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困惑与思考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在专业素质方面不断成长和追求成熟的过程,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决定着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决定着办学质量能否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决定着学校能否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因此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然而,通过调查发现边远城区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却不容乐观,诸多因素制约了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导致边远地区的学前教育教育水平滞后,教学质量不能得到稳步的提高,不利于教育的均衡发展,值得我们思考。制约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一、社会和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对幼师职业的认同和期望低。
很多农村幼儿家长人为幼儿教育就是幼儿园的教育,认为将孩子送到幼儿园老师将孩子照看好,保证安全就行了,将幼儿教师看成“高级保姆”。还有家长以孩子在幼儿园会认多少字,会做多少算术题作为评价幼儿园和幼儿教师的唯一标准,导致幼儿园教师形成“填鸭式教学”,“小学化”、“学科化”现象严重,从而阻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二、幼儿教师的辛苦程度高,成就感却不强。
幼儿教师的工作是辛苦而细致、具体的,既要在幼儿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还要让孩子获得全面的发展。高中、初中、小学可以以学分、以升学率、以排名等方式论教师的工作实绩,有硬性的指标衡量老师的工作,然而幼儿园工作在很大程度上相对隐性些。因此,很多幼儿教师哀叹 “累死了不好看”。导致幼儿教师没有专业化成长的动力。
三、幼师生的起点学历不高,幼师的后续培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目前我国幼儿园教师多是初中毕业后经过三年的职前培训后直接就职的中专生,特别是近几年,很多幼师生是考大学无望,升高中无门的学生,基本的文化素养较低。而后续的培训往往理论和文化知识教多,培训的内容不能满足教师的实际工作的需要,造成理论和实践脱节,因此在工作中无法得心应手。
四、管理者的水平和理念制约着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离不开管理者的重视和支持,有很多农村幼儿园的园长没有经过专业培训,观念不能跟上幼教改革形式,还有一部分民办幼儿园的幼儿教师流动性大,这些幼儿园的园长对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没有作长远的规划,功利性强,只追求眼前的短期效益和利益,不愿花经费和精力、时间对教师进行培训、开展教研活动,因此也就谈不上有教师的专业发展。
五、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认识和看法也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如果教师仅仅把工作当成一种职业,一种谋生的手段,天天按固有的模式机械地工作,就无法体会教师职业挑战性和创造性,无法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实现自我表现的发展和完善。如果不改变心态和环境,整天就会有诸多的烦恼与抱怨,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职业倦怠,自然也就难有专业成长可言。
综上所述,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已成为制约学前教育质量提高的“瓶颈”,那么,如何突破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瓶颈”,促进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发展呢?
一、开展各种活动,促进家园沟通,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我们可以通过家长学校向家长讲解科学的教育方法,让家长知道如何看待幼儿的发展,如何评价幼儿园和幼儿教师的工作。通过邀请家长参加“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观看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了解幼儿园的课程,了解自己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了解教师的辛苦工作,促使家长对幼儿教师的职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同时,我们还可以将幼儿在各方面的发展经常以活动为载体展示给社会和家长,如以“故事比赛”的形式展示幼儿的语言发展能力,以“幼儿作品展”和“文艺演出”等形式展示艺术教育的成果,以“运动会”等形式展示健康教育成果,使我们教师的工作成绩以显性的形式呈现。
二、同教师一起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教师确立发展目标,有助于解决教师的职业倦怠。在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认识自己目前的发展状况,能够不断自我反思,让每一个人理性地思考自身的长处和存在的问题,客观分析现有的成长环境,恰如其分地给自己定位,使自己的成长历程永远充满挑战,让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和追求。
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注重园本培训,实现研训一体化。
