地有:
(1)讲授与演示法:教师通过对某一具体体育教学内容的讲授与演示,运用挂图、多媒体、声像资料的综合运用,促进学生积极的直观思维与感知过程,加深对体育教学某一理论与方法的理解与运用。紧密结合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要求,运用典型课例进行分析。
(2)示范与模仿法:教师通过向学生阐明所要掌握的某一项体育技能的操作原理和程序步骤,并演示示范性动作,指导学生进行尝试性练习、技能运用的训练过程,并有被动模仿向积极主动掌握转化。教师及时对学生掌握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情况进行分析、点评,并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与交流。
(3)情景体验法:教师通过创设一种情感、认知与技能活动相互促进的教学环境,采取描述生活情景、演示体育技术动作、设置问题、配置音乐等形式,组织学生进入角色、主动学练、解决问题,让学生获得体育知识与情感体验。为了让学生掌握情景体验法,教师让学生观看有关中小学情景教学的录像资料,并进行分析、讲评,指导学生完成体育情景教学设计。
(4)观察分析法: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观摩中小学体育示范课,要求学生课前做好观
察的准备(观察记录表、课的内容、教师与学生情况);课中进行严谨的、全面的观察,做好观察记录;课后通过访谈、比较、技术资料分析形成观察报告,对观察材料进行多元的讲析,以提高学生的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合作教学法:教师通过与学生交流、合作、研讨为学生提供成分的机会,采用小组交流、全班研讨、小结评价以及运用提问、反思、讨论、抢答、辩论、选择、模拟、想象、举例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发表独立思考的意见,促进学生积极参与、集思广益、资源共享、增进师生交往、生生交往,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体育教学论》为盐城师范学院网络课程,列入体育系网页。《体育教学论》网络课程包括课程大纲、课程讲解、例题分析、即时练习、模拟测试、课程作业、参考文献、常见问题、教师信箱、交流园地等内容,能够满足学生通过网络完成本门课程的自主学习。任课教师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和网络开发能力。学生具有较好的运用计算机与网络,获得体育信息与开展自主学习、合作研究的能力。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江苏省高等院校书刊联合目录数据库等对学生全面开放,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1)运用声像资料:利用业余时间给学生播放省内外有关体育教学研究课展示活动的声像资料,促进学生及时了解与掌握实施新课标所要求的中小学体育课教学新模式。
(2)网上收集资料:通过布置课外作业、学生自主学习等方法,要求学生网上收集资料,及了解体育教学改革的新信息,并在课堂教学中交流,扩大学生的学习范围与容量。以文献综述、课程小论文的形式培养学生撰写能力,为完成学位论文建立基础。
(3)学生制作课件:学生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研究,设计和制作体育教学课件,并结合进行说课训练,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牢固地掌握知识,为体育教学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4)教师运用媒体:教师在课程教学中重视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将现代媒体诸如投影、录像、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多媒体技术等运用于课堂教学。通过直观教学促进学生全面掌握本课程的理论要点与方法。
(5)网络课程:《体育教学论》网络课程已于2005年在体育系网站投入运行,学生可以在网上做作业、提出问题与讨论问题,目前正在进一步改建与完善之中。
《体育教学论》课程考核方式,运用灵活、多样理论部分的考核,利用卷面考试考查学生理论学习的情况,平时成绩加入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教学设计等内容。
五、《体育教学论》课程实践教学情况
校内学生实行下系体育指导制度。校外在江苏省盐城中学等二十几所学校建立了体
育教育实习基地;在盐城市体育局体育科研所等十几家建立了体育科研基地;在盐城市亭湖区文峰社区等十几家建立了体育社会实践基地。由体育教学论课程任课教师为主,聘请其他相关课程的任课教师组成体育系学生实践性教学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在组织学生实践性教学时进行指导,并对学生实践情况及时反馈与总结。鼓励学生通过社会赞助解决实践经费问题,要求从勤俭出发搞好体育实践活动。由体育教学论课程任课教师制定学生实践成绩评定方法与标准。课程组配置了计算机3台,打印机2台,移动投影仪2台,影视室1个(200座)。
《体育教学论》课程实践教学有校内与校外的实践教学。(1)专题讲座:每学期聘请一定数量的校外知名学者开设体育教学改革方面的系列讲座,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掌握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要求。(2)下系辅导:每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到各系院指导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广播操比赛,课外训练指导、组织竞赛等工作。(3)技能大赛:每学期组织有关年级开展体育技能竞赛活动,要求人人积极参与,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体育实践能力。(4)体育社团:在专任教师的指导下,成立院系级体育社团,如:跆拳道协会、空手道协会、健美操协会、篮球协会等,定期举行社团活动。(5)体育说课:组织学生进行体育说课学生,要求学生做好体育课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说课与竞赛,以提高学生的体育语言能力。(6)教学设计:学生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设计各种体育教学计划,并开展课时计划评优活动,提高学生的体育教学设计能力。(7)教学观摩:每学期组织学生到重点中小学观摩体育公开课,要求学生做详细的听课记录,并参与分析讨论会,以提高学生的听课与分析课的能力。(8)组织实践:组织学生到周边学校开展体育教学实践活动,包括上课、课外训练指导、组织竞赛等,切实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2005年、2006年在课程组教师指导下,两次获得学校说课竞赛一等级与团体奖。