园本培训的关键任务是解决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和矛盾,致力于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是教师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园本培训的内容要切合实际,满足教师的需求,能够真正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园本培训的范围要涉及到幼儿园的各岗位人员,园本培训的方式要多层次、多样化。我们通过多年的研究,逐步形成“以教师为中心,幼儿园为本位,开放的、弹性的”多元化园本培训组织体系、活动程序和活动方式。通过研训,提高教师不断的专业化成长的意识和能力,帮助她们实现自身的价值,使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感到专业发挥轻松自如,体验教育工作的成就感和幸福感。确立“快乐研究”的价值观,尝试运用多样的学习方法和培训方法让教师在快乐中研究,在快乐中成长,让教师在快乐中重建自己的教育生活。
四、建立相应的体制和机制,保障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我们可以制定一系列的制度,保证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如教师专业培养制度,教师专业考核制度,教师专业成果汇报制度,教师专业成长交流制度等。这样就能够促进教师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和反思,并且同其他教师共同分享自己专业成长的经验和喜悦。另外,我们还可以将教师的专业能力与专业发展的情况作为晋升,评选“学科带头人”和“名师”等荣誉称号的重要依据,通过职称评定、职务提升、评先评优等方面的激励政策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
五、管理者应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实现幼儿园和教师“双赢”。
园长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走出去开阔眼界,要保障教师拥有个人专业发展的自主权。在资金和精力上要多投入,鼓励教师参与进修、学习、研究,使幼儿园成为学习型组织,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园长应当有这样的认识:只有教师发展了,办园质量才会提高,办园质量提高了,才会产生更多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了更好的效益,才能留得住教师,才能使幼儿园、教师向更远更高的目标发展,最终走向教师同幼儿园共同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轨道,实现幼儿园和教师“双赢”。
六、教师应该自觉摒弃传统的观念,对自己的职业有新的认识,对自身的角色重新定位。
传统教育中教师仅仅是“知识传递者”的一种角色定位,限制了教师的专业成长,降低了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和声望。传统的教师角色,造就了教师职业的“崇高”,吐丝的春蚕,燃烧的蜡烛,多少都意味着“无我”,意味着牺牲,意味着无私奉献。传统教育的功能定位,使教师的工作降低了它的挑战性和创造性,失去了它原本应该具有的魅力,也使得教师的生命价值难以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实现。教师职业的内在魅力,首先在于它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交流,智慧的对话,生命的呼唤。也应该是一种能体验同孩子共同成长、共同快乐的工作。作为幼儿教师还应该多学习,多读好书,保持阅读的习惯。多思考,让自己变得有思想,因为思想会使我们兴趣广泛,内心鲜活,会使我们的人际交流变得更有品位,使我们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使我们从琐碎、无聊的单调、平庸的生存境遇中摆脱出来,才不会每天有诸多的抱怨和烦恼。
愿我们一起倡导积极的、进取的、乐观的教师观,视教师为以自己的生命之光与被点燃的火种交相辉映,从而获得生命的意义和辉煌的职业,铸造自己美好职业生涯。
第二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困惑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困惑
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责任,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本着爱心、责任心的职业道德。然而,随着市场化经济的发展,很多人开始抱怨,开始懈怠。随着课改的洗礼,到了我们重新审视自我,找回自我的时候了。把工作看成是职业还是谋生的手段,就决定着你在教学中的态度。因而,要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我觉得应该从以下方面发展:
一、转变观念
转变对待教师这个工作的看法,我们要把他当作职业来对待,这样才能怀着爱心、责任心来对待工作,事无大小,全心投入。
二、扩充理论知识
目前,对实践课的关注多于理论,我们应该投入些时间和精力来补充理论方面的知识。不仅应该补充体育教育教学理论、运动原理、运动医学、方法论等专业性的理论知识,更要补充一些人文方面的知识。因为,体育课不仅仅是一个健身的过程,还肩负着育人的功能。
三、提高专业运动技能和传统项目技能
运动技能是体育教师的必备能力。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面对着繁忙的工作,体育教师的运动技能逐年下降。因而教师应该至少保持已有的运动技能,并不断学习新兴和传统的项目服务教学,丰富教学内容。
四、改善教育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引导学生学习技术的重要方式。课改倡导培养学生兴趣,让学生学会学习,因而教学手段是关键。目前教师的教学手段单一,基本采用的是竞技体育的训练手段。导致的原因在于体育教师的重点在训练,体育教学反而成了次要的位置。摆正位置才能更有利于教师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手段。
第三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困惑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困惑
庄河二中
王丽敏
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困惑:
1.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对现代教育科学中的全新理念,重要思想方法理解和驾驭有困难
对数学课程内容准确驾驭的能力是数学专业功底的具体体现。它能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主动用较高的观点分析和研究数学问题,培养迅速把握某个具体内容的核心和数学本质的能力。
良好的数学专业功底是从事数学教学的基本前提。如果教师的数学素养得不到及时更新,对相应数学内容的学习和掌握欠缺,对为数不少的数学概念、思想方法的理解出现偏差甚至错误,那么,数学教学的效果将大打折扣!在课堂中,学生可能会有另类问题,教师由于知识结构不够完整,可能一时难以应变,只能用“查查看”,“课后研讨”等话语抵挡,至少让人感觉不够流畅,教学便达不到游刃有余的境界,教师对以人为本的教育虽有领悟,但理解并不算透彻,所以在实践中很难真实的体现这种育人理念,先进的教育思想对教育行为会产生影响,但因为理解水平有限,认识层次不够深入,好的教育思想不能真正得到内化,往往只改变了一段时间的教育行为,之后就销声匿迹了。
对于初中数学中的许多重要概念,教师对其内涵的理解精准与否,将直接影响教学深度和效果,以“方程”为例,方程思想的核心在于方程建模与化归,准确把握方程思想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基础。方程是从现实生活到数学的一个提炼过程,是用数学符号提炼现实生活中的特定关系的一种过程。方程的学习从一开始就应该让学生接触非常现实的问题,学习建模过程,学习把日常生活中的自然语言等价地转化为数学语言、得到方程、进而解决有关问题的过程;而解方程的设计要点在于再现化归的思想方法。很多教师在教学中经常凭经验,教学设计过于自主化,忽视了对教材编写意图的深入推敲,导致课堂干瘪无味,经不起琢磨,缺乏精髓。
新课程标准是成功教学的指挥棒,如果不理解“义务教育阶段空间与图形的核心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觉和推理能力,积累几何活动的经验”,“空间与图形”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不理解“义务教育阶段统计与概率的核心目标在于培养统计观念与随机意识,建立统计直觉;统计教育价值的核心在于逐步养成尊重事实、通过数据来分析问题的习惯,培养理解和把握随机现象的能力,中小学阶段统计教学应该体现从收集数据到统计推断的全过程,建立统计直观 ”,那么,进行统计与概率的课程实施将会大打折扣!因为学校有很多教学常规,教师很难静下心来,对教育教学理论进行细细咀嚼,对先进的理论往往囫囵吞枣,浅尝辄止,致使教学低效。
2.终身学习意识较强,面对庞大的知识信息资源,自身的筛选能力相对欠缺
有句话说得好“生活是本无字书”。倘若我们留意做生活的有心人,那么我们一定不会满足于课本、原理的学习,而是积极主动地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学习,用自己的头脑武装学习,用自己的心灵体悟学习。这,就是陶行知、杜威等教育大家倡导的生活教育的永恒魅力!在当今学习化社会、信息化社会里,人类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静悄悄的革命,创造以学为中心的课程,创设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建立一种对话型、合作型、活动型的教学活动,进而将学校和教学发展成为一种学习的共同体和发展的共同体。
“要善于在学习的过程中独立思考,提出想法,安排整体学习计划。”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对每个学习的个体而言,就需要有主宰学习的意识,有调控学习的技术,更要有改进学习的科学方法。学会为自己的学习做计划,善于从问题中锻炼思维的能力,这是我们平时应该做到并需要引导我们的学生也做到的。
但是,当教师从认知结构的建构方面发现不足,采取措施补充有关知识时,麻烦也应运而生,就是对庞大信息资源的筛选问题,随着教师问题意识的日益增强,想要了解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尽管清楚不能尽学,但面对知识的吸引,仍无法果断割舍,若能有较强的辨别力,我想时间会被更加高效的利用起来。
3.“自我反思”能够成为习惯,但没有形成体系
一个对自己的行为或观念经常反思质疑的教师才能得到较快的专业发展,一个教师的专业发展如何,跟一个教师是否重视反思和研究有很大的关系。在学习了教育理论及他人经验后,要写心得体会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上课之后,要写教学后记反思课堂教学的得失;考试结束后,要写考后反思,思考这阶段教学的成功与不足„„用研究者的眼光,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和身边发生的教育教学现象进行审视、反思、分析、探究,将教师日常的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融为一体。事实上,无数优秀教师的成长经历有着相同的特征,即不断地借助自己教育教学实践的行为研究,不断地反思自我对学科、学生学习规律、教育价值取向、教育方法、教育手段以及经验的认识,以发展自我专业水平。但很少有人将其分门别类进行梳理,进行反复加工与创造,因而,在未成体系的反思中受益有限。
二、原因分析:
1.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更新缓慢,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匮乏,教育教学观念不能及时转变,即使思想上有所领悟,行动上却无法落实;
2.教师的专业能力不够全面,未能真正理解现代教育教学的进程,没有稳定的、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导致课堂呈现结果多,展示思维过程少,对概念性知识说呈现的内容分析多,对数学事实发现过程剖析少,对数学教学理念把握不够准确;
3.缺乏信息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现代教学需要教师及时把握信息,更新观念,迅速将有效教学资源加以整合,教师缺乏信息整合的自觉性,对通过自主学习就能解决的一些新知识问题无法应付。
三、解决方案: 1.读书成为习惯