六、《体育教学论》课程教材建设
《体育教学论》课程教材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获奖教材,具有权威性与适用性。蒋荣教授自编了《体育说课》、《体育教学理论研究》、《体育技能训练》、《体育课程理论》等讲义,供学生自学使用。
体育系建立了资料书,现有体育类期刊56种,工具书、教学参考书等图书1000多册,体育教学光盘40套。
七、《体育教学论》课程教学效果
1、同行评价
《体育教学论》课程的教学效果在我院有一致好评,教学效果考核与评价也比较好;
体育专业的学生在社会上实习或工作的情况,也有较好的社会反响。
2、学生评价
我院学生对《体育教学论》课程的教学效果是充分肯定的。通过测评,在校生对本课程教学表示满意的百分比在95%以上。
八、《体育教学论》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1.教材建设需进一步加强。本课程目前使用的教材,从知识体系与实践体系的结合上还有不完善之处,尤其是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配套的内容方面需要体现可操作性。
2.实践环节的评价体系有待完善与提高。体育教学论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如何评价学生参与体育实践与教学的成绩,如何制定评价的内容与标准有待进一步探讨。
体育学院《体育教学论》课程组
二○○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第三篇:浅谈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建设
浅谈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建设
武汉市东湖高新区龙泉中学朱玲娟
摘要:中小学班主任的岗位职责与任课教师的岗位职责有相似点也有不同点,在班主任的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对影响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点,进而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关键词: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建设
2006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文件中明确指出“班主任岗位是具有较高素质和人格要求的重要专业性岗位”,班主任的岗位职责与任课教师的岗位职责有相似点也有不同点,文件中对班主任的工作意义给予充分的肯定,也对班主任的主要工作职责给予清晰定位。但在班主任的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对影响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因素进行总结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点,从而为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扫清道路,保障这项工作的持续推进。
一、班主任专业化的现状
“班主任专业化”概念的提出以及教育部文件的出台,对提高班主任社会地位和专业地位,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班主任专业化的实际推行中,仍然存在着“不想做”“不能做”“不适合做”的现象。
1.“不想做”是专业思想不够牢固。一些教师认为,90后的学生都是娇生惯养,不服从管理,班主任工作要投入太多个人精力,而且工作太辛苦,效果不明显,当班主任属于“吃力不讨好”;还有一些教师担心,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学科知识,从事班主任工作,扮演的是“孩子王”的角色而已,投入过多的时间,会影响其教学业务的发展。
2.“不能做”是专业能力不够扎实。班主任除了应具备一般教师的基本品质外,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有更高的要求。一些教师能够胜任教学任务,可是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对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生理和心理问题不能及时发现,或者是无法采取合适的方式对学生进去引导教育;部分班主任由于教育观念落后、工作方式不当、自身定位不准,容易发生一些教学事故,从而对班主任工作产生阴影。
3.“不适合做”是专业道德不够完善。一些教师虽然具备一定的班级管理能力,但是出
于个人评职称或者是经济目的从事班主任工作,并不是因为热爱学生管理工作。这类教师虽然能够对班级进行管理,但其缺乏热爱感、兴趣点的工作动机会直接影响到其工作的效果,也离班主任的工作要求还有一段距离。
二、班主任专业化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对班主任专业化的现状以及上述三类现象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班主任专业化进程中存在的两大问题:
1.班主任的自身专业知识结构、专业知识技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当前制约班主任专业发展的个人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认同感不足。受传统观念影响,“班主任人人能当”的观点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班主任的职业认同感。班主任被视为一种简单的事务性工作,其工作没有技术含量,从而导致班主任工作的专业性被忽视,班主任对自身工作没有一种自豪感,也不愿意学习专业管理技能、不能用专业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这是制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内在因素。