(1)读书完善教师知识结构,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教师的通识性知识是指教师所拥有的有利于开展有效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普通文化知识,这种知识无论是对学生的全面成长还是对教师专业发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的通识性知识是通过广博的阅读获得的。因此,教师必须广泛阅读,博览群书、兼收并蓄,才能支撑起教师所必须的通识性知识,才能建构起合理的知识结构以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
(2)与经典为友,是成为一个有思想的教师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多读一些代表人类精神文明境界的经典著作。与经典为友,就是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它可以给教师以深厚的文化底蕴、高品位的人文修养和艺术美感,形成饱有学识的智者气质。2.教学反思“专业化”
教学反思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法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作为教师应具有较强的反思能力,并通过反思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使自己真正成为教学和研究的主人,实现专业发展。
(1)教育事件反思。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所带来的焦虑、困惑和冲突,他们在自觉不自觉地进行思考、反思,这意味着教师在用自己的理性思考来评判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力图解决教育过程中的问题。教师在自我反思过程中,重新理解学校教育,重新理解自己的学生,在这种反思中教师专业水平得到提升。
(2)教学过程反思。教师审视和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决策和教学结果,包括对教材内容的取舍和补充、对教学目标的确立和对教学重点的确定等,其典型方式是撰写教学后记。通过撰写教学后记,对自己的教学过程重新认识并作出评价,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分析具体原因,及时提出改进教学的措施。教学反思能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地探究教学问题,进一步激励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地反思会发现问题,并积极寻找新思想与策略来解决这些问题。3.专业引领,同行切磋、交流
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来说,需要有一个专业人士进行恰当的引领。对处于不同发展期的教师而言,专业引领的作用有所不同,对于教学风格磨练期的教师来说,专业引领的重点在于引导教师及时总结、提炼自己的教学体会,进而升华为教学理念,奔向教学独具魅力的研究型教师;对于教学风格升华期的教师来说,专业引领的重点在于激发教师的自我意识,进一步细化专家型教师的努力目标,及时进行必要的知识更新和观念转变。
另外,教师之间的交流有很多益处 :既可以获得心理支持,共同分享成功、分担问题,也可以获得新想法—同事毕竟是教学信息和教学灵感的巨大源泉之一,同行之间的及时交流,不仅可以通过分享材料和课程资源,减轻自己的工作负担,而且,作为一个集体,可以获得比个人努力更多的教学业绩。
2014.8.25
第四篇:浅谈幼儿教师专业化的现状思考与应对
浅谈幼儿教师专业化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论文关键词: 幼儿教师教育 幼儿教师专业化
论文摘要:关注教师是近年来国际教育的一个热点。针对教师教育的现状,许多国家都提出了“教师专业化”的改革目标,力图通过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来提高教师水平。然而,在教师专业化推进过程中幼儿教师专业化往往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被忽略。这无论是对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还是教师专业化进程的推进都将是不利的。为此,本文通过对当前幼儿教师专业化进行分析,明确幼儿教师专业化程度,并加以原因分析
一、当前幼儿教师专业化的现状
首先分析幼儿教师的学历结构,幼儿园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即中专以上毕业)仍然偏低。
其次,分析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的情况。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来看,幼儿教育理论基础较全面,专业知识扎实的教师并不多,教师认为自己最欠缺的知识领域排序也说明老师普遍存在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面狭窄等问题;各专业知识构成比较全面的教师也不多;从教能力、研究能力都略显不足,从专业情意来看,公众和社会舆论对教师的道德期待和教师的道德要求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如何对待教学、正确对待和评价幼儿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虽接受过相关培训,但有的也是不定期、不规范的;所接受的培训,也是强调统一内容、统一形式、统一标准,强调理论知识特别是专业学科理论知识而忽视教学实践能力,既没有考虑到教师个体已有知识和经验及内在需求的差异,也没有考虑到教育实践多元化对教师发展的要求及学校对不同教师的不同要求。而这项指标的滞后,直接反映出我们幼儿教师专业化提升乏力。
综合以上分析,我认为当前我们的幼儿教师专业化程度总体上是比较低的。
二、幼儿教师专业化状况的原因分析
针对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偏低这一现实,分析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社会政府方面的原因
(1)社会对幼儿教师职业的专业属性与专业素质认识肤浅
社会对教师职业的专业属性与专业素质的认识水平,某种程度上反映着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程度。尽管我国《教师法》将教师界定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国家官方的职业分类体系也把教师列人专业技术人员类,但实际上,社会并没有把教师与其他职业等同看待,更没有被看作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具有“不可替代性”的技术性工作。社会公众和社会舆论,对幼儿教师职业的特性和专业素质也缺乏全面而深刻的认识,甚至认为幼儿教师没有什么专业性可言。这种认识状况足以说明我国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程度还是比较低的。
(2)幼儿教师职业的从业资格和技能要求不高
作为以培养人为根本目的幼儿教师职业应该是对从业人员要求较高的专业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幼儿教师的从业资格和技能要求并不高。在学历要求上,我国《教师法》规定,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学历要求档次就低,但就是这样低的要求,也还有相当一部分未达标。更何况,又有相当部分教师的学历并非通过正规的严格的师范教育而获得,而是通过接受各种学历补偿性教育途径来获得,其中含有不少水分。而且在执行教师资格认定制度的过程中,由于机制不完善,只要有个学历,不管是怎样
获取的,在短期内突击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通过一个不太严格的考试,以及流于形式的面试、试讲,就能获得幼儿园教师资格。这样一来,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程度不高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3)幼儿师范教育的专业培训水平不高
高水平的专业活动,需要从业人员通过严格组织起来的、严格的、有效的专业培训活动获得较高的专业理论和专业能力水平。然而,现实是幼儿师范教育中缺乏专业培训目标的系统构建,在教师的不同成长发展阶段应当着重培养哪些观念、理论和能力及达到的水平,仍缺乏明确的认识;课程设置没有从幼儿教师专业化的角度去确定文化、学科、教育专业等知识的关系,忽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儿童发展的需要,理论与和技能课程比例失调较严重,如此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就缺乏对教师职业的专业认同感与以专业人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的方向感。
2.幼儿教师自身的原因
(1)幼儿教师的专业主体性不强
幼儿教师如同其他专业人员一样,在专业活动中应当具有自主权,在活动方案的设计能力、教育工作的主动性与独立性、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意识等很多方面应体现出较强的主体性。但整体上看,由于幼儿教育的公共性的制约和来自公共政治、行政权力的压力,以及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等因素的交织,再加上幼儿教师对专业的内涵、标准认识模糊,对教师专业化认识不清,对自己职业性质和意义没有深刻的理性认识,幼儿教师的主体性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因而不太注重自己专业素质与水平的提高,自觉实践并达到自律。
(2)幼儿教师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偏低的影响
在现实中,由于经济条件与人为的诸多因素的影响,幼儿教师的待遇偏低。教师对收入状况、职业声望、工作境况都不大满意;一些年轻幼儿教师认为幼儿教师这一职业只是她们暂时性的选择,一旦找到适合的职业,她们就会立即离开;一些则认为没什么出息,干得再好专业水平再高也无非就是一名幼师,也就拿几百元工资。诚然,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师应当有高尚的精神追求和思想境界,不能一味地追求物质享受,但是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经济是基础,教师的收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教师的从业或提高积极性,影响着他们的职业观念、事业心、进取心、敬业精神及能否正确对待教学和评价幼儿。
3.幼儿园管理方面的原因
其一,幼儿园在发展过程中,对本园教师队伍建设的科学研究比较薄弱。没有对教师工作的专业特性、专业的知识、能力和技能素质进行深入的研究,未能更好激发和引导老师加强对新形势下幼儿心理与行为发展规律、早期环境、教育与幼儿发展关系及幼儿教育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再加上幼儿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能力尚显薄弱。要确立幼儿教师的专业地位,教师资格认定和职称评定、晋级等在幼儿教育领域还是十分局限的,除了一些规模较大的幼儿园开展该项工作以外,大多数幼儿园并没有正常开展该项工作。在许多私营幼儿园里,根本就没有什么教师资格的概念,缺乏相应的培训、资格认定和晋级提升。如此,我们幼儿教师整体专业化水平显然是难以提高的。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教师专业化已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幼儿教育作为最为基础的启蒙教育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幼儿教师专业化问题也日益突出。为适应现代幼儿教育的要求,幼儿教师专业化便成为客观的必然,也是多年来无数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追求。
尽管对幼儿教师专业化问题的研究相对来说较少,但是幼儿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毕竟不同于其他职业的专业化,它牵涉面更广,更复杂,困难也更多。这些仍需要致力于幼儿教师专业化的人士认真去面对。面向知识时代,幼儿教师教育改革与实践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机遇。幼儿教师专业化任重而道远,需要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人和关心幼儿教育事业的人一起努力
第五篇: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途径.