(2)专业工作动力不足。长期以来,班主任都是由一些语数外理化的教师担任,这些老师承担着教书育人和班级建设的双重任务,繁重的班级管理工作,导致一些班主任产生职业消极思想,不愿为班主任工作付出过多个人精力,工作中积极性不足、情绪低落,影响班主任专业发展的积极性。
(3)应对新时代学生的问题能力不足。90后、00后的学生有着其固有的时代特点,现如今的教育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比如说:学生生理与心理同步发展、独生子女的集体协作意识、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学生权利意识、平等意识的培养等一系列问题,都对班主任的知识结构和工作能力提出严峻的挑战,很多班主任面对这些新问题的时候,感觉力不从心,没有适当的手段去处理,从而对专业发展产生消极情绪。
(4)加强自身学习动力不足。当前,班主任专业化水平不高的原因是一些教师对班主任工作的认识有偏差,工作中不重视、不主动屡见不鲜。要提高班主任专业化水平,就必须建立一支专业素养高、专业学习能力强的班主任队伍,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日常的教学任务以及班级事务管理之后,能够沉下心不断吸收新的教育,新的教育手段,甚至要去学习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的相关知识;要求班主任积极参加各类学习交流活动和教学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提高自身水平。但是在具体工作中时间分配
矛盾客观存在,不少班主任认为平时教学任务重,班级事务繁杂,没有足够的时间静下心来好好学习,班主任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不足,这是制约班主任自身知识和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
2.班主任工作的完善度和吸引力不足,班主任没有成为吸引人的岗位。这个问题的产生主要有学校和社会两方面的原因。
(1)长期以来,教师们已经养成了这样的思维习惯和工作习惯。一旦学校安排某位教师担任班主任的工作,那么其他的教师就很少主动去关心、参与到班级管理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多数教师本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想法,学生教育和事务管理都是班主任份内的事情,自己没有义务和必要插手班主任的事务。更严重的情况是,无论是哪位任课教师的课堂或者教学活动中出现了问题,他们第一反应就是找班主任投诉,长期的“孤军奋战”使得班主任感觉到无助,往往没有精力去顾及自身的专业发展。
与此同时,在学校中,班主任的评价与考核体系还不完善。从目前的学校实践中来看,对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程度、规范班主任专业行为、缺乏一套统一、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当前各中小学实行的班主任考评只是对班主任工作的一种事务性评价,没有涉及到班主任专业化发展考评。许多优秀的、有思想、愿意从事学生管理事务的年轻教师,由于惧怕考核中的量化指标,担心会疲于应付考核,而不愿意从事班主任工作。
(2)从社会角度来说,班主任在社会认可度上还存在差距。虽然党和政府在提高班主任地位上已经做出大量工作,也收到良好的成效。但是公众和社会舆论方面,普遍都是要求班主任具有奉献精神、热爱学生、工作负责,而对班主任进行学生思想教育、“三观”培养以及成长成才教育这些方面很少提出要求。班主任在公众的心中,只是任课教师另外兼任的一种职务,并非一种专业。社会上并没有专业的机构对其进行培训,也没有专业资格证书,这些方面都影响到班主任专业化的建设,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
三、关于解决班主任专业化发展问题的一些建议
1.完善班主任考评制度
班主任专业化建设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情,制度建设为班主任专业化建设提供有利的保障,保证班主任专业化建设能够“又快又好”的进行。在现有考评制度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在班主任的工作考核中引入班主任专业能力的考评,通过考评制度,督促班主任注重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
2.加强班主任职业培训
班主任专业化的建设要立足所在学校的发展建设,要融入到学校大的发展中。加强班主任专业化能力最实际、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班主任职业培训。中小学班主任的工作涉及思想政治教育、时事政策教育、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以及学生事务管理等多方面的工作和知识。班主任职业培训应该涵括以上各类学科的知识,拓宽班主任的知识面,提高班主任的专业能力。
3.提倡、鼓励班主任自主追求自身专业化发展
班主任是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的主体,班主任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的需求自身的发展,要树立终生学习观,在学习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促学习。在与学生的管理互动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要多与其他优秀班主任交流沟通,学习其他教师好的做法、尤其是学习别人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精神。学校应该在全校范围内努力营造班主任自主学习的氛围,鼓励班主任多思考、多实践,在实践中反思职业发展。