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途径
从目前实际看,幼儿教师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已经在一个定程度上达到了专业标准的要求。而且,现代教育本身的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与专业化的标准是非常一致的。作为幼儿园有义务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使教师成为像医生、律师、建筑师类似的专业工作者。新的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巨大挑战,许多教师面对新课程、教材茫然失措,急需专业地、深入地、持久地、一对一地深度培训。
一、幼儿教师专业化的意义和作用
1、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幼儿教育也面临着信息化的要求,特别是在素质教育中要对幼儿进行信息素养、信息知识和信息获取、处理以及管理的能力的启蒙教育,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性游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幼儿社会化的水平,拓展幼儿认知新领域。在这一背景之下,尽快促进连续剧儿教师专业化成长,是关系到幼儿园、幼园教师个人,乃至整个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件大事,是新世纪全社会对幼儿教育界的强烈呼唤。
2、幼儿教师专业化是幼儿教师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幼儿教师职业须有自己的理想追求,应有专业的理论素养,有自觉的职业规范和高超成熟的技能技巧,因而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特征。她们不仅是知识的启蒙者,而且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乐余中心幼儿园是一所省示范性实验幼儿园,所以,努力推进幼儿教师队伍职业化和专业化,既是为了推进我园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也是为了实现每一位幼儿教师的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新课程为幼儿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条件和机会,它将推动我园青年幼儿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成长,以进步的观念、高尚的师德、良好的修养和专业化的职业表现,走在全市幼教队伍的最前列,从而使每一位幼儿教师都有顺利的职业生涯,美好的职业前程。
二、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
幼儿教师专业化是指幼儿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幼儿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幼教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也就是从“普通人”变成“幼儿教育者”的专业发展过程。
我们提出了我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标准为导向,以解决幼儿园在课程实施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主体,构建学习型组织,搭建发展平台,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进而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在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我们坚持四个基本的培养“原则”:
1、“个别化”原则。
2、“创新”与“提高”原则。
3、“时效性”原则。讲究实效。
4、“指导培养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因此,我园在推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化主要内容是:全面了解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深刻领会课程改革目标,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而教的理念;熟悉课程结构,掌握现行的课程标准;具有课程建筑和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能力;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能加强新时期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能有效地改善对学生的评价,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我园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支撑:教师社会学理论、教师心理学理论、教师教育学理论、教师评价学理论等。
我们努力倡导和实现着“学有所思、教有所长”的师资队伍建设与发展的原则,激励和引导着我们每一个教师在学习中成长,在实践中积累,在研究中提升。
三、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幼儿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既是一种认识,更是一个奋斗过程,既是一种职业资格的认定,更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幼儿教师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在发展过程中保存活力,永葆教育的青春。
1、以“教师培训”为突破口,使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我园及时转变教研活动的方式,针对教师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安排了“课改系列”教研活动,达到“以研促改,以研促教”的目的。我们利用双休日对教师进行师资培训,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丰富教师参加课改的知识底蕴,为培养新课改的生力军,推进新课程作好准备。我们不仅动员全员参与师资培训,还在政治及业务学习会上学习课改的相关资料,撰写体会,对教师进行“洗脑”、“充电”。我园后续培训的师训工作,充分体现了“边实验、边培训、边总结、连提高”的要求,并与教研、教改相结合,长期跟踪指导。通过活动、体验,引导教师从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实现自我提高。
2、以“教学反思”的路径,促进教师进行自我调整与管理。
传统教育中,教师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这样的一种角色定位,限制了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因此,要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必须改变传统幼儿教师的角色定位,现代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一个具有对教育活动有反思、分析、发现和实践的教育研究者。有时尽管教师在理论上接受了新观念,但在实践中却往往只注重单方面对教育对象施加教育影响,全副精力集中在如何完成自己的预定目标,忽视接受来自于幼儿的各种反馈信息。我们在管理中,注意引导教师运用《纲要》的新理念,通过观察记录幼儿的表现,反思、讨论、分析保育和教学工作,同时开展相关课题研究,依靠集体和个人的力量,寻找问题的症结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不断的反思总结中,不仅使保育和教学工作更科学性和合理化,也使教师们在反思中得到了不断成长。许多教师通过反思,能更理性地看待自己的工作,而不像以往那样凭经验和直觉工作,能自觉地调整教育策略和方法,促进孩子的不同发展。通过反思,教师不再需要管理者的检查和督促,而能自觉地做好各项工作,达到自我管理的良好效果。
3、在管理中“放权”,让教师更加灵活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纲要》第三部分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作为管理者,就应该为教师更好地发挥创造性提供有利的环境和条件。为此,我们在管理中,充分“放权”,尤其是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给予更多的自由决定权。
4、加强群众协作,为教师提供一个合作、沟通的平台。
管理学告诉我们:“组织的力最大于各个分散状态人群力量的总和,这是在统一指挥下,组织成员协调一致努力而形成的集体力量。”幼儿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个群体中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经验、智慧和特长,如果能将这些人的力量加以整合将会产生更大的集体力量。作为管理者,我们深知要善于作用这种集体的力量。因此,随着学习《纲要》的不断深入,我们在业务管理上更多地以集体学习、研讨、竞争的方式进行,营造浓厚的集体氛围,通过教师间的经验分享、互相探讨、合作学习、友好竞争等促进个人与集体的共同提高。通过这些集体研讨和竞赛活动,许多教师的分析、反思能力和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均得到了提高,同时,教师之间通过相互学习、研讨,增强了团队精神,通过集体协作和竞赛,也促进了集体的共同进步。
四、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在教学实践中的体现
在面临教育新特色、课程新理念的同时,幼儿教师己从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转型为适应幼儿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新型教师。通过实践新课程改革,一个良好的教师集体正在我园形成,一批崭露头角的科研型教师脱颖而出,青年教坛新秀正在涌现。
1、引导型学习。幼儿教师的角色必须转换,从输出型的教师转换成为引导型的教师,即幼儿教师应该从知识的传递者转换成为儿童认识世界的引导者和支持者。
2、创造型学习。作为创造型的幼儿教师,必须首先树立创造是幼儿教师职业基本要求的信念,把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并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当成自己最起码的职责,当作是职业对自己的基本要求。其次,幼儿教师要树立每个儿童都具有创造力的信念,让具有不同个性特征、不同发展类型的所有儿童的创造能力都能够自由进发,并让每一个儿童都能够创造性地生活、学习和发展。第三,幼儿教师要树立创造力是可以培养的信念,通过自己创造性的工作为儿童提供一个宽容、愉快、向上的有利于激发儿童创造的环境,并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为儿童提供一个创造的榜样和赶超的目标,促进我们创造意误解的萌发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3、方法型的学习。在终身教育背景下,知识型的幼儿教师己不符合时代的要求,必须转换为方法型的教师。方法型的幼儿教师做的是“授人以渔”的工作,特别重视帮助儿童通过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自主、有效地探索周围世界,获得有用的知识并解决实际问题。
4、因材施教型学习。信息社会的个性化教育要求幼儿教师能够根据儿童不同的个性特点、认知类型、认知风格和学习进度等进行“对症下药”,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儿童都能得到适合他自己特点、类型和风格的最大的全面发展。
我们今天面对的是一个瞬息万变、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作为幼儿启蒙发展的幼儿教师,应该在信息时代重新审视、定位自己的角色,做到学习者、研究者与教育者三位一体,承担起自己在适应未来、创造未来的使命,推动幼儿园课程改革走向的阶段。