4.“引进来、走出去”战略
班主任专业化建设不能仅仅着眼于本校,要采取“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多邀请其他学校先进班主任进行交流,通过了解其他教师的一些做法,反思本职工作,促进本职工作的改进;同时,也要选送一些年轻有培养前途的班主任外出学习、访问考察,不断从先进班主任的经历中提炼出自身的感悟。通过“引进来、走出去”战略,也要在全校范围内树立先进班主任典型,让班主任们切实感受到这一战略的好处,能够积极推动这一战略的实施,形成人人争典型的氛围。
参考文献:
[1]王桃英.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的实证研究[J].教育探索,2008(8).[2]彭方.关于加强中学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10(10).[3]许苹.班主任专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2010(20).[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EB/OL].
第四篇:浅析农村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现状和对策
浅析农村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现状和对策
摘 要:作为班级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负责人,班主任教师个人能力的高低会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进步,农村中小学班主任朝着更专业化的方向发展迫在眉睫。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现状;对策
一、班主任专业化的概念
班主任专业化,大体说来,就是一名教师要想成为班主任,或者说一名已经成为班主任的教师想要晋级为更为专业化的班主任,那么他们就必须要经过严格的培训,从而获得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此外,在此基础上,这些教师还必须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执教能力和综合素质,继而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专业的班主任教师。
二、农村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现状
1.班主任教师对自身的定位不明确
作为学生在学校的主要负责人,班主任对于学生来讲意义重大。要知道,班主任教师不仅仅是学生的管理者、教育者,同时还是将“学生”与“学校”“家庭”“社会”联系在一起的中间人。但是,因为班主任工作往往过于繁重,有相当一部分班主任教师(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对自身的定位并不明确,以致他们在开展班主任工作的时候不是忽略了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就是忽略学生的生活实际,这种不专业的表现,不仅制约着学生的发展,同时也对农村中小学的良性发展造成了阻碍。
2.班主任教师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班主任教师要想管理好自己所带的班级,必须要有相对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还得拥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身为班主任教师,应尽可能地广泛涉猎,诸如心理学、管理学、语言表达艺术等等知识。可是,就现阶段,广大中小学班主任的专业素质来看,很多教师在担任班主任这一职务之前,仅仅就接受过教育培训,这使得很多农村的班主任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常常会觉得自己的能力捉襟见肘。
3.农村中小学班主任教师的薪资较低
尽管教育部多次要求各地区要按照本地的经济状况去逐步增加班主任教师的薪酬,可是对于许多农村中小学来讲,由于其受到当地经济发展的制约,班主任教师的薪资只能维持原有的状态。可班主任的工作依然保持着很高的强度,这种工作内容与薪资的不匹配,使得很多班主任教师无法对自身的工作保持持久的热情。
三、农村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对策
1.确立班主任教师资格制度
班主任教师的工作十分繁杂。因此,农村中小学在任命班主任教师的时候应对班主任的综合素质做出要求。为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去考虑:第一,候选教师起码要有爱岗敬业、积极奉献、自律性强、道德品质高、政治素养这五种特质;第二,学校要充分尊重教师的个人意见及其个人选择,绝不能强行委派。
2.加强班主任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
很多农村中小学班主任在接手一个班级之后,便几乎再没有接受过任何正规的培训。所以,基于这样的背景,大部分班主任只能靠着经验积累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技能。可是,这种形式的“专业化”毕竟是非常缓慢的,而且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教育的进步,农村中小学班主任教师个人素质根本满足不了教育和学生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面对这样的现状,班主任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才能更好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为此,笔者认为应该从如下两点去实现:
其一,教育部、农村中小学、农村中小学附近的高等学校,这三者之间应该加强联系,然后由教育部牵头,定期组织农村中小学的班主任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班主任经过培训之后,其理论知识必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扩充,但是在此基础上,班主任教师还必须不断地进行实践和反思,只有这样才能将所学的理论充分落实到日常的管理工作中。
此外,农村中小学还应经常邀请高等学校的教师来本校进行指导,并组织本校的班主任教师和指导教师开展研讨会,??议期间,班主任教师要和指导教师就学生的教育教学问题进行充分探讨,如此一来,班主任教师的综合能力势必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
其二,各农村中小学内部也应时常举办班主任交流会,通过书写工作文案的形式,来不断提升其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3.提高班主任的薪资水平
为了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各地区应充分落实教育部的要求,依照本地的经济发展尽可能地让班主任教师的付出和回报保持一致。另外,对于职称晋升,广大农村中小学应优先考虑班主任,因为相比较于普通的任课教师,班主任不仅要抓管理,同时还要抓教学,所以从这一点来看,优先考虑班主任教师的职称晋升无可厚非。通过以上两种方式对班主任教师进行嘉奖,势必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班主任的工作热情,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总之,要想切实落实农村中小学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广大农村中小学应从班主任教师的资格制度的确立、综合素质的培养、薪资水平的提高这三点入手。此外,有关政府部门也应积极地向农村中小学予以一定的扶持,因为教育是立国之本,所以农村中小学教育的专业化发展绝对不能忽视。
参考文献:
[1]张立军,王晓.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现状调查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7.[2]何梅.中小学班主任教育科研素养的内涵及其意义探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课题农村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路径的研究,课题号[ww2017_2388]。
编辑 谢尾合
第五篇:《专业化视野中小学班主任》读后感
在本学期的读书活动中,我读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专业化视野中小学班主任》一书,读后感触颇深,对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会有很大的帮助。
在这本书中,对我感触最深的是我要以班主任专业化理论为基础理论,用专业化的视角对班主任的角色进行定位,工作内容和成长途径进行了重视,审视教育法、心理学,学校管理学相关领域研究成果,辅以大量教育实践,丰富自己的教学。
随着教师专业化研究和实践的深入,班主任的专业化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人们逐步认识到班主任不仅仅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管理者、领导者,还是全面关心学生发展的教师,学生的“精神关注者”和“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他人”,班主任不是所有教师都能承担的职业,而是必须经过系统培养,具备专业的职业伦理、职业理论和职业技能的专业工作者。
班主任的专业化成长,不是立杆见影的事情,而是一个职前培养和职后训练相结合、系统培训与自我提高相结合的终身教育的过程。
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也是十分重要的的,现代教育中,班主任不仅是班集体的组织者、管理者,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领路人,同时还是学生主要的“精神者”,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他人”,班主任应当成为具有专门的职业理论、职业道德、职业艺术的专业工作者。班主任工作应当是一种不可替代的专门性工作。班主任工作的专业特殊性有助于班主任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教育管理规律,提高班主任管理的科学性和自觉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管理者、指导者,是全面关心学生发展的主要教育者和关怀者,也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他人”。班主任的多重角色是国家制度规定和社会期望所赋予的,所有这些都对班主任的专业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位班主任如果不具备专门的职业理论、专门的职业道德和专门的职业技能,就很难胜任班主任的工作。传统的班主任工作最大问题就在于学生接受的是灌输式的、单向性的教育,而缺乏成性的内容,以致于班主任工作做起来是觉得头绪多,工作杂,不易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班主任要对全班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发展负责,要对学生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思想行为全面了解,并作出全面引导,班主任实现这一神圣的工作目标,离不开各式各样的班级活动的开展。
在班主任的自我健构上,我们可以借鉴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成功经验,一直以来,在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这两块领地是存在着分工的。
因此,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转变教师观念,使得广大教师在认识上把教育科研看做教育的组成部分,使教师增强开展教育科研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成为教育科研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